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4 12:0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篇1

关键词:《三国演义》;兴趣 ;哲理;语言;诗歌对联;评价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被选为中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如何引导学生爱上《三国演义》,真正走进《三国演义》是摆在中学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是学生持续、深入阅读的内因条件。《三国演义》这么优秀的文学名著吸引学生的眼球自然不难,但对于文言文基础较差的初中生来说,也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可按照以下的原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① “浅近”原则。即所选内容相对浅显,且为学生熟知。为此,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并演讲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这些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学生爱讲,能讲,讲得相对会好些。②“直观”原则。让学生听听《三国演义》的相关音乐,看看《三国演义》的影视画面,更加直观地接触名著。③“悬念”原则。教师给学生讲三国故事时,要善于设置悬念,在学生面前卖点关子,这样往往能吸引学生对小说的关注。例如笔者给学生讲《火烧赤壁》的故事,讲到“周瑜万事俱备,可大冬天哪有东南风呀?”时,戛然而止,并说:“想知后事如何,自己去读《三国演义》四十九回。”第二天,大部分学生能通过阅读原著揭开悬念。

二.引导学生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阅读

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的向前发展如滔滔洪流,无可阻挡。《三国演义》的开篇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结尾句“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 前呼后应,形成一个整体。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哲学的高度把握三国故事情节发展的大趋势。例如第三十七回中写司马徽得知徐庶向刘备荐诸葛亮后,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对于这个细节,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哲学的的高度来理解就一点也不难了。司马徽似乎已经预见汉朝大势已去,诸葛亮虽然能得到刘备的赏识,可惜他辅佐刘备逆历史潮流恢复汉朝,注定是徒劳。再如第一百一十九回写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与魏国大将钟会谋反失败,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身亡。笔者针对这个细节,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姜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各异。有学生说是姜维太大意;有学生说是司马昭太厉害,也有学生说是姜维逆天而行,注定要失败。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入哲学的概念即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进行引导分析:姜维只是外因,而蜀国的君主刘禅才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姜维只能改变之,而不能决定之。这时就有学生附和:“刘禅是滩烂泥,扶不起墙的,姜维纵有天大的本事,有没法阻止蜀国灭亡。”可见学生已经能站在哲学的高度去认识三国的现象了。

三.引导学生欣赏其精美、简洁、形象的语言

《三国演义》的语言半文半白,明快简洁,雅俗共赏,而且善用比喻、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回味无穷。话虽如此,但也有不少初中生反应《三国演义》的语言很深奥难懂。分析起来原因有两个,其一,这部分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其二,学生没有真正发现其中的语言美。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采取如下对策。① 开展“读《三国》,品语言,学修辞”的学习活动。笔者曾让学生找出能体现《三国》语言精美、简洁、形象的选段,并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有学生就找到了第一回的两处人物肖像描写:“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该学生的赏析:两处的外貌描写都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可表现的是两个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张飞的粗鲁、豪放以及关羽的稳重、儒雅。很明显,这个学生对三国比较熟悉,回答得也不错。还有学生找到了第三十九回的一处人物对话描写。操曰:“诸葛亮何人也?”庶曰: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操曰:“比公若何?”庶曰:“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四.引导学生欣赏贯穿全书的诗歌

《三国演义》的诗歌数量多,艺术水准较高。它们或叙事,或抒情,往往是一事一诗,一人一诗,有很强的概括性。因此,引导学生鉴赏穿插于小说之中的诗歌,对理解故事情节和把握人物形象帮助很大。如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该词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对三国的故事作了概括与议论。其中的千古名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哲理深刻,给人启迪。相信只要老师适当点拨,学生一定能读懂,而且对读《三国演义》会有一定的向往。再如写诸葛亮南征的一首诗:“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此诗概括了诸葛亮南征一事,包含了两个典故: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看似平淡的几句,内涵却丰富。又如一首:“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这首诗的趣味性和隐喻性很强。司马懿父子三人正好就是三马,而“槽”谐音“曹”,“三马同槽”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最后三国归晋,果真应验。

五.引导学生收集并解读与其相关的对联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 。与三国相关的对联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如一副写关羽的对联:上联 赤面粟赤心,骑赤兔迫风,驰驱时无忘赤帝。下联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此对联应用了颜色重字对的技巧,四赤对四青,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都做了全面的概括与评价,显得妙趣横生,回味无穷。三国对联如此有意思,语文教师怎能不充分利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① 开展“讲故事,赏名联”的学习课。笔者使用了一幅三国名联: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设计了几个问题:根据这幅对联讲两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同时说说这幅对联的奇巧之处。对联一显示到屏幕上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都说这是一幅奇联。讲故事这一环节,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奇巧之处学生也能说到,只是说得不太完整,教师随即做了补充。其实,学生对对联的解读是否完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喜欢三国对联,走进《三国演义》。② 开展“读名著,对对联”的学习课。这个活动既训练学生对对联的技巧,更培养了学生读《三国演义》的兴趣,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题目: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使用三国的内容)。上联: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下联: 。学生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学生的答案也丰富多彩。如:赵子龙万人救阿斗 , 汉寿侯万里寻大哥 等等。虽然对得不是很工整,但激发了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这正是笔者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六、指导学生排演三国课本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排演课本剧就是践行该要求的途径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学课本中最适合排演课本剧的小说之一。小说的历史名人很多,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周瑜等数不胜数。小说的经典故事也多,例如《隆中对》、《走麦城》、《煮酒论英雄》、《义释华容道》等等,课本剧资源极其丰富。小说的核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让学生当一次演员,切身体会一下人物的思想性格,对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帮助很大。笔者曾指导本班学生排演了课本剧《隆中对》,学生写剧本,挑演员,琢磨演出表情、动作,这一过程有助于他们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演出完之后,教师进行了一项调查,所有的演员对自己的角色人物思想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情骤升。

七.引导学生跳出《三国演义》评价小说及其主要人物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定了解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三国演义》,对该书及其主要人物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的见解。如:你如何看待蜀国的灭亡?你喜欢刘备还是曹操? 你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何评价?你觉得作者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是否带有感情取向?笔者曾经上过一堂“你我话《三国》”活动课,学生发言标新立异,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认为诸葛亮太愚蠢,为什么不自立为王?有的学生认为曹操很伟大,不应被作者反面化。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跳出原著,发表见解,这样既可以激励学生深入阅读原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笔者认为:“名著阅读要从孩子抓起。”被称为明朝“四大奇书”的《三国演义》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推广名著阅读的首选著作之一。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引导学生走进它,深入它,最后跳出它,并评价它。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柏勋 《语文教学情趣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篇2

[关键词] 三国题材;影视改编;文化魅力;电影,《赤壁》

一、三国题材的影视改编

2009年的中国影坛,花样繁多、风格迥异的贺岁电影和往年一样,观众的热评依然一浪高过一浪。《梅兰芳》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取胜;《叶问》因充满侠义精神的真拳实脚获得很好的口碑;《非诚勿扰》长于用幽默的手法描摹世相百态而深受观众喜爱;相形之下,国际著名导演吴宇森及其《赤壁》则见仁见智,颇受争议,受到观众更多的批判和指责。

吴宇森借用古典名著,搬起历史这块石头,投入了赤壁的江湖,激起千层巨浪,而观众处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依然不太清醒的思维状态,或摸鱼或激荡或惊险或被摸,故而或批判或指责都是情理中的事。

事实上,对电影,尤其是贺岁片而言,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做到“大投入、高盈利、专精性、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并非易事。著名日内瓦学派批评家就曾强调,批评不是“立此存照”,不是“居高临下”的裁判,而是参与,是不怀成见地“投入作品的世界”。

客观而言,电影《赤壁》的改编是比较成功的,尽管评论界多指责其背离历史,语言不够严肃等。但我们知道,在文学创作中存在着守格与创格的矛盾。缺乏创格的勇气,文学就无从发展。电影理论家张骏祥曾指出:“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他认为中国电影整体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在于电影表现手段的陈旧,而在于文学价值不高。吴宇森导演将敏锐的目光投向“三国”就已经铸就了他的成功。前苏联著名导演C・格拉西莫夫就认为几千年积淀的文学能够帮助电影导演去深刻研究复杂多样的生活,并且,一个导演可以从崇高的文学典范中学到很多东西。吴宇森正是抓住了“三国”这一经典中最宝贵的东西。

毋庸讳言,一切历史都存在于当下的表述,“罗生门”是历史的常态,立场的不同衍生出角度、语气的差异,叙述者的价值观、是非观决定了主人公的形象和价值,吴宇森是左右互擎的高手。相比而言,《赤壁》对曹、孙、刘三家的表述,基本上没有太偏颇的地方,《赤壁》中所塑造的人物给观众以情感上的突破,虽然距历史甚远。

纵观中国电影,长期以来惯于在故事情节上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戏剧效果为中心的叙事模式,从而使得电影成了一种故事的表述,影片的产生完全依赖故事本身,这必然造成观众在观赏影片时理所当然地、自觉不自觉地将影片本身和原本的故事情节产生对照,当二者吻合的较为成功时,自然会受到好评,否则批判是在所难免的。《赤壁》之所以受到批判,是因为“三国”故事及三国文化自古以来,绵延不绝,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三国中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长期以来已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形成坚不可摧、相对固定的模式和认同感。

翻开中国影视史,有关“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就电影而言,早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拍摄过一部名叫《孔明三气周瑜》的电影,由粤剧名家马师曾饰演诸葛亮,此片年代异常久远,影响平平,现如今已很难被观众看到。

80年代,内地拍摄过一部名为《华佗与曹操》的电影,用非常规的手法讲述了曹操和华佗较劲的全过程。1998年搞笑天才刘镇伟曾拍过一部名为《超时空的爱》的三国题材电影。1999年台湾影帝柯俊雄自导自演了一部名为《一代枭雄――曹操》的电影,可只在台湾本土赢得了一些反响,曾经一睹过该片的内地观众可谓凤毛麟角。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古装片、大片风潮的影响,三国题材的电影不断涌现。在《三国之见龙卸甲》中,刘德华诠释了蜀国名将赵云传奇的一生,影片依靠漫画式的造型和精彩的动作场面赢得了票房大热,也再一次印证了三国题材的深厚魅力。

魅力无限的三国故事,引得越来越多的著名电影导演、明星一同积极参与,一时间风起云涌,成为影坛一大亮点。

在三国电影热潮的感染和熏陶下,电视界也毫不示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界也掀起了一股三国题材的改编热潮。这些电视作品以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为基础,刻画和再现了三国时期的战争场景和人物故事,从不同角度阐释出三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和哲理谋略。尤其是近年来,三国电视作品的创作更是出现了戏说化、演绎化、卡通化的新趋势。电视制作者用现代审美观审视传统文化,用丰富夸张的表现手法使三国文化衍生出新的趣味性和价值观。

早在20世纪80年代,内地和香港就各拍过一部名叫《诸葛亮》的电视剧。

同一时期,内地拍摄了一部上下集的电视剧《桃园三结义》,香港还拍摄了一部名为《貂蝉》的电视剧。

进入90年代以后,内地接连拍摄了两部三国题材的电视剧。一部叫做《关公》,另一部就是大名鼎鼎的央视版《三国演义》,这版《三国演义》至今仍在各种上星或不上星的频道中滚动播放,已经成了观众不得不默认的经典。另外一部是由濮存听主演的《曹操与蔡文姬》,虽然深受观众欢迎,但濮版曹操太儒雅,体现不出曹操的豪气。还有一部就叫做《曹操》,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曹操的一生。

本世纪初,陈凯歌监制的电视剧《吕布与貂蝉》,片中人物诡异的造型和莫名其妙的言行让全国人民看的晕头转向。差不多同时,一部名为《武圣关公》的电视剧,由于资金等因素,战斗场面也几乎全被省略,导致观众骂声一片。

由朱苏进编剧、陈家林导演的新版《三国演义》,剧本已准备就绪,该剧长达60集,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

同时,张纪中也高调加入了三国题材电视剧的制作大军,由其执导的历史剧《三国志》也将开拍。由陆毅饰诸葛亮,陈建斌饰演曹操的新版《三国演义》已于2008年8月29日开拍。

除电视剧外,一些表现三国历史和文化的其他电视作品也随之产生,如中央电视台在1995年就拍摄的《三国废墟的发现》,并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获奖;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之后,央视也专门做了名叫《三国故地行》的专题片。上海华夏电影公司推出了《三国梦》的电影,2002年四川为推动旅游业还专门做了促销片《三国旅游・蜀汉胜迹》,川剧电视剧《三国》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此外,许多以三国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动画片也应运而生。

在大陆三国题材改编的热潮中,台湾电视界也不甘落后,曾拍摄过一部《三国英雄传之关公》;香港TVB也拍摄了反映曹家生活的戏说剧《洛神》,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受到热捧,在东亚等地亦有很深的接受基础。电视这种现代传媒产生以来,东亚各国纷纷购买中国拍摄的三国题材影视作品(如《三国演义》),同 时自己也尝试拍摄一些电视作品。如1994年,日本拍摄了电视片《三国遗迹》,2004年日本NHK电视台三次到中国富阳拍摄了长达75分钟的“新三国志旅游”专题节目,与此配套杭州开通了与东京、大阪直航的精品旅游线。在动画界,横山光辉拍摄的《三国志》,气势磅礴,画面精美,讲述了三国时期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等著名典故。当然,日本与韩国出现的以三国题材为背景的网络游戏更是处处可见,无须赘言。

面对如此丰富的影视资源和深厚的受众基础,吴宇森导演重拳出击,在多如牛毛的“三国”著名战役中选择了最硬的一块骨头――赤壁。吴导选择这一题材所付出的勇气是可以想象的。

二、三国题材影视改编的文化魅力

三国题材影视剧的大量涌现,反映了广大受众对三国故事、三国文化的关注;这种关注变成了创作者进行创作的原动力。电视的出现开拓了三国故事的表现力,三国题材成为影视制作的热门之选,诸多导演选择从三国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无数观众关注三国电视和其他的三国影视作品,这一切皆源于三国文化独有的创作优势。

首先,三国纷争,动人心魄的著名战役多如牛毛,充满魅力的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深知观众喜好的影视制作者,当然不会放过这段资源如此丰富的历史。三国故事精彩纷呈,气势恢宏,出场人物众多,历史跨度极大,非常适合电影或长篇电视剧的改编。

其次,三国题材深深渗透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如爱国主义、惩恶扬善、崇尚英雄、欣赏智慧、举贤任能等等。所有这些传统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这一庞大的受众群无疑成为影视创作者工作的巨大动力,也为三国影视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市场。从上节论述中我们看到,三国文化、三国精神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有广泛的接受基础,三国题材因为极高的知名度和在群众中极广泛的认同心理,自然能为影视作品的制作赢得更好的社会回馈。影视制作者选择三国题材,看重的就是“品牌”效应,他们通过自身的再加工和再创作将传统的东西发扬光大,并加入现代人的视角,在现代传播手段极大丰富的今天,达到品牌衍生的目的。

再次,影视创作要求流行性和情节性,满足此类要求的文学作品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影视制作人的选择对象。三国故事的演义性,确立了它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题材呈现出史传性,重大的历史事件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支柱,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呈现出大环境的逼真。在大量战争场面的表现上,吸取了传统民间文学样式的精华,情节故事如同说书人的语言所表达那样生动细腻,富于感染力,便于影视语言的表现。三国中提到的大量谋略也对后世影响很大,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的人都能从三国中读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无论是决策者的善于用人,审时度势,还是竞争中的各项韬略计谋,都在《三国演义》中有深刻的体现。和其他古典小说相比,在影视改编中《三国演义》无疑会脱颖而出。

综观以往的“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像《孔明三气周瑜》《华佗与曹操》《一代枭雄――曹操》《我是蒋千》《诸葛亮》《貂蝉》《曹操与蔡文姬》《曹操》《吕布与貂蝉》《武圣关公》等,单从作品名称来看,导演明显将主要目光投向了三国主要人物,而对“三国”多如牛毛的著名战役却视而不见。导演吴宇森的《赤壁》无疑填补了这一缺憾和空白,将“三国”题材原本就火热的改编热潮推向又一个高峰。

篇3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关于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其他方面的知识吗?比如说相关的歇后语?如果不知道的话,就来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吧!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一、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二、相关歇后语集锦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

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篇4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是驰名于世的三国鏖兵之地,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积淀。下面以“说不尽的三国风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

1.吟三国华章。阅读下面语段,按编号填写诗文。

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② _____________ ”,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③ 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其事芳流千古。太守出猎,狂书“④_____________ ,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⑤ _____________ ”,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⑥ 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⑦_____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激赏建安文风;稼轩登临,笑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⑧ _____________ ”,总论三国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多少事,都在诗文中!

2.说三国俗语。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如“说曹操,曹操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能再说出一个吗?

3.品三国人物。在荆州这个群雄角逐的大舞台上,各路豪杰俊秀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文韬武略、胆识才智和思想品格,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深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现在荆州举办“三国文化节”,要选择一位三国人物作为“形象大使”,你认为选谁最合适?说出你的理由。(30字左右)

4.览三国胜迹。三国征战的鼓角已渐渐远去,但作为三国故地的荆州,多姿多彩的三国风物画卷依然随处可见。请向游客介绍一处你熟悉的三国文化景点。(30字左右)

试题透析:

荆州是驰名于世的三国鏖兵之地,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积淀。《三国演义》洋洋洒洒120回,有72回涉及荆州,有10多回直接写荆州,其很多故事都是围绕荆州展开的。围绕流传千古的“借荆州、守荆州、袭荆州、失荆州”所展开的经典故事,一直是戏曲歌舞与影视的热门题材,同时也成为中考的题材。恰巧,2010年荆州市中考综合性学习题就充分引入了这一地域文化资源,以“三国文化”为素材,以亲切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亮相,让考生实实在在享受了一场“三国文化”的盛宴。整个试题分为“吟三国华章”、“说三国俗语”、“品三国人物”、“览三国胜迹”四个板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依次从默写名句、拟写俗语、品评人物、介绍景点等方面进行了考查,内容涵盖面广,能力要求性强,全方位地实践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评价着重考查同学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理念,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紧密结合、生活化和实用化紧密结合、人文性和时代性紧密结合、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的特点。同时也给广大考生提了个醒――语文测试也要关注本地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因为“月是故乡明”。

篇5

〔关键词〕湘剧 现代意识 古典

2015年11月9日,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精心打造的新编历史剧《赵子龙计取桂阳》在湖南省花鼓戏大剧院上演。剧院外,朔风凛冽、冷雨敲窗;剧院内,演员热情饱满,观众情绪高昂;舞台上,演员们惊艳亮相,以娴熟的技艺演绎精彩故事;舞台下人气爆棚,座无虚席,连走廊上都站满了观众。场内不时爆发出的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宣告着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桂阳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汇聚交融之地。由于蜀汉移民、东南移民的迁入,这里成为多种文化交汇之地,形成了桂阳独特的地域文化,享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的美誉,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的发祥地,也是三国经典故事“赵子龙计取桂阳”的发生地。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就是根据《三国演义》52回“赵子龙计取桂阳”和《三国志・赵云传》及在桂阳广为流传的赵子龙有关民间传说创作编写的。讲述赵云奉命征讨桂阳,在面对天灾干旱、缺水无粮、百姓遭殃、生存困难和桂阳太守赵范为守城池百般诡计、设置层层障碍的困境时,赵云心怀仁爱,以民生为计,不兴杀戮从而获得民心,巧妙化解各种危机,最终挖井修渠引水赈灾,大情大义受到百姓爱戴,也让赵范心悦诚服,成功取得桂阳的曲折故事。

清代戏曲作家李渔曾经说过:“时势迁移,人心非旧”,因而“一代有一代之传奇”。面对一个流传了千年,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如何写出新意,写出时代感和地域感?如何写出具有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戏剧?二位本土剧作家龚孝雄、许贤志相互商量、思谋良久定下剧本基调:首先是回归戏剧本源,立足剧种特色。衡阳湘剧的表演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种表演风格,一是昆腔戏动作细腻、舞蹈性强。二是高腔戏动作古朴,泥土气息浓,唱、念多。三是弹腔戏动作规范化程度高,多用程式,大段板式变化的唱腔刻划人物。

艺术本体特征是剧种生存、发展的核心和优势。剧本从创作之初就坚持和充分发挥剧种的独特优势,凸显剧种的本体特征,处处体现出对传统艺术的敬畏,尊重艺术规律,围绕演员写戏,把舞台充分地留给演员。如:在赵子龙和刘大宇上场时作者就惜墨如金地写下“赵云和刘大宇趟马上”,虽是几个简简单单的字却给演员展示做功留足了空间;而在表现赵云找水和军营被焚时,高腔、弹腔间唱,唱做并重,浓墨重彩地写下数十句唱段,演员唱的时候一气呵成,行腔走板,犹如高山流水,响遏行云,演员唱的痛快,观众听得过瘾;樊氏偶遇赵子龙,芳心暗许时有效继承并合理运用了昆曲古典、优雅、细腻的表演特征,用委婉曲折的腔调、浪漫写意的表现形式,含蓄地反映着丰富的感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乡音的不同,民风民俗的不同,寄寓了一方人的精气神,也给了本地戏曲艺术丰厚的土壤。

桂阳湘剧源自衡阳湘剧,心口相传,结合本地音乐,小调和语言。其传承至今,历久弥新,本地观众争相观看,不仅仅因为他是一门供人观赏的表演技艺,更因为在观赏之中感受到湘剧艺术所传达出的深厚人文内涵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含量,感受到戏曲艺术所传递出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时代精神、民众意志以及艺术审美的趣味追求。因此剧本在有效传承剧种艺术特色的同时,还有意书写了桂阳独特的山水美景、风土人情、瑶族歌舞、矿冶文化和桂阳人火辣辣的情感、当地传说。

其次是把握时代意识,致敬古典情怀: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让厚重的经典成为现代人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因此戏中的赵子龙,既不是历史上的赵子龙,也不是《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而是桂阳百姓千年来口耳相传的神,是一个百姓喜爱的“接地气”的赵子龙。于是书中的白袍小将也变成了白袍将军,书中未曾展示的赵子龙的情怀,赵子龙的仁爱,赵子龙的情感在剧中得以展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拉近了古人和现代人的距离。

剧本除了重塑了赵子龙的形象,还重塑了书中原本着墨不多的樊氏、鲍龙,增加了老祖母的形象。樊氏、鲍龙、老祖母就好似桂阳人的群体画像:火辣、直爽、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英勇彪悍。丰富了赵范的原有形象:阴险狡诈,诡计多端,贪生怕死。五个个性丰满,形象鲜明的人纠葛在一起,观众爱看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在二度创作中,依然让戏曲回归本源。“导演贺希娟说,整部剧的特点是完全继承了传统戏曲的程式,保留了戏曲的根和精华。在这部戏里,戏曲的四功五法在戏里样样俱全,是一台原汁原味的古典戏曲,但在舞美、音乐、灯光的手法上面,又运用了创新的手法,贴近现代观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新发展。“剧本是很有厚重感和文化底蕴的,用将近600年历史的湘剧这样一个古老的剧种演绎是非常合适的。全体演职人员和编剧都是尊重戏曲的规律演绎和创作这台戏。”贺希娟说,在当下艺术风格越来越趋同的环境下,能坚持传统理念,保留传统文化和戏曲的传统程式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此段转自新网)

值得推崇的还有桂阳县湘剧传承保护中心的办团理念:排戏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演员。早在剧本没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担心县级剧团演员不行,建议外请名人主演。团长谢能娇一口拒绝,她说我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演员。

篇6

关键词:阅读名著;初中生;有效性

名著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起来的文化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知识,引发思索,提高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学生应具有进行独立阅读的能力、应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文语感,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阅读,形成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从目前的初中语文阶段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在初中阶段,由于上课时间多,所学科目多,学生自主把握的时间并不多,学生虽有心想阅读名著,但也只能望而却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名著阅读落到实处,是有待解决的艰巨任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其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教师应了解到学生在此阶段的特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兴趣是第一任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的前提条件。一旦学生对名著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名著。培养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及大作家、名作品或者其经典的描述,然后引导学生去阅读。例如,在教学《出师表》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三顾茅庐,让学生对诸葛亮和刘备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诸葛亮、刘备等做分析。学生在分析的时候感觉自己现有的认识实在不够,就会主动阅读《三国演义》。

2.通过影视途径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当今社会是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新的媒体也应运而生,产生了大量的可以被教师在名著教学中采用的新资源。一些经典名著被拍成电视剧、电影,还有《百家讲坛》等节目也在讲一些名作家。教师可以把这些新资源利用起来,引导学生了解名著的信息,让学生换个角度看名著、了解名著、鉴赏名著,并能通过对来自多种途径的名著信息的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名著的魅力。

3.用成语、俗语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成语故事、俗语这些知识,学生是比较喜欢听、爱听的,教师也可以借机来引导学生对名著感兴趣,从而激起他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比如,对于“徐庶进曹营——身在曹营心在汉”,教师可引导学生去了解徐庶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才有了这样一个典故?让学生去了解《三国演义》,趁机引导学生去看名著。

二、指导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真正地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走进名著。

1.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名著时,可以进行精读,也可以进行略读。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不同的阅读方法。

精读是对文学作品、名著的重要部分进行细读,然后慢慢体会作者的构思,去揣摩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对一些妙词佳句去细细品味、欣赏等。要从部分到整体,然后又由整体到部分,去反复研读,来回思考。品味其语言,揣摩其构思,领略其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从而吸取名著的精华。精读重在质量。

略读是对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进行快速阅读浏览来获取一定的信息。略读贵在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初中阶段,学生普遍不喜欢阅读名著,其主要原因就是作品常常会有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分析,学生想了解故事的情节,却因这种情况而读不下去。针对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语文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采用略读、跳读。

2.教会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在初中阶段,阅读名著如果不会做读书笔记,不养成记笔记的习惯,结果就会使阅读完名著后,也不能很好地领悟其内涵,更不能从名著中受到启迪和感悟。为了让学生对读过的名著感悟深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摘抄名著中的经典名句、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名著某些部分的感悟和心得。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名著,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3.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名著,如果仅仅在课上进行,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阅读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把握好课外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去阅读。在进行引导时,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阅读,同时做好读书笔记,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修养的提升。

三、帮助学生制定阅读名著的计划

为了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教师可以设立“读书月”“读书周”等,以校园读书形式来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氛围。

教师可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具体的、可行的阅读名著计划,然后教师可以随时监督指导。学生也可以建立班级每日读书汇报表,学生自己来制定每天的最低读书量。

四、帮助学生搭建阅读平台

有平台,才有学生展示的机会,有平台,学生才有阅读的动机。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阅读能力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分享这种活动中的快乐体验,尽情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例如,在读了某部名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思想、情感所发生的变化,谈谈自己对名著的认识和看法,同时开展这种活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情感。

篇7

许是因为名字的吸引,凭着本心的选择,我走进了这家位于井巷子10号的西蜀汇,感受着它对老成都特色的闲情注解:盖碗、青花、古画,伴随着老成都特有的静谧闲情、安然自在的氛围里,从西蜀汇厨师长高先军的口中,我不仅对川菜的特色有了更深的了解,更知晓了它所承载的关于成都的记忆与文化。

三国历史在演绎――锦囊妙计

在《三国演义》的记载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周瑜与孙权为夺回荆州定下计谋,以孙权之妹为诱饵,骗刘备前来东吴招亲,想趁机杀害并索回荆州。诸葛亮提前识破诡计,并在随行武将赵云离去前,给了他装有妙计的三个锦囊,并嘱咐到南徐时打开第一个,到年底时打开第二个,最后危急关头打开第三个。故事的结局,当然是诸葛亮不仅帮助刘备成功娶到美娇娘,更让“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从此成为趣谈。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这道以当季时蔬为食材制作而成的“锦囊妙计”的由来,在搭配上放有海椒的蘸碟,辣味之中带着食物的清香本味,一定会给你的味蕾带来别样感受。

作为三国时蜀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三国文化在成都得到了不断代、最完整的传承。无论是闻名中外的武侯祠,还是以三国典故命名的衣冠庙、洗面桥等街道,又或是依托三国文化而做出的菜品,都能给人以关于那个混乱年代的遐想,并承载着那段战火纷飞、智计百出的历史。

养生贴士:此道菜品所选用的食材均为素菜,在越显炎热的初夏,大家不妨多以食素的方式,清理肠胃、调节身体内在平衡。

以茶入膳有讲究――茶疗功夫鲍

“轻濯尘根心地润,餐中寻道寿长生。谁能识得杯中趣,寿齐南山不老松。”这,说的就是茶宴。把茶做成佳肴美食入馔,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茶食”的说法。相传,清末安徽的厨师就已在用“雀舌”、“鹰爪”等茶叶去炒河虾仁了。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也曾提及:“翁同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匹配。”

据唐《茶赋》载,茶具有“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的功效。如果从做菜的效果来看,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茶菜做法。红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的效果相对好一些,如铁观音冲泡之后散发浓郁的兰香,茶性清淡,适合泡出茶汤做饺子;而灼虾、蒸鱼适宜用绿茶汤;普洱茶适合做卤水汁;碧螺春适合将茶叶捣碎混合一起做羹汤,还有茶水蒸饭等等。

对于茶馆遍天下的成都来说,茶更是早已融入他们的骨髓,谈事儿、办公、休闲,茶馆必是出镜率最高的场所之一。时下,当川茶再次与川菜相溶,好比我们所看到的此道菜品――以茶叶汁水小火煨制而成的茶疗功夫鲍,鲜美的鲍鱼带上淡淡茶香,确属美事儿一桩。

养生小贴士:《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指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解除油腻、兴奋神经、消食利尿、生津止渴等作用。

传统名菜在传承――鸡豆花

俗话常说,传统造就经典,经典成为永恒。对此,川菜想说它也同样不例外。

当我们提起川菜,脑海中闪现出的一定是那些早已耳熟能详,已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名菜,如回锅肉、麻婆豆腐。众多的当地人甚至还能轻车熟路的给你讲述有关菜名起源的典故。比如麻婆豆腐始创于清同冶初年,由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陈兴盛饭铺的主厨,陈春富之妻陈刘氏所创,因其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广受欢迎,名声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后又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为麻婆豆腐。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道菜品,则是2月17号出现在泰国公主寿宴上的传统川菜――鸡豆花。虽说菜名听起来越显低调,但在做法上却颇有讲究,有着“豆花不用豆,吃鸡不见鸡”的美誉。具体来说,则是指鸡豆花中的豆花二字,所用材料并非大家所熟悉的黄豆,而是鸡脯肉搭配鸡蛋清和湿淀粉制成形似豆花的菜肴,因而得名。入口嫩滑,汤清淡鲜美,特别适合老人和小朋友食用。

养生贴士:此道菜品有健脾胃、强筋骨、祛风、补气、养血、活血祛瘀、通络等功效。适宜消化弱、产后瘀血腹痛、营养不良、气血不足者,以及老人、小孩等补养食用。

中西合璧展新颜――奶酪金瓜球

成都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这不仅体现在对外地人的热情上,还体现在对外来菜品的接纳性上。对于老成都的众好吃嘴来说,“要的只是巴适”。

时至今日,西餐原料在川菜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如鹅肝、三文鱼、小羊排、银鳕鱼、澳洲牛排、神户牛肉等,还有黑菌、沙拉酱、千岛酱、红酒、白兰地、香草、迷迭香、百里香 、奶酪、BBQ酱汁、烧汁、香醋汁、果汁、果酱等,都会在不经意间从川菜中找寻到它们的身影。

众所周知,川菜的风味特色是以麻辣为主,还有提香、甜香、酱香、酸辣、微辣、鱼香等层次丰富的味感,也正因为川菜有多种风味,才能与西餐产生多种融合,发挥出原料之间最恰当的调配比例。此外,中西餐的融合在调味技术上也得到了合理运用,川菜的特色是百菜百味,一菜一合。因此当川菜的24种调味技术与西餐的调味沙拉、酱汁相融合,无疑将开启新的味觉体验之旅。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稳固基础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08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生活中人人会说,人人能说。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并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语文成绩一般都不会太差,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语文在生活中有很大的普遍性,但语文同时也是一门优美的语言,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要学习它的优美及涵养。将来在生活中,工作中也要做到说话适宜,用词恰当着。语文是初中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影响着学生的总体成绩,语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必要性的。语文教师更应该积极地去采用一些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提高语言方面的技巧和语文能力。下面,我就初中语文的教育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课前认真做好备课工作,确保课堂的流畅性与活跃性

要想讲授一节高质量的课程,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教师由于经验逐渐积累,而往往忽略了备课部分的工作,或者是对备课只是粗略的进行准备。而我认为,备课工作应该做到认真、精细。确定好课堂进度和课堂内容,也要对所讲的课文内容做出一定程度的钻研。由于初中学生年岁尚小,往往会对一些有趣的内容表现的较为集中,所以教师还要在备课时适当准备一些趣味性内容,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学习《观沧海》一课时,提前准备好一段《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经典故事给学生进行讲述或者借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还可以准备朗诵版的《观沧海》音频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播放。通过这些备课时准备的材料,更好的辅助学生理解这些较为难懂的古文,会对学生的认知程度有较大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备课工作的重要性是教师所不能忽视的。

二、督促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部分,以便于学生得到不断提高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众所周知,语文的基础知识部分是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学生应该在初中阶段打好应有的语文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适宜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以便学生能够更快的获得提高。语文基础知识较为繁多,而且记忆性较强,没有规律可寻。所以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比较吃力。我个人认为,学习语文基础知识除了依靠学生个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方法也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

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在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更多的是依靠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创立一个语文积累的本子,一天十个知识点或者二十个知识点的进行积累,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和学习压力,又能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对自己所整理的内容进行记忆。日复一日的进行积累,总会达到滴水穿石的最终目的。而身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进行引导和督促,避免学生出现懒惰的情况。教师可以选取一定时间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本进行抽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保质保量地进行语文基础的积累,更好的稳固自身的语文基础能力。

三、根据模块特性的不同,分模块进行讲解和提高

虽说语文知识是融会共通的,但是语文也分有几个较大的模块,每个模块适用的解题方法和考察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例如:基础知识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实际应用部分和最后的作文部分。教师应该根据这些模块的特性,分模块的对学生进行专项的训练,以求提升学生的总体成绩,使学生对于任何一个模块的学习都不出现纰漏。

基础知识模块来源于学生日常的积累和记忆,而阅读理解部分则需要学生日常多读书多看书,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考试过程中做到细心、耐心,真正扎下去把文章读懂、读透,两者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对文章的用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实际运用部分则需要学生记住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场合性词语,掌握一些标语的基本形式等等。而作文部分就更需要教师单独强调了。学生不仅要对一些文学作品多加积累,方便在实际作文中合理的加以运用,还要注意作文的形式,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确定主题。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作文模块中多加强调和练习的地方。作文课上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传输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让学生交流彼此的优秀作文,让学生将交流和讲解相结合,从中得到自己对于写作方面的感悟,学习优秀作文中的闪光点,在自己写作时学习着加以运用,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通过分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各个部分的语文水平,并且能够针对自己的弱势模块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以便学生达到更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派一些任务让学生自己去钻研

篇9

一、课本内容中传统文化有效利用

在初中语文课本教材内容中,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料,例如常规的文言文、诗词歌赋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学造诣的高峰,经典古文故事,传达了古老时代的文化印迹。这些传统文化的文字作品,经过了悠久历史的沉淀,深刻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让人们可以间接的对中国古文明做有效的了解,了解中国传统特色。无论是遣词造句的技能,还是古文明的了解程度上,通过相关文章的学习,学生都可以充分体会到其中的特点,甚至可以发挥自身能力进行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再创造。

大部分学生对于课本内容都较为排斥,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导致的学生课业压力所致,因此学生无法调整到更为放松的状态去欣赏传统文化作品。这并不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问题,是整个学习氛围所形成的阻碍。因此,在课本材料资源的利用上,教师要发挥创造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的排除学业压力的干扰,静心地去欣赏传统文学作品所潜藏的魅力。

在具体教学方式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相关文章所代表内容的影视作品,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文章所描述人物、景色的特点,同时通过演绎作品的感染性,让学生更容易将情感融入作品的体验中,提升领悟能力。在诗词歌赋的欣赏中,可以配合传统民乐做背景音,或者通过网络优秀的朗诵选段进行文章内容的声情并茂展现,让文学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由于资源的局限性,往往没有相关作品的多媒体材料,因此更多地采用个人朗诵的方式,而这种朗诵方式由于个人口音偏差或者理解偏差,会导致无法发挥作品应有的魅力。而当下网络资源丰富,可以将公认最优质的朗诵材料进行播放,一方面减少了课堂教学朗诵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作品朗诵出来的效果。甚至可以寻找具有个性化的朗诵表现方式,给予学生不同的感受。让学生充分的感受课本教材并不是呆板老旧的东西,通过新的形式演绎,可以散发出更多光彩。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需要立足课本,同时也可以配合多元化资源进行课本资源的升级转化。

二、信息化发展下的多元化传统文化资料利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课本有限的传统文化作品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带来的丰富信息,挑选更适合各班级、各学校、各地域情况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料。这种资料的选择可以出自热门话题,也可以是高等学府的推荐作品,更可以是本地人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元素。而利用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可以进行话题讨论、演讲、作品赏析写作、情景演练等。传统文化并不代表呆板沉闷或者老旧,在新时代的利用中也可以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例如在2016年春晚上,就运用了大量的对联。对联就是传统文化有效传承至今的典型代表,可以通过对联的特点与创作来提升学生在传统文化运用上的能力。不要让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老旧不可用的,其实它离我们生活很近。甚至学生可以对经典对联的学习,再创作后运用到自家的对联制作。还有传统影视作品赏析,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对传统风俗或者典故的讲述来让学生做进一步的认识。例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在当下都有非常经典的影视作品,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经典选段让学生对于经典文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甚至从中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有效的、深入的阅读。无论学生是通过文学作品原始文字作品,还是现代流行的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学生阅览过就可以达到传统文化的知晓,进而达到传承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知识是老的,但是传承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与新颖的。面对着新一代的初中青少年,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高科技等丰富手段进行不断多样化的展示,充分的吸引学生关注,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传统文化学习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传统文化的包装者,对于相同的文化内容,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时代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包装,进而获得学生更高的认可度,让学生吸收到传统文化精髓。在传承的方式上不要拘泥于老旧形式,可以让传统文化保持原汁原味,也可以在时展的特色元素上进行升级改良,保留精髓,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篇10

关于传统文化的概念,人们说法不一。语言学家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不同,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表现形式也是极其多样的。传统文化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它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成为高尚的人、有用的人。传统文化提倡和谐,强调人们应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也随之烙上了些许的时代痕迹。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对其去粗取精,辩证的进行继承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1.汉字和词汇的知识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从有资料可考的甲骨文及同期文字开始计算,中国文字的历史已经有6000多年。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表意文字,其不仅具有表言达意之用,而且具有传播文化之功。而词汇是汉字的基本组合,是汉语表言达意的最小单位,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丰富的典故、格言、成语、对联等都是汉语词汇的文化结晶。因此,在汉字和词汇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很重要的知识传承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有重要地位。

2.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读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经典。这些作品能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长期的积淀和洗礼,并得以传承至今,必定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先秦的诸子百家散文、东西两汉的歌辞谣赋、唐宋的游记散文、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这些文学作品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品读和深思价值。

3.传统伦理的思想意义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人民知识和智慧的结晶。这些伦理哲学思想,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包括法家、道家、墨家诸多学派在内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儒家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核心概念,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都是我国传统伦理哲学思想的代表观点。这些思想当中的精华,对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传统礼仪的规范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还有传统礼仪以及风俗习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礼仪对于现代社会中缺乏基本礼仪教育的高中生来说,既是熏陶其礼仪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而风俗习惯往往是一个地区甚或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很高的规范价值,是高中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规范高中生基本言行的重要手段。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断链的危机。我国传统的春节、端午、中秋节等还不如外国的圣诞节、情人节;传统的食品如汤圆、水饺、粽子等也比上外来的肯德基、麦当劳;当中华子孙还未对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研究时,在日、韩《三国演义》已俨然成为畅销作品。如何挽救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都该深思的问题。语文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理应担起这个责任。

1.深入发掘教材资源

在对教材进行研究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教材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在教材中各种经典的传统著作和篇章,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价值观和文化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都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劝学》《师说》中,都向学生传达了古人勤学好问、尊师的美德;《陈情表》则讲述了李密的孝,突出了古人的孝道;《出师表》向我们展示了诸葛亮的忠。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

2.开展名篇的拓展教学

教材中涉及的古代经典名著,是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教材教学时,学生只能接触到很少一部分内容,再加上平时学生学习和熟读名著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学生对名著中所讲述的背景知识等不甚了解。课本教材无非只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些经典内容为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去了解原著内容,熟读原著,并组织学生对名篇、名著进行探讨,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了。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