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3 09:1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枫桥夜泊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篇2
古诗是美的,古诗美,美在它的简约,美在它的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却蕴涵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古诗教学也应当是美的――简约明晰而又灵动智慧的美。
古诗“言约而意丰”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疏通文句”时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式的“翻译”上。那么,怎样才能让古诗教学“散而不乱、细而不碎”呢?
一句话――抓诗眼!
我们说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被称为心灵的窗户。人有眼,诗词亦有眼。我国的古典诗词大多受字数、句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这种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便是所谓的“诗眼”。“诗眼”是全诗中最精彩是最传神,最能表现诗文主旨的词语或句子,是“诗人眼睛看大千”,是“诗人的视角”。往往一字就使全诗情趣盎然,境界全出。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若能敏锐的抓住诗眼、词眼,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显得大气智慧,避免了单调的逐句逐句的讲解,致使古诗的教学支离破碎。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所作,有“中国诗诗眼”的美誉。安史之乱后,中原百姓沦入深重灾难之中,已中几年进士的张继还没来得及被任用。在这种情况下,他来江南游历,足迹遍布会稽、吴郡一带,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官职,生活艰难。就在这种国难身贫的困境中,张继那漂泊无依的小船来到了枫桥之地。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停船在枫桥边,感物伤怀,残月、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寺影、钟声,与诗人愁苦的心境交织在一起,他提笔写下这首《枫桥夜泊》。一个“愁”字乃全篇诗眼所在,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一位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学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在教学《枫桥夜泊》一文时,笔者始终围绕这个“愁”字作文章:
1.抓住“愁”字,初悟诗情。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此时情感的字(愁)――开课伊始,便先抓住诗眼。.
(2)诗人为什么愁,我们来看看诗题。
(3)泊”是什么意思?为何夜泊枫桥?(适时的穿插介绍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游子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让学生走进张继的内心之中。)
(4)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全诗。
2.从“愁”字引出想象,感悟诗的意境。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张继的生活,看看哪些词句你体会到愁?
(2)读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你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描述你脑中的“江枫渔火”。
(3)读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夜半钟声到客船”,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你们看到月落乌啼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但是在作者的家乡,他和亲人,他和朋友却有过怎样温馨的画面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看到的情景写下来。(生写话并描述想象的场景)
(5)师引:多么美好的画面啊,但此时这样美好的一切却全被这钟声敲碎了。这里没有鸟语花香的美景,有的只是――
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这里没有亲人熟悉的面容欢乐的笑声,有的只是――
生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这里没有家乡的畅快,有的只是游子的满腹愁绪啊。一个字:愁!
生齐读全诗
……
诗是美的,想象是美的。通过想象,训练了语言,让学生感受家乡生活的温馨美好,理解诗人的游子的愁绪也就水到渠成了。
3.从“愁”字出发,课外延伸,学习《泊船瓜洲》。
(1)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请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学这首诗。(出示《泊船瓜洲》)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提供作者生平简介。
(3)在理解诗意基础上,思考:这一首诗与《枫桥夜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4)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诗。
篇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最是江南采莲时
有些诗,需要在琵琶声里,缓缓念出。
这声音不能靠近,犹如月色花影,它是芬芳的,空灵的,娴静的,带着春意的欢喜泊在江南的绿韵中。
有些诗,需要伴着舞蹈而行。弦声切切,舞姿翩跹,有多少婉转缠绵,在水袖轻舞间,春去夏来。
江南的夏日,离不开一池池清荷。碧绿的荷叶,玉石翡翠般挤满荷塘。是怎样的一种繁茂和旺盛啊!
塘水清澈可鉴,那些调皮的小鱼儿,尾鳍轻摇,你的心中早已是涟漪四起。目光追随着小鱼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恍惚间,如在梦中。
你听,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一群采莲的姑娘翩然而至。她们素衣罗裙,低眉含笑,婉转的姿态,如荷叶间散出的古典的沉香。
这些采莲的女子,任纤纤细指在荷叶间翻飞,粉粉的脸蛋如荷花盛开。在她们的船头,刚刚采下的莲蓬已经像小山一样堆起。
你听,有清凉的歌声响起。原来,快乐的不只是鱼,还有这些采莲的姑娘!原来,这首诗所表现的便是这份劳动生活的快乐。
这样的一份自然、纯粹和美好,怎能不让人心生喜悦和向往?还好,我们可以以歌记之,以舞载之。
“乐府”便是这样一种很特殊的官署,主要任务就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汉乐府”当然是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为什么这样一首简单,甚至有些稚拙的诗歌能流传至今,并令每一个传唱它的人欢喜不已?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朴素明朗,犹如天籁。它是人类美感本能的自然流露,并且,它的单纯、稚拙是不容模仿的。
原来——简单,最美!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霜满天泊枫桥
如果要我画一幅以《枫桥夜泊》为主题的画,我一定会把画面的背景确定为深蓝色。那像海一样深蓝色的忧郁,是这幅画弥散开来的无法抑止的气息。
远处:秋夜无言,残月似钩;秋霜如雪,寒气逼人;老树静立,寺宇若现。近处:江畔枫树,隐隐绰绰;渔舟灯火,闪闪烁烁;客船夜泊,清冷寂寞。此情此景,令人深感孤寂与落寞。而栖鸦的夜啼、古寺的钟声,使羁旅之情更加不堪。
张继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据《全唐诗》中记载,大约30篇左右。而让他声名远扬的便是这首《枫桥夜泊》。
诗的首句,只七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即诗人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诗人看到的是: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只有上弦月才在半夜时分落山,这就交代了夜泊的时间。诗人听到的是:夜间乌鸦的啼叫。乌鸦夜间一般是不叫的,一定是受到了外界的干扰。我们可以想象,也许是来了一条客船,也许是月亮落下时光线明暗发生的变化,惊动了这几只乌鸦。诗人感受到的是:寒霜满天,凉气浸骨。三种不同的感受组成了一个特定的景象。我们不难推测,这是在深秋,或者初冬,一个上弦月的子夜。
诗的第二句,“江枫”和“渔火”都是“暖色”,而第一句中的“霜天”和“残月”都是“冷色”。这样的一种冷暖交织,与诗人愁苦的心境互为映衬,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孤寂、惆怅之情。
梁代是一个非常崇尚佛教的时代。“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描述就是这种情景。寒山寺建成于梁代,据说有一个叫寒山子的和尚在这个寺庙做过主持,故称“寒山寺”。自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之后,寒山寺就更加有名了。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70-01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获得心理机能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依托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利用音乐、道具和其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应当前教学要求的场景和氛围,引领学生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对课文的认知与理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以下,笔者将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导入、教学知识讲解和课堂教学拓展等应用进行阐述,以期待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
一、设置悬念再现情境,完成课堂教学导入目标
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成长现状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知和了解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课堂教学情境的再现则为学生快速了解教学内容、完成课堂教学导入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尤其是一些与现实环境紧密联系的生活例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设置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综合使用教材、道具、生活场景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在教室中设置一个较为常见的生活场景:运用多媒体设置森林背景,教室中放置一个盛有水的锥形瓶、一堆石子以及一些干树枝。教师把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场景引入课堂中,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一时间,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而后,教师指定一名同学身穿“乌鸦”演出服进入教室,并按照课文的故事脚本做出四处寻找水源,非常口渴的样子,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被“乌鸦找水”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当“乌鸦”寻找到一个水瓶子却无法喝到瓶中的水时,教师及时抛出问题:“乌鸦怎么样才能喝到水呢?”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七嘴八舌地回答:“把瓶子放倒!”“把瓶子打碎!”“把瓶子挂起来!”……课堂情境的设置为教学增添了悬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为接下来的课文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营造情境,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情境创设和气氛渲染可以为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情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尤其是配合音乐手段的应用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综合感官,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过程,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能的全面提升。以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古诗《枫桥夜泊》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初对《枫桥夜泊》的主要内容、诗歌的意境和中心思想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初步认知、了解这首古诗。而后,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音乐、诗歌朗诵等手段渲染气氛、营造诗词意境,引领学生静静地体味和深切感受诗歌内涵。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枫桥夜泊》的电视诗歌作品,播放预先选定的音乐,让诗词中游子的思乡之情浸润于学生心间,将古诗中的意境与音乐、画面融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情感体验过程。最后,教师充分借助现有的氛围、情境,带领学生朗诵古诗《枫桥夜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就会深刻与自然,进而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图文并茂展现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直观、形象性地展示课文内容,将学生引入一个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当中,引发学生的遐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拓展与延伸。比如在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可爱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我的家乡西沙群岛”有关的电影资料、图片作品展示给学生,引领学生深入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海景、多样化的海洋植被,感受西沙海底世界的万千景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于家乡的无限遐想。而后,教师充分依托课堂学习氛围和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形式抒发感想,逐步将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拓展。最后,教师借助《我的家乡西沙群岛》的多媒体背景,选择多个与家乡有关的音乐作品,组织学生进行“我爱我的家乡”诗歌朗诵活动,实现教学、情景、朗诵的全民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
篇5
【片段一】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这首歌不但曲谱得好,词也写得相当不错。请看其中的两句。(出示)谁来读一读?
生: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第一次看到就读得不错。什么是“无眠”?
生:睡不着,失眠。
生:难以入睡。或者说是因为思想上的一种愁而睡不着。
师:什么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钟声。
师: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钟声。
(出示清代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师:为了听钟声,等了多少年?
生:十年。
师:多少个月?
生:120个月。
师:多少天?
生:3650天。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奇怪的是作者为了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盼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这钟声的魅力为什么如此之大?
(出示明代高启的《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更让人奇怪的是高启每次听到钟声都想起了谁?
生:张继。
师:几度就是——
生:每次。
师:为什么几度经过忆张继呢?
(出示元代顾瑛的《泊阎门》: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风钟声搅客眠。宋代陆游的《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七年前陆游到过哪里?听到过什么?
生:陆游到了枫桥寺,听到的是钟声。
师:七年可以变成多少年?十年可以吗?
师:把十年换上去,读——(生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还可以换吗?百年、千年?(生把“七年”换成“百年”“千年”读)
师:一年又一年,变的是南来北往的人,不变的却是——
生:钟声。
师:所以在陈小奇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在王士祯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
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不同的诗人都会写到寒山寺的钟声?
生:张继是谁?
师:是呀,寒山寺旁边有那么多的景物,为什么诗人只关注到了钟声?这些都跟一个人、一首诗有关。
【赏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王崧舟首先让学生欣赏与寒山寺钟声有关的现代歌词,引发对《枫桥夜泊》背景的联想和想象,接着引入一首首经典诗文,激发学生对寒山寺、对钟声的好奇。于是乎,是什么让这些文人墨客对它们有如此的情怀,为什么千年不变的钟声会如此吸引大家……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在王崧舟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的导引下,一缕淡淡的客愁被轻轻地敲打了出来,弥漫了课堂,弥漫了心灵,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片段二】
师:读诗文不但要读出味道,更要体会它们带给我们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请选择一个词形容自己读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
(生分别说出:深情、舒服、忧愁、凄苦……)
师:钟声给人什么感觉?
生:悲伤。
师:把感觉带进去再读。(生读)
师: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和《绝句》会忧愁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读出的是凄苦、悲伤呢?不着急,静静读此诗,可以看插图和注释,联系生活,更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看看诗中哪些字词给你这种感觉?
(生圈画、批注)
师:这个晚上,诗人在睡觉,诗人睡着了吗?诗中哪个词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根本睡不着?
生:愁眠。
师:把它圈出来,反复读读。“愁眠”是什么意思?说说它的近义词。
(生相继说出:失眠、无眠、难眠)
师:这愁眠之人是谁?
生:张继。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无法入眠的他看到了些什么?我们按诗的顺序一件一件说出来。
生:月落。
师:月亮全部下去后,江面会是什么景象?
生:漆黑而幽暗。
师:诗人看到天地幽暗,心情更加——
(生相继说出:沉重、忧愁、悲伤……)
师:因为愁眠还看到了什么?
生:江枫——秋天的枫树,树叶是火红的,树枝是枯萎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渔火。
师:怎样的渔火?
生:淡淡的、忽暗忽明。
师:诗人的心情该是——
生:特别忧愁,不一般的忧愁。
师:因为愁眠,他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在哪?
生:姑苏城外寒山寺。
师:什么时候?
生:半夜。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还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
师:那是怎样的乌啼?
生:孤独、凄惨。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感受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霜应该在大地,所以李白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张继感觉出了问题或出错了吗?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遐想。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作者看到霜满天与什么有关系?(作者的心情)霜满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感觉。张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
师:此时张继最渴望跟谁在一起?
生:家人、妻子、朋友。
师:有人相伴吗?
生:没有。
师:无情之对、无亲之对。能不愁吗?
师:《枫桥夜泊》在张继笔下流淌着,请听。(配乐,师范读、生读)
师:突然,听——(播放视频)夜半,寒山寺的钟声来了,透过秋霜,穿过江枫,划过水面来了,这钟声仿佛在对张继说些什么?拿起笔,展开想象,请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一写。注意,此时此刻,你要化身为寒山寺的钟声来到客船,你想对孤独的张继,对寂寞的张继,对忧愁的张继说些什么呢?
(生练笔)
师:写多写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笔的时候,你有一种感觉,你有话想对张继说。其实不是钟声,而是你的心声。那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
生:张继啊张继,不要觉得孤独,天地间万物虽若有若无,可现在有我钟声为你做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开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应该有的愁,心静自然凉。
……
师:钟声悠悠传来,钟声终将消失,随着钟声的消失,张继的忧愁也终将消失。
篇6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西塞山前的盛春,白鹭飞翔,桃花缤纷,落在水中随波流去,鳜鱼正肥,一鱼翁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走进古诗苑,我听见:山村的夏夜,鸟惊、蝉鸣、还有稻田里一片蛙声,编织成一支醉人的乡村夜行曲。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姑苏城外的秋夜,霜天残月,江畔红色的枫树,江中渔舟的点点火光,绘制成一幅精美的枫桥夜景图。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蹄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北国的冬日,万里冰封,天女散花,把整个世界打扮成一个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天国。
夜大雪歌(陆游)
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呜窗纸。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啊!在古诗苑漫步,来到一个美丽的水亭边,我忘却了回家的路:
如梦令(李清照)
篇7
【关键词】“和” 古诗词歌曲 艺术歌曲
和,是万事万物之本,《辞海》将“和”解释为和谐,协调。早在公元773年,周太使伯在回答郑恒公关于“周其弊乎”的询问时,就提出了关于“和”的论述,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他认为和谐才能生成万物,相同就不能发展,只有把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相平衡与协调,才能丰富增长,生成美好的事物。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和美学家对“和”的认识更多在于音和、心和、人和、政和四个方面。他们追求宇宙和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人的心理也处于和谐的状态,并使人们在礼仪的基础上相互协调、和谐一致。这一思想也决定着以“和”为美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从一开始就是从寻求相互对立因素的谐调统一角度上去认识美的。《礼记・乐记》中记载有“其声和以柔”,“乐者,天地之和也”。《国语》、《荀子・乐论》中均传达了同样的意思。因此,从音乐的层面来讲,“和”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就是要把音乐中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声音按内在的规律有机的组合起来,把不协调之声变为协调,把矛盾的音响变为和谐,从而生成美的音乐。可见,“和”的美学思想对音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钢琴伴奏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地位与作用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艺术歌曲的一种,它有别于中国近代其它的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它们虽然彼此都讲究人声美,韵律美与旋律伴奏美,但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注重诗的意境与表现手法,更注重古曲的那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一)艺术歌曲及其特征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盛行的一种抒情独唱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有重要地位。《新哈弗音乐辞典》一书有这样记载:“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可见,艺术歌曲的特征是体裁比较独特,对诗词与音乐、人声与钢琴伴奏、表演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内在的音乐表现能力要求甚高。旋律、人声部分优美典雅,以选择最能表达诗歌神韵,最能体现曲中情境的表现手法尽可能的渗透到诗歌的灵魂中去。钢琴部分的伴奏则尽可能的创造出曲中的氛围以及背景音乐的音响效果、以配合人声更好的丰富、补充、延伸诗词的意境。
(二)钢琴伴奏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地位与作用
词曲交融,诗乐合一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个“乐”既包含了人声的旋律部分,也包含了钢琴伴奏的旋律与音响。可见,钢琴伴奏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诗词的伴奏很有特色,首先,它通过奏出的音响效果来衬托某种景象,以此来呈现诗词特定的意境。如《枫桥夜泊》的伴奏中,前奏一开始就是连续左手的三个纯五度低音,奏出了寒山寺那特有的钟声效果,为诗词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勾画出了意境。其次,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来渲染情绪气氛,以表现某种情境。如《枫桥夜泊》的伴奏中,右手带装饰音的九连音与左手带装饰音的二分音符始终贯穿于整首乐曲,其作用就是通过模仿古琴的琴声来呈现诗词的情境,创造出了诗词所要表达的那种“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满”与“愁”的氛围。可见,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再从属于演唱者,它已由原来纯粹配角的地位转变到在某些场景能担任部分主角的地位。它的作用就是要配合人声强调诗词的内在含义、烘托诗词的情绪与气氛,丰富人声与琴声对诗词意境的想象,从而扩大、加强诗词的表现力,挖掘诗词中不尽之意、弦外之音,使古诗词艺术歌曲更加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
二、“和”在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的体现
明人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24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其中最具有理论核心意义的就是“和”。徐上瀛提出,“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日弦与指合,指与音合,意与意合,而合至矣”。即在演奏技巧上要运用自如,要有驾驭琴曲的能力,在演奏的处理上要使琴曲的演奏有韵味、要符合演奏的章法,最后才能达到如火纯精的音乐表现与意境。这是以古琴来说明“和”在琴乐演奏与审美中的不同层次与体现,但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和”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演奏技巧与音响效果的“和”
演奏技巧与音响效果的和谐,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的灵魂。如果说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人声部分的旋律是运用一切声乐技巧来表现诗词美妙的节奏,优美的意境的话,那钢琴伴奏部分则运用了一切技巧为诗词中所需要的意境与情境提供了艺术音响效果。正如徐上瀛所说的“日弦与指合,指与音合,”。只有具备伴奏所需要的一切技术,具备善于运用技巧的能力以后,才能去驾驭伴奏,才有可能去寻求与诗词意境相符合的音响效果的和谐。如,《枫桥夜泊》伴奏中,右手运用手指多肉部位贴住琴键,指面由外向里,手臂轻轻再推出去的技巧去弹奏旋律,这样可以软化琴锤与琴弦之间的击弦硬度,放缓榔头击弦的速度,让声音柔和、连贯、流畅。弹奏出的音响效果也相对比较古朴典雅、含蓄深沉,从而更深层次地表现诗词的意境。又如《枫桥夜泊》中,右手运用指面轻轻的触摸琴键的方法,以奏出柔和、清晰的拨弦音响效果,以此表现出古曲独特的琴韵。
(二)人声与琴声的“和”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绎中。“声琴并茂”也是一大亮点,即歌声与琴声的交替融合与和谐。前奏部分是整个古诗词歌曲的开始,没有人声,只有钢琴的琴声在独立的抒感。这就要求琴声对人声的导入要准确,情调、韵味要鲜明,气氛的烘托要有意境,要跟歌者共同营造出良好的歌唱与表现氛围。对于中间人声占主导的部分,伴奏的琴声应做好相应的控制,不能喧宾夺主,弹得跟独奏一样,要有层次的、有内涵的为歌者的人声弹奏出合适的音响效果,合适的背景音乐。为演唱者的艺术表现创造条件。间奏部分由于也是独立弹奏的部分,琴声的音乐表现力就应加强,音色的控制要更为细腻,为整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做好结构的展现以及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演唱者下面的演口目再次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尾奏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琴声既有对整首歌曲情态的丰富与补充,也有对整首诗词意境的扩展与延伸,给人以弦外之音的感觉。因此,只有人声与琴声巧妙、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了,整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绎才完美。
(三)激情与理性的“和”
篇8
关键词:古诗;内涵;路径;诗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8-0016-03
曾经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则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完《江雪》这首古诗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因为老翁家里穷,所以冒着严寒出来钓鱼”,有的说“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迷”,还有的说“因为他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如此回答,真叫人啼笑皆非。甚至有学生这样质疑:“这首诗是假的,因为天这么冷,雪这么大,河面上早就结冰了,他怎么钓鱼呀?”而有学生马上反驳:“结了冰也可以钓鱼,他可以带一把小铲子,在江面上用铲子凿一个窟窿,照样可以钓鱼。”一首意境深远的经典,被解读得面目全非,也难怪王老师会调侃说:“如果柳宗元他老人家还活着,听到这堂课,一定会气得吐血。”
很明显,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这首诗都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如果老师知道当时柳宗元因为被贬,前途未卜,而郁郁寡欢,就不会把学生引进一个死胡同了。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仅仅透过字面是很难理解古诗的真实意境的,只有走向古诗的更深处,才能真正走进诗人创作时的内心世界。现就古诗教学的基本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从素读到细读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地朗读,直至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
拿到一首古诗,最初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大声地读,不仅要熟读能背,而且要读出古诗的韵律之美。窦桂梅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很重视平仄之法,他要求学生按照古人最基本的读法朗读古诗,也就是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这其实就是“素读”。这样朗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声音的长短来体现古诗的平仄之韵味。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仅能够真切感受到古诗韵律美,而且能够慢慢体会到诗人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当然,仅仅停留在“素读”的层面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并不能真正走进古诗之中,这时就必须指导学生对古诗进行“细读”。什么是细读?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对其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这种读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王安石曾经用过“到”“过”“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才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受到启发,决定改用“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通过细读,我们就能明白,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之感。
细读不仅仅帮助读者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帮助读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上面所提到的《江雪》一诗,如果认真细读,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这不正体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吗?细细品读,在很多古诗中我们都能找到揭示主旨、凝聚思想、概括要义的“诗眼”,比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僧敲月下门”的“敲”字,衬托出了月夜的寂静;李白的《赠汪伦》,主要写友情,诗人以水之“深”比喻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赞美。
二、从知其人到论其事
尽管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仅仅通过朗读是不能够完全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因此,也有人说“不知其人,难入其诗”。所谓知其人就是要了解诗人生平、思想、际遇等。因此,教师在讲授古诗时,不能忽视对诗人的介绍。只有让学生在“知其人”的前提下,才能理解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才能够走进古诗的情境之中,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
比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送别诗,与其他的送别诗又有不同之处。一般的送别诗多是对友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如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王昌龄却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达自己的清廉正直。要想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就必须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王昌龄本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36岁就考中了进士,通过殿试被任命为校书郎,曾经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从43岁时受到排挤,两次被贬,一直在县一级做副职,属于8品官位。官越做越小,肯定要遭到人们的非议,因此诗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
“知其人”对古诗的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我们还要做到“论其世”。因为诗人的创作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很难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真实心境的。我们都知道,王安石是一位改革家,他推行变法屡遭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还被辞了官。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再度出山,担任宰相,继续变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又一次离开家乡赶赴京城。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很清楚此去变法未必能够成功,他深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再加上家中的儿子身患重病,因此刚离开家乡就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只有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够透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三、从一首到多首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其它的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古诗也是如此。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因此,我们要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对一首诗的理解带出对更多首诗的学习,提炼、归纳、总结,充分发挥教材中古诗的作用。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中国古诗是以文化意象来作为它的血肉的,而构成诗歌的“意象”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化象征的一种符号。我们都知道在古诗中借“明月”来寄托相思的诗句甚多,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亮”已经成为古诗中乡愁的文化符号。
在本诗中,诗人虽然在叙写忧愁,但是让人们回味的并不是这“许多愁”,而是寒山寺里传来的夜半钟声,这“钟声”在抚慰着诗人的心灵,这钟声荡涤了诗人所有的愁绪。因此,在教学此诗时,可以将古诗中有关“钟声”的诗句找出来学习。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清)陆鼎《寒山寺》
通过《枫桥夜泊》的“钟声”带出更多的“钟声”,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本诗的理解,又能彰显“钟声”这一极富诗意且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
篇9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模式;读;悟;拓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29-02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古诗词字数虽少,但意象颇多,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难以产生共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宣化区一批教师进行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实践,本着“模式不固式,教学有变式”的思想,提出了以“读、悟、拓”为理念的高效课堂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冀教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为例,谈些做法。
一、读
教师以读为主线,贯穿全课;学生以读为主线,读中感悟。古诗词不读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
一读――要读准古诗词的声调。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读准古诗词的声调,正如朱熹所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只有这样才能读得流畅,进而要“多诵遍数”,方得“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二读――要读准古诗词的节奏。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指导学生按意义单位或音节单位在适当地方用“/”画出古诗词的节拍,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前者按照意义单位划分为两个节拍,后者按照音节单位划分为三个节拍。读准节奏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很有好处。
三读――要读准古诗词的语速及语调。
一般而言,若古诗词表达出激动、愉悦、开朗等表示“喜”的情调时,语速应欢快些、高亢些。例如读辛弃疾的《西江月》上阙,就需要用欢快、愉悦的语速、语调去读,才能读出“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若古诗词表达出痛苦、悲伤、凄惨等表示“悲”的情调时,语速、语调则缓慢些、低沉些。
这只是初读,了解诗词大意。还需精读,品读,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读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咀嚼、仔细品味诗词的过程,也是理解深化的过程。现以《枫桥夜泊》为例来诠释品读。
(一)一读一品――品物境
学生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到妙处,诗中之景物便活了起来:月亮、乌鸦、白霜、枫树、渔船、灯火……纷至沓来,映入眼帘,挥之不去,构成多彩多姿、变化多端的画面。
(二)再读再品――品情境
诗情寓于景物,要通过景物去想象情景。月――想象――(夜);乌――想象――(孤);霜――想象――(寒);愁眠――想象――(无助)……顿时一股凄凉之情油然而生,满眼萧瑟,泪眼汪汪,几欲断肠,与作者达到心灵共鸣,品出了诗情。
(三)三读三品――品意境
品出意境,景物越来越模糊,情愈来愈悲,自己仿佛就是离乡人,心中凄凄惨惨,心神迷迷离离,恍恍惚惚,步入了物我两忘的情形。此时,一首诗才算被真正读懂了。
二、悟
悟是感悟,领悟。在学习中,怎样能把古诗词读“厚”,让它变得丰满、呈立体是这个环节的关键。
(一)再现形象
读书的过程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有声的语言变成有形画面的变化过程。宋代诗人张舜民就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比如《别董大》一诗中,让学生理解“千里黄云”,就是通过形象的描述进行的。
古诗词中许多好词佳句是匠心独运,画意浓浓。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枝红杏出墙来”――春意盎然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落日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国雪景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牧歌图,等等,都是神来之笔,诗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二)填补空白
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就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如《村居》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补充诗中的“空白”,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儿童放风筝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学生就会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补充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
三、拓
拓是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古诗词语言精练,意蕴含蓄,寥寥数字的古诗词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所以,知识的补充与拓展必不可少。拓展的方法主要有:
(一)从古诗词的诗意着手进行拓展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教材,选择与课本中诗意相关的古诗词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如在教李绅的《古风》一诗时,学生对诗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很快就明确了,但对后两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理解就比较困难,教师可及时将诗人聂夷中的《田家》一诗介绍给学生:“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教师适当地对“,秀”等字加以讲解。学生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兴致很高地从中寻找前一首诗所提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理解在“四海无闲田”的情况下,“农夫犹饿死”的原因,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二)从古诗词写法着手进行拓展
教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时,在朗读诗,理解诗的大意后,学生对诗中借“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等来衬托诗人愁郁的心情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教师可再引导学生了解张祜的《题金陵渡》。通过一遍遍地朗读、分析,学生知道诗人是以夜江、星火等来衬托自己身在异地,夜宿他乡而难以入睡的愁郁心情。把两首诗作比较,学生便容易发现,两位诗人采用了相同的写法,表达了同样的感情,虽然两首诗所描写的时间、地点、环境不同,但因两位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他们会有相同的感受。
篇10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古诗可以使小学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熏陶,增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领悟到古诗的意境并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感悟识记法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应让学生反复吟诵,借助书中的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只有经过充分地、反复的诵读,身临其境进入诗的境界,细致地感受诗的形象美,使学生深入领悟作品中的情致与趣味,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在反复阅读的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历史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识记。例如曹植写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嫉妒弟弟曹植的才华,害怕他与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来,否则就要用刑罚来处治他。七步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诗人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责问。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识记。
二、朗读指导法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正确朗读,更能够领会诗所表达的意境,理解诗的内容。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注意掌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自己练读、全班试读、同学间互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句的音律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朗读水平,还能够加深对诗的内容的透彻理解。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古诗的特点,积极启发学生投入到古诗的学习中。让学生闻前人之所闻,想前人之所想,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不断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借助历史还原现场法
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民俗、情感以及社会、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可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或让诗人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我们身边,还原现场,拉近距离。不能够实景实物进行观察,但可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动态演示,向学生描述自己在诗中所看到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其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通过把诗描述成散文等方法,唤起学生心中的意象,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美。教学时还应指导学生想象诗的情节、场景。教学《送孟浩然广陵》一诗,只需要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从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顺理而下,学生自然就领悟了诗中的意味:晴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而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远逝而去。他敬爱的好友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舟帆远去了;望呀,望呀,舟帆只剩影儿了;眨眼之间,帆影也不见了。”可见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切。于是,长叹道:“唯见长江天际流”。感情真挚,感人至深。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