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教师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13 23:2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歌颂教师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歌颂教师的名言

篇1

“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我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年轻人向命运发出的呐喊,向死神发出的挑战!他就是用生命践行承诺,感动的全国模范教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是他对教育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是他对山乡学童的炽爱情怀!是他要实现生命最大价值的崇高精神!他是在和时间赛跑,向生命挑战!“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念,让用生命谱写出一曲感人肺腑的教师之歌。

同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学习了同志的感人事迹后,我感触良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力求尽职尽责,像同志一样将青春倾注在伟大的教育事业里。

我的座右铭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材施教,我的职责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多年以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以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鞭策自我,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对每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精心备课,既备教材,有备学生;在工作中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篇2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的人物、故事,都牵涉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爱国主义精神、仁、智、礼、仪、信等。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是放在教育工作第一位的。因此,将德育与初中历史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展开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做学生们道德的榜样

历史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增强自身的说服力才能使学生们对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更加的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本文由收集整理师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高度。提高历史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措施有:首先,教师应该定期接受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内部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工作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工作综合能力。其次,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感悟历史人物的博大情怀和高尚情操,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历史教师应该定期对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使自己处于一个不断反省、不断进步的状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二、在历史教育中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物值得我们去称赞、歌颂和学习,然而如果只是让学生们从文字上去感觉,那么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比较微弱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历史故事以及自身的演讲,将这种感情渲染出来,提高这种道德情感的感染力。比如,在讲到汉文帝的“文景之治”时,我们可以引入汉文帝至孝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孝子,在其二十四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得了一种病,因为不能服食药物,所以这病好得非常慢。汉文帝看着自己日渐消瘦的母亲,常常泪如雨下,并且日夜守候在母亲的身边,直到母亲病愈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消瘦了不少。”在这个故事讲完以后,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对自己的父母做过类似的事情?”从而引发学生们深思,以提高他们对“孝道”的认识。

三、历史教育中加强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1)根据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培养学生们的道德知识。借助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的道德形象,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规范,从而拥有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心理标准。初中历史知识中优秀人物们所涉及的道德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忧国忧民、以身殉国的屈原,天下为公、舍生取义的商鞅等。这些道德形象对于学生们道德知识的培养和道德标准的规范化、具体化、生活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2)利用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观念的重要过程,再多的道德知识培养,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内心的感触,也对学生们道德观念的生成起不到丝毫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通过情境教学或者是多媒体教学,增加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情感。

(3)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名言名句,这些语言文

字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历史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怀和伟大情操,同时也带有比较浓郁的情感色彩。比如,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些名人名言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也是非常有效的。

四、历史教育中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篇3

一、感悟经典,传承文化,开启智慧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文学经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也找回了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

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吟诗引句

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是诗文的源泉。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自然的情境中观察体验,到大自然之中去吟诗观景,就是要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自然界到处都有美的足迹,历代诗人的慧眼彩笔留下许多赞美四季风光的不朽诗篇。在春季,校园里的几棵柳树抽出了新绿的嫩枝,学生们立刻捕捉到了这一春意,吟诵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田野里,学生们望着飞上蓝天的风筝,体味“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愉悦。在夏季,新荷尖角露出水,蜻蜓萦绕之时,把学生们领到池边观赏,在那蜻蜓站立荷尖的瞬间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惬意怡神。夏日雨后,指点学生们去观赏雨后清荷,微风中吟诵诗句“微风忽然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在秋天,金风送爽,层林尽染。拾级而上,于萧瑟的秋风中惊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于阵阵菊香中品味“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铮铮傲骨。在冬天,去品味“风雪夜归人”的温馨,去感叹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

引导学生在广泛接触大自然和观察大自然的情境中去发现美,引用诗句表达美,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强表达效果。

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中,积累古诗文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古诗文名篇,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三峡》《小石潭记》等,抒发自己豪情万丈的《登幽州台歌》《观沧海》《水调歌头》等,充满哲理性文章的《陋室铭》《爱莲说》《孙权劝学》等。教师可配合教材让学生有机会辅读与之相对应的文言文,如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可推荐学习其《后出师表》深切体会“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情怀,让学生欣赏、背诵,使学生在绚丽的语言中加深理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可效用此法。

为避免遗忘,教师应把所学古诗按教材内容、表达形式等方面归类合并。如有的教师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后,再赏读《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送友人》等一系列送别诗,并引导背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名句,使学生对离愁别绪有更多的感受。又如将《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坡羊潼关怀古》、《朝天子咏喇叭》等归并为忧国忧民篇,这样归类辅读,以熟带生,新旧渗透,融会贯通,可以收到系统积累的良好效果。学生会随着年长事更,逐步明之、解之、融于心,就能调度于笔。

四、在写作练习中,指导引用诗句名言

文章恰当地引用诗句名言能增强表达效果,给文章增添色彩。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引用诗句名言可采用例文评析的方法,即将学生引用得好的例文抄录出来示范讲评,以典型引路。如学生在写《一件好事》一文中,不自觉地在文中引用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既使文章增色不少、又使明晰了文章的主旨。教师还可采用提示阅读资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列举一些文章篇目供学生阅读参考。如写《我的理想》可引领学生阅读人物传记,去寻找身边的榜样,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透过古诗文的阅读,他们可感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平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还可采用因文指点的方法,即根据某次作文的具体内容,启发学生在文中引用恰当的名言警句。

篇4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象力

在新阶段、新的教育形式下,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们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想象可以涵盖世界上的一切,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想象可以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人类也正是有了想象,才能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才能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才可以用大胆的、奇异的、独特的方式对世界产生幻想、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从而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思维品质。教师要努力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促进想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创设课堂创新氛围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这个主体的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不只是,也不应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而应该是一种多通道的、多向的师生之间的指导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的多向模式。在这种多向的模式中,师生通过相互交流、探讨、思考、碰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例如,在教授《药》这一课时,我根据教学目的,设计一些讨论题:(1)这篇小说的题目为什么要用“药”?(2)作者在这篇小说中设计了明暗双线结构,为什么?其目的是使悲剧更具有双重性吗?(3)夏瑜最后是为革命牺牲了,群众对他的态度应该是爱、是赞美、是歌颂,但为什么却恨他、骂他?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后,引导他们去展开分析、去讨论交流,可以让各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言,最后一起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这样的师生互动,互相交流信息的氛围,才更能促使学生学习,学生才能受到启发,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

每一个人都有进行创造的可能性,每一天都是创造的好时候,每一个地方都是创造的广场。只要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压抑学生的创造念头,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给学生提供一个让他们自由交谈和表达自己见解与想法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灵感和奇特想法,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才不会泯灭他们的创新火花。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谈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素材,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章。例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发问:“自己最喜欢文中的哪些人物?请给出三条理由。”这时学生会思考、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各自都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能会有深有浅。不管他们的理由是否充分,至少学生们去思考了,去展示自己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这样我们的教学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充分利用名人名言

一些名人名言,哲理性很强,很能够引人深思,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会出现个别的观念、观点不合时宜。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今天的时代高度来理解,作新的诠释,那么,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很快就能被撞击出来,很多有创意的新见解被展示出来,会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看法。

三、在作文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高中时代,写作训练的形式很多,教师要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包括:常规的写作练习像平时的作文练习、日记等形式,也有新型的写作训练像日志、博文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独辟写作蹊径,写出那些构思巧妙的、立意新颖的、见解独到的好文章来。在面对学生的成果时,面对学生谈及在习作过程中的感触、想法时,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做法要积极鼓励。只有教师这样做,学生才能、才敢冲破固有思路的框架,才敢于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勇于把自己标新立异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写出富有创新精神、有独到见解的好文章。根据我的经验,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或创造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人们的发散思维。根据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研究,发散思维的特点主要包括:独特性、新颖性、流畅性。不管是测量发散思维还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都需要教师从这三个角度去考虑。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时,要注意学生提出的观点问题是否独特、是否新颖、在短时间内提出的这些观点是否足够多,是否从不同的方向、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是不是想得到更多的设想、观点或答案。根据这种理论,高中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练习时,可以采取一些“一题多做”“一题多文”的多角度思维训练。

(二)积极鼓励创新作文形式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要不拘一格地考虑问题。布置写作文时,形式要多样,应鼓励学生进行进随想随写、散文写作,应不拘形式,不拘体裁,让学生写出自己真正的“随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这样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有写科幻小说的,也有写“长篇小说连载”的。作文形式的多样与内容的多样,大大提高了高中生写作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阶段,只有充分地、适时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学生的各种美妙的、奇特的想法才能像涌泉一样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方法也不止这些,相信只要教师们有心、用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武升主编,《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董国华、傅鸣主编,《创新学习实践与探索》

3.冷洪恩主编,《创造性教育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5

1.教室环境布置,为学生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物质文化建设是最直观的一种教育力量。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不是为了应付学校检察,更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氛围,令学生在相对舒服、愉悦的环境中来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室环境布置过程中选择在墙壁上粘贴一些学习励志名言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这些名言都是学生认为对他们能起到警示作用的,如“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选集》”“人贵知足,唯学不然。人功不竭,天巧不传。”……其次,我充分发挥了班级黑板报的作用,让班里的美术生根据每个月的节日活动或者主题班会内容来布置黑板报,如父亲节的时候学生在后黑板报中描绘了一幅父亲手拉孩子的温馨图画,并书写了歌颂父爱的文章,让高中学生在繁忙的课业压力下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恩之情。鉴于大部分学生的课下娱乐活动比较单调,所以,我在班级中创办了“书海一隅”,将一些丰富的课外读物放置其中供学生休息时阅读观看。这些看似无用的教室布置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组建优秀班集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用班级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辅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品格,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例如,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经常与学生讨论班级中的制度、规定,在决策一些“大事件”的时候也会召开主题班会,征求学生意见,并通过举手或投票的方式来进行最后表决。这种方法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更加认同班级制度文化,促使其自觉遵守班级制度。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班干部成员,也与学生一起制定了若干合理且可行的相关条例与规定,如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等,并制定了班级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让班干部起表率作用,全体学生认真贯彻执行,力图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舆论

篇6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太最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人生世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学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感受生活,实践作文

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作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回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载。慢慢地,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的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展开联想,写作创新

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构思,能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即使是常写的题材也会写出新意。以“我的父亲”这一常见的歌颂亲情的作文题材为例,我班一位学生写题为《爸爸是个坏爸爸》,小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爸爸为了使儿子有较强的体质,衣食住行约束他。并狠心让儿子天天早晨长跑的事。由于描写的角度独特,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四、等级打分,激励学生

篇7

关键词:寒暑假作业;假期综合症;自主学习;文化意识;兴趣

一、引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曾面临学生的“假期综合症”问题,也为此感到发愁。所谓的“假期综合症”,就是指学生在假期生活过于放松,学习无压力、无目标,结果导致假期前学过的内容过度遗忘,原本养成的好习惯也没有保持住。在新学期开始时,课堂上学生不能很快的进入角色,教师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开学初不仅要传授新的知识内容,还要重新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复习上一学期的内容。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要求学生多说多练,最好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所以“假期综合症”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并且如果每个假期都出现这样的现象,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据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各种形式的寒暑假作业,通过完成作业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避免“假期综合症”的发生。

二、常规假期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作业形式单调

常规假期作业通常是一本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寒假或暑假作业,再辅以单词或课文抄写。总的来说,是以文本形式作业为主,不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即使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假期听课文磁带,但也由于检查不能及时到位,大多数学生也敷衍了事。而对于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同学,寒暑假作业基本都是临开学前匆匆忙忙完成,有的还会同学之间互相抄袭。这一切不仅破坏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的良好习惯而且使得学生在假期前掌握的知识由于没有及时的复习巩固,也遗忘殆尽,导致新学期课堂上该听的听不懂,该说的不会说。因此,教师在假期作业的布置中要考虑利用各种形式的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检查批改不及时

在每年为期三个月的寒暑假中,由于师生交流很少,教师不能及时地为学生的学习做指导。而高中阶段学科多,学习上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较多,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时间长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此,笔者尝试将假期分成两个阶段,要求学生中途返校一次,由教师检查和讲解作业,并布置下期作业。同时,笔者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一个班级同学的QQ群,在QQ上和同学们就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分享好的资源。

3.检查形式单一

我们平时批改作业的方式并不适合于应对寒暑假作业,因为寒暑假作业上交的时间过于集中,作业量也比较大,按常规的批改方式教师无法及时完成作业批改。另外,传统的批改方式也不适用于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学唱一首英语歌、看一部英文电影等。

三、布置有效假期作业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多数教师在布置寒暑假作业时不考虑学生的层次和习题的难度,而是给学生布置统一的假期作业。这样,基础好且自制力强的学生或许可以按要求完成作业,但其他学生则可能很难独立完成。这样的作业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王锦花,2005)。有效的作业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寒暑假作业的布置要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考虑学生的水平差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量提高要求,着重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差一点的同学,作业要从基础入手着重培养兴趣。这样,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作业,有成就感,从而建立自信、找到兴趣。

2.实践性的原则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曾在答记者问时说过,语言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语言实践。学生只记住一些语言知识是学不会语言的,必须有大量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在引入新的语言项目后(学生经过输入),通常要让学生操练,使之达到熟练掌握并能运用的程度,即内化并输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因此,假期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强调“做中学”、“玩中学”。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输出语言,达到掌握运用。

3.适时沟通的原则

新课标提出,教师和学生要经常在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在假期中,师生不经常见面,教师要利用充分其它方式和学生经常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同时,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假期英语学习方面的情况。

4.兼顾听说读写的原则

听、说、读、写作为语言技能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和交流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课标指出,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教师布置假期作业也一定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复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值得推荐的假期作业形式及其理论依据

1.观看原版电影

建构主义提出,语言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的。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情境中,即浸入法(immersion)。原版的电影语言内容丰富、会话真实鲜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训练英语听说的积极性,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增强活学活用的外语交际能力(杨苗捷,2010)。可是,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时间、教学任务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不能经常采用此法。而在寒暑假中,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可以联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帮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观看的电影,让学生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又学有所得。

2.读简写的英文小说

主体教育理论指出,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语感的培养与思维的发展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而阅读,尤其是泛读,作为学生输入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无疑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与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泛读教学的实用性很广,现实生活中的阅读一般都是泛读,而具有泛读能力的人,才可以说具有阅读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泛读,从中掌握阅读技巧,才能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陈学斌,2002)“书虫”系列或“星火”的英文小说是难易程度不同的分级读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英语水平进行选择,而且这些小说又多为简写版,其语言精炼,故事短小精悍,适宜高中学生阅读。

3.学唱英文歌曲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很多广为传唱的英文歌曲不仅韵律优美,而且蕴涵着深厚的社会文化。优美的歌曲从方方面面来反映社会生活,有歌颂爱情(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鞭策背叛(Betrayal),鼓励成功(The winner’s song),拯救地球(Heal the world),关爱非洲难民(We are the world)等等。通过学唱这些歌曲,学生不但积累了文化知识,而且培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这样的作业没有压力,所以学生非常乐于去完成,真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4.收集名言锦句

在英语学习中,名言锦句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还能使语言学习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而且,收集名言锦句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分析、理解和欣赏的一个过程,它不同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收集整理进一步“内化”知识,最终达到掌握并运用的目的。

五、结束语

本文指出了常规假期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布置假期作业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推荐一些实践性强、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兴趣和文化意识的假期作业。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来布置假期作业。让学生则通过完成假期作业达到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假期中寓学于乐,既玩得开心又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锦花.一次特别的暑假作业[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6).

[3]杨苗捷.英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

[4]刘美琳.高中英语教学中假期综合症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

篇8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1、继续开展“树党员先锋形象、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实践活动,学校党支部坚持按时召开党会,通过学习,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帮助党员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密切联系群众。

2、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本年度,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十不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小学教师行为准则》、学习《义务教育法》.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人撰写6篇学习心得,在每周一学习期间组织观看师德典范光盘,学习典型事迹,并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3、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今年开展了 “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求师生牢记学校文明礼仪要求并按要求做好,学校、班级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本学年,每位班主任都结合文明礼仪记录,撰写了符合班级年龄特点的经验论文。学校还要求各班每周开展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同时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的教育思想。按时检查德育工作,对各班黑板报,读书角,卫生角,通过开学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班主任都能按要求填写各栏目,中队活动记录,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二、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坚持以思品课为德育主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质量较好的德育渗透论文。

三、创设活动载体,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

1、本年度我们继续抓好学生的爱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  

2、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九月十日”教师节进行尊师周活动;“十月一日”国庆节,组织歌颂祖国活动。同时继续开展文明礼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十一月份,我们学校分三个年级组召开了三次养成教育大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十二月份,举行了冬季体育运动会。通过召开体运会,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2010年三月开展了“献爱心”活动,为患肠癌的周展望老师捐款2628元。2010年四月十日,举办了“加油2010,宝洁百所希望小学快乐体育运动会”。借此东风,号召全校师生以实际行动为2010加油,以优异成绩向奥运会献礼。.五月十九日,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活动。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向地震遇难同胞默哀活动。在这次赈灾活动中,我们学校师生一共捐款8557.5元,是双溪桥镇教育界捐款最高的一所学校。六月一日,举行了欢庆活动,表演了20多个节目。本月,我们学校还参加了咸安区教育局举办的“阳光体育活动”。在这些比赛活动中,我们学校获得了女子跳绳第一名和第四名,获得剪纸第一名、小制作第二名,小歌手比赛获得第三名,舞蹈表演获得第三名。我们张金霞校长的艺术论文获得了区比赛一等奖,我们的王燕华老师被评为优秀艺术辅导教师。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的师生陶冶了品质,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养。

3、环保教育:通过宣传画、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组织开展以“爱护家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美化家乡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和老师一起清扫卫生死角,同时通过世界环保日、植树节、无烟日等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

4、继续发挥红领巾小记者站、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板报作用。宣传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法律知识、自纠自护知识、先进人物事迹等,每月进行一次板报评比,通过评比活动,使板报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多样化.并每月由校长、大队辅导员作行为规范的专题讲座.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5、抓好养成教育,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全方位,多渠道,强化了养成教育,本年度,为突出我校的德育主题,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养成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争当文明班级”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文明监督岗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继续强化了“文明班集体”的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好人好事及爱护公物等内容,每天公布各班得分情况,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6、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健全留守、单亲、无亲学生档案,做好教育记录,活动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 “同在一片蓝天下”等献爱心教育活动,帮助这些学生转变不良心理,健康成长。

四、切实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班主任通过家访和电访的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充分发挥家校通、亲情电话的作用,帮助老师及时与家庭进行联系。我们对家长发放有关家教资料,进行科学家教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从每月的查阅的情况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互相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家庭中的表现,互相送上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为了更多的孩子们在双休日、长假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还要求班主任进行频繁的家访工作,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

五、用名言警句立德,以榜样立德。

2010年春,我们的张金霞校长每天都在学校管理专用黑板上写一则关于立德的名言警句,要求全校师生记录背诵下来,并且号召师生用名言警句指导行动,还在6月份举行了立德名言警句竞赛活动。今年春季,我们学校的值周领导每天还在学校管理专用黑板上通报表扬好人好事,并号召大家向榜样看齐,要求师生赶有目标,学有榜样。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育;自主探索;激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069-01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的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人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追求教学个性化

1.找准教学“突破口”。如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以肃穆崇敬为“突破口”、教学《天净沙・秋思》是以清静悲凉为“突破口”、教学《长江三峡》时以豪迈奔放为“突破口”等等。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2,个性化教学思路,就是思路新颖;别出心裁;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抓住“不必说出出也不必说出出单是出出”这个句式,详尽地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诸如写了哪些景、抓住什么特征写、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写等等,旨在使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言表达中体会写景的方法,进而达到初步掌握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的目的。

三、在科学发展观下,一切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出出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彰显人文性,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堂教学的内涵,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1.利用自主探索、激活创新思维。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先片断欣赏,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自主地学习;再给学生联系教学中的东西,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地思考。老师点探:例如老师说:“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叶圣陶老爷爷在少年时期写的《荷花》在人们的眼里总是那样的美丽与纯洁,自古至今,描写荷花,赞美荷花的诗歌篇章举不胜举”(不仅要精讲多练,还要强调“精讲而当练”)。③学生畅谈:甲:这一小节连用三个“有的”,把不同姿态的荷花描绘得淋漓尽致,一读到这三句话,眼前仿佛出现了荷花在争奇斗艳。乙:“挨挨挤挤”一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荷叶的长势,同时也衬托出了荷花的长势,的确,白荷花与荷叶的搭配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搭配。丙:“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仿佛把还是花骨朵的“荷花”给写活了,似乎蕴育着一个生命。丁:荷花“迫不及待”地出来叫“冒”,因为它原先在荷叶丛中呆腻了,闷得慌,现在等不及了,想急着出来透透气。E:“争先恐后”地出来,因为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它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想亲眼看看,亲耳听听。F:“轻飘飘,慢悠悠”地出来,因为人们常把荷花比作荷花仙子,仙子出水当然是像出水芙蓉那样飘出水面的,轻柔万般。e:荷花兴致勃勃地出来,因为它想一旦它露出水面,准会得到很多人的赞美。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不断地培养学生创新个性,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释放,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2.“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理论上曾说过:“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既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突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有机的渗透于现代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①在教学中渗透美学理论,例如;《春》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春》是描绘的一种自然美;《斑羚飞渡》是歌颂的一种生命美;《驿路梨花》是赞扬的一种心灵美;《背影》是品味无言的真爱。②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细致分析、理解过程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最终达到提高审美的综合素质

篇10

【摘 要】科技的腾飞,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否适应时展的步伐,将决定能否实现如期实现中国梦。本文作者简要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扭转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倦怠;原因;职业;教师;快乐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而科技的腾飞,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否适应时展的步伐,将决定能否实现如期实现中国梦。但是,许多教师由于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高要求而产生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这种职业倦怠现象虽然根深蒂固,究其产生原因不乏以下几种:

一、社会期望过高与生活待遇偏低带来的通

教师被认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上最崇高的职业,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面对如此“花环”下的压力,许多教师产生忧虑情绪;同时,教师的经济地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公务员、金融行业等相比,其社会地位明显偏低,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

二、职业艰辛与教育效果滞后性带来的忧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体现在工作时间的延续性、空间的广延性和身心的极大投入,他们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辅导个别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等,再加上教师本人的学历进修、各种教育培训、评职称、聘任、学生及家长满意调查等,的确让教师疲惫不堪,顾虑重重。由于目前还是实施应试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育部门调研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升学率是每一个教师夜不能寐的主要原因,成者王侯败者寇的雾霾笼罩着中小学校园。

三、新课改要求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脱节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全面更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往往力不从心,对自己的职业岗位也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自卑感。

山高水深杨柳依,百花齐放起涟漪,对症下药路宽广,科学管理达如意。作为一名校长,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实现快乐管理呢?下面从教师层面谈一些新举措。

一、让教师认清职业的意义——点燃快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一个人是否幸福,不仅要看物质,更要看精神。从事教师职业,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经常感受人的智慧、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所以,教师应当以开阔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职业,从内心深处点燃起快乐。

二、让教师与学校融为一体——催生快乐

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的正当的主观愿望是统一的整体,假如忽视教师的合法利益,那么教师就不可能在学校的发展中得到快乐,也不可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因此,校长必须了解教师的需求和愿望,在制定实施学校的发展目标时紧密结合教师的愿望。当学校的目标实现时,教师的愿望也得到了实现。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明白为谁而做,为什么这样做时,才能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把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人生奋斗的首要任务,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

三、让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感受快乐

在知识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蒸蒸日上的今天,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着变数,这必然要求每一个教师与时俱进,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要按照“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模式,开展系统的校本培训,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只有践行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使教师更能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

四、让教师沐浴赏识的阳光——享受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可见,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称赞的动作,都会给教师带来工作的动力和心理的愉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果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时时事事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教师,那么教师与领导的摩擦就会产生。因此,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校长要为教师展示风采才华创设一个合理的心理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被赏识的幸福感中摘取成功的果子。

五、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收获快乐

学生是一个能动体,他们不仅接受教育,而且参与教育过程。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教师劳动的性质与其他劳动性质最本质的差别是其劳动对象之特殊。从认知的角度讲,反映这种双向联系的是教学相

长;从情感的角度讲,“良师”可以和“益友”并存,师生感情成为人间最美好的歌颂主题之一。我们只要改变一点点,给学生一片真情,就会得到学生的真心;给学生一点快乐,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学生永远是教师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