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9 22:1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1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概括各部分的意思,练习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理解谈《水浒传》,感受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练习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理解谈《水浒传》,感受鲁迅先生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2.预习:

(1)勾画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字所带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2)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3)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鲁迅先生写了哪几件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根据课题提出自学要求吗?A.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既然大家都做过预习,现在先来检查一下,比比谁预习得认真。

1.开火车读词语

“遗体、挽联、致敬、、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嗽、挽、枣

(一)了解课文内容

1.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件什么事?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2)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总结归纳各部分意思:

第一部分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部分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部分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2)指导加小标题。

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录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句作小标题。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二)学习谈《水浒传》

1.自学指导二

自由读第二部分,想想鲁迅先生是怎样“”周晔的?勾画出相关的句子,自由读一读,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2)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3)指导朗读。

四、当堂训练

1.填空:

这篇课文围绕鲁迅先生生写了(深切悼念)(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五件事。

2.造句:

(1)恍然大悟

(2)饱经风霜

五、学习反思

六、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悼念

谈《水浒传》

救助车夫笑谈“碰壁”

关心女佣阿三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篇2

一、创设情境,让课堂生机盎然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去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比如,导入新课,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开始就有效地定格于语文教学,可以根据课文基调,创设情境,烘托出特异氛围,把学生感情引入到课文情景中去。

比如,教学《月光曲》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上课伊始,我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而弱。伴着音乐,我深沉地讲述: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请打开书,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在听《月光曲》中介绍作者,立刻使学生入情入境,大家都兴趣盎然地读起来。

二、巧妙提问,让课堂妙趣横生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巧妙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让课堂妙趣横生。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孔乙己》时,适时提出一个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孔乙己叫什么名字?”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都笑了,乍一想,学生们觉得是废话,题目不就是吗?又细想,不对,于是他们翻书,讨论得出:原来孔乙己只有姓,名是“别人随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接着老师再问:孔乙己苦读半生,最后却落到求乞为生,穷困潦倒的境地,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有,这是由什么造成呢?有个学生的回答是:孔乙己虽然热衷科举,但是正是那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这就是由对名字的思索而引发出深刻主题。课堂教学内容有很多创设问题的素材,可将其设置成课堂提问、阅读提纲、思考题等,让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气氛中学习。

三、美读导思,让语文味香溢课堂

“读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文本背后蕴涵着的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的精神家园,要理解它,感悟它,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既能引领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所蕴涵的美,又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运用的方法就是“读”字当先,长文短教。“读”占鳌头,让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为了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伯父、一位怎样的先生,我先引导同学们通过读抓主要事件,写出小标题,如谈读书、谈碰壁、救车夫;然后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想到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把5件事像串珍珠一样串在一起来感悟;最后让同学们读课文衔接,读课外资料,不断丰满鲁迅先生的形象。正因为有了充分的读,所以当我提问:“你仿佛看见了谁在流泪”时,学生能够由“我”在流泪、车夫在流泪、女佣在流泪,联想到小学生在流泪、穷人在流泪、千千万万劳苦大众在流泪……这里的“读”让学生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自我;“读”让学生穿越时空与作者、与文本进行精彩的对话……整个课堂生机盎然,教学环节简简简单单,学生学得快快乐乐。

四、捕捉细节,让课堂演绎精彩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从关注细节开始。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细节成就精彩的课堂:捉住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次精彩的教学;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会毁掉一堂精彩的课。

在《赤壁之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出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使来……指名读时,这名学生把“船帆”读成了“帆船”。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说了:老师,他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于是我抓住这一个即时发生的教学契机――首先给予了肯定――

师:你听得真仔细。

紧接着问:是呀,你们想想看,为什么兵士报告说“船帆”,而曹操看见的是“帆船”呢?

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生:“船帆”与“帆船”侧重点不同。“船帆”侧重于“帆”,“帆船”侧重于船。

生:兵士看时一定是离得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船帆,而曹操看时,他看到了带帆的船,说明船离得很近了。

生:可以这样设想:兵士来报,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船帆,可见东吴的船刚出现;可是当曹操定睛一看,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队帆船,可见东吴的船速度太快了。

生:老师,我接在他后面加上一句:可见东南风很急。

(对学生这么精彩的分析,我当时十分高兴。)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补充得更棒!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天时”――东南风。

有了这段“意外”的精彩,这名学生自信地说“老师,我想我绝不会把“船帆”读成“帆船”了”。教学因意外的细节捕捉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

拥有有魅力的课堂,将会拥有辉煌的人生,将会享受教育的诗意。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在教学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实践和反思,切实抓住、抓紧、抓好课堂四十分钟,精心打造出更有魅力的课堂,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登堂入室,渐至教学之佳境。

参考文献:

\[1\]赖翠.激趣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8).

篇3

关键词:情感交流 多媒体 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社会的发展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在学生人文性培养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案例如下:人教版第十一册《月光曲》教学片段。教师问:“‘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种情境?”学生:“风卷巨浪、波涛汹涌。”教师:“这时音乐的旋律是怎样的?”学生:“声音很响,很强烈。”学生:“音乐旋律激昂。”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大海图片,在图片下面出现填空:这是____的大海。学生:“这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学生:“这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教师:“现在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最后学生开始练读句子。

审视上述片段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者明显的缺失:通过课件教学,学生的直观形象性得到了发展和强化,但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品词析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却没有得到落实。教师只是凭借学生原有的认知,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大海的形象的过程,这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压抑他们想象的灵感。这种教学行为如果长久下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然会降低,想象力必然匮乏,创新精神也就无从谈起,致使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成了纸上谈兵。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由于不恰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而扼杀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行为确实存在。

1 以间接经验代替生活经验

一位教师教授描写春天的韵文,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表现春光的图片。这是教师经常的做法,此方法在评课时也多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青睐。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与其让孩子们欣赏美轮美奂的图片,倒不如让孩子们谈谈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意境的建构离不开学生已有的经验,因此,阅读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而是学生实实在在的需求,切不可因小失大,以能看但无感受的图片替代学生对真实生活的感受和理解。

2 以直观形象代替丰富想象

语言是对生活的描述,更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词句的品读,让学生走进文字那特有的魅力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必然得到提升。多媒体教学,其优势明显,功能强大,但如果一味使用,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会让学生失去一次次绝佳思维的训练机会,进而产生思维的惰性。上述教例中媒体介入的时机不合适。可取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品词析句,通过想象,再现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画面,最后用多媒体出示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

3 以标准答案代替个性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上也是存在区别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用四个小故事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一个爱憎分明、爱护他人的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尊重和思念。

我在指导朗读的环节,运用了课件。旨在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制作课件时,开始我只用了PowerPoint工具,把四个故事制成四张电子幻灯片,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用红点标记出来,但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功能限制,一些词语以及出现的程序是固定不变的,这如同教师给出了标准答案。后来我决定用中PowerPoint幻灯片链接Word页面。用此页面操作,教师不受课件呈现程序的影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且及时地将学生自我认为的重要词语用红色标注出来。这样的做法,体现了尊重学情的特点,源于学生学习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都会出现其他情况,只要学生做法有道理,就应该积极认可并以此作为教学契机进行后续的教学。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定教来设计多媒体课件,不仅学生喜欢,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

4 以人机对话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一位教师在利用网络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利用BBS表达自己在学习课文以后的感受的环节。初看教师的做法,也许很多人都认可甚至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在运用,细细想之,这种做法存在弊端。暂不谈学生文字输入水平的高低,单就用纯文字表达自我思想的做法就值得探讨。我们都有共识:有时候冰冷的文字不如现场交流取得的效果好。如果教师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学生不仅仅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情感,他们的表情、体态、语调等肢体语言也会起到辅助作用,更能生动地表达自我情感,效果非常好。

篇4

关键词:教材插图;审美;启发智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6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109

现在科技越来越进步了,各种优美的课件随时都可以制作得出来,但我们的语文教材却还存在着很多呆板落后的课文插图。编者之所以保留大量的课文插图,肯定有其的良苦用心,笔者以为,除了点缀美化课本之外,它还有着更关键的,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都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审美和启发学生智力的双重教育功能。课本上的插图往往都是与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吻合的,它常常起到点睛的作用。在这里,笔者姑且就怎样用好插图的问题,与读者一起共同探讨。

一、教师指点学生“看”图,让学生感受美

“看”者,准确来说,是“读”也,实际是“读”图。教师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读图:图中有什么?他(它)们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编者有什么意图?细细地瞧,静静地揣摩。教师一定要唤醒学生对插图的直接感知,学生才能根据插图感知课文的内容,才会充分体味到插图寓于课文中的意义。

如《颐和园》《长城》《开国大典》这类课文,可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课本中的图画,再以“读”图促读课文,增加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形象感知认识事物,将图画中的建筑物构造及方位、观览景物的空间布局、场面特写等,老师进一步释疑解难,学生也就不难悟出其中的道理了。若老师纯粹地以语言解说去让学生体验、想象,对于缺少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若是纯粹以课件的形式让学生直接观阅,语文的“味”又相应少了一些。所以,老师以简短的指引,再有课件的展现,最后让学生美美地 “读”图,美美地联想图中所发生的事情,笔者相信,学生就会开始感受到文章的魅力!

二、教师带领学生“入”图,让学生体会美

有些课文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入”图,让学生体会美。有些课文插图,就是情感教育的直观手段。

如教学《林海》就可借画创设三个问题情境:1、老舍先生在描绘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时用“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好处是什么?2、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3、“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随着三个问题情境的逐层展开,学生观图入境,入图出图,体味查情,以美启真,文道相谐。

三、教师引导学生“赏”图,让学生鉴赏美

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曾把语文教学对课文的鉴赏,比作采矿,这是很有道理。对课文插图的鉴赏,我们同样也可借鉴。

课文中的插图,有一些是侧重“赏”,对一些名人佳作,应从欣赏的角度,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使学生望表而知里。如《鸟的天堂》、《桂林山水》等,师生同赏文图和谐,感受画面的完美、景象的壮观、线条的流畅。也有一些课文,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鉴赏劳动人民的劳动美、生活美,如《农村的变化真大》、《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次成功的实验》等。有一些课文可以鉴赏人物的心灵美,如《小摄影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触摸春天》等。也有一些课文体现众多的伟大模范人物的肖像,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伽利略,《晏子使楚》中的晏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等人物,通过人物的外貌、表情、姿态,特别是人格特征、性格创造作风等,进行丰富的联想,赏图和赏人同步,学文与悟道兼融。

四、教师启发学生去“评”图,让学生评判美

这是审美阶段较高的层次,它要求学生不仅能感受美、体会美、鉴赏美,更重要的是能够自身融入课文插图中,就课文插图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意义玩味品评一番,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上相同在哪,不同在哪?插图艺术处理得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真实?插图中人物的美丑、善恶等是不是脸谱化?怎样从人物的外貌读懂他的心理?等。比如教W《穷人》,笔者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让学生就课文插图仔细品味图中主次人物。如渔夫黧黑的脸、光着的脚丫,说明了什么呢?桑娜慈祥的眼神说明了什么呢?孩子们紧紧地蜷缩在一起又说明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深入地思考。第二步:让学生联系人物在课文中的动作语言描写,当场作口头作文表达。第三步:在学生口头表达的同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深一层地思考:造成西蒙一家、桑娜一家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反思,再反思到社会环境中,反思沙皇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但也从中看到劳动人民善良的品格。笔者认为,通过看图对人物社会行为的是非善恶评判,无疑反映和影响着学生内在的人格品质。

五、教师点化学生“悟”图,让学生享受美

学生在看图中,出于对美的渴望和向往,心情会很轻松愉悦。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在学生收获美的愉悦时,教师可以适时再给一些提示,让学生从心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笔者认为,“悟”图审判的途径可有以下几种:

1.悟图设计提纲。如《桂林山水》,可要求学生对照插图,依图的特点、画面的主次顺序设计课文的提纲。

2.“悟”图学文,作文。利用课文插图写作文,是小学低年段课文首选的看图学文的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弄清插图反映的内容。

3.“悟”图学做人。芸芸众生相,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做人直观标准,教师应寓教于图,使正面人物传播出正能量,化身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其他人物也成为学生广泛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让他们知道人间不但有真善美的存在,也有假丑恶的存在。“悟”图是高于审美的物质功用之上的精神功利价值。

总之,语文教师不要轻视课文插图的作用,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中发现美,体味美,鉴赏美,评判美,从而达到享受美、创造美的境界,使课文插图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读中学写,写时忆读

凡是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大家名作。这些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都是很好的范例。特别是讲读课文,从内容的安排到表达方法,都可以给学生的写作以有效的引导。教材中又会将同一类型的文章编排在同一单元中,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一个主题的作文训练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在教学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将作者在写作方面的特点,像构思方法、表现形式、语言技巧等,一并教给学生,使他们获得具体的写作知识。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一课,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因此,在教学后,笔者会根据这个片段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让学生练写。比如描写运动会上我们班某个运动员参赛时的动作,抓住外貌、语言的特点描写班上的一位同学,写一写你所观察到的家人的某个习惯性的动作……读中学写,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逐渐丰富起来。

小学阶段的作文多是记叙文和应用文。这些文体的写作知识和表现方法,在要求学生写练之前,先进行阅读。学生在练习时,如能注意回忆和联系,对他们的文章构思和行文表达会有帮助。教师在指导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读过的文章中吸收好方法。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写人的课文,吸取所长。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写鲁迅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方法是通过事例表现人物,具体写了五件事,集中说明了鲁迅受人崇敬的原因。《伟大的友谊》――主要写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关系,方法是先概括说明,后具体叙述,具体从两个方面(生活上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帮助)来说明。《小摄影师》――主要写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与爱护,方法是抓住语言、神态和动作表现出小摄影师的认真、可爱以及高尔基的慈祥……

写时忆读,学有样子,练有基础,既可以巩固所读,又可以发展写练。这样的结合是很自然的,也很容易做得到。

改时质疑,有效仿写

学生作文总会有缺点和困难的。话想这样说但不得方法,事想那样写而不得要领,想分段而分不好,所用标点常出错,人称写乱了,前后重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能出现。这些问题学生在写的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如果能让学生相互改作文,对方就能很快地为其指出错误所在。究其错误原因,有些是学习过而没有应用好,有些是还不懂得,没有学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教学,凭借课文例子,来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认识,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你引号不会用,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用的;你想写点心理活动,好,今天学的课文就有例子;大家不会分段,没关系明天学新课就有分段练习;这次作文的共同缺点是重点部分写得太简单,这样吧,下星期学第六课的时候咱们一起来讨论……这样下去,学生的许多困难都会通过阅读教学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写作知识也会一次一次得到补充,写作技能也会一步一步提高。读与写多渠道、多方面地结合起来,可以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不论对发展阅读教学还是提高写作教学,都是有好处的。

读写结合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选定结合重点。也就是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定写作练习结合阅读中的方法和技巧。是学习课文的造句方法还是写段方法,是学习课文的开头方法还是结尾方法,是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还是描写技巧。或者是其他某一项、某一种,具体定下来作为学生习作的重点,有时可以一课一法。有时也可以结合几课几法。确定例子,提出要求,让学生作练习。例如《松鼠》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作相应练习。课文写松鼠,抓住了两个方面,就把这种小动物写清楚了。一是抓松鼠的外貌特征,写它的面孔、眼睛和皮毛,写出了它的玲珑和漂亮;二是抓松鼠的生活习性,写它的活动、筑窝和吃食,写出了它的机灵可爱。文字不多,但写得具体而生动。这是描写小动物的好例文。学过这课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也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选定例文,让学生学习写作,这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基本方法。只要让学生了解例文的写作特点,他们参照一定的方法去写去练,一定能收到实效。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失;改善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很多教师会觉得阅读仅仅是为了写作,认为阅读仅仅是一种手段,导致很多教师把阅读课当成写作辅导课。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阅读教学质量普遍较低,下面是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缺失问题

(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进行阅读指导之前,首先应该深入理解、剖析具体的课程内容,使课程教学形式更加偏向于互动性、对话性,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阅读内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较高的合作意识以及社会互动意识。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很难跟上新教材的脚步。有的教师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仅仅是让学生识字、看书,并没有注重阅读内容,也没有进行互动性、对话性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 阅读教学缺乏个性

实际上,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包括想象、记忆、感知、意志、兴趣、思维以及情感等很多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学生主体可以和读者进行心灵对话,在情感上进行交流,汲取更多的精神文明营养,积累更多的知识。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认知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即使是相同的阅读的文本,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实际上也就是指阅读的个性化。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新课程中提出了个性化这种新的阅读标准,觉得阅读应该属于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该受到教师固定教学方法的局限和束缚,也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代替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都不是那么注重阅读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也没有指导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感觉非常枯燥、乏味,认为阅读课可有可无,这样自然会导致阅读教学的成效低下。

二、 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 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兴趣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可以使学生更加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后,才会有动力继续进行阅读学习。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主、独立思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学习《黄山奇石》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话题,让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后自己担当一次广告设计师,根据黄山的特点写几则具有特色的广告语,使更多的人了解、向往黄山。往往像这种话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很多学生会觉得很有趣,参与积极性会比较高。

(二) 实现个性化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千万不能采取统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也不能抱着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等生的想法,而是应该确保优等生和后进生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提高以及发展,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使不同爱好以及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直接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理解,应该让学生可以在各种情感活动中有进一步的理解和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那些条条框框的局限性,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体验语文学科的魅力,追求真善美,实现个性化阅读。

(三) 阅读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更好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新课程中,很多课文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有作者对于某个时代的独特感受。比如,《金色的鱼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都是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代表作。这些作品反映的时代和现代小学生差距可能比较大,文章写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也相差很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很难亲身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向学生讲解一些旧中国的社会背景知识以及旧中国人们的贫困生活,更学生更好的了解在过程中的艰苦,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 进一步延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的书籍非常有限,而且小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也比较有限,因此有的学生很难理解阅读文本。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小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引导学生超越课堂,走向更为广阔的视野,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阅读教学,明确(下转第152页)

(上接第147页) 阅读教学的缺失,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品词析句 ; 语文本色; 工具性 ; 人文性

当今,许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各种比赛、游戏、表演等活动情境,还制作了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甚至有些亢奋,场面气氛十分热闹,动静结合迭起。这样的课堂被许多老师认为是贯彻落实了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成功课堂。

可当我们冷静的反思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有许多是为了“渗透”课改精神,一味地搞花架子,刻意求新求异,一味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撇下应有的教学任务不管,肆无忌怠地鼓励学生去“探询”、“研究”,天马行空的让学生发表“独特体验”,过分依赖现代多媒体技术 ;只顾营造外表“虚美”,完全忘记了语文课堂的“本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坚持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我想,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色。引导孩子品词析句,使语文课堂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语文有了情感、有了依托的载体,也使我们的语文不再虚幻。

文本的情味是实实在在通过对言语的研读“品”出来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精彩词、句,进行分析、比较、推敲,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还能体会到作者谴词造句之精妙,从而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世界。现将自已学习的一些资料和教学体会与大家分享。

1 通过换用词语来进行分析比较,咬文嚼字

课文中有许多精妙传神的语词,学生看看似懂,而实际上却不明白作者用这个词好在哪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品评、赏析。如《燕子》一课中,“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一句中的“掠”字就是一例。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掠”字好在哪里呢?教学时,可运用换词法将“掠”字换成“飞”、“窜”字,再与“掠”字比较,从中悟出“掠”字用得多么准确传神。一个“掠”字不仅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也写出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再如这篇课文中“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一句中的“赶”字,倘若换成别的字,就不能体现小燕子追赶春光、珍惜春光,不顾疲倦地长飞而来。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与揣摩,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内涵,达到了“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由情到理的过渡。

2 朗读感悟求真

文本的情味是实实在在通过对言语的研读“品”出来的。如《第一场雪》这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雪是陌生的,雪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雪的美、雪的大。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品读这篇课文的。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画面。咱们交流交流,读完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幅画面使你有何感受?学生能根据课文那些优美的句子谈自己看到的画面, 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一言以蔽之,觉得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很美。我相机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你体会到美的?生读完课文三、四自然段后交流:从粉妆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体会到美。

师:“粉妆玉砌”是什么意思?“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四个叠词写出了什么?生:用白色的粉来装饰,用玉石砌成。师:结合课文谈谈本课是用什么来装饰?生:用雪来装饰。师:那还可以说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生:白茫茫的世界。生:雪白的世界。师:那课文中为何要用粉妆玉砌的世界而不用白茫茫的世界呢?生:因为用这个词把雪写活了。师追问:怎样写活了?生:雪就像一化妆师他把大地、房屋、山川、河流打扮得像玉砌成的一样。师:是啊!你体会得真好!这个词不仅把雪写活了,还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感情呀?生:对雪的喜爱之情。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3 采用比较法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异同点的比较,逐步把事物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辨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在阅读时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如《趵突泉》一文,在描写三个大泉眼的水一个劲往上涌时,句子一连使用了三个“冒”字。如果在品词析句时,去掉三个“冒”字,再让学生与原文进行品读比较,三个“冒”字就把趵突泉不断喷涌的样子写活了,同时感受到不知疲倦、奋斗不止的精神力量。这种方法就是比较法。

4 联系生活实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到鲁迅救助一位受伤的车夫时,对车夫的外貌描写用到了“饱经风霜”这个词。学生是怎样掌握这个词的呢?靠背词语解释“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显然不行。这种纯理性的识记,除了应付考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没有作用。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去掌握它。 老师先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车夫的脸。对此,学生的反应相当活跃。有的说:车夫的额头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地突出来。有的说:车夫的脸蜡黄腊黄,他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却已经五十开外了。有的说:车夫的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色灰黑、脸颊精瘦,明显的营养不良。 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还能看出些别的什么来?学生反应更热烈了,有的说:“我看出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累,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暴风骤雨,为了家庭生活,他都要拼命地拉车。”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身体肯定不好,他因为身体有病、营养不良、干活又累,所以他的健康肯定很糟糕。” 这时候,老师动情地说:“是呀!就是这样一个车夫,那么冷的天,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他的脚被玻璃片刺破了,深深地嵌入了脚掌,地上淌了一滩血,他躺在地上痛苦地,他想站起来但又起不来。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学生也跟着动了感情。一个说:“我一定会用黄包车把他拉到医院去。”一个说:“我一定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一个说:“我一定马上打电话给我爸爸,我爸爸是个医生。” 学生正是通过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读出了“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饱经风霜”这个词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5 想象、对比、再想象、再对比

比如:王老师上《一夜的工作》一课讲到:《一夜的工作》一课中恐怕最难以忘怀的是“极其简单”这四个字。每当我想起这四个字,总理的音容笑貌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里极其简单的陈设重叠在一起,让我无法释怀。显然,王老师对文本的文风和内涵是心领神会的,他与孩子一起从982个的字中找出了“极其简单”这四个字。“再读读这几句,体会体会为什么‘简单’的前面要加上‘极其’?不是‘十分’不是‘非常’不是‘很’?”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极其简单”渐渐具体了,它不再是四个字,而是总理屋里那少得可怜的陈设,一读句子,孩子们有些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