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效性范文

时间:2023-03-14 19:3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有效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堂有效性

篇1

关键词: 课堂提问有效性有效提问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师生互动,师生双边活动已成为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课堂提问则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一、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主要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意味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当代建构主义认为:有效互动必然建立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必然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双方乃至多方获得新知识。

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课堂提问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明确易懂无歧义,既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又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应灵活地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的评价。

二、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点相联系,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结合点处布设悬念,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最近发展区”入手,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于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化归为“已知区”。

2.教师提问要适时,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

教师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内容一定要斟酌,提在点上,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答问以适当的等待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在等待足够的时间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提其他问题,使其他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说明、补充或修改他们的回答。

有些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一两秒钟就开始让学生回答,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学生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而教师则花费更多的时间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种课堂提问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课堂提问只有具备一定的高度,让学生进行适当思考,才能体现提问的价值。

3.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频度。

频繁的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然而,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导致学生“随大流”,而且导致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非常强调思维的深度、广度,表面热闹的课堂常常会降低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

4.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

教师的提问大多数是记忆型问题,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作直接的回忆或具体事实作回答,很少要求学生作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课堂中应学会提出开放性问题,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独立或集体的探究活动。

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封闭性问题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而开放性问题则没有固定答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获得及知识的应用,它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问题题型。

5.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历感知、认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学会学习。若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得好,就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主动地学习,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美和趣味。

6.教师提问要考虑学生整体。

教师提问要有层次,照顾到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备学生,课堂上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微妙变化,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思维浪花,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平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深入研究对练习题的解读、挖掘和再创造,充分发挥练习题的功能,做一个“有心”的教师!

一、练习形式要体现趣味性

为了激发学生对练习的兴趣,练习形式要体现趣味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在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尽量把练习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等游戏形式,这样学生把练习看做是没有负担的学习活动,能乐在其中。

如,教学《物体的形状》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学生的眼睛蒙起来,让他用手摸桌子上的东西,说出是什么形状,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这样的练习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延伸活动。

二、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

课堂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度,促使他们自始至终对学习保持旺盛的热情。

(1)题型多样。如计算、填空、选择、判断、应用、画图、改错等等。(2)方式多样。动手操作与书面练习、口头练习相结合,个人练习与团队合作练习相结合,短期练习与长期练习相结合,收敛性练习与开放性练习相结合。(3)形式多样。游戏、动手操作、实验、制作等等让多样化的练习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变以前的“要我练”为现在的“我喜欢练”,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赛,挑战同学,挑战自己;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我发现,我总结,我成功;把练习变成小游戏,我游戏,我快乐,我喜欢。这样通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9的乘法口诀”为例,练习的形式可有:(1)对口令,一个学生说“几九”,另一个学生说得数;或一个学生说“几九”,另一个说出两道算式。(2)找朋友,一个学生拿乘法算式卡片,另一个拿得数,或者设计成“送信”“帮小动物找家”等活动。(3)整理卡片,卡片上写有乘法口诀,把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出来。

三、练习设计的层次化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题设计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努力做到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充分发挥题组的功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给学生做好铺垫,向高层次目标迈进,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比如,学习分数应用题,可设计如下题组:

(1)小芳三天看一本书,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看30页,第三天看5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小芳三天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10页,第三天比第二天多看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小芳三天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1/2,第三天看的是前两天的总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小芳看一本书,第一天看这本书的■,第二天看这本书的■,还剩50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5)小芳看一本书,第一天看这本书的■,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还剩50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这组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步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平常,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新知很快就会明白,对与例题相仿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型时,很多学生就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准确地定位好各部分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充分考虑到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客观地去设计练习,使练习呈现出阶梯性,增强学生对练习的自信心。

四、练习的内容要贴近生活

练习设计的内容(即题目),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易于学生理解,语言应朴素而富有情趣,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下面的两道题:

题1:修路队第一天修路56米,第二天修的米数是第一天的2倍少10米。第二天修路多少米?

题2:你知道鞋子的码数和厘米数是怎样换算的吗?有这样一个公式:鞋子的码数=厘米数×2-10。你的鞋子是多少码的?能算出你的鞋子是多少厘米吗?

很显然,题1和题2涉及的知识点是类似的,题1做起来平淡无味,学生只是机械地去完成,而题2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素材,更为学生所喜爱。

篇3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度的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也随之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成为教育教学专家、学者和教师们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将逐渐被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认识和接受,它将成为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走向。

    自本人从事小学英语教学五年来,在学校领导及同事的关心和支持下,自己在英语教学上发展比较平稳,教学质量比较稳定,出现整体良好的局面。但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学习英语非常吃力,单词记不住,有的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本不想听课,这样导致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情况,说明在整体良好的后面,还有不足之处,这就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审视,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依据。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注重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教师引导下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应该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两个层面。我们知道,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

    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课堂教学既有“教”的活动,也有“学”的活动,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一定的训练途径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轻松愉快,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使学生喜欢英语,从而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人在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安排教学课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新课程改革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对学生有较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所关注且经常谈论的话题,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们喜欢的课程。在课堂上学习课本内容时,我们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话题,比如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明星,神九发射,以及正在进行的欧洲杯球赛等内容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话可讲,也喜欢讲,甚至争着讲,激活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达到英语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敢于创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热情,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开放式教学氛围。毕竟单一的教学方法再好,学生听久了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比如记单词这一项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同义解释、情景等不同的形式来呈现,让学生理解词的意思。然后再通过句式、对话或是情景等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使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能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自然而然的记住了单词,并且很难遗忘。

三、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系统安排教学任务

    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感情沟通

要让学生对英语课堂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的课上得好自不待言,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魅力既来自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才华和能力,幽默风趣的个性,教师在课堂外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生活上多关心学生,跟他们平等相处,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你,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这对于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成绩,起着莫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情感态度,给以多些关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备课与课后总结的学习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然而,许多教师十分注重备课,也精心地去上课,可是大部分教师上课,上完了也就完了,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课后总结。教学经验是教师的一笔富贵财富,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经验只有从每一堂课后认真的总结,找出缺点与差距,才能转化为教师的战斗力。如果不注重总结,将是教学资源极大的浪费。

篇4

小结应该是师生在上课结束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重要部分,可以是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问题,它是实现本节课所学内容纵横联系和对他们学习的零散内容的构建、内化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小结,对此本人有如下想法。

一、关注人文精神,实现人文教育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数学教学要整合人文方面和学科方面的精神,数学教材里面本身包含有很多人文内容,它是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中教学必须教的东西,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呈现数学教材中人文性的过程,它是理念、文化的传递。教师要挖掘现代数学在社会实践中的成就,讲述人类发展史上的数学成就,在建筑、市政工程中需要认真计算,经常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能够持续下去。他们的感情是在老师、家人、同学和朋友的关爱下生成的,老师要能够在学生面前养成和蔼可亲的形象,呈现出“师爱”,“差生”更需要老师的爱,需要老师的热情和温暖,更不能歧视这些学生,要寻找这些学生的成长点,去鼓励他们学习,让他们勇敢地克服自卑心理,要注意开展一些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同学间因而产生共鸣,因此,学生能消除不良心理因素,而变得自信开朗活泼起来。

有的老师还存在着拖课现象,这样使初中学生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娱乐,与同伴得不到更好的交流,使学生产生孤独封闭的心理。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然而有些教师只会考虑学生为自己增了多少知识点,考得如何,根本不在乎学生心理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对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影响,它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再加上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希望每个学生都优秀都能达标,可是人无完人,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所缺陷,但老师还是要求学生在这一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当目标达不到时,老师就对这类学生产生了偏见,不加以理睬关心和爱护,甚至不视其存在,从而使这类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放弃了自己,渐渐对老师产生了厌烦和抵触的心理。”另外,老师要在学生面前呈现出自己追求真理,认真工作的精神风貌,让学生感到愉快,使他们感到要象老师工作一样去学习。

我们要有意识地在数学教学中去渗透人文教育,不要用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去教学,要在小结中发挥人文感染力。

二、紧密联系生活,寻找数学支点

数学来源于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我们在教数学时不要忘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本身就非常抽象的学科能够得到形象化、物质化。这样我们小结时,就能够把数学应用到学生熟悉现实中去,培养初中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将身边中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如此,就能够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亲亲感觉,还可以养成初中生的探索习惯,这样使数学课堂就不再枯燥无味。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SAS公理”一课中,他们在这堂课中知道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SAS公理,理解了SAS公理的特征,会用SAS公理去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我在课堂小结时,针对有不少学生把“SSA”当作“SAS”,他们压根儿没有理解为什么好边角边公理条件中的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头脑中根本就没有弄清楚,于是我就画了一个反例图。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全等的实例。

如此小结比从头到尾回顾效果要好得多,使初中生感觉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SAS公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有很多方面应用价值,并且让学生欣赏了生活中数学的美丽,使得初中生觉得学习数学能够解决身边许多实际问题,数学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很有用的,它问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有意设置悬念,促进学生主动

老师在启发初中生进行小结时,可以有意识设计疑问,促进他们主动思维、主动思索、主动创造,形成憧憬感,这样对他们的学习可以形成一种的内驱力。如计算“正方体表面积”时,老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呢?”课后,他们都去寻找资料并进行讨论,这为以后高中的学习进行预设。小结时设计疑问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动力。

四、增强学习趣味,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上课注意力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大多数,思想不集中、不专心,易被外界新意干扰。情绪经常不稳定的,焦虑的学生,多让他们欣赏三角形构图的作品,因为三角形有一种安定感;再如,一些抑郁的学生,多让他们欣赏一些带有波浪线的作品,因为波浪给人一种跳跃,活泼感。初中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他们也会经历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坚强与软弱……凡此种种造成他们心理上失衡动荡,艺术欣赏就能满足他们这种精神需求。而作为教育者,应用一张坚强的“盾牌”为学生挡住各种“疾病”,而美术就是这张盾牌,引导学生们进入广阔深邃的人生境界。如活动:请奇数小组每个成员完成第一个实验操作题,请偶数小组每个成员完成第二个实验操作题。

1.(1)画出∠MON=30°,在射线OM、ON分别截取OA=5、OB=4。

(2)将AOB剪下,同一起,同学们能够看到怎样的结果?

(3)大家交流,各人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命题?

2.(1)画出∠MON=30°,在射线OM截取OA=5。

(2)利用圆规:以点A为圆心,半径为4画圆,交射线ON于B点。

(3)将AOB剪下,同一起,同学们能够看到怎样的结果?

(4)大家交流,各人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命题?

篇5

有效课堂是指教师从教学规律出发,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使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而且要求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包括学生学到的终身受用的知识、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期间学生学习投入不仅是指时间投入,还要看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脑力负担。

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人认为首先应该关注教师带来的影响。

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导,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个人业素养不足,缺乏应有的职业和专业素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效果。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差异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师自古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教书育人。教师就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这既是教师对于知识严肃认真的尊重,也是对于学生的负责,以至对于社会、民族、国家的负责。如果教师职业定位仅仅是工作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敷衍了事,随意马虎甚至想当然的现象。比如课前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流程,预设各个环节,以确保环环相扣,认真解读、挖掘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使课堂活动没有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要求教师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加大课堂容量,将主要时间放在对问题的探究上。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做到这一点并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如果课前准备不足,势必影响到课堂效果,教师不得不花费时间用在非关键问题上,以致课堂的目标无法实现。而随着教师工作年限的增长,经验主义也增长,教师往往缺少备课时的创新,使得课堂沉闷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职业责任感。

其次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差异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师的专业素养除了教育理念、专业态度、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还包括师德。教师的师德往往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却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仅是通过上课,而且还有言传身教。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能在课堂内外起到有效的榜样作用。为此,教师的事业心,工作积极性,敬业乐业、勤奋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等等都能对有效课堂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使用传统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教师要做到熟悉学生个体成长的共性与个性,理解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生成性以及发展的不确定性、丰富性、差异性。 高度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尽量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课堂活动设置一些好的问题极为重要。所谓好问题,就是教师能够给学生适时的搭建问题支架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深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总结领悟。这些问题应该既能统领课堂教学目标,又能分解。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同样又讲究,一堂课往往有几个知识点,有重点也有难点。如何将这些“点”转化成一个一个的问题,既符合学科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地呈献给学生,是备课的关键所在。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此外教师学会先进的教育技术,并利用它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也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备好自己的职业素养课,专业素养课,而备好这些课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作为教师应该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并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再巧设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篇6

【关键词】英语 课堂 有效性 教学

一、当今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现象

当今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用去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寻找材料、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时也努力引导学生来和自己配合。表面看来,课堂教学十分顺利,实际上好多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方面收效甚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这几个案例中找到一些问题所在。

案例一:课堂缺少有效性提问

有些英语老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不明确、不准确,容易引起学生一些不必要的无效思维,从而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率。有些老师为了提问而去提问,经常问一些肤浅的甚至学生不经思考就能直接回答的问题,如Yes or No? True or false? Right?Ok?等,这些问题大多数是无科学性而言的。这样的提问就是在折磨学生、浪费时间,是一种典型的低效课堂。

案例二: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名无实

有些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有教学活动,便硬硬生生的增加了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的活动,缺乏思考、缺乏提炼、缺乏探究,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英语课堂探究时,往往会是这样的场面: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热热闹闹,争论得面红耳赤。看起来好像每个学生都在参与课堂活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场面下所透露的肤浅与浮躁。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是为了求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知识的发现是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的。没有思考的学习怎能叫真正的学习。

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一)加强英语课堂提问的修养

英语老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或者不问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或者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心理学上“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课堂有效提问的问题应该是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觉得教学中活动引入的重要性,于是为了体现民主教学、与人合作、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自由等教学思想,课堂中出现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自评和互评的教学方式。但是,不是所有课堂都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我们经常会在小组讨论课上听到学生这样的对话:

“我的英语口语不好你们聊吧”。

“这次回答让某某回答吧,让他好好准备,咱们聊点别的”。

“又是讨论啊!无聊!”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讨论?浪费时间!你们聊吧,我写会作业”。

其实新课程教育理念中提倡小组讨论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好多老师却仅仅把它流于形式,走过场。

那么,如何来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

第一,老师在准备问题时要先思考该问题是否具有合作性。有些问题学生能自己独立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就不具有合作性。而有些问题学生自己解决存在一些困难,让学生小组讨论能使他们相互的取长补短,这样的问题就具有合作性,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下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

第二,在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

①让学生有事可做。真正的课堂讨论活动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在讨论活动中都有表现的机会、都有事可做,学生就不会觉得课堂讨论无聊,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②让学生实现价值。课堂讨论不是打击学生,不是让学生相互歧视。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对整个小组的价值。

第三,正确的认识教材与适时地调整课堂节奏

我们对于教材的认识应该是用教材去教学而不仅仅是去教教材。我们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时候,仅仅用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差教师用一本教材教学生,一般教师用多本教材教学生,优秀教师是用自己的教材教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节奏不合理的问题,老师应该使课堂信息密度布局合理,适时地调整课堂节奏,时而带领学生高声朗读,时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而聆听学生自评或互评,时而引导学生质疑讨论等。这样的课堂设计节奏流畅、动静交互,此起彼伏,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兴奋状态,一直在积极地思考。这样不但填充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而且使课堂活动的密度增多、节奏加快,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当然,一节课的效果好坏还与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教学手段等有着重要关系。无论如何,英语课堂的教学是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一项活动,只有这样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咸修斌. 博采众长,因材施教――浅析与外语教学相关的几个因素[J]. 外语界,1999(2).

[2]李宝荣.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定[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2(3).

[3]应文琴.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尝试[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9).

篇7

精准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高效推进、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始终合理,使教学课前理解透彻、备课充分。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要高度关注三点:一是教师备课,二是教师讲授,三是学生参与。从备课环节来看,针对目前使用的新教材起点高、难度大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而且要针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目前已有的知识起点和最近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讲授环节来看,教师要注意做到精讲,目标明确不啰嗦、条理清晰不含糊,要针对学生有疑问的或重点去讲,讲解透彻,切中要害;从学生参与来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是愉悦,是精神的满足,而不再是枯燥的机械灌输。

二、以高效的教学管理驾驭课堂教学活动

要做到课堂教学管理优化高效,需要教师重视两点:一是强化课堂时间管理,二是强化学习策略管理。从强化课堂时间管理来看,就是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要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努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从强化学习策略管理来看,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和加强学习策略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学科实际,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使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努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推进课堂教学活动

篇8

有效的课堂,首先当然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备课一定要备学生,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备好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熟悉学生当前知识与能力现状,避免过高或过低要求学生。

首先是我们教师是否真的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其次是我们教师是否能坦然对待考试和成绩。比如是否愿意花很多功夫在可能统考中“不考”的内容上补充知识与方法,比如有没胆量在“必考”的内容中对学生掌握和应用能力降低要求。以下是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1、认真学习教育学知识,从理论的高度摆正教学的心态。没有哪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没有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力强过他人。可是如果不问学生基础与能力的现状,任意扩充教学内容,拔高能力要求,往往事与愿违,而且极有可能连最基本目标都达不到。如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教师却任意降低难度和要求,这无疑是浪费学生大好时光。所以,备课时必须遵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基本原则。

2、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其年龄阶段的特征,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

3、通过各种手段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对作业批改和考试情况作记录与分析、进行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与学生个别谈话等。

第二,以人为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1、重视知识的引入。一堂课的引入如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教师要营造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开始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学生才不会从心底抵抗教学的进程。

2、把握知识发生、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他们在发现中获得满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尊与自信。

3、重视课堂小结的准备。由于记忆与遗忘始终相伴,并且不同学生的记忆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课堂小结决不能草率应付了事,要想法让学生回顾与整理自己的思路。

4、精选练习题,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不搞题海战术。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业要求也应有区别,要让学生既有动力又有信心完成。

第三、根据学生特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具;实验法、讨论法等。

有效的课堂在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备好了课,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是有效的课堂。

1.先是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共同营造认知情绪、思维状态呈现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自身的心理品质、意志品质得到最佳发展。一般说来,课堂提问从智慧含量看,大致分四类: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包含的智慧由低到高,不断深入。

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有效的学习指导,要把握好五个关键点。一是适时,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不失时机地给与指导,以取得最大效益。二是适度,指导既不要包办代替,和盘托出,也不要指导不足,让学生手足无措,过犹不及。三是适当,指导的针对性要强,解决学生急于想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四是适合,指导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五是适应,关注学生的需要和需求,激励、唤醒、鼓舞,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 .师生互动已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并被教师主动地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然而仅有互动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实际教学活动中,缺乏实效性的互动屡见不鲜,互动承载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课堂上频繁而有效的互动,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的挑战是巨大的,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智慧,逐渐形成新的教学本领。

第四、新课程强调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自主不是自流,它恰恰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成为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实质的而不是形式的,是全员的而不是少数的。

第五、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也是教师为使学生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在小组中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强调学习共同体中各因素的互动合作,注重对小组团体评价。

篇9

一、 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

课堂教学提问的实质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讨论”问题的过程,而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消除学生紧张怕出错的心理,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这种“讨论”氛围中,让学生能大胆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问题“讨论”也才能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不同性格特点的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与沟通,做到尊重每个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问,设置门槛儿、悬念,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后进生,要保护好他们提问与回答的热情,充分发挥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的魅力!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引导学生提出: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而后引导带着问题动手操作,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想一想,大多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理解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巡视时我发现,个别学生紧皱眉头,我便问到:“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话音刚落,一个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要乘以2?”我立刻鼓励他,这个问题提得好,学生再讨论下。经过学生的、分析,学困生解决了问题,脸上露出了微笑,其他学生也明白了。

二、精心设计问题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关键

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1、调动气氛,提问要“趣”。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问题的提出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辆汽车,轮子是三角形的的,载着满车的乘客,一高一低地行驶着,乘客们被告颠簸得厉害,狼狈相可想而知。学生一见这么古怪的情景,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这辆车为什么会用三角形的轮子?为什么不用圆形的轮子?用圆形的轮子为什么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教师即可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

2、激发思维,提问要“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 开放性的问题,思维空间大,学生摆脱了被“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畅所欲言,为学生后面能顺利地理解做好了铺垫。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如同在平静之中掀起波澜,造成课堂教学的跌宕起伏,打破学生思维的受抑制状态,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充沛,继而产生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声东击西,提问要“曲”。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直问则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一块被激活,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不得其解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时,我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4、巧妙组合,提问要“精”。教师的提问不能过于繁琐,东一句西一句,学生不知所云,达不到问题的实质,这无异于加重学生负担,回答不能一针见血,也使得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精”就是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避免繁杂琐碎,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能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三、积极科学的课堂评价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不管这个问题是否有价值,教师都应该注视着学生的眼睛,或点头微笑默许,或加以表扬,或加以鼓励,抑或让他们再思考下。学生得到你的肯定后,他不会觉得难为情。不管学生回答好坏,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很体面地坐下。久而久之,当学生有了“问题”时,他才会无所顾忌地说,有了这种宽松愉悦地氛围,学生们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课堂提问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其次要评“好不好”,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教师都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做到:(1)以表扬为主。(2)鼓励求异(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措施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判断我们的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有效性课堂教学就是“教学有效果、讲效率、有效益。”有效果只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讲效率注重“有限课堂传授知识的多少”,有效益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有效的课堂教学更应注重“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状态”;更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

一、课堂低效或者无效形成的原因

1.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上师生间缺乏情感的交流,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讲台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可学生无精打采,若无其事,只是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题、看书,一堂课上完“竹篮打水一场空”。

2.教师上课随意性强

教师从课堂开始到下课一味地讲解,语调没有轻重缓急,不给学生留有时间思考、消化吸收,使学生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或者开始上课时节奏很慢,简单概念反复讲,到结尾时越讲越快,完不成任务还要拖堂,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3.教师备课不充分,搞题海战术

学生忙于应付大量的练习,题海无边,效率低下;而教师布置的习题,大同小异,不具有代表性,做完题后,教师又没有从解题方法的高度给学生以点拨指导,使学生反复地进行机械训练,解题的创造性得不到提高。

4.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和听课方法造成上课效率低下。由于物理课的开放性较强,造成一些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只关注实验的趣味性,不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还有的学生由于没有预习,造成听课无重点、无准备,一旦遇到障碍,无法跨越,就不想听了,长此以往,成为学习物理的困难户,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教师深钻教材、优化备课、选择合适的教法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根据大纲钻研教材可以使自己明确教学方向,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的相互联系和前后呼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铺垫。教师在备课时,选择最优先的教学方法。

2.切实了解学生实际,分层分类教学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问题上给予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提出新问题以保持他们学习物理的持久热情,如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作业外的“每日一题”,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创新思维。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按章进行“好题妙解”例题讲解,增强对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培养其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态度。对于少数学习和表现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维护课堂的良好纪律。这样就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吃得饱吃,从而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3.注重教学过程,向课堂求效益

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而言,由于初中学生处于思维的过渡发展阶段。教师选择优化教学策略,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素质、培养应试能力”的关系;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多方诱导,组织学生探究;融会贯通,注重方法培养。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师生情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课堂学生信息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具有民主气氛和科学气息的课堂教学环境,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过程中的差异。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课堂上鼓励他们提问发言,允许他们交流讨论,给他们机会发表不同的观点或表达某种见解,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学生的反馈信息,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相应的,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正面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会因此而变得亲切、自然、愉快、顺畅,课堂气氛活而不乱。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