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短句子范文
时间:2023-03-23 05:3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春天的短句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我爱春天,我爱看四周生物欣欣向荣的景象,爱听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和鸟儿叽叽喳喳的唱歌声,爱嗅各种植物的清香。
2、春,穿着一件花花绿绿的外衣悄悄地走来了。它的到来,使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园里,有许多花儿互不相让,相竞怒放。红的,白的,黄的……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啊,春天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
3、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她是我在四季中最喜欢的季节,她虽不像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也不像冬天又可爱的雪精灵,但她却有数不尽的花朵,有美丽的风景。
4、啊!春天,你永远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我永远爱着你。
5、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
6、春天像个魔术师,把我们身上的棉袄变没了,又给我们换上了春装,农民伯伯在田里撒下希望的种子,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可以用他们的劳动换来大丰收。
7、吹拂过绿叶的风,变的格外温柔,太阳也变得暖洋洋的,绿叶们则托出了一个个娇嫩浴滴的花骨朵。微风中,它们轻轻摇曳着,害羞地露出了笑脸。
8、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摩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9、柔柔地,小草拂着裤管,春的气息那么真实地贴近肌肤。有露珠停留,在叶尖坠坠不肯滑落。不肯滑落的还有春天的色彩,明亮而轻快。不敢太急,徐徐地移动脚步,印下一条清新的痕迹,象是春天不经意抹过一笔淡淡的油彩。是怕惊动一些梦和呢喃,还是怕春天的手指搔痒心底的某个地方,怕有些人和事纷扰我的思绪。徐徐而行,徐徐而行……
1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一眨眼,鸟语花香的春天就到来了。
11、你看,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态,而每一种特定的形态,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无论是高大的,还是弱小的,都要经历着有生也有死的历程,也都有稚气和成熟的时节。无论是引人注目的,还是平淡无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时令轨迹,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壮举。也无论是否有名有分,无论是生在富饶的家园,还是长在贫瘠的沙土,所有所有的、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万物呀,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尽全部的热情,谱出一曲生命的颂歌。
12、春天到处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到处一派春的气息。
13、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14、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
15、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美丽的旋律。
16、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闹上枝头,梨花争奇斗艳…
17、小草悄悄地钻出来了。柳叶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细细的柳枝在春风中欢快地跳舞。小河里的冰化了。小燕子回来盖新房来了。
18、春天到了,一只只小鸟叽叽喳喳地,聚集在树枝上唱起了歌,声声清脆,宛如铜铃;一朵朵花儿奔放地开着,红的黄的,五颜六色,不时传来阵阵香气,唤醒了大地;一根根柳条绿了,一条条溪水清了,在那湛蓝的天空中,正飘荡着软软的白云,奇形怪状,满满的,都是春意。
19、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20、美丽的春天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
21、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天空变得更加热闹。路边的小草露出渐渐地脑袋,干枯的树枝长出绿油油的嫩叶。
22、这就是春,这就是我心中的春。我不由得发出赞叹:我爱你,心中的春!()
23、踏上软绵绵的草地,微风吹拂,小草们纷纷摇动身子,争先恐后地睁大好奇的眼睛,欣赏这神奇而又美妙的世界。我不由俯身,它们的颜色是如此的青翠欲滴,这新鲜的嫩绿一定是春--这个多彩的调色盘中最美丽的色彩!
24、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春天是百花齐放的,春天更是风景如画的,她能陶冶情操,让人不禁心旷神怡,这就是春天。
25、啊,春姐姐真是个伟大的画家,她把春天画得这么栩栩如生,你看远处的花儿是多么的美丽啊,再走近过去,一股芬芳味扑鼻而来,
26、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各种各样的花开了,有雪白的梨花,有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迎春花。
27、公园里树木是郁郁葱葱,花草在风中姿态优美,湖边的柳树姿态秀美,假山上桃花香味四溢,远处的油菜充满生机金黄一片,我陶醉在春天的怀抱,眼前的美景使我依依不舍。啊!春天的力量是多么神奇。
篇2
一、赏析用词之美。
能为文章增添色彩,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文章用词之美的时候,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成为重点。
1、动词:
深受读者喜欢的记叙类文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文章能够产生这一效果,在于恰到好处的动词的运用。例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三个动词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令人潸然泪下。
2、形容词:
描写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等的形容词,是具体形象的。运用恰当,就会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在指导学生赏词的时候,这类词也是重点。例如:“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雪》)“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几个描写颜色的形容词,把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印象深刻。
3、叠词:
运用叠词,不仅在形式上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更可以丰富语言的涵义,一箭双雕。朱自清先生是巧用叠词的行家,在《匆匆》中使用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等叠词,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
4、成语:
成语是中国语言的一大特色,它的使用可以使表达精练,言简意赅,语义深远,丰富内涵,让文章锦上添花。
二、赏析句式之美。
句式之美在文章中体现在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等句式的灵活运用上,它们变换节奏,美化语言,增强亮点,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初中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长短句和排比句,因排比又是一种修辞手法,所以这里不再做详细介绍,重点谈谈长短句。
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用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表达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干净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如《安塞腰鼓》中大量使用短句,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无法抑制的热爱之情。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作者采用长短交替的句式,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罗布泊的惨状,强化生态被破坏的悲剧,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可谓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三、赏析修辞之美。
修辞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初中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语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比喻、拟人、排比。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使用比喻的好处是可以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如在《春》的结尾这样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而且写得如此之美。他独具慧眼,敏锐捕捉本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同时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挚感情。
2、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它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3、排比:
篇3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在阅读中,同学们要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位与揣摩,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概念阐释】
分析记叙文的语言特点,也就是对文章的语言做出品评和解析,即“品味语言”。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真正内涵、感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辨析、理解和品味。
【阅读指导】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不仅要阅读文本,也要阅读生活,要从文本和生活的表象中提取必要的信息,然后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对文本作出深入的解读。关于记叙文语言特点的解析,往往定位于对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考查,旨在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记叙性文章的语言,通常以“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为总体特色,同学们在阅读中要做到:1.在这一总体特色中发现各自文章的不同个性,体会其语言的独特意蕴。2.品味评析文章的语言,要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为基础,做到客观分析和细部分析相结合,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相结合,切不可就语言谈语言,也就是,一定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语言进行品味评析。
对记叙文语言特点的考查,一般是针对文中的重要语句和重点词语的评析品味:词语是指那些使文章表达精辟准确、为文章增色的关键性词语;语句是指:1.文章或段落的中心句;2.总领下文和总括上文的句子;3.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抒情、描写的句子;4.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的句子;5.明显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6.在修辞、句式上有特色,表达效果较好的语句,等等。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主要考查文章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是精辟准确,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的作用是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但要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申意和双关意。
2.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对具体句子的品味评析。做此题时,要先抓中心词、关键词,找有关议论先抒情、描写的词句。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以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一般作用有: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一般的作用有:抒发作者真挚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回答此题时,要做到:(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如比喻、比拟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神奇,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表达了)+事物+特征(感情),使读者对文中所表达的事物印象深刻。排比的作用是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染力强,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感的作用是突破了语言的局限性,丰富了审美情趣,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了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句,因为它……
4.仿照文中某个句子再写1~2个句子。策略:(1)分
析文段中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彩;(2)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进行仿写,力求形神兼备。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嫩绿的童年
王 晓
日子过得真快啊!雨水、惊蛰,转眼就到清明了。印象里,清明前后,我们才能感觉到暖融融的春意。小塘和小溪里面的水,起先也是呆板板的。有那么一天,一袭风不知轻轻地吹响了谁的叶笛,水面上便有了丝丝绸缎般的皱纹,渐渐的有了生气。一群水鸭用它们木木的嘴,偷偷探出了水的温度,欣喜若狂地欢呼着:嘎――嘎――嘎!柳枝上冒出了许多“鱼籽”,芽儿一日日丰满,一瓣瓣展开。那种嫩绿,湖水般清亮,风一起,如烟如雾,拂在脸上,清凉里带着涩涩的香。正是这热烈的春意和熟悉的味道,让我非常想念我的故乡,恨不得即时飞到她的身旁。
地处里下河的故乡,湿地多,性阴喜水的柳树也多。童年的记忆没有芭比娃娃,没有电玩,没有游乐场。有的多是各种柳枝编成的饰品,装点我嫩绿的童年。
春风将身上的棉袄棉裤A(刮、掀、吹、扯)跑了,我们就轻盈得能飞了。噌、噌、噌爬上老柳树,左一枝,右一枝,三下两下,一把长长的柳枝抓在手里了。先编一只花环,插上几枝开得正好的野桃花,这就是心目中公主的王冠了。再拣一条长而细的柳条,从断裂根处往下B(削、划、剥、切)开一点皮,把白白的柳骨咬在嘴里,两只手使劲把皮从根往梢抹,快到梢时就C(抹、抽、捋、揪)成了一朵流翠灵动的花,把白生生的柳骨绕两圈,做个手镯正好。王冠有了,镯子有了,女儿家的还要什么呢?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不仅仅是柳,野桃花的肆意你也想象不出来。河坎上、沟渠边,或是农家的猪圈、鸡舍旁,蓦地伸出一枝,那花苞水灵灵的,饱蘸春情,一不留神“啪”的一声就泄出春的消息。还有雪白的梨花、浅粉的杏花。春天的乡村是四季里最浓墨重彩的。再僻静的地方也春意荡漾,所谓春宽梦窄,就是这样吧?
天上,厚重的锅云四下散走,只留下一片洁净透明、蓝莹莹的底布,天地之间立时开阔了许多。心因为春意而蠢蠢欲动,人的脸也生动许多。
母亲会特意为春天、为子女忙上一回,做一次“树芽菜”。香椿芽、杜仲芽、柳枝芽都采一些,浸泡水焯,油盐调味,我们“吃春”,母亲祈福,吃过树芽菜,她的孩子会一年到头不生疮。
沉醉在这样的春意里,犹如被母亲拥在怀里,满满一抱,都是安慰啊。
(选自《扬子晚报》2008年4月21日)
1.文中画线语句,让我们想到苏轼的一句诗,请写出诗句及出处并尝试解析诗句所蕴涵的道理。
2.联系上下文,试着为文中第三段A、B、C三处各选一个恰当的动词。
3.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至少举出两例)
4.本文第一段中“清凉里带着涩涩的香”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就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用通感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篇4
可是初中生课程多,要科科俱到,科科并重,潜心读文章的时间有限,加之人生阅历浅,活动范围狭窄,花较短的时间把教材中的文章读懂读透不是容易的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改善阅读方法。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拿起教材就一字一句抠起来,遇到字词障碍会主动查字典词典,句子意思不甚明了会求于助资料,结果半天还不能读一遍,而且所得的多是些零零碎碎的不完整不扼要的印象;也有同学一口气把文章反复读了两三遍,但是印象很笼统,甚至理不出头绪来。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二十年,对于如何教读现代文可谓“上下求索”,曾试过前人或当今行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总是收效甚微,后来看到了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的建议“这样读文章: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顿觉眼前一亮,或许张老先生的办法会有效果。于是我结合本班学困生多这一情况仔细琢磨,把张公的三步具体化细节化,灵活操作,几个月下来惊喜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减少了盲目性和被动性,增加了积极主动性,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这三步如何进行?
1.第一步粗读
粗读目的在于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不管篇幅长短,尽可能一口气读完,中间有不明白的字词句暂时“不求甚解”。文体不同,概括大意的方法不同:议论性散文要找出文章的论点,像《敬业与乐业》这样的议论文要找出论点;记叙性散文和小说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如《蒲柳人家》读过后要知道前部分叙述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和痛打无礼纤夫老的故事,第二部分叙述何大学问管教孙子的故事;说明性散文要明白说明的对象和特点,像《苏州园林》就要明确苏州园林的特点;抒情性散文要明白描写的对象和抒发的情感,如张晓峰的《行道树》就是要歌颂那些具有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精神的人们。
2.第二步静想
想作者的写作的目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想这篇文章为什么写的?怎样写的?不同的文体思考的具体内容不一样:阐述道理的文章就要想有哪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论据证明论点的?叙述故事的文章,那么它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怎样?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如果是介绍实物或事理的文章,就要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诗歌散文就要想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使用了一些什么写作技巧?初中教材中出现的表现手法有:象征、穿插对比、烘托、设置悬念、铺垫、伏笔、首尾照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旨、借物抒情、夹叙夹议、衬托……
可以闭上眼睛想,也可以边思考边寻读。养成这个习惯后,费时很少,印象清晰又深刻。
3.第三步细读
目的在于咀嚼消化求透求深。对文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后,再来细读,能够使自己的思路跟作者的合拍,才知道哪些地方应当特别注意,应当深入揣摩,验证第一遍读过所得的印象,对的就巩固,不清楚的要思考揣摩,要提出来小组或全班研讨。这一步的核心就是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组织、遣词造句。
先说思想感情,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会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文体不同就不同了,体悟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同了。或直接寻找文中阐明观点的句子和抒感的语句,仔细想作者对物的思想感情,如朱自清写春天蜜蜂和蝴蝶在花间追逐嬉戏的声音和情态用了“闹”,描写花香弥漫用了“酝酿”,老舍描写济南冬天河水的澄澈说是“蓝水晶”。
再说分析文章的思路。思路就是思想感情的道路,从哪儿出发,到哪儿去都要弄清楚。先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概括,如散文《春》这篇文章,作者先写迫切盼望春天来临,再总绘春临大地时山、水、太阳的景象,接着细描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人们的活动,最后赞美春天。在分段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划分层次简单多了,把意义相同和相近的内容划为以一个层次,文章的脉络就呈现出来了。小说就找出主要事件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说明文和议论文结构一般比较明显: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篇5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一、接受美学及其主要观点
接受美学主要是一种文学理论,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它不同于以往的文学研究观点,对文学进行文学外部研究和文学内部研究,而是着意于文学的读者研究、接受研究。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既不是将研究重点放在作品同作者同现实的关系上,也不是放在文本的结构、功能、言语表达上,而是放在读者的接受上。接受美学的创立导致文学研究重点的转移,由过去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它强调了读者在文学史中的能动作用、阅读的创造性。当一部作品出现时,读者受原先各种经验、文化修养、个人审美趣味、情感倾向、时代要求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对作品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另一位理论学家伊瑟尔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本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生成的,从而赋予文本以动态本质”。他提出了“召唤结构”,这更强调了读者的能动作用,他认为,文本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本身没有意义,也就是说意义未定和意义空白,这种未定性和空白性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所描述事件进行个性的加工,作品的意义也就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它是读者和作品相互作用的产物,要靠读者自身去挖掘文本的意义。文本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阅读的想象来填充,赋予作品文本未定性以确定的含义,为作者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架起了一座桥梁。
二、接受美学影响下的翻译观
接受美学作为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观点,关注读者及其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的研究,它越来越多地被翻译研究所关注和借鉴。翻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翻译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由于译者本身的时代背景、文化修养、审美经验、审美情趣、社会背景等等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期待视野的影响,作为特殊读者,译者对作品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译文将原文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以原文为蓝本,但却不是原文简单的翻版。译文是经过译者头脑加工过的,受译者本身期待视野的影响,是译者的思想、言语活动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译者的个性。在翻译中努力寻求与读者的对话,只有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思维定向才能吸引读者,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符合读者的审美标准。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采用,翻译语言的斟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学的接受过程,在文学的接受过程中原文作为审美客体,译者(读者)作为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欣赏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产生了译文的多样性。当然,译文不能脱离原文,译者的创造性活动只能在原文的范围内展开,脱离原文的“创造”、“发挥”,不是真正的翻译,这样“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美学价值的。翻译以原文为依据,却不是简简单单的原文的翻版。它是译者在自身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下,深入的理解、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认为做符合、最贴切、最佳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译文。在接受美学影响下,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在深入理解,和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属性、价值等方面进行再创造,充分发挥自己本身的能动作用,创作出符合读者期待视野的优秀译作。发挥译者的主体功能。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来说明接受美学理论下译者的主体性:
березы, тополи, черемуха распускали свои клейкие и пахучие листья, липы надували лопавшиеся почки; галки, воробьи и голуби по-весеннему радостно готовили уже гнезда, и мухи жужжали у стен, пригретые солнцем.
汝译:桦树、杨树、稠李树生出发黏的清香树叶,椴树上鼓起一个个正在绽开的花蕾。寒鸦、麻雀、鸽子像每年春天那样已经在欢乐地搭窝,苍蝇让阳光晒暖,沿着墙边嗡嗡地飞。(P1)
篇6
哇!好可爱的小小孩,她睡在小小的婴儿床上正在美美地做着香甜的梦呢。知道有哪些描写小孩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描写小孩的句子,供大家参考。
描写小孩的朋友圈语录1.孩子,你的到来点亮了我们的生命,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2.成长是无尽的阶梯。
一步一步的攀登,回望来时路,会心一笑;转过头,面对前方,无言而努力的继续攀登。
3.祝你在每个成长的日子里都开开心心!生日快乐!
4.孩子,愿你生命中的愿望都能得到实现,祝你在每个成长的日子里都开开心心!健康和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东西,真诚的祝愿健康和快乐永远伴随你。
5.能一直美美滴还能每天陪孩子,每天在一起就是幸福。
6.在嫉妒的浪尖越过,是强者;
在吹捧的峡谷中冲出,是智者。愿你智勇双全,心中”无我“。
7.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好的作品!
8.春天是碧绿的天地,秋天是黄金的世界。
愿你用青春的绿色去酿造未来富有的金秋!衷心地祝贺你,用智慧才情胆略和毅力,开辟出一块属于你自己的土地。
9.感谢您,我亲爱的妈妈,你就像是我的指路牌,时时刻刻为我指引道路。
10.一千个愿望,一千个计划,一千个决心,不如一个行动!
11.没有人的成长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我们都要自己孤单的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程。
学会享受孤独,你才能变得越来越强大。
12.宝贝,现在的你是一个美丽童话的开始,以后的故事也许包容百味,但一定美不胜收;
是绚丽的晨曦,也许有风有雨,但一定有灿烂的阳光迎接。
13.希望傅诗怡在新的一年中以有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多些耐心,多动脑子,胆子再大一些,在各方面都在进步!
14.向喜羊羊的聪明学习;向沸羊羊的健康学习;向懒羊羊的不挑食学习;向灰太狼的永不放弃学习!
15.孩子,爸爸妈妈最爱的宝贝儿,当你还藏在妈妈肚子里时,你就已经成为爸爸妈妈最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当你来到人世间,来到我们身边时,你就更成为我们生活中快乐幸福与爱的源泉。
16.谁说回忆不是美好的?虽然不放假,想想也开心:祝你六一快乐!
17.值得记念的日子,世界因为有了你而更加美好,生日快乐。
18.身体强壮,快快长大,越长越可爱哦。
19.美好的思想,没有美好的品德来陪伴,它不过是泡影。
20.孩子像花儿,需要用爱心耐心培育。
描写小孩的朋友圈短句1.你们是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现在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
2.女儿,把名次看得淡些,淡些,再淡些,只要日日省思:我努力了吗?努力是最美丽的,学会努力做事把!淡视结果!
3.宝宝出生,欢喜降临。
宝宝一哭,全家环绕。宝宝一闹,好运来到。宝宝一笑,幸福报到。祝小宝宝健康快乐!
4.陪孩子们在一起是一种幸福,孩子们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5.亲爱的孩子,你有着最令人羡慕的年龄,你的面前条条道路金光灿灿,愿你快快成长起来,去获取你光明的未来。
6.你这节课发言了好几次,看得出来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7.不要说一天的时间无足轻重,人生的漫长岁月就由这一天一天连接而成;
愿你珍惜生命征途上的每一个一天,让每天都朝气蓬勃地向前进。
8.让我的祝福像那悦耳的铃声飘进你的耳畔,留驻您的心间,宝贝生日快乐,希望你身体强壮,快快长大。
9.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10.你要努力学习,争取在期末考试成绩更好更佳,努力吧!坚持就是胜利!
11.孩子,任何人的成功都是要付出汗水的,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不相信投机取巧,只相信努力,虽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12.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可为什么不敢向大家展露自己的才华呢?勇敢些吧!孩子。
13.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来,那么你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如果你不知道该到哪里去,那么你就不能够持久的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14.小小的个儿,小小的嘴,可别小看站在台上表演的你,大家都会翘起大大的拇指夸你不停。
15.他趁小丽不注意,偷偷把她的凳子抽了出来,然后幸灾乐祸地等着瞧热闹。
16.愿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悦,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带给你甜美的感受和无穷的快乐!
17.我们的一生,是一段充满冒险与考验的旅程,这段旅程会有惊喜,会有欢乐,当然,也不免交织着苦涩,交织着迷茫。
由于无法预测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因此我们都充满了期待。只有懂得在考验中磨练自己,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才会逐步成长。
18.成长让我们错过了太多玩耍的机会,让我们不得不在父母的喋喋不休下努力学习;
不得不在老师的噂噂教导下温故而知新。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19.亲爱的宝贝因为有了你,一切变得更美好,可爱的小宝宝,欢迎你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愿你健康成长,幸福快乐!
20.你是个可爱文静多才多艺的小姑娘,学习自觉,成绩优秀。
你的字也得非常棒,但胆子很小,上课要大胆回答,希望你在下学期的学习和以前一样棒!
描写小孩的朋友圈说说1.叮叮铛,叮叮铛,铃儿响叮当。
宝宝降临多快乐,把祝福歌儿唱。祝他身体强壮,祝他平安又健康,祝他幸福快乐蹦蹦跳跳茁壮地成长。祝您喜得贵子,合家欢乐。
2.生活像广阔的海洋一样深,在它未经测量的深度中保存着无数的奇迹。
愿你是这些奇迹的勇敢者探秘者!
3.如果不需要去考虑外界因素,我觉得陪孩子还有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时光。
4.愿你生命的花朵永远鲜艳,愿你的双足步步受到繁花相迎。
5.孩子,愿你健康快乐,平平安安度年岁;
我要对上天感谢赞美,也默默祈求教养你的智慧。
6.愿我的宝贝永远在爱的海洋里遨游,在幸福的天空翱翔,平安快乐永恒!
7.每天和爱人在一起说说话,看看电视,陪陪孩子和家人在一起有甜蜜的笑容这就是幸福。
8.成长是一次次的蜕皮。
蜕皮是痛苦,是流血,有风险,有失败;但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变得成熟与美丽。
9.娇艳的鲜花,已为你开放;
美好的日子,已悄悄来临。祝我亲爱的宝贝生日快乐,永远快乐。
10.母亲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祝亲爱的妈妈健康快乐!您的爱是崇高的爱,只是给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讨恩情。
11.愿知识之泉,经书籍而奔流,流进你的心田!
12.我们一起,在阳光下成长,阳光下,洒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散发出青春的气息,让人回味。
13.明天,这是个美丽灿烂辉映着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
愿你的明天无限美丽无限灿烂无限迷人!
14.愿你在这短暂的学习时日里,获得高超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
像赛马一般,越过一道又一道高栏;让生命前进,驶向碧波滔滔的大海。
15.愿你的每一天都如画一样的美丽!生日快乐!
16.愿你是一棵树: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洒一抹如泉的凉荫;秋天,举一树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个养精蓄锐的好梦!
17.你是泊于青春的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18.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您就没有我,谢谢您给我带来的一切一切。
19.宝贝,妈妈会用一切力量来保护你,帮助你,爱护你,用妈妈所有的阳光来照耀你的人生。
20.即将步入大学课堂,愿你像雄鹰展开翅膀,像白云高空飘扬,像花朵吐露芬芳,像树木茁壮成长,愿快乐永在身旁。
描写小孩的朋友圈文案1.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2.透支了眼泪,我们便会没心没肺的笑。
如果有人可以依靠,谁会愿意独立。
3.宝贝,你的生日就在今天,祝你可爱依旧,快乐多多!
4.而说不出的话,都随着海水,一波一波涌走了。
5.孩子,可要记住,哭泣的时候,妈妈就在这里等着你。
6.一千朵玫瑰给你,要好好爱自己。
一千只纸鹤给你,让烦恼远离你。一千颗幸运星给你,让好运围绕着你。一千枚开心果给你,让好心情天天陪伴你。
7.成长是每个孩子必须要经历的,时间不会偏袒任何人,重要的是你对长大的态度,这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过渡。
8.走得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9.宝贝,我希望你用自己灵巧的手,描画出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图画。
妈妈更希望你用自己的笔,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
10.从你呱呱坠地时,你就为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永远的欢乐,希望在你生日的这天过一个幸福的一天。
11.成长是色彩的变幻。
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看到的是教科书一脸的严肃。
12.感谢您,我亲爱的妈妈,你就像是我的指路牌,时时刻刻为我指引道路。
13.他趁小丽不注意,偷偷把她的凳子抽了出来,然后幸灾乐祸地等着瞧热闹。
14.身体强壮,快快长大,越长越可爱哦。
15.美好的图画,你要一笔笔描绘,再难也有我的爱伴陪。
16.成长是摘抄本上的一首首小诗。
或欢快或哀怨,开心时高声吟唱,低落时黯然泪流。
17.爱是细腻的,母爱也是无私的而伟大的。
我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才能有资格接受这份爱,这份无价的爱。
18.真为你们高兴,你们已成了爸爸妈妈,我们相信,未来的岁月里这个小天使将会给你们带来更多的欢乐,祝福你们。
19.在新的一年里,祝宝宝快乐长大,聪明伶俐!祝宝宝身体壮壮,学习棒棒!祝宝宝开心每一天!
20.今天似乎是告诉你的好日子,有你这样的儿子,是我们莫大的安慰。
篇7
以前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今天有的学生说语法之难,难于上青天。语法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语法知识主要包括字法、词法、句法等。其中句法方面的学习,往往对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能力有很大影响。
句法主要研究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功能以及句法变换。句子是由短语或者词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说话人一种特定意图的语法单位。在初高中时期,老师讲授语法知识的内容不外乎句子成分,特殊句式,以及包含在句子里的短语的类别。这些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不仅枯燥,而且难以理解。初高中的一些老师,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在课堂根本不向学生教授语法知识;有些老师,即使讲了语法知识,也因为讲得不完整,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样的直接后果导致学生对语法知识大多不甚了了。就这样语法陷入了一个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的境地。
笔者通过对微博的长时间观察(以新浪微博为例),发现初高中老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地运用微博这一新型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在这个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语法学习的效率。微博中大量有趣的话题,而且有很多也是关于学习的,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作为语法教学的切入口,这样的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同时微博上的互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他的沟通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微博的实际应用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笔者在此结合大量实例来探究微博语言的句法特点,并想通过以点带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通过对微博博文和评论文字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微博语言的句法更加的随意,句法结构也相对简单,由于微博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使微博受语法规则的限制较少。综合各方面的看法,微博在语言句法上有以下特点。
一.短句多
@大雄离不开猫先生:春天来了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加油―kobe:今年太原的天气真是反常,现在是四月中旬,昨天的气温达到了二十几度,结果就经过一晚又下起了雪,变化太多了。可能很少有人经历过,整整下了几个小时,真是奇怪!紧接着雅安就发生了7级大地震。2012都过去了,这是为什么?
这类博文用的都是形体较短、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短句自由灵活,表意明快有力,使得微博的内容更加生动活泼;长句是修饰语较多,联合结构较多,或者句中的结构层次比较多而形成,长句周密精细。微博主要用来分享身边的新闻,一般需要简明扼要地叙述和描写身边发生的事,比如记录口语,或者表达紧张、激动的情绪、各式各样的语气。在这样的情况下,短句就更加适合微博。
二.特殊句多
微博中常见的有“……去”“……的说”“……先”等比较特殊的句子,微博语言口语色彩浓厚,有时候为了突出语意重点或者强调所说的事,会出现宾语前置或状语后置的现象,如:
@优雅的不列颠:@龙猫弹球你今天来学校是吧?是先吃饭去,还是先打球去?
“……去”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本来就应用广泛,而在微博中@你的好友时,使用这一句式会显得更加方便,快捷。
@小Q-love:天好热的说。
“……的说”在粤方言中很常见,“说”本身是作为动词,在上面的例子当中“说”完全虚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成了一种特殊的网络句式。
@看风的云:快起床快起床,今天上午有课啊,我还要去借器材开门,那我走先了。
“……先”本是粤语方言里的话语结构,经微博的交际传播,状语“先”在该句式丧失了本来的语法功能,不断地虚化,逐步成了网络中比较常见的句式。
像上面这一类的博文虽然不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但是由于使用的简便性,以及通俗性,加上看这些博文的大多都是生活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朋友,使得这种语言并不影响语言的正常交际。我们发的微博较多都是自己的有感而发,加上微博的内容有字数的限制,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就会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这样乍看微博中的句子不是很完整,但是一般有预设的存在,所以这些没有完整形式的句子同样具有表达我们即时思想情感的作用并取得不错的交际的效果,而并不会影响我们造成对微博内容的理解。
三.主谓短语构成单句多
微博中多单句,微博中单词和短语带上特定的句子语气都可以成为单句。不过单词成句的不多,因为单个词所表达的信息量过少,无法很好地传递说话人的特定意图。微博中的单句大多由短语构成,在短语构成的单句中,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单句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它决定着单句的基本面貌。如
@余永贤:太阳出来了。
@目黑目黑:火箭输了!
@李宜桥:昨天植树节。
@户外运动:我向往。
以上的例子当中,句子都可以分成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前主后谓,组成部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句子内容清晰简短,易于随时随地,便于操作。
四.标点符号大量使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是辅助文字的重要部分,所以在传统的书面语中,标点符号的意义和使用有严格的说明和规范。但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语言在使用标点符号方面一反标点符号带来的传统审美和艺术特色。
微博中,标点符号往往被频繁夸张的使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博主常常急于发微博却无法快速准确的组织语言文字时,常常会利用大量的标点符号以及由标点符号、特殊的计算机符号组合而成的形象化的表情符号。比如
@LOVE―湖人:湖人又输了??????怎么可能?????我们可是拥有四个未来名人堂级别球员的队伍!!!!!!
@LOVE―火箭:在这争八的关键时刻,劲敌湖人输给了弱旅太阳,喜闻乐见,哈哈~~~~~~
@LOVE―湖人:火箭主页的幸灾乐祸让广大湖蜜、科密情何以堪????但是世态炎凉,唉。。。。。。
以上的微博中出现的“??????”“!!!!!!!!”,一连串感叹号问号重复使用,按常规来说并不符合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但是在这里却可以充分体现博主异常震惊、愤怒或是失落的心情;“~~~~~”常常表现了博主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多个句号的重复的使用将博主无言以对的那种无奈之感以及落寞的形象展现出来了。通过大量的实例证实,在微博语言中许多人超常规地使用各类标点符号,甚至明知其错而将错就错,故意用一种反常的方式来增强其表达效果,从而使表意更清晰明了,在微博语言里,各种语言表达方式显得更加的灵活,更具特色。
篇8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幸福是雨中妈妈送来的雨伞,幸福是老师投来的信任的目光,幸福是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幸福是节假日家人团聚时的晚餐……
关于“幸福”,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理解。请你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考题透视】
幸福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除了题中所说“幸福是雨中妈妈送来的雨伞,幸福是老师投来的信任的目光,幸福是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幸福是节假日家人团聚时的晚餐……”之外,幸福还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拥有,是一种感动;或者是一种收获,一种成功;甚至是一种等待,一种付出,等等。由于这个话题十分宽泛,可写的内容很多,因此宜采取“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写法。可以通过选择一个人的感受来表现,也可以对此发表议论,阐述对幸福的理解。不管采用何种体裁,都要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幸福”写细写深写透。
而要写出有强烈真实感的、给人震撼的“幸福”则需要费一番工夫,要正确理解幸福的内涵。话题“幸福”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的,一般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就有走题之嫌。如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雨中妈妈送来的雨伞,老师投来的信任的目光,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等例子,显然,这里的“幸福”是任何积极的、温馨的、感动的、珍惜的事情或感受。如果将“幸福”理解成“富有”、“地位”、“权利”,甚至写成了“这个社会有幸福吗”等,则无疑是偏离了命题者的初衷,脱离了正确的道德规范,即使语言如何出彩也不能算是优秀的作文。当然,也可从反面写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的弊端、破坏幸福的可憎等,但无论如何,所体现的主题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考场佳作一】
花开的声音
考生
我躺在山坡上,静静地看头顶的白云被风吹散。
萧杀残留的初春,空气中多了几分清新。我不能像盛夏一般,悠闲地躲在树阴下,看从树缝中透出的点点光斑。树依旧是光秃秃的,没几分生机。枯干的枝杈生硬地指向天空,木乃伊手臂一般,乍一看,使人可怖!
生活像被蒸馏过的白开水,越喝越没胃口,有时甚至有些倒胃。虽说人生在世酸甜苦辣咸样样皆有,但每次投入学习前,酸甜苦辣咸都被蒸馏而去,单调无味!
艰涩的文言文,繁杂的数理化公式,可恶的英语单词,不知道它们认识我不,我的确不认识它们。每天都在重复,一切都是无休止的纠缠!
于是给自己放假,兀自往山上走去。
躺在枯黄的草坡上,阳光已变柔和,慵懒地裹在身上。习惯了冬日的我,被阳光刺得有些睁不开眼。于是翻身,不经意间,瞥见花苞。
花苞!我打了一个激灵,翻身去看。
就在那枯干的枝杈上,倔强的挺立着几个花骨朵儿,瘦瘦的,小小的,像玉米粒,却因风吹而干瘪得厉害,像垂暮老人的面庞。我怜惜地去抚摸它。恰时,一阵风吹过,我努力张开双臂去保护它们。但没用的,该被带走的终究等不到东风;该留下的,依旧挺立,笑看狂风。
于是感叹生命的脆弱、无奈。但春天不因一朵花的夭折而黯淡,有无数花儿是熬过了寒风挺过来的。看了眼前的花蕾,含苞待放,仿佛只要东风一到,就立即开放似的。但东风未至,它们只有等待。寒风中,它们坚持着,即使血泪的代价,也不足怜惜。坚持,坚持,是它们在为自己努力,等待花开的幸福……
花依然在枝头等待开放,我已下山而去。去经历我的寒冬,在东风来临之际,它会开出绚烂的花朵吗?
【亮点剖析】
文章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以小见大写法的运用。作者通过对乍暖还寒的初春,光秃秃的没几分生机的枯干的树枝上挺立的几个花苞坚强、执着地等待绽放的描写,表达出只有经历寒冬、历经磨难,才会体会幸福的真谛的主旨,引人深思。文末没有直接回答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而以“春天不因一朵花的夭折而黯淡,有无数花儿是熬过了寒风挺过来的”、 “坚持,是它们在为自己努力,等待花开的幸福……”等一连串富含哲理的句子借花喻人,卒章显志。其次是修辞手法的使用。如“生活像被蒸馏过的白开水”,就形象生动地写出生活的平淡、单调;“枯干的枝杈生硬地指向天空,木乃伊手臂一般”“瘦瘦的,小小的,像玉米粒,却因风吹而干瘪得厉害,像垂暮老人的面庞”等句,形象地表现春寒料峭中等待绽放的花骨朵的丰姿,化平淡为生动,魅力别具。
【考场佳作二】
一季幸福
考生
什么时候,已不知不觉、无声无息地送走了又一个冬天?
NO.1
这样一个幸福的冬天啊!玻璃一样,水晶一样,纤尘不染。透明的色彩,轻盈的温度。
这样的日子,在匆匆的擦肩而过中,渐渐融化成一滴记忆。
在这样的冬天,我们躲在柔软的棉袄中,呵着手心取暖,乖乖地做一个安静的孩子,专心复习功课,读小说。无暇其他。
在这样的冬天,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依然惦念着秋天的故事——人比黄花瘦;或许还有春天,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想起春天轻扬的柳絮和蒲公英,夏天金黄的麦浪和可口的西瓜,秋天香甜的玉米和酸脆的糖葫芦,冬天噼里啪啦的烟花爆竹;想起竹影婆娑、新绿生凉,雕花镂窗下铺一袭素纸,丹青泼墨,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这是小说中的闲情雅致,这是梦里簌簌的花开花落。
NO.2
天气依旧晴朗,天空清澈如同湖水一般,晶莹得令人屏息。蓝得梦幻、遥远、宁静,带点小心翼翼的安详,正在沉睡。愈是这样,年味儿便离得愈加遥远。日历在漫不经心间就翻过去一张又一张,可一天天的日子,偏偏却出奇相似。旧年里,这时候只怕已是漫天大雪,纷纷扬扬,早已遮盖了马路,遮盖了大楼,遮盖了世界,也遮盖了心灵吧。
想起白居易的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确,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依偎在火炉旁,与友人闲谈,促膝共饮。若是唯有清影相伴,对月把酒也情趣盎然。要么,就索性什么事情也不做,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也不错。那样的幸福,令我不忍抗拒怀旧。
提起冬天,自然会想起春节,过年是更亲切。大年三十,整整盼了一年。不仅除夕,就是进了腊月,也有无限春意。腊八粥,年糕,灯笼,是儿时最期待的。
现在想来,这些热闹的传统习俗,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隐藏在回忆的角落。
NO.3
一个人孤独寂寞的时候,总不免想写点东西来抒发一下内心的感慨。这时候,便成了诗人,用柔软脆弱的心灵唱歌,在午后跳跃的阳光中涂鸦。释然,化为纯粹。纯粹,化为幸福。
篇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宗璞同志的散文《西湖漫笔》,文笔清丽典雅,语言优美凝炼,值得教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咀嚼玩味一番。
1.抓住“绿”字,泼墨如水。文章通过对西子湖畔秀丽山水的描绘,热情讴歌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作者紧紧抓住了西湖美景的主要特征——“绿”,不惜浓墨重彩、泼墨如水,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青绿山水”画,使读者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请看,那林海是“绿沉沉”的;在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的古树“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那飞来峰上的层层叠叠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蜓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甚至连那溪水“也是碧澄澄的”。即便是同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那苏堤上的树木,远看时似乎觉得“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近看时才发现“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在花港,“看到了又一种绿”:“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加了好几处绿草坪”。就这样,全文一共用了二十多个“绿”字,可读者一点不觉得重复多余。正是这二十多个“绿”字,淋漓酣畅地揭示出祖国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使读者透过那“活泼的绿色”领略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前程似锦,有着茁壮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作者为此着力于写西子湖畔之“绿”,委实可以同朱自清先生的《绿》比美。
2.单双音节,配合得当。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为次。但单、双音节配合得当,就能产生语言节拍的长短,就产生了音乐感、旋律美。如本文劈头一句:“平生最喜游山逛水。”音节搭配是“平生/最/喜/游山/逛水”,即“双—单—单—双—双”。这样,读起来就使人觉得流畅顺口,富有节奏感。如果改成全用双音节:“平生/最最/喜欢/游山/逛水”,读起来就显得单调、呆板,缺乏音乐感了。我国清代古文家刘大kuí@①在《论文偶记》里强调:“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这里所说的“节奏”,就是指“音节”。可见音节乃是构成文章语言音乐美的基本因素。
3.平仄相间,琅琅上口。古人作诗为文非常讲究声律。所谓声律,就是平仄的格律。今人写文章虽无需讲究平仄格律,但平仄的一般规律也应予以注意。因为平仄相间可以形成声调的有规律的高低强弱;而声调的高低强弱有了规律,语言就会有明快的节奏,读起来就琅琅上口。因此写现代文章一般也要注意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各词(字)的搭配上交错地安排平声和仄声,借以创造语言的音乐美。宗璞同志正是这样做的,她在运用排比句式时尤其注意了这一点。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这个排比句中三个分句的落脚字为:平—仄—平。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此句四个排比分句的后一个词是: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
此句中四个排比分句的末一个字是:平—仄—平—仄。
以上三句中对应位置上的字词的平仄相间,形成了声调的时高时低,音响的时强时弱,读起来十分顺口,听起来非常舒适。如果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或平仄杂乱,则不但不好听,而且也拗口难读。(按:第三个例子摘自作者的原文。中学课本的编者将此句改为“……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这样,落脚的字就变成:平—仄—仄,就破坏了这一句的韵律美了。因此我认为还是不改为好。)
4.长短句式,交相互用。长短句式交替使用、合理搭配,诵读起来就抑扬顿挫、富有变化,时而如涓涓流水,时而如急风骤雨,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如:“亭旁溪水铮cōng@②,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这段话一共有八个小句(分句),这八句的字数分别是"6-4-12-9-4-4-7-15",这是一个地道的“散句”,它由八个格式不同、结构各异、长短不一的句子错综地排列在一起,具有此起彼伏,灵活多变的特点,能避免单调、死板,取得明快、生动、活泼、和谐的修辞效果。
5.排比、对称,气势有力。排比、对称句式都属于“整句”。整句的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有力,语意鲜明。本文中的排比、对称句式比比皆是,这里略举数例: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作者抓住了西湖风景的总特点——“绿”,一口气把三处地方不同的“绿”勾勒在读者的面前,真是观察精细,感受入微。
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
这段话前四句是排比,后两句是对称(只有两项,类似对偶,但不是对偶),集中地描绘了祖国山川的壮丽多姿和雄伟气势,倾注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炽烈感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自豪感。
还有如“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等等,排列匀称,气势贯通,节奏明朗,音律激昂,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美感。
6.比喻、比拟,熨贴传神。这篇散文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比拟手法。先看比喻:
亭旁溪水铮cōng@②……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把水花飞溅的情景比作“飞珠滚玉”,多么熨贴自然,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流水的速度之快,又写出了溪水的光彩色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珠”和“玉”都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用它们作比,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就顿时溢于言表!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如果说前一例是一般的明喻,那么,这一例是特殊的明喻——博喻+明喻的连用。此例以分号为界,可分为两层:先是用四个喻体从不同角度来比喻一个本体,即“博喻”;然后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喻另一个本体,这是暗喻的连用。这种接二连三的反复设喻,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青苔的形象、色彩之优美、有趣,使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美不胜收的画廊之中,流连忘返。(按:此例中的最后一个分句有语病。“山水”显然是不能用数量“一幅”来限制的。作者的意图是要把有关西湖的美景比作一幅青绿山水画,可是掉了一个“画”字,“青绿山水”不但跟“一幅”搭配不拢,而且也不成其为“喻体”了。)
再看比拟例:
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罢。
这里是写“花港”之变。作者在上文说过:“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有趣的是,作者让“金鱼”做见证人,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真是神来之笔!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
如果说前一例是比拟中的拟人,那么,这一例既有拟人,又有拟物。此例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游览西湖的活泼热闹的景象。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人们在工余之暇,来调养身心,享受祖国的山水之美,这种活泼热闹的场面,确是意味深长的,作者看了,怎能抑制得住内心的激动呢!这种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与成功地运用比拟手法是分不开的。
还有如“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的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翩起舞了”,“远水如烟”,“远山……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等等,都是极形象传神的比拟和比喻,把叙述的对象说得十分鲜明生动,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对比、引用,深化主题。文章中两处用了对比手法:
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窄狭的旧式厂。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笼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
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
以上两例写西湖风景的另一个特色——变。这个“变”字点染了时代的特色:50年代的西湖,如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作者虽然只写了“都锦生织锦厂”和“花港”的发展变化,却能使人窥一斑而知全貌,看到了整个祖国飞跃前进的身影。这样就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中的引用,也有两处。一处是写六月雨天,没有春光,不是观赏西湖的好时光。但不要灰心,有坡的诗句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告诉我们:水光之好,山色之奇,须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千万不能性急,因为苏公是最解西湖的人。读了这两句诗,我们就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中充满了信心,并初步了解到了西湖景色之奇特奥妙。
另一处是在描写人们游览西湖的活跃热闹的场面时引用了坡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词所写,是形容他任密州太守时出猎的景象,那时的所谓“倾城随太守”,实是夸张之词。城里的劳动者哪有闲情逸致去看达官显宦们射猎取乐呢?跟随的无非是一些游手好闲者而已。然而,今天人们游西湖却不同,那是劳动人民为调节生活节奏,消除工作疲劳来领略山水之美,以便用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日的劳动建设中去。时代不同了,这种“热闹”的意义也迥然不同。这样,对深化作品的主题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8.量词变换,表意确切。文章中“数词+量词+名词(或带定语)”的语言结构很多,光是用数词“一”跟量词、名词组成的结构就有十多处。如“一种奇怪的力量”、“一句好话”、“一片迷蒙”、“一片绿色”、“一层银灰的颜色”、“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一幅青绿山”、“一种蓬勃的生机”、“一段云霞”、“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一个窄狭的旧式的厂”、“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一处观赏地”、“一首《江城子》”、“一个鞋匠”等等。这十多个量词分别用于十六处,除少数相同外,其余都各尽各责,互不重复,表意十分确切,不好随便调换。这也同样表明作家运用语言技巧之娴熟,值得我们学习。
9.重词迭字,铿锵悦耳。我们把间隔出现的词称为“重词”,接连出现的字称为“迭字”。本文中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上面例句中已出现了一部分,这里不妨再举出一些(加“。”的为重词,加“.”的为迭字):
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层层叠叠的树木……
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
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
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白茫茫的湖水……
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
这些重词迭字遍布于整篇文章之中,不仅使行文从容不迫,舒缓流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丁当有声、铿锵悦耳,使语言产生了“玲玲如振玉,累累似贯珠”的音响效果,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字库未存字注释:
篇10
[关键词] 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修辞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 H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74-2
汉语修辞格的发展机制主要有下列几种:喻化,强化,类化,中化,虚化,隐身化等。本文重点对其中的喻化、强化、中化、隐化进行举例加以分析,举例从《微型小说选刊》中摘取相关语句予以分别论述。
一、喻化
喻化是用另一事物来喻写某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机制。喻化机制类似于认知语言学所提出的隐喻机制。人之语言学对隐喻机制的解释是:“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的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解释来说明我们提出的喻化机制。从认知的角度说,喻化也可以说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喻写。
(一)比喻。比喻形成和发展就是喻化机制所起的作用。如:
(1)一晃三年过去,我成了笼中鸟,整日无所事事,却不晓得还能做点什么。(《小三也有春天》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期)
(2)你的父亲来见我,他一头乱发,凌乱干燥得像一蓬枯草,粘满久未洗涤的油腻与灰尘。(《挑一个最适合的人》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期)
上述三例句中分别将人物“我”、“父亲”与自然界动物界或植物界领域的“鸟”和“枯草”放在一起,它们通过喻写构成了比喻。这不同的认知域,比照修辞学传统说法,就仿佛是不同的类的事物。我们刚才分析的例句是以实物喻写实物,随着喻写机制的完善,喻写的范围越来越大,这就促进了比喻的发展。
(二)比拟。比拟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喻化机制所起的作用。如:
(3)加布林鲨鱼宁肯粉身碎骨也不愿被人活捉,很有点宁死不屈的骨气。(《不屈的魔鬼鲨》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5期)
(4)多少年后,她靠在自家客厅的木椅上,有影子从心底掠过,仿佛燕尾惹着了湖面,眼底一层层渗出潮湿的东西。往事就那样给带了出来……(《初心》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
(3)句是将物拟作人,(4)句是将抽象的感觉比拟作物,这里的人与物都显然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中的事物,通过喻写,它们构成了生动的比拟。
比喻和比拟这样的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喻写,是相当普遍的。它们虽然是不同的修辞格,但是它们的喻化机制是相同的,都是用另一事物来喻写某一事物。其实,中国传统的“赋、比、兴”中的“比”不仅指比喻,而且也指比拟,这种大的“比”,就大致对应我们所提出的喻化。
二、强化
强化是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一种修辞机制。汉语修辞格都有一定的修辞效果,可以收修辞活动都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提供语言的表达效果。不过不同的修辞格修辞效果不同,有的修辞格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效果尤为明显,这些修辞格就是通过强化机制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
(一)夸张。夸张就是通过强化机制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无论是扩大夸张还是缩小夸张,还是超前夸张,都是强化机制在起作用。如:
(5)私人老板多小气,用一个新人,就要榨到骨髓。(《小三也有春天》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期)
(6)一辆辆车从她的身旁飞过,卷起阵阵风,凛冽、寒冷。(《搭错车》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期)
这三个例句都是通过扩大夸张来达到修辞效果的。(5)句以老板对员工敲诈到“骨髓”来夸张私企老板的用人手法。(6)句是描写一位孕妇在去医院途中路边拦车时的情景,一辆辆车的“飞”过增加了当时的冷漠的社会环境氛围。
(二)警策。警策也是运用强化机制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定义:“使某些语句简言奇,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既然这种辞格这么具有哲理和真理性,那么人们在论述或说明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了增强说服力自然而然地会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谚语来增强自己理论的说服力,这无疑间增强的文章的文采和表现力。如:
(7)有句老话:“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 警策教育专家也没说,成绩不好情商就差。(《卢幸福的爱情花》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期)
(8)句一个古老的谚语来说明虽然高中生学习是首要任务,但是有点男女感情上的冲动也是正常的举动和心理。
(三)排比。排比的各项因为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句法相似,所以使语势增强、感情深化,对于物象而言,更加明晰且层次清楚,所以用来说事或抒情都极具表现力。
(9)大家谋生都不易,有才华的,可以顽劣;有权势的,架子无妨大点;有钱财的,勇于清高。(《小三也有春天》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期)
(四)对比。对比是指把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统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明确是非,起到强化作用,使黑的更黑,白的更白。从而增强修辞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10)天啊,那是什么样的鱼,灰色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鱼皮,长相非常丑陋凶狠,鼻吻比以凶猛残忍著称的虎鲨还要长还要尖。(《不屈的魔鬼鲨》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5期)
(11)第一次考试,他全班倒数第一,弟弟正数第一。父亲去开家长会,回来说了他两个字:“丢人。”(《亲情穿越千山万水》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
5.反复。根据表达需要,重复使用同一语句,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又叫做复辞。运用反复修辞手法,能突出强化思想感情,分清层次脉络,增添旋律美,加强节奏感。例如:
(12)学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个站到讲台上的人会不会是我?是我?不是我?不是我!是我!(《挑一个最适合的人》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期)
三、中化
中化在语言中形成允中对称的一种修辞机制。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中庸,人们在审美上注重对称,这反映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就是追求趋中的整齐对称的语言形式。汉语中一些修辞格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中化机制起的作用。
(一)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句或句子把字数相等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句子成双成对的排列在一起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义的修辞方式。对偶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其蕴含的对称美学,更能反映汉民族文化的精华。例如:
(13)朋友们都劝我,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握手》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3期)
(二)回环
(14)大房子早已不复存在,去自己的出租屋,站在破旧的镜子前,不知道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小三也有春天》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期)
对偶与回环虽然是不同的修辞格,但是它们都是因中化机制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点是相同的。对偶是一种对称,两两相对的形式,是属于轴对称。回环也是一种对称,回旋往复的形式,是属于中心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都是美的,它们都是因“中”而对称,都是因“中”而美丽。这反映在语言中,体现在修辞机制上就形成了中化机制。
四、隐化
隐化是形成语言表达隐含不露的一种修辞机制。中国人的语言表达,自古以来就将就含蓄,所谓“言近旨远”、“春秋笔法”、“言在意外”等等,都表明中国人这一语言风格。在修辞机制上,形成这样的语言风格必然是有一种修辞机制起了作用,我们姑且叫这种机制叫做隐化机制。
(一)借代。借代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隐化机制在其中起作用的影子。
(15)别捧我了。要不是你拖着不办,还故意骑辆破车等他上门,他哪会出血?(《蜜蜜甜》载于《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3期)
借代具有把话说得隐含不露这个特征,这说明修辞机制中确实存在着一种隐化机制。其实,隐化机制不仅仅包含借代这一个修辞格,在其他一些汉语的修辞格中也起作用。这一点说明,隐化机制是修辞的一种重要机制,汉语尤为如此。
五、余论
汉语修辞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虽然前文提出了几种修辞机制,并举例说明,但实际上一个修辞格的形成往往不止一种修辞机制在起作用,只是主次地位不同。比如在比拟中类化机制和喻化机制都起作用,但喻化机制起主要作用。又如夸张,强化机制和虚化机制都起作用,但从表达效果来看,显然是强化起了主要作用,从表达方式看,则是虚化机制起了作用,这两种机制难分主次。修辞机制的探索比语法化研究中实词虚化机制的探索或许更难一些。因为语法有较多形式上的依据,实词虚化可以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来进行探索,而修辞是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灵活大,注重的是修辞效果,相比较而言,形式上的依据少一些。况且汉语语法研究成果丰富而汉语修辞史的研究不能与之相比。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所做的探索只是初步的。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1998,(3).
[2]孙锡信.语法化机制谈赜[J].语言文字学,2003,(5).
[3]于广元.汉语修辞格发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
[4]姚勤智.汉语修辞格的阐释与比[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