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地理位置范文
时间:2023-04-03 20:0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西兰地理位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西兰作为新世界酿酒国家,短短20年,便已丰满了羽翼,在林立的葡萄酒大国中占得一席之地。吸纳了欧洲地中海沿岸产区的传统精髓,又保留了岛国清新纯净的独有风味,新西兰酿酒师正是如此,塑造了新西兰葡萄酒与众不同的风格。从酒中,不仅可以体会新西兰酿酒师们不断探索的精神,还可以感受到新西兰闲适恬静的生活氛围。
长相思,是新西兰最为熟知的品种,占据了新西兰近40%的种植面积,其中多数最优异的长相思来自位于南岛最北端的马尔堡(Marlborough)。从2007年起,新西兰马尔堡长相思便开始以其优异的品质,得到了世界的关注。温和的海洋性气候虽不及地中海气候那般理想,却也为葡萄提供了漫长的成熟期,有助于形成浓郁的果香,特别是马尔堡难得的地理位置,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新西兰第一大产区。
2008年,优质的气候,使新西兰葡萄酒生产者收获了比以往更优质的葡萄,酿造了更出色的美酒。
2007年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然而霜冻的沉重打击也使这一年充满挑战。2008年,新西兰马尔堡的春天与往常一样寒冷,多雨多风,延迟了葡萄的开花和成熟。剩下时间,温和的气候使酒中少了热带水果的影子,多了新鲜清爽的风味。凉爽的气候,使更多的柑橘和草药的特征展现出来。可喜的是,葡萄生长季节没有遭遇晚霜威胁,尽管在修剪时刻意控制了产量,葡萄生长季节优质的气候,使马尔堡依旧迎来了葡萄的大丰收,收获的长相思葡萄十分饱满,达到了理想的成熟度。
新西兰长相思在年轻时是最吸引人的,新鲜的风味,爽脆的口感,活泼轻快,给人无限的朝气。马尔堡的优质葡萄酒酒庄可谓百家争鸣:芬芳馥郁的如 Brancott Sauvignon Blanc Marlborough Reserve 2008,柚子和矿物质风味中透着丝丝桃子气息,余味悠长优雅;柔和典雅的如 Matua Sauvignon Blanc Marlborough Paretai 2008,展现了柚子、西洋梨和新鲜香草气息,以卓越的平衡感令人赞叹;清新爽快的如 Nobilo Sauvignon Blanc Marlborough Icon 2008,青柠、柚子和青苹果的气息融会活泼的质感,理想的酸度给人清新愉悦的感觉。葡萄园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存在差异,酿造出的马尔堡长相思总体的品质不尽相同:十分清爽、芳香纯正,洋溢着酸橙、柚子的香气,同时蕴含了青草、香草和碎石块的气息。
一些2008年份马尔堡长相思在以往基础上,更展现了别样风情,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风味,像是杏和核果类的气息,以及微微的肉质感。正如 Saint Clair Sauvignon Blanc Marlborough Pioneer Block 6 Oh! Block 2008,著名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国际酒评家鲍勃・坎贝尔(Bob Campbell)为这款酒打出91分,《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同样给予充分肯定,这款酒拥有西洋梨和杏子的香气,醒目而集中,同时散发着丝丝黑醋栗以及牡蛎壳的气息,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觉,入口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百里香和海水的气息,芬芳而又悠长。
马尔堡长相思可以维持清新饱满的香气和风味,主要是因为在酿造时,酿酒师大多采用低温发酵,像 Kim Crawford Sauvignon Blanc Marlborough 2008,《葡萄酒爱好者》(Wine Enthusiast)给予这款酒90分,富含新鲜的酸橙、番石榴、柚子和青草的香气,层次丰富,复杂多变。然而一些酒庄逐渐开始尝试使用橡木桶发酵长相思,其中包括一些新兴酒庄。这样的工艺对于成熟度较高的葡萄效果十分显著,增添了肉质口感和牛奶沙司、甜瓜以及椰肉的热带气息,令人眼前一亮。这样风格的有 Brancott Marlborough Sauvignon Blanc 2008,甜瓜和无花果的香气融会中度酒体,伴随丝丝奶油和矿物质气息,悠长的回味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不断地探索中,新西兰马尔堡长相思已经脱颖而出 ,成为瞩目的焦点。作为新西兰的明珠,这里给予大家无限的期待。
如今,马尔堡长相思已经得到了业内充分的肯定。酿自马尔堡阿沃特雷谷(Awatere Valley)的 Clifford Bay Awatere Valley Sauvignon Blanc 2008,酒体呈现明亮的金黄色,透着一丝矿物质色彩,散发着黑醋栗、番石榴和柑橘的芳香,同时蕴藏的香草和芒果气息给予令人惊奇的口感,恰到好处的酸度,劲道十足,悠长且爽脆的回味,堪称经典。这款酒得到了在伦敦举办的2009年国际葡萄酒挑战赛(2009 London 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评委的青睐,在全球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独立葡萄酒比赛中荣获金奖,绝对不是徒有虚名。
篇2
在新西兰北岛,你可以站在属于亚热带气候的最北边尽情欣赏海景。
而新西兰南岛的南端,则是距离南极冰架最近的大陆。
从延绵起伏的山脉和耸立的高峰,到亚热带雨林,从广袤的农田,
到奇特的地热景观,从沙滩到平原,再到罕有人至的岛屿,
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像新西兰这样,拥有如此多变的自然景观。
新西兰有25个地区,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文化造就了每个地区不同的个性。
大多数游客都会前往奥克兰、罗托鲁瓦、皇后镇、基督城等地。
但事实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每个地区都值得一探究竟。
Auckland City
奥克兰/帆船之都
奥克兰市(Auckland City)的游艇人均保有量之所以位居世界之冠,原因很简单。除怀特马塔港(Waitemata Harbour)的沙滩和海湾外,豪拉基湾(Hauraki Gulf)内还有许许多多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岛屿有待你去探索与发现。每逢周年纪念日(Anniversary Day),新西兰举行国内最大规模的帆船赛时,奥克兰的游艇便纷纷出海,一展风采。
身为游客的你可以在此体验任何形式的帆船运动。参加一场名副其实的美国杯帆船赛(America’s Cup),感受千帆共举的激动时刻;或乘坐安稳的游轮,享用一顿悠闲而恬静的游轮午餐;租用一艘经典的纵帆船,一路欣赏海特而美丽的风光;总有一项活动会令你心动。
Queens Town
皇后镇/蹦极发源地
据说因为此地美得适合维多利亚女王居住,因此被命名为“皇后镇”。
皇后镇位于瓦卡蒂普湖的北岸,被南阿尔卑斯山所包围。依山傍水的环境,使得任何喜爱探险的人都可以找到心仪的皇后镇景点。皇后镇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蹦极场地——卡瓦劳大桥(Kawarau),其经营历史可追溯至 1988 年。受到瓦努阿图(Vanuatu)葡萄藤蹦极运动的启发,新西兰的亨利·凡·阿希(Henry van Asch)与 AJ 哈克特(AJ Hackett)创造了这种新西兰独有的旅游项目,并从此风靡全球。皇后镇拥有三大著名的蹦极地,包括市内的蹦极地,它特别配有一条“跑道”,以将蹦极者送往距地面 400 米的高空。
坐四驱车越野,欣赏《指环王》拍摄地的奇妙风光;乘喷射快艇,在激流中快速穿梭于高山峡谷间等都会让你大呼过瘾。到了冬天,皇后镇更是进行滑雪和各种雪上运动的绝佳选择。
Rotorua
罗托鲁瓦/温泉疗法
在新西兰流传着一句名言:“没到过罗托鲁瓦,就不算到过新西兰。”在素有“毛利之乡”美誉的罗托鲁瓦,你不仅可以领略到独特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体验特殊的地热现象。
“罗托鲁瓦”在毛利语里是“两个湖”的意思。这里的热泉及泥浆池多不胜数,到处蒸气弥漫,泥浆跳跃,硫磺味儿十足。泡地热温泉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躺在热气腾腾的温泉之中,既能消解疲劳又可松弛身心,舒适惬意。另一个特色景点是罗托鲁瓦湖,它是罗托鲁瓦16个湖泊中面积最大的,由火山喷发引致凹陷而成。湖水碧绿清澈,湖里有成群的鳟鱼。
罗托鲁瓦湖上的玻里尼西亚温泉有可以放松身心的一系列矿物温泉,游客可以在此享受奢华的温泉疗法,体验罗托鲁瓦著名的地热温泉的同时,在独特的Spa疗程中放松身心。热矿物温泉浴可以根据你的要求在不同的地方提供。
Matauri
玛陶里湾/高尔夫之旅
篇3
关键词:奶源现状奶业政策国内外奶粉
2003~2008年,随着“阜阳大头娃娃”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曝光,国产奶粉深陷信任危机。中国妈妈开始大量采购外资奶粉,国产奶粉销售额大受影响。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奶粉市场外资奶粉占有率已接近60%。但是2012年以来进口奶粉质量事故也屡次被报道,特别是恒天然“毒奶粉”风波在多个国家不断发酵:201 3年新西兰奶粉中检测出二聚氰胺(DCD)以及肉毒杆菌,多美滋检测出活虫,慢慢打破了外资奶粉质量无隐患的神话。
中国进口的原料奶粉约80%来自新西兰,其中恒天然占70%~80%。接二连三的国外奶源污染引发国内消费者担忧。随后在2013年6月,一场由工信部推动的中国奶粉企业的收购重组拉开帷幕。这是否能给国内奶粉行业带来真正的机遇和转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将通过对比国内外奶粉奶源地现状、奶业政策及推广等方面分析国内奶粉行业努力方向。
1 奶源现状比较
近5年以来,我国奶源总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仅维持在2%左右,而国外奶源则发展迅猛,增至220%。世界各主要乳制品生产和出口国在奶源地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管控标准。总结发现奶源的好坏是由奶源地理位置、牧场标准、奶牛管理、牧民管理、原奶检测5个方面共同决定的。我们将从这5个方面逐一对比分析(表1)。
2 奶业政策比较
新西兰:新西兰政府制订了世界上最严格的乳制品质量监管制度,国家食品安全局对牧场,运输和储存商,乳品出口商,实验室以及风险评估机构都进行标准化管理。不同于很多国家直接监管和检测,政府信任独立于奶场和企业的第三方检测评估机构,每年至少评估一次。政府重视服务,但是不干预企业和市场。这样鼓励了牧场主自发采取措施管理私有牧场。很多牧场主自发成立奶农组织,共同提升农场生产效率及可持续性。奶农积极创新,重视技术改造生产力。此外,新西兰实行高度一体化的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由牧场主、乳制品加工商、销售组织共同参与管理和分配。
荷兰:荷兰政府顺应优越的自然条件,给奶业发展给予大力的扶持和引导,制定乳品基本价格,给予奶农低价高质的饲料和设施。荷兰实施奶农合作社模式,将产加、销链条上的主体利益协调起来。在贷款方面,荷兰拉博银行(Rabobank)源于牧民服务于放牧业,为牧场主,提供低利息贷款。农场主均可组织合作社间的交流和学习,大大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美国:美国实行机构联合监管制度,地方、州和全国均有权监督奶粉生产与流通。美国乳品最重要法规“A级高温灭菌奶法令”覆盖了从农场到消费者的全部环节。奶粉企业要求建立安全预警,对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进行全面质量监控和溯源。对每罐奶粉建立条形码,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可第一时间通知政府和公众召回同批产品,召回原因不仅包括安全隐患,如果奶粉中发现未含有宣称的成分或者某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成分流失,也必须由企业承担损失。美国政府收购所有滞销的牛奶,或将过剩奶制品用于福利方案,制定重重关税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奶农的利益,提高奶农生产积极性。
中国:奶粉质量是由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级监督管理,2013年12月16日最新奶粉审查细则,这是国内史上最严格的奶粉政策,开始重视奶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并且奶粉管理参照药品GMP管理模式。这是对发达国家乳业的借鉴。同时,政府对奶农发放补贴以提高牧民的收入和积极性,但是补贴落实并不到位,导致贫困奶农退出。
3 建议
经过对比和总结,对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 加快国家奶牛养殖业从散养无管制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强化奶源建设,从源头保障奶农利益和奶源质量。
2 走中国特色奶农合作社模式,将产、加、销链条上的主体利益协调起来,为奶农提供低息贷款和补贴,对高产的奶农合作社给予奖励和津贴,切实保护奶农利益。
3 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检测体系以及事后问责制度,建立更为公正、有效的第三方检测评估制度。
篇4
蒙克是一位物理海洋学家。他于1917年出生在奥地利,后加入美国国籍。他曾在二战中参与对海浪的预测。而在20世纪50年代,他开始探寻海浪的出生地究竟会在哪里。
那时,蒙克在墨西哥西海岸的瓜达鲁普岛一边观察海浪,一边用他和同事研究出的公式反推海浪运动轨迹,并得到海浪可能的出生地。反推的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因为根据他的公式,打在墨西哥西海岸上的海浪来自大约1.5万千米之外的地方,差不多位于印度洋南部的某个靠近南极洲的地方。
“这可能吗?”蒙克自问道。在地球另一端形成的海浪,从南极洲附近开始它的旅程,然后穿过澳大利亚,穿过新西兰,跨过整个太平洋,最后能完整地抵达墨西哥西海岸?
那个时候,人们已经明白海浪主要是靠风产生的――风吹海面后,一部分能量就传到海洋中,形成风浪。风越强,浪越大。风暴袭来时,海上的巨浪互相拍打、重叠,海面会浮现大片白色泡沫。风暴之后,海浪并不会随之凭空消失。它们不需要风的推动,靠着惯性会继续在海面上移动,这就是所谓的涌浪。
你可能会认为来自不同地方的海浪最终会撞到一起,并消耗掉各自的动能。但是蒙克的公式表明,两个海浪相遇的话,它们就像幽灵一样穿过彼此并继续前行,海浪并不会因相撞而受到任何影响。当然,现实中海浪在移动时肯定会逐渐损失动能,不过它们确实有能力移动到很远的地方。距离之远,超出了蒙克的想象。
为了核实这个发现,蒙克在1957年进行了一项跨越半个地球的实地海浪观测实验。蒙克来到了太平洋南部的萨摩亚岛。与此同时,他的团队的一名成员赶到了新西兰的帕利斯尔角,一名去了南太平洋的一座荒岛,一名去了夏威夷,一名去了北太平洋的一艘考察船上。蒙克的唯一一位研究生则去了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雅酷塔特海岸。然后,这6名科学家开始用科学仪器对海浪进行实地观测。
他们的观测结果表明,海浪的确有能力跨越半个地球。他们追踪到了在赫德岛(位于南印度洋,离澳大利亚珀斯西南约4000千米)附近海域上形成的海浪,跨越了半个地球,最终抵达了阿拉斯加的雅酷塔特海岸。能传播这么远,这个海浪肯定是由一次极为猛烈的风暴形成的。
篇5
首先来看看新加坡投资移民的优势。
一、适宜的居住环境。新加坡最近在一项权威调查报告中,击败254个城市,连续第五年被评为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地方。政府为受评比的亚洲13个国家之中最清廉的,而在海空及电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能力方面,新加坡也居全球首三位,可见新加坡所能提供的生活条件已被视为世界最好的。
二、新加坡投资市场尤其吸引中国投资者。具体体现在:
01、新加坡是沟通东西方的商业枢纽,吸引了超过6000家跨国公司落户,这对中国企业开展与国际和区域间的商贸往来非常便利。
02、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大的金融市场,拥有亚洲第一家全电子化的交易所。此外,来自全球的上百家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着上百亿新元的风险投资基金。这些都为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创业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融资环境。
03、新加坡具有健全的商业法律体系,在“区域和国际总部计划”以及“环球贸易商计划”的安排下,企业享有更优惠的税务安排。目前,新加坡还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些措施使企业的投资风险和税收负担有效降低,提高了中国企业赴新投资的积极性。
04、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使新加坡成为中国企业拓展资源与消费腹地的跳板。
三、投资移民政策相对有优势。申请周期快,一般需3-6个月;申请条件宽松,只要求是企业家,投资150万新币起,一人申请全家移民;很关键的一条是无移民监,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利好条件。
综上所述,新加坡投资移民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当然,业内人士也有所担忧:这样的春天能维持多久呢?从行业历史上看,这种担忧也不无道理,新西兰、澳门的投资移民项目就是在大热的时候突然终止的。就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加坡投资移民政策的前景进行分析,
一从经济环境分析:如果新加坡的经济每年继续争取到6%的增长,那么劳动人口年增长率必须达到3.5%。根据新加坡人力部的预测,新加坡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中的劳动人口从2006年至2010年期间,每年将增加5万2700名。假如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那新加坡每年就必须引3-5万名的外来移民以协助政府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见缺口不小,而投资移民则是整个移民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从政治环境分析:新加坡政治相当稳定,法院完全独立,商业法律法规采用国际原则,反对党在三十年内取得国会的控制权的机会几乎为零。因此政府在制订和实施移民政策的时候就会按照经济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而不必像其他移民国的执政者那样掂量着口袋里的选票左顾右盼,间接牺牲了移民的利益。
篇6
(一)课税对象
通常房地产税的课税对象包括所有的房地产。有时,不同的房地产会受到不同的对待。有的国家将房地产按其用途分为住宅用、商业用(非住宅用),如英国、芬兰、荷兰,有的还进一步分为工业用(生产用)及农用等,如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有的国家将房地产按其地理位置分为农村、郊区和城市房地产,如阿根廷、西班牙。有的国家只对土地征税,有些国家只对建筑物征税,但大多数国家既对土地也对建筑物征税,而且通常合在一起征收,如美国、加拿大、菲律宾、英国、德国等。也有少数地区和国家对土地和建筑物分开征收,分设税种,如香港的差饷税不包括土地,对土地单独征收地租税,台湾地区设立地价税和房屋税。由于各国的房地产税内涵有所不同,因此名称有所不同。
(二)税率
不同国家之间地方政府决定房地产税率的自由程度差异很大。有的国家和地区由中央政府统一决定,如韩国、新加坡、香港地区。有的国家则完全由地方自行制定,如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芬兰等。有的国家由地方制定但接受国家最高税率限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西班牙等。马来西亚限制为不超过年度房地产价值的35%或改良价值的5%,菲律宾限制为省、市或地方分别不超过评估价值的1%、2%,西班牙则根据相关条件分别对城市和农村限定最高税率。有的国家则将税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如阿根廷、丹麦。阿根廷规定税率为地籍价值的0.06%~2%之间,丹麦为土地价值的1.6%~3.4%之间,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地区倾向于未改良土地价值的1%~1.97%之间。还有的国家由中央制订基准税率,地方决定变动乘数,如德国、奥地利。德国为地方决定300%~600%的乘数,奥地利为地方决定不超过500%的乘数。从税率形式看,大部分国家采用比例税率,如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实行统一的单一比例税率,新加坡为10%,香港地区为应纳税价值的5%。也有国家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如塞浦路斯。还有的采用定额税率,如新西兰。有的国家针对不同类型房产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税率,如韩国对住宅性房屋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对高尔夫球场、高级娱乐场所等按比例税率征收;英国对经营性房地产采用比例税率,对住宅性房地产采用分等级征收定额税的办法。
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房屋用途、房屋地理位置、住房价值、房屋种类的不同采用差别比例税率。
(三)评估依据及办法
各国对如何计量房地产的课税对象,基本上可以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
从价计征又可以区分为按资本价值和按年值价值两种。资本价值中单纯只按土地计量(包括对特定土地进行开发的计量,如道路铺设等),而不包括地面附着房产价值的,又称为土地价值,是资本价值的一种特例。资本价值以房地产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评估,市场价值的取得通常有比较销售法、折旧成本法、收入法。年值价值以房地产的租金收益作为房地产的计税依据。租金指房地产的名义租金或预期租金,而非指实际租金收益。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计量房地产都采用从价计征方式,尤其是按资本价值体系征收,如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从历史角度看,年值体系受英国税制影响,迄今为止,许多前英国殖民地仍在依照年值体系征收房地产税,如英国、香港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不过,由于租金难以精确评估,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逐步采取了资本价值与年值价值相结合的方式。
除从价计征外,有少数国家对房地产采用从量计征方式(按土地或建筑物面积)。从量计征简便易行,税额确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级差地租的扩大,如果再按面积计征,就会有失公平。
从各国房地产税的情况看,地方政府负责评估比中央或区域初构负责诩古的要多。除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塞浦路斯、英国外,大都由地方政府进行评估。公平而有效的房地产税不仅要求有最初的房地产评估机制,而目要定期对房地产变化情况.进行重新评估。各国对房地产进行重新评估的频率有很大差异。重估间隔期主要是法律E规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延误,如德国虽规定每6年重估一次,但实际上自1994年以来就没有重估过。从评估的办法来看,按资本价值征收房地产税的国家,大都以市场价值为基准,有的评估价值与市场价值相接近,如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有的为市场价值的一定百分比,如阿根廷,房士也产的评估价值通常在市场价值的40%~60%之间。美国则由地方对不同的房地产按不同的市场价值比例确定评估价值,每年依据地方政府支出的需要而倒推确定。奥地利则远远低于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按租金价值征收房地产税的国家和地区,一般按预期获得的市场租金收益确定评估价值,如新加坡、香港地区。在英国,住宅性房地产按市场销售价评估,对非住宅性房屋则分8类进行评估,由地方评估员评定租金价值,地方政府还要确定—定的乘数,等等。
(四)免征范围
在免征范围的规定上各国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判断,如政府所有的房地产都免于征收。其他被免征的有大学、教会、公墓.公立医院、慈善机构、公共道路、公园、图书馆、使馆等所拥有的房地产。有些国家,农业用地与主要住所也可免征。
闲置房地产在世界各国有完全不同的政策措施,存在优惠和惩罚两种政策倾向。采取优惠政策的,一般是以租金收益为计税依据的国家,因为在该种计税依据下,纳税义务人一般是房地产的使用人,并且根据房地产的实际用途进行评估。而对于土地资源不丰富。要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国家.则对闲置房地产征收惩罚性税收,如在菲律宾闲置土地需要向省或地方额外缴纳不超过评估价值5%的闲置土地税。
二、思考与借鉴
从比较的情况看,各国房地产税改革的趋势表现为:1.将课税对象分为住宅用、商用、工业用和农用等。2.税率倾向于采用比例税率,并与课税对象分类相一致,实行差别比例税率。3.评估依据更多地采用资本价值体系。4.免征范围基本上集中于政府用地、公共事业用地和农用地,对低收入的个人住宅性房产免征或提供折扣。
根据国外征收房地产税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笔者对我国房地产税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对土地和房产合并征收房地产税。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两个独立的税种,分别课征。在今后的改革中,是继续分开课征,还是合并征收?学术界意见不一。从理论上讲,因为土地是稀缺资源,所以对土地实行不同于房产的税率,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投资效率,实现土地的潜在价值。但从具体实践来看,把土地改良与建筑纳入到统一的房地产税中,与仅仅对土地征税或对土地与房产实行差别征税相比,能够降低房地产税的名义税率,便于各方接受和征管。笔者主张土地和房产合并征收后,将房地产按住宅性房屋和非住宅性房屋及其他进行分类,对非住宅性房产的课税要重于住宅性房产。由于我国处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时期,严格区分农村和城镇有很大困难。因此笔者不主张将房地产按农村、郊区和城市房地产进行分类。关于农民住房,可以通过免征额来解决。
第二,在税率的制定上,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又极其不均衡。因此,税率的制定.有两种可供参考:一是地方各自制定税率,由中央作最高最低限制;另一个是中央制定标准税率,地方可以决定一定比例的乘数,并由中央限定范围。在税率形式上,各地制定国家允许范围内的差别比例税率较为合适。
篇7
以“诗画盆景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大会暨第十二届亚太盆景赏石大会,将于今年9月25日至27日在江苏金坛举行。这是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盆景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盛会。本次大会活动内容丰富,主要有盛大的开幕式、世界盆景摄影大赛作品展、46位盆景艺术大师创作表演与交流、参观金坛的旅游景点、欢庆的闭幕式以及“中华瑰宝奖’’颁奖等。大会期间将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注册会员全程参与游览。
国内盆景爱好者可登陆我们的官方网站:,注册会员并银行汇款缴费。注册会员可享有:出会全程各项正式活动(开幕式、精品盆景展览、盆景大师创作表演等)、欢迎宴会、颁奖晚宴、市内景点游览、正餐、上海南京机场或火车站接送、市内交通、会议相关资料、精美礼品等。
热情好客的金坛人民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盆景爱好者来坛参加这一盛会。
联系电话:0519-82817667
官方网站:、
电子邮件:、
官方QQ号:2300713733
新闻链接:
世界盆景友好联盟(WBFF)于1989年在日本成立。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成员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北美(加拿大和美国)、欧洲、日本、亚太、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印度、拉美(包括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等9个区域,会员分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有“世界盆景奥林匹克”之称。之前六届分别在日本大宫、美国奥兰多、韩国首尔、德国慕尼黑、美国华盛顿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举行,此次是该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篇8
王中美(1977-),女,福建漳州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反垄断法、国际经济法。
摘要:以反垄断替代反倾销是指对跨国境的价格歧视行为,可以以反垄断法加以规制而少用或不用反倾销工具。文章认为,相互取消反倾销,但并不代之以反垄断,这种建议是目前较为可行的,并建议在双边或区域性层面首先进行这样的努力。
关键词:反倾销;反垄断;替代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0-0048-05 收稿日期:2008-07-25
以反垄断替代反倾销,指的是对跨国境的价格歧视行为,可以以反垄断法加以规制,而少用或不用反倾销工具。显然,由于涉及国际贸易,必然牵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区域。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有反垄断和反倾销的规定,对于涉及本国的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歧视,是以反垄断,还是以反倾销适用,属于各国管辖权范围内之事。如果希望以反垄断替代目前更为普遍适用的反倾销措施,那么往往要求进口国和出口国,或者数个具有贸易伙伴关系的国家之间就此达成协定。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以反垄断替代反倾销,即是探讨在哪些国家之间,或者哪个国际论坛,可能促成这样的替代。在这样的替代安排中,进口国要做出较大的让步,但是考虑到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与出口国的角色分工并不是绝对的,往往是兼有的,所以实际上各国仍可以都从这样的安排中受惠。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区域性和双边的实例,证明完全可以以反垄断替代反倾销。
一、实例考察:欧共体和澳新协定
(一)欧共体
欧共体是目前为止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欧洲竞争规则中没有对价格歧视的专项规定,而将其囊括在《欧共体条约》第82条“滥用市场主导地位”。按照《欧共体条约》,只有具有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实施的价格歧视行为,如果阻止了有效竞争,那么才可能被认为是违法的并应当禁止的。这样就排除了不具有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实施的价格歧视行为。这种规定基于以下理由:除了暂时性的低价倾销外,能够长期实施倾销或大规模倾销的生产商,往往是某一行业的垄断者,而只有这些垄断者才有能力在另外一些区域实施低价竞争,以垄断利润补贴倾销,旨在驱逐该区域的竞争者,从而取得在该区域的垄断地位。这种情况下实施的价格歧视往往被认为动机上就是限制竞争的,而且有可能达到掠夺性倾销的最终意图,所以才是应当受到禁止的。至于不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所实施的价格歧视行为,无论其动机和意图如何,是很难长期维持的,并且也不可能完成掠夺性倾销,即不可能在赶走其他竞争者后再抬高价格以获得垄断利润。
因此,欧洲竞争规则只规制具有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所进行的价格歧视行为,包括贸易中的倾销行为是有道理的。因为能损害欧洲统一市场的有效竞争的,被认为主要是这样一些价格歧视行为。显然,通过对受禁止的价格歧视行为限定主体,并动用反垄断,欧共体弃用了反倾销,以避免反倾销对欧洲内部自由贸易的损害。当然。这种克制的态度只针对欧共体内部跨成员国的倾销,而对欧共体之外的出口国,欧共体仍然大量使用反倾销措施。
这里必须指出价格歧视与倾销之间的差别:前者的范围要大于后者。一般的价格歧视行为包括只在一国境内实施的分地域或分客户的价格歧视和跨国境的价格歧视行为两种,跨国境的价格歧视又包括出口国价格低于进口国价格的歧视和进口国价格低于出口国价格两种,倾销仅属于跨国境的价格歧视中进口国价格低于出口国价格这一种。从欧共体竞争规则来看,它只规制欧共体内跨国境的价格歧视行为,而一国境内的价格歧视仍然由各成员国自行规制。而且,欧共体竞争规则并不将“进口国价格低于出口国价格(或者正常价值)”做为其禁止的标准。一般来说,国际竞争中,在出口国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很可能为了抢夺新的外国市场而实施低价倾销,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能力实施长期的低价竞争,从而达到排挤竞争者的目的。这种情况下的价格歧视,按反倾销法也能成立为倾销。但是按反垄断法它必须同时具备损害竞争的特征,才会被反垄断所禁止。简单来说,在欧共体竞争规则所规制的价格歧视与惯常意义上的倾销是存在交集的。这个交集足以剔除国际贸易中的一些不公平竞争做法,同时避免反倾销中的一些缺陷。
必须指出的是,欧共体与目前已有的其他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相比,它建立了一个统一执法机构――欧委会,受让了各成员国的部分管辖权,专门负责处理欧共体内部跨成员国的一些事务,包括竞争执法和对外反倾销。而其他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FA)在这一点上还望尘莫及。那么其他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尽管也可能在内部取消关税和反倾销措施,但却将竞争执法留给了各成员国国内竞争管理机构,而且对外的反倾销也仍然由各成员国国内调查机构进行。
(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加强经济联系贸易协定》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加强经济联系贸易协定》是一项被认为迄今为止在竞争规则国际协调领域最为成功的努力之一。1983年签订的这一协定并不是专门性的处理反垄断协作问题的双边协定,而是一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性协定。该协定认识到为了实施各自的反垄断法而分割澳大利砸市场与新西兰市场完全是一种人为的纯概念的区分,因此协定强制性要求两国在关于限制性商业做法的立法上应当实现协调。这一要求直接导致了新西兰在1986年制订了一部新的竞争法,其内容与澳大利亚竞争法相似。1991年新西兰修改了它的《兼并和收购法》,取消了强制性的事前通知和许可要求,这样澳新两国在兼并和收购法上也实现了基本的一致,都主要依靠自觉遵守和事后的行政调查与私人诉讼来防止限制竞争的行为。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反倾销法与竞争法的关系上,1988年达成的一项补充协议取消了反倾销措施在澳新两国间贸易上使用,该协议在1990年7月1日生效。相应地,在1994年双方又达成一项协定,扩展各自国内竞争法的适用范围。依照澳新1988年和1994年的这两个协定,在两国间的贸易中不再使用反倾销措施,另一方面两国竞争法中关于滥用市场主导地位的禁令扩展到整个澳新市场,即市场的定义可以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或澳大利亚或新西兰。
通过竞争法管辖范围的扩展,通过分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而实施的歧视性定价行为就可纳入到滥用市场主导地位行为的范畴内,从而转由竞争管理机构处理,而不至于产生法律上的真空。在反垄断执法行动的相互协助上,澳新协定比大部分司法协助协定都走得更远。澳新协定承认对方国家的竞争管理机构可以对在另一国境内发生的但影响到本国市场的行为适用本国竞争法,即相互承认以“效果原则”为基础的国内竞争规则的域外适用效力。为了保证这种适用的有效性,澳新两国的竞争管理机构都可以在另一国境内举行听证、强制取证和执行命
令等。澳新协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例子,表明两个地理位置相近、经济水平相当、具有相似历史背景和传统0的国家可以在竞争规则的双边协调上达到很高的一致程度。但澳新协定的成功经验的推广是困难的,因为这一协定的签订需要很多前提条件,比如经济发展阶段相同、历史背景和法律传统相近,另外还需要缔约方对对方竞争法的立法与执法能力的完全的信任。最重要的一点是缔约国家的竞争规则应当是内容相近的,没有实质性的差异,而且各国愿意调整自己的竞争规则以实现协调。
据1998年WTO秘书处所做的统计,在WTO成员间69个各种层次的优惠贸易协定(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中,仅有7个协定在参加协定的成员间取消了反倾销措施,剩余的62个协定继续允许成员间相互实施反倾销措施。比较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加拿大和智利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加拿大和智利都同意不将它们的反倾销法适用于双边贸易,但是却未明确处理如何代之以适用国内反垄断法。这个协定具有一定典型性,即在相互之间取消反倾销,但是由于各自反垄断立法与执法上的差距,也暂不处理反垄断统一执法或相互承认执法的问题。
二、简单评述
在过去20年,国际上关于反倾销对反垄断政策的争论十分盛行。在这一争论中有两个突出的主要问题。首先,应以反垄断政策标准取代反倾销规则吗?简单来说,反垄断政策标准是保护竞争的,相较于保护特定竞争者(国内企业)的反倾销规则,在处理不公平贸易行为和提高效率上是更为合适的。相应的,反垄断政策十分符合贸易自由化,而反倾销则鼓励了近些年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
但是反倾销的维护者们争论到,反垄断政策的掠夺性定价成本标准是很混乱的,而反倾销的标准则是全世界基本上一致界定和实施的。简单来说,这些维护者们认为,反垄断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在如何界定竞争以及妨害竞争方面,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而且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实践来看,对价格歧视的理解受到反复无常的经济学理论的很大影响而时常动摇;相对来说,反倾销关于价格与正常价值的比较这一标准比较客观,而且各国做法基本相似。但是在反倾销中贸易保护的理由更容易得到贯彻,这是反倾销的致命伤。
确定倾销幅度的成本标准差异很大。不仅价格必须包括平均全部成本,而且还须包括“合理的利润”。不用说这样一个标准排除了价格竞争激烈的边缘情况。反倾销官员必须为每个无法进行国际价格比较并被证明存在损害的倾销申诉确定平均全部成本外加倾销产品的正常利润幅度(这包含着分配间接成本的重要的裁断)。而反垄断案件中只有很少的案件需要做这样的成本鉴定,而且成本标准只是辅助标准,反垄断需要更综合地考量其是否应当被禁止。
反垄断政策中的市场力量标准是与反倾销标准最重要的区别。这一事实经常被那些认为反垄断政策不适合取代反倾销的批评者所忽视。如果一个外国公司以低价销售,它就自然会损害进口国的竞争者。在实践中,当进口者在两年内市场份额上升一定比例,损害就已经被肯定了。显然,反倾销要认定损害,较之反垄断要轻易得多。Barfield(2003)认为“如果撇开政治因素,经济上最合理和公平的方式,是将价格歧视和低于成本定价指控为对一国反垄断规则的潜在违背,如此一来,国内反倾销应予取消,各国应代之以对违反反垄断政策或法律行为的指控。”以反垄断替代反倾销,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必须注意,这种替代,并不是以一种手段代替另一种手段,而是以一种逻辑代替另一种逻辑,它可能直接导致原先被认为违法的很多案件在新的逻辑下不再违法。简单来说,反垄断替代反倾销,会更大地促进贸易的自由化。这种替代将意味着大量跨国的价格歧视案件,不再进入被禁止范畴,从而减少政府保护对国际竞争的干预。因此,对于一国政府而言,同意在双边或区域性层面以反垄断替代反倾销,就等于自动放弃以反倾销名义对来自其他缔约国产品进行抵制的可能。以反垄断的名义进行的调查会排除很多案件的违法性。如前所述,其论证逻辑与反倾销完全不同,调查机构的举证责任实际上是加重了,这就增加了认定违法的难度。
总的来说,由于在调整对象上存在交集,并且经济学理论上普遍认为反倾销与反垄断不相交的部分往往是不必要禁止的,所以才会提出“以反蓓断替代反倾销”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一些双边和区域性协定中已经付诸实施,被证明也是可行的。但是,无论是反倾销,还是反垄断,都事关一国公法管辖权,所以要达成妥协,承认他国的管辖权或自限本国法律的适用范围,都是有很大难度的。
在第一个问题被确认后随之相关的第二个问题是:反垄断标准如何取代反倾销规则?基本上有两种最多建议的选择:一是在一个双边或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以反垄断政策取代反倾销政策;另一是在WTO内使反倾销规则更能“有利于竞争”,即在多边反倾销规则中引入反垄断的标准,或者敦促各国国内反倾销更多考虑反垄断的标准。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提出第三种建议,在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只是取消反倾销,而不必代之以反垄断规则,如加拿大与智利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做法。
三、第一种建议:以反垄断替代反倾销
第一种建议实施起来是有难度的,目前成功的两个范例――欧共体条约和澳新协定都显示出条件的严格性,其他双边或区域性协定很难效仿。困难的根源在于,目前国际上各国反垄断法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实体性标准和程序性标准都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在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之间做到相互信赖对方的反垄断立法和执法,承认其效力,非常困难。欧共体建立了一种理想的模式,即以一套统一的反垄断规则代替各成员国反垄断法在跨成员国竞争案件中的适用,同时由欧委会统一执法。但是这种理想的模式只伴生于高度的一体化。因此,目前谈论国际统一竞争规则或统一竞争执法机构是一种奢谈。
简言之,在这一个最简单,也可能是最乌托邦的设想中,所有国家将各自适用他们自己的国内反垄断法来对付任何在他们自己市场中的有害的行为或市场结构。结果之一是,掠夺性倾销的基础来源就不再存在,市场力量将被允许决定在所有市场上的竞争胜者和败者。为了保证这一进程能如愿发生,某种形式的国际竞争法典经常被倡议。为了创建这一法典,要求一个重要的变革:所有国家将不得不采用同样的国内反垄断法律;所有国家将不得不保持相对一致的实施度。
事实上,反倾销的相互取消,在区域性和双边层面,可能比取消关税更容易达成。在具有抱团对外意愿的区域性组织中,容易引起成员内部矛盾和冲突的反倾销,似乎理所当然应当被克制使用,而这并不影响区域内各成员依然保留对非成员适用反倾销。双边谈判时,在更实质的贸易优惠面前,许诺取消报复性或阻挡性的反倾销措施更易做出,也常常被做为友好的表示。所以,本文建议在区域性谈判,比如
NAFFA的进一步谈判、中国与东盟的谈判等,以及双边谈判中,深受反倾销之害的一些国家可以尝试就相互承诺取消反倾销议题进行谈判,这个层面的推进虽然也有难度,却是目前可行的。
四、第二种建议:修改反倾销规则
这一选择实际上包括了很多独立的可能选择,所有的这些选择都从这样的前提出发:不论反倾销法具有什么缺陷,从政治上来说是不可能将之取消或代之以竞争法的。(实际上,普遍认可替生的情形――如在欧共体内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是非常特殊的情形,很难将之普遍化。)可是它们相信反倾销规则可能被修改以更好地引入竞争的考虑。
在WTO项下,更多的成员国是倾向于第二种建议,即修改反倾销法,使之纳入反垄断的一些合理标准。就各国提交给WTO的关于修改《反倾销协定》的各项建议来看,仍然集中在四个方面:(1)限制各国反倾销调查机构的自由裁量权,使得倾销裁定、损害裁定和因果关系裁定中的一些定义、标准更为明确、统一;(2)抬高启动反倾销措施的门槛,加大实施反倾销措施的难度;(3)将公共利益评价引入反倾销税征收程序,弱化反倾销产业保护的特点;(4)给予发展中国家切实可行的特殊待遇。
另一些建议转向对各国国内反倾销法的单边修改和主动克制使用。这些修改建议包括(1)在反倾销中按竞争分析来定义“类似商品”;(2)建立数量门槛。比如产业集中度标准,用以在发起调查之前滤出一些倾销案件,并逐渐缩紧这些门槛;(3)重新定义损害,使之更接近于反垄断法中所用的概念;(4)在反倾销中引进竞争理由的抗辩,比如符合竞争;(5)在低于成本销售中适用一种比全部成本要低的标准;(6)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世界市场通行价格作为基准价格:以及(7)消除操纵价格的可能性(Hoekman,1997)。
鉴于反倾销在近20年来的广泛使用,如果多边层面不能实现对其有效的约束,转而寄希望于单个国家修改其反倾销法或者克制使用反倾销工具,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如果没有互惠的激励,单边是很难有动力对这部效力完全对外的贸易保护法进行根本性的修改。只要反倾销制度的基本规则与理念不变,反倾销立法与适用必将继续呈现扩大化趋势。
五、第三种建议:相互取消反倾销的适用,但不代之以反垄断
加拿大一智利模式在彼此之间取消反倾销的适用,但是不明确处理对可能出现的跨两国的价格歧视问题是否代之以反垄断。加拿大一智利的取消反倾销的方式是很有意义的,并可以作为其它自由贸易协定的范本。加拿大和智利地理位置并不靠近,也并非与澳新一样相似,或者是欧盟的成员,在竞争法、法律传统和司法体制上的不同使二者很难建立一个一致的竞争政策机制来取代反倾销。
那么,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竞争政策机制,如果出现跨国价格歧视的案件如何处理呢?有学者认为,如果反垄断法的掠夺性定价标准适用于倾销申诉中,实际上这些申诉将无一能进行下去。原因很简单。一个被宣称为倾销者的出口者很少有足够的市场力量将所有本国生产者和其他出口者驱逐出市场。即使他最终成功地做到了,他也会发现很难随后将价格升至垄断水平,因为这会诱使来自其他出口公司和国家的新的竞争者蜂拥而至。国内竞争者的进入或再进入也不能排除。简要的说,既然掠夺性定价在国内是很少的,它在国际贸易中就更不可能发生(Niels,et al,1997)。
加拿大一智利模式可能避免域外管辖和国内竞争法域外适用以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竞争管理机构中存在的巨大困难。取消反倾销而不代之以反垄断之所以被认为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在“一般”竞争标准下,很少有被认为是倾销的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公平或反竞争的。这样,可能出现的情形是,两个国家之间或区域成员之间不再相互使用反倾销,但是各国仍然保留本国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的约束力;仍然可能出现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歧视案件在反垄断实践中数目极少,这种域外适用的问题在此类案件中并不突出;所以,实际上取消反倾销,会放行大量的跨国价格歧视案件,但是即使代之以反垄断,也仍然会放行其中的大部分案件。
取消反倾销一项对单个国家来说,不一定就是绝对的利好,但是如果在一项贸易自由化协定中,它与很多议题连结在一起,就有可能顺利地得到通过。贸易谈判与贸易还是不同的,由于没有价格机制,其只能是一种对价的易货交易。谈判不会导致帕累托最优结果。因为出价经常在有条件的基础上作出,以便从贸易伙伴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减让。一旦谈判开始启动,而且公之于众,谈判者就处于取得成功的压力之下,在谈判过程中某个中间阶段就某些议题达成的协议要取决于所有议题总的结果的现实情况,则进一步增加了压力。由这种有条件性导致的压力还会因为难题或议题挂钩的战术而变得更大(霍克曼等。1999)。
篇9
上海万达瑞华酒店坐落于闻名遐迩的上海外滩,紧邻黄浦江畔,俯瞰外滩、黄浦江与浦东天际线无与伦比的繁华美景。从酒店出发,步行可至上海老街、城隍庙和豫园。除了绝佳的地理位置,酒店还拥有别具一格的外观设计。由英国著名建筑事务所Foster+Panners设计,融合了古典外滩和老上海城区两种理念,呈现一个活力四射的中心交织点。
入住高贵典雅的客房,与沪上美景相邻而眠。客房的不同设计将科技融入舒适体验之中。珍稀的新西兰优质羊毛毡和美国Talalay乳胶手工制造的“万达瑞华之床”,配合香氛、音乐及睡前读物等“妙梦助眠”服务,为宾客营造极佳舒适睡眠。珍贵艺术品的摆设提升整个空间的情调和魅力,将奢华体验延伸至每一处细节。
在酒店五家风格迥异的餐厅和酒吧,开启一场绝妙的饕餮盛宴。位于酒店顶层的瑞酷,可以在领略绝佳的黄浦江景的同时,品味悠然定制的下午茶以及马克曼努式米其林级别法餐。城中最炙手可热的露台劲吧,将成为社会名流的聚集地。穿梭在全日餐厅美食汇、游宴一品淮扬餐厅、日式料理餐厅,感受各地美食带来的绝妙体验。或在大堂酒廊的怀旧音乐声中,感受顶级精选威土忌带来的别样风情。
篇10
为了控制和防止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2月9日至13日在英国伦敦IMO总部召开了船舶压载水管理国际大会。大会以IMO A.868(20)决议通过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 2004),简称2004压载水管理公约。该公约规定的生效条件是,合计占世界商船总吨位不少于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1年后生效。
2压载水管理公约的主要构成
《压载水管理公约》由22条正文和1个附则组成,附则作为公约的技术要求分为5部分。
2.1 公约正文内容包括:定义,一般义务,适用范围,控制有害水生生物和病原体通过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转移,沉积物接收设施,科学技术研究和检测,检验和发证,对违反事件的处理,船舶检查,对违反事件的调查和对船舶的监督,检查并采取行动的通知,避免对船舶的不当延误,技术援助、合作与区域协作,信息交流,争端的解决,与国际法和其他法律文件的关系,签署和批准,生效,修正程序和退出等。
2.2 公约的附则《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以防止、减少和消除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转移规则》包括总则(A部分)、船舶压载水管理和控制要求(B部分)、某些区域的特殊要求(C部分)、压载水管理的标准(D部分)和检验发证要求(E部分)等5部分内容。
2.3 为使《压载水管理公约》能统一实施,IMO通过制定一系列技术导则提出具体要求。截至2008年10月召开的MEPC(58)会议,14个导则都已经完成,还对其中两个进行了修改(见表1)。
3 压载水管理公约的要求简述和技术导则
3.1 公约生效后,船舶应备有一份经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和压载水记录薄。压载水管理计划的制定应参照IMO 以MEPC.127(53)决议通过的压载水管理和制定压载水管理计划导则(G4 导则)。
3.2 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应分阶段符合下述标准:压载水置换标准(D-1 标准)或压载水性能标准(D-2 标准)。表2为实施该标准的时间期限:
注:*上述提及的“压载水容量”系指船上用于承载、装填或排放压载水的任何液舱、处所或舱室,包括被设计成允许承载压载水的任何多用途液舱、处所或舱室的总体积容量。
** 对于2009 年前建造的船舶,和2009 年及以后但在2012 年前建造的压载水容量≥5000 m3 的船舶,上表“D-2 标准强制实施日期”栏中注明的“2014 年”和“2016 年”为:该船舶应在不迟于其2014 年或2016 年的交船周年日之后的首次期间或换证检验(取早者)时满足D-2 标准的要求。
*** 考虑到压载水处理技术及经型式认可的系统的可获得性,IMO 在A25 大会上通过了A.1005(25)决议,对2009及以后年建造的压载水容量小于5000m3 的船舶,推迟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根据主管机关决定,对2009 年间建造的船舶,在其第二个年度检验但不迟于2011 年12 月31 日前,将不要求一定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
3.2.1D-1 标准要求
进行压载水交换的船舶,应满足公约第D-1 条的压载水交换标准。压载水容积的交换率应至少为95%;或对每个压载舱应注入并排出3倍容积的压载水量。
3.2.2D-2 标准要求
(1)每立方米中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50μm的可生存生物少于10 个 ;
(2)每毫升中最小尺寸小于50μm但大于或等于10 μm的可生存生物少于10 个 ;
(3)排放的指示微生物不应超过如下规定的浓度:
① 每100 ml小于1cfu 的有毒霍乱弧菌(O1 和O139)(cfu=菌落形成单位)或小于1 cfu 1 g的浮游动物样品(湿重)
② 每100 ml 250 cfu 的大肠杆菌
③ 每100 ml 100 cfu 的肠道球菌
4 船舶压载水管理现状、监控和履约要求
4.1 船舶在航更换压载水作为压载水管理的过渡性措施,是压载水处理技术还未达到成熟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压载水管理公约》规定,在2016年以前对某些适用D-1标准的船舶可以使用更换压载水的方法。实际上,现在一些国家的单边立法已经要求船舶在到港之前更换压载水。按G6规定,船舶可以采用直流法、逐一更换法和稀释法更换压载水。《压载水管理公约》规定,凡可能时,均应在距最近陆地至少200 n mile、水深至少为200m的水域进行更换。 当不能按照上述进行更换时,应在尽可能远离陆地的水域,并在所有情况下距最近陆地至少50 n mile、水深至少为200m的水域进行更换。船长必须注意到,港口国可指定船舶进行压载水更换的水域,船舶应严格遵守。在航更换压载水除了存在船舶稳性、船体应力、局部强度的危险外,某些航线(如中日和中韩之间)还存在距离和水深不能满足要求且航程短没有足够时间更换压载水等问题。
4.2 压载水管理系统。为满足D-2标准,船舶需要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发既是公约生效进程的主要限制因素,又是公约实施的关键。压载水处理系统按是否使用或产生活性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使用或不产生活性物质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由各成员国主管机关按G8进行型式认可;另一类是使用或产生活性物质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由于对环境存在潜在有害影响,该压载水处理系统在主管机关进行型式认可之前先由IMO初步批准,在颁发型式认可证书之前还要获得IMO的最终批准。
4.3 国际压载水管理证书。适用于《压载水管理公约》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不包括浮动平台,浮式储存装置与浮式生产、储存和卸货装置)应持有有效的《国际压载水管理证书》。证书应按《压载水管理公约》附录I的格式,用发证国官方文字写成。如果所用的文字既非英文、法文,又非西班牙文,则该文本中还应有上述3种文字中其中一种的译文,经过主管机关的初次检验或换证检验颁发证书。证书期限不超过5年,在有效期内应完成有关检验,如期间检验、年度检验以及附加检验等。证书内容包括:船舶信息、压载水管理方法信息、压载水管理方法满足的标准(D-1和D-2)、有效期和签署地及发证官员签名等。
4.4 压载水管理计划。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系指《压载水管理公约》所述且存放于船上的用于描述特定船舶压载水管理过程和实施程序的文件。按规定,每艘船舶应备有根据《压载水管理公约》G4编制、经主管机关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
4.5 压载水记录簿。每艘船舶都应备有压载水记录簿(可以是电子记录系统或者其他记录簿或系统的一部分),该记录簿中应至少包含《压载水管理公约》附录Ⅱ所要求的信息。压载水记录簿应在完成最后一项记录后在船上至少保留2年,并且此后由船公司至少保管3年。
5 对策及注意事项
5.1 为符合D-2 标准,船舶须安装由主管机关依据IMO 制定的《压载水管理系统批准导则》(G8 导则)(MEPC 174(58))认可的压载水管理系统。
5.2 在压载水公约生效前,公约中规定的D-2 标准实施日期(上述表2)不具强制性。但应注意到,一旦公约生效,凡实施时间表中规定的适用船舶必须追溯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例如,在2009 年建造的压载舱容量小于5000 m3 的船舶,虽然A.1005(25)决议允许主管机关根据情况推迟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但仍要求不迟于2011 年12 月31 日前安装,这就有可能造成这些船舶需专门安排一次进坞以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
5.3 无论是新造船或现有船,如建造时船上主发电设备的容量未考虑压载水处理设备的电力负荷,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后,有可能导致主发电设备的容量不能满足SOLAS 公约的要求。因此船东和船公司对此应尽早安排、准备。
5.4《压载水管理公约》B6条规定,高级和普通船员应熟知其在供职船舶实施具体压载水管理方面的职责,并应熟知与其职责相应的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为使《压载水管理公约》有效实施,船公司应组织船员学习公约及相关导则,明确履约要求。以往的防污染公约规定,船舶在PSC检查中,仅限于核实船上持有的有效证书和检查记录簿,当有明显的理由时才作进一步检查。但新的防污染公约和压载水等有关公约,把取样核实作为与证书检查平行的方法。
6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特殊要求
虽然目前公约还未达到生效条件,但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水域环境,已经采取单边行动通过本国立法控制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就船舶压载水置换问题开始进行控制,并要求进港船舶必须持有经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在IMO通过决议之前,已经制定了有关的法律。
6.1 2007年7月,在MEPC 56上以MEPC.163(56)决议的形式通过了“南极海域压载水更换指南”,该决议作为公约生效前在南极水域实施压载水更换作业船舶的通用指南。要求在压载水处理技术成熟前,南极航行的船舶实施更换压载水作为临时措施,同时要求更换压载水时应尽可能排空压载舱。更换压载水的水域应距最近陆地至少200n mile、水深至少200m。如不可行,应在距岸至少50n mile、水深至少200m处更换压载水。指南还要求船舶根据压载水公约第13.3条持有南极区域压载水管理计划;应记录压载水作业情况,重点考虑在寒冷环境的南极区域压载水更换问题。此外,在南极水域不允许排放清洗压载舱的沉积物。如果船舶要在南极营运较长时间,要求在进入南极之前排放压载水沉积物并清洗压载舱。
6.2 从1999年5月开始,澳大利亚检疫和检查局(AQIS)对跨赤道航行到澳大利亚港口的船舶压载水记录和报告实行强制规定;从2001年7月1日AQIS对船舶实施强制压载水管理,禁止来自澳大利亚12n mile领海以外的船舶向澳大利亚领海排放“高风险”压载水。只有在海上使用批准的方法更换了压载水的船舶在澳大利亚水域排放压载水是允许的。但同时要求船舶必须持有压载水记录簿并保存所有的压载水记录,并在港口国检查官要求时出示该记录簿。
6.3 阿根廷于1998年出台的规定要求,通过PLATE河进入阿根廷的所有装有压载水的外国船舶,进入指定的区域前排放或更换的压载水强制使用1.5 ―2.5 PPM氯化物进行处理,而且该处理必须向阿根廷主管机关报告。在到达和进入PLATE河之前的72小时应完成压载水报告并提交。到达时,船舶压载水排放阀应处于关闭和铅封状态,在卫生检查和主管机关打开铅封之前,船舶确保没有在港口需要排放的压载水。在PLATE河航行的船舶不能排放压载水,只有航行到河的界限以外方可排放。船舶航行到PLATE河的入口,应通过无线电就以下信息和有关部门联系:船位(经纬度)、最近压载作业的日期和时间、压载水排放或更换的数量(m3或t)、排放的压载水来源、作业的压载舱和压载容量(包括应急压载舱)、留存在船上的压载水数量、所在的压载舱、完成最后压载作业的船位(经纬度)、日期和时间、压载水更换方法(下列之一):逐一更换法、直流法、溢流法(即稀释法)。
6.4 百慕大群岛(Bermuda (Territorial Sea) Order in Council 1988)规定,除了船舶、环保和人命安全的原因,任何船舶在百慕大12n mile领水内不能排放压载水。
6.5 2005年10月15日开始,巴西NORMAN20规定生效,该规定要求所有船舶在进入巴西港口或海上装卸站之前实施压载水更换。压载水更换应使用认可的方法,在距岸200 n mile以外、水深200m以上的区域;在不可行的情况下,距岸50n mile、水深200m以上的区域更换压载水是可以接受的。来自国际航线船舶在进入亚马逊河或Para河之前要求在指定区域第二次更换压载水。从2006年6月30日开始,船上必须持有船旗国主管机关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对于未配备经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的非缔约国船舶必须持有船级社的“符合证明”。船舶应按NORMAN20附件B的规定,在抵达港口24小时之前,向港口提交压载水报告表。该表的复印件应保留在船上以备港口国主管机关检查。除非由于安全、航行限制或规定特别指定的免除,不实施压载水管理的船舶将面临处罚。
6.6 1989年加拿大对进入大湖区的船舶实施自愿的压载水更换要求。2000年加拿大航运联盟提出了压载水管理的规则。为了尽可能与国际公约和美国USCG的要求一致,从2006年6月8日加拿大政府在管辖水域内实施了新的规定。新规定要求在加拿大以外加装了压载水的船舶必须:在距岸200n mile以外、水深2000m以上更换压载水,或对于航线上不满足距岸200n mile以外、水深2000m,至少在50n mile以外、水深至少500m处更换压载水。压载水更换体积量要求应达到95%,如果在距岸不足50n mile处更换压载水,至少盐度应满足30‰。如果船舶由于稳性和安全问题不能更换压载水,必须在进入加拿大水域96小时之前向主管机关报告,在指定替代的区域更换压载水或要求船舶不排放压载水。加拿大还要求所有船舶按“加拿大管辖水域船舶压载水排放控制指南(TP13617)”填写压载水报告表并提交给加拿大主管机关,报告应留存船上2年。所有船舶应配备压载水管理计划(BWMP)。
6.7 智利从1995年8月10日开始实施强制性压载水深海更换要求,并要求将更换的细节记录在航海日志和轮机日志中,内容有:更换海域的地理位置、置换的数量和所占总压载水量的百分数。压载水更换可接受的替换方法是在舱内按每吨压载水加入100g次氯酸钠粉末或14g次氯酸钙粉末,并充分混合,处理后的压载水保存24小时后方可排放。
6.8 从2007年9月1日起,克罗地亚要求船舶持有经船旗国主管机关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对船舶压载水应实施深海更换或压载水处理;船舶应在抵港的48小时之前完成并提交压载水报告表。克罗地亚港口当局有权取样检查拟排放的压载水是否含有在特定物种清单中列入的物种。
6.9 埃及Alexandria(亚历山大港)的港口当局要求,要排放压载水的船舶船长提交一封信函。该信函详细说明将要排放的压载水压载舱数量、每个舱的压载水量、拟排放的压载水数量,同时提交一份声明说明压载水已经在地中海进行了更换。船舶在排放压载水之前应获得港口当局的批准并对压载舱取样。
6.10 从1996年7月19日开始,以色列要求船舶的船长向船舶检查官提交压载水更换报告。对于没有在开放海域更换的压载水必须在大陆架或淡水水系之外的开放水域更换。前往Eilat(以色列港口埃拉特)的船舶尽可能在红海之外更换压载水;前往地中海港口的船舶尽可能在大西洋更换压载水。
6.11 纳米比亚港口当局有权因为安全、环保、秩序和高效的港口作业做出有关压载水管理的决定。船舶应在到达港口前的48小时向港口当局提交压载水申报单。除了港口当局允许外,在港口内不允许加载或排放压载水。
6.12 船舶必须在到达新喀里多尼亚岛前的24小时提交填写完整的压载水报告表并提交给港口机构。船舶排放的压载水必须是经过最小2000m水深、使用逐一更换或直流法更换的压载水,其中逐一更换法须满足压载舱泵空并重新加载压载水的要求;直流法须满足压载水同时加载和排放、且泵排量至少满足3倍压载舱容的要求。
6.13 1993年新西兰颁布的生物安全法要求,船舶排放压载水前须获得许可。2004年4月1日实施的规定要求船舶在距岸200n mile以外的深海更换压载水;而且禁止通过压载舱和锚链舱清洗向新西兰领海水域排放沉积物,任何沉积物必须通过经批准的陆地填埋方法处理。新西兰于2005年6月对相关的规定进行了修改。需要排放压载水的船舶必须在航海日志上记录所装的压载水体积、压载水更换位置和日期。所有装载压载水的船舶在进入新西兰之前必须完成新西兰压载水申报表(第1部分),并与到达的预先通知单一起提交给新西兰的船代;如果船舶需要排放压载水还必须填写压载水申报表的第2部分,并将该部分与第1部分一起在抵达之前提交给新西兰农业和森林部检疫机构(MAFQS)。港口国检查官批准排放申请并签署“压载水排放许可证”,并将该证送交船上。在获得排放许可后船舶压载水方可排放。船舶停靠在新西兰港口期间,经签署的压载水申报表正本必须保留在船上,该表在驶离新西兰最后一个港口之前由MAFQS收回。如果压载水更换危及船舶安全,新西兰当局将豁免更换要求,但在高风险区,包括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州的飞利浦湾加装的压载水不能获得这种豁免。
6.14 2009年7月7日,挪威通过了新的压载水管理规定,该规定于2010年1月1日生效。该规定实施了压载水公约的要求,但不包括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以满足处理标准的要求。主要内容是船舶应满足以下要求:根据压载水公约B1条,压载水管理计划的实施;持有压载水记录簿,并按压载水公约B2条的要求记载;在挪威内水和港口,船舶拟排放的压载水必须是在挪威水域之外进行过更换的压载水,且更换操作符合压载水公约B4条的要求;规定目前只有挪威语版本,在以英语版本之前还需修订。
6.15 西北欧地区赫尔辛基委员会(简称HELCOM)和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委员会(简称OSPAR)所属的国家通过了在东北大西洋和波罗的海“自愿适用压载水更换标准D-1的临时通用指南”。该指南从2008年4月1日起自愿应用。该指南也反映了欧共体的意愿,并且一旦压载水公约生效,要求船舶按D-2标准处理压载水,该指南的要求将逐步退出。该指南的措施包括:船舶应持有符合IMO的G4导则要求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并对所有的压载水作业予以记载。船舶应按D-1标准更换所有压载舱的压载水。如果更换作业不是在距最近陆地200n mile以外,至少应在东北大西洋200m水深处。指南特别指明适用的船舶是从跨大西洋航线和穿越西非航线进入OSPAR海域的船舶,从地中海进入该区域的船舶不适用。东北大西洋或波罗的海范围的海岸线200n mile内,不允许在压载舱清洗过程中排放沉积物。为减少在OSPAR和HELCOM区域内港口之间作业船舶的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的风险应采取的补充措施、相关的规定正在起草中。
6.16 2009年11月1日起,在海洋环境保护地区组海域(RSA)实施压载水管理新规。从RSA 以外水域接受压载水、驶向ROMPE成员国水域的船舶,应在航行途中、距离最近陆地至少200 n mile且水深至少200m以上的海域进行压载水置换。ROPME:由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8个海湾地区国家组成的海洋环境保护地区组织。RSA:指由ROPME各会员国海岸线及以下5点地理座标所围成的封闭海域。
6.17 美国在1993年5月就开始要求所有进入圣劳伦斯及华盛顿桥以北的哈得逊河水域的船舶,必须在专属经济区以外且水深超过2000m的海域更换压载水。美国纽约州计划在2012年初,将推出一套异常严厉的压载水处理规则,该规则要比IMO 2004年通过的压载水公约严厉百倍,但现在全面实现这套方案的技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实施纽约州规则的第二阶段将从2013年1月1日起,届时,比IMO公约严格一千倍的标准将出台。表3为IMO执行标准与美国各州及USCG的比较。
7 总结
至今,只有27个国家批准了压载水管理公约(BMW),船队规模占世界船队的25.3%,虽未达到公约规定的生效条件,但在今后几年一定会生效。目前航运业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越来越多,实施压载水处理系统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但前提是需要批准公约,在IMO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BLG)将考虑根据BMW公约,压载水取样和分析方法及压载水管理系统筛选拟定草案的提议性指南文件,起草关于批准压载水管理其它方法的导则,最终确定的拟定草案将使IMO分委会能够完成制定PSC导则的工作。
- 上一篇:母亲的诗
- 下一篇:感谢老师最朴实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