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景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6 07: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秋景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唐)杜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出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3、《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望洞庭》
【唐】刘禹锡
篇2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自然;美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69-01
一、首先表现在自然景物之美
《古诗十九首》中有不少自然景物与环境的描写,既不像汉赋中自然景物的描写铺排夸张,如枚乘《七发》;也不像后来对自然景物富艳精工的描写,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明月何皎皎》里的前两句“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月明夜静,月光又是照在床上,所见之景,随口既出。我国古典诗歌中思乡、怀人经常以月夜为背景,例如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这样室内所见月光便形成特有的美和含义。《庭中有奇树》里“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从“奇树”到“绿叶”,从“绿叶”到“发华滋”,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了树木自然生长过程,美自然呈现。《回车架言迈》“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东风本来是暖和的,而在风吹拂下的百草也应生机勃勃,可是一个“摇”字使春天的繁荣就成了秋天的萧瑟了。在《十九首》中有一种较突出的现象,秋夜之景出现在诗中较多。除了前面《明月何皎皎》外还有:
愁多知夜长,仰视众星列。
三五明月清,四五詹兔缺。
(《孟冬寒气至》)
尤其《明月皎夜光》这首诗中对秋夜中客观自然景物的描写贯串了全篇。朱筠说:“大凡序之凄清,莫过于秋景;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故先从秋夜说起”。“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都是诗人眼中所看到的天空的实景。地面上听到的是“促织鸣东壁”,“秋蝉鸣树间”。看到的是“白露沾野草,玄鸟逝安适”。“促织”、“玄鸟”是带有特征性的秋季的虫鸟。最后特写了星空中南箕、北斗、牵牛星,显示出秋季景物的凄清。在《十九首》中有三首诗提到皇都景物: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青青陵上柏》)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西北有高楼》)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东城高且长》)
这些宫殿巍峨,甲第连云的壮观,都是诗人到洛阳所看到的,给人的感受是高不可及,在这些景物里也就隐约浮现了一个极端动乱时代的影子。
《古诗十九首》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清新而单纯,就像是把诗人所见到的景物不假雕琢,浅近自然的淡淡说出。
二、其次表现在人物性惰之美
《古诗十九首》以浅语道深情,写出人世间典型的感情,这情是一种坦露式的真情,是从内心深处流露出的,是人生中最动人的心灵表现,是人生中最现实的哀愁,既有痛苦的呼号,又有热烈的向往。像《今日良宴会》开头“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写宴会很热闹,实质是“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的心情的具体叙写。宴会既饮酒又听歌,歌曲伴奏是筝,音调慷慨苍凉,曲是新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是大家同有而未表达出的悲哀,既“齐心同所愿,含意俱为伸”,深深打动了落魄他乡的失意之士郁抑的心。诗人的牢骚不平,于是喷薄而出,那就是“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激昂感慨表达出人生的短暂,对功名富贵的极力追求。这种奔迸式的强烈抒情,干脆、坦率、直接,不加任何掩饰,突破传统的社会意识,把平时隐露的认为是不可告人的东西痛快淋漓地暴露出,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力和深切的真实感。《西北有高楼》利用“弦歌声”,若隐若现的弦歌人表达了诗人深刻而直热的情感。尤其最后两句“愿为双鸿鹄,奋翅高起飞”表现了积极的反抗意识,使全诗放射出绚烂的光辉,打破了低沉的悲哀情绪。《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东城高且长》这三首诗都感叹生命无常,而更加热爱有限的人生。神仙不可期,那就只有及时行乐,这正是一切失意的而又愿意生活下去的人们无可奈何的心理特征。《涉江采芙蓉》写折芳寄远表达了夫妇十分动人的缠绵悱恻的真挚情感,被压制的现实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古诗十九首》中刻化思妇的诗,表达男女相思离别的情爱更是情真意切。如《行行重行行》前六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写离别追溯过去的情况。“行行重行行”思妇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背井离乡的游子。对方久客不归,想去寻找却又“道路阻且长”从之不得。表现出一种极其真挚而又单纯的情感。“会面安可知”是生离却如同死别,“悲莫悲今生别离”。生离死别的悲惨在动乱的社会里带有特征性的普遍现象。后面十几句具体刻化了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自己对于对方不能忘怀,对方的心情怎么呢?也应该是不会忘记家,忘记相亲相爱的人。“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念之深,以致于人一天天地瘦下去,衣带一天天松弛了。别久思深的心情中,就自然产生了“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的想法,表面说对方负心,其实是情到深处不能己的迷离惆怅。不仅如此,还要相思到老。诗人在回环往复中表达越来越深的情感。把这首诗和游子思归的诗,如《涉江采芙蓉》)联系起来理解,它们所反映都是两地相思的别恨离愁,是时代所给予它们的悲哀。在游子和思妇之间,形迹虽然隔离,但彼此是心心相印,“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诗人暂时搁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向对方致以贴切的安慰和深长的祝愿。在乱世人生里,这种相亲相爱、终始不渝的情感是何等的真挚动人。《冉冉孤生竹》写新婚后久别之怨。通过“兔丝附女萝”表达了终身无着的悲哀,又用“惠兰花”表美人迟暮的无穷感慨,显露了一种强烈的青春气息,抓住了妇女共有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尽管“怨”,还是对对方坚定不移“贱妾亦何为”。《古诗十九首》中性情至真至纯,这种从内心流出的真诚,写出了人世间典型的感情。正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卷》卷三说:
篇3
一、讲清字词句,领略语言美
古诗是用古汉语写成的,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要欣赏它的语言美,首先必须读懂,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解词释句,讲清字在词中、词在句中、句在诗中的意义,特别应当抓住诗人反复提炼的“诗眼”,深入浅出地剖析古诗在用字选词上的佳妙之处,体味古诗语言的特色。
二、融合情与景,体味意境美
古诗通过诗人对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我们在学习这些古诗时,就要注重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如杜牧的《山行》,通篇无以“秋”字,却字字写秋景。全诗四句,各有意境,互相衬托,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房屋、似火一般的满山枫叶,远近衬托,错落有致,诗人置身期间,停车坐观,流连忘返。诗句生动的绘景,蕴涵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这样的诗写情中之景,鲜艳夺目;抒景中之情,耐人寻味,真是极尽情景融合之妙。
三、分析识境界,感受心灵美
课本中的古诗有许多都反映了诗人较高的思想境界,有的叙事直抒胸臆,有的咏物寄托情怀。因此,当我们从形象入手,在学习诗的语言形式的同时就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思想境界,感受诗人心灵的美。如陆游的《示儿》,是他一生极为丰富的诗作中的最后一首诗。一个人行将去世,该有多少话要说,“死去元知万事空”,然而只有一件事,到死也深深地牵挂。“但悲不见九州同”――事关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他唯一要嘱咐孩子们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里表达的是诗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祖国一定会统一的信念。这首诗,把一个古代爱国诗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实质、道德观念表现得十分深刻。
四、讲解知理趣,领略哲理美
古诗中还有许多诗句蕴含有丰富的哲理。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锄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等等,都是富含哲理趣味的名句。这些句子,饱含着诗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而且十分凝练,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我们在引导学生读懂这些诗句时,应当注意讲解这些如珠妙语,阐明其中的“理趣”,使学生领会诗的哲理美。
篇4
古诗中的“秋”作文一:
在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背唐诗宋词,当时,我记得最牢的诗就是《山行》中的最后两句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着读着,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一幅场景:作者停下车,观赏那夕照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野花还要火红,多么迷人的红枫叶呀!啊!经过作者以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么美丽的一幅场景,诗的意思就一下子理解了!从此,我就非常爱看描写秋天的诗句了。
而王维的《鸟鸣涧》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在人们空闲的时候,时不时地飘下几朵带着浓浓香气的桂花,四周非常的宁静。这个画面是多么祥和啊!
当我读到“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时,那浓浓地思乡之情就展现了出来。啊!作者是多么思念故乡,思念他的亲人啊!我不禁被这首诗打动。
白居易有一首《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还有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两首都是写月的,但是第一首写的是月的样子;第二首写的是月与水之间的融洽。写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这时,我不禁觉得故事可真有趣!
现在,我会读会背的诗越来越多了诗给我带来了很多知识,诗也告诉了我很多的学习方法,诗永远是我们的好伙伴!
古诗中的“秋”作文二:
奶奶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唐诗、宋词、元曲萦绕耳畔;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马致远、杜甫、白朴的脚步因我向前……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是一首写秋景的小令。作者是白朴。幼时的我,天真地问奶奶“残霞”是什么意思?奶奶指着纱窗外的“月饼”告诉我:“月饼”回家了,当它落到“棉花糖”上时,那令人陶醉的画面就是残霞。我不禁拍手叫好,奶奶却只是嘴角微微翘起……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我并不喜欢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何如此呆板整齐呢?纸剪出来似的,只是写了花梗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作者远在他乡对家人的思念。张籍的《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我体会到了诗人的忧愁及享年亲人的情谊。以至于“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有无数珍宝,我们在诗海中遨游。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文理,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古诗中的“秋”作文三:
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似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
篇5
一、主题相似,体验内涵
主题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有的时候也泛指其主要内容。在古诗词中有一些常见的主题,如展现闲情雅致的田园山水诗,体现志向的咏物言志诗,展现少年意气的边疆征战诗,体现离愁别绪的思妇闺怨诗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总结课文中所学诗歌的中心思想,然后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同主题的诗歌,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
李清照的《声声慢》体现了作者哀婉凄苦之情,她描写了自己在万物凋零的秋天心中所愁所感,体现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这种黍离之痛是亡国之民经常撰写的创作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找找其他相同主题的诗词,并进行对比品鉴,如李煜的《虞美人》就是其中的经典作品。在大量阅读此类诗词作品之后,学生发现同样是表现亡国之痛这个主题,不同的诗词作品所体现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如《声声慢》主要体现的是亡国给自己带来的不幸,描写的主要是自己孤苦伶仃、无枝可依的悲哀之情,而《虞美人》同样写的是亡国题材,但是主要展现的却是对往日所作所为的悔恨,体现了对往事的追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泊秦淮》、《}临安邸》、《春望》等具有相同主题的诗词,在对比中学生可以发现它们的创作风格和内涵体现皆有不同。
主题拓展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通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大量阅读相同主题的诗歌作品,能令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古人的创作风格,让他们尝试分析相同主题所展现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二、情感延伸,激活共鸣
古代诗歌大多都有言志咏情的特点,能从诗词中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情感延伸法,让他们阅读一些体现同类情感的诗歌,在大量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登高》是杜甫创作的诗歌,表现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远望时内心所想所感,分析这首诗歌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一开始作者描写的是萧瑟的秋景,表现内心凄切悲哀之情,而后当他看到无边落木萧萧的场景,则情感又变得豪壮,最后他再次回想自己的经历,又产生悲苦之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古人有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人生迟暮的悲哀之情,尝试找出这些诗词并加以分析。”学生分别找到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诗词作品进行阅读。在大量阅读之后,学生感受到了古人想要建功立业,但是却无奈二毛已生,心中无限悲伤之情。在此过错中,他们和作者形成了情感共鸣,体会到了凝聚在诗词中的英雄迟暮的悲伤之感。
《尚书》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可见古人很早就对诗歌有准确的认知,知道诗歌具有抒发胸臆、表达心曲的效果。在阅读诗歌并感受诗人情感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古人用诗歌表达人生理想,抒发内心情感的创作风格。
三、风格近似,引导鉴赏
不少优秀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汲取某一作者的诗词作品进行综合阅读,在阅读中感受他独有的创作风格。除此以外,在诗词创作中还形成了不少风格相近的流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选取其中的代表作进行阅读,感受这些流派不同的创作风格。
在学习《雨霖铃》之后,学生对于柳永的创作风格有了大致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柳永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并组织学生阅读柳永其他的词,鉴赏其创作风格。柳永是北宋年间第一个专注写慢词的人,他运用原有曲调来翻制新曲,打破了文人词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改写慢词。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道:“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由此可见柳永的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注重铺叙,常常在写作中加入口语或俚语成分,体现了词的赋化。学生阅读了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等作品,总结柳永作品更多的风格特点,如喜欢使用“伊家、阿谁”等代词,“都来、消得”等口语化词汇;喜欢用一组象征性的意象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怀,体现内心复杂的情感;擅长借助时空转换来叙事、言情,创作结构十分巧妙等。
风格指的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面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展现创作者思想,体现时代和民族特点。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让他们赏析具有相似风格的作品有助于他们尝试总结,提高鉴赏能力。
篇6
一、运用多媒体投放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资料,指的是与古诗词的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当时的时代状况、作者的思想和生活经历等。由于古诗词在遣词造句方面与现代的语言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对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风土人情、人物思想等感到遥不可及,仅仅停留在背诵和教师的简单的口头解释上是很难体味到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境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和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投放静态背景资料,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示与所学的古诗词相关的历史风情和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直观分析和领悟。比如在学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盛唐时期的疆域图。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话别,顺长江而下去广陵,在图上标出黄鹤楼所在地(今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在长江下游)、标出广陵(今江苏扬州)。元二是王维的好友,两人在渭城道别去安西,在图中标出渭城(渭水北岸,今西安西北)、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县附近)、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古代通西域的要道)。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展示和线路图的对比,直观清晰地看出,孟浩然从湖北向东,目的地是繁华的扬州,而元二从西安向西,走向荒凉的大西北。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李白的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满怀高兴欢畅,而王维的诗虽然同样描写离别,却饱含忧伤凄凉。
2.利用多媒体投放动态背景资料,可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风云,展示与古诗词相关的社会历史动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化和生活经历。比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与“安史之乱”相关的视频资料: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骄奢不理政事,导致奸臣当道,作者亲眼看到安禄山起兵反唐,长安陷入混乱,百姓逃散躲避战乱,导致田园荒芜。诗人一家人辗转流浪来到成都,在浣花溪边盖起一座茅屋当做栖身之所,没想到后来一场大风把屋顶的茅草卷走了,诗人和家人在凄风苦雨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此情此景让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不朽的诗作。通过多媒体播放这样的动态的视频和解说词,很容易拉近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沉郁的基调和诗人心怀天下百姓的高尚情怀。
二、运用多媒体展示古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
古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是“诗中有画”,作者往往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描写客观的景物,通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这种“景生情,情生景”的特点,让读者在品读诗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绝美的画卷。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美妙的画卷如果仅仅凭空想象是很难想象出来的,而如果用多媒体演示,就可以把无形的诗词形象转变成有形的视觉和听觉形象,使学生一边欣赏美妙的画卷,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领悟诗词中的文字的内涵,体会难以言说的美妙的意境。
比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全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远清旷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独倚高楼、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示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同时配上一首笛子独奏《秋蝶恋花》,低回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的音乐渲染,再加上画外音的配音穿插,使学生的眼前呈现出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很容易领悟到作者在诗词中流露出来的广阔的胸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很好地理解作者所抒之情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三、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和视频学唱古诗词歌曲创设教学情境
1.押韵是古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词的节奏感很强,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许多古诗词直接被现在的音乐人谱成歌曲,比如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等,这些歌曲现在被广为传唱。还有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比如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化用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根据《诗经·蒹葭》改编,还有她演唱的《清夜悠悠》改编自秦少游《桃园忆故人》,等等。在教学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如果学生会唱,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齐唱,如果学生不会唱,而教师会唱,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唱。这样利用多媒体播放和学唱歌曲渲染情境,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营造更强烈的情感氛围。
篇7
一.运用诗歌常识鉴赏诗词
1.把握诗歌意象
也就是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如月,梅,柳等等。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注意特殊意象。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写景抒情诗词,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4.分析诗词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二.具体赏析步骤:
1、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
2、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抓意象)
3、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明意境)
4、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品感情)
例:赏析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篇8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重点字词:
自:在。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
:(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
;
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曦月:太阳,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
4、
区别:
(1)
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2)绝:久绝(消失)。绝(山峰):极
阻绝:断
(3)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
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
五、一词多义
①沿溯阻绝(隔绝)
绝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
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属
①属引凄异(连续)
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以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
②能以径寸之木(用)
阙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
或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6、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9、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11、写夏水的句子①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2、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3、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结构。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
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9、运用:
(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
(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③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④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⑤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答:文后引渔歌,从本段说对前面写景的补充,是借渔歌抒写作者眼见“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景象和耳听“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之声的感受,见此景,听此声,哀伤、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从全文看,结尾引渔歌与开头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呼应。为赴王命,为了生计,渔民、船夫终年在凶险的惊涛骇浪中挣扎搏斗,苦不堪言,危不顾命,自然景物尽管令人赏心悦目,却给劳动人民增加了苦难。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九、问题研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答: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了三峡山高岭长峡窄的特点。
4、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答: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5、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7、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从侧面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8、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何特点?
答:
第2段:写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势凶猛迅疾的特点。第3段:写春冬季节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
9、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写水为什么先写夏水?
答: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10、归纳本文的中心:
答: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11、请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夏季:水势迅急凶猛(奔放美)
②春冬:景色秀丽奇绝(清悠美)
③秋季:萧瑟凄凉(凄婉美)
12、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方面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渲染萧瑟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
13、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
答:
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③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10.开放性试题
①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篇9
关键词:意象诗歌;中西;差别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23-01
一、西方意象派诗歌的发展和其与中国古诗的联系
西方意象派诗歌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美文坛。它是象征主义的文学分支,是在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创新。首先,传统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代的多愁善感已不足以抒发人们给予诗歌的畅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庞德与其代表的意象派所提倡的革新式的诗歌创作就自然而然地被推到了诗学舞台的中心。
欧美意象派的意象观念来源于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庞德作为意象派的领头人,其文学创作深受中国古诗的影响,而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诗更是大有渊源。中国古诗向来以抽象的艺术表达闻名,一首首古诗好似一幅幅图画挂在眼前,诗歌完全由意象主导,贯穿全诗,情景交融,寓情于物。这种表现意象而不加评价的诗风,正与西方意象派的主张不谋而合。此外,汉字独特的构型和表意特征引发出庞德浓厚的兴趣和无限遐想。在庞德眼中,汉字是一幅幅充满诗意、颇具动感的图画或雕塑,其晚年完成的《诗章》更是开创了将汉字植入英诗的先河。
二、《天净沙・秋思》――情感的抒发
从诗的内容来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诗开头就以枯、老、昏等词语营造出凄冷衰颓的气氛和清新神秘的宁静。“枯藤”和“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而“昏”则指明时间已是傍晚。正当大家沉浸在诗人拟造的深秋衰败景象之时,诗人文笔一转,用“小桥流水人家”打破了死寂,流动的水和住在附近的居民顿时添加出一种生命感,给人以幽雅闲致的情怀。诗歌的前两句以短短的12个字勾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诗人的功底可见一斑。“古道西风瘦马”,诗人陷入沉思,道出秋风萧瑟,万物凄苦的意境,为这僻静的村野增添一抹荒凉感。“夕阳西下”,昏暗的光线加深了心中的悲凉。“断肠人在天涯”,诗人将自己比作“断肠人”, 展现出漂泊天涯的旅人不知自己归宿在何方的愁思。全诗借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显示主题,表达诗人漂泊外地浓浓的悲凉情绪。
从诗的这个结构来看,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映衬艺术手法。特别是前四句诗人一直在写景,只有最后一句提到了人。乍看会以为诗人只是感叹眼前的景象,其实不然,人物情感才是这首诗的主体。细致的景物描写都是在为人的内心活动做铺垫。景物描写的越充分越具体,人物情感才能被更好地烘托出来了。就好像红花配绿叶,没有翠绿的叶子哪能映衬出花朵的娇艳呢?
三、《在地铁站内》――意象的传达
从内容来看,小诗的第一句,“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描绘出在阴暗而潮湿的地铁车站内,作者穿梭于黑压压的人群中,周围满是是嘈杂的声音,一张张脸庞,重重叠叠闪现在作者眼前。“幻景般闪现”道出了作者是用瞬间捕捉的画面将一张张面孔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又揭示出人们内心的挣扎和如幽灵般地生活。冷酷乏味的生存原则致使他们沉在“假面”的生活,内心却在坚强、冷漠、自私与无奈中堕落。诗的第二句,“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是作者对所见所感的丰富联想。作者用“黑树枝”比喻残酷的现实,“湿漉漉”则暗示出这些枝条经过了风雨的肆虐,而“花瓣数点”指出在风雨袭过的树枝上,依然有花瓣零落在树枝上。整首诗用精致普通的意象传递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期待。
从结构来看,本诗运用了意象并置的手法,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技巧。即把不同时间,空间的两个可见意象并列在一起,借以启发和引起别的感受。“意象派反对诗人介入诗歌抒发感慨,而是借助意象的‘叠加’和‘并置’等近似于绘画的手段,将读者作为诠释的主体而非教导或倾诉的对象纳入诗歌解读的过程。”本诗中的两个意象,人群中的脸和黑色枝条上的花瓣,二者并无具体联系,而作者却将他们并置在一起,而这样的联系来源于作者行走于人群中的瞬间意象,即作者脑海中对面前闪过的人群的视觉印象和瞬间感受。幽灵般的脸和被雨水打湿的花瓣,两个意象并置,映入读者的脑海,形成鲜明对比,邪恶与美好,浑浊与清新,冲击读者的视觉印象。
四、总结
这两首诗的相通之处是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天净沙・秋思》借描写枯藤、老树、昏鸦等带着浓厚的秋之色彩的事物,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秋思之情;《在地铁站内》是作者通过将自己的瞬间感受借物抒发,传达出对生命的敬仰之情。差异是,前者中的题睛之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诗的主体是沦落异乡的游子,旨在抒发“断肠人”的愁思之情,而前面对秋景的描写是为后面人的情思做铺垫;后者注重传达意象的美感,诗人为再现地铁站内人群的面孔与阴暗、潮湿相交织的画面,几经周折,最终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图画,即“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这两首诗歌是中西意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们作为来自不同文化地域意象诗歌的代表,对我们日后研究意象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方意象派强调的是主观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反映,即注重“象”。而中国古典诗歌重在写“意”,即抒发诗情,达到“意”与“像”的统一和谐。中国传统诗学讲究意、象、言之间的辨证关系,意象只是表现情绪的手段,而西方的意象派则将注意力放在意象所引起的感觉上,用感觉和情绪把意象串起来,而不去探寻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不考察和阐发这种联系的社会意义。因此,西方意象派诗歌的最终目的在于传达意象自身的美感,而中国古典诗歌是借意象抒发人物内心情感,一种是客观,一种是主观。这正是西方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根本区别。
参考文献:
[1]黄华.汉字与庞德的意象派诗歌[J].汉字文化,2010(4).
篇10
一、 精制导学案,力推课前自学
自学目标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南针和方向标,笔者所在的学校非常重视发挥年级备课小组中教师群体智慧的作用,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经理性分析、深入探讨得出适合本年级的导学案,并以此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蓝本。如笔者编制的《伶官传序》导学案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手中资料、学校图书馆的学习资源或通过电子阅览室查阅网络资源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作传的目的;通过查阅资料(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等)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并利用文中注释及工具书翻译全文。学生还可充分利用6人学习小组的作用,将预习任务分工,一人完成一项,最后形成小组自学成果,这种方法异常高效。就拿《伶官传序》的课前自学而言,某班第三学习小组是这样完成自学任务的:1号同学专攻文学常识积累――如作者欧阳修简介、解题、时代背景;2号同学专攻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如古今异义词辨析、一词多义、词类活用;3号、4号同学专攻疏通文意――如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重点词句的翻译、全文的翻译;5号、6号同学专攻文意通读――如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什么原因,而‘衰’又是什么原因?这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等问题。
通过将自学任务分解,学生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又能通过小组的合力使自学成果最大化,因此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课前自学中享受到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成效的成功感。
二、巧设课堂对话,着力课间导学
语文课堂活动是联系主体学生与客体教学的桥梁。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应努力为学生的课堂活动提供保障,课堂设置中应重视协调有利资源,增加课堂直接对话分量。学生们与教师的直接对话本质上是共享知识、共同探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好奇心、参与意识都得到了增强。意见不一致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对话环节,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并能在课堂内畅所欲言地发表观点,也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听客”,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而是平等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进行科学探究,并在探究中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完成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笔者就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增强高中语文课堂的对话环节的有效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而不是做课堂的“听客”。本节课堂上对话设置如下:(1)本文作者描写的景物可以组成几幅“秋景图”?(2)这几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3)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4)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5)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在这节课的教与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很好地由浅入深地掌握了本文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