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研究生的条件范文

时间:2023-04-09 02:1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报考研究生的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报考研究生的条件

篇1

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每年十二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属于淘汰选拔制,择优录取。修满学分后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全日制研究生是统招研究生学习形式的一种,与非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同属于统招研究生。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

2、全日制研究生报考要求如下:

(1)大学本科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报名参加。

(2)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3)成人高考毕业生

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两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者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成人高校应、往届本科毕业生成人教育学历是国家承认的,成人教育本科往届生可以直接以本科生的资格报考。而成人教育应届本科生由于报考时(每年的11月中旬)并没有取得本科学历,所以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不同于全日制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考本科毕业生,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无论是否已取得学位都能报考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自考专科毕业生自考专科毕业生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后工作两年后才有资格报考,有的学校还在此条件的基础上加上必须通过自考本科主干课程的规定,有的学校规定部分专业不招收大专毕业生。具体报考情况,考生应提前向拟报考的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

未取得本科毕业,每年12月份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之前,到本地招考办申请办理“自学考试在读考生成绩单”,以本科在读的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研究生,待来年4月研究生录取复审时,再出具正式的本科毕业证,确认考试资格以及是否被录取。

(5)党校函授毕业生

党校函授实际上是党为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而进行的一种内部培训。相对于国民教育(即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教自学考试等)而言,“进口”要宽一些,“出口”要松一些。有关文件规定:“党校函授毕业生不得享受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同等待遇”。具体考研规定请与所要报考单位进行确认。

(6)普通高校结业生与肄业生

从2002年起,高校结业生(没有毕业证,但没有完成所有的指定学业科目,有普通高校结业证书)可以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肆业生(在普通高校学习一段时间,完成部分的指定学业科目学习有普通高校肆业证书)根据不同学校要求执行。

(7)同等学历

通过本科段课程。

英语达到本科毕业水平。

要求或有科研成果。

复试时要加试两门专业课(对于以上问题,第一和第四是各招生单位的共同要求,第二和第三各招生单位则有不同要求)。

(8)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篇2

本科结业生考研需要满足的条件一、从拿到本科结业证开始,要拥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才可以按照同等的学历报考研究生。有一些高校把工作时长放宽到一年。

二、要遵循录取研究生的高校招生简章。如果某些专业规定不招结业生,那就不可以报考。

三、以本科学历报考的结业生,通过初试后要加试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具体难度方面和初试差不多,满分一百分,六十分即可通过。加试是走一个过场,但是必须要考。

四、如果在一些专业的核心刊物上曾经发表过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的专业期刊文章,那么就可以放宽要求,在复试的时候不需要再进行专业课的考试。

篇3

【关键词】考研热;就业;现状;对策

“考研还是就业,这是一个问题”,是我们经常从大三的学生口中听到的话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将即的时候会考虑是加入考研大部队,还是踏入社会寻找工作,甚至很多学生从来就没有想过去工作而是直接开始准备研究生的复习。随着考研热的兴起,“考研热”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如何理性面对考研,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考研现状

考研自1992年以来便不断地升温,持久不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考研大军,成为了高考之后的又一次人生转折,“据悉,2010年全国报考人数为140.6万,报名人数较2009年相比,增长12.8%;2011年全国报考人数为151.1万,报名人数较2010年相比,增长7.9%;2012年全国报考人数为165.6,报名人数较2011年相比,增长9.6%,”(注明出处,即参考文献)2013年全国报考人数为176万,比2012年增长6.3%。

四年数据的变化,不难发现考研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大学已不在是终极目标,它已经成为通往研究生考试的跳板,这种现象在各大高校十分普遍。

二、考研热的原因

(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持续高涨,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深造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专门人才,就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会时刻有危机感和落伍感。大学生在社会的压力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考研”大军,期望用高学历的筹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谋求到一份较好的工作,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就业压力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已大大增长。过去政府机关和国有大型企业是接收大学生的主要渠道。但近十年,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对毕业生的吸纳量在不断减少。再加上,从2000届毕业生开始,由毕业派遣证改为毕业报到证。这无疑进一步将毕业生推向了市场,增加了就业难度。

此外,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如今人才接收单位的主力军,私企也面临诸多困难,他们在人才的选择上条件也会更为苛刻,无疑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013年699万毕业生已让就业变得十分困难,2014年的727万毕业生让今年的就业形式更加严峻。大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广泛但不精,多处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境况,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一些学生希望以考研来延缓进入就业市场减轻就业的压力。

(三)从众心理

通过考研问卷得知,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于是否考研还很迷惑,大三的学生在下半学期才决定是否考研。多数人对于是否考研持观望心理,从众心理较强:有些女寝室是整个宿舍要么考研,要么不考研;也有些是同学考研,自己没什么打算也就跟着考研。从众心理也是考研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四)不满意本科专业或学校

有些学生高考发挥失常,或是填考志愿时出了问题,上的学校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他们立志经过考研考上自己理想的名校,考研就像一颗灯塔给学生们方向。

(五)招聘单位看重高学历

不可否认,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高学历往往能成为首次就业的“敲门砖”。此外还有部分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着“只看文凭不看水平”的用人观念,用人单位对高学历者不断追捧他们鼓吹:“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看,专科生靠边站”。社会上这种学历至上的用人风气已经深深影响到“考研”者的心态,许多人不得不将“考研”进行到底。

三、考研调查结果及问题

(一)考研动机不纯,过于功利化

许多大学生考研动机不纯,仅仅把考研当作日后找工作,谋发展的一个工具,而非为了追求学问、增长知识,这使得考研过于功利化。我们团队队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3%的大学生表示选择考研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就业平台,51%的同学考验目的是获得高文凭,而仅仅只有11%的同学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考验热使得“撞车”现象严重

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偏向于一些工作薪酬高、收益快的学科,而一些基础学科却遭到冷遇。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发现,多数同学都偏向于选择金融会计、计算机等应用类学科,而极少有同学选择哲学或是基础数学等长线专业作为考研专业,这不但使得热门专业出现撞车现象,报名蜂拥而至,导致人才由于严重失衡而有所流失,使得人才资源大量浪费,不利于大学生们自身的发展和对未来的规划,同时这种现象也未能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导致许多研究生毕业后依然能力不强,还使得高校风气受到了污染。

(三)对高校正常管理和教育有所影响

在备考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一味追求目的,仅仅为了考研而考研,在考研时期内甚至连日常上课都不去,这不但会影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同时也影响了高校的管理,破坏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对高校本科教育的发展也有影响。

(四)考研过于盲目,跟风现象十分严重

我队队员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考研十分的盲目,许多大学生是因为受周边同学或者老师的影响而填报,而并非自身经过严谨慎重的考虑后而做出的决定,我们收回的调查问卷中显示,55%的大学生对自己将要报考的考研专业了解不透彻,10%的大学生对自己将要报考的考研专业一点不了解,只有35%的同学经过仔细研究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对要报考的考研专业了解全面;48%的大学生们对自己考研具体目标方向都还不明确,15%的大学生对自己考研的具体目标方案完全无计划,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而仅有37%的大学生做好了详细考研计划;在考研的流程方面,67%的同学表明只是了解一点,知道大概的流程,而只有31%的同学明确表明自己很清楚考验的流程及其意义,甚至还有2%的同学表明完全不知道,只知道考研是一种考试。

(五)考研过程过于刻板,应试化现象严重

据调查,80%以上的考生都选择报名考研辅导班,并且十分信任这些教育机构,把它们看作通往成功的捷径,而这些辅导班的教育模式多为应试教育,单纯追求高分,在教育过程中多为题海战术,或是传授一些应试技巧,而却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使得研究生即便能够考上,自身综合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同时大学生考研过度依赖与信任诸多考研机构,也为许多黑机构、不法分子犯罪提供了机会。

(六)考研热使得研究生质量有所下降

由于现今的考研热使得报名人数蜂拥,且诸多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日益增大,而大部分的研究生们都是通过应试教育的方式考上的研究生,“考”、“研”脱节,重“考”不重“研”,使得部分研究生入学后心态浮躁,不专注于学业,专业思想淡漠,学习目的功利化、短期化,知识结构不扎实,且中国教育体制下高校都是“严进宽出” ,从而引起研究生质量下滑,很难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四、应对考研热的建议

(一)学生自身方面应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大学生应该加强人生规划,大学阶段应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想找工作还是考研继续深造,合理规划,朝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奋进。一旦决定考研,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考研热,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在坚持学好本科基础课程,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清醒认识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及能力,理性的参与考研,既不要盲目的追赶潮流,不切实际的一味加入考研队伍,也不要有自卑心理,放弃考研机会。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认识,摆正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关系,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双赢目标,为共同的学习营造和谐融洽、团结互助的氛围。

(二)社会整体方面应优化就业环境,转变人才观念

大学生考研考名校的现状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观有直接联系。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观发出的信息就是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薪酬也越高。这样广大应聘者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学历。于是,考研、考名校成为最佳途径。只有企事业单位转变人才观念,或者不以学历、名校筛选人才,考研热、名校热才能得以降温。同时,社会要优化就业环境,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信息平台。

(三)高等院校应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正确引导

高等院校应该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主动适应社会市场变化需求,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大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促进学生的自觉成长。最后还要落实就业指导工作,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指导体系。高校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理智应对考研热。大学生本身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很高的预期,但是在择业时会备受挫折,于是落差感和挫折感会使他们产生偏差。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四)各大高校应规范对考研生的管理

从系部工作来看,一是对参加考研生进行摸底登记,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考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指导,减少考生的盲目性;二是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诸如集中调整宿舍、开放一些时间长的自习教室等;三是适当性的开设考研辅导班和考研讲座。这些措施有利于考生课余时间专心致志的复习,减少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冲击。从学校工作来看,一是在本科教育中增加学生自选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管理中增加对报考研究生管理的附加条款;二是加强对一些遵章守纪、成绩优秀学生的宣传表扬;三是增加一些考研方面的图书专业资料等,使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纳入正常的渠道,并真正重视该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章晓莉.“考研热”背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7):59-61.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考研 就业 抉择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198-01

考研或是就业,对于每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沉重而又无法逃避的话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使得原本就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本科毕业生的学历优势不断降低。从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之后,“考研热”随着“就业难”的加剧更是愈演愈烈,考研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得考研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焦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显示,近5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2009年有610万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4.6万人,录取比例为2.9∶1;2011年有660万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51.1万人,录取比例为3∶1;2013年有699万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76万人,录取比例为3.3∶1。由此可见,本科毕业生的考研压力也在持续增大。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若选择就业,本科学历含金量不高,在求职大军中竞争力不强,难以找到满意的职位;若选择考研则可暂缓一时,但两三年后的研究生就业形势会有怎样的变数又难以预测。这正是多数大学毕业生面临选择时的两难境地。因此,面对考研与就业,大学毕业生应该在当前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下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抉择。本文将通过分析社会现状,对考研与就业做出客观的分析比较,进而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己,最终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之路。

通过对我校2014届毕业生的了解和调查,以及对部分低年级学生的访谈得知,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术追求,喜爱所学专业,想要在本学科领域继续研究,期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2)逃避就业,习惯了大学校园里舒适安逸的生活,无法忍受找工作的纷乱复杂和巨大的压力;(3)曲线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继续读取研究生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4)改换专业,部分同学被大学录取到一个自己不喜欢或就业前景不理想的专业,考研可以重新选择专业;(5)学历情结,多数为背负着父辈的期望;(6)为未来增加筹码,人才高消费是未来的趋势,今天的人才市场上还是本科生在“扛大头”,明天也许就演变成硕士生的天下,趁年轻多拿一个学历,未来更有保障。

一 考研能否规避就业风险

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面对如此庞大的“研民”队伍,就业指导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乐观。他们解释道,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录取增长率仍不能满足以更快速度增长的考研人数需求。首先,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仍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相当一部分考研学生落榜,同时也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机遇期。其次,即使研究生顺利录取,两三年后毕业时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也很难预测。最后,研究生毕业后,学历起点高,就业定位会更高,但其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却几乎仍为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则更不利于就业。因此,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风险。

二 你是否具备考研的资本

一位已经就业的本科毕业生结合自身经历建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劣势,充分评估自己,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如不适合考研,或没有竞争的优势和实力,则应该牢牢把握现有的就业机会。两年前,这位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足,由于自制力不强和身体原因,在考研中名落孙山,同时也因为考研错过了多次较好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考研。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做任何事情的先决条件。考研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考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考研准备过程中,复习资料及形式名目繁多,图书资料、复习班费用及到考研学校路费等均不可小视,还有研究生录取后的学费。因此,经济负担也应予考虑。

三 先就业再考研

部分同学称考研队伍如此庞大,竞争如此激烈,倒不如先就业。若工作过程中发现知识累积不够,个人发展受限,再有针对性地考研究生。不少专家也认为,“先就业再考研”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若有较好的就业机会,经过一定的职场历练,基本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再进一步求学,更加有的放矢。而且这时自己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担心读研给家庭带来过多的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选择考研或就业要因人而异。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定论。每个人的学习、身体、经济乃至个人特点等方面的条件各不相同,关键是要把握自身特点,为自己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最合适的选择,走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南熙、张南翔、韩娜.大学生考研与就业抉择的博弈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2):77~80

篇5

关键词:考研;教学质量;学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生科院近四年来,已有100多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录取比例逐年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我校“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办学成果。以生科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从2007年到2011年,五届共考取国内外研究生80名,其中0303班的章程同学已获得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博士学位,0602班的付凯同学在武汉大学硕博联读。今年,07级报考201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上线率达30%左右。2011年本专业共考取硕士研究生22人,其中考取“985”、“211”学校的有13人,占考取比例的59.1%。作为三本院校的理工科专业,能取得如此的好成绩,这源于生科院考研措施得力,服务到位,学风优良和学生的刻苦精神。为做好学生考研辅导和服务工作,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及时建立考研联盟群,及时考研信息,组织各类座谈会,极力营造考研氛围和教师的无私辅导。

一、以考研工作为抓手,促进学风建设

(一)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

学院领导对考研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倡导和鼓励,并在多种会议上反复强调抓考研的意义和重要性;以考研作为突破口,促学风建设,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自始至终抓各项工作的布置与落实,组织制定辅导计划。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使师生对考研工作充满信心;各部门积极配合,为推行考研工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二)认识统一,加大支持力度

教师们对考研工作认识统一、态度积极、坚定。以考研促学风建设,以考研提高教学质量,以考研树立学院的品牌,是全院上下的共识。院领导班子对考研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人力、物力上都大力支持。学院专门协调骨干优秀教师进行考研辅导,并不计报酬,随时随地主动辅导;同时跟踪备考全过程,包括考后自愿的调剂等。这些教师为考研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辅导教师们团结一心,师生们密切配合,共同奋战,使各门课的辅导都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精心组织,措施得力

具体措施主要有三:一是做好宣传动员。召开考研表彰暨动员大会,邀请学院最有成效的考研学生、重点大学在读研究生的我院往届学子出席,与学院广大学生交流互动,为学生就拟定复习计划、选择考研院校、收集学习资料、应对初试复试等问题提供帮助。二是提供针对服务。最大限度地为考研学子提供服务帮助,为其创造良好的考研条件,在教学、评奖评优方面出台一系列的保障、激励政策;尝试根据学生考研需求,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强化相关课程力度。三是建立奖励制度。

(四)热心指导,把握机遇

随着本科生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考研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选择报考学校是很关键的一环。有些同学尽管很优秀,但由于选择报考学校的不合理,可能与研究生失之交臂。对此环节,我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许多任课教师给予学生热心指导,向考生推荐学校与专业方向。实践证明,我们这种做法是有效的。让学生少走了弯路。

(五)平时抓质量,考研出成绩

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也不是靠最后的考研辅导所能达到的。学院不定期召集领导班子、专业系部主任、素导等参加的育人联席会议,强调全员育人的重要性,教师联系班,尤其是近几年,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对各门课程高标准要求,对备、讲、辅、改、考、研各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把考试关,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如生物工程专业,考研比例逐年提高,仅07级报考201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有30人,23人达到教育部公布的分数线,其中21人过了A区线,2人过了B区线,考研上线率达30%以上。今年考研取得的优异成绩更是我院教学质量提高的具体反映

二、激励教育,自信自励,培养永攀高峰的成功人才

(一)激励教育触发考研热情,创新训练提供成功助力

生科院进行“一研、二创、三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度重视本科生考研工作。为了提高考研录取率,院里制定了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及激励政策,着力营造考研良好氛围。通过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出国经验介绍会等,向学生介绍学习经验、传授学习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提供考研相关的动态信息,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尤其是教师和校友资源,为学生考研提供系统、周到的帮助和服务,努力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同时,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全面推行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对三、四年级学生侧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生科院生物工程系通过推行本科生科研训练(学生参加老师科研)、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课程设计),举办大型仪器培训班等(举办仪器操作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让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通过全程科研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志向,获得自主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从而立志继续深造。在考研前召开考研情况分析会,根据报考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考研指导。

(二)自信自励增添挑战勇气,会学乐学体验天道酬勤

我们从入学教育就开始定期组织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新生与教师,新生与英语四、六通过的大二、大三的学生,新生与在各个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的本专业毕业生的座谈会,考研报名前的动员会以及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这些座谈会,使低年级的学生尽快树立信心、确立目标、尽早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学习。在各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的我院毕业生座谈会上,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个人的兴趣、坚持、全力以赴和团队的协同作战是事关考研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是要自信,要对自己有信心。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全身心投入,为之而奋斗。有的同学以 “复习的时候不要太高估自己 ,考试的时候不要太低估自己”鼓励自己。其次,要耐得住寂寞,复习要有计划。一个月,一个星期,一天,详细到每个时间段。对自己的复习进程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可以将计划提前一段时间,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对于薄弱科目,要及早动手准备。考研要耐得住寂寞。不论结果如何,至少你不会遗憾,因为在整个坚持的过程中,你已经让自己获得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的一种品质。三是注意身体,正确面对压力。考研生活确实很辛苦,可是也有快乐的一面。在大学里有这么一段为了理想而坚定奋斗的时光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考研不仅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更能获得人生宝贵的锻炼和磨砺。四是团队合作、相互扶持效果更好。考研路上,老师、师兄师姐、乃至陌生的同学,他们的关心都将给备考者极大的支持。有同学说,当时,我们一起考研的有三四个,大家会共享资料和信息。每天晚上回宿舍时,一路走一路聊,谈心情,也互相讨论没看懂的知识点。彼此受益匪浅。

三、对考研工作的建议

对今后如何做好考研工作,使考研工作健康发展,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1. 在课程安排上,学校应合理安排大四的课程或实习,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甚至可以考虑,在第七学期考研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任选课程,只通过考试就行。对考研必考的核心课程,不管因什么原因而误的课学校应允许补上。

2.学校应增设英语、数学和政治等相关基础课程选修课,除按规定计算教学工作量外,对考研成绩上线率高的课程任课教师予以奖励,并立项资助这些课程的教学团队研究考试大纲及课程内容。建议增设“科技英语”这门课程。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定期邀请外校的知名导师,来校作报告,帮助学生更好了解相关学校情况,而不是盲目报考。开辟并逐年增加考研专修室,供考研同学复习专用。并在每学年调整学生寝室时设定一定数量的考研寝室,准备考研的学生可自愿申请,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安排。

4. 学院针对考研工作组织专项辅导培训,为参加考研同学安排业务能力较强的指导教师,负责考研学生专业课程、考研技巧、考研方向等方面的指导。

5. 开辟专门的考试复习教室,考研的学生凭相关证件可以到该教室自修复习,以便学生有一个安静稳定的学习环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工可协同后勤部门设立专门的“考研寝室”,尝试让考研的学生相对集中住宿,以便于学生有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生活境,并根据他们的学风表现和成绩状况,再进行适当调整,

6. 希望学校成立考研工作室,负责及时提供导师信息,为学生报考提供便利。

篇6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是最好的武器,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在工作后,也有很多人想要考取一个研究生学位,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竞争技能,从而获得一个更加远大的前程。

       现在距离2017年考研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很多在职人员虽然有考研想法,但是却对考研常识一知半解,只得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在职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多数是想拿到硕士学位证书,那在职研究生的学位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有什么区别?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含金量有多高?关于研究生的分类、学科划分、证书区别、match培养方式、就业前景、报考形式等你都清楚么?

-1-

脱产研究生VS在职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按照学习方式划分,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两种。

 

全日制研究生,即周一到周五正常工作时间上课的研究生,概念基本上等同于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脱产学习的脱产研究生,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

非全日制研究生按照入学和考核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包括参加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和单独考试取得硕士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与脱产研究生获得的学位证书是一样的,但他们也有一些区别,具体来说:

1.上课时间

      脱产研究生是脱产全日制学习;在职研究生是利用非工作时间,比如周末时间进行学习。

2.入学及毕业流程

      脱产研究生需要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被目标院校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考试属于淘汰选拔制,择优录取,修满学分后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参加研究生课程不需要入学考试,学分修满,就可以获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硕条件者,通过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后,同样获得硕士学位。

3.获取的证书

       脱产硕士研究生最后能够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是双证书,分别代表学位和学历;在职研究生最后能够获得与脱产研究生一模一样的硕士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改革后,硕士学位证书后面多了非全日制字样。

此外,脱产研究生偏理论,侧重基础理论知识,在职研究生则侧重论文,考试难度就相对降低,但有工作经验。从学习时间上来说,在职研究生整个进修过程也要2-3年,与脱产研究生差不多。

-2-

学硕、专硕,傻傻分不清楚

 

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偏重于理论学科类,授予的学位也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则培养的主要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倾向于实际操作技术类。

 

       大部分学硕现在还是院校统考形式,入学统一考试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院校统考历来已久,学习参考的资料很多。学硕选择面比较广,奖学金比例比较高,进高校就业和考取博士很有优势。学制一般为三年。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之前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2016年,十月联考被叫停,就只有年初统考一次机会了。专硕又分全日制专硕和在职专硕。全日制专硕的招生考试是12月份的“统考”,在职专硕的招生考试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工商管理硕士等个别少数专业也可参加1月份“统考”)。全日制专硕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非全日制专硕士则只颁发学位证书(个别少数专业除外)。从社会的认可度看,社会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认可度非常高,但是对在职专硕的认可度低。

-3-

在职研究生的考取方法

 

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结束后可以获得双证(毕业证+学位证),非学历教育没有毕业证,没有学籍,申请通过可获得学位证。

单独考试:获得双证

       每年1月随统考进行,考试试题由招生单位独立命题,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具体要求是: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五月同等学力:无学历证,有学位证

      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同学,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达到学校要求的成绩后,将取得《结业证书》。在通过“每年5月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后,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此学位含金量等同于全国统一研究生考试获得的学位证书,并受国家承认、社会认可,跟全日制研究生硕士学位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1月法律硕士:双证

      这里所说的法硕考试属于学历教育,随一月份的全国统考一起进行,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1月法律硕士报考条件和全国统考条件相同,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除此之外需要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才可报考。这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1月工商管理硕士:双证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研究生进修班:无学位证,无学历证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教学形式,不能直接与硕士学位挂钩,不发毕业证书。

篇7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简章

为了吸引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我院博士研究生生源和选拔质量,建立更加完善的优秀生源选拔机制,强化导师与学科点负责人在吸引优秀生源和博士生招生选拔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加强对考生在报考专业研究中的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及发展潜能的考核,化学化工学院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报考兰州大学化学一级学科的普通招考考生和硕博连读考生。

二、申请程序

(一)申请条件

按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报考条件执行。

(二)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17年12月1日-12月31日

报名网址:gms.lzu.edu.cn/admission/accessSignup.do

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网上报名系统要求进行报名,详细情况和有关要求按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报名须知的要求执行。

(三)报名考试费

根据甘发改收费〔2010〕1915号收费标准,报考普通招考方式的已获硕士学位和应届硕士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200元,报考普通招考方式的同等学力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290元。硕博连读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110元。报名考试费在报名时通过网上缴纳。

未按期缴纳报名考试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兰州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考生报名前请自审资格,网上缴费成功后,所缴纳的报名考试费不再退还。

(四)申请材料提交

考生通过EMS或直接将有关报考材料于2018年1月9日前寄(送)到化学化工学院办公室(资料楼306)。逾期未寄(送)到者,将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若发现考生提供的材料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将取消其考核或录取资格。

1.普通招考考生需递交的申请材料(均不退还,按以下顺序排列)

(1)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网上报名信息确认表: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博士生网上报名信息,需本人签字确认,并粘贴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1张。

(2)专家推荐书2份:原则上由熟悉考生基本情况的本学科专业领域内的2位具有教授职称及以上的专家作为推荐人独立填写。

(3)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或其他英语能力考试证书复印件,

(5)本科及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加盖公章有效)。

(6)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交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研究生证复印件。

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者,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复印件。

(7)已获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论文正式录用函)或著作、专利、获奖证书等复印件。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生则须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结果和详细摘要。

(8)个人陈述:包括已开展研究工作的详细介绍和创新点,结合自己已有研究和报考导师的研究方向撰写一份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设想。

同等学力人员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1)已修硕士课程成绩单;

(2)中职或中职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若为公务员,请出具公务员身份证明);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兰州大学当年博士研究生考生报考资格审核表》;

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考生,须提供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同意在职培养。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还须提交由考生所在省教育厅民教处(或高教处)审核签字盖章后的“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2.硕博连读考生需递交的申请材料(均不退还)

硕博连读考生除了须提交上述1.中的(1)、(2)、(4)、(5)、(7)、(8)规定的材料外,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1)兰州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硕博连读考生专用)。

(2)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五)考生申请资格审查

学院根据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照上述各项申请条件进行审核(凡材料不全或不真实者,将取消其报考资格),通过审核后报研究生院备案。申请资格审查通过的考生,方可进入考核等后续阶段。通过审查的考生名单将于现场确认前10天在化学化工学院网站上公布。

(六)报名现场确认

1.确认时间:暂定2018年3月17日

2.确认地点:化学化工学院306办公室

3.确认对象:普通招考方式的报考考生(硕博连读考生不进行现场确认)。

4.有效证件:

(1) 准考证(自行从报名系统中打印)。

(2) 考生本人居民身份证件原件。

(3) 考生本人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持研究生证原件)、境外学位证书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报告原件。

(4) 提交申请材料中其他有关材料原件。

■以上证件和材料不全者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其报考申请资格。

三、考核与录取

(一)申请材料考核(满分100分,占30%)

学院按专业成立申请材料考核小组(包括考生报考的导师,一般不少于5人),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考核,并给出成绩。

(二)笔试考核(满分100分,占20%)

笔试考核主要分为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英语两方面,由学科点统一安排和进行。

1.专业基础知识:主要考核考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指定参考书,考试时间为1小时,满分100分,占最终成绩10%。

2.专业英语:主要考核与化学学科相关的专业英语翻译与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形式为英译汉、汉译英两种方式。不指定参考教材,考试时间为1小时,满分100分,占最终成绩10%。

以下考生可申请免笔试考核。如果获批则以满分记。

(1)硕博连读考生;

(2)考生发表过SCI文章。考生为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

3.同等学力考生还需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政治科目考试(参考教材参见兰州大学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中政治科目指定的参考书目),以及本学科组织的两门加试专业课考试(考试科目为:仪器分析、化学综合。均不指定参考教材)。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最终成绩,有一门加试科目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三)面试考核(满分100分,占50%)

主要考核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创新能力、科研潜质、心理素质与综合素质等。所有报考的考生均需参加这一环节的考核。面试考核小组由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者组成(不少于5位)。主要过程如下:

1.面试时间:25分钟;

2.面试内容:采用PPT形式,每位考生的介绍控制在10-15分钟。内容包括:考生个人基本信息(含毕业学校、专业、等),已开展科研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含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途径、主要进展及其本人的主要贡献等);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设想(结合提交的相应书面材料进行)。

3.面试小组成员提问与考生回答问题。

最终成绩=申请材料成绩×30% + 笔试成绩×20% + 面试成绩×50%

(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对复试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学院党委组织参加复试的考生如实填写《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表》,并对考生填写的考试作弊等受处罚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安排专人(包括党政干部、复试小组专家、导师等)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通过与考生面谈的方式,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并给出考核评语和考核结论。考核成绩不记入面试成绩,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体检

体检地点:兰州大学校医院。

体检时间:根据学校和校医院安排现场确认时通知

体检不合格者或未参加体检者不予录取。

(六)录取

在学校下达给本学科当年的博士生招生指标内,按导师本年度博士招生名额指标,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报考每位导师的学生最终成绩排名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确定拟录取名单后在学院网上公示。最终录取名单以学校和教育部审核通过的为准。

复试成绩不及格者(笔试成绩 + 面试成绩<120分者,或面试成绩<60分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者或未参加体检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四、招生纪律

参加笔试的命题教师和接触试题的工作人员均须严格执行试题的保密规定,在开考前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员泄露笔试考卷的试题内容。

整个考核过程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对考核过程实行领导和监督,并主动接受学校纪委、监察处和研究生院的监督,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教学〔2008〕1号)规定。除考试大纲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划定考试范围,本学科任何人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及考研辅导活动(包括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活动)。

对在招生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有舞弊行为或给招生工作造成损失的人员,将由学校有关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理或处分,直至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五、联系方法

联系部门:化学化工学院办公室

联 系 人:周继安老师

学院网址:chem.lzu.edu.cn/

联系地址: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资料楼306办公室

邮政编编: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5285

篇8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 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5]李秀兵,姚秀颖,何振雄,等.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4-71.

篇9

小玲曾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工作已经5年了。去年9月,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公司被迫倒闭。失业的小玲先后应聘了几家公司未果后,产生了考研的念头。小玲说:“自己只是普通的本科学历,在未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硬件条件不行很难和别人竞争。目前到处裁员,恐怕这几年都是淡季,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充实一下自己,也可以躲过这次金融危机。”

毕业后,小玲已经5年没有摸过书本了,再次面对沉重的考研压力,已经28岁的小玲明显感到力不从心。考过英语后,小玲很沮丧地意识到今年的研究生估计是没戏了。她打算明年好好复习,再战一次。

除了小玲这种“大龄考生”以外,今年的“夫妻考生”、“妈妈考生”也为数不少。孙女士婚后一直忙着照顾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充电。“工作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这次报考清华大学的MBA硕士,就是想充实自己。”孙女士的丈夫老王在一家德企上班,金融危机对他所在的行业冲击很大。虽然目前还没有降薪,但老总已内部打过“招呼”,春节后可能裁员。“读研能够提升日后的求职砝码,如果这次有幸没有被裁,就继续上班,如果不幸被裁,正好抓紧时间上课学习,两不耽误。”老王说。

已怀孕四个月的沈卿(化名)在一家银行做销售工作,考研对她来说可谓“一举三得”:一是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二是受金融风暴冲击,公司业务量锐减,怀孕后公司给了她更多的休息时间,正好可以用来专心学习;三是一旦考上,可以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也有很多好处。

其实每逢经济萧条或危机出现的时候,很多失业的人都会去学校回炉读书。本科学历的人去念一个硕士,有一个硕士学位的人再读一个其他专业的硕士,多学点技能总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能够增加你的实力。从长远来看,沿着自己的兴趣来发展,才能把你变成一个不可替代的复合型人才。你在知识上付出的学费,迟早都会收到高额的回报。可是如果单纯是为了躲避目前的就业和工作压力而选择考研的话,则会得不偿欠。尤其是对于一些大龄在职考研的考生来说,更是如此。

首先是研究生考试的难度在逐年加大,如果对自己的实力和应试能力没有一个客观评价的话,盲目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考研,只能是浪费时间。其次,读研大概需要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外部就业环境会不断地变化,对于年龄不占优势的大龄考生来说,未来再就业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第三,对于有家庭负担的部分考生来说,这三年的经济压力也不可小视。

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光是这些在职考生,对于本来就面对就业难问题的应届大学生来说,更足雪上加霜。2009年我国将有611万高校毕业生,比2008年增加了52万。“毕业就失业”成为现在大学生的口头禅。

这次危机对金融、房产等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打击最为明显,与这类行业相关的企业,校园招聘明显比往年少很多,不少毕业生临时决定走考研之路。

一位同学很无奈地说: “本来我们不少同学都把目标锁定在了保险公司和一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是今年这些公司似乎都销声匿迹了。先读个研究生再说吧。金融危机过去了,也许会有机遇!”

学建筑设计的小王说: “在这个行业,资历比学历有用。以前,测绘、室内设计、园林规划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非常好找工作,有的还能有几份兼职。但现在,班里有一多半的同学都要考研了。”

不过,对于读研以后的预期,考生们普遍比较看好。大部分同学认为: “金融危机是暂时的,过两年一定需要更多的金副类人才。现在考研,正好避开就业压力,还可以混得一张文凭,两全其美。”

其实考还是不考这个问题,如果考生纯粹从直接利益角度来衡量,是判断不出结果的。在目前的形势下,更需要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静下心来问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如果对研究很感兴趣,那么就继续读硕、读博;如果没有研究兴趣和能力,那么就先找工作积累经验。不要指望混得一张文凭,有了高学历,就可以有好工作,就可以拿高薪。目前社会上研究生相对过剩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所学专业的就业要求。总之,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不管是对于工作过的白领们,还是应届的大学生们,考研都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各方面的条件,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旦下了决心,就要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篇10

中央戏剧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高级戏剧、影视艺术研究人才。其应具备坚实深厚的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修养,能从事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理论及实践等领域研究,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前沿研究,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创见,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文化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创作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详见专业目录);学习年限均为3年。

学院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录取的非全日制博士应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遵守学院考勤制度,服从学院课程安排。

三、报考条件

(一)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二)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考生在资格审查(现场确认时进行)时必须已获硕士学位,否则按同等学力对待。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可打印后签字,须提供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五)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当提交已学过的硕士学位课程证明材料(证书和成绩单)和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学术论文全文(论文内容为相关学科领域,字数在20000字以上,论文在知网可查;不包含待及用刊证明等),并须在复试阶段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中国话剧、外国戏剧),成绩合格(不低于60分)方能录取。

(六)现役军人应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有关报考要求,遵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现场确认时提交大军区政治部盖章同意的《军队干部报考普通高校研究生登记表》)

四、报名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入学考试2018年实行“申请-审核-考试”的考试方式。请务必认真阅读招生简章及附件,完成以下报名环节,并按照要求提交报名、审核材料。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报名信息无效,不予准考;未通过考试资格审核的考生,不能进入以下(三)(四)环节。

(一)网上报名

时间:2018年1月5-11日(截止时间为1月11日22时)。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方式:

1、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入“博士网报”页面,按照要求填报个人信息,上传照片。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按照要求填写附件《课题研修申报书》,并发送电子版(word格式)至邮箱:bszs@zhongxi.cn。考生可同时提交公开发表的(相关学科领域)论文及艺术实践证明等材料(word格式)。

3、《专家推荐书》须由专家本人填写并亲自发送电子版(word格式)至邮箱:bszs@zhongxi.cn,须在邮件标题中注明被推荐人姓名。

4、港澳台考生参加网报,报名手续同祖国大陆考生,须经港澳台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核后参加现场确认;外国来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考生不参加网报,须经留学生管理处审核后参加现场确认。(港澳台学生工作办公室、留学生管理处电话+86-10-56620498)。

(二)考试资格审核

1、学院对考生提交的《课题研修申报书》组织专家进行匿名评审。每位考生的《课题研修申报书》由三名专家评审、其中两名评审专家评审成绩为7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考生所报考的导师、考生的硕士生导师以及推荐专家执行回避制度。

2、综合考生的《课题研修申报书》评审情况、《专家推荐书》、先修学历、考生提交的论文及艺术实践证明等材料,确定通过考试资格审核考生名单;

3、通过考试资格审核的考生名单,于3月20日前在中央戏剧学院官网公示。

4、考生的《课题研修申报书》所确定的研修课题,即为考生在学期间的研修课题,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得修改。

(三)汇款支付报考费

考试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汇款支付报考费。

汇款日期:2018年3月21-28日。博士研究生入学报名考试费标准为200元/人、考生以银行汇款的形式汇到我院账户(汇款时应注明“博士生报考费”及考生本人姓名)。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东城支行;户名:中央戏剧学院;账号:332456018721。

港澳台考生及外国来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考生报考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现场确认

1、时间:3月27-28日,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公楼一层),联系电话:010-56620342。现场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赴现场进行。

2、《2018年博士生报名登记表》,在研招网报名系统中填报信息后,在系统中生成、打印本表,报考定向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由本人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在表中相应位置签署“同意报考全日制脱产学习定向博士研究生”或者“同意报考非全日制脱产学习定向博士研究生”(所填写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应与本人报考的研究方向相符)的意见,并签字盖章。应届生由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非院系)签章,档案在人才市场的往届生由人才市场签章。公章打印无效,电子签章无效。未提供上述签字盖章材料者,不予准考(港澳台考生无须盖章)。

3、考生须于现场确认时向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下列材料纸质版:

(1)填写、签章完整的《2018年博士生报名登记表》,交验身份证原件,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以及三张本人照片(2寸彩色证件照);

(2)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教授(或专业技术职称水平相当的专家)的推荐书(推荐书中需按要求提供专家的联系电话,推荐书使用中文书写,手写签字);

(3)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论文评阅意见书和答辩委员会决议等(应届生只需提供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

(4)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并交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入学前应当出示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毕业证书原件,并补交复印件。凡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取得学历/学位者,需于报名时出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提交复印件。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不提交上述第3项材料,需提交已学过的硕士学位课程证明材料(结业证书、成绩单)和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学术论文全文;

(6)《课题研修申报书》,以及与所报考专业有关的论文(限已经公开发表的)、艺术实践证明材料;

(7)汇款收据(交复印件,验原件)。

网上报名信息通过审核、规定日期汇款支付报名费、现场提交的材料经审查符合报考条件后,发给准考证(时间另行通知)。

五、考试

(一)考试科目

(1)外国语。(2)政治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政治理论)。(3)业务课3-4门。(4)口试(面试)。(5)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6)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中国话剧、外国戏剧)。

报考导演系的考生,“导演理论”科目须成绩合格(满分100分, 70分及以上为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考试;“导演理论”成绩合格者名单将于“导演构思”科目考试前通知考生。

(二)考试时间、地点:2018年5月7-11日,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中央戏剧学院。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体格检查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具体组织办法,本院另行通知。?

七、录取

(一)除《中央戏剧学院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注明外,每位导师招生人数最多不超过两名,学院预计招生总数不超过28名。招生人数如有变化,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本年度博士招生计划为准。因专业目录中所列每位导师的招生人数之合,大于教育部最终下达给学院本年度的博士招生计划,博士生导师最终招生名额的确定,按《中央戏剧学院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名额的规定》(见附件2)执行。因上述原因(总)名额所限,可能会出现导师名下第一名不能录取的情况,请考生认真阅读文件,了解学院文件后审慎报考。

(二)我院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以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排序,并综合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业务素质、科研成果与身体健康状况等情况,确定拟录取名单。

入学考试成绩排序依据为:

1、各科考试成绩均达到我院合格标准的考生,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名(按导师分别排队);各科合格标准在考试结束两周左右划定、公布。

2、总分折算公式:“外国语+中外戏剧名著分析+业务课考试科目2+业务课考试科目3+专业面试(口试)。

总分相同按专业面试(口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外国语口语听力测试和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计入总分);总分、专业面试(口试)成绩均相同的按照《中央戏剧学院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业务课考试科目3”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名。

学院将按照《中央戏剧学院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公布的导师招生人数要求,且符合《中央戏剧学院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名额及岗位工资标准的规定》,进行拟录取工作。

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除符合上述条件外,在本专业方向内,按排名先后,经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 并综合考虑学院学科发展情况后,进行调剂拟录取。

未尽事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

(三)拟录取原则及名单向社会公示。我院确定的拟录取名单须经北京教育考试院审查通过后,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给考生本人。被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我院规定时间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我院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除外),取消入学资格。

八、报考费用及学习期间的待遇

考生的报考费、体检费和食宿费均由本人自理。参加考试的往返路费、录取后赴校的路费、行李托运费等,由本人自理。在学期间待遇由我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确定。

2018级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北京生源(含定向和非定向)不安排住宿;非京生源(含定向和非定向)在昌平校区安排住宿。

九、学费标准

博士学位研究生每人每学年缴纳学费10000元。如国家有新的收费标准下达,按新标准执行。学院建立奖助体系,支持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完成学业。

留学生学费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十、就业

考生可报考定向(录取后档案不转入我院,我院、考生及其档案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录取协议)或非定向(录取后档案转入我院)博士研究生。

毕业生就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十一、注意事项

(一)考生有关报名材料必须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查盖章。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若因上述问题使我院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院不承担责任。

(二)我院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我院教师不以任何形式参加考研辅导。我院不指定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不提供历年试卷。

社会上以“中央戏剧学院”名义举办的辅导班与中央戏剧学院无关,请考生提高警惕,以免受骗。

(三)对在报名、考试资格审核或考试中发现考生有弄虚作假、伪造替代、抄袭雷同或作弊等行为的,取消考试资格,并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在校生,将通知其所在学校,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二、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zhongxi.cn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昌平校区地址(邮件寄送请使用顺丰95338):

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温都水城附近)中央戏剧学院研招办

邮政编码:102209

乘车路线:地铁五号线天通苑北站下车,换乘快速公交3线,温都水城站下车;地铁2号线安定门站下车,换乘快速公交3线,温都水城站下车。快速公交3线请乘坐安定门—温都水城线路。(快3公交车有三条支线,请注意选择安定门—温都水城线)。

联系电话: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010)56620342 (未尽事宜及疑难问题)

(010)56620341 (考试资格审核相关问题)

纪检监察办公室

(010)56620371

点击附件下载:

2018留学生、港澳台考生报考博士研究生须知-终稿171207.doc

附件2:招生名额文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