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心得范文

时间:2023-03-25 10:5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楼梦读书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

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将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创造,《红楼梦》这幅画卷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一经问世就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红楼梦读书心得1“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

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

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读书心得2本来以为可以写很多文采飞扬的文字要述说我多红楼的感慨,可是细细想来却也有些迷茫,迷茫这亘古不变的历史,也迷茫这千言万语的爱情故事。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女人的血泪史,更是对清王朝衰落的见证。但还是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去深究。比如荣国府的贾宝玉。

宝玉,这个出生便咬着一块玉,并且深受贾母疼爱。但是他人关于他的说法很多有人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有人说他是“乖僻邪谬,不近人情”;有人说他是“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然而我说他是多情的。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就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其父贾政认为其必是“色鬼”“酒色之徒”。其实不然,他对薄命司令青春守寡的李纨、“枕霞旧友”的湘云、远嫁的“蕉下客”探春、悲观绝完后青春出家的“藕榭”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钏儿、含泪而死的可卿……他无不痛心疾首黯然悲叹。“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岁月貌为谁颜?”

说宝玉是个情圣,集中地体现在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如此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他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他的生命所系。只是,这个世界不符合他的梦想。他对林黛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然而,他们爱情又是经历着风吹浪打,始终分隔的。在那样的环境里,其痛苦可知。

并且文章不仅反映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最终未修成正果的悲惨故事,也反映了新世界必将冲破旧世界的束 缚,暗示着清朝的衰落。

红楼梦读书心得3《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我早就心向往之,尤其是耳畔响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佛柳”那悠扬的越剧时,我更是读之入神。

《红楼梦》讲述的是因皇亲而荣华富贵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因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终于繁华成空的悲剧故事。《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圆滑狠毒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贪玩厌学的贾宝玉……而我也是众多痴人中的一个,也曾偷偷地为宝黛抹了不少眼泪,暗恨自己不在小说的章节中,不能帮他们一把。有时会为了它坐在角落里暗自伤神,因为,大观园里有在我心中留下抹不去痕迹的人。

此人便是林黛玉,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黛玉是美的。她原是三生河畔的一株仙草,集天地之灵气,下世为人,故,她是有灵性的,她的诗也是有灵性的。然而,她的身世却让她的性格十分敏感,有些偏颇,旁人叹她尖刻,而我却觉得恰是如此,她才能诗风玉琢,因为敏感是诗人的神经。“质本洁来还洁去”道尽心中无限事,在我心中,她是纤尘不染的仙子。

当读到《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时,我似乎看见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花瓣随风满天飞舞,花儿那曾经的清香,也没有了。可是谁会来怜惜它们呢?只有孤单瘦弱的林黛玉!但是当林黛玉也香消玉殒时,还有谁会来怜惜花儿,有谁会来想念可怜的她呢?难怪她要发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当林黛玉听说宝玉和宝钗成亲,她的病情恶化,奄奄一息,上气不接下气时,她把自己最心爱的诗稿、手绢和着自己的泪、自己的血都烧光时,真让人潸然泪下!她烧的岂只是诗稿,而是她所有的寄托!她的灵魂!

看完书,掩卷思考。我觉得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一部红楼梦,它是声声控诉,封建思想毁了多少有情之人。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想到自己,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美好新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放飞自己的梦想。

红楼梦读书心得4“红楼梦,半夜做。只从此迷上石头记,恋上红楼梦。”——题记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你一个女子,深受曹雪芹的怜爱,“两弯罥眼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任谁见你都会夸你标志,只可惜身世异常凄凉,但好在你来到外祖母身边。我想在别人眼里你是幸福的,你深受贾母喜爱,宝玉和宝钗对你又十分关心。可什么都不缺的背后,你的痛苦,又有谁理解你呢?

宝玉失玉变痴呆而你在重病中。当你听到珍珠妹妹说宝玉娶宝钗时,你内心绞痛,变得神情呆滞,直接去找宝玉,你们俩的对话多么让人心疼啊!“黛玉说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着说到:我为林姑娘病的。”你回到屋后,贾母来看你,你气喘吁吁的说道“老太太,你白疼我了。“这一句字字戳中我泪点,你可知,如果我在当时,一定会把你拉住,不让你去,不让你走,只恨这时空之差。在宝玉误娶宝钗拜堂成亲时,你两眼一翻,一缕香魂就此归天了。这是你不知道的,紫鹃想说话却未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流,李纨探春为你痛哭时有一阵奇妙的音乐之声,这是上天痛苦的表现啊!“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溅泪,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你在金陵之地,绚丽的绽放,可又无声的凋谢,为何上帝偏就要你离开,你不过只是一株绛珠仙草罢了。但我不知你是否愿意离开,其实走了也好,腐朽的贾府已不再是属于你的地方,倒不如回到太虚幻境。继续做你的绛珠仙子。

总是会想若没有那仙石的传说,你离去时,是否还会那么痛苦,爱是一种缘分,若你可以再来一声,请不要再陷入那无法挽回的缘分之中。

一本厚厚的红楼梦,浸在醉人的花香最早在红楼梦里,不愿起来,只想永远沉睡下去。

红楼梦读书心得5红楼梦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巨着,作者曹雪芹更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一个豪门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个耐人寻味,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更令人唏嘘不断,不敢妄作评论,只愿说说我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觉得除了写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纯洁的爱情。最主要的是写女人,一个个形象都已印入我的脑海,不禁浮想联翩。在这部小说里我最喜欢的是晴雯,她才貌出众,敢爱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恶如仇,真乃一女中豪杰,但却因此引起贾府主子的不满、恼恨,最后被逐出大观园,病死家中,不禁让人黯然泪下。金陵十二钗,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惨故事,尤三姐为了爱情,情愿献出宝贵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篇2

《红楼梦》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红楼梦中学生读书心得启示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红楼梦读书心得1我和大部分认为贾宝玉为了爱情而出家的人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的离开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

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地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

天是无法改变的,老天说这样,你不能那样。可我觉得,贾母那是不相信宝玉,不相信黛玉。不然为什么要这样——活生生的拆散宝黛俩人。这是为什么呢?

曹雪芹对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的都不一样,而且还清清楚楚的、对比鲜明,尤其是林黛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正是写作的妙处,我们要认真学习他的写作方法呀!

不愧是中国的四大名著,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还有三本我想着以后我一定会慢慢看完,细细去品味。

2021红楼梦读书心得2前不久,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套《红楼梦》连环画。我可高兴了!一有空我就拿来看,简直爱不释手。

《红楼梦》原名叫《石头记》,是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写的是家财万贯的贾家,经过了一连串的打击,终于像薛家一样,一败不起。

在荣国府里,贾母日夜祈祷,也没能挽救贾府衰败的命运,到头来:凤姐病死,宝玉生病,黛玉病死,……最后自己也伤心地离开了人世。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薛家因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案子由应天府审理。薛家花了不少钱去打发官府,使薛蟠逍遥法外。薛蟠整日花天酒地,挥霍无度,最后弄了个家破人亡,一败不起。

我要问贾府的人们,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不好吗?非要把自己打扮成西施,住的屋子像皇宫,有个三妻四妾吗?

仗势欺人,看着别人痛苦,你们却哈哈大笑,这样不好!不能因为你们家财万贯而去欺负平民,不能因为要升官发财而不顾天理。

为什么不做个好官?为什么不做个好人?不就是图那几个钱么?有钱也不代表有了一切呀!像一些农民,他们在金钱上确实十分贫穷,物质上十分贫乏,但他们在精神上并不贫穷,他们的生活过得很快乐很充实。

所以,我要告诫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们:不要过于追求所谓的”奢侈“生活,那样,你在一些方面变得富裕的同时,你就会在另一方面变得很贫穷。

2021红楼梦读书心得3《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我早就心向往之,尤其是耳畔响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佛柳”那悠扬的越剧时,我更是读之入神。

《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圆滑狠毒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贪玩厌学的贾宝玉……而我也是众多痴人中的一个,也曾偷偷地为宝黛抹了不少眼泪,暗恨自己不在小说的章节中,不能帮他们一把。有时会为了它坐在角落里暗自伤神,因为,大观园里有在我心中留下抹不去痕迹的人。

此人便是林黛玉,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黛玉是美的。她原是三生河畔的一株仙草,集天地之灵气,下世为人,故,她是有灵性的,她的诗也是有灵性的。然而,她的身世却让她的性格十分敏感,有些偏颇,旁人叹她尖刻,而我却觉得恰是如此,她才能诗风玉琢,因为敏感是诗人的神经。质本洁来还洁去道尽心中无限事,在我心中,她是纤尘不染的仙子。

当读到《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时,我似乎看见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花瓣随风满天飞舞,花儿那曾经的清香,也没有了。可是谁会来怜惜它们呢?只有孤单瘦弱的林黛玉!但是当林黛玉也香消玉殒时,还有谁会来怜惜花儿,有谁会来想念可怜的她呢?难怪她要发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当林黛玉听说宝玉和宝钗成亲,她的病情恶化,奄奄一息,上气不接下气时,她把自己最心爱的诗稿、手绢和着自己的泪、自己的血都烧光时,真让人潸然泪下!她烧的岂只是诗稿,而是她所有的寄托!她的灵魂!

看完书,掩卷思考。我觉得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一部红楼梦,它是声声控诉,封建思想毁了多少有情之人。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想到自己,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美好新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放飞自己的梦想。

2021红楼梦读书心得4柔情似水、泪眼朦胧、红颜命薄,乃林黛玉也。《红楼梦》这一本书中一共写了九百多个人物,而我最喜欢的,便是林黛玉。

她是一个身世坎坷、寄人篱下的女子。她六岁丧母,后又离开父亲,来到了贾府。她是一个多心小心、多愁善感的人。说她多心小心,那是因为她想的事要比别人多,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词,也要细细地咬文嚼字一番。因此,宝玉便说她:“那是你多心,才染出一身病来。”

但是,她又是那么倾国倾城,那么才华横溢呀!美在两弯似蹙非蹙笼眼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就拿“元妃省亲”来说,她作的诗与众不同,当宝玉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最后一首诗时,她快速地写了一首律诗,帮宝玉解围。和宝玉相互赠帕时,一口气写了三首诗。

我有时恨过曹雪芹:为什么把黛玉的生活写得那么悲凉,又为什么硬把他们的爱情拆散?现在想想,才知道作者的用意。作者这样写既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也更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的人们,特别是女孩子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是多么的困难,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了古代的社会生活。

像黛玉这等才女,如果在今天,也许她会成为一位名扬天下的文学青年,比如会成为诗人或作家,也许她还能享受荣誉所带来的富贵、地位。但是,在旧时封建社会中,总是重男轻女,封锁了多少才女的才华!像林黛玉一样,一生只能呆在那极为渺小的大观园里,没有一点独立自主的机会。最后,随着家族的衰落而走向悲剧、走向灭亡,像一朵婀娜多姿的花,无声地开,悄悄地走……

2021红楼梦读书心得5红楼,多么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问世以来,多少红学家前仆后继,倾其一生只为解得其中真味。对于这部自成学问的奇书,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奥秘。

当我拿到这本厚达九百多页的大“百科全书”时,我的心不得不为之惊叹,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读书本来就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不然怎能领会其中奥妙?于是便下定决心,这个寒假,就纠缠上这本“顽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读《红楼梦》,困难就接踵而至。一张薄薄的纸页上挤满了令我眼花缭乱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许多诗词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则是让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雾里,难得其中真味。有时读着,竟睡意难忍,趴在书上睡了过去。

但这些并未阻挡我要将它看完的决心。我开始做笔记,自己手绘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图,切身体会到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复杂。我学会借助外物,无论是厚重的词典还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都在此过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着迷的,自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纠葛了。一次我读到一个场景:贾宝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网上查询,终于得知这是贾宝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过程中,我既收获了知识,又对书中的内容有了理解,那样一种心领神会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难以言喻的昙花佳境,让人回味无穷。这样读书的兴趣和快乐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长达二十多天的纠缠后,我终于将这本书“啃”完了。但我却不能就此满足,因为书中还有很多内容是我还不理解的,还有更多的深意和奥秘没有被挖掘。这样,我的感受和收获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选择了在网上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和书评,以及一些红学家如周汝昌的著作,与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交流后,便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红楼梦》中的奥秘也才逐渐隐现。

篇3

阅读素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以课外名著阅读为例,从培养阅读情趣、制订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素养的三步策略,以使学生快乐阅读,学会阅读,从名著中获得人文滋养。 

【关键词】 

阅读兴趣 阅读计划 阅读习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阅读素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既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之所求,更是学生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之需要。新课标要求高中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可见,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关键在于学生自己。为此,笔者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就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作了持续的探索,总结出了激发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的三步策略。下面以课外名著阅读为例就此作探讨。 

一、以培养阅读情趣为先导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情趣为先导,把“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求。 

1.加强阅读心理的引导 

研究显示,阅读的动机、兴趣、需要,阅读时的注意力和情绪状态,阅读者的态度、意志及其个性特征,对阅读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具有调节作用。[3]学生在课外之所以不能主动阅读名著,可能与学生的学习惰性有关,也可能与学业负担过重相关,但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对名著阅读的情感与兴趣。为此,笔者加强对学生阅读心理的指导,结合教学用古今学者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来启发学生: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汉·刘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并通过推荐阅读书目、组织读书报告会、交流阅读效果等方式,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阅读中激起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自主阅读的行为。 

阅读是一种自觉、持续的学习行为,只有学生快乐阅读,学会阅读,充分享受名著中的人文滋养,才会坚持下去。教师可根据新课标要求推荐一些名著书目,但一定要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和节奏来阅读,决不能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刻意要求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可能高中生开始阅读时会选择一些轻松、刺激、的内容,但随着阅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体验的丰富,阅读层次就会提高,阅读情趣就会浓厚,对名著阅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索就会越来越理性,名著阅读就会逐渐成为高中生求知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蹲下来和学生促膝谈心,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加强阅读心理的引导,这对形成自主阅读的情趣至关重要。 

2.运用情趣激发的方法 

首先,运用诱导法,即利用名著内含的情趣点,激起学生进一步了解原著的意愿。笔者利用《红楼梦》某些人物姓名的谐音特点诱导学生去深入阅读和思考。如“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又如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等。还可用机智诙谐的话语引导学生去阅读名著。如介绍《红楼梦》:这一块纷纷扰扰的石头;介绍《三国演义》:这一批兵荒马乱下的足智多谋又无力回天的人。 

其次,运用设疑法,即在阅读鉴赏课上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发学生课后去阅读相关原著。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提出:宝黛的爱情是大观园里人人皆知的,可为什么还要将宝钗嫁给宝玉?又如赏析《宝玉挨打》时,就袭人、宝钗、黛玉这三个人来探望宝玉的情景,提出质疑:她们的角色是什么样的?她们表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在听到金钏投井而死的消息后,宝玉和袭人都流泪了,她们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的欲望,从而引领学生由课内名著赏析到课外名著阅读。 

再次,运用扩展法,即围绕教材文本拓展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引起学生的探知欲。如在学习《观沧海》时,介绍望梅止渴、梦中杀人等与曹操有关的故事,激起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欲望。又如在学习《边城》选文时介绍这部完整的作品;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介绍《红楼梦》这部名著;学习《雷雨》片段时介绍完整的《雷雨》;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介绍《巴黎圣母院》。高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的拓展介绍和有趣的故事会促使他们去主动阅读相关的名著。 

教师利用名著本身丰富的感染力,运用恰当的情趣激发的方法,就可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喜欢上名著阅读,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二、以制订阅读计划为动力 

要顺利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任务,就要提高阅读效率,把阅读情趣转化成一种持久的动力。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就是一项有效的策略。教师是制订读书计划的引导者。读书计划要具体可行,每天什么时间读,读多少,每学期读哪几本,怎么检查读书效果等都要有序有据地做出个性化的合理安排。计划一旦确定,就要坚持执行。 

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虽然课外阅读与高考并不矛盾,但科学合理地安排阅读量能提高阅读效果。有报导认为,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1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若每天坚持15分钟,一周就能读3万多字,一年就可达到160多万字。《红楼梦》前80回约61万字,《三国演义》约80万字,就算每天只花15分钟,一年也能读完。而像《茶馆》《老人与海》《边城》这样的名著,几天就可读完。据此,高中生自读五部以上的名著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笔者针对江苏省考试说明列出的24部名著书目,引导学生做出如下阅读安排:  高二上学期:《三国演义》《茶馆》《老人与海》、自读篇目 

高二下学期:《欧也妮·葛朗台》《子夜》《飞鸟集》、自读篇目 

高三:进行高考考查名著篇目的复习。 

很多学生利用中午10分钟,晚自习最后的20分钟安排阅读,也有早读安排诗歌阅读的。速度较慢的同学40多天也能读完一部《红楼梦》或《三国演义》。学生每天这样定时定量有计划地阅读,既能完成阅读量,又能适应高考,还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以养成阅读习惯为目标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提高阅读效率和效益,还能坦然应对高考阅读理解材料的不断变化。 

1.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读多写多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这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使自己对文章、作者的理解更系统,还能使学生对人、对事、对社会有自己独立、全面、深刻的认识,更能积累、理解和建构阅读材料,应对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高中生做读书笔记的常用方法有圈点、批注,做摘录或制作卡片,写读书心得等。如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这类人物较多的作品时,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刚出场的人物或主要人物进行圈点、标注,以防混淆。又如用色彩鲜艳的笔涂抹精彩片段,如《红楼梦》中表现主人公性格特征的片段,《三国演义》中描写战争场面的片段等。再如摘录精彩的语句,可针对《红楼梦》中优美的诗词,在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宋代朱熹提出阅读要养成三到的习惯,即“眼到、口到、心到”,近代加了“手到”,鲁迅又在此基础上加了“脑到”,认为阅读要边看、边诵、边写,更要动“脑”思考,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读得进,记得住,提高阅读收益。 

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启发引导学生质疑。读书中的“疑”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书中的观点和内容不理解的问题,这是浅层次的“疑”;二是对书中的见解产生的异议,这是读者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深层次的“疑”,如对宝黛爱情的思考。还可通过比较阅读进行思考,如《红楼梦》中宝玉的出家与《家》中觉慧的出走背景和意义有什么不同等。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有计划的长期的实践。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步提出要求,一点一滴培养,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对于学生养成的良好读书习惯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以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身心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逐步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要率先继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郑佳节.读书的革命【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开展“走进名篇”、“欣赏名篇”的阅读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为目标,在阅读欣赏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范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1. 朗诵古诗文;

2. 诵读中华经典名言;

3. 走进《红楼梦》、欣赏名著;

4. 阅读《少儿科技》,了解相关科技知识;

5. 阅读《现代诗文》、《小读者》,欣赏优秀诗歌和散文。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含教师自修计划、教研活动、课外专题活动等)

1、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经常范读,教师以深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延续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从而激发学生自愿地去阅读。

3、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每天中午的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4、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列出自读提纲。另外,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2)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

5、与学生一起读书,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6、开展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在读书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优秀读后感评选、精彩片段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兴趣,巩固成果。

7、有计划地安排作好读书笔记。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分配

周次

起讫时间

第一单元

古诗文

背诵、理解70首古诗。

名诗、名句欣赏

1. 诗歌朗诵竞赛;

2. 诗歌知识竞赛。

第二单元

《少儿科技》

了解一定的科技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

科学精英的介绍。

开故事会

第三单元

《补充阅读》

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做手抄报

第四单元

《小读者》

阅读散文,欣赏语言,受到思想陶冶。

欣赏优秀的片段。

读书笔记展览;

第五单元

《现代诗文》

欣赏现代诗文,品味语言及其独特的思想内涵。

通过欣赏语言体会其表现的思想。

1. 朗诵竞赛;

2. 优秀篇章推荐。

第六单元

《红楼梦》

了解众多人物形象及其个性特征,品味独特的语言魅力,受到思想熏陶。

篇5

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不高,缺乏阅读名著的动力。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性,使得经典名著与中学生有隔膜感,读起来费劲,还有很多地方读不懂。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会或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这些名著。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必须帮助学生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结合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我们构建了“以趣导读,循序渐进”的阅读理念。

一、利用流行时尚,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流行时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追逐欲。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就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阅读兴趣,让时尚流行为阅读服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如当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出现时,一下子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从网络、电视、广播等渠道了解了相关情况,很感兴趣,教师又借机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相关节目,一下子这本书在班里就热了起来,学生阅读的兴趣十分浓厚,不仅认真阅读,而且热情讨论,同时在读书交流会上群情激,各抒己见,不仅使学生深受教育,而且教师也深受启发。当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风靡一时时,学生纷纷追随这一流行,自己去买这些书来看,全身心地投入到“卡索和樱空释谁更爱对方”之类问题的研究讨论中去。虽然讨论并不算深入,但阅读量大大增加,而且这种带着浓厚兴趣和强烈自觉去进行的阅读,成效是很显著的。其实关注流行时尚和名著阅读并不矛盾,如果引导得当,反而能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时尚追求欲望的同时,激发起他们旺盛的读书欲,促进他们逐步形成“阅读-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阅读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有许多是可以被语文教学所利用的新型资源,如果能充分地利用,就能有效地推进学生的阅读,包括名著阅读。如在教学中定期向学生播放“读书时间”、“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学生能够从中直接聆听到作家以及一些专业学者的论述,从他们的谈话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这类新型的教学资源比较生动,而且富于变化,能够拓展学生的读书视野,能够使学生更快、更新地了解名著阅读信息,能够使学生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能够稳定高效地为“大语文”教学服务。此外还可以把古典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或电视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与原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名著的主题、人物或精彩之处。例如观看完电视剧《红楼梦》后,学生饶有兴趣地阅读了《红楼梦》原著(利用课余时间)。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以小组的“讨论――发言――点评”完成“我说贾府”的探究学习;通过“豪门之家”、“礼仪之家”、“虚伪之家”等等综合评价解读《红楼梦》的思想蕴涵和艺术性……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开放式创新型的思维习惯。

三、适当解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应试教育下的评价机制,导致整个教学环节只重视短期效应,带有极大的功利性,名著仅仅点到即止。

名著一般篇幅都较长,不是短时间就可以阅读完成的,一部分学生无法从容面对这一漫长的过程,往往盲目冒进,结果影响了阅读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制定简单易行的读书计划,如在月初与学生商定本月利用午间、自习课的空闲时间,每日根据能力大小读10―20页名著,把计划页数和实际页数按日期一日一清地填好。一个月下来厚厚的400―600页的名著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循序渐进的阅读理念,减轻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心理和实际困难,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搭建和谐交流平台,让学生读出成就感

学校、家庭、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名著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对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督促,让他们尽可能纠正、找出各种不良的阅读动机,尽可能地利用时间阅读,尽可能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从而获取阅读名著的实效、高效。

篇6

我在学校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的同时,还担任了学校一部分的阅读指导课,下面就我上课的一些心得与各位进行一下交流。

好读书的习惯,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爱读书的意识,初步感受阅读的乐趣。要做到这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学生小时候受家庭的影响以外,就要靠我们上阅读课的教师引领学生在书海中邀游,做到“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

在给小学低段上阅读课时,我在选择图书上要注重“绘本阅读”的图书,因为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纯文字阅读的局限。因为图书图文并茂,画面精美,更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尤其适合小学低段的孩子阅读。阅读开辟了孩子课外阅读的空间,让孩子快乐阅读。在低年级段还可以开展“亲子共读”,开展“读书大王”、“故事会”、“童谣朗诵会”等读书活动,还可以把有些故事编成儿童剧演出,以此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小学中段的学生上阅读课时,在选择图书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如童话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科学常识等书,根据各班学生不同特性、兴趣、个性有选择地读书,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师还应该从课外阅读课的形式上多下工夫,经常开展“读书小报”、“读书笔记”、

“书香家庭”、“成语天地”等不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从而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篇7

上午好!我是六年二班的李淞,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我这个机会在这和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

说到读书,满腔的热情涌上心头,爱好读书不仅仅是喜欢,更多的则是痴迷与钟情,读书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读书让我快乐地成长、幸福地生活,读书让我认识了宽广的大千世界。

我就是一个小书迷,读书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很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画报》和《画册》等。上小学以后,喜欢读的书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书我都喜欢看。一有空我就如饥似渴的看书。从《三国演义》到《西游记》,从《爱的教育》到《感恩系列丛书》等,这些中外名着让我懂得了团结的力量和成功的艰辛,学会了与人要和睦相处,学会了要感恩。

现在我仍喜欢看书,《百科全书》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懂得了许多科普知识。我读过的书有很多有《灰姑娘》、《金山王》、《海的女儿》、《十万个为什么》、《红楼梦》、《西游记》、《中外神话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世界未解之谜》、《中国古今寓言》、等等,在这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书,已经是我离不开的朋友了,每天晚上不看上半个小时的书,我就不能入睡,我初步算了一下,从四年级到现在我看过的课外书共计65本。

我与书之间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现在和大家分享。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联合书城买书。我买了一本《拇指姑娘》。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看了。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但我还是在房间里津津有味的看着书。妈妈在饭厅叫我:“宝宝,下来吃饭了!”我习惯性的应了一声:“哦!”但我还是没动身。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叫了一声:“李淞,快点下来吃饭了!”我又应了一声:“哦!”跟着还是在看书。直到妈妈上来叫我的时候,我才从故事情节中回过神来,恋恋不舍的放下书,下去吃饭。在这件事情中,我虽然饿了肚子,但还是看完了《拇指姑娘》,我可开心了!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在读书中成长,在品书中坚强、在看书中体验乐趣。通过读书,我懂得了人间百态,通过读书,了解了世化,通过读书,知道了人生的阴晴冷暖,读书、学习,让我“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读书,真好!

不管生活怎么改变,任时光怎么倒流,我对读书永远是情有独钟,因为读书,增长了我的知识,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滋润了我的心灵,我在读书中生活,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中读书,感谢读书,让我学会了生活,感谢读书,让我变得更坚强。

篇8

我向来不大买精装本,总觉得多掷十来元买同一本书不如添钱多买旁的书。这些在装帧上挺尽心的书我读来颇有些诚惶诚恐。作为一个糙人,我大约还是读糙装本受用些。

相比买新书,淘旧书更是人生一大快事。前者若是良辰美景中寻佳侣,后者便是明珠暗投时救美人了。在书摊上,你更易体会何为书海——有一回我见到摊主驶一辆解放卡车隆隆而来,下车,开盖,铺开满满一卡车的书表示开张,有了尘土飞扬中淘得的救赎,就难免嫌弃新书没有经年的温度。

逛书市的伤痛在于无处可坐,站长了眼歪嘴斜,看不清书上的字;若是去图书馆借,见了可遇而难求的书又不忍归还。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能将它赎了回。

总有些摆在心尖尖上的书。有的书一旦觉出它的好,口头心头都长久不忘;有的书则更宜奉于心上,郑之重之。当然,其中不乏鱼目混珠的错识和买椟还珠的糟蹋。

或是又有一日,书仍是旧日的书,读来却不似旧日那般好了。这突如其来的难过,是很难与他人共知的。

初一时我颇以看了几遍《红楼梦》为傲。那自然是“看”,连“读”都无从谈起,更妄谈“解”。彼时我誊着判词边读边叹,边点头道“绝妙绝妙”,却还没明白判词写的是谁。果真是诚心可感,笨心可叹。

后来“困难时期”忽至,看书事业从地上转到地下。当“阅读”变为“偷阅”时,读书就愈发有滋有味起来。纸质书更精良,但容易暴露;电子书伤眼,不看却伤心。私以为卧床冥想时光阴最稠,伏案偷读时光阴最稀。

偷书看时总有慌不择路、饥不择食之感。对着昏黄灯光,耳朵向着门外,目光汇于书页间,撑着似闭非闭的双眼读下去。终于读完,这下可好,再无心睡眠。我只知道书是好的,却无法具言好在何处,又是它留给我的只有心口的一股气,在体内不安地游走。我明知不可这样囫囵,第二晚读起书来,却照例是那副饿鬼投胎的贪婪相。

若您问我“读书之心得”,我大约是无言以对的。我没有什么答案可供参一参。据说读书长知识,我倒是发现,书读得越多,越能明白自己的无知。

篇9

2007年盛夏,“中国最美50女人”评选,于丹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地进入前十,刷新了“美女以色悦人”的传统思维模式。是什么提升了于丹的美丽指数?当然是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史春秋。于丹的文史,练就的是童子功。“一两岁认字,四五岁就接触《论语》,五岁半看《红楼梦》”,长期浸于文学、历史及戏曲的长河中,身上自然而然地氤氲着一种自内而外的文史之美。

我历来提倡“闲时不妨读文史”。“读史使人明智”,知识能塑造人之性格,而文学又让我们审美。掀起大唐清明政治“贞观之治”帷幕的唐太宗李世民,便是一代儒皇,他与魏征共同演绎了直谏及“从谏如流”的佳话,面对犯颜直谏的文臣武将而甘愿生受语言之刺的痒痛谛听真理,此等贤君风范,与他饱读诗史分不开。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武则天,捧读骆宾王《讨武檄文》至“一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痛惜道:“宰相安得失此人!”克服了惯于小肚鸡肠的女性劣根性,正是“通文史”所赐。武则天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曾高度评价武则天:“有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真正的人中之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生手不释卷,他在延安时号召,“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他以自己的读书实践实现了这个诺言。他是握着所读的最后一本书《容斋随笔》逝世的。

篇10

【关键词】寻找兴趣 培养兴趣 巩固兴趣

当今的绝大多数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了,每次作文,大部分学生,就像身陷绝境,一副战战兢兢的情状,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以为,这主要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学生最喜欢信息技术课,为什么呢?因为信技课,他们可以玩电脑!学生们对上网那是情有独钟的!由此看来,要想克服学生畏惧作文课的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经过几年的尝试,小有心得,我的做法是分三步:观察生活,寻找兴趣;大量阅读,培养兴趣;赏识成功,巩固兴趣!

一、观察社会,寻找兴趣

这是写好记叙文的前提。首先,我通过几个鲜活的成功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譬如,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临死前,看见房子里燃着三根灯草就咽不下最后一口气;果戈里笔下的泼溜希金,不男不女的打扮,以及他的一系列令人忍俊不禁的生活琐事;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这家伙临死前还要企图抓住镀金十字架,然后,让学生说出三个典型人物的共同特点,与此同时,启发学生:这些细节描写,就是作者从生活中观察得到的,只不过进行了必要的取舍,接下来让学生们回想他们在平时看到的最有趣的事情或者场面,当堂写一个很有趣的细节!课堂小结的时候,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寻找生活中有趣的细节,积累生活素材,像唐朝诗人李贺、托尔斯泰、果戈里那样积累素材,只有积累,才会有素材!

第二步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剪裁,有了素材,不善于剪裁,就成了流水账,我也是用那些名家成功的范例,来让学生知道,那些名家们的成功之道:杜甫的格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走路都在推敲字句;巴尔扎克的作品,就是在出版社排好版,就要印刷的时候,他觉得有了更好地描述,那都是要改过来的,哪怕出版社把原定的稿费减半,他还是要坚持修改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三次,这才最后定稿!当代散文家峻青写《秋色赋》,一开始,用了二十几个事例,最后删减到七个;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开始选用了十多个例子,后来删减到三个!然后,让学生明白典型事例的作用,注意到点面结合的写法的具体写作样式,接着,从学生的作文里面选出好中差三篇范文,让学生自己指出作文中写得好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征得学生的同意,才能做的,否则就会消泯学生刚刚萌生的兴趣!

第三步,引导学生立意,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立意,是重中之重!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就是说让学生明白,他所写的作文,是要通过一件和几件事的叙写,反映一个什么问题,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什么!我也是用名家名篇说话,譬如《孔乙己》,我们读了之后,觉得作者要批评什么;《背影》,我们读了,要从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所不在;《小巷深处》,给我们心灵强烈的震撼等等,学生在感知立意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也学会了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写作技巧!

二、大量阅读,培养兴趣

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教学!更谈不上写好作文了,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乎着作文教学成败的链条。

有了上面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事半功倍了,学生开始有了一点写作兴趣,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更上一层楼,就离不开阅读了,这时候,学生也有了一定的阅读欲望,如何让学生的那种阅读兴趣保持下去,并形成习惯,那也是一门比较深的学问,这方面,我不敢大言咧咧,只是说说我的一点经验!

当今社会,网络高度发展,纸质书似乎都已经被网络挤到边缘上去了!最让我们这些站讲台的恼火的是,大量的网络文学的出现,让学生无法辨出稂莠来,网络文学往往是泥沙俱下,说得不好听,可以说绝大部分网文,都是垃圾文学!或者美其名曰的快餐文化!这样的东西,对学生很有吸引力,要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往往就步入歧途了!

为了让学生选择有益的书,我对阅读作了严格的规定:起始阶段,学生统一阅读巴金的《家》《春》《秋》;第二阶段,女生读《红楼梦》,男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第三阶段,女生读《茶花女》,男生读《巴黎圣母院》,空余时间,自由选择我指定的书目。必读书目,那是要有笔记和读书心得的,不仅如此,我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复述或者是评价作品中的相关情节或者是人物形象,尽可能的打假。我制定了表彰评价机制,对那些读得认真,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小组或个人,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学生们你追我赶,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兴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要求学生积累素材,名言警句,典型人物的主要事迹等等,这主要是为学生写议论文服务的,可以说,没有素材的积累,也就没有议论文!我们知道议论文的论据主要是来源于名人的事迹和名言警句!我要求学生每天要在黑板的一角,写一条名言或者是名人的梗概,过一段时间,我检查所有学生的积累本子,一学期举办两次名人名言背诵大赛,这样做一举两得: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写作的时候,援引论据,信手拈来;同时,不知不觉中熏陶了学生的品德,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养。

三、赏识成功,巩固兴趣

学生的成功,是需要赏识和肯定的!尝试成功,是养成学生写作兴趣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我为了巩固既得成果,我在我任教的班级,成立了一个文学社,把相对优秀的作文打印出来,自己装订,发给学生,并以这些学生为骨干,成立文学社,利用周末时间,为文学社的学生义务补习有关写作知识。一开始,参与的学生就是那些文章写得比较好的学生,但是渐渐地,来听讲座的学生就多起来了,后来平行班级的不少学生也参加进来,这样文学社的队伍就庞大了!

那些在我自己主办的小小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拿回家,让他们的家长看了,他们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进步了,都纷纷打电话或者是亲自来学校,支持我的工作,这样,我的尝试,本来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没想到我也得到了赏识!

这赏识不仅仅是学生的家长,也还来自学校!学校领导看到我小有成功,就推而广之,竟然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创办了校刊!

这就是我的激趣作文教学法!本人才疏学浅,竟也能感受成功!

【参考文献】

1.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马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