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图画范文

时间:2023-03-23 14:4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天的图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天的图画

篇1

今天,天气晴朗,风儿轻轻的,吹在脸上真舒服。我和姐姐一起高高兴兴地去找春天。我们在院子里发现了春天。

玉兰花开了,伸展着她白色的花瓣,很美丽。仔细一看,玉兰花的花瓣里面有一点紫。

桂花开了!桂花金黄金黄的,有些桂花发出了嫩芽,还有一些桂花的叶子绿中带一点红。

黄角兰有许许多多的花苞,还没来得及开呢。

我们还在桃花园发现了春天,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桃花,桃花像春天的红脸蛋。枇杷树上有些枇杷成熟了,金黄金黄的,真惹人喜爱。

今天,我们找到了春天,春天真美丽。

篇2

今天,天气晴朗,风儿轻轻的,吹在脸上真舒服。我和姐姐一起高高兴兴地去找春天。我们在院子里发现了春天。

玉兰花开了,伸展着她白色的花瓣,很美丽。仔细一看,玉兰花的花瓣里面有一点紫。

桂花开了!桂花金黄金黄的,有些桂花发出了嫩芽,还有一些桂花的叶子绿中带一点红。

黄角兰有许许多多的花苞,还没来得及开呢。

我们还在桃花园发现了春天,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桃花,桃花像春天的红脸蛋。枇杷树上有些枇杷成熟了,金黄金黄的,真惹人喜爱。

今天,我们找到了春天,春天真美丽。

篇3

鸿雁外语学校二年级 高宇林

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天气好极了,老师带着我们去植物园植树。

大家一路说说笑笑的,很快就来到植物园。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扶住小树苗,有的给小树苗浇水,还有的给小树苗培土,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小树苗们喝饱了水,个个挺直了身子,真精神!

篇4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它是图和文的艺术,利用图画和文字配合讲述故事,表达意思。其图画精美,色彩明艳,文字简洁浅显,尤其适合学龄前孩子和刚识字的低年段孩子阅读,当然也是孩子们最乐于看的书籍之一。优秀绘本的图画信息丰富,呈现了文字中没有讲的,或者没讲完的内容,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如何通过绘本阅读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孩子语言的氛围,依托绘本的图画丰富一年级孩子的写话资源,拓展写话形式,有效地指导孩子写话呢?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们努力探寻着绘本阅读和写话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

经典绘本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它们对儿童的情感、想象力、美感体验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因此每一部经典绘本都是孩子的好朋友。世界上的经典绘本众多,可作为写话题材,我们对绘本的选择有更高的要求。

一、与教材单元主题内容结合,寻找绘本和写话训练的契合点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主题,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主题为学生推荐与单元主题内容相关的绘本。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增加了阅读量,拓宽了视野,丰富了语言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举一反三,向课外辐射,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要从一本语文教科书的学习扩展到几本、十几本优秀绘本读物。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面才能迅速扩大,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写话能力。

写话设计案例一:《春天什么时候来》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多彩的春天”,结合单元主题,我们推荐孩子们阅读的绘本有《春天什么时候来》。

小熊奥菲经历的第一个冬天,熊妈妈说,要一觉睡到春天到来。“那春天什么时候来呢?”奥菲很想知道。熊妈妈告诉奥菲,当花儿盛开,阳光照耀,鸟儿在枝头歌唱的时候,春天就来了。可是奥菲好像有点等不及了……《春天什么时候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冬天和春天不同的景色和特征,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季节变换的自然常识。小熊奥菲和妈妈的对话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写话练习的空间。

“春天什么时候来呀?”奥菲问,“我怎么知道春天来了呢?”

熊妈妈回答道:“____________,那就是春天来了。”

不少孩子用上了课文中所学的词汇和句子。

“当万物复苏、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时候,那就是春天来了。”

“当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那就是春天来了。”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积累的目的则是运用。以绘本的图和文作为引子,结合单元主题内容进行练写,让孩子们在单元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得到运用,得到强化,同时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既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又激活了他们写话的欲望。

二、选择绘本故事里生动、奇特的角色,进行“就画写话”

绘本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一些角色很有特色。极为传神的图画成为指导观察和写话的优秀教材,孩子们就这些角色的特点展开想象,使图画在文字中得到丰满。

写话设计案例二:《黛西和月亮》

这是一个小鸭子黛西跟着鸭妈妈一起探索世界的故事。兴奋的小鸭黛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版画的浓重色彩描绘戴西碰到的一切,画面极具冲击力。在阅读完第一页后,教师可让孩子们看着图上的两三只鸭子猜猜哪只是黛西,然后用句式“你看那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它就是黛西!”写话。

一年级写话训练从看图写话抓起,“就画写话”的绘本训练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有序地抓特点观察图画,写出动物最基本的外形特征,长此训练下去,孩子们的写话基础将得到夯实。

三、选择极具想象空间的绘本,进行补白

图画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中的图画是延展的、跳跃的、活动的,蕴含了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能引领孩子们走进故事情境,这就是绘本图画的空白。这种“空白”给孩子们预留了想象的空间,在绘本写话中,如果我们引导孩子们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写话设计案例三:《蚯蚓的日记》

这是一本极为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绘本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记录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同。

调皮的小蚯蚓老喜欢吃作业本,有一次竟因为忘带午餐又吃作业本了,这则日记画面生动,但文字并不多,舍去了很多繁琐的叙述,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这里设计文本补白就是要让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依托已有的图文,对言简意浓处进行扩充。梦瑶在写话纸上写道:

“午餐时间到了,蚯蚓孩子们都到学校的饭堂吃午餐。大家坐在用啤酒瓶盖做成的凳子上,围着蘑菇餐桌吃着自己带来的午饭。有的吃报纸,有的吃树叶,还有的吃泥土。我发现自己忘带午餐了,只好拿出昨天的作业纸,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蚯蚓老师走过来,严肃地对我说:‘不能吃作业纸!’我脸红了,说:‘以后我一定记得带午餐来。’”

阅读绘本,我们应当引导孩子们读好图,教会他们观察图,这样想象补白时才会文思如泉涌。运用好绘本的空白处,创造性地进行写话训练,孩子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

四、选择令人意犹未尽的绘本,进行续写

绘本往往篇幅较短,读完之后让人回味无穷,让人浮想联翩,有的故事在精彩之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忍不住续写故事。

写话设计案例四:《鸭子骑车记》

在一次班级读书分享会上,李雨霏介绍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鸭子骑车记》。绘本作者大卫·夏农用大胆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平平常常的下午,农场的动物们目睹了一只疯狂的鸭子骑车后的不同反应……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的。

第二天,我用一节阅读课和孩子们阅读这本书,当看到书的封三画着这只鸭子站在一辆高大的拖拉机前时,孩子们浮想联翩:鸭子会想些什么?它又会怎样做?我接着让孩子们大胆想象:在拖拉机、飞机、坦克、轮船面前,自信勇敢的鸭子又会有怎样的冒险经历呢?请拿起你的笔,画一画、写一写接下来的故事。

孩子们有了之前的阅读体验,加之丰富的想象,一个个全新的独创的故事在他们笔下诞生:“鸭子穿上小朋友们落下的冰鞋,在结冰的湖面上快速旋转。”“鸭子爬上农场主的汽车,组织动物们参加汽车大赛,五颜六色的汽车像彩虹一样成了农场美丽的风景……”

这次续写,孩子们就一幅图展开联想,他们的参与和创造愿望得到满足,形象思维被激活,各种创造性的情节、对话以及细节不时闪现,写话轻松而充满了乐趣。

五、选择有一定语言规律的绘本,进行仿写

仿写是提高写话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最直接、最有效。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迁移文本中精彩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语言鲜活起来。绘本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这些语言往往非常简练,活泼生动,但是蕴含着一定的语言规律,是孩子们模仿的经典范本。在阅读绘本时,我们可以抓住绘本中有特色的句、段,让孩子们迁移仿写。

写话设计案例五:《逃家小兔》

绘本《逃家小兔》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有规律对话的绘本故事,正是它的简单和有规律,才给我们的写话教学创设一片丰富和温润的空间。书中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阅读时,我让孩子们根据前一组图画想象后面的图画,接着趁热打铁,引领孩子们的想象继续“滑翔”:小兔还会逃到哪里,兔妈妈又是怎么追的?并且出示一组与书中风格相近的句子:

“如果你张开手臂抱住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 ____________。”

“如果你变成____________,” 兔妈妈说,“我就变成____________。”

在这组文字的引领下,孩子们的想象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了,兔妈妈和小兔的追逐游戏也深深地留驻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在这次仿写中,孩子们在绘本画面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探索画外的天地,不仅体会到兔妈妈的爱,更可贵的是学会用语言和各种方式表达爱。

篇5

我爱春天。

你看,旭日正在升腾,春姑娘来了!你快去用双手拥抱这个美丽的春天吧!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了,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鲜花次第开放。

春姑娘在封冻了的冰河上跳呀跳,踩呀踩,冰层裂成冰块,化成了水,鸭子在刚刚成水的河里游泳,正如“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姑娘又在沉睡了的大地上跳呀跳,使小草感到春天来了。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他们破土而出,舒展着他那幼嫩的绿叶。小草一下子铺满了原野,举目远望,一碧千里。他们挺着身子,随风摇曳,那么柔软,那么娇嫩。

春姑娘还在覆盖着皑皑冰雪的陆地上,划了一下他的手指,使树和花儿知道春天离她们不远了。

青蛙从洞里钻出来了,活蹦乱跳。呢喃的大雁从南方飞来了,小鸟从巢中钻了出来,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赞扬春天的美丽。

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春风飞过大地,大地变成一幅清新的图画:被人们收割过的草木茬上,又倔强地冒出了新芽。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春风的吹拂下生长起来。大地变绿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多美呀!

雨过天晴,太阳走过七色彩虹,万丈光芒照耀着春天的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地上的小草,细细的嫩叶湿漉漉的,青枝绿叶的树木,像刚洗过一个澡,显得青翠欲滴。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唱得人心情舒畅;小蜜蜂出来采蜜,它们从这束花飞到那束花。最快乐的是阳光下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追逐跳跃,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蓝天上放起了风筝,又是一幅欣欣向荣的图画。

篇6

1、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2、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3、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杏、梨对应的颜色红、粉、白)花里带着甜味,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绿茵遍野,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

5、春风飞过大地,大地变成一幅清新的图画:被人们收割过的草木茬上,又倔强地冒出了新芽。不 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春风的吹拂下生长起来。大地变绿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多美呀!春风吹来,那清 新的花草气息,直往人心里钻,无论是谁,都会深深吸一口,像痛饮甘露一样畅快。多爽啊!

6、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7、盼望着,盼望着,(表现急切喜悦的心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8、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 幅水彩画。

9、春天是人们所向往的季 节,人们总是在这个季节里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它正告诉我们:一年的愿望应该在春天计划 好,一天之中最重的时间是早晨,在春天里,人们就开始耕田插秧、栽树等之类的农活。候鸟们也从南方迁到北方来了,为田地里劳作的农民 们喝彩。鸟儿有的站在高树上,有的干脆在田坎上,还有的立在“五线谱”上。正是这样,使田地里的农民倍感到欢乐,一切都热闹起来了。

10、雨过天晴,太阳走 过七色彩虹,万丈光芒照耀着春天的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地上的小草,细细的嫩叶湿漉漉的,青枝绿叶的树木,像刚洗过一个澡 ,显得青翠欲滴。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唱得人 心情舒畅;小蜜蜂出来采蜜,它们从这束花飞到那束花。最快乐的是阳光下的孩子们,他 们有的追逐跳跃,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蓝天上放起了风筝,又是一幅欣欣向荣的图画。

篇7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本称“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我们称之为“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图画和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图文合奏。如同戴维?刘易斯在《阅读当代图画书:图绘文本》一书的导论中所归纳的一样:长久以来,对于绘本这种形式的基本特征取得了一个广泛的共识,就是它结合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模式――图画与文字――成为一个复合的文本。

儿童对于图画书有着出自本能的喜欢。绘本中精美的封面,生动的故事,鲜艳的画面还有有趣的形象无不冲击着孩子们的视觉,直抵他们的心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正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沉醉其中。在绘本的图文并茂中,孩子们能找到专属于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仅如此,绘本在吸引孩子们阅读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图画间预留的大量空白,让孩子们在尽情想象的同时,更希望用自己的语言将它填满;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添上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来自绘本中强烈的阅读感悟,让孩子们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情绪,写话也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利用绘本进行写话的训练形式比较多如:

1、补白。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舍去了很多繁琐的叙述,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生动的图画间,那些欲言又止的“空白”可以引发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在绘本写话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白,可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江苏陆锦华老师在执教《母鸡罗丝去散步》绘本写话课时,他充分挖掘图画中藏着的故事,引导学生用顺口溜的形式把文字中没有提到的狐狸的遭遇描述出来。孩子们想象的阀门一旦打开,有趣的文字就从他们的笔下奔涌而出。将绘本原先的文字和孩子们的创作稍加整合,就成了这样一首妙趣横生的小诗: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狐狸偷偷/跟在她后头/走过院子/当头吃一棒/绕过池塘/扑通跌下水/越过干草堆/刺溜钻里头/经过磨坊/全身变了样/穿过篱笆/小车直摇晃/钻过蜜蜂房/蜜蜂紧追上/哎呀呀/哎呀呀/这下遭大殃/母鸡萝丝/按时回到家/这顿晚饭/吃得可真香!(加粗部分是孩子的创作)试想孩子们读着自己创编的小诗,对类似的写话还不会有兴趣吗?

2、仿写。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仿写是提高写话水平的重要途径。作文是一门科学,其中总有一些规律可循。而规律的形成掌握,不能只靠讲解,更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而仿写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许多绘本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重复的结构,简单有趣的语言,是孩子仿写的好材料。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是从一句话开始逐渐走向一个情节,甚至是整个故事。例如我在讲述了《我爸爸》后我将这段文字再次用ppt呈现出来

“我爸爸很勇敢,不怕大野狼,他跟大力士比赛摔跤,轻轻松松就获胜,参加运动会赛跑也得第一名。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像河马一样快乐……”

学生读后,我说你能画画自己的爸爸,并写一写吗?收上来的作业真是很棒。

3、续编。绘本往往篇幅较短,读完之后总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我每周讲述三――四个绘本故事,每周末布置一次绘写作业。如讲述了《鼠小弟和大象哥哥》后我留下了这样的作业:鼠小弟和大象哥哥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鼠小弟帮大象哥哥做了什么,大象哥哥帮鼠小弟做了什么?画一画,写一写。比如在讲述了《艾玛捉迷藏》后,我留下的作业是回家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猜一猜他们还会玩什么游戏,把想到的画下来,写下来。再比如读完《小猪变形记》后,我留下了这样的作业:《小猪变形记》中这只快乐的小猪上一年级了。贪玩的小猪在学校里,会不会觉得“无聊”,觉得“真烦”呢?他又会怎么样做?画一画,写一写。

像这样的写话作业,因为有了绘本故事的铺垫,加入了画画的过程,我还将学生的作品拍下放在空间里,做成ppt让学生欣赏,学生的写话热情被点燃,写话动机得到激发,每周乐此不疲。

新教育专家朱永新说:“晨诵课程赋予一间教室每个早晨同时也是精神上的黎明,擦亮生命中的每一天。”用优美的童诗开启美好的一天是“读写绘”实验的一个内容。晨诵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在霞光和诗意里,领略母语美,沐浴音乐魂。

在晨诵中我结合本班孩子的实际,结合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的儿童诗做成精美的ppt,让孩子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怎样能将这些精美的儿童诗与学生当下生活结合起来,既在美读中丰富学生的心灵,又能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呢?实践中我采用仿写或者改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思维跳跃,同诗歌的思维(大多表现为形象的、跳跃的,甚至灵感的)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他们那不加任何修饰的童言童语即是最美的诗。因此,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对生活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在他们的眼里,草儿会说话,鸟儿会歌唱,花儿会舞蹈。他们童言无忌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

儿童诗是诗的一种形式,它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它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文字流利自然,节奏明快活泼,因此深受儿童的喜爱。从心理学角度说一年级学生,学习刚刚起步,可塑性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而儿童诗内容生动有趣,句式整齐有规律,充满丰富的想象,非常适合学生仿写或者改写。

金波的《芽苞》(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快点出来吧小芽苞别只露出个小头树皮外面多美快点出来吧太阳会给你穿上绿衣春风会送给你甜甜的露滴)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爱。写法非常简单,结构形式单一,很适合改写或仿写。我们诵读后,开始了集体改写,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我们将诗歌改写为:

孩子们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点出来吧/孩子们

别再呆在屋子了/春天的景色那么美/快点出来吧/孩子们

太阳会送给你温暖/春风会送给你快乐的心情

小黑熊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点醒来吧/小黑熊

别再贪睡了/森林里多热闹/快点醒来吧/小黑熊

树木已抽出了新芽/花儿已经开满了山岗/快点醒来吧/小黑熊

森林运动会就要举行/举重运动可少不了你/快点醒来吧/小黑熊

春天会让你感到开心/春天会让你感到幸福(王世泽)

篇8

忙趁东风放纸鸢。赏析: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全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全文赏析: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原来是这样啊!

原来是为了首尾呼应啊,可我们怎么一点儿都没有想到呢?

算了,还是先不要说穿这个谜底吧!

作者露丝・克劳斯是一位女诗人,她常常把她的作品写成诗,比如已经有了中译本的那本关于“决定与坚持不懈”的哲理名作《胡萝卜种子》,就是用诗写成的。这本书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不妨来看看它的头三行――“Snow is falling. The field mice are sleeping,/ the bears are sleeping,/ the little snails sleeping in their shells”,在重复中产生了一种节奏。听,读起来既押韵,又有一种朗朗上口的音乐般的旋律。而且,据说“the bears are sleeping”这句话还是引自当时一首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摇篮曲。

这本书的开头很静,静谧得仿佛让人听得见雪花落地的声音――

雪在下,下得相当大,看得见团团飞舞的白色雪片。原野全都被茫茫的白雪盖住了,一只只小田鼠缩成一团在地下睡着了。是冬眠了吧?这是一个悄无声息的世界,雪吸走了所有的声音。看,头一个画面,就把我们引入到了一种透明般的宁静之中。嘘――不用别人提醒,你自己都不忍心大声地读出下面的旁白,生怕吵醒了它们。接下来,一连三幅画面依旧很宁静,熊睡着了,小蜗牛睡着了,松鼠和土拨鼠也睡着了。

可是这种“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到了第五幅画面,尽管雪还在下个不停,但田鼠们突然醒了,它们纷纷爬了起来――注意,它们的头都朝着一个方向:右面,即画面外右面的某一个点。这很重要。它们闻到了什么呢?接下来的三幅画面,基本上原封不动地拷贝了前面的三幅画面,熊醒了,小蜗牛醒了,松鼠和土拨鼠也醒了,除了一下子还无法调过头来的蜗牛,它们的头也都朝向了右面。右面是什么呢?这时,不要说它们了,就是我们也被这个悬念紧紧地抓住了。

终于到来了。

田鼠跑了起来,熊跑了起来,所有的动物都朝着右面跑去了,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一大群动物浩浩荡荡地穿过画面,呼啸而过。不妨来数一数,这一幅画面上就有近百只动物!这是读者最喜欢的一幅画面了,头一次看到它时的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会让人在许多年后还记忆犹新。到这里,原野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声的世界了,我们似乎听到了风声、雪声,听到了大熊们奔跑的震天动地的脚步声。

到了这一页,如果你突然停下来往回翻,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方向性非常强的图画书。由左向右,一条行动线看得清清楚楚,与图画书时间的推移非常一致。而且,这种动感愈到后面愈强烈,快得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可后面一页,它突然来了一个定格,戛然而止,所有的动物都停了下来,欢声笑语,把一个东西给团团围住了。是什么呢?在这一页上它被一头大熊的背影给挡住了,我们还看不见,但动物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喜形于色的表情。太让人期待了,大气也不敢喘地翻到最后一页:哈,居高临下俯瞰,我们这才看清,被一大群动物簇拥在中央的,竟是一朵鲜艳夺目的小黄花!

黑白画面中竟然出现了黄色。

篇10

一、 文中有画

苏轼有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②作者通过诗画释放心灵,抒感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品味《春》这篇散文中的诗化语言,我们同样能从中感受到画家的笔触,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绘画美”。

(一) 色泽美。色彩,是构成绘画的主要元素。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仅有着春天特有的姹紫嫣红,还闪动着春天亮丽的光泽。

绿色,是春天的主色调:“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仅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是无法体现大自然的五彩缤纷的,文中还出现了各种艳丽的色彩:“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绿色大背景之下,缀上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画面更加美艳,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幅色彩艳丽的“春景图”中,我们还能透过形象的语言感受到春天亮丽的光泽。如:“山朗润起来了”“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句中形象化的词语“朗润”“像眼睛”“像星星”的比喻、“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的感受,无不向我们展示着鲜亮润泽的图画美。

(二) 层次美。层次,是体现画面尤其是山水画意境的基本表现形式,画家为了增强画面的层次感,需要对景物的安排、色彩的对比进行反复的渲染、调整,以达到气势磅礴、色彩饱满的艺术效果。本文则以多彩的语言形式去描绘和展示景物的层次。

文中描写“春草图”时,先是从面上展现――“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到处一片绿意盎然的美景,形成春天特有的大的背景;在这样一个满眼绿色的大背景之中,孩子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别有一番情趣,春天的活力倍增。

再如描写“春雨图”时,从“人家屋顶上”写到“小路上”“石桥边”再到“地里”,由近到远,层次更加分明,内涵更加丰富,雨中美景跃然纸上。

(三) 动态美。描写景物不能等同于景物的写生,写生绘其形状、光影,却无动态;景物却是有生命力的,有着他们特有的活力,于是在文中展现出其动态美更能令读者感受到自然的乐趣。

朱自清在描写的几幅图画中,通过极为精练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着这种动态美。“春草”是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春花”是“赶趟儿”的,引得“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春风”“混着青草味儿”“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春雨”是“密密地斜织着”“笼着一层薄烟”;“春天的人儿”也是“赶趟儿似的”,“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一切都“生长着”,“笑着,走着”,“领着我们上前去”,洋溢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 画中有韵

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说:“韵是一种复沓,可以帮助情感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③在《春》一文中,作者着重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早人勤”等五幅图画,每幅图画都展示了语言音韵本身的魅力,使读者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音乐美”。

(一) 叠词读出声韵。文中多处使用叠词,这些叠词的使用既绘色,又摹声,使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同时还显现出和谐的声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比如描绘“春草图”中一连串的叠词“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其中有形容词的叠用,也有副词的叠用,读者在诵读之中既感受到小草的俏皮可爱、柔嫩舒适,又满足于一种声韵和谐的音乐享受。

(二) 助词补缀音律。本文通篇句末多用助词,可读轻声,缓缓吐出,犹如音乐中用于调节乐感节奏的休止符,在补缀音律的同时,有助于情感抒发的延续绵长。

全文句末助词以“着”“了”“的”居多,一共有十二个“着”、十一个“了”、十四个“的”,再配上全文合计十三个“儿化”,使得诵读本文时语气更加舒缓,情感更加熨帖,读者的那种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感情油然而生,从而很容易与作者形成思想情感的共鸣。

(三) 短句跳跃节奏。本文多处使用短句,品读时犹如吟诵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字里行间跳跃着强烈的节奏感,在带给读者听觉享受的同时,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春草图”中这样写道:“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读起来短促有力,跳跃着生命的节奏,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春花图”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更能激起读者的进取竞争欲望;“春雨图”中“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把我们带进了诗意化的蒙蒙细雨中,极富浪漫情调;“春早人勤图”中“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为我们展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更孕育着一种生命的希望。

(四) “句读”强化乐感。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诵读《春》一文时,当然不需要像古人的“明句读”,但对于一些较长的句子,如果我们尝试着用古人的“明句读”方法去诵读,同样会强化乐感,带给我们“音乐美”的享受。

比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读起来节奏感特强,似乎眼前就浮现出“成千成百的蜜蜂”“飞来飞去的蝴蝶”;“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读起来抑扬顿挫,仿佛耳畔就回响着“鸟儿”那“宛转的曲子”,还不时地应和着“轻风流水”那泠泠淙淙的天籁之音。

三、 韵中有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往往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在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倾注自己的情感。阅读此类作品时要透过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品读出作者着力描绘景物的弦外之音,深入到作品丰蕴的意境之中,方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春》这篇散文的写作时间大致在1928年至1937年之间,此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的顺利、家庭生活的和谐,使得他的心境较为平静恬淡,满目的春光把他带入了江南美好的境地,字里行间饱含了作家对美好人生美好人格的追求。因此,在欣赏《春》一文绘画美、音乐美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其蕴含的意境美。

(一) 热爱自然与热爱生命。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描述春天美景的几幅图画中,作者处处流露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中,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些句子中,“钻”“闹”“眨”“静默”等词语的准确使用,赋予了大自然万物以生命灵性的同时,更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再如文中描写“春风图”,作者先巧妙化用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古人称早春的风为“杨柳风”,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写出春风的温暖宜人;在此基础上更是妙笔生花,为了体现春风的和煦,一个形象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将这种情调推至,既体现了热爱自然的情绪,更升华了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 自然美与人格美。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说:“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④在《春》这篇散文中,同样体现了作者朱自清的人格操守和审美理想,做到了自然美与人格美的有机融合。

比如在“春雨图”中这样写道:“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既向我们展示了雨中人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又蕴含了人们珍惜“贵如油”的春雨而不敢懈怠的情趣。

再如写“春早人勤”:“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我们不难发现,在作者朱自清“春意盎然”的笔下,人们的身体是健康的,精神是饱满的,心态是积极的,人格是美好的。

文末的一组排比句更是将这种自然美与人格美的结合推向完美,推向极致: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品读着这些诗化的语言,我们感觉到作者朱自清对大自然的赞颂是真挚的,是虔诚的,我们感觉到他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投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去追求自己积极崇高的人格美。

【注释】

①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② 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

③ 朱自清:《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