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本范文

时间:2023-04-06 07:5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本

篇1

关键词: 英语教科书 性别歧视 语言 认知

一、引言

教师、教材、教学设备是办好学校、培养好学生的三大要素,教材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国华,1996)。教科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教科书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所研究的性别歧视是狭义的性别歧视,即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因为广义上的性别歧视还包括对男性的性别歧视。通过运用定量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探究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为以后教材的编写与审定避免性别歧视等有一定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潘建(2001)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将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做了对比研究,以体现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差异。高月琴(2008)在研究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否呈减弱趋势时,主要通过对比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以后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各300篇文章的语言及内容。曾天山(1995)在研究男女在角色数量、职业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的是,通过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和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李晓惠、周民(2004)则选取了《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体现出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研究。

以上的研究都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分析的,但是没有从语言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文通过对新版人教版的初中英语课本八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下册研究,试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面分析产生歧视的原因(注:因为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七年级的书本中主要侧重的是对话,可供选择的文本材料太少。)。

三、研究方法

运用定量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方法,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STUDENTS’BOOK的,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教科书进行数据统计。在内容方面主要统计:男女作为主角和在插图中出现的次数。并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结果进行统计。在文本方面,主要选取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中每个单元的section B部分的3a的小文章进行分析统计。通过分析统计的结果来看在文章的语言方面是否存在歧视现象。

四、结果分析

在内容方面,统计结果如下:

表1 初中英语教科书杰出人物性别统计表

表2 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中性别统计表

在文本分析中本文主要选取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中每个单元的section B部分的3a的小文章进行分析。

(一)表示职业的词。

在谈论男性和女性职业的时候,男性的职业多侧重于医生、司机等,而女性的职业多侧重于护士、导购员、服务员和家庭主妇。

(二)据统计,在教科书中,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出现了许多次,如:用he或者man来通称男女两性这一现象,在人教版教科书中有明显体现,如: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Unit 4,第八册下)

He who would do great things should not attempt them all alone.(Unit 5,Self Check 2;第九册)

It might be a man riding a horse.(Review of Units 1-5,2a;第九册)

五、避免性别歧视现象的合理化建议

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要消除在语言的交流中所产生的性别歧视现象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对这种现象,予以避免是可能的。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中应该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其次在教材的审定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到这种现象的存在;最后教师作为传到授业解惑者,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

六、结语

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工具,人们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本身并不具有性别歧视的功能,只是使用语言的人有这种思想,才使得语言产生这种功能。教科书作为教育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具,会直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认知。这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STUDENTS’BOOK,在性别歧视现象上较其他教材来讲有很明显的减弱趋势。总的来说,这套教材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教材中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应在今后的教材审定和编写中予以避免。

参考文献:

[1]高月琴.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实例研究[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8,8.

[2]李晓惠,周民.《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的语言性别歧视[J].理工高校研究,2004.

[3]潘建.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4]于国华.必须抓好教材建设[J].求是,1996(22).

篇2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英语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95

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讲述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从而给外语教学带来新的希望。下面,笔者结合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谈谈电教媒体的重要作用。

一、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使新课的导入更加简洁鲜明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关键之一。课的导入要简洁明了,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不迷惑。如何去做才会收到最佳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电教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合一的特点,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如笔者在讲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 9 Friendship Unit 1 一课时,通过播放一首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出这节课的主题――友谊。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很容易地联想到本节课的内容,使新课导入简明、生动、易操作,而且还非常感兴趣。

二、运用电教媒体,营造生动语境,激发强烈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魅力和兴趣因素,努力为学生营造生动、轻松的学习环境。而电教媒体以其特有的声、光、形、色的特点,为课堂创设了丰富多彩的语境,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12西方音乐一课时,通过播放“蓝色多瑙河”这首歌,让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进入课堂,形成栩栩如生、鲜明灵活的教学情景,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电教媒体,加大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

传统英语教法主要依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这种教法“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电教媒体的使用能提高信息强度,增加可见度和可闻性;还能加大信息容量,提高传输速度;更能发挥调动和启发作用,变单纯以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如在讲授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12 Traditional life一课时,课文较长,只靠教师一张嘴讲,学生的兴趣很难提高,也不能同时兼顾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如果利用电教媒体组合,就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参与面广,且课堂容量加大,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得这堂大容量的课能够顺利完成。

四、运用电教媒体教学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教学难点,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要实现最优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突破教学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将教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关键点。而电教媒体就是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之一。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下册有一课介绍太阳系,其中有很多星球的名称。这种科普类文章学生很难读懂,学起来也没有兴趣,如用传统的教法很难上好这堂课。为了把这堂课上得生动、形象、有趣,可播放一段视频介绍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教师结合视频,配以图片讲解课文,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科普文章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化难为易,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学生还非常感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语言点的理解,还突破了教学重点,将难点化难为易。

五、运用电教媒体拓展知识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缺少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满堂灌,学生只管听和记。电教媒体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实践证明,电教媒体可以使学习资源得到空前的扩展,学生通过电教媒体可以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无限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在上外研版八年级上册Animals in danger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媒体资源找出并制作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卡片,任务一发出学生立刻饶有兴致地动手在媒体上搜索、收集、整理并制作,当轮到展示作品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上台在大屏幕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英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这节课不仅达到了锻炼听说的教学目的,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思维,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使有限的课本内容有了广阔的拓展空间。

六、运用电教媒体资源能做到及时反馈、矫正偏差

利用电教媒体建立反馈渠道,能及时、准确、真实地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比起传统的反馈方式如提问、到黑板上书写、留家庭作业、考试等,电教媒体所能获得的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会更加活泼、更加生动、更加及时、更加准确、更加真实。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讲解重点语言点时,可利用幻灯片打出练习题,学生及时操练,从而反馈信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后,方可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87―01

一、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

农村学校的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迟,基础比较差,几乎就没有底子。在上初中之前,虽然学过点英语,但只学了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根本没有系统地学过语音。升入初中后,由于课本内容的增多,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领读单词、句子和课文,这样一来,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就越来越严重。最后,大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就干脆放弃了,还有一部分虽然表面上没有放弃,但实际上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英语语音对英语的重要性。

二、教师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现在大多数偏远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不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的。他们虽然自己认识音标,会读单词,但毕竟没有专业、系统地学过语音,对英语语音也是不知其所以然。这些教师的英语水平及发音标准达不到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水平。此外,小学英语课的课时少,大多数学校每周三节课,课外又没有英语学习氛围。

三、初中英语教师对语音不够重视

初中英语教师总认为语音是小学里学过的知识,所以干脆不讲,还有些老师觉得小学里学过,但不是太详细,就简单地教一下各个音素的读音,不讲字母组合的发音、元音在不同单词中的不同发音,更不讲英语单词的连读、儿化、重读以及失爆等。大家都以为只要学生能够自己认识音素,会拼读单词就行了,却忽视了语音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语音是英语的基石,对英语学习及英语这种语言的灵活运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英语音素的发音要领、音节、单词重音,就会轻松地拼写英语单词。掌握了连读、儿化、失爆,就能轻松地运用英语朗读技巧。同时,也对英语听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授和学习的方法单一

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模式单一,基本就是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发音。大多数学生对发音规则不以为然,甚至用汉字来标识音素的发音。其次,在偏远农村地区,教师上课时基本上就是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有些学校虽然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教师一般不用。在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老师还是课堂的主体,还是以“填鸭”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老师习惯于领读单词,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拼读,使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另外,学习英语语音需要做大量的练习,语音音素的练习本身就枯燥,再加上偏远地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许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练习,课后就不再做任何练习。

五、语音内容编排分散

篇4

(1)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新课改对英语教师有这样的要求: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更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2)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教与学的创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型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3)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新课改使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信息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实施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可以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五环教学模式促进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例分析

由于学校规定每位英语教师必须带两个班级,学校分配给我的是八年级1班和2班。为了研究和对比的需要,我决定在八年级1班采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五环教学模式,在八年级2班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2 What should l do? Section A第一课时(1a―2c)为例进行了以下五环教学模式教学的设计:

1.教学对象 Class 1,Grade 8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新的单词和词组,并学会听、说单词和词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学会用“should/Could”给出解决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3.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课是一堂听说课,重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本课中所用到的句子时态为―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这两种时态学生都已学过,所以用这两种时态来描述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难度,对于句型What's the matter?已在八年级上册里学过,所以对学生进行情境构建引导学生说出此句型应该没有问题。

4.教学步骤

(1)情境构建。

在情境构建这个环节里,毫无疑问,主要内容就是情境构建。我先用一首周华健的歌曲《最近比较烦》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身同感受,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等歌曲播放完毕,问学生是否也有烦恼,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烦恼,下一步,我也说出自己的烦恼,让学生给些建议,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接着,再以―个老朋友Erin的烦恼为话题引入本课。在这个环节里,周华健的歌曲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问题探究。

在此环节里,我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语言,让学生既直观地看到语言所表达的Erin面临的问题,又可以形象地看到他在各种烦恼下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句子表达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图片和语言的展示,让学生探究出询问某人烦恼的句型:“What’s wrong?”等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环节里,用图片学习英语既让学生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学习英语的印象。

(3)交流提高。

在本环节里,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对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总结出了给建议的句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我创建了若干个幸运大转盘,在转盘中写出了八个常见的problem,通过转动转盘让学生随机练习矩形框中的句型。通过转盘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应用拓展。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应用。首先,我解决了课本上的听力问题,也就是应用1和应用2。由于在上一个环节里学生对听力中所要用到的句型进行了反复训练,所以,在此处听力的解决比较容易。在听力的处理上,可以使用多媒体音响设备来用计算机播放电子语音的听力,方便快捷。在应用3里,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张西部地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图片,当然,也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西部儿童的视频放在此处。不论是图片还是视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西部儿童的同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珍惜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5)反思升华。

在这个环节里,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北京雾霾天气的视频。北京的天气是当前人们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大problem,所以,此处我用了这个材料,既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在此处,我通过北京雾霾天气视频的使用,既将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进行了整合,也将有关地理、环境的学科知识进行了课堂渗透,实现了英语、信息技术、地理、环境学科的整合和融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和升华。

5.教学效果

篇5

广州地区初中学生使用的现行英语教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三个年级的学习内容题材丰富多样,跨文化意识的体现较为明显。作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而且更要学会运用跨文化知识来交际。无论是在学校一年一度举行的“外语节”,或是学生自愿参加的一年一度的国外游学夏令营等活动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念界定

提到英语跨文化教学,人们很自然联想到跨文化差异,人类文化中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学习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intercultural awareness)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与本国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跨文化意识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同时能用客观的标准去评判异国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人文修养,使学生能较为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

二、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渗透

1. 在阅读课教学目标中强调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深挖教材的文化内容,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本人在教授广州教材(牛津版)七年级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时,在目标设置上除了知识目标外,还特别强调文化的渗透,例如在教学目标别强调:

A) Guide Ss to learn to write a postcard and comprehend the passage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B) Encourage Ss to talk about their holiday plans and appreciate the famous place of interest and culture as well.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自己要清楚教学目标,还要向学生介绍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在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要了解一些相关的跨文化知识。

2. 利用教材中“文化角”板块,渗透跨文化意识。

根据现行教材中每个单元设置的“Culture Corner”板块,本人有意识将“文化角”板块中的内容与阅读课的内容相结合,通过一定的教材整合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跨文化知识。例如在教授广州教材(牛津版)八年级Unit 5 Educational exchanges时,在介绍一些有关文化交流及交换生概念外,教师会将教材中“文化角”板块中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作为阅读课前的引入,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带着问题去阅读:How do you deal with culture shock? To deal with culture shock, you can: try and make new friends;keep a diary; write about all your new experiences; call your parents and friends and tell them about these new things.课堂中通过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慢慢学会思考,学会沟通,使学生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为培养能力做好铺垫。

3. 联系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学习是理论的积累,也是实践的运用,只有将语言与生活结合,才能不断巩固知识、更新知识。本人通过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对教材中常出现的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进行扩展,例如在讲到上海牛津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2 Unit 4 Great inventions时,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课本内提到的三项世界发明(The Wheel,The telephone,The bulb),还让学生讲中国的伟大发明:如The importance of the gunpowder, The invention of paper, even papermaking technology and so on. 同时,在课堂布置作业时,可将文化渗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设计Great Chinese Inventions 手抄报等,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篇6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听说教学;案例分析

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谈到口语时就哑口无言,所以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是听说课上来拓展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哑巴英语”变成“开口英语”。

一、英语教学中听说课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首先,它符合学习语言的自然顺序和规律。听、说是口语,学习口语有助于学习书面语,是学习读和写的开路先锋。其次,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从口语入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再次,它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先从口语训练,可使课堂教学自然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所以在英语各类教学课中,听说课最为重要。

二、听说课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现在,经过课程改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听”是一项重要的语言交际技能,“说”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本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农村初中教学,研究对象都是农村中学生。农村初中的生源多来自农村小学,而农村小学里作为副课的英语课不重视口语教学,学生升入初中才真正开始接触英语听说训练。所以在农村初中实施任务型英语教学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是我们农村中学英语教师面对的一个难题。

听说训练存在的问题:教师一怕学生听不懂,多用汉语上课;二是因为中考英语没有口语考试,对听说课从心理上不够重视;再就是,身处的环境英语氛围欠缺。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英语基础,英语的词汇量不足,掌握的准确性不够,直接影响到听说水平的提高。从语言技能训练来看,把文化意识和听说技能结合起来,学生必须具备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和语言的文学知识,了解和熟悉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由于生存环境和教育的滞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学生的课下阅读几乎为零。许多学生在听说技能的训练中,受母语的影响,习惯中文的语序,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从而影响信息的输入,从而导致学生说出来的大都是“中国式”的英语。

三、听说课中的口语教学操作

想要实现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1.值日报告

每节课前进行五分钟值日报告演讲,要求人人参与,无一例外,内容不限。这种方法,既对值日生进行口语训练,又训练了其他同学的听说能力,值日报告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My Family, My Friends,Talk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Introduce yourself, Tell a story, Play games……师生在听完值日生报告之后,还可就值日报告内容提问,培养其他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可避免其他学生只看热闹、不认真听的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语言组织能力的不足,收到了较好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2.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的是利用教室内外情境,把大量生动、多彩的文字、图画、简笔画、漫画、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电子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预先设计好场景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与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主角。教师采用录像、画片、多媒体、游戏等多种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交际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摆脱包袱,要求学生与场景融为一体进行语言互动,激发学生开口的欲望,使学生视听并举,加强与提高感知和理解能力,让枯燥乏味的英语教学生动丰富起来。情境教学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意灵活性,随机应变,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在课堂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让学生在美好的语言情境中自由自在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在口语教学中坚持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上的趣味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关案例分析:我们所使用的课本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语言简洁明了,有些易于排演,适合学生扮演。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一场景进行表演,并选出组长,负责导演、排练。例1:八年级下册Unit1 What’s the matter?我叫一个学生扮成医生,其他人装作患者去医院看病,学生很爱演,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于是又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口语锻炼。课本剧表演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例2:八年级下Unit6 Section B 2b部分的阅读教材非常适合表演,书本已将内容分成七个场景,人物角色有Hansel和Gretel两兄妹、他们的父亲、继母和巫婆,人物性格分明。在表演之前我让学生们先听原声表演,最后虽然学生的语言还不够精练,但从他们认真备演的情况来看,这个活动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情景表演之后,教师应从学生语言、表演、艺术效果等多方面予以评价,选出最佳的学生。或者课后可以给学生找一个经典的英语典故,就同一主题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一方面,学生演上了自己挑选的角色,兴趣盎然;另一方面,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既听又说,会话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学生很在乎自己的“作品”能否成为最好的,他们会积极准备道具、改写台词和揣摩表演。这样的表演可以给学生才艺展示提供一个平台,而且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英语。

3.联想教学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每当学习一个新的词组、句型和对话时,要给出典型的例句,鼓励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大量口头操练与想象,学生也会非常积极主动地乐意参与此活动,并能争先恐后地进行知识脉络的联想与口头造句,有的句子对话甚至出乎意料的精彩。这种联想不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还掌握应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句型It is adj.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学生会说:It is hard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 But we must study hard. It is dangerous for the pupils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这种练习,不仅使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会了新词组、新句型、新对话,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而且还为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信心。

相关案例分析: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和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两个单元,就“假期去了什么地方”和“人们将来会否有机器人”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完新课后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或阅读材料相关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内讨论,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平等的练习机会。这样的课内讨论我经常叫学生们进行,话题贴近生活,学生兴趣浓厚,乐于参与此类讨论,可以有许多联想和新的想法表达出来,真正实现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用处,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里进一步得到提升。

4.知识再现

知识再现有多种形式,如对话、默写、表演、问答等,但我采用的是对知识点的复述。新教材课本中有许多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要求学生及时对课文进行复述,这种方式是知识的再现,加强并提高了感知和理解能力。如:在学生预习课文之后要求学生听一遍课文录音作问答练习,听两遍可以要求尖子生复述课文,听三遍后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用简单的几句英语把课文内容说出来,若有需要,教师可把一些关键词或词组写在黑板上,以免学生遗漏主要情节,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日常用语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可将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和知识点进行复述,然后,再请另外一些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这种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水平,考核学生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大大加快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相关案例分析:口头复述是重复叙述所听过或读过的材料,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于知识的巩固。要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改编、复述故事性的课文,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允许学生适当的准备,不要限制学生写提纲,甚至允许事先写出来。因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密切相连的,只要学生口头复述时不看提纲或内容即可。英语教材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设计真实的情境。例1:八年级上册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课时,我就把香蕉、酸奶、牛奶和搅拌机一起带入课堂,一边制作香蕉奶昔一边用口语介绍其操作过程,然后请部分学生品尝,最后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身体验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并最终用英语复述其步骤。现行教材有很多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先带学生进行学习,然后请学生复述主要的故事情节,也可以复述课外文章,但复述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可选那些知识性强的小短文。一般来说,所选资料的内容要具体生动,有明确的情节,生词量不要太大。开始时可以练习复述小故事,有了基础后,复述的题材可扩展开些。例2:在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中出现的《愚公移山》《西游记》等中国传统故事,学生对此非常熟悉。在做完简单的听力练习或学习正文之后,叫学生口头复述故事内容既可以激发兴趣,又可以巩固课文内容。教师也可把一些生词、关键词或词组写在黑板上,以免学生遗漏主要情节,也可减轻难度,然后请另外一些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5.知识巩固

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和辩论,巩固学生课内知识之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比如在讨论学生该不该穿校服的问题上挖掘出类似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还有学生能不能有兼职工作等问题进行讨论,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水平就能不断得到提高。演讲和辩论应定期举行,演讲话题不限,教师也可提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 summer or winter?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money or friendship? Is it good or bad to play computer games in your free time?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大大地提高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材料来选择或组合最佳的口语实践方法。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教授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给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教师要努力地摸索出能激发学生学习,提高听说能力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多途径、多方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所学语言技能与实际相联系,从而使学生在遇到实际情境时可用英语直接交流,达到实际运用的目的,也可从容面对初中英语最薄弱的环节――英语听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开贞.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苑教育,2011(09).

3.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

1.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

目前,我们教师都在实施任务型教学。在备课时,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只有了解各级目标要求,才能准确地设计,描述和使用这些目标。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摸透这套教材的编排特征:从纵向来说,每一知识点是逐步加深,所以教师在教知识点时不须面面俱到,而是七年级时就过关所有知识点,以能活学活用为标准,对难度较大的只作了解,绝对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是为学生烹饪美餐,除营养价值高之外,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也就是一定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要三年一贯制,要以培养能力为主。

2.教材研究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材料,我们目前使用的《新目标》教材,起点高、难度大,教师必须花大气力研究教材,备课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如何把知识点从低到高贯穿起来,然后系统地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初中三年英语的教学,一定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每一年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都应该不一样,但一定要以培养能力为主。七年级时的教学目标,以能说会道,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和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为主,其它的一律为辅。八年级时的教学目标,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为主。九年级时,以培养写作技能为主。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增添教学活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时,因很多学生来自于农村,对于旅游没有感受,,利用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就将很难理解和掌握的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的语言点明晰利用精选的图片展现了出来。把地点,所创设的情景,学生的感受表情图通过大量的画面在屏幕上的出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更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的课堂中来,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际的场景,改变了传统的单纯讲授语法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作为语言实践课,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如在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Topic: Animals in a zoo 时播放录像带《动物世界》,利用课件呈现动物园里面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边学边讨论。看完后,我把全班分成A.B两大组进行对抗比赛——We don''t think so.比赛规则是A组提出We like ....Because they are ....(喜欢某种动物,给出理由)。B组提出We don''t think so,We don''t like ....Because they are(B组马上提出反对意见,不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本相关的动物名称。

三.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

1.个性化的创设情境。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老师利用图片或话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并通过小组讨论,帮助他们热身,学习新词汇,并预测课文的内容结构。简单的问题留给英语弱的学生回答,如A: Where is your pen? B: It’s on the desk.A: There are two pens here. What color is your pen? B: My pen is red. The green one is Lily’s. 很多句型都可以采用这个游戏,如where/it’s/they’re 等.在使用时,教师可示范,或叫好学生示范,慢慢的就可以过度到差生,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就感,对自己充满信心。让有能力的能力的学生总结代词的用法。把凌乱的语法归纳起来便于学生使用,由易至难,反复操练。

2. 确立目标性

篇8

关键词:英语学习;两级分化;成因;对策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但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八年级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越来越差;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轻松且成绩优异,两极分化不断加大。如何处理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学生以后能否继续学好英语的关键。

一、原因分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七年级的基础未打好

现在的学生虽然在小学时就开设了英语课,可是一开始就没过好字母关,更不用说音标关了。有些学生到现在连26个字母都还不能熟练地会读会写,更谈不上根据音标拼读单词了。到了八年级,既无信心,也无兴趣,根本就没办法学习。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无自觉性,要转变这部分后进生需要下很大的工夫。

2.教材难度加大,内容增多

新标准下的八年级上册的教材是初中现行教材中内容最多(这可从词汇量,教学模块中看出)、语法最难的一册。面对骤然增多的词汇,再加上部分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许多七年级时的中等生甚至中上的学生都感到记单词力不从心。由于单词未掌握扎实,听课的质量、作业的效果就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七年级时,这些学生几乎每段对话、每篇课文都能背诵,到了八年级,能把课文、对话都背会的是少之又少。没有了背诵,当然就缺少了必要的语言输入,其他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再加上,时态的增多,各种时态间的用法相互混淆。就这样,许多原来的中等生也慢慢地退步了,进入了英语学困生的行列。

3.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上课进度过快

在高喊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和学校根据成绩给教师排名等各种外界因素给教师造成的压力。许多教师课堂上忙于讲语言点、做练习,却舍不得花点时间搞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更不愿尝试多样化的新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上课越来越觉得无趣而不喜欢学英语。

4.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有些学生不是学习不够努力,也不是对学习缺乏热情,而是学习方法不正确。如不能根据拼写规则记单词,而是在死记硬背字母的顺序,以至记单词的速度缓慢;单词的记忆也不会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做好复习;对待错题更不会去分析错因、深刻体会、反复理解等等。所以,这些学生学得很苦、很累,成绩却上不去,最终还是掉队了。

二、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防止和杜绝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和进一步扩大,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两极分化的成因,对症下药:

1.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把七年级结束时班里英语成绩最差的10个学生与最好10位学生“接对子”,让他们自由组合“拜师学艺”。一旦建立“师徒”关系,“徒弟”就必须听从师傅的话,完成师傅布置的任务,而“师傅”则必须对“徒弟”负责,对他的学习严格要求,督促他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如监督记单词、默单词、背课文等。“师傅”还可给“徒弟”布置适当的任务。如当天单词听写较差时,可要求他重听写。同时,“师傅”还要给予“徒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每课的生词必须在第二天早读前“包会读”。

2.教师的教学应注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当今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师要想教好课,就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然而,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还必须注重学习教育理论,探索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个性差异,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实际,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备课时,要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同时还应及时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千万不可因赶进度而对学生学的情况置之不理,致使部分学生因不能及时掌握而成绩越来越差。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要求学生反复地模仿,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就会感到枯燥,学习就不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如课前学唱英文歌曲、课中开展英语辩论会、讲英文故事比赛,课后还可组织学生看英文版的电影等,同时还要利用中学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多搞一些竞赛,如单词竞赛、猜测游戏或配音、演课本剧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娱乐中学英语,既增加了学生实践英语的机会,提高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英语,这样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教学中学习策略的指导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如课前预习的策略,课后复习巩固的策略,有效记忆单词的策略,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巩固单词的策略等。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再是过去的教书匠,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应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5.在情感上去亲近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对于英语学困生,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多与他们聊聊天,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喜欢你,进而“爱屋及乌”也喜欢学你教的英语。另外,在课上或课外多多鼓励他们,也在学习上给予一定的帮助,让他们觉得教师是真心为他们好,而且他们是受到教师的特别关心的,这样他们会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有劲。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只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注意做到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授人以渔,培养其一定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功;融洽师生关系,注重情商的培养,就一定能扭转英语教学中慢、少、差的现状,走出两极分化的教学困境,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夏侯富生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出,中小学英语老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中每一课的重难点,以便有目的地设计可行性的英语教学方案。因此,笔者在研究中小学教材时,根据一个共同话题进行了中小学教材的整合,设计了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听说课。以下就这一课例进行分析、阐述与反思,试图在这一尝试中探讨听说课的衔接模式。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结合小学与初中教材整合设计的听说课,授课对象是初中八年级学生。小学教材版本是由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与英国利兹城市大学语言研究中心合编的广州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学教材版本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八年级上册教材。六年级教材第八单元出现了罗宾汉(Robin Hood)的对话,八年级第八单元出现了罗宾汉的听力内容,笔者将二者结合起来,设计了一堂以英国英雄人物罗宾汉为主线的中小学语音衔接的听说课。

2、学情分析

初中八年级学生通过初中一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听说综合运用能力,对英语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但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差,懈怠英语学习,甚至出现了抵制情绪。因此笔者这堂中小学衔接课是让学生先从小学知识出发,可以说是从学生的舒适区(comfort zone)出发,培养自信心,然后再自然过渡到初中内容,让学生跳出舒适区进入新挑战。

3、教学目标

(1)学生在了解罗宾汉的过程中,听说能力和技巧得到一定的训练,能从多方面谈论人物。

(2)学生能够乐于思考并且参与讨论和展示。

(3)学生能辩证地看待英雄人物。

二、教学模式设计

笔者参考2016年广州初中毕业班学生英语听说考试的要求,结合任务型教学与以学生为本的学案导学模式,设计成一节衔接中小学内容并紧扣广州中考新题型的听说课。

三、课堂活动展示与意图分析

学生活动一: Who is he?

Let’s enjoy a poem and write down the missing words. Then guess who the man is! Write down the name as the title.

[设计意图]

这首诗歌来自小学课本,笔者进行了少许改动,由熟悉的诗歌内容引入。在原来基础上进行题目和单词的挖空,配合录音,设计成为一个听诗填词的活动。带着任务,学生能更仔细倾听并理解所听内容,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物――罗宾汉。

学生活动二:

Listening (1)

[1] 请根据所听到的内容,选择思维导图中的正确信息,说一段话转述Robin Hood的情况,包含五个要点的内容。 (15秒钟阅读思维导图)

你的介绍可以这样开始:Robin Hood was 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笔者参考2016年广州初中毕业班学生英语听说考试的要求,设计成为一个信息转述的活动。听力训练的内容来自于小学课本,笔者进行了内容的整合,设计成为罗宾汉的自我介绍,指定班上一位同学上台扮演罗宾汉并展示自我介绍。其他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信息,再进行复述,介绍罗宾汉,并由小组推选成员展示。

[2] 你希望了解更多关于Robin Hood的情况,请根据以下提示向他提问至少两个问题。

1. 你喜欢帮助别人吗?

2. 你为什么帮助穷人?

3.……

[设计意图]

中考新题型的最后一环为按提示提问,笔者结合相关题型,设计成一个有实在交际意义的环节。扮演罗宾汉的学生重新上讲台,接受台下学生的访问,并做出回答,由此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学生活动三: Listening (2)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orally.

1. Does Robin Hood have enough money to give to the po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does Robin Hood plan to take from a rich travell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活动三四的内容来自于初中教材。笔者整合教材,把两个场景的内容分开设计成不同的听说任务,检查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理解。在活动三中,学生听罗宾汉与小伙伴的对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问题的回答。

学生活动四:Listening (3)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rally.

1. What does the rich man think of his trip at first?

(It’s safe/ dangerous/ exciting.)

2. Why does the rich man think like that?

(Because he is the king/ a friend of the king/a relative of the king.)

[设计意图]

在活动四中,学生根据富人与朋友的对话选择正确信息做出回答。由于这个场景的听力内容对于本班学生来说稍难,所以笔者将其设计成选项形式,降低难度。

学生活动五:Talk about the picture.

[设计意图]

活动六用作过渡。用一幅来自于小学课本中罗宾汉抢走富人金子的图片,让学生用一到两句英语自由说说初中教材中故事的发展,引出活动七。

学生活动六:Post- listening (Group work)

Give an ending to the story orally, use at least 4 sentences.

After they got the gold, the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小组共同创作故事的新发展,拓展不同的结尾,整个小组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力。

学生活动七: Group discussion

Do you have other better ways to help the po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在活动前,笔者展示自己想象的结局,罗宾汉穿越到了现代,在劫富济贫的时候被警察捉住,入狱了。由此让学生思考罗宾汉出于好意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然后让各小组讨论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去帮助穷人。把听说活动上升到德育渗透。

Homework:

(1)小组角色扮演Book A P125 More Practice Robin Hood and Prince John, 明天展示;

(2)完成31期周报Speaking的口头作文,争先A、奋进B组至少6个句子,天天向上C组至少3个句子。

[设计意图]

加强合作,分层作业,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

四、反思

1.本课对小学内容与中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是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能接受的程度进行设计,从易到难,自然过渡,达到最好的衔接效果。学生在来自小学熟悉的内容中自信地投入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我,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小组学习。笔者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比例分配在同一个小组中,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既分工又协作,做到共同进步。教师起引导作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让英语真正发挥作为语言的交际作用。

3.课堂中创设的情景有趣,学生能从不同方面谈论罗宾汉这个人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快乐参与课堂,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教师能在学生展示后给予适当的反馈与激励,如学生回答正确或表达精彩意见时能说“Excellent” 、“Well done”、“Fantastic”等激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表现,当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先肯定部分,然后再给出指导,如“if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 that will be better”。

5.作业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布置,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个体发展。

6.课堂仍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活动五谈论图片这个环节由于指令不明确,导致有点冷场。如果多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会更有效。还要抓好学生的语音语调,夯实基本技能。另外,小组学习的管理仍然要加强小组长的培训。

五.结语

中小学教学衔接还需要同行们不断探索与尝试,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透彻研究上一段和下一阶段的教材,随时做到教材的适当整合。另外,如有条件,中小学英语教师应互相开放课堂,互相听课,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时衔接。另外,中学的衔接不应只局限于初一级,应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

篇10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点也不错。事实表明,学生只要对哪个科目感兴趣,他的哪个科目就一定能学好。中学生思维的特点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好奇心强,教师利用这个特点,想方设法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声境并貌”导入新课,它新颖、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知识形态,会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奋点”。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3Why do you like koalas?教师先通过多种手段出示图画和声音:Hello,children,The animals are in the ZOO,Theyare all very happy,Can you tell me what animals do you1ike best?然后依次出现几幅动物的画面以及它们的叫声配音。老师请同学们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What animal doyou like best?随后问Why?视听结合,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Target language。同时老师趁热打铁用多媒体中的画面、音响效果进行pairwork、groupwork、或game激发学生学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1.能创设情境,提高英语教学实效。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像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掌握和运用英语,教师要创设相仿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掌握,以至于运用英语,多媒体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能消除不利情境,创设有利情境,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 t8《Howyou’reyour school trip?))一课时,单凭课本上的几幅图画,学生无法具体感受school trip的情景。如果采取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课件,把这些情景以动画显示,将学生带到不同的旅游胜地,就为学生创设了有利情境,如身临其境,在这种情景中,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进行不同角色的交流。同时,利用多媒体上地道的、纯正的发音去纠正学生的发音,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自觉性。

2.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学时,上课时的情景不受时空限制,集画面、声音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再现于学生眼前,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而这恰恰又符合了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感”,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说有了多媒体,使得课堂教学别开生面,其乐无穷。

3.形式多样,加强了互动训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加大练习量,而且还能变换练习题形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练习,例如,我们可以引入生活片断,不仅能进行有效训练,还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反馈信息,使教师能依据反馈信息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从而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4.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多媒体带来的丰富的资源,在深化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识,计算机的反馈信息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扩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训练,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因此,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实途径。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