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文天祥传范文

时间:2023-03-20 14:3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宋史文天祥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参较文学,多元联系

在组织学生进行参较式阅读的过程中,首先可以用来参照比较的自然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可以将有一定联系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以某一个点作为突破口,组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文本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劝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较阅读其他和“学习”这个主题有关的文学作品,例如《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师说》《伤仲永》等都是很好的参较读物。在参较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文本中的语法现象,如对比并说出“余幼时即嗜学”和“蒙乃始就学”中的“学”用法或意思是否相同。还可以从文本的主题入手,让学生尝试分析一下宋濂、吕蒙这两个人对于学习的态度,说说他们的成功对自己来说是否有什么启发。又或者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而又是什么使得吕蒙不愿意学习,说说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是什么。让学生分析学习要想获得好成绩的话,除了《劝学》中所说的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以外,还有哪些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这样的多元参较之中,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启迪,掌握的内容也更为全面。

参较其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从很多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联系,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除了可以从文本的主题、思想等其他的方面入手进行对比,还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的文本有哪些相同的文言文句式、语法特点等。在阅读中参较文学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更完整的文学框架。

二、参较美学,升华情感

在参较式阅读中,不仅可以参照文学类作品,还可以参照其他不同的学科,例如美学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美学体验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超时空、超领域的提升。

《致橡树》是舒婷的著名诗篇,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于中庸美学的思想,让他们尝试分析在文本中有哪些句子着重体现了中庸美学的思想。在参考阅读了介绍中庸美学的文本之后,学生可以理解中庸是儒学的重要范畴,可以用“不偏不倚”来概括其最基本的意思,而运用到美学上,讲究的则是一个“度”,例如可以运用“黄金分割”来展示普遍的美。这时候再让学生尝试阅读《致橡树》,则能让他们对文本带有中庸美学特点的话语方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例如这首诗歌突破了诗歌体裁的限制,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情感,巧妙地运用了抒情的语言,避免了铿锵有力的战斗性话语。她将情感进行净化,小心翼翼地使用了“橡树、凌霄花”等与众不同的意象,使得整首诗歌更符合公共话语的道德要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庸美学的特点。通过参较美学的方式来阅读诗歌,学生所读到的不仅仅是一堆晦涩的词汇和朦胧的意象,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和作者进行情感互动,体会其创作初衷。

教师可以将能够激发相同美学体验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品读,也可以在学生品读某文本的时候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美学理论,帮助学生从另一个层面感悟文本。

三、参较史学,深化思维

文史不分家,在组织学生进行参较式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也可以让他们参考历史方面的著作。尤其是对于一些时代感较强的作品,让学生阅读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尝试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这对学生深入思索文本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

以《〈指南录〉后序》为例子,要想让学生理解文天祥为了家邦不怕牺牲的精神,让他们在敬佩民族英雄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除了要让他们熟读文本以外,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参较式阅读的方法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可以让他们对比阅读《〈指南录〉后序》和《宋史文天祥传》。《宋史》并非宋人所撰写,乃是元人脱脱、阿鲁图等人所编著的,但是他们在《宋史》中也给了文天祥很高的评价。在参较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从两篇文本之中分别找出能够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句子,以此来感受文天祥的气节。如在《宋史・文天祥传》中有“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这样的句子,它很好地展现了文天祥“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结合两篇文本中的内容来说一说要如何全面而合理地评价文天祥这人物,尝试谈谈文天祥这个人物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这样参较史学能让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化思维,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

篇2

蛇口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史料记载,331年(东晋时),蛇口属于设置在南头的东官郡管辖。关于蛇口古村落的形成,传说与南宋的覆灭有关。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后,小皇帝赵显及其皇族宗室都被押往元大都。然而,就在元军攻陷临安前夕,有先见之明的皇太后为延续皇室血脉,命近臣护送两位年幼的皇子赵昰、赵昺逃离临安。这个逃亡的小朝廷一路南迁,直至南海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一带。南迁途中,不甘作亡国奴的臣民不断汇集而来,这个流亡的小朝廷最后集合士卒20余万人,逃无可逃后在崖山附近与元军决一死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加之主帅指挥失误,丧失战机,忠心耿耿的大臣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的小皇帝跳进茫茫大海,南宋彻底灭亡,那些幸存的南迁军民便散落于这个偏远的南方一隅,后形成蛇口古村落。

宋末帝魂归蛇口

宋末帝赵昺(1271~1279年)曾被封为信王、广王、卫王,是南宋第9代皇帝,也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宋端宗病死,群臣心灰意冷。南宋这个一直都在强悍的元军压境下奄奄一息的朝廷,终于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这时,大臣陆秀夫说:“古人有靠一旅一城而中兴天下的,如今我们百官皆备,又有精兵数万,皇子还在,为什么不能拥立卫王而恢复大宋的万里江山呢?”于是,大臣们就拥立年仅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是为宋末帝。

1279年,南宋幼帝的小朝廷一路南下,最终逃到大陆的最南端,即今广东南海沿岸。忽必烈命南宋降将张弘范率领水陆精兵进攻崖山。南宋三军统率张世杰决定孤注一掷,命全部人马弃岸登舟,并用铁索将战船连接起来一字排开,皇帝的坐船居于中间,文武大臣各在两侧。元军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连攻数日不下。张弘范让已经被俘的文天祥写信招降,文天祥断然拒绝,并写下了这首留芳千古的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军最后封锁了海湾,断绝宋军汲水和砍柴的道路,宋军渐渐粮草不足,战斗力大为减弱。元军趁机进攻,由于宋军将所有战船绑在一起,元军登船如履平地,宋军很快全军覆没。陆秀夫先是仗剑逼迫自己的妻子儿女投海自尽,然后自己背起幼帝赵昺纵身入海,自杀殉国。崖山海战历时22天,南宋最终灭亡。《宋史》记载,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于海上。陆秀夫的尸体被百姓寻得后安葬起来,而小皇帝的尸体则为元军找到,身上还挂着一个玉玺。元兵将玉玺摘下,将尸体抛回海中。张弘范确认这就是小皇帝赵昺,派人寻回尸体,然而尸体已下落不明。几天后,人们在蛇口的赤湾村近海一带发现了幼帝的尸体,虽然尸体已被海水泡得无法辨认,但身上的黄袍还在,亡了国的小皇帝被草草埋葬在附近山坡之上。

今天,在蛇口赤湾南山的半山腰处建有大宋祥庆少帝之陵,仅有一圆冢而已。自认为是皇帝后裔的赵姓后人多在此焚香祭祀,虽有寥落之感,但终是有迹可寻。沿山的路被命名为少帝陵路,这里也成为蛇口的一个历史见证。

妈祖护佑蛇口

在蛇口赤湾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天后古庙,为崇祀海神妈祖而建。

天后庙坐落于蛇口小南山麓,依山傍海。该庙始建于宋末,具有相当规模,明清两朝曾多次修葺,成为当时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庙宇。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船队远下西洋,赤湾天后宫就是其重要一站。据明天顺八年(1464年)翰林院学士判广州府事黄谏撰《新建赤湾天后庙后殿记》中记载:“三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远下西洋,船队行至珠江口南山附近遇险,请祷天后。天后显灵,救助郑和,郑和归朝,复命奏上,奉旨遣副帅张源整修赤湾天后庙。”赤湾妈祖庙成为沿海地区最大的妈祖庙。《宝安县志》记载:至民国年间,赤湾天后庙已有屋大小100间,计有山门、牌楼、月池、石桥、钟楼、鼓楼、前殿、正殿、后殿、偏殿、厢房、长廊、碑亭、角亭等建筑20余处,加上附属建筑、庙产及祀田,占地900亩,成为当时广东著名的大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的妈祖诞辰,大量本地沿海居民以及港澳台的信众都来到这里焚香祈福,祈求妈祖娘娘的护佑。

1995年蛇口赤湾的天后庙修葺一新并对外开放。1997年,南山天后博物馆成立,成为深圳市博物馆之一。

林则徐守卫蛇口

在蛇口半岛的鹰嘴山、“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要地上,一座古炮台挺立山头雄视伶仃洋。赤湾左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当时的福建提督杨琳调任广东巡抚,他发现蛇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便沿海修建炮台、驻防地等军事设施126处,其中炮台26处。蛇口赤湾原有左、右炮台,分东、西两面钳制赤湾港,现在仅有左炮台保存完好。炮台全高约3米,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有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地基,是当年驻防士兵的营房。炮台靠山面海,可以直视洋面。时,林则徐布防蛇口,曾重修赤湾炮台。站在炮台之上,整个赤湾半岛尽收眼底,地理位置极佳,当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伶仃洋上击败英军,左、右炮台功不可没。

篇3

龙虎山的确很美,碧水丹崖,宛若仙境。明镜秀美、婀娜多姿的芦溪河似一条玉带,将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巧妙地串联起来。登高远眺,只见山立水边,水绕山转,山水交融,相互映衬,恰似美轮美奂的水墨画,令人拍案叫绝。古代达官名流王安石、坡、曾巩、赵孟烦、徐霞客、文天祥、陆九渊等来到此地,都禁不住提笔赋诗或写游记、题刻,称颂美景,寄托情怀。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在观赏美景的同时,还应当对龙虎山特殊的地质地貌、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和难解的悬棺之谜有所了解。 世界丹霞地貌景观的典范 “亿载造化成绝迹,龙虎丹霞惊天下”。2007年n月,从马来西亚兰卡威传出喜讯:“中国江西的龙虎山被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江西省继庐山之后第二个获得世界地质公园这一称号的景区。

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具有独特而稀有的地质地貌和珍奇秀丽的美学观赏价值。龙虎山独特而稀有之处在于:红色的石头,红色的山,远远望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将之称为丹霞。20世纪2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陈同达先生在对广东丹霞山以及华南地区红层山地作了深入研究之后,将这一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1992年,地质学家黄进等人,又将丹霞地貌的定义简化为“由红色砂砾岩形成的丹霞赤壁及其有关地貌”。

据科学考证,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它是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也就是从1.95亿年前直至今天逐渐演变形成的。红层是一种偏红色的陆相碎屑堆积。华南很多地区都是红层地带,这是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红层形成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下,主要由高价铁相对富集而成,一般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盆地中。红层物质组成的差距巨大,有洪积泥砾、短促河床砾石层、河床相砂砾、以泥质为主的湖盆相粉或淤泥质沉积等等。基于此差异性及成岩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和隆起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在同一套红色岩系中上下的颜色会有较大的差别,有时会有含有多层的非红色夹层。但只要总体色调呈现偏红色,即可认为是红层地区。

龙虎山在远古时代是一片红层沉积的内陆盆地,后来盆地抬升,在抬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今天这种样子。创造这种地貌的最主要的“工程师”是流水,其次是风和重力。流水通过下切和侧蚀作用,蚀去坡面上的风化物质,还在坡脚掏出水平洞穴,使上层履岩地悬空,为重力崩塌提供了可能。风对暴露的红层坡面进行经常性的破坏,尤其在陡崖坡上,风的作用比流水的作用还要大。在这3种相互不断的因素作用下,丹霞地貌总体上呈现出“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

从丹霞地貌成因类型的角度来说,龙虎山地貌可以归纳为5类:1、水流冲刷型,其景观代表是一线天、陡崖、嶂谷等;2、崩塌残余型,以象鼻山、仙桃石为典型代表;3、崩塌堆积型,以莲花石、玉梳石为典型代表;4、溶蚀风化型,以丹勺岩、仙女岩、仙人足迹为典型代表;5、溶蚀风化崩塌型,以仙姑庵最为典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龙虎山装点得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中国道教正一(天师)道的发祥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虎山有名,主要原因在于世代不绝的道家传承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开篇讲的就是龙虎山的事:奉北宋天子仁宗之命,太尉洪信于仁宗嘉祜三年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他在山上先是受到猛虎和大蛇的惊吓,后来一个牧童告诉他天师已知事由并已经乘鹤驾云去也。这个牧童正是张天师。次日游山时,洪太尉在上清宫的“伏魔之殿”中,命人放倒凿有“遇洪而开”的大字石碑,掀开大青石板,放出了压在里面的36员天罡星和72座地煞星,从而酿就了祸胎。

这个故事当然是艺术的想象与虚构,但是,书中说的龙虎山正是此山,张天师也确有其人。他是何许人也?略知道教的人也许会这样回答:他是汉朝五斗米道的创立者张道陵。不错,张道陵是个张天师,还是龙虎山的“祖天师”,但他不是《水浒传》里说的那个张天师。

张道陵是汉朝名臣张良之后,他未继承祖业出官任仕,却于汉朝末年来到云锦山精思修道,炼九天神丹。丹成“有青龙白虎驯绕其上”,龙虎山故有现名。张道陵在龙虎山先后获“黄帝九鼎丹书”和“太清丹经”,撰《老子想尔注》,创立了正一(天师)道(因后来规定凡入道者须交五斗米,遂被人称作“五斗米道”),为该道第一代天师。其后,他在四川青城山建立了正规的教团组织,在唐僖宗时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

正一(天师)道第四代天师张盛在张道陵炼丹处建起祠庙(即后来的正一观),又在附近建了传篆坛,尊张道陵为掌教“正一天师”,并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遇三元日(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登坛传篆,以授四方学道之士,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的正一(天师)道龙虎宗。从此,正一(天师)道龙虎宗在龙虎山扎下根来,代代相传。 笔者查录宋史和道家资料,认为《水浒传》中说的那个张天师最有可能是龙虎山第26代天师张嗣宗。《汉天师世家》中记:“至和二年(1055年)已末,宋仁宗召阙”,并授张嗣宗“虚白先生”的封号。这正是宋仁宗在位的年代。宋仁宗是宋朝的一位有为皇帝,他在位41年间(1023~1063年),曾召见过龙虎山的3位天师,他们是第25代张乾曜、26代张嗣宗、27代张象中。《水浒传》说的宋“仁宗嘉祜三年”是1058年,与“至和二年(1055年)”只差3年。3年中,宋仁宗召见张嗣宗1~2次,都是可能的。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自汉朝末年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到民国时期第63代天师张恩溥止,奕世沿守1800余年,代代天师均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有的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龙虎山因千年积淀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成为名扬海外的道教名山。

中国南方古人悬棺葬式的代表地

凡到龙虎山旅游的人一定会看到惊险刺激的悬棺表演。

悬棺葬在我国南方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

等省均有发现,龙虎山悬棺数量之多、位置之险、造型之奇特为举世罕见。在离地20米以上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的天然洞穴中,安放着202座悬棺墓,里面随葬品丰富,科学研究价值巨大。这些棺木几乎都是由一根根木头制成的,把一根大木掏空,像独木舟一样。人们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可隐约望见藏棺洞口或半个棺木,或钉木桩,或封木板,神秘的感觉油然而生。

考古学家考证,这是距今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群,且是流行于中国长江以南许多省区以及台湾和一些太平洋岛屿的悬葬的起源。那么,在百米悬崖绝壁之上;古人是用什么办法将棺木放进洞穴中的昵?

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大概是南朝人顾野王。他称搁置悬棺的崖洞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墓葬之处。神仙能够腾云驾雾,悬空置棺当然不难。但神仙只是幻想中的产物,并且长生不老,怎么需要棺材呢?

唐代张篱《朝野佥载》中记有古人在临江高山半山腰间开凿石穴安葬死者的情形,办法是从山顶上放绳索把棺木吊下来。采用“自山上悬索下枢”的方法不是不可能,但这种方法必须要有掌握传统技艺的人先攀援到后山顶,而有些后山,至今人们也无法攀上去。2600年前的古人怎么可能拥有足以吊起数百千克重量的绳索呢?

清代许瓒曾《东还纪程》记载了一种与从山顶上吊下棺木正好相反的办法:即利用水位抬高,以船载棺而将之运进预先看好的天然洞穴或人工凿成的崖窦里,等水位降低后,便有了石壁悬棺下临绝壑的奇特景观。我们从龙虎山地貌变化的角度,可以看出其可能性。龙虎山就是盆地抬升流水切割等作用的结果,数百上千年前没准芦溪河的水位要比现在高出20米以上。然而,现在不可能找到2600年前芦溪河水位的数据。

也有人参照菲律宾巴拉望岛古代居民安葬瓮棺的办法,提出另一种设想:依靠绳索、长梯之类的攀缘工具,将包裹尸骸的麻袋及板材、殉葬物品和必要的制棺工具等,一一借单个人力运送到事先选定的洞穴中,然后现场制棺成殓并予安葬。然而这又与事实不符,龙虎山悬棺棺具多用巨木刳割挖空而成,木料又多为沉重的楠木,不是破开的板材。

对于古越人为何要将先人安放在洞穴之中的问题,也是议论纷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有人认为古越人及其后裔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他们把高山险峰作为神灵居所或通天之路,悬棺葬是他们顶礼膜拜的表达方式。有人认为悬棺葬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那些习惯水上生活并善于造船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魂灵仍将与自己家人及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