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诗意范文

时间:2023-03-24 08:4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出塞的诗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王昌龄《出塞二首》的全诗诗意: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辩论赛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10-01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档综艺节目《奇葩说》,被节目中犀利的语言与新颖的形式吸引。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笔者灵机一动:语文课上如果采用这种辩论赛的形式,是不是也会取得良好的成效呢?为此,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辩论赛的意义进行了思考,并就开展辩论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1 初中语文教学中辩论赛的意义

1.1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形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语文课堂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学习兴致索然。而利用辩论赛则可以将学生推至主动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1.2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辩论赛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在《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父母的做法众说纷纭。于是,教师开展了一个小小的辩论赛,让学生辩论父母的做法是否正确。学生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意见提出来进行交流。通过辩论,学生理解了文中父母的做法,也懂得了自己父母深深的爱。

1.3促进学生辩证思维与语文素养的发展

辩论赛形式的语文教学就不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又避免了注入式、填鸭式的古板,为学生辩证思维与语文素养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1.4促进思想交流,开放学生思维

辩论赛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开放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1.5有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辩论赛会需要用到许多的观点和论据,这些观点和论据积累多了,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习作内涵。

2 初中语文教学中辩论赛的实施策略

前文说明,语文教学中开展辩论赛十分有必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实施辩论赛,才能使辩论赛发挥最大的功效呢?

2.1抓住课堂有利时机开展辩论活动

语文是一个开放的学科,语文教学中处处都存在可以进行思辨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课堂有利时机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辩论深化认识。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一位学生提出:朱自清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他的父亲却要爬月台给他买橘子,这不是溺爱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教师及时组织辩论,让学生辩论这样的“爱”是不是“溺爱”,值不值得提倡。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学生终于理解了文中主题,辨清了“爱”的方向。

2.2选择良好的辩题,精心组织策划

辩题是否科学,是否吸引人,是否有争议性,是辩论赛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教师应该在组织辩论赛时选择良好的辩题,选择吸引学生关注的辩题展开辩论。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教学之前,教师安排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准备,并确定正反两方,在课堂上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题展开辩论。由于提前要求学生准备,学生找到了许多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在课堂上展开了唇枪舌战。辩论的最后,学生认为由于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已经具有足够的自信,意气风发地在改革之路上奋力前行。此时,再进行教学导入,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鲁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

2.3把握辩论赛方向,掌控全局

学生进行辩论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偏题,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比如,在《愚公移山》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愚公是否应该移山”展开辩论。在刚开始辩论的时候,学生摆出了自己的观点,辩论赛进行得十分火热。但过了一会,反方一位学生说道:“愚公要求子子孙孙都要移山,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他断送了子孙的美好前程。”这个时候,一位正方学生反驳道,“为什么移山就会断送前程?你怎么就能确定不移山就一定有美好的前程?”反方学生回答:“不移山,他的子孙可以去读书,去为官,去做很多事。”学生就愚公的子孙后代进行了辩论。这个时候教师暂停辩论,说道:“愚公移山说的‘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只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大家注意区别把握这一点。”

2.4做好辩论赛后总结与收尾工作

辩论赛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总结与收尾工作,并对学生辩论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与点评,使学生在今后的辩论赛中能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辩论才能不流于形式,确保其真正高效。

3 结语

辩论是听说读写并重的一项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素质,以学生主体学习活动为突破口。在辩论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运用,摆确凿的事实,树鲜明的靶子,展严密的逻辑,取有效的信息,读大量的课外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辩论赛的作用,并积极寻求语文课堂开展辩论活动的实施策略,科学组织与规划,真正发挥辩论赛的作用,使语文教学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

[1]倪丽梅.舒尔娟.谈语文课堂辩论式教学之辩题的选择[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08).

[2]蒋赛.语文辩论式教学方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6).

篇3

日子像清风翻书,一页页过去,记住了对白,模糊了章节,泛黄了情节,流淌在毫底笔端,凝结在眉间心头,但我却还记得你,我的好老师。——题记。

您的一世艰辛,奉献在那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您的默默付出,给予了无数孩子美好的未来。有人把你比作园丁,辛勤地培育祖国的花朵,有人把你比作桥梁,带领学生进入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而我却不这么想,您就是一束微光,在我的人生路上步步照明,使我没有了恐惧,没有了孤独,勇敢的向前走。你用你那比天还要广阔的胸怀,给予我同妈妈般的关心和爱护……

一年级的时候便认识了您,略显沧桑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严谨下藏着的是淡淡的微笑,加上一身简单而靓丽的打扮就这么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您便就这样陪伴了我五年,五年的时间,不短不长,您便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张老师,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打交道吗?一年级的我走在操场上,却被同学推了个马趴,那时的您,微笑的伸出手,把我扶了起来,动作轻柔的把我扶到了医务室,那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你的身影却照亮了我的心。三年级开始,您教了我的数学,我们上课的开场白便不再是枯燥的“老师好”,而是您和我们一起大声喊,“努力学习,一起加油!”每每这么喊,也着实吓了来听课的老师们一大跳,您却笑眯眯的看着我们,仿佛在说,“你们是最棒的。”张老师,还记得您去张家界玩的时候吗?回到学校,您满面春风地提着两大包东西进了教室,让同学们一一闭上双眼,将这些特产送到我们的嘴里,每个同学便都惊讶地瞪大双眼,甜甜地对您笑一下,慢慢地品尝,您却支着下巴坐在讲台上看着我们,连眼里都含着笑容呢!每次过教师节,同学们都会送给您花,或者一束,或者一支,而您呢,总是拿来一个很大的花瓶,把花都放进去,然后摆在窗台上,如果哪位同学回答的特别精彩,您总会在风趣的说一句,“ok,very good!”的同时,邀请他来到窗台边拿一支自己喜欢的花回去,拿花的同学每次都乐滋滋的,于是一堂课下来,无人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而您呢?却在下课时,把余下的花都一一分给没有得到花的同学,在他们的耳边轻轻鼓励着加油。

您从来都像我们的知心朋友,还记得吗?综合实践课的时候,您让大家拿食材和用具,在教室里带头做起了菜,还让大家分小组一起动手,您说您那时做的可乐鸡翅都糊了,其实大家都说好吃呢。还有一次,您不小心错怪了班里的同学,但是下午,您便再次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的看着我们,当我们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您却弯下腰,鞠起了一个90°的躬,于是教室突然便炸开了锅,大家从来都没有见过老师给学生鞠躬,您示意大家安静,脸色更加严肃,“我今天给大家鞠躬,是因为我错怪了咱们同学,老师向你们保证,这种状况,不会出现了。”话一说完,教室里掌声雷动,您的脸上也终于露出笑容。大家都知道你有严重的贫血症,每次作业本上都会看到您用红笔颤抖的写下评语,而您呢,却从来不把自己的身体放在第一位,即使上课时头晕的扶着黑板,也要给大家上好这堂课。

我的好老师,升入初中后,便没有方法再跟你联系,因为我的数学差,您便对我非常的严厉,那时的我却不懂事的不理解,现在才恍然大悟,是您一次次的把我带出黑暗,一次次的扶正我长歪的枝桠,我的好老师,您还好吗?您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记录在了教科书的首页,我知道,这是您对我们汲取知识的学子的承诺,是对望子成龙的家长的承诺,是对您内心良知的承诺!真心——启迪智慧点化生命!您说过,人都要有目标,即使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也要有,要向着它努力!您鼓励我们向着目标前进,向着目标努力,不轻言放弃。你守住孩子们那份真诚、善良和纯洁的心灵,伴随着我们成长,或许我们不是您教过的最好的学生,但是,您却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

篇4

时光如梭,往事已随潮归去,而我就是那听潮者,觅着潮声点点追忆起过去。涌起的那荡漾于温暖心田的涟漪,激起了我心中久违的情愫,激起的那跳跃在滴答琴键的水珠,奏响了我心中最美的歌。

流畅柔和的前奏

即将面临体育中考的我们,每天清早都在操场上疯狂地练习着长跑。伴着东方微白的残夜,您来到我们的身边,陪着我们一起在橡胶跑道上挥洒汗水,一起高声喊号。空旷的操场上,回荡着我们的激情,流滴着我们努力的结晶。几圈下来,您也已经大汗淋漓,双腿如上了发条的面条,只剩下和孩子们一起的意念。我的视线定格在了队伍的最后一排,您张着嘴,像一口烟囱似得大口大口的吸着空气,眉头紧锁,目光坚定不移地看向前方。不管多么累您总是紧紧地跟着队伍,时不时提醒队伍要整齐,口号要响亮,鼓励掉队的同学,并激励着我们不要停歇,坚持就是胜利。有几次我甚至看到您的汗渗透了衣衫,您用行动一次次证明了人的极限是需要不断开发的,您说:“你们是祖国新生的力量,不能轻易被小小的跑步打到,在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是不做不到的,连我都能做到,你们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您激情澎湃的讲话成为了我们的灵魂活力的源泉。这些话,这些事,这些情,已成为脑海中的朵朵浪花,即使转瞬即逝,但沙滩上早已留下痕迹。

情感细腻的间奏

看着惨不忍睹的模拟卷,你似乎比我还要着急。几次把我叫的身边耐心指导,细心分析。我分明看到你拿试卷的手在不断颤抖,也许又是昨晚通宵批卷了吧。硕大的眼袋上两颗浑浊,布满血丝的的眼珠焦急的凝视着道道错题,流露出丝丝担心。条条红笔线划下的是您的遗憾,个个方块字写下的是你一丝不苟的解析,句句教诲代表的是您对我下次考试的希望。看到我听懂一道题,听进一句教诲,您的脸上便绽出了洋溢着温情的笑容,眼睛中都荡漾着笑意,对我点头示意。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谆谆教诲,你的苦口婆心,它们将成为我成长之歌中的个个音符,为我奏出独一无二、璀璨耀眼的乐章。

令人留恋的尾奏

炎炎夏日的到来,预示着我们的师生缘分已接近于尾声,但这师生情却并没有因此而淡去。宿舍在一楼的我们,每天晚上无时不刻地与蚊子打交道。进过一晚上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之后,结局就是满身的包,接下来几天更是痒得难受。上完晚自习您本可以陪陪丈夫、女儿,可您却拎着满满一大包走进我们的宿舍。您像变魔术似的掏出各种驱蚊手链、花露水一一分给我们,并叮嘱晚上早早入睡。还记得那天晚上,您挽起长发,与平时严厉的样子俨然不同,温柔的如同母亲一般的嗓音,如明媚的阳光撒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昏暗淡黄的灯光如一张金丝织成的布披在您的身上。我们大家围成一圈享受着您的轻声细语,您时而为这个同学擦拭脓包,时而仔细的查看着那个同学的包,很是心疼。您把每一个同学看成自己的孩子,您把您的一颗心都给了同学,细心呵护深深的感染着我,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心弦。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文陶冶;语言魅力;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从我们古人留给我们那浩如烟海的爱国诗词中就是明证。2009年湛江日报报一则报道《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引发我们深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危机了吗?本文选取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内爱国诗歌为例,探讨诗歌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反思

在《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报道:“让人们担忧的是,在这次的爱国主义浪潮中,不少90后、00后却没有赶这个时髦,国庆阅兵和举国欢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给这些张扬、自信的孩子们带来的一次洗礼……” 面对上面的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我们不该反思吗?

二、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爱国主义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爱国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从诗歌文学形式来看,中国人的爱国情节是非常强烈的,绝不是一般的国家可比的。本文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赏析对象。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感受其中的诗文意思,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陶冶他们的心情。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很好的教育,比起平时说教好有效果。

为了便于赏析这些诗歌,笔者分为两大类:一为太平盛世时期的诗歌,二为国难当头时期的诗歌。具体如下:

(一)太平盛世时期的爱国诗歌

古代中国太平盛世的时期较少。在这些人民能够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时代,我们的爱国诗人们,没有放下为人们的福祉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而奔走呼号。此类诗歌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二是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1、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首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其二)。该诗选自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请看诗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江西省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七言绝句的《望庐山瀑布》堪称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诗融情于景,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首句形象贴切比喻庐山的形状及其烟雾情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学生对老师讲解后了解到庐山的形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前去实地旅游考察,自然而然喜欢祖国山水。这就是语言修辞魅力所在。

次句“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挂前川”把瀑布比喻成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最后两句句则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一词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本诗夸张、比喻、想象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中国语言修辞的魅力所吸引,自然了解到李白的“诗仙”的语言能力,学生对李白描写的庐山美景所吸引,深深理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得到应有的教育。

2、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塞下曲》);王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诗句。古代的边塞之作,往往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也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们的幽怨和士兵们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其一)》选自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诗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本诗表现了诗人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的愿望。通过诗意文化领悟到祖国文化,学生由衷的学国语言,爱国情怀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通过诗文把原本西北塞外戈壁荒漠的情景在作者笔下描绘的边塞美景,打消了学生心目中塞外无风光的心理,学生自然喜欢这首诗歌。“秦”、“汉”两字暗示边塞战事自秦汉以来连年战争,表达时间之久。用两个字把战事连年概括的也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第二句中的“万里”也表达出征战之苦,“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读到这里,学生对作者的抒发的感情已经接受并影响。最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也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学生读此诗句除了领略到祖国文化的深沉与博大,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简凝练概括性强特点,自然激发了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二)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歌

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动乱,或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生活在各个朝代的这样的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人,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元以后的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小学语文人教版中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具有代表意义。先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不难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只有理解了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很好的了解杜甫的写作目的,赏析诗文的语言文化内涵,难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担忧吗?

首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联系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事件,学生肯定能理解这两句诗句意思,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理念,促使学生学好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的兴趣。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本联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这种场景能不感染吗?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最后两联语言得到升华,学生想象这几个画面,很快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

篇6

古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浓缩了中华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一百多首,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简洁含蓄,极富美感。长期积累古诗,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起到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古诗毕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精练、节奏性强、跳跃性大;从叙写内容上看,它离我们所处的时代较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解读、体味古诗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古诗教学的难度。怎样让古诗教学精致起来,本文从三方面论述如下:

一、课前导入决定课堂的视角

【案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多媒体出示一副嵌名联:山谷中静 大海上平

师:这是我的学生为我写的一副嵌名联,老师的名字就藏在这副对联里面,你们谁来猜一猜?

生:谷平、顾静平、谷静……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老师的名字就叫谷静。我的学生还给自己喜欢的球星写了一副嵌名联,你们猜猜是哪位球星?

多媒体出示第二副嵌名联:三朵梅花 五个西瓜

生:(异口同声地)梅西

师:我国古代的对联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小学生学习古诗,只需要解决诵读和领悟诗文大意的问题即可,平仄、对韵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嵌名联的方式导入本课,就不是很妥当,学生很难被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事物吸引。因此教师做了如下改动:

多媒体出示有关送别诗的前半句,教师感情引读,学生通过回忆接读后半句。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

生: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生:天涯若比邻。

改动的意义在于,老师通过课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回顾了以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诗,并通过老师情绪饱满的引读,感受到了这几句诗共同的感情基调,让送别诗中淡淡的忧伤铺陈于学生心底,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下一个基调。

二、适时拓展开掘课堂的宽度

【案例】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出塞》

师:战士们饱受思乡之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他们还会想些什么?

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对这一句,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龙城飞将是谁?为什么如果他要在,胡马就不能度过阴山?

师:你们在预习中应该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龙城飞将是――

生:李广。

师:(投影出示)《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学生借助注释,通过小组合作了解了诗歌大意。)

师:这样一位英勇无畏、武艺高强的将军,连敌人都送他“飞将军”的称号,可见敌人也对他充满了敬畏之情。这样一位深受士兵爱戴和敌人敬畏的将军,又怎么能不让将士们怀念呢?

这里有对诗歌中人物的理解性拓展,让学生对诗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帮助他们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

三、有效迁移沉淀课堂的深度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秋思》的诗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生:一开始我们一遍又一遍读,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

生:我们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了这首诗中呈现的画面。

生:还联系了其他诗人的诗句理解这首诗。

师:我们可以把今天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归纳成――“四步读诗法”:1.读出古诗味。2.说懂古诗意。3.读出诗中情。4.想象诗中画。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一首诗。

篇7

原型批评(又称神话批评)理论认为,自原始时代以来,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长期积累,“沉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在他们的记忆中潜藏着人类“最深、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思想”,这就是集体无意识,也是人类所继承下来并使现代人与原始祖先相联系的“种族记忆”。原型批评的奠基者、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始意象”的概念:“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的悲欢的残余,而且总体上始终循着同样的路径发展。它犹如心理上的一道深掘的河床,生命之流在其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荣格文集》,第15卷)

中华文明关于月亮的神话,关于广寒宫、嫦娥的传说,经常引发我们“月圆人不圆”的惋叹,“明月”这一意象已经具有了“集体无意识”特征,成为中国文学的“原始意象”,充满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韵和“种族记忆”。

真正优秀的诗歌必然在艺术意象中体现出中华先民的典型情感体验和生活精神原型。中国诗人对“明月”情有独钟,“明月”给诗人以空灵清幽的情思,“明月”给诗歌以博大幽远的意境。那么,“明月”这一“原始意象”又包含了怎样的“种族记忆”呢?

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月”意象超越了诗人的“时间意识”。

松浦友久曾说:“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其感情的核心,正是通过对时间的推移,作出敏感的反应而产生出来的。”“中国文明在‘诗歌’与‘历史’方面具有特别卓越的传统已成定论,而结合这两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认为正在于这敏感的时间意识之中。”(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中国诗歌原理》)

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对于时间意识的特别敏感在诗歌中有特出的表现,对于时间意识的敏感也是中国诗歌的感情的核心。“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这是屈原的敏感。

诗人对时间意识的敏感,常常外化在“明月”这一典型意象中,因为在中国诗人看来,纤尘不染的明明月色是有生命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诗人的“时间意识”相连结了。所谓“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诗人由明月想到先人,由先人回首现实,“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计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白居易《上阳人》),把时隔千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眼前景物与心中情事,在时间上浑然一体。

在无情的时间之流中,人生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一旦过了某个临界点,便开始青春消逝,年华老去。“拜新月,新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生。……回看众女拜新月,忆却红闺年少时。”(吉中孚妻张夫人《拜新月》)

坡也在咏唱:“此身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诗人对青春年岁敏感就是这样特别。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易老,明月永恒,“明月”意象超越了中国诗人的“时间意识”。

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明月”意象超越了诗人的“空间意识”。

“明月”意象不仅超越了诗人的“时间意识”,也替中国诗人超越了“空间意识”。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路长”(薛涛《送友人》),“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谢庄《月赋・歌》),千里相隔,关山难越,但明月把朋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托芳菲明月之福,才能“万里归心”。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明月凸现了雄浑阔大的诗意;“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点缀出苍茫悲凉的风情。

作为“原始意象”,明月赋予边塞诗壮阔浩渺、辽远丰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励向上的情感魅力,并把地理空间转化成了中华民族艺术上的心灵空间。连流行歌曲也唱着“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祈盼着能常“回家看看!”难怪外国人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人眷恋自己的家园,甚至不认为别处可以发现更好的东西。”(埃尔韦・圣・德《中国的诗歌艺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跨越空间的隔绝。让戍边的征夫、闺中的思妇千里与共、对月相守。“明月”这一“原始意象”不仅替中国诗人超越了“空间意识”,也为中国文学创造了空间上的诗意美。

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明月”意象寄托了怀乡别远的无尽愁思。

刘勰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文心雕龙・物色》)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月叹夜、触景伤情。对朗朗夜月,抒怀乡别远之愁思,正所谓“可怜歌吹明月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权德舆《秋闺月》)。“明月”意象是怀远相思的最佳载体。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行宫见月伤心色,夜月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美好的月色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真是“可怜今夕月,恍惚使人愁”(辛弃疾《木兰花慢》)。

明月载不动如许的幽怨:“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诗》),“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箱《菩萨蛮》),思妇望月怀人之苦可见一斑;“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自君之出矣》),因相思而“为伊消得人憔悴”;“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真可谓满腹幽怨托明月;“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李冶《明月夜留别》),表现了倾诉无人,惟有望月兴叹的隐恨;“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是对明月不解风情的幽怨。月若有情月亦老,满眼清辉愁万端。

明月传递着太多的乡愁:“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月解团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朱敦儒《临江仙》),“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蔡仲《苍梧谣》)。历代边塞诗、乡愁诗与“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折柳曲中看边关,明月殷勤寄相思。

梁启超也说:“同一月夜也,……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诗人笔下之“月”,便是悲欢离合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明月”作为怀乡别远的“原始意象”,高高升起在历代诗人的心灵上,意趣含蕴,空灵婉转,涵咏了不朽的诗歌艺术生命,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溅起了无数美丽的浪花。

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意象承载了生命哲理的诗意感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月缺了,有再圆的时候,但生命随月光的流逝而一去不回。“明月”意象蕴含了古人对生命岁月的伤感和思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往事如梦,月明依旧,徒唤奈何?杜牧也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润州二首(其一)》)无论是南朝士人的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都只是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过客”。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作为一代枭雄曹操也难免发出如此感叹。“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便是刘禹锡对千古兴亡的豁达情怀,旧时明月旧时城,惟留诗人长太息。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叹。揭示出人生宇宙变与不变的哲理,明月变中有不变,它宵来晓没,盈亏循环,是变,但明月自古如此,“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又是不变。月之不变对“古人今人若流水”之变,诗人“通古今而观之”(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之惋惜,对自然永恒之感悟,对“忧患意识”之超越。“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便是“超越”未果后的直面人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无语,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奈中,诗人们只有浩然长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千古业绩,诗人们的聪明才智满腹经纶都在月光朗照里慢慢地消融。“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是对历史读懂后的超脱;“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是对生命感悟后的旷达。

“明月”意象为诗人拓展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引起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追思,把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辽远深邃的原始意识呈现在我们面前。

篇8

关键词:江河记述;写意;长江;黄河;湘水

I206.2

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环境关怀中,古人对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水经撰写传统,《尚书・禹贡》《山海经・五藏山经》《山海经・海内东经・附篇》《水经》《水经注》以及《水道提纲》等皆为这一传统的具体体现,对此学界研讨之声不乏。与这种基于理性层面的记述方式不同,另有一种别样的记录江河的传统,这里姑且称之为“写意”。流水既可以被严谨书写,上升为“经”,也可以被审美观照,行之于诗,在古人对河流认知、探索以及渐次亲近的过程中,写意与撰经同等重要,并行不悖。当撰写水经的传统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时,写意江河似乎也不应当被忽视,值得我们返顾一论。本文试在唐诗语境下,以横贯大陆西东的长江、穿越中原腹地的黄河和地处中南一隅的湘水为例,展现唐代诗歌中充满着文人情怀的江河印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流水,性情不同,趣味也不同,此非一个“乐”字可了,品读唐诗意象,见此情形多矣。能够进入唐代诗人眼帘的江河并不多,文学意象较为丰富的大水脉只有长江、黄河、渭水、汉水、湘水等,他如辽河、珠江或闽江,彼时尚远在多数诗人的视线之外。河流大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品质,在诗歌世界里,其灵性、其精神往往通过多个意象体现出来。意象让河流变得诗意,河流因意象而丰富厚重;江河意象的形成固然与其水之清浊缓急、流之长短曲直有关,但主要还是历史文化背景使然。

一、长江:一脉水流,两重遗恨

唐诗中与长江有关的意象很多,如江水、江岸枫林、滟堆、猿啼、子规、巫山神女等等,其中涵义最为丰富和隽永的是江水意象。流动是水的特性,逝者如斯,但在诗人眼中,流走的不仅是水,更是水上所载之舟与舟上济渡之人,而那人,又是刚刚道过珍重依依惜别渐行渐远的至爱友朋。所以,江水意象之内涵与世间情事联系得最为密切的便是离恨。水边多别离,非独长江如此,但在唐人笔下,江水着墨最多因而也最为突出。一脉水流咏出两重离恨,仿佛世间所有的离愁别绪,都融进那无语东流的江水中了。首先,诗人以江水喻永恒,恒长但无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云:“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数句道出了永恒宇宙与无常人世的强烈对比,永远的江月、恒长的江水把这种对比推向极致,诗人的感伤喟叹在诗行间显现无遗。这是江水意象喻指的第一重离恨――死生之离、终极之恨。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水永远东去,而人类纵然绵长永久,个体生命在存留瞬间之后,却不得不匆匆舍下亲朋故旧、辞别所依所恋,永远地消失离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江水相比,人是渺小的,生命是短暂的;世间的死生之离日复一日无休止地上演,对应着江水年复一年表情似霜地流过。只要这一幕无情的对比仍在,诗人的离恨便永远不可能消解,这一层别离,留给读者的是关于生命深邃的哲理性的关怀。非但生命如此,历史的风云变幻、朝代的昔更今替在江水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天地一刹。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战场》云:“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吴公台为南朝古迹,位于扬州江都县西北。诗人登古台而“惆怅南朝”,托古咏怀,发思古之幽情;人事已往,惟馀旧垒古台,只有那江水,昔也东流,今也东流,江潮起落,日日如此,任凭诗人洒落再多的惆怅感伤,也留不住它匆匆的步履。

其次,诗人托离情于江水,诉不尽别愁,这是江水意象在唐诗中喻指的第二重离恨――情感之离、久别之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老友与诗人辞别,乘舟东下,诗人久立黄鹤楼头,向舟行方向眺望。他掠过江面上点点帆影,目光惟聚老友所乘之舟,直至孤帆消失在碧空尽处。其时正当百花争艳的阳春三月,长江之上必是舳舻相属、万里连樯,何以仅见“孤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为情语,“孤帆”者,实乃诗人彼时唯一用心凝神之处,伤别、惜别,千般不舍都在此二字中了。诗歌至此,情意已见,但高明的诗人于诗尾巧用江水意象,再吟七字,将诗意伸足。舟帆行出视线之外,诗人的情感却并未因之戛然而止,那兀自东去的江水,不正似诗人满腔的依依惜别之情,追随着友人离去的步伐,滔滔汩汩流向天边、言虽尽而意无穷。明人唐汝询言:“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1]632诚是。托离情于江水,无江水意象入诗,诗人的言外之意恐怕得不到如此完美充分的体现。这种寓无尽之别情于无边之长江、赋抽象之思绪于具象之流水的写法在唐诗中可谓俯拾即是,伴随着“无情”的恒长,唐诗中不时响起一声声喟叹。上引张若虚诗句于“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下吟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诗情在此由自然之景转向了人间之情,这一转变的巧妙实现,得力于有情江月与无情流水的互衬,孤月年年执着守候、江水却日日兀自流走的意境描写与世间男女“郎无情妾有意”的无奈何其相似、足可比照。江水是恒长的,但这恒长中带着大自然的冷漠与无情,任凭人世的聚散离合一番番你方唱罢我登场,它且汩汩流淌、滔滔东去。他如韦承庆《南行别弟》云:“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李商隐《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云:“迭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所抒情怀皆属此类。

唐诗中的长江,既有上述鲜明的江水意象,也有夹峙江水的两岸意象,后者主要集中于三峡地区,如枫林、滟堆、猿啼、子规、巫山神女等等。诸意象中,属猿啼着文人之色较多,因而文学意味也更浓。此意象常见于江上行舟诗中,所谓“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2]388,举凡游子客愁、失意怅怀、舟人漂泊、生计多艰之悲全由“猿啼”二字起,而这数种悲感,又皆自“别离”而来――客愁因离乡起,失意因去国起,漂泊因辞亲起。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1748这使人听罢泣下沾裳的泪,其实质依旧是离恨泪。因此,猿啼意象在唐诗中的使用,给江水又平添了一层离恨。借猿啼写离思客愁的诗例极多,如僧贯休《三峡闻猿》云:“历历数猿声,寥寥渡白烟。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马戴《巴江夜猿》云:“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露滴古枫树,山空明月天。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二诗表面上只写猿啼而不言客愁,但不言愁非无愁,实无须径言也,所谓“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者,均是愁苦离恨极深之语。可见“猿啼”或“猿鸣”在长江行水诗中是一个诗意的符号,有“闻猿”、有“夜猿”,有“啼”、有“听”,则“离”、“思”、“愁”、“苦”等情感自见,而诸语皆不必明白道出也。刘禹锡的《竹枝词》似乎是个例外,诗云:“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末二句说愁人自愁,愁肠自断,干猿啼何事?诚然,清猿晨啼,其声本无所谓喜,亦无所谓悲,但愁人若非自悲,又怎能听出悲来?此诗感情深沉,一反常语,也一反常意,离思恨意明明因闻猿而生,却偏说不是此声悲。品其诗味,究其实质,岂非反语正意?因了猿啼又撇开猿啼,其间愁肠百结,比正用猿啼意象更增十倍。

江水可代永恒的自然,反衬出人世之短暂,又可代离愁,喻其不舍,谓其难止。永恒出自无情,感伤缘于短暂。诗人以有情写无情,以无情衬有情,死生之离也好,情感之离也罢,两重恨都从无情中来;而无论流水,或是猿啼,又都在有情之中。江水,原只是一脉长流蜿蜒,却如此生动地化作诗人笔下的一个语码,任其撷入诗行表情达意,唐之诗人赋予长江者,何其多情而生动!

二、黄河:天水豪迈,难求一清

黄河以其奔腾的气势、不羁的性情入唐诗,而唐人笔写黄河者,又以李白最为特出。举凡河水一泻千里之壮阔、撼山动地之咆哮、横空出世之超迈、落天走海之豪放,都能在李白笔下找到非凡的描摹,河水的自然意象因之在唐诗中定格。

著名的《将进酒》开篇即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在唐人心目中,黄河之水好似从天而降。这种对河源的有趣认识和诗性定位大概出于两方面缘由:一是古人认为“河出昆仑”,而昆仑连带着天庭西王母的各种传说,陌生与不知导致了神秘和猜测;二是河水自高原冲落,沿途经过龙羊峡、黑三峡、青铜峡、晋陕、崤函等多个峡谷,坡降极大,水流湍激,其势威、其情壮,恰好比银河自九天陡然坠落。当然,河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诗人瑰奇的想象、夸张的语词足以写尽黄河源远流长似从天降、万里雷鸣东走大海的非凡气势。同样以精彩绝伦的诗笔描摹河水之壮阔宏大的还有《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谷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这是李白在华山之巅看到的黄河。河水源长,像一根细丝自天际逶迤而来;然甫出龙门,山开地阔,便豁然奔放一泻千里,洪波滚滚直冲西岳。山阻水势,但见河水咆哮着,劈山开道,奔腾入海,声如雷霆,壮若被激;河面上浪花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绚丽斑斓。李白笔落惊天,仅此数句便将河水的神韵――不可遏制的力量、排山倒海的气势、怒涛卷起的色彩、生命跳荡的动感刻画了出来。“气势”是河水的性格,也是其自然意象在诗国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所指。笔写这一意象者,还有骆宾王《晚渡黄河》之“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王之涣《凉州词》之“黄河远上白云间”、孟郊《泛黄河》之“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积羽飞作风,惊龙喷为波”、温庭筠《拂舞词》之“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等等。就唐诗中描写河水气势的作品言,不论阶段抑或风格,与李白咏河诗句相较,皆可谓内容无出其外、成就无出其上。

河水入诗,不独在自然意象,亦在社会意象,此其与长江不同之处。自然意象以气势胜,社会意象以悲凉或深沉胜。唐时,黄河上游陇西至河套一带实为胡汉之间的界河,乃边塞所在,渡河即出塞,渡河者多为与胡人作战的将士或边地幕府文人。从这一意义上说,河水又与戍边、边战有关,并进而与边关之思、征人之恨等情愫结下了不解之缘。王昌龄《旅望》云:“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首句“白花原”一作“白草原”,当以后者为是。《(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三“山川六・绥德州清涧县”条载:“白草原,在县东百三十里,黄河岸侧。”[4]诗歌之作地既明,则“望京师”、“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云云,其情其景,皆有了着落。唐汝询评曰:“京师辽远,边土萧条,彼马首而东者谁乎?大都皆狄虏也。此出塞之初,周览边庭之景象如此。”[1]648唐氏所解或未可尽信,然昌龄之诗意显豁:河水奔流无尽,可诗人并不想彰显其落天入海永不停息的力量,而是借此抒写渡河者的孤独、寂寞和一眼望不到头的乡关之思、盼归之怨。河水在这首诗中呈现出的是与上一意象完全不同的面貌,不见声之洪势之壮,而是绵长不绝的离恨和凄苦。又有柳中庸《征怨》云:“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王偃《明君词》云:“北望单于日半斜,昭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诗语不仅明确表达了黄河两岸胡汉相隔之意,而且在河水中融入了背井离乡渡河出塞者无尽的幽怨泪,烙进了浓重而悲凉的历史感。

作为社会意象的河水,还有着深沉的政治蕴含。河水在流经黄土高原时裹挟了大量泥沙,所以,“清湛”二字与河水无缘,早在战国时期,“浊河”便是黄河的名称。黄河中游冲刷下来的泥沙大都沉积在下游,下游河床因此不断淤高,水患严重威胁着下游民生的安宁和祥和。于是,决溢、改道、泛滥、治沙与河水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如影随形。古人有“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所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人寿促而河清迟,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河水清流,几乎没有可能。河水总是浑浊的,浊时常有清时难,由此,联想到政治清明的难求难遇,“海晏河清”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君主圣明、天下太平的象征,一如传说中的天下大治即有凤凰朝仪。于是,雄浑奔放的河水因为“圣人出则黄河清”的政治期待而拥有了严肃的政治意义,“临河俟清”或“河清喻治”成为它最常见的社会意象,其诗歌抒写特点是只重意象内涵而无须临河望河,实其意而虚其水,上引李白诗句“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便是“临河俟清”意象径直的表白。有不少唐诗直接喻盛世为河清加以正面颂扬,如张说《东都宴》云:“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吾君内举圣,远合至公情。……喜气连云阁,欢呼动洛城。人间知几代?今日见河清。”杜甫《洗兵马》云:“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颂。”薛逢《九日曲池游眺》云:“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绣毂尽为行乐伴,艳歌皆属太平诗。”这些诗句逢盛世而咏河清,用朴素的语言极好地诠释了河水“河清喻治”的意象内涵。“河清”在诗人笔下,或用于开启全篇,导引出如泉诗思;或用于总括全诗,使诗意戛然而止。它代表的是盛世、治世、太平和一统,是诗人热烈洋溢的歌咏、激情满怀的颂扬。河水在这类诗中,失却了它雷霆万钧不可阻挡的气势,但拥有了深邃的历史政治内涵。

哲学家认为: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但在诗意的河流之上,人们可以无数次地往返。可以这么说,河流既是自然景观,故而催生了撰经的记述传统;也是文化景观,由此触发了写意的传录方式。从新文化地理的角度看,文化景观不是一个客观“现实”,一个可以在世界的“某处”被发现的“现实”,而是多重现实的并存,意象的河流即是一例。唐人踏进不同的江河,犹如跨入不同的诗意领域,由此引发的感触和诗兴也全然不同:伫立江岸或泛舟江上时,诗人就进入了多愁而有情的水上意象空间;相反,面对着自天际逶迤而来、裹挟着大量泥沙的黄河,无论济渡还是远眺,诗人总免不了因其壮美而感发吟哦,又在浊河岸上浮想期盼河清海晏。而远在江、河之南的湘水,其水体之清绝、传说之凄美,加上多重的历史元素和南来北往的失意士子,给这一文化景观增添了一抹悲怨而又超然的色彩。我们通过水经撰述,可以阅读到不同水系、不同河段在不同地形、不同季节的流淌,字里行间的目移让我们认知江河的自然特性;而当我们解读了唐诗中的流水意象,熟悉了江河诗性的奔流,就能临水而神思,远隔万水千山悠远时空,在唐人笔底诗意的流水中徜徉,和它们情感共鸣。写意之河与撰经之河的不同,或即在此。

参考文献:

[1]唐汝询,选释.王振汉,点校.唐诗解[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2]牛肃.纪闻“巴峡人”//太平广记:卷328(“鬼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按《艺文类聚》卷7、《太平御览》卷53所引稍异。

[4]沈青峰.(雍正)陕西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曹寅.全唐诗:卷175[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李白.寄远十一首(其六)//曹寅.全唐诗:卷184[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陈羽.湘妃怨//曹寅.全唐诗:卷34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卢仝.有所思//曹寅.全唐诗:卷38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裴夷直.赠美人琴弦//曹寅.全唐诗:卷513[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贯休.善哉行//曹寅.全唐诗:卷82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陶翰.南楚怀古//曹寅.全唐诗:卷14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李群玉.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曹寅.全唐诗:卷56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黄滔.灵均//曹寅.全唐诗:卷70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4]刘长卿.送侯中丞流康州//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孟郊.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曹寅.全唐诗:卷372[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9]柳宗元.渔翁//曹寅.全唐诗:卷353[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0]李中.览友人卷//曹寅.全唐诗:卷749[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1]皎然.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曹寅.全唐诗:卷815.北京:中华书局,1960.

[22]刘长卿.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曹寅.全唐诗:卷147[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3]秦韬玉.长安书怀//曹寅.全唐诗:卷670[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4]贯休.偶作因怀山中道侣//曹寅.全唐诗:卷83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篇9

一、诗歌谱写,意在表达

1.诗作成篇,体现社会现实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顶峰时期,唐诗题材较为广泛,除了抒发个人情怀以外,更多的诗歌体现社会现实生活,呈现普通劳动人民或宫廷生活状况。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等,体现将士出征作战的悲壮生活。抒写将士边塞生活的,除了王维,还有王昌龄写的《昭君出塞》以及王翰的《凉州词》,写到出征将士豪情万丈,视死如归挥洒热血与青春,只为报效国家的悲壮情怀。唐诗中也有写宫廷生活中的痴男怨女的苦闷之情,比如李商隐的诗歌。除了唐诗,还有两汉时期的乐府诗歌,乐府诗歌《陌上桑》中的女子秦罗敷,还有《木兰诗》里面的花木兰,《孔雀东南飞》里面的刘兰芝等,这些诗歌皆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2.诗歌之声,抒写个人情怀

诗歌这一特殊文学形式在各个时期诗人笔下大都通过自己的诗作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诗人通过诗歌来与读者进行对话。不管诗人所处的社会是兴还是衰,是富有还是贫穷,在诗人的眼中,他们都希望不负有限的青春年华,希望为国家,为朝廷效力,希望走上仕途,发挥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唐代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产生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璀璨的诗歌群星,他们大都博学多才,但因国家政治上的复杂性,都曾身处被贬之苦。在面对这样的仕途坎坷,他们用自己的笔墨抒写个人情怀,抒发内心的感受,借酒,借诗或依托山水田园来体现个人想法。如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等诗篇抒发政治失意,职场不得志的苦闷;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写个人对国家兴衰的喜与悲。

3.诗歌之美,呈现生活画卷

中唐以来,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文人理想破灭等种种原因,安逸享乐之风在社会上蔓延。史书记载有宋代“承平日久,国家无事”的太平盛世局面。事实上,这样的国家局势,在唐代诗人的眼里有另一种思考。山水田园派诗人如王维等描绘的意象为山水田园之间的隐逸闲适,在水墨画清新淡雅、自然纯朴景物中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苦闷之情的排遣。事实上,不管诗人是否真的喜欢这样的田园生活,但在读者看来,这样的田园生活以自然风光无限美的意境带给人们的是超然物外的内心体验和摒除了尔虞我诈的繁复生活,获得了内心的放空,得到了繁重精神压力的释放。

二、诗歌之美,美在艺术

1.诗歌与文学语言表达艺术

诗歌是讲究上下对仗、用韵、用典、修辞格、平仄、意境等规格的文体形式。文学的社会功能在于引起人们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共鸣,而诗歌的语言注重精准美,注重用词凝练精致,注重意象和意境的感染力。因此,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字里行间的形式之美,也就是指诗歌语言表达的精准美给予人们表达能力的示范作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不仅说明在诗歌阅读中可以领悟诗歌语言的用语技巧和字词表达,还要注重语言表达的精准美。

2.诗歌与音乐审美趣味

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并通过富有音韵节奏之美抒写成句,以其音律和谐之感吸引读者,让读者在诗歌作品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音乐和诗句中体现的时间和空间,都能以诗人精致的笔墨刻画得生动有趣,意味无穷。因而,诗歌之美,美在节奏,美在音韵,美在和谐。杜佑曰:“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说明乐工伶人与诗人合作,以增强其艺术效果及竞争力。

三、生活如歌诗意浓

1.生活中的“精、准、美”与“信、达、雅”

诗歌在当下语文教育过程中仍然占有一定比例,语文教材中精选部分古典诗歌作为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范例。语文学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能够自由表达的人,而语文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自由表达。表达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经典名篇的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音韵、声调、表达的节奏与速度、以及锻炼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学习过除了重视学生口头交际以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指写作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思维能力。清代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天演论》一书中提到文本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学生良好的写作主要表现在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符合逻辑,文章层次是否清晰,是否有错别字,然后是文章的立意,写作的视角,学生的思辨能力等以及学生语言表达的审美性。

2.漫步诗歌丛林,品味诗意人生

篇10

一、以课堂为基础,做好积累,集腋成裘

1.改错练习

改错小练习可从高一第一堂课开始,每堂课前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十个易错的词语,让学生来填空或改错。为了找到十个有价值有代表性的词语,学生积极行动,从课内找到课外,不亦乐乎。每人每学期轮到两次,以每班五十个学生计,就可以纠错一千个,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很快地脱离了“简陋和寒伧”。

2.注重辨析

辨析词义的方法,有替换比较法、指称筛选法、修辞品味法、矛盾破解法、分析综合法等。比较常用的是替换比较法,如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流逝(流泻)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是“流逝的江水”还是“流泻的江水”好呢?“流泻”指液体、光线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除非在长江的上游,落差很大,才可以说“流泻”。“流逝”指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的是“逝去”。这样一分析,哪个合适就显而易见了。

通过辨析,“权利”和“权力”、“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盈利”和“营利”这些容易用混的词便区分得一目了然。

3.咬文嚼字

记得在学习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时,有个学生指出:“我想还是那个和尚在言语上有工夫,才能如此引人入胜”中的“工夫”用错了,应作“功夫”(“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造诣)。当时,我表扬了他,表扬他善于发现,不迷信权威。想不到,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从此,他们对课文中的用词字斟句酌,能够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其投入的程度简直可以用“一发而不可收”来形容。

例如,“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杨修之死》)这里的“盒”应作“合”读音为“gě”。他们引《汉书律历志》曰:“十合为升,十升为斗”,这里的“一盒”,应为计量单位,而不是我们现在的“一盒子”;又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合”又读gě,容量单位。由许慎(约54~149年)编纂的《说文解字》只收有“合”字,并无“盒”字,说明三国时应该还没有这个“盒”字;而且古人写字是竖写的,如果是“盒”字就应该念成“一人一口皿酥”。

高考题也给学生抓出了“小辫子”: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陈,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曾几何时”意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而本文要强调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时间”。学生说,作者显然把它当作“曾经”误用了。

二、设计用武小练习,培养学生语言功夫

苏霍姆林斯基曾调查过中小学生表达困难的主要原因,他说:“大量已学过的词语还没有进入学生的意识,还未能在思维和语言中投入周转,他们还不会用词来表达最微妙的感情,用词来反映从周围世界得来的印象。”怎样改变学生词汇贫乏、语言干瘪、思路闭塞的现状?背字典?不行。单纯的大抄优美词语?也不行!

“语言的功夫,从写作的实践上修养。语言从写作实践上丰富起来。”大作家如是说,“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

怎样锤炼,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用武小练习”。

1.为字作注解

给字作注解,不是让学生查字典来释义,而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独立地根据字形来解释一个字的含义。如:

甲:日上三竿,如日中天,正是一天中最辉煌的时刻。

巳:蛇的象形字。故巳时即蛇时,巳年即蛇年。

这些有趣的注解,不一定是准确的,有的直解,有的曲解,有的纯粹是凭想象作出的。但应该承认,有很多解释令我们耳目一新。

说实话,这一步,也许对学生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但是引起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他们发现了文字中蕴涵的诗意,这种发现,这种重新命名,使学生建立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系统,也使他们明白,写文章就是要表达这种诗意,就是发掘生活中的、隐藏在自己心灵中的诗意,“我手写我心”,如此而已。

这个练习,我只搞了一个学期。但现在还有学生在不自觉的作注解。稍稍留心,在学生的随笔里你经常会发现一些“掉书袋子”的现象。可见其对学生影响之大。

2.由字而词,建立魔鬼词典

如:

沉默:谈话的中途,哑口无言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美德。

谦让:当确信自己放弃后别人不可能接受时的一种举动。

孙犁说得好:“中国的文字装进‘字典’,也是很丰富的。如果一个作家把这些字,和生活结合起来,用思想连串起来,他就会翻江倒海,写下无尽休的作品、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3.联词组段,遣词造句

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看学生用“纸”“天空”造的句子:

他将纸撕得粉碎,“哗”地撒向天空。洁白的纸片如同雪花般随风飘舞。他抬头,茫然地望着。是的,他的心开始下雪……好冷……

一纸家书翻越万水千山传递着平安。一串电波回荡在蓝色天空传达着温情。(陈烨)

蔚蓝的天空中飞过几架用纸叠成的飞机;地上,一群孩子正欢呼雀跃着。(邵红)

两个毫不关联的词语,通过巧妙的“撮合”,组合成如此生动的语段,这种词语的学习方式,哪里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障碍物,分明是阅读和写作的拐杖、酵母和跳板!

在遣词造句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教学生运用铺排、镶嵌、曲解、仿词对举、变类活用、词语拆用等这些语言的变异技巧,从而训练他们妙笔生花,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每周造一两句,算一算,一学期下来有多少“经典名句”?到期末,我们再把它编成《吾人吾言》,结集“出版”,人手一册。它的作用可不能小觑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究能力。我想,这些雕虫小技,也都是极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