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祖国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9 09: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祖国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雷熹平先生将他的新著《名胜之歌》寄赠给我,读到这本书我十分高兴。雷熹平先生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工作。两年前,我有幸在桂林参加过他的诗歌研讨会,读到他不少来自生活的好诗,其中,尤其以写桂林的山水诗有特色,我在会上说:“雷熹平先生政务之余,笔耕不止,在国际旅游名城,这叫加班加点、多作贡献地为桂林工作,因为多一首好诗,桂林就多一分魅力、多一分光彩。”现在这本《名胜之歌》又从写桂林放开视野,扩大到祖国的大好山水,实在是值得高兴,我们又多了一位为祖国美好山河歌唱的行吟歌手。
前两天参加沈阳一位与雷熹平做同样工作的商国华先生的诗歌讨论会,那本诗集《失衡》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引起诗人大声疾呼。正因为这本写生态失衡的诗集,让我想到了中国诗歌悠久的山水诗传统,我们自古以来的山水诗歌唱的是什么?就是歌唱生态良好的自然风光与优秀的人文精神互相融合。所谓诗情画意,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雷熹平先生长期在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富于文化底蕴的桂林工作,他是一个有心的热爱生活的人,他出了多本诗集,大多是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感,从中可以看出雷熹平先生的精神追求。这部《名胜之歌》集中了他所写的山水诗,他的歌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增加了优美的声部。
雷熹平的诗歌力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境,如《龙胜温泉》中写道:“耳畔水声声,心田泉温温”两句诗,景与情、声与心呼应和鸣,可以视作《名胜之歌》的导读诗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雷先生笔下比比皆是:“枫耸天地中,童跳梯田垅,弯月连天落,闲牛恋剩绿。”枫林与孩童成趣,连片的梯田像弯月落下与身处其中的闲牛构成一幅水墨画。可贵的是,在这些行吟之作中还常常流露出诗人的襟怀和理想:“大山数十万,极目海天蓝”;“无私而怀广,忘我而境高。”这样的诗句甚至可以作为警句,愿借此诗句与诗人雷熹平先生共勉。
篇2
祖国瘦的时候故乡也是瘦的
祖国壮的时候故乡也是壮的
我离故乡很近,有三百里望眼归心
我和祖国更近,不管
瘦瘦的祖国,强壮的祖国
我都在她的怀中,享受
抱着的幸福与骄傲
在瘦瘦的祖国里,我在瘦瘦的故乡
吃糠咽菜,那是困难的上世纪七十年代
清汤灌小肚子,破衣烂裳里
清瘦的童年,养数不完白胖的虱子
但瘦小的身子也是祖国的花朵
我身扛红缨枪,时刻准备着
像消灭虱子似地把来犯祖国的
敌人一个个消灭干净
而瘦瘦的祖国慢慢在恢复元气
我吃着瘦瘦故乡的高粱米饭
听着恢复高考的消息
那时瘦瘦的祖国眼睛是兴奋的:
“孩子,你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在一盏煤油灯的光环里,我走进
县城的高中;在瘦瘦故乡
母亲的期盼里,我走进了省城的学堂
在祖国的希冀里,八十年代
火红的岁月,我为祖国兴旺而努力!
我听着祖国的召唤,走向祖国的壮大
我时常会回到日益强壮的故乡
我看到了它年产二十万吨的煤矿
宽敞的水泥路和大街;家家自来的流水
户户青砖的楼房;夜色里街道的路灯
闭路电视前乡亲的欢笑。我也在驰行的
摩托车、三轮车、小骄车旁发出
找不到一头牛、一头驴、一匹马的
怀想与感叹;在新盖的小学教学楼前
看着旗杆上升起的五星红旗
我仰望的头颅里,装满着《国歌》
那鲜红的飘扬与荣耀的赞唱!
从瘦到壮的祖国,从瘦到壮的故乡
我一路随你们走来,我以壮年的情怀
篇3
开场——
丁:亲爱的爷爷奶奶:
合:你们好!
丙:在这金秋送爽,金桂飘香的时节,
丁: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九九重阳节。
甲:我们油田一小四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
乙:伴着花的芳香,踏着歌的节拍,来到这里,
丙:和各位爷爷奶奶共度这美好的时光。
丁:爷爷,奶奶,再过几天就是你们的节日,
甲:没有昔日你们艰苦的创业,哪来我们今天优美的校园?
乙:没有昔日你们辛勤的付出,哪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丙:为了表达对你们的崇敬,
丁:我们特别献上几个节目。
合:愿我们的节目能给你们带来温暖,带去欢乐!
丁:首先,请全体同学给爷爷奶奶敬献红领巾!
演出——
节目一:全班集体诵读古诗
甲:中国,一个诗的国度,优美的古典诗歌文化源远流长
乙:它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智慧
甲:请听同学们诵读的古诗
乙:《江畔独步寻花》一、二!
节目二:快板表演《校园赞》
丙:校园美,校园靓,校园一派新气象
丁:今天我们班的快板小组合也为咱书香校园唱支歌
丙:竹板一打精神爽,请听他们上台讲一讲
丁:请欣赏快板表演《校园赞》
节目三:健排舞、爵士舞
丙:我们班多才多艺的同学可真多
乙:刚才我们欣赏了精彩的快板表演
丙:下面让我们随着她们的脚步一起来领略现代舞的魅力
乙:请欣赏精彩的爵士舞和健排舞,掌声有请她们
节目四:小合唱《阳光少年》
甲:童年是一支歌,跳跃着美妙的音符
乙:童年是一首诗,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甲:我们是阳光少年,快乐地成长在美丽的校园
乙:我们是阳光少年,在知识的海洋里扬起风帆
甲:下面请听小合唱《阳光少年》
节目五:小提琴连奏
丙:一首好听的《阳光少年》带给我们美好的听觉享受
丁:小提琴作为一种高雅艺术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丙:下面就请我们班的小提琴手带领大家走进小提琴的美妙世界
节目六:配乐诗朗诵
甲:我的祖国,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
乙: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甲:祖国啊,你永远充满希望,永远朝气蓬勃
乙: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我的祖国》
节目七:葫芦丝演奏
丙:葫芦丝,优美亲切,声音宛转悠扬
丁:让我们随着两位葫芦丝手的演奏走进《月映竹楼》。
节目八:舞蹈:《飞得更高》
甲:有梦想就有希望,向着目标不断努力
丁:让我们一起放飞希望,成就梦想
甲:请欣赏舞蹈小组表演的舞蹈《飞得更高》
节目九:器乐合奏《友谊地久天长》
丙:油田一小是我们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乙:生活在这里,人人都与幸福相伴
丙:让“友谊地久天长”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乙:请听同学们用萨克斯和单簧管共同演奏《友谊地久天长》。
结束——
甲: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
乙:欢乐的笑声却将永驻心田
丙:愿我们的演出,能给你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丁:愿我们的到来,能给你们带去温暖与欢乐
甲:尊敬的爷爷、奶奶
乙:是你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丙:把美好的年华、热情和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
篇4
合:大家晚上好!
男: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
女:我们的心象怒放的花朵,象欢乐的海洋
男:“六一”儿童节,是我们盼望已久的节日,在深深浅浅的梦里,“六一”是柔和的,她伴随着槐花的香味悄然而至;
女:在愈久愈浓的记忆中,“六一”是甜美的,她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欣然赴约。
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六月是童年的梦乡
女:六月有童年的沃土,六月有童年的阳光
男:在今天这个欢乐、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沐浴着阳光和雨露;
女:共同欢庆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
男:“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是呀,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领导孜孜以求、老师呕心沥血、父母含辛茹苦,他们就是我们成长的铺路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兢兢业业地耕耘着。
女:今天,这些可亲可敬的人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着关怀与希望,和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欢庆属于我们的节日;
男:在这里,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们的到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女:同时也祝愿同学们节日快乐,学习进步,
男:“六一”,一个闪烁童心,充满关爱的日子,
女:“六一”,一个孕育理想,充满希望的日子;
男:让我们在这欢聚的时光里载歌载舞,向着快乐健康起航。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五班庆“六一”晚会现在开始。
男:有一首诗,夸 我们儿童是新世纪的雏鹰
女:有一段歌,赞我们少年是祖国的春天
男:有一场梦,说的是少年强则国强。
女:有一个伟人,把我们比作是初升的太阳。
男:不管怎样,春天孕育着未来,
女:无论如何,少年憧憬着希望。请欣赏艺术之星杨梦珍、陈赛赛等人表演的舞蹈《希望》。
女:自营造书香校园以来,经典诵读活动一直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并且已经成为我们班的特色活动。
男:所以我们今天也特别选择了以诗歌朗诵的形式来庆祝我们的节日。
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难怪闻一多先生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请大家欣赏由学习之星陶马骏、陶俊辉等人朗诵的《春江花月夜》。
男:读名著经典,做儒雅少年。男生的吟诵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诗中美妙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小品《》又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请欣赏杨梦珍、程凤表演的相声《》。
篇5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近年来,我们语文组,主要就城区的旅游资源,如何开掘和运用在德育工作上,作出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一、利用利川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引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从而重陶他们的美好情操与人格
利川地处八百里清江的源头,是鄂西南最边远的一座窗口城市,它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尤以雄伟壮观的自然景物出众。其代表景点如号称“亚洲第一大溶洞”的腾龙洞,可谓利川旅游的首选,因该洞就位于城区边上,所以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对其进行了游览。当学生看到那高大巍峨的洞口时,不禁瞠目结合;当汹涌澎湃的“卧龙吞江”出现在他们眼前,不禁从他们内心深处引起了共鸣;当他们看到广袤无垠的主洞大厅时,更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奇壮观。随着腾龙洞的不断开发,洞内奇观异景更是层出不穷,使得学生们纷纷感慨,叹山河的壮美,赞大自然的绝妙。我们在利用这些资源时,抓住了大自然的瑰丽雄奇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抓住了这些景观为利川本区域独有这一特点,让学生为此而自豪。许多同学都写了日记,有的写了作文,有的甚至还写了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慨。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更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而这一切,都是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自己感悟到的,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在课堂上板着脸干瘪无味地喊着要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可以说,这一资源的运用是比较成功的。
二、利用人文旅游资源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利川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文化颇具特色。一场“肉莲响”响遍了中国,一曲《龙船调》更是唱响了世界。让学生在这些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土苗文化中去感受传统道德的魅力,远胜过于课堂上枯燥的说教。鱼木寨的石碑文化,大水井的楹联文化,让学生们明白了从古传到今的忠与孝,勤与俭,洁与廉,善与美。我们面对这些旅游资源,不单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强灌给学生,而是通过组织学生搜集、整理、思考、讨论,最后有所发现,从而能更深地领悟,实现了资源的开掘,并最大限度地进行了运用。
三、利用城区新建旅游景点,让学生看到城市的美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效家乡的热情,做到爱家乡,爱人民
篇6
关键词:人类情感;花草树木;寄托笔者是学园艺专业的,因为自幼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就十分喜爱,所以读书求学也选择这个专业。之所以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还因为接受家庭教育的缘故。记得小时候爸妈就经常告诉我,人有感情,花草树木也有,人生一世就如草木一秋,要像待人一样爱护他们,让它们自然生自然死,不要欺负它们。后来上了学,老师们时时告诫我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都有生存的权利,要学会尊重花草树木,尊重虫鱼鸟兽,因为它们是人类的伙伴。本文撷取古代文人诗歌曲赋的典型描写,说说人类情感在花草树木中的寄托,也想知音者能够共鸣响应。
古人吟诵花草树木,大多见于山水田园诗中。山水田园诗历来是我国文人吟咏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诗经》和汉乐府中都有吟咏的佳篇妙作,唐宋则将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撷取古人的诗歌佳句,随之议论一番以尽个人之兴。
1古人描写草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草的情感
古代文人墨客对小草的描写作品不计其数,笔者只撷取几个典型诗句即可窥见人们在小草上寄寓的复杂情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这是一首北朝名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人们举目所见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苍苍”,是草的颜色苍翠欲滴;“茫茫”,是漫无边际大草原朦朦胧胧的形。风儿吹过,只见草儿随风起伏,高高低低如绿浪荡漾,牛呀羊呀悠闲地在草浪中忽隐忽现。这里描写的是草原美景,天地人和动植物和谐生长,这是自然恬静的美好的生活画卷,人们把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把对大自然的无尽恩赐的感激之意充分地表达出来,既呈现了一幅壮美的牧民生活图景,又把自个儿民族的感情寄寓在诗句中,让读者受到感染。从这首民歌中,我们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爱”是这首诗的浓情,而“草”是人们寄托浓情的载体,小草和风儿牛羊相依相伴,和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小草,离不开草原!
描写草儿的诗句中,笔者尤其喜欢唐代著名作家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状写。诗句中作者把春天的小雨、草色、烟柳等景物,用欣喜的笔触描绘出来,抒发了“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的清新春景。草儿历来是报春的使者,也是装点祖国山川大地的尤物,诗人们借它抒情,但这种情却不是使人们的专享,诗人们把大家的喜爱和感佩浓缩在字里行间,抒发的是大众之情。
2古人描写花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花的情感
对于各种各样的花,人类肯定是“爱”字当头,“喜”字为首。古往今来写花赞花怨花乃至恨花的诗作数不胜数,让多少读者跟着文人墨客一起泼洒情感,一起喜怒哀乐。我们不会忘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不会忘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不会忘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红杏;其他如“带到重阳日,还来就”中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中的海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花、“桃花尽日随流水,泪在清溪何处边”中的桃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荷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的稻花等等。花是有情之物,它有灵性,和各种各样的小草一样,它们以不同的形色和馨香,阐述着人生的哲理,或起教育作用,或表达各种祝福,或表示祈求和希望,或表述各种心态和冥想。在中国,人们把不同的情感寄寓于花儿,主要凸显在花的象征意义上。如牡丹象征富贵和大气,梅花象征无畏和顽强,荷花象征高雅和清纯,兰花象征清馨和优雅,玫瑰象征情爱和忠贞……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联想,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象征就是托物言志的一种技巧。当然,人们对花儿寄寓的情感,绝大多数是真善美的追求和讴歌,与对小草的情感寄托有不一样的地方。人们赏花赞花,因为它们“浅笑留花间,朵朵为君妍”;人们赏花爱花,因为花中蕴含着人们十分肯定的正能量――美好的人格寓意、伟大的精神力量。花以实用和美化相结合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娱人感官,撩人情思,寄以心曲。花已形成了“花文化”,其含意博大精深。
3古人描写林木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林木的情感
与花草等一岁一枯荣的植物相比,树木是形体高大、生长周期较长的植物。高的大树可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树龄长的树种可生长几十年数百年乃至几千年。树木不但形高体硕树龄很长,它们中的很多乔木,一年四季还都郁郁葱葱蓬勃旺盛,为大地山川撑持出莽莽苍苍的森林绿,所以,树木成为历代人们敬仰崇拜的主要对象。远的不说,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就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诗描写的是柳树,其貌“碧玉妆成”,其形“万条垂下”,它的细叶如裁缝巧制,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制的结果。笔者看过不少古人写柳的诗歌,因为柳树依依婀娜多姿,不少文人都将依恋之情寄寓在柳树身上,看到它们你就会产生依依不舍的柔情。又如南宋的志南和尚写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诗写的是古木参天荫翳蔽日形成的绿荫下一位老者的感受,老者的感受其实就是作者的感受。读着诗句,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浓荫下过路人的喜悦:杏花雨纷纷,微风轻吹面,惬意舒适的老者,虽然已需“杖藜扶我”,但对古木凉阴十分感激。诗中透露出来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古代描写树木的诗句,和描写花草的一样,也是数不胜数。这些诗句中对树木的吟诵,无不寄寓着文人墨客们的多种情愫,而赞赏崇拜却是主旋律。清代文人郑燮吟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中的“青山”他要“咬定”,其实“青山”指的是“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满山树木。他把做人要经受千锤百炼、不怕风吹雨打的告诫寄寓在满山的树木中,读之你会收到很多启发。中华民族崇拜树木,视树木为护身符,把多种复杂的情感寄托其中,这一自然物已成为图腾文化积淀深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以上的议论,是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读了许多诗词作品后对花草树木十分钟爱的表达。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灵物,人们把自己的丰富情感寄托在它们身上,托物言志,言志寄情,让人类高尚的精神意志和多种追求喜好在这些灵物的生长中显现传扬,过去是这样,以后仍然会这样。参考文献:
[1] 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篇7
德育就是培养人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怎样让孩子自愿、快乐地接受教育,我们觉得赏识是一个很好的法宝。因此,我们制定了沙洲小学“闪亮之星”的评比方案。“闪亮之星”从内容上分为:学习之星、守纪之星、劳动之星、文艺之星、运动之星、团结之星等十项,每一项都有评选标准。从等级上分为班级之星、校园之星、十佳之星。每周我们都确定一个主题,学生可以围绕这个主题而努力争创。如本周我们进行学习之星的评选,那么,在这一周内,凡是能上课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都可以给予班级学习之星的称号,班主任在学生自己的“争星卡”上刻上“学习之星”。然后在周五的赏识晨会课上,由班主任和全班同学一起评选出全班学习方面表现最出色、最优秀的一名学生,推荐他为“校园之星”,由全班同学一起给他(她)写上一段评价的话语,上交德育处,然后由德育处在每周一的集体晨会上进行表扬。到学期结束,孩子们再根据自己在争星过程中自己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参与学校“十佳之星”的评选。由德育处组织对学生上报的材料进行亮分审核,最终选出本学期的十个“十佳之星”。在休业式上进行表彰、颁奖。“闪亮之星”的评选,肯定了学生每次的进步,让孩子们更多地享受到努力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你展我赏,协奏曲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多才多艺,孩子的这些技艺的学习需要孩子付出时间、努力,更需要一种毅力。威廉・杰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别人的欣赏能帮助孩子增强这种毅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与训练。因此本次赏识节中我们就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让所有有技艺的同学都来秀一秀。我们开展“琴棋书画,尽显才艺”系列竞赛活动,举行了“巧手绘祖国”“笔墨赞祖国”“诗歌颂祖国”等比赛。比赛分为班级展评和校园展评,孩子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进行展示、然后再参加学校里的展示。在一次次的展示、评比中,孩子的特长得到了更多人的赏识与认可,这让他们品尝到艰辛后的快乐。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毅力。在学校小记者采访三(1)班的小书法家钱佳慧时,她笑着说:“每天练字很枯燥,好几次我都想不练了,今天,当我挥毫写下‘华夏腾飞’四个字后,看到我的字赢得大家的掌声与称赞,我真的很高兴,接下来我会更努力地练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
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展示中,孩子大胆表现,在一阵阵的掌声中,孩子品尝快乐,在一声声的称赞中,孩子体会成功。学校的活动给了孩子们自我展示的舞台,帮助更多的孩子重新认识了自我,让更多的孩子能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生活与学习。
艺术赏识,圆舞曲
在赏识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赏识不只是简单的表扬。为了更好地进行赏识教育的研究,我们首先进行了理论研究,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赏识教育研讨。
在“我眼中的赏识教育”论坛中,张虹老师说:《有一种鼓励叫抚摸》,赏识是一门艺术,关心学生才能更好的去了解学生,学生是一朵花,需要赏识地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教师要巧用赏识,才能培养出监视的果实。徐娟老师感受到:赏识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锁的金钥匙,班主任只有赏识自己的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袁新菊老师则在“一通难忘的电话”中体验到了:赏识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火花,赏识可以催发理想的春风雨露……老师们在交流中感受到,赏识可以很简单――一个微笑、一次抚摸,赏识更需要艺术――艺术的语言、艺术的行为;赏识的同时还不能缺少善意的提醒,这种善意的提醒与暗示同样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赏识和批评的结合才是完美的教育。于是,赏识节上我们进行了“我想悄悄对你说”活动。
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撰写建议信,然后将这封“建议信”悄悄递给所写的对象,再由接信的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并通过班队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建议信”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他人。写信后学生可以根据给他的建议观察,如发现确有改进就再有针对性地撰写优点卡,让学生在大家的尊重和信任中寻找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回自信,树立自尊。
篇8
论文摘要:李清照的诗歌题材广泛,爱憎分明,风格豪迈道劲,颇有大丈夫气概,字里行间洋溢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详细论述李清照的诗歌风格,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其诗词风格的相互影响。
文翰寓品格,诗章见性灵。李清照是一位真正用心、用情写作的诗人。她的诗作虽大多散佚,现在能收集到的不过十余首,但却皆属上乘之作。李清照诗歌的思想境界较词深广,内容题材也广泛得多,不再拘泥于儿女之情,而是充斥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雄浑沉郁的家国之思和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一、豪迈飘逸的诗歌风格
李清照的诗歌风格豪迈遒劲,奇气横溢,颇有大丈夫气概,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想象丰富,语意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李清照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大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整体风格与词不同。
《乌江》(也作《夏日绝句》)是李清照的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全诗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时要顶天立地做人中豪杰,死后也做鬼中英雄。全诗气魄宏大,感情深沉,用项羽的不肯南渡对比偷安~隅的南宋君臣,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假若人们是初读此诗,谁又能相信这会是出自一位经常咏叹“绿肥红瘦”、“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弱女子之手。《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此诗通过赞美嵇康,严厉地抨击了那些卖国求荣、厚颜地依附伪政权的士大夫,笔力强劲,震撼人心。《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首诗是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时所作。气象宏伟,感喟深沉。作者面对胜迹发出兴亡之叹,和一般的题咏诗不同,她把大好河山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以雄峻的笔势,极写了八咏楼的江河横流、旷野无边的景色,气魄卜分宏大。而一个“愁”字又把读者的心思从眼前壮丽的景色带到现实中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如此大好河山竞忍心拱手让与敌人,不禁使人万分愤慨。这几首诗中的雄浑豪迈之气已超越一般男子之所作,其气魄之大,见解之深,思虑之广,已足可俯视巾帼、不让须眉了。
善于使事用典是宋诗的一个重要特色,李清照也不例外。为了表达她的爱国情感,她偏爱在诗中援引英雄人物的事迹,如《乌江》中的项羽,《咏史》中的嵇康,志在恢复山河的王导与坚决主战的刘琨(“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李清照在诗歌中善于用典来表达情感或透彻说理。她在《上枢密韩肖胄诗》中用典二十多处,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均多借用典故,或明用,或暗用,或正用,或反用。表情贴切,含义深刻。如她为了说明对敌人不可轻信,连举二例“衷甲昔时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上半句用了春秋时楚人欲于盟会中袭晋,把甲穿于衣中,使晋人不备的典故,下半句则化用了唐贞元三年,侍中浑城与吐蕃相尚结赞盟于平凉,为吐蕃军所劫事。还有为了劝说二使臣广泛使用当地人才,说道:“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用袁虎、孟尝君事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用典十分贴切、得当。
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李清照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她善于通过想象和联想营造诗境,抒发感想。如《上枢密韩肖胄诗》的第二首七律,便通篇都是作者的想象。“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作者想象宋朝使臣出使金国,经过昔日的国都,必将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反映出北方人民迫切希望恢复国土的心情。《晓梦》:“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这是一首极具浪漫色彩的诗歌。诗人描绘出梦中的理想境界,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柬地生活,正当诗人沉浸在这一美好世界之中时,梦忽然醒了,看看周围的现实世界,不禁叹道:“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嗟叹之人又何止清照一人,天地悠悠,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理想的难以实现而怆然涕下,现实和理想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成为人类永恒的悲叹!
二、李清照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李清照作为一位久居深闺的贵妇,一介女流竟然能够“做诗以诋士大夫”,其诗作豪迈刚健,奇气横溢,有大丈夫气概,其政治见解也独树一帜,观点新颖深刻,这在当时女诗人中是极少见的,而形成这种诗歌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家庭原因。其父李格非是著名的文学家,母亲王氏也爱好文学,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的文学造诣日益精深。清照l8岁时嫁给赵明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伉俪情深。婚后,清照一直协助丈夫收集金石书画,并跟随丈夫仕宦,到过很多地方视野也较一般闺阁贵妇开阔。家庭环境的开明与文学气氛的浓厚给李清照的才华以极大的肯定与保护,在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李清照虽不是唯一的特例,但却是其中最突出的。她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思想深刻、新颖能发人深省。如她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一语道破安史之乱形成的根本原因,即唐玄宗的“酒肉堆中不知老”,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比张耒“玉环妖血无人扫”的红颜祸水论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其次是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李清照的身上充满着一种自信的张力,她对自己的才华十分自信甚至自负。“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学语三十年,缄口不求知。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分得知字》)。作者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肯定更希望能够在国难当头之时,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封建时代,作为一个女子,是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因此她只能感叹“学诗谩有惊人句”。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事实上她一直是活跃地、积极地关注时事,关心朝廷的一举一动,因此才有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才有了《上枢密韩肖胄诗》。李清照性格的又一特点就是刚烈。因为她的刚烈,她可以大胆反抗封建家长,上诗讽刺她的公公赵挺之,这在封建社会简直是大逆不道的。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为卷入党争,被革职流放,清照曾上诗给她的公公赵挺之,请求他救助自己的父亲,诗中有“何况人间父子情”这样感人的诗句,但却未能打动赵挺之。而当赵挺之节节高升之时,李清照再次上书,这次却是对这位热衷权势的公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诗中云:“炙手可热心可寒”,可谓大胆之极了。清照的刚烈使她对一味妥协求和的南宋朝廷十分不满,写下了一系列充满爱国豪情与深沉无奈的诗句。
第三,是社会原因。北宋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的阴影、亡国的威胁始终笼罩着宋朝廷和黎民百姓.尤其是靖康之难后,江河日下的局势与风雨飘摇的半壁江山都使诗人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满腔的爱国热情与对朝廷的失望都是诗人急于要宣泄出来的,因此,在她的诗中便不可避免地出现此类内容。为了避难,清照不得不远离家乡,不断流亡。赵明诚去世后,她孤身一人,流离漂泊,亡国之恨,乡关之思,身世之感都化作一腔悲歌,慷慨激昂地唱出邪浓得化不开的“愁”与“怨”。
三、李清照诗词风格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在李清照的创作中其诗作的整体风格与其词作差异较大。她在诗与词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自我。如果说在李清照的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比黄花瘦”、“欲语泪先流”的哀婉女子,那么在她的诗中则充斥着一个激昂豪迈、悼国怀乡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一婉约,一豪放;一细致,一雄浑;一是诗人独抒性灵的心情日记,一为作者参政议政的豪迈文章。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奇异地融合于一个弱女子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第一,宋人心目中诗词的不同地位。诗是“载道”、“言志”的工具,而词是“诗馀”,是“小道”,是游戏之作。“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有较多的政治功用,是一种严肃的文体。而词由于兴起于民间,且是教坊歌姬舞伎弹唱所制,所以流于“艳科”,且由于词的特殊形式更便于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她是严格区分诗词的功用的,她可以用诗来表达她的政治理想、社会抱负,但她在词中却沉浸在心灵的各种情绪之中,独自品味内心的点点滴滴与离愁别恨。
第二,李清照个人的词学主张。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认为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高的要求,以便“协律”、“可歌”。由于对词有了多方面的限制,也就缩小了词所能表达的题材范围,可以说,李清照是有意让词成为她抒感、伤春悲秋的载体的。
篇9
一、打造品牌文化,水墨漫画唱响全国。今年围绕湖北省文联和孝感市文联提出的“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我们主打水墨漫画牌,让安陆水墨漫画唱响全国。围绕品牌创建,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成功策划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在我市召开。这次会议有四大收获,出版了《安陆市水墨漫画集》;举办了安陆市及全国知名漫画家水墨漫画展;搜集整理出版了《水墨漫画理论文集》;被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授予漫画创作基地。
2、由水墨漫画院和文化馆联合举办了国画研习班,提升老画者的功力,扩大新画者的队伍,营造更浓厚的创作氛围,先后有80余人参加研习班,并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3、积极投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文化馆、水墨漫画院一道完成了《科学发展观漫画知识读本》一书的编辑出版,反响较好。
4、积极组织作者参展参赛,王顺华参加了武汉城市圈名画家邀请展,展出水墨小品12幅;寇爱明、王师洁、王曦初、孙克超、徐庆雄、李胜春、许光彩、王顺华、廖辉、江燕、李曦、张文斌等12人作品入围湖北省第11届美展;江燕、王顺华、张文斌三人作品入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8月,安陆23件水墨漫画作品参加2010年第三届亚太青年动漫大赛,引起国内外漫画界关注;10月,安陆19件水墨漫画作品入选2010武汉漫画佳作展,并有6件作品获佳作奖;11月,王顺华在广州市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
二、发挥领军优势,文学艺术创作丰收。今年,市文联干部、市作协主席曹军庆加入中国作协,实现了我市文学艺术国家级会员零的突破,是一大亮点。曹军庆、黄世猛、曹成海、王顺华、张文斌、徐庆雄、聂武、易家镜、池云华等文学、诗歌、漫画、书法、摄影等各方面的领军人物,不断推出精品佳作,文学艺术创作喜获丰收。曹军庆在《清明》杂志发表中篇小说《逝去的足迹》,在《福建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去南方》等多篇,年末,其中短篇小说集《雨水》获湖北省屈原文学奖优秀奖提名;黄世猛的创作也进入高峰期,发表报告文学多篇;曹成海继去年在《长江文艺》发表长诗《我的祖国》后,今年又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诗作;朱绍斌的小城系列第三部长篇脱稿;易千元的《岁月如水》继获湖北文坛网络文学征文特等奖后,8月又获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聂武等19人作品在《书法报》刊登;池云华的摄影作品《2010随想》入选《中国摄影在线》第一届国际摄影展览;王小平的摄影在《人民摄影报》发表,池云华、段家强、刘鸣、易千元四人作品入展“三江杯”全国摄影大赛;9月,王小平的长诗《我是长江的女儿》获“富思特杯”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诗歌类一等奖;12月,李楚林的散文获“延安精神赞,颂歌献给党”诗歌散文征文三等奖;网络也有许多高品味的作品问世;市广电局办公室主任高玲的博客《永恒苦旅》点击突破60万大关,成为草根名博;退休老干部王昌波的博客点击也突破10万,倍受博友欢迎;安陆博客圈已有博友120余人。
三、争取领导支持,大小活动接连不断。2010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3月,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在安陆成功召开;同月,《书法报》走进安陆作品研讨会在安陆成功举行;市作家协会和水墨漫画院联合在安陆文化馆组织水墨漫画家与作家圆桌对话;4月,市作协成功举办2010·孛畈之春文学采风笔会;5月,组织部分作家赴安陆一中进行文学讲座;5月,成功接待湖北省诗家安陆采风行;5月,举办摄影培训班,先后有50余人参加培训;5月,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摄影展,同月,编辑出版《太白风》特刊;9月,会同市摄影家协会、市烟草局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烟草杯”摄影大赛;9月,市中老年合唱队参加孝感市红歌比赛,以总分第二获“牡丹金奖”;9月,市作协举办“一叶秋黄”网络诗歌座谈会;同月联合摄影家协会和烟草专卖局举办安陆市纪念建国六十周年“烟草杯”摄影大赛11月,市文联主席易千元参加孝感市“一县一品”经验交流会并作大会发言;11月,在钱冲举办首届中国银杏节银杏风光摄影展,展出作品15余0件,展出10余天,好评如潮,市文联被评为银杏节先进单位,文联主席易千元被评为先进个人;同时,加班加点,编辑出版了《太白风》银杏节特刊;11月,组团参加了孝感市第四届文代会,我市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外,还有其他多项小型活动。诸多活动的开展,使文联的社会地位得以不断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篇10
一、领导重视,安排得当
按照本届推普周的指导思想和宣传主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市政府、市教体局、市语委领导高度重视推普活动,把语言文字工作的两大主题“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市各单位、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一个目标、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四项任务”的语言文字工作思路,全面深入的宣传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构建与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以迎接60周年。我市语委分别在江油政务网、江油教育信息网、市进修校等网站挂出了《关于开展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通知》对全市各行业、各中小学的宣传工作也做了详细具体的安排。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在活动期间,各单位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学习、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方针政策,畅谈语言文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充分利用宣传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通话知识,进一步加快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推广普及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迎接60周年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各单位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一法一规”,悬挂宣传标语、口号,利用广播、板报、橱窗专栏宣传相关知识,畅谈语言文字成绩,宣传媒体滚动播出宣传口号大张旗鼓的宣传语言文字法。市广电中心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每天向全区滚动播出宣传口号,向全市人民进行语言文字法及相关知识的宣传。
3.市语委办倡导全体市民参与宣传推广普通话活动,在城区主要街道散发推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到公民手中,号召全体市民从自我做起。采用宣传车在中坝城区宣传国家语言文字的法规、政策,对城区用语、用字进行检查,指导整改。对已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学校进行指导、检查。
4.市语委、市教体局、市文明办于2010年9月11日在诗城小学成功举办了“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江油市选拔赛。共有47名选手参赛,他们分别来自于市检察院、国税局、司法局等10个市级单位和太白中学、诗城小学等20所学校。并将获一、二等奖的优秀选手视频推荐参加“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绵阳市选拔赛。
三、学校活动、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