地球自述范文

时间:2023-04-09 22:1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球自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球自述

篇1

可是现在呢?我那双眼睛已经不再清澈,我那件纱衣正被无情的撕扯着,我那些“财宝”所剩无几,我那头碧绿的长发已经没有的光泽……

你们知道吗?这些都是由你们造成的!

我身上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你们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你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不但使这些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些列生态灾难!

近几年来,我经常患病:不是沙尘暴、泥石流,就是地震、海啸,你们可知道,这些都是由你们造成的。因为你们随意破坏绿地、生态平衡,所以在2050年的时候,你们就没有多少水喝了,如果那时候你们还不知悔改,那么唯一的水就是你们在破坏了我之后悔恨的泪了……

篇2

我叫地球,我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本来,在亿万年前,恐龙在我身上居住,那时我很健康,森林面积占十分之七。后来,猿人出现了,为了防止恐龙,猿人砍伐树木做工具对付恐龙。然后,恐龙灭绝了,人类进化了,还在大量砍伐树木,但是,这次他们不是对付恐龙,而是为了方便自己。我的身体里有矿石、石油,人类也大量采集。

人类也在大量栽树,我认为人类觉醒了,我也希望觉醒了,但错了,是栽了又砍,现在我十分不健康,咳咳,求人类放过我。保护我,咳咳,没了我你们也要灭绝。

希望小学五年级:作文天下

篇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从远古至今人类便有翱翔天空、俯瞰大地的梦想,并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的探索从未停止。如今,地球空间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综合体现。今年6月,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遥感技术与智慧旅游、智慧城市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上,童庆禧院士建议,将信息化和贵州特色的旅游相结合,以新型空间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空间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支撑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国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的权威—童庆禧院士。童院士详细介绍了遥感技术与数字地球两者的技术特点与广泛用途。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提取和形成所探测对象的信息,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特别是对地球认知的一种综合技术。数字地球则是上世纪90年代末由国际上提出,是以地球坐标作为空间框架,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运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进行描述分析,使之变成了可视化的虚拟地球,把真实地球变成数字化的地球。遥感技术是数字化地球数据的最重要的来源,通过虚拟的地球人们能更好地对地球作进一步分析,促进对地球的了解和认知。遥感是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利用先进的探测技术,把由地球表面反射到太空的太阳辐射或者由地球表面自行产生的电磁波(红外线或者是微波),通过仪器来接收,进行复原、数据处理,最后变成能看见的影像或非影像信息。对地观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些遥感影像对地球进行分析,判断不同的物质存在状况及其所在位置,并分析各种物质的数量及其动态过程,使人类与地球的资源环境更加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可以说,遥感技术是数字地球的数据基础,数字地球是遥感技术的归宿。

遥感技术与数字地球

的应用领域

遥感技术与数字地球,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比较陌生。实际上,我国的遥感技术与数字地球研究基本与国际同步,能够对地球进行完整的探测、观测和诊断。在促进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中童庆禧院士功不可没。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这一技术的发展被列入了国家“六五”“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在一些关键技术体系的发展中更是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童院士介绍,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属于交叉类的学科,首先是技术科学与地球科学的交叉融合,是在空间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甚至生物学及其他边缘科学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日益显示出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是国际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也是许多发达甚至发展中国家竞相发展的重要领域。

童院士说,在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制定发展策略、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重大工程、国防建设等提供了信息和技术保障。遥感技术与数字地球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空间卫星、临近空间飞行器、飞机和无人机以及地面平台等新技术对地球的各个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冰冻圈甚至智慧圈,进行调查和监测。以期了解各圈层的状况和变化、它们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它们将来的发展趋势,并研究对这种状态和变化进行预测、预报和预警的可能性。

童院士详细地解释道,比如运用遥感技术可以随时获得准确的观测数据,监测土地利用情况,了解哪些耕地已经改变了利用方式,而哪些土地还可用来补改为耕地,使得国家有关部门便于宏观调控,以确保“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保证有效的粮食耕种面积。近十余年来,我国已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土地详查。随着对土地和粮食安全观念的进一步提升,今后每年都要对全国的土地利用情况清查一次,及时掌握我国的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情况,实施对国土的所谓“一张图”计划,警钟长鸣,使得决策者心中有数。这样对遥感技术的要求将会大幅度提高。

童院士特别强调,我国是个多灾的国家,对灾害多发地区的监测与预警是遥感技术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譬如通过气象卫星不断地获取数据,了解台风从发生到发展的动态、强度、运移路径、登陆地点等,从而预测出将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前发出警报,提醒人民避险。对于洪水也可通过卫星遥感提前预测暴雨的位置,监测河流的行洪状况、洪水的发展态势,甚至预测洪水可能淹没的范围,为防洪救灾提供信息。灾后通过遥感技术观测地面受灾情况,评估受损程度,为灾后救援和救灾部署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我国的地震往往发生在偏远的地区或山区,通过遥感及时了解进入灾区的道路交通情况,特别是调查和了解沿路的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状况,为保障救援生命线的开拓和畅通提供现实性很强的信息。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江河湖海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冲击,水体的富营养化、蓝藻、赤潮发生的频率加快,水和大气污染的监测与治理,都需要通过卫星和飞机对各种水体进行遥感监测,了解污染状况、寻找到潜在的污染源,进行源头治理,甚至通过遥感技术还可以对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危害进行跟踪调查。

遥感技术的重要意义

1998年1月美国提出“数字地球”战略,由此在世界上掀起了社会信息化的热潮,在半年时间内,有50多个国家都先后提出“数字地球”战略,我国也在1998年6月提出发展“数字地球”战略。所谓“数字地球”是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适时采集全球地表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构建一个虚拟地球,反映现实性很强的地学空间信息,实施经济、政治、科学研究的全球战略。此后,“数字地球”概念又衍生出数字农业、数字林业、数字国土、数字国防等等,社会信息化进程呈现加速的发展态势。遥感技术的发展与普遍应用为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发展奠定了必要数据和信息基础。在从数字地球向智慧地球的发展中遥感又必将出演新的角色、担当新的任务。

童院士认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遥感技术的发展,自“六五”起直到现在,在国家相关科技攻关、支撑计划、863高技术发展等计划中持续支持了一系列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已在资源与能源调查、环境与灾害监测、海洋与大气观测、土地与城市规划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航天领域,遥感对地观测是卫星家族的重要任务。它的发展对于建设包括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存储与分发服务的业务化运行系统,开展综合性对地观测前沿技术研究,构建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标准化、实用化的遥感数据库和遥感信息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遥感信息为基础,结合其它信息资源,建设遥感应用系统和数字地球科学平台,进而开展应用示范研究是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空间对地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承载着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持的重任。同时遥感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还将在支持空间地球信息科学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童庆禧院士在遥感技术和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六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淮海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中遥感技术应用课题,“七五”期间主持了对我国遥感技术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的科技攻关和系统建设任务。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期间,他担任了“遥感技术应用”国家攻关项目指挥长,在自然灾害的遥感监测与评估、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新型技术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努力。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期间,他不仅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项目的论证,在项目中担任了专家组成员,而且还承担了项目中“新型遥感技术发展”课题组组长。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其科研成果曾14次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包括一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002年获得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颁发的“国际遥感科技成就奖”,2004年获泰国诗琳通公主颁发的金质奖章,2009年获亚洲遥感突出贡献奖。面对这些荣誉,童院士认为是对他在遥感技术创新发展之中的激励和动力。

面对记者提出遥感技术实现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童院士耐心地解释道:第一,随着遥感所利用电磁波范围不断扩大,遥感信息、遥感技术对数据获取的分辨能力会越来越高。早期可视化影像就像黑白照片,后来出现的多光谱技术也只有3~4个波段合成彩色图像,随着波段的增加到光谱分辨能力越来越高,由原来的全色或整个可见光范围进行的遥感到现在的高光谱遥感,其光谱覆盖可以跨越紫外、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甚至到热红外(一次遥感可能达到几百甚至上千个波段),这就可能获得被测物体的光谱响应。光谱分辨率越高就能越体现物体的物理特性或本征特性。第二,随着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在遥感影像上所显示的东西越来越细微和越来越清晰,所能分辨出的物体也就越来越细小。遥感技术的创新发展驱动着遥感能力向更高、更快、更准、更精的方向发展。第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空间分辨率和几何稳定性的提高,人们可以用来绘制比例尺更大或更为精细的地图,可以对城市、土地、植被、森林进行更为精细的调查,对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作更准确的了解。光谱的差异可以把不同的地物和物质区分得更清楚,如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矿物、不同的树种、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害,甚至不同的建材等,也可以监测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早发现蓝藻水华和赤潮。通过创新提高技术水平,使得遥感能力越来越强。第四,技术的创新会加快应用上的创新,例如,在提高遥感影像的时间分辨率或将遥感影像按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可助于提高天气预报水平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如通过发现违章建筑,违法垃圾的堆放地,城市积水和道路的损坏分析等。雷达影像的干涉测量还可发现和监测城市地面的塌陷等等。总之,遥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也更受到政府和百姓们的的重视。

童院士表示,遥感技术的提高和不断创新,将极大地丰富地球信息科学的内涵,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也必将为“数字地球”战略的发展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持。反过来,“数字地球”战略为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会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遥感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我国正在实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国家重大科技发展专项和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更大幅度提升我国的遥感对地观测能力和空间遥感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篇4

[关键词]悲秋主题;满族文学;子弟书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3-0008-06

[收稿日期]2012-04-22

[项目来源]辽宁省社科联项目:“清代满族小说报恩母题与满汉文化交流”,项目批准号:2007LSLktWX-03。

[作者简介]1.王立,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基地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研究;2.陈康泓,女,满族,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大连116029)

悲秋,是汉族传统文人墨客体物言志、畅叙幽怀的惯常主题,已成为汉族文人约定俗成的情感抒发路径,寄托着深沉的惜时不遇、生命感怀的情感。作为一度盛行于北京、沈阳及东北地区的子弟书,如清末震钧《天咫偶闻》卷七介绍:“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是满族文化的一个民间文艺体现。这种汉族文人化的悲秋主题在俗文学的典范子弟书里,会交织出怎样的满族文人情怀,激荡出怎样的异质文化体验呢?

一、子弟书中悲秋主题“他者”的状貌

比较文学形象学具有三重意义,即异国(民族)形象,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一个作家特殊感受下创作的形象。子弟书所涉悲秋主题作品达七十多篇。很多情况下,满族创作者由于青睐汉族文人萧瑟的悲凉况味,以相对于本民族的“他者”自居,将自我想象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形象”,即汉族文人中悲秋的“楚客”。具体说来,子弟书悲秋主题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以满族自身的“他者”自居,用悲秋起兴,在作品头回或次回中以一首颇具悲秋情韵的诗句领起,先声夺人地使作品笼罩着悲凉意味。如《柳敬亭》开篇写道:“梧桐叶落扫窗棂,夜深微雨醉出醒。挑灯欲写《秋声赋》,奈予天性欠聪明。”秋雨叶落,深夜灯前,作者具有双重身份,主观上要像欧阳修那样抒吐悲慨,借万物肃杀的秋景写出内心凄惶,客观上又因自己的满族出身,自感才疏学浅。这里当然也有创作主体的自谦成分,但仍可看到创作者对“悲秋”主题作为汉族文人本质性标志的倾心渴慕。又如,《武乡试》点出悲秋的始祖宋玉和重要的嗣续者潘岳:“残秋景物可怡情,又值重阳寄兴浓。东篱黄绽馥,峻岭高瞻枫叶红。题糕谁作潘郎赋,落帽谁夸宋玉惊。桂子芬芳添雅趣,正遇着熙朝取士中才能。”欲讲秋闱乡试,先抒秋情以张目。再如《闻铃》中开头诗篇用悲秋构设一个送别氛围:“独失秋光最可伤,况兼风雨助凄凉。”这是欲讲睹物思人故事,而先以深秋萧瑟景致惹人伤感。再如《长亭饯别》莺莺送张生:“时逢正遇萧条景,暮秋天气使人悲。慢闪秋波观四野,只见碧天云外雁南飞。西风吹透罗衣冷,黄花满目绽东篱……”这很自然令人想到它改写的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作者将自己预先设定为汉族文人,将秋景先行点缀,意在将自己包裹在一个汉文化的秋浓情深之中。

二者,我们也能看到子弟书作者试图打破中原悲秋传统的“大一统”天下,对秋景选择上多层次、多样化。如初秋与深秋颜色之差,由火红到萎黄再到凋谢,所赋予的情感参差有别,悲喜情绪从客观景物描摹中完全体现出来。遇到登科、取士或是表现成竹在胸的自信时,一般多为火红色,情感很热烈,描绘的画面也更为鲜亮。遇到征战,睹物思人,或是抒发人生寂寥、感慨时,多以深秋的暗黄色或黛色为主,画面很低沉,仿佛凄凉心境淤积在景色里。又如,在多种秋的物候意象中,因为子弟书作者对北方物候景物体验较深的缘故,多喜欢秋暮,也就是傍晚的秋景描绘。黄昏之时,夕阳之下,更加显现出秋的本来面目。秋是一岁之暮,暮是一日之秋,这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悲秋的时间段。金圣叹《杜诗解》卷四中曾对《秋兴八首》总结道:“唐人诗,每用‘秋’字,必以‘暮’字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也。都作伤心字用。”早自刘昼《刘子·惜时》就将日暮黄昏作为个体生命悲秋的时刻:“岁之秋也,凉风鸣条,清露变叶,则寒蝉抱树而长叫,吟烈悲酸,萧瑟于落日之际,何也?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志士的不遇之痛与物候变化下的草枯虫鸣之悲呈现异质同构的模式。可见,岁暮——秋与日暮——黄昏,均属特定角色使命的人与动植物等由盛及衰转化之链上的关链点,各自在自身所处循环系统中占据显要位置。当然,子弟书在一些表现科考中举的作品中,“秋日”描写也较多,大概也是受了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想标新立异,体现与中原悲秋的“和而不同”。

三是,关注专门以秋为题材创作的情景相生、立足“主悲”基调,既有创作者自身“移情”的心理投射,又力求引导听者对于美景的欣赏角度。似乎通篇谈秋天范围较大,创作者不去“宏大叙事”,而是撷取秋天一些景色一个一个地加以描摹,组成一幅秋景全图。如《旧院池馆》,就用很大篇幅来描绘深秋凄清、万物凋零的院落;

闪秋波留神看园中的景,说呀这一种凄凉可不叹死了人!

艳浓浓的夭桃郁李全,娇滴滴的细草鲜花无一存。

一枝枝芍药凋残堆败叶,一丛丛牡丹憔悴刺枯根。

韵萧萧翠竹飘零丹凤足,碧森森苍松退却了老龙鳞。

冷凄凄庭前红叶无人扫,空落落三径黄花何处存……

取景细腻,描写形象。而这些景物“类化”的共性特征非常明显,就是都属于特定物候之下凋零衰落的景象,都是伤心人泪眼所见。’

四是,作品内部借“视点人物”眼中之景抒情,以悲秋牵动景物以抒特定人物的勃郁之情。这是子弟书中运用最多也是写得最好的。悲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审美差异,先看男性眼中的悲秋。子弟书中的故事多带有人物传奇性,将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或者民间广为流传的热门故事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讲唱,既可以吸引观众,又便于各种文化层次的人接受。这里与悲秋主题相关的男性人物,主要是那些仕途不顺、遭遇到人生变故、感慨良多的末路英雄,也包括一些穷途士子。他们眼中的秋景主要是苍凉悲慨,景物比较广阔深远。双眼收纳的意象也更为厚重,与人物身份相契合。如《夜奔》,写林冲眼中的秋:

向庄客执手相别寻旧路,见秋风儿响处树抹斜阳。

恰正是古道征人魂断处,伤心游子歧路彷徨

林武师还在穷途偏刺眼,怎奈何陌头的秋色眼底的风光。

古道征人,恰恰是有志男儿奔波于人生之旅的习见形象,而在特定人物这里,映入眼帘的秋景早已定调,必然是悲,满目苍凉。再如《走岭子》中的武松,也是栖栖惶惶地蹒跚在陌路穷途,面对的秋景,则是在暮色黄昏之中,与其它破败的诸多物象联成一气来体验:

见远山翠处把日轮收。

满目蓬蒿坟垒垒,半林败叶鸟啾啾。

不多时潆潆露气沾衣润,隐隐钟声入耳幽。

孤零零天涯客对凄凉景,不由人恨锁双眉泪惨眸。

武二郎被赋予了汉族文人才有的情怀和眼光,成为他者心目中的“他者”,似乎汉族的一介武夫也是文雅得不得了。子弟书创作者自诩为“楚客”的原因,显然不少是深情追忆满族功业、盛时风光的时代落伍者,他们分外同情不得志的汉族英雄,更能体会汉文化那种“英雄失路之悲”,也就每每更偏爱将英雄置于一个凄冷秋暮中,来衬托他的人生困境。子弟书中的那些男性悲秋主体,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和平年代那些先前以征战为职业的满族下层人士,混迹于街头巷尾、无所事事又不甘寂寞的八旗子弟。当然,对于王宫贵族子弟们眼中的秋,悲秋主体的情绪又常有所变化。如《双玉听琴》中贾宝玉眼中的秋:“但只见落叶飘摇阶砌下,海棠憔悴粉墙阴。芭蕉犹展微寻翠,菊蕊才开数朵金。……”由此可以体察到那种衣食无忧下闲适自如的心境,这里的“悲秋”变成了纯粹的咏唱自然景物,悲秋者感秋而并非深切地悲秋,倒有些像一个萧条秋景中的旁观者。当然,这里的秋景也是初秋的金黄色底子,全然不是深秋的黛色。

二、描绘女性悲秋及其满族文化心理的独特性

在传统的汉族文学中,多表现男性的“悲秋”,而表现女性内心烦恼幽怨则相应地多以“春恨”的抒情模式,是见芳春美景反生、自醒韶华难留、备感佳婿难觅的幽怨。而在满族作家的子弟书中,则特别关注女性角色眼中的“悲秋”,更为细腻地,凸显女性内省精神与物我合一的调和。《绣荷包》中歌咏了女性相思主体的感秋之情,先是“总说”概括妙龄佳人闷坐房内,“只觉得千般幽恨锁眉梢”,而后再具体地铺叙:

凄凉凉凄凉偏对凄凉景,寂寞寞寂寞正逢寂寞熬。

一阵阵秋风儿紧起穿绣户,当啷啷铁马儿频催檐下敲。

眼睁睁金乌西坠寒烟起,叫喳喳鸟雀飞腾归旧巢。

静悄悄万籁无声黄昏后,明亮亮一轮玉镜上树梢。

韵悠悠晚寺钟声把心敲碎,一点点残红成阵落叶飘摇。

闺中少女的内心苦闷瞬间展示出来,这里的悲秋偏向于秋的万物萧疏静谧,也映衬着佳人内心的寂寞彷徨;感官很丰富,视觉听觉合伴。而踵随戏曲的旧作,子弟书更注意女性悲剧人物的内心苦楚表达,《魂辩》写凄苦哀怨的李慧娘悲吟:“荡悠悠,阴风儿怎奈那西风儿紧;恍忽忽,鬼气儿难禁这冷气儿飕。向花阴几度徘徊忽自省,说呀月轮儿又上柳梢头。”《离魂》中的相国小姐在中秋之夜病榻上仍记挂着心上才子:“小春香慢启绿纱窗两扇,薄云落月看亮又复浑。佳人暗叹今宵月,恰似奴待死不活的小妾身……夜深不怕栏杆冷,秋去从着风露侵……又听得云外孤鸿哀入耳,草底寒虫滴碎心。西风乱洒梧桐雨,霜杵悲闻万里砧。”诸如秋月、栏杆、孤鸿、秋虫、西风、秋雨、梧桐乃至捣衣砧声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中原传统悲秋意象,纷至沓来,集合到离别相思情的凄楚抒发之中,饱蘸深情地铺洒开来。凄清的秋景,每一物象都是礼教束缚之内的闺中女子感情的宣泄、情感的寄托,而透过这些枯萎的植物、散淡的时光,这些终日处于闺房之内的女子感到了无限凄凉。她们只好对月洒泪,为秋彷徨。而这实际上都是满族男性作家的“男子作闺音”,是他们通过女性形象悲叹自身不遇的辛酸。

重温汉族文学女性描写的经典,也是子弟书悲秋套语着力装饰的审美营构路径,如著名的“红叶题诗”故事的演绎:

翠琼见满空萧萧飞红叶,一声长叹泪双流。

说睹物叹奴皆一样,人有无常物有休。

天地有穷尽铁石有残朽,人生青春能几春秋!

小佳人赞叹多时拣了个红叶,说血点儿般好似胭脂染上头。

手掂着红叶儿道人世花开能几日,人过了中年就似这草木逢秋。……

情景汇聚到人物行动叙事之中,还见于《百宝箱》写杜十娘初识李甲的内心纠结:“这一日十娘他闷坐在房儿内,静悄悄半卷湘帘半掩门。猛听得潇潇落叶金风起,处处秋声不可闻。这佳人触景伤怀心暗惨,一声长叹泪沾襟。……”《打围回围》中也不像汉族的春日登楼“遥望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而是“伤心最是中秋夜,好容易熬国团圆月儿一轮。悔当初不该撇(撒)手由他去,悔当初不该慷慨作贤人。……”悬想丈夫在深秋衰草中奔波:“黄卢(栌)独对空山老,衰草寒烟塞月昏。”当她那夫君归来后团圆的背景也是“四壁蛩声偏唧唧,更有那一阵阵落叶秋风不可闻”。相逢更多的是对苦楚的回味,比较低调,贴近写实中审美主旋律是悲凉凄怨的。

子弟书中悲秋题材中,不得不提及子弟书名家韩小窗的《黛玉悲秋》,这可以说是子弟书悲秋主题中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感情饱满真挚,景色描述细致动人。如头回写黛玉随紫鹃散步所见,是文化上的不适应感:

枯干干荷盖翻波堆败叶,软怯怯海棠憔悴刺残茎。

香馥馥芬芳尚有岩前桂,冷凄凄零落还留井上桐。

重叠叠山经秋雨十分翠,碧澄澄水共长天一色青。

急煎煎云外归鸦投远岫,乱纷纷亭前落叶舞西风。……

黛玉是满族作家曹雪芹原创的江南少女,韩小窗选取再加工的可以说是他认为最有典型性的代表段落,力图借精心选择的衰败物象描绘萧瑟秋景,拿捏具有微妙情感分寸的“颦儿”之神。景中寓情,女主人公黛玉甚至不必开口,所有的酸楚悲凉就全都舒展开来了。在所有关于《红楼梦》题材的子弟书中,这篇黛玉悲秋所占的分量也很重。可见,创作者在名著改编上,也将悲秋题材考虑了进去。

在满族社会“重小姑”的风尚下,满族少女多性格泼辣。因有着选人宫中为妃的可能,地位很高,姑奶奶们可是不让人的,本身言行常向男性挑战:“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亚于姑,宴居会食,翁姑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进盘匜、奉巾栉惟谨,如仆媪焉。京师有谚语日:‘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大姑娘满街跑。’盖即指小姑也。小姑之在家庭,虽其父母兄嫂,亦皆尊称之为‘姑奶奶’。因此之故,而所谓姑奶奶者,颇得不规则之自由。南城外之茶楼、酒馆、戏园、球房,罔不有姑奶奶。衣香鬓影,杂沓于众中。……”一如子弟书中描绘的小辣椒,傲气、自负而率直:“这佳人偷哨浪子如呆雁,说傻行子怎么二目丁丁死看奴。不怕老爷心里怪,凭谁的女孩儿叫人死看也不舒服。……燕支山好看的女孩儿压颤了地,也是他偏心看上奴。你看他死疙瘩的还不动,欺负我女孩儿家是没嘴的葫芦。一些儿眼色全无有,谁定把一天好事弄秃噜。叫奴家出头露面还不够,必是个糊里糊涂的小蒙古。可惜了的材料儿在他身上,到(倒)像那口外新来的呆额驸。众目同观活笑话,总是我没正经的老子耍嗷奴。”

在此参照下,满族男性心目中,温柔敦厚的汉族女性才是佳偶。这一“满族男慕汉族女现象”,是满汉交融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早在清初,满族王爷就续弦娶江南孀妇,经《过墟志》的传扬这一史实就形成了多个异文。这些对温婉又富有才情的汉族女性渴慕与期待,成为一种深切的民俗记忆,即使到了清代中后期也没有被遗忘。事实上,满族下层文人是把汉族少女理想化了,尤其是黛玉这样软语呢喃的江南才女,这一“梦中情人”带有在汉文化大男子主义冲击下的男性心理。因为事实上,他们对于江南汉族少女并不了解,可望不可即的“仰视”造成了《黛玉悲秋》格外受偏爱的深层形象学因由。当然,这也是对曹雪芹原创的认同和发挥。

三、子弟书运用中原悲秋“套语”抒情的意趣成因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套语”(套话),属于潜意识中的“社会总体想象物”之一,法国的巴柔(Baniel-Henri Pageaux)在《总体与比较文学》中写道:“作为他者定义的载体,套话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它希望在任何历史时刻都有效。套话不是多义的,相反,它却具有高度的多语境性,任何时刻都可使用”,譬如“法国人,嗜葡萄酒;德国人,嗜啤酒;英国人,嗜茶”等。古代中原的悲秋主题源远流长,已经内化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网络,也构成了一个抒情文学带有互文的套语系统,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也趋于系统化。而子弟书则是在满汉文化交融时代受到政治文化、文学传统尤其是满族下层文人群体心态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催生的叙事兼抒情的说唱艺术,悲秋主题多有机镶嵌于情节叙事之中,成为作者向慕主流、中心的抒情套语。

首先,满族从东北入主中原时,大都不谙汉语、汉文。面对汉族人的大海和悠久的汉民族文化,从皇太极开始,以至后来的顺治、康熙、雍正等皇帝,一方面在努力抑制汉族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化开放受容的态度:“他们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翻译和出版汉族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儒家经典、诗歌词赋。清初,满族作家沿用着汉人的文学形式,以汉文写作,基本上是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但是在表现民族风土人情、抒发自己的情怀方面却有着特色。乾隆时期汉族诗人袁枚曾说道:‘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虽司军旅,无不能诗’。”所以,这些作家在一个好的契机下,开始发展子弟书这种说唱文学形式。作为讲唱文学的子弟书,它在为市井细民说唱一个故事时,往往注重讲述的生动形象性,而景色的描述,就是为整个讲唱过程提供一个大背景必不可少的一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当征战者的铁蹄消歇、北方城市贫民中满族比例大增的时代到来,如子弟书听者能被说书人带入这样一种悲剧美的氛围之中,那就会引发更多共鸣,汇成时代和声,现场说唱效果的提高更属必然。春夏秋冬四季中,秋景描写既为汉文学认同,这审美经验和文学传统就成为子弟书的沃土,满族创作者们抓住这一饱含物候特点意象群的文学主题加以开拓,就既能满足多种题材背景设置的需求,又能在审美接受宽容度上求得更多的认可。

其次,人物发展离不开景色的铺垫与烘托。子弟书中所叙述的人物,大多具有不同寻常的命运,以命运多舛居多。而如何去凸显人物的悲剧情节,如何能不局限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将其内心的挣扎表现出来,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乃是满族创作者们不约而同的审美选择,同时也是吸收了汉族古典文学含蓄美的结晶。如著名满族学者关纪新《关于京旗作家王度庐》指出的“八旗生计”的问题:“严重伤及下层旗族的存活;八旗制度把世代旗族死死地捆绑在驻防区域,旗人不仅不能从事各种当兵以外的职业,……久而久之,满人养成了一种特别的性情——他们看去好似活得相当洒脱,内心里却充盈着悲怆与忧患。”清初以降,满族作家文学的发展,事实上也是伴随着“八旗生计”引起的痛楚、悲凉心态不断积聚的过程。在通晓汉语汉文,吟诗作赋之风盛行下,这些满族的下层文人不断“雅化”,生活上的贫苦使他们更易变成认同中原悲秋的“楚客”,倾慕淡泊名利、闲淡恬适的世界观,在笔下人物的选择和塑造上,也自觉不自觉地期待一个“最优效果”。这种连带寂寞愁肠的瑟瑟秋景,恰好能够表现出满族下层文人阶层的“不遇心态”,也较能有效地烘衬、改编、重铸汉族文学名著那些英雄人物遭到“不平”的悲惨命运,以写人、抒情来自况“写心”。当然,也有一些作者刻意为之的秋景,一部分是作者来以加强作品的文学性与抒情性。

其三,不可忽视子弟书的说唱文学特质与满族作家悲秋喜好的互动作用。一方面,作为说唱文学,子弟书更多地兼顾到音乐性和现场的表演性。一者,悲秋领起和穿插,有助于唤起“场效应”的接受语境;也可在人物之间矛盾重重的紧张冲突氛围中,让作品人物和听众稍事放松,调整一下讲唱的节奏。二者,悲秋抒情,能较多地领受到汉族古典戏曲的风韵,使得初稿在案头的子弟书,可以由“悲秋”的情绪记忆迅即沟通演唱者和听众。而北方漫长的秋冬季节体验,也给予书场内外较多的联想和想象。应该说,在满族文学中,子弟书是最能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文学的互文,将传统汉族文学融会、涵括其中,以充分地调动受众审美积存的。

篇5

大家都知道!地球妈妈的生命正在慢慢衰老,就是因为我们不好好地保护地球,珍惜地球资源,导致地球妈妈生命衰老。我们应该携手保护地球,让地球妈妈恢复光彩!

我们在破坏地球妈妈,然而被我们破坏的地方很多,比如:将垃圾随地乱扔;随地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排放工业污水到河流里,(就比如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如今已臭得熏天了);我们小孩把只用过一面的纸,还没用完就扔了;洗碗时,碗虽洗好了,但水龙头仍在那一直放着,没有关紧,这是在浪费水,珍惜一滴水,就可以让一位难民喝到一口水……

对于保护地球,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节约用水。为珍惜水资源,不让水龙头空流,缩短淋浴时间;安装节水龙头;用节水型抽水马桶。

2.节约用电。尽量少使用电器,随手关灯。随时关紧电冰箱的门;使用节能灯具;购买高效低能耗电器。

3.节约用纸。纸浆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万吨,进口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污水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过期的挂历可以包书皮。

4.废物利用。如:糖纸可折成灯饰或门帘;旧衣服可做成拖把等等,支持和参与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5.减少生活垃圾,自觉将垃圾分类。

6.少用化学制剂,购买使用无磷、生物可降的洗剂用品。

7.尽量不使用个人轿车,为减少空气的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使用无铅汽车油,购买小排气量的轿车、

8.购物时自备购物袋。

篇6

关键词:数字地球 测绘科技 发展

引言:1993年和1994年美国先后以总统令的形式提出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即通称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信息化,抢占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重大战略步骤,时隔5年,这一计划的实施初见成效,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于是去年又以美国副总统演讲形式推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构想,并计划到2020年试图达到地球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亮出了美国这一近期全球信息战略的底牌。由美国政府高层出面提出的这一“数字地球”构想引起全球各方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热点话题。中国学者尤其在地学界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不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中国要准备迎接这一严峻挑战,已成共识。作为测绘学科,测绘行业反应更显强烈,数字地球概念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这里我们想就现代测绘学的发展从学科的观点稍为具体地探讨一下它与数字地球的关系和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

一、测绘学的现展

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使人类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好像可以把地球摆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研究一样方便。由空间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如由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影像所代替,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高速高容量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像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变换,得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由此制作各类可供社会使用的专用地图等测绘产品。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基本地图的成图或更新周期可望从十几年,几十年缩短到几年或更短,测绘业的体力劳动得到解放,生产力得到大的提高。

今天,光缆通讯、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使测绘产品从单一纸质信息转变为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信息,产品分发可从单一邮路转到“电路”(数字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传真),测绘产品的形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所有制成份和运行体制的改革,需要开放民用国家测绘产品;从技术方面看,西方国家卫星测地技术可制作全球几乎任一地区1m分辨率(相当1∶1万比例尺)的地图,卫星上的GPS又可将这种地图纳入全球参考框架和转换为他们的国家坐标系,中、小比例尺国家地图的保密价值已大大降低;对于军事敏感的重力数据,卫星重力技术所发展的低阶全球重力场模型已足够用于他们的远程战略导弹发射。目前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如EGM96)分辨率已达50km,已接近我国现有重力数据的分辨率,其保密价值也需要重新评估。这一形势使绝大部份测绘产品可以作为普通商品服务于全社会,测绘业从单一国家事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这无疑为测绘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扩大了发展空间,这也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转变。

综上所述,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正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二、数字地球和现代测绘学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绝大部分(约80%)都与地理位置相关。中国21世纪议程62个优先发展项目中,约有40个需要建立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间数据)对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3维数字化描述的整体信息模型,便于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为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这里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显示了地理坐标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上加载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一切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人文信息。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数据框架是测绘业本身的“专职”,但又对测绘学提出了更高层的技术要求。

NSDI要建立在NII上,要在因特网上运行,要求开发功能强、效率高的因特网GIS软件。这表明还要大力发展测绘产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它的技术基础是宽带、高速图形图像网络,当然其中宽带高速问题需要国家投资在NII中解决。数字地球构想的另一个高技术特点是虚拟现实模型。目前发展起来的全数字化摄影测量就能够利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或工作站,对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建立立体地形或地物虚拟模型。但如何将这一技术用在因特网上对多种测绘产品和普通用户提供虚似模型甚或虚拟现实模型,则是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多分辨率、统一性的3维数字化整体表达,这里强调了统一性和整体性,要求全球多源数据无缝无边的连接和整合。从空间数据框架来说,其统一性和整体性是由大地测量来实现和给予保证的。大地测量是传统测绘的基础,对当前信息化测绘和构建未来数字地球更是基础的基础,即空间数据框架的框架。它要求全球采用统一的参考椭球模型和相应的地心坐标参考框架(如ITRF);全球统一的高程基准,即统一定义和使用的大地水准面;全球统一的重力测量基准(重力基本网);全球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一切原有的测绘成果,特别是国家基本地图都要转换到上述全球统一的参考系中。数字地球对全球大地测量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GPS配以少量SLR和VLBI站是各国保持和维护各自的地心参考框架的基本技术,但局部坐标到全球坐标的转换目前还难于达到优于米级的精度;全球高程系统的统一问题,大地测量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难题,最终要通过全球重力数据,特别是新一代卫星重力计划和卫星海洋测高计划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的统筹和协调下实现。

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0%,海洋将是21世纪资源开发的主要竞争空间,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又是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阀门”。数字地球向海洋测绘提出了挑战。从全球来说,目前海洋的精细测绘基本上还是空白,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国领海海底地形的测绘,但要将陆地坐标参考框架以相近的精度扩展到海洋仍存在困难,海上GPS定位精度还低于5m;由于陆地高程基准不能用水准测量传递到海洋,在卫星测高技术的支持下用某种去掉潮汐影响的平均海面作深度基准,精度可达米级,和多波束测深精度相当。但广大的开阔深海的海底地形测绘不可能用船载测深仪完成,用卫星测高结合重力数据(低阶或中阶重力场模型)反演海底地形,目前试验精度可达10~100m。数字地球将要求海洋测绘技术有新的突破。

测绘学由于其技术的突破已日益向相关地学领域渗透。大地测量更成为研究地球动力学(包括海洋动力甚至大气动力)的重要技术手段,GPS监测已能提供全球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精密数据,可用于研究地学灾害(地震、滑坡和火山爆发等)的预测;GPS已可以和VLBI相近精度和频谱分辨率监测地球自转的变化,由此研究地球深部结构和动力过程及全球变化;专题GIS也成为环境灾害问题分析预测工具。数字地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提供一个可供观察、分析、模拟和预测的全球信息系统,以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赞成活数字地球或动态数字地球的提法,因为人类是生活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地球上。现在在全球性的观测中,各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已可能连续快速获取地球表面(或浅层)随时间变化的几何和物理信息,了解地球上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因此测绘学或者说测绘业则应当利用3S技术结合合成孔经雷达干涉技术(INSAR)以及其他新技术(如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等)对地进行观测,为构建活数字地球提供描述地球动态变化的地理信息产品。

数字地球构想是推动人类大踏步跨进信息社会重大战略步骤,有挑战也有风险。测绘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测绘工作者也将是构造数字地球的“尖兵”,也要求测绘学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三、测绘学和地球空间信息学

在本文第一部分已谈及测绘学在新的技术进步推动下的现展趋势。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本质上就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反映、至少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和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应该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于是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 and 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也是五花八门,现在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但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通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极大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例如近地空间航天器的导航定位,近地空间重力场的测定,大气层甚至电离层的信息;其支撑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处理电磁波信息和影像信息,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

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前景良好。

四、建议

本文漫谈了测绘学的发展及其与数字地球构想的关系。为在21世纪加速建设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我国的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以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根据我国目前测绘事业发展的现状,从一个侧面(主要是大地测量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统一我国大地定位参考框架的建设,对近年来由各个部门独立建立的各等级GPS定位网进行必要的联测和统一整体平差,此举可望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的大地定位框架。

2.将沿海各部门100多个验潮站统一组织GPS联测,精密确定各验潮站水位标尺零点的大地高,填补陆海相接地带重力测量空白。此举为统一陆海大地水准面,建立海洋高程基准,研究海平面变化至关重要。

3.研究将陆地GPS定位框架向我国领海扩展的方案,着手建立我国包括海域的广域差分GPS定位系统。

4.尽快完成重建我国重力基本网,发展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加密西部地区重力测量和GPS水准,加大力度支持对卫星测高数据的利用,为下世纪确定我国亚分米级或厘米级大地水准面作好数据储备,建立可在因特网上运行的新的重力数据库。

篇7

物是人非事事休,

或许吧!

怎么了?我觉得自己像是被遗忘了的孩子。

被遗弃在世界最受瞩目的舞台上,

可是,却没有人愿意回头......

苦苦地抽噎着,泪珠渐渐融入夜的温柔。

可我只是个被遗弃的孩子,这是我的宿命么?

为什么造物主那么偏爱?

哭,可以证明什么?

不,纵使哭得泪汪汪、样红红......

那又怎样?

不怎样,在别人看来,只是不成熟的标志...

是吗?

即然这样,我宁愿一直呆在属于自己的象牙塔里,

苦苦守望着......

我到底属于谁?

没人要、没人要、没人要......

我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

天苍苍,野茫茫......

.........我属于这个世界吗?

这个世界欢迎我吗?

我的世界,静静的就好,

篇8

亲爱的地球全人类:

你们好!

地球是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了。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经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每年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硫约2亿吨,酸雨以每年100%的速度增加着;世界上每天有25000人因引用污染的水而得病……这些灾难,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啊!

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说到不如做到”,让我们全人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此,我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社会宣传媒体,如影视、歌曲、绘画、摄影、公益广告等,要以多种形式宣传环保。

2、每周少开一天汽车,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减轻污染空气的程度。

3、出门走路骑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保护环境。

4、购物时,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购物袋。

5、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

6、节约用纸,打印纸要双面打印,写作业也可以双面用纸。

篇9

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当你们过着快乐安详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正一步步地恶化?当你打扫着美丽的庭院时,你可曾想到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的和煦阳光,你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曾经的天空是那么湛蓝,河水是那么清澈,森林是那么茂密,空气是那么清鲜,可是,就在大自然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人类同样也在向大自然索要并不应该属于人类自己的东西?

你们还记得12年前,流经大地的长江、嫩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已经失去了往日温柔美丽的面孔露出了凶猛可怖的狰狞。肆虐的暴雨,横扫着中国的出处角落,暴雨所到之处,江湖水涨,河沟漫溢。咆哮的江水卷起了一次次洪峰,吞噬了一个个村庄,一片片良田,一座座县市肆虐的洪水像一只只无情的魔爪,几千亩良田被淹,几百万人痛失家园。暴怒的洪魔,酿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怒的洪魔,酿造大大小小的悲剧。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说古代科学尚未发达,大地的子民们对生态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做出了只顾当前不顾长的傻事,那么现代人如何呢?自1950年到1980年这三十年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森林被砍伐,其中非洲的21的林地变成不毛之地。绿色植被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生命之被"。可是,世界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遭到破坏,绿色植被正在衰退,全球土壤流失量现已增加到每年254亿吨,沙漠化土壤正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上的奇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所有的这一切无不在提醒着我们: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拥有着共同的家园。大地期盼着绿色,河流期盼着绿色,水鸟期盼着绿色,花儿期盼着绿色。滴水成川,积土成山,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唤醒"绿色之心",实施"绿色计划",开展"绿色行动",争做"绿色建设者",创造"绿色新世纪"!郑若琪2013年4月16日

浙江嘉兴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郑若琪

篇10

(讯)WeAreSocial的Social, Digital and Mobile Worldwide report报告给出了全球及各大洲的社交数字和移动生态情况,并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了对比,下面是报告的核心数据:

1、全球互联网渗透率为30%,社交网络渗透率为22%,手机渗透率为86%

2、不同地区的渗透率不同,亚洲互联网渗透率为44%,社交网络和手机渗透率分别都为50%

(来源:中文互联网研究;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