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范仲淹范文
时间:2023-04-04 13:4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幕遮范仲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上海卷)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广东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3 (山东卷)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江苏卷)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 (北京卷)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山映斜阳天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6 (湖北卷)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7 (天津卷)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舞榭歌台,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重庆卷)____________,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9 (福建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10 (安徽卷)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1 (江西卷)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2 (浙江卷)____________。独上高楼,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13 (四川卷)《沁园春・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参考答案]
四、古词曲名句名篇默写
1 梧桐更兼细雨
最喜小儿无赖
2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 会挽雕弓如满月
斜阳草树
4 不知天上宫阙 又恐琼楼玉宇
5 只是朱颜改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6 乍暖还寒时候
7 叶上初阳干宿雨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 自胡马窥江去后
9 如今有谁堪摘
10 楚天千里清秋
11 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篇2
关键词:文学;继承;革新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085-01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或曰“不会吟诗也会偷”。所渭“会吟”、“会偷”,即善于因袭点化,推陈出新。因袭是古人用功入门的捷径,点化是大方升堂入室的秘决,历代文豪莫不经由此道而成名成家。这正反映了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例如:
“秋风起兮白云飞”,“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是汉武帝《秋风辞》中脍炙人口的名句。然而前者蹈袭汉高祖“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歌》,后者源于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被誉为“音韵谐和,文情并茂”的绝句而收入《中国古代名句辞典》,可它却出自五代翁宏的《眷残》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敏》)化用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郭沫若一九三七年七月从日本秘密回国,于归国船中步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诗选》)原韵写成了一首《归田园书怀》:“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和韵与鲁诗内容无关,袭承其韵而深表爱国之情。同志的许多名句如“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脱胎于李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致酒行》);“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是从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演化而来的;“树欲静而风不止”(1957年5月20日为《人民日报》撰写的社论标题)出自“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说苑?敬慎》);“人生易老天难老”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沿袭李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捧铜盘仙人掌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出自《红楼梦》黛玉之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出自《诗经?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出自韩愈《送穷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他的秘书田家英为他草拟“开幕词”的得意之笔。
如此因袭继承,古今中外的大家都有过。他们正是在摹仿中沿浊而更清,点化而出神的。或用意而更新,如范仲淹“碧云天,黄花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苏幕遮》),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西厢记?长亭送别》)因袭而点化较范氏状秋色(色彩鲜明)达离愁而意境更深;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点化李白“借酒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栈别校书叔云》)的诗意,而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状愁绪绵绵的心境生动形象;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夜泊秦淮》);王安石“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桂枝香》);陈后主“玉树花,花开不复久”(《玉树花》)皆袭用杜诗借讽当朝统治者不吸取沉痛教训的亡国之忧;五代翁宏《春残》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双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晏几道《临江仙》词用翁诗成句“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然翁诗不出名而在晏词中却十分显赫,极和谐融贯,情景交融,与全词浑然一体,比翁诗出色有名。
但凡前人杰作,后人拟之,非雄才博学,鲜有过人者。杜甫“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拟苏子卿“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晖”;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拟庚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韦苏州“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拟简文帝“湿花枝觉重,宿鸟归飞迟”。三者各有所本,然尽皆青于蓝而胜于蓝。
篇3
关键词:图式理论;古典诗歌教学;“悲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96-02
一、“图式”理论及其内涵
古希腊的哲学著作中最先提出图式二字,只不过其含义与今日大不相同。深化图式理论的第一人是康德,而将之运用到心理学领域是英国的巴特利特。瑞士的皮亚杰将图式理论用于认知心理学中,美国的鲁美哈特创造性地把图式理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联系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是该理论的佼佼者,他把图式理论当成是人类学习的生成模式的一种方式。他认为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主动选择加工的过程,如果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外界的信息建立起积极的联系,那么学习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1]毫无疑问,阅读、写作均存在一定的图式模式。有研究者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随当前阅读的内容不断主动地激活读者背景知识,将当前的信息与先前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文章的情境模型的过程[2]。按照图式理论,如果一个阅读者在阅读某个材料时,无法将大脑中的图式与材料信息建立相应的关系,则其信息的解读是无效的。据此而论,当阅读者无法解读材料时,如果帮助其建立阅读图式与外界信息的联系,或者激活其阅读图式,阅读者便能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解读文本。而且如果图式能从不同角度引导阅读者对信息的理解、破译,能产生举一反三,为创造性阅读与个性化阅读提供条件。
二、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首先,古典诗歌的语言系统与今日迥异,今人与古人处于不同的语言背景与文化背景中,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其次,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讲究声律、平仄、对偶,语言高度凝练,具有多义性,而中学生的阅读素养不够扎实,尚难把握诗歌之美。最后,古典诗歌的意境十分抽象,最难破解。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障碍。特别是中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十分有限,不经巧妙点拨,难以体会个中奥妙。而传统的教学法不尽如人意,采用新的教学法也就十分必要了。当然,难点也有突破点。如近体诗的平仄是固定的,押韵的地方也是固定的,教师便可总结其中相类似的诗句。又如古典诗歌的一些意象具有固定含义。如“东篱”、“黄花”、“柳丝”等诸多意象在诗歌中意义大体是不变的。又比如,一些诗歌中的句子,组合形式具有特殊性,如有些诗句全部由名词组成,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些由纯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的诗句,意象密集,画面感强,颇似几幅山水画的集合,其风格不尽相同,但其所描绘的景物均有一种苍茫之感。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便会发现这些诗词作者有相近的感情倾向。有了这些共同点,教师便可总结这种句式的图式,引导学生加深印象。上述所论的共同点较难以掌握,缘于其尚未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化的信息以基本规律、基本概念与主题思想为理论依据,体系简易、中心突出,易为学习者所心领神会的,它可以使得记忆变得明晰化,加深印象[3]。从这个角度说,如果能通过图式理论促进诠释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便能极大促进对诗歌内涵的准确把握。那么,如何促进呢?首先,应从诗歌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从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范式”。所谓的范式就是诗歌表现出的一种共同的知识组织形式。例如歌颂春天的诗句,可以从三方面归纳其图式范式。第一,画面的色彩。第二,表现诗人喜悦之情的词语。第三,描写春天景色的意象。其次,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建构诠释诗歌的知识点的图式范式。而且,当旧的图式范式的内容不断发展与深化,便会递进为高一级,新的图式范式。以伤春为主题的诗句为例,如伤春诗原因生成图式为(思征人、报国无门、贬谪外地、仕途偃蹇、韶华消逝、人生感伤、爱情失落……);情感表现图式为(愤愤不平、哀而不伤、郁郁寡欢、郁结于胸、抑塞磊落、黯然神伤……)这几个诠释伤春诗歌的范式便可成为建构伤春诗歌的图式。这种图式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联想。最后,探索图式下面的低层图式有助于实现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4]。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不断建立图式有助于对古典诗歌进行深入解读。比如在熟悉伤春诗的图式范式后,还应让其了解低层的图式,如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等。
三、图式理论在几首“悲秋”词曲教学中的运用
在古典诗歌里,“悲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传统。这类诗歌中,意象的选择,作者情感的特征,诗歌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呈现出一种范式。为了研究方便,这里放宽了“悲秋”的概念,我们将中学语文课本中,李煜《相见欢》、柳永《雨霖铃》、马致远《秋思》、范仲淹《渔家傲》《苏幕遮》、王实甫《长亭送别》、李清照《声声慢》等归为悲秋作品。首先,从上述作品中,我们可以抽绎出主要的景物意象。西楼、弦月、梧桐、东流水(《相见欢》);烟波、暮霭、酒、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秋思》);大雁、落日、孤城、浊酒、霜(《渔家傲》);碧云、黄叶、寒烟、斜阳、明月、酒(《苏幕遮》);碧云、黄花、西风、北雁(《长亭送别》);淡酒、(秋)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声声慢》)。我们不妨从这些诗词中,归纳出几个频率较高的意象,分别为(秋)西风、(残)月、(浊)酒、大雁。通过对“悲秋”的词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某一相近内容作为吟咏对象,其往往会形成某种相似的范式。如“悲秋”词在意象的选择上,首先偏向于选择色彩暗淡、质地凄清的词语。其次,其所选择的高频意象西风、残月、浊酒、大雁,说明了“悲秋”情感的表现有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缘于词中抒发了某种相同的思乡之感。这种思乡之感,教师可根据思乡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图式范式。马致远《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羁旅行役者的悲凉感受。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对故乡的深刻思念,表达了建功立业与思乡之苦的矛盾心态。范仲淹《苏幕遮》:“黯乡魂,追旅思”表达了词人萦绕不去的思乡之情,是对故乡昔日人事的追忆,难以释怀,不禁潸然泪下。杜甫《月夜忆从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抒发了杜甫战乱中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通过描写故乡的月亮,倍增对家乡和弟弟的想念。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写了诗人漂泊他乡孤寂凄清之感,表现了眷念故乡之情,但淡淡的乡愁含而不露。思乡是古诗永恒的主题,但诗人的情感因为处境、身份等因素流露出不同的感受,在讲述“悲秋”词中,教师当举一反三,总结归纳,授人以渔。其次,我们还应抓住反映词句情感特征的关键词句。《相见欢》为“寂寞”、“许多愁”;《雨霖铃》为“无绪”、“无语凝噎”、“伤离别”;《秋思》为“断肠人在天涯”;《渔家傲》为“归无计”、“人不寐”、“征夫泪”;《苏幕遮》为“黯乡魂”、“愁肠”、“相思泪”;《长亭送别》为“总是离人泪”;《声声慢》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悲秋”有不同原因,词人或者伤离别,或者思故乡,或者忆往昔,或者叹如无根浮萍,其情感倾向十分鲜明,可归结为“悲”与“愁”。教师可进一步延伸,对其他类型诗歌作品进行总结。如“咏怀诗”、“闺怨诗”的情感倾向。最后为作品均显示出伤感的审美风格,这种对“悲”的表达使得作品的节奏舒缓而徘徊,难以消散。当然,除了《声声慢》开头的句子,其他词的节奏均为舒缓的。因而在朗读时,要引领学生体会句尾押韵之处的凄清、悲伤之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莫雷.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第一次接触波上寒烟时,是范仲淹的《苏幕遮》,“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我觉得,那时用一见钟情最合适不过。首先,我觉得里面有我的大半个名字,其次,我觉得它的意境很美。此罢,便深深地迷上了波上寒烟,把它想象成是我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恰逢那时刚刚申请了,想都没想就把它用作了网名,这一用就是近五年。
波上寒烟呈现的意境是唯美的,碧波荡漾,白雾茫茫。波上有雾,雾中有船,船中有人,然后我就坐在岸边的石板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这是我最开始通过波上寒烟幻想出来的景象。就是这么爱幻想,就是爱这么幻想。五年了,我对波上寒烟的理解没有什么改变,更成熟的想法也没有滋生。不过它所承载的意义多少还是有点儿改变的,记得那时刚开始用波上寒烟时,它是有三种含义的。现在再让我一口气把那三种含义表述出来,我表示很困难,即使没忘记,也不想再提了。
记得刚来大学时,有一种冲动,在大学期间写本书或集子,名字就叫《寒烟》。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表示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三年前那个踌躇满志的我,那个满腔热血没地方撒的我,最终还是被平庸了,没有坚持最初的梦想。也罢,平庸自有平庸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甘于平庸也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享受平庸更是一种境界。只是我还没达到登峰造极之境,没体会到乐趣罢了。
现实生活中,波上寒烟只能被暂时放下,身边的人都是喊真名。说到这,我觉得他们对我的称呼还真是多样化,有喊名字的,有人喊飞哥(是现在喊的最多的),我最喜欢的还是韩董,不过那只是高中时少数人喊的,现在听不到了。
后来认识了一群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他们习惯喊我寒烟,我很受用。问好寒烟,寒烟安好之类的话百听不厌。这些人虽然素未谋面,也未深交,但从他们的文章中,我可以读出他们的心境,读出他们的魅力,读的出他们都是性情中人。
记得还写过两首用波上寒烟命名的诗词,错了,严格意义上说是写一首,改编一首。
波上寒烟其一——-灯影桨声里
灯影桨声里,烟犹寒,水犹寒,烟波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烟花易冷,暮雨潇潇落漫肩。
落漫肩,笛声寒,波影残,
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
波上寒烟其二——-烟雨中的民主湖
迟暮雨歇意阑珊,
波上寒烟冷素颜。
人湖相望不相闻,
我心思君念君安。
篇5
据笔者统计,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收录的63首诗词作品中,直接或间接涉及登临的有19首。[注]这些作品一般具有意境阔大、兴象高远的特点。本文主要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作品为例,观照登临诗词的文化内涵。
一、 景象:雄浑和壮阔。居高,汇集生动的形象;临远,展现开阔的意境。
不管是登山、登台、登楼、登阁,登临行为给诗人提供了一个居高临下、俯视大地的宽广视角,诗人即景会心,将从制高点看到的景象扫描进作品,作品就呈现出登临之作特有的艺术效果。
作者登临获得的景象不会局限一隅,往往在空间上比较广阔,层次上比较分明,意境上比较雄浑。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由近而远描写所见景象:
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辽阔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茫茫愁思充溢其中。近观芙蓉出水,惊风“乱”,薜荔附墙,密雨“斜侵”。远视则茂密丛林遮断千里之目,曲折江流有似九回之肠。城楼之登临令诗人获得了一个宽广视角,从这一视角目睹的凄凉景观,特别适宜表达时代悲声、志士悲歌。
柳永《八声甘州》展示的登临景象之雄浑壮阔“不减唐人高处”(苏轼语)。这是一个暮雨后的清秋时节,词人俯瞰大地: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猛烈凄厉的霜风过处,关塞江河,骤然冷落,只有落日一抹惨淡的余晖,投向词人所在的高楼。于是,红花凋敝,翠草减色,万物的芳华随着秋雨的侵蚀和霜风的摧残逐渐消歇。《八声甘州》描摹的景物,有着开阔博大的形象和深致邈远的意境。东流江水、冷落关山、当楼夕照,都显得形象博大,在这样开阔的背景之下抒发人生悲情,便显得气势沉雄,兴象高远。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宰相》),“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辛弃疾《沁园春》),诗歌史上,这类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常常出诸登临之作。这是因为,雄浑壮阔的景象往往与居高临远密切关联。居高,汇集生动的形象;临远,展现开阔的意境。假如不是登临仰望或俯视,作家笔下不可能出现这样视野开阔的形象。
二、 望远:思乡和怀人。遥望远方,幻化故乡情景;翻涌思绪,浮现亲人形象。
独在异乡的异客登临高处遥望远方,眼前最容易幻化出故乡风物。杜牧《题齐安城楼》:“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秦观《满庭芳》:“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与此同时,登临高处遥望,最容易由此及彼,念及亲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柳永《西平乐》:“秦楼风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遥望远方,幻化故乡情景;翻涌思绪,浮现亲人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视野,传送思乡怀人之情的登临之作不胜枚举。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汉乐府》)眷恋故乡、怀乡思归之情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登临行为酿就的这种情感犹为强烈。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乡魂”黯然凄楚,愁绪缠绕心头。好梦做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词人月明中倚楼凝想,愁怀更甚,不由发出“休独倚”的慨叹。消愁不免“倚楼”,“倚楼”更添离愁,高楼独倚的场景透射出乡愁离思之深重。
社会生活中,朋友间那种肝胆相照的友情,恋人间那种生死相依的恋情,曾感动过无数的读者。《寄李儋元锡》是一首向友人倾吐政治怀抱和苦闷的诗。韦应物与友人分别已届一年,“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需要友人深厚的情谊来浇洗胸中的块垒,诗人西楼望月,成为异地怀人的一个经典画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一个片断,展现的是扁舟游子与楼上佳人间相思相望的一个镜头,传达着永恒的相思情愫。众所周知,因其永恒,这一镜头在唐诗宋词中被反复展示。
柳永《八声甘州》将思乡和怀人紧密结合起来,呈现出强劲的艺术张力: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是羁旅行役词中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怀人名作。暮雨潇潇,江天寥阔。词人在楼上“正恁凝愁”,佳人在故乡“登楼望”。自己之所以“不忍登高临远”,是因为“故乡邈远,归思难收”。词人反复突出“登”“倚”动作,铺展出登楼行为蕴含的文化意蕴,取得了言少意丰的效果。
三、 叩问:历史和现实。仰望天空,引发思古幽情;俯视大地,触发伤今意识。
登临创造了一个天人对话的机会,诗人思接千载,很容易进入与古人沟通的话语情境。陈子昂《燕昭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王安石《桂枝香》:“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辛弃疾《水龙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诗人思古情绪的引发,登临是一种重要媒介。
仰望天空,对话古人,引发思古幽情。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西晋名将羊祜。时光流逝,朝代更替,羊公碑却依然屹立岘山。“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来自今日的登临。当诗人将目光投向幽远的时空,缅怀古人,不禁凄然伤怀。胜地登临,睹今思昔,是登临之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另一方面,诗人总是将目光投向现实。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刘克庄《贺新郎》:“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俯视大地,关注苍生,触发伤今意识,登临行为是一种催化剂。
南宋词坛的许多登临之作,悲壮之声为其基本音调,爱国之情为其基本内涵,不知感发和沸腾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梦幻和热血。辛弃疾《菩萨蛮》“借水怨山”(周济语),抒怀郁孤台: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青山可以遮断视线,却阻挡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百姓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江水千折百回,终究会汹涌翻腾,滚滚向东流去。这是用冲破重峦叠嶂的滔滔江水,表达词人百折不回的意志和决心。因登临而引发深重忧患意识的作品,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作尤为突出。
四、 愁思:孤独和愤激。置身天地间,催化孤独感;游目楼台外,触发愤激情。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王粲《登楼赋》)然而,事实上,登临的效果往往与登临者的主观愿望相反。登高临远引起诗人悲情,差不多成了登临之作的主旋律。宋玉《高唐赋》:“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太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悴。”“囊括古来众作,团词以蔽,不外乎登高望远,每足使有愁者添愁而无愁者生愁。”(《管锥篇》第三册876页)钱钟书先生对登临之作主体情感的概括,诚不刊之论。
“客羁臣逐,士耽女怀,孤愤单情,伤高望远,厥理易明。”(同上)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怀才不遇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置身广阔大地、寥廓天空之际,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泪下。在这里,登临幽州台成了引发诗人悲情的催化剂。外在形象的孤独,内心深处的孤独,这种“陈子昂式”的孤独在唐诗宋词里屡见不鲜。登临者在偌大的空间之中面对茫茫宇宙,顿时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孤单,那种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辛弃疾《水龙吟》的孤独感表现为抒情主体对知音的渴望与呼唤: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夕阳西沉,孤雁悲鸣,登上建康赏心亭的词人辛弃疾看到腰间佩戴的宝刀,情不自禁地拍打着亭上的栏杆。“把吴钩看了”三句,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展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高度概括了那些空有恢复之志却难觅知音的孤独者心态。
登临行为对作家情感产生的影响,在那些悲剧人物的作品中,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和非同寻常的意义。岳飞《满江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靖康之耻,至今未雪;臣子之恨,何时泯灭?深仇大恨,不共戴天。词作对女真贵族蹂躏中原、荼毒生灵的切齿之恨,“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陈廷焯语)。作者那种“壮怀激烈”的悲愤之情,令多少志士扼腕喟叹。
置身天地间,催化孤独感;游目楼台外,触发愤激情。在南宋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刻,登临之作中不断出现高亢激越的时代悲声。“曳杖危楼去”的张元,“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贺新郎》)。“佳处缥缈着危楼”的陆游,“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水调歌头》)。“送我今夜岳阳楼”的张孝祥,“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水调歌头》)。“楚望古湘州”的袁去华,“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水调歌头》)。在南宋这个特定的时代,有志之士发出的登临“悲声大合唱”,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的仁人志士发出的最强音。
五、 悬念:遥想和梦幻。对面落笔,遥寄深情;梦里写怀,幻化奇景。
登临行为的虚化是诗家常用的一种手法。对面落笔,遥寄深情。作者的叙述视角不是瞄准自身,而是撇开己方,落笔对面,转换角度,易位主客,通过写对方的情态来展现深邃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情感。杜荀鹤《新雁》:“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诗人从故园落笔,不明言自己思乡,却用“想得”一词,勾起故乡亲人登楼赏月思念自己的联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设身处地遥想山东兄弟“登高”之时如何思念自己,以曲笔写出“忆山东兄弟”之情。
对面落笔寄深情这种手法,宋词中亦多见。欧阳修《踏莎行》: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楼高”三句,是行者对居者的设想。行者由自己的离愁推想到居者的离愁,又由居者的离愁而想到居者会登高望远。别上楼去靠着高高的栏杆痴望了吧!人已行远,杳无踪影。这就语多一层曲折,通过写对方的情感表现了深邃的意境。
梦里写怀,幻化奇景。这种手法特别适宜表现浪漫情感。通常所言的登高,大多是登临实地,别有一种登高,不是踏实而是蹈虚。李清照《渔家傲》:“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凭虚御空,下视云雾笼盖,千帆飞舞。梦中蹈虚,不仅听到天帝殷勤相问,还向天帝一吐衷曲。辛弃疾《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词人登天而望,与月为伴,俯仰之间,人事已经千年,在浩浩茫茫的太空,遇到素所景仰的太白和东坡,于是相约携行,直上广寒。这些词作写梦中登临,突破了高度限制,幻化出奇丽景观,高扬着浪漫主义精神。
写梦中登临之作唐诗中已多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展现的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为此中迥出之篇: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灵运当年攀登的云梯,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这一切奇景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一处,辉煌灿烂,气象万千。
六、 熟套:倚楼和凭栏。倚楼,凸现时间之长;凭栏,显示空间之广。
“言凭高眺远、忧从中来者,亦成巢臼。”“摹写楼危阁迥,凝睇含愁,栏干凭暖,渐成倚声熟套。”(钱钟书《管锥篇》第三册877页)当登临行为被广泛地写入作品,积久成习,就有了程式的性质与意义。程式化的登临行为表现得最明显的是古典诗词中写得最多的两种登临行为――倚楼和凭栏。倚楼和凭栏出现的频率之高,范围之广,说明其对诗词的介入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诗人借倚楼、凭栏这些动作寄托了种种情感。
作家们在抒发各种愁情时,往往借助于倚楼这一行为来表现。白居易《长相思》:“月明人倚楼。”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而在宋词中,凭栏现象更是层见错出。戴复古《木兰花慢》:“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归鸿。”秦观《画堂春》:“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倚楼,凸现时间之长,伫立楼阁,怅望弥久身体疲惫才有“倚”的必要。凭栏,显示空间之广,栏杆将空间切割为二,栏内的狭小和栏外的旷远引起登临者对大自然广阔空间的向往。面对茫茫苍天,作家独自登临,可以毫无顾忌随心所欲地抒发人生的感叹。栏杆是抒情主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把握自然景观的凭借。凭栏远眺,抒情主体的情绪便借着目力与想象飞越远方,凭栏过程既是情绪的蓄积,也是情感的倾泻。
在《唐诗宋词选读》中,我们读到这样的语句: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李《浣溪沙》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赵嘏描写的情景韵味清远: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倚楼人正吹奏横笛。柳永想象的细节委婉动人:佳人倚楼眺望,多少次误识归舟,又多少次化喜为悲。李悲秋的感触含蓄不尽:风雨高楼,泪花纷飞,凭栏寄恨。岳飞悲愤的情感喷涌而出:雨后凭栏,怒发冲冠,百感交集。
诗人常有登临行为,但又常常害怕登临。于是“一登楼,就发愁”成了一种常态。不少倚楼和凭栏之作表露出这样的情绪。《唐多令》:“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怕上层楼,十日雨。”万俟咏《昭君怨》:“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潘枋《南乡子》:“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两种矛盾的心理反映出词人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给登楼之作染上了一层悲凉色彩。
在《唐诗宋词选读》中,我们又读到这样的语句: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欧阳修《踏莎行》)
明月楼高休独倚。(范仲淹《苏幕遮》)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令》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欧阳修的词句,表达了羁旅之人心中的牵挂;范仲淹的词句,表达了不眠之人心中的伤情。李煜“莫凭栏”三字之中,蕴含着多少血和泪;柳永“不忍”一语之内,寄托了多少怨和愁。当倚楼和凭栏被“莫”“不”“休”这类副词限定以后,倚楼和凭栏简直就是愁与恨的代名词。
“因发愁,怕登楼”的另一种表述是故作潇洒和开脱。在《唐诗宋词选读》中,我们还读到这样的语句: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杜牧故作调侃之语,其实内心并不超然,正言欲反,“愤激之思,以旷达出之”(缪钺语)。辛弃疾以“欲说还休”四字故作洒脱,更显得愁思疑重,无法解脱却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却又无从诉说,故言“欲说还休”。
自从王粲写了《登楼赋》,抒发了“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淹兮少留”的感叹之后,历代登临之作,层出不穷,延绵不绝。这些作品,或欣赏山川之美,或寄托儿女之情,或感怀乡国之悲,或抒写人生之愁。一次次浸于前人千古凭高的华章之中,一次次提升了我们的视界,又一次次丰富了我们的心灵。从这一角度欣赏《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登临诗词,的确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享受。
[注]:
篇6
1、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纳兰性德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7、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9、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11、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12、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1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15、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纳兰性德
1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
1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8、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1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20、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2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2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25、愁肠若牵绳。——韩愈
2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7、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28、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3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6、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3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3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3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40、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41、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
4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44、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4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翻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4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7、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4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0、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梦江南》
5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5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5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篇7
【备考方略】首先,考生不妨对过去两年所学古诗词进行梳理与归纳,结合2016年考纲要求理解、记忆重点诗词句。容易被忽视的是现代诗歌,中考中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出镜率最高。特别提示:2016年大部分省市提出进一步加大理解型默写题的考查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忆诗词时还应理解诗人感情或诗词主题。此外,还要关注古诗词中“异曲同工”或有着相同意象的诗句。
【模拟演练】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碧”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酒纵横,是中国古代许多诗人的最好写照。陶渊明《饮酒》中写自己纵酒隐居的真正意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惟愿兄弟平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开篇以宴会场面的盛大反衬自己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宋代欧阳修自号“醉翁”,写下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其中写欣赏山水之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此外,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带有诗酒况味的句子:“______,______。”
3.对于家乡的向往,是天涯游子一代又一代的传唱。“日暮客愁新”,崔颢《黄鹤楼》在日暮时分抒发思乡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中连用山、夕阳、湖水、芳草这些意象表达客居他乡游子的哀愁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写夕阳西下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
4.杜甫的《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意境一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此外,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______,______。”
5.古诗词名句中以“雨”为意象的句子有很多,请写出连续两句:“______,______。”
【热词二・名著阅读题】
【备考方略】随着课改的深入,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朝注重具体情节、丰富命题形式趋势发展,简单识记作者、主人公远远达不到考试要求,阅读原著是最重要的。特别提示:阅读时要把握重要故事情节;明确人物性格及其代表故事、经典语言。名著阅读新题型有两类:呈现名著片段,提问相关问题;观察名著插图,走进名著文本。
【模拟演练】6.下面是《黄永玉大画水浒》中的两幅画,写出人物的姓名、绰号,并任选其一概括其性格特征。
7.写出下列《水浒传》插图的故事名称与情节。(不少于30字)
8.阅读《水浒传》(第六十回)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简述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
9.阅读《简・爱》第三十七章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简,你愿意嫁给我吗?” “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 “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侯。” “是的,先生。” “真的吗,简?” “完全当真,先生。”
文中的“先生”是谁?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先生”变成残疾人的原因是什么?
【热词三・文言文阅读】
【备考方略】文言文阅读中,备受命卷者青睐的是课内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考查考生迁移拓展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中考复习中文言文多而杂,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索然无味,复习效果一般。因此,笔者建议考生提前做好初一、初二文言文复习,掌握当地考纲规定的重点文言文的字词句翻译、文章主题、作者情感。特别提示:中考选用的课外文言文多以人物传记为主,学有余力、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不妨阅读《二十四史》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可结合本刊“中考古文赏练”备考。
【模拟演练】【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走送之 (2)俟其欣悦
(3)濂具以实对 (4)微景廉
11.翻译下面句子。
(1)家贫,无致书以观。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12.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______”。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______”。
13.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
1.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3.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6.花和尚(鲁智深、鲁达、鲁提辖) 性格: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青面兽(杨志) 性格:精明、警惕,性格孤立。
7.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浔阳江边琵琶亭上吃酒,宋江想吃鲜鱼汤,李逵便到江边讨鱼,因放走了渔户的鱼,与张顺打了起来。张顺用计将李逵引到江心,让李逵吃尽苦头,后在戴宗等人的劝解下两人和好。
8.征讨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伤。卢俊义;宋江手下李逵等人不服。宋江与卢俊义抓阄分别攻打两座城池,先攻破者为梁山泊主,结果宋江攻下两座城池。
9.罗切斯特 结识:简・爱通过在报纸上登求职广告,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从而结识罗切斯特。 原因:罗切斯特德的疯妻子放火烧毁了桑菲尔德庄园,罗切斯特为救人最后离开,却被一根掉下的大梁砸坏了一只眼和一只手,另一只眼也跟着发炎瞎了。
10.(1)跑 (2)等待 (3)全,都 (4)没有
11.(1)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买书)来读(看)。 (2)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侦探监视。
篇8
1.采用多媒体引路,诵读更有效
让学生诵读的诗词《沁园春・雪》,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或录像,先让学生欣赏祖国的北国风光,让学生感受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景,然后让学生谈观赏后的感受,最后再让学生诵读这首古诗,这样有助于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还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在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既可以让学生欣赏歌曲,再向他们介绍时代背景,激发起学生对岳飞爱国品德的敬仰之情,再让学生吟诵,也可以让学生欣赏八月中秋,明月高照,家家团圆的和谐画面,再加上老师的时代背景的介绍,然后再诵读全文,这样,诗歌的内容更容易理解、记忆也特别深。再次,利用多媒体提供背景音乐,还能为诵读增色不少。
2.开展创造性诵读竞赛,让学生在享受成功中爱上诵读
以诗词作画、以诗词编写歌曲、以诗词表演、以诗词进行想象画面等。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开展创造性诵读竞赛确实是个好方法。教师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形式进行诵读表演,并进行比赛,评奖。比如:在一次经典诗词诵读比赛中,有的学生是以唱的形式进行展示的《》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有的学生以配乐的形式朗诵《春江花月夜》的;也有的学生是边吟诵边配上动作,自演自娱的。创造性地开展一些诵读竞赛,能增添孩子诵读的兴趣。
3.开展亲子诵读活动,让学生在乐融融的氛围中爱上诵读。
诵读活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从来就不是袖手旁观的角色。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为亲子诵读搭建平台――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来,还在每学期的例行家长会上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表演,并让有经验的家长介绍与孩子一起诵读的经验做法等。事实证明,亲子诵读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去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的同时,更能让孩子爱上诵读。
二、挑选精品,让学生在品读中汲取作品中的语言和思想精华
我们可以这样教学生品读孟郊的《游子吟》。在学生诵读文章后,先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开头的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并引导学生思考诗句描写的人和物,启发学生入情入境地思考:人生最伤感的是亲人之离别,而本文的作者孟郊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面对即将远行的孩子孟郊来说,他的母亲最担忧的是什么?学生通常会回答孩子的安危、生活等等,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从“手中线”和“身上衣”这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什么?紧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的动作和意态的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画理解:临行前的夜晚,老母亲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衣服,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的呀。然后,引导学生再一次深情地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教师接着说:“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期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浓浓的母爱就是在这样朴素的语言:‘密密缝’和‘迟迟归’中表现出来的,多么亲切感人啊!”最后让学生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那如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呢?通过引导孩子品读,不但能唤起了孩子们亲切的联想和对母亲真挚的爱恋,还会在孩子的心里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语言文字是有生命的,在诵读时,要关注诗词中的字、词、句及尽量去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意象,还要加以大胆地想象等。
篇9
一、在古诗文中挖掘民俗文化元素
文化可以理解为被社会成员广泛复制执行的操作程序,最基本的体现为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忠、孝、节、悌、温、良、恭、俭、让等行为规范相关联的,抽去了社会教化,缺少了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就无以传承。不能进行历史传承, 就会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更谈不上文化的弘扬。因此,想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在古诗文中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这样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首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唐代重阳节风俗诗,王维除了在诗中写出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山东家乡亲人的心情,还记录了当时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在这些习俗中蕴涵的丰富内涵不可漠视。据资料记载,重阳糕最多有九层,取重九之意,一层比一层小,远看像座小宝塔。“糕”与“高”谐音,象征高寿千年、步步高升。插茱萸可祛病消灾、延年益寿,人们可将茱萸叶切碎或用茱萸子装在小袋中系在手臂上,也可以头戴,其意与插茱萸相同,祈望避凶增福,健康长寿。
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如此丰富,故而在教学中可以大讲特讲,还可以让学生们做相应的古诗词积累。例如:杜牧的《清明》,欧阳修的《元夕》,《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让学生对清明、元宵、七夕等传统节日进行积累整理。
二、在古诗文中培养审美情操
中国文化常常流淌于文学这条河流,传统文化元素汇聚成了文学作品的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通过所描述的物或事来寄托作者的“情”、“理”、“美”等主观情感。借助古诗文的意象,可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
月、花、鸟、水、山、木……这些意象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群体,对这些意象的审美挖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月文化”在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曹操的《观沧海》……很多篇目都出现。
月,是存在于广阔渺远中的冰镜玉璧般的自然之物,亘古不变,清辉永存。面对皓月当空,自然勾起人们飞跃的神思,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妙。再者由于传统美妙动人而诉说不尽的人文烙印的叠加,更加辉映出“月”意蕴丰富的内涵,比如中秋节,起于古人祭月节,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祟拜。碧空如洗,圆月如盘,赏月之余,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包含着一份深切的思念,是最具人情味,最有诗意的节日。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与中国人的某些文化特质。在中国文学中,它是有生命的,不但和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而且也最善解人意,无论你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你的朋友,中国文人自然喜欢借月抒怀。
对这一意象的挖掘有助于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而学生有了基本的审美底色,他们就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物质文化,更好地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养。
三、挖掘体现科学思维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教化功能。以文教化,就是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其中蕴涵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挖掘弘扬。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语录中关于学习的辩证思维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等。这里的“时习”、“温故”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温习,也可以理解为要多实践,在生活实际中多体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了“先学后教”、“先思后得”的教学理念。这些至理名言,就是与“功到自然成”、“随性而为”相对举的。强调教化作用,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可在教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优化。
此外,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实践性,还提倡综合性。在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时, 我们需要注意到学科的跨越性、综合性。
篇10
关键词唐诗宋词;语言文化;两者结合;别有韵味
在高二下学期,我们语文组安排了唐诗宋词这门选修课。我竭尽全力去备课,想尽可能讲得生动些,毕竟上下悬殊上千年的时间,人的思想观念及审美观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新新人类,想让他们很容易的接受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文化,着实难以入手。我边思索边听着音乐,蓦然间,灵感涌起,何不用赏歌的心态去赏词呢?更何况古时的诗词就可以当歌来唱,可怎样才能将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巧妙地联系到一起呢?
其实,流行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你喜欢或是不喜欢,它都正在主动或被动地充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不管你接受或者不接受。流行歌曲其实已经是一种文化,尽管更广泛地称之为通俗文化,它来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一点上,它和文学作品是相辅相承,异曲同工的,更何况它包含着一个词的创作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与文学扯上了关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歌词创作同样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歌的范畴,而且作为同一种语言文化,那么,它的起源也必定与古代诗歌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大多数的学生不爱诗词爱听歌,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一种听歌的心态去赏诗词,那或许是别有一番韵味!
于是我大胆创新,打破诗词的时代局限,把诗词分为三大类:
第一,“全盘吸收”式的。在学习诗词时不管是书本上的,还是课外的,只要把诗词谱成曲子了,就和学生共同欣赏。唐诗宋词大都非常讲究,在遣词造句,行文起势,叙事抒情上,自有一定规格,往往是字字珠矶,千古传颂。古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结合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人不止,这些恰似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全盘吸收,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这里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春江花月夜》,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乌夜啼》、《相见欢》、《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李清照的《月满西楼》等。这些诗词谱成歌曲,全是直接拿来,毫不改动,这样更便于学生欣赏。在上这样的课时,我总是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入境,顺便熟悉歌词,其实在熟悉歌词的同时,也就熟悉了词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其中有些歌曲是我喜欢的,我就大胆地唱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去唱,再让其他学生谈感受。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歌声中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容易理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就此活跃起来。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时常在课间听到学生在唱诗词,这真是非常难得,恰好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所以,对唐诗宋词恰到好处地使用“全盘吸收”来表达某种情感,往往同样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第二,“旁征博引”式的。文人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者喜欢用唐诗宋词的原句或题名作为歌曲名,而内容却用现代汉语加以改编,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人的故事情感。像罗文的《满江红》和岳飞的《满江红》题目相同,白雪的《声声慢》和李清照的题目相同,还有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就巧妙地借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的最后一句等等。
这些歌曲可能与原诗词并无太大关联,但是在上课时,稍加播放,让学生带着意境去听歌,或者利用词中的原句或原题目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我相信学生会随着他们原先感知过的再重新认知未知的东西,理解起来会更快一些。这样直接引用诗词或题名做歌曲的,教科书上摘录的较少,我在教学时就广泛地引入了课外的诗词在内,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拘泥于教材,但又不脱离教材。
第三,“意境相同”式的。在流行歌曲中部分化用唐诗宋词的某些诗句,营造某种意境。歌词和诗词都讲究氛围和意境,而好的诗词中的某些诗句往往“言浅而意深”,从而直接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内涵。像我们熟悉的歌曲《涛声依旧》,歌词就部分化用了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从而增加了歌词的审美意境。还有像江淑娜唱的电视剧《庭院深深》主题歌,其中意境就和欧阳修的《蝶恋花》意境颇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