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全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2: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十四孝图全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儒家文化;孝道;教育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09-02
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内容,自从西汉中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它就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主流的统治思想,在文化和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发展的阶段大致有三: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儒家思想的初创时期,当时的儒学被称为“显学”;二是在汉代的独尊儒术时期,此时儒学才真正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第三个阶段是宋明时期的理学,它成为了儒家后期的主要思想,此后一直延续至明末清初。纵观儒家文化的发展时期,以及它在不同时期所处地位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儒家思想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其主体思想在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在今天,儒家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在这种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明和文化形态中,“孝道”是具有不同于其他文明特征的重要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是“孝”的文化,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也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在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孝”是始终贯穿其中的。这一点,黑格尔在其作品《历史哲学》中阐述中国的孝时曾这样写道:“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的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道’”[1]。可见,“孝”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的影响。
“孝”是中国核心观念和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而“孝”的原始典籍的表现形式,自然是出自儒家学派的、被广为传诵至今的《孝经》。孝经一书,全文共分十八章,将社会各阶层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划为五个层级,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又标示出了其实践“孝亲”的法则和途径。这自古以来就是读书人的必选书目,被列为“十三经”之一。然而,近百年来,国人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一味追逐物质文明,而鄙弃固有道德,将精神的升华逐渐抛弃。甚至出现了凡是传统文化都被斥为落伍陈腐的东西的尴尬局面。若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人提倡人伦道德,宣说忠、孝、节、义,多数情况会被人讽讥为迂阔顽固,顽冥不化。那么,为何国人原本引以为豪的国粹精华会沦为当前境况呢?在此,我就对《孝经》第十章“纪孝行”章的研读,以及对一度流行的“新二十四孝”,简浅地阐述自己的思考。
“纪孝行”章,所讲的都是平日里最基本的孝行,分别予以纪出。其中涉及了五项当行和三项不当行之事。即“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尤为不孝也。”[2]其大致意思是说: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都要孝敬他的父母,第一,在日常没事的时候,应当尽其敬谨之心,春夏秋冬,衣食起居,都要多方面注意。第二,对待父母,在奉养的时候,应尽其和乐之心,于父母面前,一定要表现得和颜悦色,笑容承欢,不要使父母感到有不安。第三,父母生病的时候,要尽其忧虑之情,急请名医诊治,亲奉汤药,早晚服侍,如果父母的疾病一日不愈,自己则一日不能安心。第四,倘若父母不幸病故,就要在临终之时,谨慎小心,备办一切。不但物质上要尽力配备,还要于情感上悲痛哭泣,极尽哀戚之情。第五,面对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方面,应当有思慕之心,要庄严肃静地祭奠,好似父母就在一样地恭敬。以上五项孝道,在行的时候,一定要有至诚之心。否则,徒具形式,就失去孝道的意义了。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不但要履行以上的“五致”,还要做到以下的“三不”,其一就是官位较高的人,应当庄敬以待其部下,不要有骄傲自大之气。二是为人部属的小职员,就应该恭敬以事其长官上司,不要有一点悖乱不法的行为。第三,当处在鄙俗的群众当中的时候,应当和平相处,不要与人争斗。如果为长官却骄傲自大,那么必会招来危亡灾祸。而位居部属的人,如果悖乱法纪,也必定会招来刑罚和处分。在鄙俗的群众中与人产生斗争和纠纷,自己也难免遭受危险与迫害。以上三项违背道理的行为,每一件事都会有危及其自身而遭遇祸害,都会有殃及父母的可能。父母整日以儿女的福祸而忧心,若不戒除以上“三不”而逆行,即使每天用牛、羊、猪的肉来养活他的父母,也不能使父母宽心。这样也不配称之为孝子。可见孝养父母,并不在口腹之养,而贵在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才是最大的孝。
纪孝行篇的解释,字字句句透露着子女对父母的谨慎和敬爱的情感,让人读来不腻口、不反感,而是更多地去检醒自己,鞭策自己。其所涉及的行为要求,并没有任何难度要求,仅仅是在平淡中尽孝道,可以说是于日常的衣食住行为出发点,教育天下子女谨小慎微,以保全和爱护自己作为回馈父母的基本尽孝方式。如此看来,那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也”不再是迂腐顽固的代称而恰恰是子女尽孝于父辈的一种方式。儒家推行“由己及人”,也只有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才能使父母安心,以此推及父母身上的,方才称得上是孝。本章分明显的两段内容,前段所讲的是居致敬、养致乐,病致忧、丧致哀、祭致严等五项,是孔子指出顺德顺道的道理,而后段所讲的居上骄、为下乱、在丑争,这是孔子指出的“逆”的道理。若从顺德的方向去做,就是完全的孝子。而从逆道上去行动,自然会受到社会法律的制裁,最终得到不幸的结果。此道理给出了两个途径。一条是光明正大的道路,畅通无阻。一条是险径深渊,绝崖穷途。由此可观,圣人力行教人孝道,其用心之深,值得深思。
我们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和实施孝道,重拾民族精华,这本无可非议,但是当今社会,往往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风潮,甚至有一边倒的倾向。最近提出的“新二十四孝”,集中反映的就是当下生活中的种种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比较贴切实际的新行孝准则和标准,表面来看,这似乎能够重新唤起人们关爱长辈的德行,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风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提法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诉求呢?孝,自古以来就是理所应当地该被人执行的,就像一个个体吃饭、喝水、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竟然被提升到了一种全民性的行为,且是这样的大张旗鼓。在当下精神文明极度繁荣、物质文明空前丰富的今天,对于这个倡导,是该庆幸,还是一种悲哀呢?答案其实很明确,我们之所以把它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把它丢尽了。但是,“孝”一种发自人内部的情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是我们国家精神的体现。这种情感和精神只有在自然和谐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熏陶中才能慢慢积淀,逐渐养成。而将尽孝的行为举止进行量化、具体化,未免会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作风,又怎能够确保在这种形式化的框架下,“孝”的真谛不会被扭曲、误解,又怎能够发挥其真正作用!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尺度的把握,不偏激、不冒进,脚踏实地,哪怕只进步一小步,方向总是向前的,未来就是有希望的。儒家文化一直是令国人引以为豪的,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不能不说是文化营养的流逝和观念的沦丧。可以说,“孝”是一种意识,意识是属于人内在的个体因素,只有经过个人的内化、加工和升华,表现出的行为才是最本真的。而新孝行把尽孝的义务制定成条条框框的行动指南,难免有些虚张声势,过于形式化了。新时代背景下,一切都需要与时俱进,尽孝也一样,但无论如何,孝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我们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动,拓宽年青一代孝敬长辈的渠道,这样做,尽可能使尽孝的方式多样化,细致化或者是人性化,能够真切关爱到长辈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样才不失为“孝”。
对于“孝”的理解和践行,不是某一类人、某一个群体的义务,而是全民之责任,孝应当是当今教育的出发点。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之所以出现道德危机、诚信危机等等,就是当代人忽略了古代传统文化的育人功效。被学术界公认的“教育思想泰斗”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主张,对于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的培养、服务于人民的思想的培养,首先应当从关爱自己的父母亲做起。我们试想一下,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么还如何奢求他去爱他人、社会和国家?因此,“孝道教育”应当被重视起来。
我们无法将“孝”的观念强行复制到每个人的意识中去,流于形式的东西是经受不住时间和事实考证的。当一个思想产生时,人们首先要做的是去思考它之所以产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如何身体力行地去做,在教育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必要的社会观察、探访、实践法是了解某一现象出现的有效手段。若仅仅是通过专家学者围着会议桌搞学术研究,最后得出一纸计划,这难免有些脱离实际的虚夸之嫌了。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做,把理念和意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作为行动的参照,否则,哪怕再宏大的工程设计,也只不过是南柯一梦。
最后,借用希拉里曾说的一句话警醒和勉励自己,她说:二十年后的中国不会是一个强国,因为在中国社会,没有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儒家文化一直以来是被国人认同和肯定的,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扮演了我们民族主流价值的角色,引导着我国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点无论是在仁、孝、义,还是在礼、智、信上,都有明显表现,只是近年来西方的蓝色海洋文明过多地侵蚀了中华民族的积淀,暂时迷惑了国人的眼睛,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鉴别力,有选择地吸收和扬弃,儒家文明中那些闪光点依然会生生不息地被国人传承下去,跟风、盲目和形式主义是无法撼动我们精髓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翻译批评 彼得·纽马克 《弟子规》
一、引言
作为翻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翻译批评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对众多的翻译作品进行评论,或对纷纭的翻译现象做出解释,还要通过这种评论或解释,对翻译活动进行影响,指导它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对翻译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强,在翻译批评理论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是鉴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著述中提出的关于翻译批评的理论对我们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德风范的启蒙读物,该书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撰写的青少年道德启蒙读物,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内容合乎我国古代礼仪道德和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又合辙押韵,便于诵读,虽然已经过去了300多年,流传至今,但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熏陶及现代社会人际和谐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毫无疑问,《弟子规》的中心思想是“孝悌”,它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剔除其中不适合当今中国社会的内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相信这也是顾丹柯先生和郭著章先生翻译《弟子规》的初衷。
二、翻译批评的重要性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一条重要纽带”。[1]纽马克认为翻译批评有五大目的:提高翻译质量;为翻译教学提供实例;阐明特定时期特定领域内的翻译观念;帮助理解名家名作和名家译作;比较原语和译语在语义和语法上的异同。另外,翻译批评应当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不仅要阐明对翻译进行批评的原则、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在批评的内容方面还要涉及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遵循的翻译理论原则与运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及译文的社会价值。[2]
三、彼得·纽马克翻译批评视角下的《弟子规》译本评析
按照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翻译批评应当包括五个步骤:分析原文,着重分析其写作意图及功能;分析译者对原文目的的阐释,翻译方法及译文的读者;选择原文和译文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对比;从译者和批评者的角度评价译文;评价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2]以下就依照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以上翻译批评方法对郭著章先生和顾丹柯先生所译的《弟子规》作简要的评析与比较,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分析原文
彼得·纽马克指出,分析原文应包括对作者写作意图、文本类型、语言特色及文本主题的分析。[1]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3]作为一本青少年道德启蒙读物,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是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3]首先,从文本类型来看,彼得·纽马克借助于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等一些跨学科知识,按照语言的功能将文本类型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等富于想象的文学作品、权威性的声明、自传、散文、私人通信等,属于表达功能型的文本;以科技、工商、经济为主题的一切格式文本属于信息功能型文本;能够感染读者并使其获得信息的所有文本称之为呼唤功能型文本。[4]按照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的分类,《弟子规》就属于能够使读者获得作者想要传达信息的呼唤功能性文本。其次,就语言特色而言,《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每句押韵,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九十行一千零八十字,内容浅显易懂。最后,就文本标题而言,“规”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所有的人。[3]现代的研究学者指出,《弟子规》的核心内容是倡导通过坚持修己爱人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
(二)分析译文
彼得·纽马克指出:分析译文就是针对译者的分析,重点是考察译者对原文意图的阐释,考察译者选择的翻译方法及读者的针对性。[2]
具体来说,就译者对原文意图的阐释来看,顾丹柯先生和郭著章先生的译文都能够做到忠实于原文作者,忠实于译语的规范。也就是说,《弟子规》这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作品的客观真实、材料事实和美学原则基本都在两个译文中得到了准确的再现。
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是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扩展了传统的直译法和意译法的概念。根据彼得·纽马克的理论,“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2]就翻译方法而言,顾丹柯先生的译文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发挥了语言的表达功能,总体上看属交际翻译。郭著章先生的译文的关键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文笔流畅,从总体上看可归入语义翻译。
就译文读者的针对性而言,顾丹柯先生的译文特别适合搞语言研究和相当关注作品形式美因素的读者阅读;郭著章先生的译文因为更加流畅,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因而应该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
(三)原文与两篇译文的对比分析
作为翻译批评的核心部分,彼得·纽马克建议:“原文与译文的对比以语言形式为主,但无须从头至尾进行全面的比较,只需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就足以了解翻译的整体水平了。”[2]鉴于篇幅原因,本文仅以以下例证对顾丹柯先生和郭著章先生的译简单评述,以下简称顾译、郭译。
例1:《弟子规》
顾译:Dizi Gui:Dos and Don’ts for Children.[5]
郭译:Standards for Being a Good Student and Child.[6]
作为文本的标题,顾译采用了音译加注的方式,不仅让译文读者能够了解文本的原语名称,而且通过加注进一步阐释了该文本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郭译针对译语阅读者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西方读者的现实情况采用了意译的方式。相比之下,顾译对原文意图的阐释更为清楚、准确,而郭译的读者针对性更强。
例2:首孝悌,次谨信。[3]
顾译:First,be dutiful to Parents and fraternal to brothers,And then,be strict with yourself and honest to others.[5]
郭译:First it teaches us how to be dutiful to your parents,and how to be respectful and loving to our siblings.
Then it teaches you how to be cautious with all people,matters and things in your daily life and how to be a trustworthy person and to believe the teachings of ancient saints and sages.[6]
作为《弟子规》总序中重要的指导性原则,“首孝悌,次谨信”的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要对自己谨慎地约束,对人诚实可信。[7]原语中“悌ti”和“信xin”二字是押韵的,顾译兼顾了原语的这一特色分别用“brothers”和“others”来翻译,从而最大限度地向译语读者展示了原语的音韵效果,更传达了原作的风格;郭译在对原语正确解读的基础之上几乎用释义的方式对原语进行了翻译。二者比较,很明显顾译更精练。事实上,在音韵美的传达上,相对郭译,顾译在其他章节都做得比较到位。
例3:有余力,则学文。[3]
顾译:If you’ve done these and have time to spare,For search for knowledge you must care.[5]
郭译:When you have accomplished all the above duties,you can study further to learn literature and ar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your cultural and spiritual life.[6]
同样作为《弟子规》总序中另一个重要的指导性原则,“有余力,则学文”的意思是做好了分内的事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文”,这里的“文”原指文献典籍,尤其是指儒家经典著作,而用现代的观点来说,可理解为学习文化知识。[5]顾译直接将“文”译为“knowledge”即“知识”,而郭译则将“文”译为“literature and art”即“文学和艺术”,并对学“文”的目的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your cultural and spiritual life.”在对这句话原语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不难看出顾译准确把握了“文”这一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并用最简洁的方式翻译出来,从而更胜一筹。
例4:兄道友,弟道恭。[3]
顾译:Fraternal love in a family is great,And discord breeds nothing but hate;[5]
郭译:Older siblings should befriend the younger ones,Younger siblings should respect and love the older ones;[6]
作为《弟子规》第三部分“出则悌”中开头重要的两句,“兄道友,弟道恭”的意思是作为兄长对弟妹要友爱,作为弟妹要尊敬兄长,兄弟姊妹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3]通过对比以上两个译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顾译为了阐释原语中“兄友弟恭”的准则没有受原语字面意思的束缚,而是采用了意译的方式说明:兄弟姊妹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则会产生怨恨;郭译则忠实地传达了原语的内涵,从而使译语的读者透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兄弟姊妹相处之道的基本要求。二者相比,郭译因更忠实于原语而略胜一筹。
例5:财物轻,怨何生?[3]
顾译:If material things you depreciate, How could brotherly hostility generate?[5]
郭译:When siblings value their ties more than property and belongings,no resentment will grow among them.[6]
同样出自《弟子规》第三部分“出则悌”中的“财物轻,怨何生?”的意思是彼此把财物看得很轻,兄弟之间的怨恨又从何而生呢?[5]原语的句式为反问句,顾译更为忠实于原文沿用了这一句式,而郭译则完全用陈述句来传达原语的含义。因此,单就对原语句式的忠实程度来说,顾译显然更加形象生动,更能传达原作风格。
(四)评价两篇译文的总体质量
首先,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彼得·纽马克认为:“翻译标准必须能够衡量某种翻译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最大限度地重现了原文的意义。”[2]他的标准是:准确(accurate即内容准确,事实准确,风格准确)和简洁(economical)。就两篇译文来看,两位译者对于原文内容与译文语言形式辩证关系的处理是得当的,原文中的“恒定内容”即重要的“常量因素”都得到准确的再现。
其次,《弟子规》作为信息性、劝服性文本,顾译和郭译都能做到充分再现原语作者的意图,自然简洁,通俗易懂。笔者认为,顾译文,抓住了原作的特点,使原作内容与形式形成了一个辩证的有机整体;郭译则更多地重新组织句法,运用符合译语习惯的更常见的搭配和词汇,使译文更加流畅地道,简明易懂。
(五)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价值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了古为今用,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从认知到认可,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深入和扩大。作为《弟子规》核心思想的“孝悌”,一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孝道,学习孝道,实践孝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3]因此,研究《弟子规》译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弟子规》的翻译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
四、结语
翻译批评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译文质量,彼得·纽马克的评价标准可以概括为:上乘的译文就是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意图,恰如其分地把握了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8]本着这一评价标准,顾丹柯先生和郭著章先生的译文都能忠实再现原作的意图,传达原作寓于字里行间的意义,体现译文语用准确性比所指准确性更重要的特征。正如按照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渊冲先生所说:“丹柯先生的译文英文流畅、通顺,表达准确、到位,充分体现了原文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确实达到了‘音美’;从意义上说,他的译作注意遣词造句,语言规范,很好地传递了原作的内容,‘意美’也做到了。”[9]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许均.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钟茂森.钟博士讲解弟子规[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4]刘金龙.文本类型、翻译策略与应用翻译研究——以旅游宣传资料英译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2007,VOL30(4).
[5]顾丹柯.孝经·二十四孝·弟子规[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
[6]郭著章.汉英对照蒙学精品(第一分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
- 上一篇:在夏天
- 下一篇: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