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9 16:3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

关键词:文明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整合

一、高中历史课程与文明史观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课标为依据,采用课标“模块?专题”式的历史课程结构,古今中外贯通地编排。这种变化拓展了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人为地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散在不同的模块里,结果导致学生学习后感觉知识很散乱,时空观不强。另外,由于知识编排跳跃性大,造成学生知识连贯性差。[1]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自学、多视角分析问题、中外对比等能力,这要在其初中历史学习后具备了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考察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展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古代朝代顺序了解不清、部分重大历史人物张冠李戴等等,严重缺失上述的学习能力。[2]

因此,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材观以及处理教材的能力,思考怎样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进行取舍增减,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真正落实新课改。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新课标、新教材吸收了许多新的学术成果和史学观念,文明史观是其中的一种。文明史观由来已久,以文明视角来透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人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因而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它为诠释历史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用文明史的范式解读新课程体系,适应近年高考命题用文明史观阐释人类历史的命题机制,对高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

二、以人民版必修(I)、(II)、(III)为例的探讨

(一)教材的整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II)、(III),我们大多将其理解为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文化史,多按其顺序来教授,但是这样会割裂历史的完整性。如讲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必然要讲到新兴地主阶级、私田的出现、土地政策以及法家的思想等等,但这一主题的内容在必修一,而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内容却在必修二和必修三,这样不便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因此,根据文明史观的内涵,笔者认为对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可借用数学中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纵坐标就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而横坐标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同时可掺入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对比讲解,这样既有利于具有时序特点的通史体系又没有打破现行的专题史教学。

总之,对于教材的整合,可以以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为主线,并说明这一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融入一定的现代化史观),再串之以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可掺入中西方文明的比较,突出文明的交往、融合与多元性(融入一定的全球史观)。在整合的过程中可以从历史时期、地区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多层次的整合教材、方便教学。

(二)教学的整合

教学整合,即把一些零散的历史事实、结论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通过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1.以加强时序联系为目的的整合

时空观是历史学习的要素,但是在教材编写中,为了适应专题的分类,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往往被切割开来重新编排。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清历史事件的先后关系,须按时间顺序加以重排。这种整合一般针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内容进行,如此整合,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其内在因果联系。[4]

2.以说明高中知识点为目的的整合

高中历史学习专题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现行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更注重结论性阐述,史实部分有所削弱,在教学中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对部分内容要加以强调,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种整合一般针对历史背景知识在课本上没有适度展开的教学内容进行,某些条件下,这样的整合因为偏重叙事讲述,也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5]

3.以对比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整合办法,一般采用列表比较。其好处在于可以把纷繁的头绪化为对比性强的条目,知识点的有序可以加深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这种整合一般针对若干有可比较性、并可加以深入分析对比的知识点进行。

4.以突出核心问题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现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仍在为高考服务,听从高考的指挥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常规考试中不常出现的知识点加以处理,目的既是为了缩短学时、突出主干,也是将相对更重要的知识点进一步厘清与突出。一般来说,常常把某些教材内容处理为另一部分教材内容的背景材料,或让学生自主归纳。这种整合一般针对在考试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在教材编写中又占较大篇幅的内容进行。一般来说表现为提炼历史背景,但也可表现为总结历史结论。[6]

综上所述,由于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近年高考命题机制中文明史观的引入,以及课改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用文明史的范式来整合教材、教学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汉国,马世力等.历史?必修一、二、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

[3] 易克萨维耶.罗日叶著.整合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范晓云.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教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5]王立.试析文明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7).

[6]王光宇.基于文明史观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D] .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1

篇2

>>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历史互动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图表功用 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历史中的实践与探索 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探索 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的探索实践 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实践与探索 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高中历史课堂开展自主探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高中历史图表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历史图表教学探索与实践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永成")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从事近十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最大限度的掌握和理解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途径很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图表教学成为我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图标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86-01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落实,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成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攻克的一个关键课题。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记住几个重要时间、事件就行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和谐发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从而实现教和学的双赢,在长期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探索出了图表式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方法。

所谓图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表和图表展示的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将历史知识整合起来,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记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我们现有教材中的图表比如地图、人物图、形势图、数据表格等应如何利用,以便让它们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能;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如何制作、绘制新图表,创设图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利用教材中的图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起来,不用老师要求他们,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教材中的图表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教学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课《古代中国的艺术》一课“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一子目时,我让学生先观察教材中秦始皇二十六年诏铭和王羲之书《丧乱帖》等几幅书法作品,欣赏其各自的艺术特色,然后问:“你们喜欢哪一种书法艺术?”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你说喜欢篆体,我说爱好草书,他说会写楷书。七嘴八舌,各种书法艺术的特色以及书法艺术的演变也就清晰明了了。来激发学生识记的兴趣。在这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找准教材中每一幅图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点。只要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让他们乐学,课堂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帮助学生识记各知识要点

汉字作为抽象的文字符号,由它组成的一个个知识点不具备什么显著特征,学生不容易记忆,即使好不容易记住了,也很容易忘记。因此,我要求学生在看正文内容勾画标记的同时,注意他的周边环境,例如注意文字的上面有幅什么图,左边或右边有幅什么图?或者说他在什么图的上面或下面?这样,利用学生感兴趣较易掌握且印象深刻的图表为标记,来帮助学生记忆抽象的知识点,效果较好。

三、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一课,如果单纯让学生依据正文内容记住几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和影响,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不想记,这时我们就可以领着学生观察教材中洛克和卢梭的形象插图和课后自我测评中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列表,要求学生分析表格探究:从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得出了启蒙运动时期各主要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能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区分和甄别。

教材中现有的图表便于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而要使学生由点到面整合所学知识点,对知识进行内化重组,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就需要学生在利用好教材中的图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自己制作绘制新图表,培养阅读理解比较综合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如果是新授课,我的做法是:

1、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图表。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透彻的钻研教材,找准内容的关键词,按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设计出一个具有科学性、简易性、条理性的图表。

2、课上自学感知,认真思考图表。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依据目标自学教材,在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整合重组,然后试着把知识要点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教师在本环节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积极思维,自己建构知识框架。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表达,一定能答出最佳的结论。

3、课时合作探究,合力接受图表。新课标要求让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获得发展。在本环节中让学生针对导学案上的表格框架,通过合作探究,小组内合作探究,小组间合作探究,所有小组相互展示。使学生在情感上相互支持和互动,在认知上相互启发和生成,取长补短,接受老师所制作的图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这时教师也可参与到大交流中去,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一起分享体验与感受,并可以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作一引导点拨,深化,也可以接受学生的一些好的见解补充到自己绘制的表格中,实现师生双赢,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篇3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 运用方法

一、在备课时对于课本情感的深入发掘

要想在历史课上充分融入感情教育,就要进行充分备课。一方面,对学生的情况加以准备,另一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了解。针对学生情感识别能力逐渐转变为情绪认识;由对方法论的认识到世界观的形成;理性思维和美感等高级情感的逐渐完善等,确定备课重点。

高中阶段的历史大多是以一种纲领性的形式传授历史知识的。而情感教育的开展,就必须建立在对这个纲领的全面了解之上,即要有目标指向性地挖掘教材,对教学的进程和手段进行认真的设计并拓展必要的课外知识,创设情境,充分剖析教材的显性和隐性情感因素。

二、融情入课,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精彩的开头往往是情感教育的点睛之笔,能引起共鸣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石。

导入,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切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并引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应当根据本堂课内容的情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牢牢把握学生的情感,为整堂课提纲挈领。

三、深入展开,设计情景问题

历史教学的满堂灌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情感的提升和知识的学习相互脱节。而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链接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提升,达到相辅相成的境界。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升华学生情感思维的能力。

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节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文化思想史的讲授与学习是比较不容易体现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流派要内容交错,教材对知识点的描述不生动,只有对要点的叙述。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以情景的设置,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比如,可以向学生举例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由于国家政治凋敝,经济倒退而家徒四壁,最后盗取邻居的钱财。针对这种现象,各个学派将会有什么样的主张?有的学生说,法家会主张严刑重审,儒家会主张进行道德教育,道家会主张道法自然,让其自身觉悟。通过问题的提出和研讨,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教学氛围,所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知识,讲授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会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但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中应注意对关键点的把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点这一主要目标之下,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深刻体会蕴含在教材背后的感情。如果对情景设计不当,反而会使学生迷失重点,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性将下降,与历史情感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升华收尾,总结概括有力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饶有余味地画龙点睛,才能使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历史情感真正融入自己的思想中,使学生的情感从临时性上升到长久性的高度,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具体操作上,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部分,不但要为本节教授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而且要对本节课程的历史情感进行再升华,使教学目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这一章节结束时,我使用这样一段话收尾:“20世纪,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付出了生命财产等的重大代价,形成了今天的较为均衡的世界局势和较为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世界各地区总有一些不安分的势力,试图通过卑劣的手段来打破平衡,捞取利益。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反思战争,看待战争?”此言一出,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虽然这部分在考试中不做要求,但是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理性历史观、和严谨历史情感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给学生留下深入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这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才教育战略是有利的。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情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成分从单纯觉察开始,经过具有一定动力的阶段,最后达到对一个人的行为控制。”实行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应以多种方法相结合,在适当的启发点下,以情景影响学生,全方位地实行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整理;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理性思维形成时期,注重质疑,注重理性分析,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要能系统地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包含了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和内容目标。而每一课的内容目标又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第一领域固然以知识为主,其余两个领域目标的达成也要以知识为依托。掌握学科知识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首要目标。然而,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纷繁复杂,学生如何掌握?培养高中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按专题整理

高中历史课文以专题呈现,从专题这个角度整理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历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1.以同一问题为核心进行系统性整合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编写单位,但专题与专题之间又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故学生学习时常常顾此失彼。若以同一问题进行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并理解所学知识。如,以人教版为例,按“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为问题核心,可以把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

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等单元进行整合,这三个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的政治制度,整合后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2.以相关主题进行中外横向对比的相关性整合

普通高中的历史教材,不仅涉及中国史,还涉及世界史。进行中外对比,可培养学生横向分析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依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师可以先把必修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单元进行整合归纳出若干主题,其中之一可确定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然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单元整合归纳成“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这样就可形成有关于经济政策调整变动的横向对比。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政治制度和经济手段的关系?可以得出哪些启示?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苏又有哪些异同?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对比,这样设问,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帮助学生提高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社会形态特征进行多角度整理

1.以同一历史时期为单位将某一社会的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科书必修部分有三大模块。必修一为政治及政治制度史;必修二为经济及经济政策史;必修三为思想文化科技史。在同一时期,社会历史现象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许多领域,而必修模块的知识呈专题体分布,这给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及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把同一时期的社会不同领域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宋朝是一个争议较大的朝代,教科书涉及宋朝的知识点也不少,但是都零散分布在三本必修教科书中,教师可以引导把宋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进君主专制的措施,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理学的兴起,文化上宋词的繁荣按各个领域汇集起来,总结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样学生既可全面了解宋朝,又可锻炼到多角度观察历史现象的学科素养。

2.以同一时期中外不同的社会形态特征为对比参照进行整合

例如,17、18世纪,中外的社会形态差异就较大。17、18世纪,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已是封建社会晚期;在政治方面,君主专制一步步强化;在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在思想方面,理学是官方哲学,文化专制,但也出现了短暂的清新之风,即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明清时期小说繁荣,文人画兴盛。而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形态就大不相同了。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思想方面,西方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一波又一波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同时,自然科学也发展起来。这样进行对比整合,学生可以对同一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学生也易于理解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后面所隐藏的本质问题。

三、要善于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变得井然有序

这种办法适用于每一单元的学习,教师利用单元主题、课题及课文中每一目的主题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也就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然,整理知识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愿意钻研,热心于教学,并鼓励学生多多交流,就可以把高中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中历史;有效学习;备考策略

一、前言

高中历史是一门较为基础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较会学生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和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善用科学的历史观,对于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将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1]。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历史课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记忆性,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很多学生都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学习方法不好,学习效率不高,本文就高中历史的有效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进行探讨。

二、高中历史的有效学习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1、背功:其实历史很多人认为要死记硬背,其实不然。在高中历史考试中,要全部默写的当然得“硬”背,但是要抽取关键字,一句中总有一两个是关键字,只要抽到关键字,整句话的意思也就差不多了。(当然,不能改变史实)。同时,自己要善于总结,做小抄,可以按时间顺序,按事件类别顺序等等,以一定的规律去记忆,效果更好。小抄可以随身携带,有短暂空闲就可以拿出来瞄一眼,把记忆时间化整为零,即免去打断时间背书的痛苦,效果亦比死背书要好。毕竟在路上或者其它时候想起一个模糊的地方的时候不一定带着书,却能够带着小抄[2]。

2、练习:想要学好历史,练习是肯定的。试卷和练习册里的题目在考试中占较多(比如我们的段考历史80%都是试卷、练习册和书本的)。试卷和练习册是帮助复习高中历史的有效工具,每次做的时候,都要好像是明天要检查,而且对、好、工整之类的要求来做练习。同时,认真分析你的考试试卷,看哪些地方丢分,把做错的题好好分析,看错在哪里,这样明白了问题所在才好对症下药。准备一本错题集,将错题记下,认真分析错的原因,然后举一反三,看这样的重点内容还有哪些,这样的题今后碰到怎样才不会出错,然后不时翻看,不要等到知识完全忘记了才去复习。

3、课外:学好历史,除了课内还有课外。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还要从电脑或课外书中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以便帮助加深印象,开阔眼界,在考试中如果考到课外知识,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学历史就像看故事一样,只要你喜欢听故事,你就会喜欢历史这门课程,不要只看老师说的重点,小字也去看看,这样你就会增加对历史的兴趣,时间是积累财富的本钱,多花时间去看去记,你一定会喜欢历史的,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历史难了。

4、复习背诵:一次背完了还不行,得经常复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告诉你,我一般都在睡前反复背历史,效果不错。)另外,最重要的是你对历史的兴趣,没有兴趣你不管怎样都会开小差的。还有,就是“勤”。要有一个知识结构知识网络知识体系。方法是自己编结构图表,将课文中的章节目内容用一个大表格整理出来,所有的知识用简短的语言加以归纳整理。以后所学知识都放到这个框架里,你的知识就会很清晰准确,越集越多,且不会混淆了[3]。

三、应该及早积累历史方面的知识

我建议那些早已决定选择文科的人,一定要从初中,最晚高一时就开始注意积累历史方面的知识。它有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对不可以存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如果时间充裕,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历史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历史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因为这会使你看不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且容易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而造成不能掌握历史的真正内涵,也许在个别的细节题上能得分,但一遇到综合论述性的题,就只会出现将凌乱的材料堆砌在一起的情况,留给改卷老师的不好印象,会大大影响你的得分[4]。

四、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在这些大致内容列出来之后,不妨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城市经常被作为首都,选择首都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准?再比如,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坚持几百年,有些朝代却如昙花一现,各个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学习历史当中,要培养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极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预见能力。

五、加强高中历史知识点的记忆

我们都知道,要学习好高中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就在于一定要记忆住历史知识。但是从我们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常常都被历史弄得非常烦恼,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记忆,而且就算把几本书都背下来也不一定会做题目。那么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掌握和学习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第一,应该培养对历史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培养对于历史的兴趣。第二,要遵循记忆的一般规律,例如: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先理解后记忆,先记忆后理解、记忆和学习相互结合、边学习边记忆,还可以那些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的历史知识与比较陌生的历史知识相结合。第三,还应该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如数字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逻辑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图表记忆法、提纲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历史是记忆量最大的课程之一,厚厚几本书,内容多,头绪繁杂,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很难把握好。我认为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系列的对比: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特征对比……要善于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掌握这些事件的实质。没有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那么就是好的记忆方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数字记忆法来记忆重要法案的年份。如“1689 1787 1789 1791 1889 ”(1889:日本 《大日本帝国宪法》、1791:法国 《1791年宪法》、1789:法国 《人权宣言》、1787:美国 《1787年宪法》、1689:英国 《权利法案》)[5]。

六、多组织交际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交际性活动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的积极性,能够在活动中排除那种呆板、机械的“注入”,形成学生“自组织”,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我认为,教师在高中历史交际性活动可以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可以是裁判者,要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判定的模式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可以围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来与学生展开了互动交流,让他们自己围绕这些问题来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查询资料来回答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该尽量地予以支持和鼓励。“交流-互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呼唤和激励[6]。

同时,我认为老师在上课时要多关注学生思想,消除高中历史课堂沉闷死角。由于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有些较为枯燥,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实在太多,而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速度较快,我们很多学生还没有听懂,他已经讲完了。所以,我建议我们的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有相当的耐心,而且教起来不能太快,必要的时候,速度要适中,等我们过渡到一定的时间了,才能按照正常的速度来教,尤其对于对后进生,更是要非常的耐心,而且决不能轻言放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按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后进生依然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尽量地去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多给他们具体的帮助指导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7]。

另外,我觉得老师应该走近学生、融入学生。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生理和心理上逐步趋向成熟.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看法,虽然这些见解、看法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但老师首先要懂得尊重这些见解和看法,然后才能去引导他们。高中历史涉及内容繁多,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感兴趣。他们往往都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不认真听,不动脑想。其实这是所有人正常的反应。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由浅入深地给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谢志芳.再议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与思考——高中历史课堂“减负、增效、提质”策略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03):133-136.

[2]冯旗红.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54-157.

[3]池志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体会[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166-169.

[4]胡林梅.谈谈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6):120-124.

[5]王稚韬.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重在实施素质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154-156.

[6]姚焕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蒸汽的力量”为例[J].教育探索.2011(08):144-147.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改;模块;专题式教学

高中历史课改后,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顺序,通过模块和专题的编排来构建高中课程体系和结构,将初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整合为必修(Ⅰ)政治制度史、必修(Ⅱ)经济史、必修(Ⅲ)思想文化史共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新课改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避免简单重复,又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教师把握课改方向、领会课改精神,努力适应并不断调整。

传统的教材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编排,对历史进行全景式描述,以中国通史和外国通史分离式教学为历史学习的基本模式,其中罗列了大量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历史理论,其优点是使学生对整个历史进程有一个全面了解,比较容易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但知识点多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其次,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内容如阅读课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数量有限。所以传统教学模式呆板有余,启发性不足;教师说教口吻浓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新教材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改变了以往历史课程的通史编排体系,以专题式和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其优点是:第一,避免了与初中教材在课程结构上的简单重复。以前的教材安排是初中将中国通史和外国通史学习一遍,高中再学习,这样极容易造成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轻视和放松。而专题式的编排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重新整合,相对避免了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减少了知识内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系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其次,专题式编排内容精炼,模块相对独立,思维层次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开展探究性教学,体现课程标准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当然,随着教学的深入,有些弊端也逐渐显现,比如:教材知识跳跃性大,一个知识分布于几个不同的模块,知识系统破碎,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要理解掌握知识有较大的困难;教材趣味性较差,导致不少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历史等。

面对教材的变化以及国家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更应适时做出调整,挖掘教材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

一、更新教学观念,深入践行朴实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基本上包办或者代替了学生的学习,没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和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授课方式,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提出朴实教学模式,统一备课、上课,使得课堂教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新课程理念。

二、认真钻研教材,合理整合内容

1.加强专业学习,深化学科知识

作为专业人员,教师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既要有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也应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师要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改革的各项文件,上网搜集先行试点地区的宝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仔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并在集体备课时及时交流、总结,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2.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

初中阶段为减轻学生负担,教材删减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内容相对简、浅化,高中教材则以专题式编排,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落差。而且安徽省中考将历史列为开卷考试科目,分值只有70分,使得课时得不到保障,学生基础薄弱,造成初中的知识基础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应适当补充通史内容,帮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扩充必要的历史常识。

3.依托教材,灵活排序

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将教材重新整合,便于教学顺利进行。

4.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科学化、多样化

篇7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教学衔接

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个学科在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变化可谓很大,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历史教师,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初中到高中急剧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从高中学生的角度来讲,必须做好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升级”,从而找到一把适合自己的打开高中历史学门的钥匙。

一、与时俱进,把握高中历史教材相对于初中历史教材的不同。

1.史实内容上。拿到高中历史教材,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老面孔,但是对于这些老面孔的学习角度、把握程度显然是和初中不一样的,要求更高。如果说初中历史多为“知其然”的话,那么高中历史则更加注重“知其所以然”。由于高中生年龄大一些,思维更加成熟,历史的线索及其规律性还有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中历史学习中更加注重的。

2.知识结构上。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它是在初中历史学得很好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专题研究,时空跨度大,更注重思维的连贯性和跳跃性,站得高,潜得深。

3.能力要求上。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比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高中历史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可以初分为历史事实、史学方法、史料解析、历史解释和文字表述。这五类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有相当多重叠的地方,每一类中还可以再分出若干小类。五类目标包含各种能力,如:记忆、分析、推证、想象、表达等,不是某类目标只测某种能力,而是一类目标往往可以测试多种能力。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等等。

二、自我升级,找到了打开高中历史学门的钥匙。

1.观念转变,抛弃“副科”之说。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3+学业水平测试(必修+选修)”模式下,历史学科是选文科必选的科目,选理科,也要通过高二下学期时的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学好每一门功课是高中生义不容辞的任务。虽然选修历史最终是考等级,但是江苏50万考生中要考到2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B,1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B+,10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A,2.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A+,与报考本科院校直接挂钩。所以观念要转变,不是初中的所谓副科之说,只有战略上重视,才能打好每一场战役。

2.高屋建瓴,记住编年史体系。因为高中历史是专题史,所以头脑中要先有一整套编年史体系,否则学起来会云里雾里,摸不着方向。最好先好好看看初中历史教材。如果连中国朝代更替顺序都搞不清楚,就学不好中国历史;如果搞不清楚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大概脉络,就无法记住相关史实,更无从做必要的横向纵向联系,更是无法做对题目。所以,记住编年史体系,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前提。可以编成歌谣记忆,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还有香港版本的:“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当然,还要记住基本的时间顺序,做试题时要用到。

3.重视基础,强化知识点记忆。历史作为文科,多背是应该的,必须把课本前的目录、单元结构、课文结构、基础知识都背下来。要不断与遗忘作斗争,就必须强化记忆。万丈高楼平地起,忽视基础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是华而不实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质的飞跃。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只要持之以恒,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就终会劳有所获。

4.讲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一是先理解后记忆。强化记忆固然是需要的,但不理解就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费力大,收效小,记不准,易混淆,记不牢,容易忘。二是尝试多种方法,如:特征记忆法、重复记忆法、回忆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归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重复是记忆之母。三是广泛阅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所以要多看书,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为历史服务,当然学好历史也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作好铺垫。

5.学会解题,提高解题能力。高考都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必须在多看书、多记忆、多思考、多联系的基础上动手练习,强化记忆,提高解题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做题,适当做一些典型习题,积累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历史试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要重视每一次考试,做到错过不能再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艳芬.现代历史教育呼唤新的理论成果――历史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观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4-7.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5.

[4]叶小兵.历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程 必修课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二、三分模块、按专题进行编排,分别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在这种编排体系下,课程内容古今贯通、中外联系,跨度大,这对于习惯了以时间为序的通史教学的学生来说,在知识点把握上难度较大。在教材的叙述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照应不多,不利于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对必修一、二、三中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政治、经济、文化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治发展状况;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同时,文化反映着经济、政治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历史教学中,复习某个模块中的一个专题时,与另外两个模块的相应内容作对应复习,分析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既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全面、更透彻地认识历史事件,促进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以必修三中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为例,联系必修一、必修二中相应的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对应复习,找出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一、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一相关知识点回顾:封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

对应与联系:通过回顾必修一中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了解封建专制的残酷与腐朽,有利于学生理解反专制这类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产生及其特点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通过回顾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不断加强、思想控制日益严密的史实,有利于学生理解处于高压统治下的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受到相应的政治环境的制约。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统治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危机加重。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出现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成为历史的必然。他们不满于社会现实,大胆批判社会的黑暗,抨击君主专制的残酷,挑战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力求打破专制统治的牢笼,挣脱“正统”思想的禁锢。于是,有了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一传统观念的质疑;有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责骂;有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呼吁。这样,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就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但是,这些进步思想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进一步发展。明末清初,尽管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但封建势力依旧顽固而强势。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明成祖设立并操纵了内阁,进一步加强君权。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一切军国大事取决于皇帝,“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明清两朝政府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加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依旧强大。在这些旧势力、旧思想的压制下,新兴的进步思想难于传播、发展。它无力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也就不能引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

通过思想文化与政治状况的对应联系,便于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特点与发展程度又受到这一政治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政治环境特征。

试题设计1: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威不可分……威分则失权,失权则君贱矣。”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是落后思想,后者是进步思想

B.两种观点都得到当时的统治者认同

C.前者代表封建制度,后者代表资本主义制度

D.两种观点都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分析:董仲舒生活在封建制度的发展时期,他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了封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并非落后思想,从而否定A项。顾炎武的主张违背了封建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愿,遭到统治者反对,从而否定B项。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没有跳出传统儒学体系,其思想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否定C项。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D项正确。

二、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二知识点回顾: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资本主义的萌发。

对应与联系:通过联系必修二中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理解进步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通过联系在封建专制的高压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薄弱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文化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机,机工出力”的现象,产生了“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萌芽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希望有一个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然而,自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这一政策,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政府通过种种手段,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加上受到海禁政策的影响,新兴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种特定的经济形势下,进步思想家希望突破专制政府的束缚与禁锢,营建一个自由、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于是,他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倡导“工商皆本”。这反映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发的时代特征与要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势力单薄的境况下,面对顽固而强大的旧势力、旧思想,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条件,注定它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放人们的思想,不能掀起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通过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的联系,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一定的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题设计2: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主张的社会背景是商品经济自由发展

B.他的主张在当时掀起了发展工商业的

C.他主张发展工商业,压制农业

D.他的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慢发展的状况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项都不正确。明末清初,受到封建政府的压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黄宗羲才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因此D项正确。

篇9

关键词:目标 历史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有效课堂是效率、质量优先的课堂。有效课堂评价的核心依据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围绕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为此,笔者设计了目标引领下有效课堂教学如下结构:

通过以上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将教师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拓展与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检测反馈与学生训练巩固、目标达成评价、校正与课堂小结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重视目标预设,强调目标引领,解决历史课堂学什么的问题。

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它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来设定,因此它应当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整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并切实发挥引领教学全过程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课标要求: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由于高一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对经济史比较陌生。因此,笔者对本课教学目标作如下设定: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近代化为主线,采用展示图文资料、开展课堂辩论、创设历史情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近代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每一目内容也要有相应的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以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为依据,取舍、整合、运用课程资源。

其次,坚持以生为本,展开教与学的双边及多边活动,强调教与学的结合、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解决历史课堂怎样学的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完成目标,笔者首先通过图片形象直观感受明清以后东西方存在的巨大差距,让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性。在教学第一个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近代化的前奏”时,笔者讲述了《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后传统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总结。实现了学与思的结合,学生既学得深刻,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第二个变动:“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时,有关的基础知识初中学过,必修三还将涉及到,因此,采用学生阅读课本,填写基本知识表格的方式,重点讲解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对的评价。从而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完成本目的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于第三个变动:“中国的产生――中国近代化的新动力”,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点拨思考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进而概括产生背景,然后展示地图,直观感受中国的产生地点,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直观感受中,达到思考和学习的效果。从整个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看,教与学结合、学与思结合、知与行结合,实现了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校正及课堂小结,检验历史课堂学得怎样。

教学检测不仅仅是在一节课的最后,在完成一个知识点以后,尤其是完成一个教学重难点之后,就可以设置问题,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在一节课的最后设置的问题一般多选用历年的相关高考试题。

在本课的教学检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买办”、“中国近代企业”中的“近代”等概念理解不清,对“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区分不清。检测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因此当堂得到了解决。在全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列出几则材料,问:谁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谁为中国近代化埋单?谁是最大的赢家?通过这样的检测不但检验了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程度,而且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拔高,大量的材料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篇10

我想,历史应该是更能启迪智慧的学科,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上课仅是根据书上内容照本宣科,那我们仅仅是知道了一些过去的事情而已。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扩充一些课外知识,举举生活中的例子,说说社会现实等。

(杨涛)

老师上课要有重点,有的时候太面面俱到反而使我们糊涂了什么究竟才是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可以提醒我们标记出来。(陈倩)

老师在课上要多与我们交流,了解我们的想法,并且在课上要给我们思考问题的时间。(夏烨春)

尽量用多媒体上课,这样比较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写板书的时候要详细清晰,把要点都一条一条列出来,这样就方便课后复习了。(陶俊杰)

老师上课最好幽默风趣一些,把课堂气氛搞活了,学习自然就轻松了,也不会想着开小差了。(韩雨夏)

讲新课的时候,有相关的已经学过的内容,老师可以带领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对于重点知识要归纳清楚。(顾佳)

课堂上做练习的时候,除了选择题,也可以让我们做一些材料题,多讲讲主观题的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陶晓婷)

课堂上可以给予一定的时间让我们自己学习,对于比较难懂的内容要多分析,一节课下来,要给我们这一课的知识结构。(姚宁萌)

……

学生的真诚使我深受启发,我更明白了学生眼中一堂好课的标准,同时也使我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经过整理、体会和反思,本文简要谈谈我对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浅见。

一、增强课堂吸引力

在学生眼中,历史课堂通常是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更不是他们喜欢看的。因此,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当然,这也必须是以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为前提的,不是依靠教师的胡侃漫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历史需要通过理解来掌握更多内容,面对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可以采用举例子、情景模拟来阐释;面对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可以以讲历史故事、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上课适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切以学生快乐学习为出发点,课堂形式不必过于拘谨。比如,学习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对于儒、道、法三家思想,教师可设问:“面对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若遵循儒、道、法三家思想,教师可分别采取怎样的做法?”这样,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引发思考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儒、道、法家的思想内涵。

另外,教师要重点把握好课堂内容,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析到位,内容条理清晰,充分利用教材,但不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如果学生一堂课下来连重点内容都搞不清楚,那么,这堂课就上的失去意义了。上课,就是要使学生知道教师讲了什么,关键要使学生有所收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将重点讲好讲透,讲课尽量做到“少而精”。

二、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现用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以模块、专题的方式呈现,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不具备历史的时序性,甚至出现知识的断层和跳跃。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整合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将人教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整合起来,作为1917-1945年的苏(俄)史专题,或者在讲政治史的过程中适时渗透一些经济史、文化史的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再比如,可以把必修二中的第一、三、四单元放在一起先讲,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掌握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现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发展变化了。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每一位高中生最后必须通过高考的选拔,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显然是不

够的。

但很多学生认为学历史就是背书,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对于高中历史来讲,只把历史停留在“背”的阶段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目标,必须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授新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实例进行知识点的扩散,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者可以从一个知识点引申出相关已学内容,引导学生做出分析比较,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但这些都是教师在课上起主导作用,学生很大程度是“被”参与到课堂中的,思考、回答问题也是“被”提问后才进行的,现在我们的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被”接受的状态,这对于能力的提高是一点帮助都没有的。我们的课堂,是要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个“问题”,是学生的疑惑,并非教师的疑惑。因此,我觉得在课堂上适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不解的内容,可采取建立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得功利一些,就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但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新教师包括我在内,由于经验不足,课前备课很充分,备的内容自然就多了,讲课时又不敢大胆取舍,这样就造成课堂内容繁琐,用时过多,一讲到底,练习也就自然而然地拖延到课后去完成了。课后作业难以保证质量,再就是通过作业批改反馈的学习中的问题,必须留到下堂课进行讲评,这期间间隔时间长了,学生就会遗忘做过的题目及思考方法。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最重要的练习放在课堂完成。在完成了某个知识点之后,教师要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的试题,及时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另外,课堂上适当练习一些主观题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练习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将思考后的答案自己先写下来,然后教师再进行思路的点拨,这里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关键要授予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提高教师感染力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这个教师,才会喜欢上这个教师的课。这里简单从两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1.独特的教学风格。一些教学经历告诉我,学生不喜欢一个知识贫乏的历史教师。教师在完成平日的教学任务之余,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拓宽知识面,多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多阅读多研究,不断充实和完善教育教学理论,以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教学。另外,教师要不断锤炼教学语言,授课过程要做到语言幽默风趣、表述言简意赅、问题指令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叙述声情并茂,相信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能集中到课堂上了,才能做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2.鲜明的人格魅力。作为教师,要传达给自己的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平时生活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用微笑感染学生,用耐心和信心影响学生,用激励帮助学生,用智慧引导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带着爱心、激情和微笑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历史中获得思考和启发,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历史教师还应具备思考的精神,对于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不人云亦云,在教学和生活中感化学生,使学生能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