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19 17:4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月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篇2

关键词:意象;象征;爱情;思乡;升华;灵魂

“月”从古至今,引发着人类无数的幻想,人们对它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诗人对月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月”在中国文学中出现频率呈倍增长,至晚唐北宋达于巅峰。“月”自从进入人的审美视野,便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

由于明月意象的丰富、奇幻和精妙,中国古代诗歌长期笼罩着一层或浓或淡的“人月相得,心月互通”的趣味。诗人们创造出了许多美不胜收的吟月诗。本文从三个不同侧面归纳分析了一下古诗中“月”这一意象丰富的内涵,试图简单阐述一下明月意象在古诗中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月――自然界永恒的存在

月在古诗中首先便是一种永恒,一种苍凉阔大的意象

王昌龄是将这一意象融化于诗中的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的起句以眼前高悬的明月,巍峨的雄关,构成一幅苍凉壮阔,孤凄清凉淡远的画面,即所谓“发兴高远”。在“明月”和“关”两词之间又增加“秦”、“汉”两个时间限定词,让诗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使读者将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的筑关御胡及汉代与胡人在关内外的一系列战争这些悠久的历史自然联系起来,“万里人未还”便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不只是当代人之悲剧。而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让诗具有一个阔大而深远的历史背景,整个历史,段续的画面化为一个整体,“征人”便是这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爱国卫士”形象,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由此显示出不平凡的含义。

在诗人的笔下,月不只可以化作永恒、阔大,还可以化作一种生命驰骋自由的潇洒。李白《峨眉山月歌》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诗从“峨眉山月”写起,月只“半轮”,使人仿佛看到青山吐月的优美秋景,次句写月映江水,又随江水流逝,紧随依傍舟人,正是“月亮走我也走”的妙景。凡咏月之处,皆尽吐江行思友之情,诗的时间跨度驰骋自由,诗人的情怀更是挥洒自如,冲破时空,获得永恒,冲破人生的狭隘,俯瞰历史的无限,找到人生的潇洒,正是月亮赐予人类的第一灵感。

二.月――人类美好情感的载体

自古以来,“花前月下”是青年男女倾诉爱情的最佳场所,“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月作为爱情的象征物,除了用来烘托渲染幽会时那种恬静温馨、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青年男女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在这类诗歌中,“月”的意象变得美丽而朦胧,色调也较明朗,不再给人以忧伤的感觉,而且往往与“花”相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西江月》),这两句极其生动地写出了男女欢会时在花光月影环境中卿卿我我、情意绵绵的情态,给人以温馨旖旎的印象。而“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晏几道《六幺令》)又为读者点明了情人幽会的地点环境。

在古人心目中,团圆的明月,就是那爱情纯洁圆满专一的象征,而月辉的消退便是爱情蒙上了阴影,而缺月便更是令人不堪追思的离愁别绪。正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爱情、友彩的消退是那样令人无奈、惋惜;人们多么希望残缺的月儿快快圆。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共勉,也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人间不只情人爱人的别离最令人心碎,挚友的分别也是那样地动人心魄。谢庄《月赋》曰:“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川路漫长,临风慨叹,朋友一去将无音讯,好在有朗朗明月与友相共,深切的关怀仍可寄送。正是“愿为南流景,弛光见我君。”(曹植《杂诗》)只要我们共有一个心中的月亮,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各在天一涯,也仍会感到离而不别,别而未分,对朋友温暖的宽慰,深挚不渝的友情及别后的思念,深含于字里行间。

三.月――人生的追求和哲理的升华

月是美的,正是这美丽给诗人们以多少想象!月不仅是外在的美,它的美更给人以灵魂上的启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往今来,悠悠万世。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折磨人的哲理之谜,诗人却从美好而永恒的自然意象――“月”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便是“月”作为中国古诗美魂的千古佳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作诗,又以月为主体。“夜”是抽象的,写好了“月”就有了特定的“夜”。故全诗见月十五处,可谓句句不离“月”。月光下的景物似万花筒,随着月的起落及月色的变化。景物也闪烁变幻。开始是潮涌月出,波光滟滟;接着是月光朗朗,花似珠霰;再则是皎月中天,碧空如洗,使人遐想无边,上穷千古,下感离情;那落月的余辉散落树梢,诗情袅袅。一个“月”字贯穿今古,朗照天地,境界顿时深邃开阔。诗人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成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隐藏在迷离恍惚的艺术氛围中,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融的清幽,邈远的诗意美。

“月”是美好的,是永恒的。“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代表了生与死、离与聚、悲与欢……。它是诗人的精神参照与寄托。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经历了从代表永恒到情感载体到人生追求的转变,这也代表着人们对由生的向往到人生意义的哲理升华的转变。(作者单位:荆州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4]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5] 《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篇3

关键词:体育;音乐;关系;意义;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05-01

体育与音乐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新课题。从体育的视角而言,音乐的融入与结合,无疑对于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体育工作中所接角到的体育与音乐密切结合的实证及其理性思考,对这一新课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现将其初步理论观点发表如下。

一、体育与音乐密切结合的重要意义

体育与音乐的密切结合,对于体育而言,其意义十分重大,就如同插上了一双翅膀,飞得更高、更远、更有力。

众所周知,所谓“体育”,有狭义与广义两种内涵:“狭义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指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它们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并具教育、教学和训练用,以及提高技术和竞赛的因素。”

而体育与音乐的密切结合的重要意义,也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狭义的体育与音乐密切结合的重要意义。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共同构成整个教育的四大要素,而音乐又在美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公元2000多年前的我国西周时期,就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也提出了“礼乐相济”的教育思想。而在18世纪德国杰出的思想家席勒,也提出全面教育的思想:“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可见体育与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美育,都是全面教育的组成要素。而二者的紧密结合,则有助于二者共利双赢,取得1+1>2的教育效果。

另一个层面是广义的体育与音乐密切结合的重要意义。广义的体育,深入到人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普及程度之广泛,尽人皆知。而音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之中,其普及的广泛性,也是家喻户晓。这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言:“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可见,体育与音乐的密切结合,可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二、体育与音乐密切结合的主要内容

体育与音乐的密切结合,对于体育而言,有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一)运动项目直接由音乐伴奏

有许多体育运动项目,必须由音乐直接伴奏。例如体操中的团体操、艺术体操(球操、绳操、棒操、圈操、带操)等,其各种跳跃、抛接、平衡等动作,均必须在音乐的伴奏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容完成;又如冰上运动的花样滑冰、冰上舞蹈也必须由音乐伴奏方能完成;再如水上运动的花样游泳,也必须由音乐伴奏才能完成。在这些体育项目中,音乐成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也使体育增加了艺术色彩与亮点。

(二)运动会开闭幕式有音乐节目

许多运动会,尤其是大型运动会,其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中,都必须有音乐节目。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刘欢与英国著名女歌手莎拉·布莱曼联合演唱的歌曲《我和你》、闭幕式上宋祖英与西班牙歌王多明戈联袂演唱的歌曲等等,都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靓丽的风景。

(三)体育拉拉队的舞蹈表演有音乐伴奏

许多体育竞赛的拉拉队(如篮球宝贝、足球宝贝等),在比赛间歇时所跳的舞蹈,均由音乐伴奏。

(四)观众在比赛现场演唱歌曲

许多运动比赛的现场,观众除了喊口号助助威加油外,还会演唱合唱歌曲,为运动员打气助威,并鼓舞造势。

三、体育与音乐密切结合的必要形式

体育与音乐密切结合,对于音乐艺术而言,主要有以下艺术形式:

(一)声乐形式

为体育运动助兴,既有独唱、重唱,又有合唱。

(二)器乐形式

为体育伴奏,既有民族乐曲,也有西洋器乐曲。

参考文献:

[1]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275.

篇4

在现在社会,我们都可能会用到倡议书,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那么一般倡议书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节约粮食倡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节约粮食倡议书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升高,“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浪费粮食的情况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餐桌虽小,却传承了人类自古以来文明有礼、节俭惜福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值第__个“世界地球日”之际,现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奢侈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提醒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6、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希望同学们和家长们一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致

敬礼

倡议人:___

节约粮食倡议书2亲爱的同学们: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的确,节约一粒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米,仍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珍惜粮食就是在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谁知道农民的艰辛,浪费粮食就是在践踏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在此,学校大队部向同学们郑重地提出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

7.不偏食,不挑食。

8.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9.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节约粮食其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小中见大。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粮食来之不易,行动起来吧!珍惜粮食,就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建设“节约型家园”的带头人,为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倡议人:___

20__年__月__日

节约粮食倡议书3同学们:

想必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传统美德就要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究竟我们能不能够理解这当中的意思?

也许我们并没有发觉自己已经浪费,其实,我们生活当中处处都存在着浪费。有些同学中午是在学校托班的,他们一点都不懂得珍惜粮食,对饭菜十分挑剔,不爱吃的就不吃,最后都倒在一个大桶里,让人看了多惋惜呀!

目前世界上有38个国家严重缺少粮食,其中有23个在非洲,有8个在亚洲,有5个在拉丁美洲,还有两个国家在欧洲。由此可见,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现在吃好的穿好的,我们是否想到了正在挨饿的人们?

我为大家提以下六点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不偏食,不挑食。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同学、老师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积极监督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要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们辛勤的劳动才取得的成果。节约,就从我们做起,就从现在做起,就从实际行动开始!

倡议人:___

20__年__月__日

节约粮食倡议书4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六年级五班的学生陈柯烨,在这里,我想向没学们提出有关于某些同学浪费粮食行为的意见。

在学校里,常常会看见剩菜桶里有许多的剩菜剩饭出现,几乎没有一次是空着的。我对此十分痛恨。我想,不仅仅是我,许多同学也会十分厌恶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所以,我的`建议有:

一、我们应该多多在班队课讨论关于粮食的问题。

二、我们必须在盛饭时依据自己的胃口盛。如果吃不饱,没关系,再去盛点儿,如果你吃不下了,那就算灌也要给老子灌下去!

三、我们应该要多去参加有关于节约粮食的活动,来懂得粮食的富贵程度与重要性。

四、我们可以上网去搜寻粮食种植的困难,了解一下粮食从种植到收割的过程,深刻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从而进一步知道粮食的可贵性。

五、大家如果有亲人朋友在乡下的话,倒不妨可以亲自去种地试试,体会体会种地的艰难。说不定,你辛辛苦苦地干了一整天,结果晚上风一吹,整片地上连根毛都不剩了。

六、我们可以做一些宣传小报和几句宣传珍惜粮食的句子放到宣传窗里呼吁大家不要浪费粮食,或者贴在食堂里时刻提醒自己。

希望同学们可以听取我的倡议,不让一粒粮食浪费。

倡议人:___

20__年__月__日

节约粮食倡议书5亲爱的同学们:

在学校食堂里,你是否扔过只吃了几口的包子?你又是否倒过只吃了几口的饭菜?每天看到食堂里满桶的剩饭你是否有所震撼与心痛?

当你扔掉每一个包子,倒掉一些剩饭时,也许你觉得这算不了什么,但是你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父母正为全家人的每餐饭食而辛苦奔波?你又是否想到贫困儿童饿的不成人形的照片吗?

在我们扔掉粮食的时候,不仅扔掉了农民伯伯赋予汗水和心血的粒粒真情,更是灾区人民一份朴实而热切的渴望,是中国未来一份微小却珍贵的资源!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往上数几辈,咱都是农民的儿子、孙子……同学们,我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为此,我电信学院团总支特向全院学生提出以下倡议:

1.打饭要适量,吃多少打多少,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

2.不偏食,不挑食;

3.积极监督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的现象;

4.就餐完后把餐具放回指定位置

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品质,节约更是一种责任,让节约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种时尚风气,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态!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活动中,让节约引领时尚,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5

在论及传媒人素质的时候,我想“阅读”问题应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比较起别的行当来,我们传媒人更加不可以放松自觉的阅读。阅读的范围比读书要广,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信息的接受和吸收,都包含其中。

我曾经以《我们今天的阅读》为题在学校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场合作过演讲,开头是用吃饭来与阅读做比喻的:

吃饭是生命的第一需要,阅读是思想的第一需要。/吃饭为了喂饱肚子,阅读为了喂饱脑子。/吃饭营养身体,阅读营养心灵。/吃饭才能积聚体力,阅读才能增长知识。/吃饭应当杂食,五谷杂粮、粗细咸淡;阅读应当兼收,古今中外、文史哲经。/吃饭本质上是个体性活动,胃肠消化食物不可能许多人一起来;阅读本质上也是个体性活动,脑袋吸收知识不可能许多人一起来。/吃饭要有好心情,阅读务必兴趣浓。/吃饭贵在不断求新味,阅读贵在不断求新知。/吃饭不可以不讲究卫生,阅读不可以不有所取舍。/吃饭一顿不吃饿得慌,必须按时;阅读一曝十寒就枉然,必须坚持。/吃饭之后是劳动,阅读之后是运用。/吃饭与生命同在,阅读与生命同在。

我一向认为:新闻工作者确立牢固的科学知识观,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养成浓厚的求知习惯,自觉地构建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不读书,必成二百五。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有作品。一个人知识的多少与作品的厚薄,基本上成正比。

新闻工作者要充任时代和人民的代言人、时势风云的观察家、现实生活的报道者和评论者,没有强烈的与时俱进的求知欲望和刻苦的实际行动,没有广博的知识涉猎,没有足够的多方位的知识储备,无论如何是不行的。

我们要防止作品的简单化、表面化、浅薄化,要比较自觉地解决“立言”、“立论”问题。那就不得不讲到学习,不得不讲到阅读,不得不强调当一个“思想家式、学问家式”的传媒工作者。

新闻知识,我想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关于新闻的知识,这些“知识”与“新闻”业务本身息息相关;其二是广义的知识,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文、史、哲,天、地、生,数、理、化,无所不包,我们不可能行行都成为专家,但是哪一个方面的知识,我们都没有理由拒绝学习、接受,而应尽可能多地去汲取和把握。

一方面,没有新闻业务的知识,没有良好的文字功夫,没有消息、通讯、评论之道,不成;另一方面,光有新闻业务知识,光知道写文章要起、承、转、合,而不明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知道生活中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什么,它们有什么典型意义和价值,那么新闻业务就等于被“架空”了。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爆炸”,这种紧张感、迫切感,任何一个认真的切实想在传媒领域有所作为的人,都会真切地感受到。

我们竖看历史,横览时下国内外传媒界的情状,包括新闻这门实用科学本身在内,新知识真正可谓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比如:各种新闻文体(包括新闻与文学)的相互融合与杂交,比如近年来“时评热”的兴起,比如网络媒体的横空出世,咄咄逼人,比如厚报时代的到来,比如“入世”10年对我国传统媒体形成的全方位冲击 ……

“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真理;“知识无穷无尽”,也是一个真理。据我观察,近些年社会上的浮躁之风,利己主义、拜物主义等等,已经入侵新闻界。许多人把新闻业仅仅当做谋生的、吃饭的行业而不把它当做崇高的事业,于是得过且过,缺乏追求更高层次目标的热情。这种严峻的现实向我们广大的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恪守传媒工作者的人格,同时必须掌握各种新的知识。

篇6

2、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4、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5、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

6、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7、粮再多,野菜也要备几锅。

8、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篇7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5、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6、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

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篇8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责任落实;监督

人多地少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很多地区还存在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加上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加剧了土地供需方面的矛盾。因此,切实保护耕地,加快土地的节约集约化,从而走出一条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路子是关系国家利益以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需求。

1 集约节约用地责任的落实与监管的必要性

土地集约节约的实施经过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尖锐,如何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土地的集约节约方针,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的努力方向。

1.1 集约节约用地责任的落实与监管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条件

从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出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因此,要建立有效的责任与监管机制。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加快,又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因此,如何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节约集约用地的落实,需要各级部门的努力,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一政策,从而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加强监管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1.2 集约节约用地责任的落实与监管是解决工作中问题的有效手段

土地管理法的贯彻实施,以及在日常的清理整顿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证明了加强集约节约用地责任的落实与监管是很必要的。从2003年之后,各级政府开始进行了各种清理整顿工作,加大力度对不合理的行为进行整治,有效地避免了很多的滥用土地现象,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据此可以看出,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仍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那么加强责任的落实以及监督与管理势在必行。

1.3 集约节约用地责任的落实与监管是保证政府责任的有效方式

从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度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仅仅依靠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就土地利用的规划、计划、指标、价格等作出管理规定外,还必须依靠严格的责任与监管制度作为保障。现有的规定看出,政府部门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各级部门的职责、考核以及监督等缺少具体明确的规定,缺乏有力的执行力度,很容易出现责任主体不清、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因此,土地集约节约政策的实行,需要责任的落实以及监管。

2 集约节约用地应坚持的原则

2.1 明确责任划分

集约节约用地责任要坚持明确的责任以及职责的划分,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全过程进行规划,这项个工作涉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土地的规划、计划、农地转征用和供地审批、价格等工作环节,其中起作用的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因此,要根据政府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与措施。

2.2 严格监管制度

以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土地管理工作进行落实,监管制度要根据国情并且要在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对土地管理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管。土地节约集约政策的实行,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监管工作,保证政策的科学化、权威化的实施。

2.3 科学评价体系

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且经过科学的测算论证,从而形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作为有效监管的具体标准与衡量指标。

3 集约节约用地责任的落实与监管措施

3.1 严格规范土地的出让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的土地利用一般是采用出让、划拨的方式的来进行。并且为了更好地对土地的流转就行监管,建立节约集约的用地机制,还需要对土地的转让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监管。对经营性用地,要求严格的按照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的出让制度,对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在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土地使用权划拨的方式转让。首先,国土资源部要定期的对土地的开发以及了利用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价,以严格完善土地的利用以及调控制度,更好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其次,可以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对土地的转让方式以及利用情况进行社会的监督,以更好地监督土地的使用,保证集约节约用地政策的实施。

3.2 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制度

为贯彻土地节约集约政策的实施,各省市要对土地的规划、计划、指标以及价格管理等作出政策性的规定,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做到责任清楚、职责明确。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紧迫性,转变传统的用地观念,增强责任感,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将节约节约用地政策落实到各项决策中。政府要从依法监督检查、完善监管机制以及健全政府责任多个方面进行部署以及制度方面的创新,通过严格的责任制贯彻落实节约节约用地政策。

3.3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土地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应该形成上级对下级、监管部门参与的行政体系。政府的各项政策要想落到实处,就要实行严格的监管措施,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国土资源部要定期的对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进行考核,及时的掌握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对那些闲置的土地以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进行严厉的惩罚,以增强监管力度,对土地集约利用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部门,可以进行表彰。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与社会监管结合在一起,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及时的对集约节约用地的信息进行公开,对地区性的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以及具体的项目指标,定期进行,便于公开的查询,从而实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透明性,接受社会的监督,以更好地完善监管体系。

4 结语:

明确的责任,严格的监管,将形成一道有力的屏障,保证集约节约工作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以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劲松.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国土资源导刊,2006(02)

[2]尹胜哲,何军,刘旭伟.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J].科技致富向导,2011(13)

篇9

关键词:联觉;音乐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91-01

一、联觉及美学中的联觉

联觉,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也称通感。它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美感中联觉产生的原因,往往与审美知觉的整体密切相关。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人在感知审美对象时,知觉并不是对审美对象机械地进行简单记录,而是将不同感觉通道获取来的审美信息,经脑的各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形成暂时神经联系,有机地组合成整体的审美复合形象,并形成完整的感官意象储存起来。以后,当审美对象作用于某一分析器时,便会引起这些相互联系着的其他分析器的神经兴奋,从而产生统一的印象。例如我们欣赏过(视觉)月季花的美丽姿态,闻到过(嗅觉)它的芬芳清香,反映到大脑中,月季花作为审美对象被完整地储存起来。后来,当我们欣赏一幅月季花的图画时,画面虽然只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然而却能引起大脑皮层嗅觉神经的兴奋,于是我们便仿佛会嗅到画中月季花的香味了。

二、运用联觉的作曲家

俄国的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criabin)和法国的梅湘(Olivier Messiaen)是运用美学中的联觉,就是将声音和色彩做极致连结的作曲圣手。

斯克里亚宾早期作品师承萧邦心法,继而拥抱瓦格纳的和声,最后更在后者“总体艺术”概念下发展出自己的神秘主义。对史克里亚宾而言,音乐、舞蹈、绘画等全都是1体的艺术,彼此之间没有分别,而整合宇宙大千者正是他与生俱来的联觉。在其交响诗《普罗米修斯》中,他将102音分别对应102种颜色,以“色光风琴”投射彩晕于身着白袍的合唱团,实现他脑中奇异的联觉幻境。

不像斯克里亚宾极端,梅湘则以细腻的解析转译自己对声音和色彩的感受。梅湘说他的音乐能连结到莫扎特,钢琴写作能连结到西班牙作曲家阿尔班尼士(Isaac Albeniz),那是因为他确实在音乐中“看到”相同的色彩。他早期的《8首前奏曲》就是钜细靡遗的色彩练习;对“正常人”而言,其所给予的色彩描述即使连想象都有困难。梅湘从天主教发展奇特的宇宙观,一方面他创造出《阿门的幻象》与《圣婴210凝视》等宗教幻想作品,另一方面他相信鸟类是人神之间的沟通桥梁,致毕生之力翻译彩羽鸣啭,而成音乐作品。结合独特音乐语汇和超凡写作能力,梅湘不只是联觉魔法的见证,更是21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巨擘之一。

三、联觉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联觉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音乐欣赏课中,其中的情感联觉是最常见的视听联觉,即在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哀伤、恐惧等心理反应。音乐欣赏中的色听现象,也是普遍的联觉形式。如一种声音,某一旋律片断,都可以唤起你的某种色彩意象。如曲调优美、节奏欢快的《七色光之歌》,词作家李幼容首先给孩子们视觉上提供了七个基本色象,红、黄、青、蓝、绿、橙、紫,在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呼应下,构成声、色并貌的七个美丽花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色彩世界中。这就是用人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使学生在歌词和曲调的有机结合下,产生某种色象。

篇10

编者按:感谢岁月有如此烟火,感谢烟火又如此温暖。这是作者在自己十三年里的生活感悟思考,引人深思。下面让我们共同阅读这篇岁月·烟火。

岁月·烟火

丁慧芸

一晃到西安已经十又三年,这十三年里先后经历了求学、工作、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慢慢将我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青葱“美少女”磨砺成了“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新时代职业兼家庭女性,于是当我提笔想思考人生的时候,蹦入我脑海的竟然是“烟火”这样的词汇,索性让自己的思绪沿着烟火一路奔跑,岁月也好像由此注入了生命的符号。

小时候是在舅舅家长大的,没怎么上过幼儿园的我缺少伙伴,只有舅舅家的哥哥与我朝夕相处。我们曾一起光着脚丫爬到屋顶上展示“英雄气概”,一起在电视机前为看自己心仪的电视剧你争我抢,一起在餐桌上争夺自己最爱吃的菜,一起“离家出走”寻找“生命的自由”。印象最深刻的是过年的“烟火”。每到过年,舅舅都会给我俩买很多鞭炮和礼花,小时候对年的记忆跟它们是直接关联在一起的,听老人说“晒过太阳的鞭炮会特别响”,所以一放寒假,只要是晴天,我俩就会把鞭炮一股脑都拿出来晒在太阳底下,下午四五点左右老家太阳就基本下山了,不管当时我俩在干啥,只要相视一看就知道要急速跑到院子里把鞭炮收到房子里,这些动作一气呵成,我和表哥也难得的默契,配合的那叫一个天衣无缝。到年三十的晚上,我胆小地站在房子里,看着表哥点燃一个又一个礼花,我激动的又蹦又跳,脑袋经常撞到房门的玻璃上,留下模糊的脸的模样,我与表哥相视一笑,岁月印成一张明信片,上面写满了快乐的符号,那叫“有你真好”!

除了表哥的陪伴,大多数童年的记忆里都有外祖父母的影子,他们在50多岁时抚育了我。起早贪黑,为了能给我提供更好的生活,已经退休的外祖父又选择了兼职,一辆28式大杠自行车驼过了我的童年。小学是在村子里读的,踏着外婆整理锅碗瓢盆的声音走进校门,伴着袅袅炊烟万家灯火走出学校;进入到中学读书后,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有五天的时候都要依靠学校并不“大气”的餐厅生活,每天重复咸菜——土豆——西红柿的食谱,日积月累就吃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农家饭史诗”。外祖父觉得我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每周二、雨无阻准时会在中午给我送饭,当时我们都戏称家长送饭为“探监”。所以每到这个时刻,我就巴巴地望着教室的窗户,总能看到外祖父斜倚着自行车大梁,一个红色布兜鼓鼓囊囊的挂在车把上,如果是夏天的话,外祖父光亮的脑门会显得“格外耀眼”,待我把饭菜吃完,外祖父就把饭盒收回去,再骑着他的自行车用“放大镜都看不出来的位移”离开学校,那样的画面持续了好多年,也深深的印在了我岁月的年轮上,一天又一天,当老人的皱纹里爬满烟火,当吱吱呀呀的自行车上落满了灰尘,于是我就长大了。

对我来讲,离开故乡读书不算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甚至结婚也不算。年少的岁月里也有过青春心动,但更多的是止于懵懂。所以当有一个人虽然没有踏着“祥云”来到我的面前,但我却依然愿意与他挽着手走进爱情、步入婚姻。我们一起走过被戏称为“茅坡国际”的城中村麻辣烫的小饭桌,走过敦煌莫高窟下繁华的沙洲夜市,走过青岛五四广场外的生啤蛤蜊,走进兰州“舌尖尖”家的牛肉拉面,当然更多的是窝在狭小的厨房里自己琢磨“人间美味”,曾做出过极为“上镜”但完全不熟的“红烧鸡腿”,也曾做出过艳惊朋友圈的“珍珠糯米丸子”。曾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在家吃火锅,吃到斜躺在沙发上睡着然后醒了继续吃,也曾在某个累瘫了的工作日买点校门口的熟食热个馒头凑合一顿。对我来说,不管是早晨的清粥还是傍晚的虎皮辣椒,每一餐都是烟火,每一餐都写出生活,在你我的对视里,烟火是你我不变的承诺。

三十岁的时候得了一个女儿,说起来好像来得稍稍晚了一点,但好像又是那样的恰到好处,所以遇到她的时候一切都感到那么完美。“妈妈”这个角色好像是瞬间就转换过来的,睡觉的时候再也不是那360度任意旋转的睡姿了,出去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找能适合宝宝吃饭的餐馆,“豪迈”的气场也逐渐转换为了轻声细语,连带与周边人说话都显得温柔了好多,这些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日久天长的。有了她,家从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又变成了很多人。宝宝过百天时我做的葱花面是记忆里姥姥做饭的味道;每周总有几个晚上是要视频的,因为这是属于遥远的故乡和长安的共同喧闹;三五不时会收到一些快递,是家人、朋友从不同的地方送过来的爱的“叨扰”。今年第一次带她回兰州老家过年,看到路边好多卖烟火的摊位,于是大包小包提了不少回家,夜色刚刚笼上天际,先生就拉着女儿出去放烟花了,女儿穿着臃肿的棉衣,拍着手又蹦又跳,周围寂寂的黑山好像都欢乐起来。一家人就那样子围着烟花、围着女儿,那一刻仿佛留住了时光。我在台阶上看着她欢欣雀跃的样子,真的宛如好多年前的某个年夜,宛如那个看烟花碰了鼻子的自己。

感谢岁月有如此烟火,感谢烟火又如此温暖。

公众号:曲一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