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03-22 18:4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惊蛰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惊蛰的含义

篇1

二十四节气是二十四个不同特点,时间的节气,而惊蛰也是其中一个节气,并且惊蛰是属于春天的节气,那么关于惊蛰的含义和谚语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惊蛰的含义和谚语介绍”,欢迎阅读与借鉴!

惊蛰的含义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惊蛰的谚语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大麦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惊蛰节气前后可以上坟扫墓吗惊蛰前后是可以扫墓的。在惊蛰的时候,我国部分地区都会有扫墓的习俗。

篇2

1、张哲瀚鞠婧祎主演的穿越电视剧是《如意芳霏》。

2、《如意芳霏》是由林国华监制,林健龙、陈国华执导,鞠婧祎、张哲瀚、刘奕畅领衔主演,王佑硕特别主演,许佳琪、姜杉、王奕婷、杨亘、宋昕冉等主演的轻古风甜爽剧。

3、该剧改编自晋江女频笑佳人的小说《宠后之路》,讲述了傅容因一场预见人生的梦境,决心自强自立掌控自己的命运,与肃王徐晋共同经历一系列人生变故后相知相守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颅脑损伤;异丙酚;脑氧含量;神经功能预后

在临床进行ICU镇静以及临床麻醉中普遍使用的是异丙酚,这是一种短效快速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在当前的临床医药中使用非常广泛[1]。同时,在当前的医学研究中,已经发现证实了异丙酚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含量及神经功能预后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1~70岁,体重48~80千克,所有100例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中的分值为6分左右,且经过MRI、CT确诊。对此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研究组使用的药物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组使用的药物为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等基本情况,p>0.05,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患者建立起液路,进行常规的检测。按顺序依次注入3 mg/kg·bw(体重)异丙酚,0. 1 mg/kg·bw顺苯阿曲库铵,0. 4 ~1. 1Lg/kg·bw舒芬太尼,0. 2mg/kg·bw咪达唑仑,等到肌肉松弛,意识消失之后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间歇通气,同时采用麻醉呼吸机连接,保证9~11 ml/kg的潮气量,13次/min的呼吸频率。另外使用麻醉气体监测仪器呼气末二氧化碳进行监测。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泵保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泵保持麻醉。逆行穿刺颈内静脉和桡动脉穿刺置管,方便进行采血。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者进行硬膜切开之前,切开1小时、2小时以及硬膜缝合后四个时间段密切关注并且记录患者颈内静脉以及桡动脉球血气的实时情况,然后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得出颈内静脉和脑动脉之间的球氧含量差(Ca-vDO2)。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Glasgou评分(GOS评分)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采用x±s对不同时点间组内的分析重复测量数据方差以及直线相关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应用计数资料V2检验,当P

2 结果

2.1 GOS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3分例数分别为19例和21例,例数百分比各自是38%和42%,比较两组差异,P>0. 05。研究组与对照组4分加5分的例数分别为8例和10例,例数百分比各自是16%和20%,比较两组差异,P>0. 05。研究组与对照组1分加2分的例数分别为23例和19例,例数百分比各自是46%和38%,比较两组差异,P

2.2 颈内静脉和脑动脉之间的球氧含量差(Ca-vDO2)

从表1中的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Ca-vDO2水平在治疗之前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具有可比性。并且两个组组间的比较在各个时间段都是呈现降低的趋势,P

3 讨论

瑞芬太尼具有可控性良好,长时间输注在体内不会蓄积,起效快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试剂,在医学的使用上也是由于其明显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试验中维持麻醉的效果令人满意。

GOS评分是用于评定疗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急性期神经功能的关键指标,通常用于治疗后的效果分析。在试验分析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异丙酚在保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脑保护的作用更加值得肯定[2-4]。

综上所述,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含量以及神经功能预后的作用较大,可以通过GOS评分的提高,对其发挥重要的保护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5]。

参考文献:

[1]刘春华,张山,郭捧,等.异丙酚静脉麻醉对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脑氧摄取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32(23):3309-3310.

[2]田辉,吴铁军,张连群,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利用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4(10):11-12.

[3]蔡为人,王世余,伏林山,等.二次脑损伤因素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2,8(11):18-20.

[4]2010年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目录汇编[M]. 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0.

篇4

蛰,指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中不食不动的状态。古人理解的惊蛰的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事实上,不是雷声,而是大地回春、天气变暖而使动物结束冬眠的。惊蛰期间,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已渐有春雷,春光明媚,万象更新。而北方的小麦则已开始返青拔节,农民忙于在田间清沟理墒,育苗、施肥,防治病虫草害,播种棉花和玉米。农谚说:“惊蛰春翻田,胜上一道粪。”可见惊蛰期间的主要农事是春翻、施肥以及灭虫。

对于农民来说,害虫是砸饭碗的,必须清而除之。因此,惊蛰的相关民俗就与“虫”有关了。

遍洒石灰避百虫

农谚所谓:“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一千。”因此,选择在虫子刚刚起蛰的时候除之,很适时。俗话说:“除虫没有巧,只要动手早。”

惊蛰期间,百虫惊而出走,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百姓非常痛恨,想出种种带有巫术性质的做法,久而行之,形成民俗。

鲁东南一带,主妇以炊棍敲锅台,谓之“震虫”;以彩纸、秸草或细秸秆串起来悬于堂屋梁上,谓之“串龙尾”。还有的则敲面瓢,边敲边念咒语:“二月二,敲瓢叉,十窝老鼠九窝瞎,还有一窝不瞎的,送给南岭老八家。”老八指的是蛇。

杀虫,除了使用上述生物武器外,还有化学武器。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月令》上就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大家就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

江西遂川,早年也有惊蛰日杀虫的习惯,在房前屋后的墙基、畜栏、厕所等处撒一些石灰粉末,以杀虫、防虫。福建汀州,人们在厨房桌角、柱下墙角等处撒石灰,另外,听到第一声春雷时,要赶紧把衣服抖一抖,认为这样可以经年不受虱子、跳蚤的侵扰。这些做法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

动手除虫,不限于真刀真枪地干,还有很多厌劾之术。湖北土家族的农人于惊蛰前在田里画出弓箭的形状,举行模拟射虫的仪式。河南南阳农家主妇,此日要在门窗、炕沿处插香薰虫;并剪制鸡型图案,悬于房中,以避百虫,保护全家安康。浙江宁波过去在惊蛰日要过“扫虫节”,农民拿着扫帚到田里举行扫虫的巫术仪式,表示将一切害虫扫除干净。

爆炒黄豆喻吃虫

中国人表达恨意,往往用“吃你的骨头喝你的血”这样的措辞。对于害虫的恨,过去的民俗也爱用吃掉来表达。

当然,虫子作为食材,只是极少数人的选择。虽然痛恨害虫以至于要吃掉才能逞其快意,但并不真吃,人们想出很多变通的法子。

陕西、甘肃、江苏、山东等地,人们把黄豆、芝麻之类放在锅里翻炒,噼里啪啦,谓之“爆龙眼”,求风调雨顺,然后男女老少争抢炒熟的黄豆吃掉,谓之“吃虫”,意喻人畜无病,庄稼无害。

现在人们总觉得两广地区的人敢吃,但吃虫不在此列。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这天,家家户户要吃“炒虫”。把“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为求尽兴还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这里的“虫”其实是玉米粒,取其象征意义。

另外,在福建汀州,人们煮带皮的芋子,以芋子象征毛虫,吃芋子意寓除百虫。山东一带则流行在天井里擀饼烧鏊子,意思是通过烟熏火燎将家中的虫害杀死。

除了吃“虫”,山西还流行惊蛰吃梨,意寓与害虫别离。从养生角度来看,惊蛰时日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因此惊蛰吃梨也有科学道理。

远离是非祭大虫

古时称老虎为大虫,水浒有位顾大嫂,绰号母大虫,就是母老虎的意思。惊蛰这天,民间流行祭白虎、打小人,二者有内在联系。

在民间传说里,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祭大虫。

怎么祭呢?其实就是拜祭用纸绘制的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猪血喂之,意思是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还有的地方以鸭蛋投食。

港片中常出现“打小人”的场景:一个老年妇女,坐在地上,拿着一只鞋敲打纸做的小人,嘴里还得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佣ǘ叮打到你食亲野都呕……”

篇5

    关键词:满语;二十四节气;渔猎经济;狩猎经济;农耕经济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2)05-0168-05

    一、满语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的运行情况,农事活动完全根据太阳来进行。中国古代订立的二十四节气,不仅能够反映季节的变化,而且能够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古代汉族人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结合农耕实践创立的二十四节气,是当时先进农耕文明的集中体现。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标志每个季节的伊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古人对日照时间长短的归纳总结;惊蛰、谷雨、小满、芒种反映了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节点;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则表现冬夏的气温变化;清明、雨水、小雪、大雪代表降水的多寡;白露、寒露、霜降是通过水气凝结、凝华表现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加上处暑构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满语二十四节气是满族人民在和汉族人民接触过程中,完全按照汉语的意思,用满语词汇来表达的。具体来说,niyengniyeri dosimbi(立春):my-engniyeri表示春天、春季的意思。《清文总汇》中对niyengniyeri的解释为niyengniyeri hafan i fiyelen春官篇。niyengniyeri fiyan de urgunyeremudan.喜春光之章,耕籍礼成后设宴进茶时作之乐名。dosimbi表示进、进入的意思。muke serideri tucimbi,edun sangga deri dosimbi.水由泉出,风由口入。niyengniyeri dosimbi表示开始进人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juwari dosimbi(立夏)、bolori dosimbi(立秋)、tuweri dosimbi(立冬)的构词方法和niyengniyeri dosimbi(立春)一样,为其他三个季节的开端。

篇6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twenty-four solar terms)就是我国古人概括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距今有二千七百多年了,却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围绕太阳运行情况来进行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因此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划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日月运行的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表明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但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划分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春分”点(黄经0°,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运行一周(360°)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即为24个节气。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因此二十四节气每年在阳历中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每月的8日、23日前后。

二、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即开始的意思,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变化,是一年四个季节的开始,这样就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它编成节气歌,歌诀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三、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

1.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

“寒食春过半,花浓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因气候、地理和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一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景象。我国的民俗文化,在整体保持中华特色的同时,各地各民族又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有关的国际专家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国度,中国传统民俗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每一节气因地区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从傣家新年的泼水,到黄河流域的清明禁火,从古代的帝王之家的迎春大典,到每一地每一族不同风俗的婚丧嫁娶,无不浸透着古朴的民风。在我国总结民俗活动的谚语更是多的不胜枚举,像“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等,都是非常恰当的总结。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表示百草发芽,“明”表示春光明媚。“清明”表示春末时节气候渐暖,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在气象上的应用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在每年的每一个节气到来之日,都会进行这一方面的气象与传统知识的普及。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气象上的指导意义都不会降低。从中可以看出,有的表明季节,有的表明温度、降雨、露、霜等气候。

反映四季转换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反映日照长短的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直接反映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直接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3.在农事活动上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谷雨节气,雨生百谷,故名“谷雨”。许多作物在此节气前后即开始种植。常言道:“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芒种节气,“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开始收割;“种”是指晚谷、黍、稷等作物开始播种,正是最忙碌的农事季节。

虽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利用二十四节气,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如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就有“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等。

四、二十四节气申遗的重要意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二十四节气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要求。

1.传统文化的有续继承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完美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四节气与时光相伴时刻关照着我们,关照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2.传统文化的有力保护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国粹,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二十四节气,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走向世界的有力保障

篇7

正月十五刚过,我们便开始“卯兔”的拍摄方案了。

元宵节那天,北京正巧“雪打灯”。我们无数次验证了5000年前老祖宗对天气的预测――“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2009年的八月十五,我们迎来月亮离地球最近的一日,也是我们从地球上看月亮最大最亮的一次,但是由于北京当日阴天,我们未曾见到。时至2010年的正月十五,飞雪伴春还,本有的丝春意,被这场雪给淹没下去。

两目前的周末,看到路边的柳枝开始泛着“牙黄”,路边枯草下,草根已经勃勃返青。不过料峭春寒,挡不住四日后的惊蛰,一切冬眠的动物将在这一日从漫漫严冬中苏醒,这就是中国节气的力量,精准如神。

不知细叶谁裁出

农历二月,惊蛰过后,就是卯月,我们将这一月称之为“早春”或者“仲春”。时在中春,阳和方起,这时节“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气候变化无常,在南方不明显,如果在北方,这时候突降一场冬雪,都不算奇怪。人们的着装也是“二八月乱穿衣”。如果春雨忽至,京城内外将呈现这样的景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到了卯月的下半月,春分这一日,白天与黑夜同短长。之后,白天一日长似一日,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草长莺飞的春天,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的绚丽。阳春之德泽,使万物生光辉。太多的咏春古诗抒发着人们对春的礼赞,每每看到窗前的杨树,在短短的40天内,从牙黄,到吐穗;从新绿,到明绿,最后到繁茂,伤春之感油然而生。北京的春天,短短的,就像我们摄影人拍摄日出一样,20分钟就消逝殆尽。

灿若明霞的卯时

日出东方,时间是卯时。卯据守在“四正”(从方位上讲,东南西北为正)之一的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卯时,是早晨五点至七点。正是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作为摄影人,几乎都在这个时间等候过朝霞,感受太阳蓬勃跃出地平线那一瞬间的灿烂。

无论卯月还是卯时,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变”字。它们都具有不定性。事实上,在生长力最强的一段时间内,这个不定性在常态中被保存。从医学角度上讲,这个时间,这个时节,也是人的身体机能一天和一年中最活跃的时间段,所谓阳气旺盛的阶段。

卯作为物质,代表的只有一种东西,就是“乙木”。如上期杂志所言,乙木是针对甲木而言的“阴”木。物质上都是木,只不过卯所代表的木,是花草之木,除了参天大树外,其余的藤蔓,灌木,花革等都被称之为“乙木”。乙木相对甲木,更具有多变性,更美丽,更生动,更能装点生活。

综上所述,卯代表――

图腾:兔

物质:乙木(花草之木,灌木,藤蔓)

颜色:绿色

方位:正东

时间:5:00-7:00

一个新的拍摄方式

这期卯兔,从前期创意到后期拍摄我们都不打算过多地干涉摄影师郭三省的思路。事实上,前三期的封面故事都是编辑和摄影师共同制定拍摄方案,并参与实施最后的工作。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可能会使郭三省对“十二生肖”的拍摄理解囿于编辑的暗示中,而脱离摄影师本身创意初衷。长期下来,我们的读者会产生审美疲劳,或者拍摄手段偏于雷同。因此,这期我们只提出“卯兔”的含义,完全尊重摄影师对其的理解,给予摄影师无限的想象和操作空间,由摄影师甄选模特,提出化妆意见、构思摄影场景,完成后期创意。

我们只给出“卯”关键词――“灿若明霞”、“草长莺飞”,“莺舞蝶飞”“绿意盎然”,之后便开始期待郭三省的“阿凡达”。

对话郭三省

《数码摄影》:这期的拍摄跟以往的几期不同,这次完全由你独立完成,拍摄过程中编辑没有参与意见,你认为这样更好还是编辑共同参与更好?

郭三省:我觉得拍摄过程中还是双方沟通一下之后共同完成会更好,因为咱们进行的是一个有主题的拍摄,也就是类似于命题作文。既然是有主题的,那双方共同对主题理解之后,再设计画面进行拍摄会少走一些弯路。免得一切拍摄工作都结束之后,再有理解上的分歧,那样就会比较被动了。

《数码摄影》:这期作品中的素材都是怎么得到的?

郭三省:有的是自己拍摄的,有的是从素材库找到的。比如画面中这个君子兰,是邻居家的花,当时开得正艳,花的叶子也很对称,很漂亮。我看到后,感觉也许什么时候会在作品中用到,于是跟邻居打好招呼,带着相机和三脚架就去拍了一些照片,用的是自然光。

模特抱着的那个透明的球,是我影室里的一个球形灯,平时其实也很少用到这个灯。这期主题确定后,兔嘛,很自然地我就联想到玉兔嫦娥,月亮等这些词汇,拍摄的时候就让模特抱着这个球形灯,后期调整成这种半透明状态。

别的素材,基本都是素材库找的,因为这期的主题需要类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这样的情境,自然会找一些春光明媚的植物作为素材。

《数码摄影》:这期的拍摄,你认为最大的难点在哪?

郭三省:最大的难点在于突破,因为每一期封面的拍摄,除了主题的差异之外,还要有所创新,不能雷同。画面要含蓄地体现主题,表达一个主题思想,但又不能太直观,太概念化。这时候,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取得多了,画面会很乱,很纷杂;舍得多了,又不足以明确主题思想。比如这期的卯兔,既要表现兔子的那种灵性,灵气,但又不只是单纯在拍摄兔,还要结合天支、地干等很多东西,具体到画面感觉上,是类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等这样的氛围,要综合体现这些概念但又要让画面简洁抽象,还要每期都有所突破,这是考验摄影师整体水平的最大难点。

《数码摄影》:从这个创作过程来看,也许有的影友会觉得,如果我有摄影师的这些客观条件,比如高级的相机和灯光设备,漂亮的模特,再找些一相关的素材,组合一下,是不是我也能拍摄出这样的封面大片来呢?

郭三省: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首先我要肯定地说,当然可以!这就好比蒸馒头,理论上,掌握了一些具体步骤,有相关素材,谁都可以蒸出馒头来,但另外一个事实是,专业的面点师蒸出的馒头会更松软可口。

具体到封面拍摄上,这跟摄影师个人的审美,生活经历,所处的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等都会有关系。比如上次主题为牛的那期封面,拍摄完毕之后,我去了趟贵州,在那里我见到很多不同状态牛的图腾。如果我重新再来拍摄这个牛的主题,一定会是跟之前完全不祥的画面。这就是摄影师个人生活经历在作品中的体现,这一点不是高档摄影器材所能改变的。

篇8

关键词: 拼音 中国特色词汇 英译 特殊功能

1.引言

使用拼音翻译中国特色词汇这一做法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传统以直译和意译为主的翻译方法在一些翻译领域中确实可以准确适当地再现原文风采,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1]3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本身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如新词不断产生,旧词不断被淘汰,词义发生变化等,这时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传达出源语文化中最真实最准确的意思。例如,迄今尚无一个具体的英语词汇可以完全替代中国词语“风水”,人们也不可能根据字面将其简单译为“wind and water”。虽有译者将其译为“geomancy”,但因“geomancy”的词义内涵并不完全等同汉语的“风水”而可能导致误解。所以,译者另觅其他译法。

翻译的目的是传达源语文化的世界观,向他人介绍新知识[2]53。在翻译中,如果在目标语中没有找到相应的词恰当地替代源语,译者就会不辞辛劳地利用各种资源探索新的翻译方法。由于英语翻译活动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是中国文化的呈现,更是介绍中国文化的手段。要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就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而拼音就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手段之一。于是,在翻译目的要求下,在翻译原则的指导下,拼音或是拼音加注的翻译方式便应运而生。

2.拼音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中的特殊功能

诚如上文所说,拼音在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有着特殊功能,那么,它的特殊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

2.1拼音在翻译中提供发音,有利于读者感知真正的主题或主体,了解源语的真正内涵。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往往有必要传达原文真正的主题或主体,此时唯有拼音才能最有效地达到此目的。例如,汉语有一种口头形式的习语——惯用语,人们就不能仅仅根据其字面意思推测它的具体含义[3]47。中国人熟知一个叫“狗腿子”的惯用语,而且常用它来描述坏人的帮凶,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指“狗的腿”。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惯用语都是耳熟能详的,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要深刻理解却是相当抽象复杂的。若要寻根究底,就不得不利用拼音“gou tui zi”和中国字“狗腿子”查阅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拼音以向读者提供发音的方式,帮助外国人追踪并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真正意思,不仅克服了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而且成功呈现和传播了中国文化。因此,使用拼音英译中国特色词汇一方面可使源语文化特征最大限度地得以保留,另一方面可使中国特色在译语文化中得到正确理解。

2.2拼音巧妙地辅助阐释了中国的历史典故,展现了中国的历史事件,保持了中国历史的鲜活性。

中国悠久的历史在其语言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中国人对这些故事也许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却需要借助拼音追踪具体所指并弄清其具体指代。以“空城计”的英译为例:

“Kong Cheng Ji”(also called the“Stratagem of Empty City”)refers to the strategy adopted by Zhuge Liang,statesman and strategist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to rescue from a siege[4]63.

上述译法为外国人提供了6W,即who,when,why,what...)的相关信息,便于他们了解该故事的具体内涵和文化背景。拼音不仅恰当地揭示了中国的历史典故,还保持了中国历史的清晰性。

2.3拼音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的政治文明,有效地缩小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如词位空缺现象的产生。所谓词位空缺就是在译入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替代源语的现象。当在英语国家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词汇替代一些中国特色词汇时,拼音可以用来缩小中英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差异,搭建起交流的桥梁[5]87。例如,在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大会上,同志使用“不折腾”这一通俗用语后,“不折腾”随即成为翻译界讨论的一个焦点,译者们纷纷提出各自译法,但是均不能准确清楚地将其确切含义表现出来,这也刚好证实了“不折腾”属于汉语独有的,是无可替代的中国特色词,最佳的外文转译也就只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样的拼音。所以,在2008年12月30日的国务院新闻会上,现场翻译就直接使用了“不折腾”的汉语拼音“bu zhe teng”作为其英译。采用拼音“bu zhe teng”作为英译保证了它的特殊指代,弥补了词汇空缺,最大限度地再现了中国的政治,传达了中国特色,缩小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距,达到了成功交流的目的。

2.4拼音承载着中国特色文化,以其独特性驱除了误解和歧义,保全了中国特色。

关于这一点的最佳例证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英译。最初的译法“Five Friendliess”源自英文单词“friendliess”,就有三种歧义:首先,就其字面意思而言,“friendliess”既可指友好的人,又可指提高友谊的比赛;其次,“friendliess”和“friendless”发音过于相似,极易造成误解;最后,就其构词方法而言,“friendliess”可解析为“friend”+“lies”,极易引起歧义。而采用其汉语拼音“Fuwa”的译法,却受到了好评和欢迎。据此可以看出,有些英语词汇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如模糊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等,而拼音则可以以其独特性驱除歧义,避免误解,更好地服务于翻译实践活动。

2.5拼音形象贴切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最衷心最真挚的祝愿。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取自成语“四海之宝”,表达了中国上海人民对来自世界各地人士的衷心祝愿与热烈欢迎[6]151。其拼音译法“Haibao”不仅驱除了外国人心中对于英文“the treasure of the sea”的疑问,而且以其异域语言特色达到了不同文化成功交流的目的。

所以,在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拼音不仅向读者提供了发音方便感知主体对象,再现了中国的历史、政治,而且促进了中国特色文化的对外宣传和跨文化交际,在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活动中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那么,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怎样正确使用拼音,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则成了当前最关键的问题。笔者将提出几点译法建议,供大家在日常的翻译实践中参考。

3.正确使用拼音,在翻译实践中优化拼音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中的特殊功能

首先,建议采用拼音加注,给出相关具体的信息缩小两种语言的差距,减少信息的遗漏。例如,英译中国特有的节令“惊蛰”时,就有必要使用拼音并辅以必要的解释性文字,做如下变通处理:

Jingzhe(March 6,is the day of waking of insects),one of the 24 solar terms that divid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unar year,Form this day on,little creatures that were hibernating are supposed to come back to life①.

采用此种方法不仅保全了源语的实际说法,而且传递了其内涵信息,使得译文读者对中国民间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较深刻的印象。这正是拼音加注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所起到的神奇作用。

其次,就某些已有的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提倡遵守约定俗成,尊重惯译,避免出现困惑和误解。如:在翻译中国人的名字时,人们习惯上将姓放在前名放在后[7]4。以汉王刘邦的名字为例,目前规定的标准译法是“Liu Bang”,不是“LiuBang”,也不是“liubang”,更不是“BangLiu”。尊重这些规定的译法,在翻译中会少很多麻烦。又如,对于一些中国特色词汇的已有英译,不再提倡创新更替。像“太极”的英译为“Taichi”,“馄饨”的英译为“Wonton”,“麻婆豆腐”的英译为“Mapo Toufu”。这些词的英译虽然与现行规范不尽吻合,但因其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强行规范反而会导致混乱,因此应遵循其原有译法,保持译语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最后,一定要高度重视拼音拼写规范的问题。为适应汉语的发展要求,在拼写时,应做到字母与字母紧密相连,词与词间空格,专名与通名有机结合,且专名和通名的首字母须大写[8]237。正如专用名词“汉江”的正确拼写形势是“Hanjiang River”,它包括两部分:“Hanjiang”和“River”,其中,“Hanjiang”是专名,“River”是通名。而且无论是通名还是专名,每个词中间都不容任何形式的插入,如“汉江”这个词的正确拼写形式应为“Hanjiang”而不应为“H-a-n-j-i-a-n-g”。为消除误解,在一些以元音字母开头的音节前加上隔音符“’”,已经在翻译界达成了共识[8]237。例如,如果地名“西安”的拼音“Xi’an”中不加隔音符,就可能误读为单音节词“Xian”如“先、显”等。类似的情况还有“建瓯”“Jian’ou”和“天鹅”“Tian’e”。这些看似很细微的问题,却都与拼写相关,与翻译质量和效果相关。所以,在日常的翻译中,应该重视书写规范的问题。

以上这几种具体的建议译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翻译实践中,正确使用拼音,促使拼音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方法致力于理想化的译文,通向成功交流和促进中国特色文化传播的坚实基础。

4.结语

拼音在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子分析论证了使用拼音英译中国特色词汇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正确使用拼音不仅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从事翻译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

注释:

①中国节令"惊蛰"的翻译来自于《中国日报》,2007.3.6.

参考文献:

[1]方梦志,毛忠明.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8.

[2]李云,李和庆.新编大学翻译教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崔长青.论汉语惯用语英译[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47-51.

[4]沈林.中国地名、人名在英语中的正确译写[J].昆虫分类学报,2003,(3):237-238.

[5]杨红梅.从中国特色词语的翻译策略谈“不折腾”的英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6):85-90.

[6]叶岚.中国吉祥物名称的英译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5):150-153.

篇9

一、提示语后的点号混淆

例:

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2013年泰州市中考试题)

B.“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2013年恩施市中考试题)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2013年黄冈市中考试题)

D.“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2013年德州市中考试题)

解析:中考试卷中,考查提示语后的标题标号用法是最常见的考点。提示语在前时,“说”字后面用冒号,提示语在中间时,“说”字后面用逗号号,提示语在最后时,“说”字后面用句号。有些考生混淆提示语后的点号的用法,分不清正误而造成失误。例句中A和D是正确的。B和C两题中间“说”字后面都应该用逗号。

二、引号末标点误用

例:

A.“非也非也。”李叔同淡淡一笑,“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妙处。在我看来,好坏都是福”。

(2013年遵义市中考试题)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2013年扬州市中考试题)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2013年德州市中考试题)

D.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2013年恩施市中考试题)

解析:引号句末标点的用法,也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标点题。如果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有的考生没有掌握引号的这种使用规则而造成失分。本例中,A、B、C三题中的句末标点都应该放在引号内,D题引用是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

三、问号用法模糊

例:

A.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2013年天津市中考题)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2013年德州市中考试题)

C.我们吟诵着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2013年黄冈市中考试题)

D.人,稍不留意就会被绳子束缚住。那么,在俗世里,绳子指的是什么?金钱,权力,欲望?是,都是。(2013年遵义市中考试题)

解析:问号的用法如下: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有些考生就是因为问号用法模糊,不能发现错误而失分。本例题中A和C都是选择题,分句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B和E题都是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不应该用问号。D题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应该用问号。

四、不会用省略号

例:

A.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2013年扬州市中考试题)

B.信赖感靠什么建立?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非常复杂的成分吧:比如诚实、信仰、善良、默契、温情……等。(2013年遵义市中考试题)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201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解析:省略号最常见的错误用法是与“等、等等”连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省略号后面不要再加其他点号了。有些考生忽略了省略号的这些用法特点而造成失分。本例题中的三题都是因为省略号与等连用而错误。

五、分不清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的用法

例:

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2013年南京市中考题)

B.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C.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2013年恩施市中考试题)

D.上午八点,社会各界为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仪式,汽笛声、防空警报声一齐响起。

(2013年泰州市中考试题)

E.雅安地震中李永刚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抱着侥幸等待,你很可能受到命运的虐待;当你抱着危机谋划,机遇就不会从你身边走远。

(2013年遵义市中考试题)

解析:这几种符号都是句间点号,有些考生因为分不清这些句间点号的正确用法而失分。使用这几种符号时要注意:不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中间不应用顿号;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较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应该用逗号;反复的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可以不用分号;若有逗号,则用分号;顿号同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不能同时使用。A题“和”前不应用顿号;B题顿号改成逗号;C题“美丽”、“真实”之间应用顿号;D、E两题正确。

六、不能区分引号和书名号

例: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2013年扬州市中考试题)

B.①经过同学们长达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令“五四”文艺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②在眩目的灯光下、宽阔的舞台上,表演者各展其能,为师生们献上了一顿丰盛的文艺大餐。③晚会的节目,不管是歌舞,还是小品、杂耍,个个精彩纷呈。④特别是刘佳的独舞表演,更是优雅柔美,悠扬婉转;⑤张华和王军表演的双簧“我最美”更是诙谐滑稽,令人捧腹……⑥视听的双重享受令师生们如痴如醉,赞不绝口。

上文第⑤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 改为

(2013年资阳市中考试题)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13年泰州市中考试题)

D.《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01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解析:书名号的用法偶见中考试题,有些考生因为分不清“引号”与书名号的用法而混淆。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歌曲、电影剧作等时使用,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A题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书名,应该用书名号;B题中引号应该改成书名号,C、D两题括号内指出书的出处,句号应该调至句末。

七、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例:填入下面语段各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家莫言凭借“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①的创作特色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荣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②意大利国际文学奖和福冈亚洲文化奖等奖项。他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不单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学概念③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④而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A.”, , 、 B. ” , , ,

C.” 、 ; , D. ” 、 ; 、

篇10

一、“清明”本是天下太平

“清明”一词的含义是天清气明,喻为天下太平。相传大禹治水之后,万民以清明颂之。《诗经.大明》亦以“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来赞美周武王伐纣,迎来天下太平的“清明”之世。

二、“清明节”确定于传统历法

古人经过长期观察天象和自然季节,发明了传统的历法,为了让历法用以指导安排农业生产,创制了“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分为两类,一类叫“中气”,计算方法是从冬至这天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大约历时30天)便开始过到另一个“中气”,一年共十二个中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另一类叫“节气”,计算方法是从小寒日起,太阳黄经每增30°(大约历时30天)便开始过到另一个“节气”,一年共十二个“节气”,即: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中气”与“节气”相交相间,便构成了大家熟悉的“二十四节气”。

其中的清明节,时间一般在冬至后第105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时候,天气转暖,长空明净,神气清朗,所以古人把这个节气叫做“清明”。

三、“清明节”最初是农事节

我国传统上是农耕国家,指导安排农事是古代历法的一项重要职能。清明,是古人基于对自然界物候的体认,应万物萌生而设立的重要农事节日。

这时候,气温进一步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竟生,在我国这个节气是最好的耕种时令。各地流传的农谚是对清明节的重要注解:“清明一到,庄稼人吓一跳”;“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等,这些都生动地反映了清明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清明也是桑农繁忙的时节,东汉《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妄、治蚕室,涂缫穴,具槌、木寺、簿、笼”,告诉人们要在这时候开始蚕房的修缮和蚕架的陈设,茅盾小说《春蚕》也描述了老通宝一家在这时候的忙碌景象。

四、“清明节”的丰富历程

清明节扫墓、吃寒食、春游这些风俗是在长期的传承演化过程中,慢慢融入清明节中的,这个过程不仅蕴含了富有汉民族特色的文化因子,而且还被民间传说赋予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1.寒食、祭祖之说

在民间的记忆里,清明节吃寒食、扫墓流传了一则与介子推有关的传说:

相传,介子推死后,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实际上,寒食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新火未至,则禁止人们生火。禁火期间,人们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魏晋之后,寒食节和清明节前后相差一两天,所以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

扫墓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一开始没有通行的固定时日。到了唐玄宗时,下令将寒食上坟编入“五礼”。此后每逢清明节前后,无论官员百姓、男女老幼皆出郊扫墓上坟,车马如流,四野如市,香烟缭绕、纸蝶翻飞。

扫墓是悼念先人的重要方式,而在清明扫墓还具有其实际的意义。冬去春来,草木萌生,给坟茔铲除杂草,培添新土,还可保护坟茔不受狐兔穿穴打洞,避免因雨季来临而塌陷。

2.与“上巳节”粘连,成为春游节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上巳节”。在每年三月上旬巳日,进行祓禊祭祀,也叫“修禊”、“禊祭”,即在水边举行的,用斋戒沐浴等方法除灾求福的仪式活动。到了魏晋时期,便改俗不必取巳日,定为三月初三。

在上巳节里,人们洗去严冬的风尘,解放被寒冷束缚的肌体,并趁机在郊外游玩,舒活筋骨,感受春意。因为这一节日与清明日很近,诸多游乐活动便贯穿其间,演变成清明前后的春游热潮。著名的“曲水流觞”之戏,就是在这时诞生的,如《兰亭序》一开首就说诸多文人聚会的原因是“修禊”:“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渐渐的,“上巳节”的本意被人们遗忘了,倒是每年的春游踏青活动愈来愈盛,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斗鸡,有些地区还伴有大型庙会、娱乐表演活动……热烈奔放的游乐气氛,融合在大自然的无限生机里,新的生命力绽放在蓬勃的春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