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山水诗范文

时间:2023-03-20 15:1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白的山水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李白的山水诗

篇1

(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1]全唐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李晖.李白诗选读[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9.

篇2

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方面自汉末以来,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事频繁,造成民不聊生,人心恐慌,成为一个政治黑暗、混乱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强大的生命力及其占统治地位的影响,自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出现转机,及时地给予那些厌倦尘世,心灵空虚的仕人以心灵安慰。原生的老庄哲学亦找到得以滋生的最好时机与土壤。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普遍感到精神压抑、空虚,人生无常,前途莫测,致使从思想层面上诞生了魏晋玄学,从行为上则赴山林隐居风行。清谈与隐逸是时代的风尚,从现实中逃避,回归个人的内心,促成了人心的发现和觉悟,也使得对自然山川审美性的觉醒。所以,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艺术大发展的时期,五言、七言诗歌在继承建安文学及汉乐府诗的基础上,对唐代诗歌的繁荣产生了积极促进,山水诗也得以确立。书法逐渐摆脱其实用性,成为品评人品格调、抒情达意的重要原则和形式,产生了钟繇、王珣、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书法家。浪漫、恣肆、充满生命律动的行草书把书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纯艺术的境界。绘画对于人物造型、空间的表现较前代有了巨大进步,著名人物画家顾恺之还有提出“传神论”的理论,山水逐渐走出处于人物背景的角色,开始独立成科。宗炳《画山水序》与王微《叙画》不期然地应运而生。宗炳为佛教徒,一生不仕,隐居山林,不仅是理论家还是山水画家,提出“圣人含道暎物”、“山水以形媚道”、“贤者澄怀味象”等观念。王微为王氏豪族,信道兼有儒教思想,提出“情”和“致”,“《易》象同体”和“ 明神降之 ”等观念。宗炳与王微的山水画论,先于山水画创作而成熟,对后世山水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山水诗与山水诗人

在大约400年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涌现出“三曹七子”、蔡琰、阮籍、嵇康、左思、陶渊明、“二谢”等一大批卓有建树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大大丰富了诗歌表现自我情怀的美学功能。山水诗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在此期间出现,它是这一“人的自觉”时期人对自然山水审美情感觉醒。魏晋时期是山水诗的酝酿阶段。“巧构形似之言”的山水描写受到了玄学思潮的阻遏,但由于玄言诗人需要以自然山水作为“悟道”的触发媒介,使得山水描写得以蓄积力量。山水诗的形成在晋末(刘)宋初。谢灵运是第一个以大量自然山水描写奠定了山水诗形成基础的诗人,可以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山水诗人,但是他的诗作还没有完全脱出用形象说玄论道的范畴。使山水诗完善并趋向成熟的有影响的诗人是谢朓,他在题材范围及情景关系方面有所创新,使山水诗得以正常发展。

左思(约250-350)字太冲,齐国临淄人。曾历十年殚精竭虑完成《三都赋》,一时轰动。他的诗尤其高出同期的文人笔墨。诗中常蕴讽喻,意气豪放,简劲有力,绝少雕琢刻意。其山水诗更是别具一格。《招隐》二首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之其一中描述一仕人入山寻访隐士,倾慕隐士的生活状态和氛围,于是决定与他同隐。其二叙述经营自己的山居,享受到隐居的乐趣,并阐明所以放弃仕途,摆脱羁绊,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无非是满足内心的愿望而已。以上二首都是左思选择归隐之后的作品,其中佳句如“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峭箐青葱间,竹柏得与真”,皆可谓典雅、清朗而情致超脱。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子遒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文中所提《招隐诗》即为左思所作,可知其当时影响。

谢灵运与谢眺,文学史上称为“二谢”,又称“大、小谢”,是东晋山水诗肇始的代表诗人。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人,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故又史称谢康乐。谢灵运的作品以山水诗著称。他游迹甚广,体味自然深入、细致,再加之所具有的高度艺术修养,他的诗作多反映山水的自然之美,其诸多佳句都体现了他的匠心独运和新颖的审美视角。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等,皆能刻画精致、格调清新。此外如“明月照积雪”、“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佳句,更为千古绝唱。《文心雕龙:明诗》评之:“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谢朓(464-499),字玄晖,与谢灵运同族,所以人又称为“小谢”。他的诗歌亦以描写自然山川者为最佳。谢朓的山水诗,风格秀逸、清旷,曾得到梁代文学批评家钟嵘及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高度评价。他的山水诗继承了谢灵运入微的观察和逼真的描写,避免了他的晦涩、平板之弊,生动传神、意境清远。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再有“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等皆能揭示山水自然之气,情境浑然,卓显诗人别样气概。历来评论者皆认为谢朓开唐诗气象,在山水诗的发展上,贡献尤为突出。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柳宗元、韦应物等都受到他的重要启发。李白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杜甫《寄岑嘉州》中亦有:“谢朓每诗堪讽诵”,都对他击节称赏,大为叹服。

第三章 山水诗与山水画、诗画关系

篇3

一、山水诗与山水画的起源

山水诗于晋宋之际产生,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谢眺接踵而起,后来还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们通过诗词抒发自我的情感,将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我国古代山水诗的源远流长,使山水诗日趋完善。山水诗发展到唐代,诗人们在诗与理、诗与情的结合近年来在唐代杜甫的山水诗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山水诗是杜甫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杜甫山水诗意境有别于谢灵运、王维而独具个性。创造出壮阔苍劲、奇险变幻的意境,同时也兼具清新细腻之美,感情真挚,平实淡雅。他的诗词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感。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存在体,关于山水画的产生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有些画家他们将山水画的萌芽定在魏晋或南北朝时期,有些画家认为根据画论的成熟阶段来分析考证山水画的萌芽或许可以上推汉代。上推汉代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砖中的车马,房舍,宫阙。按照中国画的三大科来分类楼阁属于中国画山水范畴,我认为汉代算不得山水的萌芽,不能因为画像砖上有山水,便认为有了山水画,如果把它作为山水画有些太牵强。从东晋时期名画《洛神赋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画面上已经有对对山川,树石的刻画,虽说只是作为人物的陪衬,说它是一幅山水画但是不够完整,可是它为后来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真正山水画的独立还应追溯到隋代时期展子虔的《游春图》。

二、增强山水画表现的能动性

山水画是一个以自然风景作为创作源泉的,通过描绘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来表达作者心中一种独特的感情。最初,诗画是没有关联的经过唐代文化的洗礼可谓达到鼎盛,在这期间也涌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促成山水诗进入山水画的原因是北宋文人画的兴起。北宋文人画的兴起,山水诗已经进入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许多诗人也通过绘画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他们寄情山水,的成熟发展使一些文人士大夫也参与绘画之中。这对诗画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山水诗进入山水画是因为构图的需要,借诗来弥补画面中的不足。在画面中有些东西有些情感没办法弥补。画面中有山水诗的加入有人会使画面更加完整,充实画面,也有醒笔的功能。明初的宋景濂论述诗与画关系时说:“书者,所以济画之不足也;使画可尽,则无事于书矣”。在中国绘画中,通过山水诗来烘托中国画已经的表达,画面更加完整达到人审美的最高境界。

三、增强画者的主观感情

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题画诗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文人画家的精神生活。这些诗文的出现提高了绘画的审美作用,对绘画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诗在绘画中的审美作用较多,可以丰富绘画内容,增强画家的表现性,也可以打破画面的空间局限性;增强绘画的文学性。南朝齐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所说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因此许多文人雅士通过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自己内心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来山水诗能够得以产生。

希腊诗人西蒙尼底斯说:“诗是语言的画,画是静默的诗”。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诗与画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以至于达到富有生气的画面,韵味完美的诗意。如《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名作《洛神赋》所创作的。这是一幅诗赋与绘画的完美结合的作品,作品具有是人类所追求的诗画精神,整幅画形象的传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而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为山水画与诗的融合在中国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隋唐时期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单纯的山川河流树木的描绘而是要见景生情,情景结合。在古诗里往往可以给画面营造良好的意境“诗中有画”,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古诗描写的自然景象,却使人能够体会到其中深厚的友情,联想到诗人送别的场景。通过简练的语言却使读者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一幅情景交融的山水画就出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四、丰富绘画的意境

李可染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句话揭开了中国画的关键所在。意境,是指一种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的却又难以言说难以表达的意蕴,是现代艺术中的美学概念。它是生于意外,又蕴于其中的难以阐明的境界。“意境”一词在明代朱承爵的《存余堂诗话》中最早出现。清末王国维又做系统论述。中国绘画史中,诗的产生为画的发展增添了华丽高贵而又不失典雅的色彩,营造良好的意境。意境的最佳形式是诗画的融合。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作,给以融化。这画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充分说明了诗和画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特殊关系。

在画中一旦有诗的存在,绘画中的情景便与诗中的情景相互融合,从而起到相互渗透丰富绘画意境的关系。 朱光潜先生说过“所谓时就包含一切纯文学,其实一切艺术到最后都必须有诗的境界”。山水画能够有意境,必须有情景才,有灵魂。意境不是简单说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品评一幅画的好坏,意境是最重点的。首先,山水诗与山水画都是相通的,只不过他们所表现的方式是不相同的。山水诗是以语言为媒介,作者会通过一些含蓄的语言,将文字形象化表达情感,将中国语言“诗意化”而山水画是通过笔墨线条来塑造表F,是画家情感表达的艺术语言。

总之,山水诗与山水画是一个文化根源,血脉相连,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是我们最不能忽视的重要所在。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J].文学评论,1961.

篇4

唐诗: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被做完。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仅《全唐诗》存录,就有4.89万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代诗歌已经成为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世世代代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那么,为什么唐诗那么繁荣昌盛?它本身又是怎样发展的?

一、唐诗成就卓著的历史原因如下

1、经济基础。在唐太宗李世民注意发展生产,缓和了阶级矛盾,好卡出现了“海内升平,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在经济上为唐诗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政治基础。这有关于唐代科举制度。唐代以诗赋取士,在唐诗不仅在社会上得到荣誉,而且得到政府甚至皇帝的高度重视,能够得到很高的政治地位!

3、群众基础。当时写诗不仅是诗人的事,几乎遍及各个社会阶层。

4、历史基础。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前朝四言,五言七言诗的发展程序至唐代就、已经完成。唐人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二、唐诗的发展过程: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1、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其中最出名的为王勃,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广为流传。骆宾王的《鹅》这首诗也是郎朗爽口。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歌。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迎来了唐诗的全盛时代。李白,杜甫就在这个时代。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 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的名作, 以安史之乱前为多。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

3、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歌。安史之乱以后,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此期较杰出者是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此外,戎昱、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贞革新和元和 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韩愈、孟郊、李 贺、贾岛一派则以奇险峭刻见长。但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此外,姚合诗清奇僻苦,卢仝、刘叉等人以奇崛见长。两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越。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这一时期,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是异常突出的。

4、诗国余晖中晚唐诗歌。大唐帝国已经日薄西山,但是晚唐诗坛仍然余晖绚烂。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其诗声情流美,但伤时忧国,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 例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五绝登乐游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七律无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绝夜雨寄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温庭筠才思清绮,词采丽,但格调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总体风格 轻浅纤微。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等人。

三、总结

唐代诗歌体制多样,宋以后的整个中国古典诗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围。唐人古体诗既可抒情,又可叙事、议论。由于受近体诗影响,唐人古诗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 律,皆不同于晋、宋以前古诗的纯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犹承齐梁变体,经陈子昂的变革,张九龄、李白的发扬,至杜甫而堂庑顿开。七言则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诗与 精工整炼、有律化倾向的传统歌行体的双轨并行。乐府是古体诗殊的一类。唐人乐府多不合乐,或借旧题写新意,或立新题记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为最高。五七言律诗是唐代新兴诗体。五律经王绩、初唐四杰,至沈、宋终于实现体制规范化。七律兴起较晚,至沈、宋和杜审言始有成篇。经王维、李颀和高、岑等人的发展,到杜甫境界大开。此后,五七言律平行发展。大历十才子、贾岛、姚合、许浑、赵嘏等均是律体名家。至晚唐李商隐,七律的音调美和语言技巧,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境地。律诗中又有排律,多数作者往往逞博矜奥,夸多斗靡。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写重大题材,工整流美,成就较高。

唐人绝句用来和乐歌唱,创作之盛,终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绝句,兴象玲珑,语意浑成,情景单纯,韵味悠长;以李白、王维、王昌龄最为擅场。中晚唐绝句含思婉转,笔意曲折;杜牧、李商隐是其代表。此外,杜甫开绝句中议论一体;刘禹锡、白居易仿民歌作《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风趣活泼,音调往往拗中取峭,添绝句新格。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篇5

活动开展得有序且热烈。我们首先采用了抽签的方法决定朗读顺序。第一个是董文浩同学朗诵,他为我们带来的是《观沧海》。在他带领下后,大家都主动踊跃地上台朗诵。随后,朗诵的诗篇很多,有《凉州词》、《天净沙·秋思》、《泊船瓜洲》、《七步诗》、《木兰诗》、《行路难》……同学们每朗诵完一首诗,老师都会给出简单的点评。这不仅为同学们的精彩诵读锦上添花,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解读方式和相关信息。

通过这次诗歌朗诵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懂得了诗歌的特点。我在诗歌的收集、释读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诗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诗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类收集法,并了解了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分类收集法,即在收集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按照内容划分,诗歌可分为:咏物诗、山水诗、田园风景诗、送别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诗等。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是描写山水类的诗,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归类到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按照分类来收集诗歌,还可以方便我们在将来的写作中适当加以引用。

二、诗歌释读方面

本次活动中,我在诗歌释读方面也收获颇丰。

比如,在释读一首诗歌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的作者、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情况、写诗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是个才高志大的人。到了京城后,不但没有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于是满怀愤慨地写下了《行路难》。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以及抒发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怀。

三、诗歌朗读方面

最后,在诗歌诵读方面,我也有所收获。

我知道了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要把握韵调、读出抑扬顿挫,把诗歌的情境充分地表达出来。

当然,活动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诸如时间短了些、个别同学准备不充分等等。也许这与我们第一次搞这种活动经验不足有关。

以上就是我参加本次活动的总结。本次活动让我更贴近了诗歌、了解了诗歌。我希望,类似的活动以后能够多搞一些。我也坚信,有了这次活动的经验,以后的活动会搞得更加圆满。

篇6

神游又叫心游、神行。就是人们凭借山水诗文、图画、照片或影视风光片等材料和手段,通过想象对某地进行游览观光。这种心灵的遨游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足不出户就能畅游神州大地。神游,古已有之。李白“一生好人名山游”,曾登临过无数名山大川,同时也兼好神游。有一次他在山东游览,听到“越人语天姥”,就“一夜飞渡镜湖月”,来到吴越之地的天姥山。他在梦游中,不仅“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而且看见“霓为衣”,“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众仙列队欢迎的奇妙场面,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壮丽诗篇。李白的梦游,实际上就是神游。

古人神游主要依靠前人的诗文、图画和传说,今人的本领大多了,除了书、画外,还可以利用录相、电视、电影和上网等手段生动直观地领略、感受各地的山川风光和名胜古迹。女婿见我退休在家,又好旅游,就给我买了盒《九寨沟风光》的VCD光盘。我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全身放松,随着优美的乐曲声,屏幕上就出现了无数大大小小被称之为“海子”的高山湖泊,一个个碧蓝澄澈,水中倒映红叶、绿树、雪峰、蓝天,千颜万色,奇妙斑斓。直看得我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梦幻世界。这样的神游方式既节约时间、金钱,又舒适惬意,完全是一种享受。

神游不仅可以弥补不能实地游览的遗憾,而且还能与实游结合以获得空灵美妙的无限情趣。大凡风景名胜,前人都留有优美的诗文,这些诗文是作者对风景名胜的艺术描绘和独特感受,对我们来说,它实在是一位很好的审美“导游”和忠实“旅伴”。因而,出游前读一点山水诗文,对将要去的地方先作一番神思遐想,这样实地游览时才能很快捉住山川景物的美质和神韵,它比稀里糊涂跟着导游走一遭不知要强多少倍。有些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由于历史变迁,岁月沧桑,往往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看了不免让人扫兴和失望。但如果你腹有诗书,具备相关知识,在目游的同时继之以神游,那就能领略名胜古迹之中的丰富内涵,体味到积淀其中的深层意蕴,从而游兴倍增,获得最大的满足。苏轼在黄州游览赤壁时,面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色,不禁遥想周郎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情景。苏轼一番故国神游,抚今追昔,感慨系之,为后人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杰作。试想,若苏轼仅仅是足之所至,目之所视;而无心灵遨游,怎能领略个中滋味?!自然更谈不到吟诗作文了。

篇7

关键词:选修;诗歌教学;特色

高二,我们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如何使其中的诗歌教学更有效,我有以下肤浅的体会。

一、寻觅文言――联系必修教学

这本书,是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选修课程,是在完成了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前后贯通的,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真还是不变的。因此,选修课教学要注意与必修课相衔接,体现基础性,继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中,可继续运用必修三第四专题的“寻觅文言津梁”的理念,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字词入手,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中国古代诗歌。比如《湘夫人》,文中有很多的生僻字,在备课前就要估量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再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议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笨拙,实则质朴,可以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读懂诗歌,积累一些诗歌赏析的常识。

二、各具特色――注意选修特性

选修课有选修的特性,有着自主性和选择性,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较必修有明显的扩展。选修教材有弹性,不需要每首诗都教。一个单元有多首诗,就示例教学;一个单元有多种诗体,就选典型篇章教学;一首诗歌有多个探究任务,就集中突破一两点。

这本书有三个单元的诗歌,在每一单元中都会有不同的作家作品,不同单元中又会反复出现同一位作家。比如说李白,三个单元都选入他的作品,依次为《越中览古》《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在经过整体的、系统的备课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如学生的知识储备、自己的教学特点等,来个重新组织,将他们的诗合成一组,系统讲一下李白的为人、轶事、浪漫主义诗风及对《庄子》《离骚》的传承。

三、贴近高考――结合专题复习

这本书,虽然只作为选考科目,但它对诗歌知识和赏析方法的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学时,可以将之跟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第一单元教给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教学时,可以结合诗人的身世、时代,增加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心灵历程、精神世界、所处时代背景会影响到他的诗作,使诗人有独特的风格。但同一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又可能呈现不同的风格。如,上陆游的《书愤》时,结合他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感受他深沉的爱国悲情。再补充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让学生为诗人的爱情悲剧叹惜。又如,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感受到女词人的那番闲愁,这时引导学生回忆《如梦令》和《声声慢》,感受这几首词里词人截然不一的情感,就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人生经历对诗人创作的深远影响。

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诗歌的系统知识,以教材为例,“推导”方法,总结规律,教给学生共性的东西。

如,第一单元中,《蜀相》《武侯庙》《越中览古》《苏台览古》,都

属于咏史怀古诗,教学时,不妨将这几首咏史怀古诗放在一起讲解,让学生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写作特点和赏析方法。

篇8

(一)明确考纲要求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属E级层面的要求。鉴赏评价,就是要求对阅读材料进行鉴别、赏析、评说。它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的最高一个层次,需要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能力参与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

(二)把握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其规律

范畴:可能考到的诗体有三类:绝句(唐宋为主)、律诗(唐宋为主)、词中的小令(两宋为主)。高考不大可能考长诗,因此,复习时应对短诗有所偏重。

(三)使用恰当方法,合理备考

1、注重意象的积累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者短语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笠翁”,“楼船――夜雪――瓜洲渡”。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意象有描写性的(静态的),如“孤舟”、“笠翁”;有叙述性的(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

增大意象的积累量,对于快速解读诗词的意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2、正确解读意象 明确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在正确解读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诗歌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哪些作用,如此,在解读的过程中方能变盲目为有的放矢。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

(1) 营造氛围 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 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 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

(4)塑造意境 其与“塑造背景或环境”有所不同。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5)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奠定情感基调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6)以景衬境 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篇9

古典诗歌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题目是全篇的眼睛,统领概括全诗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诗歌的题目,对全诗的内容进行初步把握。例如: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解析:针对该首诗,我们借助其题目“赋得自君之出矣”,可以对全诗的大致内容作初步理解和把握:写的是一位因丈夫出久而未归的思妇,抒发主人公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二、巧抓作者

对一个成熟的诗人来说,他的创作内容及风格一般是相对固定,不易发生变化的。例如:陶渊明的淡泊名利,诗风淡远娴静;李白的蔑视权贵,诗风飘逸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诗风沉郁顿挫;陆游、辛弃疾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诗风豪放悲慨等等。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诗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如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平时所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方面的背景来进行理解和分析诗歌。

三、巧抓诗眼

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例如: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解析:本诗第三句中的“看”字是诗眼。“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仅这一诗眼“看”字就可以帮我们了解到诗歌的整体内容。

四、巧抓意象

在诗歌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往往与作者的主观审美情感整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完美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所谓的意境。在意境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就是所谓的意象。所以,我们可以借物诗歌中的意象来进一步鉴赏该诗的思想内容。

例如: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经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解析:本词特别是上阕中的“林”、“山”、“竹”、“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白鸟”等意象营造出的落寞、空虚的意境,展现了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再结合下阕形象塑造,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读者面前。

五、巧抓注释

在诗歌鉴赏中,为了更好帮助读者充分理解诗歌,常常在诗歌的后面附有几则注释。所以,我们要仔细阅读诗后的注释,进而揣摩诗歌的隐含意义,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准备。例如:

晓上空泠峡①

王闿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冷。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解析:通过上述注释部分的提示,我们能很容易地了解到本诗的主题内容:通过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展现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

六、巧抓问题

在诗歌后面设计的问题中,往往隐含着与诗歌内容有关的信息。所以,我们有时可以借助诗歌后面的问题来进一步分析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例如: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篇10

那么作为初学者如何训练和把握这一过程呢?首先要着眼于整体感知。对于诗歌的鉴赏,我们要养成反复吟诵,潜心涵咏的习惯――这是通向审美鉴赏的必由之路。这个整体感知是在熟练吟诵的基础上对古诗词的句法、章法、涉及的历代典章制度及特殊背景加以了解。目的是把握诗词的大意,但不可节外生枝。如在解读杜甫的《登高》一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只需了解这首写于大历二年(767年),这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难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的相继逝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他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颔联写远望所见,有包举宇宙之意,气势开阔;颈联上句写漂泊之苦,下句写老病孤愁,形象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沉重;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诗人此刻的心志是百感交集啊!

在整体感知之后,接下来需要再造意境来调整,使之成为一幅分明而有序的画面――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和物象虽会一一浮现在鉴赏者的脑际,但可能会是杂乱、模糊的。我国唐以前的诗歌一般都保持着质直的风格。以“诗言志”,意境比较单纯;而唐宋诗词则比较重视技法的创新。意境变得含蓄,“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回味余地大。在此,要抓住意境这个要害。鉴赏主体如果能进入诗中意境,则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以不言而喻。意境就是只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想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诗人在意境的创造中,将感情藏在景中,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诗中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是在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还有一种诗是情景并茂的抒情与写景浑然一体,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诗明丽清新、含蓄有致,诗人被贬后,为远祸全身,诗人吃斋念佛、隐居山林。一场秋雨后,山中更显得一片空寂。傍晚的天气清清爽爽,更透出十分秋意。群芳已谢,而青松如盖,明月当空、山泉淙淙、泻于石上。阵阵欢声笑语,那是洗衣归来的姑娘,而顺流而下的渔舟弄乱了荷塘月色,划破了宁静。在如此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下,诗人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朝中”不如“山中”的感情,决然归隐。

画贵留白,诗贵有虚。此所谓“全局有法,境分虚实”。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透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以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为例: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描写诗人去游一座花园,但园中无人,久扣柴扉而不开,十分扫兴。这样好的园子,门前的台阶上都长满了青苔。说明一向游人甚少,更添了一层遗憾和惋惜。但诗人能突然于失望于遗憾中翻出一层新意:写一枝怒放的红杏不甘寂寞,伸出墙外,它那盎然的生机已足以引起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园虽未入,可园内的一切均可想而知了,诗人由扫兴变为高兴。

总之,意境的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地体现了我们的审美鉴赏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