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18 13:2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仍然保持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无法做到自主学习。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习惯于先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找出问题答案。比如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背景,作者写作的情感等。一些学生为了快速找到答案,根本不会对阅读内容进行细细品味,只是匆匆略读,而略读只能起到熟知大概的作用,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真正的意义。而学生对阅读的认知也只限于找答案,并没有阅读的兴趣,不会在课后自己找资料进行阅读,无法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三)对课堂阅读内容缺乏深入探究
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中只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考试中不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并不做深入探究,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只局限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因此理解相对肤浅。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语文思维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和拓展。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语文课堂失去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提前对知识有所了解,才能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对于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预习之后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要认真听,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可以记录下来,独立思考的时间向教师提问。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讲述《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设置问题,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描述自己见过的雪景,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冬天的冷,感受济南冬天的城市魅力。并应用多媒体教学,将济南冬天的场景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济南冬天别样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活学活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介入阅读阶段,其次是推进阅读教学,最后是升华阅读内容。介入阅读,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对阅读内容进行略读,根据阅读内容提出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再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灵活地完善教学方案。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差甚远,所设置的问题学生也不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认知和理解。推进阅读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和教师有很好的互动,对语文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升华阅读内容,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探究阅读文章的真正意义,并不断发现、探索新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探索。同时,增加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篇2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阅读教学涉及很多能够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体现集思广益的效果,才能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最佳方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和谐、积极、向上、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环境。
二、主动质疑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众所周知,与处理问题相比,提出问题显得更为关键,这是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激发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能够让学生产生探讨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我们务必要时常关注学生对阅读的态度,观察他们的心理动态与兴趣。比如在教学《为你打开一扇门》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了解,然后让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段,概括每段的大意。通过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而学生要深入了解课文,就要主动交流,提出并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该篇课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所说的“一扇门”具体指什么?学生们就可以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找出答案。
三、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
想象是观察、分析事物的前提,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正置身于济南的冬天,根据课文内容描绘一幅自己置身于济南的冬天的图画。例如,学生可以想象置身于济南的山上或村庄里,不管是书本里有描述的还是没有描述的,都可以凭自己的想象来描绘。文学创造本身就是一种想象,离不开作者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初中生要完全理解并掌握课文内涵,认识到文章的文学价值,需拥有一定的思维并会灵活变通,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内在情感。可大多数初中生处于感性思维阶段,追求浪漫,有时会因一些客观原因而随意想象,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化、健康、富有想象意味的思维锻炼活动。
四、开展自主探究阅读
自主探究的阅读主要是指深入分析文章的主旨、含义、写作背景、情感等,探索根源,分析缘由,把握文章的精髓。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式阅读教学时 ,应当考虑各方面的要素,尽量为学生提供能够实现互动学习、合作研究、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在分析探索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分组的合理性、时间的掌控性、问题设置的恰当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中去。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阅读教学设备
互联网的优化改造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先进的阅读教学设备受到更多教师的关注,并逐渐将其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阅读教学设备,在展现文章意义的同时锻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幻灯片,比如在进行《苏州园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从网上下载苏州园林的图片,并将其剪切到幻灯片中,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播放相关的图片了。这样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图片,教师还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比如下载介绍苏州园林的相关视频,增加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对课文的理解。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教材,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
六、开展情景再现活动
篇3
我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即注重现代散文教学的实效性。
当代散文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特征:日益注重“理性”、“理趣”。散文的魅力,在于情感体验之中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但是,散文的理性、理趣,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议论,而是寓理于事、于情、于景、于物。也就是说,它和散文的形象性,并不矛盾。
仅仅抓住散文的特征来提高教学实效,当然是不够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言堂,无论在散文教学还是任何其他文体的教学中,教师都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肖伯纳说:“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的前方。”我们是学生求学路上的伴侣,是一个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的引路人。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提出了阅读层次论,我认为其中的知识性阅读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教师只要指导和督促学生掌握就可以了。而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层次才是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层面,所谓理解性阅读,包括转换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力;推断能力等。所谓探索性阅读能力,包括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而提高这些能力,首先教师就要有必要的讲解和恰当的指导。
比如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根据散文文体特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就要有三种意识:
一是“独特意识”。抓住散文的特征――“贵在有我”,引导学生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个性。
二是“鉴赏意识”。引导学生循着“感受”――理解――鉴赏”拾级而上。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多媒体展示的课文相关图片,然后倾听配乐朗诵,然后准备说说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这就是对济南的冬天进行审美阅读,前一个步骤是“审美的感受”,后一个步骤是“鉴赏”。审美阅读能力,包含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下一个环节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提升“理性认知”――品读2、3、5段文字,不仅感受它的美,而且要从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文脉气势、修辞手法上分析它何以产生美的效果。让学生“跳出来反观”,依托审美的感性认识,深化其思想涵义的深刻精妙之处,精化其人文情怀的感人之处。
三是“语言意识”。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地培养语感。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教学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如朱自清的,《春》中,对主题“春花图”中几个关键词:让,赶趟儿,闹着,散,眨等,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繁盛,最后三段中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不仅包含比喻、排比等修辞,而且抓住事物特征,突出主题,以及抒情式的表达,熟练掌握和运用鉴赏语言的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的另一方面则是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原有生活体验,激起阅读兴趣。
初中生正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水平还不高。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无论课堂教学的实效与长效,都要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原有水平,或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评价学生,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或拓展学习空间,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或寻找美点,让语文课奉献一份美丽的心灵鸡汤,注重感悟,让语文课绽放一束美丽的理性之花……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有兴趣、有参与体验、有情感共鸣、有思维活动、有诵读感悟、有交流碰撞。充分发挥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开启关闭的心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4
关键词:自主合作; 课堂提问; 激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51-001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自主合作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体验到形式的热闹,教师更应重视在这种新型课堂利用设计有效的提问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得更深,学得更多。那怎样在自主合作的课堂巧借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问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质疑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查资料或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进步。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有如下几种做法:
(1)利用媒体来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教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我们在学习《春》时,可以让学生讲讲朱自清的小故事;在学习冰心的《谈生命》,可以让小组搜集一些生命感悟的故事,课堂上来讲讲;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可以让对《三国演义》有研究的学生讲讲杨志买刀,丰富学生对杨志全面的认识。
此外还可以开展小组阅读审问活动,让学生去总结阅读过程中的疑问,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灵感得以激发;教师设置阅读障碍,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或使文本内容与日常观念或者科学概念之间发生矛盾,从而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使之产生积极的阅读心理。
二、示范设计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探究
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导学”是教学的关键,往往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教师的“导学”是要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答案。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中解决不了的疑点的巧妙点拨。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思辩质疑的兴趣,画龙点睛,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例如在学习《那树》一课时,可以设计这四个贯穿课堂的主问题:1.给学生时间快速默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并思考: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2.阅读文章第一部分内容(一至五段),结合有关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3.阅读文章六至八段,找出文中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看看哪些词语用得好?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4.阅读文章九至十一段,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作者的感情,最值得欣赏,请你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再品一品。学习小组在对这四个主问题的思考探究,发言补充中,“那树”的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旨自然而然理解把握住了。再如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见于勒”情节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菲利普夫妇在见于勒这一情节中,神态、动作、语言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异常的反应,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究,人物的性格,课文的主题,就会在小组的探究,学生的回答中一一呈现出来。
当然教学之始,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示范,讲解和指导。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的理解力和提问的技能的发展,教师就应该渐渐的越来越多的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大胆为学生松绑,还阅读的大权给学生,这样就能唤醒学生的审问意识,让学生的大脑不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成为一个被点缀的火把。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提问,还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由需要而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当学生在对比中探讨出了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是个宝地。因为这儿没有风声,没有重雾,没有毒日,却有秀美的山景,透碧的水景。在老舍精美的语句中,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中,一个学生激动地站起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结尾为何强调: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课题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适时的抛出,教师再组织学生从作者的情感,课文的主题思想去思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还因为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倡导高效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让知识当堂消化在课堂”、“把问题解决在课堂”等理念,期望课堂的效率化。不过学习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教学内容上课内外要衔接起来。知识掌握上课内外也要衔接起来,这样学生在“温故”中才能“知新”更多。例如学完了《背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有没有使自己难忘的亲人的瞬间或是难忘的细节;学完了《春》可以让学生走向秋天,把握哪些富有秋韵的景物,去写好自己心中的秋;学完了《孤独之旅》可以让学生课后积累一些成长过程中独特的感悟,去感受成长的烦恼,成长的快乐……
篇5
课堂活动设计是教师为了达成课堂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方案。良好的课堂活动设计必将促进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激发学习兴趣。真正的活动设计应该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十分重视课堂活动设计,重视将“教的设计”转向“学的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活动更加完整,让学习方式更加丰富。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呢?
1.适当引入资料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难点突破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成败,教学难点突破的适时、教学方法选择的适当无不体现教师的学养和智慧。设计合适的活动需要教师既要深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李琳老师在执教《白莽作(孩儿塔)序》时,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活动:通过比对鲁迅先生手稿影印件,从细微的修改痕迹中体会先生在创作时字斟句酌的良苦用心及其背后的复杂情感。在原稿中,“他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这一句,鲁迅先生修改的时候改成“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李琳老师抓住这一个“却”字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用意。结合背景资料,白莽的哥哥是当时的航空署长叫徐培根,白莽并不愿意倚仗他过优游的生活,选择了与兄长不一样的道路,一个“却”字,把白莽的决绝与作者的赞许表现出来了。
因为时代差别与语言隔膜,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并不深刻,对革命者的坚定决绝以及鲁迅先生的复杂情感把握不准,感受不深。鲁迅手稿的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在文本比较中领悟到鲁迅在给已故的黑发人写序时独特的言说方式和情感状态,这样的活动设计比教师单纯地讲解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要深刻得多。再比如一名教师在上《失街亭》时,将京剧唱词与文本进行比较,讨论的是“失街亭是谁之过”的核心问题,显然,京剧唱词和文本的观点相异,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探究,发言质量很高。
课外资料的引入会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入时应注意几点原则:一是准确性,资料来源可靠,内容真实;二是启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和探究能力;三是简洁性,不宜冲淡课文内容,本末倒置。同时资料引入要把握火候,即在突破重难点内容时引入,其内容必须与课堂讨论内容有关。
2.多角度整体引导精读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文的时候,整体设计系列活动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审美水平。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整体设计了“说读”“品读”和“练读”系列活动。余老师根据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要求学生选择课文内容和组合课文文句,用________,是冬天的济南”的段落形式来进行“说读”活动。他首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济南的冬天进行表述,如:
城之美: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是冬天的济南。
在“品读”活动中,教师选取四个不同段落中的比喻,由学生分组讨论其妙处,而“练读”活动则是让学生选择课文中最美的一段,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划分层次,点出色彩词、动词”等活动。
“说读”“练读”的活动设计,不仅是学习方式的丰富,更是将学生思维引向课文深处,“说读”活动是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筛选、整合课文信息,并能够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而“练读”活动则是实实在在精读课文,将学生的视角引向语言的“点”,琢磨课文深意内涵,提高阅读水平。余老师的三个活动,一以贯之,构成一个整体。如果说第一个“说读”活动是从宏观角度、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引导学生来理解课文内容的话,那么,“品读”活动就是从“中观”角度、从课文重要内容的角度引导学生品读。而“练读”活动则是从微观角度,从课文精彩内容角度引导学生体味。
3.改写主旨段古文新读
有的大家文言作品朴实无华却暗含深刻的道理,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也有其意义和价值。让经典名篇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对于文本隐藏意蕴的挖掘往往让学生心头一震,难以忘怀。例如,黄厚江老师在讲授《阿房官赋》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他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进行改写,让学生思考:
观古今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生:原文前面一半写道“谁得而族灭也”,是单指秦国破灭这件事,而您写的范围更大一些,所以前一半您写得好,而您最后“得失之故,归之于天”,只是对前面再来一个总说,而他写的思想更上一个层次。
师:这位同学从语言、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评说,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杜牧写得好。因为这篇文章前面写的都是阿房宫和秦始皇的奢侈,目的是要后人以史为鉴;而您写的是关于成功和失败。
师:就是和前面描写不太紧密?哦,她是从文章的章法进行比较的。③
这个活动设计,让学生从语言、思想、章法等方面关注原文中杜牧关于秦亡的教训总结,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忧患之情,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其实,这个活动还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让学生认识到杜牧文章的妙处,又把学生的古文学习带到一个新的境界——古文可以新读,而且应该新读。黄厚江老师在随后的课堂中提出,杜牧要告诫以后的君主以此为戒,而这局限了历史的意义,普通人自然不能去做君王,但成功总要追求的。这样的活动,也许只有名师才敢为之,但实际上,每一个教师只要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提炼文本的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古文新说”。
4.巧妙设置主问题激疑
我在执教《鸿门宴》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质疑,在组内先交流,交流仍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我。如:“樊哙不是主要人物,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笔墨来写他,而项羽作为传主,说话却很少?”,“文章最后范增说‘竖子不足与之谋……吾属今为之虏矣’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和感情?”等。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归类,有的则是个人的盲点,有的则不能算是问题。但是,绝大多数问题在于难以理解刘、项两大集团及其内部人物关系。根据学生质疑,我与学生将本节课学习主题确定为语言、情感、关系。为了使问题讨论更加深入,我打破了原来的小组,让学生根据文中人物自行选择加入“刘邦组”“项羽组…‘樊哙组”“张良组”等七个小组,每个小组主要研读一个人物,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来自课本,来自学生内心。先交流、后质疑、再确定学习主题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够让学生把真正的困惑说出来并大面积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零散的,不可能逐一地回答。为了更加便于讨论,我设置一个贯穿性的问题:刘邦从鸿门宴脱险究竟应该感谢谁?这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争辩。
这个主问题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既是具体的又是开放的。具体在于问题来自课文,学生只要结合文本加以思考就能够得出答案;开放在于其答案是多样的,学生只要结合文本找出文证,经过分析推理,自圆其说即可。有的学生认为是张良,因为张良总是关键时候勇担重任;有的学生认为是樊哙,因为樊哙的出现,打破了范增的“舞剑局”,加强了项羽对刘邦的认可;有的学生认为是项羽,因为他是主帅,具有决定权,等等。在课堂上,一名学生指出,刘邦得感谢他自己,这一下子又派生出一个新问题:刘邦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其实,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与其自身性格、阅读理解方式有关,正是因为这样的主问题的出现,激发了学生思考、倾听,主动重构课文内容,加深了立体认识。
篇6
【论文摘要】 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实效,教师首先要读懂《新课程标准》对于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抓住散文特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独特意识”、“鉴赏意识”、“语言意识”,做学生的领路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培养,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效达成《新课标》的规定呢?
我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即注重现代散文教学的实效性。
当代散文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特征:日益注重“理性”、“理趣”。散文的魅力,在于情感体验之中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但是,散文的理性、理趣,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议论,而是寓理于事、于情、于景、于物。也就是说,它和散文的形象性,并不矛盾。
仅仅抓住散文的特征来提高教学实效,当然是不够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言堂,无论在散文教学还是任何其他文体的教学中,教师都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肖伯纳说:“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的前方。”我们是学生求学路上的伴侣,是一个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的引路人。
20 世纪 30 年代 , 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提出了阅读层次论 ,我认为其中的知识性阅读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教师只要指导和督促学生掌握就可以了。而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层次才是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层面,所谓理解性阅读,包括转换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力;推断能力等。所谓探索性阅读能力,包括审美能力 ; 评价能力; 创新能力。而提高这些能力,首先教师就要有必要的讲解和恰当的指导。
比如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 根据散文文体特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就要有三种意识:
一是“独特意识”。抓住散文的特征 ——“ 贵在有我”,引导学生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个性。
二是“鉴赏意识”。引导学生循着“感受”——理解——鉴赏”拾级而上。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多媒体展示的课文相关图片,然后倾听配乐朗诵,然后准备说说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这就是对济南的冬天进行审美阅读,前一个步骤是“审美的感受”,后一个步骤是“鉴赏”。审美阅读能力,包含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下一个环节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提升“理性认知 ” ——品读 2 、 3 、 5 段文字,不仅感受它的美,而且要从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文脉气势、修辞手法上分析它何以产生美的效果。让学生“跳出来反观”,依托审美的感性认识,深化其思想涵义的深刻精妙之处,精化其人文情怀的感人之处。
三是“语言意识”。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地培养语感。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教学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如朱自清的,《春》中,对主题“春花图”中几个关键词:让,赶趟儿,闹着,散,眨等,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繁盛,最后三段中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不仅包含比喻、排比等修辞,而且抓住事物特征,突出主题,以及抒情式的表达,熟练掌握和运用鉴赏语言的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的另一方面则是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原有生活体验,激起阅读兴趣。
初中生正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水平还不高。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无论课堂教学的实效与长效,都要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原有水平,或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评价学生,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或拓展学习空间,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或寻找美点,让语文课奉献一份美丽的心灵鸡汤,注重感悟,让语文课绽放一束美丽的理性之花……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有兴趣、有参与体验、有情感共鸣、有思维活动、有诵读感悟、有交流碰撞。 充分发挥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开启关闭的心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提高散文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恰当运用测评手段,量化测评后进行量化分析,适时运用多媒体,将阅读教学适当转化为在阅读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进行猜测、想象和假定; 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做出即时的反映并通过讨论修正他们的观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由教师问问题和等待特定的答案; 鼓励学生表达、交流个人的文学阅读感受和经验; 重视学生阅读经验的唤起和回顾,引导他们联想、比较正在阅读和曾经阅读的文本等也是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山有路勤为经,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教学的领域里,既要不断提高理论的能力,更好亲身实践,才能够真正得到提高,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篇7
一、要选准提问的角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挖掘教材时,要从课题、疑难词句、细节、前后矛盾的地方、内涵丰富的语句,相似或相近的文章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适时教学情境入手,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设置问题时,问题要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让智慧的灵感源源不断生发出来。提问要尽量避免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如在教《社戏》一文后,豆还是原来的豆,但为什么没有昨夜那么好吃,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因势利导的提问就会勾起学生直觉经验的通感,启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再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二、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当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矛盾时,就容易引起思考,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本命年的回想》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要把握问题的高度,做到难易适中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在教《紫藤萝瀑布》时,直接问“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由于初中生生活与“十年”这一年代相去甚远,理解这句话难度颇大。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就可以设计一系列小的问题:(1)那时,指什么时候?(2)那时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3)“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稍”这种描写有什么意图?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从花的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的象征。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
四、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实质。比如在理解《松鼠》一文的语言特点时,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
(1)全文按总――分的结构,分别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2)它的习性、动作、筑窝是如何说明的?
(3)在介绍它漂亮的形体时,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怎样说明?
学生通过课文就会找出答案,从中也归纳出本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五、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就要善于激疑,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在教《三颗枸杞豆》时,在学生基本理解全文内容后,即可问:三叔在临死时,送给我三颗红色的枸杞豆,我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教师就可以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颗枸杞豆的深层含意,从而深化对文章主题的领会。又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最终明白了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G633.3
自主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什么是自主学习呢?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相对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的心理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感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心理自由。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中也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但都是在教师控制下的“一问一答”。依靠学生查找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布置作业也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一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三、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无论是从教育发展的规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规律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柳斌同志曾说过:“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社会日益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R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进行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即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份。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进行求异思维,只有这样训练,学生才能不再是被动消极的“听客”,而成为求知的“主人”,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微课成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逐步登上了教学舞台。新型的微课教学手段不再受到r间和空间的限制,只需要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作为媒介,把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呈现出来,就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利用微课活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与运用,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与语音软件来活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教学。这样的传统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可以把文本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视频,也可以利用多屏互动的方式,为学生进行知识的呈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化文本。例如,在学习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时,为了帮助学生对三峡这片地区的地形地貌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利用百度为大家现场搜索一下有关三峡的自然风貌,如果有相关的视频介绍,播放给学生看,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以便教师进行接下来的古文教学。在过去,教师仅仅只能通过口述的形式为学生大致描述三峡这片地区,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在脑海中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但是,现如今有了微课的参与,教师就能轻而易举地为学生介绍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了,这样学生也更乐意接纳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二、利用微课感受作品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将课文内容和微课的优势结合起来,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授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语文新知识,同时利用微课这样丰富多彩的媒体设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变得高涨起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济南冬天的介绍视频,从而利用展示济南美丽风景的方式吸引学生去学习这篇文章。相比于教师死板地带领学生利用朗读课文的形式去学习课文内容,微课这样的形式更受学生的青睐。利用视觉和听觉双重的刺激,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明确地了解济南冬天是什么样的,使得学生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也理解了文章的意蕴,对于准确把握学习要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如,学习课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时,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将当时有关报道或是新闻视频播放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看,使得学生对于那段历史有一个较为具体和全面的认识。
三、利用微课解决教学疑难,培养内在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个体内在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外在的诱因来激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本中的某些难点问题,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当堂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有充分的机会融入课堂学习中去,同时也能锻炼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微课这一渠道,学生可以及时利用多媒体和教师进行互动和问题的讨论,大大提升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到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和道理,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其中课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上了轮船,……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对于这段话,教师可以借此进行提问:这段话描写了航海时的环境,似乎对于文章的主要剧情没有什么联系,那么是否可以删掉呢?当然,答案是不可以的。随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讨论之后,学生明白,这段话虽然表面是讲述了航海时的环境,实际上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的情绪。利用微课的多媒体设备,教师不妨利用软件来播放一段在海上航行的片段,以帮助学生思考,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文章情境中来。
四、利用微课设计情境教学,引发学生展开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来抽象不具体的知识点,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简便。在学生学累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一系列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宋词《水调歌头》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微课程。首先教师可以先为大家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由该词改编成的歌曲《水调歌头》,随着柔和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音乐,学生渐渐平复了心情,迅速从上一节课的余温中转化到语文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在教师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在PPT的背景选取上,可以配合相应的水墨风景画或者月色的美景图片加以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作者的心境,使得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且在上完相关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上的软件,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一些字词,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综上所述,微课的运用给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微课还没有完全普及,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只要我们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尝试这种新型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存秀.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及价值探索[J].中学语文,2014(33).
篇10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主要重视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分析能力,那么信息技术和初中的语文教学究竟应该如何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当做学习工具去更好的理解语文所要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去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精神以及利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就此谈谈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
一、信息技术可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调,很多时候只能是通过老师的教学和课本的知识进行的,而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将会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单调,会给课堂带入更多元化的内容,比如多媒体的使用,会更加形象的展示课本的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更加用心的听课。
我们可以拿《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和学生通过课文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济南的冬天到底是什么样子。
二、信息技术可激发学生感知力
其实我们都清楚,学习语文的关键并不是让学生能够记忆多少名家名篇,而是让孩子们真正的去了解语文所带给人们的感染力,这是非常关键的,提高孩子们的文学鉴赏力才是教学的重心。那么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完成这个任务呢?
我们以《国宝――大熊猫》为例,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我国的国宝级动物大熊猫。如果仅仅通过平淡的讲述,学生很多对我国的国宝有深刻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现大熊猫的照片,使同学们对大熊猫的可爱有感性的认识。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年龄段的大熊猫,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国宝,增加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和丰富资源的热爱。对提升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感召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可提高教学效果
从理论来讲,语文教学是抽象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那么通过信息教育的多样化以及仿真能力去解读语文,这样子的形式,便可以给学生营造出一个难以理解的文化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去解读课文的内容,由于初中生的年纪并不大,所以他们是无法完全进行纯理性的一个学习过程的,那么信息技术带有其特有的娱乐性质,对于学生是更加有吸引力的,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比如我们学习《春》这篇课文的时候,因为这篇课文带有很强的季节性,要想全然表现其季节特点,只依靠学生的想象显然是不够的,那么通过信息技术方式,对于春季的一些特点进行展示,包括文字、图画、视频、声音等等去进行演示和解读,显然这样的方式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四、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学难点的掌握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课时内是无法帮助学生掌握海量的信息的,同时这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在一段比较短的时间内,究竟应该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去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呢?
配合一些课文去用各种方式展示难点,比如展示《社戏》的江南气息,展示文中那些乡情的描述,通过图片视频片段去表现他们,给学生建立一个更加形象的展示方式。
五、信息技术可增加阅读信息量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将名著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文职,也就是说苏教版更加重视阅读的能力。我们也知道语文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量,阅读量的提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那么对于语文这门涵盖了几乎所有科学内容的课程来讲,内容极其丰富且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领悟到语文的魅力,那么究竟如何才可以提高信息量呢,答案很简单,计算机的使用早就使得全球一体化了,那么在这个资源共享的环境下,学生利用互联网所获取的知识,要远远高于课本。
所以在课余的时候,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及你想你个一些关于文学的知识搜索,比如一些文学网站,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特别是可以配合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一些名家,学生可以去阅读一些关于他们的其他的文章,去了解其真正的写作特点,以及陈述方式,可以了解他们的生平,是如何的人生际遇让他们成为了不朽的文坛巨匠,这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实现,同时也很简约时间,节约资源。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语文鉴赏能力,使得老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丰富。由于信息技术有着多元化以及一体化的特点,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效的利用这一点,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去更加有效的学习。利用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丰富的特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开启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创造一个良好的广阔空间。特别是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老师而言,配合信息技术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活动,才能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更加的丰满,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继红.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9年20期.
[2]张艳.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添双翼[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