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28 18:2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篇1

健康是中国近期经济起飞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国力已经能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我国国力强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改革开放,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我国巨大的、健康的、年轻的人力资源。健康的人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可宝贵的资源。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的人力资源和健康资源非常丰富:仅在中国的中西部就有2.2亿剩余劳动力,美国所有的劳动力加起来不过是1.4亿。十四岁以下的中国人有3.2亿,比美国整个国家的人口还要多。而且,中国人学习和掌握信息的能力也在提高,中国现在使用互联网的人已经比美国多了。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带来了人们的健康。新的经济学告诉我们,健康对经济的增长有反作用。健康问题不解决,经济会出现负增长:健康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有人研究并预测了1990―2025年全球人口学的转变,图1显示:这个时期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实际上大多是在可以生产的这个年龄段15―65岁。65岁以上和15岁以下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生产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个有生产力的年龄段的人口就增长得比较少。人口学的转变还体现在死亡率的下降先于生育率的下降。结果就导致在这个时期中人口增长率明显增加。这部分增加对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经济学上叫人口学分红(见图2)。这一部分增长,是东南亚四小龙创造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在过去二十五年中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研究表明,人均期望寿命和GDP是成正比的,并且高度相关(图3)。图3证明人均期望寿命与人均GDP高度相关。

为什么增加国民平均期望寿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呢?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人力产量的弹性约为物力产量弹性的3倍,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潜力是很大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可以通过生产劳动来增值。健康通过延长人的寿命降低了人力资本的折旧率,增加了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决定人力资本增加的常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育支出费用,一个是平均期望寿命。根据联合国开发署的测算,在一定范围内,人均寿命每增加10%,GDP就增加1.1%。

从1960-1980年,我们的人均寿命增加了30多年,这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起飞是起了很大作用的。1980年以后,人均寿命只增加了2-3年。我们的经济是起飞了,但是我们在卫生上的支出是多少呢?从图4可以看出,我们在卫生上的支出是很低的,不到中等收入国家卫生支出的二分之一,约为高收入国家卫生支出的五十八分之一,比巴西、古巴等国家的卫生支出都要低。如果卫生支出低,效率高,能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也好。关键是由于忽视和低投入,国民的健康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严重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地步了,下面将具体讨论健康问题对发展的障碍。而且,政府和个人在卫生支出上的比例和国际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如图5所示,发达国家个人在卫生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27%,我国个人在卫生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60.5%。我国的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是发达国家个人的二倍多,自然大多数人看不起病。

综上所述,中国解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巨大健康积累为经济起飞提供了雄厚的健康人力资源。首先,国民的平均期望寿命迅速提高,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1981年的67.9岁,几近33岁,在同类别的国家中居前,接近发达国家。其次,1983年我国的医疗保障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第三,到八十年代,我国基本上已经有效地控制了疟疾等主要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疟疾,非洲的GDP在35年里少了近三分之一。然而,近二十年来,在同等经济水平国家中,我国的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是很小的,在健康方面,国民并没有享受到经济起飞的成就,而是做了牺牲。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经济起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消耗解放三十多年来健康积累的基础上的。

今天,我们要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没有健康积累?一般来说,由于人力资源的生长周期,健康投资或健康透支有滞后的效果规律,大概要15-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我们在过去二十年中客观上是在不断地健康透支。现在已经初见后果。这些后果表现在许多方面:

(1)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双重威胁越来越大。传染病/非传染病的威胁首先表现在AIDS病感染人数的迅速增加――据估计现在是100万,到2010年预测将达到1-2千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居世界第二;乙肝患者数占世界的1/3。旧有传染病重新抬头,新发传染病大概有一半已经在中国出现。癌症的死亡率每年15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每年300万;上述两个病每年的经济负担就超过了几千亿人民币。糖尿病患者4千多万,高血压患者1.5亿;还有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实际患病人口已达1600万。

(2)“未富先老”的挑战日益尖锐。中国老年人口(大于60岁)1999年是一亿两千六百万,到2050年将达到四亿一千万。在人均收入不高,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体系不够健全,技术不甚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导致了“未富先老”。老龄化既有养老问题,又有健康问题,还有社会问题,这是一个沉重的经济社会负担和疾病负担。而且,中国的多数老人住在农村(占66%)。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多成就,20年来成功地避免了4亿多人口的出生,但也有负面影响。具体来说,我们的后代将面临“421症候群”,即第一代4人,第二代2人,第三代只有1人;家庭的支持非常有限。

(3)人口质量和数量存在巨大改善空间。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13亿人口。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不断加重。1982年是108.47,1990年是111.30,2000年是116.80。我国的出生缺陷率也非常高,每年有80万到100万。现在我国残疾人口7000万,其中70%是由于出生缺陷造成的。而中国3000万贫困家庭中,80%家里有残疾人口。我们的数字统计表明,大学人口的比例只有3.6%,美国是25%;高科技人才仅占0.67%,是德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的三百到六百分之一。

那么,是不是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达到很高的健康水平,很难再提高了呢?不是这样的。1980年,澳大利亚的人均寿命是74岁,我国是68岁。到

1998年,澳大利亚人均寿命增加了5年,而我国只增加了2年。和韩国、日本等国家比,我国的健康发展是相当缓慢的。

看来我们已经没有多少健康积累了。不仅没有健康积累,我国的发展还带来了新的健康需求。

(1)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这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Stiglitse)指出的。如果城镇化按每年增长1%的规模来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有2.89亿农村人口转向城市,这至少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密集,住房和交通拥挤,生活空间缩小,工作压力增加,这就为传染病的流行带来了很好的条件。同时,城镇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又带来了“现代病”,肥胖已经在中国开始流行了。

(2)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我国GDP的3%到8%,2005年我国GDP的增长是9%左右。2002年,在我国有统计的343个城市中,只有1/3的城市符合居住条件。世界银行估计,2020年中国将为燃煤污染造成的疾病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相当于当时GDP的13%。可以看出,我们的经济发展实际上都被环境污染抵消掉了。

(3)过去的健康透支需要偿还。世界银行预测,我国因肿瘤患者造成的损失是1432亿元,2020年将达到6万亿人民币,占当时GDP的24.4%。肝炎的增长速度感染,到2010年将使得2400万-3000万的人口致贫。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贫困人口人1亿减少到目前3000万的成果将毁于一旦。吸烟致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概是5600亿人民币。相当于烟草税收的3.5倍。

上述数字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解放50多年的健康资源积累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而且透支了不少。新的世纪,新的健康负担越来越严重了。我们GDP的增长赶不上健康需求的增加。目前,中国健康资源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被认识,更没有很好地管不了中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的。

怎么办?认真管理我国的健康资源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中国能否解决国民的健康问题。国民的健康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学西方,此路不通。美国17%的GDP用于医疗卫生,还有45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走回头路,现在已经没有可能了。

健康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可以充分发挥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源源不断地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健康管理就是对个人和人群的各种健康危险和健康保护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也是协调组织的过程,宗旨就是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物力资源,来控制疾病促进健康,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具体的做法就是为个人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针对性强的准确的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让全社会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微观上,健康管理可以针对个人,可以针对公司和企业,宏观上,健康管理应该针对政府。

个体的健康管理是以研究为基础的,以医学和现代信息学为手段的可以定量地进行效果评价,包括疾病控制和费用降低两个方面。它有一整套规范的操作过程,为医生、为个人交流提供了平台。它能够精确地确定管理的目标人群,因而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做到健康的最大化。从完全健康到绝对死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让个人、社会、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开始未雨绸缪,进行健康投资和健康管理。在早期花很少的资源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越到后期,投资的机会越少。个人健康管理包括对重病人、高危险人群、慢性病、一般疾病以及健康人群的管理。

宏观的健康管理是从整个社会、政府/非政府组

再如,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很多在技术上减少健康风险的战略,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只要中等花费的干预就能获得非常丰厚的健康回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人群生活方式来改变人群中的危险因素的分布。(1)患高血压的一亿五千万人中,只有一半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一个简单的措施就是普查人群血压现状,指导预防和控制。不需要花很多钱,需要的是管理。(2)今后30年中将有一亿人死于抽烟,几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我们将要为这几亿人的健康付出医疗代价。政府可以采取两个很简单的方法来控制因烟草造成的巨大国人健康透支。一是烟草高税,二是全面禁止烟草广告。虽然短期会减少税收,但长期省下来的医疗支出和保护的健康资源是促进发展的。(3)持续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全民锻炼。(4)国家的科研机构应该大量进行如何减少全国国民健康风险效应的评价和研究。

篇2

关键词:石油消费;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的消费量近年来连续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这种爆发性的增长已经使中国又多了一个理论支持——能源威胁说。本文尝试从石油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角度,尝试对中国石油消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自己的分析和预测。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在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作为术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使环境资源不致减少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衍生出了相应的四大分析原则,即可持续性、公平、协同合作和追求效率。可持续性指的是经济发展不应损害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允许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公平可分为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要求将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代际间则要求保证不损害后代人实现其发展的利益;协同合作指的是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层次体现;追求效率则是指追求事务的质量改善。

二、logistic曲线的应用

logistic曲线原本是分析一个种群增长趋势的重要工具,反映在即时环境制约条件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由于石油消费量同种群数量受到的环境制约具有相似性,它也可以用来分析石油消费量的变化趋势。logistic增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系统发展的初期,限制因素的作用较小,充足的环境容量驱动系统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第二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和系统规模的增大,发展的空间再缩小,资源供给能力下降,环境条件的限制越来越明显地阻碍系统增长率的提高。第三阶段:当系统规模接近环境容量的时候,系统增长率趋近于零。

受需求供给以及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的石油消费量通常会经过三个阶段,生存阶段、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在生存阶段,石油消费量以满足基本需求和少数奢侈品的需求为主,消费量的增长缓慢;发展阶段石油消费量开始满足绝大部分人对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消费量迅速增长,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平顺;到了可持续发展阶段,石油的消费量基本达到饱和,可能在某些年份出现震荡变化的迹象。

三、中国石油消费分析

中国的石油消费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需求、供给和替代能源。

1.需求因素分析

表1世界主要国家2008年人均石油消耗量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局

2008年中国石油年人均消耗量仅为2.1桶/人,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作为资源大国的美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石油达到了22.6桶,而强调环保的国家比如英国日本相对消耗量较小,但也达到了10桶以上,如果中国接近现在的发达国家或者韩国的石油消费水平,那么至少还有5倍左右的上升空间,即使是达到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墨西哥的消费水平,现有的石油消耗量也会出现翻番的增长。假设未来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变化,或者突发的战争,中国的原油日消费总量上至少应该超过美国,达到年人均5-10桶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石油日化产业将有数倍的增长空间。

从发展阶段看,未来几年中国将进入工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类似于日本1961-1972年和韩国1983-1994年代的经济起飞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工业步入重化工业阶段,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增长会以高增速、高能耗为主要表现。因此,中国石油消费的高速增长在一段时间内将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2.供给因素分析

中国石油的供给主要分为两部分,国内供给和国际供给。

国内供给部分:2001年中国石油地质储量为217.59 亿吨,可采储量为62.04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为 24.08亿吨。中国属于石油资源总量上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绝对数的大小并不能掩盖人均指标的贫乏,中国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的12.1%,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8.4%。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从 1993年开始就需要以进口来弥补国内产量的不足,未来中国的石油产量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基本上属于维持性生产阶段,而且剩余储量的开采条件也开始恶化,开采成本上升,这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石油国内供给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国内石油供给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的前提下,中国石油供给将主要依靠进口来完成。

表2中国石油国内供需平衡表(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供给:2009年世界石油日产量大约为8000万桶,未来的石油供给增量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和非洲等以往非欧佩克国家,在中国印度石油需求量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全球石油产量将会继续推高。但原油价格高涨并不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因素就是现有的石油储量仍然远大于可能的需求,只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相当多的原油储备并没有得到开采,比如加拿大丰富的矿砂资源和墨西哥湾的深海油田,还有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俄罗斯,地域广阔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相当大的地区仍未勘探,这个地区的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全球石油供给仍有极大的上涨空间。第二个因素是石油组织比如欧佩克因素,鉴于过高的石油价格对世界经济的抑制作用反弹到石油需求,欧佩克也会自动增产以稳定油价,防止石油价格过分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替代能源因素分析

石油消费预测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种预测最大的变数来自于替代能源。石油有众多的替代能源,具体有煤、天然气、太阳能等。

(1)煤炭

表3中国原煤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的原煤产量呈现递增趋势,并可实现大量出口。但是原煤对石油的替代性相对比较小,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技术来解决煤气的储运和使用难题,原煤与石油的替代性并不大。

(2)天然气

表4中国天然气年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的天然气储量相对丰富,天然气与原煤存在的难题是相同的,储运和使用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果石油价格没有太大的变动,相关的技术仍不会得到大力的推动。

(3)太阳能、液氢等

中国是世界太阳能利用第一大国。但是太阳能汽车或者氢汽车的出现只是一种实验,取代石油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4.综合分析

中国石油消费量受到的限制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供给量的提高,在有限的时间内,随着价格的提高,将会引起替代能源以及新开发的油田的增加,因此,基本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是有保证的,主要的限制因素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工业结构升级本身。下面以日本和韩国经济腾飞时的石油消费量为例,分析中国未来几年的石油消费。

日本从1961-1972年的12年间,经济迅速起飞,平均经济增长率为9.8%,石油日消费量从0.82万桶/日上升到4.36万桶/日,12年时间增长了四倍。韩国从1983年到1994年的11年经济起飞过程中,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8%,石油日消费量从0.56万桶/日增加到1.84万桶/日,增长了将近3倍。从日本韩国的经验出发,中国所处的阶段与其大致相仿,都是重工业的中后期,因此,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大概会用10-15年的时间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轨。日本韩国的石油消费量变化曲线,基本符合logistic的变化样式,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估计,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一直维持现有的持续快速增长,到2015年左右会达到增速的顶点,然后石油消费的增速将开始平稳。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人均消费将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达到5-10桶每人每年,也就是现有的原油消费量将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当幅度的增长。

不可控因素:技术的突飞猛进可能会改变石油的消费路径,同时,供给方面因素也可能影响到消费路径的变化。而且,中国的需求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某些年份会出现比较激烈的变动。

参考文献:

[1][美]朱利安•林肯•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最后的资源)[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6-0038-03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都农科村“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和珠海百藤湖农民度假村的开业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兴起。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已经粗具规模,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乡村旅游地和旅游区。2006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表明了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源使用无效率、利用不合理、保护措施不当的现象广泛存在,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危机”。因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乡村旅游的兴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的休闲娱乐意识逐步增强。与此同时,法定节日的增多也使居民外出旅游的愿望得以实现。但由于受假期长度、旅游距离、交通工具和花费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偏重于近距离旅游;也由于城市的工业化程度相对高于乡村,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工业化的环境中,自然对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城市周边的近郊和远郊的乡村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观光度假的首要之选。

那么什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有哪些特征?对此,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组织有不同的看法。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而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英国著名学者Lane在1994年对纯粹形式的乡村旅游作出了界定:发生在乡村地区,旅游活动内容带有明显的乡村特点,发展规模与乡村相符合,乡村旅游产业主要由当地控制,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与会的专家们对于乡村旅游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依托于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二是经营权掌握在农民手中,发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旅游;三是将城市居民确定为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回归大自然、享受淳朴民俗的愿望。通过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比较,多数人认为最后一种看法更符合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征。

任何旅游都要以资源为支撑。既然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那么,乡村旅游资源即是在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一切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指乡村的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流水、花草树木、田园风光等,这是乡村旅游发展最为依赖的资源;历史和文化古迹,习惯称为人文资源,其中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及各种考古发现等,这些在乡村较为零散,且由于涉及文物保护等一系列因素,乡村无力承担;社会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因此,乡村旅游资源是指依托于乡村地域、被旅游业所利用、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功能并因此而产生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考虑到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中。

资源的使用具有消耗性,为保持旅游业对于乡村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作用,就必须在资源的使用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追求资源利用与开发在同代人之间乃至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盲目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

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对于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机会的需要。同时,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对旅游地资源的影响也应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

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成为部分乡村谋求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目前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这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即以某一成功模式为蓝本,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性建设,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发展规划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建设,加剧了农村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三是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景观风貌受到破坏,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四是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多,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被削弱。这些都是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将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1.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要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同等利益。公平性与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大重要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关系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利益,因此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表面上看是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筹。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以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基础,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的延续创造了条件。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处于人与自然双方既被改造又相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缺失不仅使旅游资源本身受到了严重威胁,也会使辅助资源受到破坏,影响旅游质量,而配套设施的建设造成土地资源和植被减少,加剧了人地矛盾和水土流失,这就使得乡村旅游规模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效益远不能弥补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的损失。因此,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持续性。旅游业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可靠途径,也是优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和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正因为如此,我国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旅游景点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等。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当,都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业本身及其旅游地的配套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当地吸引外来投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村人文社会旅游对地区文化的积极影响,保护好各旅游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信仰和历史古迹,让乡村真正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统一。

因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旅游业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旅游产业本身的成熟和完善,而且也是对乡村地区科学全面发展负责的重要表现。

三、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能盲目、片面地发展,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寻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才能真正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在注重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片面强调经济利益,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不良影响,而反过来,生态环境与社会事业又会影响经济效益的实现。二是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达到“天人合一”,既是旅游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同时也能取得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三是加强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配套设施的全方位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基础的限制,有别于城市旅游,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的辅助,这些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有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建设。也就是说保持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全面发展,才是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之道。四是加强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让人们理解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为子孙后代谋利益的可靠保证。

2.建立与本地区相适应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索与本地相适应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避免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现象,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乡村的实际特点,我国应着重发展生态友好型乡村旅游、合作型乡村旅游、扶贫型乡村旅游。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模式要求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相结合,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合作型乡村旅游模式是通过政府、公司、旅行社的合作,借助各方力量缓解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压力,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充分发挥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极大提高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效益,避免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扶贫型乡村旅游模式是基于乡村开发式扶贫而提出的,是政府部门资助贫困地区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资助,可以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合理地引导,解决众多旅游区资金缺乏的难题,避免对旅游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当然,各地根据自身实际还可以建立其他发展模式,关键在于要将本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不能盲目地以成功范例和游客的喜好作为资源开发的标准。

3.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居民和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居民和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它不仅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资金保障,而且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专业人才为核心、以当地居民为主体的旅游资源规划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确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社会目标,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景点的规划与设计、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旅游景点的建设经营和管理、旅游地形象的建设与推广、旅游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旅游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三是当地居民要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当地居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有效利用,避免掠夺式开发现象的出现。四是人才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资源效益评价、资源开发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旅游地服务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总而言之,只有三方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才能有效地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29.

[2]皮埃尔・斯皮尔特.法国的绿色旅游:罗泽尔省范例[C].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2004,(10).

[3]蔡家成.大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与反贫困[C].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2004,(10).

[4]王继庆.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5]朱姝.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何景明等.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8]邓爱民.对我国乡村旅游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6,(5).

[9]肖佑兴等.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

[10]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1).

篇4

【关键词】中国会展;可持续发展;绿色会展;会展品牌化

面对蓬勃兴起的会展业,我们在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为国家经济服务的同时,也要为这样一个朝阳产业迅速营造起适合它生长和发展的和谐空间;为它建立必要的、有益的政策依据;对于它的盲目发展和一些不好的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或制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的、有序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一、我国会展业现状分析

会展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包括大型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经济研讨会等,吸引大量商务客和游客,促进产品市场的开拓、技术和信息交流、对外贸易和旅游观光,并以此带动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被称为“无烟工业”。会展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业已表现为一种经济形式,成为各国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目前每年中国举办的各类会展超过1200个。从类型上看,会展已由综合性发展成为专业性,并有一些专业会展得到了业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国内展览场馆有147个,部分展馆已具备举办国际展会的相应配套设施。会展主办单位除专业会展公司外,各专业协会、中介机构、广告公司、媒体、群众机构、院校等也纷纷加盟。与此同时会展业为主办者带来了巨额利润,中国的会展业正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发展。

会展业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其利润大约是20%至25%。会展活动的开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着巨大的作用。首先它能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其次,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再次,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最后,会展能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譬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展开,带来直接经济利益20亿美元,并至少能够带来60亿美元的“赛后收益”;创造了200万个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了北京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但是,中国的会展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起步阶段,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几十年。由于我国的会展业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许多相关的体制还没有进行必要的变革,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会展业的发展还存在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在发展会展的热浪中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些所面对的问题,来保证会展业的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面对中国会展行业内部较乱和存在的恶性竞争,政府应当给与正确的必要的监管。

目前中国会展业重复办展的现象非常严重。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部副总监赵鹏女士说,现在同题目的展览很多,恶性竞争是一个比较直观的结果。它一方面导致了展会的不成规模,水平质量偏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国家对会展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明确的说法,各展览会互相模仿、拆台的情况时有发生,损害了会展的形象和信誉。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审批程序的混乱。目前我国对展览业实行的是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外经贸部、中国贸促会、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有权审批各自负责范围内的展览,各省市也有了当地展览会的审批权,这样,现有的多头管理审批程序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来管理微观的经济活动,它违背了会展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分割了展览业的综合行业特性、规模经济效益及统一的中国展览市场。在国外,一般都是由权威的而且是唯一的展览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一个权威的管理机构。

所以,以政府转变职能为中心,以改革多头管理审批程序为重点,建立强有力的全国统一的展览管理体制,是我国会展业健康发展、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 要尽快推动行业协会的建立,将分属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逐步集中到协会手中。由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制定相应规则,强化对展览立项的管理,建立场馆建设专家评审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展览经济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将展览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要建立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体系,依法保护展览会的知识产权。 政府要停止直接参与展览的错位、越位行为,转而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监督展览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和创造良好的配套环境。

2、面对中国会展的资源浪费、场馆闲置等问题,要高举节约旗帜、大力发展“绿色会展”

随着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参会厂商在宣传材料的印制上煞费苦心,印数越来越高,使用纸张的质量也呈一路走高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参展厂商拼命对外散发宣传材料,本意是想吸引参观者的眼球,却不免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硬塞到参观者手中的宣传材料多了,晃一眼随手一丢,也就成了许多人下意识的举动。往往一个会展举行完毕,看到的是横七竖八的建筑材料;满地的餐盒、宣传材料,场面惨不忍睹。我们应该呼唤一个节约型的会展业,营造一个和谐的绿色的会展空间。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会展经济的助推,会展经济也应当趋利避害,进一步顺应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当前国家致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大背景下,会展宣传应尽快向“节纸化”方向迈进。各参展厂商不妨倚重于多媒体宣传工具,不妨多搞些产品咨询、技术培训,借以搞好促销。即便有些纸质资料必须印制,也未必非得“贪大求美”不可。参展厂商没必要以宣传资料入手死打硬拼,把功夫花在平时,将注意力紧盯在自己的产品质量是否过硬、服务质量是否优秀、宣传内容是否实用上,不失为适宜之举。

并且,在展区的营造方面,也要注意材料的易拆卸和重复利用的特性。避免建造一些华而不实的大型建筑,展览一完就处于尴尬的境地。而且,要尽量用一些绿色的环保展材,利于重复利用,为会展带来一片纯净的空间。此外,要避免重复建立展馆,每一个展馆的建立都应当有科学的、准确的预计,闲置展馆也是一种浪费。

3、会展业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会展体系”

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服务业、旅游业、广告业、餐饮业、通信业等行业将因此受益。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浙江省内举办的展览项目651个, 50人以上规模的专业会议2万余个,万人以上规模的节庆活动200多个,均列全国第一。全省会展业直接产值172亿元人民币,以1:9效应间接社会效应1548亿元人民币,直接就业人员103万人,间接就业人员927万人。

反过来思考,在展会集中的地方,我们也需要有意识的去发展和会展相关的行业,并使之规范化。这样,相关行业才能成为会展经济的助推器,并且形成共赢的局面。现在的现状是,哪个地方举行展会,往往是行业或者个人自发的在展会周围,提供餐饮、住宿等各方面的服务。但是这种自发性的行为往往很乱,并且不规范,现在是时候行动起来,主动去健全发展和会展相关的产业。这将是会展业良性发展的又一契机。

4、注重会展的品牌化

品牌展会是指具有一定的规模,能代表和反映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对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影响力的展会。品牌代表了规模、信誉和企业形象。一个展会如果只办一次,通常来说是很难盈利的,只有创出品牌,一届一届地办下去,才可能盈利。

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是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之一,它是国际展会的资格认可机构。该组织负责对申请加入其协会的展览项目和其主办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由于有了这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资质评估制度,UFI资格认可和UFI使用标记就成了名牌展览会的重要标志。截止2004年8月,全球获得UFI认证的国际性展览会或贸易博览会共有629个,其中中国占有37席(内地19个,香港15个,台北3个),仅次于德国、西班牙和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

据了解,与一般展会相比较,品牌展会具有四大基本特征:一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品牌展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普遍能得到业界的肯定和认可。二是具有较好的规模成效。品牌展会具有明显的成效,能吸引许多参展商、专业观众的参与,同时,也要具备相当的展位规模。三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品牌展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明确的市场和专业观众,而且能提供几乎涵盖这个专业市场的所有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它能代表该行业的发展方向,拥有较强的声誉和可信度。四是具有规范的服务和完善的功能,同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配套活动。

从品牌展会的内容上讲,品牌展会则更注重专业化。这不仅是品牌展会的内容,更是品牌展会的要求。专业化在宏观上是指以专业贸易展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在微观上是指展会的策划和组织运作的具体过程的专业化。文网国际会展集团总裁梅德文将其归结为三句话,那就是“内容差异化、管理流程化、形式艺术化”。

在国内,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单年会展规模稳居世界第三,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展”。2005年5月30日,第97届广交会闭幕,据大会新闻发言人徐兵说,本届广交会共有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的195464位采购商到会,世界零售商250强中有71家公司参加了本届广交会,其中排名前50强的零售商中有25家到会采购。从四十九年前的第一届到今天的第九十七届,在广交会的带动下,中国会展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并已渐成规模。毫无疑问,广交会的存在不仅奠定了广州作为重要会展城市的地位,而且也大大拉动了广州乃至全国整体会展业的发展。这些,都足以见证品牌展会的魅力。

篇5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环境协调 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一、跨国公司对中国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之快有目共睹,但也遇到很大的难题,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全球的6%,但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17%,消耗钢铁占全球的30%,消耗水泥占全球的4050%,消耗淡水占全球的15%,中国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从这些指标看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约束就是资源、能源和环境。

2006年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制定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节能、降耗、减排,成为当前以及今后几年宏观政策的重点。

跨国公司具有先进的节能、降耗、减排技术,在华投资十分注重节能环保。日本华录松下公司实施松下集团的“绿色2010计划”,推进绿色产品开发,生产DVD播放机整机待机功耗由2000年的2W下降到2005年的0.1W,将DVD整体播放机重量从2000年的3.9千克减少到2006年的1.9千克,同时注重包装小型化、减量化,加大可循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日本东芝半导体(无锡)公司身处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为有效利用水资源,引进了纯水制造装置的废水回收设备,每年回收利用量10624吨。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通过减少非生产区的剩余照明,节约照明用电14.24千瓦小时,等于全年少排放416吨二氧化碳;欧美跨国公司利乐公司帮助建立回收网络和开发回收再利用技术,2006年,消费后利乐包装的全球回收量达210包,比2001年提高76%,利乐中国有环保部门专门负责消费后利乐包装的循环再利用。

总之,跨国公司为中国的节能减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二、跨国公司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

跨国公司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使中国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代价。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时,将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很多的企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进来,成为中国污染问题的诱因之一。2007年,90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多个投资公司或分公司都存在超标排放,其中不乏百事、雀巢、通用、三星等“世界500强”在华企业。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130家跨国公司存在直接排污,噪音超标,环保设施未完全到位等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掌握的在华造成水污染的跨国公司数量已达260多家,造成空气污染的跨国公司数量有50多家。

跨国公司的污染型企业主要分布在橡胶、塑料、印染、制革、电镀、制鞋、电池等行业,而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造纸和化工六大产业则是高耗能产业,也是我国重点节能行业。2005年,六大高耗能外资占我国利用外资的11.28%,占制造业外资的17.9%。外商直接投资于制造业的接近20%的比例是分布于高耗能产业的,在华跨国公司对能源的消耗和污染问题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自2003年开始,在我国的国际矿业公司控股的金矿不断曝出安全、环保等问题。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控股90%的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从事金矿开采使得地表植被和庄稼被破坏,至今没有得到足够补偿;澳大利亚澳华黄金有限公司控股的烂泥沟金矿中,连续几年存在严重的尾矿问题。业内人士都清楚,黄金冶炼比一般的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性要大,尾矿遗患主要就是重金属污染,这些重金属包括砷、汞等矿产伴生金属,如果黄金尾矿处理不当,会使土壤受到破坏,种植出的粮食、蔬菜等就会含有这些有毒物质,这些粮食蔬菜被人类吃了之后,易导致慢性中毒,有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此外,这些重金属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飘尘,也极易污染水源。

三、减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负面影响的措施

1.提高跨国公司准入门槛。把好项目审批关,加强事后监督。2007年12月我国颁布实施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两高一资”领域,同时鼓励其进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限制对低品位、难选冶金矿的开采、选矿以及冶炼等贵金属资源开发项目,表明中国政府提高资源危机意识,对黄金等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不再鼓励外商投资。

2.尽快制定发展与环境综合决策的有关法律法规。在环境管制和环境标准方面,我国没有对外资企业制定另外的标准。为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适时修改现有法规和标准,既注重引资数量更注重引资质量,使我国的引资朝着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现代化方向发展。如制定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准入政策,严格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准入条件。

3.加强处罚和监管力度。改变原有的单纯管制性环境政策,以合理引导企业、公众、社会团体的环境意愿和环境行为,运用经济激励、利益激励和教育诱导等方法促使其共同参与保护环境。一是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有可行的政策保证;二是制定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可对跨国公司实行环保信用等级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对严重污染大气,水体的跨国公司要及时公布名单,督促企业治理污染;三是实行对举报违法行为的个人进行奖励政策,不但能激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也督促企业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我国还应适时开征环境污染税,大幅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严格处罚环境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志乐:2008跨国公司中国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

篇6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 企业 可持续发展

自2008年下半年欧美爆发的债务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国际上各种形势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中国企业在海外受到冲击的情形越来越多,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重大损失。像近期发生的中国公司华为、中兴在美国国会受到听证和置疑,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莫须有”的“罪名”“封杀”该两家公司的相关业务还有像“三一”重工的风电项目,也同样以危害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而被拒之门外,当然这些企业有的也采取了诸如诉讼等手段,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批判和反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国际贸易形势,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大势,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自古有之,它是贸易国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免受他国的竞争挑战,而采取的倾向于本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使外国商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竞争力受到削弱。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国内企业的生存,扩大国内民众的就业率,尽管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违背WTO宗旨的,但追于国内各种势力的压力,而不断采取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主要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之机,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繁盛,呈现出抬头的大趋势,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多发易发态势

随着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人们对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心,导致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利益,而抛开贸易自由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无数史实证明,每当全球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时,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有所收敛,各国间更愿意以自由的心态支持国际间贸易的进行;然而当全球经济下滑,呈现出增长乏力,势头减弱之时,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明显抬头,贸易保护个案明显增多。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缺乏强劲的反弹支撑。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显著,经济更加趋紧,国内需求乏力,国际需求锐减,失业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些国家开始动用贸易保护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国家的所谓经济利益。有的甚至成为了它们的“常备良药”,经常使用,从而导致贸易保护事件呈现多发易发态势。

(二)保护措施手段更加隐蔽

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大多是利用关税来实施,但随着各国加入WTO,特别是各种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各国以降低彼此间的关税作为首要条件,因此,彼此降低关税成为全球范围的一种大趋势,从而有效降低了关税的总体水平,有效降低了企业进行贸易的成本。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如果一国单方面实施提高关税的手段,来实施贸易保护,很容易造成抗议的反弹,而使得实施国处于一种无奈的境地。因此,新的形势下,西方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把保护手段由关税转到非关税的措施。采取非关税措施,常常可以有效避开相关自由贸易协议的束缚,比如:实施对某些特定产品进行补贴,对某些商品实施配额制、许可制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不易立刻引起相关国家的反对,即使有反对,要进行针锋相对的对抗,需要花费更大的时间和精力。

(三)保护的针对性更强

相关国家出于对本国相关企业和商品的保护,会针对其保护的意愿。制定较为苛刻的质量、材质、卫生、环保等标准,使许多别的国家的企业产品被拒之门外。以近期国际上发生的贸易保护事件,比如:美国等国对中国的相关贸易保护案例,美国针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华为中兴所谓危害美国“国家安全”案,欧美、阿根廷等国对中国铝合金轮毂反倾销调查案,日美等国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提出诉讼,欧盟对中国产的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俄罗斯取缔切尔基佐沃市场,相关国家对某些特定商品的救济补贴等等。这些贸易保护的措施使得保护的针对性更强,直接针对某些特定商品,并进行保护。并突出表现为对某些对本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商品的特定保护,通过保护措施的实施,能够迅速扭转被动的形势,以保持国内商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

虽然随着我国融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中。传统的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而言有明显减弱,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力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对于一些除关税保护以外的非传统贸易保护,有明显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关注本国的经济发展、就业问题,因而加大了非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推动了世界领域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我国企业特别是外贸型企业带来了严重挑战,企业生存的压力更大。

(一)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特别是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制定出一些十分苛刻的条件,如将碳排放、相关成分的含量、生态等制定十分苛刻的条件,使得从事该产品生产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了满足十分苛刻的出口条件。而加大投资,改良生产工艺,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严重时,甚至会呈现“亏本赚吆喝”的现象,企业的赢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急剧恶化,最终会使得企业无利可图,而撤出市场竞争。

(二)出口产品数量锐减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许多西方国家都把希望寄托于国内企业、市场的保护,而不断提高对所进口产品的标准要求,有些是合情合理的,但有些却是歪曲事实,主观臆造,为阻止中国产品进入该国而采取的恶意抬高门槛的“无赖”行为。比如:这些国家会制定出新的要求标准,要求某些产品必须首先获得相关的认证,而这些认证往往是繁琐的、高标准的,企业要想获得针对他们自己国家制定的标准,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一般中国企业很难在短期能顺利通过认证。这些新的“土规定”将成为中国企业出口的拦路虎,导致出口产品数量的锐减,由于发达国家提高了对进口产品的各项要求,即提高了商品的进口标准。使中国产品进入这些国家的难度大了,导致出口数量的减少。

(三)企业出口环境整体欠佳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实力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占据了重要一席之地。一些具有冷战思维的人很难容忍中国的强大,便会生出许多办法来扼制中国的发展,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就是一项绝佳的策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的动机显著增强。他们往往会颠倒黑白,以种种理由来限制中国企业的产品出口,从而导致贸易磨擦呈几何数增加,从近年来中国企业遭受的一系列不公正待遇和挑战,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贸易磨擦的不断增大趋势。这种严峻的形势,使得中国企业出口环境不断恶化,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难度加大。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危机形势,中国企业必须谨慎分析企业发展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围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企业文化拓展、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不断创新才是永葆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创新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最根本保证,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做大做强,必须牢牢抓住技术创新这个龙头,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立足市场、放眼世界,培养技术领军人才,加大自主创新研发力度。同时,要加大企业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开阔视野,瞄准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营销模式,逐步走出先模仿后创新的路子,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强化企业文化培育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多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形成的有别于其它企业的独特文化,它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又会反过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是引领企业不断前进的原动力。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培育员工创新、奉献、敬业、上进精神。提升员工的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影响和塑造团结向上的企业氛围,构建企业发展美好的愿景。加强科学的企业制度建设,以追求企业的最大效益为目标,规范各个岗位员工的职责。制定一系列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员工的行为在企业中得到科学统一的规范。企业要进一步推行人性化管理,突出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强调与员工互动的沟通交流,提高企业员工的满意度。为每一位员工制定切合实际的个人发展空间,增强员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要。

(三)鼓励企业直接投资

出口企业本地化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之路,这样可以有效规避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当前面对低迷的经济发展态势,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国内消费、鼓励购买“国货”的引导型政策,无形中抬高了这些国家进口的门槛,在这种严峻的贸易保护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冲出国门,进入壁垒国的市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工厂,把生产、销售、售后等都放在这些贸易保护比较严重的国家,从而避免因受种种限制进口的苛刻条件的束缚,而成为该国的公民性企业,提高当地居民的认可度,有效规避因企业所在国不同而产生的认知性差距,从而达到打破贸易壁垒的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而具有本企业特性的相对竞争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突出的包含企业品牌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凝聚力等。企业品牌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品牌已经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品牌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繁荣,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重视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以及实施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系统教育培训等。同时,要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以高投入,催生高产出,促进企业占领技术制高点。

篇7

[关键词]动画;产业链;可持续

我国动画业的起步和世界一些动画强国是同步的,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国产的动画电影在国际上屡次获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动画作品,如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等,将中国动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到了8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这种只注重艺术形式,不注重产业化运作的模式,在欧美大量优秀动画片的冲击下,弊端突显,日益衰落。

在这样的形式下,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动画的产业模式是中国动画再创辉煌的唯一出路。所谓的动画产业应该是以内容创作为先导,以市场运作为核心,以利益关联为纽带,将所有的利益环节进行紧密结合,合理分配运作,发挥最大优势,围绕动画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宣传,创作,延伸,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的完整关系链。如果不能形成这样一种循环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动画就永远只能创作动画片,而不会成为动画强国。

一、中国动画产业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动画在近年来建立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如日益提高的动画创作和制作,日益完善的交易播出平台,日益稳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类型,但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生产、交易、消费等环节相互脱节,一个健康的动画产业模式是要以市场为主导的,其各个环节是在市场的运作下紧密结合,以保证其良性持续的发展下去。

1.没有建立起产业集群为基础的产业链

所谓的产业集群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在地理上相对集中,关系上有竞争和合作,并具有关联性的企业、供应商、研究群体、金融机构等组成的产业群体。这样的群体对于动画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由动画的产业性质决定的,动画属于创意产业,具有鲜明的跨行业特征,它的发展需要多个行业进行对接和组合才能完成。把这样一些相关的行业进行围圈集中发展,才能真正形成产业链。

2.动画企业的金融运作形式单一

中国的动画企业大多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但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很难实现再融资,而一些国际的风投基金认为中国动画企业的赢利方式太单一,不敢贸然投入。而银行业不敢对动画这种没有大量土地厂房和设备的企业进行贷款,不得已之下,只能依赖政府,以质量低下的动画片换取政府的补助,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开拓市场,利用市场运作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

3.缺乏大量的动画人才

对于以创意和灵感为核心竞争力的动画产业而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动画人才十分重要。中国的动画产业缺少的不是技术人员,缺少的是动画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如前期策划、脚本创意、动画市场营销管理等等,特别是精通创意、技术、管理运作为一体的人才寥寥无几。这样的人才缺乏直接导致了无法组成动画产业运作的核心团队,再加上人才流失,这成为制约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建立中国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动画产业在中国得到了逐步的建立和发展,文化地位得到了肯定,但是我们必须正视我们与欧美、日本等动画强国之间的差距,我们缺乏的是能保证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的模式和策略,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促进动画产业在中国真正的发展和壮大,再创辉煌。

1.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市场运作

近年来,国家对于动画产业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激励了动画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但扶持政策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弘扬文化,保护传统,而没有重视到动画背后的市场前景和价值,没有看到市场运作对动画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政策给予了优惠和补助措施,这导致了一些动画企业就是为了制作的动画片能够播放,而忽视了动画片的质量和外延产业,进而获取国家给予的补助作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播出就行,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动画片播放后产生的市场价值,更没有围绕这个动画形象进行下一步的创作和思考,没有丝毫延续性可言。中国的动画可以说只是在做动画片,而根本没有形成产业。可以说国家的这种鼓励得到的是产业的畸形理解和发展。借鉴许多国外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起始的资金的来源要遵循市场原则,来源于贷款等形式,如果制作的影片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回报,收入会形成专款账户,重新分配产生下一步影片的资金,如此下去,良性循环,改变以前的错误认识利润是起始资金和制作成本的差额,而是要认识到利润应该是市场回报和制作成本的差额。国家可以设立这种专项基金,供动画公司申请,严格考核动画的剧本、市场运作计划、创作队伍等等,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机制,完善体系,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2.强化精品意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

打造产业链是动画界的共识,也是世界动画发展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动画产业链包括创作、传播、衍生品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创作的水平决定了传播的范围,传播的范围又决定了消费者对其衍生品的认知程度,这样的链一旦形成,就意味着这个动画品牌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无限的延伸性,迪斯尼的米老鼠就是一个典范,至今迪斯尼每年还要从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授权中获得大量的资金,而米老鼠的衍生产品更是获利无数,只有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被消费者认可,才会创造无限的经济价值,所以很多国家都是采用这样的模式:先有成功的品牌形象―动画片制作―播放传播―衍生产品开发营销,这样的方式减小风险,并能保证后续的环节连续不断,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3.全面加强动画人才的培养和保护

篇8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现状分析;改进途径;设计方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in the summary analysis China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s importance and in the result foundation, in view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 proposed the Chines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he question which and the improvement way and the direction in the equipment material technology, the design method, the educational pattern exists. Pointed out that the equipment material technology not only need strengthens in the proprieta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innovation, but must consider the efficiency; The design method needs to change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thought”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imarily, take quantitative data as design judgment principle; Educates needs through the school edition, the occupation to educate, th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and so o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to strengthen th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promotion again the potential.

Keywords:sustainable construction;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improvement way;desig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43-02

1 前言

建筑在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建筑消耗的原材料超过总量的50%,能耗则占总量的40-50%,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1]。中国的建筑资源消耗与能耗也已接近上述比例,同时剧增的建筑量也造成侵占土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因此,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理也多次指出“建筑节能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战略问题”[2]。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可持续建筑的实施推广和障碍有其鲜明的特点。据建设部统计:中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m2,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m2,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已达27.8%,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3]。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环境破坏极其严重,每年都丧失大量的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理念,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将建筑节能作为节能的重点领域,要求建筑节能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节约1亿吨标准煤的规划目标。同时,国家也在执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来督促、推广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截至2007年10月份,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为97%,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为71%。据此估算,2007年1~10月份新建的节能建筑可形成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4]。可以看出,可持续建筑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推广应用的阶段,但是仍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设备材料技术是可持续建筑发展的基础

可持续设备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与可持续建筑市场的规模密切相关。根据权威统计,中国用于节能建筑的项目投资达到1.5万亿,而且还在持续扩大中。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建筑市场,巨大的利益吸引着全球的设备材料厂商和技术服务商不断的努力以打开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可持续设备材料技术的发展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分析总结,并加以改进:

2.1可持续建筑设备材料技术有待进一步研发

可持续建筑设备材料与技术是可持续建筑发展的基础,其相关研发工作及成果是推动可持续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牵涉到的设备材料和技术也很多,大致可分为暖通空调设备技术、可持续能源设备技术、保温隔热材料技术、节水与中水利用设备技术、智能建筑设备技术、被动式技术设备、绿色建材、其它用能设备等方面。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就曾提出“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绿色建筑基础性和共性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建筑技术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并从政府层面提出了中国目前可持续建筑设备材料与技术的研发方向与创新主要包含“以保温节能、减轻建筑物自重、构件模块化、循环再生材料利用、生态性新型建筑部件使用、利于快速清洁施工、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等为目的的新型结构体系;生活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和设施设计;黑色水与灰色水分离处理系统和卫生设备技术与设计;可升级的智能化系统设计;经济性太阳能供热、制冷及动力系统等多个方面”[5]。

但是,中国目前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基础性与应用性研究还存在很多缺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材料技术偏少。目前广泛使用的可持续建筑设备材料技术,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如Low-E玻璃,欧洲的制造商是在60年代末开始实验室研究,1978年美国的英特佩就成功地将“Low-E”玻璃应用到建筑物上。而我国的研究生产历史仅有十年,仅两家企业自主研制成功相关技术并投入工业化生产,其余都是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与生产线。因此,在中国,可持续建筑设备材料技术的研究还急需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考虑中国国情,选择适当的研究方向。

2.2设备材料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必须客观科学,重视经济性能

由于前文所述的可持续建筑的知识缺乏,导致了国内相当数量的开发商、设计师、消费者盲目追求新型的设备材料和技术,学习国外采用的高技术,把可持续建筑当成节能设备材料技术的堆积,忽视了应用的科学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没有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和应用这些设备技术。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为例,一户120m2普通住宅就需要增加2万元的造价。而目前广泛推广的中空Low-E玻璃国产价格达到150-200元/m2,高于常用的镀膜玻璃1倍以上。这些设备材料的过度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建筑造价,为业主带来了相当的经济压力。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节能设备与技术未加选择的堆积在建筑上,不经过客观科学的分析应用,还有可能形成冲突,从而影响到建筑可持续目标的实现。例如,未经过详细模拟的使用遮阳设备和技术,固然可以降低夏季太阳辐射给室内热环境带来的负荷,但也将影响到冬季被动式采暖的应用和室内自然采光的应用,从而造成冬季能耗的升高。

因此,在可持续建筑设备材料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需要尊重客观科学规律,建立完善科学的体系,同时,需要考虑到我国经济不发达的现状,侧重经济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设备,以期在尽量少增加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化的可持续性能。

3设计是可持续建筑实施的保障

设计是达成可持续建筑目标的技术保障。就社会各方面而言,设计与设计人员都被视为建筑质量的技术保障,是可持续建筑实现的主要技术力量。对于政府而言,设计文件受到规范限制和政府的审查,是最终控制建筑性能的最重要文件。这都决定了设计在可持续建筑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

建筑可持续性能的实现离不开可持续建筑技术的应用,而这种应用需要包含建筑师在内的多专业设计团队的合作。图1是建筑物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决策效力曲线,说明了设计在可持续建筑中的重要性和决定性影响。可以看到,在建筑设计前期和设计阶段做出的决策,在建筑整个寿命周期中,其有效性是最大的。对于可持续建筑而言,越在早期所做出的决策,越能影响到建筑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在绝大多数的可持续建筑技术应用中需要采用数值模拟仿真的方法,预测采用该技术后建筑的可持续性能,以定量化的数据作为建筑师选择决策的依据。

而在我国,建筑界基本还是沿用老的传统的以建筑师经验、直觉判断和灵感为基础的设计方法 [6]。赵伟峰与张伶伶[7]认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建筑创作过程是一个开放巨系统的作用过程。这就决定了“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是其本质属性。王立山[8]则认为,建筑设计中的创造基础是抽象思维,指“脱离了具体事物的事物关系结构的符号式逻辑表达”。 乐民成[9]更是认为现代建筑没有不可选用的语汇,只有不先进和不合理的技术。可见,在国内目前建筑设计界较为强调“图示思维”,信息搜集交换与思维过程也偏重于语汇、模式、图形等图示符号。这样的设计思维方法并不能适应以定量化信息为主要设计判断依据的可持续建筑设计体系。我国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受到教育体系的限制,对定量化数据较难理解,更难以纳入现有的“图示思维”体系中。还需看到,在现有的建筑师知识结构与设计思维方法中,数值模拟仿真方法由于其使用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很难为建筑师所接受并推广应用。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设计方法的创新、相关技术知识的普及和相关软件的学习应用。这些都离不开合理的教育体系。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才能系统的介绍可持续建筑的相关知识和信息,重新构造其知识结构,改变其故有的技术堕性,培养其实现可持续建筑目标的主动意识。因此,可以认为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建筑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4教育是可持续建筑的智力支持

教育为可持续建筑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智力支持。这是一种投入最小而效果最大的可持续建筑实现途径。可持续建筑的教育面向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目标,这也要求形成不同的侧重点和深度不一的教育方式。

4.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人群是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侧重于知识结构的构建。专业学生是未来教育、研究、工程和产品设计、建造甚至决策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知识匮乏将决定一代人在可持续建筑实践方面的欠缺。传统的教育体系包含的是为了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而进行设计、建造所需要的知识,现在虽然有少数与可持续建筑相关的理念包含在不同专业的不同课程中,但是还远远不能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产生系统有效的影响。从可持续建筑出发,需要重新建构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体系,从最开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建筑意识,促使其在未来工作时能自觉的提出可持续目标并加以实现。

4.2职业再教育和培训:顾名思义,这种教育面向建筑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师,侧重于技术的应用。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是能否推动可持续建筑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由于目前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建立在数年乃至数十年前,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可持续建筑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专业人员的能力缺陷,大大的延缓了可持续建筑的实现。面向专业人员进行可持续建筑相关知识、技术的职业再教育和培训,是改变其知识结构,消除技术惰性,培养可持续建筑意识最快速、有效的方法。而且,由于可持续建筑的相关设备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种职业再教育培训需定期举行,防止形成第二次技术惰性。

4.3普及教育:普及教育主要针对政府和社会大众,重点在建立正确、科学的可持续建筑价值观,并了解相关知识。对于政府,国际上各种峰会和议定书的召开和签订,以及国内能源短缺造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带来了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使其必须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但是,政府的决策不能是盲目的,必须在充分了解可持续建筑相关背景、知识后,才能做出科学、符合实际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并为之进行政策、法规和规范的配套工作。对于社会大众,为了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降低家庭能源消耗也对可持续建筑知识抱有兴趣。推广普及教育,能够给予政府和社会大众准确、科学、系统的可持续建筑相关知识,促使目标人群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政府和社会层面上对可持续建筑的实现起到规范引导和促进作用。

5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的分析,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体现在设备材料技术、设计方法、教育体系等三个方面。由此,文章认为中国可持续建筑发展的改进方向应针对这3个问题找到独立的解决之路。在设备材料技术上,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考虑国情并注重经济性;在设计方法上,摒弃传统的“图示思维”模式,加强以定量化数据为基础的设计优化模式与多专业的跨学科合作;教育上,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再教育、普及教育满足不同人群对可持续建筑的知识需求,为其推广应用创造更好的智力支持。

当然,中国可持续建筑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其问题也不止本文所提。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到部分障碍并提出自己的解决途径,供所有人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汇聚更多的力量共同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UNEP and CIB. Agenda 21 for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y [M]. Pretoria: Capture Press,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 [OL]. cin.省略/hydt/200804/t20080424_162639.htm.

[3]德国能源署, 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手册. 北京: 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 2007, 1-4.

[4]仇保兴.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会上的讲话. cin.省略/ldjh/jsbfld/200802/t20080226_165586.htm. (2009-02-18).

[5]仇保兴. 仇保兴副部长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的讲话. cin.省略/ldjh/jsbfld/200611/t20061114_165444.htm. (2009-02-18).

[6]刘先觉. 西方现代建筑理论. 1.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87-536.

[7]赵伟峰, 张伶伶. 建筑创作过程与信息收集. 建筑学报, 2007, (3): 84-85.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综述

(一)概念界定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是作用于进出口国际贸易活动的一种技术性的贸易壁垒。中国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将其定义为:“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本国生存环境和健康为由,自行制定一系列的准入限制和禁止措施、法律法规等。这些保护壁垒措施中,一部分具有可行性,一部分也具有苛刻性,一些国家借机蓄意制定贸易保护措施,有悖于国际公认的环境保护标准。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这样的绿色环保理念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度都会得到高度的认可。此外,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此为理念和宗旨具有合情合理的说服意义,绿色贸易壁垒则恰当地捕捉住人们的这一共有心理,产生了合理合法的预期效果;第二,绿色贸易壁垒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内容不仅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本身,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各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包装、流通等过程的限制措施,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活动具有挑战性,它的不确定性会让其贸易活动面临难上加难的局面;第三,形式合法,它虽属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与其他非关税壁垒不同,它不是通过国际社会等组织和会议制定的协议和规定来进行贸易禁止措施,而是通过本国的公开立法作为依据来进行约束。这样的实施约定依据GATT文件中的法律条文,GATT和WTO同属当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重要国际多边贸易条约,GATT第20条授予各国“环保例外权”,WTO中也曾规定“不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由此看来,一些国家所采取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合理合法的;第四,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具有灵活性,与其他非关税壁垒相比,它具有更多的隐蔽性,它在表面上不显示其不合理性,再加上建立在现代高科技现代技术之上的各种标准,往往会使出口国难以及时应对禁止条令和措施;第四,绿色贸易壁垒隐含着对出口国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进口国在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标准和措施的过程中,专门针对出口国家的特定商品而制定,这就隐含着具有歧视性的非公平待遇,从而特意保护本国生产商,抵制外国进口商。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和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有公约、法规标准、管理体系、具体要求等。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壁垒措施最为重要,主要是环境标志、生态包装和技术标准等,形式包含国际或区域性环保公约、环保法规、绿色标志制度和补贴制度。首先是环境保护公约和法规,当前国际社会现存有150多个环境资源保护公约,这是国际社会共同协定的法律约束,各国家应信守承诺。环保法规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适用于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化学品管理和动植物保护等领域;绿色标志制度是政府部门依据相关的环境标准颁发的标志标签,张贴在产品的外包装上,用以标明该商品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仅指产品的外观、用途等,还包括对其生产和处理全过程的环境达标检验。此外,还设有产品加工标准制度、环境附加税、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形式出现。

二、我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现状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发展的日趋频繁,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项贸易措施,它的使用频率日渐上涨,全球共有167个进口国家采用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产品涉及化妆品、家具、日用品、纺织等数千种。其次,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涵盖领域不断扩展和变化,涉及环境保护、动植物安全、人类健康等多种领域,针对的对象不仅是对产品本身的环保要求,还包括对产品的开发、生产、包装、销售、流通等一系列的生产周期。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首先体现在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影响上。美国、日本、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些国家是世贸组织环境委员会的成员国,也是盛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倡导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几个主要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公民的环保意识强,环保法律和技术健全,它们凭借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行苛刻的检验标准和要求,趁机利用我国的环保产业弱点,将贸易与环保挂钩,对我国外贸出口市场进行挤压,使我国的出口市场遭受巨大的挑战。其次,严重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由于我国是重要的产品出口国,一些国家利用征收绿色关税的方法使我国在出口贸易中丧失竞争优势。它们利用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系统的监督检查,从生产、销售、流通到处理等全过程都要求达到所谓的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它们苛刻性地要求全过程无公害、无污染。这样的要求无形中给我国出口产品带来巨大的环境成本负担,为了达到进口国家的环境标准,我国出口商就要加强对产品的环境保护检验、测试,从而加重了环境成本费用。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的大幅增加,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绿色贸易壁垒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目标宗旨来看,如果能够尽可能地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严格遵守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那么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控制。面对欧盟针对我国出口药品和电子电器设置的重重障碍,面对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类商品实施的技术壁垒,面对日本针对我国农产品的苛刻检查措施等,我们看到我国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现状中存在自身的问题亟待解决,而解决的关键就起源于重视程度和认知意识上。我国要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技术性认知,深入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技术性手段和方法,力求从技术标准上提高产品出口商的环境达标率。虽说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但我国出口商应尽量从技术指导方面谋求更大的进步。

三、国际贸易下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策略

第一,正视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应对。虽然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的出口市场、产品出口等造成严重冲击,但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要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与威胁,看到它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要看到绿色贸易壁垒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的,环保作为强势力量影响着当今世界的贸易发展,任何国家都会对进口产品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和检查,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无可厚非,这是国家政府保卫国内市场的职责所在。因此,要正式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把环境保护融入国际贸易发展中是具有实践性意义的。我国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多重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从提高自身产品的环保竞争力入手,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在面对严重地违反非歧视原则的绿色贸易壁垒面前,面对不平等的苛刻环境标准时,我国应充分利用多边贸易协定据理力争,通过国际社会的照顾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贸易磨合。第二,在国际贸易中,加强多边合作。应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发展中国家可通过加强团结合作的方式处理贸易活动。通过多边合作,努力寻求在环境贸易活动中应有的待遇,维护自身的合法贸易权益。第三,在思想上,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当前世界大力推行环境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公民绿色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他们对产品的绿色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各国处理对外贸易的重要噱头和发展主流。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强绿色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式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态落实到具体的绿色产品和产业发展中去,采取可行的环保措施,使环保理念融入企业经济发展的热潮中,融入公民的绿色生活中去。第四,针对国外污染产品和产业进行禁止措施,保护我国本土的绿色环境。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我们应提高警惕,同时加强对进口产业和产品的监测和管理,这不仅是对我国居民生活环境的责任之举,也是对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义务之举。我们应立足于长远利益,严禁发达国家在我国本土建立污染化企业,要通过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现存的环境经济政策法规,在保证与国际环保法规相衔接的基础上,要有力打击发达国家制造的各种不公平行为,以避免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负面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利娟,霍文亮.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5):111-112.

[2]唐榕羚.浅析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法律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6):102-103.

[3]薛荣久.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J].国际贸易问题,2002(5):14-17.

篇10

(一)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现状、演变趋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首先是一个实证分析的问题。地区差距分析可以采取多种指标。而不同的分析指标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Harvey.A.1985)。我国经济学界在讨论地区经济差距时得出的结论差距非常大(胡鞍钢 1994,唐杰等 1994)。其中根本原因就在于所使用的指标不同。魏后凯认为我国地区间的差异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刘强分析了中国的经济收敛性,他发现“中国南北两个大区域存在分化现象”,对中、东、西部而言,“在各个大区域内索洛模型的收敛机制得到满足”,当前持这一观点的占多数,例如袁钢明、陈国阶、陆大道。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区标间的发展水平非但没有扩大,反而缩小了。

杨开忠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经济研究》1994.12)一文中,以地带和省区系统为地域单元,使用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方法,计算1952-1990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异,从而反映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情况。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沿海地区与内地的经济差异在20世纪60年代初以前缩小,以后总体上呈扩大之势,大致下“V”型变化。

最新的研究成果是王铮、葛昭攀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中国社会科学》2002.4)一文中得出的结论。他们在实证分析中,除了运用Barro的模型还运用了寒尔指标方法和倒“U”型曲线分析等新近发展起来的模型方法。分析可知,至少1985年以来,我国经济整体上并没有出现收敛的现象,区域增长有实质性的差异,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是发散的。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满足倒“U”型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结论,从一般趋势推断,区域差异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最高峰,随着我国人均GDP的提高,我国的区域差异有可能进入缩小的阶段。根据倒“U”型理论的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尽管很大,但是近年来这个差距的增长率开始缩小,已经出现进入一个转折时期的迹象。其中成功的范例是新疆的发展。投资中西部,则中国经济可以进入经济发展倒“U”过程的中期阶段。

总之,以上的学者虽然分析的角度、方法和结论不同,但都不否认中国的区域发展有实质性的差异。本文赞同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是发散的论证,特别是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最为明显。

(二)区域增长发散的成因解析

1.初始区域资源禀赋静态不可逆性

本文认为:涵盖自然环境资源、区位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区域资源初始赋存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区域发展起点、发展水平和先决条件的差别,由此产生的资源稀缺就成了经济学亘古不变的话题。正因如此,才产生了经济学。一般而言,资源丰富且区位便利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展优于资源缺乏和区位条件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关于由静态的资源禀赋和区位差异引起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已为绝大多数区域发展经济学家所认同。但本文所指的资源并非像多数学者误解的那样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否则得出的结论不符合实际。现实情况有可能恰恰相反。例如,从国际范围看,就不能说明资源贫乏的日本能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经济强国,位居荒漠地带的拉斯维加斯为什么能够成为颇负盛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就我国而言,自然资源的总丰度恰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例如,从国内传统的六大经济区的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和丰富度比较看,东南沿海位居最后,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区域却是东南沿海地区。这里的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这其中暗含着自然资源不是区域发展差距形成的根本因素。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决定区域发展差别的具体不可逆因素包括:静态区位的稀缺。尤其是地处内陆,远离经济中心,交通封闭不畅。初始人均GDP。初始人口质量和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仍然有负面作用,而不像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的有正作用。生态环境承载力。

2.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人们在讨论区域发展差距时,习惯沿用“马太效应”来描述区域发展不公平的事实。新古典主义者在假定商品和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况,且资本、劳动在不同地区等价的情况下,曾得出了资本和劳动逆向流动的结论,并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从长期趋势年看,市场的作用有可能自发地消除地区经济差异。而据我国实际情况的实证分析的结论来看,事实恰恰相反。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扭曲,从而影响要素配置效率,而由此产生的效率差异正是促成近年来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蔡放200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表明,集聚经济会促使地区投资效率的提高,这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向沿海地区集中的重要原因。从投资比率的分析也表明,中部地区近年与东部的差距拉大,中部地区获得的投资少是重要原因。可见,市场化的结果非但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地区发展差别。

3.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时序性

中国制度转型在区际间变化速率的不同引致各区域经济增长环境的差异,先行开始制度变迁的地区往往具有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也是区域增长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实际表明,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公有制调整的时序上,在资本、技术流向上、在使用财政和金融这两个经济调整工具的频率上,沿海地区明显优于内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时序性可能是造成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最根本原因。

4.知识贫困

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最稀缺的是知识资源,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知识贫困(Knowledge poverty)。根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定义,所谓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据此定义,知识贫困可以理解为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广义概念还包括科学与技术、信息与网络、教育与培训)能力的匮乏、被剥夺或途径的缺乏。

知识因素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因素。Paul Romer的知识溢出模型和知识驱动模型、Robert E.Lucas的人力资本模型以及新经济增长模型的利用数学模型的内生解释,认为知识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知识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的作用(Romer,1986,1990;Lucas,1988)。大量的国际研究表明,知识因素是解释各国和地区之间增长率差异最重要的因素,而资本投资增长率的差异性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Barro(1988)通过跨国数据回归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教育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世界银行专家计算(World Bank 1998),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人均资本增长只解释了24%-29%,而反映知识以及其他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解释了70%以上。胡鞍钢等(2000)对中国1978-1995年期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横断面数据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其中人均资本增长的解释占19%,全要素生产率的解释占73%,其他不可解释因素占8%。这表明知识贫困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率低和经济起飞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内涵的重新审视界定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误区

当前,从学术界到企业界,从国内到国外,谈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但是对“可持续发展”却存在着非常不同的理解和误区。或者把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环境保护,或者把可持续发展等同于或兼容于传统经济增长理念。二者均落入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对立的陷阱,从而导致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错误理解。

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而区域可持续发展还没有较合理完善的定义和阐释。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概念中,至少存在公理破缺性――强调代际公平而忽视区域公平的致命弱点。另一个问题就是“区域”加上被歪解的“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概念的生硬拼凑,其实质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增长,而不是区域经济发展,混淆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本质的区别,没能直指问题实质,甚至在实际操作中产生误导。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理解有所偏颇。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内涵的重新界定

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重新正确界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Herman E.Daly)在《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1996)著作中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哥白尼式革命性的理念。对我们正确定义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好的启示作用。戴利强调,(1)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超越增长的发展。增长是一种物理上的数量性扩展,发展则是一种质量上的功能性改善,而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质量上的改善。强调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当前以增长为中心原则的数量性发展观进行清理,建立以福利为中心原则的质量性发展观。(2)经济系统是有限的生态系统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个理念就是经济子系统的增长规模绝对不能超出生态系统可以永久持续或支撑的容纳范围”。戴利指出,传统发展观的根本错误在于它的核心理念或前分析观念把经济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因而是可以无限制增长的。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或前分析观念,强调经济只是外部的有限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宏观经济的数量性增长是有规模的,而不是无限的。由于生态系统的规模保持不变,随着经济子系统的增长,生态系统逐渐达到饱和,从而使自然资本替代人造资本成为稀缺的限制性因素,这时经济子系统就需要从数量性增长转换为质量性发展。

赫尔曼・戴利在《稳态经济学》(第1版 W.H弗里曼公司1977。第2版,华盛顿特区,艾兰出版社,1991。)中也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没有数量增加的质量性改进,追求稳态经济发展模式。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没有增长的进步――没有超出环境可再生和可吸收能力的流量增长”。

笔者受以上思想的启迪和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解误区的审视,认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应注入新的元素,至少应该包括:(1)要求区域经济的质量性和功能性的改善而非单纯的以GDP为目标的经济增长。(2)要求本区域的发展不要牺牲相关区域发展的机会和条件。(3)要求在不牺牲本区域内未来人利益的前提下经济或社会总量增加或不减少。(4)要求在区域生态环境永久承载能力的允许范围内寻求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最大平均福利。

本文认为:概括而言,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区域永久生态承载力支持范围内,为达到代际、区际最大平均福利目标的区域经济质量性和功能性的持续改善与增长。

三、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

战略性发展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调整发展思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一味地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作为首要的区域战略目标,并不是必要和恰当的选择。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已经有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多种发展战略,本文在此不再一一复述,但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研究结论是围绕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展开的。本文试图在赋予区域可持续发展新的理解内涵基础上,为西部区域发展制定“超越增长的发展”战略。

(一)整合三大创新――发展源自创新

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日益突出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这是许多经济学家如库兹涅茨、索洛、丹尼森、罗斯托等对世界各国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和测算,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如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达70%-80%。而在发展中国家的确切数字分析笔者目前尚未见到。但不可否认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特别是在确保经济的质量增长而非数量增长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是提升社会需求结构儿产业结构变革的强大推动力。

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在一定发展阶段,当面临缺乏必要的制度条件而使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有效实现时,制度变革就具有了决定作用。特别在西部,制度创新就成了技术创新乃至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重于技术”。(吴敬琏 1999)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问题上,诺斯的“新经济史学”影响甚大。诺斯等人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通过对公元900-1700年间的西方经济史的考察,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在这里,他们把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全面推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制度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生态创新是发展的基础。生态创新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活动生态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化。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显著特点,实施以生态创新为核心的绿色区域发展战略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强调,三大创新整合互动,才能作用突显。

(二)发展轻量经济――公平效率兼顾

长期以来,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战略是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从长期来看,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距离而且还会拉大区域贫富差异和西部地区的生态恶化程度,最终必然导致不公平和效率丧失。

要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要保持短期的自然资本总量的非减性,长期的递增性。同时,要深入探索发展稳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多种可行途径,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

(三)加强宏观调控――化解弱势风险

东西部之间由于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相互在经济要素利用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区域市场的开放和一体化成为必然,这是一个有利于整体福利增加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化发展的结果并非都是积极和正面的,还会带来相应风险与负面效应。市场机制作用过程的随机性的结果往往是“强者获利”、“弱者受损”,也是对能力不足或没有规范化管理的政府的一种威胁。因此,国家应在该过程中起主导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并化解市场风险给西部落后地区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带来的负面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