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诺千金范文

时间:2023-04-06 12:3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语一诺千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语一诺千金

篇1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诚信犹如人的灵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诚信,才会有绝处逢生的援助之手;有了诚信,才会有真诚友谊的欣慰;有了诚信,才有了爬出深渊,走向光明的机会……

是的,诚信是我的人生追求,我最喜欢的成语就是“一诺千金”!

时间倒流回四年级的一天,蝉在头顶的浓荫里撕心裂肺的高歌,让本就燥热的夏天变得更加烦躁,妈妈给了我五块钱让我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我瞟了一眼钟表,我去,还有十五分钟迟到!我像泥鳅一样溜到楼下的“拉面王”面馆,面馆的阿姨做的面既好吃,又实惠,三块钱就能吃个大饱,我直勾勾的盯着阿姨做拉面时那上下翻飞的双手,快点!快点!我焦急的想,时不时的低头看看分针和秒针的竞赛,还有十分钟!我急似热锅上的蚂蚁,但却没有丝毫办法。终于,香气冲天的拉面来到了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将整个脸埋进碗里,只求能吃得快点。

当我重新抬起头时,表带给我的准确信息还有五分钟,终于赶上了!我抹了把嘴,刚准备起身走人,一个吃面阿姨很不合时宜的来到我面前,我纳闷的盯着她,她说了一句话让我从天堂滚到了地狱,“小朋友,我出去有点事,你帮我看一下包吧!”说罢,便跑出了面馆。哎呀,我勒个去,咋偏偏挑这时候让我看包呢?!看了看表……四分钟!着急也没用,脆坐在凳子上等,三分钟……二……一……我感觉豆大的汗珠从我额头划过,啪,掉在了桌面上,我似乎听到了校园里传来了悠扬的铃声,感受到老班那怒火中烧的面孔。

终于,在迟到十分钟后,那个阿姨终于满头大汗的跑进了面馆。“对不起啊,我一个家人生病住院了,耽误你上学了吧?”我本来到口的话语,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冲阿姨摇了摇头。阿姨感激的对我说“真是太感谢你了,真是个好学生!”本来我一肚子的怨气被一扫而空,原来遵守承诺的感觉是这么好啊!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种种“恶”行,我忽然觉得很对不起自己,如果人生是一首乐曲,只有诚信待人、一诺千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如果人生是一座高山,只有诚信待人、一诺千金的人才能一览它的雄浑!

篇2

《一诺千金》讲了作者经历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我小的时候,一个男生向我借2元钱,并如期还了钱;而另一件事是我长大后,去火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经约定风月无阻,可她却因为雨大没有来。

看了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这个故事里的两个人不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两种人吗?有些人说话算话,重不失言;而又有些人太随意许下诺言,却重来不会兑现。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似乎通俗易懂,很容易做到,不就是遵守诺言嘛!对,就是这样的,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啊!一个人要真做到一诺千金是很不容易的。比如说,有位同学要借本《海的女儿》书,我认为我家有,就随意的答应她了,可回到家却发现没有这本书,到学校只好向她解释。

篇3

1、一语为重:表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2、言出必行:表示说了就必须做到,比喻一个人很讲信用;

3、言而有信: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能够说到做到;

4、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借以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度;

篇4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篇5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让我们立足于当今的社会。在学校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让老师对我们放心,让同学对我们信任;在家中只有对父母诚实守信,才能搞好一家人的关系;在工作上只有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同事才能认可你,领导才能赏识你。

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更要以诚实守信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将来走向社会,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事实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讲信义、不虚假。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类似这样的古训,在我国的历史上简直是数不胜数。巴尔扎克也曾说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是诚实守信的典范。

篇6

我是……。

我是……。

今天,将由我俩陪大家一起度过这段快乐时光。这次的红领巾小广播的主题是——《学做人、做好人》

做人要诚实守信。

做事要严己宽人。

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儿女,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是我们所应该做的。

是的,我认为:我们小学生从小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对啊!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的美德,有个成语叫“一诺千金”。

你能给同学们讲一下“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由来吗?

当然可以!《一诺千金》说的是:汉朝有个叫季布的人,他非常讲信用,因此大家很信任他,认为季布的一个承诺比千金还珍贵。后来,季布遇到了危险,许多人都来帮助他,使他安度难关。

哦,看来,处处讲诚信,不仅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能使自己受益无穷啊!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之间打交道更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诚实守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试想,如果社会上充满了谎话、假货、诈骗,人们还怎么能正常地生活?所以诚实守信应当是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原则。

你说得对!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呢?

想拥有“诚信”这一品质,你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老师在与不在同样遵守纪律,无人监督与有人监督时一样认真学习和工作。

二、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做错了事就勇于承认,认真改正,不隐瞒、不掩盖、不推卸,而是敢于承担责任。

三、与人交往要讲信用。参加各种活动、赴约、做客等都不要迟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赴约或晚到,必须及时告知对方,取得对方的谅解。

听你讲了这么多,我倒想起这样一件事了:

有一次,小明答应和小刚出去打篮球。但是,小明的奶奶突然心脏病发作,疼得厉害。小明想陪奶奶去医院。可是他已经和小刚约好出去打篮球,他就打了个电话给小刚,说明了理由并说他不能赴约了,取得了小刚的原谅。这就能说明小明是个讲信用的人。

我想:同学们听了你讲的故事,一定都知道以后该怎么做,才算有诚信了吧!那么,你能跟大家说说:倡导诚实守信有什么意义吗?

意义可大着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交往与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只有讲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讲诚信,不仅有利于加强个人品德的修养,还有利于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营业员讲信用,既能使顾客得到良好的服务,也为这个商店赢得了好名声,带来了好效益。一个企业讲信用,就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们现在虽然只是小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从小时候做起,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将来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从你的话语中,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真要谢谢你!

其实,我们做人不仅要做到诚实守信,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更要严己宽人。

什么叫严己宽人呢?

严己宽人就是严于律己。严己,是指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宽人,是指用宽宏大量的心胸和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那么,我们在集体中如何做到严己宽人呢?

第一、要善于自我反省。中国古代有位叫曾子的学者,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的表现,帮别人做事负责不负责?与朋友交往讲不讲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自觉进行反省,能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从而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第二、要坚持“仁义谦和”的待人原则。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遇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处境和心情。

第三、要多做自我批评。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先想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先做自我批评,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别人。

当然,提倡严己宽人不是不讲原则地去迁就别人的错误行为,对于损害国家、人民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应当旗帜鲜明地对其提出严肃的批评。我这里有两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做作业时,小强有一道题不会做,请教小红。可小想没想一会儿就显得不耐烦了,小强看穿了小红的心思,便悄悄地走掉了。小红很不好意思,便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帮助小强解答习题很没耐心,我今后要注意克服。

我也来说一个故事吧:有一天,天空乌云密布,很快就下起了雷阵雨。小刚从雨中看见一位老爷爷拄着一根拐杖一巅一巅地走路,老爷爷没有带雨伞,正冒雨往家赶。小刚快步走上去,对老爷爷说:“老爷爷,雨下得很大,我送您回家吧!”老爷爷笑得嘴都合不拢。

这个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

是啊!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做个诚实守信、严己宽人的人,做个好学生、好儿女、好公民吧!

篇7

春秋时期,孔子有一名叫曾子的学生,一天,曾子之妻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故许诺与孩子等她回来,便杀猪给孩子吃,可曾子之妻回来后,却并不捉猪来杀,于是曾子就自己动手,把猪杀了给孩子吃。妻子阻止说她不过是哄孩子。曾子说道:“和孩子说话不能哄,小孩不懂事,凡事都与大人学,听大人的教导,你现在骗他,就是在教他如何骗人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猪是保住了,可这件事却给孩子纯洁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有人说,承诺是读书人才需遵守的,他们是粗人不用遵守,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角韩信,一个武夫,遵守诺言的故事。韩信小时与哥嫂住一起,靠吃剩饭菜过日子。他白天帮哥嫂干活,晚上刻苦学习,但刻薄的嫂嫂还是认为他读书没有用,还耗费了灯油,把他赶出了家门。小韩信只好过起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大娘看见了,很同情他,不仅给他饭吃,还支持他读书。韩信很感激,对老大娘说长大了一定要报答她,老大娘笑笑说:“等你长大了,我也就入土了。”后来韩信当了着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没有忘记这个承诺,派人找到了这个老大娘,并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宫殿中,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看,十几年的承诺韩信还记得,我们又为什么不能遵守诺言呢?

有的时候,你许诺与他人并做到了,或许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会帮助你,反之,他不会帮你,还可能落井下石。在《郁离子》中有一个故事便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河南有一商人落水,抱住一根大麻杆呼救,渔夫闻声而至,商人许诺一百两金子作为报酬,可上岸后他翻脸不认账,只给了十两金子,渔夫与他理论,商人却说一个臭打鱼的,一生都得不了几个钱,有了十两金子,还不满足?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忽有一天,商人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渔夫说:“这边是那个不讲信用的人。”商人便被淹死了。商人两次在原地落水是偶然的,但他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是失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在伸出手相助。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篇8

乐平先生以画三毛名世。凡是读过《三毛流浪记》或看过同名电影的人,无不喜爱这个头上只有三根毛的流浪儿。

1947年初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乐平先生在一个里弄口,发现有三个冻得瑟瑟发抖的流浪儿,单薄的衣衫挡不住凛冽的北风,身上披着几片破麻袋,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山薯的炉子,用嘴吹火取暖。乐平先生驻足默视很久,心里十分痛楚,当时他自己也实在无力帮助他们,只得黯然离去。当他第二天一早再经过那里弄口时,三个流浪儿已冻死了两个,另一个骨瘦如柴的也冻得只剩下一丝微弱的气息了,一辆收尸车正要把尸体运走……

这幕场景使一向热爱儿童的张乐平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他要用手中的笔,画出这些流浪儿的悲惨命运,向这个不合理的社会提出控诉。就这样,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活起来了。从1947年6月15日开始,《三毛流浪记》开始在上海《大公报・现代儿童》上连载。一个鲜活真实的流浪儿,没有用一个文字,全用线条表现出来,他那心地善良、嫉恶如仇、乐观自信、机智伶俐的性格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让读者感到可亲可爱。我就是在《大公报》上认识这位三毛的。

而“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却早在1938年就在金华见过面。爆发后,乐平先生便在上海参加抗战,组织了抗日漫画宣传队,担任副队长。他于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带队到东南抗战前哨的金华从事抗日宣传,在金华举办画展。一天,我到金华八咏门外紫岩路一号《刀与笔》社另一画家万思(姚思铨)处玩,有幸见到这位“三毛之父”,这时《三毛流浪记》尚未面世。我那时只是个喜爱文艺的孩子,而乐平先生已是声名很大的青年漫画家了。他是我崇拜的对象,给我留下了一个十分美好的印象,深深地镌刻在心中。而我在他眼中只不过是个十三四岁不谙世事的小孩,想来不会留下任何记忆的。当我在庐山会议期间第二次见到他,谈及这段往事时,他感到有点惊讶。他谈了许多在金华时的人和事,例如万思、金逢孙、《刀和笔》、《浙江潮》、八咏楼、紫岩路……这些深深留在他的记忆里的金华。

在少儿读物“庐山会议”即将结束的前夜,我又到上海代表团下榻的招待所看望上海儿童文学界的朋友,正好碰上他们向张乐平先生求画三毛。当时围在他身后看他作画的人不少,我也是在“三毛”的教育影响下成长的,当然也急切地希望能得到一幅“三毛”,看到他一连画了四五幅,先后被与他有深交的文艺界朋友喜滋滋地领去了,我才鼓起勇气说:

“张先生,请给我也画一幅,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过,今天我实在太累了,等我回上海再画好寄去,好吗?”

篇9

一、《反经》中季布的案例

季布是项羽手下的五虎上将之首。项羽自杀后,西楚战略集团崩溃,首席销售总监季布成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通缉的逃犯。为什么刘邦这么恨季布?《史记》原文记载如下:“季布,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从这段话里可看出,季布勇猛,“数窘汉王”,刘邦当然心里不舒服。但是项羽自杀后季布并没有自杀,而是逃亡。《反经》说,“季布壮士,而反摧刚为柔,鬓钳逃匿,为是乎?”司马迁解释说,死很容易,但季布偷生,说明有更大的自信,非心胸狭隘和愚忠之辈。

《史记》记载说,季布被通缉时候,藏在濮阳周家,周家为季布剃光头发,毁容,伪装成奴隶,卖给鲁地侠客朱家。朱家吩咐儿子说,要照顾好这个奴隶,其实心里知道是季布。朱家去找汝阴侯滕公,说季布当年不过是按岗位说明书执行工作指令,刘邦非要杀季布,显得气度不够大。于是滕公去给刘邦说,刘邦一想也没有意思,于是,“布召见,谢,封郎中。”后来汉惠帝时候担任中郎将,汉文帝时担任河东郡守。惠帝时候匈奴单于写信辱骂吕后,吕后大怒,上将军樊哙说带十万军队去和匈奴干,季布站出来说樊哙吹大牛,当年刘邦带四十万军队也被围困,怎么十万就可以取胜。吕后听信季布言,不再谈论攻击匈奴事。

汉文帝时候,季布是河东郡守。文帝召见季布,又不安排工作任务,季布就对文帝说:您作为集团董事长,听信有人说我好,就把我召到总部述职,然后又听信人说我不好,于是便不安排工作给我。您作为一个董事长,这样做事情,旁人说个啥你就墙头草,很容易让员工和客户看出你的深浅,不太好。文帝说不出话来。

成语“一诺千金”就是从季布这个人身上来的,说的是季布这个人说话讲信用,说了就算。“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汉朝敢用他,和他讲信用出名是有关系的。

二、案例中职业经理的价值观剖析

在上述信史案例中,季布作为职业经理,在大老板项羽自杀后,没有跟随项羽一起自杀,这件事情怎么看?看法不一。李清照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司马迁说,职业经理没必要跟着老板一起死,只要职业经理坚信自己的才能,能够忍辱负重,也是了不起的。对职业经理来说,怕不怕“死”是一回事,值不值得“死”又是另一回事。“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是一种价值观。项羽是季布的知己吗?另就是当年项羽坑杀对手,以霸王之道威震天下时候,季布是否也劝过项羽?无法考证了。从来是胜利者写历史,失败者写传说。但从季布的选择看,司马迁是肯定。

从今天的职场看,特别是没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商业秘密的企业、贸易企业中,最容易造老板反的就是销售总监,最直接的矛盾就是分赃不均。销售总监手中客户资源到一定程度,手下的销售人员愿意跟自己走的到一定程度,就揭竿而起,反他娘的了。行业就是这么在造反和分赃不均中发展起来的。分赃不均本身就是一种动力,一种造反的动力,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参考《企业深度法治管理3D理论》 上海印书馆,上卷,张京宏,沈宗南,罗腾 著,2013年2月第一版)

对职业经理来说,如果企业没有气度分享更多的利益,包括股份,期权等,那么职业经理对企业的效忠程度则是相对的,这个和职业经理的个人修养毫无关系,恰恰相反,直接地和利益分配制度以及建立在这种制度之上的归属感和企业文化有直接关系。

总体来说,价值观根源于分配制度。

三、启发

从上述案例分析,对企业和职业经理的启发如下:

对企业来说,学会设计恰当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公司治理架构,并构建股份设计模式,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利益分配为背景,构建职业经理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没有脱离经济基础和市场实际的价值观。

篇10

诚实无欺――切道德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诚实无欺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孟子说:“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追求诚是做人的准则。宋朝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中言:“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意思也是认为诚实无欺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是一切道德修养的前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记载这样一段话:“学者不可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这段话也是说明诚实无欺是一个人做学问、干事业、自我修身养性、与人交际的根本道德规范。

诚信无欺在政治品德上的表现是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公元165年,汉桓帝下令在全国搜捕党人,并宣布举报者受赏,知情不报者同罪。原来汉桓帝时宦官专权,一些正直的大臣和名士联合起来反宦官、抨朝政,被诬为结党营私。搜捕诏令一下,各地监狱人满为患,也有一些小人乘机挟嫌报复。平原郡长官史弼数次上奏本说明本郡无奸党作乱,惹怒上司,上司限三天内抓到党人,否则同罪。史弼手下人也惶恐不安。史弼却泰然自若,他说:“没有就是没有,我总不能无中生有,随意把贤士良民诬为党人,那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吗?”上司派人来追查,他凛然说:“如果为了讨好上司,献媚请赏,我早就抓出党人来了!可我史弼天生不会说谎诬陷好人!”史弼终于被抓治罪,囚车离开平原郡时,百姓几十里垂泪相送。

诚实无欺在为人处事上的表现是坦诚相见,表里如一。汉代的阎敞与太守第五常是知心朋友。一日,第五常突接调令,他匆忙上路,临行将一大笔钱交给阎敞保管。十多年过去了,第五常音信全无。阎敞甚为挂念。一日第五常的孙子求见,才知第五常一家人先后故去,只有此孙在。阎敞便把存放的钱原样归还。

诚实无欺表现在自我修养上,就是不自欺,不护短。一次孔子提几个治国理财的问题与弟子子路讨论,子路不懂又怕在学友面前丢面子,就乱说一通搪塞。孔子批评道:“你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懂装懂。”并告诫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做学问要老老实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能学到真正的学问。

诚实无欺在商业道德上的表现是信誉第一,如货真价实、买卖公平、信守合同、一视同仁。旧时店铺常常贴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要求人们在商业交往过程中,遵守诚实无欺的职业道德。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的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品格高尚的人心地纯洁光明磊落,而品质低下者则心里有鬼忧虑重重。这说明是否坦诚磊落应是鉴别人品优劣的标准。《礼记》中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司马光也曾言:“君子所以感人者,其惟诚乎!欺人者,不旋踵人必知之;感人者,益久而人益信之。”意思是诚信待人,才能感动他人,时间越长越能取信于人。而虚伪骗人者终究会被揭穿。这正是:修己待人之道,总以诚字为主。修己不诚,则万物无成,一生惟伪。待人不诚,则亲疏皆成敌人,言行皆是粪土。这也表明诚实待人是相互信任的前提条件。

怎样分辨是君子还是小人?“察其言,观其行,而善恶彰焉”。明代宁陵人吕坤为官勤于政事,忠直敢言,著《语》一书,其名取意于病痛时发出的之语,比喻作者观察人生,随时记录世俗中各种“病症”、“病因”和悔恨,用以教导后人予以预防。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古人怎样评论一个人是好,还是不好呢?“光明洞达者(光明磊落豁达大度的人)为贤,隐伏深险者(阴险诡诈的人)为不肖;直率爽快者为贤,斡旋转折者(圆滑虚伪的人)为不肖。”

由此可见,坦诚磊落是品格高尚的外在表现,君子的坦诚磊落表现了他的心地无私天地阔;一个人只有把国家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心胸坦荡,排除私心杂念。

非吾所有,一毫莫取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意思是,非自己的财物,一丝一毫也不能要。这是古人在钱财面前表现出的诚实美德。

拾金不昧是这种美德的行为表现。唐代著名政治家裴度自幼就有诚实品德。十五六岁时,一日去郊外香山寺,见一妇女烧香求签后匆匆而去,裴度发现那妇女丢下个包袱,他拾起包袱去追,已不知去向,他一直守候到天黑。第二天又到原地守候,终于看见那妇女踉踉跄跄而来,裴度将包袱还给她,她感恩不尽。原来包袱中是从亲友处借的玉带,是为给遭陷害入大狱的父亲赎身的。

在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之际拾到份外之财,如何处理呢?明代文学家宋濂曾言:“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南北朝时期有一人名叫甄彬,一年春荒,家里无粮充饥,只好靠典当为生。一日,他去当铺赎回麻以备纺织御寒,忽然发现麻捆中夹着一锭黄澄澄的金子,足有五两多重。甄彬同家人商定去当铺退还。失主欲分一半金子酬谢,甄彬婉言谢绝。

在无人监督或可以不受舆论谴责的情况下,能恪守份外之财一毫不取的道德信念,则是一种更高的道德境界。宋末元初有位学者叫许衡,一次他去河阳县,时值酷暑,他和同行的人又累又渴,由于屡经战乱,四周人家都跑光了,无处找水喝。突然有人发现一家院子的墙头上露出一枝梨树枝,结满金黄色的梨子,众人纷纷去采摘,只有许衡独自在一旁看书。有人很奇怪,兵荒马乱,梨树主人也许已不在人世,怎么摘不得呢?许衡说:“梨树无主但我心有主,岂可妄行?”许衡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他的品行为时人称道。

上述故事均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诚信品德,那么在“重金”、“横财”等重大钱财诱惑下能否一毫莫取呢?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三杰”:萧何、韩信、张良。萧何是汉朝第一任宰相。当刘邦江山在握,率大军进入咸阳城时,不少将士抢金银、揣珠宝发了横财。萧何赶到秦王朝宰相府,此时他若将此处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也无人知晓。他到相府后,将金银珠宝放一旁,却寻找刻记着国家大事等重要资料的竹简(即当时的图书)以备治国之需。当权者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贪不占,是兴国利民之举。

“非吾所有,一毫莫取”也应是我们现代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信条,只有长期严于自律,才能内化为稳定的品德。

一言为重百金轻

说话算数、遵守诺言是诚信的表现。自古以来有“千金一诺”之说,意思是一个许诺,价值千金,故为人处事要重诺守信。据《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载:秦末楚人季布,任侠仗义。他曾在项羽军中供职,刘邦立汉后曾悬赏通缉他,在朋友帮助下才免于祸殃,后被赦免担任了官职。有一人叫曹丘生,托人想结识季布,遭拒绝。当他终于得见季布时,他拜见季布说:“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这就是“千金一诺”或“一诺千金”的来源。

古往今来,重诺守信已是为官者取信于民的准则。商鞅实行变法时有个故事:战国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为取信于民,便在咸阳城南门立一木,言称谁能将此木移到北门,立赏十金,围观者惊疑。商鞅又将赏金提到五十金,有一人将此木移到北门,果然如数得到赏金,百姓始信商鞅令出必行,新法得以顺利推行。北宋神宗时丞相王安石搞变法革新,曾写一诗《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从此,“一言为重百金轻”成为千古名言,“一言为重”也作为成语流传开来。

上述故事说明为官者若取信于民,必须言必行、行必果。如果言而无信、令出不行或朝令夕改,将失民心、拂众望,自取失败。

“一言为重”、重诺守信,也是与人交往的道德准则。孔子曾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思是说,与朋友相交,要做到说话讲信用。说话讲信用,行为忠厚有礼,即使再难对付之处,也能畅通;反之,则再好走的近路,也难行。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忠信待人、重诺守信的佳话。东汉时,山阳郡范式与汝南郡张劭同在京城读书,情谊深厚。学成分手时,张劭垂泪难舍,范式劝道:“兄弟,不要悲伤。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长空雁叫,他对母亲说:“我的好朋友范式快来了!”山阳郡距此一千多里,母亲难以置信。没多久,范式果然千里赴约,好友重逢,欢喜异常。母亲感叹道:“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