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试卷范文
时间:2023-03-20 08:4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试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试卷讲评;有效教学
考试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考试之后的试卷讲评是根据考试结果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纠正的一种手段。在高中,试卷讲评课比考试更有意义,因为它主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而提出解决办法,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老师通过试卷讲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以让老师知道自己的教学结果。学生通过试卷讲评可以知道自己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还是因为读题不仔细,等等。现在大多数的高中试卷讲评课老师和学生都太注重试题的结果。老师往往只是把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再做一遍。有些老师太注重学生的成绩,成绩出来之后只顾着批评学生,根本不分析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有些学生觉得只知道正确答案就好,根本不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和做题规律,这使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率非常低。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我根据经验谈谈看法。
一、明确目的
首先,老师应该明确自己试卷讲评的目的。老师在试卷讲评课上不仅仅要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批评学生的错误,更多的是从知识层面上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总结题型找出规律。其次,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试卷讲评课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学习做题的方法及对知识的查缺补漏。老师和学生在态度上重视试卷讲评课,明确目的,才能使试卷讲评课发挥作用。
二、前期充分备课
1.统计错题。试卷上的题非常多,老师不可能把每个人的错题都讲一遍,这样会占用很多时间,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生物试卷讲评之前老师让课代表把错题统计出来,然后选择做错的人多的题和涉及知识面广或者综合多知识点的题讲。
2.分析出错原因。做题出错的原因多种多样,审题不仔细,漏看,忘记知识点,受题干迷惑等都是出错的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出错比不会做错的题要多得多。有些题老师只需要一点拨学生就知道为何出错。
(1)知识点不牢固
例如:分泌蛋白在内质网腔中折叠、初加工后,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组装,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穿过的生物膜层数至少为()
A.4B.3C.1D.0
本题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一层膜。分泌蛋白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排到细胞外的。只要老师把这两点指出来,学生就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2)审题不清
例如: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脱氧核苷酸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核苷酸
学生容易错选C,因为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但问题问的是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的产物并不是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所以老师在讲题时只要点出初步水解,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审题不仔细。
3.分析错题归类,拒绝按题号讲题。学生错的题各式各样,老师在分析完错题原因后要把与知识有关联题放在一起。很多老师在讲题时按照考试的序号讲解,很多题前后没有关联,非常有跳跃性,这会造成片段知识记忆。但是把内容有关联的错题放在一起讲,很多知识会构成一个网络框架,能系统复习以前的知识,这会极大地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质量。
4.构建知识网络,讲解知识规律。很多老师都不重视试卷讲评课,甚至有些老师不上课让学生全部带讲。这种行为是很不负责任的。在上课之前老师按以上步骤做完之后,根据每一个错题构建出每一部分的知识框架。知识内容太多,学生不一定在课上全部记住,老师可以课下或者其他时间让学生整理记忆。而且老师应该总结出好的做题方法让学生醍醐灌顶。比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a.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c.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这些方法规律要让学生熟记。
三、课堂教学方式灵活
1.师生合作。现在的教学中,老师单一传授知识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了,更多的课堂是采取师生合作的方法。尤其是在试卷讲评课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做题技巧,很多题有很多种方法。老师讲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会让学生的解题更灵活,更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尤其是在生物性状分析的大题的解决中,很多同学的推理性状和基因组成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时同学的方法更加简便,所以给学生一定的展示空间,提高他们的主动性是非常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2.举一反三。老师在讲完一个错题后立即出一个变式题让学生做,看看是不是真正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学生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之前没记住的知识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回顾的方法,学生若是能举一反三、灵活做题就说明课是有效的。四、学生自我反思在快下课前的5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试卷,在错题旁边写上出错的原因,到底是审题不清还是知识点遗漏,如果是知识点遗漏,则是哪些知识点出现了问题,然后把错题摘录在错题本上,过几天再做看看是不是真的改错了。对学生和老师而言试卷讲评都是很重要的,同时对老师而言,它更体现了教学方法和技巧。只有重视错题讲评课这门课才会有效,态度是最重要的。老师前期的分析试卷,揣摩学生做错的原因,充分准备好讲课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态度和积极参与也会使课堂变得更有效。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杜郎口教学方式已经引领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扮演好传授知识这一个角色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最有效。
参考文献:
[1]夏红英.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3(08).
[2]陈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参与“教”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6).
[3]李正,李卓亚.浅谈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2(04).
篇2
1 试卷结构
2013年江苏学测试卷总分为100分.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这两种题型的分值分别占全卷分值的70%和30%.试卷题型及具体分值在各必修模块中的分布如表1所示.显然,这样的分值比例符合《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必修科目)说明》(后文简称《测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内容比例:必修l占分约30%,必修2占分约30%,必修3占分约30%,实验占分约10%.
表1 2013年江苏学测试卷题型及所占分值在必修模块中的分布
试卷题型及所占分值合计分值必修1选择题第1~11题、第13题,共计24分非选择题第36题,计6分30分必修2选择题第14~22题,共计18分 非选择题第37、38题,共计12分30分必修3选择题第23~34题,共计24分 非选择题第39题,计6分30分实验选择题第12、35题,共计4分 非选择题第40题,计6分10分 2 知识点分布及测试能力等级分析
《测试说明》参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学习目标分类,将本学科考试要求分为A级(了解层次)、B级(理解层次)和C级(应用层次)三个层次.A包含“说出有关实验的材料和方法步骤”等要求;B包含“解释有关实验的目的和原理”等要求;C包含“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有关生物学问题”等要求.
在2013江苏学测考试结束后,笔者基于专家打分法的思路,邀请本校和本市的一线教学相关教师分别就学测试卷的试题实际考查能力等级进行单独评价打分,最后汇总,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得出各试题实际等级要求,并与《测试说明》对各知识点设定的等级要求进行了比对分析.总体而言,大部分试题实际考查能力与《测试说明》对其设定的等级要求保持一致,但是单项选择题中也有10题实际考查能力低于《测试说明》中的设定.以试卷中第2题为例,该题涉及的知识点 “氨基酸的结构与脱水缩合”在《测试说明》中的设定等级是B(理解层次),而试题实际考查的是学生对肽键表达式的识别,考查等级仅达到A(了解层次).单项选择题分值占总分的70%,降低部分单选题的难度,有利于提高通过率,体现了学测命题的过关性原则.然而在非选择题中,部分试题的实际考查能力高于《测试说明》中的设定,如试卷中第37题第(4)小题,试题考查了“基因突变之后的DNA复制的过程”,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基因突变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考查难度达到C(应用层次),超过了《测试说明》中对该知识点的设定等级B(理解层次).非选择题部分有5小题实际考查难度大于考纲要求,分值共8分,实现了学测考试的选拔性.
3 试卷特点
3.1 强调基础,突出主干
2013年江苏学测试卷重视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但是更加重视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体系的掌握.试题以《测试说明》中要求的主干知识点做为重点考试内容,无任何偏题.本次考查突出的主干知识有:细胞的代谢(第6、7、8、13、36题)、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5、18、37题)、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9、20、22、38题)、生态系统(第32、34、39题)等.
3.2 遵循考纲,覆盖全面
依据表2的统计:尽管C级考点最少,考试覆盖率却很高,非实验模块的C级考点覆盖率达到了100%;虽然B级考点和A级考点总数恰好一致,但是B级考点的覆盖率达到39%,比A级考点的覆盖率高15%.由此可见,该学测试卷对《测试说明》中提出的考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覆盖,在此基础上考查相对侧重在B、C级别考点.表2 2013年江苏学测试卷考点分布统计A级/个B级/个C级/个总数本次考查考点覆盖率总数本次考查考点覆盖率总数本次考查考点覆盖率必修121419%20945%22100%必修218317%191053%11100%必修326623%19737%11100%实验6467%13215%10110%合计711724%712839%14536% 4 亟需强化的备考策略
4.1夯实基础,把握核心概念
生物(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旨在测试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能力与生物科学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不是靠大量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累加,而是要让学生建立起反映生物学观念的基本的核心概念体系.在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很多教师选择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记忆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增大了复习的负担,却弱化了概念性知识,导致事倍功半.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江苏学测试卷中所有的题目涉及的考点在《测试说明》中均已详细列出.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以《测试说明》为纲,细化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范围,明确界定考试说明对每个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加强生物学核心概念体系的建构,切实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4.2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高中生物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有不少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历年的学测试卷中,实验题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不论是区分度还是得分率,都体现了实验题在整份试卷中的价值.然而有些学校因为实验条件和课时的限制,并没有真正的开设实验课程,让学生直接背诵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结果.这样纸上谈兵的实验教学,一旦面临实验设计的题目,学生将束手无策.因为没有真正做过实验,没有直接观察到现象,就无法理解设计的思路,进而不能自己设计新的实验.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实施中,应该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设,让学生亲自动手,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如何设计实验.
4.3通过图文转换题训练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测试说明》提出:应用层次(即C级层次)的考试要求是让学生准确分析用图解、表格等形式表达的有关生物学的内容,并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表达有关生物学的内容.学测试卷中非常重视学生分析图表、制作图表的能力,相关题目逐年增加,而且难度较高,区分度大,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全面分析出曲线图、表格、柱形图等形式传达的信息很不容易,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综合汇总再转化成图表则更为困难.在学测复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加强以图文转化题为素材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篇3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师生很重视作业的训练,作业难度较大,师生的负担较重。但高中师生普遍不重视(生物)教材后的拓展题,拓展题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对调查问卷中“教材中拓展题重视程度及原因”总结分析可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拓展题是对课本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拓展,涉及很多大学的知识或还存在质疑仍需探讨的问题,与高考考查内容相背离,给学生讲解或布置拓展题是浪费师生的时间。在教师的影响下,拓展题也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拓展题真的不重要吗?下面从拓展题设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阐述课程教学中拓展题的解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教材中拓展题的理论意义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普通高中教育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该目标,普通高中课程设置除需满足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还应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课程的设置主要以教材为载体,因此教材的内容设置至关重要。与人教版2002年生物教材(老教材)相比较,2007年生物教材(新教材)在结构上安排更严谨合理,在内容上不仅注重生物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也注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物的联系,能反应出时代性。此外,在内容栏目方面,教材也有创新性的设计,如“练习”栏目中增加了“拓展题”模块。人教版新教材的“拓展题”等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能很好地反映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培养目标。“拓展题”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1 符合现代普通高中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拓展题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应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且有的拓展题的完成,需要学生自己着手搜集或查找资料。如必修1第2章第3节的拓展题对市场上“核酸保健品”的评价,需要学生通过市场实践调查、自主参考图书文献,查阅核酸在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并汇总资料,分组讨论结果。在拓展题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培养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了潜能和特长,起到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的作用。
1.2 适应现代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需要,提升中学生的自信心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高中教学中引入“思考和讨论”与“拓展题”等栏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其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进而使他们建立在从事任何事时都要始终充满自信的坚定信念。如在教学必修2第4章第2节拓展题2“许多科学家从生物体的异常性状入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时,笔者从实际情况入手,留下问题:两只普通的牛生下一头矮牛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证明你的答案是正确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非常广泛,如从营养、环境、遗传(包括基因突变、隐性纯合等)以及基因调控等角度回答。学生在查找资料后各抒己见,大大增强了学生在面对他人时的自信心。另外,在此问题上,笔者也进一步拓展,如对四个碱基构成的无穷多样性的序列与计算机编码程序代码相比较,极大地促进了对计算机有爱好的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拓宽了生物学的知识范围。
1.3 符合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培养中学生的团队意识
当代高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年龄、家庭环境和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团队意识普遍缺乏。过去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知识的教学和训练,缺乏有意识地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新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加入了“拓展题”等栏目,这些栏目内容的解决,除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还需要学生集中讨论来解决。如在必修3第3章第3节拓展题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主动查阅资料解决脱落酸与种子萌发的关系外,还需分组设计其他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种子萌发的影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拓展题的有效教学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与人合作、团队协作的意义,同伴间相互关爱和信任,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培养目标中要求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要求。
2 教材中拓展题的实际教学意义
事实上很多高考考试原题的命题材料直接或间接来自课后拓展题。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新课标使用教材)为例,说明许多高考题的命题材料直接来源于教材中的拓展题。如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新课标I卷中的第2题:比较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以及染色体行为,即来源于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拓展题中的第2小题。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新课标Ⅱ卷中的第30题和2013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中的第30题对饭后血糖水平的调节,则直接来源于必修3第2章“自我检测”中的技能训练拓展和第2章第2节拓展题中的第1题。而2013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中的第6题,考查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则与必修2第5章“自我检测”中思维拓展题高度相似以上示例中,高考试题命题材料基本上都直接来源于教材中的拓展题。统计结果表明,还有许多高考题间接来源于教材中的拓展题,如在光合作用考查方面,有许多高考涉及的气孔开闭对光合速率的考查,其命题材料可追踪至必修1第5章第4节中的拓展题,即对夏季晴朗的白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因素分析。这些拓展题题型多样,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有材料分析题,也有知识判断题,难度系数也有差异。如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中的第27题,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笔者通过对不同班级学生检测,结果显示,若在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拓展题”进行有效教学,则能显着提高得分率。
3 总结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人教版新教材,是一套深受师生欢迎的好教材。它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和检测。较之于大纲版老教材,新教材中新设置的“拓展题”栏目在对高中教材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拓展和补充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经历科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突出了启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拓展题的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在解决拓展题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恰恰能很好地培养和展示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方法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实际应用方面,部分高考题的命题材料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课后拓展题。从统计结果来看,以拓展题为命题材料的高考题远不止这几道题,而对得分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题的得分率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这些试题内容陌生,不能快速地从试题中获得“新”信息。若在教学中,教师能花一定的时间对拓展题进行有效教学,既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减轻师生的共同负担,减少课外作业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拓展题的有效教学应引起广大师生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生物 图和图表 策略
一、“图和图表”的定义,生物图表题的概念
“图和图表”:图,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图表,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包括示意图、统计表等。生物图表题,是指凡是含有图形或表格的生物试题。生物图表题按概念分,可划分图像题和图解题;其按照高考题型来分,可划分为图表选择题和图表简答题等。
二、生物图和图表题在教材和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其析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从苏教版生物教材来看,必修一、二、三中都有大量的图和图表,其中有编号的图和表就分别有238、29个;从近年各地的高考生物试卷看,图像图表信息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些高考试题中,有较多的图和图表,增大了实验设计、图表综合分析试题的比例。要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提高生物学科高考成绩,就必须使学生尽可能提高对生物图和图表题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要在高中生物教学和高三生物复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解析图表题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对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三、生物“图和图表”、图表题的教学策略
构建有效课堂,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生物图表题教学应对策略,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二是强化双基教学;三是拓展图表知识;四是强化典型例题分析;五是做好学生的解题训练。
1.心理素质良好。
很多学生一看到生物图表题,就非常紧张,“狗咬刺猬”无从下手,甚至有些不知所措。针对学生这种解题心理障碍和解题信心严重不足的特殊情况,教师应在平时加强图表题训练,从简单图表题入手,帮助学生掌握图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信心,从而通过大量的解题训练使自己明白——其实图表题并不那么可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图表题的解答训练,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2.双基学习扎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教学知识最重要的核心,纵然图表题图形再复杂、材料再变化多端,但基本知识点还在教材上。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教材放在第一重要位置,正确理解和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本质,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图表知识拓展。
与文字相比,图表描述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观形象性。大量的图和图表在高中生物苏教版教材以及在各地高考题中的采用,就说明了图和图表的重要性。解答考查这类目标的试题,要求考生能读懂图表,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明确所考查的知识点,并能从中找出一般规律。在日常图和图表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生物教学插图、图解的巧妙处理,从读图到识图到画图,最后发掘图中隐含得知识,发挥插图形象记忆效能,同时也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也可以适时适当地把有关联的生物图与图解在一起进行比较,做到求同求异。
4.典型题型强化。
在典型例题分析中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精选典型例题;二是在例题分析时,从如何认真审题到剖析图解、图表到组织答案,严格按照完整的解题过程解题,并且注意在规定时间完成解题。选择生物图表题练习重点放在中档题水平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题目的收集和整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控制难题的量,不能为了几分难题,而舍弃了大量分值的容易题和中档题。解题时,拿到一个题目,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怎样审题,从哪儿突破,需要注意哪几个地方的问题,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完整的解题过程。
5.学生解题训练。
认真审题,剖析图表,这是解图表题的关键,提取知识主要是通过审题来完成的,审题是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学生要剖析图表,学会辨别试题的指向,学会分析有效信息、干扰信息、无关信息,明确各种条件,学会找出隐含条件,用全已知条件。理清图表中呈现了哪些条件?思考题目中还隐含了哪些条件?而隐含条件往往在后面要问及。剖析图表是解题关键的核心。如何分析图表?分析图表中哪些内容则要因图表的不同类型而做出不同内容的剖析,如:
①对于常见的“图和图表”解题的分析:要一一理清知识点。该图解涉及哪几个知识点?是一个知识点还是两个或以上知识点?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图解则还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异与同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图要能作特殊分析。如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要能识别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并知其功能,生理功能图要联系生理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生态图要会分析成分、营养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种类过程和特点等等。
②对于常见的表格的分析:如果是数据表格,则一要看清数据的变化规律,如上升的还是下降的。二要注意特殊数据,如最多、最少、平均、总和等,表格中出现“0”和最值的地方要特别小心,想清道理。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格要注意比较,得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结语
教师在学校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培养兴趣的同时又能掌握知识。相信通过教师们的不断摸索,我国的教学事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余彩霞.浅谈提高学习高中生物兴趣的方法[J].科技资讯.2011(15)
[2]江生.在教学反馈中生成高中生物教学指导[J].生命世界.2009(05)
[3]吕双庆.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6)
篇5
关键词 生物新课标Ⅰ卷;福建卷;考试依据;试题;比较
随着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稳妥的推进,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逐年增加,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卷(下文简称全国新课标卷Ⅰ)与福建自主命题卷的理综生物部分(下文简称福建卷),不仅在试卷结构上,在命题的思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 差异。
新课标Ⅰ卷与福建卷理综满分都为300分,但新课标Ⅰ卷生物满分为90分,福建卷为80分。新课标Ⅰ卷生物题量为“6+4+2选1”,即选择题6题,每题6分共36分,非选择题为4题,共39分;选考部分两题,1题考查选修一模块,另1题考查选修三模块,选做其中一题,共15分。福建卷生物题量为“5+3+1”,即选择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非选择题3题,共40分;选修1题,为选修三的必答题,共10分。
新课标Ⅰ卷与福建卷在命题思路上的差异,也形成了各自试题的特色。我们对2011-2014年新课标Ⅰ卷与福建卷理综生物试题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其试题命制特点,希望对福建省高中生物学教学有所启示。
一、从命题说明看福建卷
福建省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从2009年至今的自主命题已形成了一定的“闽派”风格。从每年生物学科高考命题组编写的命题说明可以发现,生物试卷严格遵循全国《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既有利于高等学校科学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结合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制。试题全部为原创,不超出课程标准要修,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具体体现在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突出探究性与综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注重新情境的创设,突出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
为落实能力测试目标,福建卷在试题的命制上,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弱化考查知识内容的记忆,强调考查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弱化考查枝节内容,强调考查主干知识;弱化考查实验步骤的记忆,强调考查实验原理与方法;不回避热点问题,强化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从命题说明与具体的试题看,福建卷的一大特点是强调试卷的覆盖面。从2011-2014年福建卷理综生物部分各模块分值与考查知识点的数量(如表1)可以看出,每年试卷各模块考查比例恰当,而且所考查的知识点(以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分类)都达26个以上,体现了试卷的覆盖面较广。
福建卷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注重新情境的创设。从2011-2014年福建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的相关情境(如表2)可知,每年试卷涉及到6~7个的情境,也就是基本上每道题都有一个具体情境。通过新情境的创设,不仅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二、从数据看新课标Ⅰ卷
首先,从2011-2014年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各模块分值与考查知识点(如表3)的数量统计看,新课标Ⅰ卷不注重各模块在试卷所占的分值比例,如2011年必修1模块占43分,而必修2只占8分;2012年必修3模块也占到42分;除2013年外,每年必修2模块所占的分值都不多。同时考查的知识点数量也不多,2011-2014年平均考查14个知识点,与福建卷考查的知识点数量有一定的差距,可以看出新课标Ⅰ卷并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说明:表中未列出选修一考查情况;表中“+”后的数据,表示考查考纲知识内容表所要求该模块实验的分值。
从2011-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考点分布与分值统计(如表4)分析,试卷考查点相对集中,四年一共只考查36个知识点(未统计选修一的内容),与考试大纲中要求的102个考点(不含选修一考点)来说,覆盖面偏小。
说明:表中未统计选修一的内容;表中“+”表示该知识点内容在试卷中另题也有出现。
其次,一些公认重要的内容,多年并没出现,如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四份试卷合计分数超过40分的考查内容有细胞的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这些是新课标Ⅰ卷的高频考点。与福建卷相比,对种群和群落等知识的考查明显多了。由于种群和群落等知识在考试大纲的要求层次上,多属于Ⅰ层次,福建卷较少涉及,但对新课标Ⅰ卷而言是必考内容,近年分值都在10分以上。
从试卷的难度方面看,以河北省近三年新课标Ⅰ卷难度值比较(如表5)分析:全卷难度在0.61~0.68,属于大规模选拔考试预期范围;但选择题偏容易,三年的难度值都大于0.73;同时由于选考题的分值仅为15分,虽然选考题两题难度值并不一致,但对全卷的总体难度值影响不是太大。
说明:整卷难度栏中上一行为做选修一的值,下一行为做选修三的难度值。
试卷的阅读量与答题量也影响着试卷的难度,福建卷的生物部分文字量,都保持在2500个左右,但试卷中的图表相对较多,2013年有4图4表,2014年有6图1表。几年来,福建卷都没有出现简答题式的设问,答题的文字量不多,平均110个字。
新课标Ⅰ卷近四年试题图表与文字数目统计(如表6)。由表6可见,整卷总文字数与福建卷相差不大。
数据来源:湖南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唐永红老师讲座课件
但新课标Ⅰ卷却比福建卷多一道选择题和一题选考题,而且图表也比福建卷少,因此,新课标Ⅰ卷的阅读量总体小于福建卷;新课标Ⅰ卷在题干的叙述上,更显简洁。然而从答题字数上看,新课标Ⅰ卷却比福建卷多出许多。如何准确而快速的答题,考验考生的表达能力,这是福建考生今后要加强训练的重要内容。
由于新课标Ⅰ卷与福建卷选考题设置方式不同,如何处理选修一的教学,是福建省必须谨慎面对的问题。从近三年河北省、湖南省选考题选做情况和难度值统计(如表7)分析,要完全控制选修一与选修三的难度完全一致是比较困难的。
说明:题号39为选修一试题,40为选修三试题。
不同省份考生选做选修试题的情况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是选做选修三的人数较多,在河北省差异尤为显著,估计与地区教学内容的差异有关。
三、从试题看新课标Ⅰ卷
对2011~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试题进行分析,并与福建卷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新课标Ⅰ卷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依托教材,注重识记
与福建卷试题强调情境设置,素材多来源于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真实实验相比,新课标Ⅰ卷命题多依托教材,直接使用教材上的素材,因此选择题的题干中常出现:“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的形式,其中的“……”多为教材的内容。例如2013年新课标Ⅰ卷的选择题第1、2、3、5题;2014年的选择题第1、3、4题,都是以该形式设置题干,考查的全是教材上的记忆的知识内容,这应该是选择题难度值大于0.73的原因之一。
从非选择题考查点设置看,许多填空都属于考试大纲所要求的Ⅰ层次水平,是教材内容的记忆。如2011年新课标Ⅰ卷第30题,第(1)题,考查细胞器在蛋白质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第(2)题,考查体液免疫中抗体的形成过程等,都是教材上现成内容的记忆,而且第一问的答案还设置了3个填空。2013年第40题选修3的选做题,题干中提供了3则的素材,但在后面的设问中,还是以基因工程操作过程、蛋白质工程的目的、胚胎移植的对象等记忆内容做为考查点。同样,在实验题的考查上也主要是记忆内容,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9题,考查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问题设置回答解离的作用、染色剂的酸碱性、染色对象等内容,尤其是第(2)题,直接要求写出细胞核的功能。
正如长沙一中甘伟丰老师在分析2014年湖南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的文章中所总结的“纵观近几年生物高考题,着重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而今年大部分高考题是教材知识甚至是教材原文在考卷上的重现。高中生物的学习只有在识记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能力才成为可能。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建议教师整理出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督促学生背诵”。
2.关注学科方法的考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过去的生物单科卷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强调学科方法的考查,常常涉及的学科方法有:实验观察、比较归纳、重复对照、模型建构、抽样检测、类比推理、假说演绎、问题探究等等。新课标Ⅰ卷在加强学科方法的考查上,更具创新特色。
例如2012年新课标Ⅰ卷第32题的第(3)小题,是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而进行的问题探究,似乎考查内容与生物学无关,实际上考查的是生物学素养 ――实验的对照、观察,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2013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9题考查某油料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其中的第(2)小题,要求学生判断推理,回答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什么。
在2013年课标Ⅰ卷的第31题遗传学内容的考查中,不仅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也是考查学生应用假说演绎方法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过程来验证假说。
通过模型构建来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也是新课标Ⅰ卷常涉及的考点。如2012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9题以种子萌发时种子干重与胚乳的干重变化曲线,考查细胞呼吸。其中有2空要求考生计算,一是计算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是多少mg。二是求最大转化速率为多少mg*粒-1・d-1粒。这都是数学模型应用的具体表现。
3.不强调覆盖面,考点相对集中
从前面的数据分析已经看出,试卷的覆盖面不大,考查的知识点偏少。从整卷的试题来看,可以发现:在试卷编制时,不过分强调模块间的比例关系;对某些考点多年都涉及,成为高频考点。
如2011年新课标Ⅰ卷的6道选择题中有5题都与必修1模块有关,完全不考虑各模块间比例关系。近两年的选择题的模块分布相对好些,但必修1模块的数量还是偏多些。
对于高频考点,不回避,可能上一年刚考过,相似的内容在下一年又出现,这可能与命题者认为试题相似,但每年却是不同的考生有一定的关系。如2012年、2013年第1题选择题,两题都考查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mRNA、密码子等有关知识。如果从2011~2014年的生态题比较来看,发现种间关系、种群数量变化、群落概念的判断、次生演替、食物网等内容,常常出现。
4.以遗传题进行难度、区分度调控
作为常模参照考试,高考重视难度和区分度的调控,据2013、2014年河北省对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的难度统计(如表8、表9)分析,可见遗传题是调控的主要 杠杆。
从上表所列的难度值分析,不难得出许多试题都属于容易题,尤其是选择题。整卷中最难的试题非遗传题莫属。特别是2013年新课标Ⅰ卷的第31题,难度值为0.12,是近年来最难的一道试题。就生物学科而言,通常将难度值≥0.7的试题定为容易题,0.4~0.7之间定为中档题,≤0.4的试题定为难题。以这标准统计,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分值比为50:25:15,明显容易题占了绝大部分,主要靠15分的难题进行区分度的调控,而这15分的难题,全是落在遗传题上。从这也可看出,新课标卷的命题上,在确保基础分前提下,以遗传题对学生进行能力选拔,筛选录取本一中名牌大学的学生。
5.大学教师命题特征明显
全国组织命题的新课标卷与大纲卷,均以大学教师命题为主,这与福建省有中学教师参与高考命题的方式有着一定的不同。上述试卷的覆盖面、高频考点的出现以及前后年试题的相似等等特点,应该也都与大学教师命题有一定的联系。此外,大学教师更强调科学性问题,常用专业语言进行描述,而且在一些概念的理解上,中学教材与大学教材可能存在着一定差异。如矿质元素的概念,在新课标教材中就没有出现该概念,而且考试大纲中也没明确要求,但在2013年的新课标Ⅰ卷第3题却出现了该概念,同时在该卷的第29题第(3)问的参考答案中,也要求回答“矿质元素离子”。“矿质元素”的提法,对于“无机盐”而言,是更加规范、准确,但对中学生而言,似乎超过了考试要求。
再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2题,考查的是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从答案设置上看,D选项为NADPH/NADP+比值下降。以还原型辅酶Ⅱ的方式来表示变化情况,由于NADPH、NADP+ 的表示,在人教版教材中出现于边栏中相关知识部分,教材正文中都以学生容易理解的[H]来表示,以更加科学的NADPH、NADP+ 表示,对学生的要求就提高了。
篇6
关键词:试卷讲评;备考复习;策略
进入高三总复习以后,随着测验与模拟考试次数的增多,讲评试卷成了高三任课教师日常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要演好这台“戏”,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多些耐心、细心、信心和决心,摸索出适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讲评形式,将得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三生物课堂试卷讲评谈几点做法。
一、有“备”而讲
讲授新课要备课,高三试卷讲评课更要认真备课。教师只有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把握学生答题情况,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那么,备什么呢?
1.备试题
在讲评试卷前,我们要对试卷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分析试卷覆盖的知识点、试题考查的能力要求、考题的来源,哪些是高考题或类似高考题,一一进行归类整理。我们还可结合试卷批改的情况,精心备题,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做到有的放矢。
2.备学生
在将试卷下发到学生手里之前,我们要对学生的试卷仔细地翻阅查看,认真诊断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在理解概念、原理以及掌握规律上存在的“症结”,从审题、知识遗忘、思维方式以及解题方法等方面全面分析存在的缺陷,这样的讲评才会击中要害。另外,还要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试卷讲评中有所收获,从而增强复习的信心。
3.备思维
对试卷中出现的新问题,疑难题目教师可先不讲解,鼓励学生去尝试“攻克”,此间教师可依据试题的相关信息和内在的知识考点,搜集资料对试题进行改编,通过“一题多变”的方法打通学生的思维障碍,深入浅出、步步推进,以不变的知识灵活应对多变的题目,让学生在思考与探讨中获取知识和方法,比我们直接的传授更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依“法”而讲
试卷的讲评也讲究技巧,讲什么,怎么讲,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招法。其中,自然存在一定规律,如能总结出适宜的方法进行试卷讲评,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能力都大有益处。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有侧重,强能力
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讲评只有把准学生知识与能力不足的“脉搏”,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那么,有侧重、有针对性的试题讲评就显得尤为重要。
(1)侧重难点知识。试卷中有些题目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就能弄明白的,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的题目可以不讲;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性失误的“关节”问题,为了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应该讲解;对于出现的典型性错误的“代表”问题,我们可结合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分析,准确把握难点,重点讲解。总之,无论怎么讲,力求针对性和有效性,给学生的疑惑一个满意的答复。
(2)侧重解题技巧。高考理综试卷的设置不仅注重知识的考查,更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评时不但要讲清楚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目标要求,更要讲清楚解题的基本思路,使学生逐步掌握解答各种试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解答选择题,可引导学生找“题眼”来审题,学会直接法、排除法、推理法、图示法等解题方法;解答综合分析题,可重点指导学生从材料或图表中“抓”关键词,获取有效的生物信息,确定答题方向;针对学生的弱项――实验题,我们可要求学生通读课本上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生物科学史上经典实验,弄懂课本实验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归纳总结实验题的基本思路,做到有备无患。
(3)侧重生物能力。生物教学最后阶段已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训练上来。对试卷内容的分析除知识点外,更加注重从生物学科的能力角度进行试题分析。对于学生能力结构的欠缺点,如审题能力、科学规范答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应试能力等,都需要教师无论是在平时的讲课中,还是在每次的测试中,都要特别强调,并在试卷讲评时不断地进行集体或个别分析和指导,以加强学生的解题习惯,提升解题能力。
(4)侧重错误原因。每次测试后,我们应引导学生总结失分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如答不出或答错)还是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或表述不清);是审题不仔细(如未看清题意或草率决定)还是生物学科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尚未形成。通过错误原因分析,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做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并详细写出正确解答的思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次的测试前一定翻阅自己的“错题集”,以提醒自己这次测试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增强学生复习的针对性,避免机械的重复,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学习信心。
2.有拓展,活应用
试题由于受考试卷面、考试时间等的限制,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命题者往往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生物知识与能力,讲评时我们除了帮助学生组织答案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讲评时可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还可有意识地通过“节外生枝”“无中生有”提出新问题或热点问题,多角度发散引导,拓展思考问题的广度,强调思路、方法的变通,从而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激励而评
每一次考试之后,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黄冈中学曾经总结出试卷讲评的“四为主”中就提到了“以激励为主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评价策略。可见,试卷讲评不只是传授本领,更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那么,在试卷讲评时,我们也要以激励为主,合理评价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之处,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尤其对成绩失利或不理想的学生,我们应该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和急躁的情绪。尽可能发现他们独到之处的解答,并加以赞赏,予以鼓励,给其自信。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研究试题,细心了解学生的答卷情况,精心准备,全心全意做到“不备不讲”“有讲有评”,使我们学生的每一次测试都有收获,使我们教师的每一次讲评都有效果,这样的“双赢”,我们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刘水明.谈高三生物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6,31(05).
[2]王建华.今天,我们怎样讲试卷:新课程下对高中生物试卷讲评的一些看法[J].中学生物教学,2006(9).
篇7
一、上好生物试卷讲评课的几个重要步骤
1、做好课前试卷的统计、分析工作,是上好讲评课的首要条件
(1)试卷的统计工作。试卷的统计工作是教师在课前必须准备的一项复杂的工作,包括:考点分布的统计,如考试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的内环境与稳态,就可按人体内环境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各占分比例进行列表统计;考查类型的统计,即按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统计相应题目的数量和占分比例;测试结果的统计,包括班级成绩的统计即是否呈正态分布及每题的得分率;错误率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的出错率;错误类型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错误率相对较低的统计到个人。所以统计是一项繁琐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试卷的分析和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些教师不太重视统计,只凭主观估计来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事实证明是不合理的。
(2)试卷的分析工作。教师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内容该少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避免了因试题或答案的不合理而导致讲评的连续受到破坏。其次要对错误率高的试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审题、关键字词、隐含条件、信息处理和分析,答题语言组织与表述等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题思路是怎样的,解题方法、技巧是否简明,并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2、引领学生积极探究思考,是上好讲评课的核心。
讲评意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解决错误的问题,并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对试题进行自我评价,并通过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质疑、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但能使整个讲评过程中学生情绪亢奋,思维得以激活,而且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对答案”的讲评,不但会使先前繁琐的准备工作付之东流,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对学习探究思考的积极性。因此,讲评的艺术是欲露先藏,教师利用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不思而不得其解。
3、分析错因,是讲评课是否有效的关键。
生物试卷的讲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解决问题。从教师层面能了解的学生错误大致有:一是基础知识的遗忘,讲评时应及时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构架;二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对此,讲评时应重点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加强思维和方法指导,避免即兴随意答题;三是审题不清,如对关键词、隐含条件未理清楚就草草作答,还有是答题不规范、计算出错等,因此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良好习惯是减少失误的重要措施。
4、引导反思,是上好讲评课的重要手段。
考试后的反思包括对解题过程(如审题思路、方法、技巧等)、知识储备和考场心理的反思。一次考试过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满足和遗憾,如果教师直接分析指出,只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可接受”的观念,这些观念只是对教师观念的模仿,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反之,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并借鉴同伴的反思,则对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学习方法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5、思维发散,是上好讲评课的有效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物试题也由知识层面逐渐转向对学生能力层面的考查。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时需重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讲评课结束的“两个环节”
1、课堂小结环节
在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师因讲评试卷题较多导致时间不够,而匆匆忙忙下课,忽视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完整一节课的收尾,它能有效地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并强调注意问题。
2、巩固、反馈环节
篇8
1. 某些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或性激素类似物),对青少年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从化学成分上分析,性激素属于( )
A. 糖类 B. 脂质
C. 蛋白质 D. 核酸
2. 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多肽分子中的肽键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2011年3月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核泄漏,导致环境中131I严重超标。若放射性物质131I进入人体,会在甲状腺细胞中积累。131I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B.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作用(内吞作用)
4. 将人体细胞浸在浓度为x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发生破裂;而将人体红细胞浸在浓度为y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发生皱缩。比较这两种NaCl溶液浓度大小的结果是( )
A. x<y B. xy C. x>y D. 无法判断
5.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B. 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C. A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
D. ATP中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
6. 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更好,这说明( )
A.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B. 酶具有专一性
C. 酶的活性受pH影响 D. 酶具有高效性
7.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Ⅰ、Ⅱ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a、b表示相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阶段Ⅰ表示暗反应 B. 阶段Ⅱ表示光反应
C. 物质a表示[H] D. 物质b表示C3
8. 慢跑是一种健康的有氧运动。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消耗氧气的是( )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一和第二阶段
9.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是(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10. 人体红细胞和白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细胞的衰老
B. 细胞的凋亡
C. 染色体变异
D.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11. 将发芽的小麦种子制成匀浆,然后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
A. 还原糖 B. 脂肪
C. 淀粉 D. 蛋白质
12. 下图为植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B. 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C. 细胞中有4个DNA分子
D. 细胞中染色单体为0
1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
A. 基因重组 B. 有性生殖
C. 自然选择 D. 生物遗传
14. 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染色体的主要载体
B.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
D.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段
15. 在进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时,最好选取的疾病是( )
A. 红绿色盲 B. 艾滋病
C. 原发性高血压 D. 21三体综合征
16. 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250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80只、150只、20只。该果蝇种群中,A与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65%、35% B. 62%、38%
C. 95%、5% D. 40%、60%
17. 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得到新的优良品种
B. 需要用X射线处理生物
C.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其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18. 现有基因型为Rr的豌豆植株若干,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这些幼苗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19.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与黄色、盘状与球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纯合白色球状品种与纯合黄色盘状品种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下表。其中表现型丁为( )
A. 白色盘状 B. 黄色盘状
C. 白色球状 D. 黄色球状
20. 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
B.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C. 受精过程中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D. 受精的作用是和卵细胞相互识别无关
21. 下列有关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转基因食品只能用作牲畜饲料
B. 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
C. 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物质种类差异很大
D. 目前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试验尚未作出具体规定
22. 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细胞内液
23. 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激素都是小分子有机物
B. 激素对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C. 激素参与的调节不属于体液调节
D. 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器官)产生
24. 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关曲线(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度为a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B. 浓度b为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
C. 与浓度a时相比,浓度c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伸长效果更好
D. 与浓度c时相比,浓度d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伸长效果更好
25. 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6. 人体的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B. 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
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
D.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27.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B.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
C.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D. 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28.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种群和群落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29. 创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孟德尔
C. 格里菲思 D. 沃森和克里克
30. 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 昆虫的性外激素 B. 雄鸟的“求偶炫耀”
C. 狼发出嚎叫声 D. 桂花散发的香气
31.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C. 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32. 将每年的6月5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醒人们要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使用含磷洗涤剂 B.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选用大排量汽车 D.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33. 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
B. 分解者不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
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密切相关
D.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34.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是初级消费者
B. 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C. 鼠和兔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D. 狐占有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35. 下列有关制作生态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态瓶内各营养级生物数量要合理搭配
B. 制作完成后要对生态瓶进行密封处理
C. 放置生态瓶时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D. 要定时向生态瓶内通入洁净空气
二、 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36. (6分)下图为某动物肠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2) 该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
(3) 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4) 图中与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5) 消化酶的分泌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
37. (6分)下图为人类镰刀型细胞分血症病因图解。请据图回答:
(1) 过程①发生了碱基对的 (填“替换”或“增添”或“缺失”)而导致基因突变。
(2) 图中②③表示的过程分别称为 。
(3) 由图可知,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为 。
(4) 该病例表明,基因能通过控制 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 图中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的名称是 。
38. (6分)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 在反射弧的组成中,结构③的名称为 ,结构 (填数字序号)表示感受器。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填“单”或“双”)向的。
(3) 在C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
(4) 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插入A、B处神经纤维内,然后在结构④某处施加一有效刺激,却发现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那么施加刺激的位置在 。
39. (6分)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
(1)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上 性遗传。
(2) Ⅰ-1的基因型为 。
(3) Ⅱ-2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2与Ⅲ-4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4) 若Ⅱ-2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及其配偶都为表现型正常的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则Ⅲ-4及其配偶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
40. (6分)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某同学按下表中的方法步骤进行了实验。
请分析回答:
(1) 步骤②中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
(2) 按照上表中方法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该同学在步骤③收集到的滤液呈 色。
(3) 上述实验操作中存在3处错误,请一一加以改正: 、 、 。
(4) 若将提取的天然叶绿素用作食品添加剂,根据你所学的叶绿素化学性质分析,天然叶绿素不能添加在 性食品中。
参考答案:
1. B 2. B 3. C 4. A 5. C 6. A 7. C 8. C 9. C 10. D 11. A 12. A 13. C 14. C 15. A 16. B 17. A 18. B 19. D 20. D 21. B 22. A 23. D 24. B 25. D 26. D 27. C 28. A 29. D 30. C 31. B 32. D 33. B 34. C 35. S
36. (1) ① (2) ④ (3) ③ (4) ①②⑤⑥(全对得2分,否则不给分) (5) 一定的流动性
37. (1) 替换 (2) 转录、翻译 (3) GUA (4) 蛋白质 (5)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苷酸
38. (1) 神经中枢 ① (2) 单 (3) 先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4) AB的中点
篇9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5(B)―0051―02
甘肃省近几年高中会考生物试卷中,都有一道关于家系遗传系谱图方面的题(系谱题)。家系是指在一个连续的世代中,有共同祖先的若干个家庭构成的集合体。系谱图则是家系中遗传病发病情况的图解,常用来分析人类某一家系遗传病的发病情况。从会考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得分率普遍较低,原因是教科书(人教版)中对于家系遗传系谱图的问题,只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这两节中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不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笔者原先在第一轮中讲授这部分内容时,也没有适时地引入系谱图方面的问题,生怕引入早了学生不易接受,造成学生思维混乱,觉得应在学生学完本章后,再讨论系谱图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系谱图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结果却发现系谱图知识引入得越迟,越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从后来的教学实践情况看,整体把握、分步引入系谱图,不仅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系谱题的分析方法,还可使其在分析系谱题中体验和巩固基因分离定律。
如在引入“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时,教师可出示系谱图①和②,告诉学生图①是某家系白化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的遗传系谱图,图②是某家系并指(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的遗传系谱图。再通过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在分析中使学生初步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并总结出根据系谱图判断显隐性遗传的主要依据,学会推知亲代基因型,预测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1)在系谱图①中,4号患者的表现型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2)4号患者的基因型是什么?
(3)1号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
(4)5号个体的表现型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5)与5号个体的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是什么?
(6)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aa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7)1号和2号亲本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8)1号和2号亲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9)5号个体和患该病女子结婚,生一个患该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10)如果5号个体和一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患该病的孩子,那么5号的基因型是什么?
(11)在系谱图②中,9号个体的表现型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12)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两个家系遗传病系谱图的讨论,教师再谈谈判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的方法。最后在学生讨论、小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
篇10
1、 重视基础知识,落实教材
从09年四川生物试卷分析,选择题1、2、4及大题的某些填空题,都能体现这一点。可能某些选项要稍作分析,但是只要学生平时注意阅读并理解教材,在加上如果考试仔细,这些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讲都是很容易拿分的。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这种题的错误率反而比较高,终其原因有两点:
① 高考紧张,使本来记忆不深刻的知识混乱不清。
② 平时忽略教材。学生总觉得生物教材没有什么可以去仔细看的,只要把老师上课讲的笔记记好,考试前背背就行。
我觉得这跟教材的编排是有关系的,高中生物课程一开始就是很基础的纯属记忆的知识,学生就误认为生物不过就这么简单。虽然生物是理科,但是必须承认一个事实,理科的东西也需要去看教材理解教材,也需要阅读、理解字词的含义、需要深层次的挖掘文字内涵。比如:必修第一册P69最后一自然段,实质是讲三大营养物质的供能顺序,而今年高考第一题B选项“体内脂肪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供应不足。”也正是供能顺序的另一种表达。所以只要学生理解教材的含义,判断此类选项是绝对没有问题,我在我班上做了一个调查,问学生这个选项实际想考我们哪个知识点,在教材上能否找出它的原型,结果只有少数成绩好的同学能准确回答,说明同学们对教材是极不熟悉的。
学生忽略教材(针对我班上学生)还有一个原因:我自身的原因。我刚开始教学,很多东西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一个字我怕,怕我没有讲完所有知识点导致学生不知道,怕学生不能完成,怕········所以全部知识点都由我跟他们说出,这样学生不去阅读理解教材,不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对生物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弱。我应该大胆的放手,完全信任学生,完全可以给同学们一段话,像语文课那样找出这段的中心内容,然后通过一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理解能力,这样慢慢的学生也学会挖掘段落中的内容,这样更能体现落实教材,学生参与的教学思想。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究竟应该怎么看书呢?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去看,所以在给学生看书的时候要教会他们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效果。
2、 能力考查
考纲考试能力要求是这样的:
(一)理解能力
①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②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
①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②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③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④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三)获取信息的能力
①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②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
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四)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这些能力在09年高考试卷中均有体现,比如(1)实验与探究能力,试卷最后一题,验证细胞质遗传、育种方案,如何判断转基因大豆成功。(2)获取信息能力,如选择题3、5、30题等等。
这些能力考查不是空中楼阁,支撑这些图文表格的基础知识都能在教材上找到依据,只是考察者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并要求学生分析提炼此信息,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能力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达成的,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这就要且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思考怎么去训练学生的能力。
如何训练学生的能力,第一要找准“素材”,在我们的教材上就有很多表格,曲线。我有点忽略书上的表格曲线,觉得这写图形很简单,学生应该没得问题,事实却不是如此,学生的表达及分析曲线表格的切入点很欠缺。我们应该从最基础的训练,要认真对待书上的每一图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分析解读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第二,应该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巩固分析曲线及表格的方法。
除了这些是试卷中直接反应的问题外,我在认真分析试卷后结合自己之前的教学情况还有如下感受:
1、 课堂不能满堂惯。教师一节课都讲看上去我们没有浪费一分钟,其实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接受东西也是有限的,一堂课40分钟不可能完全都能接受,所以我们在每一节课都应该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次理解内容。但是留给学生的这个时间你教师一定要跟学生明确任务,毕竟学生自制力不行。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学生会问你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刚才你讲的他没有弄懂的问题,所以这几分钟的留出是值得的。
2、 一节课下来应该有个归纳总结。总结什么内容呢?总结这节课的知识框架,总结究竟那些是该学生记忆的,总结做题方法。否则一节课下来学生很难准确抓住老师的重点,感觉一节课都是重点都是要记忆的。
3、 习题的评价。本来高三的内容不是新内容,这个时候我们的重心应该是学生说出为什么,不该在是老师讲解为什么。所以在评讲习题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说出本题的考点,错误的原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