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9 13:3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托物言志的古诗

篇1

也难怪,诗词是以“意象”为核心来表情达意的,所以诗词作品中的“物象”比比皆是,而这些“物象”到底是为抒情服务的呢,还是为表达作者的志向服务的呢?如果不注意区别这二者各自的特征,确实难以辨别。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定义

借景抒情,也称“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感的一种手法。比如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以登高所见悲凉广阔之景――“猿啸哀”“鸟飞回”“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充分表达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寓情于景,浑然一体。

托物言志,也称“托物言情”,是通过描写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人生态度或感悟的一种手法。比如,于谦在《石灰吟》中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不同

(1) 描写的事物不同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都是借某种事物来表达情意的。但是,借景抒情描写的是作者眼前的风景,会随时间、地点、情形的转换而不同。比如《登高》中的景物,是杜甫登高时所见,换一时换一地就不一样。

而托物言志常常借助某个事物的特性来表达志向,比如《石灰吟》一诗就是借助石灰经千锤百炼才成型的特点,表达自己不怕牺牲的意愿。

托物言志的“物”一般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意蕴,有些“物”的意蕴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数千年不变。比如,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花是高洁品质的象征,月与思乡有关,红豆则是相思的代名词……

(2) 表现的事物不同

借景抒情,表现的是人物一时一地的情感。比如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借“客舍青青柳色新”抒发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愁”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用“枯藤”“老树”“西风”“瘦马”表达游子的愁思,等等。除了愁情,这种情感还包括喜、怒、哀、乐、悲等。

托物言志,表现的是人物一以贯之的人生志趣。比如骆宾王在《在狱咏蝉》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蝉喻己,表明自己品行的高洁。又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中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要表达的“特立独行”的精神全都在“西山”这个意象里,“西山”,实际上是柳宗元精神品格的外化。

(3) 应用的目的不同

中华文化有含蓄蕴藉的特征,诗歌又是极讲究趣味的,因此很多情感的表达都不是直白的,而是选择间接地通过景物来传达和强化。因而借景抒情的使用特别广泛,它使得诗词变得委婉含蓄而有趣味,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毫不过分。

“托物言志”的使用往往是出于清高之士不愿直说,或迫于高压不敢直说的情形。作品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这一点我们要特别关注。比如,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母亲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故写下了《始得西山宴游记》。

【练一练】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

②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liàn):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篇2

一、古典诗歌阅读的基本技巧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二、古典诗歌阅读的答题技巧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解答锤炼字词类题时,注意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心中要有语言风格的术语,如: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解答表达技巧类题时,注意解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解答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类题时,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篇3

这首诗的诗句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篇4

鉴赏诗歌,要通过诗歌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透过表面义,挖掘其深层含义。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是指对诗歌的主旨、背景、价值、意义、意境等的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等方面。表达技巧主要是指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典故运用、行文构思、风格、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如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豪迈与婉约的艺术风格,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等等。

解答诗歌鉴赏题要注意以下方法与技巧:

一、整体把握意境,正确理解形象和诗的含义。整体阅读是鉴赏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方法和首要步骤,只有通过整体阅读,把握大意,才能对一首诗歌的内容、主旨、形象、意境等作出进一步的准确恰当的鉴赏与评价。

二、注意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皆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所决定,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三、仔细研读诗歌,咀嚼鉴赏诗歌语言。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品味语言一是要品味诗人“炼字”的妙处,二是要品味重要语句的作用。因为关键字词和重要语句就是诗歌的眼睛。

四、注意诗歌鉴赏的一般程式。近年高考一般选择唐宋诗词,且以抒情诗居多,就抒情诗来说,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是要把握景与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与今的关系,可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到诗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景情相碰,也就是把握意境)。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风格),必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必看题干(题干有很强的指向性,必须看清要求)。第五步,看看诗歌运用了那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不难解答了。

一般的写法是:这首是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再就是平时注意强化表达的训练:

就阅卷而言,阅卷老师往往喜欢卷面清洁、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

尽管鉴赏的文字不多,但做答时也一定要“意在笔先”,先构思再落笔,避免涂抹。卷面清洁,阅卷老师自然心情愉快,也就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条理清晰,是答题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采用一、二、三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篇5

关键词:古诗词 类别 鉴赏方法

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题目,分值为8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类题目很不容易把握,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缺乏鉴赏的技巧,读不懂其中的意蕴,不能领悟作者的情感。

要读懂古诗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古典诗歌从题材和内容上可分为很多类型 ,我们可以借助类型知识来把握诗歌的题材,从而确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熟悉了诗歌的这些知识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的帮助。

1.咏物诗

自然界的万物大到山川河岳,小到花草虫鱼都是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诗人往往借此表达情感,抒写自己的志向。咏物诗一般有三个特点:①题目有“咏”字②意象主要有“柳”“竹”“松”“梅”等③手法多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拟人、对比。鉴赏这类诗歌应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透过所咏之物把握诗人的情感,做到“不即不离”。

2.边塞诗

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反映边疆将士奋勇杀敌,誓死报国,思念家乡等思想感情为基本内容。这类诗歌的主要意象有:边塞、大漠、长城、楼兰等。例如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的意象有:雪山、孤城、玉门关、楼兰,找出这些意象再结合最后两句话分析出该诗的思想感情为戍边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3.送别诗

这类诗歌主要抒发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坦陈心志的送告白。这类诗歌常用的意象有:柳、长短亭、南浦、灞桥等。且题目中有“送”、“赠”、“别”等字眼。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激励和劝勉。

4.思乡诗

封建社会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抱负很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这一去山高水阔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敏感的诗人身处他乡无处不起故园情。这类诗歌的标志性特征是〔1〕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念亲,日暮思归。〔2〕托物意象:明月、大雁、杨柳等。〔3〕因梦寄情:如,“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4〕触景生情:如“何事因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5.怀古诗

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感叹,揭批统治者昏庸荒,以此借古讽今。怀古诗常用意象有“六朝”“金陵”“赤壁”“秦淮”等和历史相关的名城、事件或人物。常用对比、借景抒情、渲染烘托等手法。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身临古赤壁追忆周瑜抒发自己被贬有才无处施展的感慨。姜夔的《扬州慢》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扬州今昔不同的景色,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6. 山水田园诗

篇6

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存在问题:

一.不能全面把握诗词的整体形象,更抓不住关键字眼“诗眼”。

诗词作为一大文学体裁,“诗言志”,是用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诗词的整体形象就是其中心思想。要想准确地鉴赏古诗词,必须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理解中心思想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中能抓住关键字眼-诗眼,就很重要。只要这样,答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现“盲人摸象”“只见树叶不见树干”的错误。

有例为证:2010年某省中招试卷中试题为: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第二题,这首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在做此题时,有的学生就没有从整体把握中心,不知道李煜坎坷的一生,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命运,也没抓住这首诗的“诗眼”——“离愁”。因而答题时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因为他们没有搞明白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其实这首诗是他自述被囚居生活的。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就像幽闲在清秋深院中的梧桐,孤苦、寂寞、没有自由,痛苦、悲伤达到了这点。理解了这些,答案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表达技巧掌握的不够而影响对诗词的鉴赏

学生对古诗词鉴赏常用手法掌握的不够,答题时把此手法说成彼手法。例如:鉴赏陈子昂的《晚次乐乡县》,鉴赏题为:尾联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其实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应该是:这一名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技巧?从哪里看出运用了这一技巧?运用这一技巧有什么好处?做到简明扼要即可。可是由于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掌握不够,答案自然也是五花八门错误百出。诸如: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总分手法,拟人手法等错误。正确的答案是:此尾联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手法把“此时恨”借猿蹄声表现出来,抒发了无尽的思乡之情。或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日暮的寂静衬托深山凄婉的猿蹄声,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三.对诗中的典故不理解而影响对整首诗词的鉴赏

诗忌白贵在含蓄,作者要说的意思,往往不直说,而是借用典故来表达。在用典的诗词中,如果不理解诗词中的典故,就不能准确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当然也不能正确解答诗词鉴赏题。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上看像是写出猎的,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场面,其实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中“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也化用了《史记·冯唐列传》中的典故。如果不理解这典故含义,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从而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因此,深入理解诗词中典故的含义,是可以圆满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

针对学生在诗词鉴赏中出现以上问题,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一.借助题目,分清诗歌类型,把握诗词中心内容

诗歌的题目往往能表明诗歌的主要内容,而诗歌的内容是可以分类的。中招考试出题比较多的几类大致有:思乡诗,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田园诗等。教师不妨借助诗的题目,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内容,然后从内容上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这样就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中心内容,然后再根据其类别特点进行鉴赏,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抓住“诗眼”,把握中心

对诗词的鉴赏都需要建立在对诗词整体的内容把握上,而诗词的中心往往集中体现在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上,我们称之为“诗眼”。“诗眼”是一首诗的凝聚点,抓住了“诗眼”就等于抓住了诗词的灵魂。

在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要告诉学生注意抓住“诗眼”,特别要关注的动词和形容词,因为动词和形容词往往具有多重意义,一般是“诗眼”之所在。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这个动词,既是羌笛所吹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心情的再现,表达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及对朝廷的不满。又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道出了作者所处环境之孤寂。

三.要正确运用一些鉴赏术语

篇7

一、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鉴赏古诗就有可能因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让学生牢记诗歌发展的“一条线,两个点”。其次,还应对诗歌的格律知识有比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偶、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歌的特点:高度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二、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掌握诗歌种类的特点,有助于整体上理解诗歌。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围,侧重于歌咏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李白、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会。比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3.边塞诗 唐代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4.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鉴赏这类诗歌,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5.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叹,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而表现作者历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感之情。

三、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语言大致有这些类型:

1.清新 其特点是选用语新颖,不在俗套。

2.平淡 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其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 其特点是重在言行,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 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还有铺陈、激越高亢、清婉秀丽、平易隽永、质朴与靡丽、精约与繁琐、典雅与平直、含蓄与直露、阳刚与阴柔、雄浑与清奇、自然与壮美、空灵与艰深、幽默与崇高,等等。

四、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我们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五、表现手法

篇8

一、修辞手法

古诗中最常见的修辞有四种:比喻、对比、拟人、夸张。教学时可重点介绍它们的作用。

1.比喻。诗歌中的比喻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事物的特征,使其形象生动,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用“白银盘”比喻洞庭湖水光,用“青螺”比喻山色,写出山水之美。二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象。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用“一江春水”比喻“忧愁”,使得本来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2.对比。对比可以使比较的双方特点凸显,从而使情感更鲜明,主题更深刻。有今昔对比,抒发今不如昔的感慨,如很多咏史诗;有空间对比,如吴融的“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两句,通过宫中与四郊气候的对比,揭示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能体察民情的社会现实;有人与人的对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现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现实,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愤慨;有人与物的对比,如杜审言的“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诗人拿自己和湘江水对比,表现了被贬南下的无奈;还有物与物之间的对比,苏轼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突出傲霜斗寒的形象。

3.拟人。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喜爱之情,如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二句,写出了春雪的活泼可爱。二是移情于物,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诗人的情感已转移到花和鸟身上。

4.夸张。古诗的夸张主要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则表现了诗人和友人的深厚情谊。

二、表达方式

由于考试中基本不涉及说明、记叙和议论,因此这里主要介绍描写和抒情。古诗中的描写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结合。《李凭箜篌引》一诗就是采用以侧面描写为主,正面描写为辅的方法。白居易的《夜雪》则完全采用侧面描写,从触觉、视觉和听觉三个角度对夜雪作了描绘。

2.动景和静景的结合。很多诗在写景时爱将动景与静景结合起来。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刘的《雨后池上》一诗,前两句“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极写水面之静,后两句“东风忽起垂杨柳,更作荷心万点声”则以动衬静。李白的“遥看瀑布挂前川”化动为静;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则化静为动。

3.远景和近景的结合。诗人在写景时,常既写远景又写近景,使得画面更加开阔,景物更有层次感。如张籍的《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诗的第二句写的是近景,其余三句都是远景。

4.实景和虚景的结合。虚实相生,是古诗写景中的绝妙境界。因此,诗人在描写实景的同时,常常会插入虚景。虚景主要有五种。一是印象之景,即过去存在、发生过,但现在已不复存在,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燕”及“百姓家”是实景,而“旧时王谢堂”则已成过眼云烟,是虚景。二是不见之景,即因条件限制,目光无法触及之景,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属于实景,而“满园春色”则由于围墙的阻挡无法看到,是虚景。三是猜测之景,这种情景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如杜甫的“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和白居易的“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都是诗人猜测之情景,借助这样的猜测想象,更加流露出诗人思家心切。四是假设之景,这种情景根本不可能存在,完全是诗人主观愿望,如柳宗元的“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五是梦幻之景,如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古诗中的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常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一般在诗的后半部分及词的下阙。这些句子常带有叹词或“悲”“愁”“思”等体现诗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物,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万里悲秋常作客”“烟波江上使人愁”“低头思故乡”等诗句,都是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诗词中非常普及,诗中写景的句子,一般都用了这种手法。如李商隐的“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就是借景抒情的典型例子。托物言志主要用在咏物诗中,如张潜的《早梅》,诗人以梅自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三、表现手法

侧重介绍用典和衬托。

1.用典。古诗词中引用的典故可分为字典、句典和事典三种。字典是指化用某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字词,如柳、杜鹃、梅花落等。韩琮的“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中的“暮云”就是化用了杜甫的诗句“江东日暮云”,用来指友情。句典是指化用前人的诗句,如辛弃疾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就是化用了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事典是指在诗中化用故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功的运用了五个典故,借这些史实,作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使用典故,在文字上可以以少胜多,在表意上可以含蓄委婉。

篇9

摘要: 盛唐时期,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社会生活富庶安宁,诗歌高度繁荣发展。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新变的艺术特征。诗人们在继承托物言志传统的同时,又发展了这种理论,使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向“即物达情”转变的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3-0072-05

文学史上所说的盛唐时期,主要是指唐玄宗开元初(712)至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这大约六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伴随着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社会生活富庶安宁,诗歌开始呈现出繁盛发展的局面。虽说在盛唐诗人们所钟爱的诗歌类型中,咏物诗并没有成为他们的宠儿,但与前代咏物诗创作相比,盛唐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新变特征,并对后世咏物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曾以魏晋为界,对诗歌的发展状况加以论述:

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古诗苏李曹陶阮本不期于咏物,而咏物之工,卓然天成,不可复及。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视三百篇几于无愧,凡以得诗人之本意也。潘陆以后,专意咏物,雕镌刻镂之工日增,而诗人之本旨扫地尽矣。〔1〕

尽管这段评论主要是立足于山水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并不是针对咏物诗的专论,但如果从咏物诗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中所阐释的咏物诗艺术手法的演变过程还是比较符合咏物诗的发展实际的。咏物诗从屈原的《橘颂》起,发展到魏晋时期,主要是以托物言志为创作内涵,通过咏物来寄寓理想。而在魏晋以后,尤其是到了南朝齐、梁、陈时期,咏物诗开始专注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刻画,即所谓的“雕镌刻镂之工日增”,诗歌的思想性被弱化,而艺术性得到了发展,这种发展倾向一直延续到初唐诗坛。直到“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出现,咏物诗托物言志的传统才得以继承发展。咏物诗发展到了盛唐时期,诗人们在继承托物言志的传统时,又发展了这种理论,使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即由传统的“托物言志”转向“即物达情”。

一、“即物”——盛唐咏物诗物象描写的新特点

传统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因为强调诗歌创作的人格内涵,所以诗人在处理物我的关系上,很自然地将物象视为托志比附的对象,或者是情感抒发的媒介,物象本身的形状、色彩、线条、音响等外在特征则不是诗人关注的中心,因此在诗歌中少有细腻生动的物性描绘。如“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①(刘桢《赠从弟》其二);“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袁山松《菊》);“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刘孝标《竹》);“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庾信《梅花》)。这些诗歌没有围绕所咏对象外在特征进行细部描绘,而是遗貌取神,凸显物象背后的人格精神。盛唐咏物诗新变特征试论到了南朝的齐梁时期,咏物诗在物象描写上虽然比较细致,但诗人多是以玩赏的角度来写物,有些咏物诗寄托的思想比较卑弱,称不上托物言志之作。例如沈约的《咏雪应令诗》:

思鸟聚寒芦,苍云轸暮色。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婵娟入绮窗,徘徊鹜情极。弱挂不胜枝,轻飞屡低翼。玉山聊可望,瑶池岂难即。

诗歌从飞鸟栖芦、雪天云灰写起,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写出夜晚与次日早晨两个不同时段的景色,对风吹雪动、飞雪入窗、枝头雪落等细部景象描写得极为细腻逼真。然而这样的刻画最终只不过是融入一种玉山瑶池景象的幻想罢了,尽管其中也表达出诗人的喜悦心情,却丝毫没有涉及诗人的情趣志向,更谈不上有更深的寄托与象征意味了。

唐初诗人也和此前的咏物诗人一样,重在对歌咏对象的理性概括和带有伦理性的譬喻,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普遍缺乏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例如李义府的《咏乌》:

日里飏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②

此诗作于贞观八年(635),是李义府现存最早的一首诗,也可以说是李义府跻身宫廷的一块“敲门砖”。对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诗纪事》卷四记载道:“义府初遇,以李大亮、刘洎之荐,太宗召令咏乌,义府曰:‘日里飏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帝曰:‘与卿全树,何止一枝’”〔2〕。诗中通过微妙婉转的语言,将自己急于仕进,渴望得到帝王提携的想法含蓄地表现了出来。又如许敬宗的《奉和咏雨应诏》:

舞商初赴节,湘燕远迎秋。飘丝交殿网,乱滴起池沤。激溜分龙阙,斜飞洒凤楼。崇朝方浃宇,宸盼俯凝旒。

诗歌从各个角度来描写秋雨,写它如丝如网,写它溅落在地上泛起的水泡及从屋檐落下的场面。整首诗虽说语言很讲究,但诗歌内容苍白,缺少寓意与情思。叶嘉莹在《几首咏花的诗和一些有关诗歌的话》一文中曾指出这类托物言志诗歌的两大缺陷:“其一是载道的观念拘限了它的内容,其二是分明的思考拘限了它的意境。”〔3〕这种弊病自屈原的《橘颂》开始一直延续到初唐同类咏物诗创作。

到了盛唐时期,这种创作倾向发生了改变。诗人们不仅力图在诗中做到有所寄托,同时也一改这类咏物诗创作忽略物象外在特征的偏见,注意吸收南朝咏物诗准确抓住物象形态方面特征、对物象进行细致精切刻画的特长,使歌咏之物形象地再现在诗歌里。我们称这种描写物象的方式为“即物”,以此区别于传统的“托物”。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

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赋物以明理,非取譬于近,乃举例以概也。或则目击道存,惟我有心,物如能印,内外胥融,心物两契;举物即写心,非罕譬而喻,乃妙合而凝也。吾心不竞,故随云水以流迟;而云水流迟,亦得吾心之不竞。此所谓凝合也。鸟语花香即秉天地浩然之气;而天地浩然之气,亦流露于花香鸟语之中。此所谓例概。〔4〕

从这段话可知:当诗人有所感时,可以借助外物表现于诗中,但不一定非要以物譬人,通过直接描写物的形象特征也可以暗含诗人的情性。例如岑参的《范公丛竹歌》: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此君托根幸得所,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摵摵叶声干。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该诗的序文部分介绍了写作的背景:“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见示,美范公之清致雅操,遂为歌以和之。”在诗中,诗人对竹的描写颇费笔墨,以细致的手法描写了竹的居处、外形,自然引出守节的特征,并将竹形和人品妙合为一,达到了溢美范公的目的。这种以近似赋的手法来写竹的做法,在前代的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又如李颀的《爱敬寺古藤歌》:

古藤池水盘树根,左攫右拏龙虎蹲。横空直上相陵突,丰茸离纚若无骨。风雷霹雳连黑枝,人言其下藏妖魑。空庭落叶乍开合,十月苦寒常倒垂。忆昨花飞满空殿,密叶吹香饭僧遍。南阶双桐一百尺,相与年年老霜霰。

诗歌从爱敬寺古藤的位置、形态、枝干、气势、落叶、开花、香气等几个方面写起,将古藤的奇姿怪态生动地描写出来,可谓淋漓尽致,穷形尽象。尤其是“风雷霹雳连黑枝,人言其下藏妖魑。空庭落叶乍开合,十月苦寒常倒垂”四句,“形容绝佳”〔5〕,在神秘的氛围中,突出了古藤的盘突诡怪、不同寻常之处。不同于一般盛唐诗歌的清新明快,此诗的气氛是阴郁而又压抑的,表现了诗人在进士及第后仕途失意的怨愤之气。

盛唐的咏物诗能较好地处理寄情与咏物的关系,如果说盛唐七言古诗的篇体容量为诗人细致描写物象提供了外部条件的话,那么在那些体制比较短小的近体诗上,诗人则是通过突出物象典型特征来达到“即物”的吟咏目的。如丘为的《左掖梨花》: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诗人在短小的诗歌形式中,通过突出梨花冷艳、雪白、清香、柔美的特点,点染出梨花之美,富有神韵。又如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树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全诗主要抓住了寒梅似春雪的形象特征,突出梅的“早”发,并以错觉的方式表现出初见早梅的欣喜之情。贺之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则是以“碧玉”、“绿丝绦”来描绘春天柳树生机盎然的美姿美态。

另外,盛唐咏物诗还通过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衬托来描绘物象。如储光羲的《蔷薇》:

袅袅长数寻,青青不作林。一茎独秀当庭心,数枝分作满庭阴。春日迟迟欲将半,庭影离离正堪玩。枝上莺娇不畏人,叶底蛾飞自相乱。秦家女儿爱芳菲,画眉相伴采葳蕤。高处红须欲就手,低边绿刺已牵衣。蒲萄架上朝光满,杨柳园中暝鸟飞。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气逐人归。

诗歌以蔷薇为描写对象,但又与园中女子交相辉映,这种写法在齐梁时期已经出现。如萧绎的《看摘蔷薇》:“横枝斜绾袖,嫩叶下牵裾”,刘缓的《看美人摘蔷薇花》:“鲜红同映水,轻香共逐吹。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只不过这些诗中的成分居多,蔷薇成了展现女性妩媚之态的陪衬物,诗歌的重点在咏人。

储光羲的这首《蔷薇》,虽然主要描写的是蔷薇的生长态势,但还写到了蔷薇枝头的黄莺、在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蝶蛾,以及在园中游玩的“秦家女儿”。蔷薇与莺蛾、女子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也使得蔷薇更显现出勃勃生机。又如孟浩然的《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女伴争攀摘,抽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诗人将静态的橘放在“女拌争攀摘”的这一动态情境中,橘的金色、密叶、香气等外在美特征都得以形象地展现出来。

黄子云在《野鸿诗的》中说:“命题何者为最难?……一曰咏物。不达物之理,即状物之情。”〔6〕这段评论较为准确地概括出咏物诗咏物与抒情之间的紧密关系。在盛唐这些“即物”的咏物诗中,诗人一改传统咏物诗为了托物言志而牺牲自然物象的本身审美价值的做法,对物象的形态、线条、色彩以及周围景物等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可以说是深达“物之理”,“状物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达情”——盛唐咏物诗抒情内涵的新拓展

从先秦到初唐,咏物诗基本上是沿着屈原《橘颂》所开创的以感物吟志、赞美咏叹为主要内容的道路发展下来的,咏物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士人言志抒怀的一种手段。但是,从反映生活的广阔度来看,咏物诗与整个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距离感。

到了盛唐时期,国力的强盛、政治的开明、统治者的开放心态,都为文人跻身政治舞台、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诗人们在咏物诗中给我们展示了在雄浑盛大的盛唐气象下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世界,诗中洋溢着昂扬奋发的豪迈情感,如杜甫笔下的马“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这也无疑是诗人积极向上心态的外化。又如高适的《咏马鞭》在描述了马鞭之后,以“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两句刻画出良马受到鞭策后轻快地奋蹄奔跑、意欲日行千里的激昂向上的形象特征,这其实也体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精神追求。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士的境遇并未因其身处太平盛世而发生根本改变。他们一方面满怀希望地为仕途奔走,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仕途蹭蹬带来的困顿、潦倒。在这种境遇中,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懑不平之气油然而生,只不过这种情调在盛世的背景下显得没有像其他时代那样悲凉阴郁罢了。如: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岑参《优钵罗花歌》)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王泠然《古木卧平沙》)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辨,飘落欲何依。(李白《感遇》其二)

岑参在《优钵罗花歌》的序文中叙说自己以前对优钵罗花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后来他赴安西任封常清幕僚北庭度支副使,有洨河小吏献上此花,才得一睹芳容,“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于是诗人感慨道:“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很明显,诗人并非就事写事,而是借花抒情,对怀才不遇之士的同情与无奈溢于言表。王泠然的这首诗与骆宾王的《浮槎》有异曲同工之处。李白借菊抒怀,慨叹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生活如一样在萧瑟秋风中凋零。

虽然许多盛唐诗人的个人境遇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并未因此疏远社会,反而体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拯时济世的情怀,并开始自觉地将社会政治现实纳入咏物诗的表现范围,通过诗歌对帝王、权贵的失当之举给予抨击、讽刺。如: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王维《听百舌鸟》)

新宫骊山阴,龙衮时出豫。朝阳照羽仪,清吹肃逵路。群鸦随天车,夜满新丰树。所思在腐馀,不复忧霜露。河低宫阁深,灯影鼓钟曙。缤纷集寒枝,矫翼时相顾。冢宰收琳琅,侍臣尽鸳鹭。高举摩太清,永绝矰缴惧。兹禽亦翱翔,不以微小故。(储光羲《群鸦咏》)

南朝诗人已经吟咏百舌鸟,如刘孝绰、沈约都有诗、赋流传,但诗歌内容多是借百舌鸟千鸣百啭的情态来反衬思乡或位高难安的悲情。王维《听百舌鸟》则将物象描绘与政治讽谏融为一体,诗中前六句描写百舌鸟居处深宫,因其善鸣而深受皇帝赏识,能够在宫殿花丛中栖息,在御苑金堤间啼叫。最后两句诗“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感叹真正有德司晨的雄鸡(贤士)在当时不被当权者所重视,善于花言巧语的百舌鸟(小人)则可窃居高位,受到重用。诗中无一字涉及政治情境,但诗人通过对百舌鸟与鸣鸡的不同遭际的叙述,已经把自己的愤懑之情表露无遗。储光羲的《群鸦咏》则以“群鸦”喻“群小”,委婉讽刺了那些追随“天车”、贪图禄位的小人。

另外,盛唐咏物诗也继承了传统咏物诗以物来象征诗人个性品格的特点,所以在题材上与前代相比变化不大,主要是借助那些具有伦理道德色彩的物象,如松这一儒家“观物比德”常见的物象来抒写个人情怀。盛唐诗歌中也有许多以松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如王维的《新秦郡松树歌》: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此诗对松树的描述较为客观简略,其重点是主观抒情,即将松人格化,称松为“君”,同时通过与松树“心相忆”、“心向君”的描写来表现诗人对傲岸不屈人格精神的向往。又如李白的《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冪。清风无闲时,萧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具数千尺。

这首诗的自喻色彩很浓,尤其是诗歌最后两句“何当凌云霄?直具数千尺”,以一个反问句式,不仅表达出诗人“凌云霄”的高洁志向,也展现出其孤直的性格特点,抒情性极强。

反观盛唐以前的同类诗歌,虽然也以物喻人,如“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袁山松《菊》),但诗人都是以一种冷静、平淡的心态站在物象旁边抒怀,因此始终给人一种隔着一层的感觉。通过上面两首咏松诗,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咏物寓怀诗中,盛唐诗人的个性化特征要鲜明得多。

上面我们为了凸显盛唐咏物诗独具魅力之处,主要从“即物”与“抒情”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其实作为完美艺术整体的盛唐咏物诗,“即物”与“抒情”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盛唐诗人在对物象细致的描绘中首先达物之理,继而达物之情,“即物”是抒情的前提,而“达情”是“即物”的最终落脚点。盛唐时期的“即物达情”类咏物诗在继承与发展传统托物言志咏物诗的基础上,以其细腻的物象描写、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咏物诗发展的新方向,这是咏物诗史上的一次重要革新,其意义不言而喻。

注释:

①本文所引唐前诗歌均出自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

②本文所引唐诗均出自(清)彭定求等辑校《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

参考文献:

〔1〕张 戒.岁寒堂诗话〔C〕∥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450.

〔2〕计有功.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65:52.

〔3〕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4:295.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2.

篇10

一、掌握古诗文中景物赋予的常用意蕴

某些景物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特定的审美内涵。如“柳”字,其音同“留”,具挽留之意,故在古诗文中常用它来表达熟悉的离愁别恨。诸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莫不如是。而“羁旅”往往写游子思乡之情。如“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鸳鸯”则喻指爱情,“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杨花”漂泊无定,“子规”啼血哀鸣。当然,意象在特定的环境下也可赋予新的内涵,但平时如加强对意象的把握,将有利于尽快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感彩。

二、抓住作品的主要景物(景象)进行分析

古诗文作品中,诗歌的形象意境既具有巨大的概括性、包容性,又具有很强的朦胧性。古人写文章,讲究含蓄凝炼之美,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鉴赏时,常难以直接看出蕴含的感情。所以,要善于抓住主要景物(意象)所蕴含的内容来思考言外之意。如杜甫《登高》,诗人首先用了六个特写境头,选择了“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六种景物,极力渲染秋江景物肃杀的特点。夔州以风大闻名,风声中传来猿猴的哀叫,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是迎风飞翔不停的水鸟。这几个景物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诗人在首联就用凝练的笔触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紧接着作者的视野逐渐拓宽:仰望落叶,落叶随风飘零;俯视江水,江水奔流不息。

“落木”萧萧,“长江”滚滚,不仅形象地写出了落叶发出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更主要的是透过这种萧条凄冷的意境,折射出诗人此时居无定所,流落夔州,韶光易逝,斯人年迈,壮志难酬的情感。此诗首联与颔联写景,为颈联和尾联的抒情打下基础。颈联的“独登台”,表明前两联的景物是诗人登台后所见之意,这此景与心中之情紧密相连,望着如此苍凉凄清的秋景,又怎能不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流落他乡、生活艰难的处境?这种漂泊之愁与孤独之感怎能不与眼前秋景传达的意绪共鸣?所有的愁思与孤独,犹如眼前无边落叶和滔滔江水,排之不尽,驱之不绝。尾联续写诗人备尝艰辛,国破家亡,平添白发,再加上本欲借酒浇愁,却因病戒酒,愁绪就更难排遣。通过移情,感知的对象才化为有灵魂、有生命、有性格的东西,才被审美对象纳入视野,体现了作家的情志个性,使艺术形象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情与景相互交融,以情寓景,以景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