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范文

时间:2023-03-19 16:1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篇1

[关键词]找准 切入点 课堂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58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语文教学中找准有效切入点,往往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之花。

一、巧抓题眼,有效切入――“窥一斑而见全豹”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眼,是文章的中心体现,是建构全文的重要纽带,更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抓住了题眼,自然也就能明确重点,准确而迅速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旨。

比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笔者从题眼切入,抓住关键词“自豪”,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文中的‘我’是指谁?‘我’为什么会感到自豪?是什么原因促使‘我’感到自豪?”学生带着疑问深入阅读课文,体会小骆驼心情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感悟小骆驼的自豪之情。

又如,教学《奇妙国际互联网》时,笔者从标题入手,紧抓“奇妙”一词,贯穿整个课堂教学。首先提出统领全篇的问题:“国际互联网究竟‘奇妙’在哪里?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再如,教授《美丽的南沙群岛》《特殊的葬礼》《滴水穿石的启示》《山谷中的谜底》等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题眼“美丽”“特殊”“启示”“谜底”等去思考梳理“它们在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这样学生自然就走进了思考、理解、分析、鉴赏、品味、体悟的习得过程中。

二、巧抓矛盾,有效切入――“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或前后内容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或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矛盾点和争议点,巧设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大胆生疑、质疑,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通过记叙红三军团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达了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在学习时,有学生感到疑惑不解:“这么爱他的大黑骡子,他为什么还要去杀掉自己的大黑骡子?这不是割自己的肉吗?”于是,笔者及时抓住这一矛盾点,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啊,既然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命人杀了它呢?当他要杀大黑骡子时,的心情真的平静吗?同学们,你能说一说你的体会吗?”通过这一矛盾的揭示,学生深刻感悟到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领会到战士们对深切的爱戴之情,从而真正把握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蕴。

三、巧抓细节,有效切入――“一枝一叶总关情”

细节是文学创作中最小的组成单位,具有准确性、概括性、形象性、人文性以及情感性等特点。在许多的优秀文学作品中,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都可能是作者对语言文字的精心雕琢,人物中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深情的眼神或细微的动作都可能蕴藏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那些不被注意的细节,巧设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细细品味、反复推敲、探幽析微,领悟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从而深化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本感悟、鉴赏及品味能力。

如苏教版语文三年上册《掌声》一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笔者抓住“默默”“总是”“立刻”“低”等词语,引导学生思考:“她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作者为何会特别强调‘总是’?这样有何用意?轮到英子上台时,她为什么要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你觉得当时英子在想些什么?”学生通过深入探究、分析很快就能明白,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是因为她小时候生病落下了腿部残疾,怕被同学嘲笑,这深刻地揭示了英子胆怯、自卑的心理。

篇2

妙招一:悬念引导法

有时作文开头不一定要直接进入主题,而要故意“卖关子”,设置一些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内容,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一位小朋友在《我与爸爸打赌》中这样写道:“我数学考了一百分,匆匆忙忙地夹起书包,像小鸟一样飞回了家。对,这样的好消息不能一下子就让爸爸知道,我何不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里便设置了一个悬念,怎能不吸引小朋友们阅读呢?

妙招二:回忆联想法

有时作文需要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怎样才能自然地导入过去的事情呢?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联想的方法进行回忆。比如《心爱的储蓄罐》中的开头:“每当我看到书桌上的储蓄罐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往事,想起姑姑送我储蓄罐的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小作者由“储蓄罐”展开联想,回忆往事。这样的开头不仅自然,而且让读者倍感亲切。

妙招三:引用法

引用也是作文开头常用的一种方法。比如《我的妈妈》的开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唱起这首歌时,我就不禁想起我的妈妈,想起那件刻骨铭心的事。”小作者引用了一首歌的歌词开头,很有诗意。又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当我吟诵到这句话时,往事又依稀浮现在我眼前,那是我在学习上向困难挑战的一件事。”小作者引用了名言警句导入对往事的回忆,别具一格。

妙招四: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其实,这种开头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运用,以一两句话直接进入作文的主要事情中。比如《我爱奶奶》的开头:“从小我非常喜欢奶奶,自从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我就更爱我的奶奶了。”小作者三言两语就导入到我爱奶奶的一件往事里,显得干脆、利落。

妙招五:提出问题法

篇3

怎样让学生学会质疑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平等关系,让学生敢问

由于学生生活的空间狭小、掌握的知识面窄,生活经验贫乏,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提出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带有肤浅性和片面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恰当的鼓励、肯定,保护他们乐于发问的兴趣和热情。应该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初步达到深刻性和理解性。

理解性,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思、查、问等手段达到懂,这是对理解的加深。如在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时学生提出“为什么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不难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和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更为直观了。

怀疑性是对课文内容的怀疑或否定,如学《雾凇》一文时,学生提出“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2月间应该是东北最为寒冷的季节,为什么水库里排出来的水有4℃之高?”因为水在流经水库大坝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即使外部的气温很低,水的奔腾咆哮也可使水温上升很多。通过通读全文,学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问题更进了一层。

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和关心学生,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建立起朋友似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学习,才敢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去创新,大胆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提出问题。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放开胆子敢问,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想问的源泉。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因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积极思考,进而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讨论理解题目意思是,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后问:“读了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看着题目,争先恐后地说:诗人去游园为什么没有见到主人?诗人没有见到主人有没有失望?诗人见到了哪些景色?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慢慢地有了提问的乐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材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哪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了解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在这个结合点上产生问题,它最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最能有效地驱使有目的去探究。

有了情境,小学生便有了自己思维的空间,有些小学生便会在情境的感触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主动提问,因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小学生会提问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情境会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小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这就是问题情境加上它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的刺激他。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就往往通过情感功能更好的被小学生接受内化。

四、掌握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里就有一个方法问题,要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例如,从课题上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就可以看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板书课题后,总是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质疑;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从课文矛盾处质疑?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合常规的表达方式,其实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的独特情感。例如《说勤奋》一文写到:“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躲”与“高声朗读”用在一句话之中,这是矛盾的,可以依据此矛盾质疑:这两个词用在一起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得知这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作者的特殊用意。

篇4

关键词:设计;语文;课外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66-01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传统的作业设计过多考虑作业量的大小,单一化、机械性作业内容过多,忽视了作业质量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些作业,偏重书本,不但脱离了生活和学生实际,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改变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看法:

一、作业设计应体现其有效性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则更需要有效地设计作业。因此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作业设计应能达到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作业设计应体现其灵活性

传统教学将作业视为课堂教学强化知识的工具,偏重于重复训练。而我认为,作业应当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以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开放的,应该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

1、设计自主性作业

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这就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可以这样做:一是教师考虑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二是对于家庭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2、设计生活化作业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可以这样做:一是结合家庭生活,给家长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我布置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家长的陪同下尝试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同学相互交流或练习上网发电子信件。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体验,不仅了解到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精彩。二是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如:快到国庆节了,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小国旗,搜集诗、办小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学,也能学得生动活泼。

3、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语文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丰富,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如:在学习《唱脸谱》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文本资料制作自己感兴趣的一种脸谱面具,感受祖国文化的韵味。还比如: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学了《生命与水》一课,我让学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学会科学饮用水。

三、作业设计应体现其针对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存在极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此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也是存在的,针对这些情况,在布置作业时,就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作业超市”。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的作业。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各种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还满足了他们不同的求知欲望。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四、作业设计应体现其简洁性

篇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组织者,但切不可忘了,只有善于引导的教师才能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才能将处在迷惑中的学生自然引到正确的课堂教学轨道上来,才能生发高效、互动的教学现象。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呢?

一、表层阅读时需要引导

部分学生缺少发现问题、深入研究的钻研精神。浅显如话的文本学生会觉得没有深入体会的价值,略显深奥的文本学生又觉得自己根本“嚼”不动。学生只求表面明白意会,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来。教师应当把学生的表层阅读当做精彩生成的良机,善于捕捉学生向更深处体悟的“拐”点,珍视、利用学生有价值的肤浅感受,有效带领学生在疑惑处深入文本,在疑惑处探索文本,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发展。

如在评价《九色鹿》中的国王时,学生一开始普遍认为他是昏庸的国君。学生对国王的这种认知过于浅显,有限的生活经验使他们无法领会“无奈”“只好”的背后之意,也没有学会辩证地评价人物的性格特点。于是,教师设置了追问:国王坏到一无是处了吗?课堂顿时冷静了下来,学生进入了思索。很快,有学生就找到了文中描写国王的“惭愧”“斥责调达”的语句,推翻了之前的表层认知:原来国王也有善的一面。但这样的解读同样还停在理解文本上。为了让学生领悟到作者的用词之妙,教师乘势而上:从国王“无奈”,只好“重金悬赏”追捕九色鹿这些语句中,你又读出了些什么?这下,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国王“无奈”之举,同时也悟出了“无奈”一词传达出国王内心的挣扎。可见,教师没有一棒子“打死”学生的浅层感受,而是有目的的层层剥离语言的外壳,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思维深处。学生以后再阅读人物类的文本时,就会带着审视、辩证的视角去体悟,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科学高效的。

二、理解困惑时需要引导

“学贵有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疑惑,则表明学生的思维正处在“愤悱”状态之中。这是鲜活的课堂资源。教师只有明白学生的“愤悱”点,才能及时指导,让困惑点摇身一变,成为学习的新起点,点燃学生深入探究的激情。

如在《理想的风筝》一课中,学生不解的是:在刘老师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能反映他顽强坚定的信念,为什么一定要写“风筝”?学生的疑惑是实实在在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到文中找:风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写风筝的意图是什么?经过反复研讨后,学生逐步明晰:风筝是一种意象,它传递出的是刘老师对自由的向往和挑战自己的精神。因此,刘老师爱放风筝、作者写放风筝处处都折射出这种精神。可见,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应将“大问题”分解为难度小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资料,供学生揣摩,让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层对话,解开内心的困惑。

三、认知错误时需要引导

学生不是神人,不可能不犯错,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善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发现错误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剖析,肯定学生正确的部分,把这种肯定转化为改正错误的动力,激发学生自我审视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

如教《梅兰芳学艺》时,教师可设置情境:让学生像梅兰芳一样练眼一分钟。学生根本做不到一分钟内专注地看灵活多变的事物,纷纷“倒苦水”:有的说眼酸,有的说流泪水,有的说梅兰芳不怕苦,还有的说做这种事很无聊。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随即调转话头:为什么梅兰芳要做这么无聊的事情呢?在讨论回答中,学生被梅兰芳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不管做什么事情,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不会成功的。教师从学生的认知错误出发,不仅化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又丰富了学生对梅兰芳的认识,在对比烘托中彰显了梅兰芳勤学苦练的高尚品质。

四、感受低迷时需要引导

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感悟不同。这是教学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允许、鼓励学生从多元化的视角去解读、建构文本,鼓励学生发出和文本不同的声音。当然,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也不是越发散越好,教师要巧妙化解学生偏离了正确方向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介绍了网络的神奇和快捷,学生对这一点也不陌生,互联网的用处他们能娓娓道来。可是,有的学生却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互联网这么重要、方便,为什么父母却禁止玩呢?一言既出,学生们立即交谈起来。为了不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发泄”之地,教师赶紧“刹住”,来了一场临时的辩论:上网好不好呢?学生似乎都倾向于上网好。为了让辩论达到一定的效果,教师成了辩论的反方。经过师生之间的集体辩论,学生在思辨中了解了上网的利与弊,也明白了上网的注意点。因此,当学生认知的方向发生偏离时,教师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让学生的观点、思想进行碰撞,促进学生及时反思、改进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在思辨中回归作者的本意。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意识;主动提问;善于提问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提问意识不强,忽视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探究。这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难以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转变这种情况,教学中应该加强指导,让学生主动提问,活跃课堂氛围,更为有效的投入学习之中,推动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1.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提问

小学生好奇心理强,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意识。从而让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之中,激发提问和探索的欲望。例如,《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学习时,要抓住“三顾”这个关键词语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仔细阅读题目之后,很容易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刘备要拜访诸葛亮三次呢?这其中有什么深刻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观看的电视、电影,或者搜集到的课外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认真思考,激发对该问题思考和探究的兴趣。从而将该学生有效导入课文内容学习之中。有利于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把握文章的中心主题。又如,在《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学习时,学生很容易被题目所吸引住。当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表现在哪里?它给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变化?这样的提问与课文内容密切联系,有利于将学生更好地引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更好地参与课文内容的学习,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敢于提问

任课老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方面,要建立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开展交流和讨论,激发课堂活力,将自己所想到的问题主动提出来,让师生共同讨论和学习。例如,《九寨沟》这篇课文学习时,任课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九寨沟的图片,播放有关九寨沟的视频。学生很快会被其中的美景所吸引,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为主动的提出问题。例如,“九寨沟的景色有何显著特点,全文表达怎样的中心主题,对我们写游记类的作文有哪些启发”。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平等友好的对待每位学生,对学生的提问要点头、微笑,允许在授课时学习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独特的意见和看法,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

任课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掌握提问技巧,从而在学习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任课老师的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善于把握课文关键内容,从而引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负荆请罪》这篇课文学习时,任课老师要围绕这个成语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围绕中心主题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讲述故事?表达怎样的中心主旨?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何启示?进而有效利用问题,更好引导学习课文内容,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还可为学生提供范例,将提问的角度、思路和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多层次和多角度考虑,主动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4.提高思想认识,让学生善于提问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善于提出问题,问得清楚明了,问得恰当有效,对整个课文内容学习具有启示作用。要问得恰当,在该问的地方才提出问题,不是一遇到疑问就提出来,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例如,学习时《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应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恰当提问:全文表达的中心主旨是什么?徐悲鸿的经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启示?这样的提问对有效把握主旨,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具有启示作用。因而提问前应该认真思考,确保问题的有用性,更好地引导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同时,提问还要清楚明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问题的思考和课文内容的深入探讨具有积极作用和指导价值。此外,提问还应该表现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过于简单,不能从课本或资料书中简单的得出答案,而应该经过推敲、归纳、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5.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善于提问,敢于提问,在提问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促进学习效率和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来光耀.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提问意识培养分析[J].学周刊,2015(5):47

[2]陆彦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黑河学刊,2013(9):133-134

篇7

【关键词】阅读兴趣;读书技巧;读书条件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这“甘露”的获得,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阅读内容,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吸收。要让学生有广泛的阅读,有更多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话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在课外阅读指导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并且对学生的阅读量也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书,不时给学生布置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我家中有许多书可以看可就是看不懂。”“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才好。”……诸如此类,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了一大箩筐,能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寥寥无几。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阅读当然也不例外。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心灵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情感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让他们快乐地看书。

1.1现身说法,激起共鸣。

于是我借了一些中外名著(青少年读本)摆在班级的显眼位置,一开始孩子们极少光顾借阅,我便多次有意地从书架上取书阅读,然后不露痕迹地赞赏作品的精彩,吸引孩子去看。学生终于经不住我的“诱惑”,没有枉费我的良苦用心,不但认真看完了班里的名著,还缠着我给他们借新书。我还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阅读尝试。

1.2巧用故事,诱发兴趣。

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或神奇,或惊险的情感世界里。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草船借箭》的故事,当我讲到诸葛亮令军士高喊“谢谢曹丞相赠箭”之时闭口不语,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三国演义》一书。此时,学生浓厚的兴趣被激起了,纷纷要求借书。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指点读书技巧,让学生会读

虽然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重要因素,但学生若凭兴趣漫无目标、不讲方法地去茫茫书海中闯荡,其意义和收效可想而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2.1借助工具书、网络等媒体。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帮助阅读是课外阅读的重要方法。如学习了《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我让学生阅读《人与自然》一书,学生在这里受到更大的心灵震憾;学习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之类的课文后,我指导学生去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以此培养他们查找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2.2做读书笔记。

孩子们阅读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对作品的思想和语言仅满足于一知半解。因此做读书笔记是克服这一毛病的最好办法。小学生在做读书笔记前要告诉他们读书笔记的形式,主要在书上作眉批、摘录名言警句、概括主要内容、写提要和读后感等。这些方法可按课外阅读的目的与需要灵活应用。

2.3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法。

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主要途径。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再找出不懂的地方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解决疑难字词,接着在重点词句的地方作上记号,最后熟读全文质疑问难。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这种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易接受,效果也好。

三、营造读书条件,让学生多读

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情境和阅读氛围,是很难收到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的。因而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3.1组建互动图书平台。

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阅读的物质资源是基础。因此,我们首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课外阅读资源。为了弥补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建议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由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里,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同时,还可采用由学生损赠一部分优秀书刊,用班费订阅一部分优秀书刊等方法开设图书角和阅览角。

3.2确保充足的阅读时间。

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阅读。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释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变得轻松。因此,我常安排自习课作为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每人带一本书,在教室中进行阅读。书可以是自己带来,也可是与同学换着读;一有机会就让他们走进图书室,到浩瀚的书海中去遨游。平时,我总是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尽量减少无意义的机械抄写,作业尽量安排在学校完成,以确保学生在家中也能自由支配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阅读时空。:

篇8

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化学教学,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收到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一些尝试。

一、创造动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创造性活动中不可少的心理驱动力。只有对某件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对其给予热情的关注,也才能持久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讲不清,道不明。运用计算机形象的动态表现功能,把知识的学习融入娱乐形式中,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寓教于乐的多媒体教学优势。

例如,在CuSO4晶体形成过程的教学中,向一杯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粉末,开始时Cu2+离子和SO42-离子在水中不断运动,且速率越来越快。有的Cu2+离子和SO42-离子从粉末状固体表面跑到溶液中去,有的离子却又从溶液回到固体表面,白色粉末逐渐变成蓝色晶体。随着背景音乐节拍的强弱变化,两者速率慢慢接近,最后它们的速率相等,随之音乐也变得柔和。这就是最直观的溶解与结晶平衡,同时也真正体现了动态平衡的实质。

又如,讲解电解原理时,盛有氯化铜溶液的电解池中,带正电荷的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得电子后析出红色固体;阴极区附近溶液由蓝绿色*以水合铜离子为主+逐渐变成黄绿色*以四氯合铜离子为主+。同时,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失去电子后的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产生黄绿色气体。当失去的电子在导线中移动时,计算机发出“嘟、嘟、嘟”的声音,电解原理的演示画面十分生动、形象,学生看了兴趣十足。

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电镀、可逆反应等都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换思维模式,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难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三维制作,使小分子动起来、高分子转起来、晶体搭起来,使难点化解成可视的图像、图形,变微观为宏观,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在音乐伴奏和文字注解下模拟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过程,把学生带到了奇妙的原子、分子世界,学生大开眼界。接着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慢放、定格和重放等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动画过程,把难以捉摸的质量守恒定律形象化,从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难点,学生易于掌握。

又如,在讲解原子概念时,为突破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难点,利用计算机模拟水分子的分解过程,清楚地看到氧原子与氢原子的分离: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跑出来;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跑出来。通过演示,运用图形、图像把原子概念的难点化解,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这一概念。

在讲授电子云概念时,一般的讲法是通过照相的方法解释电子云的形状,但很容易使学生理解成多个电子同时在核外运动,而实际上却是一个电子在不同时刻运动轨迹的叠加。常规的教学方法可用幻灯、投影,由于画面是死的,学生还是不好理解;若用#,则不然,用一幅三维空间画面,表现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另一幅画面模拟照相技术,让学生好像亲身进入原子核内部,亲眼看到电子的运动,把难以想像的微观世界宏观化,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概念。

三、模拟错误操作,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操作教学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仅凭教师分析错误原因及其危害,学生印象不深,实际操作中仍会出现错误。用计算机的动画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把动作放慢,实验步骤分解,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还可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从而强化了实验教学。

例如,浓硫酸稀释操作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飞溅出来;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浓硫酸冲出试管外,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危险性,加深了对错误操作危害性的认识,从而对规范学生实验的操作大有帮助,利于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又如,氢气的尾气处理,没有检验纯度便点燃,结果导致发生装置爆炸;氯化氢尾气处理,用直导管通入水中,液体倒吸入装置导致炸裂。通过这些错误操作的模拟演示,学生不但能够找到操作错误的真正原因,而且既避免了实验事故的发生,又提高了自身实验操作能力。

四、增大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在新授课中用得比较多,在复习课中也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加大知识密度,增加教学信息,因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例如,复习硫元素的有关性质时,不可能把做过的演示实验统统重复一遍。要以实验为主线,把一些需要重现的性质、用途、制法等重要内容,从实验的角度阐述、归纳已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复习,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又如,在复习同分异构时,教学内容多,不仅要展示烃类同分异构、卤代烃同分异构,还要展示烃类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烃类含氮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各类有机物的典型同分异构关系都有多步的动态转化画面。若用常规的复习方法便无法收到这样大容量、高效率的复习效果。

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但不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要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如果一味运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实验,则会影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如果一味运用计算机模拟学生实验,则会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果一味运用计算机进行单元复习,则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长林:《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突破化学教学难点的作用》,载《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9)

2.钟宏钊:《山区县中学实行化学多媒体教学可行性初探》,载《化学教学》,1999(8)。

3.胡道道:《国际互联网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载《化学教育》,1999(10)。

篇9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电化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生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新课程的研究与探索。课程改革给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能力?如何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新教育观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之中,无疑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一次革命;改变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无疑会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1]。

信息技术综合利用计算机的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直观,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难为易[2]。例如在讲述细胞的结构时,如果只用“一张嘴巴”干巴巴地说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学生还是很难想象它的结构,如果用多媒体展示细胞的微观结构,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较其他学科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学科的特点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一)生物的微观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水平、基因水平,而这些是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极其微小,通过挂图和语言描述,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分子结构更是难以想象,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显示任何细胞结构,可以极大地延伸思维,极大地拓宽时间、空间领域,使细胞能被我们所看到。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资源。微生物的种类仅次于昆虫,是生命世界里的第二大类群。然而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以及研究手段的限制,许多微生物的种群还不能分离培养,其已知种占估计种的比例仍很小。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微观的东西宏观化,更有利于生物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因不具备条件而无法开展的实验,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众所周知,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全部开展教材规定实验的能力,教师往往是讲实验,通过习题练实验。这样的“实验课”怎能让学生兴趣盎然?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打开了一扇折中的大门。通过观看别人实验,分析实验过程虽然比自己动手差了许多体验,但是也远远好过用文字语言枯燥的描述。

(二)生物的多样性展示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整合的可行性

生物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现已发现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每一种又有许多个体,每一个体又有许多结构和生理特征,生物现象更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这些生物分布在世界各地,很难直接看到他们的形态和结构。而利用信息技术于生物学科中,则能在瞬间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生物现象,例如,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生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海底世界的奇妙、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等等。

(三)生物的运动性体现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整合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可以将宏观缩小,微光放大,长时间变短,短时间变长等。如,细胞分裂周期有的达几十个小时,一粒种子从萌发到开花短的要一二个月,长的达几十年,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其整个过程,但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显示生物的运动、形象逼真。还有一些生物现象有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如DNA的解旋、复制、转录、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过程、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如果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学生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通过软件进行模拟显示,就很容易理解。

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进行整合与创新,既会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变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生物为“研究”生物。传统的教学媒体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以及使用时机把握不好等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误区。

二、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整个的误区

(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然而有一些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却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整个课堂全部是老师在展示、在讲解,教师仍然独霸课堂,学生仍然处于被灌输、被动的接受教学信息,依然走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师只不过是想给别人摆出一种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姿势而已。教与学的本质没变,师生角色没变,教学模式、教学结构依然没变,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仍然没有发挥出来。可见,在教育思想、观念不转变的条件下进行教育的改革,只能是一种形式主义。

(二)形式过于多样,过分追求艺术性,忽视服务性

普通课件制作工具主要有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软件,许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常常追求课件形式的优美,如图片的大量插入,动画的大量运用,色彩和背景的多变等等,这些形式上的优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但长期使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新鲜感、兴奋度会不断下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媒体的多样化,追求技术的表面形式,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忘记了信息技术的辅,整堂课又是课件,又是教学录象,又是实物投影,又是网络教学,整堂课如同技术展示,学生也如同雾里看花[3]。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条件,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然而,一些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却始终将信息技术看作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如一些学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不管是什么学科,不管要进行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计算机辅助教学言必“多媒体”,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仿佛不用计算机教学就不是现代化教学、不用多媒体上课就不够档次一样。

(四)教学课件很少有集体开发,多为个人制作

个人制作的课件可塑性低,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同的人开发的课件所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不同的。在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个体独立开发的课件大大地促进了生物学教学,提高了生物学教学质量。但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技术水平欠缺,常常要较长时间才能开发一个较成熟的课件。为此,迫切需要将校本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思路融入教学课件中,构建生物教学资源素材库,使教学课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简洁。课件制作要注意文字简洁、图片精要、动画得体、不要过于花哨。二、便捷。课件制作要界面友好,运行快捷,便于操作。三、及时。课件使用要及时得体,做到及时展示,及时关闭,这样有利于集中的学生注意力。四、实效。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要为教学服务,能真正解决难点,突出重点,能启迪思维,能引导发现。此外课件的使用最好还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要求,课件中要包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内容。

所以,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的整合过程中,不是通过生物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而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去,以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直观、高效等教学效果。在整合过程中也要注意技术的服务性,即技术的运用要为学科教学服务,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使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要不断总结传统媒体的优势,实现传统媒体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补。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丰富的,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必须是有机的结合,整合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我们只有积极行动起来,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整合,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海明,魏向军.浅谈信息技术在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5,(7):33-34.

[2] 王辉.谈谈CAI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生命世界,2010,(4):92-93.

[3] 王志刚.多媒体与生物整合误区探索[J].教坛聚焦,201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