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柳宗元范文

时间:2023-04-02 04:3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翁柳宗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渔翁柳宗元

篇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言】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翻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江雪》。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篇2

1、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3、赏析: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篇4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西岩:西山,这诗大约是诗人在永州时所作,永州是古代楚国的地盘,所以后文说此地生长的竹子为楚竹。汲:从江中取水。清湘:水流清澈的湘江。楚竹:楚地的竹子。乃:摇动桨橹的吱呀声。无心云:自由自在,无所挂碍的白云。)

这诗写山水间一个黎明时分的景象。渔翁夜晚靠近西岩过夜,天才刚刚亮,他便起身,在湘江中汲取清澈的江水,并点着竹子,生火做饭。天色渐渐亮了,当渔夫做饭时燃起的炊烟散尽,阳光照亮山间的时候,他已离开了那里。只听见吱呀一声,他已经驾着小舟,游荡在青山绿水之间了。当渔夫的小舟行驶在江中时,他回回头,看看自己昨夜歇息的地方的天边,只见轻盈的白云在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着……

历来喜爱这首诗的人很多。当美国绘本作家乌利・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读到这首优美的中国诗之后,绘本《黎明》诞生了。《黎明》仍然是一本没有故事的图画书。它所叙述的情景与柳宗元诗中不同的是:“渔翁”的身边多了一个小男孩;他们所在的场景也不再是西山脚下的湘江边,而是在一个湖边。这本书的文字非常简洁,这点与中国古诗则是一致的:

湖边的一棵树下,老人和他的孙子缩在毛毯里。

月光照亮了岩石、树枝和树叶。

山守在那里,黑黑的,静静的。没有一点动静。

这时,吹来一阵微风。湖水颤抖了。

雾气开始缓缓地,懒懒地上升。

一只孤独的蝙蝠静静盘旋。

一只青蛙在跳。又是一只。

一只鸟在鸣叫。另一只在回应。

老人叫醒了孙子。他们从湖里提来了水。然后升起一小堆火。

他们卷起了毛毯。把他们的旧船推下水。

他们把船滑到了湖心。船桨吱嘎作响,搅起片片水花。

突然间,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

《黎明》超越了绘本的叙事特点,将绘本提升到了“诗”的高度,让绘本不再只是好玩的故事与画面的结合,而有了更深广的意蕴。

篇5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质疑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就要积极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因为氛围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效应,教师要支持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敢说、想说、有话说。课堂中我们提倡小组教学、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少讲、精讲,学生懂得尽量不讲,留时间给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从被动接受,无条件服从转化为以探究和主动学习为主,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是严谨的科学知识问题,尽量不要简单地用对与不对来评价,尤其当出现不同意见时,我们宁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努力营造一种非评价的安全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激发并强化创造意识。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提供各种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还学生读书、思考及语言训练的自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仅凭教师的照本宣科,学生的机械记忆,效果差且遗忘快,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相互讨论等方法,自己学习来的东西不但印象深刻,更形成了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读书方法去阅读、品味、赏析。学生可以在愉快学习的同时,激发灵感,从而获得最佳创新状态。

二、扩张思维广度,培养质疑能力

平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思维空间大,总能海阔天空地联想,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语文教学中,注意扩张学生的思维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质疑能力。以《江雪》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堂交流时,教师和学生是这样对话的。

生:老师,我有疑惑,这个“蓑笠翁”是柳宗元还是渔夫?

师: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吗?【不急于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应该是柳宗元。前面说“万径人踪灭”,没有别人在。

生2:我觉得是渔翁。我的理解是“翁”一般都是指年纪大的人,我觉得柳宗元作诗时应该还不够“翁”。

生3:“翁”并不一定是“老翁”……

生4:是柳宗元看见渔翁在钓鱼,而不是柳宗元在钓鱼。

生5:老师,那么冷的天气里,他能钓到鱼吗?【一曲未终一曲又起】

师:是呀,这也是个问题啊。

生6:我觉得能,如果钓不到鱼,他还在这种天呆在那里钓,那他不傻吗?

生7:我不同意。这么冷的天,江面都结冰了。鱼儿怎么还会吃鱼饵呢?说不定鱼饵也已经被冻住了。

一生迫不及待了:不会,我从一本书上知道了水的沸点是100度,冰点是0度,所以,即使江面结冰了,江水依然是在0度以上……

生8:我说就像水龙头一样,冬天,水龙头结了冰,那水管子里的水就流不出来了。

生9:我们家养过鱼(应该是金鱼),冬天里它们就不吃食了。【还是不甘心,急急要表现自己的意愿。】

……

有道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虽然本课还有些“疑惑”未曾解决。虽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教师理应给学生准确的知识,可是细细想来,这些“疑”就一定要有果吗?是渔翁还是作者,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作者早已以渔翁“自寓”。能不能钓到鱼也不是作者要去追究的,要的是那一份心境。可是孩子们在争辩中,思维被激活了,主体意识也增强了,如此层层深入的质疑争论,不仅使学生学懂了课文,更扩张了思维广度,在不断的求异思维训练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合理制定目标,增强创造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乐观充分的估计,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心理学说的“跳一跳摘桃子”,就强调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稍作努力就可以达成,并通过成功的刺激,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驱力,从而更大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自信地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常有问题才能常思考,常创新。

比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学生回答:“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可到底美在哪里,我也说不清。”面对学生诚实地回答,如果教师流露出不屑,孩子以后一定不敢表达,而如果老师这样说:“说不清楚没关系,你能察觉出‘冒’字用得特别美,已经很了不起了,‘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填了露、钻、探、长等字。教师继续引导:“作者为什么没有用这些字,而用‘冒’字呢?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你觉得怎样才叫冒?”学生说了使劲地、生机勃勃地、一个劲儿地、不停地……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又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感悟到作者的用词之美,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精神的相遇”,这是一种被吸引的创造。

四、多留质疑环节,敢于挑战权威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知识的权威,如果一味地相信权威,缺少怀疑精神,就很容易产生盲从心理。所以教师要努力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教材的呈现方式变“圣经”为“剧本”,课堂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对于不懂得问题,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挑战是一种大智;而对于未来的世界,创新是一种睿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出错纠错,努力使学生成为思想活跃、浮想联翩的创造者。

篇6

关键词: 苏轼诗论 平淡 审美张力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平淡”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歌风格,更是一种审美理想。这个范畴在理论上的最终确立与成熟,是与苏轼对平淡风格的阐释密不可分的。苏轼的“平淡”诗论,揭示了平淡美的本质特点,而且把“平淡”诗美与人格精神结合起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张力。

美国文学批评家艾伦·退特1937年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先提出“张力”这一概念。他指出诗的意义就在于张力:“为描述这种成就,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1]P109关于诗的审美张力,理论界有多种理解。本文所要探讨的“平淡”诗美的张力,主要指两种相反的审美元素在矛盾冲突、对立统一中所产生的诗的张力。

苏轼对“平淡”诗美的阐释,主要有以下几条:

(1)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2]P2109-2110

(2)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2]P2515

(3)……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2]P2124

(4)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2]P2523

上引几段文字,第(4)段并非诗论,而是文论,不过南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引用该段文字后,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余以不但为文,作诗者尤当取法于此。”[3]P348因此,我们认为这段文字同样适用于诗歌。每段文字虽然说法不同,但大致表达了苏轼对平淡风格的欣赏。

苏轼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陶、柳一派诗歌,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平淡”美的本质特点:形式上,平淡的语言实际蕴含着华美的文采;内容上,诗的表面虽平淡无奇,但蕴含了深厚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而“枯”与“膏”、“淡”与“腴”等矛盾双方的运动构成了“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

一、“平淡”而“有味”

苏轼所说的“寄至味于淡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平淡的语言蕴涵深刻的哲思。中国古代诗歌,讲究“诗言志”,讲究“寄托”,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寄寓自己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因此,要理解古人的诗歌,只看表面是不够的,还要看到文字背后的哲理思考和人生境界。

平淡之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追求和最高美学理想。以简淡古朴的形式,以最有限的言语文字,表现最丰厚的宇宙人生内容——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追求。苏轼所说的“外枯而中膏”、“寄至味于淡泊”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心灵越是丰富,内蕴越是深厚,而表达出来的文字越是平淡,两者的反差就越大,那么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震撼力和审美张力就越大。由此产生诗歌的平淡美。

一提起平淡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渊明之诗。明人胡应麟以“惟陶之五言,开千古平淡之宗”[4]P35来评价陶渊明诗歌。我们来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5]P327

“性本爱丘山”,可见诗人喜爱的是超然物外、淡泊自持的田园生活。清人周亮工这样评价陶渊明:“独有陶渊明……闲靖旷达,千载而上,如在目前,人即是诗,诗即是人,古今真诗,一人而已。”[6]P250伟大的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

中国古代的诗人,和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不管得意失意,都喜欢投身于山水田园之间,吟咏性情,极力追求淡泊冲和的心境。超越名利的纠缠,率性自由,恬淡自适是中国古代哲学共同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古代诗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淡泊超然是一种人生境界,把这种人生追求寄寓在平淡风格诗歌中,从而使之具有一种哲理之美。

(二)意境隽永而深远。平淡诗歌的韵味,还体现在其隽永深远的意境上。它所选用的语言和意象都是极其普通常见的,但这些常见的意象却能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强烈的美学张力。读者在想象与联想中,超越了这些平淡的语言和意象,进入审美的自由。

陶渊明的诗歌中,经常出现桑、麻、豆、苗、竹、林、松、菊、飞鸟等意象,这些常见的意象,在陶渊明诗中却有了超越平常的意义。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P335

这首诗,以平常语道来,自然而不着痕迹。通过“菊”、“飞鸟”等意象,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与大自然物我两忘、超然世外的诗人,更看到诗人的人格、气质和精神境界。

在盛唐诗歌雄浑壮丽、绚烂之极后,中唐出现了柳宗元、韦应物的“平淡”诗风。柳宗元的诗备受苏轼推崇,认为其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江雪》这首诗,可以说是柳宗元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篇7

1、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3、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言而无实,罪也。

6、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7、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

8、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9、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10、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11、聪明正直者为神。

12、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篇8

关键词:禅诗 性本清净 翻译策略

Abstract: Chan poems are sweet fruits of religious meditations which were done by monks and poets. The Buddhist goal is to point directly to the heart, see the nature and become Buddha. This goal implicates the pure and clear nature of the mankind. We need to get rid of earthly decay and come back to the pure heart in order to reach the Buddhist state. Poets hide themselves into the landscape garden and didn’t admire honor and interest. Their heart returned to the pure will. 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strategies of the Chan poems which theme is to have a pure and clear nature.

Key Words: Chan poems, a pure and clear natur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一、引言

禅宗说:“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 众心性本来是清净无染,但却因尘世间的妄念而覆盖了自己本来清净的心性,如抛弃这些妄念,人亦性净。这点与不少的禅诗相契合。在这些禅诗中,诗人借那些如净水,白云,白雪,翠竹等的澄静意象来象征自己回归本然清净的心性。如柳宗元在《江雪》中写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洁白寂静的意境正是诗人澄清透底的心境。这些禅诗无不透露出诗人借回归自然找到了原本清净之性。下面我们对体现心性本净的禅诗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二、动态净化法

《郭沫若论创作》编后记中说:“文学翻译‘与创作无以异’,‘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因此,文学翻译须‘寓有创作精神’。”禅诗中有的借清净的意象来象征诗人之心。这些意象可为静态,也可为动态。动态净化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本属静态的纯净自然意象动态化,从而显示净化的过程。有的诗人在经历一番风雨后会回归自然,回到那澄静静谧的环境中去。从已被污染之心回到本纯净之性是需要过程的。动态净化法正是体现这种过程的方法之一,能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在如此净境下所获得的静心。请看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鲁峡认为:“永州时期的作品《江雪》虽素短短四句,却是人境俱夺之绝唱,深深地体现了作者崇儒向佛的思想及由此构成的禅机理趣。”诗中营造了洁白干净的环境,创造了寂静空无的境界。首联描绘了一个广大无边的雪界,虽没有一个“雪”字,但诗句却隐藏了着这漫天冰雪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寂静空无之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写的是位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于寒江,渔翁形象是诗人自己影子的写照。诗中采用了无中生有的手法,虽“鸟飞绝”“人踪灭”,但仍有“独钓”这个意象,这成为了全诗的意境集中点。诗表面是写景,却禅意无穷。在这静谧洁白的环境中,渔翁进入了物我两忘之境界,心性清净。诗人被到永州后写下此诗,在这山水景物中获得了自我修炼。为了突出诗人的修炼过程,及所达到的清净之心,可以采用动态净化法。

There isn’t single bird

In the multitudes of mountains flying.

There isn’t single man’s foot-print

On thousands of mountain paths existing.

There is only a solitary boat with an old man

An alpine rush and a bamboo conical hat he is wearing,

Fishing alone on the cold river

In the snowing.

译文将“雪”译成snowing,把本属于名词转化成动词,采用的是动态净化法。雪是纯洁无瑕的,下雪的过程则是净化世界的过程。诗人在此景下,净化的是自己的心灵,能与自然相冥合,物我两忘,重获清净之心。

三、心有灵犀

唐代李商隐诗《无题》中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是指双方都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能心领神会。在翻译方法上,它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是使物我相通的那种意蕴给表现出来。禅家或有些诗人以自然作为体道悟道的对象,他们能与自然相冥合,这之间有种“心有灵犀”的意味,故在翻译这类禅诗中,可用心有灵犀法来凸现诗人与大自然的那种物我冥合,心领神会的感觉。请看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首写隐逸生活情趣的诗。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创造出清幽澄静的意境,这恰与诗人的情相契合,从而达到物我相会、情景合一的境界。首联以动衬静法,塑造一位弹琴咏啸,怡然自得,高雅闲适的隐士形象。诗人在这悠然静谧,与世隔绝的竹林深处,只有明月与他神会,故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来”乃传神之笔,仿佛明月特意来为诗人作伴,“照”字亦妙哉,本黑暗之景,用“照”字照出了明亮,诗人在此获得顿悟,情与景相融合,人与月相会意。这相会之意达到了禅宗中的“无念为宗”的境界,让读者感受到超然物外的空灵之美。在这幽静深林中,诗人能回归自然,达到清净之本性。他的这种心境只有明月能心领神会,他们互相心意相通。在翻译时,采用心有灵犀法,译一词,一方面可以突出诗人与明月的那清净之本心。另一方面是可以凸显诗中神会之意。译文如下:

Sitting alone among secluded bamboos,

I whistle long and loud and play the lute.

No one knows where I am, deep in this grove;

Only the moon comes shining on me knowingly.

译文将“明月来相照”译为Only the moon comes shining on me knowingly.在翻译过程中,译了knowingly,将明月拟人化,它仿佛通人性,能懂诗人情思,明月与诗人那种相冥合,相神会之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禅诗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以“性本清净”为主题的禅诗又是禅诗中的重中之重。在翻译这类古诗词时,为了表达诗人淡泊自守、清净无染的品性,可以采用动态净化和心有灵犀等方法。“翻译是人类精神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促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而且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禅诗是我国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禅诗的翻译研究就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古老文化,将璀璨的文化推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慧能著:《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

[2]郭沫若:《人民日报》第八版,1982.8。

[3]鲁峡著:《从〈江雪〉看柳宗元的儒佛思想》,《洛阳工学院学报》,1997。

[4]《英译唐诗三百首》,唐一鹤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翁显良著:《古诗英译》,北京出版社,1985。

篇9

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不敢苟同。一般来讲,一个小品组合是否立得住,要看素材是否全、是否象形,而一个作品在立得住的基础上,评价它是否组合得妙,立意准,意境高,这就不在于相关素材的齐全程度,而主要看是否契合主题(名称)。张先生把他的作品起名“寒江独钓”,取意于唐代柳宗元的名作《江雪》之诗意,这就要看作品是否扣住诗的主题――“寒江独钓”

按照这个标准,我认为,这个作品不缺鱼篓,更不缺鱼,那缺不缺素材呢?我以为说不缺也可以,那个第一稿。叫它“寒江独钓”,也勉强立得住。要说缺,还真缺东西,缺的是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寒江雪”这种特定环境及氛围的表现,离开这种特定的环境及氛围,诗中“孤舟”、“独钓”的点睛笔意,便难以显现,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太难,比如,把底盘改用一块白色的戈壁石,或旁边再加一点表现雪天的其他素材,氛围与渔翁的相互衬托的效果就出来了。如果我们不去注意这主要因素。反而仅从一个“钓”字出发考虑问题,又是加鱼篓,又是加鱼,钓鱼的因素倒是全了,而《江雪》中“寒江独钓”的意境却大大地冲淡了,这个小品组合也只好改名了,叫“独钓”或“钓趣”等等。意犹未尽,就此赋诗一首。

原本无它胜有它

――读《中华奇石》《一条鱼的‘石门事件’》有感

赏石最重意境佳,

岂必求全添鱼娃,

一僧担水寓“古寺”(注1),

蜜蜂追香蕴“踏花”(注2)。

看似组合瑜有瑕,

素材随题可减加,

“江雪”诗意非钓“鱼”(注3),

原本无它胜有它。

注1、注2:指的是中国画写意和含蓄手法的两个著名的故事“深山藏古寺”和“踏花归来马蹄香”。

篇10

一、感知诗人,陶冶思想情操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读诗的最佳年龄。这个阶段,他们所读、所背的古诗词,将深深根植于心灵,浸润灵魂。如唐代诗歌大多数积极向上,激进健康,关注现实,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有想象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自己的乐观,自信。尽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现实和理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诗人仍然执著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无论他身处战乱的年代,现实多么残酷,直到晚年都心系国家命运。此外,唐代的诗人还有豪迈的胸襟,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的《将进酒》,从中见时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些骚人墨客除留下了很多博大精深的传世佳作外,他们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也令我们倾倒。他们思想深刻,志存高远,有着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他们不仅具有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是中华民族一个个永远不灭的精魂。了解感知他们,可以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学习的丰碑,使我们深受其影响和感染,从而提高修养,完善自我,陶冶思想情操。

二、品味意境,感受人格魅力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们在分析古诗词时,不但要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中的意象美,还要引导学生跳出诗词意象,由景理情,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接受作者情感的熏陶,培植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情趣、优秀的道德品质、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建构健全的人格。

如柳宗元山水诗《江雪》集中体现出冰雪世界里的高洁人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茫茫宇宙,一片银装素裹,没有飞鸟,更无人迹,在这冷寂冰凉的大背景下,视点由远而近,定格在钓雪的渔翁上。“自然造人,人造自然,从广阔的世界里给自己划出一个小天地,这个小天地就贴满了他自己的形象”。柳宗元在给自己划出的这个冰凉洁白的天地里,贴满了他不畏严寒,傲岸独钓于穷冬烈风中的孤高形象以及如冰雪一般皎洁无瑕的人格标签。柳宗元诗中的渔翁,独来独往,自炊自宿,我行我素,其仙姿行止正是遗世独立的理想人格的象征。自然山水就像一张将人生、命运、环境、追求等等编织在一起的网,透明而又模糊地展示着诗人被现实痛苦压抑而升华了的灵魂——人格美。又如李白、杜甫、王维、坡、辛弃疾、李清照等等,无不在自己的诗词中展示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获得一次情感的体验,得到一种人生的感悟。

由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殿堂,聆听古代优秀诗人们的足音;带领学生漫步古诗林,认识、了解诗人,与他们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体验他们的情感美,就能探寻到他们的灵魂与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吟读佳句,确立价值取向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理解内化经典诗词中育人醒世、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

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虞世南,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赵翼;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其彪炳史册、烛照千古的言行事迹,每读来,常令人情不自禁的热血沸腾,肃然起敬。我们品读这些脍炙人口而又耐人寻味的诗句,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能得到深刻的启迪,常思常悟,就能成为人生路上催人奋进,激人向上的精神食粮。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它就能给我们以鼓舞和激励,给我们以智慧和力量。慕古人之高义,发思古之幽情,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素养在无声无息中得到提高,长期以往,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