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范文

时间:2023-03-25 10:0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篇1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一节内容。课程标准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实验有两个,一是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其中,观察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在新教材中设计成了一项探究活动。探究性实验包含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步骤。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处理方式

一、常见的实验处理方式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问题上,成熟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方式是否相同?不同之处在哪里?然后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教师选用的材料和仪器包括:质量分数30%的蔗糖溶液、新鲜紫色洋葱鳞茎、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显微镜等。实验步骤一般是先用质量分数30%的蔗糖溶液处理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然后再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由此得出结论,水分子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出细胞,水分子的进出方向取决于原生质层两侧的浓度,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发现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对水分进出细胞没有影响,是全透性的。

二、存在问题:

1.费时又费力。这是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学生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还不熟悉。如果教师直接切入探究活动,充分让学生展开讨论,慢慢体验这个过程,会比较费时间。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做完实验往往已经来不及表达和交流了。如果教师组织学生下一节课再表达和交流,对于前一节课实验的内容学生已经有所遗忘,再次回忆的话费时又费力。

2.衔接不紧密。本节内容包括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就是通过上述的实验活动展开教学。第二部分的内容,教师需要重新引导学生分析书上提供的资料,研究不同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情况,得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结论。前面部分的实验与后面部分的资料并没有连续性,两部分内容间的衔接不够紧密,而且书上提供的资料难度不小,因此学生得出结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三、改进意见:

1.改变实验地点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实验改在数字化实验室中进行。在数字化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有以下好处:

首先,数码显微镜能进行显微摄像,学生可以利用该系统将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动态过程拍摄并保存下来。这样,即使一节课不能完成,学生与在下一节课复习相关内容时拿出来使用,情景再现,可以使知识更加亲切、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省时省力。

其次,该系统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教师示范与指导,提高学生实验的水平。在普通实验室里,由于学生分组多,时间紧,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组实验的的实际情况,因此也就很难对每个小组进行专门的指导。数码显微互动实验系统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师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同时控制学生端多台数码显微镜,并可对每一台数码显微镜的实时图像进行单独调整;教师端也可以把自己准备好的图像传送给全体学生,达到示教作用,也可以选择其中存在典型问题的小组,把他们的实验结果广播给各位同学,一起分析、讨论其中的原因。这样,暂时得不到实验结果的学生通过交流可以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他们也可以分享到进展快的学生的结果,达到交流的目的和效果,提高全体学生的实验水平。

2.增加对比实验。

篇2

一、知识要点梳理

(一)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向特点图例实例

【口诀记忆】

跨膜运输三类型,自由、协助和主动,

自由、协助高到低,主动运输逆着行;

胞吞、胞吐非跨膜,不需载体需耗能,

大分子颗粒来进出,全靠膜的流动性。

(二)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分析

1.数学模型

(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2)氧气浓度

(3)温度

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特别提醒】

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分析:

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③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2.规律归纳

(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加快时,主要是因为细胞膜上运输该物质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主动运输还可能受细胞内能量供应的限制。

二、方法技巧点拨

(一)如何快速准确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根据分子大小判断。

2.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列表比较: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膜泡运输。

运输方向图解实例备注

胞吞细胞外细胞内白细胞吞噬细菌等

胞吐细胞内细胞外神经递质的分泌、蛋白质类激素释放等①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②需消耗能量,不需载体蛋白的协助

(二)特殊情况下物质的穿膜问题

1.分泌蛋白从合成、运输到排出细胞外是通过出芽形成小泡的方式即胞吐进行的,不穿过细胞膜,因而通过的膜的层数应为0层。

2.细胞核内外的大分子如蛋白质、信使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未通过膜结构,因而通过膜的层数为0层。

三、易混知识点睛

(二)细胞内其他物质

1.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通过核孔,而不是通过胞吞、胞吐。

2.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对无机盐离子则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因此可以说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胞吞和胞吐不是跨膜运输:(1)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转运)和被动运输(转运),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其动力来自于ATP或物质浓度差。

(2)胞吞(内吞)和胞吐(外排)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膜的流动性有关,靠ATP提供动力。

四、品味经典题

例1(2012・江苏海安检测卷)右图是某些物质跨膜运输的图解,下列分析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图中跨膜运输情况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B.细胞之所以能吸收Cl-与它的遗传物质的表达有关

C.水分子的移动趋势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有关

D.若此细胞为动物细胞,则淀粉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细胞膜对不同分子或离子的通透性分析其说明的问题,要求正确认识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和胞吞方式的特点。图中信息显示Cl-与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淀粉这种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细胞对Cl-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和能量,而载体的合成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当细胞内外溶液存在浓度差时,细胞会出现失水或吸水的现象。淀粉是不能直接被动物细胞吸收的,它只有被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五、模拟训练

1.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那么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A.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

B.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

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B.激素必须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才能完成对细胞代谢的调节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3.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D.逆渗透膜祛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4.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5.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6.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判断理由是。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是在(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膜的模型被称为,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篇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I分子与细胞》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二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胞吞和胞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本节是建立在前两节知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主动运输是本节的难点,为第五章从能量供应和利用角度学习细胞的其他功能做了铺垫,可以采用观看、分析相关动画,学生亲自动手绘坐标图的方法,突破难点。胞吞和胞吐与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也为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提供了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可见本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说出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2.2能力目标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知识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科学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教学过程

3.1复习引入,激起兴趣

用多媒体展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根据此图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增强学生对细胞膜的认识。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人工合成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是不是生物膜?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思考教材中问题探讨里的三个问题,并在小组内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结合前面复习的内容,可以发现“只有分子很小的物质可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进而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较大的分子不能自由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会在某些物质运输中可能起着作用吗?”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设计意图:无蛋白质生物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探索物质跨膜过程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3.2演示实验

导入新课演示扩散现象:往清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分析扩散的特点: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运动。提出问题“物质进出细胞是不是与扩散相似?”引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

3.2.1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水分子进出细胞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补充,指出能进行自由扩散的物质是小分子物质和脂溶性物质。接下来,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与自由扩散不同的地方,并总结出协助扩散的特点。教师在各小组发言后进行总结发言,指出葡萄糖等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非亲水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就是协助扩散,典型实例就是葡萄糖进出红细胞。

3.2.2突破难点

主动运输利用多媒体展示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的表格,引导各小组讨论表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派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指出这是另外一种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同时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主动运输过程,加深学生对其过程的理解,最后师生一起得出主动运输的特点,通过丽藻的例子也让学生感知主动运输对细胞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设计意图:演示扩散现象的实验,再次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并分组讨论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用动画展示三种运输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3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用多媒体展示第三章学习过的胰腺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图解,引出胞吐的概念,并告知学生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就是通过胞吐方式出细胞的,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有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进入细胞的呢?”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用多媒体展示变形虫摄食、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进而总结出大分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设计意图: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前面第三章已经学习过,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交融,便于学生接受。

3.4巩固提升

各小组交流完成技能训练中的三个问题,各组交流成果。接着,让学生尝试设计表格(表1)比较小分子和离子运输方式的异同,组内讨论并作答,然后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设计意图制表、填表的过程是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知识加以整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投影显示学生整理的成果,使教师便于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便于查缺补漏。

4教学反思

篇4

关键词 渗透作用 实验装置 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有一个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的演示实验装置(图1),渗透作用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做好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教学手段。经笔者多年教学,发现按照教材中渗透作用示意图来做这个实验,存在一些不足。

(1)用玻璃纸或膀胱膜作为半透膜,取材处理不太容易;

(2)长颈漏斗口的直径较大,半透膜受到蔗糖溶液的压力而下沉,影响液面高度的正常变化,效果不显著;

(3)半透膜的固定和蔗糖溶液的加注也存在一定的麻烦;

(4)实验装置比较大而沉重且长颈漏斗无固定架,不便于巡回演示。

为使此装置既能在短时间内液面上升效果明显,又能在课堂上边授课边演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装置在简单易做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图2)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取材容易:用鸡蛋膜代替玻璃纸或膀胱膜,作为实验中的半透膜。

(2)装置简洁,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用橡皮管把玻璃管与长颈漏斗颈端相连,并固定在支架上来代替长颈漏斗等。由于玻璃管小,便于半透膜好固定,并连接了一个长颈漏斗颈端,便于蔗糖溶液的加注。玻璃管的口径比较小(只有2~3mm),有利于控制半透膜下沉现象的发生,并且扩大了半透膜的面积,渗透速度快,液面上升明显,实验效果明显。

(3)可重复性强:当一个班演示完毕后,可将盛有清水的烧杯移走,松开橡皮夹,使两边的液面回到相等的位置。这样,一个装置可连续使用几个班,节约了教师重复准备实验装置的时间,也节约了实验材料等。另外,即使要更换蔗糖溶液也方便,可以用带软管的注射器从长颈漏斗颈端中抽出。

(4)便于巡回演示:实验装置有三部分构成(即腊盘、烧杯和固定的支架),比较小而轻,便于巡回演示。

改进后的仪器或特点及用途。

①特点:采用生化实验器材制成的验证生物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产生渗透作用的装置,取材方便,使演示现象直观、明显,效果显著;可重复性强,便于巡回演示;兼具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②用途:本装置用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现象的演示。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制作材料:

①“T”形玻璃管、②长颈漏斗颈端、③细内径玻璃管、④刻度尺、⑤半透膜、⑥橡皮夹、⑦烧杯、腊盘、大小合适的橡皮管、木板、图钉、铁丝、注射器等。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①固定座架的制作:用长80cm×宽15cm×厚1cm木板作固定架,离底部10cm处的木板中间截一高10cm×8cm的空间(以便放烧杯),其上部木板左侧钻一直径2cm小洞(以放置橡皮夹),底部右端再固定一棱台木块,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多余部分去掉。

②三路连通装置的制作:取一“T”形玻璃管,选水平方向的两路等距离在酒精喷灯下向上弯成直角,右端用橡皮管套上一长50cm左右的细内经玻璃管,左端用橡皮管连接长颈漏斗颈端(注:应注意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另一路在距水平方向3cm处烧断,套上橡皮管,以套紧半透膜(或用橡皮筋套紧半透膜)。

③三路连通装置与座架的固定:把做好的三路连通装置固定在固定架上,并且在细内径玻璃管旁的木板上装一50cm长的刻度尺,以便测量渗透液面上升的高度(注:应注意三路连通装置与固定座架的合适位置,以便更好地套半透膜)。

④制取半透膜:取新鲜的鸡蛋,将鸡蛋钝端处的蛋壳轻轻敲裂,用针挑去破裂的蛋壳,再用尖剪刀剪去蛋壳,使之成为一个整齐的直径2cm的小孔,然后用钝玻璃棒轻轻搅拌鸡蛋的蛋黄、蛋白,倒出蛋壳,并轻轻用水冲洗干净,再将鸡蛋放入10%~15%的HCl溶液中泡浸约2~3min,使卵壳上的CaC03溶解(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最后用针挑去破裂的蛋壳,让完好的卵壳膜露出,洗净放入清水中备用(注:①挑蛋壳时不要损坏卵壳膜;②为了加强实验效果,卵壳膜最好随制随用,不宜放置过久)。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①套膜和结扎。

在玻璃管的底部套上已制好的鸡蛋壳膜,用橡皮筋(或橡皮管)扎住,注意松紧要程度,过松会漏水,过紧了会损坏卵壳膜,也会造成漏水。

②饱和蔗糖溶液的加注。

用注射器吸取饱和的蔗糖溶液,小心地注入到漏斗内,然后打开橡皮夹使蔗糖溶液流入鸡蛋壳膜内,使两边的液面相等并达到有刻度的地方,夹住橡皮夹,并检查蔗糖溶液是否漏出。

另外,可以在蔗糖溶液中加几滴红墨水,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玻璃管内红色液体(蔗糖溶液)沿玻璃管上升。

③演示实验开始。

篇5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对于生物膜的结构,山东省2017级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要求为“概述生物膜的结构”。概述为理解水平,即不仅要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还应该建立生物膜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与这一部分有关的学业要求有:“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视角,解释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建构并使用细胞模型,阐明细胞各部分结构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协调的统一整体。”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细胞膜功能和生物膜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以很好地使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从而提高生命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所以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将以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构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从而使学生对细胞结构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进而能阐明其功能,所以引导学生回顾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进而总结出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目标。另外课标要求注重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而本节课恰恰是以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可以让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改变”“科学工作依赖观察和推论”“科学工作采用基于实证的范式”。

(二)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生物膜的结构”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是上一章中“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内容的延伸,与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联系紧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使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教材中选取的资料简明扼要,所以在教学中以教材提供的资料为主,补充了冷冻断裂技术,以便学生认识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情况和技术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于荧光标记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不是直接给出,而是先让学生设计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2、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究蛋白质分子是否能够运动的实验设计;建立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己经学习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认同了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但对细胞膜的结构完全不了解 ,所以应该从膜的功能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最终让学生认同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高一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学的本质等缺乏深入认识,科学探究能力需要逐步培养,所以本节课应该通过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和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回顾生物膜的探究历程,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通过血型的介绍增强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2.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生命观念)

3.建立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联系,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科学思维、生命观念)

三、评价设计

目标1、通过目标检测题1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进行评价进行评价

目标2、通过目标检测题2进行评价

目标3、通过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进行评价

篇6

李琳琳 沧州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为主线,本课通过实物(鸡蛋)引入课题,用自制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模型卡片构建模型,借助多媒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

和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膜;模型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人教版必修 1 第 4 章共 3 节内容,第 1 节《物质跨膜运输的

实例》,第 2 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 3 节《物质跨膜

运输的方式》。这 3 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

本节内容在第 4 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能力目标:在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索历程为主线的学习

中,重点培养“尝试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的能力;借助多媒

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获取、分析、加

工、创新、利用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科学发现的艰辛历程;领会

科学技术在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的进步所起的作用;通过细胞

膜的结构分析,认识生物的巧妙,激发学生对奇妙生物的热爱情

感;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

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策略

(一)设计思路:以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为主线,带领学生在

重温主要的过程的同时,伴随达到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提升情

感等各项目标。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师主要用探究式进行授课,引导

学生积极分析实验现象,动手对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进行组合,及

时的练习反馈。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鸡蛋)、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模型卡片。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鸡蛋的卵黄部分就是一个细胞,轻轻碰触完整的卵黄表面,

可以感受到它有弹性,用尖锐的物体挑破它,黄色的浆液就流散

出来。那层包裹着黄色浆液的透明薄膜就是细胞膜了。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功能:细胞的边界、保护细胞、选择

透过性、弹性。

教师提问:细胞膜为什么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让学生讨

论,引发学生探究细胞膜结构的好奇心,引出课题。

提问:细胞膜都由哪些物质组成?

展示资料:欧文顿的实验和蛋白酶处理细胞膜的实验。

提问: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思考 1: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

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思考 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

提取、分离和鉴定吗?如果是你的话你应该怎么做?

实验证实假说:20 世纪初,科学家首次分离出动物细胞膜。

应用化学手段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膜

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

思考: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有机结合构成细胞膜的呢?

展示资料:荷兰科学家 E.Gorter 和 F.Grendel 实验:用丙酮

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

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

介绍磷脂分子结构: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

成的分子,磷酸 “头” 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让学生结合磷脂分子的特点分析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

中的排布方式?磷脂分子在水中的排布方式?细胞膜内外都有

水,那磷脂分子又是如何排列的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并用准

备好的材料组合排列,同时把排列的结果画在纸上。

通过分析讨论使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到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

是双层排列的。

提出新问题: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引发学生思

材料: 1959 年罗伯特森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清晰地细胞膜

照片,显示出暗—明—暗三层结构。

提示:电子显微镜下,大分子物质对电子吸收多成像颜色较

深;小分子对电子吸收少,成像颜色较浅。

大家推测一下照片中的暗明暗三层结构分别属于什么物质?

分析讨论,暗带应该是大分子的蛋白质,明带应该是小分子

的磷脂。让学生试着用材料组合排列,并绘图。

介绍细胞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静态模型的主要

内容,并引导学生分析该模型的局限性。

资料:随着新的技术手段不断运用于生物膜的研究,一些学

者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运用红外光谱等技术证明,膜蛋白主

要为球形结构。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又证明,脂双层中分布有蛋白

质颗粒.科学家发现膜蛋白并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表面, 有的蛋白

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

让学生阅读资料并在静态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播放变形虫运动的,引导学生分析回答:细胞膜不是静态的

统一结构,而是不断的运动的。

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

介绍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提问:为什么两种颜色最终会均匀分布?引导学生积极思索

分析实验所能说明的问题: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

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通过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修正而提出: 流

动镶嵌结构模型。

让学生观察图片,小结出流动镶嵌结构模型的内容和结构特

点。 同时通过举例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变形虫的运动加强理解。

回顾发现史总结建立模型的基本方法。

学生思考:在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

启示?学生讨论交流,感悟科学研究的艰辛、科学研究中几代人

传承、发展的价值理念。

五、课内反馈

(一)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

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

A、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

定的流动性。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透

过性。

(二)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生理过程的完

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保护作用 B、一定的流动性 C、全透性 D、信息交流

六、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采取了“指导—探究—完善”的教学模式,教师通

过各种形式,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

发挥其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通过自己的

努力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目的。教师起到

诱导、点拨、示范的作用,学生对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不是呆板地

篇7

一、在导入中设疑

直接利用课题导入设疑,可以使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兴奋起来,产生求知欲望和探求愿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课时,先从前面学过的知识入手,通过提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及特点,在学生回答完这个问题后,然后提出问题:小分子物质及离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呢?这样来导入新课,既可以承上启下,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在重点上设疑

教师在设疑时应根据教学目的,在重点和难点上设疑,而不能没有目的性的处处设疑,这样就会使问题太多,而缺乏思维深度。在重点与难点上寻找有代表性的问题,从而以点带面。例如:在《减数分裂》教学中,在学习减数分裂过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各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就抓住了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这个重点,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减数分裂内容,就容易掌握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了。

三、在比较上设疑

当两种或多种相似或相反的对象同时出现时,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设疑,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从而使学生掌握其本质区别。通过比较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掌握规律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时,本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区别这三种方式呢?从哪几个方面比较呢?请大家设计出相应表格。通过这种比较使学生明确了三者异同,同时学会设计表格的方法。在比较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找出不同点,还要让学生学习求同的方法,如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相同点?从而概括出被动运输的概念。

四、在衔接上设疑

一个新知识既有它的阶段性,又有它的系统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我们应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旧引新,自然过渡。这就要求教师在衔接处设疑,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过分离定律知识后,提出问题:如果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吗?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自由组合定律,并在随后的学习中会应用到前面学过的分离定律的,好让学生知道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五、在运用上设疑

当一个基础知识或基本原理的教学之后,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应用性的问题或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中的水分代谢知识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学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问题: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说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哪些?原因是什么?这些联系实际的问题既能使学生感兴趣,又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同时这种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在深化上设疑

学生的学习知识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进程巧妙设疑,加速知识深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探究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学习时,就是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来证明的,在这个实验完成后,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如果改用0.5g/mL的蔗糖溶液做实验这个实验结果会如何呢?如果用与0.3g/mL蔗糖等渗的KNO3溶液做这个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些问题与质壁分离实验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在质壁分离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这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集中讨论一个问题,然后小组代表阐述他们的观点,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作出必要的解释,通过这种不断深化问题的思考,能够让学生思维的深度不断增加,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题: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多少?AaBbCc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aBBcc的个体所占比例是多少?这两个问题逐步深入,需要掌握分离组合的方法才能快速解决。

七、在联系上设疑

篇8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教材 知识衔接

目前关于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比较多,但这些研究过于宏观、理论性较强。本文就高中壬教版生物学教材与初中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初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知识内容比较

1.1初高中细胞学知识内容比较

图 1初高中细胞学教学目标比较

初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在细胞学部分共提到30个教学目标[1],高中提到64个教学目标[2]。从教学目标要求水平数量看(见图1),高中了解、理解、操作水平比初中增加了很多知识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数量比较,细胞学内容初高中都重视在知识维度,高中学生独立实验操作教学要求比初中有很大提高,并重视了学生体验知识的活动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细胞部分增加的新知识点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核的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的其它实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被动运输、主动运输、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等18个内容。

比较初高中生物教材关于细胞学知识内容,归纳得出以下衔接点:

(1)初中“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与高中“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初中“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与高中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初中“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与高中“观察细胞”。

(4)初中“细胞中有哪些物质”与高中生物中“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5)初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与高中“细胞膜的功能”。

(6)初中“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与高中“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7)初中“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信息的物质——DNA”与高中“细胞核的功能”

(8)初中“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与高中“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9)初中“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与高中“细胞分化及其意义、细胞的全能性”。

1.2初高中遗传与进化知识内容比较

初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在遗传与进化部分提到40个教学目标,高中提到58个教学目标,从数量看初高中相差不是很大(见图2);高中教学目标在理解、操作、反应水平有很大增加,可见遗传与进化知识内容比初中难度增加;高中更重视实验操作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 2初高中遗传与进化教学目标比较

遗传与进化部分增加的具体知识点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克里克的实验验证、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24个内容。

比较初高中生物教材关于遗传与进化知识内容,归纳得出以下衔接点:

(1)初中“细胞核中有储存信息的物质——DNA”与高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初中“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基因和染色体”与高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初中“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性状”与高中“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4)初中“基因经或卵细胞的传递”与高中“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

(5)初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与高中“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6)初中“禁止近亲结婚”与高中“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7)初中“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与高中“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8)初中“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与高中“基因突变的实例、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9)初中“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与高中“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10)初中“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原因”与高中“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3初高中稳态与环境知识内容比较

初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在稳态与环境部分都提到53个教学目标,从数量看初高中没有发生变化。但从各个教学目标水平数量看(见图3),高中教学目标在理解、领悟水平有所增加,而在实验技能方面,初高中差别不大,情感价值观方面在领悟水平有所高的要求。可见稳态与环境部分知识内容与初中难度相似,但高中较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篇9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做好某一件事,开头是关键。生物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巧妙地设计开头,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这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生物课堂教学就是一门艺术,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依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生物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这是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导入方法。在讲新课之前,对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一下,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我在讲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提出如下问题:(1)之前我们体验过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制备细胞膜利用的原理是什么?(2)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总结。进而提出:外界环境如何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呢,这就需要先来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由此导入新课。再如,在讲授胚胎工程中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节时,因每节内容复杂而繁琐,且与必修1和必修2联系密切,故我会先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比较与卵子发生过程的不同,进而进入本节的学习。

二、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生物课堂教学,自然是离不开与生活的联系。贴近生活的情境导入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例如,我在讲授“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时,先取出一个西红柿,当着学生们的面大口地吃起来。这时,学生们纷纷露出各种程度的面部表情。课堂变得非常活跃,大家提出各种问题。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再如,在讲授“癌细胞的特征”时,我会先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癌症难以治愈?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能够说出癌细胞易扩散等,所以难以治愈。进而导入“癌细胞特征”的学习。

三、趣味导入

利用一些小游戏、小故事、小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性别决定”时,首先播放一则小品,小品中的夫妇,为了生个儿子,到处东躲,连生了仨女娃,丈夫却把这责任推到媳妇身上,结果媳妇说:“人科学上说了,生男生女,老爷们说了算。”由此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生男生女的关键取决于什么呢?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四、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不借助其它材料,教师一进入课堂就直接概述本节的主要内容及教学流程。其优点在于,新课伊始就立意鲜明,使学生立即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例如,我在讲授“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时,就通过这样导入:我们都知道克隆羊“多利”长得像提供细胞核的母羊,那么细胞核具有什么结构与功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五、视听、直观导入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古诗词进行导入是非常新颖的,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触景生情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例如,我在讲授“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诗句,让学生找出与细胞衰老有关的语句。

《回乡偶记》(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不但兴趣高涨,而且对“细胞衰老”的特征印象深刻。更使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

那么在课堂导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3―7分钟内

导入的作用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而时间如果过长的话,容易产生繁冗拖沓,影响一节课的进程,并有可能混淆学生的视听,产生厌倦心理。

2.导入方法的选择

我们常说“教学无定法”。课堂导入也是如此,应该灵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知识,只有学生学到了知识,才能说是有效的教学。所以即使同一个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比如沉稳型的班级和活跃型,不同年代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不同,导入的方法也要跟着改变。

3.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篇10

一、现存问题

新教材必修一模块内容多,知识容量大,而总学时数非常有限,高一学生课业负担又重,出现矛盾。例如,必修一教材上需要探究的实验较多,没有时间做;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有时学生质疑较多且又具有价值,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经常超时还完不成,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和解题方法与思路的引导;教材中有许多拓展思维的资料,但学生很难做到课下主动探究思考,而课堂上时间更有限,重难点还掌握不好,又如何激发学生情感,激起其进行科学探索的欲望?

二、如何解决

(一)深刻理解新课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备课过程中教师的钻研和思考非常重要,而我们首先要钻研的就是课标。教师应先学会整体把握课标,这样备课才能有中心,避免盲目性。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二)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是一种教学工具,是课程资源之一。高中课程改革中新教材的工具性特点鲜明、内容丰富、材料广泛、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其中有些内容是为了培养兴趣,有些内容是为了积累材料,有些是供学生自学的。如果把这些信息都当做教学内容,让学生逐一讨论讲解,那课时肯定是不够用的。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教材,束缚在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里,而要依据课标,创造性地、合理地使用教材。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取舍,打破章节的界限,实现知识整合,把教材当做最重要的学习资料,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能,让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引导他们进入知识殿堂的有效工具。例如: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与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知识连贯性强,就可以整合在一起学习。再比如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第二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能放在一起一课时学完,就没有必要分成两个课时。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一举两得。

(三)科学设计一案三单。

1.《问题生成评价单》

该工具单主要用于学生的结构性预习,而学生在课前的有效预习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首先,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很重要,虽然在刚开学时就已经对学生进行过预习指导的培训,但只要学生还未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我们对学生学法的培训就要不厌其烦。因此在单子上一直附有预习方法要求。

其次,该工具单的设计要贴近基础,让学生在预习中就掌握浅显的基础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直接探究重难点问题,节约课堂时间。

最后,该工具单内容设计不能贪多,要先保证学生结构化预习时间,这样才会达到结构化预习的效果。

2.《问题解决评价单》

该工具单主要用于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首先,只有及时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才能科学设计该单。教师在开发工具单时要尽量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其次,该工具单的设计内容不能过多,要为复杂问题的深度挖掘留有时间和空间。同时要注意各环节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逻辑性。

最后,该工具单的设计内容要难度适中,必须严格控制知识内容的深广度。要切合高一的实际,不可过度贴近高考,不能把高三的做法带到高一,要将高一和高三的知识层次区别开,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问题设计要科学合理,不能出现漏洞,以避免课堂上学生的探究与讨论偏离中心。

3.《问题拓展评价单》

该工具单主要用于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该工具单设计的题目要少而精,好的题目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预想学生可能有疑问的题目,在答案中附上详细的解析和解题思路,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疑难,从而节省讲评习题的时间。

(四)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

1.在学生讨论环节,教师要对分配到展讲任务的小组当场进行指导,答疑解难,帮助其掌握知识要点,提升该小组展讲的知识水平。

2.在学生展讲及质疑环节,有时质疑较多,老师的介入要及时有效,及时打断学生对无价值问题的争论,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适当拓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

3.教师不必刻意花时间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而是在引导学生学知识的同时,捕捉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观点,激发学生情感,激起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欲望。

(五)勤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