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桂林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15 22:4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桂林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溜万千回。 问余半月行何事,日读天然画本来。
2、诗名:《漓江画山九马》清·林克武
漓江饮马欲何之,不尽芒山烟雨迷。 曾逐秦兵临桂海,也随汉戟过边陲。 雄风鞭策行千里,壮志凌云胜昔时。 仰首崖头观宇宙,一声长啸九天披。
3、诗名:《送谭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唐·王昌龄
4、诗名:《漓江》明·唐暄
桂阳江上石凌空,谁作丹青画本工。涧树参差清磴影,岩花磊落碧云丛。神仙洞府无凡近,城市山林自郁葱。倚棹中流更回望,居然海上看瀛蓬。
5、诗名:《赠桂林友人》
篇2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覃木摇落而变衰,僚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责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己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南朝齐·谢I《宣城郡内登望》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招。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篇3
关键词:童心教学;语文课堂;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016-02
李贽称“童心者,真心也。”语文教学如果能真心地为学生着想,真诚地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能与童心共振,那么语文教学就能让诗意在童心中流淌。
所谓“童心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调动受教育者的童心,采取一系列符合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和审美情趣的积极教学行为,以自己的“话”、“表”来感染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自己的话相呼应,就得使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我们要树立为每个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主动发展而教的理念,进而影响学生积极主动人生态度的形成,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让学生焕发出灿烂的生命力。
采取一系列教学手段来感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实施“童心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感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调动孩子的各个感官,再现教材之美
美,或表现为形象,或存在于情感,或蕴藏于理念。而一般说来,都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属于亲。”教学中,只有使学生进入了文章所描绘的境界,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发展爱美的情趣。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意境美有所发现,有所领悟。
如《桂林山水》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的美育好教材。2006年在第二次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学生视觉感受是美的画面,听觉感受的是和谐优美的乐曲,而音乐的旋律又丰富了视觉的感受。在这优美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为深入理解文章之美铺路搭桥。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深入了解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并补充介绍桂林山水的相关知识和传说。随着教学的进程,学生入情入景,仿佛来到了山水一色的桂林。情景交融的意境创设,把学生带入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中。最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畅谈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多感官地领略了桂林山水之美,同时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和审美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赞美。整堂课学生进入“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身,境美以感人”的境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品析词句,让孩子潜入字里行间,理解语言文字之美
理解美,就应该深刻理解语言文字,就应该推敲作者遣词的独特匠心。教学中要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素养,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如笔者在2005年教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一课,在引导孩子们学习第3自然段时,便让他们紧抓住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以及中心词语“精美的图案”,结合书上插图、教学挂图和投影片上各种龙的图案,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之形象生动。其中“回首翘望、双龙戏珠、相互缠绕”等神形兼备的描写以及“吐、抵、游”等动词的准确运用更是赋予这些石雕龙鲜活的生命力,千姿百态,大有一触即活之势。无限情态尽在眼前之感。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孩子们对劳动人民所表现出的创造智慧表示了惊叹,尤其当他们读到描写龙的各种姿态的语段时都是那样饱含激情,准确地说是一种豪情!当时就有孩子谈读到此处的感受时说:“为自己生在这个民族感到十分的自豪!”孩子的真情流露了,这就是理解所带来的魅力之一:孩子们自己通过理解朗读将重难点突破了,老师教得轻松而满意!
三、兴趣营造,让孩子自主作文,体验创造之美
学生一谈到“习作”如负桎梏,那难受劲,用他们的话就是“没法形容”,学生如此厌恶“习作”,原因就在于对“习作”不感兴趣。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学生兴趣较低,对“习作”有抗拒的心理,笔者将封闭单调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开放式学习,让学生脱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内书”的独木桥,走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天下的阳关道。2006年笔者在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在班级开创了“我演我剧”课,组建成立了“丑小鸭话剧团”,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截取其中的热点,自编剧本,自己排演,观众们书写意见和感想。学生的生活热情与写作水平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请听饱尝生活“洗礼”的孩子们的心声:
其一:看过了张雯茜等同学排演的《买冰棒》,我开始回想起自己在爸爸妈妈面前死缠硬磨的情景来,不觉有些好笑,可是又有些什么堵在心坎上,是什么呢?是妈妈下班那沉重的拖鞋声,是爸爸在公司里滴下的汗珠,是妈妈在我生病时的呵护,是爸爸在我冷时的拥抱……
其二:汪逸可形象和气质都挺像小仙女的,可就是动作太斯文了,说话声音太小了,如果是我去演这个角色,我首先会准备好头饰,魔棒——小仙女都是有魔棒的,表演时大大方方的,还要把每句台词配上应有的动作,做到声情并茂!下次,我也要演,让同学们好好看看!
正是这样的热情和投入,使他们编写下了《小木偶奇遇记续集》、《钉板凳》、《我和小红帽斗老狼》等剧本。实践证明,当孩子们走出课堂的小圈子,放眼看自己身边的广阔天地时,他们自己的想象力也在创造着一个个童话世界,这样他们的写作素材更为扩展了,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将在自己的天地里更加勤奋耕作:情动于衷,言表于外;演绎自己,铸就未来——“丑小鸭”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展翅在湛蓝天际的美丽天鹅!
四、拓展有度,让孩子感悟经典名作,挖掘传统文化之美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引领学生去细细品味这份翰墨书香营造的情感,真情触摸这些人物的心灵,使他们充分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徜徉在诗意的语林之中。2008年笔者在《子夜吴歌》的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能达到以“较高层次”去读诗,去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开课伊始便出示了一组描写“玉门关”的诗句,这些诗句还按着时间的顺序由当代到宋代;结课时,笔者又出示了这些诗句,只是顺序有所变化,是由宋代到当代,并通过笔者巧妙的引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时间的绵延,文化的传承。再比如,讲授“明月”这个意象时,笔者赋予了它文化的标签,借着一组古代诗人思想诗句,宕开一笔,让学生在诗句中找出同一个“意象”——“明月”,进而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中“明月—思人”的抒情方式和习惯,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捣衣妇女们在这样一个“明月”夜捣衣,思念自己的丈夫的情感体会得更加具体和深入了,更是教学第二个环节“分别品读诗歌意象”诵读的一个感情的升华,真是“一举多得”。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具个性、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语文世界是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构成这个世界的每个领域、每个方面、每个层次、每个环节,我们都能感受到美的温馨,寻觅到美的倩影。这里有文学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可见,语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闪现着无穷的魅力,这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力量源泉。因此,教学应充分地挖掘教材,美化课堂,让课堂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让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感觉语言,体味语言,把被动的学习语文变为自主而快乐地享受语文,真正让“语文”走进“童心”。
参考文献:
[1]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篇4
我在教学中常常将文学名句引入课堂,使课堂意境有所提升,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亮点颇多。
亮点一:文学名句开场白,创设情境趣味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想学生上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不能小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体现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文学名句作为开场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在学习有关地球的自传时,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记得同志的诗《七律――送瘟神》中有这样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什么坐地不动就能日行八万里呢?你能说说原因吗?” 同学们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随后,我因势利导,说:“其实,真正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探究到答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的自传吧。”
再如,我在讲“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一节内容时,以诗句“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设置疑问导入新课:“昔日江流所在地为什么现在会成为宅住地呢?”再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原来是因为大江流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所携带的泥沙在另一侧沉积形成新的陆地,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
亮点二:教学过程引名句,知识规律易掌握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语句描述了自然现象,概括了自然规律,有助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选择一些文学名句,既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诗意,又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地理知识,识记地理规律。
如在学习月相的知识点时,我引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来让学生了解农历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为上弦月,又引用“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来了解在农历十五时月亮的形状是圆形的为满月。在学习地貌特征区域差异的表现时,我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来说明我国南岭的巍峨气势,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用“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来形象生动地说明桂林山水的地貌特征是典型的岩溶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
气候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知识枯燥且乏味,融入诗句,能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气候的分布规律。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惟妙惟肖地写出南方人少见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降温快,冬季寒冷。而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是形象地写出西北地区已不受季风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该地受大陆气团的控制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说到锋面,学生也总是难以理解,特别是那些地理术语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通过诗句的生动描写,可让学生理解这些锋面所带来的天气特征。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形象地写出了准静止锋的影响,一句大气豪放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写出了快行冷锋所带来的效果。
讲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时可用“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等诗句,来描绘出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由于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的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景观。有关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的诗句就更多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亮点三:课堂小结用名句,拓宽视野促学习
在一堂地理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如果巧妙地引用文学名句,不仅可以很好地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扩充教学容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5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习兴趣;素养
一、远程教育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积极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甚为重要。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止的变成活动的,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课堂活起来。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欢庆》时,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人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随着一个个疑问被解开,教学目的也就轻松达到了。
二、远程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了语文课堂教学难点
教师能否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师运用什么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都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媒体资源展示的课件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互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情景,直观展现了课文内容,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学生的激情被点燃了,学生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本课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法,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这样的道理。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效地满足了学生渴望探索的心理需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远程教育资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地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可以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及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时候是“妙不可言”。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总结时恰到好处地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美景的录像片,让学生通过欣赏,仔细品味“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再通过配乐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甲天下”的仙境之中,使学生对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发出由衷的称赞。情境的再现,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主旨,同时使学生情感得到感染和熏陶,陶醉在大自然美好的境界中。
四、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通过读来感悟。在教学中,适时应用媒体资源中的范文朗读替代教师的范读,让学生跟读、试读,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利用媒体资源中范文朗读录音,配优美的背景音乐,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反复让学生听读、跟读、比读,声情并茂,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融入朗读中,体会到北京的夜景美。
五、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说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篇6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能够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等明丽的色彩,能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了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大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能够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了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能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篇7
一、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美
意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为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那是因为作者所勾画的登高极目所见的壮阔景象使人产生了胸臆顿开的意境;那是由于他们认识到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境界这一道理。其意远在诗外。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景取意,深情绵邈。诗人对挚友分离时的描述,是为抒发人与人之间本该存在的那些无限深厚的情谊,其意含蓄,耐人寻味。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用气节坚贞的梅花作为美的象征,物我交融,发人深思。诗人以梅花自拟,寓于“境”中那种人与梅的高风亮节就是人类与物类美的情操。我们要在教学中抓住由文章的“境”所蕴含的“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深入体会诗情画意。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美和丑,明确: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鼠目寸光思想是人类的丑。②高尚的友谊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等是人类情感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怨、虚情假意则其丑无比。③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动摇沉沦、自暴自弃的颓萎精神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更是丑陋的行为。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
二、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正面人物形象,这些正面人物形象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对在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对舍身炸碉堡而英勇献身的,对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都铭刻心中。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启发同学们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伟大形象,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使同学们认识到他们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命运相联。只要将自己的生命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形象同样伟大;他们的骨灰即使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仍然在人们的心里挺立着一座座不朽丰碑;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骄子。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这是实现审美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在未来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
三、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
篇8
【关键词】古典诗歌 创作体验 鉴赏活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文学种类。”读诗、学诗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活动和体验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理念,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将古典诗歌教学和语文学习中的活动与体验结合起来,进行以创作体验带动鉴赏活动的古诗教学尝试,探索符合古诗教学内在规律的教学方法。
一、以古诗创作体验带动鉴赏活动教学尝试的理论基础
(一)该教学尝试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在“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该教学尝试以创作体验带动鉴赏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中进一步体悟古诗的表现手法,提升文学素养。
(二)该教学尝试符合教科书编写的体系结构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体系结构为“三线两结合”的结构,用“活动”、“文体”、“语体”三条线组编单元,用“活动”与“阅读”结合、“写作”与“口语”结合两个结合来安排活动。教科书在必修2的第二单元编排了“少年情怀都是诗”的语文活动,在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中编排了“表现方法梳理”、“古为今用,学写歌词”等语文活动;这些编排都鼓励教师将体验与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创作体验和鉴赏活动中体会诗歌的内蕴。
(三)该教学尝试符合诗歌教学的内在规律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形式之一,与小说散文相比,诗歌的主要内容不是描写社会现象、人生经历,而是情绪和情感的个性抒发。所以诗歌的规定性特征是内在的抒情性与外在韵律的结合。该教学尝试以创作体验带动鉴赏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抒发自己的个性情感,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味古诗的韵律和谐,并学习古诗的写作手法。
二、以古诗创作体验带动鉴赏活动教学尝试的实施步骤
(一)掌握古典诗歌结构以及相关的鉴赏常识
1.大量诵读古典诗词。“诵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投入感情,将自己和诗人融为一体。针对高中学生读书时不敢大胆表露情感的现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很好地范读,读出诗歌的内蕴,读出诗歌的感情,并且要达到一种自我陶醉的境界。如果学生看到教师能与作品融合,那么学生那种羞涩的感情也会渐渐消失,通过对教师的模仿达到对诗歌感情的把握,进而放出声音、打开心扉地去诵读诗歌。
2.“感悟”诗歌内容鉴赏的基本常识。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如诗歌文字之外的深意,符号下附载的意象,暗蕴的哲理,流逝的音韵,跃动的情趣,精湛的技艺等。
3.“概括”相关的诗歌的文学常识。教师通过讲解押韵、对仗等格律知识,情景交融等古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常用意象的内涵等;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学习刘禹锡的《石头城》为例,先明确这首诗歌通过对石头城今昔的对比以及“旧时月”这一历史见证人的引用来表明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然后让学生再读一读刘禹锡的《乌衣巷》,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歌中与“旧时月”相似的意象,然后概括出相关的思想内涵。
(二)学习律诗创作的文学知识,了解律诗创作格式规范
诗歌语言精美巧妙,很值得推敲学习;但学生往往认为写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或者说只能是少数人做的风雅事情。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基本的对仗、仿写开始,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先了解律诗创作的格式规范。
1.学习词语的对仗。教师先举最简单的例子:“清风”对“明月”,“登高”对“望远”等,让学生体会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者相似的规律。然后从简单到复杂,从对单一的名词动词到对复杂的词组,让学生对出词语。如教师写 “深山”,学生很容易能对出“绿水”“古木”等词语。这样的练概花半个课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消除对写诗的恐惧心情。
2.学习整句诗的对仗。先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本进行学习借鉴。例如有“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之称的《登高》(杜甫)。这首诗四联均对仗,每联均可作为学习的典范。以颔联为例:“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下”对“来”,它们的词性分别为副词、名词、叠词形式的形容词和动词。将诗句进行分解,加上前面词语对仗的练习,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出一些较为简单的五言诗句,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从词到句,各个击破。例如,教师写出“朝霞迎客来”,学生很快便能对出例如“夕阳送友归”之类简单的句子。
3.学习诗歌的创作手法。诗歌的创作手法有很多,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借景抒情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手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选取教材中的《山居秋暝》和《蜀相》这两首诗歌作为范本,进行分析讲解。这两首诗歌中所选取的意象典型、所表达的感情易懂,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模仿。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些情境,在情境的选择上,可以先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夜晚难以入眠,佳节思念亲人等等;然后让学生尝试着用一些景物来描述这些情境,再将所用的这些物象连接成句,最后进行结构、措词上的推敲,对出工整的诗句,形成完整的一联。当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情景交融这种创作手法后,可以逐渐地教学生一些更高深的创作手法,比如托物言志、用典等等。
(三)尝试创作律诗,小组内合作交流进行润色
诗歌的主要内容在于情绪和情感的个性抒发。学生经过上面一些步骤的练习后,已经可以写出一些工整有内容的诗句,但是当这些零碎的诗句堆放到一起后,往往缺乏一个明确的中心。可以让学生确定好一个创作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写列出打算运用的意象。在诗歌成文以后,还应该对一些与思想表达无关的内容进行替换,形成完整的诗歌。学生完成诗作后,可以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在炼字、工整、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修改润色。
(四)互相鉴赏、点评自己创作的律诗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每位同学在两个班较好的50首古诗中选取两首自己最喜欢的进行赏析,从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两方面进行赏析。因为鉴赏的不是远离他们的古人的作品,而是身边同学的作品。学生在课堂上十分活跃,有由衷的赞美,有犀利的批判,也有激烈的争论。这时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引导学生的鉴赏性评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切不可随性胡诌。
三、以古诗创作体验带动鉴赏活动教学尝试的成果与反思
(一)该教学尝试的成果
1.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学生本来对古典文学抱有一种厌恶感、畏惧感,但是通过、以创作带鉴赏的教学实践,学生越来越喜欢品评古典诗歌,做起诗歌鉴赏的题目也不再一筹莫展。早读课时间,很多学生能够认真地放出声音,将诗歌读得抑扬顿挫,饶有味道。同时教师也常常能在学生的随笔中发现一些原创的小诗。
2.涌现了一些富有文学才华的学生和一批佳作。在这次诗歌创作的语文活动,涌现出了一些在诗歌创作方面非常有天赋的学生和一些比较好的古诗作品,如下面两位学生的佳作:
夜曲
孔姿尹
青春作散万籁歇,余晖映西月卧梢。
风抚翠竹竹生韵,韵荡冷心心化醪。
野花离离眼波盈,莺语声声眉峰绕。
那知此等醉人曲,只消夜深独自邀。
夜月怀古
罗慧燕
乱石嶙峋涛惊岸,一涟横卷飞雪落。
多少豪杰竟相聚,无垠江山自古愁。
柔情似水红颜过,人生如梦岁月流。
我自对月仰天笑,千古风云几时休。
3.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水平和语文素养。创作诗歌的目的不在于提高他们的诗歌写作水平,而在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和语文素养。创作激发了学生的古诗鉴赏兴趣,通过自己尝试创作诗歌,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二)对该教学尝试的反思
在对学生的所有作品进行归类汇编,发现学生的作品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创作题材较狭小:女生往往喜欢写一些类似于闺怨的诗作,男生则喜欢写深夜相思之类作品。还有一些作品内容空洞,有无病之感。
2.学生的创作的模仿痕迹较重:一些耳熟能详的古人名作称为学生相仿的热门对象,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王维的《山居秋暝》等,学生喜欢借用里面的意象或典故进行创作,许多精美词藻并非原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的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还可以继续把写诗当成学习写作的一种“练笔”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智力体操”。这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其相关文学体裁如散文和小说的写作,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甚至对培养学生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都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光潜著.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荣生主编.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5]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6]郑桂华著.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关键词:多媒体;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广大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花费的时间、精力最多,但学生阅读水平提高不快,收效甚微。而多媒体应用于阅读教学,它集图、像、声、文于一体,将生活本身,事物实貌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且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方面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展现场景,打开形象之门,使学生乐学
古诗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突飞猛进,为古诗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例如教学《望天门山》,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学生顺利地带入古诗意境,理解诗句内涵。教师创设音频、视频兼备的画面,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展现的是一幅气势雄伟的画面:“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诗的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在眼前。这样便把古诗中“中断”、“楚江开”、“回”、“相对出”等重点字的含义具体化、形象化,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美的诗境。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快乐地学。
二、渲染气氛,叩开情感之门,使学生勤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是因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溶入情境中,使其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由地没有约束地、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激活学生的思维。入境,方能生情;入境,是使读者以心去读课文与作者同呼吸,共思想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很快激发学生的情感渲泄,让学生身临其境呢?如我在教学《大海的歌》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海港大海海上石油钻探场景,此时海浪声、海鸥声、机器轰隆声交织在一起,这逼真的场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情镜中,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挥。
三、拓宽知识,拧开思维之门,使学生善学
学生的知识面是有限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如四年级《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山水的美丽景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太远,使学生很难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所以学起来枯草无味,兴趣不浓。利用多媒体,教师边讲边操作,可以在屏幕上陆续出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美丽景色。学生边观察画面,边听老师的语音描述,诱发了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获得美感。生动的画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断发出感慨:“真美啊”、“真美啊”,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多媒体参与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将文字、图象、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形成一种有声有色,融知识性与欣赏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速度,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
四、 启迪深思,开启创造之门,使学生活学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多媒体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教《太阳》一文时,和学生一起探讨有关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问题后,提了一个小问题:大家还想对太阳说些什么?此时有一个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说太阳在夏天会把人的皮肤晒黑,人们都得涂抹防晒霜。他这一说,全班哄然大笑,这一笑到提醒了我,在课堂上我时时只想着课文中所描写的太阳的作用,且不知每一样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于是我把这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想不到这些孩子挺会说的,有的说太阳的光过于强烈会得皮肤癌,有的说太阳黑子爆发会扰乱信号等,临近下课,我布置了一题作业,到网上去阅读一些有关介绍太阳的书籍,去发现更多的奥秘,请同学间相互合作,作好准备,他们个个兴趣盎然。学生利用搜集的图片和文章,进行排版和粘贴,制作成电脑小报和知识卡片。对于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进行网上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你为语文阅读教学锦上添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阅读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黄和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2]李子运,李芒.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5期
篇10
关键词: 西域文学 新疆旅游 研究价值
新疆古代被称做西域,是中国最大的行政自治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地域广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风俗奇特,其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充满神奇色彩,因此令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翻阅古今中外关于西域的书籍文献,其浩瀚博大令人咋舌,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并将其以西域文学研究为中心做了梳理。
一、国外研究西域文化历史的情况概述
国外学者研究西域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日、英、德、法、俄等国家。如,日本羽田亨的《西域文明史概论》和《西域文化史》,阐明了古代西域各国的人种、东西交通的意义、与汉民族间的关系现状,以及各国间宗教和美术,整个回鹘时代的文明。羽溪了谛的《西域的佛教》,论及了佛教在中亚及土耳其斯坦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德国沃尔特施密特(Waldschmidt,A.)的《贵霜,库车・吐鲁番――中亚中世纪早期艺术导言》(莱比锡,1925年)对西域各国的艺术问题做了概述性论述。针对西域“丝绸之路”进行考证的还有日本佐口透《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上、下)》,就特定时期内的新疆历史情况进行了研究。田宅米吉的《古代亚欧大路交通考》(《地理与历史》1900年)、一雄的《丝绸之路的历史》(研文社,东京,1979年)和长泽和俊的《丝绸之路史研究》(图书刊行会,东京,1979年)等著作,则涉及古西域的历史和地理交通情况。德国赫尔曼(Albert Herrmann)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柏林,1910)探索了《汉书》中所记载的西域各国的名称及其里数的特点。著名的英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年11月26日-1943年10月26日),于1900年至1931年间进行了四次中亚考察,考察的重点地区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其《西域游历》系列著作中的《重返和田绿洲》、《从罗布沙漠到敦煌》、《穿越塔克拉玛干》,考古范围包括今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在这些地区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等遗址,米兰佛寺遗址和吐蕃城堡遗址,楼兰古城及其附近遗址,焉耆明屋及其附近的石窟寺和遗址。全书以考古学为核心,基本上涵盖了前述诸多学术领域,内容十分丰富,在考古调查和挖掘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这部著作中提及了发现的佛经残本,为后人研究西域文学提供了材料。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图录》涉及新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艺术。此外还有美国著名汉学家、蒙古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imore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其中有关于新疆的内容,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内地与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展现了新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法国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史著,对古代西域草原上的民族作了描述。新疆人民出版社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把中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对西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编定系列,出版了《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共14册,其中有11册是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如斯文・赫定的《罗布泊探秘》,详尽地记录了塔里木地区水文、地质、人口的状况,以及扑朔迷离的罗布人,神秘莫测的楼兰古国。瑞典贡纳尔・雅林的《重返喀什噶尔》,则以一个东方学家的眼光,通过对喀什噶尔的回忆思考,对喀什噶尔历史性的变革做了准确、客观、入木三分的描写。这些文献分别从各自的着眼点对西域的地理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进行了考察和介绍。20世纪初,在新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德国新疆吐鲁番考察队的勒柯克(A.von Le Coq)发现大批写在棕榈叶上的梵文佛教写经。随后,德国著名的梵文学家吕德斯教授(Heinrich Lüders)对这批写经进行了研究,并于1911年校刊出版了《佛教戏剧残本》。
据笔者收集的不完全资料,国外研究涉及西域的著作非常多,研究内容较为丰富,范围较广,并有其精深度。但是,国外的研究多在史学考古的层面上,重在民族、历史、人文的考察研究,对西域文学的研究和考察还比较薄弱,并且多是在考古探险的专著里有所涉及,关于西域文学的有影响力的研究专著还未见到,对新疆各民族历史和文化价值及其旅游资源的挖掘也较欠缺,能够从西域文学层面上关注文学与经济、与旅游的关系,目前还没有见到。
二、国内研究西域文学的情况述评
国内最早涉及西域的文学作品,是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和班固的《汉书・西域传》,汉代以公主身份嫁乌孙昆莫(王)的刘细君的《乌孙公主歌》(又作《悲愁诗》)描写了西域的居室与饮食,可算是西域汉文诗歌最早的杰作。汉代至魏晋时期,有传播佛教的僧人,经过西域留下一些释教的诗文,如西汉高僧安世高等。东晋时期康国高僧康僧渊,写下了描写胡人容貌的诗歌《答琅琊王茂弘以鼻高眼深相戏》。唐代,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和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了许多文人先后进入西域,其中有骆宾王,因为西域的经历而写《从军行》,岑参的边塞诗最丰硕,《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描绘了西域奇丽多姿的生活,《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首秋轮台》、《玉门关盖将军歌》等,则描写了边塞的奇俗异景,别有一番景象。高适《燕歌行》,描写沙漠的荒凉环境,雄厚豪健、悲壮浑朴、豪迈动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出塞作》、《陇西行》、《从军行》、《凉州郊外游望》等,形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边塞诗派,他们的诗作传颂千古,其诗句中的西域,西域广袤奇异的自然景观和神秘多样的文化习俗,令人称奇。至北宋时期,维吾尔族伟大思想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于公元1069年写出了长达85章共计13290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是当时用回鹘文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1072至1074年维吾尔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编写出了用阿拉伯文解释突厥语词的大型著作《突厥语辞典》,内容极其广泛、明确,收录了大量的猎歌、战歌、挽歌、春歌、夏歌、情歌等三百多段,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元代,耶律楚材的《阴山》,描写了西域天山的形象,回回人马祖常,其诗文中也有对西域的描写,最著名的是西域少数民族诗人贯云石、萨都剌等,其作品极富西域民族与地域特色,被古今的学者津津乐道、高度评价,还有西域散曲家马昂夫,其作品颇为人称赞。这些诗人及其作品堪称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并且在以汉族作家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占重要地位,享有极高声誉。
到了清代,因为旅游、流放、戍边等各种原因,更多的文人涉足西域并留下诗文,如洪亮吉的《天山歌》、和瑛的《题巴里坤南山唐碑》、裴景福的《三月十四日夜至长流水》等,赞美了新疆的奇异风光;林则徐的《回疆竹枝词》二十四首,则涉及了新疆的景观、宗教习俗等;纪晓岚贬官新疆期间也有《乌鲁木齐杂诗》一百六十首,其中大量关于新疆风土习俗的诗歌,反映了新疆的各个方面;游历新疆二万里的萧雄长期接触并深入考察新疆的风土人情,写下了《西疆杂述诗》,其中有许多关于新疆地理风俗人事的诗歌,如《歌舞》、《丧葬》等;的左宗棠不仅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著名的左公柳,而且留下了屯田守边的爱国诗《燕台杂感八首》之三;其他如李銮宣,流放新疆时写有《浮云》等百余首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诗歌,王岂孙的《西陬牧唱词》六十首,对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俗描写非常精彩。这一时期还有许多描写新疆各地风景民情和戍边生活的西域诗歌留存于世,就不一一罗列。在现代的一些作品集中也收录有关西域新疆的文学作品,如旅游作品选方面,张《中国旅游文选》中的《穆天子见西王母》,茅盾的《新疆风土杂忆》等,均用文学的笔法再现了西域的风土文化。
二十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对古代西域文人及文学创作的研究,我国史学泰斗陈垣先生前期的代表性著作《元西域人华化考》,从文学、儒学、佛老、美术、礼俗等各个方面考察了元代进入中原的西域人(色目人)逐渐为中原文化所同化的情况,其卷四文学篇专门讲到了西域之中国诗人、文家、曲家等,对这一地域孕育出的杰出文人及其创作做了分析。在多个版本的中国文学史中,都论及西域的文人并涉及西域的文学作品,西域文学研究的专著也陆续出现。新时期以来,马大正等《西域考察与研究》,余太山主编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西域通史》将西域历史的大致轮廓做了勾勒,其中也都论及了西域的文人。何芳川、万明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在研究考察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时发现,作为中西交流的陆路唯一通道,丝绸之路所处的西域,必然成为东西方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西域在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与西域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游牧民族、文人官宦,他们的事迹作为创作素材延续千年,对历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猜想。
现代的国内学者研究西域文学的专著和论文则更为纷繁。范友悦的《论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对西域文学的特点做了总结,对政治讽喻性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视。郎樱的《福乐智慧与东西方文化》、段宝林编的《笑之研究――阿凡提笑话评论集》、李国香的《维吾尔文学史》等,主要表现在对西域的维吾尔族文学研究非常具体深入。黎蔷的《西域文学艺术的戏剧化》,对新疆的文学艺术的形成和特征做了论述和分析。研究有关西域边塞诗人与创作的论文也非常丰富,这些论文和专著,以及一些山水旅游文学的研究专著,都从不同的层面,分析探讨了古代西域的作家和作品,对西域文学孕育的土壤和生存发展的空间进行了研究。因为篇目实在太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新疆研究西域文学的现状
对古代西域的文化名人和文学资源最为关注,投入最大热情、进行执著研究的当属新疆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身处新疆或者曾长期生活工作于新疆的一些学者和文化工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人民出版社倾力出版了历代西域文学家作品研究丛书,包含诗抄、选注、评传、游记类十本书,囊括了古代西域著名文人及作品。钟兴麒、王有德选注的《历代西域散文选注》,旨在介绍自汉代至明清反映西域风土人情和开发建置的优秀散文,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西域的过去。新疆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的《福乐智慧研究译文选》和《福乐智慧研究论文选》、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主编的《维吾尔文学史》、王堡与雷茂奎主编的《新疆民族民间文学研究》、郝延霖主编的《西域文学论集》、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编的《玛纳斯研究》等,一系列书籍相继出版,推动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成果日趋深入和全面。周珊与朱玉麒主编的《西域文学与文化论丛》,第1辑收录近30篇关于西域文学的论文,其中有18篇涉及了西域文学具体的作家、诗人、作品和文学艺术的样式,尤其对生活在西域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的文学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张玉声的《试谈西域文学特点》和《谈西域文学的两翼》两篇论文,对西域文学的发展特征及分类做了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分析和论述。胥惠民的《各族人民团结建设和保卫边疆的赞歌――漫论西域诗的爱国主义》和《古代西域文学论纲》,认为“西域文学由三部分构成,即各族人民用自己母语创作的作品,或者他们到中原以后用汉语创作的作品,以及内地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到西域后创作的描绘边疆各族人民生活以及山川风貌的作品”。新疆龟兹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杰的《中的龟兹史迹》分析了西域诗歌对龟兹的描述。陈冬季、蔡宇知的《西域文化论稿》,详细阐述了西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包括西域民族原始文化――岩画、西域民族精神的原始形态――萨满教、西域民族精神的艺术形态――古代文学及西域民族人生历程的宗教化――人生礼仪等。沈子华的《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对新疆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做了分析和论述。薛天纬、朱玉麒主编的《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文学遗产西部论坛论文选萃》,收录了近30篇学术论文,围绕着地域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集中讨论,研究者们不仅把地域理解为文学创作、作家活动的客观背景,而且看做渗入文学内质中的能动因子。其中有不少篇目涉及西域文学中的神话传说、诗歌的发展及西域文人和艺术等内容。近年来,疆内的一些高校还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2006年新疆师范大学成立“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并创办学术论集《西域文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一辑,是新疆本土与世界学术潮流相呼应的集刊,显示了新疆师范大学西域研究学科已经跻身于该领域世界学术之林,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成就。朱玉麒教授的《徐松及其西域著作研究述评》,对截止到2004年以前有关徐松的生平、学术及西域著作和其他著述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与评价,《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认为吐鲁番文书从外形到内在的“双重碎片”模式,以其丰富性、多样性,构建了中古时期吐鲁番汉文文学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与现场。这些成果令人振奋,也鼓舞更多的学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文学作品的研究方面,中央文史研究馆吴蔼宸先生选辑的《历代西域诗钞》,共搜集了汉魏唐宋元明清各代内地部分诗人文士吟述我国西部边疆地区人情风物的诗歌一千余首,材料颇为丰富。当代学者星汉所著《清代西域诗研究》,对西域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更细致和深入,该书对西域历史、民族、文学文化的传承研究和作品研究可谓丰富,从中可见古代西域诗的大体面貌。还有胥惠民教授选编的《现代西域诗抄》,将西域文学作品的研究延续到了现代。2000年孙钢主编的《当代西域诗词选》(庚辰版),2012年邓世光主编的《当代西域诗词选》(戊子版)等,则集中收录了当代文人描写、讴歌西域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的诗词。
2012年8月31日,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新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唐代西域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台湾地区、香港,以及韩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的140余位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及学者出席了此次学术会议。与会者就唐代西域与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交流,并实地考察了吐鲁番、吉木萨尔、库车等地的唐代文明遗存。这些活动表明西域文学研究成为世界范围内史学界和文学界共同关注的对象,西域学(或曰丝绸之路学)已经成为国际“显学”,“西域热”高涨。
西域文学的研究成果是丰硕和颇有建树的,但是我们看到,新疆针对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还是比较薄弱的,与内地的此类研究相比是滞后的。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西域文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受到重视。金璐在《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和《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两篇论文中,以新特的地缘、人文优势为基础,研究了当前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认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应将新疆丰富的各民族文化融入到秀美的自然景观中,构建新有的人文景观,充分挖掘新疆旅游产业中的现代文化内涵。还有一些关于西域文学与新疆旅游的研究的学术论文,如阚耀平、焦黎、蒙莉的《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及开发思路》,提出了对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开发很有价值的建议。郑亮、王开元的《唐、清边塞诗对西域旅游文化贡献之比较》,认为唐代文人“开创了游边旅塞的航道”,他们的“边塞山水诗奠定了中华民族对西域旅游的审美情趣”,而清代文人“对历史、地理、风俗、人情、风土的详细记录,为今日的西域旅游增添了历史的民俗的文化内涵”。他们的诗歌“为今日的旅游风俗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凯旋的《新疆旅游景观艺术中的形象仿生设计》,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运用建筑学和仿生学的知识,对新疆旅游景观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新想法,对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有启发意义。道尔基、李煜辉的《汉唐丝绸之路文化内涵与新疆现代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了新疆旅游业对“丝绸之路”的利用现状,指出旅游产品的开发对西域的“文化及历史内涵挖掘不足”。石利娟的《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自然人文特色研究》,则梳理了历代西域散文作家的作品对新疆地域、文化、风情的描述。盛春寿的《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思考》,因其提到的遗址与中国唐代边塞诗人及作品的密切关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梳理文献时,我们注意到,国内一些学者专家重视文学与旅游的关系研究,注重挖掘文学资源在旅游景观中的价值,尤其内地这方面的论文等研究成果很多,如张维亚的《文学旅游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丁晨的《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徐秀敏的《浅论旅游文学在发展旅游事业中的价值》,喻学才的《论文学名著型模拟景观的开发》,杨秀玲、王军华的《试论我国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张畅的《论文学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策略》,余靖华、李江风、刘蕊的《文学旅游开发驱动要素及局限性研究》,孙杰的《论文学与旅游的勃兴互动》,陶少华的《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等等。这些论文都从文学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学与旅游经济的关系,都意识到文学对旅游的影响作用,都在努力探讨开发文学旅游资源的途径和策略。因此让国内外旅游者看到内地的许多风景名胜点,在当地学者的关注下,努力挖掘文学对旅游的促进作用,在许多景区都能够感受到文学与旅游的紧密联系。内地做得有声有色,但是在新疆的很多景区,致力于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目前还是极为少见的。内地的经验和成功之处对我们的研究应该是极具启发的。
四、研究西域文学资源对新疆旅游经济影响的意义
我们看到,西域文学的研究成果在新疆在学界已经取得瞩目成就,区内外学者从文学价值、文人创作缘由的角度研究西域文学的成果非常丰富,从民族、区域层面研究“西域文学”的价值和影响的也比较充分,从文学遗产的实用性层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角度关注“西域”的较少。到目前为止,把西域文学与新疆旅游发展联系起来,探讨西域文学对新疆旅游的影响及其资源在新疆旅游经济中的开发与利用,这方面的成果还是很不够的。笔者认为,西域文学资源对新疆旅游经济影响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西域文学作品对新疆的旅游业具有广告和宣传的作用。众多来新疆旅游的人,是被西域边塞诗中的“天山”和“大漠”所引领,是被《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所吸引,是被塞外的奇景和民俗所吸引。西域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对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是西域文学研究领域和范围的延伸和扩展。
2.西域文学能够向旅游者传导新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及价值,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新疆这块宝地,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积淀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瑰宝是神奇瑰丽的,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种文化内涵和价值,是需要西域文学作品向旅游者进行传递和解读的。西域文学资源能够成为许多旅游地的点睛之笔,重视并努力挖掘西域文学资源的旅游价值,是在开发一座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宝库。
3.西域文学提高了那些来新疆旅游的游客的兴趣。西域文学知识能够使游览者在面对新疆的苍茫辽阔、神奇雄伟的自然景观时,因为名篇佳句的引导和感召,心生豪迈、情绪高涨,为文动情、为景动容。可见西域文学对游客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让旅行充满诗情画意,给游客增添无穷乐趣。
研究西域文学对当代新疆旅游经济的影响,借助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推进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大目标,我们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西域”研究还可以从文学与旅游价值的可利用、可开发、可操作性方面取得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英]奥雷尔・斯坦因,著.刘文锁,译.重返和田绿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英]奥雷尔・斯坦因,著.赵燕等,译.从罗布沙漠到敦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英]奥雷尔・斯坦因,著.巫新华,译.穿越塔克拉玛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英]奥雷尔・斯坦因,著.殷晴,等译.沙埋和阗废墟记[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出版社,1994.
[5][瑞]斯文・赫定,著.凌颂纯,译,马忠英逃亡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6][瑞]贡纳尔・雅林,著.崔延虎,等译.重返喀什噶尔[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7][德]阿尔伯特・冯勒柯可,著.陈海涛,译.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8]余太山.西域文化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
[9]耿世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尚衍斌,西域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1]陈冬季,蔡宇知.西域文化论稿[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12]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3]马大正等.西域考察与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14]拓和提著.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5]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6]荣新江著.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7]周菁葆,邱陵,丝绸之路宗教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18]吴蔼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19]钟兴麒.王有德选注,历代西域散文选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10.
[20]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西域文史[C].北京:科学出版社,1-5辑.
[21]薛天纬,朱玉麒.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文学遗产西部论坛论文选萃[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2]星汉.清代西域诗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3]袁志广,刘琳.天山南北的民俗与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24]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5]周珊,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学与文化论丛[C].第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26]张玉声.试谈西域文学特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27]张玉声.谈西域文学的两翼[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8]胥惠民.古代西域文学论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1):1-8.
[29]范友悦.论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J].语文学刊,2012(13):10-12.
[30]阚耀平,焦黎,蒙莉.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及开发思路[J].干旱区地理,2000,2:149-154.
[31]郑亮,王开元.唐、清边塞诗对西域旅游文化贡献之比较[J].昌吉学院学报,2003(4).
[32]黄耀丽,吴兆宁,郑坚强.基于区域竞争力对比的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6(3).
[33]道尔基,李煜辉.汉唐丝绸之路文化内涵与现代新疆旅游业发展对策[J].文博,2010(3).
[34]石利娟,余红莲.新特的自然人文氛围与清代西域边塞诗[J].新疆社科论坛,2006(1):89-93.
[35]石利娟,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自然人文特色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1(1).
[36]金璐、刘会强.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1(5):79-85.
[37]金璐,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2(3):38-45.
[38]孙杰,论文学与旅游的勃兴互动[J].赤峰学院学报,2006(1).
[39]陶少华.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0]张畅,论文学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
[41]余靖华,李江风,刘蕊.文学旅游开发驱动要素及局限性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9(1).
[42]陈学军.基于旅游资源学视角的文学艺术的特征与功能[J].黑河学刊,2010(10).
[43]张维亚.文学旅游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J].旅游学刊,2007(3).
[44]丁晨.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湖南社会科学,2006(2).
[45]肖洪根.再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华侨大学学报,1998(3).
[46]朱湘辉.试论古代山水文学作品的导游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