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范文

时间:2023-03-31 18:2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新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新理念

篇1

[关键词]新课改 素质教育 职责 多媒体 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81-01

1乡镇中学现状

从客观上说,一是学生生活范围不宽,接触面小,所见的新鲜事物不多,视野不宽,思路狭窄。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讲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比如学生的作文语言空洞化,内容虚假化,没有真情实感;二是农村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一般不高,无法辅导子女学习,有的家长根本就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三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作业批改方法不科学等。从主观上说,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强,阅读量少,更没有主动习作的好习惯。

2教师的职责

教师作为新课改最主要的亲历者,担负着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必定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一系列的冲击,甚至发生矛盾与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及时变革自身的教学理念就显得相当重要。

3深化专业知识。拓展教学视野 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特点就是促进学生综合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因为信息时代信息流通速度加快,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在此基础上,学生不再仅限于满足课本上的知识,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课程对很多学生而言学起来相对比较吃力,还有些枯燥,特别是相关的定理、公式。如果只针对这些定理、公式、文章本身做讲解,学生学起来不但兴趣不大,而且会容易产生烦躁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多读一些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包括学术著作,大师的传记、研究方法等。因为科学研究最本真的意义在于探寻问题的源头,初中各科课本中的一些基本定理、公式、文章看起来简单,但在其发现、发明过程中却凝结了许多大师的心血,其中也不乏很多充满趣味的例子。通过向学生讲述诸如此类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观察,能够得到比较新颖的解题方法和理解思路,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加强对知识的印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基本知识渗透到课堂讲解中必定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氛围会非常良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4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平等相处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惑,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细微的体察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包括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且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充满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让他们了解相关知识。由于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优点与缺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估与定位。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架势,走进学生生活,善于探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真心和学生做知心朋友。从教学、品德、行为举止、言行等各个方面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从多方面感染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5注重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我们当今的教育背景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受升学率的主观影响,现在的中学教育基本上只看重学生的考试结果,而对其它的教育因素却并不重视,这就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步人大学以后,很多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处于迷茫的状态之中。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的自由和解放,这种教育理念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因为哲学解决的永远是最基本的问题,或者说是最本源的问题。只有具备极高哲学素养的人才能拥有宽广的胸怀,为人类福祉奉献全部的精神境界。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境界。这种境界表现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个人价值与尊严。需要打破传统教育僵化的教育模式,不再把学生当做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对待,而是倡导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善于发现自我,对待事物具备一定程度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教育人、完善人的教育目的,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6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使他们开阔视野和思路,在轻松的心态中学习。

7改革作业批改方式。

7.1学生互改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批一批,改一改,让他们甘苦自知,得失自明,进而互改互评,取长补短,如此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就会使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学生的批改还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制定出详细的批改要求交给学生,让学生按要求批改。

7.2教师点评 教师的点评,无论对于错,语言要具体,不仅要在错的原因上指出不足,更要在思路上进行具体、细致的点拨,这才能使学生明确是非,吸取教训,取得进步。

篇2

关键词:教育;师生关系;热爱;关心;倾听

当我翻开袁振国教授编撰的《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之后,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本书通俗易懂,和我们的教学息息相关,书里有很多关于教育教学的案例,我们可以作为平时工作的参考。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明白,我们这些普通教师要成为一位合格、优秀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不一定要做多么高深的学问,但是教师一定要心里想着大事,把身边的一些小事做好。

我印象最深的是本书第四章内容“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强调教育的人文主义,要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石,也是学生成长中有益的助力。新课程的实施,必定带来新的师生关系的变化,所以,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也就成了我们实行新课程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

在人格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作为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热爱、关心学生,处处维护学生的尊严。学生是未成年人,在教育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显示其主动性,从学习、生活等不同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冰心老人在单独会见北大附小的教师时殷切地说:“我一般不讲尊师爱生,我只讲师生是最好的朋友。”这句话真实真知灼见,启发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管孩子,而是爱孩子,做学生最好的朋友。

对于教师来说应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不辱骂、不冷落、不嘲笑学生,尤其要尊重所谓“差生”的人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善待这些所谓的“差生”,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关爱,大家会发现,其实这些所谓的“差生”都很聪明,很可爱。我校单招艺术专业的学生因文化分数较低,组班时总是其他专业分数不够而被分到艺术专业来参加单招高考,因此,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总被多数人认为是“差生”。我认为,在教学中使优生更优的“锦上添花”容易,给“差生”补差的“雪中送炭”就困难多了。这几年在艺术班的教学训练实践向我们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艺术班“差生”真的“差”吗?而正是我校中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每年的对口高考中却考出了不差的成绩。今年11名学生参加对口高考,有8人被南京艺术学院本科录取;在今年第一届省技能大赛中也发挥出色,一名学生参加省级比赛荣获一个省二等奖;6名学生参加大市比赛全部获奖,其中有两个大市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艺术班的所有学生用实践证明:“差生”不差。希望所有教师对这些被当成“差生”的学生不要失望,他们一定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因此,教师应该广泛地公平地热爱、关心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落后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细想想,优秀的学生不管遇到的是什么样的老师,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达到优秀,而我们能以教师自己的力量,去转化这些所谓的“差生”,对孩子的一生、社会的贡献,想必更可贵吧。

总之,我们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慈善的心态关心、爱护学生,用良好的风范陶冶学生,用精湛的技艺培养学生。

二、教师要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学相长

每次上完课我都会问学生:“你们懂了吗?不懂要问哦!”这时,课堂要是表现得极为“安静”,我倒反而担心了。作为教师的我,真希望学生懂了,但又害怕学生过分的“安静”,因为这种鸦雀无声的状况下往往会掩盖许多问题。不信,去单独问问学生,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很多!应对课堂过分的“安静”,我首先自己来问学生,逐渐引导学生来“问老师”,以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放开来“问”的办法来解决课堂的不足之处。

学生走进教室,脑子里往往充满了形形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主、以教参为主、以标准答案为主,在“自己的课堂”模式中,看不到学生,抓不住学生应知与应会的实质,当然也就不能及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显然,要发现学生是否真的掌握知识,我们教师就必须“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对话、互动,运用叙述的技巧,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每一个对话空间里都能学会倾听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回答。通过“问”,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问题”得以发现了,师生之间体验到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的纽带。

在这里,教师不是一个灌输者,而是一个善于把球传给学生,并充分调动学生内在潜能的人。适当的时候,教师要退到幕后,而把学生推到进入学习的“前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很满意、很感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课堂就活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也就有了一种想上课的欲望。我们的专业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使学生有一种终身学习的愿望。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教育新理念》让我知道: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育人;理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15-0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还不成熟,突出表现在质量不高、结构失调、管理粗放、创新乏力。中职教育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在由单纯地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结构、效益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作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指南针无疑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产生于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是现代服务类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

一、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期提出的新理念,是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出的一种职业教育管理思想。从字面上来说,“服务育人”是出现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一种指导思想,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育人”具有其时代的特色并凸显出其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服务育人”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理念是职业学校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与指导服务,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服务,在循环服务的大环境中,实现对专业优质人才的培养。“服务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来讲,“服务育人”的概念更多是与高校后勤工作联系在一起,表明后勤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具有一种学生作为主体“被服务”的倾向。“服务育人”口号在1985 年由清华大学后勤提出,之后得到全国高校后勤普遍认同,被尊为必须永远坚持的行业“宗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辉煌成就。国家教委曾提出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又提出了“环境育人”,明确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两重性。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育人”是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是一种狭义的管理理念。

从广义上来讲,“服务育人”是一种融入到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的新型管理方式。随着时代进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服务育人已不单是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发挥其育人功效,而是在更多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服务不仅仅是后勤部门的事情,服务育人具有其内在的深度和广度,需形成“大服务育人”的观念,服务育人的目标定位是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再使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来要求所有学生。服务的理念需渗透到管理与教学等各个环节,教育目标不仅有高度,也有梯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服务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因此,中职教育“服务育人”新理念的“服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具有更多内涵的服务。

(二)“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指职业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生活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校企创新合作的方式,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职教理念。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服务育人”理念是中职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如图所示,包括:

1现代服务业需要“服务育人”,使企业员工成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合格职业人;

2中职学校是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学校,需要“服务育人”;

3在社会要求学校特色的背景下,管理、教学、德育、后勤等各种活动都要融入“服务育人”的理念。

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中,所有的服务指向育人,这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物质上的服务育人。

二、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特点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指南针。“服务育人”体现的是在中职学校的管理中学校的领导阶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服务,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学服务,在实训中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技能训练的指导服务,在德育中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服务以及在后勤工作中通过相关后勤人员爱岗敬业的熏陶培育学生尽职尽责的精神服务。“服务育人”是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管理理念,其特点体现在管理、教学、实训、德育以及后勤等各个方面。

(一) 科学管理服务,民主和谐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倡导的管理,不仅是在管理阶层中树立服务意识,更是要把“服务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管理,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得组织的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的目标更加明确,团结一致的努力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发展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标准。服务的理念正是在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应运而生。“服务育人”倡导管理阶层共同营造的民主与和谐工作氛围。

(二) 优化教学服务,专业高效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在体现为满足现代服务业岗位需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包括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高效利用教学平台的有效途径。

专业设置是基础,是形成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的落脚处;课程建设是关键,因为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形成和素质的提升,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上。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的专业设置,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骨干,以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教育类为辐射面,以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重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结构,凸显了学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会计专业为例,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依据专业需要开设《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税法基础与实务》等校本课程,努力实现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服务育人”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应紧紧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不断强化和塑造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只有坚持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中进行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依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内容,构建“素质核心”教学模式。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已初步构筑起“基础集群+专业集群+拓展集群”三大课程集群,并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三) 改革实训服务,协同创新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实训创新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和专业技能训练,强调在实训服务中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仿真工作场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反馈与调控,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标准、高成效,努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坚持联合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双元联动”模式。学校积极推动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先后与信合会计师事务所、沃尔玛、中海物流、东莞宾馆、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联通公司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 “企业冠名”、“企业课堂”和“企业驻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校企“双元联动”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从“企业配合”向“校企共建”转变。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在“服务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努力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学校面向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切实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学校与珠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 强化德育服务,交流渗透

德育工作是“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灵魂。贯彻“服务育人”理念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德育这一灵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德育,是在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综合素养服务的环境中的影响与熏陶。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要求全体教师确立德育观念,在各种形式的课堂上、在课外活动中,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以“诚信阳光”为核心,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到校园并进行职业素养课程开发,把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校企协同,开展随岗实践和体验,形成了“体验、内化型”德育。

(五) 提升后勤服务,诚信敬业

后勤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后勤管理包括物产管理、财务管理、校园基本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一项纯粹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培养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指导下,东莞经济贸易职业学校后勤管理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构建“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模式,倡导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充分调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后勤工作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功能的最大发挥。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诚信敬业的后勤服务,是在优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塑造,在培育中职生优良品格的过程中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导、塑造、规范和陶冶功能,它是中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是育人的基础环节。

三、 结语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就是在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目标,强化现代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真正做到以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特色。

篇4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现代工程技术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应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成为了我们教育学者们所研究的方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所以以下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探讨应如何面对当前形势下工程技术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能要求

伴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对工民建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20世纪70年代前是工民建技术人员由专业化向非常专业化转变,之后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其工民建技术人员的职能要求也在逐步分化,开始形成一种新形式:专业化、系统化。在新形势的挑战下,工民建技术人员的职能逐渐在各个领域中进行交叉,有部分人认为在这样的变化中,要培养出优秀的建筑技术人员,就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培训调整,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力培养

作为新时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分为六个方面:第一,能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第二,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三,要掌握工程技术操作系统;第四,了解工程的厉害关系;第五,能调整好跨领域的合作关系;第六,养成善于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以后不同的岗位。当今社会专科院校对培养工程技术类的学生主要是以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为教育方向,所以在工科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我们院校一直致力于研究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方法,也获得了一定的体会,在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时,还需要不断创新更适应学生的方法。以前大部分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现代社会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教育学者孔子就采用了因人而异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取到了较好的效果。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学院,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解决与处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传统课堂无法满足的,这一点从我院毕业生的回访调查中深有体会,但是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办到,这涉及到教育经费、设备条件等许多因素,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解决,除此之外,所以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与单位实践合作当中,经常有人反映学生的能力不足等情况。所以在院校招生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能力审核,择优录取,对院校以后的发展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目前,社会竞争较为激烈,如何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而不被淘汰呢?有学者认为,这与外界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差异有关,如果不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就严重的阻碍了前进的脚步。因此,我们在培养优秀的人才时,就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使其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律师要参加案例的诉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律师;医生要经过多种临床实验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只有通过不同的建筑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才能算的上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传统教学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人才,只有让他们多去接触、实践,自己学会去解决问题,才有利于让学生在建筑工程领域走得更远。

三、工程技术教育的新理念与践行策略

(一)有效的认识知识技能

在新世纪工程技术中,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作为教师希望提高基础教育,打破专业化的局限;作为企业人士希望工程建筑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既能管理又能洽谈合作;作为家长希望孩子可以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找到适合的岗位;作为学生,他们注重的是在院校学习的基础知识,就业后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逐渐充实自己。

(二)专业行的结构

工科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主要是通过理论、实践以及计算等三方面进行探讨。目前,我国对这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争议,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专业知识结构主要还是根据实践来进行,通过推出问题,建立理论,进行计算和试验,从而解决问题。

(三)知识层次的认识

普遍以为学生的知识层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系统工程、社会工程和工程分析。大部分的教师们可能侧重于工程分析这一点,认为其是工程技术的重中之重,但其实不然,在整个工程技术当中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全面的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模式。同时学生应当具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一个不能快速适应环境、难以与人合作的技术人员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所以在企业单位用人选择的时候,主要看中的还是应聘者的适应能力,其次才到合作、创新的能力,因为就工作本身来说,只有你先适应了工作的环境,才能往更深层次的知识技能去创新。

(四)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

一个好的高校要如何提高院校教育水平,就要看这所院校是否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所以,院校对于教师人员的聘用,就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同时为师资队伍的进修建立良好条件,通过各种机制竞争,为教师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晋升空间,在科研方面提供良好条件,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挽留优秀的教师人才,使院校进一步发扬光大。

(五)新的教育理念知识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的教育经费也越来越多,但是整个教育质量却没有太大的提升,对于教育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院校努力提升自我的时候,要以正确的观念去认识自身问题所在,在当前建筑专业的教育新理念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进行实践操作,创造出适合自己院校的特色教学模式,有利于为培养学生以后实践和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篇5

[摘要]结合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对医学生的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塑造以及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通识教育先行的医学伦理教育新理念,并根据医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规划设想,即以人文科学的通识教育为主,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医学伦理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养

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和日趋成熟,使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命个体都面临着新的医学伦理挑战[1]。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成为解决不断涌现的医学伦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长期以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只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的教育。此外,医学伦理教育在医学院校中未受重视,地位边缘化,这体现在院校课程设置偏少、教育形式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社会实践活动少[2],从而使医学生的伦理教育流于形式,导致医学生在面对新伦理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医学行为。针对这些潜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基于通识教育先行的医学伦理教育新理念,以期使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1国内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学生面临的医学伦理困境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医学生,研究显示,其价值目标趋于功利化、医学技术至上、人文素养欠缺[3],这些使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医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导致医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复杂的医患关系的处理不仅缺乏人文关怀,还缺乏合理的推理和思考能力。特别是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传统生命伦理价值取向的冲击,使现代的医学生在科研中面临着更大的生命伦理困境。

1.2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缺陷

尽管在我国的医学院校内普遍对医学生开展了医学伦理学教育,但是很多学校设置的医学伦理学教育过于体制化、形式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其处于医学教育的边缘地位。单纯的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很难使医学生具备真正的伦理和职业道德[4],这也是我国医疗实践中出现大量的医患矛盾和科研道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医学伦理教育难以使医学生达到医学伦理教育的目的。

2重新认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

2.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正确的医学伦理教育理念

首先依赖于教育工作者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的深刻认识。1972~1976年,美国生物伦理协会协商确立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包括:①帮助学生确认和澄清生物、医疗过程中的道德问题;②发展分析医疗道德问题的医疗策略;③把道德原则与特别的医疗问题和病例联系起来;④训练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的专职工作人员[5]。由此可见,正确分析和处理“道德问题”是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核心。这一核心理念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医德”理念相吻合。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道德问题”绝非仅限于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性道德问题”,这就给医学伦理学教育带来了概念上的困境。

2.2应引导医学生对伦理学四个关键主题的认识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医学伦理学首先是一门伦理学,伦理学包括美德伦理学、道义、非认知主义和功利主义四个关键的主题。美德伦理学揭示了人类作为道德存在所可能或者应该达成的美德成就或道德境界;道义论强调行为的道德价值不能以它所带来或促进的后果来决定,而是由行为本身甚至动机本身所决定;非认知主义者认为道德是正常人类的感性,是感觉与世界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功利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应当有助于达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是目前对公共政策制定最有效的伦理学理论。因此,除了我国医学院校内一直坚持教授的医学伦理原则、规范与范畴外[6],思考如何引导医学生对伦理学上述四个关键主题的认识,对于医学生在面对复杂和新的医学伦理困境时学会如何独立分析和处理这些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医学生对于伦理学中涉及的德性、价值、认知和功利性的认识和判断基本属于意识和概念上双重盲区。因此,对于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必然离不开先期这些社会价值属性的概念引导,这种引导将为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提供坚实的社会、人文和伦理价值基础,有利于医学生识别医学领域的善与恶等价值,对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医学伦理问题做出批判性思考和正确的处理行为。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实现这种有利引导的最佳途径。

3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3.1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于19世纪初由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rkard)引入大学教育体系,并于20世纪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其理念是希望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7]。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在外国文化、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社会分析6个领域各修若干课程,其总量应达毕业要求的学量的1/4[8]。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健全的人格,对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2通识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判断

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可打破不同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弥补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缺陷。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学习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吸取不同学科的精髓,从而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另外,通识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受教育者具备有效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判断并理解关系,达成有效的沟通,并针对多种价值观做出正确的识别和选择[9]。

4基于通识教育的医学伦理教育理念

4.1通识教育先于医学伦理教育的新理念

通识教育可使医学生对前述的伦理学的关键主题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而全面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在接受医学伦理学教育之前对社会文化、人际和道德有基本的认知和自我思考能力。因此,通识教育是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统领与基石,是专业教育的灵魂,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兼具深厚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而医学伦理教育是以通识教育为铺垫,对医学生进行专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是通识教育的深化与延伸。基于前文理念,笔者建议广大医学院校应在大学教育中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先于医学伦理学课程之前对医学生实施通识教育,通过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使医学生掌握人文科学分析方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4.2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

我国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在许多医学院校是缺失的,医学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使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即使部分院校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然而其教师结构不合理、教授内容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其无法获得预期成效[10]。综合来讲,目前国内通识教育课程比重较低,且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标准的制度规范,易陷入随意性困境,影响通识教育的最终效果[11]。

4.3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设想

4.3.1教学内容的设置。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应将其与医学类专业课程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分为精选课与必修课,并将通识教育课程列入医学院校的支柱课程体系,避免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考虑到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即接受了较为全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因此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应以人文科学的通识教育为主。第一阶段应设置基础人文课程,包括基础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简史、文学通史、艺术学理论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医学生对社会形成和价值选择形成概念性认识、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的概念和基础知识,将有助于医学生理解和实践医学伦理学的抽象概念。第二阶段可设置医学人文交叉课程及应用型人文课程,包括社会医学、医学哲学、医学逻辑学、卫生经济学、医学与人文、卫生国情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面对潜在的医学道德和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在引导和实践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中(如PBL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运用通识课程所学知识对医学伦理问题做出更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达到医学生对医学伦理真正的理解和实践的目的[12]。第三阶段可开展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情景演示、辩论赛等课堂活动和健康宣传、下乡送医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医德风尚、人文素养,使其获得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4.3.2教学方法的优化。对于通识教育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摒弃枯燥且低效的单纯课堂灌输方式,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教学活动,注重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每一门课程的论述主题,在理论教学之后,设置医疗卫生行业的典型案例,通过情景模拟、互动参与、多角色探讨等方式,利用医学及人文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拓展教学的实践性和临床应用性,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成果的评价,需要强调学生在整体课程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将其学习过程纳入最终的成绩评价体系中。着重考评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知情况、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拓展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面对纠纷的沟通能力以及实践创新意识。通过通识教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与积极性,促进通识教育的实际教学成果。

4.4全新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重要意义笔者建议的全新通识教育课程理念是对我国医学院校长期以来过于注重专业教育的一种反思。卓越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医学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大学阶段是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之前对医学生实施全面的以人文科学为主的通识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价值观,使医学生深入理解人与医学、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医学道德素养与人文精神境界的共同提升,从而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树立良好的医德,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另一方面,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推进,出现了一些医学本身难以解决的生命伦理难题,而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能够在价值层面帮助医学生解决这些生命伦理的困惑,使其通过伦理探讨、道德论证等多种方式从人文、社会多角度出发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综合来讲,这一全新的通识教育理念及课程体系,是将医学科学知识和人文教育紧密连接起来的全新探索,笔者相信基于这一新理念的课程设置体系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邱仁宗.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的视角[J].医学与哲学,2016,37(7A):1-7.

[2]刘学文,刘馨,康丽勇.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6,37(6A):72-74.

[3]徐雪平.新医改背景下医科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趋势及教育引导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44.

[4]张翠萍,程乐森.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通识教育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2):259-261.

[5]Robert•M•Veatch,刘耀光,胡土佑.医学伦理学教育之概念和目的[J].医学与哲学,1983(10):50.

[6]杨放,张晨,王鋆.医学伦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3.

[7]杨玲,韩继明.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9(7):284-285.

[8]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9]黄如意,程乐森.论通识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卓越医师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1):61-63.

[10]宋扬,赵鹏,邓林,等.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5(9):106-108.

[11]岳林琳,程乐森.提升医学人文素养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429-431.

篇6

理想课堂三重境界

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也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事实上,自古至今,形形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缺乏一个公认的课堂结构,一个可以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结构。正是因为这一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在课堂评议时,参与者往往自说自话,用不同的词典解释同一堂课,最终无法通过有效的对话,达成共识。

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

1.品味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所在

课堂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艺术、教学艺术、教学情感等都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趣、思维状态、学习效果等都在课堂中展示。因此,研究课堂、聚焦课堂、品味课堂是教师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2.课堂教学,学校要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机制是管理的保障。要真正实现有效管理、有效教学、学校持续发展,没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即使有也不会持久性的。

3.课堂教学,学校要有生命教育理念办学。

学校把教育交给教师,让教师充满理想;学校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活力;教师把激情传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激情。教师用智慧启迪学生,让学生充满智慧。

理想的课堂教学还要落实生命化教育管理的五个维度:抓好自主管理,增强生命的强度;着重活动育人,拓宽生命的宽度;培养爱与感恩,感悟生命的温度;建立书香校园,奠定生命的高度;发展特长兴趣,增强生命的亮度。理想的课堂教学,要把握和领悟的关键词。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

教育人生观: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用生命的灵动。这是人成长的要求。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占有人类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教育人生观是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理想。

教育的三个维度: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优质教育:凡是能够很好地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

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就是对教育人性化的追求,是关注人的生命个体,从而珍视人的身体、心灵、精神及其浸透其中的品质。

素质教育:发掘人的潜能,塑造人的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和体现全面发展为本。其方向是面向全体学生。更加重视个性培养的教育,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突出精神价值的教育,是关注中深发展的教育。

4.关于学生观、教师观

学生观:树立时代学生观,给学生培养定位,要把学生培养成:要有自信自强的性格;要有勇敢有为的探求创新精神;要有团结合作,共同奋进的气质。

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使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教师不是只是垄断者,不是教学过程唯一执行者。

突出的教师:突出的教师不是带着课本,带着只是面向学生的;突出的教师讲的是教,是人生成长过程的基本道理。突出的教师是拿着自己班上的最好的成绩来让众人看。

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是带着学生面向教材;优秀的教师是引导、是启发,优秀的教师是拿着自己带大的孩子来让众人看的。

杰出的教师:杰出的教师是带着学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杰出的教师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杰出的老师是用自己班上的倒数第一来衡量自己。

5.关于课堂教学观

教学过程观:认识过程中,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教学课堂是学习乐园,是学堂不是讲堂。

6.新课程观

课程实施是突显教学“三点”:

课程突显教学“亮点”,教师的优质课表现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厚实的知识底蕴、理性的思辨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师生互动,引领教师对教学的深刻反思。

课程突显教研“看点”,这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水平线,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关注学生成长,教研组平常的研究课题能围绕教学中的主题开展研讨,不求完美但求有所进展,有所突破。教师在研究中发展,在发展中研究。

课程实施落脚在“实点”,这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底线,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平时的随堂课,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是在每一节随堂课中逐步成长,抓好随堂课的质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说课堂是根。

理想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自我定位”

拥有这样一个理想的课堂,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才有了根。

如果课堂不能给学生以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而只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容器消极地接受、被动地应付,学生一定不会享受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如果不能让教师的生命在课堂里发光,魅力不能在课堂里展现,教师只会成为“到死丝方尽的春蚕”和“成灰泪始干的蜡烛”。

篇7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育 应用技能 新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育已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中提出:“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并明确了数学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允分发展。从前言与这一总体目标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了解、体会到: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了,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为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如何在备课中体现新的理念

1.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素材

由于教材编写具有时代性,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根据那个年代学生的条件及当时社会对各方面人才需要的要求不同,教材编写的内容及要求只符合一定时期的使用。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好的教材经若干年也会滞后的。因此,我们手中的教材有些编排顺序、准备题、例题、呈现方式及例题的情境已不能适应我们今天的学生学习了。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在基本不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他们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2.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揭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备课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形式。因为,教材的编写往往是根据知识的结构展示其发生、形成、发展的顺序。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不一定适应教材中的呈现顺序及呈现方式。

3.改变新课的导入方式

现行教材中的准备题,是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节课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新知境界。然而,从新的教学理念看,它恰恰是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小了探索空间。加之,教材中的例题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过程,在出示例题的同时,就有怎样想,它既约束了教师的思维,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个性、才能的发展为主,导入阶段的目标也应随之由为知识学习作准备为主转向情感诱导为主;由关注知识技能领域向关注发展性领域转变。

二、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新理念

1.创设没有精神压抑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一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这一过程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1)转变教师的角色。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

(2)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2.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由于开放式教学过程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教师要尽量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更多有思维空间。

3.设计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题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或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篇8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等教育;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121-02

高等教育终生化就是指在实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有终生教育的思想,以终生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的 各项工作,为全民终生教育理想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高等教育是构成终生教育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实施全民终生教育及培训的最重要基地之一。终生教育在各国有不同的称呼,在英语中称为lifelong education(终生教育),在法语 中称为education permanente(继续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议上曾使用lifelong int egrated education(终生一体化教育)这种表达法,在日本称做“生涯教育”。

终生教育这个词首先是在《1919年的成绩》这个英国召开的会议总结中出现的,随后人 们对成人教育中的终生教育这个词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直到1949年在丹麦召开的国家成 人教育会议上,才明确了终生教育的一些问题。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的蒙特 利尔召开会议,确认终生教育不是学校公共教育结束后所进行的补充教育,而是不间断的连 续的教育过程,是一切教育领域之一体化[1]。终生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最早形成 于20世纪6 0年代。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终生教育导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终生教育 理念形成。从此以后,终生教育开始逐步成为世界主流的教育理念,对世界教育乃至整个人 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此,查尔斯.赫 梅尔在《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中指出:“终生教育是正在使整个世界教育制度革命 化的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理念。’”关于这种新理念在人类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赫尔梅 认为:“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生教育理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 事件之一。”[2]

终生教育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目前国际上对“终生教育”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在范围 上,它是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 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 在内容上,它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 教育。从《学会生存》[3]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终生教育的三方面的含义 :1. 终生教育指的是人的一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需要,年轻时在学校里所受的正规教育只是人 一生所受的教育的一部分,在离开学校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仍然是有权利和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们不断地接受教育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2.“受 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终生教育要教育人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求人 们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会人学习上,放在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上,使人能够终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3.终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文凭和证书, 它强调真正的本领、能力。知识胜过分数、学分和名次,注重的是高质量的教育,使每时每 刻所受的教育都能为人的终生服务。

二、终生教育的理论观点

1975年,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的德国学者戴夫,根据世界各 国对于终生教育的探讨,将终生教育理论概括成为20条,这成为20世纪70年代终生教育理论 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20条原则为[2]:1.“终生教育”这个概念是以“生活” 、“终生 ”、“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这些术语的含义和对它们的解释基本上决定了终生教 育的范围和含义;2.教育并非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便告结束,它是一个终生的过程;3. 终生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它包括所有阶段的教育(学前、初等、中等及其他教育阶段);4 .终生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5.家庭在终身教育过程的初期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6.社会在终生教育体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从儿童与之接触时就开始 了;7.中小学、大学和培训中心之类的教育机构固然重要,但它们不过是终生教育机构的 一种。它们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也不再能够脱离其他社会教育机构而独立存在;8.终 生教育从纵的方向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9.终生教育从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整合;1 0.终生教育与英才教育相反,它具有普遍性,主张教育的民主化;11.终生教育的特征是: 在学习的内容、手段、技术和时间方面,既有灵活性,又有多样性;12.终生教育对教育进 行深入探讨,它促使人们能够适应新的变化,自行变更学习内容和学习技术;13.终生教 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方法;14.终生教育有两个领域,即普通教育 与专业教育,这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15.终生教育有助于提高个 人或社会的适应能力和革新能力;16.终生教育发挥矫正的效能,克服现行教育制度的缺点 ;17.终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持、改善生活的质量;18.实施终生教育的三个主要前提条 件是:提供适当机会、增进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19.终生教育是把所有教育加以组织 化的一种原则;20.在付诸实施方面,终生教育提供一切教育的全部体系。

这20条原则是对终生教育所作的最为完整的论述和高度概括。

三、高等教育为什么要终生化

高等教育是整个终生教育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现在人们生活和教育水平的 普遍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大。高校作为知识和教育资源的集中地,不仅要做好 大学生的终生教育工作,而且还要承担起社会上大部分的校外学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终生 教育的奠基人朗格朗在《终生教育导论》一书中把当今社会和个人要面对的挑战分为九种[4]。

(一)变革的加速。物质、 精神和道德领域内的广泛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人们要保持现实生活和思想、习 惯、观念之间的平衡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以适应社会,终生教育因此成了大众的必须。

(二)人口的增长。不断增长的人口表示着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 越来越高,教育不 仅要在数量上,而且在职能和性质上都要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人的不同需要。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在10年、20年前还引导着科学技术进步 的先进科研成果和工艺流程,现在已变成了非常普通的知识和技术。新一代的科研成果不断 涌现,迫使我们要终生不断地进行学习,以跟上时代的步代。

(四)政治的挑战。国家政 治结构随着世界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变革。新的政治基础和结构要求公 民承担新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新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在接受了适当的训练以后才能承担。

(五)信息。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信息在瞬间传播成了可能 。在某种程度上,获 得了最新信息就等于获得了商机,获得了战机,获得了发展的最好机会。信息传播媒介的技 术越来越先进,人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接受培训才能掌握。

(六)闲暇。科技的发展使人们从 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人们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学习成了丰富生活、充实 自己的一种手段。

(七)生活模式和相互联系的危机。近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一切传统的东西都受到了挑战。学习成了丰富生活、充实自己的一种手段。 不管是思想观念、对事物的看法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需要通过不 断的学习来改变陈旧的、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传统观念和方式。

(八)身体。人们对肉体、身体观念的大改变,迫使我们对灵与肉的关 系进行重新的 思考和审视,要想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不至于陷入虚无,需要不断得到教育和陶冶。

(九)意识形态的危机。基本的危机不仅在道德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域 中明显 存在,在思想领域也同样如此。单一的信仰越来越少了,人们开始怀疑以前的教条和信仰。 因此,必须潜心研究这些变化,心甘情愿地接受人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学会学习、学会 选择、学会适应。

高校作为终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必需建立与社会形势发展相一致的终生教育体系 ,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比较完备的终生教育。

四、高校应对高等教育终生化的策略

(一)高校要树立为全体民众服务的教育民主化观念。高校应面向全社会,以全社会的民众为教育的对 象,为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主要是大学生及大学毕业后的人)提供各种类型的、不同层次 的、各方面的教育。这需要高校在软件和硬件上作充足的准备。在软件上,高校首先要有足 够的、涵盖各专业的高水平教师,为高校的终生教育实施提供最基本的智力支持。其次,高 校要尽可能设立多样的、切合时代需要的专业,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再次,高校必须要 精选教材,以达良好教育效果。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及各种软件,以方 便和帮助提高全民教育,以利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实现。在硬件上,高校必须配备有足够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为教学提供良 好的物质基础。高校要想在软件和硬件上有保证还涉及到高校教育经费要有保证的问 题,高校 应积极参与社会竞争与生产,搞产学合作,尽可能实现高校资金来源多样化。

(二)高校要树立为学生终生服务的质量观。如今 人们更重视的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人的 自我完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否具备谋生的技能,是否具备社会的各种交往能力等已 成为人们更加注重的问题。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创造工作岗位 (创业)的素质。这种创业的素质主要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以提 高学生能终生受用的各项能力为目标,使其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我教育、 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创造的能力。

(三)树立民主的教师学生观。以前那种以教师为 主体、强调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方式已被证实是不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 。高校要转变观念,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教师应成为一位激励思考的意见交换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学生也不 再是教师的“木偶”和“傀儡”,而是一群有自己想法并能付诸实践的人。

(四)建立健全与终生教育相适应的学习评价制度。高校应认识到人才能力及表现的多样化问题,不应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优 点,考核的方式、方法与考核的内容也应多样化。评价的唯一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 成果、进步程度和不足之处。它应当对每个学习者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为学生进一步的 、持续的学习服务,必须按照每个人的特点而进行有伸缩性的评价。

(五)树立新的课程观。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切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设立适合社会发展的课程,按社 会当今和未来的需求不断地更新课程和教材,设立各种类型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年龄、水平的 人的各种需要。课程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水平的人的需要来设置,以适应高教 终生化面向全社会成员、为全社会服务的复杂情况。

参考文献:

[1]崔相录.《今日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992:179,182.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9- 30,34.

篇9

一、我们要理清教学主体

今天,我们提倡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为主体”代表了一种成熟而先进的思想,因为从学习的角度学生确实是认识的主体。怎样才能真正体现这一主体性呢,或者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价值?我想必须让学生学习,让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主意识,不是被动的跟着老师的问题走,而是主动地从教材中生疑、存疑,达到渐悟。并能放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探究出新知,所以语文课要让老师走下讲台,放手让学生读书,让他们用他们那个年龄所特有的心灵感知文章,与作者沟通,这种感知是独特的,是老师的讲授所无法代替的,教师的作用全在引导、点拨、解疑。

但是返回头来,我们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却不得不补充一点:未必所有的课堂都应放手交给学生。有些难以理解的艰深的文章和诗文却必须要回归到教师的教,因为那样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实在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其实应更多地遵循学习的规律,所谓“文无定法”,其实“教也应无定法”,主要还是看怎样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长人生的认识。

二、我们应重知识,又重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中,知识与能力是教学要达到的一维目标,对这一点,我们认为,确实很切合实际。丰富知识的储备,对学生来说相当重要,而能力也才是学习进而积累知识所要达到的更高一层的目标。但是怎样提高能力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况且,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人们多强调的是能力,而忽视了知识的获得。比如,对于词性、语法、写作方法、大家都讳莫若深,避而不说,以免落入传统教学的桎梏。可是试问,没有字词句的积累,没有一些最基本的语言知识,那能力又从何谈起呢?无怪乎对学生谈到语法知识,他们要大呼自己是“法”盲呢!所以由此看来,最基本的知识还得俯首去教、去学、去落实,而基本的技能也必须要教给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有了驾轻就熟的方法,才能真正变成能力。

三、过程需要体验,方法也得传授

现代教学目标中,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也就是学生要参与到整个课堂中,去认识,再体验。这确实体现了学生应自主地去学习这一理念,而没有单纯地指向某一死板的知识或技能。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深入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这样做我们得益的同时,又不得不提出了一个质疑,有了这个过程,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吗?

现代课改中强调的是学生如何自主、合作、探究、自行体验与学习,强调老师只需导,只需点拨,这确实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硬灌的不良作法,但是这样学生是否真能拨开重雾,获得真知,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也许对于见多识广、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这种方法真的是因材施教。可是对大多是学生来说,他们毕竟有生活环境的局限,年龄的局限,在加上“书林无边,学海浩瀚”,就这样放手让学生悟,对他们来说真的是“难于上青天”,所以我认为教师的教确实不得一棍子打倒,而一定的方法技能也应该教给学生。因为那也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既然能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为什么要让他们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不知出路在何方呢?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应体现语文的本质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确实是整个教育的共同目标,作为人文学科,注重人性化教育,让教师时刻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无可厚非,应该也是现代教育新理念下语文人文价值的体现,让学生从书本走出来,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形成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为,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就是“人学”,通过文本了解生活、社会、人生,正是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由此体现了人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篇10

1.初中数学教育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独霸.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往往只是通过单纯的数学基础知识教育和答题技能培训来实现.数学知识教育主要是教授前人总结的科学规律,缺乏创新探究,在形式上只依靠强制的教育灌输为学生构建庞大而复杂的数学知识体系;坚持熟能生巧的旧式教学理论,并指望利用“题海战术”生硬地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完成数学知识答题技能的培训.这些“唯知识论”,“唯技巧论”,忽略了学生的受教育主体身份,压制着学生作为主体者本身的学习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

2.初中数学教育内容唯教师权威独霸.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初中数学课程设置阶段和教育活动开展阶段往往只重视教育过程的流线式发展,数学课程模块嵌套设计教育活动步骤,并严格按照教学活动大纲完成教学,为教师的个人“上帝视角”教学嗜好而牺牲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发散空间,漠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学生创新能力自我提升过程,并伤害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探究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数学教学观念的革新.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不应是单一的基础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的培训,学生更不是简单的数学知识吸收个体.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数学教育活动中更加重视教师和学生分别在教育过程和学习方法上的表现,争取数学教育教学行为在照顾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情感的前提下,面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有利于升华数学教学目的.初中数学教育课程为青少年学生构筑系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逻辑体系打下基础,数学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因此在数学教学创新探究中,学生在教学活动获取到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能够以心灵所感知的数学逻辑发展来衡量,将数学教育活动从细节上改变成为数学知识研究、讨论的过程.

3.有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创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学相长”在基调中进行,学生和教师结教育和学习的隐形契约,形成共同学习交流、研究引导的教育新局面.同时,鼓励学生内部之间以团队合作模式讨论数学难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知协作能力.

4.有利于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初中数学课程创新与深化探究,以学生自我学习能动性的激发作为教学新目标,学生对数学难题进行主动研究,结合个体独立研究与团队合作探讨,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在创新理念下正确开展初中数学教育

第一,注重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搭建,坚持创新教学理念的深入贯穿.教师应将自主、平衡的教学理念与气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受教育者感受到自我角色的平等地位,并能够以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授课教师一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最大化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成果.在进行数学逻辑思考与讨论时,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讨论结果不可避免会超出教育者的预设范围,教育者应具备豁达的数学理念接受能力,让学生自由地在数学教学中打开数学逻辑思维的桎梏.数学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跟随自我的发散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新的探索与假设,让学生围绕数学发现开展观点重审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第二,坚持巩固数学知识,灵活设计应用题型.数学习题是让中学生不断巩固数学知识与逻辑的重要方式.通过数学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即利用新式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以及创新的数学问题处理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实质,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并逐渐了解吃透.因而教师的数学习题设置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元的习题得到数学思维逻辑的训练.

第三,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课外数学教育与学习条件.通过多种数学类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在学生之间构建起互相学习追赶的积极氛围,同时还可以创建数学兴趣小组,纳入具有强烈数学知识探究兴趣的学生,让学生在共同学习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数学个性,并向其他同学传递数学魅力,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