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上帝的信范文

时间:2023-03-27 00:2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给上帝的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两年前,您的团队指着那块荒凉的土地让我展开想象的翅膀,我激动得浑身哆嗦。在我眼中,您垒的沙盘简直妙不可言。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楼与您垒的沙盘不尽 相符,比如颜色由红变绿,层高由高变矮,窗户由大变小,树木由多变少,电梯换了牌子,楼前那条宽阔的马路尚深深埋在大地里,但是,我毕竟见到了那个叫做 房间的东西。每当我从那些盖了十年仍未封顶的楼前走过,心里的自豪感就汹涌澎湃:我是活着住到我买的房子里的。

不仅如此。您没有把羊肠小道起名叫森林大道,您没有把喷泉水池视同万顷碧波,您没有把运行在另一个城市的地铁宣传为出门就是地铁对于这样诚实的人,除了眼泪,我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来表彰了。

有很多人对房屋购买合同心存不满,他们诬蔑说这是百分之百的霸王合同,因为他们被明确告知,合同用于填写协商内容的留白是不容字迹污染的。您签完字以后可以回去慢慢看。焦急的售楼小姐用的仍然是慢言细语。原谅这些诬蔑者的目光短浅吧!在我看来,我所目睹过的那几张纸是有史以来最人性化的合同:一个人,无须认字,不用思考,只要有钱,会摁手印,马上就能成为业主。在我们这个文盲率仍然高居世界前列的国度,还能怎样为人民想得更周全呢?

树木确实少了,窗户确实小了,但是,我欣喜地接到通知:我的房子变大了。是您,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还顺便叮嘱我这项增值服务是要收小费的。为了防止那房子再度出现奇迹,我特意准备了双倍的现金。由于怕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分心,您甚至都不愿意告诉我房子的面积到底大在了什么地方。面对某些执迷不悟的业主的追问,您和您的团队始终面带微笑沉默不语,致使他们自觉不好意思最后忘了自己当初的问题。此前,江湖上一再传说,购房合同中规定的3%以内的允许误差将被开发商地利用。对于如此骇人听闻的诽谤,您和您的同事们谈笑自若,并没有抽出时间来把惑众者告上法庭。我深信,是那句名言在激励着你们:盖自己的房子,让业主说去吧。

您给了我房子,更给我指明了生活的方向。为了督促我尽快成为一名机动车所有者,您主动让我分摊了车位的建设成本,并拒绝将随后租售的收益与我共享。更让我感动的是,考虑到我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有限,您事先没有草率地在合同中一一说明要公摊的部位名称。

篇2

耶路撒冷旧城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被公认为“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事实上,世界各地写给上帝的信件一直源源不断地被投递到这里。

小麦千里迢迢奔赴耶路撒冷,有两个庄重而神圣的目的:一个,是和其他人一样,也想亲手给上帝捎个信儿,希望我们的冒号家族越来越壮大!小麦我越来越帅气!另一个是探寻令世人震惊不已的“哭墙流泪事件”!

“哭墙”本不哭

哭墙(Wailing Wall)又称西墙(Western Wall),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公元初年,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则是欧亚分界线。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必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的石头也泛泛发光,如泣如诉一般。

穿越千年的泪水

那是2002年7月的一个夜晚,月光依旧静静地铺洒在耶路撒冷古城。可是这天在“哭墙”前祈祷的人出奇的少,只有几个人零零散散地靠在墙边。忽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阵冷风,带着隐隐约约的呜咽声,那声音似乎来自遥远的天际,又似乎就在耳边……

“啊――”突然,一个妇人惊恐的尖叫划破夜空,“哭墙‘哭’了!哭墙流泪了!”只见一块巨石上竟然异常地出现了一道水渍!竖立千年的哭墙“哭了”!

更令人惊奇的是经过几天风吹日晒水渍依然存在,既不扩大,也不消失。

一麦千里

据小麦调查,“哭墙”实际上流了三行泪。最早被发现的那行“泪”位于中间靠左的位置,距离地面大约六七米的高度。水渍呈长方形,尽管湿漉漉的,却并没有水滴下来。水渍四周都是干的,一点水的痕迹也没有!由于水渍正好位于一块巨石正面,所以从地面看起来似乎水是从石头内部渗出来的,这是让人们觉得怪异的一个原因。

另外两处水渍都位于石墙的缝隙处。水从缝隙里渗漏出来,润湿了下面的石头,一些墙缝的填料也被腐蚀掉了,看起来非常像两只“流泪的眼睛”。

泪影渐欲“谜”人眼

这种“流泪”现象曾出现过一次,当时查明的原因是哭墙另外一侧用于滴灌的水管发生渗漏。但若是正常滴水,既不蒸发,亦不扩散,实在是个谜!

篇3

不止是中国人懂得“感恩”,美国也有“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艰难,他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为了生存,整个夏天他们都祈祷上帝保佑并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因为他们深知秋天的收获决定了他们的生死存亡。后来,庄稼终于获得了丰收。大家非常感激上帝的恩典,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永远纪念。这就是美国感恩节的由来。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劳燕分飞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品尝美味的感恩节火鸡。

有人说过:“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呢?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恩生活。

还有这么一件事:一天,一个人在餐厅吃饭,他看到有几个小孩子围着餐桌,埋着头在写什么,出于好奇心他走过去并试探着和这几个小孩子说话:“你们在干什么?”小孩中的大孩子回答并表现出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道:“我们在写感谢信!”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愣了一下,这么小的小孩还会写感谢信?他又问道:“那你们要写给谁呀?”三个小孩齐声回答:“写给妈妈的。”他又糊涂了,写给妈妈?不可能吧!给妈妈写感谢信干什么?经过三个小孩的同意,他拿起那封信看了起来,上面写着:“路边的花儿开得真漂亮;昨天妈妈买的比萨真好吃;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很有意思……”他看完后,陷入了深思……

所以我们说:“‘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史有军师诸葛亮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生辅佐刘备,为兴复汉室而呕心沥血。义士关云长报曹操赏识之恩,不惜舍命放曹操于华容道。孟郊曾吟诗一首以报母亲养育之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篇4

《宗教现象学导论》中,海德格尔将实际的生命经验的历史性这一主题推向了深入,深化为把握实际的生命经验中的时间性问题。在他看来,要依据“源始的时间性”来把握历史性。只有把时间性的意义解说清楚的情况下才能澄清实际的生命经验的历史性。在《宗教现象学导论》中,海德格尔对“实际的生命经验”的“源始的时间性”的分析,是通过对基督教的原始信仰经验的阐明而获得的。他的这种视角无疑与他的基督教背景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海德格尔的天主教背景的家庭出身、早年对神学的深入研究、就读于弗莱堡大学哲学系时通过卡尔•布莱格而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神学的了解与熟知、对托马斯主义与新托马斯主义的研究、对神学中的图宾根学派的直接或间接的了解,对路德的研究,以及对克尔凯郭尔的熟知都使得对基督教的原始信仰经验的研究成为了海德格尔思想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助于他自己的现象学的解释学,海德格尔将视角转回到由《保罗书信》揭示出来的基督教的原始信仰经验与实际的生命经验解释中。在《宗教现象学导论》的第二部分中,海德格尔集中精力对使徒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人(Thessalonians)的书信进行了现象学的解释学研究。对于这一研究与实际的生命经验之间的关系,海德格尔指出:首先,“源始的基督教的宗教性在于源始的基督教生命经验并且就是这样的生命经验自身”。〔9〕在此基础上,其次,“实际的生命经验是历史性的,基督教的宗教性是作为这样的历史性而时间性地生存着的”。〔10〕由此海德格尔便由对实际的生命经验的历史性切入了时间性。对宗教性的时间性分析是通过阐明上帝再临(Parousia)的时机化时间(kairos)的特征获得的。海德格尔分析道,保罗在给帖撒罗尼迦人(Thessalonians)的书信中并没有直接回答上帝何时会再临,而是通过一种对“处境”的阐释告诉信众,保罗和那些信众一起、在生存之中经历着彼此的“已成为”,这种“知道”并不是一种认识意义上的,毋宁是一种生存论意义上的,是通过面向上帝的共同生存的状态、在对上帝的信仰经验中,彼此感受到各自的“已成为”。海德格尔指出,依据保罗书信,上帝并不是在未来的某一个固定的时刻或某一个固定的日期到来的,毋宁是突然来临的。“主的日子到来,好象夜间的贼一样。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突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来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11〕

上帝的“再临”具有“突然”性,完全是随机的,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可能到来。不恰当地说,上帝的再临就有如悬在人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它随时可能落下。因此,正因为上帝再临(Parousia)的这种时机化(kairos)特征,作为信徒就不能通过“预期”的方式来把握它。毋宁说,上帝的“再临”是一种“悬临”,信徒为了不错失这种“悬临”,就必须将上帝的这种“悬临”组建到自己的信仰经验和实际的生命体验之中。因此,必须时时警惕,谨小慎微,才不至将其错过。“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叫那日子临到你们象贼一样。你们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昼之子;我们不是属黑夜的,也不是属黑暗的。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谨守。”〔12〕海德格尔指出,就在这种对上帝之再临的“警醒谨守”之中,一种源始而又本真的信仰经验和生命经验得到组建。在这样被组建的实际生命经验之中,依上帝之再临事件就提示出或敞开了一种源始而又本真的时间。这种时间,也就是Kairos,亦即“时机化时间”。这一“时机化时间”是由上帝之“再临”开启的。因为上帝之“再临”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不可被“预期”或者事先推断。在这种意义上,这种时间本身不能被客观化地把握,它不是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客观时间或自然时间。它恰恰要由实际的生命经验在实际的信仰体验之中将上帝“再临”这一事件组建进自己的生存之中才能开启。要想不错过这种“时机化时间”,必须做到“警醒谨守”。在面对实际生活经验中的每一个“瞬间”(Augenblick)时都必须如此,是否能抓住它关乎于信徒的生与死这类的大事,任何一刻的疏忽就有可能根本地错过上帝之“再临”事件。如果要让这一切可能,作为实际的生命经验的此在,就要在把握上帝“再临”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计算性的基础上,面对这一“再临”下定“决心”。做到了此点,就会在这一下定决心的基础上将“时机化时间”在当下“瞬间”来临的可能性组建进自己的“实际的生命经验”之中。在这种意义上,“实际的生命经验”这种生存自身也就“活着时间本身”。另外,就这种“时机化时间”的实现是上帝通过“再临”对众生进行末日审判这种意义来说,它自身也就是历史之实现。于是,海德格尔通过对《保罗书信》中的基督教的原始信仰经验的分析,实际生命经验的历史性就被归结到了源始生命经验之中所把握的源初的时间性。经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海德格尔从实际的生命经验的历史性深入到了时间性。在对基督教原始信仰经验的现象学的解释学的阐明过程中,他不仅阐明了这种时间性的基础和样式,而且也成功地将历史性奠基于时间性之中。于是,《存在与时间》中的时间性思想的雏形,首先就在这里得到显露。然而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时间性的分析毕竟是和此在的生存勾连在一起的。那么他是怎样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呢?

与对基督教的原始信仰经验的阐释平行,在海德格尔时间性思想的起源中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他对古希腊哲学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现象学分析。众所周知,正是在1907年读到了布伦塔诺的博士论文———《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多重意义》,海德格尔才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对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阐释在他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在20世纪20年代初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进行的现象学的解释学的阐释中,海德格尔将对“存在问题”的探索与上述的“时间性”的分析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向《存在与时间》的思路又迈进了关键一步。在1922年写就的《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解释学处境的显示》一文中,海德格尔继续将对“实际的生命经验”的把握当作他的哲学亦即他的现象学的解释学的主题。不过,从这里开始,海德格尔突出地在相同意义上使用“此在”和“实际的生命经验”。相应地他也说哲学以“此在”为研究对象,“实际的生命经验”的各种特征也等同于此在的存在特征。“哲学研究的对象乃是人类此在———哲学研究就人类此在的存在特征来追问人类此在”。〔13〕因此,哲学对此在的把握一定要通过对此在的实际存在着的状态的分析来实现。此在的实际存在特征,亦即实际的生命经验中体现出的存在特征,“必须被理解为对实际生命的一种基本运动的明确把握”。〔14〕这种把握不仅和哲学研究活动紧密相关,而且必须和时间性关联起来,“哲学研究本身构成实际生命的一种特定样式,而且作为这样一种样式,哲学研究在其实行中使当下具体的生命存在在其自身那里到其时机”。〔15〕具体而言,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的实际存在特征的现象学的解释学的描述展开了论述。正如上文表明的,哲学要把握实际生命的“基本运动”。这种基本运动的基本意义就是“操心”(Sorge)。操心会提示出此在所处身其中的“世界”,反过来“操心”又从这一“世界”之中获得自己的根基。海德格尔在这里说的世界并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尤其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世界,毋宁是一种由实际生命经验所组建的“周围世界”。它不是理论化、客观化意义上的对象世界,而是和实际的生命经验紧紧的关联在一起,是实行历史式的,毋宁就是通过后者的生存活动才被组建起来。“世界在生命中并且为了生命而在此存在。”〔16〕在这种意义上,对它的把捉与呈现同样不能采取理论化、客观化的研究方法,仍然只能采取现象学的解释学的方法。但是实际的生命具有一种“平均化”的倾向,这种“平均化”倾向意义上的实际生命会倾向沉沦于世界。唯有“死亡”才有可能将实际的生命从“沉沦”状态中连根拔起,使其返回自己的“实际生命”自身之中。由此海德格尔将在对基督教的原始信仰经验的分析中展现的上帝的“再临”对信徒的信仰经验和生命经验的组建性作用转化成了“死亡”对本真的实际的生命经验的揭示性力量。和上帝的“再临”相似,“死亡”也不是一种在生活的未来的某个点或某个时刻发生的事件,它也是一种“悬临”,其出场具有不确定性,其到来也具有“时机化时间”(kairos)的特征。海德格尔指出,唯有通过具有这种“时机化”特征的“死亡”的揭示性力量,生命才能被拉向实际的生命经验自身。于是,上文对上帝的“再临”的现象学分析所提示出来的“时机化时间”(Kairos)就转化成了由“死亡”提示出的“时间性”,在这里,他用“死亡”代替了“上帝”。“作为实际性的一个构成因素,人们所拥有的悬临着的死亡及其特有的对生命之当前和过去的揭示方式,同时也是这样一个现象,只有根据这个现象,人类此在特殊的‘时间性’(Zeitlichkei)t才能够得到明确的显突。”〔17〕通过悬临着的死亡的组建性力量,作为实际的生命经验的此在从其在世界中的沉沦返回到实际的生命经验自身,也就是回到此在的“生存”。死亡在每一个“瞬间”中到其时机,揭示出生命的未来、当前和过去在这一瞬间中的共属一体性结构,亦即凸显出此在的时间性。

篇5

14岁,人生的一个致命转折点,然而,这一步,我走的稀哩糊涂,家庭的分裂和友情的变迁使我觉得眼前这个看似熠熠生辉的世界,那样的黯然失色,在多的成绩红灯也不足以在激起我渴望上进的心灵,心灵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涟漪,14岁了,我开始沉沦。

初2了,人们眼中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候,也就是这一年,我,从高高的天堂跌入无边的地狱,下降的速度好快,我竟然来不及抓住什么,就这样,我从沸点,笔直的落入冰点。

又一次,考试结束了,成绩依旧,在自己看来,不好不坏,同学们一片感慨:“她也能考这么好?”的确。在他们眼里,头发带红,发型另类,和男生都能大打出手的女生,在他们眼里,这根本就是一个异类,在他们眼里女生是乖巧的,惹人怜的,而我,不是。

14岁,我从爱说爱笑变的冷漠无情,我会把别人的送给我的礼物放在橱窗前,贴上寻物启示;我会把某个男生写给我的信当面交给老师。我曾固执的认为,我是个善于孤独,并能享受孤独的人,然而,我错了,我终于明白,我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走出孤独的深海,可是,我没有真正的朋友,别人对我的笑脸也许只是出于畏惧和客观原因,但我也没有敌人,所有的人对我都很友好,但是,只有我最清楚,那不是人缘好,其实友情在某种条件下一文不值。

今夜,漆黑的夜里没有一颗星星,我细细回首。我成功了吗?算不上。我失败了吗?不至于。那我算什么?前所为有的茫然若失一下子淋漓尽致的袭击了我。不经意之间,我潸然泪下,我??一个上帝的弃儿,虽然我明白上帝会为我打开另一所大门,然而,路又在哪?漆黑的大海里,我就象找不到灯塔的大渡船,没有北极星的光亮,我,能做的,只有沉沦。

我喜欢网络,那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我在那和形形的人打交道,在那,我可以不撕下终日的面具,那里,没有人的闲话,我没有高尔基的脱洒,没有海燕的高傲,也没有啊Q的饶舌功,更没有《简~爱》里女主人公那卑微,不美却又有灵魂中心的精神。

在我人生的画卷上,我早已涂的肮脏不堪,我有的,也许只有伴着自私的倔强。

篇6

《紫色》这部作品反映了女主人公西莉在白人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以及随着她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并奋起反抗,追求平等、自由权利的故事。全书由94封书信构成。包括主人公西莉写给上帝的信、西莉写给她妹妹耐蒂的信(被退回)、耐蒂写给西莉的信、西莉所爱的女人莎格给西莉的信。故事的背景是艾丽丝·沃克所熟悉的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故事大约发生在20世纪初。14岁的黑人女孩儿西莉被继父,生下的两个孩子也被继父送走,后来西莉的妈妈死了,继父再婚。西莉被嫁给一个已有四个孩子的鳏夫艾伯特先生,妹妹耐蒂被迫逃走,辗转到非洲。西莉受到艾伯特先生的百般虐待,但后来在妹妹耐蒂、继子哈普的妻子索菲娅以及艾伯特先生的情人莎格的爱与帮助下,逐渐转变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在这部张扬女性主义的作品中,沃克塑造出了几个色彩鲜明、个性迥异的女性形象。

耐蒂是西莉的妹妹,西莉和耐蒂的手足之情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在西莉的生活中耐蒂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在西莉的觉醒过程中,耐蒂起到一个伙伴和引导者的作用。耐蒂聪明、漂亮、善良并受过教育。在她们童年时代,彼此是对方的依靠和活下去的理由。她们一起玩耍、唱歌、跳舞,是西莉倍受折磨的悲惨生活中不多的亮色。耐蒂教西莉认字,彼此无话不谈,西莉出嫁后,耐蒂为了逃脱继父的蹂躏和远走非洲,她们经常用书信联系,可以说在西莉不幸的婚姻和悲惨的生活中,只有耐蒂的来信才能给她带来安慰,才能减轻她的苦难。耐蒂鼓励她勇敢地活下去,告诉她一切苦难都会过去。

索菲娅是西莉的继子哈普的妻子,她是一个强悍、独立并充满反抗精神的女性。她敢于挑战白人和黑人男性的特权。因为拒绝给镇长家做女佣,她被毒打并关进监狱长达十二年之久,受尽屈辱和虐待,但她并没有屈从于专制与压迫,依然拒绝成为性别和种族主义压迫的牺牲品。在西莉的眼里,索菲娅是一个英雄,一个行为榜样。沃克曾说过:索菲娅的名字是以智慧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因为是智慧女神,因为是智慧,不管多么痛苦,都会捍卫自我;不管舌头被束缚多长时间,却依然有自己的笑声和话语。

莎格是《紫色》中一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女性形象。她与艾伯特先生既相爱又相对,这使莎格的个性更为独立。她曾爱恋过艾伯特,为了主宰自己的爱情和生活,莎格不惜未婚先孕,但艾伯特性格软弱,不敢违抗父命而另娶他人,她没有吵闹、纠缠,不顾所谓的面子,继续与他同居,结果遭到社会的唾弃;家人不喜欢她的性格,赶她出门,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离家而去。特立独行的莎格可以说是女性反家庭行为模式的典范,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她不需要依赖于任何男人。她那种从不循规蹈矩的性格,是对她所处的那个典型环境的一种反叛,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艾丽丝·沃克是位女性主义者。为了区别于传统的女性主义(feminism)理论,沃克于1983年在《寻找母亲的花园——女性主义散文》中提出了当代重要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即妇女主义(womanism)。根据艾丽丝沃克(1988)的解释,妇女主义者指的是黑人女性主义者或者有色人种的女性主义者。她们是热爱其他女人的女人;喜欢或偏的文化、女人的感情变化和女人的力量;她们以整个人类(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整为己任。通过沃克对女性主义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她理念中的女性主义诠释了一种理想的女性生存状态,传递了黑人女性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由早期奴隶制时期沉淀下来,从祖母到母亲,从母亲到女儿,并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中得以延续。

艾丽丝·沃克在当时社会中对只注重性别歧视,而忽略阶级、种族问题的传统女性主义提出质疑,阐明其作为黑人女性的意识观念。沃克的妇女主义既反对种族歧视,又反对性别歧视,具有双重功能和目的,较传统的女性主义复杂而深广。沃克自己用三言两语比喻得恰如其分:“妇女主义者之于女性主义者,有如紫色之于淡紫色。”

篇7

关键词:素昧平生的友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上帝 爱情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3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

世界文学史上,俄罗斯作家伊凡•蒲宁的短篇小说《素昧平生的友人》(1923)(以下简称《友人》)与奥地利作家斯苔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以下简称《来信》)有着相似的爱情悲剧:女子深情地倾心于男子,却始终得不到对方有效的回应。然而,两位女子在爱情的结局上却大相径庭,前者怀着与对方在另一个世界里相见的希望与之永别,后者却在死亡面前与对方绝望地永别。希望与绝望之间,见证着两者的信仰问题,上帝抑或爱情?甚或其它?这也折射出两位作者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有所区别。

《友人》由一个女子写给一位未曾谋面过的名作家十六封长短不一的没有署名的信组成。在信中女子袒露了自己阅读作家的作品后与作家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期盼与作者通信交流,却得不到任何只字片言。在无望地等待中,她在最后一封信中表示“永别”。《来信》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痴情少女的绝笔信。这位少女十三岁时就喜欢上了邻居青年作家R,作家对她始终不存丁点印象。直到他俩的孩子得病夭折,她自己也身患重病即将辞世,才写下这封没有具名的长信。

在单恋的感情中,两位女子不仅都采用了书信体的表达方式,并且在感情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惊人的相似表现。两位女子在未认识对方前,皆在梦中梦到过自己的心上人。在爱情的等待中,两人同样的痛苦与无望。虽然两位在单恋中受尽了等待的折磨,但是两人却不约而同地表示,不但不责怪、怨恨对方毫无回应,反而对对方充满了感激之情。

一个是有儿有女的已婚妇女,一个是未婚的年轻女子,在爱上名作家之前,自身的生活状况是孤寂、压抑的,心理的情感需求是缺失的。《友人》中,女子生活的自然环境让人压抑,就是在精神上,也是孤寂的,既无男友,也无女友,与亲属极少通信,甚至对家庭和子女,也不把他们当成自己全部的生活。而《来信》中,在作家R出现前,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与寒酸的母亲过着清苦的生活,承受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窘迫、孤寂。根据精神分析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作家是女人的“他者”,是她的“镜像”。所以,当《友人》中的女子阅读了作家的新作后,感觉两人在世界上所共有一个灵魂,迫切想与对方交流,一场精神之单恋不可避免;而《来信》中的那个还未正式登场的作家R,对这个生命还没开始的小女孩产生了难以想像的迷人的吸引力,此后,她执拗地沉迷在单相思的苦恋中,苦心经营着她那毫无回报的爱。

据上所述,两位女子的爱情发展中的表现是类似的――等待、痛苦、感激,爱情发生前的自身状态是相似的――精神上的孤寂、压抑,爱情的性质也是同样的――单方面的思恋与爱慕,然而,她们各自的感情结局却大相径庭。由于这个“他者”的“镜像”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及,《友人》中的女子在一个多月的苦苦等待没有回应后,不再写信给对方,结束了这场单方的爱情。而《来信》的小女孩,十三岁时爱上作家R之后,多年来,她的爱情有增无减。直到孩子死后,自己也濒临死亡,她才将这段单方的充满激情的苦恋写信告诉了对方,而对方对此一无所知。

为什么两份感情的轨迹是相似的,而最后的着落点却大相径庭呢?

《友人》中的女子届时享有一份安稳的婚姻生活,丈夫有着不低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对丈夫流露过一丝不满,她的感情世界并非完全真空。生活与感情的阅历,使她没有丧失最后的理智,在一个多月的痛苦单相思后,不但没有产生与对方非见面不可的念头,而且最后选择了放开。《来信》中,小女孩爱上作家R时,年仅十三岁,一无所知,毫无阅历,毫无思想准备。或许可以说,这个小女孩从爱上作家R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她未来的命运结局。

这个解释不够充分。因为在关乎爱情悲剧的文学作品中,不免有已婚有子的女子为了爱情,抛夫别子,忍受世俗的舆论与压力,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来成全自己的爱情。那么,这其中核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先来细细比较一下两篇小说的最后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再过十五年、二十年后,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既没有您也没有我了。让我们在另一个世界上相会吧!谁能肯定没有另一个世界呢?要知道我们甚至对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梦也并不了解。那种想像力,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称之为我们的那种想象力、我们的那种臆想、我们的那种幻觉,果真是我们的吗?当我们竭力去同某一个灵魂结合时,就像我竭力想同您的灵魂结合,是出于我们自己的意志吗?(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永别了。或者不,毕竟是再见。”――《友人》①

“照我说的去做吧,亲爱的,就像别人一年一度为一个亲爱的死者做一台弥撒一样。可我已经不相信天主,不要人家给我做弥撒,我只相信你,我只爱你,只愿在你身上继续活下去……,……我爱你……永别了……”――《来信》②

在前一段文字中,女子怀有一种希望,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与自己爱慕的人的灵魂结合。这个可能性,至少在这个女子看来,是存在的。“于是,两种世界形态在他面前出现了:现存的世界与超验的世界,用基督教的语言说,就是现世的世界与上帝的世界。”她最后选择的“永别”只是“再见”的代名词。这份希望使得她之前等待过程中绝望的色彩减轻了不少,毕竟,“此世的绝望成为彼岸的希望的摇篮。”③

而在后一段文字中,女子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深深的绝望,她不相信天主,不相信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不相信这个世界有此岸与彼岸之分。她的世界只是一重世界。她只愿意相信自己的爱情,但这份爱情是单恋,是根本无望的,如此,女子将之前十几年来等待对方有效回应的绝望再一次推向了极致。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两位女子在所遭遇的爱情面前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她们内心的生活价值观完全不同,前者坚信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信仰上帝,而后者却将一生的赌注全押在爱慕的男子身上,将爱情当成唯一信仰。

因此,在遭遇同等性质的爱情面前,《友人》中的女子在等待对方回信的过程中虽然痛不欲生,但是她还是怀着美好的希望。“不管我如何再三再四地叫自己相信不会有信来,我没有什么可等待的,可我还是在等待:谁能担保一定不会来信呢?唉,要是我能确切知道您决不会来信,该有多好!倒也可以死了这条心!然而,不,不,我还是指望情况不致坏到这个地步。我怀着希望,我要等待。”④这位女子心中信仰上帝,只有上帝才知道一定来信或一定不会来信,因为“上帝是区分善恶的价值根据。”“在现世恶中承负恶而又不被恶吞噬的希望,来自上帝在现世恶中受苦的爱。”⑤所以,女子有理由怀着希望等待来信。

而《来信》中的女子,一次又一次地接近作家R,希望对方能认出自己,仅仅是认出自己,并非奢望对方爱上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尤其是她的孩子去世后,她已是彻底的绝望。这个将爱情当成唯一信仰的女子,忽视了身边无数宜人的风景。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她只陶醉于爱情,忽视了宝贵的亲情。又在众多可能性的爱情中,她只选择了对作家R的爱情,不仅年轻时拒绝了其它年轻人的追求,甚至有了孩子后,也放弃过稳定富有的婚姻生活。当最后的希望――孩子死后,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苦伶仃。这个女子同样是怀有希望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家R能注意到她,会认出她,爱上她。她的希望是在未来,但这个未来存在现世中。这种希望其实就等于绝望。“以为凡高等动物,都从幼到壮到老到死地过去,希望在将来,老的、旧的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无异于说‘希望’的原则是生物性原则。希望的根据基于自然生命法则,生命的自然代谢就是历史的价值尺度,恰是启蒙诉求的价值根据。希望的意义就在生命的自然更进,这是一种什么了不起的思想?”⑥

现世是无望的,“自然世界的存在对人来说是陌生、冷漠、甚至是敌对的,那些自古被人们尊为神圣的东西,对人来说同样是陌生、冷漠、甚至敌对的――因为它们显得是对生而受苦的人的惩罚。这种双重陌生、双重异在的思想引出这样的生存感觉:活着,但却被判了莫名的罪,人在任何地方都无法澄清自己存在的感觉。”⑦所以,真正的希望存在于神义的世界。因为相信另一个世界,《友人》中的女子是在现世的绝望中心怀神的希望;因为不信天主,《来信》中的女子是在现世虚妄的希望中走向绝望。两者皆是必然。

文学创作是作家精神世界的投射。这两篇貌似类同,实则有着本质区别的作品恰恰反映了两位作家价值观的不同。

蒲宁和茨威格同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同样对人类的堕落痛心不已,都有着很长时间的国外流浪经历,并都客死他乡。蒲宁虽出身贵族,却在非贵族的环境中成长,早期外部环境就很不稳定的经历,使他遁入了内心世界。他质疑理性,并坚信上帝才能解开世间的谜团。而茨威格作为西方的犹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没有给他造成任何精神上的压抑感和屈辱感,也没有任何犹太文化和宗教的限制,使他和众多的西方犹太人一样,感到他们所处的天地是一个富有希望和光明的天地,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因此,他渴求的安宁、太平,很大程度上是寄托在外部世界的。⑧当外在环境突然动荡不安时,他的内心也随之焦灼不安,却又找不到安宁的坚强依靠,也无法做到转向完全信仰上帝以求心灵的庇护。他作品中的很多主人公也不是虔诚的上帝信徒,不是通过向上帝忏悔而是通过其它方式来获取内心的安宁。内心的躁动不平可能是茨威格有大量的兴趣探究各式各样的心理世界(尤其是激情似的爱情)的原因之一,然而,文学创作却抚慰不了这位敏感作家内心的不安,对外部世界怀有的希望总是虚妄,而内心世界的希望又无从建立。二战期间,他在绝命书中写道:“在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世界对我说来业已沦亡和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了。……而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流浪岁月中业已消耗殆尽。”⑨茨威格怀着与《来信》中的女子类似绝望的心情,走向死亡。“某些诗人出于对自杀和杀人现象的不忍之心,对人类的信念产生了普遍的怀疑,普遍的怀疑反过来逼死了这些诗人。”⑩茨威格最后的自杀似乎也诠释了他对信仰上帝的怀疑。

心中信仰上帝,才不会彻底地放弃希望。蒲宁和笔下《友人》的女子,在绝望中仍怀有希望,才使得《友人》比《来信》仅从标题上看就显得更加温情。这也是蒲宁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以八十三岁的高龄辞世、而茨威格在他国受到很高待遇的情况下仍选择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注释:

①④【俄】伊凡•蒲宁、戴骢主编.蒲宁文集.合肥:安微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第124页.

②【奥】茨威格、张书玉译.永不安宁的心.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篇8

“班长,等等我。”就在素素转身时,从教学楼里跑出来禾禾。

“禾禾,快点儿,要上课了。”素素催促她,作为班长,她不能迟到。

禾禾的脚步并没加快,她边跑边扭头瞧小黑板和小纸盒,忽然转向,直奔小纸盒而去。“你干什么呀?要捐款等下课再捐。”素素真有点儿为这个胖乎乎的女生着急,她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禾禾没搭理素素,捏起那半根红粉笔在小纸盒上改了一个字。素素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把“捐”字写成了“揖”字。幸好只有禾禾一个人知道,否则她肯定让人笑话:还当班长呢,连个“捐”字都不会写。

“谢谢。”素素说,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快点儿吧!迟到就完蛋了,体育老师可凶着呢。”禾禾没提“捐款箱”的事,像只欢快的企鹅,朝操场跑去,素素反倒落在了后面。

这节体育课一直在练操,听体育老师说,过几天有领导来学校视察,专门要看看学生做操。因此,体育课也变得枯燥乏味,同学们简直像站在生产线上,一遍一遍重复着动作,直到下课。整整一节体育课,素素除了做操,就是用眼睛盯着女体委晴晴。晴晴是个出色的篮球运动员,有一米八的个头,比体育老师还高点儿。除了素素,禾禾也盯着她。

“禾禾,谢谢你及时帮我改了错别字,要不多丢人啊!”下课铃刚响,素素抱着禾禾的胳膊,把下巴搭在她的肩膀上,这是她们说悄悄话时的习惯动作。

“你烦不烦啊,昨天你不还给我的作文改了三个错字吗?”禾禾答道。

“那跟这不一样。”

“行了,不说这个。你说,大家能捐多少钱?那些钱能治好姚芯的病吗?”

“杯水车薪,可也是咱们的一片心意呀。”素素当然知道白血病是什么样的病,她不敢想象等待姚芯的是什么。

“素素,咱们换个方式帮她吧。”禾禾推开素素,和她面对面,眼中满是认真。

“你说。”素素也严肃起来。

“我奶奶说,只要三个好朋友在半夜同时为病人祈祷,病人就会好起来。咱们今夜一起为姚芯祈祷吧!”一下子,禾禾变成了虔诚的信徒。

素素想笑,却没有,她不想取笑任何帮助姚芯的方法。不过,她还是说:“别听你奶奶的,那是迷信。要是祈祷管用,谁还去医院啊?”

“可姚芯去了医院,又会怎么样呢?我们试一试吧!”

“哪有三个人啊?还要在半夜同时祈祷,怎么完成?”

“晴晴呀,咱们几个平时都要好,她一定会同意。”

“她才不会同意呢,半夜三更去祈祷,让同学们知道还不笑掉几颗牙?”

“我们在自己家里祈祷就行。”

“反正我不会这么干,你去找晴晴吧。”不等禾禾反应,素素就离她而去了。靠祈祷治病,在她看来是件荒诞的事情。她宁愿相信那个小小的捐款箱中哪怕只有一分钱,也比有一百个人祈祷有价值,天空中除了星星,是不存在上帝的。

素素经过教学楼门口,看见有三位同学往那个小纸盒里塞钱。忽然一阵风起,把那块小黑板吹倒,有个男生跑出去老远捡回两块砖头把它靠稳。素素在心里连说了几声“谢谢”,感觉体内有股暖流在涌动。她想起躺在病床上的姚芯,也许此刻,姚芯正看见一缕阳光射进窗口。“你会好起来的。”素素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也说给辽阔的天空听。

下午放学时,素素碰见了晴晴,她们于是结伴一起走。

走着走着,素素问晴晴:“禾禾跟你说了那事吗?”

晴晴问她:“什么事?”

“就是在半夜的时候祈祷……”素素回答得有点儿含糊。

晴晴一笑,说:“你说她好好一个中学生,多迷信啊!我可不信那一套。”

“就是!让她一个人去祈祷吧。”素素终于找到了知音。现在,她们三个中有两个反对那种荒谬的做法,只剩禾禾一个坚持,她怕是也只能罢休。

回到家后,素素开始忙东忙西。等忙完所有事情,她躺上床。以往她不用十分钟就能进入梦乡,而今天,她虽然疲惫,但脑子里全是禾禾、晴晴,还有姚芯。她第一次失眠了。

窗外的夜空,星光闪烁,似乎每一颗星星都藏着心事。

素素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半天,再看看表,竟然正好到了午夜十二点。她情不自禁地坐起来,面对窗外的夜,双手交叉在胸前,默默祈祷:“上帝,愿姚芯快点儿康复吧!”祈祷之后,她如释重负,没几分钟就睡着了。

第二天中午放学时,素素准备把同学们的捐款送给姚芯,一共有一千三百七十七块。

“禾禾、晴晴,咱们一起去医院吧!”素素提议。

“行!昨天跟你说的事,你照做了吗?”禾禾问素素。

“我一觉睡到天亮,能做什么?你不让晴晴做了吗?问她。”素素瞥向晴晴。

晴晴边收拾书本边说:“别问我,我是讲科学的人。快收拾东西吧!”

禾禾一脸沮丧,抱怨道:“完了,就我一个人为她祈祷,白搭了。你们俩算什么朋友啊?”

素素和晴晴都没理她。

“啪”的一声,晴晴的笔记本掉到地上。素素忙捡起来,还顺手翻开看了两眼,没想到她看到这么一段话:“半夜了,我坐起来,虽然知道对着黑暗的天空祈祷没用,还有点儿可笑,但为了那份希望,我必须要做……上天,快让姚芯回到我们身边吧!”素素有些激动,赶忙把笔记本放回晴晴的课桌上。

原来,这夜,真的有三个人同时在为姚芯祈祷。

各自收拾完东西,她们启程去医院,她们已经半个月没见姚芯了。经过校门口的传达室时,素素被告知有一封写给她的信。是谁呢?现在写信的人很少了。原来,信是姚芯写给全班同学的,之所以寄给素素是因为她是班长。

“亲爱的同学们,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我和爸爸、妈妈回农村老家了。我家里有好多花,可漂亮了,都是我从前种的。我奶奶说,只要每天早晨对着一朵盛开的花儿为好朋友祈祷,他们就会健康、快乐。所以,我回家后,每天都会对着花儿为你们祈祷,希望你们每天都健康、快乐……”读完这封信,三双眼睛都湿了。她们似乎明白了姚芯为什么突然回老家,然而她们都不知道她的老家在哪儿,只听说那是个长满酸枣树的山沟沟。

现在该怎么办呢?三个人有些不知所措。

“会有办法找到她家的。”禾禾笃定地说。

篇9

韩乐(1990-),女,汉族,河北保定,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语言学。

摘 要:在20世纪的黑人女作家中,艾丽丝・沃克和托妮・莫里森堪称佼佼者。艾丽丝・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生动的反映了黑人女性西莉亚如何从饱受苦难奴役到获得人格独立的过程,歌颂了她们同命运抗争的可贵精神。而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揭示了黑人心灵受白人文化浸染这一遭人忽视的现象。小说主人公佩科拉堕入疯狂状态的悲惨命运令人同情。本文将从女权主义角度对两位小说主人公的不同命运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原因。

关键词:女权主义;西莉亚;佩科拉;影响

一.女权主义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美国黑人都在政治和经济上遭受不同程度的压迫和剥削,为实现种族平等,他们做了不懈的努力。而新一代的黑人女性作家由于独特的身份和体验,在拓宽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将目光投向黑人妇女和儿童,揭示出她们在白人社会中遭受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及其根本原因。女权主义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关注女性性生活和悲惨遭遇的小说。

二十世纪的美国,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在同一社会背景下相遇并发生激烈的碰撞。作为黑人的弱势群体只能被迫的接受白黑人文化的浸染并且以白人文化作为主要的社会认同,强迫自己朝着这种社会认同改变,最终导致心灵的扭曲。作为黑人女性,应该找到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一味的以白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只能迷失在白人的文化冲击中,造成悲剧的命运。小说《紫色》和《最蓝的眼睛》中的主人公就展示出了对个人遭遇以及对自己的不同认知,导致了最终命运的不同。《紫色》中的主人公西莉亚在莎格的帮助下,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摆脱了父权制社会中的不平等,在经济和精神上获得了双重独立,。而《最蓝的眼睛》中的主人公佩科拉一直希望白皮肤蓝眼睛的奇迹在自己身上发生,她选择接受白人文化,对自己本身的种族和肤色失去认同感,对自身产生厌恶和鄙视。

二.《紫色》主人公命运分析

《紫色》中的西莉亚的遭遇可以被认为是黑人女性的一部血泪史。历经了种种困难,西莉亚从被奴役和压迫的状态中摆脱出来,重新认识并且解放了自我。西莉亚从被奴役到自我解放历经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西莉亚的意识还处于蒙昧当中,遭受身体,精神和意识的奴役第二阶段,西莉亚的意识开始觉醒并进行了反抗。在西莉亚逐渐觉醒的过程中,莎格和索菲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莎格。在她们的帮助下,西莉亚意识到导致自己悲惨处境的原因并且认识到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以前的处境。第三阶段,西莉亚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重生。无论是从经济上和精神上,西莉亚都掌握了自。

三.《最蓝的眼睛》主人公命运分析

反观《最蓝的眼睛》中的佩科拉,年仅十二岁就遭受了与之年龄不相符的痛苦与折磨。父母的粗暴,同学的奚落和成年人的冷漠使她误以为自己的生活困境源于自己是个丑陋的黑女孩儿。她渴望改变自身而取得大家的认可和喜欢,于是,就向上帝祈祷获得一双蓝色的眼睛。小说以四季作为划分章节的手法,预示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在白人文化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科佩拉遭到了否定,使她无法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理所当然地在社会中也找不到归属感。小说中还刻画了几个白化自我的浅肤色黑人。他们一味的摒弃自己的黑人文化,幻想通过这种手段达到种族平等。正是因为在黑人群体中存在这样的个体,才对科佩拉的价值判断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悲剧的产生。

四.导致主人公不同命运的原因

导致两个主人公不同命运的原因,除了自身之外,与她们周围的环境也是分不开的。首先,在西莉亚的觉醒过程中,有两位重要的朋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莎格和索菲亚。莎格是西莉亚丈夫的情人,当生病的莎格被带到西莉亚家时,西莉亚不计前嫌,给予了莎格悉心的照料,使莎格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看到西莉亚的悲惨遭遇,莎格决定帮助这个可怜的女人摆脱困境,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莎格帮助西莉亚找到了被丈夫藏匿的来自妹妹的信件,同时还帮助西莉亚重新认识了上帝。索菲亚是小说中另一个对西莉亚的意识觉醒产生影响的人。同样作为黑人女性,同样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索菲亚选择反抗,无论在意识上还是行动上都让西莉亚认识到她与自己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索菲亚看到西莉亚的悲惨遭遇后想起自己的母亲,她鼓励西莉亚将自己从被压迫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莎格和索菲亚为西莉亚做出了表率,促使了西莉亚意识的觉醒与反抗。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西莉亚最终获得了经济和人格上的双重独立。

科佩拉的悲惨结局除了自身对黑人文化的抛弃外,周围的人也对她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首先是科佩拉的母亲波林。如果波林能够给予科佩拉温柔的关怀,科佩拉不会因为自己的肤色而沮丧。同时,波林的改变与她喜欢看电影有关。电影中黑人扮演的大多是傻子,女仆之类的角色。这些角色无形当中强化了白人的优越感和黑人的自卑感。在经过了白人文化的洗脑之后,波林以白人的审美眼光去判断周围的人,甚至自己的女儿,这无疑是导致科佩拉的精神分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另一个伤害科佩拉的人是白化了自我的黑人切丘。切丘从表面上看是被西方文化教导最成功的一个,但本质上也是被扭曲的最严重的一个。科佩拉来到切丘这位所谓的超凡的读书人面前寻求帮助,恳请他满足自己内心的愿望。在众多残害科佩拉的人当中,切丘是最清醒的。在他写给上帝的信中,他承认他这样的黑人接纳了白人最恶劣的一些特征。在得到所谓的优越感的同时,他也失去了生存的本意。小说中还有一个白化自我的黑人角色,杰拉尔丁。她的白化看似无害,可实际上却对她的骨肉和黑人社会中像科佩拉的人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在家人和周围的人的影响下,科佩拉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也可想而知。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两个主人公截然不同的命运与她们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由于莎格和索菲亚的鼓励和帮助,西莉亚才能找到自己的自由之路。而科佩拉的周围却缺少能够对她进行正确引导的人,使她逐渐的远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导致了悲剧。可见,黑人妇女作为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作为黑人妇女本身,应该对周围的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到正确的自我认知,坚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不要被白人社会的所谓优等民族的社会价值判断所同化。同时,黑人妇女在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中应该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将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才能在社会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美]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文版序.陶洁译.江苏:译林出版社,1998

[2] 陶洁.《艾丽斯・沃克:一个有鲜明特色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江苏:译林出版社,1998.

篇10

“陪审团,针对对凯・吉尔德戴尔的指控,你们达成一致裁决了吗?”法庭传达员问。

“是的。”首席陪审员说。

“就凯・吉尔德戴尔企图谋杀她女儿琳・吉尔德戴尔这项控告,你们是如何裁决的?”

我屏住了呼吸。

17年前一个普通秋日的下午,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琳的老师打来的,她问我是否能去接琳,她好像生病了。当我赶到学校时,14岁的琳面色惨白,“妈,很抱歉让你从公司赶来,但我感觉恶心,头晕得厉害。”

琳再也没能回到学校。短短几周内,我们可爱的女儿不再是我和我丈夫理查德认识的那个活泼、阳光的小话匣子。

除了严重和持续的喉咙痛、头痛、四肢痛、腺体肿胀和感染外,琳几乎每天都会昏迷,有时,一次昏迷会持续几个小时。几周后,琳终于被诊断出患有慢性疲劳症(也叫做肌痛性脑脊髓炎,即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简称ME)。ME是不治之症,医生们也不确定病因。尽管有关的科学证据越来越多,但还是有人怀疑这种病到底存不存在。然而,ME却影响着25万英国人,其中有25%的人病情严重。

接下来的17年,琳不得不没完没了地去医院接受检查。她逐渐不能吞咽,只能鼻饲。她整天只能平躺,因为坐起来她会失去知觉。她的主要脏器和内分泌系统已失灵,尽管每天注射吗啡,她还是经常感到剧痛。但我坚强可爱的女儿始终没有放弃信念,她相信终有一天,她可以像一个正常的年轻姑娘那样生活。

2007年9月30日是琳30岁的生日。即使是她,也想放弃了。她示意想和我谈谈。“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她用力写着,“妈妈,我完了。你治不了我。我们得做点什么。”之前的几周,我时常发现她在哭――这不像她。琳极少沉浸在自怜中。但30岁这关对她很重要。她曾告诉我说,如果她到30岁时还不好的话,她不想继续下去。

但即使这样,琳还是又坚持了一年。2008年12月的一个夜晚,我从睡梦中惊醒。时间是凌晨1点45分,我刚躺下1个小时,琳按了对讲机上的按钮。我跑去她的房间,问:“出什么事了?”困意让我有点不耐烦。她榛子色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然后她郑重地抬起一支大注射器。我睡觉前,给她在注射器里装了足够24小时用的吗啡。注射器连着一个泵,这个泵会慢慢将吗啡推进她的大腿。但现在注射器空了!

我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她把整管吗啡推入了血管!她哭着对我示意:“我坚持不住了,妈妈。”我紧紧握住她的手,眼泪夺眶而出:“为什么是现在?”“什么时候又是合适的呢?妈妈,我真的很抱歉。这管吗啡我全都打完了,但还不够。妈妈,请再给我加一管吧!”她在纸上写着。虽然我曾想象过终有一天琳将离我远去,但我从未想过是以这种方式。我想起过去这17年里琳所忍受的种种煎熬:医生用巨大的针管扎她的脊柱,她的静脉萎缩,她在医院里感染上超级病菌……现在,她的肾和心脏都有问题,她骨质疏松、肝功能衰竭、肾上腺失灵、甲状腺不活跃……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说,“但我不想让你走。你不能再等等,等待上帝的召唤?”我俩谈了很久,她一直恳请我结束她的生命:“你是唯一能帮我的人。妈妈,我求你了。”我终于接受这个事实,不能让女儿再这样下去。

我去另一间房取来6瓶吗啡。我把注射器灌满,准备把它接到泵上――但琳推开我的手,直接拿走注射器。我就坐在她床边。随着吗啡进入她的血液,她逐渐失去知觉。抱着她能听见我的声音的希望,我哭着说:“我爱你,你爸爸也爱你,所有人都爱你。我们能理解,我们不怪你。我们知道你受了多少罪。你是如此勇敢、如此顽强。我亲爱的宝贝,你现在可以好好休息了。”

我就那样在琳的身边坐着,抚摸她的头发。我没有挪动身体,不吃不喝也不睡。夜幕再次降临。2008年12月4日早上7点10分――从她叫醒我,已过去了29小时25分钟――我女儿停止了呼吸。

我不知道我和琳就这样在一起待了多久。又一天过去了,我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抑制住悲痛坐起来,设法集中精力,给琳的爸爸、我的前夫理查德发了一条短信:“请现在就来。”

理查德很快赶来。当他看见她躺在那里,惨白着脸一动不动时,他几乎崩溃。他双膝跪地,用力抱紧她。“琳,我很抱歉。”他抽泣道。作为她的父母,我们面对ME时无能为力。我们争取了那么多年,但还是没能挽回我们的女儿。

理查德终于平静下来,打电话给医生。医生走后不久,门铃又响了,两名警察站在门口……

我知道辅助自杀是犯法的,但我准备好向警察承认过去的48小时发生的一切。

我不知道琳死后的那最初几周,我是怎么过来的。理查德和我的家人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但我太想念琳了,我想念她的温暖、善良、幽默、淡淡的微笑和她的一切一切。

2009年4月16日,我被指控蓄意谋杀,我并不生气。“现在,无论发生什么都不重要,”我想,“最糟糕的都已经发生,琳已经走了。”检察官向我解释了人们协助自杀不被的种种条件。如果受害人“患有晚期的病症、不治的残疾或处于衰退的状况,自杀的意愿是明确的、不可能改变的、充分了解情况的;而且已告知嫌疑人,并要求帮助;嫌疑人的动机完全出于同情,而且应该是受害人的近亲或朋友”,那么,不太可能被。但控方会撤销对我的指控吗?

意想不到的证据竟来自我女儿琳,她从坟墓里告诉世界她的感受。证词来自琳写的一封信,信是写给她在网络论坛里结识的朋友的。这些人也患有ME,在琳生命的最后几年,这些同病相怜的朋友给她带去了巨大的慰藉。

琳在信中写道:“朋友们,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们说。经过数月,甚至是多年的认真考虑,我基本上已做出了决定。是的,我受够了,我想离开这个世界。”

宣读琳的信时,法庭上鸦雀无声,人们都在专注地聆听我女儿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