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五月范文

时间:2023-03-28 10:0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色五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荷塘月色》 体悟 女性情节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91-01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久诵不厌的美文。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称朱自清散文真挚、深厚、清幽,并视为“文体的完美”。不仅如此,愚以为朱自清的散文还有女性的情结。在此,笔者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体悟。

《荷塘月色》表面上写荷塘之景,而实际上处处在状女性之貌。作者把荷叶、荷花、荷香、叶子和花的颤动以及叶子的风致等等组合在一起作为美女的象征。作者将露出水面很高的荷叶比作的裙,以女性的衣着“亭亭的裙”状写了荷叶的特点,出水的荷叶在月光下竟有这样舞姿翩跹的亭亭的绿色的裙!我们不得不佩服朱自清用“亭亭的裙”来描写荷叶的美的高超笔力。“荷花象出浴的美人”,作者用拟人化的比喻给我们一个感觉,那就是一个刚出浴的美人就站在面前,身上似乎挂着水珠,冒着热气;但作者偏偏让你看不真切,给美人蒙上一层薄纱,似现忽现,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朦胧的美人形象。荷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远处飘来的悠扬、清甜的歌声,使我们感觉到美人的悦耳醉人的歌喉在月夜下幽雅淡远。荷叶的颤动是美人的舞蹈,荷叶的浮动是美人的风致。作者在这里通过嗅觉、视觉、听觉的交织运用,传神地描绘出一位婷婷玉立、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轻盈娇美、脉脉含情的美人形象。

作者在描绘美人的同时,还有意给女性披上一层朦胧的雾纱,令人遐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本来就有一种梦幻的朦胧美,而清雾就使这种朦胧更加朦胧;加之空中有云,月光不能朗照,并有树的掩映,就使荷花更具朦胧性。即使作者在写荷塘四周杨柳的高高低低,象烟雾一样和远山的隐隐约约的朦胧,也使我们感到了幻梦的女性美。

除此之外,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遣词也与女性关联。“点缀的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作者运用“袅娜”、“羞涩”这原本形容女性娇美的词语,来状写荷花的情态,让人羡慕而又撩人情思。“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的”常用来形容女性的深情,用“脉脉”一词将水女性化,活灵活现。“弯弯的杨柳的倩影”,用“倩影”一词将杨柳女性化,似乎一个脉脉含情、柔和风情的美人就在眼前。“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个“画”字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正在展纸挥墨描绘一位美丽的少女,表现出作者对女性的欣赏。

如果说以上分析表现作者对女性的尊崇和热爱是间接的,那么,文中开头和结尾便是直接表现对女性的尊崇和热爱。如文章开头“我悄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生怕惊动了爱妻;文末“轻轻地推门进去”,仍然怕惊动熟睡的爱妻。作者引用的《采莲赋》,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莲娇莲嫩,采莲女儿亦是莲脸生春,好生动人。这显然表现出作者对女性的喜爱和对她们美好生活的向往。引用的《西洲曲》,通过对少女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的“风流”和“莲花过人头”的美艳“嬉游”,也直接表现对女性美的欣赏和追求。

朱自清为什么对女性有如此执著的欣赏和追求呢?这不得不追溯到作者的生活世界中去。“自古扬州出美女”。 在扬州这块丰润的土地上,自古以来诞生了无数著名的美人儿,如史册上第一位记载姓名的“和亲公主” 刘细君、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赵飞燕、堪称中国第一女丞相的上官婉儿、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的红颜知己朱帘秀,另外还有冯小青、方婉仪、李端端、李翠娥等等,数不胜数。在文学作品中,更随时可见扬州美女的身影,如冯梦龙笔下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琼花仙子、芍药女等,而最著名的当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的扬州姑娘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林黛玉的形象,正是扬州美女的真实写照。 正因如此,扬州的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而朱自清从小生活在这里,这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对女性美的向往与追求。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朱自清对美女的欣赏和赞美是十分自然的。

篇2

五月的第一天到了,人,应该要有自知之明,该得的就得,不该得的不必勉强。

五月的第一天到了,有时候,你对人生所有的规划,抵不过命运一次不怀好意的安排。

那颗心,曾经为他多少次激烈且默默地跳动。是真的真的很爱,才将一颗真心奉上,任由践踏。四月再见,五月你好!

五月的第一天到了,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未来。在新的五月到来之际,让我们赞美劳动最美丽。

新的五月,不如多会好友。趁着素年和锦时,守着一方天地,将三两知己拥入心怀,人生苦短,为值得的人赴汤蹈火,对闲杂的人别在乎太多。煎一杯茶,煮一壶酒,才是正经事。

新的五月,愿你懂得世故而不世俗,懂生存而不顺流而下,愿你特别美丽特别坚毅特别温柔,愿你在困境中心怀善意。愿你在冷铁卷刃前也能窥见天光。

不知不觉,这一年已漏过了三分之一。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温熏的春光,夏日的风已从远方徐徐而来,吹起了姑娘们轻薄的裙角。四月再见,五月你好。

告别四月,迎接五月!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篇3

中烹国家级高级技师,国家级评考员

上海黄浦区黄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每年7月,都是暑热无比的时节。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个消暑果菜――菱角。

菱角又名腰菱、水栗、菱实,一年生,是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一般四月长叶,菱角五月开花,六月即有嫩菱,七月菱角成熟,八月老菱自然脱落。其主要分为三类――四角菱、两角菱、五角菱,颜色有青色、红色、紫色几种,皮脆肉美,是一种消暑佳果,也可作为菜用或主食,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及南方各地区均有生长。新鲜的菱角通常因为刚从水里捞出的缘故,表皮颜色略带深绿,鲜嫩时用手剥开外壳食用,果实鲜脆甘甜;老了壳就剥不开了,可用水煮熟,剥去黑黑的硬壳,里面的果肉酥粉微甜。

菱角的挑选

在挑选菱角时,很多人都抱怨不会挑选,其实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菱角可以从表皮、颜色和通过鼻子闻、用手挤捏来判断是否新鲜。

一看颜色:若是新鲜的菱角,无论老嫩,先观察壳的颜色,一般青色、红色、紫色都属正常,青色的果实一般较嫩,反之,颜色越深,则越老。

二鼻子闻:挑选时,我们可先闻闻菱角的味道,通常新鲜的菱角带着清香,没有水腥气的为佳品。反之则不宜购买。

三用手捏:用手轻轻挤捏菱角,没有水渗出,则基本为新鲜的菱角。

四尝味道:新鲜菱角果肉口感较脆,有着荸荠的甘甜,煮熟后果肉的口感绵软粉糯,又有点栗子的味道。

一般我们买到的菱角不可立即生吃,也尽量不要用牙齿咬破皮取果肉生食,应该充分洗净后,用开水烫泡几分钟,或是在夏日阳光下暴晒一整天后再食用。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菱角在水下生长的过程中受到污染以及防止瓤蚴污染。

菱角的功效

1. 健脾益气:菱角生食能消暑清热,熟食则可益气健脾。

2. 抗癌:菱角能起到“醒脾、解酒、缓中“的用途。民间单方中还用于治疗癌症。

3. 减肥:菱角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主治疮毒,且可健体,可做减肥的辅助食品。

4. 缓解皮肤病:菱角食用、外敷皆可,以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等多种皮肤病。

菱角菜肴:荷塘小炒

食材:莲蓬、藕节、嫩菱、枸杞

做法:

・ 将莲蓬剥出莲子,去莲心,取100克待用。

・ 菱角剥肉,切对角,取250克待用。

・ 藕节去皮,切小丁,取150克待用。

・ 枸杞用温水泡开,取10克待用。

・ 将上述食材用沸水焯水后用冷水过凉。

・ 锅烧热,倒入冷油,放入葱白段爆香,倒入焯好水的食材,并快速翻炒,放入盐6克、味精2克调味,加入清水30克,加盖1分钟,勾芡后加入枸杞翻炒,装盆即可。

提醒:

・ 为突显食材的甘甜,所以调味只用少许盐和味精即可。

篇4

[关键词]色彩;感受;表情特征;心理感受

一、前 言

色是由于光刺激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引起的一种感觉,人们通过眼睛去识别色彩,在不同环境下去感知和认知色彩。不同的色彩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进而引发不同的情感,在造型艺术中,色彩是最重要的造型元素,除了表现事物的物理外观,更传达某种情绪,塑造某种美感,营造某种氛围。

动画是造型艺术与影视艺术领域的一个交叉学科,色彩亦是动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一直以来为刻画角色的情感,为营造场景环境的氛围,为增进剧情、丰富画面、加强真实感,提高动画本身的欣赏价值起着关键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以宫崎峻的动画片《龙猫》为例,来释读影视动画中的色彩表情。《龙猫》讲述的内容是两小姐妹和爸爸一家搬到乡下的新家后与精灵龙描奇遇的故事。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色彩的心理感受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的清冷与温暖的差别是由于人眼的色觉与温暖的感觉联结的…种色彩感受现象。红、橙、黄等色可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灼热的金属,被称为暖色,暖色容易引起兴奋、活跃、扩散、突出的感受;青、蓝、紫等色,可使人联想到水、冰、寒冷的夜空等,被称为冷色,冷色用以使人产生抑制、收缩、退避、宁静、低沉之感,《龙猫》中五月上学,爸爸在家读书时,只有一个野性的小米在翠绿的草地上采花、嬉戏。而草地是一种加入黄色的暖绿色,整体调子给人以温馨而宁静的感觉。与之对比,五月在接到医院的电报,给父亲打电话询问妈妈病情时,整个画面的基调偏向黑色,给人以冰冷、凝重、压抑、紧张之感。

2 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轻盈与沉重的感觉差异是色彩感于重量联结的色彩感受。明色总是与轻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白色、淡青色、亮黄色、淡绿色可使人联想到白云、蓝天、阳光和嫩叶。暗色则与沉重的物体联系在一起,黑色、暗青色可使人联想到金属,岩石等。色的重量感,有助于形成特定色调,有时是获得画面色块配置均衡、构图稳定的印数之一。在初见新家时,各类家什以厚重的颜色堆积;在夕阳的余辉下,倦鸟归巢时升起的袅袅的浅色炊烟,以渲染烟轻飘飘的感觉。

3 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

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主要取决于饱和度、亮度。而与色调关系不大。不管哪种色调,只要饱和度高(即不含黑色和白色等消色成分或消色成分低)就会给人鲜明纯净的感觉,反之给人以忧郁感;同一种色调、同一种饱和度,亮度高者显得明快,亮度低者显得忧郁。在《龙猫》中,五月与小米的服装随着母亲的病情这一条线索,由轻微到恶化,颜色由亮到弱,正如他们的心情由幸福愉快的盼望母亲回家团聚到突然的惊恐失望,衣服的颜色由初始鲜艳的明黄,橙色和红色降低色调的饱和度变成淡黄和淡粉色。

三、象征意义

除了以上所叙述的颜色可以引起的心理反应,不同色度的色彩还可以唤起与人们生活经验有关的各种联想,所以特定的色彩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用一定的色彩来隐喻某种理性或观念的定义。

1 从角色的主体色对其个性的认知。

色彩往往与人的个性联系在一起。《龙猫》中,宫崎峻有效的利用了色彩来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五月的装束以橙黄色为主,黄色明度、彩度都较高,有很强的光明感,使人感到明快和纯洁,幼嫩的植物往往呈现淡黄色,因而黄色又使人有新生、单纯、天真的联想,橙色,兼有红色与黄色的优点,明度也在红与黄之间,红色的热烈被黄的色相与明度所改变,而变得柔和,使人感到温暖又明快。

片中的主要角色小米,红色的裙子体现了孩子的活力、健康活泼,同时又让人联想到螃蟹的执拗、热烈与冲动,表现了小米执着、勇敢的性格,龙猫的出现是在绿色衬托下的一团半透明的白色,而白色往往给人以纯洁和神秘,很好地体现了它精灵的神奇身份。

2 背景色彩的象征意义。

《龙猫》选取了充满了大自然气色的乡间作背景,蓝天、白云、绿地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人们理想中的生存状态。绿色往往是清新,健康、环保和生命力的象征,亦是宫崎峻动画创作中一贯坚持的基调和主题,他用郁郁葱葱的“绿”和刚刚发芽的“绿”来显示生命力的旺盛和顽强。他用“绿色”体现出他特有的人文关怀,表现在对生命的质朴关注,关注人和自然,关注未来和成长,用他细腻的笔触感知着世界,这象征生命的“绿”也为其影片带来了毫无矫饰的质朴率真之美。

最能深入感情的是,小米在听说吃了婆婆田地上种的蔬菜能够身体好的时候,摘了一个玉米要送给远在医院的妈妈,这映射了代表健康饮食的绿色食品。在龙猫的帮助下五月与小米最终把玉米送到了妈妈手中,这象征着妈妈的身体即将恢复健康。

四、结语

在整个动画播放的83分钟里,很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卡通片,田园牧歌式的美丽场景。曾经迷恋过的光怪陆离,最终抵不过返璞归真最初的感动。青青的稻田,蜻蜓点水,没牙慈爱的老奶奶,执拗的小男孩……整部动画片丰富的色彩让我们经历了一场舒适愉快的视觉之旅、心灵之旅。

篇5

有的缠绵细密,有的高昂激奋,宛如一支多声部的乐曲,撒落在翠谷芳

涧。空闲时,我常常 伫立岸石上,任悄然入耳的流水声裹袭了自己,

几乎达到“月好风清听不眠”的地步。

桃花溪水绕过九曲十八弯,闪着碧莹莹、蓝幽幽的光波,由西边淙淙跳

跃而来,在桃花谷抖了抖身姿,便又汩汩撒欢朝南奔去。

五月的小溪,水退了,浅浅的,像铺着薄薄的一条蛋青色绸带。溪

里园润的石头,如顽皮的孩童的脑袋,光溜溜的探头探脑,把绸带撑破

了,冒出亮生生的水花儿。水花儿呢,又缠着绕着那光光的小脑袋,抚

弄、戏耍、汩汩地唱着、笑着,还跳着。

温泉出自朱砂,有时可以从水中捧出它的本色,但它汇聚成潭,特

别在游泳池里,却好像是翠绿色的,蓝得发亮,像晴朗的天空。

清泉从石缝泻出,其声如玉,其色如空,溅起无数细雨,润湿了碎

石子,滋生出绿洲一片,萋萋空心草,掩映着泉流。

篇6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听着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午节要到了。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驱逐出宫中。他气得不得了,跳下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入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

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选粽叶客家人很讲究,有的人口味清淡,要选青色叶子才能有清馨的香味;有的人口味重,喜欢黄色叶子透出的咸味。把新鲜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舀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腊肉、咸蛋黄,用粽叶把它们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个小时,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赛龙舟是客家人的又一个特色活动。因为我们赣州三面环水,是赛龙舟的好地方。在江里有20多艘龙舟,龙头雕的漂亮精致:白色的,红色的,绿色的,斗志昂扬的,杀气腾腾的……龙舟附近挤满了人。比赛一开始,水手们卖力地划起桨,龙舟就飞快地跑起来了。“加油,加油!”岸边的啦啦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如一幅热火朝天的战事画卷。

吃粽子、赛龙舟这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客家人的端午节。

江西省赣州市西津路小学

六(三)班

蔡琳

篇7

1、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2、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3、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4、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DD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5、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6、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8、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

10、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灾难,日渐麻木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愤世嫉俗时,不要让敌意遮住了双眼。去相信世界还有爱。也许曾经被伤害,曾经被欺骗,可是为什么要宁可相信让人痛苦的东西,而拒绝去接受美好呢。

11、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12、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13、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14、“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15、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16、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17、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18、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篇8

春天,枣树慢慢的长出了新的叶子。到了四五月份枣树慢慢的开花,枣花很小,米黄色,远远就能闻到香味。盛夏,树上的花慢慢凋谢了,花儿落了以后,渐渐地长出了圆锥形的小枣,就像许多绿色的小灯笼。红枣没成熟时,颜色是青色的,吃起来又苦又涩。渐渐的红枣的颜色变成半绿半白的了,吃起来酸酸的。快成熟的红枣是半红半白的,吃起来又酸又甜。会增加你的味口。

秋天到了,小枣全都红了的时候,红彤彤的大枣挂满了枝头,远远看上去,象一串串红色的玛瑙,挂在小小绿叶间,可好看了,像一颗颗红宝石藏在树叶间露出笑脸,好像在说“快来摘我,我都熟透了。”大人们的脸上都是笑容满面,说“今年大丰收!”小孩子们也帮着摘红枣。红枣又大又红又甜,让人直流口水,摘一个送到嘴里,真甜啊!家乡的红枣个大,核小,色红,味香。咬开一尝,香甜可口,枣味浓郁,确实名不虚传,让人越吃越爱吃,越吃越想吃。

家乡的红枣不但味美、营养丰富,而且是有名的滋补食品。红枣是具有补血功的好食品,是人们的盘中佳品,在中医处方里是最常见的配料,红枣可以养血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健脾。而且老少皆宜,驰名国内外,人们把红枣进行了深加工,制成枣饮料,枣酒,远销到国内外市场。红枣为故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篇9

1、屈原的一生无疑是悲壮而又伟大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他始终不渝的效忠祖国的爱国热情,坚持不懈的抵御强敌的战斗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以来,一直深深受到世人的缅怀、尊崇和爱戴,感召和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

2、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我们所记得的,只是粽子,只是龙舟,只是刚被国家确立的法定节日。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几千年前的今天,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心如刀割,绝望地投江自尽。

3、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4、家乡端午节也有插艾蒿的习俗,那些艾蒿都是在端午节那天早上,人们自己到田头地埂找到野生的一蓬,然后割回来。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要亲自去割,左邻右舍只要有一个人去了,他一定会割来一捆,然后分发给其他人家。于是,一个早晨,你只看到几个人去割艾蒿,但吃完早饭,会看见村里所有人家门上都插上了青青的艾蒿。

5、家乡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哪家有出生后过第一个端午节的孩子,村里人特别重视,无论是不是自家的亲戚,人们都会买上两尺红布头或是一条红红的蛤蟆裤兜老虎兜,里面包上几十粒糖果,送过去给那家孩子,说这样孩子会旺旺相相地生长,孩子将来生活会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6、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7、粽子就像一首浑然天成的古曲,经过时光的浸洗,留下的都是妙不可言的感触。粽子又像一首古诗,从悠远的时代流出,遂带了幽远的气息,仿佛初夏午夜的长梦流转出前生往事的叹息。“佳人辟新叶,婉转裹柔丝。心如青苇叶,层层有相思。”那时的浪漫当是如此吧。但草长莺飞的季节里,那颗婉约而柔软的心会被谁的情丝所牵,竟让我为之沉迷,而梦里的影像会是前世的再现吗?

8、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什么样的人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人们都为之沉醉。

9、又是端午来临,又是一段回忆,我放下了笔,继续沉思着,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是亲切的,是温馨的。河下镇在我的记忆里,是一幅版画,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

10、我也买来艾蒿菖蒲挂在门旁,看着翠生生的菖蒲,闻着扑鼻的艾香,我的思绪载着我的心儿,穿越千山万水,亲近了家乡,闻到家乡端午节特别的味道,看到家乡端午节特别的风景。

11、那时的端午节每每会到河边采来苇叶,傍晚我们围坐在母亲身旁,看着修长柔软的青叶,()是如何在母亲手中变成一只只棱角分明,却又圆润的粽子。那时只是想着如何能多吃两只,而忽略了母亲看我们时的眼光。渐渐长大,渐渐明白,那一根根缠在粽子上的丝线,就像母亲的心思一样柔软。

12、屈原,中国着名的爱国诗人。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13、许多年过去了,家乡的习俗有的也稍有改变,但不变是淳朴厚道的民风人情,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端午节的年复一年的欢度;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许会磨掉人的棱角,但磨不掉渗入骨髓的乡心乡情,磨不掉珍藏在记忆里一幅幅老照片的温馨气息。“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年年岁岁端午节,岁岁年年故乡情,家乡的端午节,我无论在那里,都能闻到麦粑里你的香甜,都能看到到艾蒿里你的容貌。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祈愿家乡的父老乡亲安康幸福,祝愿家乡人节日快乐!

14、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15、端午节快到了,甬城街头小巷,到处飘散着粽子的馨香,也随处可看到手拿艾蒿菖蒲的人们,脸上充满节日的喜气。人家的门楣上柱子旁早挂上了一把新鲜的菖蒲艾蒿,它们为主人把持着门槛,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驱除着邪气,守护着安宁。

16、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古民谣唱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关于节日的由来有很多,有纪念伍子胥的迎涛神,有纪念孝女曹娥,有纪念诗人屈原等等。但关于恶日的传说最早,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17、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18、风中飘过一朵哭泣的云,撕扯着六月的鳞片。如果思念的风还能吹醒季节,就像吹醒汨罗河桥头熟睡的粽子,我乘坐一枚艾叶在《离*》与《天问》之间自由的泅渡。对于那些擦肩而过的许诺,我会牢牢嵌进心里,永不忘记!

篇10

故乡对每个人来说,总是难以忘怀的;而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更是他永远的歌吟。在中外诗歌史上,写故乡、忆故乡的诗俯拾皆是,诗人们饱蘸浓墨,尽情挥洒炽烈的思乡之情。比如席慕容曾深情地咏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这里遴选了6首诗(包括歌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细腻真实地表达了作者丝丝缕缕的故乡诗情。其主题虽然相似,但抒情方式各有特点(如卞之琳的《尺八》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诗作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鉴赏时要注意比较。

阅读这组具有代表性的抒情诗,还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丰富的想象。像《尺八》以古乐器“尺八”为切入点传达思乡的凄楚与悲哀,《游子谣》紧扣游子情感的巧妙构思,《醉汉》中富有震撼力的意象等,都值得反复回味。

佳作在线

尺八

卞之琳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支尺八,

从夕阳里,从海西头。

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

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

听了雁声,动了乡愁,

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

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

独访取一支凄凉的竹

品评……

卞之琳是一个沉思人生哲理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深刻历史意识的诗人,他既注重从广泛的人生现象中挖掘深刻的人生哲理,赋予诗作以普遍性的哲理象征意蕴,同时也把触角伸向复杂深广的文化历史现象,力图透视古今中外文化历史现象的发展流变、兴衰更替的轨迹及其难以言说的规律、复杂的多重因果关系,从而使他的诗作富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关于这后一点,《尺八》一诗比较典型。

《尺八》作于1935年,曾被誉为卞之琳成熟期的最佳作。所谓“尺八”是一种古管乐器,亦称“萧管”,相传产于印度,至迟在隋唐间已传入中国,成为汉民族常见的乐器。但到宋以后已失传不用,约在七八世纪时传入日本,现在仍流行于日本,称“晋化尺八”。可以说,一支小小的尺八象征性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机运的流转、兴替。1935年春,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军事入侵之际,卞之琳因事客居日本。五月的一个夜里,他听到流传到日本的中国古乐器尺八吹奏出犹有唐音遗韵的曲调,感到这“单纯的尺八像一条钥匙”,无意中为自己“开启了一个忘却的故乡”;又仿佛是一个文化的“象征”物,一面“历史的风尘满面的镜子”(卞之琳《沧桑集・尺八夜》),引起作者对人类文化流传变迁和民族盛衰兴替的深深思索,不久,遂构思创作了《尺八》这首具有象征意蕴的抒情诗。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品评……

全诗以游子的情感构成往复不已的循环: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种循环,从而细微地展现出游子的内心世界:他既有坚强的意志,又有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情绪波澜。

诗作第一节写游子乡愁的触发:海上微风乍起,碧海像一朵“青色的蔷薇”。游子触景生情,想起了家园。第二节以三个排比句表现家园的衰颓冷落,游子的家园变成了“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家”,从一系列对比中透出深深的叹惋。第四节“比蔷薇更清丽”的形容,有意与引起乡愁的海上蔷薇相比较、相对应,表示“旅伴”有可能转移、消融游子的乡愁。而最后一节以“旅伴”为“家园”,说明乡愁并未因“旅伴”而消除。

・故・乡・诗・情・

请你思考

对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般诗人写舟子,很可能写成一个劈波斩浪的弄潮儿形象,戴望舒却突出了“沉浮在鲸鱼海蟒间”的舟子作为“游子”的侧面,着重写他的乡愁。

B.第三节写“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并非否定了一、二节中游子的乡愁,而是游子的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体现其坚强的意志。

C.末句是游子内心的独白:“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唔”,表示他经过沉吟后的感受,与前面无可奈何的是相似的,乡愁又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