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17 16:1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说新语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说新语的故事

篇1

关键词:世说新语;小说;发展

我们知道,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以及环境。其中,“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这是现代小说的定义,也是成为小说的必备因素。

一、《世说新语》的从属

有些学者将《世说新语》排除于小说的范畴之内,例如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对小说进行分类时,将胡应麟的六分法重新归类为三类:“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辑琐语也。”《世说新语》被纪昀归为杂事一类,但这仅仅是一家之言。《世说新语》恰恰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并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反应一定的社会状态,这正是小说的独特与魅力所在,例如,《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一则:

《谢道韫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则故事写的是才女谢道韫的事迹,其才艺出众,全文仅仅70个字,却将其才艺表达的淋漓尽致,纵观全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这也是作者的主要目的。通过不同类的人群的描写,反应一定的社会风气,说明一定的道理,阐述一定观点,正是小说所要达到的目的,从这一角度讲,确实要归属于小说一类。

二、《世说新语》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特点

在《世说新语》之前,小说还不能算是小说,小说主要是以神话为主,没有真实的人物,而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多为魏晋时期的贤士,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而由其之后的唐传奇开始,人物虽为真实,但是却充满了奇异色彩,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例如《西厢记》,历史上确有崔莺莺和张生,只不过他们的原型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唐传奇将这一段爱情故事赋予神化,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与兴趣,也让世人更加期许他们爱情的胜利,这也是人们反对婚姻包办,希望自由的社会心愿,由此,我们看出,《世说新语》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世说新语》的特点就是:“空前绝后”。所谓“空前”,主要是指它的“白话性质的初探”,在此之前,文言语言得到充分利用,难于理解,例如,《山海经》中的一段:“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食之不。”但从汉字来看,繁杂难懂,字的意思更加让人难以理解,所以说,在当时,书籍只有统治阶级才可以阅读,普通群众不会理解;而《世说新语》却不然,以《世说新语两则》为例,语言文字让人看之即懂,文字简单,但丝毫不影响其意义的发挥,并且,即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人都可以看得懂,所以,对于社会的教育意义更加普遍,社会影响更加广泛;而所谓的“绝后”,主要指的是它的短小的篇幅,与后代小说相比,它的篇幅及其短小,每篇几乎不超过100字,而之后的小说,虽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但是篇幅过长,可以说两者各有千秋,但是要想做到《世说新语》那般的言简意赅,很不容易,《世说新语》白话性质、短小精悍的确空前绝后。

三、总结

《世说新语》的产生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从内容上来看,通过描写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想的趋向,此外,从定义上看,它拥有小说的必备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都通过简单却又十分恰当的表现出来,综合这两点来看,《世说新语》属于小说一类,更加得到认可的是它归属于文言小说。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内容上,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它承接了前代小说的核心思想――说明社会问题,但在人物的选择上走上了真实的道路,也更加为人所信服,也为后代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对下,主要表现在篇幅上,篇幅的短小精悍更是后代小说所望尘莫及的,综合这两点来看,《世说新语》是空前绝后的。纵观我国小说历史,《世说新语》在我国小说文学上,意义重大,是其它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 (英) 福斯特,著.小说面面观[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2]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M]. 中华书局, 2009

[3]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篇2

最新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暑假期间,我喜欢上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我被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的魅力所吸引,简短的文字,蕴含了无穷知识,它让我眼界大开。

  《世说新语》记述了魏晋人物言谈轶事,它是一本笔记小说。里面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等,一共有一千多则。多以人物评论、做人道理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为主。

  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雅量第六”中的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只有七岁名叫王戎的小朋友,他曾经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大家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了很多果,把树枝都压弯了,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人问他,他回答道:“树在路边,又结了这么多的果子却没人摘,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李子一尝,果然是苦的。当我读这则故事,读到前半部分时,第一反应是,王戎怎么这么笨,有这么多的果子,为什么就不愿去摘呢?整则故事读完的时候,我要为王戎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点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不要被眼睛所见的“迷惑”。可以根据事物的现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看完这则小故事,不由的让我想起了发生在三年级暑假期间的一个故事。爸爸出差从海南回来,带回了一个大大的菠萝蜜。我初见菠萝蜜时,只见它浑身长满了小疙瘩,又粗又长,像个长满“青春痘”的大冬瓜。我边看边摇头,爸爸见我对它充满了“敌意”。他告诉我,别看它长的丑,它的味道却特别的鲜美。我头摇的像拨浪鼓,嘴巴里一直说着:我不要吃,不要吃,真的不要吃。可当爸爸打开它后,我的味蕾瞬间被空气中弥漫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吸引了。后来,我尝了一口,便从此爱上了它。是呀,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千万不能光凭着外表或是现象,就急着去下结论,一定要去深入了解,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时,一句话,也蕴含着大道理。在“轻诋第二十六”中有这样一则: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意思是:过去人们评论韩康伯说:“胳膊肘粗壮,但是没有什么刚气、骨头。它从人的体格外貌上去轻视诋毁别人,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一种行为。”这则小故事警世我们,千万不要从一个的外型体貌上评论他人。这样不但让别人“受伤”,也降低了自己的品行。生活学习中,一定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检查自己的不足,学会取长补短,让自己更优秀!

  《世说新语》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读它。它不但让我们能快速了解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时代精神和各种历史知识,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指引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它还培养我们对古文的阅读兴趣。

  爱上它——《世说新语》很容易。

  只要你愿意走近它,相信你一定对它爱不释手——阅新语、明事理!

  最新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是适时的自嘲,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同样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简傲三,讲得是钟会请众名士拜访嵇康却被无视,当他准备离去时,嵇康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意思是:我听到我所听到的而来,我看到我所看到的而去。这实际就是句车轱辘话,但在钟会这里却有了不一样的效果。在良久的等待后,钟会面对嵇康率性的问话,以问为答,在自我解嘲的同时,展现了与嵇康相同的旷达的生活态度,留下了这段佳话。

  这就是自嘲的妙处。

  自嘲要用,要会用。首先得判定是否需要,钟会面对尊敬之人,自然不能也不会为等待生气。嵇康发问何尝不是钟会展示自己的机会?

  其次看场合、气氛等。大家都是不羁之人,钟会适时适事的侃上几句,不仅能让自己体面脱身,打破尴尬的局面,又能展示自己豁达大度的胸怀,何乐不为呢?而如果不分场合自嘲,恐怕就是自己不自信的心理作怪了。

  最新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提起记载遗文轶事的笔记小说,你想到了什么?提起志人小说的代表,你想到了什么?提起中国最早历史价值最高的小说,你又会想到什么?告诉你,它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传奇——《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分为政治、德行、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全书共有一千多则记载了许许多多富有哲理、趣味十足的文言小故事。读《世说新语》,感觉就像听古人讲故事。寥寥数语便能将一个时期的思想风貌娓娓道来。怪不得鲁迅先生称它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魂奇。”

  不仅这些。《世说新语》还是“无数”成语的“发源地”呢!我们熟知的“拾人牙慧”、“一往情深”、“咄咄怪事”、“一览无馀”、“望梅止渴”等等,都出自《世说新语》里的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吧!

  我最喜欢的一则是《道旁苦李》一文。它讲的是七岁的王戒在和小朋友们玩的时候,看见路旁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多的都快把树枝压断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去摘李子,而王戒一动不动。有人问他原因,他说:“长在路边树上还会有那么多李子,定是苦李。”摘到李子的孩子尝李子,果然苦。

  这个故事暗藏玄机,不但夸奖了王戒小小年纪便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还侧面指出“路边苦李,没人青睐”。借苦李传达出无用的事物活人就会被人所弃的道理。而故事中的王戒从小就脱颖而出,终后为竹林七贤之一,成为西晋大臣。

篇3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优秀范文   这只几天我在看一本古书——《世说新语》这本书,资料精彩搞笑,用漫画的形式将书里的资料表达的活灵活现,很好理解。你也和我一齐在这本书里畅游一番吧!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是一本记录自汉末到南朝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的笔记小说。成书时光为我国南朝宋时期,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按资料分为德行、言语、政治、文学等三十六类,共有一千二百余故事。

  故事一:

  其中德行类的一个“荀巨伯探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没想到外族敌寇正在攻打朋友住的城,朋友说:“我快病死了,你来干什么?快走吧!”荀巨伯坚持还要照顾病友,敌军攻进城了,他对敌军说情愿用自我的性命换病友的命,敌军被他们的友情感动了,最后撤出了城,全城的生命和财产都给保住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到荀巨伯是一个重友情的人,把朋友的生命看得比自我生命还重要的人,让我看出来荀巨伯与朋友的深厚友谊,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让人赞叹和羡慕……

  故事二:

  从前有一个叫杨修的人,曹操任丞相时,命杨修为主簿,他聪慧过人,善于揣测他人的内心。一次他带人修好了相国的大门,曹操见了不说话,让人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甩袖离开。众人都很担心,怕活不成了。杨修让人把门拆了,说道:“门中写一个‘活’字,合起来看“不就是一个‘阔’字吗?丞相嫌门太大了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杨修用自我的智慧很多次猜测出曹操的心思,还有许多关于他思维敏捷的小故事。从这些故事中让我明白了,杨修是那么的聪明,真是一位人才啊!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古代时的经典故事,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也来看看《世说新语》这本书吧!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优秀范文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后世之人对次书评价颇高,因其历史意义独特,文笔极佳,不仅是一本笔记小说,还是

  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单、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世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典型的故事,第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顾悦和简文帝。顾悦和简文帝同岁,但顾悦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你的头发比我先白了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资质经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人的资质是有差异的,由此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不同;第二个小故事,讲述的是身在庐山的远公,虽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给弟子们讲论佛经,他时常告诫弟子,说:“我如黄昏时的落日余辉,自然不会照得久远了,只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明亮!”这生动形象的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刻在了弟子们的头脑中。晋文帝的一个玩笑,一个调侃,却引出了顾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资质禀赋的不同应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远公用桑榆之光来比喻自己,用朝阳之辉来比喻年轻的弟子,告诫我们学习是一刻也不该放松的。在书中,作者以其独特的叙述道理的手法,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展开了一副知识的画卷,又善用比喻,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深奥的道理说到透彻,又恰到好处;能把人们熟知的平凡事说得不平凡,说得有趣。

  读罢《世说新语》,遂感觉到了古人的种种精神品质,处事原则,更令我对魏晋古风瞻仰不已,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优秀范文

  读了《世说新语》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魏晋的玄学家悟出的唯一能抗衡儒家礼教名分思想的锐利武器,含有道家的精髓。魏晋的玄学家认为,任由人们的本性自由发展,这就叫自然;而人治理人,对别人的自由横加干涉,这便是人为。

  我不知道,道家和儒家哪一方是对的,但是我很喜欢道家的思想--“自然无为”。这跟仙外的校训“顺其自然”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自然无为”的道家学说呼吁人们发现真我的存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发现了人的价值,于是就有了人对生活的追求:花前月下,饮酒赋诗,敞怀清谈,展现才情,我行我素。譬如,王子猷的卓荦不羁、嵇康的一曲《广陵散》、顾恺之的“三绝”、杜预的《左传》癖、阮籍的青眼白眼、王羲之的东床坦腹……他们要在短暂的生命中活得潇洒,活得洒脱,活得自由自在。他们放荡形骸,胆大包天,不畏生死,有时甚至状若疯魔。他们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和看法,甚至不知羞愧为何物,只照自己的意愿来活。

篇4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讲述南北朝时期社会上流传的新鲜故事的一本书。那么何为层次?有钱或有权?现代人大多都这么认为。但真正有层次的人,他的层次感是从言行中表露出来的。

  陈元方,出生在太丘长的家中,也是当时上流社会的人。7岁时,他在门外玩耍时,来了一个人,是他父亲的朋友,他是来赴约的。但当时他父亲陈太丘因朋友未能按时赴约,而已经走了。朋友得知后很生气,甚至还心有怨言,骂了陈太丘。陈元方告诉他,赴约迟到是不讲信用,对着他的儿子辱骂他的父亲,是不讲礼,友人听后自觉很惭愧,想要道歉,但是元方却自顾进了家门,不再理睬他。

  有一个较为广泛的想法:不要以你不喜欢的方法去对待别人,友人已经无礼,是应该说说他。但是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层次感,体现了元方思想境界高。如果,只中说友人两句,叫他日后要改正,那就成了老子教训儿子了!相反,他用行动告诉了友人:你这是没有人会喜欢你的,包括小孩子。

  层次,不是钱或权,也不是说出多么深奥的话,而是做出最有意义,却又看似不起眼的一举一动。深奥,却又不做作的言行,才能让人感受到强大的层次感,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敬佩。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主编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行》、《言语》、《政事》等。其中,我觉得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记录晋人谈话的《言语》。那一句句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声口,寥寥数语,却能述说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口吃的邓艾,自称时便经常重复说“艾,艾……”这样难免被人拿来取笑。有一次晋文帝也和他开玩笑说:“你总是说……艾,……艾,究竟是几个艾啊?”邓艾没生气,也没尴尬,回答说:“凤兮凤兮,本来只是一只凤。”他用楚国陆通比喻孔子的名言,来说明自己虽然常常连连说“艾,艾”,但和孔子那样只有一个“艾”罢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顾悦和简文帝。顾悦和简文帝同岁,但顾悦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你的头发比我先白了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资质经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人的资质是有差异的,由此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不同。

  另外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身在庐山的远公,虽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给弟子们讲论佛经,他时常告诫弟子,说:“我如黄昏时的落日余辉,自然不会照得久远了,只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明亮!”用自己热切的言辞和神态,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印刻在弟子们的心中。……

  邓艾虽口吃,但却不妨碍他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表达: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应该好好的发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才能,做一只凤,做一条龙。晋文帝的一个玩笑,一个调侃,却引出了顾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资质禀赋的不同应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远公用桑榆之光来比喻自己,用朝阳之辉来比喻年轻的弟子,告诫我们学习是一刻也不该放松的……

  古人善用比喻,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深奥的道理说到透彻,又恰到好处;能把人们熟知的平凡事说得不平凡,说得有趣。这种语言技巧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明代的学者胡应麟评介《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古今之绝唱也。”既是绝唱,定有属于他绝唱的魅力,反复认真诵读这36门学说,定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2022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篇5

[关键词]六朝;笔记小说;词汇;价值

一、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的价值和特点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敏感的因子,与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任何社会的变迁都会在词汇内部留下痕迹。六朝①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此期战乱频仍,政权交替,灾祸连年,人们生活在战争和死亡的痛苦之中,社会生活和风俗文化也随着南北各民族人口的大量流迁而发生改变。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六朝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它紧承秦汉,远续隋唐,是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今从王云路、方一新的分法)的交替时期,这个时期的词汇呈现出与上古迥然不同的特点。由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要求语言承载更多的交际信息,因此大量新词语新用法应运而生,许多先秦旧词语此时也发生了演变,产生完全不同的新义项;常用词义位发生更替,同义词反义词显著增加,单一义位多义化,产生大量多义词。同时,六朝又是外族文化和中土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的碰撞时期,佛经的汉译加大了对双音节的需求,客观上加快汉语双音化的步伐。双音节的迅猛发展,为后期双音化高峰奠定了坚实基础。外来词的吸收和中土化也丰富了汉语词汇。另一方面,权威工具书上六朝以后乃至近代汉语中很多新词新义,它们最早的用法可以追至六朝。由此可见,六朝时期在词汇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我们对于词汇史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口语词和常用词(广义上包括基本词)的研究,因为它们最接近实际语言,“是后人了解当时语言的最可靠的依据”②。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汉译也随后开始。佛教是面向大众传播教义的,因此,佛经翻译要通俗化才能争得更多的信奉者。而从事翻译的外籍僧人大多汉文修养不高,加之佛教原典的文体性质决定了汉译佛经的口语化程度较高。“这就在客观上使佛典翻译成为影响汉语书面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雅’的藩篱而接受口语成分的重要因素”③。向熹先生曾指出:“魏晋以后,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日益加大。六朝开始出现一种比较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古白话。南北朝《世说新语》、《齐民要术》、佛经翻译……等,都用白话写成,它们是研究中古和近代汉语的主要依据。”④六朝笔记作为一个时代的语言记录,同甲骨文、先秦诸子、唐代变文、宋儒语录、明清白话小说被作为汉语词汇史上不同阶段“面貌”的典型代表⑤。对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的全面研究,有助于对断代词汇面貌的了解。

小说在六朝以前被人们看作是“街谈巷议”,大多散见于其他文献中。例如《左传》中有很多关于人物、场面和战争的描写都属于小说的范畴;《史记》列传中很多关于人物事件的描写,却依附于正史。这些口语化的语言,使小说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能在民间流传下去;而恰恰由于小说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更真实地了解当时社会的语言实际。六朝笔记小说包括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志怪小说以描写神仙鬼怪为主旨,包括《幽明录》《异苑》《搜神后记》《拾遗记》等;志人小说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为主,包括《语林》《殷芸小说》《笑林》《郭子》等。六朝时期社会纷乱,无论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都处在不稳定的恐惧中,因而脱离现实转向神道鬼魅成为平民的一种价值趋势,清谈放诞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时尚。变化的社会生活折射在语言中表现为:志怪小说中关于神鬼精魅、生死丧葬、羽化升仙的词语特别多;志人小说中对清谈品评、人物性格方面的描述就比较鲜活。总起看来,六朝笔记已经具备小说特点,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和语言表达的丰富。关于事件、时间、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心理、表情等方面的词语非常发达,这构成小说词汇一大特色,也成为后期各阶段小说词汇继承发展的前源。

六朝笔记中还有很多六朝时期的口语词,不仅在小说中出现,在同期乃至后代文献中也出现。例如“惭”本义为羞愧。《易·系辞上》:“将叛者其辞惭。”六朝时期产生了新的义项,指“感谢”。《搜神记》卷五:“翁之厚意,出苇相渡,深有惭感,当有以相谢者。若翁速还去,必有所见,亦当有所得也。”再如“催”本义为催促、促使,六朝时指“快速”。《异苑》卷八:“使者催令束装,拔因语曰:‘汝看我面。’乃见眼目角张,身有黄斑色,便竖一足,径出门去。”《幽明录》卷三:“太守不应,意甚不乐,催使吏为作主人,外颇怪。”此外还有“波(逃跑)、郎(奴仆对主人的称呼)、阿堵、那忽、何物、如馨、忽忽、方幅、踊跃(喜悦)、狡狯”等。同时也出现大量六朝时期新用法,例如“兵戈(军队)、处分(吩咐)、反侧(惶恐不安)、风流(风度)、居然(显然)、逡巡(极短时间)、荼毒(悲痛)、潇洒(偶然)、斟酌(掌握)”等。这些口语词和新用法有一部分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而相当数量却保留在六朝时期的文献中,因此“要追溯近代汉语,即古白话的源头,就不能不认真研究魏晋南北朝的词语”⑥。同时,六朝笔记小说作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滥觞,也为后代文学和词汇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百感交集、登峰造极、一往情深、引人入胜、瓜田李下、含沙射影”等脍炙人口的熟语均来自六朝笔记;《窦娥冤》的雏形源于《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早见于六朝笔记。

六朝是佛教第一次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期,“任何不同文化的接触、交流、碰撞,都会在语言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⑦,随着外族文化的广泛传播,佛教开始渗入中土文化各个领域。不但充实了汉语词汇,而且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佛经中的比喻造词及多层次构词法为汉语词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同时,大量汉语词汇被赋予了佛教的语义,例如“布施”原义为施恩惠于人。《庄子·外物》:“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布施”变为梵文Dana(檀那)的意译词,故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食。再如“大法、道德、恶道、居士、礼拜”等。另一方面,梵语系统的借词和译词,也逐渐退去佛教的外衣而中土化,例如“方便、轮转”等。六朝笔记小说的词汇,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意义重大,对此期词汇进行全面的考察将会非常有价值。

二、六朝笔记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汉语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其中。作为六朝词汇面貌的代表,六朝笔记小说中保留了大量的口语词,因而在语料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古汉语通释性的成果中,很多学者都引用了六朝笔记小说作为例证,同时也出现六朝笔记小说的专题研究。

.考释性的文章在单篇论文中占很大部分,这类成果针对六朝笔记小说中的词语进行考释,通过比类和归纳等方法,运用互文、对文来考察单个词语的意义。这些论文对于词义的挖掘和辞书的编纂都具有重要意义;断代的系统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只有江蓝生(1983)《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札记》,方一新(2000)《魏晋南北朝小说语词校释札记》;针对专书研究的论文比较多,特别是志人小说中的《世说新语》。例如郭在贻(1984)《〈世说新语〉词语考释》,殷正林(1984)《〈世说新语〉中反映的新词新义》,方一新(1990)《〈世说新语〉词语札记》,王云路、刘坚、黄征、蔡镜浩、苏宝荣、蒋宗许、汪维辉等在《世说新语》的考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志怪小说方面有:王宝华(1987)《〈搜神记〉汪校补正》、骆小平(1990)《〈搜神记〉所见六朝新词考论》、刘钊(1995)《〈搜神记〉全译指瑕》、方一新(2000)《〈异苑〉词语校释琐记》、真大成(2002)《〈搜神记〉词语校释琐记》等。

2.除了语义上的研究外,关于复音词和构词法的研究也有不少,如程湘清(1992)、周生亚(1982)、韩惠言(1990)针对《世说新语》复音词构词方式展开了讨论,李新健(1989、1990、1991、1992)连续发表四篇文章探讨《搜神记》中复合词的构成方式,李杏华(1996)《〈世说新语〉双音复合词内部形式反映对象特征的类分》,邓志强(2005)《〈幽明录〉偏正式复音词构成方式的纵向比较》等。在词序上有高先德(1985)《〈世说新语〉的词序》,张鸿魁(1992)《〈世说新语〉并列结构的字序》。这些研究对六朝时期复音词和构词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在此领域的研究专著中,系统的当推江蓝生(1988)《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它“填补了汉语词汇史上的一个空白”⑧。该书以六朝笔记小说为研究对象,考释了330余条词语,发掘了很多六朝时期的口语词、新词新义以及特殊用法,成为笔记小说词汇研究的开山之作;吴金华(1994)《世说新语考释》,共考释了250余条口语词,通过钩沉史证,解决了很多文献中的语义问题;周俊勋(200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系统地对六朝志怪小说词汇进行了梳理,将汉语史研究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探讨了词汇史上一些常用词归并的系统,从韵律的角度解释了双音词的构词过程,运用词义投影来解释汉语的词汇化,为六朝笔记小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通释性的专著中,也有学者大量选用六朝笔记小说作为例证,如蔡镜浩(1990)《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王云路、方一新(1992、1993)《中古汉语语词例释》《中古汉语读本》,特别是汪维辉(2000)《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书中选择了41组东汉至隋这一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词,运用的许多例证都来自六朝笔记小说。

在资料的整理译注方面,余嘉锡率先对《世说新语》进行校注,随后出现不少同类的注释专书。如徐震堮(1984)《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校笺》,杨勇(2000)《世说新语校笺》,张撝之(1996)《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刘尚慈(1998)《世说新语译注》等;汪绍楹(1979、1981)、齐治平(1981)、周楞伽(1984、1988)、郑晚晴(1988)、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1999)等人对志怪小说进行辑佚,为志怪小说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词典编纂方面张永言、张万起(1992、1993)等人先后编著了《世说新语辞典》,为志人小说材料的条理化开辟了新途径。

总起看来,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从考释到整理,从构词法到辞典编纂,涉及到各个方面,但是这些研究偏重于个案,特别是疑难词语和特殊词语的考释,忽略对词语发展规律的系统性探讨和对理论的解释。对常用词的研究还很薄弱,较多集中在单音词义位的更替上,成系统的研究专著并不多,对志人小说的研究力度远超过对志怪小说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没有更好地把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从而将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因此,应该加大力度来讨论常用双音词的更替,探究词语演变规律,特别是那些在六朝时期出现,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双音词。它们源于中古,在历时的变迁中,很多词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这些词语的义位转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注释:

①六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广义指魏晋南北朝,今从方一新、王云路说法,指广义六朝。

②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第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见《中古汉语研究》第125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④向熹:《简明汉语史》第1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⑤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前言)第1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⑥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前言)第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⑦董琨:“‘同经异译’与佛经语言特点管窥”,载《中国语文》2002年第6期。

篇6

从匈奴使者的话可以看出,曹操派人顶替自己原不必要,他的英雄气概足以震慑人心。只是作假的是他,杀人的也是他,足见曹操多疑多虑的特点。“捉刀”的典故从这个故事而来,后人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代人作文,如“捉刀”。

原段呈现

魏武将见①匈奴使,自以②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③头。既④毕,令间谍⑤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⑥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

【注释】

①见:召见。 ②以:认为。 ③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④既:已经。 ⑤间谍:侦探。 ⑥雅望:高雅的风采。

作者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文字生动鲜活,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一书:“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可以看作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扫清路障

古今异义

魏王雅望非常 非常:古义指不同一般。现在是一个程度副词,“十分”的意思。

佳句点击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想一想

1.这个小故事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曹操?

2.你熟悉的关于曹操的故事可能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和他相关的几个故事或者俗语吗?

博闻馆

篇7

陈思王曹植素以才名著称。宋无名氏著《释常谈》中有这样一条记载:“谢灵运曾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按理来说,谢灵运的文学造诣在当时已经让人难以望其项背,而他却对曹植佩服得五体投地。明代王世贞在《艺苑 言》里夸赞曹植:“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害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纵观一系列史料,虽然人们都激赏曹植才华出众,但都没有提到他有七步之才。不仅如此,翻检二十五史,唯一涉及到七步之才的并不是指曹植,而是北朝的魏收。当时魏收年仅26岁,下笔有奇言。但是皇帝对他似乎不太看重,只言一句:“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后魏收直落得编修国史之务。

最早有关七步诗记载的是《世说新语·文学第四》:文帝常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酒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虽然有文字表明七步诗确实存在,但问题在于《世说新语》本身属于志人小说,其中很多杜撰成分,不足为信。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曹丕命曹植作诗,曹植并没有行七步,而是应声便为一首。所以在这里此诗不足以成为七步诗。

另外一出相关记载见于《太平广记》中,书中说魏文帝曹丕曾与陈思王曹植共同出游,碰巧遇见两牛在墙间打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曹丕大感兴趣,下诏命曹植赋《死牛诗》,并定下规则,在作诗过程中不许出现“牛”、“井”字样,不许讲打斗之事,同时也不许说出死来。如果曹植在走马百步未成四十言,将处以斩刑——这也太残忍了,由此可以看出曹丕是处心积虑地要杀掉曹植。曹植策马奔驰,揽笔即赋:“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焱欠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赋已做成,却还没有行到百步,时间尚有剩余。曹植又自作三十言自悯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里记载的诗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有出入,但关键是这两首诗都非七步诗。

罗贯中所撰写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里引用了《太平广记》中的故事,但也不尽同。曹丕即位,文武百官都前来道贺,唯缺临淄侯曹植和萧怀侯曹熊。曹丕听了官员汇报后大怒,欲加罪于两位弟弟。曹熊闻讯后自缢身死,独擒住了曹植。曹丕母卞氏听说曹植被擒,其党丁仪等人俱被杀,大为惊恐,忙来曹丕处求情,希望他能放过弟弟,并讲自己即使到了九泉也可以瞑目了。

曹丕是一个孝子,非常听母亲卞氏的话。于是召来曹植说:“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于是曹丕命曹植七步赋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宽恕!曹植问以何作诗。当时曹丕刚好看见殿内壁上悬挂着一幅水墨画,画上有两头牛相斗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便指着画说以此为题。曹植行了七步,赋下一诗:“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焱欠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篇8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 山林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20-01

魏晋时期,山林风物被用来比才比貌比德,全面渗透到士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外物被注入更多内涵,包含了人的内质和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活了自然之物,也就写活了魏晋士人,这亦是《世说新语》一书以自然喻人衬人的成功之处。

一、人化自然,自然化人

魏晋时期,把山林与人物并谈,互映互衬,成为品评人物之风。自然开始灵化,具有了人的精神。山林不仅是士人欣赏的对象,更成为观照自身与寄寓人格的象征。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容止》12)

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容止》6)

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16)

时人赞裴令公(中书令裴楷)似美玉光彩照人;玉人裴楷目视“竹林七贤”之一的安丰侯王戎,则有电光石火之感,以灿如闪电形容目光摄人心魄,这可看作今日诸如“电眼”、“放电”之说的最早渊源了;而“电眼”王戎更以瑶林琼树形容太尉王衍,可想象其超俗之姿。魏晋人不吝互相推许,互相欣赏,与当时品藻风气的盛行有关,也是性情率真的表现。

魏晋士人追求山水般流动飘逸的生活态度,任其性,适其情,尽其兴,合其趣。在礼教式微不足道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他们把目光聚焦于周围自然世界,言谈神形都不离自然风物,游于山林,隐于山林,品于山林,体悟丰富的山林之乐。

二、玄心妙赏,乐山乐水

魏晋士人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以泉石自乐,功利性消退,真性情得以凸现,想象力也更恣意丰富,妙语迭出。

王子猷……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46)

王子猷对竹的喜爱之切是史上有名的,他直呼竹子为君,对竹吟啸,无不是愉悦和真心欣赏的表现。晋人不仅把风景作为欣赏对象,而且真正把自然当作密友,交心、交神,抒感。自然与人物的生命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了。

王司州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言语》81)在王胡之眼中,山水景物不仅可以用来欣赏,亦有陶冶情操涤荡情怀的作用,当人的心灵澄静了,眼中的日月自然更加清朗。同是说水光山色,荀羡(荀彧后代,时任中郎将)眼中的北固云海又是另一番胜境,“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言语》74) 《史记·封禅书》曰:“蓬莱、方丈、瀛洲,此三山世传在海中,去人不远。……草物禽兽尽白,望之如云。”荀羡所言,乃是以传说中的三山衬托悠远镇江北固山的出世超尘和神秘优雅,令人读之神往。从中亦可看出晋人喜把山水和人物精神相连的品谈习惯。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品藻》17)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巧艺》12)

谢鲲乃谢安伯父,性喜陶情山水。当东晋明帝问他和庾亮相比如何,谢鲲答道:在朝为百官表率,他不如亮;而游于山林丘壑间,亮不如他。画家顾长康根据此话,画像时将其置于丘壑岩石背景中,不仅传神,也显示出顾氏的机敏。两则例子里的人物言谈都充满机趣,既包涵了对自然的雅赏,又有魏晋式的玄心妙言。

晋人好游山林,好评山林,首先是因为他们能感受自然之美。在品评山林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也更加亲近。

三、神形超越,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下简称《世》)写山林自然,归根到底是为了写人物。而山林终究是有形之物,仍难免为形质所限。所以,当山水淡化为背景时,人的性格精神更得以凸现,达到神形超越的境界。

《世》书中有很多名士率性而为的掌故,最脍炙人口的堪称王子猷“雪夜访戴”这段佳话。雪夜,诗咏,友人,小舟,乘兴行,尽兴返。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率性而为、特立独行的名士形象,令人不由读而悦之。这里,雪夜的背景与四周景物绘出的皎然淡远的环境,更衬托出王子猷不为外物所拘的率性风度,和洒脱情怀。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雅量》18)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生;文言文;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小学文言了相关的要求,可在后边的“附录1”中却没有推荐小学阶段应该背诵的文言文,这一空白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造空间。人教版和语文S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四篇文言文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是《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语文S版是《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文言文的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多积累文言文,也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选择要增加阅读(也可以称为拓展阅读)的文言文时,一般是选择和课文内容的主题相关联的文言文。如《杨氏之子》,课文内容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此文出自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与课文主题“言语之妙”相同,还有这本书中的《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笔者整理出一些适合增加阅读的文言文,又囿于笔者只熟悉人教版和语文S版的小学教材,因此,有如下几篇,仅供参考: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杨氏之子》(主题:言语之妙)

增加阅读其二,《世说新语・言语・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主题:友谊)

增加阅读《世说新语・德行・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敌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敌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学弈》(主题:学习)

增加阅读清朝彭端淑的《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4.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自相矛盾》(主题:寓言)

增加阅读《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5.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画蛇添足》

增加阅读《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6.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夸父逐日》(主题:悲剧神话,锲而不舍的精神)

增加阅读《精卫填海》: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下面列举一个在教学中增加阅读的案例,希望能给教师的具体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案例,师延峰发表于2009年第12期《中学语文教学》的《夸父逐日》教学实录:

师:人们经常和“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一起提起的悲剧神话还有“精卫填海”(同上文言文)。

精卫本来的名字叫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儿,在游泳的时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为一只精卫鸟,经常从西山上衔一些微小的土、石、木头,要把淹死她的东海填平。

这两个神话的结尾有什么不同呢?“精卫填海”没有结果,没准今天她还在坚持填海呢,只是我们没有看见而已,但夸父有结果,是个明确的悲剧性的结果。

同时,这两个故事也有明显的共同点,是什么呢?(都想试图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或许远古人类在创造这些神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将无法实现这些梦想,但他们还是要创造人物替自己去实现。

……

根据以上的看法,笔者还想提两点建议:一是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可以再增加一些文言文课文,以满足学生学国传统文化的的需要;二是建议有关部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中,增加一些小学阶段推荐背诵的文言文,或明确提出要学习的文言文。这样,小学生不仅可以朗朗上口地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也能抑扬顿挫地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名篇,这岂不是很好。

最后,在课内增加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肯定不止这些,但囿于笔者的学识浅薄,只能谈到这个程度,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一、对教材的学习――教什么的问题

1.为什么要选编这篇教材――把握编者意图

这篇短小的文言文共55字,选自南朝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杨氏之子》属于《世说新语》中机智应对的小故事,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十来首古诗,由此可以理解为学生对古文的学习有一点潜在的、无意识的基础,比如古文字词的理解,整体意义的把握等,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并未接触过,编者将此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首篇古文。

2.课文传递出哪些信息――对教材内容学习思考

通读全文,很直观的感觉是一个“趣”字:一是大人幽默风趣,孔君平故意拿姓氏逗杨氏子,虽没有十分具体的描写,但大人逗小孩儿的表情、动作如在眼前;二是小孩巧妙机智,仅九岁,反应如此之快――“应声答”,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来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核心句――“甚聪慧(聪惠)”。一是待人有礼,“父不在”,儿“为设果”;二是反应快――“应声答”;三是言语有节,注意方式,他听出孔君平是故意逗他,既未不理,更不顶撞,反而也用孔君平的方法作答,还注意表达的方式――“未闻”,一个词加上,就显得语气平和、巧妙。

文言文语言简练,朗朗上口,读来抑扬顿挫,自有一种音韵之美。一是读准字音,其中有“诣”、“为设果”中“为”,读四声;二是正确断句,难点在尾句,正确的断句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学生可能读成“家禽”。初次接触文言文,要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喜欢这种语言形式,才能更好地学习。

3.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王崧舟老师认为学习教材,除了弄清楚内容――“写了什么”之外,还要弄清楚文章的语言形式――“作者是怎样写的”,语言意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依据这个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恰当确定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本课篇幅短小,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即可。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理解课文意思,讨论交流: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借此初步认识怎样与人交往。

(3)通过读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怎么教的问题

1.采取一个方法――读

阅读教学要采用“读”的方式来学习,建议设计如下环节:

一读:正字音,正确断句。本课没有生僻字,学生自己完成正音并读通句子;尾句的断句是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此是君家果”读准,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读文。

二读:理解词义、句意。在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文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与集体交流,达到理解文意、感受文言文特点的目标。

三读:深入理解文意,读出表情与神态。围绕中心句――“甚聪慧”,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在深入理解文意后,读出表情和神态来,通过展示读、评价、范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趣”,读出孔君平对孩子的“逗”,读出小孩子的有礼有节,达到深入理解文章,为升华主题做足铺垫。

四读:升华主题,熟读成诵。组织学生谈谈学习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再通过表演读文,熟读成诵的目标自然就能达成。

2.围绕一个核心句――甚聪慧

关于这句话的理解和教学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3.简化教学环节――教结构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本课四个层次的读,从字音、句意、文意到中心,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环节简洁,层层推进。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渐上升的过程

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比如,熟读成诵的目标,是在读准字音、正确断句、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的;对杨氏之子的“聪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品析语言感受到的等。在教学时,要着眼整体,分步实施。

2.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处理问题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语言,德育目标是在品析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自然内化的,所以要在对语言文字的学习、阅读上做足文章,德育目标自然达成。

3.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要兼顾每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