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4-07 22:4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创业活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创业活动作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界对创业企业的重视和研究不断深入。相比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而言,创业企业体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创新性。公司通过创新发掘其他人或其他公司没有发现或开发的机会,进入新市场,获得新客户,或用新的方式配置资源。创新性体现了公司参与新的想法、实验、创造性过程的倾向,并由此产生了新的产品、服务或技术过程。
二是机会导向性。是指创业活动表现出的识别机会、利用机会、开发机会并产生经济成果的行为的特点,或者将好的创意迅速变成现实。
三是创业活动的动态性。一方面企业的创业精神会促使创业行为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延续并强化;另一方面机会发现和利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四是与成熟企业相比,创业型企业体现出积极主动地承担风险,并寻找市场生存发展空间的特点。
尽管创业成功的企业给正处在创业阶段的许多创业者以信心和希望,但仍有许多勇于创新和敢冒风险的企业惨遭淘汰。为此,分析创业失败的原因并提高创业成功率就成了相关学者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在现有的关于创业型企业的讨论中,针对创业型企业的战略规划的讨论日渐丰富。即将创业和战略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创业行为,促使创业企业实施战略规划。
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和创业研究领域,已经出现了二者“交叉”或“融合”的现象。MeyerD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这两者融合主要由于两者都是以公司绩效作为主要解释变量,战略管理是以绩效为导向的研究过程,关注企业如何建立竞争优势;而公司绩效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同样重要,创业方面的期刊也较多地侧重以绩效为基础的研究。另外,不断变化的动态竞争环境要求企业必须灵活调整、快速应变,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为了创造财富,创业行动和战略行动都必须体现出创新的特点,组织的创新活动必须从战略角度进行有效地管理。因此,Hit等人就提出了“战略型创业”的概念,即:“把创业的(即机会寻求行为)和战略的(即优势寻求行为)观点进行综合,计划和实施战略设计活动,从而创造财富”。因此,它是一种以战略的观点从事的创业活动,也是一种富有创业心智的战略活动。
事实上,战略管理更多地关注如何在特定的市场和产业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创业型企业更多地侧重于开拓别人没有发现或是开发不够的商业机会。因此,对创业型企业实施战略规划,可以使企业既能够有效地发现新机会,也能够高效地开发机会并形成竞争优势,并能持续保持创业精神。
第一,战略规划是整个企业行动的方向。创业企业由于资源和市场限制,在其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当团队成员针对企业应该开展什么业务存在不同见解时,在开拓市场等行动上存在意见分歧时,战略规划可以有效地帮助团队成员统一行动的方向,达成一致的行为,从而齐心协力获得竞争优势。
第二,战略规划可以使创业企业的活动更具计划性,便于组织和有效管理。进行战略规划的企业首先需要对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寻找行动的方向,并就总体发展战略做出规划,尽管许多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相对简单,总体战略的考虑较少,但对于产品战略、技术战略、市场战略等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估和权衡,也有着详细的计划方案,这就使得创业企业的活动有章可循,便于创业企业更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安排各项活动。
第三,战略规划有助于保障创业企业稳定经营。通过对我国目前创业企业的分析发现,创业企业的特点及经营活动与创业者的特点密切相关。如果创业者性格相对保守,则可能错过许多具有潜在价值的项目,如果创业者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即使对市场机会的识别非常及时,但是在缺乏战略规划的条件下,极有可能对市场机会的成分和风险分析不够全面而导致失败或者利用不足。因此,缺乏战略规划的企业表现出较强的行为随意性,或者前思后想不敢行动,或者做孤注一掷的冒险行为,其结果具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尽管创业团队的构建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创业企业的经营,但是如果创业团队整体素质欠佳,或者创业团队难以通过有效的配合达到高绩效,那么通过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有力地保障创业企业的稳定经营。
尽管进行创业规划可能需要企业耗费一定的资源,但它却可以使企业的活动具有方向性、计划性和稳定性,避免随意性,因此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势在必行。但是,创业型企业毕竟与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创业型企业也表现出与成熟企业不同的特点。
二、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的特征
1、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的复杂程度较低。一般而言,成熟企业的战略规划相当复杂,从其战略分析、选择、制定到实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大降低。一方面因为创业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行为处于摸索阶段,企业从事各项活动的不确定性程度都较高,因此很少有企业制定非常完整复杂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很多创业企业的成功在于迅速把握了一个市场机会,在此之前并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更不用说对整个行业的竞争结构进行分析。Bhide曾经对全美成长最快的500家私营企业中选择了100家,对他们的创业者进行访谈,发现41%的人根本没有商业计划,26%的人制定了一份简单粗略的计划,5%的人为投资者做了财务预测,28%的人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根据统计结果,Bhide提出,全面计划的方法并不适合创业企业,过多的分析可能会使一些企业错过可能抓住的市场机会。但他同时也认为,所有的企业都应该进行一些分析和计划。因此,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其创业计划介于不做计划与详细计划之间,既非没有计划,同时其规划的复杂程度相比成熟企业而言又大大降低。
篇2
关键词:创业园;空间布局;规划;
Abstract:It discusses the spatial layout of Pioneering Park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planning point of view,and it is to study specifically from the partition function, layout principles, layout patterns and layout methods.Then it would be obtained a general method applicable to spatial layout planning of the park.
Key words: Pioneering Park; Spatial layou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27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中小企业创业园
中小企业创业园是指政府划出的一块具备孵化与培育企业功能的特定区域。它依托当地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为新创的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服务支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而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来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
2.中小企业创业园的功能
首先,创业园区为新创企业提供起步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促进其成长。创业园区整合了各种资源,如资金、技术、人才等,并且它聚集了各种新创企业,使企业间有充分的交流,形成了创业氛围;其次,创业园协助社会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新创企业需要大量的员工,为社会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再次,创业园区的发展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新创企业的集聚效应,可以促进和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从而带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提高区域经济能力;最后,创业园区可以节省创业成本并且促进创新。创业园区为入驻其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使它们缩短了创业周期,并且使这些企业产生集聚效应,从而形成地区的创新网络,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的创新能力。
3.中小企业创业园空间布局规划
3.1创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的内容及其现状
园区空间布局包括园区的整体功能划分、园区用地种类的选择、园区各类用地比例的确定和用地布局等方面。
园区规划中对空间的布局是重点也是难点,创业园区有些未在初始时科学统一地进行规划,没有将产业与空间统一考虑,导致发展定位不明确,园区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造成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规划各功能区的大小往往和实际建设中对用地的开发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地块过大造成企业不完全利用使空间浪费,地块过小使用起来不方便,且投资效益低。合理空间布局是园区规划的关键。
3.2中小企业创业园功能分区
中小企业创业园的功能区应包含几个方面:孵化区、生产区、服务区以及居住区,它较一般工业园多了孵化功能,这在空间布局上会有差异。
3.2.1孵化区
孵化场地是孵化器管理机构所在地,也是企业孵化的基地,供不同企业用作孵化实验等的场地,并根据孵化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更改。孵化区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新创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提高其成活率。
在孵化场地有共用孵化区,在此区内配有一定的基础性设施,向孵化企业提供共享的一般,这些服务主要有生产服务,如供水电、采购等;一般性的办公服务,如复印、印刷、会议安排、通信邮政等;信息服务,如图书、网络等;一般金融服务,如投资咨询、资金保管等;管理支持服务,如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
孵化区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新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它的布局要求有:尽量与教育用地相结合,尤其是科技型的园区,教育用地可为园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并且为园区提供创新成果与先进设备,这对于初创企业的孵化是非常重要的;孵化用地也要与生产用地相结合,孵化与生产之间,一方面孵化过程为生产提供技术与成果来投入生产,另一方面生产功能为孵化过程提供需求信息并反馈产品信息,使得产品及时改进不断进步;孵化活动需要较安静的环境,在孵化区要保证良好的环境。
3.2.2生产区
生产是创业园区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它是园区发展的动力。在规划时要注重它的位置、规模、交通条件等。生产区以工业用地为主,兼有仓储等功能。
在规划时应首先考虑生产区满足各企业生产的需要保证各企业的正常运转,并应考虑之后的发展,预留用地;生产区应保证内部道路通畅,并与园区外的道路合理衔接,园区内部道路通畅;在生产区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其满足生产需要。
3.2.3服务区
服务区是创业园区的中心,它担负着园区综合管理的功能。在服务区一般设置管理中心、金融及信息中心、商业服务设施等。
服务区的位置应符合其对整个园区的服务半径要求,且要考虑园区不同阶段发展对它的要求,要与用地发展方向适应,并在布局上具有灵活性,为之后的发展留有余地。服务区的规划应注重功能完善、环境优良、交通便利这几点,通过建筑形体、空间形态等表现出其特色。
3.2.4居住生活区
居住生活区主要是承担园区工作人员的生活居住的功能,此片区一般应包括住宅与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它的要求应有以下几点:
住宅区要单独布置,要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并且其位置要利于居民出行,交通便利;居住区的住宅应有适合不同类型员工居住需要的多种类型,如低层、多层,普通住宅、单身公寓等;园区居住片区在规划时要提高规划标准,在设计时注重其质量以及居住环境的质量;在居住区设置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生活服务等。
3.3空间布局的原则
3.3.1空间布局与循环产业链相互耦合
园区中企业的布局不应是简单地拼凑起来,而是应该依据产业链,将企业的类型、规模都要互相匹配,将空间进行优化组织,使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相互间资源能量传递的浪费,成本降低,同时也可改善环境。
3.3.2降低使用能耗,提高经济效率
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较大,在我国其比例达23.62%[ 姚华荣.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现状、问题及调整对策.国土开发与整治「J.1999年第1期]。且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工业与城市其他建设用地间的矛盾,紧凑布局、节约用地应作为园区规划须达到的目标。
3.3.3弹性布局,可持续发展
园区在最初规划的时候要全面考虑,要适应企业的变化需求。创业园区中的中小企业处于在其中孵化的阶段,会出现毕业一家再入一家的情况,但是各企业对空间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规划时采用弹性空间布局的思路。
3.4 空间布局模式
在本次研究中,考虑到创业园区的内部空间结构主要由孵化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服务空间四种空间类型组成,园区的内部空间组织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上述四类空间的配置与组合,园区内部空间结构也是上述四类空间组合关系的映射。因此,以下的功能布局模式也是针对这四类空间来讨论的。
3.4.1集中型
集中型创业园区的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是围绕服务空间与孵化空间展开布局的。服务功能与孵化功能处于园区中心位置,可以更好地辐射到各企业,发挥各自的作用。且这种布局,可以有利于形成创业园的中心,营造园区特有的面貌和氛围。但是这样的布局容易造成服务空间与孵化空间生长余地过小,很难在园区成熟后有所调整,但是园区随着成长,对服务于孵化空间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会直接影响到生产与生活,抑制园区发展。小型的创业园区一般采用此种类型。(图1a)
3.4.2组团型
组团型布局的园区是以“孵化空间+服务空间+生产空间+居住空间”为单元,根据基础环境和园区发展的需要,进行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布局,这样的布局适用于有多个产业集群的创业园区且园区面积较大,每个组团有各自的在孵企业,构成相对独立的创业空间。这样布局的优势在于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类型企业创业的需求。但是这样的园区因每个组团内部都有全套完善的各项功能,初期投入较大,而且易造成一些功能的重叠空间资源的重复浪费。因此,这类型园区要注重各组团间的关系,协调发展。(图1b)
3.4.3混合型
这种类型的园区是集中型和组团型的综合,既有集中型的服务与孵化居中产生良好的辐射效应,又具有组团型发展的弹性空间,当然,也同时具有两者的缺点。这类园区适合规模较大、地形条件限制较少的园区。(图1c)
1(a)集中型 1(b)组团型 1(c)混合型
图1功能布局模式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5空间布局的方法
创业园在建设初期时,对园区进行产业定位,将接收的孵化企业类型纳入总体布局来考虑。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链与空间组织结合起来,使产业与其在空间的载体相一致。园区的空间布局将入孵企业当做整体来考虑,具体来说就是地块划分要与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相结合,功能分区与各分区的整体布局都应满足企业的使用生产需求,并且要体现出各企业间在产业链上的联系,确定上下游产业要邻近布置,减少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浪费。企业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km。
4.小结
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的总体功能布局规划的理念与方法,主要包括园区的功能分区与要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模式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总结出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一般性规划方法,提高其可操作性,便于在实践中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崔俊敏,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3]谷昆,科学营建中小机械制造业园区[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9.
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育质量;综合素质;支撑
创业是指在创造就业岗位和职业效益的过程中具有风险的创新活动。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同志明确提出:“我们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十七大报告中,同志再次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既是对加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的科学阐述,同时包含对创业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为我们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顶层设计,积极进行创业教育实践
(一)坚持顶层设计,初步构建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模式是反映创业教育自身特点和总体面貌的抽象图式,集中反映了创业教育系统的因素、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行业特点十分明显的职业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纺织行业变化及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立业创业能力”,开始探讨“就业与创业教育”、“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等教育思想;2001年后,逐步将就业创业教育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助推器,扩大创业相关课程。2003年,规定学生要修满4个创业类学分,同时建立了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2004年,确立“进德立业,敏学笃行”为校训,立业成为办学灵魂和特质。2005年,第三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之后,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确立了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2006年实施“创业教育行动工程”,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和积极创业,促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整个创业教育探索过程中,学院党委、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创业教育,亲自抓好创业教育方案的制订,负责布局规划,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局的高度,开展创业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我们坚持顶层设计的思路,厘清了创业教育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坚持办学特色,培养三创精神,使全体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并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使少数学生毕业时能自主创业;使部分学生就业后能抓住机遇自主创业或协同企业共同创业。同时,我们初步构建了创业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是:一个设计(顶层设计),两个主体(师生共创),三类课程(科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四个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条件体系)。
(二)以创业教育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我院把创业教育作为对教育质量和教育目标检验的重要指标,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一是坚持办学特色,培养三创精神。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依据纺织服装的固有属性,在技术教育中渗透丰富的艺术思维,在艺术教育中渗透理性逻辑思维,培育学生独创精神和批评精神,形成了“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交融”的办学特色。长期坚持劳育,通过20年的劳动教育,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业精神,毕业生以职业精神好、职业能力强享誉省内外。二是推进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开展创业教育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把“创业实务”、“创业指导”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形成科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三是通过学分制改革,加大创业教育进入课堂力度。2003年起将创业教育列入学分制改革的内容。
(三)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创业教育环境与条件
保障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外部条件,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设立组织机构,建立了就业与创业工作领导组、创业教育办公室、创业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二是组建了一支由政府官员、教授学者、企业家、校友会组成的创业咨询指导专家队伍,定期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专门设立创业基金,为在校生申请创业给予适当支持。四是秉承办学传统,把校内实训中心、教师工作室、双重属性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分别作为基础平台、综合平台、拓展平台、转型平台。五是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各项校园活动之中,开展创业专题活动,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平台。在校园内布置了激励学生投身创业的名言警句,专题展出创业成功者的风采,作为活教材,广泛宣传,使创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二、强化五个支撑,扎实推进创业教育开展
学校层面实施创业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其内容具体而复杂,关键是下大决心,花真功夫,把创业教育作为对教育质量和教育目标检验的重要指标,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着力五个强化,推进创业教育。
(一)加强教育实践研究,强化理论支撑
加强创业教育研究,指导创业教育实践。实践理性告诉我们,为避免误入歧途,我们必须弄清楚创业教育与其他范畴的关系问题,如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创业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及因材施教、因需培养的教育之间的关系;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等等,通过研究使我们的设计更合理、共创更高效、课程更丰富、体系更健全,进而实现以创业教育推动创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加强内容体系建设,强化载体支撑
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要以多样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为特征,深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以创业教育课程包建设为基础,积极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创业教育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的更新,以适应时展。同时要创新课程开发机制,聘请成功创业者合作开发创业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强化平台支撑
创业基地是创业教育的试验田和实践训练场,要利用校内外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一是利用试验室、实训中心接纳优秀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二是利用由本院教师组建的既是经营性质又是实践教学场所的双重属性公司组织学生进行创业体验。三是创建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室,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四是把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促使学生萌生创业意识,涌动创业激情,确立创业目标。五是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验园,为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和孵化条件,通过实践平台,让学生真实体验创业历程。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
聘请有创业经历的人和企业家来担任创业教育的老师,是提高就业创业师资水平的一个捷径。要大力聘请社会上有影响的经济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专家、政府部门官员等作为兼职队伍成员,使创业教育开展得更生动活泼、更贴近现实,实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成要素的多元化。
(五)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强化环境支撑
优良的文化氛围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要利用多种形式反复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作用,使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创业类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把社团作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帮助和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业成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成果提供机会和场地。如举办个人作品展览、科技成果展览、特长技能展示会等,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脱颖而出,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大力营造创业光荣、成才光荣的浓厚氛围。
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走产学研发展之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新命题,这一命题是对现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一个挑战。破解这一命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业型高校、培养“三创型”人才、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4
“汽车就像人一样需要呵护,也需要装饰,”一位有车族这样说。为爱车装饰各种不同风格的饰品,让汽车成为自己一个舒适的“流动的家”,逐渐成为车主的必然选择。“个性消费”带给投资者们全新的商机———“汽车美容”业。
利润丰厚市场巨大“一部10多万元的车,按10年使用期限,每年3万公里行程计算,每年需要用于车辆清洁、保养和维护的费用在3000元以上,对于中高档车,各项费用还将超过这个数字,可以说,作为汽车市场的一块,美容和养护的前景不错,”顺德一位汽车美容店负责人这样介绍。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达1700万辆。在上海等大中城市,私家车的占有率已达12%,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业内人士分析,未来20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目前我国60%以上的私人高档汽车车主有给汽车做外部美容养护的习惯;30%以上的私人低档车车主开始形成了给汽车做美容养护的观念;30%以上的公用高档汽车定时进行外部美容养护;50%以上的私车车主愿意在掌握基本技术的情况下自己进行汽车美容和养护。仅广州市,2004年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62万辆之多。按照80%以上的私车车主为汽车美容护养、一辆车3000元来计算,广州市场上的汽车美容行业整体就将超过10个亿。据业内人士分析,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城市的汽车美容店提供了较大的获利空间。
择吉开店评估风险选址对开任何店的成败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以下三种地方是开店比较理想的地址。第一,大型住宅区。车主把车开回家后就可以找到专业人士把爱车打扮一新,不用走任何多余的冤枉路,这种本身就意味着提供了方便、省时的店自然就是一个招牌。第二,加油站和汽修店附近。目前,很多汽车美容店就是开在加油站和汽修店旁边的。车主在加油和“大修”的时候,就是车跑了很长一段路的时候,自然也是给车保养的时候。第三,车流量比较大的公路附近。此外,专家提醒,虽然汽车美容业有着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它所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开放,外资全面进入中国汽车维修业的日子也正在迫近。因此,我国汽车美容业将逐渐陷入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汽车美容概念的引进在我国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而真正有市场需求更是近几年才开始显现。对于前期投资者来说,可能挖到了汽车美容业的金矿,而后来者成功的概率就要打折扣。
篇5
摘 要:文章从解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解决设课时间安排矛盾的问题、解决部分学生缺乏客观认知的问题、解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等方面,研究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教育;职高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73.8;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03-01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职高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若学生没有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将出现找工作时盲目、考虑不周全、难以施展自己才华等问题。因此,学校有必要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就业创业。但如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尚不成熟,学生实际需求与学校能够提供的服务之间差距甚大。所以,学校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建设,教师需要针对职业规划教学内容或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就业创业教育质量。下面,从四个方面研究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解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是部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建设不到位;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用,在学习过程中不够用心,没有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学校要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就要做好宣传普及工作,让教师和学生在思想层面上引起重视,使就业创业教育成为全校甚至社会所重视的课程。同时,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师、班主任、专业咨询室相结合的多元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要注重发掘优秀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定期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交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此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解决设课时间安排矛盾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规划、设计、教育过程,但许多学校在学生临近实习阶段才开设相关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当作“急救药”,意图使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又快又好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时间安排,直接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同虚设,实用价值较低。因此,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始终。例如,一年级为准备期教育,着重指导学生培养职业兴趣、初步确定今后发展方向;二年级为定向教育,是升学还是就业,往哪方面发展,都要在此阶段规划好;三年级为预备期教育,着重指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变,教会学生应聘技巧、职场发展技巧,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招聘会,引导学生理性地走向工作岗位。学校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结合教师指导,不断进行职业规划的动态调整,以便毕业之际应对复杂的就业情况,从而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三、解决部分学生缺乏客观认知的问题
部分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经验不足,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缺乏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主要表现为预期目标与实际能力不匹配,预期发展领域、发展前景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等。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缺乏客观认知。虽然教师也会让学生进行相关测评,但一些测评工具要么缺乏信度与效度,要么不是专门为职高学生而开发,导致学生对自我认知产生偏差。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联合其他领域的专家开发一套专业化的自我测评工具,从科学的角度来发掘学生潜力、分析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同时,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开设讲座,让专家用专业化的眼光为学生分析职业发展走向、实际工资待遇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其目标领域的实际发展状况,促使学生合理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
四、解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许多理论是照搬西方教育模式,没有在我国国情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从教学形式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般重视理论讲解,学生缺少实践,因而学习兴趣不太高。从教学内容来看,课程内容大多具有普适性,而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学校要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创新,建立一套实用价值高、指导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同时,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工作岗位、社会调查、岗位实习等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选取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提高其针对性及实效性,实现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的无缝对接。
五、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育是一个还未完全成熟的新领域,其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希望能够给相P从业教师带来启示。职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为己任,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教育体系,提高就业创业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冬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2]程舒通.创业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6(02).
篇6
关键词:交通规划;开放型实验教学;建设
一、交通规划课程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简介
交通规划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目前,我国部分交通学院引进了交通反正分析软件作为交通规划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从长期的实践教学来看,交通仿真分析软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交通规划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的要求比价高,并且在具体输入的过程中比较抽象,使用方法也比较复杂等等,针对基础理论知识较弱的学生来说就无法适应。经过对交通工程系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侧重点能够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更好,而目前的实验手段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便。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交通规划教学虚拟实验系统逐渐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科技技术的支持,很多重要的交通数据得以有效的开发。因此,通过建设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一套分析系统与交通数据相互融合的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能够将不同的渠道的交通数据进行收集、利用、处理,储存,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专业感性认识实验体系框架、交通规划课程操作实验体系框架以及业务实习体系等等方面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弥补目前交通仿真软件在具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框架设计分析
(一)专业感性认识实验体系框架设计
交通规划教学中专业感性实验这个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对不同编制流程、调查流程以及不通过类型交通规划项目的感情认识程度,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交通规划专业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学环节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是,专业知识的介绍。学生在学校接受交通规划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将交通工程W科知识构成框架,同时对相关能力进行培养,对就业前景进行规划,从而对岗位进行设置。专业介绍就是要将这些信息有效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该专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另外一个方面,对实习的认识。在学校内部组织学生对交通规划的模拟实验室进行参观,目的是让该专业学生能够对交通岗位规划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职责内容、会计用品用具等等。在校外组织学生到指定的单位,例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等规划部门、监控中心进行参观,学校还需要组织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或者邀请交通规划领域的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
(二)交通规划课程操作实验体系框架设计
从图1交通规划课程模块来看:第一,道路系统规划课程设计。这方面需要在交通工程实验室内针对交通规划基本业务流程进行模拟操作,其主要的操作内容是交通调查、交通规划等等方面,以综合模拟操作为主要模式。通过仿真软件将交通规划原始的数据、设计材料等等一些了规划性基础资料展现出来,整个交通规划过程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此项模拟能够提高学生对交通规划的认识,尤其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基本技能,使得操作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另外,在模拟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还能够深入了解到交通规划设计的具体程序,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使用整体编制的方法。通过在实验室开展要交通规划相关的模型项目,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还需要注意的是道路系统规划设计以及手工实验主要包括的内容是:单项实验、阶段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第二,交通管理课程设计,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基础,然后根据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等方面的训练。例如:交通需求管理、拥挤收费问题、停车管理等等与课程有密切关系的交通规划项目需求分析、项目经济分析、模拟设计以及交通规划案例分析。通过这类训练能够加强学生的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能力,这是交通规划管理课程开放型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其实验项目可以根据交通管理与交通实践的需求,设计为基础实验、单项实验、研究型实验、综合实验。第三,交通组织控制课程设计。基于现代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要求现代交通规划工程师要具有交通组织控制方面的知识。因此,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框架设计要为学生提供交通组织控制实践的平台。通常交通组织控制类课程设计也是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而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可以通过模拟交易系统,让学生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交通组织学、交通控制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与技术,更好的对交通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与优化控制。例如,可以在城市交通现场开展实地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交通组织、交通控制的具体方法。第四,交通信息课程设计。引进国外交通仿真软件对交通信息课程进行设计,以仿真软件为基础构建动态仿真模拟系统,能够加强定量化交通模拟的互动性。学生能够根据各种需求,在各种条件下开展仿真建模。将实际情况中各种交通信息融入到模型当中进行动态模拟操作,加深学生对交通规划的认识。
(三)业务实习体系设计
业务实习是学生完成交通规划专业主干课程之后的关键环节。业务实习体系设计要求是让学生能够到与交通规划专业有关的单位去实习,例如: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规划部门、交通指挥中心等等一线工作岗位。将自身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业务管理知识在岗位上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起来进行实践,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各个细节,进而让学生对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有一个系统的对比与认识。学生在了解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些交通规划实际技巧,从而对专业知识更好的进行内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对交通规划课程开放型实验教学的设计已然成为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的焦点。国家教育部将开放型实验教学系统作为“高等信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交通规划学科专业与信息数据融合的新型产物”。因此,在未来持续推进开放型实验教学建设,能够让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悦尔,欧海锋,边经卫.《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困境与改革探索――以华侨大学为例[J].福建建筑,2017(04):118-120.
篇7
【关键词】大班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建立;实施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现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师23人,其中,专任教师1人,兼职教师22人,每学年承担两个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任务,由于受师资人数少、学生人数多、多媒体教室少的限制,我校往往采取的是上百人的大班教学,而部分兼职教师虽有学生就业工作经验,但教龄短,教学经验、教学技能还很欠缺,这些任课教师往往采取的是讲授式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改革大班教学环境下的单一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新的教学模式就摆在我们面前。
1 互动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大班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通过实施多媒体演示教学法、案例讨论式教学法以及课外教学法等多种互动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 发挥其在学习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1.1 多媒体演示教学法
作为当前大多数院校的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愈发明显。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资源调动学生感官的教学方式,其中主要的教学资源有图片、声音、视频等。其中,以投影教学的大规模使用为标志,多媒体教学走进了各大校园,与传统教学手段实现了巧妙的融合。
在大班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中学生人数较多,传统教学方式常常出现后排学生看不清文字、听不到声音等情况,教学效果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把理论概念较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文字、声音、图像、影音文件等多媒体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看到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音像兼具,且又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在课堂上,学生看得清屏幕文字,听得到音箱声音,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1.2 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它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问题或疑难情景进行研究的一种开放、合作、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寓于世情、国情、校情等具体事例之中,以分析、讨论等方法开展教与学,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现实问题,分析、讨论典型案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理论、全面理解理论和实际应用理论。
1.3 课外教学层面
为进一步扩大与学生交流,回答他们的疑惑,也由于大班教学,学生人数众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无法一一接触学生,也无法一一回答学生的所有疑问,课堂外我们就充分利用先进的通讯、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工具进行答疑、交流、讨论,并随时指导学生进行各种的比赛活动,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路路通”模拟面试大赛、全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学科竞赛,形成跨越空间的师生、生生互动。
2 互动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大班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2.1 互动教学有利于增强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效性
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的效果看,内生引导式教学必定优于外在灌输式教学。外在灌输式教学只有通过受教育者再整合才有可能开花结果。很难想象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地高谈阔论 , 就能达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 “进头脑 ”的效果。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绝不能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而应该是教与学双方的互动。特别是在大班授课过程中学生人数较多,容易降低互动机会,降低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直接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效果。目前正在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改革,其目的就在于增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而实施创新型的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2 互动教学有利于形成和谐协调的师生关关系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 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中实施多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教师和学生纳入互动情境之中,师生之间情感得到充分沟通,这有利于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教师意志和学生意志二者和谐统一,是获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好的效果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广泛交流与良性互动,才能促进这种和谐统一的完美 。
2.3 互动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与发展能力
通过实施互动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猎取知识,并通过广泛参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学活动, 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境之间广泛的多维教学互动。这不但能提高大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完善大班环境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点启示
在大班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互动教学都受到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大班教学对两者的影响是双面的,如何趋利避害是我们将要研究的重点。希望通过对大班环境的不断研究,将我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推向新的高度,使其成为大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也使广大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3.1 多媒体的使用并不是多多益善,只有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
因此,教师的教课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与多媒体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把握对多媒体课程的使用才是目前大多数老师的研究重点。(1)多媒体教学应当选用合适的媒体素材,把握教学难点与重点。通过多媒体的生动演示,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生动化的表现。然而,多媒体并不仅仅是课本内容的再现,古板的多媒体课件将会使多媒体课程的效果事倍功半。(2)教师对于多媒体教材的使用应当注意方式方法,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应当明确授课目的,(下转第98页)(上接第73页)科学合理的选择素材与讲解内容,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不是将素材集中演示,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合理使用多媒体授课手段,适当插入传统教学,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的无缝切换,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3.2 良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互动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案例讨论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课堂互动方法
案例教学的选材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案例的选择要够典型。使用案例分析可以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进行综合性分析,因此,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够明确指出当前大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否则,胡乱拼凑的案例不仅不会起到积极的教学作用,还会误导学生。
(2)教学案例的选取应当紧随时代,传统案例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大班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后,将网络上的各种教学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也均来自网络最新的素材。综合多种元素的多媒体课程可以使教学效果提高到新的水平,满足学生新鲜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互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相互沟通,因此,大班教学在组织案例的过程中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讨论题,并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讨论方向的引导,并且可以参与到学生与老师的讨论之中,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最大程度的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变化;轨迹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6-003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促使着社会经济的提升。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受生活条件的制约生活所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从而在全国掀起的大学生创业的浪潮。由于越开越多的大学生创业使现今社会的质量诚信得到很大的提升,也导致了很多小公司的倒闭应了适者生存这句话,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埋藏诸多隐患。
1 大学生创业人群的特征
创业人必须要有很好的财运而且需要贡献出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应财务、精神和社会方面的风险,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获得金钱的回报,达到个人的满足和经济的独立自主。
①资金缺乏。大学生创业,资金是最大的难题。除了家庭条件特别优厚的同学,大多数大学生都需要申请贷款,虽然如今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如果创业失败,资金漏洞要自己承担,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反而创业的激情很高,觉得自己只要开张就能成功。
②社会经验少。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在应酬生意合作伙伴时常常遇到困难,更不用说其余一些在商业上要解决的一系列繁琐手续。大学生有理想和抱负,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常常在实战中眼高手低,缺乏具体的经验和知识。
③切入口难。很多大学生只有模糊的创业想法,但是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项目。他们常常想将自己所学装也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创造财富,但常常不知道要通过什么项目才能办到。
④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志大才疏。对自身创业素质认识不足。学生普遍不做市场调查跟分析,而进行理想化的推断。很多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来钱方便、来钱快。典型的例子如果全国有1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每件只售一百元,我们就有100亿元的市场。这种推断方法往往对大学生创业起误导作用。这时候大学生的志大才疏的背后使着这些如泡沫公司的产生又如建在沙滩的高楼,说垮就垮,烟消云散。
2 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是每所高校应尽的义务。笔者认为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 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
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也是一种劳动方式。所谓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
创业不是头脑发热就能成功的,也不是说纯理论的比较,创业有以下几个特点,只有认识创业的特点,才能算是正确认识创业。首先,创业是创造具有“更多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有能力、资金、头脑就可以达到,还需要运气、贵人和风水,很多人觉得自己什么条件都很好但是一做就是失败,这就是因为运气等不好。其次,创业需要贡献必要的时间,付出极大的努力。再次创业可以分为网络创业和实业创业,承担必然存在的风险。财务、精神、社会领域及家庭等。最后创业报酬、金钱、独立自主、个人满足。对于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创业过程不但充满了激情、艰辛、挫折、忧虑、痛苦和徘徊,而且还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2.2 锻炼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锻炼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的设定目标,调整自我抱负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阶段的完成,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逐步提高自信心。其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再次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增强对失败的认知能力。失败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大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失败、战胜失败,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失败向积极方面转化,把失败作为成功的阶梯,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最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大学生应对失败能力的有效手段。
3 大学生创业阶段心理特征分析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人群一般20岁,正是处在一个未经世事,懵懵懂懂的年代,所以对于他们一切都没有涉足的东西,他们都是很向往很憧憬的,此时正是人生中最有活力与激情的时代,对未来一片向往,走向就业的道路,由于自身期望值较高,再加上三四年潇洒的大学生活,就业不太顺利,因此,不少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创业。
3.1 创业初期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在创业初期时,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再加上对行业的不了解,会对自己所走的道路产生质疑,虽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满腔的热忱,可是遇到一连串的打击很难保持理智的思维。也就是说,初期时,大学生应该能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承受外界所带来的压力。
其特点有以下三点,首先,理想的把创业简单化。大学生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对社会了解不足,想当然的以为创业会很容易,普遍意识不到创业的艰难与风险,对创业成功期望很高,几乎导致人人都想创业。其次,创业方式大多选择互联网创业。在全国的地举办的创业大赛上,最多的就是网络创业,认为网络投资成本低,方便快捷,一网就能创业,既适应大学时代的潇洒生活,又能解决生活困境,挣钱容易。最后,缺乏理智的思维。大学生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对市场做调研,停留在理想状态,以为所有的市场人群都是自己的客户,忽略了竞争与无购买力的顾客,从而误导大学生创业,导致创业失败率越来越高。
3.2 创业中期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在创业中期,大学心理特征有多种。当创业失败时,一部分人由于承受不住,最终走上就业的道路,一部分人从失败中寻找问题,吸取教训,为以后的事业打基础,明白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当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受住初期的风雨,一部分人开始洋洋自得,最终导致事业的失败,一部分继续用心去经营,获得更大的信心,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美好。经历过迷茫、摸索、苦闷、坚持、失败、放弃、成功的历程,大学生的创业心里逐渐成熟,理智思维占领高地。
该阶段的特点一是大部分学生创业热忱不高。此时的大学生经历了初期创业的风雨飘摇,思维有了一定的拓展,并不是盲目的追风,而是思考后的决策,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业渴望与创新意识。据不完全统计,1.6%的大学生有创业意识,经历了深入思考后,大学生清楚地认识了自身的特点。二是创业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理智思维。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初期准备创业,但是经历了自身的实践后,清楚地认识到了事态的发展,了解了创业的风险,不再盲目追求创业激情,而是开始用理性思维去思索,开始清醒的面对创业时机。三是对创业的规划道路较成熟。在1998年创业时,大部分创业人群觉得创业非常容易,一心只想在高科技领域有一席之地,而现在,创业人群开始向服务业或者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进军,相对比以前,对行业要求降低了,有了更宽阔的选择权利,更加务实,认识到位,期待人生的美好发展。已有多位同学领取《自主创业证》,经营范围包括信息中介、室内装饰装修、服饰门店网络服务中心等多个领域。四是清醒地认识到了创业的艰辛。经历了初期的懵懵懂懂,创业大学生开始了解到资金是创业的首要难题,社会人际关系关系到创业能否顺利进行,尤其是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创业,更是要兼顾学业,更加困难。已经了解到创业的三大要素:资金、人脉、精力,创业的盲目已消逝。
3.3 创业末期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大学生创业末期就是自己事业的成败时刻,此时大学生的心里不在狂躁,反而充满理性,更有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对于创业失败的人来说,获得了社会经验,更加适应这个社会,人也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对于创业城中的人来说,经历了初期于中期的洗礼,大学生不仅积累了社会经验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心态更加强大,思维更加广阔,人际交往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保证了自己事业的向前发展。当然对创业成败也不能一概而论。
此时的特征首先是心理更加成熟。大学生经历了自身完整的创业过程,心里更加成熟稳重,思维方式有了新的提高,对人处事方面也有了新的跨越,更加得心应手。尤其是获得成功的大学生,其心理状态比刚开始创业时更加充满信心,不再盲目无从,使得自己的心理变得强大。其次是自身能力的提升。大学生在高等院校里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虽然其学习能力较强,可是能不能理论应用实践,这是个未知。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能力、管理才能、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了良好的机会来锻炼,总结自己在创业过程的不足,使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最后是创业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无论是创业成功还是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只要总结自身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吸取教训,其自身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失败后的大学生创业达到低谷,之后经过失败、苦闷、放弃的自我调整,心理逐步趋向成熟。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失败,然而是这些挫折引领他们走向成功。失败是成功前的准备也是生命中的必然。让他们知道机会从不会主动敲门,追逐梦想但是要立足现实,这与成功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脱颖而出,为生活制定一个目的并走向成功成为了大学生的目标。努力工作并实现梦想,更加的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4 结 语
本文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初期、中期、末期三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经历过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其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能够让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虽然过程艰辛,但是锻炼出了社会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导,培养自主创业型人才。我们相信,大学生创业会越来越成功。
参考文献:
[1] 廖芳.大学生创业心理变化分析[J].青春岁月,2013,(2).
[2] 王恒,秦文岩,赵云芳.大学生自主创业之心理历程的研究[J].集体经济,2011,(5).
篇9
关键词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更多的人才向市场流动,大学生就业制度也由国家“统包统分” 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转变,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
1.1就业指导目标不明晰
受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影响,现阶段的就业指导仍然停留在“就业安置”阶段,大多数高校把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作唯一目标,过于强调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和专门服务功能,仅仅满足于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就业思想教育。
1.2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狭窄
现有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在择业指导方面,仅限于分析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传授面试技巧等,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辅导等内容。
1.3就业指导对象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就业指导主要针对毕业生年级,而在低年级开展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较少,没有把就业指导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没有覆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诸多不足之处,难以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中努力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规划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新模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完成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模式的转变。
2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和内容
2.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这一生的职业工作经历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根据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有重大意义,应从小学就开始进行,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始于大学阶段。因此,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一入校就能在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确立职业目标,正确认知自我,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
2.2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1)认知自我。即自身条件分析,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可行性和个人化的特征,每个人通过全面剖析自己,明确自己为人处世所遵循的价值观念,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剖析自己的兴趣、性格等多方面的个人情况,以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定位。
(2)认知职业。即职业目标的确定过程,引导学生从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去考虑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据调查显示,很多高校学生在入学前选择专业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跟从家长、教师的意见,或者盲目选择所谓热门专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职业个性、喜好和能力来选择学习方向。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立足于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不同就业方向的社会需求情况、发展目标、培养目标、人才素质要求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素质条件,慎重确立好自己初步的职业目标。
(3)认知社会。任何规划的制定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人的要求为准绳,既要考虑个人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4)制定策略。将职业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目标,使学生在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个月、每个星期都有自己的小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的小目标,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步步落实,逐一实现,最终完成职业目标。在此期间,学生应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的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3以职业生涯规划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3.1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1)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职业理想与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就是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当学生心目中有了自己认定的理想职业,就会依据该职业理想的要求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在学生确立了职业理想之后,要指导他们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并按照拟定的目标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对二年级学生进行职业个性与职业测评辅导。职业测评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对人的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评价,从而为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以评估区分大学生不同的职业个性,预测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向。
(3)对三年级学生进行职业分析与人才需求辅导。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发展方向以及该行业所必备的素质和技能作详尽的介绍,引导大学生关注职业需求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此期间的生涯发展辅导重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习和实践活动从事与未来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提高工作技能和主动性。
3.2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全方位就业指导模式
3.2.1完善组织服务机构,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必须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从指导组织服务机构、活动载体、课程建设、实施途径、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体系。建立健全三层次的就业指导网络,即校级(统筹规划层)、院系级(具体操作层)、学生组织(辅助层),校级就业指导中心负有对“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部署,院系负责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具体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工作,团学组织要积极发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助作用。
3.2.2谋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共同促进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辅导工作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如何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是搞好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重要突破口。高校要利用和开发好以下社会资源:一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通过召开毕业生就业座谈会,走访用人单位等途径,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二是聘请职业指导专家、人力资源专家进校,通过专题讲座、面对面咨询等方式,使学生的生涯发展辅导更科学专业。三是优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校外实习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四是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校友是我们做好职业生涯辅导很重要的资源,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学生具有说服力和借鉴意义,同时他们创办的或任职的企业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五是鼓励大学生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可以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使职业生涯设计科学化、具体化,为今后的职场生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燕.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生涯发展辅导[J].江苏高教,2007(4).
[2] 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出版社,2003.
篇10
1.1国家引导力度不够。对于农业产业化运营的益处一直受到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认可,但是在农业产业化中有系统有步骤的引进先进技术是许多区域的农业产业园没有做到的。这不仅是农业产业园运作方面的问题,还与国家的引导有关。从调查中发现,我国对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欠缺明确的指导原则,一般是哪里运用了某个新技术,收效很好,哪个技术就会被在短期内广泛采用,没有统一指导、协调扶持的政策,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情况,造成了资源浪费。
1.2园区设计不合理。从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政绩而建设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但是由于与技术单位联系较少,没能建立起良好的技术体系,造成发展后劲儿不足,使技术失去了其本该发挥的效果。在山东寿光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中,大胆采用视频监控技术作为检测植物生长、培育植物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经其他地区借鉴之后却将园区内的信息化技术变成了好看的摆着,由于园区设计本身不适用而造成该技术及设备浪费。
1.3运用模式单一。目前进行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与开发是与政府支撑分不开的,但是产业园在建成之初一直强调的政企分开,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的管理原则却没能落实。在单一的运营模式下,产业园呈现出运行效率低下,市场活力不足的现象。由此得知,政府对产业园单一的运营模式是造成产业园技术支撑力度小,经济效率下,设备更新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在产业园融资渠道、技术引进方式上都存在着方式单一的问题,需要政府在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对政策作出进一步调整。
二、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的策略
2.1技术更新与技术普及相结合
随着信息化及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化农业中的普及,在农业产业园中实施视频监控技术成为提升种植效率的新兴技术。使用视频监控技术不仅能够以数字信息传输的模式提升产业园内应急防范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够达到随时监控植物生长信息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视频监控技术在农业产业园中能够得到推广需要长期的设备试验和磨合为基础,不是所有的农业产业园都能够适用该技术。另外,视频监控技术对农作物的监控效率以及信息传送时间、大小都需要以准确的数据为支撑,因此,推广视频监控技术的前提就是要提升农业产业园自身的种植运转机制,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够促进技术推广。
2.2设备更新与园区设计相结合
对农业产业园进行科学技术的提升与产业园内的设备更新有密切联系,没有设备更新为产业园提供物质支撑,科学技术很难得到充分贯彻。但是,设备更新需要与农业产业园的基础设计相结合。首先,应该提升产业园设计上的前瞻性,在可预见范围内,做好设备更新的预留空间。其次,是产业园在进行设备更新时应该以产业园内的基础设计为主线,在增加产业园基本收益的基础上对技术设备进行有条理有步骤有计划的更新。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对农业化产业园现代化建设进行设备更新有两个大方向,一是农业专业设备更新,这种设备更新主要体现在产业园中的试验园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试验园区内需要添加足够的新型检测设备才能起到提升实验效率的作用,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更新档案,保证新设备添加与老设备更新相协调,保证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对农业产业园内其他种植辅助设备的更新,对待新技术设备的采用既要大胆试验又要谨慎小心,保证新技术采用与产业化种植相结合,促进传统种植与新设备更新的无缝衔接。
2.3运营机制与市场环境相结合
对农业产业园进行科学技术提升还需要以科学的运用机制为基础,保证科学技术有效贯彻,科学管理合理实施。比如在对蚯蚓生物反应器的采用中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来支撑,还需要与之配套的运营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新技术的采用达到提升农业种植效率的目的。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