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术数范文
时间:2023-03-20 06:1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易经术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京剧音乐创作现状的认识新时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京剧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从1990年底举办“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至1994年底举办“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到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京剧艺术深厚的传统得到传承,新剧目的创作得以繁荣。仅这两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京剧院团每年新排剧目在百出以上,新剧目的创作数量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涌现了一些优秀剧目。这一创作繁荣局面,是建立在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创造力逐步加强的基础上的。其中,作为戏曲艺术“半壁江山”的音乐,在新剧目的创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是显著的。在一些新剧目的创作中,作曲家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借鉴和吸收民族民间音乐,拓宽了京剧音乐的表现手段;创造的一些新腔格、新板式、丰富了京剧的声腔;乐队中民族乐器、西洋乐器以及电声乐器的各种组合编制,拓展了京剧的伴奏形式。这些新剧目音乐创作的实践与探索是可圈可点的。但是,由于戏曲音乐在戏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创新发展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一个剧目乃至整个剧种的艺术风貌。因此,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与会者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近十多年来,新剧目创作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却始终处在量变之中。中国京剧院著名作曲家张建民认为,这些年来,京剧艺术尽管有一些革新创造,但并未达到质的飞跃,还缺乏能代表这个时代,并且有脍炙人口的唱段可流传的经典剧目。不少专家认为,当前京剧音乐创作的基本倾向是偏于保守,作品面貌显得陈旧,缺乏深刻有力、并且可以构成剧种建设“有效积累”的艺术创造。对于这种现状,戏曲音乐理论家、江苏省剧目工作室主任汪人元指出,这种保守,既有观念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创造性的实力不足。一方面我们对优秀传统的认识、继承不足,更多则是匆忙之中得失与成败参半的创作呈现;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失去了
五、六十年代曾经有过的、对戏曲音乐事业的大量投入,今天创作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与事业发展之间的距离一直是在不断扩大。如果说“”中曾把改革创新弄到了不改就是不革命的荒谬地步的话,那么七十年代末我们却又有过越老越正统的时期;八十年代现代艺术思潮的裹挟中,戏曲再度出现各类满怀激情却步履蹒跚的探索创新;而九十年代首届京剧节以来,主要的倾向则似乎又回到了保守。上海京剧院艺术总监黎中诚感到,在艺术上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也会延缓京剧音乐创新的步伐。如有种观点认为,观众的眼睛是求新的,耳朵是守旧的。因此,由于创新的艰难和认识上的偏颇,作曲家也觉得莫如保守一点来得更加稳妥。所以,我们常常在有些新剧目中可以听到,唱腔写作仍采用简便的套腔方法,人物缺乏鲜明的音乐个性和特定的时代感;乐队编配和写作中,色彩变化单一,织体运用与唱腔旋律格格不入,甚至于大乐队齐奏。这些在京剧音乐几十年的创作中曾经规避过的做法,又回到了今天的京剧舞台上。与会专家认为,正确地认识当前京剧音乐的创作现状,针对创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于促进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二、戏曲音乐的地位及其创作规律的再认识“以歌舞演故事”是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而音乐又可视为戏曲艺术的灵魂。因为从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说,无论是其剧本结构、舞台表演,还是剧种风格,无不融会在音乐之中。因此,音乐成为了戏曲中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不少代表认为,在戏曲艺术的创作发展中,人们常会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其实,这只是针对一个剧目而言的。而对于一个戏曲剧种而言,决定它的艺术风貌及其水准,则基本是在于它的音乐。作曲家的劳动,是把人物内心情感、情绪外化成听觉形象,转换成一种与文学语言对应的音乐语言。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学本的思想内蕴,把握文学本所提供的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变化的节奏,把握戏剧情节发展中的规定情境。戏曲音乐创作中这种形象思维的创造,又必须以丰厚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为依托。音乐能否与戏曲文学和表演完美结合,并达到和谐统一,将直接影响一个剧目,乃至一个剧种艺术呈现的高低。基于此,有人更愿意将音乐创作归于一度创作。曾参与过《智取威虎山》、《龙江颂》音乐创作的沈利群以她切身的创作体会提出:音乐是戏曲的灵魂,音乐应该成为戏曲创作中的主导。她说,当年的创作首先是从音乐上突破的,抓住重点场次,重点唱段,通过立体创排,在排练中反复推敲,反复修改,这是符合戏曲艺术创作规律的。对于音乐在京剧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孙松林指出,能否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音乐是关键。他说,京剧音乐突出的问题是:能否写出精彩的唱段,既是京剧的,又是人物的。他说,这些年创作中虽然好听的唱腔不少,但能震撼人心的不多。能否真正打动观众,关键在于作曲家的情感体验和音乐形象思维是否把握得准,能否准确地传达出特定戏剧情境下人物内心的情感。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已充分认识到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和创作规律。艺术司戏剧处副处长尹晓东认为,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个剧本可能在作家的心中沉淀了许久,而一旦脱稿投排,则要求作曲家在短时间内拿出,没有给予作曲家较充裕的思考与创作时限,带来的后果是,作曲家仓促上阵,来不及深思熟虑和仔细推敲,作品的质量难免大打折扣;此外,在创作的必要投入上,作曲家常常受到诸如乐队编制不全、排练时间短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对于演唱者和乐队的体现,更谈不上精雕细磨。这种不该发生的、严重违背艺术规律的现象有较大的普遍性,其中既有体制上的弊端,也有认识上的误区,这对与艺术的创新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与会者还从京剧独特的审美取向加以分析,认为有许多戏虽然已绝迹于舞台,但其中的精彩唱段仍是脍炙人口。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音乐在戏曲中的特殊地位,很好地把握这一艺术规律。
三、科学和理性地总结“样板戏”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回顾上个世纪50~60年代直至“样板戏”的音乐创作实践,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是京剧音乐创作由民间性向专业性逐步转变的时期。新文艺工作者的加盟,现代作曲技法的引进,极大地推动了京剧音乐表现方式的革新与创造,把古老京剧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比如:以塑造人物为音乐形象的出发点,追求音乐节奏与整体舞台节奏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物唱腔的性格化;体现音乐的时代感。这种种着力于音乐创作中带有根本性的突破,促进了戏曲中音乐性与戏剧性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拓展了京剧音乐表现现代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如主题动机、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现代作曲技法的成功运用,中西混编乐队配制的音响效果所产生的听觉冲击力和强烈的震撼力;极富艺术创造力的前奏曲、幕间曲等器乐曲的写作;乐队在音色、音区、音域上的对比,多声部和声织体的立体呈现等诸多方面艺术表现力的拓展,都是全新的创造。这些创造使古老的京剧达到了一次艺术上质的飞跃,“样板戏”音乐创作成就对于京剧音乐的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样板戏”与“”政治的联系,致使很多人至今对“样板戏”的艺术问题讳莫如深。沈利群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大家,“样板戏”是众多音乐工作者集体创作的结晶。对此汪人元也指出,不要回避对“样板戏”的研究,以往的创作经验、教训,应成为今天创作的重要基石。“样板戏”辩证地认识“戏”与“曲”的关系;改变了传统戏曲中声乐与器乐极度不平衡的状态;重新解决现代戏中唱、念统一的问题;整体剧种风格的把握同作品个性化的追求等,这些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今天的创作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与此同时,对“样板戏”时期集中优秀人才集体攻关的创作方式,我们也不断然拒绝。透过科学、理性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到,“样板戏”音乐的创作方法对于今天的创作实践,仍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和吸收。但是,在认真总结“样板戏”音乐创作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局限性和不足。“样板戏”中为表现人物形象的“高大全”,不少唱腔一味走高音,难度太大的大段唱腔不易在群众中流传。天津京剧院作曲家李凤阁认为,京剧现代戏音乐创作有几种模式:时代色彩音调贯穿;人物主题音调提炼与贯穿。到底用传统的“流派”唱腔贯穿,还是用人物主题音调贯穿,如何选择,其实还有多种方式可以尝试,要因题材和内容而定。不少代表还强调,我们对“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当前更应注重适应当代观众审美心理的需求。“样板戏”创作经验值得借鉴,但它又不是唯一的模式,我们不能拘囿于一种创作模式。
四、遵循传统应与创新发展并举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传统是一代又一代人创新成果的汇聚,今天的创新也将凝聚成明天的传统。京剧艺术传统应包括整个发展历程中各阶段艺术实践的成功经验,既有老传统也有新传统。京剧音乐的发展正是在遵循旧传统与创造新传统中,不断赓续、递进,追随时代前进,永不消歇。关于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话题,作曲家们的发言似乎更带有可操作性。曾参加京剧《智取威虎山》、《曹操与杨修》等剧目音乐创作的上海京剧院作曲高一鸣,从多年创作实践中悟出,我们恰恰是对传统认识不足,往往在还不了解时轻易否定或扔掉了传统中最宝贵的东西。参与过京剧《沙家浜》作曲并在近几年有新作的北京京剧院作曲家陆松龄,对继承与创新更有切身体会。他认为,京剧唱腔写作中,抒情的运腔大有可创新的余地。既要遵循规律依字行腔,又可在文学句逗与音乐句逗间求得变化的统一。多年来作曲家因拘于依字行腔,对一些板式尾腔只在唱法上略有出新,少有旋律上大的发展。他还指出,新编剧目与传统戏音乐风格的截然不同,在于它们的唱词语言不同。相应的音乐语言、节奏,也要适应时代语言、节奏的要求去突破。要打破旧框框,大胆吸收同时代其它艺术品种的精华,来充实本剧种的音乐。但吸收外来因素时,又要时刻把握住本剧种的音乐特色。南京市京剧团作曲家《胭脂河》的作曲续正泰认为,京剧传统戏程式如板式、落音、调式等基本形态较固定,而许多新创剧目的唱词已打破格律,音乐创作中就会有很大的自由度。作曲者不必严守上下句、落音等传统格律。北京市京剧院朱绍玉是一位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作曲家,他认为:戏曲音乐的发展,应随着时代审美心理而变化。近年来黄梅戏、越剧这些地方剧种广受欢迎,表明了时代的审美需求。京剧创作剧目中不能没有实验性的、更能让年轻人接受的剧目,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要研究观众心理,京剧的发展,不能拒绝青年观众。江苏省京剧院作曲家汪人立指出,每一件成功的京剧音乐作品都可以让你看到,它是在传统的光华中闪烁的一个亮点。成功的戏曲音乐作品必然是新与老的对立统一体。老,即传统剧种风格和传统神韵的根;新,即作品所体现的人物性格、情感和时代气息。新与老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戏曲音乐作品独特的个性和品格。新与老的结合中“度”的把握,是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但好作品必定具有新意。研讨会上,著名编剧邹忆青,著名导演李学忠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于京剧音乐如何继承和创新发表了看法。戴英禄指出,对于艺术表演团体首要任务是创作,对于创作来说首要的是创新。有很多老艺术家在创新方面也是很超前的。如大家都知道的,关肃霜先生在《黛诺》中的那段[南梆子],糅进了少数民族民歌音调,就是创新的范例。《红灯记》作曲也吸收了方方面面创作力量,所谱写的唱段及整出戏都是不断打磨、多方积累,最后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样板戏”以后创新并没有停顿。现代戏如《蝶恋花》、《骆驼祥子》、《华子良》等都是成功的作品。研讨会还邀请了从事西洋音乐和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他们从京剧音乐如何与西洋音乐和民族音乐相互借鉴吸收发表了意见。曾以戏曲音乐为素材创作过不少民族器乐曲的吴华认为,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是从传统戏曲音乐过渡到现代戏曲音乐的重要时期。现代音乐作曲手法的引进,使这一时期的戏曲作品面貌一新。60年代后期创作的交响音乐《沙家浜》、钢琴伴奏《红灯记》等大型音乐作品,都应属于现代戏曲音乐。近年来,戏歌的出现和京胡等戏曲器乐独奏音乐会的出现,表现了现代戏曲音乐创作活动的多方位发展的态势。戏曲音乐走向音乐厅和广播电视等多重空间,让人们看到中国戏曲中潜藏的丰厚音乐资源。东方歌舞团作曲家赵石军,近年为京剧音乐交响化做过不少探索,他认为,京剧音乐创作可以有多种思维,可在调式交替、调性暂离等多种探索中开拓思路,并在建立立体思维的同时,尝试京剧音乐创作的多种可能性。
五、培养人才与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对于京剧创作人才来说,编剧、导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虽然都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但音乐创作人才的短缺显得更加严峻。
篇2
无独有偶,最近有关中国城市公共雕塑的新闻也纷纷频现,先有乌鲁木齐市三屯碑巴哈尔路的花堆雕塑“飞天”引起巨大争议,仅12天后被悄然拆除。后有湖北襄阳市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襄阳大战”为原型,拟斥资百万在小北门广场建“射雕情侣”雕像引狂贬;而郑州地标性建筑“中原福塔”的“小猪雕像”被网友斥为“流氓猪”。桂林“扶老”雕塑、重庆永州章子怡雕塑、北大“”雕塑、山西大同“二B青年”雕塑等等都遭到了网友们的质疑。在这次搜狐的候选榜单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镇江、襄阳等地的一些公共雕塑都毫无客气地出现在网络上。网民的咒骂声,质疑声、赞扬声不绝于耳。各种对于城市公共雕塑的关注和责备成为一种舆论势力把本来在城市中独占风景和空间但又有强差人意的城市公共雕塑混乱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网民和专业人士、艺术家攻击和调侃的对象。
从网页上的这些雕塑的参考图片来看,尽管公众对雕塑艺术的解读和理解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以“平常心”观之大部分上榜的公共雕塑丑比美要更显而易见。这里与我们多年的国民素质教育和对现代艺术的认识有极大的关系。
作为本次活动的媒体重要协办方《世界艺术》杂志认为:城市公共雕塑的出现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但在城市雕塑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扭曲题材、形态丑陋的雕塑作品。在此背景下,搜狐文化、搜狐艺术频道发起中国城市雕塑评选。从城市文化、视觉审美、公共空间角度出发,评选出全国十大丑陋雕塑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一可以使大家认识到雕塑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我们对艺术特别是现代艺术的认识,以期引起大众对城市雕塑艺术的关注和再认识。其二既使在公布的雕塑作品中有政府和一些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但那是一个时代和历史的产物。作为公共艺术它的生命力和价值肯定是有局限性的。城市公共雕塑应该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其中,时代性和当代性是它最为重要的作品属性,如果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出现劣质的复古作品,那么它恰好是对城市审美和大众品位的亵渎。
从另个角度讲,城市公共雕塑是被限定的艺术形式,其创作工程必须是复杂的长期的。它的建造首先要需要政府规划、财政部门及社会、历史等专家的统筹、策划,形成计划才可以实施。但艺术家必须是独立的,主要体现在作品艺术性和创作思维及独特性上的。如果雕塑家不能发挥自主创作,有了创作方案还需政府核查、点头同意。这是严重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事。漫步欧洲许多国家的街头,他们的许多雕塑作品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而建造的设计、审批和施工都是有非常严格的程序和有艺术家主导的施工计划。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设计、施工才建造的,多年后才得到公众的认可的。而我们现在许多雕塑作品大多是“”的产物。外行领导审批,仓促建造所暴露出的问题实在难以说情。城市雕塑与公众审美的背离,总与所谓的“长官意志”产生纠葛,与公众意识的缺失不无关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流氓猪”、和“飞天女神“能登上人流熙攘的广场进入公众视野的原因。从“孝顺猪”到“流氓猪”,这些本应带给大众美的享受的公共雕塑,结果变成了公共“审丑”,艺术变成了“马术“了,成为了为施政者拍马屁或为施工单位牟取暴利的“道具”。这也给城市公共雕塑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篇3
乙方: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本着诚实信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本协议,以供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经销区域
1.甲方授权乙方为________在___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___经销商;
2.乙方必须首选________产品作为向客户宣传及推荐使用的产品,并不得销售其他厂家类似产品,不得销售假冒________产品,否则甲方有权取消乙方___________经销权,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乙方不得跨区域销售,否则甲方视情节轻重有权对乙方采取:书面警告、停止供货、取消经销权、终止经销协议等措施。以上措施没有先后顺序,可以直接使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并用。跨区域货物的销售额不计乙方任务额,且销售额归所跨区域经销商所有。
二、经销价格及任务
1.________________,人民币___________元/瓶。如因成本等原因发生价格调整,甲方应提前十五日书面通知乙方执行。
2.销售任务:在协议期内,乙方需销售甲方的产品共___________瓶(赠品不计任务额)任务分解如下:________________
三、经销期限
1.自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在协议期内,如乙方连续三个月未能完成销售任务或累计三个月未能完成总任务额的70%,则甲方有权另选经销商,乙方的_____经销权自行解除。
3.在协议期内乙方能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可享有优先续约权。
四、付款方式
款到发货(现金、支票或电汇)
五、交货数量、规格及交货方式与期限
1.交货数:以乙方向甲方提供的加盖业务专用章并经签字的有效书面定货单为准。
2.交货方式:甲方在收到乙方定货单所列货物的全款的五个工作日内,负责将乙方所订货物交运输部门办好托运手续(特制、订制及另有约定交货期的除外)。产品到乙方法定经营场所所在地市,到岸后费用由乙方承担,并传真托运单给乙方。如乙方需要使用其它运输方式(如中铁快运、航空运输、特快专递等快运方式)甲方可代办,但费用由乙方承担。
3.对批量较大的定货(超出分解任务计划部分)乙方应提前通知甲方以便甲方及时组织生产并供货。
4.乙方在甲方发出货物的六天内(以托运单日期为准)如未收到货物的,应立即向甲方联系追查。若在甲方发货之日起十天内,乙方没有向甲方提出货物未到异议,则视为乙方收齐甲方所发货物数量、规格并验收合格完毕。
六、质量标准与验收
1.质量标准:甲方供给乙方的产品质量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并向乙方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验收:乙方收货时须对货物进行验收。如乙方收货时发现货损、货差等问题,应及时与运输部门办理好有关确认手续,并及时反馈给甲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如甲方产品有质量问题,乙方需在收货之日起三天内书面告知甲方。
七、售后服务
1.乙方应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如客户提出甲方产品有质量问题要求退换,经查实确属产品质量问题的,乙方应先予客户退换。甲方实行包修、包换、包退。
2.若乙方滞销产品要求退换货的(特制、定制品甲方不接受退换),退换货量不得超过该批进货量的5%,且产品包装完好无损,产品应整件退换,经甲方同意予以更换等值产品,但乙方需承担来回运输费用及扣除10%退货金额作为甲方包装、人工费用。超出退换货标准的由双方协商处理,乙方除需承担来回运费外,最少扣除15%退换值作为甲方损失的补偿。
3.乙方由于经销期满或双方中途终止协议,乙方退货,货值按进货价80%计算,并开具退货等值发票给甲方,无票的只能按进货价的60%计算,并由乙方承担退货费用(含运杂费)
八、市场推广及广告
1.甲方负责全国性的广告宣传和推广,并有义务协助乙方策划及市场推广。在甲方实施推介活动时,乙方应予以配合。
2.合作期内乙方必须维护甲方的企业形象,宣传和提高甲方产品的知名度,乙方要严格按甲方要求进行品牌宣传活动。
3.乙方在进行区域性广告宣传时须知会甲方,广告制作应接受甲方指导,乙方在制作或代为甲方制作用于甲方产品销售相关广告资料时,须取得甲方书面确认。如乙方提出可行性的区域性宣传方案需甲方承担费用的,费用分担及实施办法由双方另行协商。
4.甲方根据乙方实际进货额按比例配备相关广告、宣传、促销用品。
5.乙方应从协议签定之日起叁个月内,在所辖区域内建立____个以上的分销商(点),且每个分销商(点)必须具备符合甲方要求的展示区,且在经营过程中必须督导分销商(点)维护其形象。
九、违约责任
1.甲方无正当理由不能按期交货,延期一周以上,每延期一周应偿付乙方不能交货部分货款的2%违约金,偿付总额不能超过6%。
2.如乙方违反本协议跨区域销售,一经查实,乙方向甲方偿付跨区域销售总额8%-100%的违约金,以补偿受侵害区域的经销商。
3.若乙方违反本协议中任一条款,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十、双方约定
1.甲方不允许甲方人员向乙方借款、借物,如发生上述情况乙方应予以拒绝,否则乙方自行承担造成的一切后果。
2.其它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纠纷的解决
1.双方协商解决,可另行签定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协商不成,则由北京市仲裁委员会或法院解决。除仲裁书或判决书另有规定的外,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十二、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法人代表:____________
委托代表:____________委托代表:__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_____开户行:______________
篇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其中,幼儿的美术实践是幼儿艺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3~6岁幼儿的美术实践是重技能还是重表达、重传授还是重经验等争论一直存在,虽然在《指南》的指导下,大家在观念上有所更新,但专家的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操作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及不同幼儿园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我园充分借鉴了“艺术即经验”的美学思想,逐步摒弃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机械化和功利化,树立大美育的教育观点,帮助幼儿建构完整的经验,保护和发展幼儿自身美术实践的完整性、自主性,促进幼儿艺术素质的发展。
一、从生活经验到审美经验――幼儿美术实践的基础
经验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经历、是行动、是过程,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的颠覆。杜威的经验概念是伴随着交互作用的过程不断生成的,它是动态的、发展的。
一个经验就是个体一次完整的生活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生活经验逐渐清晰,在得到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时,生活经验就逐渐演变为审美经验。幼儿的美术实践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幼儿园、家庭都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进而转化为审美经验。
1.丰富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生活经验
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和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丰富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教学,孩子们在这里吃、喝、拉、撒、睡、玩、交往、探究,在这里与成人互动,与同伴争执或合作,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真实地体验各种情感,解决实际的问题,逐步地学会与自己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周围的世界、积累各种有益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都为幼儿真切地用美术的形式去表达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素材。
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教科书。孩子们的感情、乐趣,都体现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同样他们也可以用形式多样的美术实践去描写身边的生活:去表现身边熟悉的人物;去描述有意思的事件;去关注身边的一盆花、一棵树、一尾鱼;去根据这些生活经验张开想象的翅膀。
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有序的、有乐趣的、有价值的一日生活,让幼儿不断丰富、累积自己的生活经验。
2.幼儿园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变得会观察、会表征
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我们知道有一百种世界等待着孩子去发掘、去创造、去梦想,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工作与游戏、真实与幻想、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由与梦想中走进方案教学主题。
我园的主题探究活动源自方案教学,强调孩子在深入的探索中,运用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经验。在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尤为强调幼儿多种多样的对世界的表达方式。这些表征方式可以是绘画记录,可以是戏剧表演,也可以是实物再现的手工制作……
幼儿可以自制出一辆汽车,可以用绘画记录商场的货柜、商品,可以表现爸爸发火的表情,也可以将种子发芽的过程做成一本小册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之美,逐渐延展为审美经验。
3.大自然的畅游让幼儿感受美
在大自然里自由游戏、奔跑,是幼儿最喜欢的;千变万化的大自然现象,是幼儿美术实践的重要源泉。孩子们不断地感知欣赏自然景物,在大自然中汲取表现美的灵感,让自己的美术实践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我园为孩子提供了多种渠道的户外实践活动。每周一次的远足活动,让孩子走进小区及附属公园,观察蚂蚁、捕捉昆虫、认识植物……既锻炼了身体、加强了团队意识,又对自然景物的美有了感受。每季一次的社会实践月活动,带孩子们去海洋世界、水土保持基地、蝴蝶谷、光明农场等,增长见识,丰富经验。每学期多次的家庭亲子假日联谊活动,大家相约出行,感受假日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
4.优美的环境给幼儿审美的隐性渗透
“环境影响儿童”。精心设计装修的幼儿园整体环境,色调素雅、风格简约,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而温馨、丰富的班级环境则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操作、主动学习的空间。从大厅到教室,从背景墙到摆设,从桌椅到陈列柜,从过道到安全门,从卫生间到洗手池,每一个细节都为幼儿着想,而专业的美工室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梦幻般的艺术殿堂。
二、改技能需求为本能需求――幼儿美术实践的原动力
幼儿的美术实践不同于成人,它更多的是一种天生的倾向和能力,直接表现其生命需求,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地方依然会把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的权威示范放在首位,忽略幼儿内在的体验、自我的表达及创意,忽略幼儿艺术与生活之间相互支撑、渗透的关系。
1.让幼儿无障碍自由表达
美术活动是幼儿个性的表现,它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强调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首先表现为自发性,其次是自我性。也就是说,孩子愿意表达,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甚至会随机调整表达的内容。
作为教师,不应该对孩子的美术实践抱有功利心、机械化,强调孩子作品的技巧,而应顺应孩子发展的特点,把对孩子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提供材料和环境满足幼儿自由表达的需要,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想法和表达。
2.以美术实践为载体,形成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整体智慧发展的一部分。在以前分科教学的背景下,孤立的美术课让幼儿简单模仿,幼儿获得的美术经验是割裂而单一的,艺术与生活紧密相关得不到实现。
而今,幼儿的美术实践只是一个载体,在自由的环境、自由的表达中能和同伴交往合作,幼儿社会性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幼儿的美术实践不再是技能传递,而是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经验,并在经验中成长;幼儿美术实践的内容延展到幼儿一日生活;场所延展到大自然、大社会;幼儿美术实践的方式不仅仅是机械的临摹、枯燥的训练,而是愉悦地表征生活的过程。教师可引导幼儿参加手工、游戏、戏剧表演、测量设计绘图等各种日常活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有效获得审美经验。
三、将正式课堂变为非正式活动乐园――幼儿美术实践的途径
幼儿的美术实践是一个自发的、自由的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区域,提供给孩子一个有利于想象力发挥、有利于学习的艺术天地。所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易感应的环境、一个能自由想象和探索的空间至关重要。
1.充分彰显环境的力量
在我园,每个班都设置了一个美工区,配置了固定的美工桌,方便幼儿操作使用,也方便教师固定有序地摆放教学材料。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美工区分成几个小区域,如绘画区、手工区等。美术活动是幼儿个性的表现,应重视幼儿的操作,强调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幼儿美术实践的综合能力(绘画、粘贴、动手能力)。这需要为幼儿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提供丰富的材料。美工区还提供多样的作品展示区域,既有教师统一规划的展示区,也有幼儿自由张贴(可夹可贴)的区域。
美术室是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个自主选择、快乐表达的艺术乐园。一方面提供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适合幼儿创作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提供他们平时较少使用的工具,如胶枪、陶土工具等,扩大幼儿美术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空间上按区域分隔,有水粉区、水墨区、手工制作区、剪纸区等,幼儿来到美术室后可以自由选择区域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美术室的环境还要周期性地更新。如开学初会做一个大的调整,重新摆放区域,将原来幼儿的作品收走,然后逐步把这学期新的幼儿作品逐一展示出来。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材料、感知事物,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此外,我们还把美术室设置为班级美术实践的示范点,让幼儿的自我表达和美术创意更为丰富。
2.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发挥创造性的前提。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要承认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并愿意为其提供充分的机会。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的创作。不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其中很重要的是:第一,用材料介绍替代范画。幼儿在美工区活动时,教师可以介绍各种材料的特质,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觉,对低结构的材料进行创意组合,不要求幼儿进行机械的临摹和枯燥的训练。第二,多运用启发式讨论。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幼儿进行讨论,得出想要表达的主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5
中国陶瓷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半坡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等远古时期,就出现了以陶瓷器物图案为标准的人类文明。中国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享誉海内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知道,陶瓷艺术的表现特征是其具赏用结合的器型,也是最贴近人类生活本质的物质和精神象征。尤其是出于自然般、如诗化的容器造型、装饰图画生发出的艺术魅力,让人感到合乎心象的意境美。
古今的陶瓷造型大都以圆器为主,圆器是通过拉坯、旋削而成的,看似非常简单的操作,但其中却饱含着从陶者聪颖的心智。
一、陶瓷艺术的线性美
陶瓷器物造型,由于是旋削而成,其造型形体的外轮廓线一般都是富有韵味的自由曲线,极少用纯粹的直线造型。陶瓷艺术造型的轮廓线,如同中国画的中锋线饰,均匀对称、委婉曲折,刚柔相间、变化丰富。讲求的是造型的自然、饱满的意趣。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明清时期的彩瓷,可以感到古往今来许多形式优美、韵味十足、线性饱满的经典陶瓷造型。其型制依靠自身展露的线形、体态以及置于空间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以线性美感。
陶瓷艺术的诞生、发展,恰似一个生命姿态的流转,由里而外,继而由外及里,自然回复,包含着起而复始的线性美指向。
其纵横有象,随转起合的“线”体,蕴含着体量、空间与形象的相互作用。所以,线的感觉,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单线之词义,而是线所组合的形。线性美的意义即显于此。对“线性”的理解,是从陶者经过长期实践的自我积累和多方位的考量、研究以后反复提炼、体悟中自然萌生的,是从陶者内在意识对外在物质的独到表述。由于对线性美的理解程度不一,从陶者做出的造型,虽同是器物,却在陶瓷型体线性美上,则大相殊异,有凝炼古拙,有端庄雍容、有天然浑成等视觉感受。进而产生自然协调、呼应有致、轻重有变、气韵贯通的审美意识。优秀的陶瓷艺术品,以其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势与高雅的线体名垂千秋。
二、陶瓷艺术造型的形体美
陶瓷艺术造型形体之美具有着广泛的含义。从器物功能上说,它应该从属人体工程学;从材料上说,它应符合材料成型、复制、烧成的特性;从造型上说,它应遵从力学原理及泥性。归根结底,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体,进而达到各得其所、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审美要求。
陶瓷艺术造型,无论单纯还是复杂,在形式处理上,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整体与局部之间,应取舍得当,使整体统一合理,符合内在和外在的视觉和心理的互相照应。使单纯造型不致乏味、复杂造型不致繁缛。有些陶瓷艺术器物造型虽然简单,但却富有韵味,形式感强。其实越简单的造型越具有其审美意趣的包容性,因为它的造型影象感是明确的,它以概括性很强的外在审美线性,推出让人赞美的器型。如我们熟知的元代将军罐造型。其外形非常简洁、明快。但能显示盖部厚实、有庄重势;肩部方圆,有上升势;腹部浑圆,有横展势;下腹挺拔,有崇高势。整个型体端庄、稳重,转折明确、方圆有度、起伏有致、自然天成。无论视觉还是触觉,都会使人感到清晰、明快、稳固的审美意趣。
三、陶瓷艺术的釉色之美
釉色的丰富,自明清以来,丰富多彩。我们说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陶瓷釉色,凝聚着古往今来技艺人员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体现着火的艺术及人类审美的心智。漫长的陶瓷历史,岁月沧桑,积淀着陶瓷之路釉彩的辉煌。陶瓷釉色之美,以光、色、透、洁的审美特性令人遐思、心爱。光者,晶莹、闪亮、夺目生辉;色者,纯静瑰丽、内蕴丰富;透者,清澈如玉,貌如乳汁;洁者,平滑无瑕,蕴含内秀。陶瓷造型因釉而出光彩,被历代收藏家称为“类宝石”,倍受珍爱。
陶瓷釉彩之美,直接道出中国各窑场的风采。汝窑有“雨过天晴云,这般颜色做将来”之说,她像望门贵族、大家闺秀般端庄而有内涵;钧窑瑰丽如朝霞,官窑釉厚似凝脂,哥窑冰裂见神秘。不同的釉色,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平滑、光鲜、苦涩、凝重、阴冷、轻松、火热、温存等一切人的心理反映,都会因釉色观感而有所变化。艺术陶瓷釉色绚丽如诗般美丽,深深地打动着爱美人的心。
四、陶瓷艺术装饰之美
进行陶瓷艺术造型装饰,首先要明确陶瓷装饰是依附陶瓷造型而存在的,是为美化造型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没有陶瓷造型就无从谈陶瓷装饰。陶瓷造型有的浑厚、有的轻巧,有的质朴、有的怪异。这就要求造型和装饰画面必须协调一致,更好地加强造型的内在美,反之,会破坏造型固有的美。画面装饰的到位,不但可以使造型锦上添花,更能充分显示艺术陶瓷器物的意境美。
写意青花气意的咨纵、流利,虽着笔不多,却意境深远。其线饰、分水敷染、点画、笔笔意到,形象率真,与造型留白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写意青花常常就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画面的艺术处理也是应造型而设,应造型而作。画者的意趣全在把玩、经营造型范围中的黑白灰、点线面的构成要素,达到抒发胸中意气之目的。与写意比肩的工笔瓷画(如粉彩、新彩、五彩、工笔青花)。精细是瓷画工笔的标志性特色。大到亭台楼阁,小到凤钗绮纹,都得描绘得精细入微,一丝不苟。以逼真地再现自然之物,现实之物。烘托一种人间情趣,这是优于其它画种的方面。当然,光有非常娴熟的绘画技巧是不够的。工笔画家还必须具有组织审美装饰的能力。艺术的个性就是装饰技艺应用的首要条件。不然,就会落入画匠之地,也就无法谈主动去装饰处理陶瓷器物了。艺术的审美也会因此而缺席。所以说,能画出具有艺术感染力,与观众进行交流,产生共鸣的艺术陶瓷装饰,必须是作者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有艺术冲动的创作意志,才能使作品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受到人们的喜爱,长存于人间。
篇6
这幅用工艺来表现古代都市繁华景象,再现中国古代名画风采的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在启运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向世人展示之前,笔者有幸先睹为快,并采访了设计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蒋云花。
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全长23.8米,宽1.2米,分7个板块拼接而成,比原画放大了4倍还多。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蒋云花说它是用1000多公斤麦秆才制作完成的。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比浦江县到上海的路都还长。
“怎么想到制作《清明上河图》作为参展上海世博会作品的?”我问。因为我知道,《清明上河图》是代表中国古代绘画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之一,用麦秆剪贴来再现它的辉煌,是实现麦秆剪贴独特工艺价值的证明。但蒋云花的回答让我更加信服她的杰出才艺、独到的眼光和她的拳拳爱国之心。
蒋云花说,《清明上河图》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宋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无比生动真切,这一切非常符合麦秆材料能形象生动地表现自然和精雕细刻的剪贴工艺特点,能使浦江麦秆贴画美学精神得到最佳的发挥。重要的是,《清明上河图》是民族源远流长、国家繁荣昌盛的颂歌,今天用不同艺术再现它,到世博会上展示它,是国人的希望,也是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能永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长盛不衰。这就是蒋云花制作《清明上河图》的初衷,也是她对祖国繁荣强盛的美好祝愿。
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果然不同凡响。由麦秆贴画来再现这一古代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首先是麦秆的自然光泽使整个画面更加协调与自然。其二,由于麦秆的质感丰富厚实,使人物神态、市井风貌、郊外景观更加形象与逼真。
赏看全景式立体的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似闻流水潺潺,车轮滚滚,人喊马嘶,风吹枝头,观者仿佛置身其中,可与人物对话,可听人物唱歌,可向人物问价。
浦江麦秆贴画那朴实的艺术质感,如一坛千年陈酿,甘醇醉人。它那天然光泽所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曾迷倒了多少中外人士,因而被国际友人誉为“迷人的艺术”。
早在1978年,浦江麦秆贴画代表作《春晓》《旭日东升》等就曾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人民画报》曾专题介绍浦江麦秆贴画的风格特色。
麦秆贴画又称麦秆花,是在剪纸和麦秆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它那迷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把麦秆剪贴成画难度不小,工序很复杂。首先,浦江麦秆剪贴所用麦秆相当讲究,不仅在品种上有选择,还要从麦穗颗粒的多少上来对麦秆质量论高低。其二,浦江麦秆剪贴选料根据大麦秆韧性较强,选用第二节大麦秆作材料,要求均匀、白净、无斑痕、无开裂,然后经浸、薰、蒸、漂、破、刮、染等20余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的麦秆片,再把麦秆片拼、挺、烫,在薄纸上压平,最后按设计好的图样剪贴在绫、布或其它材料上。还可以贴在竹编器具上,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麦秆剪贴画在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与纹理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雕塑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使麦秆剪贴的自然光泽、纹彩和质感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乡土气息更加深厚,凸现出自然古朴、典雅大方的特色,以及富丽堂皇、灵秀端庄的气韵,具有独特的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蒋云花在上世纪50年代求学于浙江金华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县机关干部,终因自幼爱好麦秆剪贴,顺应改革潮流创办了浦江工艺美术公司,专业从事浦江麦秆剪贴画。数十年间,她为继承、保护与弘扬麦秆剪贴这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而奔波不止。1987年蒋云花与丈夫寿雪渭合作编写的《剪纸、剪贴》一书,成为浙江省中小学校劳技课教材,并获国家教委一等奖。她开创了从车间授徒到用课本与电视到课堂进行教学的历史。199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于浦江工艺美术公司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卓著成绩,授予蒋云花为“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蒋云花的麦秆剪贴画独具创意,尤其在花鸟羽毛制作上别出心裁,从传统中求新求变,使羽毛制作工效提高了几十倍,且羽毛别致,与众不同。她对麦秆原料进行深层研究,所制作的麦秆片使画面层次肌理更丰富多彩,更具立体感。如麦秆贴画《百鸽图》取材于浦江籍著名画家张书先生代表作之一《百鸽图》。张书的《百鸽图》曾作为国礼赠送给连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后收藏于白宫)。《百鸽图》形制巨大,百只和平鸽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寓意深刻。蒋云花非常喜欢这幅画。1990年,中国举办亚运会,蒋云花欣喜之余想起了这幅画。她要把这幅寓意和平与繁荣的画进行再创作,用麦秆贴画来再现它,然后送到北京,祝贺亚运会在中国举办。于是,她找到张书的女儿,征得她的同意,与她一起对《百鸽图》进行了技术处理。就这样,蒋云花把《百鸽图》的原画彩墨写意形式设计成适合麦秆剪贴的白描形式,经过独特的羽毛制法,使百只鸽子羽毛细密,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有一种形态逼真的感觉,比绘画层次更分明,画面更丰满。麦秆贴画《百鸽图》现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曾先后获得浙江省第二届乡镇工艺美术精品展特等奖,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浙江省首届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最高奖项――天工奖。
篇7
执教十六年来,为了使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课堂,敢于挑战数学课,逐步喜欢数学课。我一直不断探索着、努力着……。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忽然找到了灵感,让我惊讶,让我欣喜,让我顿悟。
初学推理时,在讲例题:已知:AB∥CD AB=CD 连接BC,点E点 F在BC上且BE=CF 问 ABF ≌CDE吗?请说明理由。我引导学生正面从已知出发,发散已知条件由边BE=CF 可得 BF=CE 由 AB ∥ CD 可得∠ B =∠C 再加上 AB=CD 就可证全等。又从结论探索欲证 ABF ≌CDE 则证 BF=CE ∠ B =∠C AB=CD。 已知 AB=CD,需证BF=CE 、 ∠ B =∠C。由边BE=CF 可得 BF=CE, 由 AB ∥ CD 可得∠ B =∠C,所以ABF ≌CDE得证。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大部分同学明白全等的道理。可让学生写步骤时,学生迟迟难以下笔,有的同学敢下笔而步骤又写不逻辑如:BE=CF AB ∥ CD ∠ B=∠C BF=CE AB=CD,ABF ≌ DCE这种罗列已知得结论的大有人,在只有六个同学步骤写的还可以。看着学生困惑、质疑、迷茫的眼光。我感到非常奇怪,分析时学生说的头头是道,怎么写步骤就慌了手;这么简单的一道题几步就完成了,怎么孩子们写起来就这么难。我困惑:学生分析的不是很有道理吗?为什么不会写?为什么无法下笔?是学生的思维出了问题?还是教师的点拨存在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怎样讲才能使学生理解接受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思维条理清楚呢?怎样讲才能使学生自信且大胆下笔呢?我突发其想:学生做数学中说理证明题不也就象我们做生活中的做事一样吗?能否用生活中的经验理解数学的思路和方法呢?我随机举了一个例子:同学们会蒜苔炒肉这道菜吧!学生雀跃。
生:老师我会!老师我会!
师:要做这道菜你要准备什么?
生:蒜苔、肉、调料(油、盐、味精等)
师:如果把ABF≌ DCE看作蒜苔炒肉这道菜,把BF=CE看作蒜苔,把
∠B=∠C 看作肉, 把 AB=CD看作调料,AB=CD已知,也就是说调料已备好,我们还要准备什么?
生:蒜苔和肉
师:也就是说要我们准备蒜苔“BF=CE”、肉“∠ B=∠C ”,谁来准备蒜苔?
生:BE=CF BF=CE
师:蒜苔准备好了,老师先把它摆好(把BE=CF BF=CE写在黑板上)谁来准备肉?
生:AB ∥ CD ∠ B=∠C
师:再把肉摆好(把AB ∥ CD ∠ B=∠C写在黑板)上 。这样把备好的蒜苔、 肉 、调料联合在一起就顺利完成了ABF ≌ CDE这道“证明”大餐了。如:BE=CFBF=CE 又AB∥CD ∠B=∠C 又AB=CD ABF ≌ CDE。
很醒目,先准备好蒜苔,再准备好肉,最后加上已备好的调料,这道证明ABF ≌ CDE的大餐就顺利完成。学生们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紧接着,我又出了一道全等证明题。学生们在下面议论纷纷蒜苔是什么什么,肉是什么,调料是什么。明白自己要准备什么,怎样准备。不一会儿,同学们就成功的完成了这道证明大餐,效果出奇的好,真是神了!全班百分之七十五的顺利通过,原来历届学生都不敢下手的问题怎么会变得如此简单,我非常惊喜。又让学生练了一道略微难的题目,结果百分之八十的通过,看着学生脸上洋溢的笑脸,我兴奋极了。让学生去体会并慢慢理解:做证明题就像做生活中的事一样,已具备什么条件了,还要准备什么,关键我们先把要准备的事做好。也就明白了做“证明”这道大餐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时,一要明白完成任务需要准备什么料,也就是分析要证的结论需要哪些条件;二要看这些料哪种料已准备好,还需要准备什么。也就是看哪些条件是已知的,哪些条件是未知的,未知条件需要准备;三要备料,也就是分析未知条件如何转化为已知条件。证明时,把分析过程倒过来就是要证明的过程。先完成需要准备的料(证明所要准备的条件),再加上已有的料(已知现成的条件),组合在一起,就顺利完成了“证明”这道大餐。
篇8
甲方:xxx市xxxx发展有限公司(xxx)
乙方:xxx
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承包经营协议:
一、 承包方式:承包经营权归乙方即生产经营销售经营具体如下:
1. 甲方提供豆制品生产设备车间及包装车间(东西楼下1层)2层财务室,宿舍。
2. 乙方负责经营生产销售安全等其他管理工作。
3. 乙方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税收环保政策,按时交纳各种税务以及排污费。
4. 乙方负责在承包期内的一切费用,包括原材料水、电、员工工资以及设备维修生产经营销售等费用。
二、公司配置人员由乙方自行安排,乙方要认真执行劳动法,如因不安全因素发生任何事故(包括人身伤亡事故)一切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甲方概不负责。公司治安工作由乙方负责管理,给甲方造成财产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三、公司公章财务章由甲方负责保存管理。
四、承包经营时间从xx年十月八日开始至xx年十月八日终止。承包费每年壹拾万元整,分三次付清,签合同之日起付三万元,剩余七万分期付清。承包期间发生的任何经济纠纷债权债务,环保等均由乙方自己负责,甲方概不负责。
五、因政策因素停产造成损失甲方不承担责任,如因政策因素停产一个月以上甲方顺延所停产同等时间如因政策长期关停甲方不收取长期关停的承包费,承包费按实际承包时间收取。
六、承包经营期满后乙方将甲方所有财产设备完好无缺移交给甲方。
七、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处理。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如有违协议,违协议方负责一切后果。
篇9
原书名为The Art of Serategy,直译为“策略的艺术”。从《策略思维》到《妙趣横生博弈论》,固然大部分材料是新的,但是书名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作者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事实上,两位作者写道:“在创作《策略思维》的岁月,我们还太年轻,当时的精神思潮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竞争。后来,我们才彻底认识到合作在策略情形下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良好的策略必须很好地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从“策略思维”到“策略的艺术”,准确地体现了人类认知的进步。
正如作者强调的,博弈论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必须理解对方的想法。人们在本性上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提高到“策略的艺术”的层次,那就不能囿于以自我中心,而是要理解他人的立场、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人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对对手的理解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怎样很好地把竞争和合作结合起来,就是一种艺术。这是我对于“策略思维”升级为“策略的艺术”的第一层体会。
大约在10年前,我们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本科学生希望我给他们的毕业纪念册题词。我题词的大意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经济学的运用是一种艺术―科学的本领有赖于训练,艺术的才华讲究悟性和心得。”现在我感到高兴的是,作为一位教师,我的这个体会有点接近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在《妙趣横生博弈论》中对于博弈论所说的一些话。
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说:“科学和艺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系统而富有逻辑的方式来学习,而策略艺术的修炼则只有依靠例子、经验和实践来进行。”“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远非完备,(所以)大量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门艺术。”他们写作《妙趣横生博弈论》的目的,是把读者“培养成策略艺术的更佳实践者。不过,对策略艺术的良好实践,首先要求对博弈论的基础概念和基本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具体来说,“面对如此之多很不一样的问题如何进行良好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种艺术。但良好的策略思维的基础,则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这些原理就是正在兴起的策略科学―博弈论”。他们写作的设想是:“来自不同背景和职业的读者,在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以后,都可以成为更好的策略家。”
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还告诫我们,许多“数学博弈论学者”倾向于认为,一个博弈的结果完全取决于与博弈相关的各种抽象的数学事实―参与者人数、可供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的数目,以及与所有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相联系的每个参与者的博弈所得。他们说:“我们不这样看。我们认为由社会中相互影响的人参与的博弈的结果,理应也取决于博弈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在因为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中,就论述风格而言,1994年获奖的约翰・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和2005年获奖的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可以说是这个绚丽光谱的两个端点。纳什“惜墨如金”,他的论述全部见于匿名审稿论文,数量不多,每篇的篇幅都很短,完全是数学形式的讨论。相反,谢林则以出版学术著作著称,而且这些著作多半以老百姓能够从字面理解的日常语言写出来,与时下经济学主流的论述风格大相径庭。纳什天才地提出并刻画了博弈的均衡的概念,并且在很宽泛的条件下,证明了博弈的均衡的存在性,为博弈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谢林的著述,不但提供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哪怕这些思想未能刻画为数学形式的经济学模型),而且为博弈论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我们这个世界在20世纪经历了可怕的核竞赛,可是幸运地没有发生过核大战。现在许多人把核大战最终没有发生,看作过去的这个世纪发生的最伟大的事件。曾经几次眼看要发生核大战了,最后却还是有惊无险,从学理上说,这是因为谢林提出的思想理论说服了人们。
迪克西特教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大师。他是经济学模型的高手,在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博弈论在20世纪下半叶发展很快,但除了谢林的著述以外,几乎所有论文都采取数学形式的讨论,这使得博弈论在很长时间里都只是象牙塔里面的学科。在经济学大师的行列里面,是迪克西特教授首先认识到,“让博弈论离开学术期刊真是太有趣、太重要了”,因为博弈论的洞见在商业、政治、体育以及日常社会交往中有广泛的应用。迪克西特教授和他的合作者身体力行,将博弈论的重要洞见从原来数学形式的理论,转换成日常语言的描述,用直观的例子和案例分析取代了理论化的命题,呈献给广大读者和广大学子。他们“想要改变大家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逻辑以帮助大家策略性地进行思考”。第一本这样的著作,就是差不多15年前迪克西特和耶鲁大学奈尔伯夫教授合著的《策略思维》,出版以后很快就在世界范围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就博弈论而言,可以说迪克西特教授很得纳什和谢林的真传。纳什那样数学形式的讨论,他驾轻就熟,因为他本科学的是数学。而像谢林那样日常语言的著述,使他的读者比谢林还多,因为谢林非常成功的著述,旨在影响学界和政治家,而迪克西特及其合作者则专门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生和其他关心博弈论的读者写作。如果不是迪克西特及其合作者的努力,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今天的MBA学生、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怎么能够理解博弈论的一些深邃思想和精彩篇章。
我个人与迪克西特教授的交往不多。1991年在普林斯顿向他请教一个国际贸易问题,他对于提供曲线(offer curve)的看重,对我有很大启发。2004年,也是在普林斯顿,我陪尔山与他共进午餐,他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更多的是从阅读迪克西特的论著中得到教益。相信广大读者也一样能够从阅读他的著作中得到许多教益。
大家都知道猜拳的“剪刀-石头-布”游戏吧。就在现在这本《妙趣横生博弈论》中,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会和你玩剪刀-石头-布博弈,而且把它升级为如果是“布”赢就得5分,因为“布”需要张开5个手指,如果是“剪刀”赢就得2分,因为两根手指表示剪刀,如果是“石头”赢则只得1分,因为只有一个端点。你说,这样的博弈论著作,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篇10
关键词:马家窑彩陶;水涡纹;象征
中图分类号:J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24-01
从灿烂的彩陶我们看到我们的前人在没有历史记载的时期思想文化已经开始孕育并初步成型,表明前人已经有了对大自然、宇宙、人类的初步认识,陶器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兴盛的艺术的符号――马家窑,马家窑是安特生发现的,安特生原是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1914年,受北洋政府的邀请,来中国帮助寻找铁矿和煤矿。1921年4月他在河南仰韶村调查矿物时,发现彩陶片和石器,从而发现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仰韶文化。1923年,安特生认为中国更早的古文化应在黄河上游。于是他从河南出发沿黄河走到兰州四处寻找,终于从一个卖烟渣的商民的货摊上,找到了一件装着烟渣的破旧彩陶罐。悉知商民所带彩陶器来自临洮,他立即赶到临洮,安特生把它命名为“甘肃的仰韶文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顾颉刚、裴文中等专程考察马家窑等遗址,从而确定了“马家窑文化”在中国远古文化中所占的重要位置。第二年安特生又来到甘肃,继续考察发掘马家窑文化的工作。他的考古经验丰富,不久在广河县的半山村又发现了半山文化;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了马厂文化。安特生把马家窑彩陶、半山彩陶、马厂彩陶都划归马家窑文化范畴。可以说安特生对马家窑文化的发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马家窑文化,有的仅指马家窑类型,不包括半山、马厂类型,并认为后者可单独称为半山――马厂文化;有的认为是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最后马家窑类型,认为它是仰韶文化晚期一支地方性遗存,当属于仰韶文化的一个文化系统。众说纷纭,意见很不一致。
马家窑最典型的纹样――蛙纹,专家并且从蛙纹的陶器中发现了龙的雏形,这个发现将“龙”产生的时间提早了1000多年。另外我们在马家窑彩陶中另一纹样也发现了相似的特点――水涡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旋纹。陶器上的水涡纹符号在初期一般以比较大的同心圆构成,周围配以灵动的线条,后来彩陶上的水涡纹形状变小,数量增多,到后期一般演变为陶器中一个大的水涡纹,周围几个小的水涡纹。到了半山时期,水涡纹演变为水波纹,也就常见的锯齿纹。画在盆、碗里面的水涡纹则又是另一种样式,有的以同心圆为主纹样,中间或边缘某一层产生一些变化,比如将线条拉直,变成等边三角形;有的从圆心发散开出去,像S形;还有把圆分成三等份,这种布局最多。水涡纹用精致的线条勾画,到了半山类型,彩陶上水涡纹的画法从中心一个小点慢慢向四周扩大,已逐渐图案化和程式化,并且出现了四方连续的图案。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充满了神秘感,在马家窑遗址中,看到彩陶上令人震撼的水涡纹,“有人猜测八卦的创始人伏羲可能受到了马家窑文化的影响。伏羲的年代在马家窑文化之后,先贤伏羲演绎八卦时,很可能受到涡旋纹彩陶的启发。”伏羲演绎八卦之地里这里并不远,位于甘肃天山市北20公里的卦台山。山上有伏羲创绘八卦的画卦台,那里山峦屏翠,渭水环流。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河滩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圆,似桂如笋,外实中虚,如画太极,名分心石。八卦来源:“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当地还有老子提笔点太极的美丽传说。在临洮城东的东山,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建筑叫“风台”,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升天处。老子叫李耳,他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员,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的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公认的中国第一位文化名人:老子西出大散关后,在渭水、洮水一带传道寻根,最后在东山的超然亭“飞升”。
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不难看出有不少被洪水冲刷的痕迹,不远处日夜奔流的洮河依旧汹涌澎湃,生生不息。先民对滔滔江水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于是就把这种真切的感受描绘在彩陶上。 那时侯人们在河边居住生活,尤其是黄河流域的人们,他们与黄河的关系密切,河水给他们带来了食物方便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水带来了死亡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生。水涡纹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更具有一种符号的味道,表达着艺术也代表着一种概念与崇拜。飞动的水涡,凝聚了前人多少的辛勤和智慧,更具有一种原始或宗教的意味,并且给予我们后人许多启发。所以马家窑彩陶和这些精美的纹样不仅仅达到了“中国彩陶艺术的顶峰,在世界原始艺术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更重要的是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遗迹和珍贵的资料,让我们了解自己前人本土文化的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赋予启发性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