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的诗意范文

时间:2023-03-16 08:2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夕的诗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古典诗词;“悲秋”;意象;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73-03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曲感伤旋律,它由萧瑟、凄切、衰败的秋景、秋物、秋色、秋声结合人自身境遇而感发,主要抒发的是人对自身悲剧的感慨和一种生命的悲哀。

对“悲秋”的研究,有的学者从文学史时序出发研究“悲秋”的原型、历史接续及影响;有的学者研究“悲秋”的言叙方式;更多的学者则从“情景关系”角度来研究“悲秋”。在这里笔者则试图通过一系列“悲秋”意象来探究“悲秋”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的“悲秋”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审美范畴,《周易·系词》提出“立象以尽意”原则,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1]意,包括情、志、事、理等方面;象则包括景、物、色、声等方面。二者结合起来构成古典诗学的基本范畴。[2]“悲秋”意象是多种多样的,与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自然之物是分不开的,在诗词中多呈现为意象群。“悲秋”意象, 主要可分为秋景秋色、秋物秋声和秋日天象三大类。

(一)秋景秋色,主要包括秋风落叶、秋雨和霜露等三种意象

1. 秋风落叶

瑟瑟秋风是身感耳闻的悲凉之气;枯槁飘零的落叶是可以目见的,易引起人的感伤情绪,产生生命易逝的悲哀。先秦时代,屈原《湘夫人》中“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已有悲秋因子的存在,秋与人之哀伤有了一定程度的关系,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了诗人的哀伤。[3]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此一声“悲哉”开中国文学史上“悲秋”主题的先河。贾岛《忆江上吴楚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颇富动感,气象雄浑,渭水西风陪衬居者怀念行者的心情,将一段悲愁之情寄于秋风落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说这两句诗是“置之盛唐不可复别”。[4]

2.秋雨

秋雨最易扯动人的情思,也最易扣响情感的门环。李商隐作《夜雨寄北》时只身在蜀,家小在河内,巴山秋夜,夜雨潇潇,激发了作者缠绵的相思之情并以诗代书。柳永《八声甘州》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使整个画面有一种凄清的动态美,物态总是与心灵相遇相契才产生诗意,“暮雨洒江天”告诉我们诗人的心灵是流动的,雨水仿佛在洗涤着清冷的残秋,洒湿了江天,也洒湿了羁旅漂泊者的心灵,雨水洒洗,秋天越发清冷凄凉,客思越发浓烈。

3.露和霜

霜露属冷色调,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清冷之感,身感至心。骆宾王《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以蝉的艰难处境“露重” 以及“风多”喻己之冤屈难伸,感慨仕途的艰难并抒发自己的哀怨之情。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几句描写使人满目萧瑟,更觉风霜渐渐凄冷,但气象雄浑,悲壮中蕴含着无限的感慨苍凉,一股思乡之情演绎成了漂泊游子对精神家园的渴求。

(二)秋物秋声,主要包括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1. 动物:主要包括(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和寒鸦悲啼等三种意象

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现象,南飞即“还乡”,易引起人的思乡情怀。孤雁南飞哀鸣,更易勾起文人的孤独感伤悲凉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写边地的秋夜中偶尔的雁鸣给人的心理触动。战事频繁,边地交通早已中断,路上已没行人,边塞秋夜笼罩着沉郁死寂的气氛,大雁不仅没有给边地带来一丝生机,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冷落与悲凉,路断人行是目之所见,戌鼓雁声是耳之所闻,诗人通过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描绘,生动具体地展现了一幅边地秋景图。尤其是“一雁”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漂泊无依的艰涩。[5]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小舟在浓云低垂下空阔的江面上漂泊,西风中传来失群大雁的哀鸣,这孤雁漂泊的愁思长长,谁问谁怜?孤雁的声声悲鸣叫人心碎。

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喧闹的生命十分短暂。秋蝉残鸣既从听觉上给人一种凄切的感触,也预示着生命的脆弱和即将结束。李商隐的《蝉》,以蝉自喻,抒发自己的清高、清贫和不得志,咏叹出了诗人在动荡的晚唐时代,个人遭遇的坎坷不平。[6]柳永《雨霖铃》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让清秋的寒蝉残鸣声营造了一种离别时浓厚的感伤氛围。

乌鸦又叫寒鸦,这和秋的凄冷有关。鸦凄切的叫声和秋天中人的感伤又相关,寒鸦栖息于树,几声悲啼,易于引起孤独漂泊者的愁思,引发多种感触,故鸦在秋天悲啼也使人感到秋的寒凉。张继《枫桥夜泊》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乌啼”是秋声的象征,见其栖巢不稳,打破夜的宁静,引发愁思,正以映衬满怀旅愁的不眠之客,创造了悲愁的情感基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首句“枯藤老树昏鸦”中“昏鸦”为这幅黄昏萧条的孤旅图更添了几声悲啼。枯藤缠附于老树,黄昏时乌鸦归栖于老树之上,草木野鸟都有归宿,正以反衬游子之漂泊无归。

2. 植物:主要包括秋菊和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一些特殊意象

秋菊色彩美丽灿烂,亦可作为“悲秋”意象,当秋菊这种美丽与人物的生命和所处的环境不能与共时,便产生失衡感、落寞感和孤独悲哀。秋菊作为“悲秋”意象,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这在李清照诗词中表现得较为典型,李清照后半生有过较长时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感伤敏锐的心灵面对秋菊有忧愁,更有孤独冷清。忧愁如《醉花阴》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独冷清如《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深秋正在盛开,可是容颜已经憔悴消损,“人比黄花瘦”,又怎有心思去将它采摘?

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是一些特殊的“悲秋”意象。芦、菰、荻等属水生植物,根系脆弱,秋天花白,秋日残败是显而易见的,使人产生生命的脆弱之感。江枫秋天变红,象征秋色,能引发愁思,渗透着生命将逝的意味。秋雨滴打着梧桐枯叶,目见耳闻,容易触动人的心灵,产生感伤之情。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经霜,与“渔火”相映而红,如炯炯的眸子,与愁人无言相对,巧妙地烘托了江上孤客的旅愁。韦应物《夕次盱眙县》中“人归山郭暗,雁下芦州白”描写人归雁宿,各安其居,看着白茫茫的芦花催生了怀乡之情,天大地大,何处是家?白居易《琵琶行》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一组意象“枫叶荻花”瑟瑟作响,营造了一种感伤的送别氛围。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词人听梧桐细雨,敏感破碎的心灵被滴打着,分不清是听觉还是心灵的感触。《踏莎行》中“隔夜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雨声菰叶交响生悲,借凄清之景抒凄凉之情,诗人从风雨菰叶声中感受得特别深刻。

(三)秋日天象,主要包括秋月和星(牵牛织女星)两种意象

月亮在古典文学中作为一个综合型意象频频出现。秋夜,月亮分外明亮,望月的人会把思乡怀人等种种情感寄予明月,明月发挥着情感传递功能,秋月作为意象,更蕴含着浓郁的“悲秋”气息。王建《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触动着诗人的心,勾起满腹思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渗透着淡淡的悲哀。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残月一钩,勾起心中千丝万缕的去国怀乡之愁和无限的亡国之恨。

牵牛织女星作为“悲秋”意象,用来表现情侣之间远在天涯的相思之苦,但也别有所寄托。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银河以望牵牛,可望而不可即,无限相思。诗中将织女星拟人化,言因终日相思不能织布,泪落如雨。[7]杜牧《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牵牛织女星”触动了遭弃宫女的心,哀婉自身不幸,倾慕他人之有幸,心事盘绕全在这举目仰望之中。联系作者人生的穷愁潦倒,何尝不蕴含着政治上不得志的愁闷呢?

综上所述,“悲秋”意象可概括为秋风落叶、秋雨、露霜、(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寒鸦悲啼、秋菊、芦菰荻枫、梧桐(雨)、秋月、牵牛织女星等。这些意象往往在文本中不是单一的,而是审美主体适时适地组合而成的意象群,意象间相互映衬生发、对比强化、和谐浸染、视听动静结合,就形成了“意象纷呈,触类多通”。[8]如吕岩《梧桐影》:“明月斜,秋风冷,古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全词四句,由明月、秋风、梧桐等组成意象群,画面丰富多彩,有利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有利于创造诗词意境。

二、情景交融——“悲秋”情怀与“悲秋”意象的契合点

“悲秋”是一种复杂的情怀,意象即融入了情思的形象。中国文论讲究诗歌的本质是情景交融,提倡感物说和言志说,即外感于物,言动于心。情与物遇,目击道存,精神与物态的契合,有时是“一见钟情”式的拍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而诗的意象,有时简直就是物象,而抒情也简直就是状物。[9]如欧阳修《秋声赋》中“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秋中有情的感伤,情中有秋的落寞。

诗人之怨愤与愁绪不源自物,而源自人生的穷途失意。诗人抟结秋日景观,正是以其性情,而“悲秋”也。并不是欲悲秋日之草木零落,而是悲其人之穷、愁。哀怨之心甚炽,胸中全是秋意,则已无需值秋日而有悲秋,其发而为诗,则无往而不含秋意。秋本无情无志,更没有感伤,不过是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使之更契合中国文人的心境罢了,情与景的交融方见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

[2]赵永纪.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3.

[3][10]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2;106.

[4]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第九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713-1714.

[5]林高俊.边塞诗赏析[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77.

[6]傅德岷.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214-215.

[7]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第三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05.

篇2

一、篮球意识的定义和内容

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反映,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篮球意识,就是篮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以及比赛场上的情况在运动员头脑中的反映,是运动员根据比赛场上的动态变化,自觉地、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已学过的技战术来控制比赛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运动员在长期的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形成的,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财富。由此,篮球意识定义为:运动员通过专项训练、比赛和反复实践,根据比赛场上的情况,通过视觉、感觉、思维、判断,实施合理动作的心理过程的总和。

篮球意识的内容较全面,包括篮球技、战术多个方面,有传、接球意识、投篮意识、突破意识、防快攻意识、抢篮板球意识和协同配合防守意识等。培养篮球意识应贯穿在训练的各个环节。

二、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1、要依据少年身体和心理特点进行意识培养

少年运动员正是身体和思维发育的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但心理上不完善,目的性不明确,容易受其它情况的干扰,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因而需要用正确的心理帮扶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指导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篮球意识。

少年运动员比较活泼好动,特别是有的篮球运动员是凭兴趣或身体条件较好而参加训练,对篮球运动和比赛思想上不是很重视,因而在训练中表现出较差的自觉性,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因此,要教育他们,使运动员树立起热爱蓝球、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勇于拼搏的整体意识,并热爱球队、爱护队友、团结向上、争取胜利。

篮球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需要每一名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良好发挥。作为篮球队的集体,需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统一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篮球队的队员,要有崇高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顽强的拼搏思想意识。

2、结合篮球基本技术训练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

篮球的基本技术,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突破技术和进攻、防守等组合技术。篮球技术是篮球意识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战术意识形成的基础,是球队取胜的保障。

首先,在技术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判断、反应能力。在篮球比赛场上,发生瞬息万变的情况是正常的。因此,在技术训练时,要重视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加强视野训练,拓宽视觉对技术的注意,提高对球场复杂变化情况的分析、判断、反应能力,便于在比赛中准确把握战机,增加比赛的胜率。

同时,在技术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的配合意识。篮球是一项集体的竞技运动,必须有良好的集体配合意识。篮球运动技术不是独立的,各个技术之间互有联系。如在一次投篮过程中,可包括传球、运球、突破,再到投篮这几项技术,其中也穿插了移动、抢位等。因此,在练习技术动作时,要逐个练习,逐个熟练,然后再把各个技术动作紧密配合起来。从运动员参加训练开始,就要培养运动员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练习每一项技术动作时,都要使运动员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项技术,提高运动员的视野范围、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使技术动作运用与应变更具有实效性、攻击性和针对性。

总之,在篮球基本技术训练中,要与篮球意识训练紧密结合。从意识源于实践出发,在基本技术中,依据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因人实教,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通过看、学、训、练等手段,把学、练与用、变结合起来,达到提高篮球意识的目的。

3、在篮球战术训练中加强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

篮球的战术意识,是根据篮球比赛场上的变化情况,合理运用战术配合的能力,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的心理活动。战术意识不仅支配着技术和战术的正确运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战术实施的效果。

篮球项目在比赛中具有激烈、对抗、复杂、多变的特点,这决定了其比赛的状况是瞬息万变的。在比赛中运动员要运用良好的战术意识,根据场上不断变化的情况,采取正确、果断的组合,发挥全队优势,才能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运动员通过学习战术内容,要掌握基本的战术配合,同时树立正确的战术意识。如要树立快攻意识,也要培养阵地进攻意识,还要重视培养防守意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形成良好篮球意识的保障。要培养运动员自我控制的能力,当运动员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时,应有意识地调节呼吸频率,进行平静均匀的深呼吸,同时暗示自己“要沉着冷静”。要培养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斗智”、“斗勇”的意识。

篇3

论文摘要: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对于篮球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篮球教学与训练实践谈几点有关篮球意识培养的方法,以便为篮球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第16届亚运会刚刚结束,从所有比赛可以看出,世界篮球运动是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强对抗的方向发展,表现为队员高度与速度的统一,既有技术特点又很全面,智力和体力并重,攻守趋向平衡。“现代篮球”运动员要想挤身于强列之中,除具备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十分重要的、在高超的篮球技、战术中表现出来的“篮球意识”。它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和战术行动的合理性、实战性和实效性,战术意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篮球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所以说,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对于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及其训练也就想得尤为重要。

一、篮球意识涵义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需要经过教练员长期地、系统地、潜移默化地熏陶与训练,以及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自我提炼加工的过程。它随着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产生,也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和在比赛中经受磨练而积累提高升华。篮球比赛的特点是攻守转换频繁,场上对抗争夺激烈。因此要求运动员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及应变能力,在能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情况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及时采取恰如其分应变措施,即合理运用篮球意识能力,这就要求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务必重视篮球意识的培养,这对于篮球运动来说非常重要。

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篮球意识培养

(一)强化技术教学与训练,渗透篮球意识

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要有正确的讲解、示范、更应讲明关于动作运用的目的性,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规律,使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技术在比赛中应如何运用。这样就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练中想、想中练”想练结合,学生不断获得反馈信息,日积月累,使思维和技战术意识不断提高。在初步掌握技术的动作后,要及时进行对抗练习和动作组合练习,这样对技术动作完成的稳定性,实用性及技巧性和篮球意识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篮球意识是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过程中科学地、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而篮球意识也渗透在训练其中,在技术与战术的发展过程中,篮球意识也得到很好的培养与发展。

(二)关注视野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及其应变能力

在正规的篮球比赛中,比赛瞬息万变,绝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主要用眼睛的余光来观察场上的变化,捕捉战机,及时应变,如观察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移动速度、方向、角度、节奏、球的落点、配合的路线、攻守特点等等。所以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视野训练,具体可用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来培养学生的余光观察能力,比如在运球技术时,要求学生用余光照顾球或不看球,观察的重点是场上双方全面的攻守情况;在联系传接球技术训练时,可采用多人快速传接球练习,要求用余光观察接球人及其防守情况,接球后立即将球传出,并要求传球及时、准确到位。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性技术衔接中,特别要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极为重要。另外,无球队员还可以利用策应、反跑等技术,准确观察场上的位置,随时跑出空挡,接球进攻,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在良好的视野下才能完成,这也是提高篮球意识的重要方面。

(三)完善教学与训练过程,发展学生判断力、协调配合能力等,促进篮球意识的提高

在篮球运动中,诸多技术、能力都是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而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与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基本技术中的每个动作方法都有其特点、应用范围、条件及规格标准,在比赛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战术价值。这些既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技术训练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篮球比赛激烈多变,每个技术动作在运用方式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不同条件下都可能千差万别。所以,要重视从技术动作个性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对抗因素和对抗条件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运用真假技术的变化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完善训练过程,还要有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同时,要使技术动作具有对抗性、应变性和实效性,以简练适时的方式去解决临场的各种具体问题。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规格标准的技术动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技术运用的特点、范围、条件及变化规律,为在比赛情况下合理地运用与应变技术、创新发展变异性个性绝招技术打下物质基础。同时,不断培养学生在各种攻守具体情况下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积累技术运用与应变的实践经验,就能使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分析判断及时、准确,应变合理,运用有实效,达到在技术动作的运用训练中既掌握动作应变方法又培养应变意识的目的。

(四)加强心理训练,促进篮球意识的提高

在篮球训练中,学生的篮球意识是在教师的基本技术、战术传输和教学比赛实践中,通过大脑分析、判断、推理的积极思维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能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能力,是学生心智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的篮球意识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篮球意识是随着在教师的技、战术训练下而逐步形成的,加上认知训练、意志训练和心理调整训练等一般心理辅助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篮球意识结构要素的心智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为篮球意识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心理辅助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觉的反应速度。而专门化知觉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应在训练中加强学生的球感和临赛感觉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创造临场时的良好心理环境,为在正式比赛中的正确意识活动作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并利用学校的各类篮球比赛,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即通过赛间、临赛的心理训练,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的状态,保证学生在比赛中能在正确的篮球意识支配下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有利于篮球意识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篇4

Abstract: In modern basketball game, the number of rebound is the important indicator of measuring a basketball team, and also is one of key to receive victory in game. If a team can destroy the opponent's second shots, then they definitely get an advantage. It is said that if controlling the backboard, the game result is also on the control.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a variety of the basketball competition and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bound, and how to better get rebounds.

关键词:篮板球;意识;技术

Key words: rebound;consciousness;skill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83-02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本人通过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观看NBA、CBA、CUBA等大型比赛,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抢篮板球组合技术分析抢篮板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任何队员要想成为优秀的抢篮板球能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1.1 须具备勇猛顽强的作风和每投必抢的思想及行动准备现代篮球运动高水平全面对抗,表现在争夺篮板球凶猛、身体接触频繁而激烈。怕顶撞、不敢身体接触的运动员抢不到篮板球。如果不敢与对手进行剧烈的身体对抗,任由对手随意抢位,就等于是把抢篮板球的有利位置和主动权让给对手,使对手获得抢篮板球的优势。“两强相遇勇者胜。”首先是培养勇猛、顽强、敢拼敢抢的作风;另外,必须做好每投必抢的思想及行动准备,等到不中再去抢球,往往就比对方慢了半拍,失去极好的位置和时机。一个队员的身体技术水准再好,一旦缺乏这种每投必抢的意识,也难以取得抢篮板球的优势。

2.1.2 掌握篮板球反弹的基本规律掌握篮板球反弹的基本规律是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快速、及早抢占有得位置的前提。篮板球反弹的方向与投篮距离、角度、篮圈、篮板和球的弹力有密切关系。必须熟悉抢篮板球的规律,准确判断投篮不中球反弹的方向和落点,抢占有利位置,及时起跳。要养成每投必抢、外投内抢、左(右)投右(左)抢的良好习惯,增强抢篮板球的欲望和意识,才能取得主动权。

投篮角度不同也影响反弹方向的变化,一般有三种情况:①在45度角投篮时,大多数球弹向对侧45度角左右,或反弹回同侧地区。②在中间地区投篮时,绝大多数落在篮下正面。③在0度角投篮时,部分弹向对侧0度角,其他球反弹回同一地区或中间地带,投篮的弧度高,则球反弹也高,落点较近;投篮的弧度低,球反弹的弧度也低,球的落点较远。擦板投篮,反弹的力量小,球落点较近。如果篮板、篮圈和球的弹力大,则球反弹的距离远;反之,球反弹的距离近。

2.1.3 抢位抢位是指抢占有利的位置,这是抢篮板球组合技术的关键环节。能否抢占到有利的位置,取决于有积极的拼抢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判断能力。抢占位置的同时,必须密切注视球的反弹方向和落点,并利用自己与对手接触的身体或两臂去感觉对手的动向,通过调整自己的移动步法,积极抢占球篮与对手之间的有利获球的位置,这对能否抢篮板球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竞赛中队员要想抢到有利的位置,就要善于根据投篮的方向、距离、球的飞行弧线和速度来判断不中篮时球反弹的方向和落点,便于迅速合理的抢占位置。

2.1.4 起跳是抢位后紧随进行的一个连续动作。抢篮板球组合技术的起跳动作,不仅要求在起跳腾空后,身体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且根据球反弹高度、方向和落点,采取不同的起跳蹬地用力的方向,使起跳后抢球手有利于在空中接近反弹的方向和落点。防守队员抢篮板球时,一般多采用原地上步、撤步或者跨步的双脚起跳方法;进攻队员则多采用助跑单脚起跳或者跨步一两步双脚起跳的方法。

2.1.5 空中抢球动作根据比赛时场上队员所处的位置,球反弹的方向,高度以及个人的特点,抢篮板球时可运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①双手抢篮板球。起跳后身体在空中充分伸展尽量扩大制空范围,两臂同时伸向球的落点方向,当手指触到球时立即用双手将球抢握在手中,腰腹用力,迅速收臂将球持于胸前。双手抢篮板球的优点是空间占据面积较大。其缺点是抢球的制高点和抢球的范围不及单手抢篮板球。②单手抢篮板球。起跳后身体方向的一侧手臂,充分向球的落点方向伸展。当最高点指端触及球时,用力屈腕屈指迅速抓握住,随之屈臂拉球于胸前,另一手迅速扶球,将球握住。单手抢篮板球的优点是触球点高,在空间抢球的范围大。其缺点是不如双手抢球牢固。③点拨球。这种技术与单手抢篮板球相似,只是运用手指将球点拨给同伴。当遇到身材较高大的对手或直接处于不利的位置时,采用这种方法较为有效,或是为了加快反击速度,也可主动地、有意识地利用点拨球地方法发动快攻的第一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缩短传球时间。缺点是较难掌握与同伴的配合。

2.1.6 获球后的动作抢前场篮板球的队员获球后可在空中直接补篮,或空中传给有利位置上的同伴继续攻击,提高进攻速度。如没有机会做补篮或空中传球,落地时应两膝盖弯曲,两肘外展,护球于胸腹间。高大队员可将球置于头上,以便于保护球和迅速与其他进攻动作衔接。

2.2 拼抢防守篮板球(后场篮板球)的原则

2.2.1 在任何可能的时候要准确判断对手上篮的方向和路线。要尽量向场地中间去,因为大部分的篮板球反弹到投篮时位置相反的一侧,也就是说在边路的防守队员观察到对方队员准备或者球已经出手时要努力切入限制区中间才能抢到和保护篮板球。

2.2.2 进攻队员向篮筐区域移动时,防守应该向前原地转身或向后转身,把自己置于篮筐和自己紧盯的对手之间的位置。如果采用向前转身,防守就有优势始终把紧盯的对手置于视线当中,但转身动作必须是迅速。如果采用向后原地转身,对手可能有瞬间不在视线之内,但大多数时间还是可以挡住对手的。如果一个队员在篮下盯人,在对方准备投篮时他的位置应该在对手的正面或者侧面。因此,必须采用快速向后转身才能进到进攻方的内侧位置。

2.2.3 一旦占据了内侧位置,防守队员需要两脚分开宽与肩,屈膝,以便于建立一个宽大的底基。双肘尽量朝外,双手举到肩高。

2.2.4 防守者的内侧位置不应远离篮下,因为球很容易从他的头顶弹出。现在的篮球运动中,投3分球的次数增多,造成了未命中球的回弹距离更长。距离球篮半径2米范围内,被称作缓冲区。如果在这个区域外接触到对手,守方在准备起跳时,就有优势向篮助跑一步,这样就增加了跳跃的力量和前冲力。

2.2.5 跳跃时,防守队员在跳到空中最高点的瞬间,尽可能要用双手取得控制权。如果单手抢篮板球,球往往会被对方反应敏捷的球员抢断。

2.2.6 防守队员落回地面时,应该是开步鹰式姿势,就是说:脚分开宽过肩部,双膝弯曲,半蹲,这样在背后任何一个对手都不可能偷到球。球要拿到至少与肩同高的位置,双肘朝外,不给周围的对手抢球机会。在这个姿势上,球员用靠近边线的脚作中枢脚,原地转身从对方的压力中移出,把球快速外传到3分线外,开始打快攻。

2.2.7 判断篮板球的落点的训练①判断:让队员在不同角度连续投篮,体会、判断反弹方位的一般规律并做出反应。②自抛自抢:队员将球向空中抛出(约3米),原地或绕步侧身起跑做单、双手抢球。③单手拨球补篮:队员将球打板后,冲向篮下,跳起用单手拨球或空中托球补篮。④两人一组,A在篮左(右)侧投篮,B在另一侧抢篮板球,A投篮后也向篮下冲抢。

2.3 冲抢篮板球(进攻篮板球)分析进攻队员冲抢篮板球要突出一个冲字,因为进攻在多数情况下,队员都被防守队员死死的盯住,如果不用冲抢,而是向前挤或绕,你想到篮下获得球是不容易的。即使你挤到篮下,这时也可能因为对方的阻挠,延误了你的起跳时间,篮板球已被守方抢走了。因此要想拿到球,只有冲,让对方防不胜防,这就叫冲抢,是既快而又简捷的办法。要想得到第二次投篮机会,几个技术是需要强调的。动作要极端迅猛才能得到这个机会。进攻篮板的第一步,是观察对手来决定采用什么策略能拿到控制求权。如果防守者不是一直盯住进攻者,或者防守者采用向后原地转身进行拦截,进攻球员就可以朝一个方向做假动作,然后走到另一方向取得优势;变换方向的切入时很有效地;或者在与对手发生身体接触时,进攻球员采用向后原地转身闪到对手身边。运用这个技术时,原地转身的同时双肘要朝外。最后一点建议:如果球员手不可能在空中把球控制住,所以,进攻球员应该把球轻击或重拍给队友,保持控球权。通常,一个球员能得到球并投篮得分,是和队友的努力分不开的。

2.3.1 冲抢篮板球的意识抢进攻篮板球关键在冲抢。由于进攻人身处外线,所以当投篮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时,就要判断球可能反弹方向,有利突然起动,插向防守人身前,或借助虚晃等假动作绕过防守人抢球。也可用后转身挤到防守人身侧,抢占有利位置。

2.3.2 冲抢篮板球的训练①无球训练。重点训练脚步动作:虚晃变向:队员在三分线附近,利用假动作摆脱防守,冲向篮下。绕、跨步:队员在限制区外,利用脚步动作绕过防守队员,冲向篮下。转身:队员在罚球线前或限制区两腰(指中锋)利用前、后转身、摆脱防守,冲向篮下。②教练员在不同位置投篮,二名队员在两侧冲抢篮板球,加强冲抢篮板球的对抗性训练。③一对一的攻防训练。一名队员防守另一名队员进攻,进攻队员投篮后摆脱防守冲抢篮板球,防守者积极跟进。④二对二攻防训练。攻方两人投篮后,设法摆脱防守冲抢篮板球,防守者迅速跟进。⑤三对三攻防训练。攻方三人经配合后投篮,并摆脱防守者冲抢篮板球,防守者及时调整防守位置,始终保持正确防守姿势。⑥五对五攻防训练。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冲抢篮板球的训练,要求进攻队员在投球出手后,迅速判断反弹的方位,利用快速的脚步动作摆脱防守,抢占有利位置。起跳要及时,抢到球后补篮或组织二次进攻。

3结论与建议

抢篮板球的技术与战术是篮球比赛取胜的关键性问题,培养运动员抢篮板球的意识和技术对于提高一支篮球队的战斗力具有极大的意义。越来越多的教练员都认识到培养运动员的篮板球的拼抢意识和拼抢技术是抢篮板球的决定因素,好的拼抢篮板球手能很好的控制身体和平衡;利用力量、灵敏、柔韧性;不断使自己处于良好的状态。如果其他方面的素质到位,跳得高并不是他能否成为好的篮板球手的先决条件。当然,一个球员如果可以自如地向两侧,前方,后方,空中跳起的话,对他能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对运动员篮板球意识的培养和拼抢技术动作方法的提高,是篮球技术训练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26-128.

[2]成惜今,张钧庆.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2001(27)1:63-65.

[3]曾伟志.体育师友[J].1997.4:13-14.

篇5

摘 要 对我国高校网球礼仪教育的缺失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如何实施网球礼仪教育阐述了基本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网球 礼仪 高校

一、高校网球礼仪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一)礼仪的重要性分析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礼仪学家埃米尔·波斯特指出:“表面上礼仪有无数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1]”。体育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应该具备的相互表示敬重、友好和亲善的行为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礼仪就是仪容、仪表、语言、礼貌礼节以及各种典礼仪式在体育文化活动中的综合运用。它是礼仪文化在体育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类似于运动规则[2]。网球与高尔夫球、保龄球、台球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就是因为除了球场上法定的规则之外,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礼仪,如果缺乏这些礼仪,即便球技再高明也不会带来赞誉。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球礼仪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在我国礼仪教育课程并没有在普通高校开设,但网球课程是多数普通高校的选修课程。我们要看到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球礼仪修养现状却令人堪忧,大学网球课堂中,时常出现传统课堂礼节的缺失,如课前师生问好、课后师生道别已经逐渐被淡出课堂。在网球课堂中,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服装穿着不符合上课要求。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中任意接打手机、发短信、听音乐等。当然学生在观赛、参赛过程中,不服裁判、不尊重对手等网球礼仪缺失的现象也十分严重。这与我们的学校教育无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责任。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有着莫大的关系。长期以来,各高校的教育方式、体育教育目标存在差异,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过于注重动作技能及技战术的传授,较大程度上忽视了网球教学中的礼仪教育成份。

二、高校网球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传统观念

网球运动技术较为复杂,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将网球礼仪教育束之高阁。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网球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已刻不容缓,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和深远意义。充分利用体育礼仪实践操作性强、教育内涵丰富的特点,结合体育教学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的特点,积极引导,充分挖掘网球文化中丰富的网球礼仪教育因素,通过礼仪教育与训练使学生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从而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塑造出良好的礼仪风范,出众的形象风采,使学生既具有自尊、尊人之本,更具有立足、立业之源。

(二)加强教师网球礼仪修养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素质是网球礼仪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要确实提高网球教师的礼德修养水平。网球礼仪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语言、体态、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教师必须在具备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面的同时,还要通晓种种网球礼仪规范的操作与科学的教学、训练方式。更重要的还要求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良好的礼仪风范,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熏陶和滋养。

(三)建构融入西方传统绅士教育和儒家“中和”思想为一体网球礼仪体系

讲究礼仪是东西方伦理的融合之处。礼仪是社会公德中那些最简单、最易于操作的部分,具有“底线伦理”的性质,这就使它易于成为中西伦理的融合之处[3]。在全球化过程中,礼仪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儒学中的“中和”思想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弘扬社会道德、伦理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代网球礼仪在思想上倡导“公平、公正、友谊”,在行为上倡导“和谐、健康、文明”等,使网球运动有了一个良好人文环境。要创建有儒学特色的中国当代网球礼仪文化系统,就要对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梳理、鉴别、挑选、吸取、沉淀和升华。并且积极吸取西方网球礼仪和西方绅士教育中的精华成分,真正实现网球礼仪文化的本土化,构建具有东方特色现代网球礼仪教育体系。

(四)狠抓落实,切实将网球礼仪观融入到学生的内在品质中

要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网球礼仪内涵有目的、有系统地贯穿到每一堂教学活动中。因此,我们首先要认真抓好网球教学这个主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互相尊重、礼貌互让,在练球时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竞赛中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和体谅对手、体现“绅士运动”之风。其次,组织观看一些重大的比赛时要求按规定的时间进场、遵守秩序,对号入座,要保持安静、鼓掌要适时适度等等。若身边有外国朋友在场时则应主动让路或指引座位。在赛事进行中,不要随意在看台上来回走动或讲脏话,要不断为双方运动员加油,不喝倒彩或向赛场上扔易拉罐、水果等物。使用的口号、标语应有所节制健康而体现网球运动特色等。

参考文献:

[1] 朱燕.现代礼仪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一、篮球意识的含义及分类

篮球意识是运动员对篮球的比赛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可分为:

1、进攻意识:包括传接球、投篮和突破意识。在攻击过程中,根据防守者的情况,及时把握好投篮、传球和突破时机。

2、防守意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由攻转守的节奏上积极合理地运用封、堵、抢、夹、断等技术,密切地相互协作配合。并针对场上情况随机应变。

3、无球跑动意识:在无球时,合理跑位或主动给同伴做掩护,创造进攻的机会。

4、抢篮板球意识:及时判断球的落点、合理争抢位置。

二、篮球意识的构成要素

运动员篮球意识的构成要素:

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正确地运用技术,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头脑清楚,目的明确。

2、判断的准确性。比赛场上正确的行动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判断准确是正确发挥技、战术的前提。必须把一切行动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

3、行动的预见性。篮球比赛对抗激烈,球场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最佳行动效果,就必须洞察情况变化,预见未来发展。准备多种应对办法。

4、行动的应变性。对场上主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迅速采取应变手段。随时改变进攻和防守战术。例如:根据裁判员不同的判罚尺度,采取不同的防守策略等等。

5、行动的合理性。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表现在多方面,攻防适时,该运则运,该投则投,该传则传。尤其是关键时刻驾驭比赛的能力更能体现运动员行动合理性。

7、配合的整体性。篮球比赛是集体性很强的竞技项目。任何技术都是处在集体配合之中,都是全队整体战术的组成部分。配合意识的形成和体现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比赛中的观察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学习训练比赛的态度、战术知识水平和战术训练、集体观念、教练员水平及本队同伴的水平等。

三、篮球意识的培养方法

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条件。因此,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经常观摩训练和比赛,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在观摩中要积极思维,将观摩看作是自己的一项实践机会,有意识地进入角色,并对场上的每一情况变化都做出一个假设性的思维反应。然后再同场上队员处理该情况所使用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

2、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结合。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独立地练技术动作,而是贯穿篮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加快篮球意识的培养。

3、战术思维训练。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的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迅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迅速准确,才能及时运用适当的技、战术。因此,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对形成和提高篮球意识能力有很大帮助。

4、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综合反应。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依赖于经验。作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间接经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积累间接经验即是对前人经验的借鉴,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捷径。积累间接经验。应注重教练的理论传授,使理性知识得到升华;阅读前人的经验总结(有关专业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系统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篇7

共有72个知识点,包括: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篇8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是一首怀乡之作,与他其余的富有浪漫气息的边塞诗风格迥异。此诗不假雕琢,语言平淡朴实但又透露出丰富韵味,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细细品味此诗,发现它与中唐诗人张籍的同是怀乡之诗《秋思》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就题目、思想内容、结构安排、语言这几方面谈谈两者的异同。

看到《逢入京使》这个题目,很难让人想到这首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反而由于岑参的生平、遭遇而认为这是一首抒发自己的抱负,希望建功立业的诗。等看了正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才明白诗人在思念家乡,可是这好像和题目没什么关系,而接下去引出“入京使”,点名题目,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是要人京使者来“传语报平安”。《秋思》与《逢入京使》不同,从“秋思”两字,不难知道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就点了题,向读者展示了诗人作诗的背景:秋天木叶枯黄,百花凋零,秋风带有肃杀之气,一种凄凉萧索的景象使人产生凄寂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勾起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两首诗在内容上都从描写眼前的实景来引出思乡之情:岑参“故园东望”引出“双袖龙钟”,张籍是“见秋风”而“欲作家书”:两位诗人都想用写家书的方式让别人捎信来传达感情:岑参碰到入京使是在西去边疆的途中,时间仓促,没有纸笔,只能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倾注在匆忙说出的“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句极普通的话里,使它包含了丰富的感情,“平安”二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意蕴无穷,给家人带去安慰的同时也使诗人怀乡思亲之心得到慰藉。和岑参相比,张籍虽有纸笔,写了信而不是口头传达,但“作家书”时思绪万千,欲说还休,恐怕把所要表达的给疏漏了,而等到“行人”走时,又匆忙开封检查,可见诗人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含蓄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两首诗都描写了实际生活中人人可以遇到的极平常的事: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亲人。两个诗人都通过具体情节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不加任何修饰把自己的经历写进诗里。所不同的是,《逢入京使》中隐隐地表达了国事与家事难以两全的矛盾心理:想念故土亲人,但为了建功立业不得不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因而仅报“平安”,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气概。而张籍的诗所表达的感情比较单纯,仅是一个宦游者对家人的思念。

《逢入京使》以路逢入京使者为中心组织诗的层次结构,但诗中只有“君”字提及入京使,重点不在“逢”时,而在“逢”前“逢”后,入京使作为过渡,承前启后,这独具匠心的安排让读者体会到诗人感情变化的复杂:诗人“故园东望”,“双袖龙钟”,是悲切;遇到入京使,能捎家书,是惊喜;马上相逢匆匆,无纸笔,是遗憾;只能捎口信来报平安,是无奈。感情一波三折,构成全诗波澜起伏。形象地反映出诗人的心情。在这一点上,《秋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从特定的环境“洛阳城里见秋风”写起。是感伤;思念家人,铺开纸笔,是激动;思绪澎湃,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是矛盾;复恐说不尽思念之情,是慌乱;临发又开封,是担心。全诗层层推进,复杂微妙的心思尽现。虽没用一个“思”字,却通过一连串心理和细节描写,把自己对家人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而增强了思乡效果。

篇9

教学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实习带教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工作热情。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因此,选择合格的临床带教教师非常重要。应施行“临床带教资格”认定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带教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但要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熟知各种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特点,而且要不断学习并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收集专业领域最新进展,充实实习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习教学得以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带教教师要不断探索与改革临床带教方法。潍坊医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重视探究性与协作性教学,逐步采用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专题讲座与导师制结合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努力培养出敬业爱岗的高素质优秀毕业生。

二、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实习质量的保证

1.适应性和前瞻性的岗前培训制度

在学生入科前已接受院级岗前培训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还应进行科室岗前培训:介绍科室设置、设备配置、专业特色、院科二级规章制度等。经过科室岗前培训,使学生尽快熟悉科室周围环境、科室有关规章制度,明确自己在科室内的责任与义务,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实习态度,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和质量第一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2.教学实施阶段

在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规范、严谨的实习环境,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假销假规定,加强对学生实习的全程管理。实行“一带一”带教制度,带教教师严格按照实纲和实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学习、操作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养、专题讲座等各种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及时检查和督促,促使他们的知识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与严谨的工作作风。我科实行主任负责制,定期召开科务会,每位带教教师提出自己在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任汇总实习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大家共同讨论,提出最佳方案并及时调整带教内容和方法,使实习带教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确保实习任务圆满完成。

3.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分两级进行,一级是院级检查,另一级是科室自查。院级检查由教育科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科室教学组织体系健全程度,制度完善情况,教学计划落实情况,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带教情况等。教育科通过查阅相关教学文件、档案、资料,对实习生进行调查等对科室教学进行指导、监督和测评。科室实习生管理小组开展科室教学情况调查及带教教师的自查自评活动,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科学的实习考评制度是实习质量的综合反映

科学的实习考评制度既可考核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可考评教师的带教水平。设立由教研室、科室共同组成的实习考评小组,通过实习生、带教教师双向调查、教学沟通会、教学质量量化考核等方式获得信息,及时对实习生所在科室实习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教学质量评估。

1.对实习生的考核

不仅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核内容包括操行评定(20%)、基础理论笔试(20%)、操作考试(20%)、案例分析(15%)、实践(工作)能力(15%)、毕业论文答辩(10%)方面。考评小组按照实纲要求采用百分制评定实习成绩,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5级制划分。对考核优秀的实习生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及格的实习生进行教育,帮助其分析原因。全面考核的重点不再是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而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对实习带教教师的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专业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与教学能力等方面。特别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考核完毕后,将考核意见反馈给本人,对优秀的带教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科学的奖惩并重的实习考评制度不仅可以考评教与学的质量,更关键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带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讨论

篇10

Huang Xueting

(School of Economic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摘要:对注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关于时机选择期权例子中计算报酬率方法的错误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并对该例进行了重新计算与分析。

Abstract: The errors about the equation of the total return on the underlying asset in an timing options example in the CPA's teaching material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st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an appropriate method is pointed out, and this example is comput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right method.

关键词:实物期权 风险中性概率 报酬率 二叉树法

Key words: real options;risk-neutral probabilities;total return;binomial tree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59-02

0引言

由中国注册会计协会编写的、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中关于时机选择期权的一个例子(见文献[1]中例10-17,第275-277页),对上行报酬率和下行报酬率求解方法有误,以致风险中性概率和期权价值的结果均存在很大偏差。本人查阅了网上的“2010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勘误表,未见关于该案例错误的更正。鉴于这一错误属于方法上的,因此有进一步辨析的必要。

1原例概述

该教材例10-17[1]:DEF公司拟投产一个新产品,预计投资需要1000万元,每年现金流量的期望值为105万元(税后、可持续),项目的资本成本为10%,无风险利率为5%。假设一年后可以判断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果新产品受顾客欢迎,预计每年现金流量为131.25万元;如果不受欢迎,预计每年现金流量为84万元。由于该项目可以延迟一年,根据到时的市场状况决定是否投产,因此该项目赋予企业一个欧式买权,该公司现在通过比较立即执行的净现值和这一欧式期权的价值孰大,做出立即投资还是等待的决策。

①该项目立即执行的净现值=105÷10%-1000=50(万元)。

②利用二叉树方法求解这一期权的价值。

首先,确定1年末期权价值。上行时期权价值=上行时项目价值-执行价格=(131.25÷10%)-1000=312.5(万元),下行时项目价值为840(即84÷10%)万元,低于投资额1000万元,应当放弃,期权价值为零。

其次,计算风险中性概率。

报酬率=(本年现金流量+期末价值)÷年初投资-1(1)

上行报酬率=(131.25+1312.5)÷1000-1=44.38%,下行报酬率=(84+840)÷1000-1=-7.6%,从而

无风险利率=5%=上行概率×44.38%+(1-上行概率)×(-7.6%)

上行概率=0.2424

最后,计算当前期权价值。期权到期日价值=0.2424×312.5+(1-0.2424)×0=75.75(万元),当前期权价值=75.75÷1.05≈72.14(万元)。

③判断是否延迟投资:立即进行该项目的净现值为50万元;如果等待,期权的价值为72.14万元,因此应当等待。

该举例进一步指出等待不一定总是有利的。假定本项目投资成本为950万元这一情形。此时立即执行的净现值=105÷10%-950=100(万元),根据本例提供的报酬率的计算方法,即式(1),可得上行报酬率为51.9737%,下行报酬率为-2.7368%,上行概率为0.1414,从而当前的期权价值为48.82万元。由于该期权价值小于立即执行的价值,由此得出该情形下应该立即进行该项目而非等待的投资决策。

2正确的报酬率计算方法

在用二叉树方法对实物期权定价时,标的资产的报酬率应为[2]、[3]:

报酬率=(本年现金流量+期末项目价值)÷年初项目价值-1(2)

此式与式(1)的区别在于计算报酬率所用的除数不同。

计算报酬率使用年初项目价值的依据是:在利用二叉树法计算期权价值时,上行乘数(记为u)和下行乘数(记为d)分别代表的是标的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价值(包含期间由标的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增长比率和下降比率,而u-1和 d-1分别对应的是上行报酬率和下行报酬率。正是对u和d的这一界定,按照投资组合复制方法和无风险套利假设,才得出上行概率(记为p)为:p=■(3)

或p=■(4)

其中T为欧式买权的到期时间,r为无风险利率,式(3)和式(4)分别是基于连续复利和非连续复利假设的。

对于式(4),若T=1,则有r=p×(u-1)+(1-p)×(d-1)(5)

式(5)正是计算风险中性概率的一个常用的表达式:无风险利率=上行概率×上行报酬率+(1-上行概率)×下行报酬率。

期权作为衍生品之一,其价值依赖于标的资产的价值。同样,实物期权的价值依赖于其标的资产――投资项目的价值。由于投资项目不存在交易价格,其价值是按照贴现现金流法计算得出,它代表的是该项目自身产生的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的真正价值[4]。与金融资产的当前价格即是投资者的投资支出不同,投资项目的价值与该项目所需的投资额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具有战略优势、技术、专利以及成本优势等因素的企业,可以较低的项目投资额取得较大的项目价值,即拥有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

3错误的报酬率计算方法得出的常识性错误

由于该教材例10-17中将标的资产的报酬率由所需投资额计算得出,必然带来如下三点在期权定价中属于常识性的错误。第一,对既定的投资项目,其风险中性概率是一定的,不会因所需投资额的不同而不同,然而该例子中针对同一投资项目却出现了两个上行概率。第二,无论是标的资产还是其衍生资产,对以风险中性概率计算的期望价值再用无风险利率进行折现,得到的必然是它的当前价值。然而,用该例中的风险中性概率计算得到的只能是项目的投资额,而非项目的当前价值,以此计算出的期权价值也必然是错误的。第三,启动项目的投资支出在期权定价中属于期权的执行价格,对于购买期权来说,期权价值与执行价格呈反向变化,而该例中却出现了项目投资成本为1000万元对应期权价值较大(72.14万元)、项目投资成本为950万元对应期权价值较小(48.82万元)的怪现象。

4对该例子的重新计算及分析

4.1 该项目的现值、立即执行的净现值以及一年末上行期权价值和下行期权价值的计算均同原例。

4.2 计算风险中性概率

根据式(2),上行报酬率=(131.25+1312.5)÷1050-1=37.5%,下行报酬率=(84+840)÷1050-1=-12%,从而

无风险利率=5%=上行概率×37.5%+(1-上行概率)×(-12%)

上行概率=0.3434

4.3 计算投资成本为1000万元时的期权价值

期权到期日价值=0.3434×312.5+(1-0.3434)×0≈107.31(万元)

当前期权价值=107.31÷1.05=102.2(万元)

这一结果比教材中的72.14万元多了近41.67%!

4.4 计算假定投资成本为950万元时的期权价值

在这一假定下,一年末上行时期权价值=(131.25÷10%)-950=362.5(万元),下行时期权价值为0,期权到期日价值=0.3434×362.5+(1-0.3434)×0=124.48(万元)。当前期权价值=124.48÷1.05≈118.55(万元)。这一结果更是比书中的结果(48.82万元)高出了近143%!由于在项目的投资成本为950万元假设下,项目立即执行的价值为100万元,而按书中报酬率的计算方法,当前期权价值仅为48.82万元,因此得出应立即执行、无须等待的决策。事实上,在该项目这一投资水平假设下,当前期权价值为118.55万元,等待仍是明智的决策。

4.5 立即进行该项目所要求的投资成本

假设本项目的投资成本为x万元,立即进行该项目的净现值为:(105÷10%)-x=1050-x(万元)。

①假设项目投资成本界于项目当前现值(1050万元)与期末下行项目价值(840万元)之间,即840

[(1312.5-x)×0.3434+0×(1-0.3434)]÷1.05

由此式可得,840

②假设项目投资成本不大于期末下行项目价值(840万元),那么,立即进行该项目所要求的投资成本x必满足:

[(1312.5-x)×0.3434+(840-x)×(1-0.3434)]÷1.05

此式对不大于840万元的任何投资额均成立。

综合上述(1)、(2)分析,就该项目而言,只要投资成本小于922.43万元,推迟投资这一期权的价值均小于立即执行该项目的价值,应当立即进行该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75-277.

[2](英)查里德 A.布雷利,(美)斯图尔特 C.迈尔斯.公司财务管理(英文版,第八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