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15 13:2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试卷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对话;课堂

一、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的师生对话概念及特点

(一)师生对话概念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的师生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就试卷中的问题予以沟通探究,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与教师主导性的技法指导形成有效衔接,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师生对话的实践中分析自己的应试行为、反思自己的应试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构自己的应试习惯。

(二)师生对话特点

1、平等性

在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二者是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流,即教师与学生借助于试卷分析这一载体落实增长数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突破了原有的“主导—主体”固化思维,强调自由互动与平等尊重,教与学就在互相碰撞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

2、主体性

在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课堂上,主体依然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这是因为,试卷分析的过程即是一个“处理问题”的过程,即学生提出自己试卷疑难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试卷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行为,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过去的解题思维、方法与当前的解题思维、方法形成极为鲜明地对比,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为重构自己的思维与方法模式提供借鉴,从这一层面进行分析,学生就是小学数学试卷分析课堂的活动与反思主体。

二、师生对话在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一)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有效认知

师生对话是基于平等基础上而展开的双边或是多边的交流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疑难进行对话性的指导与交流,从而起到“授之以鱼,教之以渔”的效果。举例来说,在“求直径为5厘米半圆的周长”这一考题中,学生们对这道题的求解方法持有疑虑。在学生自主分析的环节,有学生指出自己出错的原因,是因为将求解半圆的周长与求解半圆的面积混为一谈了,简单的认为整圆的周长除以2就可以了,即3.14×5÷2﹦7.85,但是却忽略了直径的存在,即缺少7.85+5﹦12.85,这就会导致错误的发生,借助于这一道题的分析就警示其必须要做重视基本概念,通过概念来指导自己分析问题的行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应试习惯

学生对于试卷的认知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答题得分这一层次,而是应该将其看作是培养自己学习习惯的一种方式,当然,学生的学习习惯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泛,答题应试的良好习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进行试卷分析的时候,将会与学生展开平等性的对话,根据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所出现的答题不规范的问题予以纠正,从而使之养成良好的答题应试的习惯。举例来说,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几条?”一道选择题的解答中,许多学生选择了“无数条”,根本没有注意“平行”这一限制性的条件。从师生对话的自主分析环节中,学生们坦陈自己就是因为审题时间过短、考虑不周全才会导致这一错误,而在教师分析的时候自然就会在延长思考时间、锤炼思考精准度这一层面予以指导。

(三)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主导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实践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得到不断提高,这是因为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创新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的实践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并能够对自己的学生个体需求有所了解,从而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这就为“因材施教”夯实基础。在解决判断题“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是平行线”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的缺失而出现判断失误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用形象演示的方法展示出“同一平面”的概念,化抽象的理论概述为形象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

三、提升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师生对话实效性对策

(一)明确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目标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目标性是实现有效师生对话的最为重要前提,具体来说,就应该是从“把握学情”与“重点突破”这两个方面着手。

1、把握学情

在制定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目标的时候,了解学情是必要一环,这是因为,试卷分析对象就是广大的学生,如果制定的目标过高,就会使师生对话趋于形式化,反之则会使师生对话过于繁琐。这就要求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接受能力来制定出本课的分析目标,规避过简与过难这两个极端。

2、重点突破

分析目标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做到重点、难点明确,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在落实分析目标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才会在师生对话的的时候,引导学生将突破重点放置在首要位置,以致于使学生学有所获。

(二)体现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活动价值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活动的价值性就是指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巩固,独立思考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行之道。独立思考是师生对话的基本前提。教师可以在学生获得自己的试卷的时候,要求其根据自己试卷中所标注错题追本溯源,寻求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求知欲望的过程,这就为下一个“师生对话”环节进行提供知识条件与动力源泉。

(三)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有效评价与反馈

有效评价与反馈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师生对话,基于此而言,建议评价与反馈立足于鼓励性与延伸性的基本原则。鼓励性原则指的是教师的评价与反馈要从学生回答的闪光点为切入点,以此帮助其找到自己的自信,这就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心理支撑;延伸性原则则是指借助于师生对话起到“例题”的作用,对话可以使教师明晰学生个性化需求,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指导,互动据此而着实有效。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师生之间开展有效对话,一方面会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根源,另一方面则是促进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与方法体系,并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年03期

[2] 谢文秋.把小学数学课堂还给孩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年04期

篇2

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卷子基础知识较多,题量适中,没有偏、难的题型,但题型比较灵活。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及原因

第一题、我会算,失分不多,有个别学生计算马虎,简算部分出现错误,多数学生计算准确率较高。

第二题,我会填,第三小题出现问题,个别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一感念理解模糊,最大能填几,审题不够清晰。

第三题,选择题,失分较少。主要是平时练习的多,以后还要继续发扬。

第四题,判断对错,第二,三小题失分较多,把10000看成1000,忽略两个数相乘的积和两数相加的和有相等的情况

第五题我会画,素质教育卷有这样的题,做的时候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这次有个别人不够认真,数差了格,以至丢了分。第六题,应用题,解应用题我平时注重指导学生找问题,找信息,根据信息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对于个别理解能力弱的学生,要求他们用笔划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解答。考试做题时要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做自己比较熟悉有把握的题目,再做中等难度的题目,在遇到题目难度较大的题目时,如长时间思考不出,可以转换别的方法去进行思考,实在想不出来可以先放一放,也许在你思考别的题目的时候产生灵感。此外尽量不要空着,不会做最好也试着写几步,或许还能写对。

今后的教学方向:

1.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还有就是在考试前要在学生心理上来一次大冲浪,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记忆,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问题。如学生在做填空题第8题时,就需要我们建立起“克”、“千克”的实际观念。这与学生在学习量与计量时是否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否亲身体验实际大小有密切关系。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真正落实“三维目标”。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力争做到人人过关。低段数学要努力抓好学生的计算,把握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为以后计算的更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才施教。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应用题解题思路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在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争取保证大部分同学做出此次试卷中的应用题,这里就要做到熟能生巧,多做多练,让学生看到这些题目不陌生。另外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向现实生活延伸,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落到实处。这次考试中应用题都是和生活相联系的。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这次期中考试的试题考察知识面比较全面,比较广,难度也比较适中,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现在我具体分析一下这次期中考试我班的得与失。

一、计算部分。今次测验卷计算题部分分两类,第一是口算,题目难度适中并偏向容易,所以学生得分都比较高,第二是笔算,分两类,第一类列竖式,第二类是脱式计算。这两道题得分比较高,但也有很多同学在计算过程中由于不仔细,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末尾带零的题失分较多。

二、基础知识部分。

试卷第三大题是看立体图形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知识。这题失分也很多,有许多孩子会看,会区别可是,却不会把看到的图形画在纸上,这样就给我们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会看,会区分,还要会画,只有画出来了,才是真的会了。

第四大题是选择题。考察了学生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知识,乘法的估算知识,闰年二月天数知识。其中第5题出错率比较高,部分学生选择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主要没有发现第二个图形多出一小格。

三、判断题。

主要考察了重量单位立体图形,乘法等知识,第一小题失分较多,有很多学生总觉得羽毛是很轻的,而石头很重,就想当然的认为一千克的羽毛比1000克的石头轻,这时我们教师还应强调,

一千克=1000克,所以他们是相等的。

四、解决问题部分。

这一部分共有五道题,考察的比较全面,而且难易程度也适中,不但很好的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能够通过这几道题,看出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考虑问题是否全面。

这几道题中,第一小题,学生会做,但是有一些粗心的孩子在列式时忘记加小括号,使整个题意发生了转变。第二三小题比较简单,学生得分率较高,只有少数同学计算过程中有失分现象。毛病最大的是最后一道题,题并不难,但是学生没有仔细考虑张、王老师的含义,有很多的同学按照一位老师去做,这一来是由于孩子们,生活经验较少,二则是因为孩子们审题不仔细,不能认真读题,才出现这样的现象。

总的来说,今次期中考试,我班基本上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也比较理想。复习工作也比较到位,很多类似的题型都在复习中提到。但部分知识也不较扎实,尤其是后进生还没有完全转化,仍然有一个学生不及格,这是下阶段要努力的。下一学年,我们班将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一、综合评价

本次试卷的大部分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和实践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重点考察了本学期学生所学的内容。

二、试题分析:

从学生的答题分析,对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但不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最大的失误是学生对知识的延伸性没有掌握。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更多的时候只会简单的模仿,没有深层次的形成知识体系。例如:

第1题大题:口算和笔算

口算有12小题,加减乘除算式都有,考察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从卷面看,学生正确率比较高。笔算部分大多数同学能计算正确,个别不认真导致计算错误。

第2大题:填空

此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但个别题目对中下水平的的学生过难,如3、4题,错误较多。

第3大题:选择

本题有4个小题,这4个小题出得较好,能考察学生的能力,这几个题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不去动脑想,就很容易错误理解,尤其是第2小题、第4小题不认真思考错的多。

第4大题:观察与操作

这个题考察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按要求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多数学生都能画对,掌握的不错。

第5大题:解决问题

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可从卷面看得满分的学生较少,中下水平的学生出错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认真审题,计算错误等。如第1题这块地一共要种多少颗白菜?本来是要列乘法算式,可有的不认真审题,列成除法算式,第5题计算不认真,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三、今后措施:

1、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发挥学生的思维,形成解题技能。

篇3

学生考试质量分析:

参加考试人数:14人

总分:1400分 平均成绩:83分

及格人数:12人 及格率:85.7 %

优秀人数:10人 优秀率:71.4 %

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口算、填空、判断、选择、动手画等完成。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面面俱到、独具匠心,试题深入浅出。包括看图列式----一图四式和根据图写算式等。本次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对于此次的测试做了一下的分析: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成绩不够理想。第一题,“看谁算得对”,主要考查学生口算、写数的能力。这一题学生都数的对、写的正确,这和平时勤加练习分不开。但是有学生却几乎全错,还有几个同学粗心大意会把“+”看成“-”造成了不必要的扣分。纵观整个做题情况,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较强,能熟练掌握计算技巧。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较牢固。

第二题,“想一想 填一填”共分为四个小题。第1小题“填一填”考察学生几和第几的区别还有从左数与从右数的区别。这小题大多数学生轻松拿下就是左右还不清楚的孩子失分了。第2小题“找规律填数”期中一道稍难题难道了不少的学生,它不是按顺序的而是两个两个的减少。不少学生没有打破常规思想一个一个加或一个一个减,以后在这方面就要引起注意了千万不要局限、束缚学生的思维。第3、4小题是在圆圈里填“>、< 、= 、+ 、-”使式子成立学生做得还比较好的。

第三题,画一画。这题共有4个小题,学生基本都答出来,个别学生不会做的也有。这题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做题目。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多少,比高矮的掌握。。其中包括了:比多少、判断多少、高矮。这题学生答的相当满意,看来掌握的还不错。

第四题,“数一数 填一填”有区别与第二题,第二题是数字而这一题却是结合图形的认识。这里有:圆柱、圆、球、正方体、长方体。这一题考察学生对基本图形的认识和一些基本知识的运用。由于这一题当中的正方体有点像长方体了,所以出现了学生视觉的误差,从而出现了两种答案。

第五题,“看图列式”一共五个小题。1、2、3、4小题看图列式,有“一图四式”有根据图意写算式的。第5小题是最能发挥学生独特体验和考验学生发散思维的考题。这道题目出的是操场上课间的一幕,有人在跳绳,有人在跳高,有人在踢足球,然后学生根据图写算式。有几个好学生就是在这里出错了,其他出错的同学也不少。对于像这样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反映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与平时训练少也有一定的关系。学生还不会转换思维,其实这跟一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就必须多加引导、发展他们的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75-01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师生共同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试卷讲评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强化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素养。

一、初中数学试卷讲评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的形式主要是以学生的试卷作为课堂教学对象,对学生考试中遇到的难题错题进行分析讲解。通过对试卷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好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考试中,通过定期的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能力的检查,进行试卷讲评对在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还是由于学生的不认真导致。通过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高质量,促进成绩的进步,同时提高真题数学素养。

二、提高数学试卷讲评效率的有效措施

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数学试卷的讲评教学,要开展有效的措施,提高课堂讲评效率,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归纳总结试卷出现问题,加深学生知识印象

在进行试卷讲评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试卷上的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出现问题的原因[1],另外,做好统计工作,有利于在进行课堂讲评时具有教学依据。了解学生的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类似问题的认识,避免出现由于知识点混乱而造成的出错。例如,在试卷中出错频率较高的有关“圆锥侧面积”问题,如下所示: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4,底面半径为2,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A.11∏ B.10∏ C.9∏ D.8∏

学生在这道题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总结可以分析出由于学生将“圆锥的侧面积”公式与“圆柱的侧面积”公式记混,在试卷讲评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实物的观察,通过对比标记圆锥与圆柱的侧面积,让学生加深两者之间的区别,避免下次出现公式混记的问题。

(二)优选试卷讲评关键点,提高课堂讲评效率

在进行试卷讲评的过程中要对讲评的关键点进行合理选择,并非所有试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会一定程度上降低课堂的效率。对学生基本掌握并能够准确完成的问题可以选择不讲,对出错率较高,知识点较为重要的题型进行统一讲解。优化讲解内容,提高试卷讲评效率[2]。例如,“结合图像求不等式解集”时,大部分学生会出现少解的问题发生,教师在讲评时着重进行强调,将图像求解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征求同学的好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

(三)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讲评效率以及开发学生学习思维有着重要作用。数学试卷讲评课堂上,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一旦出现逃避心理,则会对学生成绩造成较大的影响。加强师生沟通,使课堂讲评环境轻松,使讲评形式不断丰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积极性[3]。例如,教师提倡学生自由讨论,进行问题讲解,对该问题出错的原因的分析。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B、E分别在AB、AC边上,DE与BC平行,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C的相似比为1比2,那么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C的面积比为()

A.1:2 B.1:4 C.2:1 D.4:1

学生主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出错原因为将面积比错认为是相似比。通过讨论和讲解的过程,学生将课堂学习变成一种主动解决的状态,学生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问题的印象加深,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信心,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有效增强。

(四)加强学生反思,进一步落实巩固练习

通过课堂试卷讲评,教师要结合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针对性总结,学生在问题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反思的过程既是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的回顾,也是对问题的巩固与加强。在进行反思巩固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重新进行计算解决[4],例如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一个“试卷错题集”,将每一次的试卷讲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统一类型的问题可以总结在同一目录下,既方便查找,也利于学生加深对某类题型的印象,降低该类型题的出错率。再如,教师定期对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题进行总结,整理出一个新的“小试卷”,对典型题和出错题进一步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巩固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对问题的解决游刃有余。

初中数学是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数学试卷讲评是即使一种教学类型,也是一种复习模式。通过试卷讲评的过程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出现问题的认识,减少以后问题出错的机率,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在试卷讲评中注重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提高能力,正真达到试卷讲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熊 亮.高三数学试卷讲评的前置习题编制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快乐阅读,2013(04).

篇5

二、典型错题分析

1、填一填,画一画:4个5相加得( )。6和6相加得( )。

对于几个几相加跟几和几相加,总有学生会搞混。关键是对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意义还不够理解。不少学生认为6和6相加得36。

在没学乘法之前,学生都会算6和6相加的和,但学了乘法后,反而不会算了,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根据算式4×3,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学生圈的跟学生明明写的不一致。如学生明明圈了3个4,却填了4个3。有的学生圈出的图形跟所写的加法算式不一致。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先把每堆圈出的个数分别写在旁边,这样,有利于学生去填写和思考。

3、下图中的铅笔长( )厘米

有的学生看到铅笔的右边对准8,就填了8厘米,而没有考虑到这枝铅笔的左端并没有对准0刻度,而是从刻度2开始量的,那么,它的长度应该是8-2=6厘米。

4、在下图中增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两个直角。

不少学生画的线段,使它增加了3个或4个直角。

5、选择题中,教室的门高约( )厘米。由于,我们平时经常说门高约2米,学生不加思考就填了2,结果闹了“门高约2厘米”的笑话。而实际应该填写200厘米。

6、用3×5可以表示的算式,由于是5+5+5+5-5,绕了个弯,有的学生就无从选起。

7、列竖式计算,有一些学生由于没列竖式而扣了分,要时刻提醒学生认真读题!

8、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和画规定顶点和一条边的直角,还是有学生画得不规范。

9、在解决问题中,“比多比少”应用题的画图还很成问题。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有些学生还是不会选择合适的方法。

10、解决问题中,“桌上原来有36张卡片,我放了21张,我又放了29张,现在桌上有多少张卡片?”很多学生列式为21+29,说明没看清题意,或对题目的理解有误。

11、最后一道解决问题,要求“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有不少学生提出了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问题提对了,但已知条件找错,造成列式的错误。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夯实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改变题目类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审题的习惯,以及认真解题,做完题目仔细检查的好习惯。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6

1.计算错误.由于考试心理紧张、计算器的数据(编程错误)、马虎、书写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计算结果错误,这些是典型的“冤大头”.

对此类错误题的分析,其意义不在于让学生纠正原题,而是让学生更多地意识到自己常常犯的错,如作业习惯不好等,然后将改正措施落实到平时的作业等练习中.

如有的同学,在选择题中,会熟练地运用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但一到综合题中,和其他几个步骤一混起来,就容易将前面的1/2忘掉,所求三角形面积凭空扩大了一倍!而犯此类错的学生,往往等不到卷子发下来,他已经发现问题,并在脑中“改”好了,根本用不着老师在试卷分析时给他纠正.但他下次是否就不会犯此类错了呢?不,他会“粗心依旧”!如果教师在分析试卷时安排专门环节,让这部分同学讲出当时的做法以及出错的原因,会让他记忆更深刻;对于个别“顽固”的粗心分子,每次考试后让他写“粗心日记忆”也是不错的选择.

2.知识点错误.概念理不清,公式、定理应用不当、使用错误或应用范围不明确,容易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或者出现不应有的“溃漏”.

对于这些错误,较好的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归纳考题考查的知识点,然后自己找错,并尝试自己纠正错误,让学生在尝试运用过程中,对所涉知识点、概念、公式、定理等的理解进一步清晰起来.否则,只是让学生单纯地改正了错处,“治标不治本”,下次照样犯错.

案例1七年级下册试题:

如图1,已知∠1=∠2,∠3=∠4,请说明AC=AD的理由.

错误1直接由∠1=∠2得出BC=BD,然后再由BC=BD,AB=AB,∠1=∠2得出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D,最后得出AC=AD.

造成这种错误有两个原因:(1)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理解不清;(2)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不清.

错误2直接用∠1=∠2,∠3=∠4,AB=AB得出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D,最后得出AC=AD.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也是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不清.

很显然,让犯上述错误的同学把自己的解题步骤与方法与相关的定义定理去好好对照然后改正,比老师只教给他们正解重要得多.

3.解题方法错误.这类学生对解题思路、技巧运用不当,容易形成考虑不全、以点概面、偷梁换柱等错误.

案例2初三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求:m为何值时,y=(m2-2m-4)x+m-5的图象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此类题,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难度不大,因为等量关系比较明确,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按下列思路得出正解:

解令x=0得y=m-5,

令y=0得x=-(m-5)m2-2m-4.由x=y,

得-(m-5)m2-2m-4=m-5,

①当m2-2m-4=-1时,解之m1=-1,m2=3,

②当m-5=0时,m3=5.

经检验均能符合题意.

在学生实际解题过程中易遗漏m-5=0这一步,从而导致答案不完整;还易忘记最后的检验,从而对是否出现增根的情况不明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前者是对于字母所代表的数字含义认识还不清晰,看到可以“约分”的部分,自然就进行了“约分”,而且还可能暗自“惊喜”:这么简单!而后者则是做题习惯不好导致.找到了原因,解决方法自然简单:对于后者,老师完全可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培养习惯,分析时只要指出:由于该同学没有检验,而失去了多少不应失去的分,学生就会更加珍惜.而对于前者,教师就有必要加以高度的重视,一定要让他们明白,字母所代表的数字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各种可能的数字组合所产生的影响,要分析到位.并且,教师有必要再举一些其他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做到讲解一题,明确一类,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师生参与,共同探索

数学试卷讲评课不能只是教师一言堂地讲答案或解法.要注重知识获得过程的教学和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多动脑子,诱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主动发表个人见解,使试卷讲评课变成活跃的讨论课.

如在讲解n个球队进行单循环赛共有n(n-1)/2场比赛的规律,让学生讨论规律的来历过程,让他们明白:这是“两决一”即两个因素决定一个结果的过程.他们的共同规律是:先考虑让一个球队与其他任一球队各赛一场(共n-1场),然后第二个球队与后面的球队各赛一场(共n-2场)(可设置疑问:为什么不考虑第一个球队?学生自然明白:第一个球队与第二个球队已经赛过了),……,直至最后两个球队之间再赛一场(共1场),那么这些球队之间共要赛的场次是:

(n-1)+ (n-2)+…+1=n(n-1)2场.

篇7

[关键词]数学 试卷 讲评课

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复习阶段的试卷讲评还具有总结经验、揭示规律的功能。那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呢?

1数学试卷的讲评原则

1.1 突出针对性。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另外对内涵丰富、有一定背景的试题,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也应以它为例,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进行针对性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2 强调层次性。讲评是全体师生的双边活动,但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因而要调动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发展区域里,有不同的收获。

1.3 注意新颖陛。讲评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但评讲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形式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在设计讲评方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和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1.4 讲究激励性。在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份,增强其信心。

2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的策略

2.1 做好试卷分析工作。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内容该少谈,哪些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并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老师在讲评试卷之前首先要批改试卷,而批改试卷不仅要给出学生的得分,更重要的还要记载学生的错误情况。试卷改完后,老师既要把学生的得分情况(包括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最高分等)统计好,还要把学生答题的错误情况统计好(大题可按答对60%就算对的方法统计),并将试卷逐份浏览,以掌握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完了这些工作之后才能进课堂讲评试卷了。试卷讲评课首先要对试卷的难度作出评价,再将统计好的学生得分情况告诉学生(千万不要点得分低的学生的名),使同学们知道自己在这次考试中所处的“地位”,以利于他们对这次考试进行总结。接下来,就要根据统计好的全班学生每道题的错误情况确定哪些题该讲哪些题不该讲了。

2.2 注重点评。结合学生“反思”提出的易错题和难题,教师从中筛选出如下三类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和有侧重点地组织点评,解决难题、寻找错因。

2.2.1 分析易错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印象。一道简单试题,学生为什么会做错?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复杂的。可能是因为审题不仔细,思路不正确;也可能是概念不清,知识记忆不牢,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概念模糊、混淆不清等等。“这道题目这么简单,到现在还不会?为什么又错了!”究其原因是什么?个别学生自己也不清楚做错题的真正原因。我想在讲评错题时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先让做错题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错的?再让同学帮忙讲一讲怎样想、怎样做才对,这样大家在交流中有所得益。

2.2.2 针对典型难题,让学生分析思路和规律。试卷讲评课绝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清楚地了解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应有针对陛和侧重性地在试卷讲评课上进行解疑纠错和查漏补缺。

2.2.3 加强解题新颖性,让发展思维成为可能。讲评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但讲评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形式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在设计讲评方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和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讲评,训练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提高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能力。

2.3 注重问题引申,启发思维。试卷讲评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出试题的正确答案,更要通过对典型试题的讲评,处处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试卷讲评课,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训练了思维。

篇8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课堂;试卷讲评;思维展示

随着高中课程的加深,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学习,但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时候的关键。高中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课上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教学思维,采用各种教学模式。其中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也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讲评课上学生可以开创自己的思维,教师有效的讲评课是学生纠正自己错误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在高中数学讲评课上教师也可以利用讲评课及时的发现在自己在教学问题也可以及时的进行纠正。最终确立教学重点。那么我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关于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思维展示来帮助学生们来学习。

一、掌握讲评课的时机

在高中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要掌握良好的时机,有些教师为了及时反馈考试的信息。一般的就是等考试结束以后及时完成试卷批阅工作,第二天把批阅好的试卷发给学生,然后立刻的就对此卷子开始了茫然的评讲试卷。在很多教师中都会有这样的现象,而且极其普遍,这样的结果一般的只是针对试卷中的考题来对事,但是在学生们做错的题中,很多学生不是不会,老师直接去讲解就缺少了对自己卷子的思考,有些学生及时做错了题但是经过自己的思考他们就会很快的领悟。这样就不需要教师的讲评。所以对于教师的试卷讲评课教师在发下试卷后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更正,但是这时间不能太长,要在学生还处于思维的活跃兴奋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还很清晰的时候进行讲评,这样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试卷分析

作为一名高中的数学教师,试卷讲评课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信息的最好的一种方法,从试卷中可以分析出很多存在着的学习问题,所以对于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来讲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的分析试卷本身是不是真的符合这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教师也要对试卷的试题进行有效的分析,看一看在试卷中存在着哪些考题,试题覆盖了哪些知识点,考查了哪些数学能力。教师在对试卷本身分析以后要做好一定的记录工作,同时也可以做一些统计工作,统计试卷中的存在问题,统计学生的答卷现象,并且提高题及他们的得分率,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他们的平均分数等等,通过统计,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教和学双方彼此了解的前提下,试卷讲评课才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精心讲解,拓展思维

在有了一定准备以后,教师就要对高中试卷进行有效的讲评,在讲评中不是为了让学生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也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教师讲解试卷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通过试卷讲解中真的能做到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在教师的有效讲解中真的能体会到知识的要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真正的学会知识。高中的数学题繁琐而具有逻辑化很强的性质,有的讲评课只求把答案告诉学生,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这样不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答题方法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重复犯错误。教师要避开这样的思维,在试卷中的每一道题都有着他的意义,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会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因此方法是关键,发展学生思维是核心。我认为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的额最有效的思维拓展方法就是要借题发挥,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一道高中数学题的时候教师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师可以这样去引导就是运用一题多解或者举一反三的解题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创新。

1.一题多解

在试卷讲评中,教师要不断的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一般的一题多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讲评时,应启发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展示多种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达到共同正确认识的同时发展求异思维。

2.一题多拓

一道题将其拓展成其他的题设是很多学生难以想象的,一般的来讲一题多变在高中课堂是非常的多,出现机率很大,这就要学生灵活的拓展自己的思维,多练习多掌握,尤其上当教师在分析完某一道试题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透过题中情景的表面现象,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的讲解。最后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一题多变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一定拓展,教师在讲评课上针对与数学卷子上的某一数学题进行一题多变,在变化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教师在讲解一道题的时候就可以可将原题中的数学情景、已知条件、设问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或将题中的因果关系颠倒等,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样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试卷讲评既是检测与诊断教学效果的一个反馈过程,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上积极的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是学生们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高中学生,教师不多的更新自己的讲评方法。希望在自己有效的讲评中能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裴承雄.浅谈数学“讲评课”的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09,(02).

篇9

小学数学单项选择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考查的知识面广。学生们在解答此类题时,感到困惑,往往抓不住要点,以至于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那么,有没有快速准确解答单项选择题的技巧呢?根据我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经验,总结出来一些解答单项选择题的技巧。

1. 计算型单项选择题

顾名思义,需要计算才能找出正确答案。例如:

(1)下列算式中,与260×70结果相等的是( C )

A. 26×7 B. 26×70 C. 700×26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 C )

A. 1个 B. 3个 C. 4个

2. 概念型单项选择题

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解答。例如: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C )

A. 互相平行 B. 相等的 C. 互相平行且相等

(2)直角都( C )90度

A. 大于是 B. 小于是 C. 等于

只有准确掌握了概念,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3. 画图型单项选择题

是通过画出图形帮助解答。例如:

(1)时钟上,分针走1小格,秒针旋转( C )

A. 90度 B. 120度 C. 360度

(2)小明放学回家,发现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周角,这时的时刻是( A )

A. 12时 B. 6时30分 C. 6时

3. 特殊数型单项选择题

是指换成特殊数(一般是换成1)计算后找出正确答案,此类题较难一些。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B )

A. 不变 B. 扩大10倍 C. 缩小10倍

用上面技巧算:

1×1=1

1×10=10

因此找出答案是B。

(2)两个数相除,商是30,被除数乘2,除数不变,商是( C )

A. 30 B. 15 C. 60

用上面技巧算:

30÷1=30

(30×2)÷1=60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阅读

阅读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课堂教学同样需要阅读。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阅读,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笔者参加过多次小学各年级数学试卷评析,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对数学概念题、判断题、应用题、操作题丢分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不到位,马马虎虎,走马观花地阅读,是丢分的主要原因。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阅读?笔者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初探:

一、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数学的阅读不像语文那样,富有情趣,语文的阅读是一种享受,而干巴巴枯燥无味的数学阅读让人如同嚼蜡。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是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巧设“陷阱”,使学生深深懂得阅读的重要性。例如,一位教师授完“小数的基本性质”后,出了一道判断题“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让学生判断正误,90%的学生认为是对的,教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并用红粉笔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的“点”上画上一个着重号,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各个伸伸舌头,这样的“陷阱”让90%的学生“掉下去”了,教师因势利导:“不认真细致的阅读就会有失误,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这个事例,教育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认真进行教学阅读的兴趣。同时,要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1)认真仔细地读;(2)抓住重点词语阅读;(3)边读边想边寻找数学信息和解题方法;(4)做到阅读3遍以上。

二、抓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的教学情境图,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是搜集、整合、积累数学信息的有效途径。低年级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教师就要把情境图编成故事、童话等,引导学生去说,去读,去联想。甚至教师可以教读。例如,数学情境图:河里有4只鸭子,河边有3只鸡,教者可以编成故事:河里有4只鸭,它在水里游来游去,游得多开心呀,河边的3只鸡说,我们也到河里去游泳吧?学生展开讨论,鸡不会游泳,下去就淹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来了,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信息上来,有的孩子说可以让4只鸭子上到岸边来,鸭子和鸡一共有多少只?通过指导阅读,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各种各样的数学信息接踵而来。

三、对数学图表的阅读指导

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有大量的数学图表,这些数学图表,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只有全面、准确地阅读,才能获取解题的思路。在阅读时,指导学生抓住以下环节:

1.读准表中设置的项目、数据,要求。把握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等。

2.读准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的表现方式、对应关系。

3.边读边思考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例如,条形统计图教学,先认真阅读表中的信息,完成表中的填空,然后把表中的信息通过直观的图表现出来,最后进行图表对应阅读,回答数学问题。

四、对数学概念的阅读指导

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理解要“深”、阅读要“准”、判断要“清”,抓住了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就能争取预期的效果。

例如,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理解时就要抓住关键的词语阅读,“同时”“相同”“0除外”进行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偷换概念”的方法,进行对比教学,拓展思维。例如,学生阅读时因为大意,把“同时”或“相同”漏掉了,会出现什么情形,让学生讨论、举例、说明,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说明了认真阅读概念,做到对概念不加字、不减字的重要性。

五、对数学公式阅读的指导

加强对数学公式的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公式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文字表述(理解阅读)与代数式紧密相互对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者往往只重视数学公式的“代数式”教学,忽视了文字“表述阅读”教学,使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不深,在教学中要做到二者兼顾,在文字表述的同时眼前要展现数学公式的代数式,看到了数学公式的代数式,就要有文字表述在脑海里闪现。例如,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1/3πr2h这个代数式公式的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述就是:圆锥体的体积是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那么,“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体积的三倍”这样的概念就很难判断正误。

数学家斯托利亚说过:“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让我们把数学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灵活地运用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行涛,李玉平.走进校本教研.开明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