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02 17:3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珍珠鸟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珍珠鸟》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8课的内容。课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与“我”和睦相处了,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讲授这篇课文时,笔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抓住语文学科“以情动人,以情为主线”重要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深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从而真正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一、激情引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善于营造适当的教学情境,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声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更形象、更直观,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语文学习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师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鸟?有谁见过珍珠鸟?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带来了几只珍珠鸟,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出示珍珠鸟图片)
(2)学生欣赏珍珠鸟的图片,同时听教师介绍珍珠鸟的相关信息。
(3)师问:珍珠鸟是一种( )的鸟。
(4)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信息说一说:美丽的鸟、可爱的鸟、羽毛艳丽的鸟、胆小的鸟、体态较小的鸟……
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亲眼见过珍珠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所以笔者运用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在头脑中留有印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悟情想象
语文学习具有重体验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让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创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具有融多种方式和手段于一身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生动的语文学习情境,把课文中的“情”与“趣”变成意象,化成情感,植入学生心中,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使学生愿读、乐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
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描述的美好画面,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再次体验、思考、感悟,从而真正理解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让学生默读6~14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些语言形成的画面是美好的境界,记录下自己的感受。(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的情景。(3)教师播放动画――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的情景。(4)带领学生感受第11自然段描绘的珍珠鸟在桌上与“我”亲近时的美好画面,并让学生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5)教师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播放动画――在桌子上活动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6)感受珍珠鸟在“我”肩头睡着的画面,体会其中的美好境界。
在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时,笔者将一幅幅感人的图片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体会、想象,逐渐认识到信赖的重要性,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三、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涉及许多课外知识,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用运语文,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增长见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在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
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在一次次的读书思考感悟中,学生已真切体会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如果他们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并通过一种完美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总结,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认知体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因此在课堂最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环节:
(1)要求学生课下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世界各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如云南的鲤鱼溪、台湾的蝴蝶谷、澳大利亚的袋鼠岛等,并以“本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为题开展社会调查,把调查结果制成幻灯片,下节课向大家汇报。
(2)完成填空:珍珠鸟虽然( ),但是与我( );珍珠鸟与我( )是因为( )。动物与人都能够( ),人与人之间更应该( )。
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中,再次深入课文的情景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认真思考,体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都应相互信赖。
四、结束语
篇2
龙应台曾用一个比喻来讲文学,对我们很有启发:假想有一个湖,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用手去摸,能感觉到它凹凸质地,这是理性的“现实”世界。此外还有另外一个“空”的世界不被注意,那就是湖水里的倒影。“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我引用龙应台的话,是想表明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只知道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有水里白杨树的倒影,那么对于文本解读做出来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片面的、单层次的、简单化了的。
冯骥才写小小的“珍珠鸟”由怕人到亲近“我”从而发出呼唤“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绝不是为了表达“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那么简单,这就好比从文字表面读出“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水中的倒影”一样。冯先生年轻时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让冯先生用笔呼唤“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深究文本,这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背后还含着许多背景话语,包括“信赖”“自由”的话题。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暂且不论成人世界话语背后的种种复杂性能不能为他们接受,先让我们走进他们语文学习的经历,就会发现从一年级读“树林是小鸟的家”(《家》)到《放小鸟》,到“我把雪儿放回蓝天”(《雪儿》)等等,留在儿童心灵深处的一个共同价值取向便是“让鸟儿回到蓝天获得自由”。既然如此,面对这只笼中鸟该作何解释?显然这里隐藏着一个关于“鸟儿与自由”的潜在话题需要辨别。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言与文字(包括口语与文语)、文学或文章的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不断拓展儿童的文化视野,提升儿童的文化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冯先生的作品,语言朴实、鲜活,充满动感。如第一自然段“好、鸟、草、巢”充满韵律,如鸟鸣宛转悠扬;如“探”“钻”“扭”“趴”“撞”等一系列的动词,精妙准确,丰富了读者的视觉形象,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如此生动的语言便是儿童语文学习的经典范本。
以上种种带给我们的思考便是:我们的教学究竟给儿童什么?价值取向到什么程度才算恰当,才能适合儿童的需要?如何借助语言文字擦亮儿童文化的眼睛,“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呢?为此,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加强重点词语的体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于文本情感的情绪、语气、声音的恰当表达。
2.反复品读、比较、咀嚼重点段落的语言文字,丰富文字留存的“意义空白”,获得真切的感受和自然的情感,培养儿童文学阅读的感觉意识和感悟能力。
3.拓展多种资源,拓宽阅读视野,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真正含义。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词语学习,建立“雏儿”“笼子”形象
1.读课题。从珍珠鸟的别名“锦华鸟”和珍珠鸟的长相“小小的”读出珍珠鸟“美与小”的感觉。
2.读准第一组词语:“落柜顶、撞灯绳、扭身子、钻进去”,知道这组词语在写“雏儿”,并明白“雏儿”是指“鸟宝宝”。
3.再读词语,读出雏儿如淘气的孩子般可爱。
4.出示长大了的珍珠鸟图片进行辨别:这是淘气的雏儿吗?再回到课文写雏儿外形的相关语言。抓住“后背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蓬松的球儿”等特点读出雏儿的讨人喜欢。
5.给小珍珠鸟起昵称。回到课文,作者叫它什么?加上儿化韵读出“小家伙儿”的亲切又怜爱的味道,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
6.把“小家伙儿”加进文字再读,把可爱的小家伙读得活灵活现。
7.读第二组词语:“一卷干草、绿蔓蒙盖、舒适温暖、愈发繁茂。”读准多音字“卷”和“蔓”,知道这些词语是写“鸟笼”的,且通过课件演变“没有绿蔓覆盖”到“绿蔓蒙盖鸟笼”的动画,强化“珍珠鸟笼”不一般。
8.朗读文中描写鸟笼的相关语言,并补充原文句子“有人说,这是害怕人的鸟”。明白为什么“珍珠鸟”的笼子和平时所见的鸟笼子不同,从而突出珍珠鸟的天性怕人,因而我对珍珠鸟的照顾就格外精心,鸟笼也就格外舒适温暖与安全。
9.再读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
【设计意图:精心选择文中反映“小家伙的淘气”和“鸟笼子的特别”的两组词语,并分别配以图画作比照,把“小家伙”的可爱形象、珍珠鸟的怕人天性、鸟笼子的舒适温暖和学生的经验建立联系,形成鲜明、具体、活生生的形象,也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散漫式阅读,品读“文字的美好”
1.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选择特别喜欢的段落反复读,并反问自己为什么喜欢的理由。
2.学生朗读与交流喜爱的段落,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比如第一自然段文字的韵律和诗意。第三自然段文字的清新与趣味。第四自然段文字的画面感以及产生的联想。第六自然段境界的美好与温馨等。)
【设计意图:所谓散漫式阅读便是选择最喜欢的部分反复品读,互相交流与分享。这是常用的阅读方式。本教材虽经改编,但还是保留了作者的文字风格。不需要繁琐的分析,散漫式的反复朗读与品味,让学生逐渐走向“这些文字写得真好,仿佛是从自己的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一样”的境界。】
三、聚焦式阅读,品味“境界的美好”
1.出示作者的图片和文字简介,认识冯骥才。
2.冯爷爷在谈他的写作秘密时曾这样说过。(出示: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冯骥才《趣说散文》)下面我们就来品味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对照冯爷爷的这一段话,你觉得《珍珠鸟》最终写出了作者的哪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呢?
3.聚焦重点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从文中找到描写“美好境界”的一段话。自由朗读。读到哪儿你觉得特别美好?重点感觉“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的情境。把“趴”字和“站、躺、立”等字做比较,读出境界的温情与美好。(关注音调、语气的把握。)
4.这么美好的境界正应了一个我们熟悉的成语――小鸟依人。
【设计意图:从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人与鸟之间的感情是温润的,这种温情是整篇文章的基调。小鸟依人的画面是感人的,这种感人基于鸟儿对人的依赖与信任,学生在朗读与品鉴中体会境界的“美好”并储存起“美好”带来的能量,逐渐走向“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主题。】
5.深究与细读“信赖”的含义。
(1)师生共同书写“信赖”(提醒生字“赖”的写法),体会“信”字的意义:想想,古人造字的时候为什么让“信”字从“言”从“人”呢?
(2)这生性怕人的小家伙和“我”之间是如何达到这“信任与依赖”的境界的呢?自读第四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语,在脑海里画画,走向小家伙和“我”的亲近历程。
(3)说说“小家伙”亲近“我”的画面,师生一起梳理画面,使之条理清晰,形象鲜明。
起先:笼子四周活动 屋里飞来飞去(落,站,撞)
渐渐地:落到小桌上 蹦到杯子上喝茶
后来:啄笔尖 啄手指
(4)朗读三组画面,抓住“起先、渐渐地、后来”等关键词语读出距离的变化带来的心与心的靠近。
(5)同桌扮演小家伙和大作家,说出彼此的“心心相印”,明白信赖是建立在不伤害的前提下。
(6)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在说明“怎样产生信任”时说“对他人的连续性和客观世界的相信就会产生信任”“这种信任产生于婴幼儿时期”。说到底,“我”的连续性的不伤害让小家伙相信了“我”。
6.根据文字提示,背诵第四自然段。
7.引读第5、6自然段,其间补充原文句子: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设计意图:“信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聚焦重点段,从文字表层“小家伙的逐渐靠近”到文字里层“不伤害”连续行动产生信赖以至于即使打开窗户也不飞出去的原因追究,让学生在文中走了一个又一个来回,不仅对重点段的条理、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帮助了背诵记忆,也使得信赖产生之根本逐渐明朗。】
四、对话与冥想:信赖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拓展阅读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
诗人在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感慨道:“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自由朗读这首诗,想想诗中的画眉鸟和珍珠鸟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你们喜欢鸟儿天天关在笼子里吗?为什么一个大作家偏偏要赞美笼中生活的珍珠鸟呢?你有什么疑惑要问冯爷爷吗?
3.每个孩子都希望鸟儿在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冯爷爷那么喜欢“笼中鸟”一定有他的道理。冯爷爷年轻时生活在一个特别的年代,人和人之间没有信赖,父子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都不敢说真话。在如此压抑的环境下,冯爷爷写珍珠鸟,给它一个温暖舒适且安全的巢,让它每天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是想说明什么呢?人是需要心灵寄托和依靠的。这种信赖其实就是一种依靠。
4.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赖,也信赖别人。这很美好!然而因为“我”的连续性的行动让这淘气可爱的小珍珠鸟那么信赖“我”,以至于宁可生活在笼子里,都不愿意飞出去。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美好境界吗?冯爷爷写珍珠鸟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这样的吗?有一部法国影片叫《狐狸与孩子》,讲一个小姑娘和狐狸之间也是从怕人到接近、亲近到信赖的故事。故事结尾是什么样的呢?(师生观看影片片断。)
5.小狐狸破窗而出宁愿摔死也不愿意待在“姑娘温暖而又舒适的屋里”,它让我们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信赖都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许同学们还小,一时还不能明白,等你们长大一些,再读冯爷爷的作品,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白杨树的倒影”是怎样引出的呢?与《画眉鸟》的比照阅读,提出了“林中鸟”和“笼中鸟”的话题,让儿童的语文学习从单一文本拓展开去,拓展的不仅是文字更有思想。不断地设疑反复地推进,尤其是观看剧情和《珍珠鸟》何其相似而结尾截然不同的法国影片《狐狸和孩子》,在儿童的心里一次次激起波浪。这是老师的有意所为,把学生带到了“湖边”去看“白杨树的倒影”,在诗、影片与文本的比照中寻找答案,这或许对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独立见解和个性培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教后感言】
篇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尤其强调课堂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反馈,在互动中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而要构建有效的课堂信息反馈体系,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探究过程和学生主体。
一、注重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反馈
在教学中,教师是不断通过提问、师生对话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只有及时针对学生的探究做出有效的反馈,在反馈基础上实施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深入到学习过程中。以《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师:(多媒体出示本课插图)同学们,首先请大家看一幅图,仔细观察,认真揣摩,看到这幅图,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1:这是一只什么鸟?这样美丽可爱?
生2:这只鸟为什么这样大胆,毫无顾忌地站在杯子上?
生3:这幅画画面上的东西都应该是在一张桌子上,桌子旁边会有人在读书,这只鸟怎么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师:哦,大家产生了这么多疑问,今天老师就跟你们一起解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板书课题、作者)(答问反馈)
师:关于作家冯骥才,有同学知道他吗?把你的预习和大家交流一下。(追问反馈)
生4:他是浙江人,当代小说家。
生5:他还是当今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者。
师:好,我来补充。(多媒体出示介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字)(补充反馈)
师:(出示珍珠鸟图片)这就是珍珠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羽毛,背上还有白色的斑点,是不是很可爱?(导读反馈)
生(众):是——
师:它的可爱之处还不只这些,下面请大家打开书,老师给大家配乐朗读这篇课文,让我们共同进入文字创造的境界中。(导读反馈)请大家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还可以参照大屏幕认识生字、生词。(要求反馈)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利用多种信息反馈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阅读状态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有效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利用反馈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
课堂中信息反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反馈中通过获取有用的信息来促进知识的构建。为此,要让信息反馈更加有效,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知识构建为出发点,以信息反馈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阅读探究为例。
(生在教师的目标引导下自读课文)
师:故事读完了,现在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是谁了吗?(提问反馈)
师:在故事中,谁比萨沙更弱小?(追问反馈)
生2:蔷薇花。
师:(课件出示“蔷薇花”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字,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反馈)
生3:都有“艹”字头。
师:请同学们在书本上正确地写一遍这三个字。(要求反馈)
师:这里有“强大”也有“弱小”,到底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激趣反馈)谁来读一读课文?(导读反馈)
从该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反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展开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借助反馈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还要借助反馈来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构建。
三、要借助反馈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统一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还要注重通过信息反馈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其感情。以《爱如茉莉》的教学为例,教师抓住重难点来进行信息反馈。
师:刚才,爸爸说“这样睡”是怎样的睡法?读读第九小节。(导读反馈)
生1:“清晨……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师:是怎样睡的?(引导反馈)
生2;妈妈躺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椅子上睡,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师:联系你平常的午睡,再联系“‘爸爸边打哈欠……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一句,说说你的感受。(联系生活反馈,引导感悟)
生3:爱是体贴。
生4:爱是关爱。
师:是呀,爸爸的爱,妈妈感受到了——(生接读: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爱是付出,被爱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我们都知道,其实妈妈睡得——(生接: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有了一种感触,那就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动人的一幕吧。
师:这样动人的场景,文中又何止这一处,我们来读第六、第七小节。
师:如果你是妈妈,你想强调的词是——(记住、吃完、再)这就叫关键词。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也体现出了这种爱的氛围,让我们再次回味病房里的那丛茉莉——(生接读十七小节)香味不可能钻进心中,钻进心中的是——
生(众):是爱。
篇4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中如何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的又一课题。在语文课堂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苏教版九上《成功》时,我设置了以下疑问:对于成功所需要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阅读体验等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精心设计问题,认真解答问题:有同学认为成功需要创新和自信;有同学认为成功需要持之以恒和不断探索;也有同学认为成功是一种感受——难题攻克了是成功,考试进步了是成功,得到别人的赞扬是成功,得到他人的感谢也是成功……每位同学对成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随即补充道:你渴望成功吗?你最近的预期是什么?你准备以怎样的行动来获得成功?
2巧设问题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而且强调了巧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精心设疑。教师只有以问题精心引导,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为了提高提问的效率,教师如果能在问题之前,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步步设问,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到一种解题的最佳状态,才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创设“投其所好”的问题情境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克服他们的畏难情绪首先要改变问题式提问,寓提问于无形之中;其次要想学生所想,“投其所好”,想“方”设“法”激起学生读书、思考、求知的欲望。
问题情境中设计的精简问题是结合文章中心和重难点提出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全文的思想内容便清晰明了,重难点也迎刃而解。
2.1如教学《珍珠鸟》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到: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2.1.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1.2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2如教学《郑成功》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爱国将领郑成功,我设计了这些问题:
2.2.1课文围绕“”写了哪些内容?
2.2.2哪些地方说明了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哪些 地方写明了的经过?
2.2.3人们是怎样评价郑成功的?
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全文的思想内容便掌握了。
3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效果,创设新颖的情境,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如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课文的重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优美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感受西双版纳的美丽。但是学生没有亲身去过西双版纳,对西双版纳没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为了平缓教学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电教媒体,播放西双版纳的植物和动物的有关资料,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境界,并辅之以解说,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真切地体味西双版纳的美丽与神奇。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课文的社会性知识容量大,教师花费了很大的功夫讲完后,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即使让学生反复读,学生也感受不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如《开国大典》一文写到的大典的盛况,单凭学生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感受得到。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笔者利用VCD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把开国大典时主席宣告“了,中国人民政府成立了”和全场三万人欢呼的壮观场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激动和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学生理解了文意,再朗读课文时,就入情入景。
4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篇5
一、品中探妙,加强语文实践
品,是语文教学的独有策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时,必须聚焦文本的语言现象,挖掘言语的“增值”点,也就是言语的品味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文本谋局布篇、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积淀语感。
1.揣摩传神的字眼,悟表达之妙
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文本当中的有些词语往往看似一般,其实背后隐藏着无限的潜能。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沿径探源,批文入情,在不断揣摩、品析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精妙奥秘,提升学生对言语的感悟力。
《老人与海鸥》一文中写道:“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对于这句话的学习,学生读书时做到了字字入目、句句在心。有的学生关注到了“动词”: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老人喂海鸥的过程,体现了老人的爱心;有的学生关注到了“饼干丁”:老人之所以把饼干捏成一小块,是担心海鸥噎着,想让海鸥更好地享受午餐,多么耐心的老人!还有的学生关注到了老人与众不同的“退” 字,这 “退”字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老人处处为海鸥着想,多么细心的老人!在扎扎实实的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老人与海鸥》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理性的文本,学生借着文本的指引和召唤,揣摩着传神的字眼,触摸到了老人那颗“爱海鸥胜过一切”的滚烫的心。
2.咀嚼精彩的文字,悟表达之妙
于永正老师说:“任何文本都有两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学习它不仅要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更要知道作者怎样用语言来表达,既要得文,更要得意。”字斟句酌,品字为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出来,引导学生认真感悟、品味浓郁的语文味儿,进而“习得”。如品读《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时,让学生细细咀嚼文字,发现藏在语言文字中的秘密:“青箬笠”与“绿蓑衣”文字对称,句式齐整,如“青”对“绿”,“箬笠”对“蓑衣”;“笠”与“衣”押“i”韵,富有韵律美、节奏美,长短句式的错落,读起来朗朗上口。“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只有在境界的“水”中游弋,方有语文的澄明和洒落。
3.探究特殊的标点,悟表达之妙
王尚文先生说过:“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精彩的词语,关键的语句,甚至是一个“会说话的标点”,都是指引学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
《桥》开篇有这样的描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像泼。像倒。”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中间使用的是句号,构成了两句话,便将暴雨的来势凶猛以及形势的危急形象地表现出来,为下文洪水肆虐侵袭,木桥危在旦夕,村民命悬一线的情势埋下了伏笔。教学时,尝试让学生把句号改成逗号,对比来读,通过声音的延续以及停顿的时长来体会暴雨如瓢泼一般倾泻而下的情景,从而以声摩形,通过朗读来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在语言实践中,教师只有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揣摩标点符号的含义及用法,才能使小小的标点符号展现出应有的魅力。
二、研导结合,加强语文实践
《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职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语文实践中,教师就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1.导中求效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习题等,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确定课文的教学重点,由此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提高设问质量。
如学习《珍珠鸟》一文,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借助问题理清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握“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然后读书思考:“‘我’为什么能够取得珍珠鸟的信赖?”引导学生读文、品文、悟文,探究课文的内涵:是由于“我”对珍珠鸟的宽容和喜爱,让珍珠鸟开始信赖“我”。从而使学生由事明理,体悟到“信赖”的价值和力量。最后,让学生读书,通过美读来体验:“他们创造出了什么样的美好境界?”使学生由明理到生情。三个问题与文本契合度深,揭示了读书感受的三个层次:“事—理—情”,呈渐进式、生成式,学生的认识也在螺旋上升,围绕关键问题,集中全力突破重点,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
2.导中求创
赵镜中先生一直认为:“语文课要传授给学生思考的技巧。”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实践。在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中,尝试把书读“厚”,提升思维品质。在“比较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时,学生依托文本,找到了八处:一是都有问号,有真理;二是发现都出于偶然;三是都经过反复研究;四是最后发现者都获得成功;五是并列的段落结构和写法相同,先写发现问题,接着写反复研究,最后写得出结论;六是发现者都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七是善于观察和善于提问的人,问题都写得较为具体;八是三个发现者都是外国人。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文本之间走上几个来回,文本也就显得尤为厚实了。
3.导中求拓
“初次阅读一本书,有如初识一位朋友,交换名片、记得相貌而已;重读则像老友重逢,有渐成新知的可能。书本成为良友,其意亦近于此。”学课文《草船借箭》时,学生已经读过《三国演义》,可以请学生来交流《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交流得热火朝天之际,可以用课件出示易中天的“品读”:曹操的形象内涵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你们能从小说里找出相关事例来说说吗?学生再次走进《三国演义》, “三言两语话三国”。学生单纯的心灵融入这名著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中,荡起了层层涟漪;学生稚嫩的思想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的思维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三国之旅”阅读已经与学生的个性体验紧紧相连。
三、读写结合,加强语文实践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极具匠心。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模仿,举一反三,在有效地模仿训练中强化对语言的吸纳。这样,文本的典型范式就能逐渐成为学生的写作储备。
1.仿句式练笔
语文课程资源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课文里的佳句是学生学习、模仿、借鉴、创造的最佳蓝本。
我执教《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引导学生 “与文字相遇”,让学生来“露一手”,寻找自己身边熟悉的或相似的景物,仿写句子:
A.绿叶依风的节奏
,晃成一段浓密的树影,绘成一曲
。
B.蝴蝶
,
,
。
课堂上,学生的表达“发之于心,源之于情,吐之于声”,学生积蓄的情感得以宣泄、得以升华。
生1:绿叶依风的节奏飘飘洒洒,晃成一段浓密的树影,绘成一曲和谐美好的小调。
生2:蝴蝶依花的节奏翩翩起舞,融成一片灵动的春色,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画面。
生3:黄河依水流的节奏回旋澎湃,汇成一匹奔腾的骏马,涌成了一首激昂奔放的狂响曲。
生4:花儿依阳光的节奏频频点头,摇成一片起伏的波浪,绘成一段娓娓动听的小曲。
生5:骏马依人的节奏纵蹄疾驰,闪成一个迅捷的身影,谱成一首欢快的歌曲。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调取自身的阅读积累,进行仿写,进行语用尝试,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语用规范感,把握课文的语用逻辑,感受课文的语用得体感,辨别课文的语用分寸感,从而获得丰富的语用经验,为灵活地运用言语夯实了基础。
2.在典型处模仿写
模仿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起点,是读与写的兴趣结合点。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时,我围绕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勾画、探究,然后讨论交流。学生能够注意到这些语句:“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这些语句显示了作者的游览顺序。我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借鉴《颐和园》的写法,学生意文兼得,缘文悟法,迁移仿写,在文章中注入了“源头活水”。
4.在简略处扩展写
《最后一头战象》一文的学习中,通过品读“重披象鞍”“重回战场”两部分的细节描写,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世界。在“庄严归去”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聚焦“嘎羧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这一个镜头,引导学生在简略处扩展:面对着埋葬着八十多位战友的‘百象冢’,这头即将归去的战象可能在想什么?它又会倾诉些什么?这头战象没有去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它永远都属于它所在的团体,即使要告别这个世界也要和战友们在一起。此时,这头战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清晰起来,不再是一头普通的大象,而是勇敢的战士!深情的战士!忠诚的战士!善良的战士!情深义重的战士! 可歌可泣的英雄!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 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这样,学生在与文本的不断对话中,对嘎羧的认识循序渐进,从“战象”到“战士”再到“英雄”,学生的情感随之共鸣、升华。
5.在想象处延伸写
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千里出山泉”,目的是留给观赏者遐想的空间。写文章也如此,要么意犹未尽,要么含而不发,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
“展开想象”是《蒙娜丽莎之约》一文最显著的表达方法。我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体会栩栩如生的画面:“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让学生思考并用细腻的笔触写下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为何如此引人遐想、令人神往?师生一同品味文句、揣测画面……学生思维的波澜被一次又一次激发起来,表达呼之欲出:蒙娜丽莎有时候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沉醉;有时嘴角微微上扬,一副傲视群芳的模样;有时又仿佛满目哀愁略含凄楚。那微笑有优雅,那微笑有沉静,那微笑有思想在浮动……在想象处延伸,使学生变得睿智,变得丰盈。
篇6
一、斟酌式品读——品文本语言之纯
读文章如同品酒,酒要浅斟慢酌,慢慢品味才能品出个中韵味。读文章亦是如此,需要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才能品出文中用词之妙、意境之深远,才能感受阅读的快乐。
1.拓展品读,品文本语言之广度
例如,我在教学《爷爷的芦笛》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第三段,不断延伸对文本的理解。出示第三段内容,指导学生品读。学生读第一遍后,在脑海中浮现海水、海面、海风的直观画面;学生在读第二遍后,仿佛触摸到了温暖湿润的海水,看到了如同平镜的海面,嗅到了温馨的海风,感受到了形容词在表达中的作用;第三遍品读后,学生感觉到了文中用词的美妙,越读越能感受到温润与温馨在文本中传情达意的独到之处。通过这样的反复品读,学生在每一次的阅读中对文本都有进一步的体会和认识,不断挖掘文字中深藏的意蕴,品出了文字的饱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品读的味道,有利于提高阅读的兴趣,提高写作实践中对词语的推敲能力。
2.替换品读,品文本语言之精度
例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时,对李时珍啃干粮的“啃”字展开替换品读。我问:“小朋友们,文中的‘啃’字改为‘吃’行不行?”学生进行词语替换后,读了几遍,说:“‘啃’是要非常用力地咬,而且有一点点地咬出来的味道,而用‘吃’字,则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追问道:“为什么李时珍要用力地啃干粮呢?”学生思考,然后说:“因为是干粮,而且带在路上很多天了,变硬了。”我说:“对啊!那么,从这个词中我们还可以读出什么呢?”学生说:“李时珍为了采药很辛苦,风餐露宿的,吃不上饱饭。他这么辛苦的目的是为民造福。”在这样的替换品读中,学生读出了作者在关键词语使用上的水平,体会到准确用词的重要意义。
3.对比品读,品文本语言之维度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课文中出现了两个“啄”字,前面一个是“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后面是“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我引导学生们品读两个啄字的不同之处。生1:“啄的地方不同。”生2:“第一个啄是试探性的,第二个啄是友好的体现。”生3:“体现出珍珠鸟对主人公的信任和亲近。”虽然同是一个“啄”字,出现在文中的不同位置,但却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学生在品读中感受到了文字的多维度。
二、想象式品读——品文本意境之美
1.留白处想象
在优秀的文本中,往往会留有空白点,给人想象的空间,使文本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这样的留白地带,需要读者发挥想象,让思维在天马行空间,品出文本的韵味。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一只眼睛要盯着纸面文字,一只眼睛要看透纸背,读出字面后面的意思。”在留白处引导学生品读,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上《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文章写了天鹅群在老天鹅的带领下,成功破冰,获得食物的情景。我这样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第五段:在这一段最后有个省略号,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师:小朋友们,老天鹅是怎么破冰的?
生:用自己身体的重量重重地撞击冰面。
师:那么,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意思呢?
生:表达了老天鹅不断重复这一撞冰的动作。
师:在每次撞击下,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冰面慢慢地颤动起来,经过无数次的撞击后,冰面慢慢裂开一条小缝。
师:同学们,你们能体会老天鹅的感受吗?
生:我想,它一定忍受着剧痛,但是为了天鹅群的生存,它觉得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
在这样的品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品出老天鹅的坚强和奉献精神,感受动物世界的真爱。
2.在情境中联想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一物想到另一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想象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联想的作用进行品读,能使学生从有字的文章中读出无字的意境。
例如,对于《鸟岛》这篇课文,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孩子们发挥联想作用进行品读。先出示鸟岛的真实图片引起孩子们的真实感,学生产生的第一感觉就是:鸟好多啊!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结合图片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生1: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鸟的天堂”。
生2:如果所有的鸟都飞起来的话,该是怎样一幅美景啊!(沉浸在画面情境中)
生3:这里的鸟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它们好开心啊!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一读,然后动笔画一画、写一写,看看文章是怎样表现鸟多的。
生1:“各种各样、鸟的世界、密密麻麻”等词语描写鸟多。
生2:还有“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也能读出鸟多。
师:真棒!这样美丽的一处鸟的天堂,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呢?
生1:我很想去鸟岛亲自看看,与鸟儿一起玩,感受漫天飞舞的鸟儿,倾听鸟儿奏出的美妙音乐。
生2:我希望人们能永远保护它们,不要伤害它们。
……
篇7
关键词:多媒体 触控 一体电视 教学 应用
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原来属高端技术的触控电视走进了寻常的课堂教学中(班班通工程),它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又具有了普通黑板的特点,可谓是一举两得,老师感到高端、实用,极具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下面就触控电视在教学的应用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巧用触控电视,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在以往的多媒体应用中,课件更多的是侧重演示功能,教师完全围绕着课件设计的顺序进行讲授,学生参与面极少,“机器化”成分浓,学生观赏层面多,思维少、动手少,缺乏创新,对于课堂即时生成的智慧则不能很好的呈现和处理,正因课件是“成品”,课堂显得有点程序化,少了一些灵气。在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注释、桌面操作等功能,教师可灵活方便地在图片和计算机操作状态之间随意切换,方便快捷地打开应用程序和调用各种媒体资源,可以直接在触控电视上书写、标记、突出显示、擦除等,还可以对网页资源进行标注,使教学更加方便、自主、灵活。一堂信息技术课在讲解“资源管理器”时,为便于学生掌握窗口的组成要素,执教教师在桌面注释模式下直接圈注窗口组成部件,写出各组成元素的名称。又如,为了考查学生对Word工具栏各按钮功能的掌握,在教学时可直接在桌面操作模式下利用照相机工具截取图片,把工具栏图片保存到文件夹中,再调出图片由学生在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上写出各按钮的名称。
再如:在上《珍珠鸟》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是通过人和鸟的关系日益密切的句子来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中心。在这堂课上,运用了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的及时书写功能,先将文本内容在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上显示出来,而后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的勾画和批注功能,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触控笔,在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上直接勾画、批注,谈自己的感悟,把自己的感悟带进阅读。这使得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不仅仅属于教师,更重要的是它也属于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们也从中学到在阅读中如何进行批注,这样的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实效。这种灵活的方式使师生、生生真正地互动起来,交互式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的交互式功能在课堂上第一时间得到了体现。
二、巧用触控电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是教师演示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构建知识的过程。在基于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预设的资源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激发相应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影视片断、音乐先段、动画图片等,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些资源的收集运用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首先出示一组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再配以低沉的音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语言来描述这些图片。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地震的了解,还激起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向往。这种由视觉带来的直观感受,是其它教学手段很难实现的。它能大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互动课堂,活跃课堂氛围
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设计的互动理念,以及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技术本身的互动性和易操作性特点,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对教师而言,可以在上面书写勾画、修改、擦除,操作非常方便,同时学生也可上台写写画画,互动探索,还具有普通黑板无法表现的拖移、放大、缩小、遮幕、聚光等,加之触控电视多变性强,直观生动而又真实,极具吸引力;依据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出基于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的教学策略和精彩的互动情境,让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成为师生集体学习和平等对话的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合作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优势,即学生与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的交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能力和意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结构和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教者设计了模拟装机的互动情境,让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的拖放功能拖动不同的硬件到机箱相应的位置上。学生在多媒体触控一体电视前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尝试,使原先枯燥、抽象的教学变得有趣、直观了。
四、巧用触控电视,移动图书馆到教室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发展评价;教学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教育生命中每天都在进行的事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学生则静静地坐在课堂里听教师讲课。但如果一个教师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教学,那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和教学的进步,如果教师看不到自己课堂上的进步和变化,总是像复印机一样每年复制前一年的知识给学生,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我们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是教师讲解的是否清楚,教师设计的是否新颖,还是学生听得是否明白为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一节课的认同也是完全不同的,在生态课堂实施的今天,科学的课堂评价显得弥足珍贵。
一、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
1.评价往往以点带面
评价强调客观性、准确性,从测量学的角度看,主要注重信度及与信度有关的代表性。当今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也主要反映在指标体系上。
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往往不能够更科学而准确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合理的定论。
不如专家的评价,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一节课中呈现出来的教师教育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他们对学生的基础,以往的接受情况都不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的评价信息是单一的,有一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作为教师选取上公开课的班级大都选取班级好、纪律好、学生发言积极的班级来上,道理很简单,这样的班级上出的课堂效果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能够很到位地配合教师。
另外一种评价,同事之间、教师之间的评价,也往往会产生经验的冲突,往往教师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另外一个教师的上课,课堂评价中也一定会有个人因素占有很大比重,这样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评课也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再比如学生的评课,他们对教师有真很深的感情,往往也是带着自己的喜好去评价教师的课堂,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带有感彩,自我评价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
2.以一堂课的评价代替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们最怕的也许就是一节课定终身的状态了,这给教师们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并不是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参加评优课、和青年教师有比赛的,如此种种的赛课形式,其实更主要的都是集体的力量,一节课打磨无数次,即使得到一等奖、得到优秀又有多少的实际价值,课堂最看中的应该是学生和教师的现场处理能力。有的地方对于一些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评比倒是采取了非常可观的形式,所有教师一律不能用手机与外界联系,也不能上网,更不用课件,提前一点时间大家集中到一个教室自己备课,然后带着一支粉笔上讲台,这种评价相对来说就是客观公正的,一个教师的教学素养如何一看便知,这样评选出来的骨干教师也是令人敬佩的。
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特征
1.形成而非终结的
传统的课堂评价,更注重的是学生知识层面回答的准确与否,更注重结论性的,而忽略学生思维的过程,包括学生思维的品质等等,其实更有价值的课堂评价并不在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结论是否准确无误,更主要的是应该看学生在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是否有创新的思维,是否能够触类旁通,如果只看学生是否答对教师的问题,是否和教师想要的答案一样作为评价的标准,那么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意识在这种猜谜式的回答中消磨殆尽。而发展性课堂评价虽然也注意到学生答案的正确度,但更重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发展、推理与创新能力的显现。我们更要看到学生思考问题中自己的见解,他们自己的思维所占的比重,只有学生认真思考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他们的学习来说才是弥足珍贵的,长久这样的训练,他们自然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教师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珍珠鸟开始胆子渐渐大了。教师的本意是让孩子找出关键词语,如:“蹦”“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等,但学生的答案却是“然后”“先”之类。这些答案并非是教师提问的意图,此刻的教师仍要以肯定和鼓励的语言来评价孩子的回答。比如,可以说:“你真的很有勇气,找到了这些先后词语,能不能从一些动词中也找找看,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多元而非单一的
在教师的课堂评价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种并不科学的行为,将目光聚集到那几个好学生身上,要知道教育的着眼点不是单一的一个个体,而是教育的全体对象,不仅仅包括他们知识的接受情况,更包括他们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等的整体素质,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注意教学中课堂的容量和密度,更要注意关注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角落,并且从多元的角度来评价学生。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学生的独创思维等等都是我们评价的范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要注意不要用第一的一种方式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言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一句精神上的鼓励,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无穷力量。
有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整节课,教师的语言并不多,从提问中也看不出什么技巧,按照通常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打分,这堂课不会被评为优秀的课,然而,我们仔细来分析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活动特别多,整节课中,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特别的高,大胆地表现自己。如果从学生的实际收获来评课,不得不说,这是一节优秀的课。
例如:教师在全班评讲作文时,往往都会自己去评价学生作文写得好与不好的地方。光凭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孩子们都会听得乏,注意力也没有很集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一本作文放在投影上,由学生自己点评,再由其他同学点评。这样调动了全班其他孩子的积极性,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自然也会认真听,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
总之,构建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单一、机械的课堂教学评价,使评价更有利于师生素质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而且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必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林崇德.论心理学视野中教师培养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9(10)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1-262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
篇9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在高段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在阅读课文是懒洋洋的,教师提出问题也不愿主动参与回答,更多的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生字词的书写、课文的背诵,阅读过程中体验并不是很丰富。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如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阅读中,因学生没有深入阅读,很难体会一老一少的对话中的深刻含义。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为了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导入环节中,情境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以多媒体作为辅助,引导学生以话题、图片(或视频)欣赏、问题思考等多种方式而进入到阅读过程中。如《祖父的园子》的教学中,可采用话题方式,由学生说自己的园子而过渡到课文中的园子,初步感受园子的生机勃勃。其次,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形式上要多样化。如写景状物类(如珍珠鸟)课文的阅读,可在学生读之前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再配乐朗读。在读的方式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可选择默读,也可选择诵读,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能参与到读的活动中,在读中感知和体悟。当然,在读中教师也要注重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对字音、句子的朗读进行纠正和指导,要让学生能做到准确、流利地朗读。
二、培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高段学生已经学会了查字典,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故而在阅读教学中就需加强对学生预习习惯和质疑习惯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好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读课文,初步感知。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提出自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已经懂了的教师不讲”“学生还未懂的组织探究”的目的,促进课堂活动中讨论交流活动更加有效地展开。
就预习而言,一是要让学生在预习中解决不懂的生字词等问题。这一方面可让学生在读中勾画,也可采用课前作业形式帮助学生完成。二是要引导学生在初读中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如记叙类的课文要求学生在读后能疏通文义,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对于基础稍好的学生,不仅要其能口述内容,还要能用简介文字表述。在质疑方面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阅读情况,引导学生在导学案中把自己的问题整理出来。如《金色的鱼钩》中有的学生就对“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等句子产生了疑问并写在了导学案上。这样,教师通过导学案的检查,可更好地在探究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三、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互动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成分,在互动中,教师可借助引导语、问题等而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和探究活动,同时,针对学生的活动情况,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句子或内容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互动,首先,教师的引导语定要准确规范,即要学生读哪些句子,分析句子的好处,还是分析句子所体现的人物特点等都需要一一向学生说明。如《金色的鱼钩》中“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两鬓都斑白了”的引导,先问“这一句话是在写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学生交流后追问“表现了什么?”由此而引导学生在读句子中把握人物描写方法和作用。其次,若采用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问题要紧扣目标展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圆明园毁灭》中为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情感,问题设计可如“第二自然段用哪个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学生找到相关词语)“圆明园为什么会举世闻名?写圆明园的建筑景观一共用了多少个‘有’?”(学生找到书中概括的一句话,数“有”并朗读体会景观的美与多。)“如果作者要把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物写出来,还要用多少个‘有’?”学生思考,教师播放圆明园景色课件,由此而促进学生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拓展阅读渠道,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在以往的小学高段阅读阅读教学中,阅读的拓展方式较为单调,多是以书面练习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效果不错,但却不利于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体验。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强调语文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为此,在高段的阅读教学中就需拓宽阅读体验渠道,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更好地感悟课文。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语文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课件应用越来越普及。如何合理利用教育新技术,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切实探索。
1 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而课前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预习”这一环抓得好,就能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1 了解背景,收集资料
每篇课文的体裁、内容、背景都不相同,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有些是学生从未听闻过、有些是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有些是深奥难懂的古诗词等,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这一课时,由于课文所描绘的景物、人事、风俗都是远离学生生活,是学生从未听闻过的,对于“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样的描述是非常有兴趣的,于是就引导他们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北大荒的历史、风俗人情、自然风光、丰富资源等。课文还没学习,学生对“草塘”的写作背景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达到了未学其文、先爱三分的效果,有助于学习课文时对文本进行细致深入的理解。
1.2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古人所提倡的“书读百遍”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是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在研读时,切不可浅尝辄止,应仔细阅读,深入体味,阅读中遇到的难字生词可查工具书或上网查找。
1.3 提出疑问,上网查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疑问,可以记录下来上网查询,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的可以对关键词调整、增补,直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例如在预习《自然之道》时学生提出:为什么幼龟会出来“侦探”?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又如在预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学生想要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危害?应该怎样防范?……他们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可以得到不同的资料,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获得了许多课外知识。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准备不仅改进了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预习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都有较大提高,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方法。
2 发挥整合效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语文课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优化整体教学效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创新的认知。
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源动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音乐、图片和影像等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西风胡杨》这一课文章篇幅较长,含意较深,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讲到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这几个特点时,我适时的播放配音影像资料:烈烈西风中胡杨与沙子为伴,与狂风做友。他用自己粗壮的身体,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沙,虽然斑斑盐碱深入骨髓,即使滚滚黄沙铺天盖地,可他就像一道坚忍不拔的屏障站在沙漠的前方。胡杨孕育了整个西域的文明,可拓荒与战争却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使之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看完了这些影像资料教室里异常安静,学生们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轻轻地问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有的学生觉得凄凉、悲伤;有的学生是感动,认为胡杨是伟大的,值得赞美的;有的学生甚至情绪高昂地批判那些破坏者……我对他们的感受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引导学生去课文中找找作者的心情再来回味自己的感受有和作者感情相通的没有,激起了要爱护胡杨,善待胡杨,保护环境的情感。信息技术就是这样以其图文声并茂的优点,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2 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化静为动的特点是其他任何教学设备所没有的。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段段清”,以及以“训练点”为中心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排疑解难。如《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对于从未见过的孩子来说,也是很难想象为什么明明只是一棵树却说成是“鸟的天堂”。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 “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榕树的繁茂和姿态的独特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色,学生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说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3 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原来认知不平衡的参与者通过互动与沟通能更有效地向外扩展认知,而且通过不断地探索与修正,甚至会重组原来存在的不完善的认知架构。因此,我总是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就提出的问题与他人进行广泛讨论,共同的探讨,开展协作学习。如果学生各自在家里可在网上通过BBS、网上家园、QQ群、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同学、老师、陌生学习伙伴甚至专家实现对话、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知识。
3 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主题拓展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谓主题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为课外阅读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技术便捷的检索功能,可以让学生进行快速的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有助于高效阅读。例如在学习完《老人与海鸥》一课后,吴庆恒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完课了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感言。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趁热打铁来一次“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阅读研究,请同学们回家后在百度中录入“人与动物的故事”之类的关键词,看你能了解到哪些有趣的故事。结果第二天,学生带来了一个盲人与狗的感人故事、犹太女孩与狼的一段不解之缘、巨蛇引路救妇女、大象嚎哭救游客、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以及《珍珠鸟》、《小狗儿与大画家》、《我和狮子爱尔莎》、《可爱的小鸟》等等。阅读这些感人的故事,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有很深厚的感情,动物有时也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学会了与动物和谐相处。比如教学《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一课,在学生品读了他们变化多端的打斗,感受到紧张、精彩、神勇、刺激后借机拓展:孙悟空在《西游记》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痛快淋漓的故事,与二郎神的战斗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于是又让学生去搜索阅读有关孙悟空的故事,然后在QQ空间或是博客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受。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开展一个“孙悟空专题研究阅读”交流会,使孙悟空在学生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发挥学生阅读自觉能动性。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借助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开展这样的主题拓展阅读,从而真正达到“扎根课内,拓展课外,大量阅读”的目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我们看到了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优化了整体教学效果。相信只要善加利用,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10195)”之子课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子课题批准号DCA110195-19403)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