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08 04:2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土高原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的第二个区域,本节教材以独立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为主题,由“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四个模块组成,教材紧扣“黄土”这一区域中心事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土文明”、“黄土风情”、“黄土景观”、“黄土成因”、“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突出具有鲜明“黄土特色”的区域地理特征,强调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本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影响。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认识区域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即突出其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有关知识,对我国的区域划分、地形分布以及主要地形区域特征已有知识储备,也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和分析材料能力。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理性思维正在形成),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采用读图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三、说课标
本节课标为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并对该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地形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四、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时间为1课时。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运用阅读资料了解黄土是从哪儿来的;认识塬、粱、峁、川等多种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知道黄土的去向;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结合图文资料,通过实例了解黄土高原的治理对策与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和策略。难点为黄土的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利用多媒体将实物图片设置成问题,通过观察与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动画演示“不同的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突破重难点。
六、说教学程序
环节一:感受黄土文明并领略黄土风情
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播放一段以信天游为背景的音乐,配以安塞腰鼓、羊肚头巾、窑洞等体现黄土文明、黄土文化、黄土风情的画面。让学生分析画面中展现的是我国哪个地形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指出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它曾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我国革命的摇篮,有着浓郁的黄土文化。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继续引导学生举例说出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其它文化习俗,并思考“黄土风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环节二: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慧眼识图,图寻位置。通过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在祖国的位置图、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对照图像自主完成黄土高原地跨的省级行政区、黄土高原东西南北的范围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某一地形区的位置范围。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再次强调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之一,海拔在1 000~2 000米,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
环节三:了解黄土的来源
阅读质疑,图释地理。教师首先让学生读教材第26页阅读材料,了解“风成说”,结合课本活动思考,这些证据能否说明黄土是风吹来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解释“风成说”的原理,并配合相应动态视频,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于蒙古、中亚一带,并经过日积月累堆积而成,思考风吹来的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用课件展示教材第26页图6.29“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图6.30“黄土高原的川”,动态展示塬―梁―峁―川的演变过程(图1),总结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再提出疑问: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高原面上应相对平坦,但现在高原面上却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为什么?
■
环节四:分析黄土的去向
模拟实验,由表及里。先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师指导分别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学生代表展现探究成果,由于学生生活在温湿的天府之国,对水土流失的理解仅停留在书本,可采用多媒体模拟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然后教师模拟演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一是同等条件下,不同植被影响下的水土流失;二是不同土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三是不同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四是不同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最后归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与黄土土质以及该地区地形特征、气候、植被密切相关,也与该地区的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基础建设等人文活动相关。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并共同总结: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旱涝灾害频繁,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节五:水土保持的策略与措施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指导学生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阅读教材第30页图6.36、6.37,找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示学生思考: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在坡脚建挡土坝有何作用?营养物质丰富的土壤在此堆积,有什么利用价值?为让学生理解这些治理措施的具体作用,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的原理示意图,并展现治理黄土高原取得的成就。共同展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有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大家共同畅想未来的黄土高原(图2)。
篇2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在于他们的思想,在于他们的理论,在于他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针对这些情况,学校有的放矢,首先,利用学校微机室,培训骨干教师基本的微机操作,网上信息浏览、下载,并加大教师教育软件运用力度(如中教育星、PowerPoint、Authware、Flash、FrontPage、方正奥思等)。通过这些培训,大部分教师都能熟练准确利用网络快速制成一些课件,并能生动、形象、逼真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但这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这些课件仅仅是教师讲解的一个展示平台,而非真正去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主地动脑动手学习。在观念上,这仍是教师去描绘,学生认真去记。
针对这些情况,课题小组成员集体参加“Intel未来教育”培训,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勇于构建,大胆尝试,真正在日常教学中体现“主导―主体”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认真思考过问题后,自己先利用网络查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拿出相关依据,形成大讨论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就这样,在一年里,这个课题研究已在2个班级充分实验,通过和其他班对比,已显示出一些成效。由于学校的便利条件,在课余时间,学校专门为这2个班级开放微机室,使学生能够查找相关资料,并会简单使用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软件。比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气候威力》时,学生大多利用网络查找一些关于南极洲的问题,并运用FrontPage做了一个网站,题名为“大陆之王――南极洲”,把南极洲的特点生动、形象地介绍出来。在这一系列利用网络的教学过程中,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扩展了知识面,促进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在讲《木兰诗》时,是整个实验的摸索阶段,利用PowerPoint,把美国好莱坞卡通片《花木兰》的部分精彩内容剪辑到课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然后提出问题:“在封建社会女子一般是不允许抛头露面的,而花木兰为何要去参军,并且为何要替父从军?又为何立下赫赫战功后而不受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背景资料、电影片段,反复研读课文,找出答案,并抒发自己的感慨。这些简单的课堂演示,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课题小组的几位教师在认真参加过“Intel未来教育”培训后,转变思想,革新方法,采用以“主体―主导”为中心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搞好探究式学习,做好课堂上的互动。
在讲《安塞腰鼓》时,利用FrontPage做了一个简单的“陕西民间艺术――安塞腰鼓”的网页。网页分为“黄土高原民”“黄土高原风”“黄土高原情”3部分,通过这些资料及影像的了解,学生自然地了解到“什么是生命的律动,力量的宣泄”。这个个案的设计还不够新颖,还是间接地给学生去展示教师的思想。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情形,笔者在本学年升学之初,就给学生布置一道研究性题目:“沙漠VS人类”。主要结合《向沙漠进军》,以及近些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情形,尤其是2002年沙尘暴十袭北京,这就给人们出了一道难题――沙漠不断侵袭人类,人类能不能抵挡沙漠进攻,并且收复失地呢?学生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心,都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讨论这个问题,有时还发生激烈的辩论。为了能在辩论中站稳脚,大部分学生在网上查找许多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经过3个星期紧张准备,学生都跃跃欲试,有几位电脑运用好的学生还做了些网页。其中有一位学生在其哥哥帮助下利用FrontPage结合Flash制作的网页,形象生动地给大家展示出沙漠是如何向人类进攻,而人类又是如何进行反击的,还在网页上设计有“网上论坛”。全班学生在看过之后纷纷为之感叹、叫好。
篇3
【关键词】朗读;问题;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的朗读往往成了许多教师的拦路虎,跟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至于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下面我就朗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问题一:要求不明确
要求是做事的行为规则,目的是做事想要的结果。朗读也是这样,有了要求,有了目的,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读这篇文章是要干什么?不然全班读,分组读,个人读,男、女同学读,自由读,看似方式多样,热热闹闹,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在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在有口无心地朗读,极易让学生疲劳,继而产生厌读情绪。
问题二:时间把握不准
一节课40分钟,语文课堂的讲与问会花掉不少时间,朗读往往是来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往往因时间的需要,让学生无法完成朗读,朗读效果也并不理想
问题三:指导不到位
朗读指导不到位,这是青年教师常见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常听教师在要学生读文章时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学生一听,常会糊涂,有感情的读这部分,要用怎样的感情,为什么要用这种感情,这种感情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最后只能照自己的方法去读,读出的效果也就自然不那么令人满意。
问题四:不注重评价
做好朗读前的指导的同时,朗读后的评价常常是我们会忽略的一个细节,往往就是一句“你们读的好,”“你们读的不错,”仅此而已。尤其是在齐读中,学生便会不以为然,反正读的好,下次继续这样读,由于评价的不够到位,就此忽略了那里读的好,那里读的不好,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得不到提高。
以上是我在平时教学观察中总结出来的个人看法。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1 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爱如茉莉》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的范读,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走进了故事当中。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很重要。
2 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新课标也是如此要求的。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引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教师不妨试一试。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3 注重“评读”,使学生读中求新
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当一名学生读完后,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如:在听《负荆请罪》一课时,当一名学生读完后,教师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教师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学生说“老师,她读这一段时,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将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评读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宜。
4 注重朗读评价。
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及评判,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得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们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得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
5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我利用课件展示黄土高原上那豪放、热烈的腰鼓表演!学生们被眼前的场面吸引了,此时我进行了引导:“你看到了怎样的安塞腰鼓?最想说什么?”(一下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踊跃发言。)学生对黄土高原比较陌生,要理解黄土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有些难,因此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现了黄土高原的风貌及陕北人们的生活场景,并配上背景音乐进行了解说,这样一来学生既能感情朗读,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更深了,真是一举多得呀!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愁得不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一、探索有效整合的策略
1.与兴趣点整合――有效激发
鲁迅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
例如,学习《植物与环境》这一课时,课件先呈现昔日黄土高原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一派山清水秀、风光宜人的景象,既而呈现如今黄土高原一片片荒山秃岭、浑浊的黄河水……再配以解说词,这个将静态变成动态的过程既便于学生形象感知,又具有吸引力,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植物与环境”的兴趣。
2.与难点整合――有效突破
学生的“学习障碍”是教学的难点,难点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要花很大的气力来突破这一难点。比如,在学习《昼夜形成》这一课时,让学生理解月相是本课的难点,通常教师会用月相盒模拟,但是学生很难理解这一实验过程。如果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采用三维动画真实地模拟月相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回放、慢放等。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晰地看到月相的形成了。
3.与操作整合――有效演示
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模拟科学教学中一些比较复杂的关系和过程,比如在教学正确使用显微镜时,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会由于学生较多,使得部分学生看不清教师的示范。如果整合信息技术,则可以在多媒体中向学生演示使用显微镜的规范操作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很清楚地看清正确的操作过程,就减少了错误操作。
4.与拓展整合――有效延伸
例如,在学习地震的知识时,有关地震的知识有很多: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地震的前兆……而这些知识多数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库中没有的。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它制成一个网页将地震的有关知识都设计进来,上课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认知程度,还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从而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远离“为用而用”的误区
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整合是促进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整合中也要合理寻找整合点,避免出现“为用而用”的误区。
1.整合形式化
不管是平时的教学,还是一些观摩教学活动,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仅出示几张图片、出示几个实验要求或是几条实验结论等的“小黑板式”的课件,这样的课件难免让人产生“杀鸡用牛刀”“为用而用”的感觉。而在教学中也未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违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则,使课堂教学走进了形式化的误区,丢弃了教学的本质。
2.整合替代化
科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主,与信息技术整合之后,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机会少了,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
比如,教学毛细现象这一课时,老师不愿意做烦琐的实验准备工作,就将有关毛细现象的实验、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都制成了课件。课上,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把探究毛细现象的过程看一遍就算上课了。虽然学生这样也知道了毛细现象的原理,但是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并没有真正地掌握理解。
3.整合机械化
目前有些科学课由于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使得师生注重的只是屏幕上的图像,师生间情感的双向交流变成了师与机、生与机的单向传递与播放,流动在师生间的情感因素被淡化了。因此,在设计制作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到课件的交互性,使它既富于展示功能,又具有交流功能;不仅让学生看到、听到学习内容,还应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篇5
一、富有激情的语言
“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就象节目主持人走进直播室一样,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精神跨进教室,语言要富有激情,以自身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煽起学生的思维热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有的学生听课不专心,那我们就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学”这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坚持的一条原则。但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专心参与到课堂上来,单靠纪律和说理是不能实现的,它还要靠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的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是一种表演性的魅力,它来源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如何才能做到“一生的备课而发于一朝”呢?那就是学习,特别是我们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理教师不仅要了解古今中外的知识,而且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都是地理教师广博学识的涵盖范围,做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的自豪和艰辛就在这里。教师博学多识,才能深入浅出地挖掘教材,文化底蕴决定着我们驾驭教材和开发课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才能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精神文化空间。
三、现代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一张挂图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时代的地理课堂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如今我们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再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地理课经常产生新鲜感和兴趣,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才能得到极大启发。
1.联系其它学科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授由南北极的上空来观察地理的自转方向时,对于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学生经常混淆。结合物理学中的“右手定则”告诉他们:用大拇指指向北极,四指自然弯曲,那四指的弯曲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虽然初一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物理,但在我简单的讲解下他们还是牢牢地记住了。多年以后,当初的一个学生与我交谈说,接触到物理中关于电磁铁的“右手定则”时,马上想到了第一个教他们这个定则的是地理老师,并且告诉我说:老师,它们真的好相似呢,都有磁场和南北极,地球的磁场是不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呢?
比如在经纬度的教学中,就联系表示方向的四个英文单词North、South、West、East,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北纬(N)、南纬(S)、西经(W)、东经(E)的字母代号;在说到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时,结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误认为是到了印度,所以出现了一连串的误称,如西印度群岛和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就是英文单词India的音译。
在这样的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不但教会了学生的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平日的学习中养成多思考、多联系的好习惯,还会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能学以致用,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结合鲜活的时事进行教学
在地理课堂上引入时事性的内容,不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从时事材料中,挖掘出丰富的地理教学内容。比如在非洲的教学中,结合非洲的经济状况和苏伊士运河、亚丁湾这条航海捷径,让学生探讨索马里的海盗问题的猖獗,是什么原因使索马里青少年前仆后继的走上海盗生涯这条路?
3.利用成语谚语进行教学
讲黄河支流的时间,引出成语“泾渭分明”不但利于学生的记忆,还能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清一浊的状况?从而对黄土高原环境遭到破坏有个历史性的认识。讲到四川时就不妨让学生分析一下成语“蜀犬吠日”中的“蜀犬”为什么“吠日”等等。
4.利用歌曲导入教学
我们当代不乏有一些赞美伟大祖国的优秀的歌曲,如《珠穆朗玛》、《黄河几十几道弯》、《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唐古拉之情》、《长江之歌》、《黄土高坡》、《春天的故事》等等,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可以穿插在多媒体课件里,即给学生带来视听的享受,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对我们的授课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在《黄土高原》一节的教学中,利用陕北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里唱到的:“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儿容易哎哟拉话话儿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儿哎哟招一招手。”来描绘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一种凄美景观。欣赏完歌曲后先提问学生音乐方面的问题:“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为何这样高亢?”然后再导入地理问题“信天游的产生与当地的地形条件有关系吗?”“为什么会出现歌词中唱到的那种情形?”这样引导学生去分析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巧借古诗词教学。
我们的先人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优美的诗词妙句,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马前挑花,马后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等。我们在地理课堂上也不防一用,师生在朗诵完美伦美奂的古诗词后,然后就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为什么?
6.穿插趣味故事教学。
人类在漫长的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课堂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引用到教学中去,那么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到活生生的地理知识。
篇6
一、巧用媒体,激情引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电教手段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往往能使语文的导人环节扣人心弦、巧妙自然,从而带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安塞腰鼓是一种承载着黄土高原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铿锵的鼓点、奔放的舞姿,宣泄生命的力量。那么,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安塞腰鼓》的一段视频录像。欣赏完了这段安塞腰鼓的视频录像,我想听听同学们观后的感受。(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导人: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的作家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去倾听他笔下铿锵的鼓点,欣赏他笔端奔放的舞姿,感受他笔尖宣泄生命的力量。
上课伊始,学生就被热情奔放的安塞腰鼓所感染,陶醉于壮观磅礴的表演场面。激情飞扬的鼓点声声敲击在学生的心尖,学生的激情立刻被点燃,于是学生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诸如此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这样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精神愉悦、积极主动地进入课文学习。
二、活用媒体,释难解疑
活用多媒体,可以将教学中繁难的内容,教师短时间难以讲解清楚的问题凭借声音和图像很快显示出来。一经媒体演示,学生会豁然开朗,省去了繁难的讲解,大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快速有效地理解和记忆,缓解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时,由于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内饰富丽堂皇,只靠老师画个箭头或借助图片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有凭借动感影像,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嘴、动脑、动手和动耳,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抓住特点进行说明和说明的空间顺序。
为此,我在教学时设计了“演示课件,游览故宫”的教学环节,资料图文并茂,配以简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之后再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填文后图表。学生轻轻松松就理解了说明文的空间顺序,同时也对故宫博物院的特点有了清晰的了解。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化解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斑羚飞渡过程是个难点。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用课件演示整个飞渡的过程: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象踏在一块跳板上一样,身体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虽然这第二次跳跃力度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以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而老斑羚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折断了翅膀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这是一场悲壮的飞渡,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斑羚的身体作为跳板,以老斑羚的死为代价获得生存的机会。老斑羚们是那么从容,那么义无反顾地奔向死亡,毅然决然地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种群的生存与延续,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面对死亡从容不迫,令人震惊、感动。这样的斑羚,这样的场面,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被斑羚的智慧、勇敢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折服了。
多媒体的应用,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学生人情入境,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具吸引力。
篇7
一、基本绘图方法与技巧
1.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是地理板图中最常用、比较简单的一种板图,用虚线、实线来表现规则的几何地理图形,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半圆、弧、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如,地球五带分布图,重要纬线分布图等,基本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圆和几条虚线、实线构成的图形。
2.不规则图形
在各种地图中,以不规则地图居多,遇到不规则地图,可以设法将其转化为几种规则图形之和,然后将几种规则图形依次连接,注意要突出图形不规则部分的细节变化。像非洲特殊的纬度特点,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在黑板上绘出非洲的轮廓,抓住赤道穿过几内亚湾和东非高原,南北纬度各跨30多度的特征,先画出对称轴赤道,赤道以北可以看成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赤道以南可以看成是一个近似的倒梯形,把握好海岸线的凹凸变化,用线条很快就能勾勒出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的轮廓。
3.象形图形
可以将某种比较复杂的地理事物转换为大家都了解的事物,且二者之间要有很强的相似性。
(1)比喻象形法。可以把比较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如,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向分布”的地理特点,可以将其形象化地设置为左手手掌图,手背为高原,手指为山脉,指缝为河谷,水往低处流,水会从云贵高原(手背)向四周流开,流入指缝,形成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进而引出“山河相间,纵向排列”的特点,上游河流水能丰富,下游形成农业生产的冲积平原等知识。
(2)比拟象形法。有些地域的轮廓酷似大自然中某种事物的外形,有的像人物,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找到这一特点,不仅有利于我们画出该地域,也有利于我们认识该地域,识记该地域。这样的板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比用挂图、课件图片要好得多。如,我国黑龙江省的轮廓,就像是一只在水中前行的黑天鹅。又如,陕西省的轮廓既像一个跪地作揖的秦朝兵马俑,又像中文的“上”字反转180度后的形状。
二、地理原理及成因图
地理原理及成因图。如,地形剖面图,季风成因及变化图,地球自转、公转示意图,大陆漂移学说示意图,地形雨的形成图,黄土高原黄土风成说示意图等,都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它是将复杂、抽象的地理原理及成因化为具体、简单的、形象化的板图,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地理知识。如,画亚洲的季风气候形成示意图时,可以直接画一个方形或椭圆形代表亚洲,也可以采用前文介绍的不规则图形的板画方法,简单地画出亚洲的大致轮廓,然后用蓝箭头、红箭头分别画出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源头及行进方向。两种箭头的覆盖范围还要能反映出两种季风各自的影响范围。
三、板图要注意的问题
画板图要快,要做到“胸有成竹”,边讲边画,言行一致。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般地图要在十几秒内完成,难度大点的板图,绘图时间最好控制在1分钟以内,如果有相对复杂而耗时较长的板图,应该另外准备一块小黑板,课前画好,课堂上展示。
板图要简单明了,条理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出现太多与课堂内容关联度不大的地理事物。画面要能体现当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板图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不能为作图而作图。
板图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要性、科学性,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静态的板图能反映地理生物的轮廓、数值,动态的板图能反映地理原理的成因。帮助学生从纷繁的地理现象中抓住本质,使学生能在教师绘图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地图、地理填图等技能。
板图只是板书的一部分,板图要美观,具有艺术性。板图虽然不是美术画,但一定要能体现地理特色,线条的长短、粗细、方向,弧度的大小,虚实线的运用,特别是在色彩的安排上要体现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篇8
在地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寓教于情”:
一、沟通师生关系。传递情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活动,而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向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且对地理充满兴趣,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地理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面前的教师都应是仪表大方、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举止言谈有节有礼、落落大方的良好的形象,从而保持在学生中的崇高威望。教师不仅要靠知识的内在力量影响学生,还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力量去感染学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兴趣
心理学调查表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实践、探究、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起点。而兴趣的产生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及时正确的评价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三、善于创设情境。以境动人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和场合中产生的。在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新颖感,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让学生紧随教师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教学过程中。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精心设疑和创设悬念,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讲到黄土高原的时候,提出问题“黄土高原这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么多黄土又流到哪里去了呢?”引起学生的探求欲。
另外,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将其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止抽象的地理事物转化为动感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如讲到季风气候时,大屏幕播放冬季风和夏季风流动的路线和方向,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四、灵活运用语言。以情感人
情感不是用书本“教”出来的,而是利用情感本身的感染力。语言是传授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必然是真情实感和发自肺腑的心声。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感情,并使其情绪随之波澜起伏、浮想连翩,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师用自身的激情,坚忍不拔的教学意志,亲切和谐的面容,期待鼓励的目光,形象生动的手势,真挚传神的表情,再根据学生的情绪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态,如此循环往复,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这种热情的感染,转化为地理课的热爱和学好地理课的激情。
五、巧用诗歌曲史。陶冶情趣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文理兼备。将诗歌曲史引入课堂,能使学生产生新颖感和新体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时尚性和文学性,避免单纯讲授的枯燥乏味,进而达到陶冶情趣的效果。
如讲到气候的垂直变化时,让学生背诵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如转入此中来。”讲到走向世界的中国时,放一首《走进新时代》。讲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播放非洲的民间鼓乐。讲到香港和澳门时,向学会讲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这些都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增强了地理知识,又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在享受中完成教学任务。
六、深挖教材内容。以理育情
篇9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应用;记忆力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255-01
一、使用多媒体能够刺激学生的记忆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地理景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使教学环境更加生动优美。同时,能使学生获得大量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也可以将缓慢进行的地理过程在短时间内呈现,又能将世界各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在眼前,使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愉悦中获得地理知识。例如,在讲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时,可以先展示是该地区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后呈现出水土流失的灾害,形成巨大的反差。使学生通过图片在心目中刻画住黄土高原的基本“形象”。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清晰地展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地理课堂的一个教学难点就在于地理空间位置需要极强的想象力,有的知识点可能是老师讲很多遍,学生仍然理解不透,而多媒体教学则可带来不同的效果。当一种地理现象,可以以图形或者视频的形式来诠释的时候,有助于学生成完整的认识,理解起来就变得没有那么困难。比如,在农业地域类型一节的授课中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加入图形和动画,南亚农民插秧表现出的是季风水田农业,;美国的机械化操作却在旱地进行,结合实际为商品谷物农业;若是农作物种植同时饲养牲畜,为混合农业等等。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和地理实验过程,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中国地形图时,可以用不同的各种色彩表明每一种地势高低不同的地形,一般红为高原色,颜色越深则海拔越高;绿色表示平原,颜色越深表示俞平坦。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强调的区域轮廓定位法,学生不断的辨别图形,凭着对轮廓的印象就能够定位区域。例如,中国政区图像雄鸡,意大利像靴子,黄河象“几”字等等。有了这样一些形象的记忆后,学生的绘图能力也会提高。又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多媒体的使用促使教师自身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实效性 构建途径
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构建良好的认知预设
认知心理学认为,了解学生是如何在头脑中构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要着眼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应用感知、记忆、理解的认识模式,教师可以给出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并要控制好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
(一)可利用性:即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其认知结构中是否有吸收并同化新知识的原有上位观念。例如,中国山脉空间分布格局的辨识,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中国轮廓略图,引导学生找出近似东西走向的山脉:第一组,天山、阴山、燕山;第二组,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秦岭、大别山;第三组,喜马拉雅山、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山脉:第一列,贺兰山、横断山;第二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列,长白山、武夷山。并填在略图上。教师再让学生用实线把上面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连接起来,并总结是以怎样的格局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
(二)可辨别性:即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知识之间的异同是否可以清晰地辨别。例如,在学习海陆受热所产生气温的变化及气流的流动方向两方面的知识时,设计如下实验:(1)准备两个烧杯,分别在烧杯中装满水和沙子,同时,分别把温度计插入两个烧杯中,然后,把两个烧杯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先让学生预测哪个烧杯的温度会高一些,哪个会低一些,接下来让学生观察两个烧杯的温度计,进行证实并讨论原因。(2)把两个烧杯放到阴凉处一段时间,再让学生观察两个烧杯中的温度计,证实哪个杯降温快些,哪个杯慢些。(3)再把两个烧杯放到一个长方形的箱子中的两端,燃烧一支香放在箱中,让学生观察烟雾的飘动方向,证实海陆热效能对气流方向的影响。
(三)稳定性:即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他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是否巩固。例如,澳大利亚气候类型之间分布格局的辨识。让学生自己绘制澳大利亚略图,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或形象的图例符号,填绘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通过实际填充和观察,学生得出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半环状格局的特点。
二、教师上课时要处理好“先行组织者”的形式与作用
(一)教师要充分利用“模象式的先行组织者”进行授课。也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板图板画等直观手段及这些直观手段的组合方式授课。具体方法是,教师针对学生理解的困难所在,对地理直观手段予以设计,使之具有比要学习的新知识强得多的易理解性。经过这样的设计加工后,把它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例如,将地理“略图与联系图表”组合起来,充当“先行组织者”,在学习中国地理有关黄河泛滥原因与治理的知识时,首先,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引导学生逐个分析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作用,才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这一整体景观。学习这样的“先行组织者”显然有助于学生对“根治黄河”的深入理解和学习。
(二)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好“解释性的先行组织者”进行授课。这种先行组织者适宜在较为复杂、抽象的地理学习内容之前呈现。这是因为,学生直接理解某一复杂、抽象的新知识时,因其认知结构中缺乏可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难以理解这样的新知识,此时,不失时机地呈现一个比新的知识更易理解、更为通俗的“先行组织者”,会极大提高课堂实效,加速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降水的条件及“饱和空气”概念的学习,教师设计实验(1),用两块不同大小的“海绵吸水”充当“先行组织者”。先将水倒入小块海绵,到了一定程度海绵不再吸水,这时海绵已达到饱和状态。由于对这一现象,学生十分熟悉,由此通俗理解了“饱和”。再学习“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就成了饱和空气”这一知识点学生就轻松了很多。接着设计实验(2),把这小块海绵里的水挤出来,再倒入大块的海绵中,让学生观察,学生得出大块海绵没有“饱和”,教师顺势设问,如果把小块的海绵看做10℃气温,把大块海绵看做20℃气温,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会得出气温低时是饱和空气,气温升高后,就不是饱和空气了。接下来教师设计实验(3),把水倒入大块的海绵,让大块的海绵饱和,再把水挤出来,倒入挤干净水后的小块海绵。让学生观察后,学生就会得出小块海绵饱和了,还有多余的水溢出来。学习“从高温下饱和空气,气温降低后,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溢出来,在空气中形成云”,水汽增多,云层增厚,水滴下落,就形成了降水。这样很难理解的知识一下子就轻松理解了,学生掌握得很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