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人生范文

时间:2023-04-07 01:4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叹人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每个人在出生前都是闭着眼睛在母体里等待降临的那一刻,直到出生的那一刻才会睁开眼睛享受着自己来的时的幸福感觉。然后在匆匆岁月里和其他人一样静享着白天与黑夜,睁眼与闭眼的轮回滋味。

有的人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选择了奋斗做为人生的理想,而有的人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就学会了这世俗的所谓贪图享乐,等人生享用尽了快要闭上眼睛的那一刻起,才发现自己这辈子干了很多后悔的事情。

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今生,没有所谓的来世。今生的人选择了努力,那么他的今生就在这睁眼闭眼的忙碌中学会了成功。而另一种人,睁眼时在灯红酒绿下,闭眼时则在贪图的安乐窝内。到人生最后一刻时才领悟到迟来的真谛,原来自己耗费的那些青春时光很难用自己崇拜的物质买回,人生似乎到最后时刻才变得特别珍贵。

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未来,闭上眼睛回忆的是过去。未来只在眼前,过去也只能成为回忆。一睁一闭的去看这个世界,原来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今天你可能是个失意的书生,明天或许是商海里的强者。也许在商海里为了不断的睁眼闭眼,发现自己缺少的不是所谓的物质生活,而是一种亲情的得失。

睁眼时我们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操劳了一生为的是我们将来学有所成能够成家立业。为了不辜负期望,我们在学府里十年苦读。等到学业有成时,却发现父母过早的闭上了眼睛,所以在他们闭眼离开今世之前,我们这些当儿女的应该多尽些孝心。

篇2

人生就象感叹号,有时高兴有时悲:

看到自己考试分数提高,我会感叹到:我成功了!看到自己失败我会感叹到:下一次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看到罪恶的歹徒被严明的警察捕获归案了,我会感叹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看到大街上被遗弃的流浪猫,流浪狗,我会感叹到:它们的主人为什么没有令人温暖的爱心。

看到柳树抽出那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小草探出那尖尖的头我会感叹到:明媚的春天到了。看到蜻蜓飞舞,蝉鸣树梢我会感叹到:炎热的夏天到了。看到那一个个金灿灿的石榴挂满树梢,金黄金黄的稻浪此起彼伏我会感叹到:丰收的秋天到了。看到大雪纷飞,白芒芒的雪人在向我招手我会感叹到:寒冷的冬天到了。

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不断的感叹中成长的吗?

篇3

一、从培养习惯入手,增强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责任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的体现。具有责任感的孩子对学习、生活和所负责的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对他人,对集体很关心。反之,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常表现出马虎、自私、任性,不会关心他人,不会关心集体。因此,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增强自己工作的责任感,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班级管理及时到位,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如,自觉维护班级环境卫生,做到不抽烟、不吐痰、不随手抛杂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耐心、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大到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小到在班级中的言行举止,教师要处处给学生起表率作用。记得有一次,因怀疑班里一位同学的周记是抄袭的,本着对她负责的态度,我几次找她谈话,但她一直不承认,甚至还哭了。为这事我找了好几个学生进行了解,事实上我真的错怪了她,因为她周记中所写的内容、语气完全是在仿照电视上的某个节目,原因是她比较喜欢这个节目,于是就进行了模仿创作。知道这个结果,我该怎样对这个同学交代,不了了之吗?她现在肯定伤心极了,更何况我又找了那么多同学,在班级中肯定有了不小的影响,说我错怪她了,我的面子往哪放,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果断做出决定——向她道歉。上语文课,当我站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真诚地向她说“对不起”时,她的眼睛湿润了,全班同学高兴地鼓起了掌。是呀,我并没有失去什么,相反我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信任,为自己的错误勇敢承担责任,难道不是我们应该给学生做的榜样吗?

责任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观察中,我发现具有责任感的学生往往能以一种认真负责、勤于钻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在面对学习中的问题也会积极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其智力会得到发展,学习获得提高。国内外有关天才儿童的研究发现,他们往往比平常儿童有更多的学习责任心,工作态度认真、细致。而这正是其学业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要求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次作业。对于书写马虎、不整洁的作业,我会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甚至要求重做。当然,学生的作业有进步我也会在他的本子上盖上一朵小红花,或者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强的责任感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学生在学校里的劳动主要是进行自我管理、班级管理、清洁教室。我常对学生们说,保持教室的整洁,做好班级管理,维护班级荣誉,是每一位班级成员应尽的义务。我们在班级内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网络,实行班主任指导下的值周班主任负责制,下有班长、副班长、小组长等纪律督察组,小老师、学习委员、课代学等学习督查组,文体委员、值日组长等体育卫生督查组。特别在教室及本班的包干区设了很多绿色劳动岗位,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行了“劳动岗位责任制”,班内所有事务都落实到人,从值周班主任、班长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岗位和职责,做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负责。学生分管的事务可以定期轮换,对积极主动完成本职工作的学生,班委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一时完成不了任务,但态度认真的学生,多鼓励,多指导,不随便指责,先帮他寻找原因,然后指导其克服困难,把承诺付诸行动,对消极对待自己本职工作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总之,让学生明白要对集体中的每一件事和做出的每一个行为负责。

二、在生活中体验,增强学生对他人负责的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的环境比上辈优越了许多,许多人总是“以我为中心”,习惯于别人为他服务,不习惯主动为别人服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八个心”、“五个一”和“三个小”活动。“八个心”即尊老爱老,多给长辈孝心;努力刻苦求知,多让父母开心;勤俭节俭懂事,多让父母省心;游戏活动有益,多让父母安心;决不在外留宿,少让父母操心;相敬兄弟姐妹,多给父母慰心;倾听师长教诲,多让父母舒心;为国立志成才,不忘报恩之心。“五个一”即每天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捶一次背;说一句问候语;过年过节为父母做一张贺卡;洗一次脚。“三个小”即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会做胸怀祖国、心理健康、勤奋努力、勇于创新的“小主人”。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品质。优良的班集体氛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人格等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思想品质进一步的发展,又扼制并消除了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

三、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之一。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如果离开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不可能全面实现,人的发展也就不会完善。因而我们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必要性。因此,我常利用班会这一教育阵地,组织“祖国在我心中”、“还你绿色,我的地球母亲”等演讲会,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富有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懂得“责任”之重,重于泰山,不断增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篇4

2、得从失中来,有失总有得。今天的事业有成,离不开昨天的含辛茹苦;现在的辛勤耕耘,孕育着未来的丰收在望;或许你破费的是钱财,换来的却是平安;或许你牺牲的是自我,赢得的却是人心。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苍天不负有心人。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对谁都是公平公正的。只要你肯付出,终会有所回报。该你失的得不到,该你得的失不了。此处如有所失,彼处必有所得。即使是煮熟的鸭子又飞走,总有一天飞回来,失后仍可复得。

3、得失难两全,取舍须三思。你如向往佛门净地,就别留恋人间红尘;你如远离城市喧嚣;就别羡慕灯红酒绿;你如渴望金榜题名,就得经受寒窗之苦;你如崇尚独身主义,就得忍耐孤单之寂。此之谓:月有阴晴圆缺时。甘蔗没有两头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失无情,取舍有义。你可以放弃眼前利益,不可放弃人生追求;你可以不要名利地位,不可不要人格尊严;你可以失去荣华富贵,不可失去人性良知。倘若对不该失去的随意舍弃,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4、得失寻常事,天理不可违。你越是不计得失,勇于牺牲,乐于奉献,往往社会越是给你丰厚回报;你越是得失坦然,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往往生活越是让你得失相当;谁要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锱铢必争,十之八九“万般自作由自受,竹篮打水一场空”;谁要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早晚将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无奈走上断头台”。此之谓:人算不如天算,天理不容人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5、人生得与失,无非名与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尽管司马迁老先生早有此言在先,但功名利禄终归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之不易,失之不难。因此说,芸芸众生虽未必都能成为不计个人得失的圣贤,但为人处世起码还是不要把名利看得过重,不应该更不必终生为得失所累。须知:坦然面对得失,得之不喜不狂,失之不悲不惜,一切顺其自然,一生沉浮自如,这同样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并非谁都可以达到的人生境界

6、人生一世,总与得失相伴,总会有得有失。此乃人生法则,既不青睐富贵,也不鄙弃寒门,平等博爱众生。

7、人生在世,会经历许多得失成败,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期望值,这有积极意义,但物极必反,一味以提高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会产生许多烦恼和痛苦,其实生活是一种感觉,成败皆在一念之间,看得淡很难,放得下不易,但只要心怀从容淡定,一定能迎来更宽阔的一片天。

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0、天下者,得之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

11、我宁可高尚地蒙受损失,也不愿卑鄙地去获取。

12、毋(wu)庸置疑,失有时比得更有益。

13、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无论赛场上的冠军,还是商场上的赢家,或是职场上的精英,每个成功者在搏得掌声、笑声和鲜花的前前后后,无不付出了许许多多的汗水、泪水和艰辛。此之谓:天上不会掉馅饼。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除非你不想“得”,否则就别怕“失”。如果你种的是“豆”,就别指望得“瓜”。倘若你根本没有付出,就更别奢望有啥回报。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所得,得之偶然,失之必然,早晚得而复失。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篇5

一、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意义

康德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可见,任何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尽义务和应负责任所承担的积极、自觉的态度体验被界定为责任感。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个体成员通过后天的教育而逐渐获得的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同行者,则应意识到学生的责任感的形成是其健全人格的核心,也是建立美好社会对每个公民树立自律意识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责任感已成为高素质人才的保证与动力,也是学生立足社会,报效国家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二、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策略

1.班主任修身典范,树立责任意识浓厚的角色规范。班主任是一个班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人生导师。这个角色扮演的是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所应有的角色规范。它肩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职责。因此,班主任首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教学方法等因素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在班级中的影响力。当一个责任感强的班主任面对他所引领的学生时,公平、正直、诚信、爱心,构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此时“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氛围才会形成,学生的角色所有的规范才逐渐被强化,学生的责任形成才走上从服从到内驱的过程。

2.利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情境,适机进行责任感的教育。中国有句俗话叫“危难时刻见人心”,在危难时刻的特定责任情境中,能够显示出社会的芸芸众生对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汶川大地震中,面对摇摇欲坠的楼房,每个人的性命在瞬间发生的灾难中需要作出选择。作为班主任,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时空穿越”,还原师生共存的灾难情境,探讨教师和学生在此责任情境中,各自应担负的责任。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明确了在灾难前应坚守的同学互助之谊,教师助生之责。赞美着小林浩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延续着同学的真情;敬佩着谭千秋老师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责任”的真谛;鄙视着“范跑跑”用逃跑的脚步抛弃了为人师者的道义。学生在社会或生活中突发事件时对个体责任的认知、情感,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将会把“责任”二字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心间,最终外化为行在反应上。

3.利用名人效应以引领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学生对名人有一种崇拜和模仿的心理,名人的一举一动甚至衣着爱好都会让学生有强烈的反应。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现象称为“名人效应”。班主任可结合学生的认知及心理发展特点,容易对名人产生信服现象,从而轻易地接受名人的暗示。选择一些有责任感又受学生尊敬或喜欢的名人事例,树立有责任感的名人楷模,引导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如邓稼先,为了中国的“两弹一星”,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扎根戈壁荒滩几十年,为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姚明,只要国家有需要,义无反顾地回国家队参赛,赛场上为集体利益拼搏到最后一秒。

4.从小事做起养成学生的责任意识。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有四种品格,即服从、谦恭、守纪和勇气;而这些品格的形成缘于在学生阶段责任意识的养成。“做好每一件小事,履行每一次职责”是班级责任管理的信条。如负责整理好自己的寝室内务,做好教室以及公共卫生清洁,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站好每天的做操、集会队形,管理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按时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积极对待每一次考试。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事小不履责。把责任意识的培养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学生像军人一样履行学生的职责,成为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自己负责的真正的人。

5.班级管理中贯穿责任意识。学生有无责任感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失败。首先,班主任要让学生具备自我反省的责任意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与同学交往或学习生活中难免有矛盾甚至犯错误,面对错误,教会学生换位思考,敢于反思和找寻自己的不当之处,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班级管理。明确“班级是大家,人人是主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班级管理采用“责任田”负责制,常务班长为副班主任,总体工作全面负责;值周班长(班委成员轮流担当)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的协调和督促;值日班长按学号每个人轮流当,负责每天的出勤、纪律、卫生、课间操、文娱宣传的总结反馈,这些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自我管理,管理集体,体会从普通一员到管理干部的角色互换,承担起各自在班级中的责任,最终强化学生内心的责任意识。

篇6

一、情感信任是领导信任的灵魂

作为一种心理状态,领导信任是被领导者认知上理性思考与情感上感性付出相结合的产物。据此,可以将领导信任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基本维度。认知信任指的是被领导者基于对领导者可靠性信念的信任。它是根据经验进行理性判断的结果,主要依据是领导者的职务职权、资源掌握程度以及个人能力大小等。而情感信任则是一种基于相互的理解关心与照顾的信任。它反映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特定的情感联系,当下属认为领导者对自己有仁慈和关心之意,就会产生情感上的信赖与投入。

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认知信任是领导信任的硬件部分,情感信任是领导信任的软件部分。相对于认知信任来说,情感信任更灵活多变,是领导信任的灵魂,既可以有量的演化,又可以有质的嬗变。情感信任能将被动的、敷衍的、浅表的信任转化为主动的、真诚的和深层的信任。因此,领导信任的整体提升,主要体现在情感信任这一维度的不断完善和升华。由于情感信任更多是与下属的感性相关,不可能发生轰轰烈烈的认知变革,只能靠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

二、提升情感信任的路径

美国小说家霍桑曾说: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它的时候,总是追不到,但是如果你悄悄地坐下来,它也许会飞落到你身上。同样,情感信任的提升也不能强求于人,只能反求于己。

要以德服人,不能以权压人。下属对领导的服从,原因有三:一是力服,这是基于对领导者掌握的权力和资源的慑服;二是才服,这是基于对领导者才能的折服;三是德服,这是基于对领导者道德品质的心服。相对而言,力服和才服是下属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承认,他对领导者的遵从仅仅是一种例行公事而已,甚至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这种遵从还会变异为某种隐让式的自保策略。正所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由于没有多少正面情感的存在,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负面情感的搅局,导致情感信任失却了良好的生成氛围,既难以建立,又难以维系和深化。而德服才称得上是发自内心的认可。正所谓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对领导者的遵从是一种在敬佩情绪引导下的主动作为。士为知己者死就是最好的例子。德是人格之基、做人之本,领导者只有加强德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优良品性的人,才会受到下属的尊重,才会因其人格魅力的晕轮效应,不断放大自身的优点,促使下属形成对领导者的高度认同感,产生强大的感召效应,形成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气场,从而提升情感信任。那种以权压人的领导,不但不可能凝聚情感信任,反而会加速情感信任的分崩离析。

要以公取信,不能以偏失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何以得失?《吕氏春秋贵公》 有言: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领导信任亦如此,公则得之,偏则失之。领导者处事公平公开,于己能心底无私天地宽,做到不因己意而废人言、不因小惠而伤大体;于下属能做到赏罚不由好恶而由是非、行为不由臆测而由法度、用人不由亲疏而由才干,故下属能信其言而效其行,达到聚人、聚心、聚威的效果。领导者为人公正公道,处事公平公开,还能够营造出充满激情、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为情感信任的生根发芽提供肥沃土壤。否则,就会出现水不平则溢,人不平则鸣的怨愤情绪,重挫情感信任。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方式和方法,把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把立德树人融入各级各类教育,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地位,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开展民族团结、国情省情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组织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当前学生的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什么会这样、又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在这一个多月的培训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1. 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分析

(1)家庭的溺爱。一个孩子头上六个直接亲人,六个亲人的爱的表达方式各有所不同,无疑形成孩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管是在孩子平时的生活还是在孩子读书学习等情况下,生怕孩子吃苦或多或少存在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形成长辈的这样做是应该的,养成享受型的心理、拍吃苦、经不起挫折、责任感差等,亲人缺乏对孩子怎样报答社会服务他人怎样报答长辈缺乏引导,孩子缺乏对怎样来报答长辈的思考、更谈不上对报答社会服务他人的思考。

(2)学校教育的不够。虽然近年来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面对留守儿童的增加、面对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现实与学校教育的矛盾等新形势、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要求和对教学质量的新期待等等,如何做好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开展好民族团结、国情省情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的确存在的一定差距,方法的单一、内容的可接受性和形式上怎样有机结合等等。

(3)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不足。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教育合力不足,家庭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的家庭教育不时有缺失的现象,在孩子教育管理方面重分数缺乏对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有的社区关工委形同虚设。

2. 创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履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充分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作用,指导家长和监护人教育管理下一代的正确方法。要利用家长会或者举办家长培训班或者开展家长间教育管理子女的经验教训的交流等,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正确培育子女的方法培训,帮助家长掌握关爱、教育、管理子女的有效方法,形成家庭、学校对下一代教育的合力,以便有机配合共同来培育好下一代。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针对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挖掘好教育内容,增强育人效果。各学科教师一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增强自身学科整合的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要坚定既教书又育人的思想,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效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把德育的内容有机的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3)学校、班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寓社会责任感教育于活动之中。一是学校和班级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要把社会责任感教育当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要有步骤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加强班主任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班主任在学生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教育方面的技能。学校在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要精心选择哪些热心班队工作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实施后15%班主任津贴的作用,改变多数教师不愿做班主任辅导员的现状,形成人人争当班主任辅导员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增强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强化班队工作经验的研究,整体提高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在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方面的技能,为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保障。

(5)充分发挥社区关工委的作用,开展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社区服务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关工委和社区关工委要积极配合,要克服为了怕出安全事故就不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入社会的倾向,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有意义力所能及的活动,诸如社区的送温暖慰问贫困、社区卫生保洁、社区开展的节假日文艺活动等,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

篇8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草率地结了婚已经是错了,再也不要草率地去离婚。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敢,女人味就是温柔体贴。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经常听说男人味女人味,你知道男人味是一种什么味道,女人味又是一种什么味道吗?男人味就是豁达勇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老婆和老妈掉进了河里,我先救老妈,因为是老妈给了我生命,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丢下她不管。

没救上来,我可以再给她陪葬,在墓里继续我们的爱情。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书中自有少年五彩的梦;书中自有中年朴质的影;书中自有老年夕阳的红。

我狂奔着,为的是不让自己感到寂寞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篇9

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低,且容易受利益驱动,导致会计责任缺失现象日趋严重,影响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危害了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笔者认为,责任教育是会计教育之本,提高在校学生会计责任感是提高会计人员责任感的必由之路。高等院校应加强学生专业技术教育,提高其职业技术水平,同时进行会计责任感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责任为重”的道德情操。

首先,注重在校学生对会计相关知识的学习,减少责任感无意缺失情况的发生。一要加强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会计业务操作应同相关法律、法规紧密结合,笔者建议增设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课程,并作为会计专业必修课加以学习,由此使会计后续人员深入了解、合理利用相关法规,进而降低学生未来从事会计业务的风险,减少责任感无意缺失情况发生的可能。二要加强会计相关学科学习。会计从业人员应对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学科有所了解。高校应把财政学、会计电算化、金融学等学科作为会计专业必修课程加以设置,并采取对待会计专业学科的态度进行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减少无意出错的可能性。三要加强手工模拟实验课程学习。在一般情况下,高校手工模拟实验课程都安排在学生毕业之前,这使手工模拟试验十分仓促,对提高学生会计业务素质作用不大。笔者建议将手工模拟实验课程同理论课程结合教学,教与学相互结合、共同提高,使会计后续人员具有坚实的会计业务基础。

其次,加强在校会计学生管理,降低责任感无意缺失风险。一要加大在校学生教育管理。大学是提供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工厂”,对业务能力差、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不强的学生应视为“不合格产品”加以清除。这种做法可以使整体会计队伍业务素质提高,减少会计人员责任感无意缺失的可能,降低责任感无意缺失风险。二要加强会计专业学生从业资格证管理,以保证资格证持证者真正具备会计工作从业能力。能否保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权威性、严肃性是决定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责任感的重要因素。笔者建议由学校提供从业证考试报名点并提供培训,其收费不高于外部中介,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从业证获得者的素质。三要改革现行本科考试制度,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目前,高校教学过程中很少进行考试,很多课程考试包括专业必修课考试仅在期末进行,这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教师教学,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对本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笔者建议高校提高考试频率,必修课程至少每学期进行3次考试,促使会计后续人员提高专业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真正掌握会计业务知识的精髓。

再次,重视在校学生责任感培养,杜绝会计人员责任感故意缺失的可能。在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会计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充分理解会计责任的含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是通过教育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各高校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通过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理念;还应开设会计诚信缺失案例课程,选择国内外有关会计诚信缺失的案例进行剖析,使学生充分了解会计人员不讲诚信、提供虚假会计息的危害,提高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增强会计责任感。另外,高校要有意地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市场经济中的金钱诱惑容易使会计人员丧失原则,因此必须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其奉献意识。高校应定期要求学生在不获取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为学校或者他人服务,培养其奉献精神。同时,高校还应培养学生与违法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可以通过模范演讲,或抓与违法势力作斗争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二是通过奖励方式,促使学生自觉提高道德素质。许多本科学校都为会计专业设置了学习奖学金,学生只要成绩好就有机会获得该奖学金,而不管此学生的分数是通过何种途径取得。笔者认为这同抛失责任感获取利益没有本质区别。在此笔者建议学校开设道德奖学金,该奖学金发放给考试从不作弊、乐于助人、道德素质高的学生,以此提高学生道德培养的自主性,纠正其错误的价值观,降低责任感故意缺失风险。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教育 社会责任感 培养方法

生活中许许多多事例提醒我们:许多中国人的环保意识、道德示范意识、秩序意识、体面意识等都有待增强,其核心问题就是一些中国人缺乏社会责任感,那么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注重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家庭荣誉感

学生都是从家庭的小天地里走出来,开始体验学校集体生活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家庭教育的缩影。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非常注重结合偶发事件、小事对学生进行家庭荣誉感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的品行修养,而且体现出家教,关乎父母的脸面,不能随便。

一次颁奖活动中,一些学生接过奖品就走,而小环同学则很有礼貌地对老师鞠了一躬,说:“谢谢老师!”然后用双手接过老师递过来的奖品。我抓住这一契机,说:“老师发现小环同学的父母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把她培养成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发现的吗?请小环同学把刚才领奖的过程再给同学们演示一遍。”在学生看了小环同学的演示之后,我说:“同学们要学会感恩,你取得的成绩固然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但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所以领奖之前要敬礼、道谢;同学们还要学会尊重别人,所以要用双手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东西。良好的言行不但能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而且会为你的家庭增光。”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树立起家庭荣誉感,这是自我教育的开始。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如果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就不可能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是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把认真完成每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看做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一种责任。

一些学生不爱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针对这些现象,我召开了一次班会,专门探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话题。我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只索取,不奉献。从大的方面来说,从事各种正当职业的人们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不断进步,越来越美好,他们也从工作中得到了可以享受生活的报酬;从小的方面来说,每个人长大后,都肩负着赡养老人和抚养下一代的重任,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担当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通过教育,学生把努力学习同履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努力维护集体荣誉,完成集体任务,对集体负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群体意识,小到小组,大到班级、学校,使他们认识到:人不是孤立的个体,都生活在集体里,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经常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给所在小组加分或减分,利用小组间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每周一次的“夺金牌,争优秀”评比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在纪律和卫生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感情,它要求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对社会、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并自觉抵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要求人们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而不能对别人的危难和不幸袖手旁观;要求每个人都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贡献。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1.让学生学有榜样

著名社会学理论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相应地模仿他们而习得一些社会行为。”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读好书,从中吸收榜样人物思想中的营养成分,学习他们的责任心,特别是学习他们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我还引导学生注意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能体现责任感的好人好事,并以此为契机让每位学生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只有学生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才会自觉地约束言行,自尊自律。

2.结合活动进行教育

只有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实践和体会,才能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回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我注意利用班级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活动前重视指导,向学生阐明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活动中重视点评,及时表扬,以强化学生良好的言行;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例如:利用春游和秋游,加强学生同他人、集体之间的联系,增进学生对他人、集体的理解和情感;(关爱他人,团结合作……)利用学校每周的金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利用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捐款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

3.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家校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平时教育工作中,经常主动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互相配合,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助力。

4.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