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杜甫范文
时间:2023-04-03 07: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阵图杜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肥水)北对八公山,山上有淮南王刘安庙。刘安,是汉高帝之孙,厉王长子也,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术之徒数十人,皆为俊异焉。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相闻’。八公咸变成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薶金于地,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舐之者,俱得上升。其所升处,践石皆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按肥水之战时,前秦苻坚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皆以为晋兵,即此山也。据《凤阳府志·山川考》,八公为: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
八极
古时谓八方极远之地。《准南子·墬形训》:“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
八骏
以谓周穆王之八骏马。《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则云:“(穆)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内翅。”则匪特名号迥异,其行迹更出以想象。古来袭用八骏泛指好马如唐王李世民之八骏等。
八仙
民间有关八仙传说不一,多有变化.明朱有燉杂剧《八仙庆寿》中以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铁拐李、韩湘子、徐神翁、吕洞宾为八仙;至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即《东游记》),去徐神翁而易以何仙姑。后代民间所传之八仙,即本此为说。又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四云“明人有《西洋记》一书,载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事,中有八仙:一、汉钟离,二、吕洞宾,三、李铁拐,四、风僧寿,五、蓝采和,六、元壶子,七、曹国舅,八、韩湘子。无张果老、何仙姑,而别有风僧寿、元壶子,亦异闻也。”又晋谯秀《蜀记》以为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为蜀之八仙。查唐代杜甫有诗名《饮中八仙歌》,看起来“八仙”之说,早始于唐。现代约定俗成的说法八仙是张果老、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铁拐李。
八仙过海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上)”:《四游记》,其书凡四种,一曰《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传》。“传言铁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钟离权,权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曹友,张果蓝采和何仙姑则别成道,是为八仙。一是俱赴蟠桃大会,归途各履宝物渡海,有龙子爱蓝采和所踏玉版,摄而夺之,遂大战。八仙‘火烧东洋’,龙王败绩,请天兵来助,后得观音和解,乃各谢去,而'天渊迥别天下太平'之候,自此始矣。书中文言俗语间出,事亦往往不相属,盖杂取民间传说作之。”又据《东游记》,八仙过海时,吕洞宾倡议,谓不复得乘云而过,须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过。于是,铁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渡;韩湘子以花蓝投水中而渡;吕洞宾以箫管投水中而渡;蓝采和以折版投水而渡。其余张果老、曹国舅、汉钟离、何仙姑等亦各以纸驴、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终俱得渡海。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脉望馆抄校本《也是园古今杂剧》有《争玉版八仙过海》一剧,即演斯事。民间图案多有采用此典,参见本网之《中国传统民俗图典》。.
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夔州西市,俯临江岸,沙石下有诸葛亮八阵图,箕张翼舒,鹅形鹳势,聚石分布,宛然尚存。峡水大时,大树十围,枯槎百丈,破磑巨石,随波塞川而下,水与岸齐,人奔山上,则聚石为堆者,断可知也。及乎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唯诸葛阵图,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仅已六七百年,淘洒堆积,迨今不动。”又唐杜甫《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谓此。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写东吴陆逊为诸葛亮神奇阵图所困、终被诸葛之岳父黄承彦引出之事,查陈寿所著《三国志》并无此一说,当是齐东野人之语。按八阵图遗迹有三:一在陕西沔县东南;二在四川新都弥牟镇;三在四川奉节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已记之,但云“累细石为之”,岁月消损,磨灭殆尽。初无神话描绘,皆为后来所增饰。
八卦
《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按八卦以“一”与“‐‐”符号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其名曰:乾(三阳)、坤(三阴)、震(上二阴下阳)、坎(上下阴中阳)、艮(上阳下二阴)、巽(上二阳下阴)、离(上下阳中阴)、兑(上阴下二阳)。
篇2
关键词:“杜诗”教学;“爱己”主题;胸怀大志;游学修身;从容悲壮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分量。长期以来,对“杜诗”的教学,偏重于挖掘诗中所体现的忧国忧民的主题。然而,如果我们对教材中的这些诗歌作简要梳理,就会发现,这些诗歌还有一些主题值得我们去挖掘。例如,在入选教材的这些诗歌里,有一部分诗作体现了作者的“爱己”主题。当前,很多学生不爱护自己,碰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如果我们能挖掘杜甫诗歌里蕴含的“爱己”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加以启发,就能更好地发挥“杜诗”的典范作用。
爱护自己,在杜甫看来,首先要胸怀大志。关于这一点,在杜甫的《望岳》一诗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是杜甫在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科考落第之后写的。因为考试落榜,所以“放荡齐赵”。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还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诗作,可见其胸襟之旷达、志向之远大。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和孟子之所以都能成为圣人,与他们“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雄心壮志是分不开的。杜甫也一样,怀抱圣人的雄心,所以能在挫折面前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壮歌声。这就是杜甫爱护自己的写照。仇兆鳌在评价这首诗时引用王嗣]《杜臆》中的:“‘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眦’句,状眼界之空阔。”可见,在挫折面前,杜甫不但没有气馁,反而表现出实现伟大志向更为强烈的信心。杜甫的这种“爱己”精神,对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杜诗”这方面的主题,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爱护自己,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还要为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而努力拼搏。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传统儒家把“修身”视为实现一切理想的先决条件。杜甫出身儒学世家,因此早早就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游学修身。与上文《望岳》诗大约写于同一时期的《游龙门奉先寺》诗曰: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窥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这首诗的“诗眼”在“深省”二字,充分体现了杜甫奋发有为的“警悟”。
仇兆鳌评此诗曰:“闻钟发省,乃境心清旷,倏然而有所警悟欤。”杜甫在佛境中得到洗礼,感悟到自己所要得到的以及如何去得到。这种精神或者说道德上的洗礼需要我们去细心体会。正如仇兆鳌引用王嗣]《杜臆》中的:“人在尘溷中,真性沦隐,若身离尘表,其情趣自别。而又宿于其境,对风月则耳目清旷,近星辰则心神怵惕……勿浅视此深省语也。”所谓“勿浅视此深省语”,就是要感悟到杜甫所感悟到的。另外,唐代的士子要想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必须通过科举考试,特别是进士科的考试。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的《壮游》曰: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杜甫称自己年少时就开始步入文坛,而且文才可与唐朝的进士崔尚、魏启心,汉代的班固、杨雄比肩,这与唐代进士科考试注重文才的要求是相吻合的。当前,比起杜甫的时代,虽然各种考试还相当重要,但实现个人理想的途径却多种多样。只要学生愿意去拼搏,掌握真正的本领,自己的理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对于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来说,拼搏本身就是爱护自己的表现。
爱护自己,除了志向远大、勇于拼搏外,还要具备从容应对怀才不遇的心态。杜甫胸怀大志,一生追求“入世”,以便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唐朝到了唐玄宗的时代,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国运开始衰微。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对于这一切,杜甫都亲身经历过。因此,在这样的时代里,杜甫无路展志。可贵的是,面对人生的不幸,杜甫能从容应对。杜诗《旅夜书怀》曰: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杜甫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去成都,坐船下渝中时所作。这一年,杜甫已经五十三岁了。为避“安史之乱”,他携家人流浪异乡。就是在这样的窘境下,我们丝毫不觉得杜甫是一个可怜的人。他仍然传达给我们一种力量,教给我们对待怀才不遇的积极态度。他不怨天尤人,不无端发牢骚,而是从自身找原因。仇兆鳌引黄生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此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无所归咎,抚躬自怪”,正是杜甫的崇高所在。当今社会,很多人一旦遇到挫折,总是归罪于他人或社会,很少能从自身找原因。因此,我们应该从杜甫身上得到启示。
同时,面对自己的怀才不遇,杜甫还善于从古代的英雄那里找到知音,以排解自己的遗恨。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初至夔州时的《八阵图》曰: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仇兆鳌注引朱注:“子美此诗,正谓孔明不能止征吴之举,致秭归挫辱,为生平遗恨。”诸葛亮这样的英雄,人生尚且有遗憾,何况常人!杜甫深知这一点,故能从他心目中的英雄那里得到安慰。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杜甫类似的时作里感受到杜甫一生的悲壮美。如《登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就是在杜甫流落夔州的时候写的。这一年,离杜甫去世仅四年时间,其感伤可谓难以言状。仇兆鳌注引唐解曰:“久客则艰苦备尝,病多则潦倒日甚,是以白发弥添,酒杯难举。”然而,杜甫的坦然依然不减。古人有登高作赋的习惯,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作大丈夫。杜甫以“登高”名诗,说明其大丈夫的气概老而不衰。诗的前两联描写自然环境,虽不免凄凉,但这是自然的规律,人生也必然要面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坦然面对自己眼前的境况。因此,后两联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英雄末日,但却无怨无悔的悲壮之情。
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坦然地面对人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在这方面,杜甫不愧是典范。
总之,杜甫的这些诗作,抒发了他早年的雄心壮志,并叙述自己为了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然而,由于社会的衰败,游学修身之后的杜甫,最终还是找不到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但是,在怀才不遇面前,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杜甫因挫折而放弃自己对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就算他失败了,我们也感觉不到丝毫的悲伤。他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美。因此,对“杜诗”“爱己”主题的挖掘,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乃至学生的整个人生中,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连“自己”都不懂得去爱护,怎么能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一点,也许对我们当前社会上的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杜甫.杜诗详注[M].中华书局,1979.
篇3
[关键词]本意;宋人;诗歌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104-04
王祝英(1971-),女,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四川成都 610064)
诗歌是诗人表达情志的一种艺术形式。面对诗歌文本时,读者或阐释者希望通过阅读正确理解诗歌,获得诗歌的本意。诗人前文本状态下的创作本意,能否被读者或阐释者毫发无误地由文本而逆向追寻,这一直是阐释学关注和需要回答的问题。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的阐释方法,一方面肯定诗人之志(本意)是客观存在的,是一切阐释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又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在于读者设身处地的测度,而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志。这种阐释方法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继承与发展,宋人在诗歌阐释中努力探寻诗人的立言本意,显示出强烈的尚意倾向。
大文豪苏轼在《记子美八阵图诗》中记录了自己做的一个梦:
仆尝梦见一人,云是杜子美,谓仆:“世多误解予诗。《八阵图》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世人皆以谓先主、武侯欲与关羽复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我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意,此为恨耳。”此理甚近。
在他的梦中,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世人误解自己《八阵图》诗的本意表示不满,主动说明了自己创作的原初意义。这个梦代表了苏轼及宋人追寻诗人本意的梦想,希望能把握永恒不变的诗人创作本意。然而,这个梦想仅靠梦其实是无法证实的,因为不同的读者会做不同的梦,谁都无法说服他人相信自己的梦才是对诗人本意的唯一准确而权威的阐释。宋人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沉浸于梦中说梦,在阐释实践中分别从诗歌文本、读者主体、创作主体(诗人)三个角度尝试找寻获得诗人本意的有效方法。
一、超越言语的深观其意
诗歌文本是连接诗人与读者的媒介,诗人通过文本来表情达意,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来完成与诗人的对话。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他认为读者通过“披文人情”“沿波讨源”,在文本的语境中能追寻到诗人的本意。而对诗歌文本的阅读实际上是读者循着文辞、章句去理解文本整体语境,从而发掘诗人本意的过程,因此要解决文本中文辞、章句等部分要素与诗人之意表达间的关系。
孟子早就说过探寻诗人本意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指出文辞或文句之意与诗人之意——“志”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理解诗人本意,要不局限于文辞的字面意思,要感悟到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完成诗人本意还原的任务。苏轼在《既醉备五福论》中说:“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故其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而言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堪也。‘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是也。其颂美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容貌之盛,而民安之,以见其无愧也。‘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是也。”苏轼从读《诗》的切身体会中得出“不可以言语求而得”,需要从整体语境中“深观”诗人之意。《诗》中同是描写爵位之尊、车服之美、冠佩之华、容貌之盛,但诗人的意图是不同的,有的是讽刺,有的是赞美,这需要从诗中百姓对所描写对象“疾之”、“安之”的不同态度来表现。在苏轼看来,“深观其意”就是要考虑到上下文的关系,不要断章取义,要回归文本的整体语境,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龙协涛在《文学阅读学》中说:“同样一句话,在口语中,因发送者的语气和表情不同,所表达的信息就不同;同样一句话,在书面语言中,因上下文不同,即处于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信息也不同。”正可以作为苏轼这段话的注解。
篇4
大唐气象万千,诗意幽深。两宋金戈铁马,词风各异。唐诗宋词宛如一个无比瑰丽的大花坛,沉浸其中则流连忘返。朵朵花儿争芳斗艳,你我能不好好采撷一番吗?
有一朵花,花苞洁白,傲视群芳。他醉心于美酒,于是有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传奇。他闻名于奇想,于是有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佳作。他性情极高傲,于是有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语。他历尽祖国山河,四海为家,吟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诗雄奇飘逸,他号称“诗仙”。这朵白花便是李白。
有一朵花,黯淡神伤,露出几丝悲哀。他经历了安史之乱,为国悲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极为敬仰孔明,于是作下“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他对仕途丑恶极为厌恶,“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他晚年多病,不禁感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他漂泊不定,仕途绝望,便有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的诗沉郁顿挫,有誉“诗圣”。这朵花便是杜甫。
花坛的一处,土地荒芜,分明还有连年战祸留下的残迹。在那上面,盛开着凄美、激昂的花。
那是一朵怎样清新淡雅的花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她的婉约窈窕;“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她的豪迈不屈;“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她的委婉含蓄。她是离世之乱中的一位女词人——李清照。
篇5
不好意思,后辈打扰了,有些话藏在心里,积压多时,不吐不快。在这里,您就先耐着性子听后辈发表一下愚见吧。
千古江山,多少风流人物,唯独是您,让我敬佩至深,感受至深。论才智,古今无人能敌;论口才,天下数一数二;论功劳,能与您相媲美的少之又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短短十字,便已将您的过人之处摆在了一个显赫的位置。
我也明白,自古多少才子,喜欢过些与世无争的生活,独个儿感受万物的气息,这样的生活,自给自足,也够让人神往的。想当年,蜀主三顾茅庐,久立风雪中,为求能得到您的相助。怀着感恩的心,您身上的坚冰融化了,决心帮蜀主一把,等一统天下后再隐居。
“势分三足鼎”,使您才华毕露,声名鹊起。曹操便有使你“转会”的冲动。幸好您未卜先知,早把家人安置好,免了麻烦。大概天下间就有不少嫉才的人,您的出现让三国里的众多谋士患上“红眼病”,这种疾病在您的有生之年里,一直风行。天下两大谋士,除了您卧龙以外,还有凤雏庞统。有了你们的相助,一统天下的希望亮了一片署光。但所谓一山不能藏二虎,庞统的小心眼让您头痛不已。您尽量迁就,用您的宽广胸怀去包容他。宰相肚里能撑船,您当这个宰相也是游刃有余的。
看来大自然里存在一条不变的规律——好人总是早死。面对曰益冷清的蜀宫,您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怀着一种“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责任感,您又操起了统一的大旗。统一南方的过程中,您排除万难。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壮举至今无人能及。可是,您未免太心软了一点。蜀主也知,自己“生儿不像贤”,临终前嘱咐您在迫不得已之时抛开阿斗,让您去掌权。您认为这样做有失君臣礼节,有谋朝篡位之嫌,始终,您安守本分, 就算后主误听谗言,错传命令差点让您送了命,您也只默默忍受。
篇6
[关键词]文化意象 翻译 传递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39-02
引言
文化意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植物、动物,是成语、谚语、典故,甚至可以是数字等。语言文化意象是含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在语言中的形象体现,蕴涵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正如有人所说:“文化意象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
一、文化意象解析
作为各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文化意象已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们具有了相对固定且独特的文化含义,带有丰富的意义及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唐诗文化意象之多,俯拾即是,鸿鹄、硕鼠、牵牛织女星、杨柳、瑶池、辽西、寒山寺、羊公碑、秦淮河等文化意象无不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底蕴。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包惠南教授在其《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意象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融合。文化共性提高了两种语言的可译度,而文化差异给语言翻译带来障碍和困难。这些让作为反映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审美体验结果的文化意象的传递成为文化意象翻译的难点。
二、多种翻译方法在唐诗文化意象翻译的运用分析
翻译中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正如勒菲弗尔所说,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翻译研究,所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自己的讨论。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论上就要唤醒译者对文化身份的本土意识,从翻译策略上把对语言的字面转换拓展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内涵阐释。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意象在英语社会里出现了表达真空。译者运用直译、加注、换喻法等翻译策略使汉语意象进入到英语交际中。
首先,若文化意象在英汉语中引起的联想意义一样,那么,翻译时直译法就可以保留原来意象的形象特征和文化特色,并能扩充译入语语言的表达能力。了解唐诗中常用文化意象,读者在理解唐诗时就有一定的规律可行,翻译时可以直译这些意象。译者翻译王维的《渭城曲》中杨柳意象为“the willows”,直接把这一意象移译到译语中,杨柳代表别离,译语读者能感受到诗中那种别离之情。《哥舒歌》诗中“北斗七星高”一句,译者翻译为“…seven stars of the plough…”,恰好以形状译出了源语文化。虽然外国称北斗七星为dipper, Charles's Wain 或Big Dipper,但这种直译法能让读者明白所指为何物,传达了源语文化。
其次,翻译特有的汉语文化意象时,只译出喻义便于读者理解。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二乔”是历史上的美女,直译出来给译文读者的仅仅是名字代号而已。译者巧用“fair wife”,既道出二乔与周瑜的关系,又突出了其美丽(但二乔指大乔小乔二人,而译者只翻出了小乔)。
《泊秦淮》诗中“隔江犹唱花”中的曲被喻为“亡国之音”,译者对“花”这一文化意象采取了无标记项的归化处理,通过“the grief of the captive king”对“song of Parting Spring”形成的衬托,让译文读者领会到诗人对晚唐政治的讽刺与无奈。这种归化处理使读者不难理解“the captive king”暗指荒误国的陈后主,自然联想到“song of Parting Spring”(惜春曲)应该指“玉树花”。
再看张说的《蜀道后期》中“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洛阳这个历史名城令人想起很多美好事物,如牡丹之乡。若单纯音译LuoYang只是简单的地名词,是无法表达作者思乡之情,译文成功地翻译为“The wings of autumn they wait not for me, but hurry on thither where I would be”。译文中甚至没有出现“洛阳”这一词,但“where I would be”把诗人那种急切回家的心情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
再次,不同文化形成不同思维形式和表达习惯。若译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原古诗文化意象,译者可以将一种文化中的独特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读者熟悉的内容——在译入语文化里找到喻义对应或等同的形象,让译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相似的语义联想,获得相同的艺术感受。我们提及西风感觉寒风凛冽,但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西风却是温暖的代言人。中国诗人往往选择“松树”象征长寿,而西方诗人多选择“橡树”。
金昌绪的《春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中有“辽西”这一文化意象。译者翻译“辽西”为“frontier”,一定程度上正确建构了原诗基调,较为准确地传递了小妇人的心情,但同样存在文化意象的遗失。因为“frontier”只是一个泛指,可能造成译语读者“开拓边远地区的”的误解,而没有体现出“辽西”这个军事重镇的意象意义。
最后,有时在译入语中保留了源语的文化意象,但由于文化差异,单单音译或直译难以理解,如内容丰富的历史典故。译者过于注重专有名词字面上的对等,会影响诗词美学价值,为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采用加注法能恰当地传递文化意象。李商隐《嫦娥》诗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译文,译者用“you”代指嫦娥,且译文后加注阐释“…According to legend,the wife of an archer who had shot down nine suns…”,因此,译语读者能理解这个神话故事,明白嫦娥何许人也,领悟到诗人自比嫦娥,表达空有一番才学而不得施展的苦闷之情。
杜甫《八阵图》译文中“八阵图”被译为“eight-battle-formation”,译者加注“…separated named Heaven,Earth,Wind,Cloud,Dragon,Tiger,Bird and Snake formations,were designed by ZhuGe liang”。一般译语读者对诗中这个典故文化信息并非十分清楚,加上注释是很有必要的,能很好地处理译语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为译语读者提供文化背景以加深理解。
三、结语
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准确传递原文本内容、体现原文风格特点、符合译入语思维方式,译者才能圆满地传递唐诗中文化意象。因此,译者要具备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更要利用各种有效策略选取合适的语言材料,成为源语作者和译作读者认知语境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Bassnett,S & Lefevere,A.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4]黄宪芳.从《花》的英译文看文化内涵的传递[J].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
[5]舒奇志.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J].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
篇7
在任夔州、和州刺史期间,刘禹锡治政之余,凭吊三国、六朝之遗迹,创作了近二十首咏史诗。这些作品抒发沧桑之感,极富哲人意兴,成为怀古咏史诗中的名篇。如《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这首诗前四句写刘备创业盛德,后四句写刘禅守成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创业难,守成更难。同时也生动地说明了君主对于国家兴亡的作用和责任。又如《金陵怀古》: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贞一斋诗说》有云:“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看古人名作可见。”这首诗前两联不囿于追怀一朝一帝、一事一物,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即天险不足恃,兴亡在人事,亦即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二:“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无双”,即由该诗颈联化出。晚唐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李商隐《隋宫》中的“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花”,便脱胎于该诗尾联,由此可见该诗影响之深远。再如《西塞山怀古》:
王氵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关于此诗的写作,《唐诗纪事》有如此一段佳话:“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韦楚客同会(白)乐天舍,论南朝兴废,各赋《金陵怀古》诗。刘满引一杯,饮已即成,曰‘王氵睿楼船下益州……’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于是罢唱。”清代屈复在《唐诗成法》中评这首诗说“前四句只就一事言,只以‘几回’二字括过六朝,繁简得宜,此法甚妙。”纪昀说:“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可见后人对该诗研究之精和推重之切。这首诗于纵横开阖、酣畅淋漓的风调之中,重申“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之旨,指出历史上割据一方的局面定会结束,国家终归统一。含而不露,融贯古今,有意在言外之妙。
还有《金陵五题》。它们分别是《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江令宅》。这组诗之前有诗人自序云“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城》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颇为自许。事实也的确如此。这组诗中的《石头城》与《乌衣巷》堪称怀古咏史诗之绝唱,是无可企及的高峰。其诗如下: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这两首诗都是借描写金陵六朝遗迹而抒发人世兴亡之感,熔铸着诗人故国萧条、繁华不再的深切感伤,蕴藉含蓄,情味浓郁。《石头城》第一句写群山仍旧环拥着已废弃二百年、久已成为空城的故都,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第二句写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叹息着默默退去。“寂寞回”既形容潮水一涌一退的动态,也表现了潮水从拍打时的有声到退落时的无声,这单调的动态的声音,不断地反复,依稀传达出无穷的寂寞。三四句再把这种情味深化,升华为富有哲理的意象:“旧时月”仍如旧时,夜深照样升起,把清光洒向无人迹的空城;而这旧时月又曾照见过往昔多少繁华与风流!多情的夜月,传送给我们的是六朝如梦、盛时不再的信息。《乌衣巷》首句描述昔日车水马龙、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的荒凉冷落。第二句点出乌衣巷不仅映衬在荒僻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日薄西山的夕阳残照之中;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寞惨淡的氛围之中。三四句以燕子寻旧巢而写出昔日豪华的贵族府邸如今已是一片平民住宅。这其中蕴含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令人回味不已。后人受这首诗的影响和启示,再赋新篇。如元萨都剌的《念奴娇》中的“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北宋周邦彦的《西河》词更是通篇化用其诗意。
由于刘禹锡的始作俑,金陵怀古到后来成了咏史诗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时,更成为历代关心时事、一心入世的诗人词客常取的题材。不能不说这是刘禹锡对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次拓展,亦是对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大贡献。
刘禹锡的另外一些咏史诗,虽不及前述之作有名,但也与诗人怀古伤时的思想一脉相承,只是多了一分个人身世际遇的寄托。如《咏史二首》: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第一首借西汉任安不愿依附日益得势的霍去病,却留在势力渐微的卫青门下不肯离去的史实,歌颂了不肯降心辱志的志士;第二首指出即使是在汉文帝那样的所谓明君治下,正道亦难行,志士才人不得其位、不得其用,而曲邪小人却可安享富贵。这首诗直接启示了晚唐李商隐,使之写出了有名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又如《韩信庙》: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透过韩信功高震主而见诛的命运,不禁令人想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古训,顿生“伴君如伴虎”的喟叹。
刘禹锡的咏史诗作,是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历史观的形象反映。他在自己的哲学论文《天论》中,继承了荀况“人定胜天”的思想,用朴素的唯物论阐述了天人关系,明确指出“人之所能,治万物也”,天“非有预乎治乱”,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在天人关系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人自有其主观能动性;天并不能决定一切,也就不能决定各个朝代的兴亡交替,帝王对于治乱兴亡负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可贵的是刘禹锡没有把其诗当成自己思想的传声筒――简单的宣传工具,而是化抽象为具体,寓思想于形象之中,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具体的史迹来刺激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和欣赏能力,在审美的愉悦中来感受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这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亦是成功之处。
诚然,任何文学内涵的扩大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偶然。咏史诗到刘禹锡手里成为其情感宣泄的重要手段和得心应手的工具,并非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刘禹锡自云“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这种陈子昂式的幽默――“前不见古人”――并不是说没有古人,只是没有看见,或故意说没有看见,抑或看见了但不屑一顾罢了。
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且有诗为证的咏史诗人首推西晋诗人左思。他的《咏史》诗八首中的个别篇目抒写了自己旷达豪迈的怀抱,融古于今,猛烈地抨击了压抑人才的门阀制度。如其二:“郁郁涧底松”就是用“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之史实来喻今“世胄蹑主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实。
继左思的空谷足音之后,陈子昂高蹈而上。他的《感遇三十八首》中亦有个别篇章借古讽今。如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诗人拈出两则对比鲜明的历史故事,借乐羊为了贪立军功忍心吃儿子做成的肉羹和秦西巴擅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的史实,“刺武后宠用酷吏刑以逞也”;是一首有感而发,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喻诗。《燕昭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借燕昭王修碣石宫、黄金台招揽天下奇士并取得政绩的史实,寄托诗人对现实和个人遭遇的强烈不满。
大诗人李白在咏史领域也有涉猎。他的《古风》之三(“秦王扫六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全篇咏秦始皇之成败得失,规讽唐玄宗之迷信神仙,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古风》之十五(“燕昭延郭隗”)“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承陈子昂《燕昭王》之余韵,前四句咏史以寄托理想,次四句借成语以慨叹现实,末两句借历史写明出路,全诗寄托了怀才不遇的强烈感慨。《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则借吴宫荒来托讽唐玄宗沉溺声色、迷恋杨妃。这些诗借用历史人物和事迹,讽刺现实,宣泄内心的不满,寄托对理想的追求,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杜甫亦偶有咏史之作,他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在惋惜诸葛亮大业未成之时,渗透了诗人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另有《咏怀古迹五首》,借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怀念前人之风流业绩,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然而以上诸位的咏史诗,皆属不经意状态下的偶尔之作。这一方面表现在数量上与其作品总量的不成比例,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诗作中没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基础,因而其诗作尚停留在以历史为比兴的方法论的水准上。其诗作无论是咏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迹,都只是把历史作为借古喻今的工具,借历史之箭来射现实之“的”,借古人之酒杯来浇个人之块垒。而这种功利性的实用目的,又表现得那样急切与显露,以致没能拉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审美距离;而咏史诗又只有拉开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淡化掺杂个人功利性的创作意识,让欣赏者对其审美愉悦的同时得出对历史和现实都具有普遍参照意义的经验和教训。这种艺术上的自觉,这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纯粹意义上的咏史诗,使刘禹锡在怀古咏史领域卓然而成大家。
到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时代,唐朝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安史之乱前,社会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发展的;尽管也有不如意,但那只是个别的、暂时的、局部性的,因而面对历史人物和历史陈迹时,诗人们发出的联想与感慨也必然是个人和局部性的,这是时代的遗憾。这种时代的局限注定诗人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但到刘禹锡之时,社会衰颓已成定局,败象纷呈,民不聊生,加之其“二十三年弃置身”的经历,对江河日下的社会有更深的了解与体会,更兼其有思想家的深度,因而当他接触到历史和古迹时,便产生了有别于前人的苍凉之感和超前人的对历代兴亡教训的无限感慨。这是时代对诗人的馈赠。
总之,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成就高,影响大,在我国诗歌史上具有很高地位,使刘禹锡成为中唐大诗人之一。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67-02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悄然出现了一股“诵读文言文的热潮”,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简洁性,丰富语言的内涵,同时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但是,有些教师在文言文诵读中丢掉了教科书而另起炉灶,造成教学时间不够用,出现教不好、教不完的现象,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依托教科书,科学地选择文言文的诵读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1.研读语文教材,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内来。
细细品读苏教版12册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编者在其中已经合理渗透了文言文的内容,而且是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阶段特点去编排的。对12册语文教材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纵向”是按照“字、词、句、段、篇”来编排的,“横向”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低年段往往安排的有:“水乡、荷塘、月光”这类简单的韵文识字;“绿树、红花”“小桥、流水”这类“对对子”的形式;“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此类易懂的古诗,等等。中年段安排的有:“爱人者人恒爱之”一类的古代名言警句;“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寓言;《三字经》《三国演义》片段,等等。高年段安排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类古今贤文;歇后语、谚语;《林冲棒打洪教头》等名著整篇的节选,等等。
清楚了教材对于文言文的编排体系,我们便可以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对文言文的学习进行适当补充和深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学到“绿树、红花”这类“对对子”内容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日对月、风对雨、寒冬对酷暑、粗茶淡饭对山珍海味、数竿君子竹对五树大夫松”;学到“揠苗助长”此类寓言故事课文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古代寓言故事”作品……
2.开放教学内容的结构,从课文的生发点来。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文言文的诵读内容,必须给予“生长的自由环境和土壤”。因此,开放教学内容的结构,允许在课堂改变原先“既定的教学内容”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但是,也必须清楚: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渗透文言文的诵读”,也不是所有生发出来的都是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资源。个人以为,要想使生发出的“文言文诵读内容”成为有效的教学内容,需要两个原则:一要有助于“本篇课文核心价值”的学习,二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上《推敲》一课时,在学到“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时,有学生举手问:“老师,这首诗写的什么啊?我想知道!”这个“生发点”就是“价值资源”,既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执教者准确捕捉到了这个资源,把《题李凝幽居》出示在屏幕上:“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推”与“敲”的差别,体会“用词的精准”和贾岛的钻研精神。
3.采用“互文参照法”,从改编课文的原文版来。
“互文性”是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的,其基本内涵是“没有单独的文本,文本之间都是互相指涉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茱莉亚提出的“互文性理论”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言文诵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策略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是从古典文学作品中节选并改编而来的。在教学这类“改编课文”的时候,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主体的教师,就可以采用“互文参照法”,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渗透“原版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比如:苏教版六下《三打白骨精》一课,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点”。而改编的课文对于“白骨精变成老公公的形象”只有简单的一句:“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互文参照法”,适时地引入原文――“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这样,生动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学生也在诵读中提升了语言能力。
4.提高资源整合意识,从“主题”学习的留白处来。
“主题式学习”是当前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主要方式与策略之一,它围绕某一个“主题”,可以把散落的知识进行“主题式整合”,从而打通了“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年段与年段、课内与课外”,让学习内容“从点连成线,从线形成面,从面构成网”,使学生达到两个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和结构化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