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尊严范文

时间:2023-04-03 01:1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存与尊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存与尊严

篇1

青梅竹马的好哥们儿丹和林奇,加上丹的女友帕克,组合成了一个三缺一的三人行。在假期到滑雪场high一下,年轻人的小愿望是如此单纯美好,纵使钱袋不争气,他们还是仗着一点儿小聪明,弄到了违反规定的低价票,傍晚,雪场因天气原因要提早关闭,意犹未尽兼觉得100美元3个人的门票还是有些亏,不甘心的三人又央求大个子管理员让他们再快速兜一圈。拿人手软的大个子同意了。归途中的缆车刚行了一多半的距离,大个子被领导喊去安排工作,与同事匆匆交待了一下就走了。接班的人看到有三个男青年滑了出来,以为没人了,随即关闭了电闸。索道的中途,三个年轻人被晾在离地面50英尺高的吊挂缆车上,面对寒天冻地里肆虐的风雪和一些未知的恐怖阴影,更可悲的是因为是周末,得等到五天后才会有工作人员来……

每个悲剧的开始,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预兆的。可惜人们往往从不去重视。三个人刚坐上缆车不久,机械就出了故障,卡了壳;在滑雪场的餐厅里,失踪人员启示就贴在饮水处,但几乎所有人都视若无睹;滑雪场突然提早关闭了,因为恶劣的天气……但这一切,都阻止不了人们奔向注定的命运。

冷,那是真的冷! 据导演说,拍摄的过程其实是很艰辛的。零下十几度的拍摄环境是真实的,积雪厚度是真实的,演员们的发抖更不用刻意表现。三个年轻人悲催地坐在缆车里,越来越绝望。夜愈深,寒冷愈烈。多呆一刻,就多一分危险。他们凄厉的呼救声响彻山谷,然而无人回应。在这种极端绝望的环境下,他们该如何做?如果换做你,你又会如何做?

我不去挑剔影片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因为我觉得,导演要展现的是极端境遇下人性中所迸发的东西,而不是什么特技或野外生存手段。

先来说丹。丹不会对女友甜言蜜语,以前甚至从未叫过她亲爱的、甜心等昵称,买票的钱不够,他还会叫女友冲锋陷阵,去搭讪景点管理员。但我们从林奇口中得知,丹为了陪帕克,实实在在地推掉了很多朋友间的聚会玩乐,包括与最厚死党的约定;看到女友快被冻伤的脸和近乎崩溃的表情,为了三个人能尽快获救,他不惜冒极大的风险,第一个跳下去;在极度痛苦中,他也不要女友的大衣,不让她受伤;在血腥残酷的死亡时刻,他不忘让好友捂住女友的眼睛,避免她受到太大惊吓。他从前所谓的高空跳跃纪录,不过也是吹牛的,但为了女友,为了三个人的生存,他还是博命一跳。

第二天天亮以后,林奇与帕克在吊椅上的对话,都是追忆过往。昔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现时的环境下,却令人无比温暖,无比动容。雪后的阳光下,帕克听着林奇回忆自己与丹小时候的种种趣事;也知道了吹嘘自己在床上对女人如何有魅力的他仅有过一段柏拉图式的不成功的恋爱,原来他只是用那些荤话大话来掩饰自己在感情上的单纯笨拙。他也曾抱怨帕克耽搁了他与好友痛快游玩的时间,在丹遇难的最初阶段,也曾与帕克相互抱怨丹的死责任在于谁。但现在,他却是两个人的唯一希望。他要面对的障碍,不仅是心理上的恐惧,还有自己从未逾越过的身体极限。连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的他,只能凭两只手攀爬,尖锐的钢索刺穿了他的滑雪手套,双手鲜血淋漓,每前行一步,都异常艰难。下面仍有血喷大口等着他。不成功,则成仁。林奇终于突破了自我极限,他爬到了前面的立柱上,顺着梯子下去了。虽然仍有危险,可是希望就在眼前!

帕克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孩儿,她有恐高症,也不怎么会滑雪,但是她喜欢陪自己的爱人来,即使当了拖油瓶。她很信任男友,懂得他真正的好,已经决定要嫁给丹。她有女孩子特有的羞涩心理,不愿看到林奇撒尿,自己憋得难受,也拼命忍着。在麻烦的开始,她恐惧、哭泣,给本就方寸已乱的伙伴们添堵;丹遇难之后,女性在应激反应下的心理状态又使她反过来抱怨林奇。天明之后,她又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这个男人身上。她软弱慌张、遇事不沉着;她纯真善良,在自己面临死亡危险时还想到家中小狗的归宿。

但她也是最幸运的。在这场生存挑战中,这个弱女子活了下来。她看到了另一个伙伴血肉模糊的尸体。对于丹和林奇,谁选择先下去已经不重要,两个男人,一对知己好友,在生死一线间,先后去寻求生的希望。他们用自己年轻的躯体,用男人的爱与尊严为同行的女孩儿铺就了一条通往生的道路。

“你会没事的!”这是两个男孩儿临行前留下的最动人的话语。外表酷酷,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的丹其实那样深爱着自己的女友,对于自己体格不济的好友,他同样了解疼惜。生命随时可能面临终结的关头,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自认在三个人中最强壮,最有可能成功的人,他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而林奇,虽然只差一点点,还是没能摆脱死神的追踪,但他已经战胜了那个曾经怯懦的自我,他甚至为自己即将到来的爱情生活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他忠诚地完成了好友临行前的嘱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着好友的爱人。面对死亡,他们没有妥协,更没有丢失自己的尊严。恍惚中,我感动得一塌糊涂,觉得这个故事,虽惨烈,却演绎得异常真实。

对于幸存者来说,生存是残酷的体验,死亡却是种解脱。每个人,在其有生之年,都不停地挣扎于各种生存的旋涡之中。命运之神总是那么吝啬,即使她偶尔对你展露笑容,你却没有注意到由她制定的单方面契约上,代价却是要求你必须承受的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幸福稍纵即逝,最宝贵的永远来不及珍惜。

一对好兄弟在天堂相聚。丹所憧憬的美好旅行,林奇终于要成功的爱情,都会在天堂里等待他们吧?

【责编/九月】

影片信息

片名:冷冻 Frozen (2010)

导演: Adam Green

编剧: 亚当・格林

主演: Kevin Zegers / Shawn Ashmore Ackerman

类型: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0-02-05

篇2

这是我最近从乡土调查到数据分析得到的强烈感受。

在去泉州访问兰田村的飞机上,我随手翻开当天的报纸,赫然看到这么一条消息:“2011年11月28日,调研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的《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出炉。报告称,在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等情况下,农民的尊严感或继续下滑。过半的受访者认为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比其他人低一等。”

我心中顿时产生强烈反应。因为正好在一天前,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委托专业调查公司对全国31省的中国农民进行的电子商务调查数据,刚汇集到我这里。我用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为数不多的显著相关数据中,最突出的就是电子商务让农民尊严感上升的结果。

同是31省农民调查,一个尊重感下降,一个尊重感上升,这个黑白反差实在太大了。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希望到被称为世纪之村的兰田村,好好调研一下农民尊严问题。

尊严:下一次现代化的主题

尊严到底有多重要?

尊严是人的自我实现价值的标志。一个让数亿农民感到失去尊严的社会,同一个让数亿农民获得尊严的社会,哪个离和谐近呢?这就是问题所在。

汪向东给我们展示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工,呆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巨幅标语牌下,无精打采。如果中国的未来,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农民进城了,收入增加了,但却失去尊严,生活真的会更美好吗?恐怕“美好”只存在于GDP中,而非幸福感中。

人的价值可以分为生存价值(衣食)、发展价值(住行)和自我实现价值(尊严)。GDP可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求,谋幸福才能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前者决定碗中有肉没有肉,后者决定饭后骂不骂娘。

所以说,尊严问题,与骂不骂娘,是同一个问题。凡是出现“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一定就是在生存发展满足后,没有满足自我实现造成的。

换个角度说,人的价值获得肯定,可以从实体、价值和意义三个阶段来看。吃饱饭,是实体上肯定;有钞票,是价值上肯定;认同,则是意义上肯定。

尊严,就是对“自我”在意义上的认同。

农民会不会由于处在人权发展的低级阶段,就不在意尊严呢?不是这样的。

潘春来一次吃饭的时候跟我讲,他回到村里后是怎么观察到农民需要尊严的。他发现,村里的妇女许多干着沉重的农活,才挣几十块钱,而旁边的小姐坐台可以挣几千。农民虽然人穷,但志不短,是十分在意尊严的。可以说,兰田村歌,唱的就是农民的这种心声。

潘春来一介村官,在实实在在为社会的和谐着想,并往和谐的根上想。

尊严真的严重到可以影响社会和谐的程度吗?

纵观现代化历史,在大部分资源用于维持生存的农业社会,造反往往是因为吃不饱;在大部分资源用于维持发展的工业社会,造反往往是因为贫困。但当全世界各国都在生存发展上达标,将主要资源转向意义认同后,那些大部分资源还仅够维持生存发展,无法让农民满足尊严的国家,和谐的压力不就越来越大了吗?

更高标准的现代化,应该是能满足人的尊严的现代化。下一代现代化,也就是信息化,第一主题不是吃馒头,也不是发大财,而是让人认同存在的意义。这才是信息派上的最重要用场,是信息化在现代化上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信息化可以让农民获得尊严

中国有两条现代化的路,一条是上一次现代化的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留下两方面和谐隐患,一是农村可能让生活不美好;二是农民进了城,因为失去尊严,仍然生活不美好。另一条是下一次现代化的路,“农村让生活更美好”,在两方面“补天”:一是农村让生活也同样美好;二是农民因为有了尊严,生活变得更美好。兰田模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从大的方面说,为什么兰田模式实现了“农村让生活也同样美好”呢?因为马克思说过、而一般人已经不相信的一条道理起了作用,这就是先进生产力起了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有了互联网,农民可以“在家办公”,就象他五千年来一直在家办公那样,舒舒服服地实现收入增长。这是潘春来所指“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请注意,潘春来的追求,不是收入增长就完事,还要用比城市化、工业化更先进、更现代的方式实现收入增长。

我用全国范围的数据,来验算兰田模式这一条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我们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民网商中,64%在家里上网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做网销之前,他们大部分都在本乡企业打工和在外乡企业打工,部分本身就是做生意的,这3部分的人占据了总数的3/4强。说明网销有助于城里的农民工返回农村,并实现在家就业,减少城市压力,又解决农村空槽现象,电子商务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至5000元。证明有了先进生产力,“农村让生活也同样美好”。中国不是只有铁公鸡开道,用300年前大建城市的陈旧做法,才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为什么兰田模式能实现“农民因为有了尊严,生活变得更美好”呢?首先,将信息化定位在“以人为本”的高处,把“以人为本”从一般理解的物质层(温饱)、金钱层(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提升到了意义层(认同),把“以人为本”,落在了实现温饱、富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关系幸福感的尊严实现上。真正抓住了人之根本。其次,解决了领导力的问题。信息化的带动作用,要通过人的领导力实现。没有领导力,就没有带动力。作为村官,潘春来是村级组织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的中枢。他找到了信息化这种先进生产力特有的带动力所在,这就是信息对称的力量,这是工业化永远不具有的力量。当信息对称碰向政治时,就变成村务的公开透明,村民的放心满意;当信息对称碰向经济时,就是解决买难卖难;当信息对称碰向文化时,就是阳春白雪变成草根文化,人人喜闻乐见。

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作为书记,潘春来怎么做党务。村里的大部分党员都在外打工,按一般情况,书记说了算,这些人并无意见。但潘春来非用信息化手段,把所有党员联系起来,事无巨细,一一商量;而且首先是为人人服务。这显示出一种变代议为一对一直议的P2P风格,这种先进性,放在美国都是非常前卫的。兰田村的和谐是有道理的。

篇3

总书记和总理的话说到了人民的心坎里,感动了亿万国人,举国上下一片震动与欢腾。每个人都极具尊严的活着——千百年来国人的梦想与追求,今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不仅反映出政府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更体现了时代的巨大进步。

然而,何为尊严?有人说,尊严是人的“精神之盐”,是生存的基本内涵,非常正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其置于第四个层级。而今天我要说得是这一尊严一定是建立在个体生命权处于绝对安全状态的基础之上,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安全!唯其如此才是生命张力的基本保障,安全基石构筑的越牢固生命之树也才越能枝繁叶茂,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让生命更有尊严!其实,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史就是一部生存安全环境与生产安全条件不断升级与优化的过程。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要防范凶禽猛兽的致命攻击,生命生存权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何谈尊严二字?今天的我们,享受着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生存与生产条件已今非昔比,人类生命个体的安全状态空前良好,活动空间不断得以拓展,人类生命权得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然而,现实是安全生产事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无论从伤亡人数、事故等级还是涉及领域都呈上升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呢?别忘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工业化产生的高精尖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她在带给人类极高效率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命个体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今天我们面对的安全生产挑战是空前巨大的,为了不亵渎生命,不使她受到外来的任何创伤,这就要求我们思想上绝不能有任何麻痹,精神上不能有丝毫懈怠,从捍卫生命尊严的根本理念出发,去思考、去定位、去从事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

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安全发展”指导原则,指出要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一方面,安全促进发展,当整个生产处于安全状态时,会促进整体施工组织流程的快速运行和员工生产积极性的高涨,那么生产绩效将有显著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生活的改善。另一方面,发展必须安全。国家不允许“带血的煤炭”,我们也不允许“带血的油气”存在。企业要发展,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在当今市场环境中,没有安全,企业的利润和财力将被耗费殆尽;没有安全,将没有员工和社会的信任;没有安全,企业的市场投标将会受到限制;没有安全,企业将被国家建设部门降低甚至取消资质,也就谈不上生存,更没有发展。我们要实现企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树立“一切工作都要以安全为核心”的理念,落实有感领导,实行直线管理、属地管理,践行七个带头。通过“常教育、常检查、严处理”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营造“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就是要从细处着手,从小事抓起,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把生产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不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消除不安全因素,使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众所周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道路、设备、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技能等等。

篇4

内容提要: 刑法所保护的是最重要的利益,刑罚所剥夺的通常也是很重要的人类利益,如生命和自由,这种保护和剥夺必须建立在群体的广泛共识之上,否则便缺乏执行的根据和目的,执行也将变得软弱无力。那么国际社会如何获得这种有保障的执行依据和权力呢?答案是人民让渡权力。所有的人,作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人,因为生存的需要,基于自身或群体生存权的切实保障的需要,共同"拟订"国际性质的契约,让渡个人的一部分私权利,构架位于国家政权之上更为广泛的全人类共同拟制的世界权力,来保障人作为人所要求的最低道德标准和情感标准。这便是国际刑事管辖权的来源和理论依据。

最近发生的达尔富尔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此种地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应得到制裁,而在于国际刑事法院是否有权动用刑罚权代表国际社会实施这一制裁。其实此类争议可以一直追溯到前南军事法庭对前南总统及其他刑事被告的审判和执行。所有的争议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在没有一个位于国家之上的国际法主体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是否可以存在一种代表国际社会追究国家、组织甚至个人的刑事责任的组织和机构,其存在是否与国家主权相冲突和背离,是否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迫切的实践需要。

要弄清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先从生存权说起。

从法理上说,生存权可以有两种界定。一种认为,"生存权是个人生命安全及生存条件获得基本保障的权利" [1],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这种观点阐述将生存权基本等同于生命权,把生存权理解为个人的生存权利。另一种认为,生存权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生存保障权利,属于集体人权的范畴,因而也越出了一国国内法的体系,成为国际人权保障的重要构架。本文主要从后一种界定上来阐述。

自古以来,各国无不承认生存权,虽然在保障的方式和程度上各不相同。但直到二战以前,这种生存权仍是个人意义上的生存权利。经历二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人类开始认识到保障集体生存权的重要性。二战之后通过的各种宣言和公约都无一例外的将保护集体生存权列为重中之重,如《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这种趋势充分说明了集体生存权的保护得到了国际社会日益广泛和密切的关注且逐渐上升至国际法层面通过法律规制予以保障。

生存权是一项综合性人权,大致包括一下内容:

第一,体面地存的权利,即生命权和尊严权。"生命权是生存权的自然形式,而尊严权是人作为一个与其他人平等的主体生存的权利。" [2]生命和尊严是生存的应有之义,是生存的最基本构件和要求。没有生命,个人的生存即无一个物质的衣钵,集体的生存更无从谈起;没有尊严,人即不为人,仅有自然地存在方式,却无社会群体中的基本尊重,仍然无可实现现代意义上的生存。

第二,获得必要生活资料的权利,即享有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权利,包括获得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的权利。"这项权利实质上就是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和财产权利," [3]是生命和尊严的保证和延伸。

第三,享有劳动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劳动及获得报酬的权利在人类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替代,劳动创造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同时为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的创造奠定了物质前提和时间基础,因而是个人、集体乃至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是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提高生存质量的权利,即发展的权利。生存和发展既是同一事物两个紧密衔接的阶段,也是同一运动方式的两种不同状态。发展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发展是生存着的发展,是生存的保证和目的;生存则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以静态的完善和依托促成动态的连续和延展,最终实现更好的更全面的生存。

以上四个方面便是生存权的完整内容,生命和尊严是生存的形式,必要生活资料是基本的保障,劳动并获得报酬是生存的方式和途径,发展则与生存相伴,相辅相成。四个方面前后衔接,逐层递进,构成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生存权的完整描述,为我们追求生存权保护生存权提供了基本的模式和理论依据。同时,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生存权就是一切关乎人的集体存在的权利的融合,是人类群体追求和获得其它的权利的根本前提。没有生存权,其它一切权利均无从谈起。"在争取、发展和保障人权的实践中,人民和政府一直把生存权放在首位。" [4]生存权在人权体系中是重中之重,是群龙之首。

既然生存权地位如此重要,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我们便很容易将它与刑事管辖权联系在一起,用刑罚权的手段来惩罚危及人类最根本生存之利益的行为,保障人类集体的生存和安全。在国内,基于国家的政权属性,我们可以通过刑事立法以及相应的审判和执行机构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护公共利益之名对个人和组织实施强制;然而在国际上,由于国家主权的阻碍以及相应的权利让渡和组织机构的缺失,对国际法上的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刑事制裁难以实现。

刑事管辖权不同于民事、行政管辖权,它所保护的往往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通过其它方式仍然无法有效保障的人类利益,因而它施以保护的手段也是最严厉最强硬的。当然,刑罚权的运用当慎之又慎,以免得不偿失。同时,还需一个强有力的机构体系的保障实施。国内的公安、检察、法院体系模式基于人民的授权对相应的公民实施这种管辖,有明显的理论、实践和机构上的支撑,但在国际层面,这种管辖显然难以实施。没有一个主体可以凌驾于国家之上,领导国际社会;没有一个机构有能力对国家和主权范围内之组织和个人实施强制刑事制裁;一切看起来都虚弱无力,难以维系国际刑事管辖体制。

近年来关于国际罪行理论探讨及实践的失败也充分说明了国际刑事管辖实现的难度之大。国际法委员会试图拟定这样一个契约,即"如果一国所违反的国际义务对于保护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至关重要,并且整个国际社会也公认违反这项义务是犯罪时,该国际不法行为即构成国际罪行。" [5]然而,它终究成为悬而未决的项目,原因在于,其一,它没有明确到底何为人类之根本利益或权利,表述抽象难以执行;其二,它试图通过确立一个普遍的刑事犯罪标准,构建与国内法基本一致的刑事保护体系,极大地扩张国际刑事管辖权,忽视了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的差异。国际罪行的范围应受到严格的限制,并与生粗全衔接,才能从理论上得到支持,过分的扩张实质上是对国家主权的侵犯。

所以,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国际刑事管辖所涉及的罪名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并均与集体生存权挂钩。国际罪行主要有侵略罪、战争罪、破坏和平罪、种族灭绝罪、种族隔离罪、大屠杀罪等。当然,以上归纳的国际罪行并不全面,以后还有扩张的空间,但无论如何扩张,都不可和国际刑事管辖的基本标准相背离。

基于以上推理,我们似乎可以逐渐发掘出国际形势管辖权的本质问题,亦即国际社会中刑罚权实施的理论根源问题。首先,刑法所保护的是最重要的利益,刑罚所剥夺的通常也是很重要的人类利益,如生命和自由,这种保护和剥夺必须建立在群体的广泛共识之上,否则便缺乏执行的根据和目的,执行也将变得软弱无力。那么国际社会如何获得这种有保障的执行依据和权力呢?答案是人民让渡权力。所有的人,作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人,因为生存的需要,基于自身或群体生存权的切实保障的需要,共同"拟订"国际性质的契约,让渡个人的一部分私权利,构架位于国家政权之上更为广泛的全人类共同拟制的世界权力,来保障人作为人所要求的最低道德标准和情感标准。这便是国际刑事管辖权的来源和理论依据。仍然要注意的是,由于人类居住地分散性和区域性以及民族文化和民族利益的差异以及国家政权的阻挠,这种权利让渡是无法通过明示的意思表示来实现的,但不能因其无明示的表现形式而否认其客观的存在,人类基于尊严和生存的需要的权利让渡和权力构建完全可以以默示的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可--道德和情感的底线无需任何条件和形式。

没有了生存便没有了一切;没有了生存,一切都沦为空谈。人类的生存是无条件的,是超越地区、超越时间、超越族群的,所有地区的人都是人类社会之人,所有年代的人都是人类社会之人,所有种族的人都是人类社会之人,建立在最广泛的人类社会的概念基础上的人类生存权不因地区、时间、族群的不同而不同,人类的道德底线、情感底线不容逾越,人类的生存权利不容侵犯。而一旦遭到侵犯,全人类便默示的授权一个组织和机构,为人类的生存而惩治这种国际罪行。这是国际社会一个毋庸置疑的假设,也正是基于这种假设,人类的生存才会有切实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觉悟的提高以及人类联系的增强和人类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加,权利让渡的形式正慢慢发生变化,即日益显性化,反映在国际实践中即各种公约的广泛签订和国际刑事执行机构的逐渐完善。而且很显然,国际刑事管辖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随着近期达尔富尔地区严重践踏人类生存权事件的发生,人类的生存问题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国际认同。刑事管辖权介入国际实践,保障人类生存权,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纵观国际社会,我们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地国际刑事管辖体系,包括立法、司法和执行管辖,尤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使国际刑事管辖无法得到切实的落实和有力的保障。鉴于此,笔者认为,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合作,协调分歧,以促成早日实现共同的国际刑事管辖体系的建成。

注释:

[1]李步云.《人权法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同上

[3]同上

篇5

何建明:作家应是时代的见证者、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在关注现实中显示出直面社会的人格力量。总书记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总理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也指出,文学艺术家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同时还指出,文学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沉的热爱。我认为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为我们广大作家指明了创作方向。中国改革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了一个更高、更新、更深的领域,改革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必然要波及到一些人的利益,面对着那些像梁雨润一样为了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的英雄模范人物,作家有责任为其声援;面对着社会上那些丑恶现象,作家要有勇气,要发出我们旗帜鲜明的呐喊。在这个伟大的改革时代,文学不能缺失,也不能缺席。

记者:是不是说报告文学要写民生、反映人民心声,惟此才能获得感动人心的力量?

何建明:文学不拒绝感动。一个作家在具备娴熟的表现技巧时,还需宁静与专注。这里所说的“宁静”是要求作家能够静得下来,“专注”则是指对所选题材的把握。说到文学不拒绝感动,我深有体会。《为了弱者的尊严》,是我洒泪写完的。中国目前还有2600万绝对贫困人口、6000余万残疾人、2亿左右进城农民工、1亿3000万多文盲和每年到省市及进京城的1000万人次的各种上访人员,他们中多数是今天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对这些弱势群体,一些地方管理部门对他们的生存权、知情权和财产权、创业致富权有些漠视,甚至严重践踏。《为了弱者的尊严》一书中所暴露的,就是一些典型事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财产权及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一些知情权并不能得到保障,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也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害。如何保证他们的生存尊严与人格尊严,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作为作家应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为完成这种庄严与不可少的尊重而努力。

篇6

关键词:突发事件;人文关怀;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27-02

近年来,人文关怀理念被引入新闻报道领域。尤其是在各类突发事件报道中,人文关怀日益成为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满足受众需要、树立媒体形象、疏导社会矛盾、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彰显人文关怀,应注意哪些问题,成为新闻研究者和从业者思考的话题。

一、突发事件报道注重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关怀起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其含义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1]。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关怀理念被引入我国新闻报道中,并成为不可忽视的报道环节。有学者认为,在现代传播中,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作为最终要义[2]。

突发事件不仅发生突然,往往还有灾难性的过程和后果、容易聚集矛盾,事件本身及新闻媒介对事件的报道在社会上都有很高的关注度。因此,人文关怀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突发事件报道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事件除了要报道事件发生时的基本情况、进展、善后、原因调查、责任追究等,同样需要报道事件中涉及的“人”的一切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尤其是受害者在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具有关注价值。

2.满足受众需求的客观需要。受众对突发事件报道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他们关注突发事件中的“人”的信息,包括他们在突发事件中生存状态、社会权益、价值尊严等等。这种信息需求,必然要求新闻媒体增强突发事件中人文关怀内容的报道。

3.塑造媒体形象的现实需要。有专家认为媒体品格的塑造很大程度取决于媒体的人文精神,取决于对人的关怀度[3]。

4.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新闻媒介作为一种强大的宣传工具,具有“整合社会”的功能。它“通过宣传来形成新的社会舆论,从而来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要沟通、协调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冲突,消除矛盾,在社会规范的原则基础上齐心协力”[3]。很多突发事件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在处理过程中又往往容易形成新的社会矛盾,极易引起事件相关公众情绪的激化。这不仅需要政府及事件处理者认真对待、解决,也需要新闻媒介的有效报道和引导,其中最有效的引导方式就是人文关怀类的报道。

5.倡导“以人为本”社会理念、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注重人文关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4]。在社会各界正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过程中,新闻媒介具有很强的载体作用。要最大化发挥这一作用,除了宣扬有关文件精神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型事例加以引导,也就是要在报道中凸显“人文关怀”。在突发事件这种灾难性强的新闻事件报道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无疑更能达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效果。

二、突发事件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对事件中“人”的关怀。一般而言,突发事件中所涉及的“人”主要包括事件参与者、旁观者、受影响者和处理者,人们最为关注的则是参与者和受影响者。以煤矿事故这一类型的突发事件为例,在报道过程中,就是要重点关注事故伤者(幸存者)、遇难者、伤者和遇难者家属、救援救治人员、志愿者队伍等。

首先要关注突发事件中“人”的情感需求,也就是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感受。突发事件中人的情感表现,不仅体现着他们对事件的一种态度,还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事件的进程和处理,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合理引导。在以往的一些灾难性的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广大媒体习惯于在稿件中写上“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等语句。事实上,这种表述不仅违背常理和客观事实,而且容易引发事件受害者的不满,也广为社会诟病和质疑。这一事例也从反面表明,在突发性事件报道过程中,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十分重要。

近年来,我国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也越来越重视关注事件相关人的情感需求,一些客观真实的报道引起社会认同。2008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一些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幸存矿工对刚发生不久的事故有较强的恐惧感,一些伤者受到不同程度惊吓,甚至夜里做梦全都是逃生场面。矿工们的这种情绪不仅是他们在事故后的真实感受,同样也是受众关注的重点。新华社记者捕捉了这些信息,采写了题为《山西“2•22”矿难造成74人死亡 获救者讲述惊魂一刻》的报道,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好评。

其次要关注突发事件中“人”的生存状态。在突发事件发生处置过程中,相关人群的生存状态是受众最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体现报道人文关怀的基本要素。以煤矿事故为例,人们不仅关注井下被困人员的生死,还关注事故幸存者的救治、救援队员的安全情况等。在山西2008年2月22日发生的屯兰煤矿事故和2010年3月28日发生的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报道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除了及时报道搜救进展、事故遇难人数变化之外,还广泛关注了事故伤者的救治、抢险救援队伍等涉及人的生存状态的情况。比如新华社关于“2•22”屯兰煤矿事故的报道《生死大营救――山西屯兰矿难362名矿工生还纪实》,对救援队员抢险过程中的艰辛、在井下的生存状态乃至平常的训练情况都作了反映;关于“3•28”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报道《为了生命的呼唤――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救援全纪录》,对被困矿工家属的焦虑、获救矿工的救治、救援人员决定救援方案前后的艰难抉择等状态都进行了如实反映,获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再次要关注突发事件中“人”的社会权益。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往往损害了很多亲历者或参与者的健康或利益,对他们合法的正当的社会权益,媒体也应予以关注。在屯兰煤矿事故中,有78名矿工遇难、110多名矿工受到不同程度伤害。作为国有大矿的职工,他们的死亡赔付标准、工伤赔付金额等社会权益情况十分引人关注。新华社在及时报道了遇难矿工将获得每人不低于20万的赔偿金等消息后,于2月23日采写了《山西屯兰煤矿事故工伤保险补偿和赔付金2806万元预付到位》的稿件,媒体采用高达299家。

最后要关注突发事件中“人”的价值、尊严。价值和尊严是人的高层次需求,同时也是人在社会上的终极需求,它无疑是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重中之重。在突发事件中,人的价值和尊严首先表现为对其生命、生存权的尊重。在一些煤矿事故报道中,相关媒体十分注意报道政府和企业所采取的抢险救援措施,相关领导和部门对挽救矿工生命、减少人员受伤程度、保障救护队员安全所做的努力,充分体现出对矿工、救援者的生存价值的尊重。

此外,人的价值和尊严还体现在对逝者的尊重上。在屯兰煤矿事故中,每位遇难矿工的遗体最后都被清洗干净,由家属辨认并火化。一些媒体对这些过程都有了解,尤其是摄影记者也拍摄了有关遇难矿工遗体的照片,但最终都没有发表。这种处理方式也是表达对遇难矿工尊重的一种方式。

三、突发事件人文关怀报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做好突发事件人文关怀报道关键在于一个“情”字。对事故被困人员及其家属要有感同身受的同情之“情”,对救援人员、医生护士、后勤保障人员的努力与坚守要有敬仰之“情”,对生命的尊严要有敬畏之“情”,对人间大爱要有感动之“情”。但这类报道也要注意两方面问题:

1.力戒“习惯性忽略”。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往往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持续时间短等客观困难。记者赶赴现场后,首要关注的是事件的进展,往往容易忽略人文关怀的内容。出现这种“忽略”,一方面与突发事件报道本身的一些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新闻从业者的认识有关。一些报道参与者认为,突发事件的报道主体或者全部应为事件进展本身,这是硬新闻,往往在这上面下很大工夫,生怕遗漏。由于重视,这方面报道一般都做得很好。但他们同时认为,关注“人”的基本状态,情感、价值、尊严等,属于软新闻,报不报对事件报道本身并没有很大影响,于是便甚少关注,这样就出现了突发事件报道人文精神的缺失。

2.力戒感情泛滥。力戒感情泛滥,应着力处理好突发事件人文关怀报道与社会效应的关系。与“习惯性忽略”相反的是,一些报道参与者在关注突发事件中“人”的信息时,有些感情泛滥,盲目同情。有的报道者好于描写突发事件恐怖紧张气氛、事件受害者的悲惨境遇和情绪,甚至不顾遇难家属情绪展现事故血腥场面等。这类报道看似体现了对突发事件中人性的强烈关注,实际上社会效果并不好,有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事件的正常处置。

我们认为,突发事件中人文关怀方面的报道,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罔顾社会效应。要搞好这方面的报道,首先要求报道参与者具备强烈的“人文”意识,不仅要关注事件进展,同时也要关注事件中“人性”;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报道观,在报道过程中,应当把握一个“度”,始终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本着对事件处置有利、对事件受害者负责的原则,充分而合理地展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张燕.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EB/OL].中国广播网, 2005-11-18.

[2] 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N].光明日报,2001-02-06.

篇7

关键词: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萨特 存在主义

海明威是美国短篇小说家,作家。身为战后迷惘一代的代表,海明威在作品中表现了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孤独。《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描述了深夜在一家咖啡馆,一位耳聋的老人迟迟不走。店内两个侍者谈论着他。年轻的侍者抱怨老人影响他下班,而年长的侍者则说对孤独的老人来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很重要的。年p的侍者走后,年老的侍者感叹人生虚无。

萨特认为世界荒谬,人生孤独痛苦。荒谬意味着意义的缺失,与人对这种无意义的认知。一战后美国进入喧嚣骚动的二十年代,这部短篇小说发表于1933年。战后像海明威一样,觉得生活错乱,虚无经历精神危机的人不计其数。这便是这部小说所描绘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人也是一种虚无。咖啡馆中孤独的老人需要一种干净、明亮与秩序来抵抗黑暗。他试图从无意义中找寻一种意义。年长的侍者也熟知这种无意义,他也清楚每晚像他一样失眠的人很多。年轻的侍者外表自信,内心其实也害怕妻子的出轨。萨特认为在主观个体林立的社会,必然充斥着对抗与冲突,充满着罪恶与丑陋。一切都是荒谬的,人在冷酷的世界中是悲惨孤独的。这种无尽的悲观、苦痛与失望便是存在主义的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个人自由与责任以及身份认同的崩塌。当人无法承受这种无望感时,便会选择自杀。这也是老人之前的选择。出于对虚无的害怕,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之后他活下来了,这也表明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

萨特主张经历死亡才能更真实地生活。接受死亡是增强生命的力度。世界的虚无吞噬着每一个人,死亡是逃避荒谬的一种方式。经历死亡之后,老人尊严地生活着,正如年长的侍者说,这个老人穿着干净整齐,他喝酒时也不会把酒洒到桌子上,即使醉了,走路也坚定并富有尊严。老人选择在虚无中有尊严的生存。他选择在咖啡馆呆着,是因为这是一个干净明亮的可以抵御孤独黑暗的地方。此时的老人是一个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经历意味着人必须创造自己并与这个自己相符。这种真实性是与人的自由相关的。

老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重拾起自己的勇气与尊严。老侍者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虚无中,有的人感受到了,有的人没有意识到,但它是存在的。萨特坚持人可以自由选择,老人向死而生后选择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便是对自己负责的选择,是萨特所提倡的对自己负责的自由选择观。

参考文献

[1]Ernest Hemingway.Aclean,well lighted place.[M] Creative Education,1990-06.

[2]王文琴.简约洗练,蕴寓宏深---浅析《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J]外国文学研究,1998(4):35-37.

篇8

关键词:智利矿难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启示

高校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主题是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创造更有意义的生命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现状,传统的道德观念与人生观受到严峻冲击。目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品质形成健全阶段,由于他们对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加之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文凭“含金量”的今非昔比和他们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这些无疑给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变化。因此,呈现在大学生精神上的迷惑、忧虑、空虚和悲观失望、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以至于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大学校园里 “郁闷、无聊、纠结、崩溃” 之类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这些现象,不但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也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一、强化生命意识,进而尊重生命,弘扬人性光芒

1.展示生命尊严、折射人性光辉。这场由智利矿难造成33名矿工被困地下近700米,经过69天高难度的、震撼全球的国际携手大营救行动闪耀着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光辉。这种光辉,不分种族,超越国界,它所展示的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有对生存孜孜以求的追求。

透过二个多月的救援,他们视生命尊严为最高价值理念,不计成本、不计时间举全国之力。矿难发生时,正在国外访问的总统立即赶赴矿难现场,自始至终守候在矿坑外临时搭建的营地,亲自指挥救援,与被困矿工的家属们一起直到每个遇难矿工从井下救出,总统夫妇都给予拥抱,献上第一时间的祝贺和安慰。这充分展示出整个智利对生命的尊重,而且诠释着对生命的坚持、坚守、坚信与坚强意志。营救成功后的欢喜重逢,笑容、泪水、拥抱、呐喊也彰显对生命尊严的真情大爱。

2.提高学生对生命尊严的认识。智利矿难的成功营救,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对生命的尊重,而且演释着生命尊严的人性光辉。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在尊重自己的同时,还应该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智利矿难营救过程所折射的正是人与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依存的生命尊严。为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方向。

二、强化坚强意志,进而坚定信念,发挥自我潜能

1.铸就坚强意志、超越生命极限。面对阴暗、潮湿和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坍塌的生死风险,他们每天开例会,闲暇时间玩骨牌,唱国歌,他们以坚定的信念,最终获得重生。生死关头,他们沉着冷静、不离不弃、互帮互助的求生态度;灾难面前,他们不屈不挠、始终不渝坚守生命的意志;他们用大无畏的乐观精神,向人们诠释着坚信、坚毅、坚强的真谛,因此,他们用69天艰难的坚持与救援,缔造了生命的奇迹,也感动了世人。

2.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生存态度。被困33名智利矿工,以高昂的精神面对生死、以坚强的斗志战胜困难、用顽强的毅力超越生命的极限,为大学生的人生观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米歇潘有一句名言“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何面对困难、挫折与失败?如何面临前进道路上的惊涛与骇浪?首先是要战胜自己的胆怯和懦弱,建立自信自强的坚定意志;然后是要超越自己的平庸和懒惰,树立远大理想,使自我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自我价值得到最高体现。

三、强化团队意向,进而促进和谐,拓展生命空间

1.凝聚团结力量、彰显生命意义。只有笃信生命价值的至高无上,才能让人们紧紧贴在一起,用生命尊严、人性博爱和团结力量所凝聚的温暖,是被困矿工身处地底近700米不会感到冰冷、获得绝处逢生的力量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必须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2.增强学生的团结、友善与协作精神。生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希望通过社会交往特别是与同学、朋友进行经常性沟通、交流与友善的接触,获得他人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而且可以增进了解、开阔心胸,最大限度地获得心理援助,这对维持和优化其人格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建立生命与自我、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通过智利矿难自助、互助和援助的生动鲜活教材,引导学生增强救援意识和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对技能,增强他们作为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原则、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

四、强化健全人格意愿,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结合智利矿难的成功救援所获得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和生命尊严至高无上的人性光芒,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以智利33名被困矿工超越自我潜能所呈现出的顽强生命力与排除万难争取生存的生命意志,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珍重生命和增强拼搏精神教育;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建设平安校园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同时,还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1.志存高远、坚定理想和信念。着力营造热爱学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弘扬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的高尚品德,增强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积极进取精神。

2.培养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协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团结友爱、善良正直的优良品格;加强意志品质的磨砺、增强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提高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在弘扬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的基础上学会关心集体、热心公益、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加强自身修养,丰富知识底蕴,提高审美情趣,夯实人生基础;

4.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的习惯;克服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怨天尤人和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大力弘扬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创造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创造力和个人潜能。用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是高校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是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要内涵,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是高校生命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海良教授主编了《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9.

[2]国际教育基金会编著.培养心情与人格――人生基本目标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顾琴轩主编.组织行为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2008.

[4]王春梅教育的终极关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作者简介:

杨 英 [1960.5] 女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工程师 教育管理

沈凯烈 [1960.10] 男 湖北 重庆交通大学 工程师 教育管理

篇9

生命价值的内在意蕴。生命的偶然性,让人不能不深深体味生命的惟一和可贵;生命的短暂性,正是人们尊重生命与珍爱生命的至上理由。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构成了生命的意识。人类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单一到广延,从偏狭到宽容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人类理性与心理的成熟过程。

首先,是对生命物理特性的理解。从学理上看,对于一个已经形成的生命而言,它的形成,确实在必然性中存有极大的随机性或偶然性。而惟有此偶然性,让人不能不深深体味生命的惟一和可贵,并对自然造化肃然起敬;生命的短暂性,正是人们尊重生命与珍爱生命的至上理由;生命的脆弱性,又实在让人不能把它的巨大能量与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甚至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对生命的剥夺相提并论;但生命往往就是这样不堪一击,人类又有何理由不因此而呵护生命呢?

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与态度,还必须有另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认识维度:人的社会性与复杂多样性。人依靠后天的教育与自我选择,不仅摆脱了与低等动物在一些相似性上的共同习性,而且在不同的成长经历与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等复杂的特性。

当我们把生命特性的这两个层面展现出来时,生命的真谛及生命意识就显示出它温柔而肃穆的全部内涵:我们不仅应尊重他人的生命,对生命怀有一份敬畏的、无法用其它任何东西可替代和超越的神圣之感,而且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生命怀有一份责任,从而让生命在生活中显现它不可侵犯的价值与意义。

暴虐生命的沉重思考。形形的生命暴力,不仅包括对生命的残忍与冷酷,更包括对生命的漠视,对尊严的践踏,这是对人类文明进化的嘲弄。

所谓生命暴力,从完整的意义上看,它应包含两个方面:对他人生命和自己的生命采取暴力态度。

形形无端剥夺他人生命的暴力事件,突现的是罪犯对生命的残忍与冷酷。

而另一种“隐性暴力”对生命的漠视,不仅大量存在,它的各种表现和危害的实质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对生命权利和尊严的蔑视,是对人类文明进化的嘲弄。

忽视生命尊严的各种暴力行为,特别是充斥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隐性”暴力,不仅会破坏社会的“生存生态”,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以个人为中心、无视他人权益、视最高价值的生命为儿戏的麻木态度,会极大地破坏和“感染”社会成员的心态,影响人们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形成残忍、麻木、冷漠等心理特征,成为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社会行为和价值准则。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造成一个民族在文化和心理上的“硬伤”。

抛弃陈旧、偏狭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调整在社会变迁中引起的挫折感,是我们走出漠视生命藩篱的两条必由之路。

篇10

1、余欢水变成英雄,职场情商双赢。余欢水勇敢对抗犯罪团伙,救了不少人。一夜之间,他从普通中年男人变成大英雄。经历一系列事件,他终于找到做人的尊严。

2、剧情简介:余欢水(郭京飞饰)是公司里业绩最差的员工,退让隐忍、得过且过是他的生存法则,直到嫌他窝囊的妻子提出离婚,余欢水仍未做出改变。

3、某日借酒浇愁后,余欢水身体不适查出癌症,万念俱灰的他破罐子破摔,性情大变,还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到达人生巅峰。但阴差阳错的命运仍在继续,危机和挑战接踵而至,直到余欢水找到真正的尊严与幸福。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