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丽乡愁范文
时间:2023-04-10 17:0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美丽乡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梦见故乡的土屋,梦见故乡的外婆,梦见童年的我。
每一个梦都那么真真切切,每一次梦回故乡都那么欣喜若狂,每一次梦见外婆都会喜极而泣,每一次梦醒时分仿佛都是一次生离死别。
世事已把我与故乡远隔十年。
十年,走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十年,我与故乡相距多远。十年,我们与曾经那最离不开的亲人又想念了多久。十年,那个曾经被称为“家”的故乡又让我们遗忘了多久!
十年生死两茫茫!
时间真的能冲得淡一切吗?
我们穿梭于城市的霓虹,我们为着自己的生活奔波,我们沉醉于世俗的灯红酒绿,而我们又何曾真正为自己找过理由去看一下那个远离的故乡?
当我们落户城市时,当我们操着当地口音与邻里打招呼时,当我们坐在写字楼里时,我们又能有几次记得起那个叫做“故乡”的地方?
是我们被世俗的繁琐拖住了脚步还是我们已渐行渐远?
蓦然回首,
仿佛从背上行囊的那一天起我们已不再有理由回故乡。
于是我们在别人的故乡努力过着入乡随俗的生活,我们小心翼翼的藏起外乡人的痕迹,我们比本乡人更关注这座城市的变化,我们甚至害怕别人问起我们自己的那个故乡。
而当有一天我们拿到当地户口时就真的可以不对孩子们提故乡了吗?
我们的孩子也许早已把这里做了故乡,那个所谓的故乡的老家对他们而言仿佛只是传说中的一个遥远的地方。
陌生,是他们的理由。
而当我们把故乡最后一位亲人掩埋时仿佛也埋掉了我们回故乡的最后理由。
于是我们会理所当然挥别故乡,继续在他乡走着自己的路。
只有偶尔间,
我们也许会在夜深人静时,也许会在人群闹市中,也许会在无意翻看旧照片时再次想起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乡和那个年代的故事。
时间仿佛在证明它已把一切冲淡,
篇2
1、有一段心事曾简单晴朗,透着淡淡的蓝。有一段纯净的快乐,支撑着日复一日的疲惫。也许我们长大,一切都已经改变,如见多了离合,心便被包裹成了坚硬如铁。只是,在黑暗里,沉静着,一寸一寸,剥落的都是想念的尸身。
2、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3、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4、一条白色的铁轨拉长冬天的痕迹。淡紫色的炊烟,清晰又杂乱,缭绕着候鸟的优美踪迹。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刻骨铭心的记忆渐渐模糊了。
5、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用心感觉,温暖依然。用感恩的心去收获更多的感悟、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幸福快乐。伫立在岁月里,自己放眼望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也近了……于是自己甜美的微笑着!
6、夜夜 那是一条梦中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故乡的距离。日日,那是一腔滚烫的江河,默默流淌着心灵的乡情。那是谁,在黄河边,声浑厚的豫腔,又将我迁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谁,在嵩山上,一句思乡的诗句,又将我带回心灵的故园。
7、乡愁更是记忆,记忆捉摸不定,乡愁也就咂摸不够。在他乡流浪十几年几十年,记忆中的故乡却永远不会变,我们会很准确得说出每一个细节,但却在回到故土时发现已然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宁愿看到一个记忆中的村庄,不愿时光对其无情地篡改。但当我们失望地离开了,乡愁又开始积聚,开始发酵,于是我们又努力在记忆中抚摩故乡的门环。
8、在一个停满了船舶的码头上,一座绿色的小岛正酣甜地睡去。路灯在黑夜里无声地战栗着。车站里开走了最后的一班车,夜归的人静静地走过乡间的小路。
9、在那浓浓的乡愁里仿佛还有父母的叮咛,仿佛还有父母的牵挂,仿佛还有他们辛劳的身影,它无时无刻都在我的心中牵绕,在时间的长河里,它走得匆匆。让我还没有记住它的好处时,它就逃离了我的眼前,让我欲诉不能,当我再想转过身仔细看它时,我却找不到那熟悉的呼唤,再也看不到慈祥的双亲,找不到少女的身影,找不到青春,只有岁月的流逝和沧桑在心中碰撞。
10、深情的大海张开温暖的臂弯。白云一朵接着一朵,声声有情地亲吻着脸颊,飘忽不定的足音随着风儿掠过憩息着的大地。丝丝怀想潜入我心,随后迷失踪影。
11、家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当自己融入那片故土,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的情景再现,太多的感伤弥漫,太多的喜悦徜徉。当自己又不得不起身挥别,在心灵的故土上,卸下了多年的倦意,托上了自己满满的梦想与期望。
12、乡愁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而永远不能适应北京的香菜一样。乡愁让我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势,因为它,我们会在端午节到来时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节到来时想起该去上坟了,在春节到来时想起冻米糖和甜酒酿…
13、我的乡愁啊!漂浮于家乡的山峦,宛若当年的云雾缭绕。我的乡愁啊!弥漫在天空,却煎熬着我的心。我的乡愁啊!是我梦醒后的一声幽怨的的叹息。我的乡愁啊!是白袅袅中略有些淡蓝的炊烟。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苦涩的味道。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一个永远的痛。我始终纠结于离开家乡是不是一个注定要犯的错误。
14、在那一缕缕的思乡,时光把我带向远方,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她那无忧的快乐和青春,在记忆里,它变得渐行渐近,又变得渐行渐远。刻下了留恋的目光,让我永久收藏。
15、思乡的人啊!思乡是以无法抚平的伤痛。对于远离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家乡就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家乡是一副永恒的画;家乡是一种浓浓的味道。我美丽的家乡啊!倾注了我无尽的思念。我也不知哪一年,哪一时,哪一刻才能回到家乡。然而那群山的树木会依旧在吗?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吗?是的!岁月的消逝中一切都有可能改变,然而我的思乡之情却永远不会改变。
16、这个城市繁华空旷,膨胀着虚浮的快乐,而我,满目荒芜,找寻陌生的熟悉。你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隐忍着的疼痛与柔弱,层层蕴开。你说,该回家了。这里虽繁盛喧嚣,却始终不属于我们。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泪。
17、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我不愿把乡愁说成酒,因为乡愁没酒那么浓烈,乡愁只能是在无人的暗夜的一缕清香,将远离喧嚣世界的我们一点一点溶解。乡愁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篇3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故乡的美景梦境般的分明、模糊、消隐……
仰望夜空,黑云将那明月覆盖了,只剩下了星星点点的小星斗儿。我从湿漉漉的港口醒来,眼睛陌生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凛冽的寒风刺痛了我的心,思绪再次被风吹拂到那久违的故乡。
迈进这所学校的大门已经三个多月了,本以为时间的流逝可以使我淡忘那“心灵的港湾”,却,恰恰相反,疲倦时,遇到荆棘时,便想起了这倦鸟的归巢,想起了妈妈的唠叨,想起了爸爸无声的鼓励,我跨不过、走不过。
一个人时,总是在想:故乡那棵历经千年沧桑的樟树王的胡须是否更长了些?龙湖寺又发生了什么改变了?鸟儿们还在那枝头上歌唱吗?每每想到这,心中便萦绕着阵阵乡愁。
我不要被乡愁包围着,它会让我窒息,因此我必须跨过这道坎,跨过这道很高很高的心灵的坎。
我并非林黛玉,我更不需要她的多愁善感,所以我必须跨过这个坎。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试着敞开心扉,便会发现这个城市也有家乡般的山水,即使没有亲人的陪伴,但我有60多个热情善良的同学们的友谊,真挚地;即使没有千年樟树,但凤凰山下这棵百年青松也别有一番风姿……
我必须跨过这个坎。闲暇时打开书本,看看古今中外的名著,欣赏一下伟大的作家用生命谱成的绝美的文章,读读美丽的诗篇。于是,忘却了乡愁,充实了知识。在孤寂的夜晚,拉上三两个同学,拉拉家常,聊聊心里话。于是,忘却了乡愁,愉悦了心情。
我必须跨过这个坎。迎面而来的是期末考,紧接着的是会考,最后将冲刺的是高考,我有什么理由为了那无谓的乡愁而放弃这一切呢?所以我必须跨过乡愁这个坎,努力学习,跨过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坎!
篇4
“江南”意象体现的对江南母乡的深深眷恋――乡愁。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它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学习外文,因此,自称“江南人”。 他说:“因为我是南方人,生于南京,而我的母亲和妻子都是江南人,所以,我少年时候想象的故乡就是江南,多水多桥,多藕多莲的江南,所以,纯粹是一个南方的一种回忆。”(《新民周刊》2008-2-12)江南的灵山秀水成为他诗文中的重要意象。诗人在《宜兴茶壶》中写道“……温暖的赭土里外一色/不愧江南的沃土,我的后土/经历多少的烧炼才完成?”精神分析方法告诉我们,潜意识愿望要表现出来得到满足,必然要受到意识的干扰、限制,潜意识愿望没有正常渠道表现自己,不得以采取伪装、变形等方式,在另一种改头换面、符合意识要求的方式中得到表现。余光中诗文中以“江南”、“长江”、“黄河”和“呼唤”等多种意象传达出他的潜意识。余光中在《腊梅》中写道“大寒流降自江南,在岛上/在下风处,仿仿佛佛/多感冒的鼻子,仿佛就可以/嗅到腊梅清远的芬芳。”显然,这里的“江南”,已非抽象的语言符号,也不是是地理上的江南,而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种情感固着――对于江南母乡的深深思念和回忆。这种情感固着不仅通过“江南”意象传达出来,而且还通过江南水乡的景物――莲、船和雨等等意象。“台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予戏莲叶间。莲是无所不在的……心随目远,眸光翩翩,在莲与莲间飞回如蜻蜓。”(《莲恋莲》)意识在过去、当下、未来的时空中盘旋穿梭,撑开由绵绵暖意与潺潺怅惘交织而成、难以名状的曲折迂回的潜意识世界。自然景物组成的“江南”意象承载了深远的心理、情感和潜意识的内涵。“江南”意象象征和隐喻的“乡愁”,既是他大半生漂泊生涯的切身感受,也是海外华人共有的思乡情怀,在“母题”的层面又和中国诗歌的乡愁主题内涵一致,也表达出中华民族由古老的农业文明滋育出的根意识和乡土情结。由个人的“一时之性情”,上升为民族的和历史的“万古之性情”(黄宗羲《马雪航诗序》),正如余光中所说的由“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三者有机交融成的“现代诗的三度空间”(《白玉苦瓜》序)。
“江南”意象折射出的乡愁又是和母爱“情结”一脉相承的。“情结” 是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潜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执着的潜意识冲动。它源于人内在的自由的欲望被社会规范和自己道德意识的压抑,既不能得到实际实现的满足又不能得到自由呈现的宣泄。诗人在《招魂的短笛》中为母亲招魂,唱得凄凄切切,令人心痛眸酸。“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母爱“情结”通过江南的背景,更增添了一份惆怅和凄迷。还有《春天,遂想起》,把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思念母亲的潜意识化作百结的愁肠,因思念母亲而涌出悲伤,到母亲喊“我”,衍化到海峡两岸的喊声,意蕴深远。在余光中的潜意识里,思母念母是与乡愁、国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母爱情怀,乡愁意识,祖国情结,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祖国的母亲般的思念和眷恋。“秋天,多桥多水的江南。水上有月。月里有古代飘渺的箫声。舅舅的院子里。高高的桂树下,满地落花,泛泛一层浮动的清香,像一张看不见躲不开的甚么魔网。他便和表兄妹们一火柴匣地收拾起来,拿回房去。”(《伐桂的前夕》)此时,作家仿佛回到了梦中的故乡,梦里梦外都魂系中华的忧郁和感伤。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江南”意象相当于作者的一种梦幻方式。因为“梦是被压抑欲望的想象(伪装)满足”,只有这种梦幻形式才能表现表现被压抑的潜意识愿望。它折射出的母爱成了余光中心灵栖息的港湾。母爱是联系乡愁的红丝线,是茫无涯际心灵栖息的港湾,是无论流浪何处都无法割舍的牵念。只有在梦幻般的倾诉中他才能像越过千山万水迷路的倦鸟飞回家,在母爱故乡里温柔梦幻般的栖息。
和乡愁、母爱联系在一起的“江南”意象背后还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孺慕和企求。余光中曾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江南”意象具备了承载着丰厚的心理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重要的线索,“江南”意象在余光中笔下成为了潜意识的折射,意义的深渊,传达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刻骨铭心的孺慕和企求。
篇5
摘 要:“乡愁”母题在文学史上有着漫长的历史和相当的地位,在华文文学领域,余光中笔下的乡愁融合地理、历史、文化,呈现出立体、多样的风貌。
关键词:余光中;乡愁情结;多样性
“乡愁”在词典中是一个名词,意为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而在余光中的笔下,“乡愁”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动词,是脱离了地理束缚的立体乡愁,是饱含了沧桑之感的时间乡愁。余光中的一生几度飘零,竟有大半个世纪与大陆分离,生命的漂泊,夹杂了空间的转变和时间的沧桑,“乡愁”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和深化。中国的山河、历史与文化,是余光中生命的胎记,也是其乡愁情结的多样化形态。
一、故土忆影:直白的恋土情结
长江、黄河是中国的圣水,长城、故宫是历史的名片。南京、四川、厦门……构筑了余光中记忆的宫殿,玄武湖、嘉陵江、鼓浪屿,亦常在其梦的深处激荡。“半世纪前浩荡的江声/多深沉的喉音一直到枕/午夜摇我入睡,清晨唤我起身”(《嘉陵江水》),嘉陵江隐隐的回声,幻化成余光中定时的生物讯息,午夜伴他入睡,清晨将他唤醒。
余光中自许是广义的厦门人、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然而,作为广义的南国人,余光中对江南却由衷地偏爱,并在其文学创作中乐此不彼地描绘着江南的图景。自然,江南能够如此受宠,也与其本身的审美特质息息相关。南国产红豆,故其相思最为浓烈,而温婉缠绵的江南则是装置乡愁的最佳容器。雨恨云愁,绵密的雨常常能唤起文人伤感的情绪,江南的雨尤其如此,在《听听那冷雨》中,回忆的雨声,牵引余光中由江南忆到四川的秧田、重庆的嘉陵江。布谷的啼声参杂着雨声,也显得异常凄婉。
一九九二年九月,余光中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之邀北上,四十三年之后的破冰之旅,将他重新带回祖国母亲的怀抱,“北方虽非我的故乡,却为汉魂唐魄所寄,是我祖先的祖先所耕所牧,所歌所咏,广义而言,久已成为整个民族的故土古都,不必斤斤计较,追溯谁何的家谱了”。①余光中的地理乡愁,容纳祖国山川,涵盖四面八方,但凡有中国魂的地方,都是其广义的故乡。
二、历史回溯:坦然的历史情结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华夏五千年的骄傲,屈原杜甫、太白东坡,是历代文人的楷模。几经岁月的磨蚀,棱角分明的空间记忆逐渐覆盖上历史的痕迹和生命的体验,余光中的乡愁亦随之日显丰满。闯进民族特有的历史时空,探求古人之情景,咏史怀古铸造成宛转的乡愁。
古之唐魂汉魄是余光中精神的支柱,炮火下的蹂躏则是余光中肉体的创伤。《访故宫》会听见“更远处/沿着运河/正隐隐撼动/八国联军的炮声”,《老战士》能忆起“摧天折地,一排排的炮声/自卢沟桥的那头”,《母与子》将照出“抗战的孩子/太阳旗阴影下的一个小难民”。余光中怀乡病里的中国,在抗战的歌谣里,在战前朦胧的记忆里。战火中的逃离,是比迁徙更令人悲痛的经历,战争给一个民族所带来的,除了流离失所和家破人亡之外,还有挥之不去的耻辱与幻灭。
余光中回望历史是坦然的,其厚重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感无形中增强了乡愁的密度与厚度。因而,融汇了时间沧桑的乡愁更具张力。
三、文化皈依:诚挚的文化情结
“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是余光中长期以来的心愿,政治使人分裂而文化使人相亲。中华母体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在核心,有着强大的吸附性、凝聚力和魅力场,任何脱离母体文化的肉身都将走向虚无。
余光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并自觉成为古典文学的拥护者。正如他所言“古典之根已蟠蜿深心,任何外力都不能摇撼”。②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综观余光中的文学创作,明显地存在古典文学的印痕,干净、凝练、流畅成就了其诗文的特色。文人的气质,是文化积淀长久熏陶的结果。屈原、李白、杜甫等伟人常在余光中的诗文中魂兮归来,并非出自偶然,为古人“造像”,实质上也是一种灵魂的“共鸣”。
中华文化,不仅是汉魂唐魄里的儒道法墨,也是中国文字里的点撇横捺。正是基于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依附,才使得出身英语系科班的余光中能够在多年的欧风美雨中免于“西化”。中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一旦沦于粗糙、混乱,中国文化必将式微。带着深重的忧患意识,对华文字的守护成为余光中文人的使命。“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③方块字里隐藏着民族的精髓,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华文化的向心力势必长存。
结语
余光中的乡愁具象化为地理山川,弥散于历史与文化的直径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地理的乡愁是空间的,历史的乡愁是时间的,文化的乡愁是纵横的。“乡愁”母题,在余光中的笔尖不断嬗变与丰满,融汇空间、时间、精神,指向地理、历史、文化,最终形成一种饱满的情感符号。
参考文献:
[1] 张叹凤.中国乡愁文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1.4.
[2] 余光中.余光中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3] 余光中.乡愁四韵[M].胡有清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4] 赵玲玲.港台文学中的怀乡情结探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5] 江少川.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注解
① 《后记》,《余光中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第三卷,第427页。
篇6
古镇韵调
天飘着蒙蒙细雨,一点一点打湿了我的乡愁.仿佛如宣纸上的墨,一下子渲染开来.捧着满怀的乡愁,不知该在这个雾似的年华中走向哪里,于是,索性埋进了那满得溢出来的乡愁里,大口大口呼吸起来,整个世界都飘荡起那略带伤感的幸福~~
小镇羞涩的像个未出闺阁的姑娘,千百年的尘埃也没能掩饰住她与生俱来的美丽。恬静的绽放在古淮河上,携上了永远不谢的光芒。她是爱美的啊!不动声色的栽满了满院的花,在天长日久的时间里,寂静而又热烈的开着,守着满院的芬芳,连空气里都荡漾起莫名的甜美,温润而又美好的气息久久的飘荡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多可爱的姑娘,那散放着青春的脸庞又怎么能被一扇印上岁月痕迹的红木门挡住?傻傻的把自己的小家碧玉让红尘一点一点埋没。即使在许多年后,对着古淮河那片历史的古镜,还能梳出当年的娇媚,更添上几分庄严与淡远~~她又是心灵手巧的,纺出了如雨如雾的纱衣,在每个夜晚将宁静洒下,连着安逸一起入睡,那梦,怕都是香甜的让人能笑出幸福的吧!若有若无的母亲——那沁人的体香不着痕迹的掠过我的脸庞。呀,我是不是迷醉了?是,我迷醉了,我投降了,此刻,再多的倔强,再多的流浪,也不如小镇那一个拥抱来得真切,那一瞬间,我什么也不想说,只是把头那么深那么深的埋了进去,黑夜的小镇,给了我拥有全世界的幸福,让我,离开的许多年后,也忘不了那个拥抱,温暖的让我每每想起眼泪都沾湿了衣襟。只有小镇,我才是我,那个有血有有肉的我,一个会拥有温暖哭泣的孩子,小镇,轻佛过我的悲伤,留下了一片灿烂的冬日阳光。
我微笑着,拭去眼角的泪水,小镇,你是否依在古淮河旁,用深情的目光为我铺好了回家的路。我知道,今时今日,你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吴哝软语的小女孩,而开始迎接新的时代。朦胧中,我看见了小镇那敞开的胸怀,玫瑰色的晚霞映衬了它头上那片天空,小镇,我会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整个世界里,竟是小镇含羞的笑脸,带着无限的幸福在地上蔓延成河~~
篇7
我们的肉身寓于现象世界之中,但我们的人格却是在理想世界之中完成的。现象世界中,人与人的差别很小,每个人遭遇的生活空间相去无几,但有的人却能在理想世界中找到自我。正是理想世界中完整自我的建立,使个体自己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而不迷失自我,不随波逐流。如若一个人的人格全然建立在现象世界之中,他(她)就没有可能把自己从现象世界之中超,个体人格实际上就会受制于现象世界之中的点点变动,而难以表现出相对于现象世界的独立性,个体人格实际上就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在今天的社会中,人的主体性人格的确立其实是很难的,金钱、时尚、潮流极大地腐蚀着人的主体性。从内在而言,陷于享乐化生活中的个体不思考,拒绝思考,不担当自我,这就是主体性内在丧失的根本。在这种背景下,个体不可避免地出现怎么都行,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个体的生活就成了外在的潮流与个人情绪的结合。拒绝深度的思考,想什么就什么,这就是今天我们人格发展遭遇的致命伤,这样是把自己服从在软绵绵的生活享乐之中。整个的世界我们都可视为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我们也不愿意看到个人与他者世界的关联,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自我享乐生活的可能性。凡是与享乐生活有关的就是有意义的,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这种生命姿态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是很致命的,这是当前存在的一种困境。
这种困境表明,我们今天正在遭遇个体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个体存在根基的表浅化,个人就是在自我安乐生活中来敞开生命的家园。在这里,生命的家园是形而下的,形而下的家园是易变的,易受冲击的,如果一个人能在安乐窝里呆一辈子,他就像一头猪过了一生,是一头快乐的猪。但一旦一个人从个人安乐窝中走出来,就马上陷于一种无家可归的境地,找不到生命的家园,找不到人生的寄托。今天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自杀、去杀人,杀人的人忽视别人的生命价值,也是忽视自己的生命价值。他们生命的家园感破碎,一个人一旦丧失生命的家园感,那么,什么都是可能的。
马加爵事件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自己在形而下的安乐的空间,他的安乐窝的空间几乎没有;他没有在人际的温情间寄托他的生命;他同样没有建构出自己形而上的家园。对他而言,他的家园感是故乡和亲人,但故乡和亲人是遥远的又处于不利的状况,他的家园感是破碎不堪的,家园感的丧失使马加爵的极端行为随时都有可能。马加爵这个事件表面上是极端违法事件,如果我们从理念世界中逻辑地去寻找这一事件的根源,其实就是生命家园感的丧失。个人的自我不足以担当自我,或者说,理性自我不足以担当情性的自我,而导致恶性随时爆发,怨恨在家园感丧失的情况下被无限放大。这个事件是个偶然的事件,但对马加爵本人而言有他的必然性;放到今天的时代中,也同样具有某种必然性。实际上,这是我们当代人整体家园感出现危机的表征。普通人之所以没有表现这么强烈,是因为普通人还有一种弥补,可以在个人生活保障、人际温暖中找到生命在现实世界中安居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找到了踏实的安居之所。
直抵生命的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在汉语圈中非常有名的诗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中的乡愁意识一点点放大,由亲人而祖国,由欢乐而忧伤,渐行渐浓的乡愁意识逐渐弥散在作者个人现实的生命空间之中。其实不只是这首诗,余光中的许多充满忧伤的诗都弥散着一种莫名的乡愁意识。比如,《碧潭――载不动,许多愁》就是一首我更欣赏的、更有韵味的情诗:
十六柄桂桨敲碎青琉璃/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在河的下游//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我的忧伤就灭顶//八点半。吊桥还未醒/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飞来蜻蜓,飞去蜻蜓//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这小舟该多轻/这双浆该忆起/谁是西施,谁是范蠡/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听唐朝的猿啼/划去潺潺的天河/看你濯发,在神话里//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你在彼岸织你的锦/我在此岸弄我的笛/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从当下而历史,从人间而天上,从现实而神话,李清照忧伤的蚱蜢舟、西施与范蠡的爱情经典,承载着唐诗宋词无数抒怀的太湖、洞庭,李白的猿啼,古典汉语世界中牛郎织女的神话,这就是余光中美丽爱情的世界。在这里,余光中所深深寄托的爱与其说是现实的女子,不如说是一种想象中的、美丽的古典汉语文化,是在文化流浪中的个体对古典民族文化的真情向往。这是一首典型的余光中的诗,伤情而唯美。余光中的诗特别注意与古典汉语诗歌文化的接壤,注意语言的锤炼,在其中传达一种淡淡伤感的唯美主义。余光中自己曾说,“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他的乡愁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无根之感与漂泊无定,对余光中而言,他是在对汉语言的诗情守望之中,在对古典诗歌与文化的仰望之中,来寻找妥帖地安顿个体心灵的家园,不断扩大的乡愁意识成为余光中生命姿态的基本质地。
如果说,余光中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的乡愁,那么三毛的《橄榄树》传达的则是另一种乡愁: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这首歌词显然比之于余光中的诗歌,在诗味上要逊色不少。但这首歌如此长久地为人所传唱,会唱歌的中青年几乎没有不会唱这首歌的。个中原因何在?正在于这首歌传达了一种普遍的乡愁意识。很简单的歌词和曲调,一唱三叹,“为什么流浪远方”。仔细思考,其中有三重意思:(1)歌词一开始就表明“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是一种遥望故乡而不得归的惆怅;(2)为什么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这是自由;“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这是自然;“为了宽阔的草原”,这就是生命宽广漫游的家园;(3)“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而在梦中,是永远只可想而不可达到的。这里传达的是一种面对心中自然、自由、宽广而美好的家园所发生的令人绝望的乡愁意识,故乡就像梦中的橄榄树,只能在向往之中,花开,花落。三毛写这首词就传达了她的命运,注定浪迹天涯,梦魂漂泊,即使身体回到故乡,你的漂泊依然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故乡无法安顿你的心灵,物虽是而人已非。
在这里,故乡显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史铁生《记忆与印象・消逝的钟声》)。如果说生活不乏优越的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种文化的乡愁,浪迹天涯、寻找心灵之家的三毛传达的就是一种生命的乡愁。由于三毛又是作为时代之中的一员,她的乡愁感不仅仅是属于她个人的,同时是属于时代的,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是直抵我们每个人生命深处的乡愁。正因为如此,所谓借酒消愁,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三毛的抒怀终于成为众人乡愁意识的普遍的抒怀。
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是伤感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优越感的乡愁,那么三毛的乡愁则是绝望的,是只能在梦中怀想、在理念世界中仰望,却永远也不可能抵达的乡愁。思念故乡,又回不去故乡,即使真的回到故土,也不能停止心的流浪,只能在仰望中怀想故乡。正是这种一种不乏绝望感的乡愁情怀,或深或浅地刺激着每个亲近这首歌的人,并且很快让这种乡愁意识耦合于个体人心。
家园感的破碎
问题在于,现代人普遍的乡愁意识从何而来?乡者,故乡也,故乡就是一个人出发的地方,就是孕育一个人初始的生命印痕的地方。乡愁意识也就是一个人从故乡出发、走进他乡,又回不去故乡,只能在仰望中怀想故乡的情怀。追问乡愁意识,首先要问的,就是我们究竟从何处来?我们的生命与精神的出发点在哪里?对初始的回溯乃是寻找我们精神起点的基本路径。
个体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的复演,追问个体的乡愁就是回到人类的最初。人类的最初,毫无疑问,就是――也只能是一个词:自然。人类原本就是从自然中来,从自然状态之中来。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命的基础,而且直接地,就是人的精神的基础,人类的精神生命同样发育于自然,是自然赋予的。这里的自然不是我们今天讲的物化的自然,而是海德格尔所讲的天、地、人、神四重奏的自然,这可以从今天不发达的具有原始意味的群落的生存方式中可以看出。原初的自然是个包容性的概念,是一个神、人与自然共在的空间,是天、地、人、神的一体化(参考洪涛:《空间与逻各斯――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换言之,人类生命与精神的摇篮就是天、地、神所敞开的空间。自然本身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自然之物养育人的身体,自然之魅滋养人的精神。大地养育了人的身体,天空开启人的心灵,神性的皈依唤起人的安居的家园感。大地给人以厚实,天空给人以开阔,神性给人以温暖。所谓家园就是身心的家,是身心和谐安居的地方。
人类的发生原本就是始于天地之间人与神的共在,真正的安居就是安居在天、地、人、神之中。人正是在脚踏大地、仰望天空、揣度神性的过程中,在天、地、人、神四重奏之中,获得生命诗意的安居。这从人类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中可见一斑,祭祀乃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甚至是人类最根本的活动。正是在祭祀中,人类对神灵、先祖的呼告,实际上是人类面对无限而求自身安顿的基本方式。现代性的开启,人类靠自己的力量征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随着人类理智的过度启蒙,自然祛除迷魅,自然之物与自然之魅分离,自然破碎化,人类存在的大地裂开。当自然在人类理智的审视中物化,自然就不再作为呵护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存在,越来越自立、自强的现代人开始脱离自然母体的怀抱,而放逐于先导性所开启的理性化、物化的生命空间中。
在我们越来越多地获得了人类比之于自然的独立的同时,个体精神的破碎与虚无随之而来。日渐远去的自然终于只能成为我们心中的遥不可及的故乡,我们终于只能生存于破碎之中。原初的作为人类生命母体的自然,就只能成为我们行走在现代性路途中的一种仰望。置身现代生活之中,回望原初的生命之家,被现代性所围裹的我们注定无法回到故乡。故乡就成了形而上的仰望,乡愁意识就越来越多的成了现代人的普遍意识。这种乡愁意识既是形而下的,我们今天遭遇的越来越严重,甚至可以说是难以缓解的生态危机,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乡愁意识的重要原由;又是形而上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心态危机一点也不逊色于生态危机;与其说是形而下的,不如说是形而上的。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乃在于我们的生存方式,而我们的生存方式的根本无疑乃是我们的心灵生活的方式。
海德格尔说过一个词:被抛。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意味着我们“被抛”到现代性的境遇之中,我们早已被放逐在以人为中心的理性化所开启的现代性的路途之上。在这一点上,我们无法选择,还乡于是成为一种心灵恒久的仰望。我们无法回到原初的自然,回到自然对生命的整体呵护以及我们对自然的无隔的依恋,我们必须在乡愁之中艰难地担当自我。
找寻心灵的故乡
海德格尔曾在《诗、语言、思》中这样解释现代人无家可归的困境:“在我们这个匮乏的时代,安居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呢?关于住房紧张的议论所在皆是……但住房紧张无论有多么严重紧迫,无论多么有害或多么有威胁,都不是安居的真正困境,因为安居的真正困境决不在于单纯的住房紧张。确切地说,安居的真正困境,先于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也先于地球上的人口膨胀以及产业工人的生存困难。真正的安居的困境在于凡人一再地追求安居的本质,在于他们必须事先学会安居。如果人的无家可归正在于此,那么,人为何仍旧不把他安居的真正困境当作困境来思呢?一旦人致思于他的无家可归,这就不再是不幸之事了。只要好好去思并铭记于心,它将会成为唯一的召唤,召唤人们进入他的安居。”
我们在越来越便利的现代生活中更容易找到的是快乐,而不是幸福。如果说幸福是关涉个体精神性的事件,而快乐更多地关涉肉身性的存在。而且,幸福本身只是生存的表象,是适意生存状态的表征。如果我们把幸福寄托在纷繁的现象世界之中,实际上我们很难找到真正的幸福。正因为如此,在今天,如何充分地思及安居的问题,寻找回乡之路其实是比找幸福更基本的问题。回乡之路究竟在何方?当天、地、人、神四重奏的原初自然日渐远去,自然成为我们遥远的仰望,回乡之路就变得艰难。实际上我们已不可能回到故乡,我们注定只能怀着乡愁寻找故乡。
自然有两层意义,一是作为人类初始出发点的自然,天、地、人、神四重奏的自然;一是作为个体生命出发点的自然,即个体生命的开端。所以,回乡之路,一是向人类出发的地方的回返,一是向个体出发的地方的回返;一是回顾人类的童年,一是回顾个体的童年。这种返乡乃是一种精神的返乡,也是一种生命姿态的返乡,我们的回乡之路就是在日益理性化、技术化、物化的时代中,敞开人类的、个体的原初生命精神的路径,焕发我们诗意生存的可能。
首先是重建我们的自然观,重新培育我们对自然的温情与敬意,自然才是我们永远的家。我们现在说的对自然充满温情与敬意并不是一般性的爱护自然,我们通常讲的爱护自然包括环保主义者的自然观,许多时候,爱的依然只是一种功用化的自然,只是因为自然对我们有用,破坏自然直接威胁到我们当下的生存,所以我们才要保护自然,爱自然。很显然,这里自然是物化的自然,而不是作为生命统一体的自然。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原初的关系,超越功用化的、物化的自然,激活作为生命始基与生命家园感的自然观,同时也激活我们自身人、神与自然共在的个体生命观,从根本上培育我们对自然的温情与敬意。
自然的第二层涵义乃是作为个体生命开端的自然,所谓的复归婴儿,一种生命的自然本真的状态,人类生命精神的摇篮。所以,回乡的第二条基本路径就是通过认识个体生命的初始,来认识自我生命的内在自然。用生命的自然来校正当下生命状态的异在,在自我生命的内部找寻生命的家园感,最根本的就是对自我生命本真的认识与复归。回乡不仅是向外寻找,更重要的是向内寻找,最根本就是对自我生命本真的复归,回复自我生命的内在自然。这实际上是我们对抗日益理性化、技术化、习惯化以及身处钢筋水泥物化的丛林之中,重新认识生命本原的最重要的路径。
就个人生命的发生史而言,原初生命的淳朴,以及个体与母亲的亲密联系就构成了最初生命的诗意的家园。童年不仅是形而下的,更是形而上的。童年是培养个体生命家园感的基础,童年直接地成了个体人生的精神之家。童年所开启的个体生命世界,成为个体一生不断回望的出发点,与不断回溯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意义上,保卫童年就是保卫个体生命的精神之家。
显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回乡”,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回到文明的初始,不是历时性的,不是历史意义上的绝圣弃智。当人类脱离了自然母体的怀抱,我们就注定无法重归自然,重新回到文明出发的地方。所谓的“回乡”,乃是共时性的,是空间意义上,是让文明的初始与作为生命母体的自然切入我们当下的生存结构之中,扩展生命与自然之间的生动活泼的联系,激活日渐物化的生命状态,丰盈当下生命存在的境遇,甄定生命发展的目标,恢复个体生命的沛然生气。
教育中回乡路的阻隔
教育作为个体成人事件发生的场域,原本就意味着把个体带入天、地、人、神共在的空间之中,在认识外在自然的同时,获得自我生命本真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变为个体存在,知识转化成德性,促成个体在神、人相依的自然之中诗意生存。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教育自身也成为社会现代转向的基础,教育不再关心个体回归自然之路,转而关注的是个体在外在社会世界中的实现,关注个体在现实中的力量的丰盈,由此而导致个体存在的虚空化。
当下教育中回乡之路的遮蔽主要有三个方面:(1)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塑造了个体功利化的生命姿态,不知不觉就把生命置于其中,失去了从容选择的可能,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很早就在我们的生命中一点一点的留下;(2)技术化的教育,大大缩减了个体在教育中心灵敞开的空间,缩减了自由陶冶的可能性。人本身就被当成了物,人一旦物化,精神空间的可能性就大大缩减,技术主义教育观对教育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使我们的思维只停留在现象世界中;(3)自然本身的物化、知识化,自然本身中的意蕴在教育中不断消解,加深了回归自然的阻隔。从小开始,自然就一点一点疏离了我们的世界,或者我们不断成长的生命一点一点地疏离了自然,导致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冷漠与隔离。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导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停留在可见的现实世界之中,更多的是一种对世俗生活的适应,而没有达到现象世界的敞开与对理念的形而上世界的关注。换言之,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给精神与心灵世界寻找家园感,而只是提高了身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的力量。
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整体而言是形而下的,缺少了形而上的气质,由此而塑造出来的个体生命姿态就更多的局限在世俗生活世界之中,没有办法真正的敞开自我,由此而型塑成狭隘个人主义的生命姿态。这里的狭隘个人主义不仅是伦理意义上的,而是整体生命意义上的。是存在层面的个人主义,是个体生命的自我封闭,是从生命个体出发的自我中心主义,外在的一切都不过是对于个人而言是否有用的功用化的存在。实际上,这才是当下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教育导致的真正的困境。它直接地缩减了年轻一代的生命空间,特别地缩减了他们的生命世界通向形上世界的窗口,使他们更多地停留在感性的、当下的、可见的生活世界之中。个人周遭的外在世界的缩减直接意味着个体心灵世界的缩减,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今天对教育回归生活命题必须予以警惕的最重要的原因。
教育关注幸福,但幸福并不是教育直接的指向,教育必须指向比幸福更基本的、更起始的问题。教育的过程是个体向前发展的过程,是个体走出蒙昧,走向自立、自主的过程,与此同时,教育的过程又同时是一个不断回溯的过程,认识生命的本原,为个体人生寻找精神的家。所谓“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其中就内涵着人生向前与回溯的两个基本过程:向前是提高个体现实、世俗生活的适应性;回溯是让个体在世俗生活的劳碌中寻找精神之家,认识并且依恋生命的本原。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就是美德,对个体生命本原的认识就是给个体生命找家,回乡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命状态。实际上,这里才是海德格尔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用意之所在:“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在这块大地之上。”劳作固然沉重,但劳作让人贴近大地,大地敞开人的生命存在的本原,正是对生命本原的守护,个体诗意的安居才得以可能。劳碌是向前,安居是向后,回到生命的本原,守住个体存在的诗意家园。
开启当代教育的返乡情怀
柏拉图说学习就是一种回忆,在这里,回忆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向人类原初的经验回溯,一是领悟个体生命的本真。回忆的指向其实就是让个体生命本有的东西显明,这种本有不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类的,是先行于个体的。教育何以敞开其返乡的情怀?保卫童年,无疑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义,这里的童年是双重的,一是个体的童年,一是人类的童年。
所谓教育世界中的儿童本位、儿童立场,其实并不是一种成人世界的谦辞,不是一种成人世界之于儿童世界的优越感的转让。而是,这其中内含着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就是激发、启迪,就是儿童自然、美好天性的引导与激活,内含在儿童世界之中的人性的自然与美好就是教育的起点与基础,是个体教育历程之中需要,也必须不断被回溯的生命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人世界向儿童世界的切实地倾听、理解、发现,就不仅仅是寻找教育的契机。当然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儿童自身的自然生命世界之中,经由教育,为个体逐渐敞开安顿自我人生的生命情怀。
北师大教育学院有一位到一所很小很小的乡村学校支教的大学女生,曾拍到一个让她感动的小女孩的天使般的笑脸。其实,这张照片可以说抓住了学校的本质,一所学校不管有多小,不管条件有多差,因为不时有孩子们天使般的笑,这就是一所真正的学校。学校教育的真谛就是要守住儿童自然、美好的天性,并让之得到充分的滋养与激励,而不是抑制、剥夺。教育的现代化追求是要更好地凸现学校存在的这一本质,而不是以物的现代化遮蔽了教育生活本身的现代化。我们需要改变儿童的教育环境,却尽量不改变他们自然的童心,相反是保护、促进、丰富童心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去支教,受教育的不仅仅是那些落后地区的孩子们,同时也是支教者。因为他们可以从那些并未被物的现代化所遮蔽的孩子们身上,体验到那种原始、朴素而温暖的生命情怀。
美好童心就是美丽人生的基础,我们甚至还可以从更高的意义上看,纳粹的大屠杀决不仅仅是纳粹本身人性恶的极端表现,同样是人类无家可归的极端表现。这从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如果从人类整体的高度来认识他们,认识到他们的恶其实也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专制者、极权主义者。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我们可以反过来宽恕他们,因为他们同样是迷失了生命家园的人类成员,他们迷失了他们的本心。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性的教化与个体人格真正的独立与完整在现时代的重要性。一个理想的国家,或者说一个理想的人类,其实首先就建立在每个人的心中。
从人类童年的意义上而言,保护古典文化实际上乃是滋养当下人生命情怀的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加强古典教育,就是要强化今人与初民之间的精神联系,它的根本意义在于让我们回溯人类最初的生命精神,从而获得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命滋养。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考量神话、童话对于现代人、现代教育的意义,神话、童话并不是荒诞不经,神话与童话恰恰可能是原始初民生命精神的真实写照。经典教育则是要强化我们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灵之间的联系,一部经典往往就代表了一个时代,甚至远远地超越了时代。经典之为经典,正在于其穿越时空所呈现出来的恒久的生命意义。古典与经典教育,究其实质而言,就是要保持现代个体置身人类、民族历史之中永远的家园感。古典与经典教育的重要代表就是大学,大学必须有一种古典情怀。大学教育的古典情怀是:大学要守护经典,守护古典,因为世俗生活往往是趋向于功利的,而大学就应该适度的超越现实的功利,以古典情怀来守护我们生命的家园。
早在1936年上海良友公司为沈从文刊印习作选集,沈从文在为其所作的《代序》中说:“我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先生在他的《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认真分析了沈从文的创作思想,认为“沈从文不主张用政治术语来剖析中国社会,他在精神上把自己看作是十九世纪的人,却想救治二十世纪积存下来的病症”。结合沈从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创作思想和社会价值观,金介甫对沈从文作了这样的判断:“他认为中国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嗜杀成性和物欲主义是现代道德堕落的表现,是世界文明的失败。”沈从文的希腊小庙就是要给迷失中的我们提供一个永久的可以回望的人性家园。这种家园既是自然的,或者说无背于自然的,又是古典意味的。沈从文可以说是在为社会事功所缠绕的国人中最早、最敏锐地发现了业已置身现代性之中的国人的乡愁问题,并作出了自己唯美而伤情的回应。《边城》中的翠翠可以说直接续接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女性的至真至美的称颂,而把自然、爱、美作为现代生命频频回望的家园。在这一点上,二十世纪的中国,无人能及。
偶然读到隋代的一首无名氏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社会、改变时代,但我们可以改变自我,改变自我生命的姿态。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开启美好的人性,把理想的城邦、理想的世界,建立在个体人心上。是的,也许我们已逐渐地靠近了“柳条折尽花飞尽”的时候了,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决断,置身现代性之中,归,还是不归?这是一个问题。
篇8
亲情是什么?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贵,杜甫面对亲情悲苦感伤。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寄托。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苏轼面对明月洒下一片祝福。
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
小时候放风筝,陪我的是我的母亲,捡风筝的是我的父亲。
学习骑自行车,扶起摔倒的我的是母亲,站在一旁喊着让我爬起来继续的是父亲。
小时候闯了祸,打我的是我的父亲,给我上药的是我的母亲。
举办生日聚会,陪我吹蜡烛的,是我的母亲。替我吹气球的,是我的父亲。
手指感染,上医院摘除坏指甲时微微颤抖地攥着我且反复告诉我别害怕的,是母亲,被我紧紧攥着且一声不吭的,是我的父亲。
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
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
在一次报道中真实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地震中,房屋急剧倒塌,造成这个地方居民伤亡严重,在抢险队救援中无意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寻声而去却在废墟中发现地对青年夫妇用自己的身躯担起沉重的重物,在他们中间的孩子却安然无恙,一对父母在生死之间,做出了爱的选择。他们选择了把光明留给孩子,还他一丝安慰和幸福。
人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温柔似水的柔情,父爱深沉似山的沉稳,山水相间,山水相间,山水相映,奏响了一首幸福的爱之歌。
亲情,是一盏明灯,给浪子回头照亮了道路;亲情,是一个避风港,给飘泊的游子一个平静的港湾;亲情,是一碗心灵鸡汤,给受伤的心灵一声呵护;亲情,也是一把利剑,给不知悔改的人一招力劈华山。
余光中的《乡愁》中“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到处多少海外儿女的爱国思亲情,到处多少离愁别恨,祖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是他们的避风港,同样也是他们的指路明灯………
风清,云静,天蓝,草绿。因为亲情在,世界变得精彩;因为亲情在”母”与”子”必将团聚。
篇9
中秋,又是异乡校园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没有比这句话更能描述我此时的思乡之情。纵凭栏依靠,静身楼台,极目观望,灯火阑珊。大街上,霓虹闪烁,车辆川流不息,归心似箭;小巷里,张灯结彩,欢歌笑语中洋溢出合家团聚的温馨气氛。烟花为夜披霓裳,月清寂冷相思浓。回眸,又是一年中秋至。
古今往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让人倍感温馨。不管你是身在异乡的学子,还是远游海外的商客,都盼望着重返故里,与亲人团聚。俗语说“月圆人更圆”,应该就是这个意思。而此时此刻,对于异乡漂泊的我来说,更是思情倍增,乡愁不断。万千思绪涌潮般席卷心间,落笔扯纸,流溢成满笺思念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乡之情,是每个学子都具有的。如果不给予我每一场漂泊,那么,我怎会把自己的乡魂寄托给那一轮悬挂的明月?如果不逢每一次佳节,我又怎能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愁绪?记忆篇幅,不断冲击着我此时寂寥的心房,顺着屈伸的十指,延伸而来,瞬间沾湿了墨间的一丝丝浓情。
故乡的中秋,不及南昌这般的繁华撩人,但它有着一种更为亲切的幸福感。这种亲切是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是月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团聚,听父亲讲述的收获年景,是乡亲喜悦中传来的笑语,是孩童们哼唱的欢歌,是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是大院前高挂的灯笼。
故乡的明月,它更是我记忆深处最亲切的熟知。十五的夜空,玉盘如此明亮,如此柔和,高高悬挂在茫茫无际的苍穹,仿佛在照亮每一个归家团聚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有自己故乡的那轮悬月,不管身在何方,当思念凝聚成一种惆怅时,看着头顶的明月,便能寄去对故里的思念之情。
离乡背井,至今在外求学不止。对于故乡的种种情怀,除了思念,就是想念。看着周围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群,不由得想起远方的亲人。溶溶月色下,我好像看见母亲慈祥的脸庞,看见父亲宽大的背影,看见故里金秋田野中风吹草动现牛羊的美丽夏景。
安静地坐在窗前,聆听耳畔清音不断将客愁梳理,当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眼眸时,还是依旧平息不了此时此刻的浓浓情思。曾许诺母亲,待到中秋月明时,我定会回来陪你过节。可好像真的又失言了。每每想起昨夜母亲的电话,心间又一阵酸痛随之涌上了我的心头。有时候,很羡慕身边的同学,羡慕他们离家近,不用像我一样饱受这思乡之苦,一个箭步就可以和家人团聚。其实,要不是学习所迫,我也会愿意陪自己的亲人,来过每一个佳节。
清风扫愁,难消思念。今年中秋我是回不去了,回不到母亲的身旁。呢喃的细语,遥远的思念,都不及时下这轮明月亲切,它好像载满了我对家的想念,我漂泊中的疲倦。空中,月色朗朗,月下,我将乡愁盛满杯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漂泊异乡的长短岁月里,牵挂与被牵挂着的只有母亲,即使她的嘘寒问暖,多少有点唠叨连篇,但我知道,那都是对自己儿女的关爱。在这样一个团圆的节日的里,又叫我如何停止想念。回忆一路走过的时光,高山流水,青春欢歌,而浓浓的思乡之情,除了够拥抱一个人的落寞和孤单之外,唯一能找到温暖的,那便是自己的家,灵魂温馨的港湾。
我没有诗人笔下的绝句断词,却有起舞弄清影的思乡愁;我没有把酒问青天的醉意,却有啸歌触异乡的思念情思。同是漂泊异乡客,只道相思寄明月,载满了满腹的客愁断肠,看中秋明月圆了又圆。远在他乡的自己,只能握紧着思念落落,在这般寂寥的长夜漫漫中,想念故乡的的亲人,将异乡客愁凝结在苍凉的指尖,书下一笔无人知晓的异乡愁。
篇10
在那淡淡的月光下/一颗童心在腔里欢舞!
――余光中《舟子的悲歌》
月移花影上栏杆
青山历历,人影憧憧。在某个黄昏,看归雁衔走最后一抹夕阳。独上高楼,凭栏相望,朦胧处,海风将薄雾轻轻推开,瞬间,那冰释的群星揉亮惺忪的睡眼,点破海天浑然一体的茫茫夜色,留下月色的长嗟,舟子的悲歌。那月移处,不是花影,不是芦影,点点是淡淡的乡愁,是那舟子独上高楼倚危栏,眺望异乡之月、异乡之色的斜影。
月色有异,是在异乡秋夜里寻找那九州月色,是在白露横江里寻找那故国的异月?或盈或缺,只是泛着冷光,但总是美丽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简简单单,清清澈澈,却一语道破天机。
不似湘江水北流
舟子说,如果可以让这世界瞬间凝固,让那浩浩东流之水止步,让皓月收起铺撒在江面之上的银幕,那么我就可以停止望乡,停止思乡。因为那一杯乡愁,已斟得太满,太满!
舟子说,不知那九州之月,是月望还是月朔,是月缺还是月盈?且让那往返于南海的渔夫网住那层层银辉,让我品一品那异乡月色吧!
月色有异,那湾浅浅的海峡啊,隔断了那山山,隔断了那水水,却隔不断那一汩思乡之意、思国之情。那淡淡的乡愁啊,不似湘江水北流,却又胜似北流湘江水。就让它铺一路金辉,通向九州,就让它来还我一个心愿吧!
问余何事栖碧山
山水连环,有的是隐隐与迢迢。在峰回路转处,在碧浪微波中,特意久居于碧山。不知是为了听潮声起伏后那永恒的鼾息,还是为了感受那撼人的节奏;是为了抚平舟子的悲歌,抑或是――为了寻觅那异乡月色。月色还是九州一色的月,沉淀着的,却是那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悲悯。
问余何事栖碧山,舟子愀然无语。因为沉睡在朦胧月色中的山已代他而答。“人情同于怀士兮,岂穷达而异心。”就算望穿秋水,也要在山水交融淡如青烟处,看一看大陆的莽莽苍苍,也要在碧山之巅望一望那故国的月色,与此而异的月色。
却望并州是故乡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多想再真真切切地行一次少年游。伴着日月星辉,重回故国,赏完那一轮满月后,再呼吸整个晨昏,那就足矣。舟子说。
或者是在秋晴的夜晚,伴着重九的陶菊悠悠,那异乡的月色也能照到这浅浅的孤岛,以至在回望时不觉得那么落寞与悲凉。只是回望的那州不是并州,是九州,是梦里乡音袅袅的九州和那一盘待人品味的苏月。
或许在朝朝暮暮,日起日落的交融之中,月色已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