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经验范文

时间:2023-03-16 07:1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经验

篇1

    二、负起家长的责任。栽种一棵树尚且要有所付出,更何况育儿。家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应该付出精力、时间、心血,有时还要作出一些牺牲。一位家长介绍说,平日不让孩子看电视,自己也不看,一些大家都想看的节目,就根据预告,全家人一起订出计划。那种"只许家长看,不许孩子看",甚至家长和孩子争夺屏幕的做法,就是失败的做法。

    三、家长以身作则。自己的思想行为应成为孩子的楷模,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影响、教育子女,成为孩子合格的老师。家长抵制不正之风的一件小事,会使父母的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高大起来,能告诉孩子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家长和朋友在饭桌上的酒后多言,诸如社会弊病、对领导和同事的不满、投机取巧的生财之道、读书无用论等,对于缺乏分析、认识能力的孩子,都是可怕的"腐蚀剂",导致孩子消极、落后,甚至恐惧、厌世的祸根。

    四、帮助孩子立志。远大的志向能产生一种内在持久的动力,能够正确对待成才路上的成败,更能踏实地奋斗。一位家长说,他的儿子刚升入初中,他便经常给儿子讲仿生学的奥妙,生物界趣闻,讲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激发了孩子对生物学的兴趣。家长又进一步与班主任配合,采取扩展阅读、循循善诱、激励向上等手段,强化孩子的信念……1999年,儿子以优异成绩跨进了着名高校的微生物系。

    五、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锻炼习惯等是形成一切意志品质的必备条件。就在众多家长对良好习惯的作用仍估计不足,采取听之任之态度之时,一些明智的家长却走在了前面,他们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小事抓起,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并注意通过经常的实践不断加以强化,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六、晓之以理,坚持疏导。这是众多发言的家长教育子女的共同经验。他们认为:晓之以理,一通百通;坚持疏导,教育成功。以孩子抽烟为例,有些家长采取限制、打骂、跟踪、分文不给、搜身搜书包等办法,往往无济于事,有位家长发现孩子在学抽烟时,便讲了球王贝利烟酒不沾和保尔戒烟的故事,而贝利是孩子心中的偶像,其心灵被深深触动,表示:终生不吸烟。

    七、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融洽的家庭气氛。这是使孩子保持健康情绪的重要条件。当天参加讨论的家长们绝大多数都是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但有一位家长使我特别敬佩,他们夫妻感情不好,但为两个孩子的成长,强忍心中痛苦,倾心抚育儿女,直到孩子考上大学,参加工作,才静静地离了婚。人们可以对此有异议,但从他们对子女的挚爱和奉献这一点来讲,实可谓伟大。

    八、做孩子的知心人。让孩子敢于和自己说心理话,即使孩子说了错话,表达了错误的观点,家长也不可"当头一棒",使孩子从此关闭心扉,而应在耐心听完孩子意见之后,采取恰当的方式启发、诱导,以理服人。有几个家长采取"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生时代"、"家庭民主讲评会"、"周末晚会"、"每月一游"等活动促进了亲情交流,效果很好。

篇2

中美家庭教育过程差异

1.教育的目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同时所受旧有的约束也较多,文化价值观上是比较保守的,相对而言,在整体上也缺少一种快速接受新思想的社会环境。中国人深受儒教思想影响,又很重视孔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谐观,约束个性。孔子的“仁”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此种文化传统使得中国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个顺从、礼貌、谦虚的人。并功利性的追求高学历、好工作这样的目标。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传统的思想文化保留很少,善于接受和融合各种文化思想,所以教育发展的约束少。美国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父母喜欢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探索,让他们去了解各种现象和本质。美国教育提倡创新,在孩子的性格方面则让他们培养创新和冒险精神,从而建立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让子女形成完善的人格和价值观,在个人成就上也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2.教育的主体。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占主导地位的。这主要是被中国长久以来“父为子纲”这样的传统文化影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父母在家庭里往往是权威,因此要求孩子守规矩,听从父母劝导,不要有意见。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把孩子训练得十分驯服,从小灌输要听大人的话的思想,不该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像爱因斯坦自称的‘离经叛道’。中国孩子的自较小,很多事要闻询父母意见,很多稍大一点的事都是要父母做决定的。比如报考什么学校,培养哪项特长,甚至是婚姻大事还要家长做主。美国家庭教育方式更民主,讲究人人平等,这是跟他们整个社会大环境下追求民主和人权有关的。孩子是教育的主体。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会是一种朋友关系,他们会倾听孩子的烦恼,采纳孩子的建议,与他们平等的交流,关系更密切。

3.教育的理念。中国文化中旧有的约束较多,尤其是因为封建小农经济思想的长期影响,导致中国人大多内心较内敛和保守,不大愿意冒险和创造。中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小时懂得不多,家长应该直接告诉他们如何做,授以经验阻止其去冒险,让孩子少走弯路,同时也避免了很多麻烦。父母将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把自己的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是生活的全部。因此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强加于孩子。中国的父母为孩子设计未来,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大多是过高的。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有“养儿防老”的思想,把教育看作是对孩子的长期投资。有时甚至是为了个人和家庭荣誉而对孩子给予很高期望。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可以改变全家命运,如此一来,教育变得很功利化。这些理念和美国父母的不同:美国父母通常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再去探索解决方法,不会以说教方式灌输给孩子经验。实践中培养了孩子积极动脑的习惯,加深了理解。美国崇尚自由个性,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上。生命价值的实现要尊重子女的意愿。美国父母认为抚养教育孩子是超越个人的立场义务,对孩子的教育较宽松和开放。“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是美国社会中大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要求。

中美家庭教育结果差异

由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差异,对孩子的教育结果也明显不同。中国孩子性格上大多内向含蓄,做事胆怯,依赖性强,也很守规矩,这样的性格当然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容易控制,但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自信心易受打击,做事保守犹豫。由于父母在孩子面前孩子经常以权威出现,这样不平等的关系导致他们之间的代沟较大,父母或孩子经常会抱怨对方的不理解,孩子被动的执行父母的要求,这样会很难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一旦孩子进入大学忽然自由,会不知如何释放压力,在大学里不再严格要求自己。

在能力培养方面,中国家长给孩子学习上的要求很高促成了中国孩子在学习上成绩远高于美国孩子,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很强,在学习上有很大的毅力和耐心。大多认为父母的责任就是给孩子创造尽量好的生活条件,不让孩子过多接触社会,使孩子缺少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也就不强,而且也导致孩子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很多年轻人到了结婚后还不能脱离父母,古人所说“三十而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相对来说,美国孩子一般性格很积极,活跃开朗,社交能力强,能与人和谐相处,胆大敢冒险,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美国人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产生了众多伟大发明家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但是这样的性格也会有负面效应,美国孩子中常有喝酒,吸烟甚至吸毒的现象,而且犯罪率也比中国高很多。美国家长跟孩子建立朋友一般的友谊,在跟孩子交流过程中平等对待,这样他们的代沟小,容易互相理解,但父母过早地把成人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会让他们早熟。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因材施教;家庭环境;个体差异;策略

G612

“因材施教”是教学艺术中的一项“普遍真理”。宋代朱熹在《论语注》中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要求:“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如何“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成为了学前教育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针对不同家庭环境幼儿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策略

基于家庭环境不同特点,相当一部分幼儿处于溺爱的家庭环境,这一特点与家庭经济水平、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及部分幼儿为留守家庭等因素交互作用,使一些幼儿呈现出认知和人格发展水平不高的“共性”。为此本人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因材施教”策略:

(一)分组别的“因材施教”

相同家庭环境特点的幼儿在知识经验、独立思考能力、分解决问题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使整个班级幼儿呈现几个不同的发展层次。分组别“因材施教”,即是根据幼儿层次特点,分成不同组别予以区别对待,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1.家园合作中的分组别“因材施教”

家庭因素是幼悍⒄顾平的最重要影响因子,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功能板块。在家园互动中,需要根据家庭环境特点,围绕幼儿个体差异施加等方面的有效引导。加强了家园沟通,着重导家长走出溺爱的误区,确立正确的爱的方法和爱的态度,尤其是与每位外出家长均建立了电话或网络联系,并要求家长定期“回家看看”和与孩子电话、网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留守幼儿参与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自信力。

2.幼儿园教育中的分组别“因材施教”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主阵地”,幼儿教师担负着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健康、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主责。因此,应该在关注每个儿童成长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全面了解每个儿童自己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等特点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组,分别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组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通过分组别、分层次“因材施教”,在实现“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全面性”。

(二)分个体的“因材施教”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面向每一个不同的幼儿个体“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既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又实现个性的发展,是幼儿教师天职所在。分个体的“因材施教”,主要有二个方面的着力点:

1.依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化教育

一个班的幼儿既有不同层次的“共性”,之外还有每个个体的“个性”,所以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科学分组别、分层次教育,更要时时关注、研究每个幼儿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差异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抓住各种教育时机,创设多色彩、多选择的教育体验环境 “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并获得成功乐趣,满足每个幼儿在现实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不同需要。

2.依据幼儿特长进行专才教育

针对幼儿兴趣特点和突出能力,结合家庭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如本人班级有两位在数概念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幼儿,其中一位家长职业和收入稳定,教育期望值较高,本人积极鼓励其参加园外兴趣提高培训,另一位属留守儿童,且家庭教育氛围不浓厚,本人则在课堂教学和园内活动中对其进行“倾斜”、 给予鼓励。通过结合幼儿特点和家庭特点“因材施教”,使两名幼儿的教学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基于家庭环境特点对幼儿“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一)“因材施教”应立足于不同家庭条件幼儿的“公平发展”

在充分重视和尊重幼儿家庭环境存在的差异性,并以此“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根据不同家庭条件,给予幼儿不同“关注度”的错误倾向,因幼儿家庭条件不同而实施的“因材施教”, 是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而不是体现在关注程度的区别对待上。要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幼儿家庭条件的不同为基础,来关注其个性差异,并以同等的“关注度”来实施“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二)“因材施教”应立足于细致科学的家庭环境特点调查分析

在细心观察、多方了解教育对象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方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内涵要求。而家庭因素是导致幼儿个体存在差异的主要因子,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因此,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幼儿家庭环境特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如此方能保证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差异化,并通过在家园合作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顺利渡过3-6岁的发展关键期。

参考文献:

[1]张庭辉.家庭环境与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鲁道夫・谢弗著、王莉译.儿童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篇4

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的言行以及家庭环境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意识和行为。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树立良好的形象,家庭和睦,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幸福,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大声争吵,偶尔为之,也是为孩子的教育出现一点小分歧,但很快会达成一致。父母对待学习、工作、家庭、朋友、同事等方面的态度和处理各方面关系的方式、方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因此,我们在孩子面前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不会说不负责任的话。我们的大家庭关系也非常和谐,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兄弟之间等都是互敬互爱,从未发生过任何争吵,这样,就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愉快、轻松、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培养了他善良、有责任感、孝敬老人等优秀品质。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对孩子一般来说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对他们寄予厚望,我们也不例外,但关键是如何发现以及培养孩子的兴趣。我的孩子说话早,对语言比较敏感,因此,我也像大多数父母一样,给孩子买来很多书,但不是盲目乱买。早期印象最深的要算那本《宝宝看图唱儿歌》了,当时那本书价格也不算便宜,但真正是物尽其用,孩子很乐意学,我们教得也很认真,孩子几乎是全书都背诵下来了,因为那时他还不识字,但无论翻到哪一页,他都能流利背诵,大大地培养了他早期的语言功能。

2、以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大多数父母只对孩子寄予厚望,却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忘记了自己也是孩子的老师。也许是职业的关系,我在学习上一直不敢有所放松,这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记得那时孩子还小,我正忙于参加自学考试,放暑假时,我就在家里放声背诵古汉语,当我读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鼠”的时候,孩子竟然一字不差地跟着我读起来,而且声调也不差分毫,抑扬顿挫,煞是可爱。由此我想,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影响。现在,我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床头不可一日无书,虽然没有时间去读大部头的著作,但报纸、杂志不断。孩子也在我的影响下,逐渐养成了不读书不睡觉的习惯。每年放假,我都要引导他背一些古诗词,读一本他能读已懂的名著,如《三国演义》《史记》(少年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等,虽然他感悟不是很深,但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他受益匪浅。

3、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关心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只关心他的身体,关注他的学习、他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的思想变化、情感需要。尤其是现在他已逐渐步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按“家长制”去行事,势必适得其反。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散步、就餐、看电视,都是我们交流的好机会,孩子把在学校的见闻告诉我们,把他的喜怒哀乐告诉我们,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着他的快乐,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经意间告诉了他。我的孩子爱好比较广泛,尤其是上了初中之后,他迷上了篮球,他看球赛,把自己不多的零花钱用来买体育画报,他关注“火箭队”,喜欢麦迪、姚明,我并没有阻止他,而且和他一起看,还在上次期末考试后特意给他买了个篮球,只是告诉他分清楚孰轻孰重,不要本末倒置。看电视时,不仅让他看体育频道,也引导他看“新闻联播”“百家讲坛”“希望英语”等有益身心的节目。为此,还专门买了《易中天品三国》等书籍。孩子也是一样,你尊重他,他才尊重你。

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也一样,没有

篇5

[关键词]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家庭环境;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1-0051-05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思维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语言发展是婴幼儿认知能力、个性与社会性、情绪情感形成的重要因素。0~3岁这一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婴幼儿在此阶段逐步完成从与成人的非语言交际向口语交际跨越式的转换,儿童1岁半左右开始说出第一批词语,随后便不断在生活中重复练习和积累素材。并开始为具备和提高读写能力作准备,为以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家庭不仅是婴幼儿的第一生长环境,而且是婴幼儿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是促进婴幼儿社会性、语言、个性等全面发展的平台。家庭环境对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重要他人,其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会深刻影响孩子。所以父母对于孩子语言发展的观念、态度,与孩子的交流甚至为孩子提供的媒介数量等,都可能引发他们迥异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本研究关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物质支持和心理氛围创设,探讨其对婴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影响情况。为当前蓬勃发展的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424个0~3岁婴幼儿家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0份。问卷包括亲子交流和亲子阅读两部分,分别考察家长对婴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注情况,了解该地区家长关于语言教育的理念及理念指导下创设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等内容,并对部分家长进行深入访谈,以便分析其进行语言教育的动机。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一、婴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家庭环境现状

儿童的口头语言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习得和发展、在与成人的现实交流中练习、掌握的。问卷通过了解家长与婴幼儿的交流情况来了解其口头语言发展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范围涉及交流内容、交流方式、交流时机、交流时家长的态度、家长面对不同交流状况时的反应以及家长对于亲子沟通的认识等内容。

(一)家长能为婴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交流气氛

1 大部分家长在与0~3岁婴幼儿交流时语气平缓、表情温和。本调查中58.68%的家长一般用温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27.11%的家长则用更为积极的高兴的、包容的语气进行亲子交流。父母的亲和不仅能让婴幼儿感觉到被接受,从而增进双方感情。而且能提高交流质量,延长交流时间。有研究表明,人们在谈话时所传递的信息只有7%是通过语言传递的,而有38%是通过语调,55%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实现的,尤其是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Levine&Adelman,M,1982)。因此,与0~3岁的婴幼儿交流时,家长一定要注意面部表情和语调。以提高交流质量。

2 孩子在表达中发生语法错误时。大多数家长能冷静对待,能等待孩子把话说完后再帮助孩子纠正错误。不会作出过激或忽视的反应。家长更关注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和质量,较少关注孩子语言表达的语法结构、词汇使用正确与否(见图1)。这样孩子既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与理解,又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积极的环境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交流方式,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3 当孩子缠着自己提出无理要求时,有55.26%的家长表示会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要求是无理的。35%的家长则会出于宠爱或是不想听到孩子的吵闹而妥协,最终满足孩子的要求,这说明过半数家长的教育观趋于理性。

(二)家长基本能够时刻关注婴幼儿并对其作出积极回应

在与孩子交流时。70.26%的家长通常会注视孩子,并表露出感兴趣的神情。家长时刻关注孩子不仅有助于理解孩子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用语言表达愿望的积极性。23.42%的家长则倾向于选择仅仅用“听”来回应孩子。这些家长表示,因为不明白孩子要表达的内容才选择仅仅倾听而不作出回应。研究表明,77.37%的家长表示当自己无法理解孩子的语言时会仔细聆听,并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根据当时情景作出判断。10.53%的家长能够在无法理解孩子的语言时耐心地多听并尝试理解。实在无法理解就放弃。这说明大多数家长能积极关注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情况,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慢慢琢磨、理解孩子的语言,即使一时无法理解,又不能给予恰当回应,也始终表现出对孩子关注,从而给孩子带来积极的体验。值得关注的是,仍有6.32%的家长对孩子的表达不予理会。我们知道,0~3岁的婴幼儿已经具备了观察人面部表情的能力,亲子沟通中家长的长期不理睬势必会给婴幼儿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削弱其表达热情与表达意愿。古德曼曾指出,父母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并非真正地去“教”语言,他们其实是以回应的方式帮助孩子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可见,不予理会不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亲子交流的主要内容涉及生理、学习、情感等三方面

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内容大多围绕生理需求、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见图2)。0~3岁婴幼儿自理能力较差,更需要成人的照顾,所以家长询问婴幼儿的生活需要是必要且合理的,关注并确保婴幼儿身体健康是成人最重要的任务。另外。0~3岁是婴幼儿感知外界事物能力的快速发展时期。家长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知识,引导其感知周围新鲜事物,一定程度上说明家长有早期教,育的意识。研究还表明,家长已经开始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家长与孩子间有关情感体验的交流可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帮助,进而调节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并让其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从而使孩子产生积极的与家长交流的主观愿望,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交流媒介以游戏为主,忽视利用电子媒介

游戏作为婴幼儿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选择在游戏时开展亲子交流。这说明家长能意识到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家长参与游戏,和孩子平等交流,不仅对孩子言语

交流的胆量、规范等产生影响,同时也可增进亲子感情,为教育夯实良好的情感基础。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还可以更好地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孩子,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方式激发孩子的交流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除了在游戏时进行交流,家长还常倾向于在看图画书时或睡觉前与孩子交流(见图3)。

国外有研究表明,大部分0~3岁婴幼儿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长达1~2小时(Weber&Singer,2004)。观看电视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但本调查发现,只有27.54%的家长在孩子提出有关动画片的问题时总是或经常耐心回答,而其他家长则以不懂故事情节或太忙为理由敷衍孩子。在孩子看完动画片后。只有32.23%的家长总是或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述故事。可见,只有约三成的家长能够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引导婴幼儿发展口头语言。

二、婴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家庭环境现状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两个平行的语言系统。婴幼儿在早期获得口头语言的同时,已经萌生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并逐步尝试探索周围环境中的书面语言。他们学习读和写的能力并不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一个在生活中持续积累而萌发展现的过程。家长在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方面承担着很重要的职责。本研究所指的书面语言是指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所考察的家庭环境是指能促进孩子早期读写能力逐渐产生和发展的准备环境。

图画书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特点使其成为0~3岁婴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首选。周兢(2007)对家庭亲子共读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一是建立充满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孩子有足够多的机会接触书面语言信息;二是注意给孩子购买有趣且有益的图画书和其他阅读材料,让孩子不断地被新图吸引,产生积极的阅读兴趣;三是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并且建立良好的阅读常规;四是在阅读过程中给孩子以恰当的指导。帮助孩子逐渐学会阅读图书内容。本研究通过考察这四方面内容。来分析家庭中为婴幼儿书面语言发展所创设的环境。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一)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理解比较狭隘。偏重知识获得

对于早期阅读的界定。家长的理解比较单一。52.9%的家长认为早期阅读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由家长念给孩子听,只有24.2%的家长认为早期阅读是学习一切与书面语言相关的内容。约20%的家长甚至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教孩子认字或写字。没有认识到早期阅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对孩子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研究结果与唐凤玲(2003)的有关家长对早期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比较充分的研究结论有较大差异,这个差异也许是由地区差异或问卷本身导致的。

家长对婴幼儿看图画书的观念表明其重视知识获取和汉字学习。41.4%的家长希望通过看图画书让孩子增长知识并学会汉字。48.5%的家长认为看图画书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家长则认为婴幼儿看图画书没有必要也没有价值可言。研究表明,大部分家长开始认识到早期阅读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作用。但是对于价值的把握仍有偏差。这一研究结果与徐雪珍等人(2005)得出的家长过分强调“将阅读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这一研究结果一致。

(二)家长为婴幼儿提供的图画书较少且缺乏计划性和目标性。但能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近半数的婴幼儿是在7~12个月时开始接触第一本图画书的,20.5%的婴幼儿则在4~7个月就开始接触图画书。但是孩子的图书拥有量在5本以下的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34%,拥有5~15本的占42%,拥有25本以上的仅占调查人数的2.4%。而在为孩子购买图书的频率方面,76%的父母表示为孩子买书并没有固定时间,一般都是“碰到就买”。可见,大部分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图画书数量较少,而且没有计划性和目标性。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图画书对婴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价值。

不过,家长在为婴幼儿提供图画书方面有较科学的标准。52%的家长在选择图画书时,以内容浅显易懂、孩子能够理解为标准。20%的家长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或由喜爱的动画片改编的图画书,18%的家长选择标准是“图画书里包含丰富的知识”。大多数家长能够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和爱好来选择图画书,初步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理解孩子的需求。访谈还了解到部分家长不选择与动画片有关的图画书的原因:他们认为有些动画片过于暴力。不适宜孩子看。这反映出不少家长已经能够考虑到动画片对孩子发展的负面作用。

(三)家长对图画书的使用率不高,较少参与和指导

家长利用图画书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间较少。52%的家长表示空闲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看书,一般是一周2~3次;约20%的家长一个月陪孩子看书1~2次。或者根本没有和孩子一起看书,只是让孩子自己乱翻;仅有15%的家长几乎天天陪孩子一起看书,而每次看书的时间大多为15分钟左右。缺少时间必然会影响早期阅读的质量。

我们知道。早期阅读是孩子与成人互动的过程。但是只有52%的家长会在陪孩子一起看书时边看边讲解故事。其余家长会自己看书,再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家长把早期阅读等同于讲故事。这是对阅读特有价值的忽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的早期阅读观念不成熟。近22%的家长或者把书当作玩具给孩子,或者让孩子自己看书。我们知道,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早期阅读是亲子阅读,即先让他们通过画面初步感知具体的事物。借助成人的讲述印证画面的内容,进而慢慢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而研究中反映出来的家长的做法显然还没有充分发挥图画书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

(四)家长对阅读活动价值的挖掘不够,缺乏语言教育意识

开展婴幼儿的早期阅读要关注对婴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在阅读中增进亲子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研究表明,家长普遍缺乏对这些早期阅读价值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比如:43%的家长会在看完图画书后,自己把书放到固定位置,26%的家长会和孩子一起收拾图画书。我们知道,看完书后把书放回原处是需要帮助孩子养成的阅读习惯,许多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对此,访谈中不少家长表示孩子还太小,以后再培养不迟。此外,阅读的44%的家长是抱着孩子一起看书的。其余家长与孩子平行坐或者随便坐。研究发现,坐姿随意会减少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机会,有些姿势还不利于孩子和家长同时看书,以至于影响阅读。

三、思考

本研究表明。0~3岁婴幼儿所在的家庭语言教育环境存在以下特点。

1 口头语言环境明显优于书面语言环境。

2 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关注孩子的情绪满足。家长重视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生活常识,不论是与孩子交谈的内容还是对于早。期阅读价值的认识,都反映出家长重视智力开发,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追求交流和阅读的外现效果。但是研究同时表明,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开始受到家长的重视。家长在孩子说话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关注的神情、适时的回应都表明家长对其的尊重和关注。家长教养婴幼儿正在向“以情为主,以亲为先,满足婴幼儿成长需求”的方向发展。

3 虽有部分家长的语言教育观念正确,但整体上观念陈旧。家长缺少系统的早期语言教育理论支持。这一方面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育儿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有关。

篇6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 心理问题 素质教育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构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拮据,困难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和行为等方面与其它学生相比较,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许多贫困学生经历了生活的坎坷,思想较为成熟,情绪稳定,态度乐观、意志坚强,进校后能很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自强不息。但也有少数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引发种种问题,不同程度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乃至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学习压力较大,自卑心理较重。多数困难学生来自于农村地区,学习基础差,加上经济困难带来的较大影响,使得学习压力更大。除少数人发奋读书,不少学生忙于为学费和生活费支而奔波劳碌。晚上失眠,上课走神,学习受到了严重影响,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由于自卑和精神压力,不愿与同学交流,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和不合群。

2. 生活简朴,心理负担沉重。由于无力支付生活费用,困难学生在生活上大多都比较节约,过分的节俭导致身体虚弱,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影响正常的发育成长。由于大学生尚处于心理转型时期,心理不成熟,学生间经济状况差距越发明显,给困难学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不平衡。

3.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心理相容问题。在学生群体中,由于道德修养上存在的较大差异, 虽然大多数困难学生都能够设法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改变经济状况,但仍有少数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其他少数同学存在轻视、鄙视心态,相互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关系紧张。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关系,往往又激化相互间的矛盾

4.社会交往能力差 ,就业压力大。有少数贫困学生丧失自信心、丧失进取心甚至丧失信念,不要求上进,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性格更加孤僻、不合群,甚至做出难以理解的举动。只考虑向国家和学校伸手要钱,而忽视提高综合素质,在校全面发展。因此,这些贫困生得到的锻炼机会少,社会交往能力也比较差,这些困难学生要承担更大的就业压力。

5.贫困学生缺乏恋爱归属感。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和非贫困学生相比较,贫困学生受到父母的关注较少,缺乏安全感,爱和归属感的体验相对较弱,产生情感孤寂和社会孤寂,无法完全信任和依赖自己的恋人,和恋人亲近感到不自在,以至于性格匹配度、恋人交流和相互信任方面普遍偏低。物质条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恋爱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二 、应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现代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非以前可比,而贫困生作为一特殊群体,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加让人值得关注,因此,必须妥善解决好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入手:

1.从多方面、多渠道来建立和完善资助体系。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各省政府及各高校利用许多办法来推动贫困学生助学工作的完善,加大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力度,确保每名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从大学生进校开始,辅导员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避免由于资助方式不当或对资助事宜的宣传报道方式不当,伤害贫困生的自尊心。

2.加强困难学生心理咨询和教育。 做好贫困薛恒的心理解困工作,面对逐渐突出的贫困生心理问题,努力帮助贫困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是在提供物质帮助基础上及时提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帮助,意义十分明显。为帮助贫困生渡过心理贫困期,学校可设立贫困生咨询机构,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通过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测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或解答贫困生的疑难问题,稳定贫困学生的思想状况,帮他们培养正常的心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要激发困难学生自信心和学习自觉性,帮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3.加强师生沟通渠道,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校是由师生组成的群体,良好的群体是改善和提高贫困学生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扶助贫困学生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把他们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努力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课堂外要时时关心、爱护学生,与他们交心,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还应教育同学们要互相关心和帮助,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体现出真情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教育学生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成精神上的动力,刻苦学习,努力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自己。

4.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大学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以及心理上迅速走向成熟的高峰期。恋爱,与异往是这一时期大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贫困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缺乏有关性科学方面的教育,许多贫困学生对恋爱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由于青年初期,个体性意识的觉醒和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使得学生会面临一些和异往当面的问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将恋爱心理纳入其中,无论此时他们是否处于恋爱中,给予恋爱心理和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重做好贫困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和处理感情问题。

总之,贫困大学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以及自身努力下,克服不健康心理,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用知识和能力来武装自己;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政治素质状况决定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和中国未来的社会走向。因此,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让大学生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努力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参考文献:

[1]林俊荣,当代大学生的贫困应对方式调查[J].青年探索,

2006(4).

[2]李文长,刘亚荣.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和政策分析[J].

篇7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较高的教育成本使许多农村甚至城市家庭当中出现了一些相对贫困化的现象,由此产生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利益趋同性,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诸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学生心理问题,使高校校园暗藏危机。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有目的可行的帮扶教育和资助对策,对解决该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化解校园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两个方面。在日常生活及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都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斗争和对过去生活和人生经验的质疑。他们自尊心比较脆弱,自惭形秽,不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表现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影响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2)情绪压抑。主要表现为有焦虑感,内心感到恐惧,时不时的紧张不安,做事羞怯胆小、腼腆,不喜欢与人交往,自我封闭、抑郁寡欢,对别人充满敌意,有过度的负罪感,并且会失眠,从而神经过敏、脾气暴躁,无法与别人和睦相处。(3)依赖心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生活或学习原因,缺乏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缺乏主动克服并战胜困难的精神,过分依赖学校和社会给予的资助,并在心理上也非常坦然地接受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在他们看来,这些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种心存感激、回馈社会的心态。(4)对社会认同度较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认知贫困成因时很多会归因于社会的不公平。这些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在处理个人、社会和他人关系上,以个人利益得失为尺度,在行为上有很强的非社会性和极度排他性,社会认同度较差。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是形成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许多经济困难学生来自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家里经济收入很少,他们要为每年的学杂费、住宿费的缴纳而焦虑、紧张。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同学间在吃穿用上有意或无意地攀比,会导致他们心理自卑,觉得低人一等。(2)环境压力。由于市场经济出现多元化,贫富差距日渐扩大,社会上拜金的思潮的萌动,很多崇尚物质利益至上,他们不爱劳动,爱炫富,不珍惜,爱挥霍,甚至不屑和鄙视贫困的生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校也偶有受到歧视的现象,心中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从而导致部分家境困难的学生心理出现亚健康的状态。(3)择业、就业压力。当今择业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铁饭碗”时代早已不复存在。无论是一般学生还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较急于摆脱家庭贫困的生活现状,对工作获得的渴求更加迫切,加之认为自己不具备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缺乏能力锻炼,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面对就业受挫时更容易患得患失,出现各种心理问题。(4)生活闭塞,社交面窄。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心里比较自卑、敏感多虑,往往不善言谈和交往,在交往受到挫折时,往往不是选择离群索居,鼓励自己,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就是躲避现实,将注意力由人际交往转向虚幻的网络世界。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家庭贫困使得家庭与外界的往来受到诸多因素限制,生长在这样家庭的学生便自觉不自觉地拒绝与外界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这就会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堵塞。

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措施

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究其原因,做好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工作,更好地给予他们帮扶和资助,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加以解决。(1)学生自我调试层面。1)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客观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应力争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地肯定自己,尽量避免自我挫伤,影响自己的积极性。要确定适度的人生目标和抱负水平,树立远大目标时,要分解成中期、近期和当前的各种子目标,要按计划,分步骤,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2)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应对贫困要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不必为此而感到自卑和内疚,也不要怨天尤人,真正的贫困不是家庭经济的贫困,而是知识的无知和匮乏。同时,可以将贫穷看作是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磨练和财富。(2)学校教育管理者层面。1)拓宽渠道,建立多元的资助体系。加大经济帮扶力度是加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应该拓宽社会资助渠道,倡导全社会去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些年来,国家和高校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已经形成了“奖、勤、助 、贷、补 ”的相对完善的资助体系,要继续贯彻并加强完善国家和学校的助学贷款工作,提供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从而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和资助力度,努力探索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种团体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制度。高校要大力推进对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学和管理体系中,以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为主要方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指导与教育、自助与咨询紧密联系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要积极开展多种心理咨询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心理咨询室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强化,情绪调控能力得到较大改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3)加强对贫困生的育人教育。关注家庭经济苦难学生,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资助,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增强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贫困生也要转变观念,克服依赖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和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参加活动,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会有回报。4)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应构建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资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经济帮助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班级、寝室的文化和情感建设,培养学生之间情同手足的情感,相互理解与沟通,通过集体的温暖化解贫困生的不良情绪。使经济困难学生敢于敞开心扉,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活动,从而生走出自己的小圈,走进集体的大圈,从而消除自卑、压抑、焦虑、抑郁、排斥社会等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2] 余文盛.对高校贫困生结构性贫困问题归因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 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5).

篇8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关注家庭教育也是近年来的事,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要。然而,我国农村学生基数大,家庭教育水平低,因此,发展农村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农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农村家庭教育的薄弱之处,为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我对农村家庭教育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一些做法。

一、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利用家长会或家访与家长聊天,了解他们在家庭中常采用的教育方法,以及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经常交流沟通。帮助家长树立信心,体会到家教的作用,看到孩子进步的希望,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改变家长的教育思想。

二、注重学生习惯培养

由于农村环境的特点,家长边吃饭边看电视的现象特别多,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边吃边写、边玩边写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就是很少的作业也能写上两三个小时,磨蹭现象严重,家长也很烦恼。于是,我把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家长,比如监督、鼓励、奖励等,让家长尝试着用这些办法来约束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自己也要注意形象,做孩子的榜样。

三、创设家庭联系卡

教师与家长以纸条、卡片的形式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定期或不定期沟通,反馈学生的各种信息,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老师指导相应的教育方法,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好学生。

四、与家长进行经验交流,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

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不但真实感人,而且可信易学。利用家长交流会的方式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并且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介绍一些有效的做法,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

五、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由于农村的父母外出打工的较多,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爷爷、奶奶在带孩子时担心出差错,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造成溺爱,孩子在校、在家都很难管。于是,我经常与老人倾心交谈,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孩子的父母不在家,教育孩子的责任重大,不能影响孩子的成长。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有机结合。

六、增强家长的文化修养,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

农村家庭秋收完事以后,冬天打麻将、串门闲侃的现象比较严重,不能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推荐优秀的教育书籍,并多给孩子买一些有益的书,让孩子有自己学习的空间。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有机整合,才能保证教育的成功。只要我们做好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共同努力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扬长补短,还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9

人口流动家庭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具有特殊而基础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在流入地就学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居住的社区环境比较复杂等,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

2.倡导学习与反思,学校根据家长个体户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一方面直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如请校外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讲座、举办咨询活动,举办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等,另一方面给家长赠送教子书籍,印发家庭教育有关资料,发动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有关报刊,让家长在自学中提高。在推动家长不断学习的同时,学校还推动家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发动家长写教子经验文章和读书笔记等,要求每位家长都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点感想,一个做法,一条经验”,让家长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家庭教育各种问题的认识。家长反思总结出“感想、做法、经验”之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平台主要有:家长论坛,学校的宣传栏,社会有关报刊,学校结集出版的读物。学习—反思—发表,每一个环节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推动,共同激发着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究的热情,推动家长持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庭;儿童的经验;孩子的需要

中国历来有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人口严重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家长更是对子女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重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升入一流的学校,拿到更高的文凭,进入“上流”社会,给家庭带来荣誉,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也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家庭教育,从1999年4月到2002年11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先后给四川省六地市26所中小学家长学校的3.4万名家长作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也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问卷抽样调查。其中,对小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36份,对初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467份,对高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275份。同时对31名中小学教师作了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在城市中87%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他们为此在所不惜。57%的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达也决定了中国的父母会付出更多。

二、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在调查中56%的小学生家长和61%的中学生家长承认他们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而在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76%的小学生家长和81%的中学生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好答案”的倾向会使数据失真)。

三、在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上、87%的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指导,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四、在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上。84%的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压力以及父母是否“抓紧”孩子的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五、中国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96%的家长都认为学习主要就是学好教材上的知识。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68%的小学生家长和57%的中学生家长都肯定“灌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而事实上考虑到家长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现象还要严重得多。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我国家庭教育的这些特征及作法带来的好处是;家长重视教育投入,可以使大量的家庭资金进入投资不足的教育领域;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应试技能强。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孩子的体育、美育、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二是孩子知识掌握较多,但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减弱了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落后。中国的家长比较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孩子基本是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同时,孩子以掌握书本符号知识为主,知识的学习严重脱离孩子的生活,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加上饺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孩子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四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而展开,学习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考试的程度。孩子不是“为掌握而学”而是“为考试而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模糊了学习的真正价值。显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背离素质教育目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2.素质教育关注家庭小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它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要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注重孩子操作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不但知道,而且会操作;不但会说,而且会做;有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家庭教育恰好是重前者,轻后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孩子的行为活动的有效性。4.素质教育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满足于学习上的继承与模仿,它要重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重视一般性,还重视差异性;不仅重视保持一致,还重视标新立异。创新教育意味着人的最本质的潜能得到开发、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层次的推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实践模式上,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在认知发展方面。第一,它应该是基于孩子活动与经验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来,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起源于儿童外部的实践操作活动。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与经验来建构知识。从心理机制上讲,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就越是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经验,这是建构知识最基本的素材,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

第三,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有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作得好一些。家庭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家庭也有更多个别化的教育情景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指导。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总之,凡是通过经验的习得而导致孩子行为持久变化的现象都叫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学习观。中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执着于和考试有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狭隘的学习观念,这恰好是在强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先天缺陷。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五,建立家庭创新教育观。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具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父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真理的化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的天性是逃避学习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成人规范的,父母乐意用强制的态度实施教育。这种方式导致中国的孩子及成人缺乏创造性。家庭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家长有过多的专业训练,难是难在文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其实,中国的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很难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是不相容的。而家庭教育在自身微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人格发展方面,促进孩子健康人格是形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有重认知、轻人格倾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自我的悦纳,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着,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素质教育观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但中国的家长更喜欢立足于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不断地指出孩子的过失,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产生无能感以促进孩子进步。多数中国的家长相信只有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行时,他们才有进步的动力。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严重误解。其实,这恰好是很多孩子骨子里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最后安于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地、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学习负担适当,这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忽视孩子多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这就明显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沂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在这方面他们承受了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挫折。

中国的孩子一点不缺乏挫折教育,他们缺乏的是理性的挫沂教育。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挫折教育。

在品德教育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与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倾向,只重学习而不重做人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就是在苍白的品德教育中也存在教育者居高临下,强制武断的特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家庭中的德育应该有那些特征呢?

第一,道德的习得与知识的习得不同,它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道德,它是一个更加重视行为实践的活动过程。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应该是道德学习更加鲜明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从道德行为向道德知识的转变,从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讲道理,更重视口头行为规范的传授,这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习得是有限的。

第二,道德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纯认知性的道德是一种苍白的缺乏实践意义的道德。孩子在道德情景中产生感动、悲伤、同情、喜悦、激动、庄严、神圣等情感体验时,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活动就是一次最好的道德教育。当一个孩子庄严地站在国旗前参加升旗仪式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激动,神圣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它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参与,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景中的观看和体验就可以表现出全部道德教育的深刻内涵。

第三,家长的行为示范是重要的道德学习形式。模仿学习,榜样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通过观察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可以促进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孩子年龄越小,模仿学习的作用就越大。在家庭中,父母做山良好的行为示范是促进孩子优良品德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父母说的是高尚的道理,却做出平庸的甚至是低级的行为示范,事实上孩子更看重的是行为“榜样“,他们对“道理”是比较健忘的,当道理和榜样不一致是,孩子会更多受到实际行为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应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开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思路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家庭教育不同,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一定是一个全面反省和批判传统家庭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它注重人稳定的、能提高人的活动效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能提高人的全部活动的有效性。素质教育也是全面性的教育,它决不仅仅只关注人的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全部潜能的开发。同时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关心人的教育,是真诚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教育,它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一种真正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在迈向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