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0:2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假如有一天你被海浪‘抛弃’在一个荒岛上,成了第二个鲁滨孙!这个话题你有没有想过?我可没想过,但自从看了《鲁滨孙漂流记》后,我觉得他是一个意志多么坚强的人。如果有一天,我也有和它同一样的遭遇,我该会怎样呢?
回到家里,我躺在沙发上,脑海里满是鲁滨孙的名字,就好像拿来扫把也赶不走它似的。我今天实在太累了,眼皮也不听话地垂了下来,把我带进了梦乡…。。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好像被一阵大风吹进了大海里,幸亏漂浮在海上的木头‘救’了我,我伏在那块木头上,在水上漂啊漂啊,之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一醒来,太阳差不多已经下山了,我发现自己在一个无人的岛上,只有那个孤零零的影子陪伴着我。我发慌了,心里想:难道我真的来到一个和《鲁滨孙漂流记》一样的荒岛?不会吧!我记得我明明躺在沙发上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怎样才好。“上天你也太不公平了,我以后都看不见爸爸妈妈了吗?我不能上学了吗?也不能和伙伴去玩了吗?你为什么这样对我?”我急得坐在地上哭着和上天诉苦。不行,做人哪能这么软弱,男子汗可以坚强不屈,我们女孩子也一样可以做到,不能轻易流泪的,好吧!既然上天您给我这么大的考验,我就勇敢地面对吧!
从此以后,我过着孤独的生活,我每天都很早去搬木头造房子,说起也怪,我只是乱搭,木房竟然很坚固。第一天,我只是靠吃海里的鱼填饱肚子,后来,我在打猎时捡到了一个木瓜和摘到几个椰子,吃完后,我把这些木瓜种子种在木屋附近。我每天都写日记,记载我每天做的事,我有足够的墨水,因为海里的章鱼喷出的黑色液体可给我当墨水用。森林太大,我怕迷路找不到我的容身之处,所以,我每隔100米就在地上插一个指向牌,方便我认路。我有足够的食物吃,我过的日子也很好。有一天,我去打猎,突然,有一只野猪向我追来,我来不及闪躲,竟然向一棵大树撞去了,然后我又一次什么也不知道了……
妈妈的喊声,把我吓了一跳。一醒来,我摸了摸头,一点也不痛,那时,我才清楚自己刚才是在做梦,太好了,我终于回来自己的家了。我好高兴,因为我幸运地当上了第二个‘鲁滨孙’。
篇2
关键词:典型情境;激感;观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因为,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有效方法必然是能够浸润学生心灵的,能够从思想和情感上唤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进入一种立刻要写、不吐不快的写作状态,而情境教学就是这种有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方式。韦志成老师在《作文教学论》一书中,这样表述情境作文的内涵:“情境作文就是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有意创设一个具体的景象、场合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写作训练的方式。”
一、创设典型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创立典型场景,通过创立典型的场景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作文教学就要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气氛,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到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情境描述中去,强化学生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1.语言描述情境
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如,五年级上册“亲情”单元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让学生沉浸在父母与他们成长的每一个人生的时刻,他呱呱坠地时父母的欣喜;他生病时父母的心如刀割;他第一次入学时父母的牵挂;他顶撞冷漠时父母的辛酸……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回忆起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对父母的爱有更深的体会。
2.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如,在六年级上册的写作单元《祖国在我心中》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多种典型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可以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等,在激情荡漾的爱国歌曲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情感被有力地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引发了澎湃的情感共鸣。
3.表演体会情境
儿童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而且对其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如,六年级下册的写作单元《难忘的第一次》,让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的情景,并且把它表演出来,可以邀请同学做他的助演,让学生做自己的导演和主演,要求表演细致、认真,之后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选,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很高,认真准备剧本,认真排练,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印象就会变得更深刻了。
二、以情感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以往的作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观察是认识的源头,写作的起点。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如果没有学生有效的观察,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
1.引起观察兴趣
观察力的培养以引发观察兴趣入手,富有情趣的观察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儿童的观察兴趣,唤起儿童运用语言描述情境的热情。因此,情境创设和氛围营造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吸引学生主动观察和积极体验的手段。反之,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指导有效观察
教师通过语言启发或辅助一些直观手段,再现学生观察到的典型情境,教给观察的方法,帮助他们合理安排观察顺序,引导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认识观察物体。这样,使学生的观察活动进入有序状态,从而为有条理的口头表述做好准备。
3.引导观察后的想象,为“描述情境”做好准备
在指导学生写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看图作文(一场小型足球比赛,小守门员在紧张地守门)时,我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想象:从静态的画面中想象动态的过程;从人物的动作想象语言;从神态想象心理;从特写式画面想象全景式的场面。这种情境是学生平时体验感知过的,一旦入情入境,便会插上想象的翅膀,便会文思如泉涌。
实践证明,教师在作文课上精心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想象,能够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思想品德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80-01
1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很多人喜欢把批评人、教训人戏称“刮胡子”、“上政治课”。其中含义之一是“上政治课”多是采用“讲大道理、进行说教”的方法。小学思想品德课就是小学“政治课”。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还确实有为数不少的老师讲大道理进行说教,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对这些理论说教感到枯燥无味,收效甚微。近年来,新一轮课程普遍开展,不断深入发展,笔者在教学一线实践、探索,认为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组织起来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真正是乐中求学,学中有乐。
学生是质朴、农村的孩子尤其多一份乡土气息。教师和他们如何营造浓厚的感情,融洽的氛围呢?第一,平时多与学生接近,别嫌弃孩子的乡土味,谈谈乡间的趣闻乐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等。第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表率,中肯的说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第三,多一点关爱。特别是对现在农村的留守学生、特殊学生(如残疾孩子),他们渴望亲情,渴望帮助和关爱。老师的爱犹春风化雨,会让学生心里希望的小草长起来、绿起来。第四,多些微笑。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问题的局面,课堂上就会形成思维活跃,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也会感受到乐中求学、学中有乐的滋味。在这样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人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大起来,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
2 教学素材的选取贴近实际生活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越感兴趣,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要做到不脱离课标,又不拘泥教材。
第一,搜集身边实际的故事,及时生成教学资源。例如我乡一位老太太赶集卖兔子,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伙骗子用计骗取了老人仅有的三百元钱。就这项真实、及时生成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讨论。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发表了看法,大家在讨论中指责那伙骗子,同情老人,还想出了一些防骗的办法;有的写了作文,有的写短诗,还有的编短剧。学生对这些学习材料很感兴趣,事后他们也成为了各种德育素材搜集者,把搜集的材料交大家交流。这就是鲜活的品德教学。
第二,与社会时事相结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理,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就5.12地震而言,这项材料所包含的德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挖掘空间。如民族团结、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坚持强面对、富有爱心等等。这个话题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时而悲伤,时而激昂,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境,所彰显出来的德育魅力是另人惊叹的。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当灾害降临的时候”一课结合其教学是最好不过的了。
第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笔者曾经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时,就根椐季节的特点将教材教学时间作了调整。以春季作为教学内容,在开花品种最多的时候,安排了“大家动手做”的活动,全班学生一起做一棵“万花树”。学生们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春意盎然的农村大自然,。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了许多植物花卉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和动手能力。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自制课件,精选光碟,音像感染,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升华认识。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中,笔者增加了“家庭因我而美丽”的教学内容。教学前就带着摄像机到了几个学生家里,经允许拍摄许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帮助做饭、割草、喂猪、喂鸡养兔……并且采访了学生及家长,把这些音像处理制成片段,然后在多媒体上放映,学生感到真实、亲切,教学效果很好。
第五,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还是在有关“地震”的讨论后,学生办了“了解地震知识、地震中如何自救”的板报,以地震为主题作文、作画,学生明白了很多道理,用行动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3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合作探讨,培养集体精神。活动前教师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启发引导,使活动能有序开展。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有的适合表演活动,有的适合讲故事,有的适合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中,笔者增加了“行行出状元”的教学内容,采用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使学生明白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对社会在做贡献,就是有用之才。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引领者;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实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可见学生除了课内要研读好文本,还需要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形成一种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具有和谐性,隐藏着情感、认知和智能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 培养习惯,构建课内外阅读体系
书香浸润校园,构建校园文化,近年来我校构建“书香校园”的伟大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希望读书成为师生们的共同习惯,真正做到“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觉得正是引领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良机。
1.1 美好晨光,品诵经典
充分利用晨会课前的二十分钟,由值日班长带领开展《品诵美文 传承经典》校本教材晨诵活动,并坚持每日诵读,使“习惯成自然”,孩子们不觉得诵读是额外的负担。孩子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吟诵经典,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一天之计在于晨”,短暂的二十分钟的晨读,让孩子们在经典文化中徜徉,满足了求知欲,养成了良好的晨读习惯。
1.2 课间时段,书香飘动
学校创建了“班级漂流箱”,课间向学生开放。教室后的空旷地都设立成了由班干管理的流动书吧,每个流动书吧由一个简易的书箱和几张桌椅构成。每到课间,同学们都簇拥在流动书吧周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心爱的图书,吮吸着知识的甘露。班级漂流箱每星期与其他班级交换一次,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抓紧看书,书就飘走了,这勾起了他们脑中“书虫”意识,不少学生从此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喜欢上了阅读。
1.3 创设情境,促进阅读
根据班级中学生的阅读热情定期评选“阅读之星”,再联系孩子们的阅读摘抄,评选学校的“书香少年”,并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同读一本书”现场作文比赛以及知识大赛。学生在这样的读书活动的大情境下,阅读热情高涨,持之以恒,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2 激发兴趣,达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2.1 立足课堂,引发兴趣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时,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托,抓住要点,传授方法,在孩子动情时,引发孩子的阅读欲望,进行课外延伸,拓展阅读。例如,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时,学生在研读文本,熟读深思,自由感悟中领会到印第安人热爱土地的情感,孩子们的内心也洋溢着对自己的脚下这片神圣土地的热爱,同时更被西雅图动人心弦的演说所感染。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西雅图酋长的宣言》和《感动一个国家的文字》,以此加深了解西雅图这位伟大、神奇的人物和领略演讲的魅力。在教学独立阅读课文毕淑敏的《学会看病》时,就带领学生领略文章的朴实及细腻的细节描写,再以扶带放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中的《剥豆》一课,而后学生总结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都从母亲的视角通过心理的描写推动故事的发展,表现母爱的伟大,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在平凡的事物中选材也能感人至深。
2.2 利用课外书屋,牵引兴趣
“课外书屋”是每一个主题单元的延续,人教版语文课本五年级上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各有两次的“课外书屋”的编排,“课外书屋”推荐阅读的书目内容精彩纷呈,有科普作品阅读,如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维・比安基的《森林报》等;有漫画作品阅读,如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埃・奥・布劳恩的《父与子》;有小说阅读,如五年级下册第二组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课外书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编排形式多样,有推荐一本书的阅读,如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西游记》;有推荐同一组题不同作品的阅读,如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曹文轩的《根鸟》、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等。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平台,每次教学一定会把“课外书屋”作为重彩戏,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胃口,牵引兴趣,让他们人人乐于参与到阅读行列中来。同时,“课外书屋”把整本书引入课堂,体现了由单篇课文到整本书的拓展阅读,有利于学生从精读到略读、浏览的阅读方式的转变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3 依法导读,落实课内外阅读的实效
3.1 定量
每学期期初,笔者都会根据学校的“同读一本书”活动必读书目和“书香校园”推荐的阅读书目以及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选定二十本图书,公布出来。学生或办卡借阅,或上当当网购买,或上网阅读,或交换阅读,定好各自的计划,保证这些书都能随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3.2 定时
学生每天保证课内外阅读时间达1小时以上,在校老师督促,孩子基本都能保证完成;同时笔者要求孩子们制定家庭快乐阅读卡,内容包括阅读时间、阅读书目、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积累背诵等。并每本书的阅读时间规定为两周左右。这样老师每天都能了解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
3.3 定性
学生的阅读多是流于形式,多是以了解故事的情节为主,所以要引导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读一本书,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也可经常更换,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细节描写、人物评价、续编故事、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等。为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读书笔记展示评比;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还将孩子的读后感参加征文比赛……长期的阅读积累,厚积而薄发,也开启了孩子们写作的大门,孩子们对待习作有信心了,班级中有1/3的学生在校、市、全国的征文比赛中获奖。孩子们尝到了甜头,对阅读的兴致更浓了。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启迪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愉悦我们的身心,丰盈我们的人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由此,笔者愿意做一个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引领者,带领孩子们走向优秀、走向幸福、走向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陶有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1.
[3] 林南.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C].福州市小学优秀论文汇编,2008:63-64.
篇5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比较薄弱,甚至缺失。因此,有必要研究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教学策略:一是开展课题实验,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促进研究;二是寻找和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有效学习;三是开展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挖掘;开发;整合;资源
当今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醒目、简明扼要、概括性强、信息量大、易于比较等特点,在各种媒体中广泛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从中提取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现状分析与理性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可见,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小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还比较薄弱,甚至缺失。
现状一: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现状二:非连续性文本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教师自身对这种文本缺乏研究,课堂上较少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实践活动。
现状三: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但对于图表、表格、清单、徽标、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较为薄弱,表现在不习惯于阅读图表类的文本,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反观以上的教学现状,应如何提高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视度?应如何充分运用现行的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怎样将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相融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怎样沿着《课标》指引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实践探索与教学策略
(一)开展课题实验,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促进研究
许多语文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比较模糊,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界定、实践价值、教学策略及命题方向等都不够清晰。我们可以开展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课题研究,如《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的探索》《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探析》《非连续性文本的课堂高效教学研究》等。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例研讨、课堂观察、主题辩论课、开发校本教材等多种方式,在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与提升总结之中,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寻找和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有效学习
1.挖掘语文教材资源,从连续性文本中设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但在教学上是相辅相承的。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运用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表达信息,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的第二自然段,可让学生抓住表示方位的词语,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示意图,然后根据示意图复述这段话。这一设计不仅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了会场布局,还训练了按方位顺序表达的能力。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写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可以采用列图表的方式,让学生将“恐龙演化的时间”“生息繁衍情况”“特点”及“作者说明的角度”等分别填入表格,通过对比、朗读、复述等,直观感受恐龙的演化过程,体会说明文采用各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及用词的准确性,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又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一课,可以出示线路图,与课后的资料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口述经历的省份及重大战役,谈谈体会,以加深对的了解,为体会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做铺垫。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例如,开学第一天,学生拿到新的课本,可指导他们阅读目录,了解整册书的编排,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心中有数;学习课文,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板书;期末复习时,可指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整理知识点。通过这些方式,提炼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与整合信息的能力。
2.整合其他学科资源,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效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难觅非连续性文本的踪影,但数学、科学、品生和品社等学科里存在大量的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应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图表与文字的对比表达,在将“图”意或“表”意用语言文字表述中,知晓图表的功用与价值。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编排的,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可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进行整合学习。通过观察三幅地图的变化,了解中国近代国土被列强强行租借、巧取豪夺的情况;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了解1800~1838年列强向中国输入鸦片牟取暴利的激增情况;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中国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割取或强租中国领土的国家及我国被列强侵占或强行租借的地方……这样的整合阅读,省时高效,可锻炼学生学习和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又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三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因学生的生活体验较为单薄,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笔,可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新的生命”进行作文指导。布置学生观察各种花,用表格的形式记录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颜色、气味;布置学生观察青蛙卵孵化过程或小鸡的孵化过程,填写在表格中,了解它们孵化的秘密。之后,指导学生把观察记录的发现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的训练,对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及图表与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都很有益处。
3.活用生活资源,重视“真实的”“实用的”语文学习
台湾的李玉贵老师说:“为什么非连续性文本会长期被我们集体忽视而不自知?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长久以来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脱了节。”的确,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导游图、楼房设计图、汽车站牌、列车时刻表、合同、产品使用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旅游行程安排表等,这些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可以将其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可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高年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将“上网的男女比率”“每天上网的时间、地点”“上网目的”“上网活动”“一周平均上网时间”“家长是否支持”等数据和资料,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并写出结论。布置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作业时,可尝试布置此类作业:和父母去旅行,设计一个几日游的旅行计划,到达旅游目的地,学会使用地图,看地铁线路图;到科技馆、博物馆担任小导游,学会看导游图,能根据导游图为游客做讲解;学会看列车时刻表,通过互联网订票,等等。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非连续性文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给生活带来便利,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三)开展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如何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怎样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感受文本表达的内涵?怎样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呈现的信息进行语言文字表述?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一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敏锐地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二是根据题目给出的问题进行“定位”,找到信息源,再进行“分析”;三是学会“图文转化”,灵活提取信息,学会比较、归纳、综合;四是分类阅读,各个击破,对于文字类、图形类、表格类等非连续性文本,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总之,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通过“研读教材、开发资源、整合资源、联系生活”等途径,积极探索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对策,寻求“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相互转换或相互结合的训练点,更好地突显语文课程综合性及实践性的特质。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导课;设问;有效性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其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而精彩的导入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更能使这节课的教学“水到渠成”。导入方法有很多,但不管用哪一种导课方法,有效的设问往往是必需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然而在实际课堂导入中,在问题的编拟和设计上却存在的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问题设置不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关注不够,问题的覆盖率低,问题过于空洞和简单,问题无意义,甚至有些问题意图不明确等等[1]。使我们的导入过程变得十分苍白,效率低下。因此在导课过程的设问上,我们要做到“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提高设问的有效性,巧妙设计问题,贴近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心理共鸣,使我们的课堂导入事半功倍。
一、激趣式设问,让学生意兴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伊始部分就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就会使这节课的教学旗开得胜。特别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如果学生学习兴趣没有被充分激发,那探究尝试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构建。因此在课堂导入过程中设计问题时,尽量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紧紧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发展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既符合教学内容又极具趣味兴的问题,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新的环境,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促使学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画图”单元中《复制与变换》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选择工具和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由于以前学生并没有接触过相关的命令,只在前面几课接触过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撤消、重做命令,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设计了个《鱼游到了鱼缸里》魔术导入,先做好两张图,第一张是鱼在缸外(如图1),第二张通过选取、复制粘贴和变换等命令实现多条不同姿态的鱼在缸内(如图2)。然后通过撤消和重做命令实现鱼瞬间从缸外游到了缸里。
课一开始,我就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春晚中魔术师付琰东的魔术《年年有“鱼”》呢?”同学都争着说看过看过,我马上提出:“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个魔术,想不想看看呢?”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高涨,争着说想看.此时我就通过重做命令演示鱼缸外的两条鱼瞬间变成六条鱼出现在鱼缸里.学生们都看呆了,纷纷发出惊叹:“哇,老师,这是怎么变的呀,太厉害了呀!”我顺时提出了关键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谁能揭密老师这个魔术呢?”学生们纷纷小声交流,提出了各种想法,当然也有同学提到了复制与粘贴等命令。此时我就提出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画图中的“魔术”工具,成为一个小小魔术师。
这次导入中,利用魔术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呈现后再通过问题“你们谁能揭密老师这个魔术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热情高涨。思维积极,提出了各种揭密老师魔术的想法。每当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发现时,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聚精会神地思考,他们的思维就会一直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最佳状态,使本节课的导入变得异常精彩。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当然这也要求做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在平时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关注孩子们和生活,及时的发现和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素材,从中选取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话题来设问,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兴趣盎然了。
二、点拨式设问,让学生思维飞扬
古人云“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教育心理学也指出,问题往往能启发学生思维,巧妙的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2]。特别是在课堂的导入过程中,一些点拨性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信息技术教学是更是如此,特别是涉及新软件的教学,如果在导入时不加一些点拨导向,全由学生自由去探究发现,往往会事倍功半,一会使课堂的效率不高,二会使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挫败感,课堂的学习体验不佳。这类问题在导入时应起到引发其他问题的作用,应具有的很强的引导力和启迪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前感知本课知识技能与已往知识技能的联系,引发学生的去创新和研究,形成思维碰撞的火化,引发学生主动去参与到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具体的操作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入时,我们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点拨设问,能使教学的导入成为本课的点睛之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电子作文单元中《初识文字处理软件》一课时,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word的软件界面和利用word进行简单的文章修改,而学生们在三年级下册时就学过另外一个字处理软件写字板,这两个软件的基本功能极其相似,界面及很多命令按钮也很类似,因此在这节课的导入时,我就出示了这两个软件的界面。问:“同学们,你记得这个软件吗(出示写字板界面),你还记得他的作用吗?”学生们纷纷表示记得,是用来编辑文章的。我接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个软件,名字叫word,(出示软件界面)大家看看,这两个软件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哪些命令按钮长得一样,他们的功能也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请您试一试他们功能是什么?” 学生开尝试,了解各种命令的作用。小组互相交流,得出:字号加大,字体加粗、加下划线……等相同命令,同时word多了很多不同的命令。
抓住学生现有发展区,通过老师点拨问题的设计,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在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中得到启迪。学生通过对比写字板来学习word,通过对比各命令按钮样式,了解word的一般操作方法,产生word操作中的各种认知冲突,从而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设计这类导入问题时,要求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立足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再提出恰当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同学间的互助探究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导课更加有效。
三、阶梯式设问,让思维由表及里
阶梯式设问在导入的过程中往往也非常有效,信息技术学科虽然实践性很强,但每一册也都有一些特别抽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不好理解,教师对于这方面内容的教学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针对这些内容,我们在导课时就可以分层设计问题,先从表面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由表及里,一环扣一环地问,化繁为简,把教学的难点分化瓦解,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进而引导学生去抓住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来解决问题。通过阶梯式设问,逐步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中,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3]。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生活在信息中》一课时,由于本课的内容较抽象,也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于信息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因此我导入时就设计了一系列的阶梯式的问题,一步步让学生了解信息的种类和表现形式。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学生的第一反应回答就是手机短信息。“对的,这是我们常见的文字信息,是在手机里看到的,那有听到的吗?”“汽车里的广播、电视里的声音……”,我说,“很好,这些也都是信息,中午学校里面吃啥呢?”此时我故意做鼻子闻的样子,生:“红烧肉丸……”,因为我校机房刚好在餐厅楼上。我接着问:“这个信息是怎么得来的呀?”“鼻子闻到的气味。”我又说:“文字、声音、气味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想一想还有那些形式呢?我们身边又有哪些信息呢?”
这段看似平淡无奇的谈话导入,却通过一连串阶梯式的设问,一步步让学生明白了信息的种类和表现形式,这设问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问题,以回应学生动态生成的观点,促使学生围绕着教学目标积极思考,使得学生思维得以全面和充分的展现,认识得以深入。
四、生活式设问,让课堂回归生活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应回归学生生活,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信息技术学科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很广的应用范围,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技术回归生活应用,从生活应用中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生活即教育”,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要就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思想认识,走在学生生活的最前沿。在导课设计问题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生活素材,使问题更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能真切的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情感上的铺垫。也使得导课更加精彩。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Scratch这一单元时,颜色、超广角镜头、旋转、像素滤镜、马赛克、亮度、虚像等特效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块内容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因此在导入时,我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设问。“同学们,你们在除夕之夜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呀?”大部分学生都纷纷表示喜欢放烟花。“那请你说说看,你喜欢哪一种烟花,燃放的效果怎么样?”,此时学生们积极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各种烟花的效果,如会变颜色、会变形状……,“对呀,烟花的变化真多呀”同时播放了一段烟花视频,“今天我们就用scratch来一起玩一玩放烟花。”
通过放烟花这一学生生活中最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你喜欢哪一种类烟花,燃放的效果怎么样?”这一问题,不但让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地去唤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为本节课利用烟花这主题来学习scratch特效做好很好的铺垫。
五、生成式设问,让思维得以拓展
我们都知道一个真实的课堂肯定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是师生之间及多种不确定因素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我们都碰到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精心设计的课堂情境,精心设计的导入问题,往往都会“节外生枝”,特别是信息技术学科,由于软件的更新、网络知识的更新、甚至是机房软硬件的问题,往往会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会因此而打乱自己的阵脚,但生成性的东西往往有时都是不可预测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特别是导入阶段,自己精心设计的导入问题可能由于学生的理解偏差,或者个别同学的不同“见解”,导致教学偏离了课堂主线。此时,我们可即时针对出现的情况,充分利用好这个生成的资源,进行由浅入深的设问,巧妙引导,并通过生成的资源进行整合提示,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突破现有认识水平的局限,拓展自己的思维。在提出生成式设问时,尽量联系教学目标,剔除生成中的不合理内容,找到生成资源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形成新的导入问题。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旅游计划书》一课时,在导入时我设计了好几个问题,关于自助游和跟团游的区别,目的是引导学生去给自己设计一份自助游的计划书,然而在导入时,已有很多学生在下面嘀咕:这还用自己做吗,同程网、途牛网上多着呢?……是呀,现在的专业旅游网站多着呢,我马上重新调整了问题:同学们,在这些专业旅游网站上有很多的行程计划,那你们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吗?请你说一说理由?针对生成的新内容,我重新设计导入问题,把做计划书改成了选计划书并说明理由。即用好了生成的资源,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当然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导课过程中,不管是哪一种设问方式,我们都要注意,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它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必须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设计,问题提出的时机,问题是否开放性,是否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是否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是否有助于学生思维火化的迸发。[4]
六、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在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前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5]。”这也告诉我们在课堂的导入中,必须先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就要求我们在设问时必须立足于实际,走近学生生活,重视设问的技巧,精心设计问题。我们要大胆创新与实践,不断积累我们的课堂教学经验,研究出一条适合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设问模式,真正成就高效的课堂。最后用夏茹冰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参考文献:
[1]陈兴治.有效课堂提问的实施策略探究[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2013(3).
[2]宋丽芳.改变提问策略 张力信息技术课堂[J] .教师教育,2015(09).
[3]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图1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灵活整合教学内容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小学英语课程目标的教材,只是学生该掌握知识的缩影。作为学生学习引路人的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参悟教材中蕴含的外延知识,适时巧用多媒体技术,灵活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好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PEP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Let's talk”的内容(如图2所示)。在本堂课中,既要渗透方位的练习,又要涉及各个方位的转向,如果只是单纯地对着书上的图片进行机械的操练,学生就会感到枯燥。而如果在上课之前,教师能借用多媒体技术对方位和各个转向进行整合,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图3~图8所示)。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在多媒体上的每一幅图中问题提出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都会表现得很积极,纷纷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讨论总结出来的知识要比教师硬灌输效果好得多。
因此,作为教师千万不要被“死”的内容框死,要恰到好处地巧用多媒体技术,灵活整合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声形并茂,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然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寓教于乐,使英语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劲头也会越来越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精心组织感性素材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实现目标任务,感受成功。”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学生面对的是一块呆板的黑板、一支苍白的粉笔,满眼是教师的“独角戏”,充耳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掌握的是娴熟的应试技巧,是“哑巴”英语,鲜活的感性素材得不到应用。要改变上述窘状,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1)要巧用多媒体技术,精心组织感性素材,彻底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上,激励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形式,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并内化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碰到任何场合都会用英语交流。
(2)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于标准的课堂用语教学,更好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恰当、更准确、更有意义地运用语言,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标准的课堂用语教学目标。
图9
图10
比如:PEP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B部分“Let's learn”,学习的内容是现在进行时的复数形式表达。课本上呈现的是动物的各种状态(如图9所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用教学挂图进行课堂教学,由于学生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只能机械地记住这几个动词的-ing形式。如果教师精心挖掘感性素材,用多媒体技术将几个动词编成故事—《小猪们的一天》,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具体内容是两只小猪在睡觉(sleeping),妈妈要他们去公园锻炼。小猪们爬树(climbing)、喝水(drinking)、打架(fighting)、荡秋千(swinging)、上英语课、放学参观动物园、回家写作文(如图10所示)。
从句子引出到语法的总结,最后到语篇的输出,整堂课学生都热情洋溢地参与。教师巧用多媒体技术,精心组织感性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感性认识,既增强了所学知识的记忆,又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直观、形象的呈现。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丰富多彩的感性素材,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语法学习内容的单一性,而且实现了标准的课堂用语教学目标,从而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英语是一门语言,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情境和大量的教学实践才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现实情况是:由于缺少教学情境,教师们只注重固定句型的教学,学生也只能获得孤立的知识点。如果应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不仅能缩短教学与现实的距离,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更能给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机会。这种教学情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1)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学习语境。例如: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部分“Let's talk”的内容(如图11所示)。教师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一开始呈现一个动物园,让学生各自回答他们喜欢的动物并模拟动物的特征或动作,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学生所有学过的动物单词也都会被说出来,就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动物,仿佛身临其境,有了生动有趣的学习语境,学习语言的劲头自然高涨。
(2)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分解课堂教学难点。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是单词giraffe(长颈鹿)和deer(鹿)及它们的特征:The giraffe is tall. The deer is short.(长颈鹿高,鹿矮。)教师借助多媒体分解各个知识点,在呈现动物时,鼓励学生对每个字母的发音进行大胆尝试。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两种动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习得“The giraffe is tall. The deer is short.”通过多媒体课件将音、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掌握两种动物的特征,自然分解了各个知识点,解决了课堂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到学习很轻松,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图11
图12
图13
(3)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技能。学生仅仅会说“The giraffe is tall. The deer is short.”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用所学形容词big/small,long/short等将动物进行比较。为了更直观,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比如,用大象和老鼠比大小:“The elephant is big. The mouse is small.”比较猴子和兔子的尾巴的长短:“The monkey's tail is long. The rabbit's tail is short.”我们还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如:“I'm tall. You're short. A is tall. B is short.”“My eyes are big. Your eyes are small.”这样学生把知识学活了,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运用技能。解决了本堂课重点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Let's talk”会很轻松。最后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虚拟环境进行现场配音表演(如图12~图13所示)。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一整堂课好像都处在动物园的情境中,感到学习既轻松自然,又充满了活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技能,从而使英语课堂成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社会性”场所。因此,教师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地组织学生投入到语言交际的自然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恰到好处地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情境。因为,教学情境不仅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情景化和形象化,更能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可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能改变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绚丽多彩,使学生处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教学与学习氛围中,师生们哪有不积极、不乐意的呢?
四、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课堂教学优势,它能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又能突破教材范围的局限性,还能改变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更能自然而然地刺激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恰到好处地巧用多媒体技术,灵活整合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感性素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教学语境,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版[Z].
[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