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

时间:2023-03-19 07:3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郁达夫故都的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故都的秋悲凉之气成因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到北平,在那里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于八月十七日写下了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文章一开篇就直接抒怀:“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将苦涩的情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这种艺术境界就体现在对“清”“静”“悲凉”的描述之中,同时,这也是客体与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都感受得到并写得出的,但“悲凉”却恐怕只有像郁达夫这种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会得到并写得出了。

《故都的秋》表达的虽然是对北平之秋的无限向往与眷恋之情,但隐隐的悲凉之气却弥漫于全文,这种“悲凉”已不单单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更是郁达夫整个的人生感受。

那么,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上面的这种“悲凉之气”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这是故都的秋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

无论是租住的破屋、长有牵牛花的破壁和疏疏落落的秋草,还是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和渐凉的秋雨,在给人以十足“秋味”体验的同时,又处处传递着“萧索”的悲凉之感。

第二,这是黑暗的时代造成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导致民生凋敝,知识分子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辗转千里至北平,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悲凉之感如影随行,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爱国文人,郁达夫有强烈的“祖国强大起来”的愿望,这在他1921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沉沦》中早有体现,但当时的中华大地到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心中的悲凉自不待言;苦苦的等待非但看不到任何好转的希望,反而愈发让人感觉到绝望,其悲情与日俱增。虽然郁达夫在首善之都的北平秋景中暂时得到了些许闲适,但这种积蓄已久的情绪还是以时代烙印的形式打在了秋的文字当中。与此同时,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表达的“悲凉”之感已经不仅仅限于他个人,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家国之悲、时代之悲。

第三,这是郁达夫抑郁善感的个人气质的反映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在三岁时就成了孤儿。可以说,郁达夫是在单亲家庭的氛围中长大的,所以自卑情结早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种子。郁达夫曾说:儿时的记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紧逼着我。因此,郁达夫在文章的末了也不忘用“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等与饮食有关的意象来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如果说儿时孤儿寡母的记忆是郁达夫自卑的源泉,那青少年时期留学日本的经历,则使他的自卑之感与日俱增。一方面是远离故土的孤独之感,一方面是异国他乡的寂寞之情,他在留学过程中饱受歧视,这更加重了他的自卑情结。与此同时,他的两位兄长也在无形中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压力,尤其是长兄郁曼陀,本来儿时就已经充当了长兄为父的角色,对郁达夫要求极其严格,更为重要的是,当时郁曼陀已经是北京地区法律界的知名人士,郁达夫一直把长兄当作自己的偶像和赶超的对象,但当时的郁达夫,不但在自己擅长的诗文上不能超越兄长,在经济上也要依赖郁曼陀,郁达夫对此也做过近乎疯狂的抗争,一度甚至扬言要和郁曼陀绝交。另外,《故都的秋》也很好地体现了郁达夫创作的自传性的特征:文中“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不正是郁达夫的一贯打扮吗?这是个人形象在作品中的投射,但其根源还是在于他的抑郁善感。

第四,这和郁达夫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1934年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杭州的酷暑让郁达夫经青岛辗转来到阔别十余年的北平,在再一次饱尝了故都秋味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是,静则静矣,悲凉之意却总是挥之不去。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矣。”人的情感是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春景使人畅怀,秋色令人感伤。而郁达夫又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传统知识分子,所以,他从心底生出了“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隐含了深沉的悲凉之感,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悲秋情结”的最好注脚。

第五,这和郁达夫所遭遇的情感危机有关

可以说,郁达夫感伤的源头,正是被摧折的女性之美。郁达夫是在幼年丧父的不完整家庭中长大成人的,他的两位兄长从他刚懂事起,就长年在外求学。严格说来,他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在清一色的女性圈子中度过的。这一经历对郁达夫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这样说,女性的爱是推动郁达夫奋斗、创造的动力所在。郁达夫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日记中提到的王女士,指的就是郁达夫在写《故都的秋》时的妻子王映霞。郁达夫对于这位当年号称“杭州四大美女”之一的王女士的追求过程,可谓是艰苦卓绝的,让人庆幸的是,在郁达夫的强大攻势下,有情人得以终成眷属。但到了1934年,这对神仙眷侣却遭遇了“七年之痒”的感情危机(郁王是1927年正式结合的):郁达夫全家于1933年从上海举家迁往杭州,这对于王映霞来说,是回到了娘家,她在这里有着广泛的人脉,所以经常出入于各种场所,尤其热衷混迹于上流社会,并算得上是如鱼得水;而此时的郁达夫,却是另一番天地:创作上陷入低潮,仕途也不如意。更让郁达夫难以接受的是,王氏非但不能给他任何安慰和鼓励,反而有红杏出墙的迹象。敏感的郁达夫也隐隐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后来事情的发展也印证了郁达夫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因为他和王映霞的婚变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所以,我认为,郁达夫之所以在1934年盛夏不惜辗转千里到北平避暑,这和他想暂时离开杭州那块伤心地不无关系,虽然此行王氏也跟着。当然,郁达夫心中的悲凉之感是可想而知的了。也许正是因为他离开了杭州那块是非之地,并在故都的秋味的浸染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才会发出“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感慨。显然,郁达夫是极不愿意再回到杭州的了,这也无怪乎他要逃离南国而千里迢迢去北国品尝秋味了。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袁庆丰.《郁达夫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篇2

朱自清先生的《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作为通过对季节描写来传递情感的作品,它们类似的结构及抒发出的迥异的情感值得我们玩味揣摩。

我们先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来分析它的结构。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作者先用“盼望着,盼望着……”奠定了自己的感情基调,渲染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接着又对春天的各种景物进行细致的临摹;最后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全文形成了“盼春-画春-赞春”这样三段式的结构。

而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开头用“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是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也是对秋进行细致描绘;最后表达自己对秋的眷恋之情。形成了“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三段式的结构。

对比如下:

盼春-画春-赞春

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

在写法上,两位散文大师为了更好地抒怀,在对季节的临摹中都选用了最具季节特征的景物。如在《春》中,朱自清先生具体描绘了5种最能体现春意的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人们的活动,分别形成了五幅优美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也具体临摹了最具秋天特征的五幅图画: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对比如下: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春》和《故都的秋》在结构和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也许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

古人早抒发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也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哀叹与惆怅。作为文人的朱自清和郁达夫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古人的文化熏陶。因此在《春》中用“盼望着,盼望着……”为开头,这就决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希望、明快而喜悦的。朱自清先生在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的词,如:“朗润、红、粉、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热闹……”这些词语的运用,给人以热烈和欢愉的感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而在《故都的秋》中却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开头,奠定的基调是深沉、悲凉和寂寥的。在行文中使用的词也都是冷色调的,如:“一椽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清闲、落寞、衰弱……”这些词的运用足以让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篇3

现当代文艺理论在文学解读时惯用解析、剖割的方式去肢解文本,理性的冰冷压制了中国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中重体悟、重赏鉴、重审美的优良传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传统的沦丧,美感的削减。

诗歌和散文都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尤其是诗化的散文和优美散文中诗化的句段,它们和中国传统诗词的神韵是气脉相通的,根骨是一脉秉承的。综观那些植根于中华诗词文化,传统文学底蕴深厚的近现代文人,他们散文中随处可见传统的影子,诗词是入其神魂、骨髓的。故而,我以为,解读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学作品,解析的手法、理性的逻辑虽可以略作借鉴,但绝对不可一味倚重,更多的,我们要回归到体悟赏鉴中来。

侧观——从背景投射,看作者心路

中国古代文学评论讲究知人论世。孟子曾谈及“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清代章学诚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二者都强调在文学鉴赏中做到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世事必定会投射到心灵。正如老杜诗云“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那翻卷而上的波浪,那动地而来的风云绝不仅仅是景物描写,纯实录的手法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是不存在的,那浪是时代的浪潮,那风云是时事之风云,云水之外是忧思,关于身世处境,关于世事家国。

观照《故都的秋》,郁达夫创作本文时值1934年,由于的威胁等原因,在30年代的旧中国,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内外交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在此处境下,达夫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暂且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作者创作此文,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同时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那时虽然有如晦暗的日光,却必然会投射在达夫此际那犹如幽月的心上,而达夫心路之苦闷、迷茫,心绪之忧郁孤寂则如幽悬天际之月,必然投映在故都的秋韵秋味里。

综览——从意境定位,明全文格调

文中,关于故都的秋,作者是这样表述的:“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这是郁达夫对故都秋的独到领悟,精准概括。以诗歌知识来看,这实则是意境:清冷,岑寂,萧瑟,凄凉。

这份意境的生成,岂会凭空而来?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故都的秋景,景中弥散的秋韵不正是郁达夫此际心灵的投射?枯索的单单是这天地?颓败的何止是这草木?黯淡的岂止于视界?时秋,心秋;天寒,心寒;世暗,情黯。作者的心绪是迷茫苦闷的,心境如同这北国的秋境——好一派清冷,好一派岑寂,好一派悲凉。意境及境后的情,这正是学生所未知、难解的,需要在课内重点探究突破。以诗为径,从秋来窥知达夫的情绪,则需要从意象入手做细致体悟。

体悟——从意象选取,析情感寄寓

文中所描绘的秋晨院落,或是秋槐落蕊等景物,皆有鲜明的画面感,可以用图景来名之;我们从文中那些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固然可以尝出韵味,体验出美来,亦可看出郁达夫对北平秋色、故都自然风物的眷恋与深爱,但我以为这还停留在秋色的皮相、热闹的浅表。那背后,更需要深味的是隐于其后的忧郁、苦闷、孤寂……

我们先看那秋晨院落。

提及这院落,总会思及“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韵,山不厌人,人不厌山。人世中饱尝孤寂,唯引山以为知音。

在秋时,故都的那一椽破屋里,听驯鸽飞声,“静对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这“静对”之中,是作者对花的欣赏,亦是花对作者的倾听。与其说花、人不厌,毋宁说作者引花为友,借花而寄托闲情;在作者对花的这份闲情中,有丝许闲逸,更多的,我以为是一种闲极无聊。这是作者心绪中迷茫空寂、情感上空落无依状态的折射,这可与王维在《鸟鸣涧》中所书写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诗句相印证。桂花色淡,花小,王维闲看桂花,这“闲”远不止“闲适”之意趣,更有闲得无聊,观桂花飘落如雪,于其中打发如水时光,于此际落寞心境,于心底沉郁情怀。

此时,作者还不忘以平和之语来言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蓝白皆为冷色调,蓝色忧郁,幽沁,白色除素雅之外,亦有几许凄冷之意,再配以“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则更见萧索,因为既修饰以“疏落尖细”,又定时节于秋,可知这草必见枯黄,必见萧索,一如作者枯索之心境,冷暗为色,闲寂为韵。

皇城人海的一椽破屋,是一个值得推敲、别有深意的意象选取。“人海”与“破屋”的词面之下隐潜的是什么?人境如世外的高远属意,屋破而平淡的恬和心境,这两者固然有之,但身处人海却觉人生寂寥之意,寄形破屋而生世事艰辛之感,虽看似稀薄,实则无法阻挡、无可抑止地在那人海皇城弥散,氲开……这必然也是作者在那时事飘摇、清静秋时,心底不可抹除的一份情绪吧!这里面,哪里少得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凄凉感慨、忧伤心境?时局如秋,而达夫不是青帝,无力挽山河,无计换时节,社会压抑,忧切煎怀,如何不悲凉?飘飘摇摇之世事,在作者心中发酵文人情怀,酿一杯忧患之苦酒,涩涩,淡淡,却又不尽悠悠……

不妨再观这秋槐落蕊。

秋槐落蕊,枯叶满地,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之苍莽景象,少了萧萧而下之时那无边壮阔之意,可是否也正因为如此,在郁达夫的心情里,连老杜那沉郁顿挫之风里边那一点儿悲壮之意味儿也去了,老杜会借“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来表达自己在时事艰难、人生迟暮之际的种种感慨,虽寂寞,却仍愿意救济时运;于郁达夫而言,除了哀伤,就剩下寂寞了吧。在郁达夫的眼底,唯有故都的零落,枯残,铺得满地,堵得满腔,这一口气,郁积得有多难受,可想而知。

那不知名的人扫走落叶,是否就扫走了达夫心底的阴郁?“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让作者觉出细腻,清闲,还有点儿落寞,让他去联想到天下皆秋那种大寂寥,万物萧索,神州黯然。这景即这心,枯索凌乱的心绪,投射于凌乱枯索的秋景。那满地的凌乱枯黄可以扫走,但还有些东西是扫不走的,萦于心,绕于怀!北风已乱,此夜未央。这是个“才下眉头”与“却上心头”的问题,而不是阴翳为扫,愁云为开,因为郁达夫想要去扫,而又无力去扫的是那纷乱的神州,这个问题是此时的郁达夫“无计可消除”的。记得词中有“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之句,我想谈的是,若心宽亮,落樱如雪添的是雅趣,若心黯然,扫去“落蕊”,丝毫无减的是心秋。

拂与不拂,满身落雪;扫与不扫,神州季乱。

若觉得不够,我们不妨再来聆这秋蝉残声,聆这渐寒的秋雨。

蝉声而唱于秋,这已经不应于时,再至于“衰”“残”,那份凄凉冷寂、不合于时的意味儿就赫然而分明了,更何况是“家家”“处处”,这北平,这华夏,几乎都在这情调氛围中。蝉,应时于盛夏,高唱于浓荫,鸣响而声远;餐风露而自饱,不流俗而自洁;常寄寓君子之高标,浊世之高蹈。此物若残生于深秋,则被称为“寒蝉”“寒蜩”,其声嘶哑,其鸣凄切,可见落魄之形象,可感寂寥之意绪。不需着意,而凄寒可感,而悲愁流浸。惹满怀凄凉,酿满怀寂寂。

至于这层凉渐寒的秋雨,则于凄寒之外,另见湿冷与悲凉。看达夫那笔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从这“灰沉沉”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阴云晦暗,可以感受到的是沉重压抑,那满天的阴翳谁能扫去,什么时候才能扫去?达夫有此心,却未必有此力。那天底下什么时候才能乾坤清朗,浩气荡荡?达夫有此问,却未必有此解。如此境况,哪能承受再“来一阵凉风”,再落一阵寒雨?!这风雨添的是刺骨,添的是湿冷,添的是悲凉。人世间的大寂寥,天地间的大悲凉。以赤子真心去求索,却前路迷惘;以文人情怀去爱护,却难济河山。

如此情境,如何不凉,如何不悲?如何不哀,如何不恸?

篇4

祖籍在南方的郁达夫,用思念拓出了一副第二故乡的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笔下“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丝纹。”

正仿佛在古老的夕阳下,旧影重现,细腻又清闲,这丝纹肯定扫过了郁达夫的童年。所以,人们常说郁达夫笔下的作品是像他的名字一样深沉,凝重的。

再有便是在雨后的大街上“青布单衣或者夹袄的都市闲人”作者没有写著名的颐和园,香山等著名景点,却独钟情于这平凡的租屋生活,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黑布马褂,青布棉袍,蹒跚地……”同样的朴素的,却易动人心。

篇5

1.自读自悟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郁达夫,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获得对文本的初步印象。或课堂导入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质疑置疑

问题①: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有哪些疑问?郁达夫笔下的北国的秋有什么特点?(整体理解,找出文眼)

问题②:作者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中写出了哪些独特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交流明确全文思路:恋秋(1-2)――写秋(3-12)――议秋(13-14)。“清、静、悲凉”之情愫贯穿于全文之秋景中)

问题③:老师将第3段进行删改,同学们任选一处品析改动前后的特别之处。(用改动分析法品读第3段)

(投影)在北平即使你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破屋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中,你也能看到蓝色的天,飞过的鸽子,你还能看到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也会注意到墙壁腰上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如果你观察仔细,你还会注意到牵牛花下长着的秋草,使作陪衬。(引导学生将删改过的片段与原文进行比读。教学生抓住动词、形容词、量词、色彩词、细节描写和一些特别的意象等去鉴赏散文)

3.探究释疑

问题①:故都北京,即使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美景,明艳绚烂有香山红叶,壮丽繁闹有故宫、颐和园等,作者为何避而不写?(知人论世,明确手法:情景交融,“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问题②:运用“情景交融”法品读文章其他写景的段落。(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4.运用迁移

投影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18题:“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仆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学生思考,交流)

二、诗歌阅读教学(以《涉江采芙蓉》为例)

1.初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诗,说一说你对其形象、情感等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一致认为诗歌表现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对抒情主人公却有不同的认识,暂以游子为准来理解这首诗的语言、形象、技巧和思想情感)

2.品味

①了解“变序”,体会诗情。

问题:开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怎么理解?

②赏析诗歌中的设问、寓情于景等艺术技巧。

问题:“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运用了什么句式?

3.深味

问题①:有人说本诗是“游子思归乡”,也有人说是“思妇盼归人”,你认为呢?(学生思考交流,师总结)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还顾望旧乡,长路慢浩浩”的理解。若认为是实写,主人公便自然是游子;若认为它是虚写,便是家中的女子想象远方亲人思家的情景。

问题②:后一种写法在古诗中也很常见,能举例吗?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4.实践运用

下面这首词有人说是“游子思归乡”,也有人说是“思妇盼归人”。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诗歌阅读教学应运用“1+x”的教学方法

“1”是“精读”一首,引导学生通过初味――品味――深味,习得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获得一定的鉴赏能力。“x”指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与“精读”与诗歌相近、相关、相似或相对的其他x首诗歌,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依法自学”,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三、文言文阅读教学(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1.自学质疑

布置预习,阅读课文,画出疑难字词句,了解《左传》。

2.互学解疑

①师生合作吟诵感知,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问题:通过诵读,同学概括故事内容。

②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组内学生互相提问,梳理重点字词和句子。

③品读“劝说艺术”。问题:烛之武是怎样一步一步打动秦伯的?请同学们思考,小组交流展示。

④品读“烛之武形象”。问题:秦晋围郑,烛之武为什么去见秦伯,却没有去见晋侯呢?烛之武是怎样的一个人?

3.助学释疑

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合作、交流,教师梳理、点评,必要时作适当引导。对学生有疑难的地方教师要重点讲解,强化理解。

4.练习扣疑

投影有关重点字词句义的练习题,进行反馈训练,巩固当堂所学。

5.作业留疑

选作①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②用自己的话给烛之武、佚之狐这两个人物各写一句话的评说。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误区 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开始普遍应用,它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转变为现代课堂的多样展示,为教学提供了便捷而有效的方法,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及思维的改善,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尊心、成就感和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能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创新,也为教师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观念提供了平台。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既要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操作方法,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的信息,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理解文章的主旨。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虽然多媒体教学给我们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许多教师在具体运用上有许多认识上的不足,致使误用现象十分普遍,下面结合一堂课例来具体谈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1.课例的基本情况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课文《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本单元教学重点是现当代散文鉴赏。

2.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

上课前,多媒体演示:“《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执教者××学校×××。”一边演示一边播放音乐。

上课开始。教师简单导入,明确体裁。

多媒体演示:“故都”两字指明描写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多媒体演示:教学目标:朗读,领会;品读,赏析。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读,并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依次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读,逐行出现《故都的秋》的句子,屏幕上变换相应的画面。

学生模仿朗读,多媒体配上伴奏音乐。

师生讨论提问,多媒体演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教师:这五幅图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感情?即作者为什么不以明快的笔调来写故都的秋?”

多媒体演示:介绍作者郁达夫。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多媒体演示既定内容:

教师总结,课堂结束。

3.多媒体误用情况分析

这是一堂典型的由多媒体控制的课堂,与其说上了一堂课,不如说看了一节课的电视,它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

(1)语文学习最根本的任务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语言文字虽然从表面上来说不如画面直观,但从深层意义上来看,它的蕴含又远远超过几幅画面。由多媒体展示《故都的秋》中的五幅画面,借助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简单演绎。作者是将苦涩的“品味”融注在景物描写中,其境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含有一种特殊的神韵。这几幅画面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

(2)解读文本的基础是熟知文本,而这节多媒体教学中熟知文本的过程却被配乐朗读替代。学生在解读文本前没有一个朗读环节,仅是一次音频文件的播放,声音替代文字,只是流于肤浅,阻碍了学生的思考。

(3)语文课堂最受欢迎的是“节外生枝”,而不是循规蹈矩式的“教案剧”,这堂多媒体课恰恰限制了课堂的灵活。表面上有图画,有朗诵,色彩、音乐互相衬托,看似灵活,其实是预设好了的。这种课堂的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结合以上课例反思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误用情况,我们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忽略语言文字的学习

语言文字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任何以图画、声音代替对文字的咀嚼都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生动有趣,用多媒体演示画面,播放电影,多媒体成了课堂的装饰品。而语文课应该带领学生直接感受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力。

2.不能冷落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它的选材及编排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它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多媒体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定位只能在“辅助”上,而不能喧宾夺主。什么时候用,怎样用,要讲究方法。比如上小说课,可以在学生熟悉了故事情节,挖掘出主旨中心后观看根据本小说拍的影片,交流讨论小说和影片的优缺点。又如上戏剧课,可以播放该课的舞台演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冲突。至于其它课型,要慎重选用,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时“先入为主”,更不能预设一些环节套住学生。

3.不能影响情感交流

语文课有自己的特点,不太需要科学严谨的步骤,而更需要情感交流。因此,语文老师该讲的要讲,要学生说的得让学生说,绝不能让多媒体代替师生课堂上的交流。

四、结语

多媒体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手段,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将其作用无限扩大。过多地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但也会使教师失去对教学的控制,特别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对多媒体的应用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值得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篇7

【专题解说】

古人“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登临则草木摇曳于足下,风云舒卷于目前;凭海则星辰奔涌于天幕,日月吞吐于胸怀。许多描写山川万物的写景名篇,读过之后常令人心驰神往。可是不少同学表示,名家无非也就是登山临海,我也亲近自然了,但看到的无非就是那山那水,没有什么突出之处,都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而等到自己动笔作文时,自然搜肠刮肚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文可作。

同样是登山临海,为何与自然交融的效果差距这么大?关键在于要慧眼独具,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发现景物的独到特点;要匠心独运,调动多种方法,充分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只有抓住景物独特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才能使文章特点鲜明、引人入胜。

【方法点拨】

一、慧眼观察,慧心取材

自然是巨幅立体画,那么采用什么角度、选取什么素材进入画框,便需要慧眼慧心了。亲近自然,善于观察,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众人所见的事物,如何能够发现独到之美,能鲜明地表现出景物的特点?所谓的观察并非仅仅是我们习惯的用视觉去感受,我们还可以听,可以闻,可以尝,可以摸。我们不仅可以去看它静态的形状、色彩、大小等,还可以看它动态的生长、变化、摇曳……我们不仅可以看此物,还可以看与它相似、相近、相反、相对、相关联的它物。虽然视线不能拐弯,但我们自身是活的,我们可以仰视,可以俯视,可以正视,也可以侧视……

仔细观察,甚至还可以凸显出一定的时空感,发现所观察的事物是动态的,变化的,有生命有灵魂的。如: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陆蠡《囚绿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郁达夫《故都的秋》

在陆蠡的《囚绿记》中,看常春藤的生长可以见到柔软卷须的舒展和变化,以及纤细的脉络、嫩芽,生命的初始和衰老,其声如诗,其态如舞,让人深深感受到这就是陆蠡眼中心中的、独一无二的常春藤!而在郁达夫的眼里,破屋壁腰的蓝牵牛花、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无一不带着清、静和悲凉的美,由此他对于故都的复杂心情也隐约可见。

二、变化角度,立体描摹

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写山水形貌,节令物候,须有声有色,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景状物时,要尽可能地描写得细致准确,形象逼真;转换多种角度,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立体化地描形绘景,就能使读者阅读时仿佛可以身临其境。

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他的意思是说世界是丰富的,文章也就应该是多彩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里不仅能看到荷塘的曲折,叶子的疏密、形态,花儿的颜色,开放的姿态、神情,还能闻到荷塘的清香,调动了多种感官,不仅表现了静态荷塘的清幽,也表现了动态荷塘的灵动。这样一幅立体的月下荷塘图就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了,读者在这样的文字引导下,自然就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精心取舍,情景交融

学会调动所有感官,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世界,观察景物,我们一定能发现许许多多以前发现不到的美。然而我们在作文时不必面面俱到,将这些美都呈现在我们的文章中。那么对这些美我们又如何取舍呢?

仍然要以“慧心”来取舍,而文情便是决定取舍的关键。登山临海皆有意,摹声绘色俱有情。文中所立之意、所含之情对进入画框的风景进行了裁剪甚至修改,使它显示出独到的个性风采: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欧阳修《秋声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

同为秋天,欧阳修看到的是惨淡的秋色,萧条的秋意,寂寥的山川,而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长空鹰击,浅底鱼翔。情感不同,取景不同,所以不同作者眼中的秋就有不同的色、形、意。欧阳修被贬他乡,有家难归,有国难报,其内心是凄凉的,所以他看到的是契合他内心情感的凄冷、萧条。正在为解放底层的人民而奋斗,他充满信心,斗志昂扬,所以他看到的是四射的生机,抒发的是满腔的豪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因人的主观色彩而异,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色彩。这与观景人的修养、情感和审美情趣有关。所以我们要将最最契合我们内心真情的美保留下来,对它进行描摹,将它和我们的情感融合起来,借以表现我们的内心世界。这样也才是真正的“亲近自然”。

四、点染着色,妙笔生花

摹声绘色来写景,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技巧对景物进行加工,将景物的特点鲜明地呈现出来,使它能够更好地渲染氛围,烘托情感。这也是最能体现出文采的方面。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朱自清先生在这段文字里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不仅给我们视觉的感受,还有嗅觉、听觉,生动、鲜明地将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呈现在我们眼前,春天的活力扑面而来。

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故都的秋》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18-0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散文单元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文章内容涵盖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颇具典范性,对高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作为首次使用新教材上课的高一语文教师,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教授散文课中的一些体会与认识。

一、强诵读品味,领略语育美感

有人曾这么评价散文的语言:“有飞扬的神思美,浓厚的诗意美,高妙的技巧美。”语言就是散文的外衣,特别是经典优美的散文,它总能以听之有声、嗅之有味、视之有形、触之有感、品之有味的语言,让读者从中体会深邃优美的意境及深刻的思想蕴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强化学生的诵读,特别是文章的一些精彩语段。通过诵读让学生领略散文带来的独特的视觉盛宴,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从中获得美的熏陶,达到美的升华。如朗读“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能一气呵成,把感情抒发得淋漓酣畅,有一种诗韵美;朗读“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长短错落、曲折回旋、波澜起伏的语言,则有一种迂回舒缓、娓娓道来的美感。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引导学生赏析“月下荷塘”时,先通过课件展示下面一段文字,让学生与课文原句进行对比诵读:

荷塘上面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浮在水面的一把把花伞。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的已盛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

通过诵读玩赏,学生就会发觉上面的文字比较平白,缺少一种美感。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原句,体味文章中叠词、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妙用,启发想象和联想,眼前呈现出一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浮现出一幅淡淡月色下荷花摇曳、水汽弥漫、荷香氤氲的朦胧画面,营造出一种安谧、恬静、柔和、朦胧的氛围,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配乐朗读,可以在感受语言诗化美的同时,不断地靠近或接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对话。

二、巧设置引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授课时,我巧置引导,努力搭建对话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就抓住文末“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让学生自由畅谈:作者出生在南方,为什么对北国之秋这样情有独钟?在引导学生快速找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与南国之秋“慢、淡、润”的比较点后,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文本去解读郁达夫笔下故都秋的“色”和“味”。随后我在课堂上展示出五幅“北国秋色”图,带领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领略北国之秋,明晓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在于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的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京韵的互答时。我又不时加以引导。这五幅“北国秋色”是如何体现“秋味”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与郁达夫相似的体验呢?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使学生明晓:原来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秋境、秋味,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鸣叫的秋蝉,还有那秋风秋雨等,被清晰而逼真地烙上了故都之秋的韵味。只有善于引导,才能启发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理解,从而展现学生对文本不同层面的思考。

三、重情感体验,多层解读文章内涵

散文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显现,文质兼美的散文对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在讲解《荷塘月色》《囚绿记》时,我并没有依照教学参考资料渲染时代背景,而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文章的内涵。有的学生就巧抓文眼得出不一样的解读。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作者用极富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心目中的“月色下荷塘图”和“荷塘上月色图”: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这“荷”“月”如诗如画,似仙境,似梦幻,就如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正像他的名字“自清”那样,虽一身清贫,但活得清白、清正,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保持着高贵的民族气节,朴素的名字成为万代敬仰的一座人格丰碑。对于陆蠡的《囚绿记》,学生也抓住了“囚”字畅谈“爱”就要给它自由,不能将其束缚,这样绿才能焕发生命应有的勃勃生机。如此一来,学生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枷锁,打开了思维的牢笼,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产生不同的感悟和启迪,达到形散而神聚,心与灵的交汇,从而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抓训练表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教学,“品读”是基础,“悟情”是深入,“写作”是能力迁移。如在教授完巴金的《小狗包弟》后,我让学生自己准备素材,在课堂进行一场有关“过错面前你该如何面对”的辩论,让他们知道,只有在过错面前勇于忏悔和剖析自己,才能在不断反省中回归良善,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教授完《荷塘月色》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十里画廊”写一段赞美家乡的话,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篇9

一、吃透文本,把握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材是教学之本,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教材是教师走上讲台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吃透教材仓促上阵,那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使自己陷入尴尬之境。但吃透教材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落实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重点。以前曾有教师提出“一课一得”,但我们有些教师总怕学生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喜欢把课文从头到尾彻底地讲一遍,想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好,面面俱到。结果每节课都千篇—律,没有主次之分,哪个知识点都不透不明,弄得学生疲惫不堪,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效果当然不佳。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流水账式的上课也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什么都讲,还不如抓好重点,将重点落实好,落实到位。

二、巧设导语,吸引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紧扣课文内容的导入,会创设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比如,在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秋天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也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秋天的萧条?而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连串的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因势利导,让学生朗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对故都秋景描绘的文段语句,学生的感悟颇深。

三、激情提问,创设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告诉我们:思考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学生一旦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他们的思维和兴趣便会活跃起来。比如在教学《秋声赋》时,用复习提问的方式,我先找了两位同学上黑板默写“唐宋家”。甲同学默写的顺序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而乙同学默写的顺序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我看了以后,给甲同学打了个“优”,给乙同学打了个“及格”。顿时课堂像炸开的油锅,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议论开来。同时乙同学也感到莫名其妙,举手问我为什么。部分同学也开始附和着。这时我故意卖起了关子,欲知详情,请听我讲述一段历史故事。于是我就把欧阳修的生平简历以及“三苏”,王安石,曾巩等人曾师于欧阳修的故事向同学们一一道来。同学们恍然大悟,明白了个中缘由,都认为应该把欧阳修摆在宋代的第一位。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纠正了以往错误的认知,相信印象肯定很深刻。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录音、录像、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打破时空限制,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还可展现宏大与细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恰当地使用这些电教化手段,就能让教学中所涉及的人、事、景、物等鲜活起来、跳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引发他们的审美愉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10

前些天才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惊叹于北方那浓郁、凄清的秋味。现下也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禁不住来写一写这深圳的秋----南国之秋。

深圳的秋往往是不大分明的,仿佛刚才还是夏日,太阳也还暖洋洋地挂在头顶,风中却已有了丝丝凉意。秋这个顽皮的孩子,一会儿躲在夏的烈日中,过会儿又隐在冬的寒风里,在和我们捉迷藏呢。人们一不小心便上了当,边添衣裳边喃喃自语:秋就来了?夏过去了?这时,也许秋正在你的背后格格地笑呢!

这里的树木到了秋天,还是这样葱郁、这样精神,没有一点儿苍老和疲惫的样子。秋雨是不常有的,也就没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悲的色调;这里有的是温暖的阳光,毫不吝啬地照亮每一个角落。然而,细心的人,依旧能够寻到秋独有的韵味。我最爱这时的秋风——沙沙地在树叶的空隙间穿行,不能说是萧瑟,只是给人一种从头到脚的凉爽舒适。还有那天空,你看,高了,云少了,整个儿好似一幅纯净的蓝色大幕,比画家纸上的色彩还均匀。

秋真是一个奇特的季节,既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凋零的季节,所以古今中外赞颂它的文字也就格外地多了。或许人到了秋天,是最容易发出幽远、萧索的思考与感慨的吧。这样说来,深圳的秋味可是奇中之奇了:既不是一望无际金灿灿的麦田中洋溢的喜悦;又不是“古道西风瘦马”的孤寂;更不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伤感。它是介于这些之间的温和色调,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清清凉凉的,宛如轻轻的墨痕在宣纸上渲染开来,不知不觉中融进了我们的视野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