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的话语范文
时间:2023-04-07 09:2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鼓励孩子的话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跆拳道的最大美德在于忍耐与防止冲突;
3、真正的跆拳道不是以技压人;
4、真正的跆拳道精神是收敛自我;
5、真正的跆拳道努力做到自我修行;
6、拥有正确的心态、体态和礼仪;
篇2
我在我的空间里写了一条关于女儿学习成绩的说说。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做法,只要是期中和期末考试之后,我都会在空间里写上她的学习成绩。这算是对她学习方面的成长记录,主要是为了促进孩子不断地进步。
就是这条说说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留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原本只是写下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和身为人父的心情,却读到了朋友们温暖感人的话语。这些网友中,有的是我曾经的同学和同事,有的是我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还有的是我未曾谋面的朋友。他们给了我许多鼓励的话语和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有一位教师兼作家朋友给我的留言:“可以了,满分未必是好事,多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读读家里的藏书 ,比啥都强。”她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去了,我非常赞赏她的观点。孩子的视野和胸襟,我想比单纯的考试分数要重要许多。所以,在这个暑假里,我没有买课外习题给孩子做,更没有给她报学习辅导班。相反,我给她买了一些所谓的“闲书”,让她去自由阅读。此外,我们计划将带孩子去北京游玩,让她开开眼界,增长知识。
还有一位当老师的同学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全面均衡发展!再说卷子难易不同,不能以分数衡量的。你是老师,你懂的!”她的话也很有道理,一次考试不能决定什么,试卷难度也不同,不能光看考试分数。同时,我觉得同学说的没错,全面均衡发展,不偏科,没有落后的学科是最重要的。孩子对每门功课都感兴趣,成绩也还可以,只要稍加努力就一定会很优秀的。这一点我很欣慰,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关心和鼓励。
另外一位同学真诚地说:“路还很长,别给孩子传递你的情绪,找原因总结,再接再厉。”这样温暖人心的话语,让我非常感动。是啊,孩子还在上小学五年级,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只有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再接再厉,才能最终实现理想,成就美好的人生。
篇3
所以,父母对孩子说话千万要讲究语言的教育性鼓励性,而绝对不能对其有所伤害,千万不能这样对孩子说:“你真让人烦死了!”“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不要乱跑!”“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你从不听我讲话!”等等。要知道随意语言是要付出代价承受后果的。
× 1.“你真让人烦死了”×
◎ 类似表达方式
“你又把饮料弄泼了,你不会好好拿杯子吗?你怎么就这么笨?”
◎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
这些会给他们带来羞愧感,孩子还会因此惧怕受到惩罚,要知道学龄前儿童出现各种状况是常见的事,必须记住,孩子们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
× 2.“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 类似表达方式
“我一下班就回来做好吃的给你,你还不吃!”
“因为你我放弃了多少东西呀!”
◎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
你的孩子并没有自己要求出生,他不必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负罪。你在使他感到自己的低级、多余和毫无价值,你的话语还在暗示,他无法离开你。
× 3.“我对你说过多次,不要乱跑!”×
◎ 类似表达方式
“不要乱跑,我没有对你说过吗?”
◎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
这样的话使孩子感到自己无法把事情做好而失去信心。
× 4.“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
◎ 类似表达方式
“邻居小妹妹就不怕黑,她比你还小呢!”
◎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聪明或勇敢,孩子感到不如别人时就会觉得没有希望而放弃一切,还会使别的孩子成为他愤恨的目标。
× 5.“你从不听我讲的话。”×
◎ 类似表达方式
“你经常使我上班迟到!”
“你从不替大人想想!”
◎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
在你和孩子的关系中,你是主要的,不能让孩子为你承担罪责。你应正面教孩子如何遵守规矩,体谅大人,还要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母如果长期用不良的话语伤害孩子,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老师和家长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
最后经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语言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母亲那经常性的口头强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当局请来了心理学家帮助管理这些人,心理学家要求这些人每个月都给家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取得战功等,半年之后,这些人竟都变了样,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了。
篇4
前不久,听朋友说起这样一件事情:一天,3岁的女儿在家里玩玩具,将各种插塑摆了满满一地,最后兴致勃勃地请妈妈来观赏她精心设计的“小动物园”。朋友正心烦,对女儿的行为不屑一顾,随便看了一眼,说了一句:“乱糟糟的,有什么好看的!”听妈妈那不耐烦的语气,女儿的小脸涨得通红,过了片刻,结结巴巴地从嘴里挤出了一句话:“你……你……你是一个苹果!”朋友听了,忍不住笑了,而女儿似乎从这笑声中得到了某种鼓励,大声叫了起来:“你是一个香蕉!你是一个菠萝!”
这有意思的情节让我想了好多。“你是一个苹果!”并不是孩子对成人的无端戏谑,而是从其心底里喊出的一句表达不满甚至带有报复性的话语,同时,也是维护其自尊与独立人格而发出的宣言。细心体谅一下这颗童心,这句稚嫩而又气冲冲的话语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不管在生理与情感上多么依赖成人,但他精神的成长却是逐渐趋向独立的。他的自尊慢慢地被培养着,如同其身体一样的柔嫩、软弱,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此时,父母积极的交往态度、鼓励的话语和眼神,对孩子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在这种宽慰的、充满爱的氛围中,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强化着自己的独立人格,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倘若父母一再忽视孩子的进步,那么孩子的生活将会迷茫一片。若孩子再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消极态度,他以后体会成功的喜悦肯定会越来越少。
从孩子开始学说话时起,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其语言的发展是迅速的。3岁时,孩子对于拒绝、要求、评述等交流方式的表达基本上能够做到恰如其分。他们不但善于模仿,而且能将学到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迁移。此时的孩子即学即用,常常语出惊人。他们会出口成章,也会口出狂言,把父母搞得一惊一喜,一乍一怒。因此,父母在丰富孩子语言的同时,更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文明、干净的语言环境。假如在文章开始的故事中,女孩怒气冲冲时对母亲脏话连篇,那么朋友就会恼羞成怒,而不会把它当做一个笑话来讲了。幸好,这女孩从来没有听父母讲过什么难听的话,她在脑海中搜寻了一圈也没有找出更具惩罚性的话,最后说出一句解气的话――“你是一个苹果!”
我们不但不要去怪罪这个孩子,说实话,我倒是从心底叹服这个孩子。面对母亲的蔑视,她没有哭闹,没有赌气,而是用语言进行毫不示弱的回击,或许她也在为自己争取平等的地位吧!
篇5
1、18岁这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开始形成,作为妈妈,要试着从他的角度去想问题,多理解他一下,说的话要多鼓励他,而不是带有批评性的。这样他会觉得你是肯定他的。
2、当我们很忙,抽不出时间陪孩子的时候,也要挤时间给孩子打电话。就和谈恋爱一样,要让对方知道,你心里一直想着他。并且用温柔的话语去询问孩子在干什么,不要很直接的就开始提问,(好像你在监督孩子一样)用妈妈的温柔去接纳和疼爱孩子。总之一句话,呵护到位。
3、双重身份扮演:既要当妈妈,也要学着当爸爸,可能会让妈妈感觉特别的难。如何做爸爸呢?比如你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其实也可以像爸爸一样拥有很多知识。其次,学会倾听,少加评判,去体会孩子的心里变化。适当的溺爱,和严厉,不能因为孩子,就不去管他有没有犯错,还一直疼爱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在一次与班上一位男孩家长的交流中,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幼儿园孩子表现得非常好,回到家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家长怎么说也不听。我问,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听话”,家长说:“我让他做什么就是不做,我还常常表扬他,也不听!”我说:“您是怎样表扬孩子的?”家长说:“我让他做事情之前会对他说,宝贝,你最棒!我的宝贝就是乖,谁都比不了――你说说,我这么表扬他他还是不听!我这么说有错吗?”我点了点头,说:“是的,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从家长的眼睛里看出了疑惑。现在我就来和各位家长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中与此有关的经验和感悟。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首先要分清什么是鼓励,什么是“称赞”。鼓励和称赞的最大的分别就在于,鼓励是客观的,而称赞则是主观的。
一般人总以为称赞就是鼓励,鼓励就是称赞,其实不然,虽然鼓励和称赞都是针对孩子正面的表现,但称赞只是鼓励的一种,着重于比较和竞争,接子必须表现优异,有超群的成绩,才能得到称赞。换句话说孩子只有达到父母认为很棒的程度才能得到称赞。于是称赞就成为父母控制孩子的方法,孩子因为要得到父母的称赞而努力,称赞成为外在的推动力,如果担心得不到它,孩子便会放弃努力。
而鼓励可以肯定孩子自我能力的发挥,不须和别人作比较。例如我们说:“孩子你很棒!”“你比上次进步了。”进步并不需要压倒别人赢得第一,只要有进步即能获鼓励,它着重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孩子的价值来自于他的努力。也就是说,鼓励重视孩子的内在自我激励,更重要的是不对孩子作价值判断,即使在孩子受到挫折、失败、沮丧时,鼓励依然可以发挥它激励的效用。就像我们说:“孩子,虽然你没有赢得这场比赛,但我相信你已经尽了全力,表现得太棒了。”它给了孩子信心和能力。所以说鼓励可以帮助孩子肯定自己的价值。它是内发而且有生命力的。
鼓励的话语会帮助孩子觉得有价值,让他知道他的贡献;称赞的话语则专注在外在的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孩子和别人做比较,只为个人所获而努力。鼓励重视内在的评价和贡献,鼓励型的父母能使他们的孩子接纳自己不够好的地方,对自己有信心并让他知道他是有用的人。过度称赞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家长无目的的称赞孩子时,有些孩子会为了能得到父母的称赞而表现得良好,他们相信他的价值便是为了取悦他人。也有些表现不好的孩子内心是沮丧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得到称赞,甚至认为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而贬低自己能力,久而久之便对自己失去信心,由于害怕以后再也得不到称赞,而不再努力。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觉得自己很好,学习自己做判断,肯定自我的价值,而这价值是因为他的努力和能力。还有的孩子会抗拒父母的权威,拒绝做任何可以得到父母称赞的事,因为他看穿父母用称赞来控制他的伎俩。因此,不要对孩子抱着每次都要有杰出表现的期望,不要只在他有特殊成就的时候才以他为荣。我们接纳他、爱他、以他为荣,只因为他是我的孩子,而不是专注在他的表现上,那么称赞就可以发挥其鼓励的效用了。
当我们在评论孩子的努力时一定要很谨慎,避免用我们的价值判断去看他的成果,要把握“帮助孩子相信自己”的原则。当然鼓励除了口头上的用语,也可用肢体语言,如:肯定地注视、微笑、点头、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头等,下面提供鼓励的、不含价值判断的用语供父母们参考:
表示接纳的语句:
“我很高兴看到你学溜冰快乐的样子。”
“我觉得你很喜欢画图。”
“看起来你对我处理你的零用钱的方式不太满意,请告诉我你的想孩子好吗?”
“我虽然不赞成你那样做,但我相信你有你的理由,你愿意让我知道吗?”
帮助孩子评价自己的表现:
“你对这学期的社会科学习觉得如何?”
“你觉得最近学钢琴进步如何?”
“你对自己目前的表现满意吗?”
“看样子你似乎不太满意这个作品,你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在那里?”
“你这幅画得到很高的评价,你觉得它的色彩、线条如何呢?”
“如果要你给自己这篇作文(日记)打分数,你会给几分?为什么?”
表示信心的语句:
“这也许很难,但我了解你的能力,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我对你的能力有信心。”
“我知道你一定会想出方法。”
“我相信你已经尽力了。”
注重努力和进步的语句:
“你的表达能力进步很多。”
“我能了解到你付出的努力。”
“我看到你自然比上次进步了7分。”
“这次也许分数上没有进步许多,但我知道你已经尽了力。”
强调长处、贡献和感激的语句:
“太谢谢了,你分担了许多家务事。”
“看得出你学美术很有潜力。”
“你帮弟弟复习功课,爸妈觉得很欣慰!”
“你帮我设计这张海报,看得出你的创造才华。谢谢你!”
“我很欣赏你的毛笔字。”
“你这篇作文的内容很有新意。”
篇7
xxxx是属于比较调皮爱捣蛋的孩子。他聪明、思维活跃,就是爱做与众不同的行为,而且有很强的攻击性。我以为他是一个行为不受约束自己的孩子。一天早上,一群孩子在一个角落里唱着我上次教的歌曲《乘火箭上天》,并做着优美的肢体动作。这个时候,他跑过去,用那粗重的声音大声的吼叫:你乱唱什么呀?因该这么唱……边说边推搡着其中的一个孩子,直到把一个孩子撞倒在地上哭为止,然后急匆匆的逃走了,去找另外的男孩子画画去了。看到此,我叫严靖凯来到我的跟前,请他向被推倒的孩子道歉,他不愿意。我换了一种口吻,用讲述道理与赞扬的方法,让他换位思考,体会被推倒在地的滋味。很快,严靖凯就对刚才被推倒在地的孩子说了声:对不起,我错了,请你原谅我。
案例描述(2):
一天上课,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我首先表扬了他,肯定他是懂事,认真,爱学习的好孩子,说他很遵守游戏规则,爱帮助别的小朋友。我发现在我表扬他的时候,他美滋滋的,而且显的有点不好意思。在学习过程中,他总是踊跃的举着手,那期盼的眼神一直注视着我,希望我能叫他回答。我发现一个平时上课废话很多而且做不好的孩子正用自己活跃的思维证明着他是最棒的。整整一天,我时不时的用那赞美的语言夸奖着严靖凯。当他要准备犯错误的时候,我的赞美和鼓励的话语总是很及时的送到他的面前。于是这天,他的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反思:
现在我们的个别教师就是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倾听孩子心声的耐性,就是缺乏慈母般的去关爱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对待那些调皮,捣乱的违反常规的孩子们。通常我们都是采取大声的斥责,严厉的禁止,而后用粗暴的目光扼杀孩子萌动的幼稚思想。我们教育的是一群年幼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判断是非的能力都是我们教师在日常的行为习惯和每个活动中说贯穿要教育的内容。我们因该有一个感怀的心,原谅孩子的无知和年幼。
就以上案例中的那个孩子,如果我们一味的采取粗暴制止,严厉惩罚的行为的话,我想可能会对这个孩子的今后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将让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严重的性格偏执,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每个孩子都喜欢听别人赞美的话,他们都希望引起教师对自己个体的关怀,而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把自己对所从事的职责的温柔和耐心都消磨光了,面对着这么多唧喳不停的孩子,我们需要有严厉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以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就好象我在上课时对待的那个孩子一样,给他足够的温暖,给他足够的希望,对他鼓励有嘉,从而有足够的自信让他用光环来鞭策自己,收敛自己的不受约束的行为。我在表扬这个孩子的时候,他自己也隐约的感觉到没有老师说的那么好,所有有点害羞的表情。所以我说我们的孩子是最真实的原生态产物。我的鼓励教育在他身上奏效。我想这个鼓励赞扬的教育也应该同样在别的孩子身上有效。
篇8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倾听 技巧
一、倾听的概念
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狭义的倾听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广义的倾听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其主体是听者,而倾诉的主体是诉说者。两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宣泄感情等优点。倾听者作为真挚的朋友或者辅导者,要虚心、耐心、诚心和善意地为倾诉者排忧解难。
倾听是一种艺术、一种交往艺术――内向人而言的。
倾听与聆听、静听……相比,其突出特点不在于声音本身,更在于听的形态及行为表现,倾听强调的是用心去听,甚至达到心与心的衔接。
幼儿教师的倾听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听取儿童的各种表达(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在尊重和理解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表达的各种想法或疑惑做出及时且恰当反馈的过程。倾听不仅是教师用耳在听,更是教师用心在倾听儿童、理解儿童。倾听促进教师与儿童心灵的沟通,使教师与儿童得以共同成长。
二、倾听的重要性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段话:“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每一朵花里都蕴藏着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描绘着不同的天堂。而我们知晓开启天堂之门最近的道路,能够走进他们纯真缤纷的世界,很幸福、很快乐。
倾听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与儿童心灵沟通的桥梁。倾听有助于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儿童,针对性的倾听作为教育手段,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倾听还是教师与儿童实现主体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一)倾听可以从孩子的话语中捕捉到玄机。
倾听孩子的诉说,让他们尽情宣泄内心的抑郁之情,既是对孩子健康极为有益的一种心理平衡方式,又可为班主任提供大量信息。有心的班主任可以从中找到“玄机”,循循善诱,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下面我们一起看个案例。
第二个活动是美术活动,作品完成后让小朋友把作品展示出来。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把作品陈列出来,唯独强强把画纸拿来折飞机,直到我用责备的眼神看着他,他才很不情愿地把画纸放到展示架上。
下午起床后,正是整理东西、吃点心的时间,忽然有位小朋友对我说:“强强用手在弄点心。”我跑去一看,原本在点心盆里排得整整齐齐的点心被他翻得乱七八糟的。他听到有人告状,马上跑回座位上。我正忙着给能力差的小朋友整理东西,也就没再深究。
下午评小红花时,因为强强今天做了太多坏事,大家都没把小红花评给他,我看他满不在乎地玩着手指,眼睛却没敢看我。离园时,我注意到他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便轻轻地走过去耐心地问:“今天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能和老师说说吗?”等了一会儿,他委屈地说:”老师今天我不是故意把画纸拿来折飞机的,我是画得不好,不想挂出去,又怕您不同意,所以才……“我回过神来,想到上午那件事,都怪自己没弄清楚就草草了事了。我抱歉地对他说啊:”哦,原来是这样,老师错怪你了。以后有什么事要先跟老师说,不能自作主张,好吗?“他低下了头。”“那你为什么把点心弄得乱七八糟呢?”“我是想数数一共有几块,还没数清么!”可是,你这样把点心弄脏了,小朋友会有意见的呀?“他不好意思地笑笑……
孩子虽然年纪很小,但在思想上已经和成人相近了,有强烈的自尊心和挫折感。如果我事后没有及时发现强强的反常行为,可能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已经留下了阴影。今天只是教学生涯中的一瞥,强强只是孩子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像强强这样的小朋友,也会经历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老师看似教育了,却没有真正起到教育和指导作用。所以,幼儿教师要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感受。
(二)倾听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善于倾听的老师指导的学生肯定是热于表达的孩子。于是,孩子渐渐变得敢说、想说、善于说,无形中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倾听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拉维沙・C・威尔逊教授等学者在《婴幼儿课程与教学》一书中提出幼儿教育的三个基本准则:关注、赞同和情感。所谓关注,就是用心、在意和投入。教师对儿童的言语如果漫不经心,儿童就不会感觉到真正的关注。关注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微笑和倾听。真诚地倾听可以使教师从一些不十分重要的信息中听到某种深沉的人类呼喊、某种“沉寂的喊叫”,而这是人们原所不能知的,被深深埋藏在人的表面之下。这种被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喊叫,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及时发泄,就会变成一种心理疾病。当教师倾听儿童时,儿童会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用心和在意,从而产生与教师的亲近感和融洽感,向教师敞开心扉,和教师共享生命的痛苦与快乐,原本“沉寂的喊叫”则变成呐喊,压抑得到释放。微笑着的倾听是教师表达对儿童赞同的最好方式。倾听是教师肯定儿童言行价值的方式,倾听儿童,及时且如实地表达教师对儿童的赞同,有助于建立师幼之间的信任,鼓励儿童的创新行为,而情感则是关注、赞同的必然结果。对儿童的倾听和与儿童的交流,传递了教师对儿童尊重、欣赏、关爱、鼓励和帮助的情感。
刚踏入幼教领域的时期,自己也是个稚嫩的大孩子。有一天突然看见两个小朋友推推攘攘,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批评他们不该打架,可是他们满含泪水的眼睛让我的内心颤然,他们眼神中的委屈、倔强让我震惊。我深深记得那天小家伙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了重大的决定,用微微的声音说:“我们不是在打架,他摔跤了我在帮助他。”孩子的声音不大,却像在我的耳边敲起了响钟,我的心一慌耳红满面。那时的自己只知道弱弱地说了句对不起,可是孩子内心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至今想起都会愧疚不已。当时自己的鲁莽带给孩子的是怎样的伤害?如果是个文静少语的孩子可能根本不会辩解,那他纯洁的心灵必然会因为我的武断而缺失一角,也许在他未来人生道路上永远只会选择沉默。这是我进入幼儿园学会的第一课,让我幡然醒悟,倾听孩子的想法是多么重要。这些年它时刻警醒我,幼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重要的是播种孩子内心的阳光。
为此,教师要避免使用权威,懂得倾听,尊重每个儿童的意见,获得儿童的信任,抚慰儿童的心灵。为了更好地倾听儿童,教师可以营造教室内的对话氛围,引导整个活动程序,同时持有开放态度,包括:智性的开放,即对儿童任何一个好奇的态度都应给予重视,尽量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程序的开放,即团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表达的权利,可以对不同意见提出批判。从而为儿童提供安全、信任、鼓励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四)倾听可以增进师生感情。
有位名人这样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深情的凝视,一个甜蜜的微笑,一次友爱的握手,轻轻地拍一下肩膀,学生都会被老师真诚的爱所感染,被真挚的温情所感动,心田会激起情感的浪花。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三、有效倾听的技巧
(一)在倾听中培养幼儿的成功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孩子见到美好的事物,会兴奋地告诉老师,这时,你要认真欣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倾听;当孩子讲了一个幼稚的故事,你要耐心听完,哪怕他已经向你讲过好几遍,同时鼓励孩子更生动地讲述,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当孩子受了委屈向你倾诉,不要不耐烦,要让他说完,让他宣泄,让他感到老师很重视他。
(二)引导和帮助幼儿把话说完,完整、丰富、准确地表达有关意思。
随着孩子生活经历日渐丰富,交往面日渐扩大,他想说的越来越多,但他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因而往往语言不完整、不丰富,甚至不准确。老师在听的时候要帮助他们扩充词汇、加长句子,引导其完整地、丰富地、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如小班孩子说:“手手脏。”老师应答应:“小林的小手弄脏了。”并让孩子按老师说的重复一遍。
大班孩子说:“地上有块木。”老师应答应:“地上有一块红色的三角形积木。”同样让孩子按老师说的重复一遍。
这样,既维持了孩子原来的意思,又引导了孩子学会讲完整的话。
(三)对孩子的错误表达要耐心倾听,不打断、讥笑孩子,并巧妙地给予纠正。
当孩子答错问题时,老师要鼓励他“再想一想,再说一次”,用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多想多说,而不能打断、制止孩子的话语。对于口齿不清的孩子,老师不能取笑,要耐心地听清楚,并与其交流,让他倾听老师的话,在不经意间学习、模仿老师的发音,改正自己表达时欠妥的地方。
(四)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非常”表现。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教师不仅要倾听大多数孩子的欲望和情感,更要倾听个别孩子的思想;不仅要倾听幼儿的正常表现,更要倾听幼儿的“非常”表现。大班美术活动《大象》:幼儿正在安静地绘画,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声地喊着:“老师,快来看呀,豆豆在乱画。”我迅速走到豆豆身边,只见豆豆用红色的水彩笔上上下下地用力涂着,看见我看他的画,他停下了笔,我抑制不住心中的不满轻声询问:“豆豆,你在画什么呢?怎么不画大象呀?”豆豆涨红了脸:“我上次在书上看到大象救火,我在画火……”时至今日,仍感谢当时自己没有急躁,没有武断地呵斥他,让他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常常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倾听孩子的想法,就会理解孩子“非常”行为的谜底,理解孩子的“非常”行为。
(五)给孩子良好的反馈。
当孩子与老师分享情绪感受时,老师要不时地与孩子眼神接触,但不是紧盯不放地注视,同时要避免打断孩子的说话,表现出注意、轻松、有兴趣了解的表情,并不时地用“是的”、“嗯”、“我了解”,偶尔点点头表示你对他说话内容的注意,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教师的种种表现最能流露“我关心、我正在听”的信息。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倾听时千万不可以到处走动、边做事边听或背对着孩子,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令孩子认为你不关心他,对他所说的一切没有兴趣。此外,要避免对孩子说:“好啦!我知道了。”因为这句话常常会让孩子不想说了。有效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是一颗心感受一颗心的跳动,是一种爱共鸣一种爱的真情。让我们记住李政道先生的一句话: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我们的耳朵,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触摸孩子情绪的温度,善于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而给疑惑者以解释,给困难者以帮助,给失落者以鼓励,给徘徊者以心灵的点拨。让“平等中首席”的我们学会倾听、主动倾听、善于倾听,使有效倾听成为师幼对话的纽带。
著名文学家歌德曾说过:“教育是相互的。”愿每位幼儿教师都能挤点时间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认真捕捉这些来自心灵的天籁之音。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万迪人.现代幼儿教师素养新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
幼儿的个性特点是:好奇心强,控制力差。课堂教学形式决不能呆板单调,作为幼儿教师必须经常变换教学形式,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基本教学目标。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的几种方法。
一、创设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心理环境
1. 尊重幼儿,让幼儿想说。幼儿时期是语言和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特别敏感。教师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中产生想说的愿望,使语言得到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要尊重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捕捉孩子的话题,让孩子感受到教师是他们亲密的伙伴,值得信任。如:在一日活动中,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孩子讲悄悄话,或者利用空余时间有目的地提出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说给好朋友听。如:“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谁是你的好朋友”?这些话题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往往愿意与同伴分享其中的快乐。
2. 鼓励幼儿,让幼儿敢说。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幼儿在自由活动时,与朋友交谈比较自然,声音也宏亮,甚至手舞足蹈,而一旦请他正式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时,很多幼儿就不愿意或者声音很小了。这说明幼儿年龄小,在成人和很多同伴面前比较胆怯。因此,教师要及时鼓励孩子,要善于肯定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当幼儿学会运用一个优美的词句,学会使用一句完整的语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肯定的口吻,多说:“你真棒!”“太好了!”“你一定行!”等积极性评价语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说。
3. 做幼儿的朋友,指导幼儿学说。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语言比较贫乏,往往影响交往活动。如,在交往中常常说出不流利的话语,有时甚至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在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愿望的同时,还要让幼儿掌握必要的语言学习技能,幼儿是最善于模仿的。因此,我十分注意自身的语言质量,并且以朋友的身份、饱满的情绪参加到活动中去,给幼儿树立语言模仿榜样。如:“娃娃家”是一个学习语言很好的环境,我就常常以朋友或客人、售货员或买货人等各种身份来和幼儿们一起畅谈、交流、示范,渐渐地幼儿就喜欢说,愿意说了。
4. 创设生动有趣的静态环境,让幼儿喜欢说。在美工活动中,丰富的材料勾起幼儿想做、想说的欲望。我抓住机会,循循善诱地和幼儿一起商量拼摆玩具、画画,适时地指导和启发幼儿的兴趣,随着我的问题就会引来孩子们的话语。老师,你看我画的蘑菇房漂亮吗?老师,星期日我要带你去我的“蘑菇房”玩,好吗?一系列的话语接踵而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培养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现代科技在腾飞,网络信息已进入我们的生活,进入幼儿园,幼儿语言信息来得快、来得杂。我们要帮助幼儿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如:晨谈时说一说电视里听到的、看到的广告用语,在语言活动中尝试让幼儿创编故事、创编儿歌,让他们都有表现讲述的机会。现在古诗吟诵,古诗新唱已成为我们班级的一大特色。在诵读、新唱中幼儿的语言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让幼儿心胸开阔,学会生活,学会思索,更加热爱祖国。
篇10
事实是:感受愈被否定,沮丧情绪就愈被扩大!
看看下面几个情景,或许你似曾相识?
情景一
大宝:“妈妈,亮亮老是拿我玩具,我讨厌他!”
妈妈:“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自己的弟弟?你不该讨厌他!你要为你说的话向弟弟道歉!”
情景二
珠珠:“聚会好无聊,一点也不好玩!”
爸爸:“为了这次聚会,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和金钱,你还说这种话?你怎么可以说聚会无聊呢?买的都是你们爱吃的,我相信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
情景三
天意:“老师不好!让我罚站!”
爸爸:“怎么说话呢!没规矩就得惩罚!”
误区分析:
1、没有真正聆听孩子的感受,一听到孩子表达负面情绪就先判断孩子有错并急于纠正!
2、家长在急于说教孩子时,忽略了孩子的感觉!事实上,忽略孩子的感觉就等于忽略孩子的存在!这会让孩子内心充满沮丧!
如何应对孩子的糟糕情绪呢?
这样说,也许对你更有启发!
建议1:主动倾听孩子的心声
蹲下来,站在孩子的立场,听听孩子的心声。倘若父母一边忙碌做事一边听孩子说话,孩子很快就会知道父母没有专心聆听而感到自己无足轻重、内心沮丧不已!
主动倾听,父母要掌握这些要领:
1、停止手里的工作,蹲下来,凝视孩子的双眼,听孩子表达的细节,听孩子的感受,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父母关注自己的感受。
2、即使父母无法完全体会到孩子的真实感受,至少要给予回应:“嗯——我了解了——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啊!你一定很委屈?”等字眼,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听并听懂了!
建议2:用想象力圆不可能的现实
恶劣天气逼得孩子只能呆在家里,孩子不断地磨叽妈妈:“我想出去玩!”妈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直接答道:“出去容易感冒!等天气好了咱再出去玩。”这种教条式的解释是无效的,只会让孩子因被拒绝而生气。孩子甚至会耍赖坚持:“就要出去!你每次都不让我出去玩!”
父母不妨从孩子的角度讲:“天气不好,呆在家里很无聊,是不是?妈妈知道你很想出去玩!妈妈也希望天气快快好起来,把太阳公公请出来,蓝天白云和你做伴,你一定会玩得很开心!”
这样说不会让孩子很快地转变想法,但至少能心情好一些;这样说,妈妈诚恳地理解孩子,同时也教会孩子坦然面对“天气不好,不能出去玩”的现实。
建议3:鼓励是育儿的最佳法则
如前例:“聚会好无聊,一点也不好玩!”爸爸可以答:“我很遗憾你玩得不开心,说给爸爸听听,怎么觉得无聊呢?”爸爸鼓励孩子把“无聊”的情绪说出来,让孩子感到可以不隐藏感受,可以诚实地说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拥有的话语权。
孩子有情绪,一般都是遭遇了不愉快的体验,极需要适当的鼓励以舒解情绪,鼓励可以传达父母对孩子的肯定。
鼓励孩子的技巧需要父母灵活运用:
1.集中注意力听听孩子说什么,同时体察孩子的感受;
2.过程中要有回应:“我知道……我了解……我明白……”等字眼,让孩子感到你的确在专心听;
3.把听到的情绪起个名字,孩子就知道你接纳他的感受了。如:“你一定很难过……如此你肯定是非常气愤……我感觉你心里很沮丧……”等等;
4.即使无法改变事实,尽力回应孩子一些想象的内容以抚慰、满足孩子。如:“我猜想如果当时……你会好些的。”
建议4:检视父母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情绪障碍
雯雯妈伤心地问我该怎么办,因为女儿昨晚冲着她大叫“我讨厌你!”
说教,警告,甚至威胁孩子“以后我不再管你了”、“不要你了”,只会使母女更生气。
即使被激怒了,也请赶紧冷静下来思考哪儿出了问题?是不是太霸道了,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孩子只好用语言发泄心中的不满。别动怒,孩子并不是真的讨厌你!孩子只是想让你知道:自己需要被尊重!
处理孩子的愤怒情绪时,态度一定要透明化、公开化。你可以问问孩子:“你似乎对妈妈很不满意,可以告诉妈妈为什么吗?”这样,孩子的情绪会不断稳定下来。
建议5:对孩子抱以足够信任
洋洋抱怨说:“我不要看医生。”妈妈不以为然:“医生哪会伤害你?医生只会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