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夏景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19 05:4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夏景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写夏景的诗句

篇1

学会倾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懂得尊重。——南昌市松柏小学三(3)班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篇2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协调;“农民上楼”;京郊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039-05

一、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1.研究背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利用 [1],城市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和理性增长。党的十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新农村建设、征地制度改革、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政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涉及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土地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也是关乎实现“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里,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的总体格局迅速演变,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城进乡退”,城乡发展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中国城乡建设用地配置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城市发展受到土地供给的严重约束,大量人口集聚涌进导致城市规模膨胀,引发交通拥挤、长途通勤,人口现实所引发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正与日俱增,土地利用所牵及的社会因素也日益复杂;另一方面,农村建设用地(主要是农村居民点用地)闲置、浪费严重,人均宅基地面积有增无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乡建设用地不尽合理 [2],这种“悖反”更加剧了优质农用地的持续减少。

如何将土地利用与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中国几乎所有城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现状,加快推进土地资源整合,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由于中国城乡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明显的效率落差,并有扩大趋势,在耕地数量受到严格保护的同时,城乡土地利用必须协调工业与农业、吃饭与建设、发展与保护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单纯依赖数量型挖潜为特色的农用地开发整理难以成为土地整理的持久方向,加大建设用地整理力度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这种方式来实现耕地目标的保护和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将是后续政策之取向。北京市郊区旧村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多以“空心村”整治为起点,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城市用地需求加大矛盾共存的现实下,建设用地整理的开展已经逐步缺乏后续发展空间,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空间也将集中在农村居民点上。

2.概念界定。现实中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在各地称谓不尽相同,所依托的政策工具也不一样。比如村庄整理、新农村建设、宅基地换房、农民上楼、综合整治等,可能某些具体操作环节上有出入,但其工作重点一致。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传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农村城镇化型、自然村缩并型、中心村内调型以及异地迁移型用地整理模式 [3]。本文所称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包括各种类型的模式,但是按照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将其分类,由于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多集中于以“农民上楼”为主要表象特征的整理模式,因此本文将这种整理模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即按照在北京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是否存在“农民上楼”这一现象,分为农民上楼模式和农民不上楼模式,上楼模式多集中在城市近郊区,或距离城市通勤时间较短的农村。

二、京郊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整体特点及问题

北京市的农村居民点大多数是围绕原有自然村扩展而成,缺乏统一规划。村民居住散乱“见缝插针”或“打补钉”,一方面,原有村落膨胀蔓延,使旧村基本连片;另一方面,一些非居住用地逐渐被农民宅地包围,造成居住地与非居住地混杂、用地功能不清的不合理局面。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在全国城市中较早开展了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工作:2006年起,市政府逐步推进农“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全市3 955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改造;2008年,出台《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意见》,并在2009年将海淀区北坞村、朝阳区大望京村确定为第一批试点村;2010年,投资2 300亿元对城乡结合部的50个市级重点“挂账村”①进行城市化改造,探索集体土地利用、拆迁安置补偿新模式,涉及9个区县,38个位于中心城范围,12个位于新城范围,覆盖土地面积3 200万平方米,涉及农民约14万人,整治后优先保证农民回迁房用地和产业用地,确保农民安置上楼。这些政策举措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京郊农村居住条件的目标提供了途径和保障。

1.整理模式整体特点。整体来看,目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尚处于政府包办为主的阶段,参与居民点整理活动的主体单一,政府或其下属机构(如土地整理中心)控制全部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政府既是土地整理的项目发起人,又是项目的直接投资者和项目的建设实施者,甚至是项目管理者 [4]。另一整体性特点是,在上述大前提下,具体操作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其差别体现在用地分配方案、产权类型、补偿方式及标准、先期及后续相关操作环节等。如平谷区马坊模式采取的“343”分配方案(原有居民点面积的30%用于供农民上楼,40%用于商业建设,30%用于复垦成耕地),此分配比例是根据北京市3个1/3分配指导思想,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做的修正;在海淀北坞村的实践中,尽管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但采取的一些做法很有特色:进行腾退挖潜,实行宅基地换房,农民集中上楼、安排5%产业用地、居住用地异地选址建设等有效措施,把潜在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由政府搭建租赁平台,将农民的闲置回迁房变为公租房,从而解决了农民通过租房增收的合法性,使“瓦片经济”得到规范管理;唐家岭等“挂账村”的模式特点为,完全由政府出资,以民生工程为理念导向,集中建设新式廉租公寓,面向外来留京人员,满足其住房需求;同时廉租房产权和收益归全体村民所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

2.整理模式存在的问题。(1)投资融资渠道单一。目前北京市土地整理多为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直接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项目融资主要依靠政府,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和土地复垦费(由于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没有条件复垦或复垦不符合要求的)三种途径 [5],且上述三种融资所得都是作为专项资金用来耕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具体到农村居民点整理这种整理形式,融资渠道更为单一,主要是政府部门以政府信用做担保,向银行借贷用以进行居民点整理。由于居民点整理具有耗资量大、周期长的特点,政府成本增加的同时,也造成后续环节运作上的被动。(2)竞争环境及利益分配有失公平。目前行政包办为主的居民点整理模式,排挤了市场上一般企业、个人整理方案及整理资金的介入。同时,政府部门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体现出的准垄断性,使得其他社会公众参与度不够,也使得在整理利益分配方面更加复杂 [6]。(3)整理目标不够多元化。农村居民点整理较其他具体的土地整理形式比如耕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等要更复杂,涉及面更广,甚至有些区县在实际操作中把农村居民点整理提升为土地综合整治。居民点整理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引入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的重要性,即要注重实现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重目标。目前京郊很多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过分注重建设用地指标的产生而对于微区域生态的规划设计、保持培育以及体现社会效益的百姓生活水平关注度不够。

三、京郊“农民上楼”整理模式的利益分析

严格来讲,“农民上楼”与“宅基地换房”不是等同的概念。但在实践中,两者经常表现为同一整理项目中都会出现的表象性环节,这就是说很多地方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如果实现了“农民上楼”,则很可能出现当地农民用“宅基地换房”。反之,有“宅基地换房”的地方,也很可能有“农民上楼”现象发生,因此将两者大体上归为一类。这种模式多数发生在城市郊区,或者距离城镇有便利交通条件,或者有良好生态环境等条件的农村地区。

具体看来,(1)该模式利益来源包括商品房收入、商业收入等经济收益,并产生建设用地指标、新增耕地面积、社会效益、居住环境效益等。(2)其利益主体包括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及农民个人。(3)在利益分配方面,政府占有除居住环境效益之外的各种利益的一部分,开发企业获取商品房收入及可能的建设用地指标,村集体及农民得到部分经济收益及社会效益与居住环境利益,其经济收益包括住房、可能的商铺收益及补贴款等,或者是更多数量的耕地面积等,社会效益指生活保障与均等的社会服务等,另外享有居住环境的改善等利益。(4)其利益分配方法为:政府主要占有社会效益及可能的经济利益,开发商获取政府拨款,村集体及农民利益整理前后基本持衡,有时可能有小幅提高。比如,北京平谷区小城镇整理试点“马坊模式”,采取市财政拨款、当地政府主导模式,该模式首先通过公开招标选择评估公司与拆迁公司,宅基地面积在0.4亩以内补偿标准为540元/m2,超过0.4亩部分补偿标准为270元/m2,建筑物补偿标准为600元~1 000元/m2,搬迁补偿标准为2 500元/户,每户平均可获得货币补偿45万元。该部分金额由市财政拨付,待土地整理后的建设用地出让后,回收资金偿还市财政。同时,保障每户农民家庭回迁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190m2,按照平谷区保障性住房1 600元/m2优惠价格提供。

四、京郊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利益协调途径

1.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土地产权尤其是土地所有权的归属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根本之所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尤其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是解决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的基础,也是优化各方主体利益格局优化之关键。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到底是谁?农村土地所有权人到底有哪些权利?中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虚化设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可以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民集体所有制,农民集体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农民集体,具有村农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乡(镇)农民集体等形式[7]。在实际生活中,各地表现出不同的主体形式,如北京市集体土地90%是乡镇和村农民集体所有,在四川省村民小组所有占90%左右,甘肃省的边缘地区的集体土地基本上都是村民小组所有,佛山市、深圳市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将乡镇土地国有化[8]。但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化的问题并未因此得到实质性解决。这种模糊的土地所有权状态如果长期维持,农民将更难以分享城市化所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这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现,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其“上楼”、放弃宅基地和耕地也将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许多不愿意上楼的农民是因为觉得补偿不到位,因此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尤其是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及其权利所应该有的利益内涵,是维持各方长久利益之根源。

2.因地制宜研究土地发展权配置模式并谨慎试用。美国通过实施近四十年的土地发展权转移计划,实现了广泛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土地发展权可以用来解决宏观层面的利益调整,也可以用来协调微观层面的问题,在中国土地利用也实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背景下,作为一种体现公平性的权利形式,土地发展权的应用更应体现在京郊农村居民点整理中。

政府、村集体与农民的土地利益冲突是以土地发展权价值的争夺为核心,根源在于产权设计与治理结构存在内在缺陷[9]。试采用土地发展权的理念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表现为:一是根据相关规划,对京郊区县不同村庄的土地发展权予以量化。比如承认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发展权(如果该村庄的人均宅基地面积小于规定标准,则通过土地发展权予以补足)的前提下,村集体所获发展权可以上市交易,包括转让、入股、自行开发等[10]。二是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尤其是农民上楼模式中,政策上认可居民点整理过程也是农村土地发展权退出的过程。农民在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不仅付出失去宅基地永久使用权、耕地(部分地区)承包经营权,同时还隐性地失去了土地发展权,因此在补偿农民过程中,不宜简单对比整理前后农民的利益或增或减多少。三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体现土地发展权思想。虽然中国未形成系统的土地发展权安排,但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完成了一部分土地发展权的兑现过程,其实质正体现了土地发展权的理念。① 借鉴此形式对北京远郊地区的落后农村进行补偿不失为一种好做法,关键在于相应级别政府部门要找准对象,加大财政回补力度(见表1)。

3.客观评价“农民上楼”所依据的政策平台。客观评价“农民上楼”这一北京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主流模式所依据的政策平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利于市政府科学合理地制定后续相关政策,因此客观评价挂钩政策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其政策收益是巨大的。挂钩政策的初衷是加速城镇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通过挂钩政策,土地价值得以迅速提升。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让土地增值,增加社会财富,无疑是件好事,这个政策本身没有问题。但挂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方政府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名义,强迫农民“上楼”,剥夺农民权益。从理论上看,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民实现整体上楼,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从实际操作看,表现为做法不规范、管理有缺陷甚至部分地方政府故意“认识出现偏差”,归根结底是因为利益诱惑。根据笔者的前期相关调研,多数农民表示只要补偿合理,还是愿意上楼。北京市近几年出现的农民“被上楼”现象,甚至产生暴力事件、,说明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问题,只有把利益分配问题解决好,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才会顺利进行。

4.抑制城市高房价,防止“消灭空心村,出现空心城”现象。城市房价的高企与持续上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通过利用结余出来的土地进行商品房开发,“农民上楼”模式能迅速且大量的回笼资金,攫取暴利,因此全国各地城市郊区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热情高涨。一方面是城市土地资源的低效与浪费,另一方面又急不可耐地进行城市郊区居民点整理。而在这背后,是炒作性资金对于城市房源的大幅度垄断,且这种垄断行为与城市房价的持续非理性上涨又互为影响。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可能因此要付出巨大的政策代价来弥补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负社会收益,高房价导致的高利润最终成为全国性的“农民上楼运动”的幕后推手(见下页图1)。

五、京郊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改革取向

1.开创更多投资融资渠道。改变主要依靠市政府专项资金、金融机构的融资方式,引入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整理全程。充分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储备进行融资,经过对土地的开发整理,实现不同地段,不同价格,利用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获得土地资源的经营收益为新农村建设融资。2010年8月12日,成都首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用地成功挂牌融资,这是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引入市场机制的积极探索,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资本融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立了市场平台[11],这是农村居民点整理融资方式的创新,对北京居民点整理工作改革具有示范效应。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土地政府融资模式跟市场融资模式下的政府收益压力对比。

在图2中,0a阶段代表居民点整理前期政府作为融资主体,只有成本付出,收益为负值,ab阶段代表有现金流收入,并在b时点达到盈亏平衡,bc阶段代表收益持续上涨,cd阶段代表收益稳定,比如无成本情形下的固定分红,假设收益持续至d时点结束。在图3中,0u阶段代表政府既无成本也无收益阶段,uv阶段代表收益持续上涨阶段,yw阶段代表收益稳定,假设收益持续至w时点结束[12]。

显然,政府融资模式下政府收益压力较大,必须满足V=f(t)dt?C=f(t)dt才能经济上可行,其中V、C分别代表收入和成本。市场融资模式下政府收益压力较小,由于0u阶段支出为零,只需V=g(t)dt?0即可,而在现实操作中,这一点是极可能满足的。

2.改善竞争环境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引入其他市场化主体作为居民点整理融资主体为契机,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领域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完善各方利益分配机制。在投资比例、方式和收益分配方面明晰化,有利于减少矛盾,利于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许多西方国家,其土地整理经费一般都是由中央、地方和土地所有者共同承担的,并约定好比例。比如德国土地整理中,联邦政府、州政府、土地所有者投资分别占48%、32%、20%;日本的土地整理中,50%的费用由农业省负责,40%的费用由道府县和町村平均分摊,10%的费用由农民负担,对收益的分配比例和形式事先也做出详细说明。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各环节操作都要透明公开,要有独立于各整理主体之外的督查监管部门,保障各方利益不受侵害。

3.完善居民点整理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改变单一地或过度地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建设用地指标上)为整理动力的现状,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纳入农村居民点整理效益评价体系,并在实际评价中,将其作为赋权较重的评价因子,才能真正改变实施主体的指导理念和整理初衷。在整理过程中,除考虑经济效益外,应关注微区域生态景观的规划和普通民众参与平台的搭建,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齐备合理,关注村民回迁房质量等等。这些方面的关注程度会因整理模式不同而异,如村集体主导型整理模式,这方面投入的成本和精力会更多一些,政府虽然会失去一部分土地收益,但获得了城市特定区域更新后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应。

4.借鉴“农村再生”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从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看,各国尤为关注在居民点整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那些距离城市较远、相对落后的农村,由于没有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同时受制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地域限制,政府对其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热情较低。对于远郊农村,北京宜借鉴台湾的“农村再生”理念,①由市财政拨付一定专款,支持其生态环境建设和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既保证当地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又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实现土地发展权的思想。

六、结语

篇3

关键词 古诗词 诗境 诵读 特色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古人说:“不读诗,无以言。”诵读经典古诗词就是直抵孩子内心的歌唱,它可以雕琢孩子的心灵,感化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的志趣,开阔孩子的胸襟,端正孩子的言行,塑造孩子的人格,陶冶孩子的情操。近年来,我在班级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作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一、诗意环境:营造氛围,润物无声

我在班级开展诗香班级建设,将墙壁、生物角、小书架处处都有古诗词的影子,墙上的评比栏上冠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的标题,而“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栏目则粘贴着孩子们自制的读书卡,读书心得。桌子上摆放的小组组牌中亦见古诗,用“花之君子——兰花”“花中清友——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中佳友——”等花中十友给小组命名,正面写组名,背面写相关的诗句,学生说他们班是在用和“花语诗情”相关的诗句来装扮教室,以花之精神怡情养性,以花之品格感染激励。“花中之王——牡丹”小组的同学在搜集研读了众多牡丹的诗句之后,竟然从资料中发现,洛阳牡丹原来是始于隋,成名于唐,甲天下于宋。教室的墙壁上的诗句,我们年级确定选用吟咏“黄河”的诗句,因为黄河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作为一名洛阳人,我们更是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黄河水哺育着我们,黄河精神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这些诗句更能引起学生共鸣,领悟到浓浓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我和学生们一起精选了许多吟咏黄河的诗句,从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中看黄河的奔腾不息;从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悟黄河的博大情怀。此外,我们班和本年级其他四个班的班级诗词布置主题也各有特点,分别是“花语诗情”“日月星辰”“上善若水”“山川锦绣”,加上各班墙上粘贴的“黄河精神”诗句,归纳到一起,我们年级的诗词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自然之道”。

这些,都是孩子们诵读经典的一份份收获;这些,不仅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去欣赏、诵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古诗词就是在这样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环境中得到滋润。

二、经典诵读:情趣课堂,融合所长

经典诵读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语文课堂是古诗词诵读的主阵地,为了使学生真正爱上古诗词,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课堂上,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展示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和诗词浑然一体的音乐、生动再现诗文意境的图片,为学生理解古诗文搭建了桥梁,打通了时空的间隔。教师们通过吟、诵、唱、舞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感受诗韵,浸润诗情。古诗课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在《惠崇春江晓景》中寻春、探春、赏春,感受春之生机;在《卜算子咏梅》说梅、问梅、评梅、赞梅,感受梅花的高洁品质……在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不禁令人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信念在唐诗宋词中得到了浓缩和提炼;唐诗宋词凝聚了中国人的自然知识和人生智慧;唐诗宋词寄托着中国人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唐诗宋词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无穷的艺术想象力。

每月一个主题吟诵古诗,让学生在不同的时节积累、吟诵不同的诗词。三月我们以“春天”为主题,四月以“牡丹”为主题,五月以“夏天”为主题,六月以“励志”为主题。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春游芳草地,夏观绿荷池;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文化、品味生活。一路走来,琅琅童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三、特色活动:品味诗韵,体验成功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对教师来说,在古诗文的世界里,无论李杜,无论韩柳、无论苏黄,随便哪一位,都是古今中外绝世无双的奇才。教读经典诗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诵读经典诗词,更是一种永远的传承。

篇4

论文摘要:对秦观诗风的评价,自元好问之后众口一词,均以“女郎诗”目之。事实上,秦观诗风格多样。绝非“女郎诗”所能囊括。他的诗歌风格可以概括为:清新妩丽;女郎诗;严重高古;紊而且工。

    自从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之后,秦观诗歌自此就被人目为“女郎诗”。其实,秦观诗歌风格多样,并不是弥望皆为“女郎诗”。通观秦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清新妩丽

    综观秦诗,我们会发现“清丽”是其主导风格,而“丽”的风格更是贯穿其一生的创作风格。相对来说,前期诗歌更恰合“清新妩丽”的评价。如前期的力作《田居四首》,这四首诗写乡间四季劳作和生活的情景。且看其三:

入夏桑拓稠,阴阴璐墟落。街麦已登场,余蚕扰占箔。隆曦破层阴,雾霭收远壑。雌宽卧沦漪,鲜奴泛丛薄。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嵌老厌烦敲,解衣屡盘礴。荫树淮凉皿,起行遗带索。家妇怕初还,丁男耘有托。倒筒备青钱,盆茗恐垂囊。明日精绢租,郁儿入城市。

    这首诗用词明丽,如“稠桑”、“新麦”、“隆曦”、雾霭”、“雌霓”、“鲜机”等。展示的画面生动可爱,如“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此诗明显有学陶、谢的痕迹,只是缺乏陶诗的自然,而多了二谢的清丽。另一首《寄曾逢原》:

孟夏气候好,林塘媚晴辉。回梁转清流,藻符相因依。丛薄起疏籁,众鸟鸣且飞。高城带落日,光景酣夕霏。即事远兴托,抚己幽思微。超摇弄柔翰,徒侍弦金徽。美人遨云妙,志愿固有违。丹青优不渝,与子同装。

    这首诗无论从句法、遣词上,还是风格上,更像二谢。

    秦观还有一些诗具有唐诗的风格,语言流畅,意境鲜明,含蓄不尽,耐人寻味。没有秦词中常见的那种凄迷的景象和缠绵的愁绪。

    依徐培钧先生的划分,秦观诗歌前期是指从熙宁二年(1069)作《浮山赋》至元丰八年(1085)止。这一时期,秦观除两度漫游,三次应举之外,基本在家读书。(z)这时候的秦观还未卷人党争,较少遭到重大挫折,对前途抱有希望,充满信心。流向笔端、注人诗中的就较少凄婉与哀怨的感情。再从这类诗歌题材来看,多是些纪游写景一类的诗。因此可以说,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热爱大自然,也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原因。

二、女郎诗

    元好问说“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但他的本意是否就一定是说秦观所有的诗歌就是“女郎诗”呢?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渠”字其实更可能是指“这一首诗”或“这一类诗”,而不是指秦观“所有的诗”。如果这样去理解元好问的诗句,那么他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秦诗中确有不少“女郎诗”。所谓“女郎诗”,借用翁方纲在《石洲诗话》评秦观诗的话“秦淮海思致绵丽而体气轻弱来定义,最为恰当。按这一标准来衡量秦诗,所谓“女郎诗”所占比重并不大。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第一,婉丽而卑弱的写景诗,如(春日五首》、《荤下春情》、《睡起》等诗。这些诗多写春景,春景中又多为残花败絮,弱柳清风,夕阳暮霭等等娇艳妩媚的景象。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他所选的景物多为量少、质轻、色淡、体柔一类。其佳句有:

    清渭日长游女困,武陵春去花落迟。(《燕筋亭》)

    蛛网留晴絮,蜂房受晚香。(《睡起》)

    乱絮迷春阔,嫣花困日长。(《荤下春晴》)

    风惊玉霉不成国,一夜芙蓉泣秋月。(《和王通史琵琶梦》)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普菠卧晓姿。(《春日五首》其二)

    悲风鸣叶秋宵冷,寒丝萦手泪残装。(《拟题织锌图》)

    这些诗句,写景细腻,构思精巧,词语艳丽,情致凄婉,意蕴缠绵,风格卑弱,谓之“女郎诗”毫不为过。

    第二,是直接写爱情或者妇女生活的诗。这类诗不多,也许是受到“诗庄词媚”的影响。但秦诗里还是有几首的,比如《赠女冠畅师》:

    睦仁剪水腰如束,一幅鸟纱裹寒玉。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作者在这里给我们刻画了一位妆素、姿态别具风韵,气质飘逸,超凡脱俗的畅道姑的形象。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指出:“末句不着一字,而浓艳独至。

    另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所载与少游侍儿朝华有关的三首男女情爱的诗:

    天风吹月入栏杆,乌鹤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月雾茫茫晓析悲,玉人挥手断肠时。不许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肠断龟山离处,夕阳孤塔自崔兔。

    这三首诗写得缠绵徘侧,清丽哀婉。宋诗像这样以男女情事人诗的不多见。

    三、严重高古

    李鹿评价秦观诗说:“少游之文,词虽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如钟鼎然,其体质规模,质重而简易”(6),这就是说秦观还有气格高古的诗,不只是浮艳之作。比如《次韵萃老》、《鲜于子骏使君生日》、怔仲左垂生日》、《进南郊庆成诗》、《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这些诗歌铺陈典实,古朴奥衍,古色斑斓。秦观后期,屡遭贬滴,历尽坎坷,诗歌洗尽铅华,诗风日趋高古。吕本中《童蒙诗训》云:“少游过岭后诗,严重高古,自成一家,与旧作不同。l秦观后期诗作有的写自己迁臣之感、思乡之情。如《海康书事十首》之二:

    荔子无几何,黄柑遮如许。迁巨不惜日,悠意移寒署。

    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芳草自有时,鹤鹅何关汝。

    又如《宁蒲书事六首》之二:

  鱼稻有如淮右,溪山宛类江南,自是迁巨多病,非关此地烟岚。

    不再是前期的缠绵情思、仕途期待,而是迁巨多病,思乡情浓。

    有的诗写自己“誓当反初服”,决意斩断“区中缘”,而复归本初,如《反初》;有的写自己以酒销忧,如《饮酒诗四首》:“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认为人世间只有“醉中真”,其他一切均是虚空。

    这些诗,一反前期用词清丽妩媚,而趋于古朴质实。试看《饮酒诗四首》之三:

    客从南方来,酌我一欧茗。我醉初不喂,强喂且复醒。

    既凿浑沌氏,遂出华香境。探戈逐儒生,举筋还酩配。

    即使是写得较为清丽的《滕州诗三首》,也是“词华而意古”。虽是写所见之景物:流杯桥、玉井泉、光华亭,然而三首诗仍然各有寄托。《流杯桥》写自己高风亮节,鄙视荣华。(玉井泉》写自己虽然处境艰难,却满腹珠矶。《光华亭》写自己自视甚高,卑视众人。这三首诗足以称得上“高则俯视一切,古则抗怀千载”。

篇5

[关键词]古典诗词 题目 注解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84-02

在中华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古典诗词是晶莹璀璨的一朵浪花;在百花齐放的艺术花园里,古典诗词是大放异彩的一朵奇葩。在语文教学中,它同样是不能忽略的一部分,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影子,从《鹅》到《望庐山瀑布》,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到《声声慢•寻寻觅觅》,它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再也无法复制的艺术世界,带领学生畅游其间,感受着艺术的美。“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张伟明语)作为检验教育成果的手段之一――高考,自然也包括了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自1994年起,考查诗词鉴赏,起初只考一首古代诗词鉴赏(3分),后来又增加了现代诗歌鉴赏,题量也从一题增至三题(9分),2002年、2003年,只考古诗鉴赏,题型也由选择题改为简答题(6分)。接下来的这几年题型基本上没有改变,但是命题角度不断变化,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逐步提高,难度不断加大。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笔者和大多数同仁一样,感觉“诗歌鉴赏是语文老师心里永远的伤痛”,学生在面对这道题时总是束手无策。笔者从几年来的从师实践中谈谈诗歌鉴赏过程中的浅见。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最普遍的问题在于面对一个作品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个地方去解决问题,所以找到鉴赏的突破口尤为关键,可以从下面几个地方寻找切入点。

一、看题目

古人说:题目,犹如人的额头,人的眼睛,要想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主旨,就要做到认真地阅读。通过阅读理解了题目,就等于了解了诗歌的大意。诗歌的题目可能包含这几种内容:

(一)题目点明内容

我们先来看看一首诗,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只看诗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又如前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的诗歌,赵师秀的《约客》,交代了诗歌里的事件;元稹的《》、虞世南的《蝉》、刘禹锡的《望洞庭》、雍陶的《题君山》都点明了创作的对象。

(二)题目直见情感

这一点对我们尤为重要,在诗歌鉴赏中,有很多题目是很有意思的,即便我们没有读诗文,也可以大致地看到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如杜甫的《旅夜抒怀》,单看题目,有“旅”,还有“抒”,这就可以直接联想到杜甫的晚年,漂泊异乡,思念亲人,忧国忧民,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将这种思想寄予在自己的诗歌中。虽然没有看诗文,但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不言而喻。有的题目则是很直接地表露了作者的感情,比如元稹的《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又如2004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第16题朱淑真的一首《秋夜》,题目用两个很简单的字,“秋”“夜”组合在一起,传达出来的是孤寂和离愁。

(三)题目展现思路

有些题目一看便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诗歌写的是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而“见”又“别”正是情感抒发的顺序。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题目意为作者来到了赤壁,看到眼前壮丽的景色,想到了当年历史,可见,“先到赤壁后抒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二、看注解

注解是注释某些内容的东西,在诗歌鉴赏中是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从命题者的角度来看,他不会无缘无故给你多余的信息,所以要重视注解。虽然它只是短短的一些内容,却是题目的隐性信息,有些介绍写作背景,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介绍相关诗句,是告诉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是介绍作者,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

比如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解】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职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这个注解告诉我们作者做此文时的处境,被贬,隐居不仕,或许正是这样的遭遇才使得他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又如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注解告诉我们作者面临的是国破家亡被俘的处境,此时抒发的情感自然是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注解对于作者的介绍也有区别,上文所说“介绍作者暗示写作风格”应该还要做多方面的考虑,在高考题型的设置越来越有难度的情况之下,命题者不会直接考查学生某个作家的风格,而是多拐几个弯,比如考一流作者的某个不太为人所熟悉的作品或者考查二三流作者的一流作品,或者干脆反其道而行,考查某个作者比较不同于他的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比如豪放词派代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或者是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又或者是一向忧国忧民有沉郁顿挫风格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以除了要关注注解之外,学生还要有相关的文学知识的积累。

三、看意象

所谓“意象”,简单理解就是作者的“意中之象”,是诗歌中嵌入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在我国古典的诗词歌赋中,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所蕴涵的意义也是固定的,所以可以先从意象入手,理解了意象所指代的含义和情感之后,对于作品的解读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但是,首先要具备的是文学积累。杨柳、长亭喻离别;月亮、鸿雁喻思乡;梧桐、流水喻愁苦;喻淡泊名利和品格的坚强;梅花喻不屈不饶的精神;松柏喻孤直坚强;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喻爱情;投笔、长城、请缨喻战争;五柳、东篱喻闲适之意等等。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题目: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诗中出现的“秋”是写时令,但其实“愁”是“秋”“心”的合意,又有“水悠悠”,愁如江水流不尽,再加上寒鸦,凄凉之意油然而生,作者的千种离愁,万般愁绪就流露出来了。

当然也要明白一个伟大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比如陶渊明常用东篱、三径等,李白的诗中多月亮、酒、河山等意象。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创作风格有关。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句辨析。比如同是写,岑参借喻怜花思乡,忧国忧民的情怀;元稹笔下的则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的坚贞品格。同是竹子,杜甫笔下的是“恶竹”,而钱起笔下的竹子却是“不改清阴”的忠贞之士。

以上便是笔者的几点浅见,在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艺术长廊里,这样的感受远远不足以解读它,只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方法罢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参考文献】

[1]夏传才.诗词格律•鉴赏与创作.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8月.

篇6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是( )。

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2.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2.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四)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五)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和 融于一体。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六)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七)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 (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 的心情。

2.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至少答出两种说法)

参考答案:

(一)1.A 2.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分析示例:草树能“知”“斗”“解”,能以“才思”论高下。

(二)1.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2.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三)1.“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展现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答出“天真”“活泼”“顽皮”任意两词即可) 2.第一问: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 第二问: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意思相同即可)

(四)B(后四句为实写之景)

(五)1.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意思相同即可) 2.A(“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

篇7

关键词:黄景仁 邵齐焘 师生 清代 诗歌解读 诗人之诗

死别生离各泫然,

吞声恻恻已经年。

帆开南浦春刚去,

舟到西泠月正圆。

当日祖筵如梦里,

即今展翰又天边。

伤心一树梅花发,

更有谁移植墓田?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仲则,又字汉镛,自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著有《两当轩集》二十二卷。

黄景仁四岁丧父,由母亲屠氏抚养成人。九岁便能咏出“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1]这样工稳的诗句。十六岁应童子试,名列三千童生第一,深受时任常州知府的潘恂和武进县令的王祖肃赏爱。十八岁入常州龙城书院学习,二十岁时迫于生计,便开始了奔波各地、依人作幕的漫漫生涯。二十七岁时赴京,次年,因“上东巡召试二等,在武英殿书签,例得主簿,入资为县丞,铨有日矣。”[2]可是,造化弄人,在三十五岁那年,竟“为债家所迫,复抱病逾太行,出雁门,将复游陕。次解州,病殆,遂卒于河东盐运使沈君业富运城官署,距生乾隆十四年,年三十有五。”[3]虽命运多舛却一直没有停止抗争的一代才子,就这样凄凉而遗憾地辞别了他深所眷恋的尘世。

邵齐焘(1718~1768),字荀慈,号叔宀,江苏昭文(当时常熟分置常熟、昭文二县)人。著有《玉芝堂诗文集》九卷。

邵齐焘幼即敏慧,“甫受书,辄了大义,塾师惊辞不能师。”[4]年龄稍长,便名播于时。“今古骈散,殊体诡制,道通为一,涉笔矢音,金石咳唾,造次以之,允蹈维则,班、范、潘、陆,斯文未坠,君于本朝一人而已。”[5]乾隆壬戌年(1742)中进士第,其闱墨(清代将乡试、会试选出的文章编印成的文集)竟不胫而走,引得士子们争相研读,熟而成诵,而“后有效者辄得弋获。”[6]邵齐焘中第后,入翰林院,居词馆十年。并以献《东巡颂》而被誉为“扬、班之亚也”。[7]“群公器之,争欲致公门下。”[8]但邵齐焘为人冲淡,又不谙揣摩迎合之道,三十六岁那年,毅然辞官归里,以读书著述授徒为乐。可是天不假年,正当他自得于“济济相趋,得孔融之小友”[9]之时,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早早地辞别了人世,享年五十二岁。

将黄景仁和邵齐焘联系在一起的正是龙城书院,这座被当时常州百姓称为“与东林并不朽”的书院,有着悠长的历史和辉煌的实绩。清代钱人麟曾云:“吾郡之有书院也,先后为东坡、龟山而设,后并湮废。明隆庆间,郡守龙冈施公始建龙城书院于晋陵治址,萃多士课文其中。”[10]清代徐廷华也曾不无自豪地说:“常于江南为大州,城西北龙城书院,为八邑士子讲学之所。山长必年高德劭,经明修行者为之。……叔宀邵先生、抱经卢先生、惜抱姚先生,负海内重望,先后为山长,士之被其延接者,黄上舍景仁、孙按察星衍、洪编修亮吉、左中丞辅最先达,取大名。”[11]龙城书院也因此而在古代教育史上闪烁着熠熠的光彩。

邵齐焘应该感到十分满足,在龙城书院,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对于这位“气才,喜奖掖后进”[12]的一代文宗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他曾亲切地将黄景仁和洪亮吉呼为“二俊”,尤其垂青黄景仁。对此,诗人的挚友左辅有过具体的描述:“时常熟邵先生齐焘主书院,读其所著,叹为奇才,屡夸于众,众忌之而无以毁也。”[13]邵齐焘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位学生的偏爱之情,不仅称其为友,而且愿附骥尾:“尝览《陈书》,见孝穆与总持唱和,乃言‘吾诗寄弟集中’。今老夫此诗,亦欲寄汉镛集也。”[14]

而黄景仁则应该感到格外幸运,他不仅得到了这位名满天下的老师的垂爱,还获得了学业诗艺上悉心全面的指导和平日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照。他曾深情地表白:“景仁四岁而孤,鲜伯仲,家壁立,太夫人督之读。稍长,从塾师授制艺,心块然不知其可好。先是,应试无韵语,老生宿儒,鲜谈及五字学者,旧藏一二古今诗集,束置高阁,尘寸许积,窃取翻视,不甚解。偶以为可解,则栩栩自得曰:‘可好者在是矣。’间一为之,人且笑姗,且以其好作幽苦语,益唾弃之,而好益甚也。岁丙戌,常熟邵先生齐焘主讲龙城书院,矜其苦吟无师,且未学,循循诱之,景仁亦感所知遇,遂守弗去。”[15]

正是这样的相遇相知,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师生友爱的佳话。当我们仔细地披检《两当轩集》,不能不惊叹于这对师生间表达感情之作的数量之多,师生间情感之深。邵齐焘的这方面的诗作当超过七首,而黄景仁的作品(包括邵齐焘去世之后)竟达十四首之多。[16]

《检邵叔宀先生遗札》一诗,正是这对师生真挚感情的见证。这首七律作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春季,当时诗人正身在徽州,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获悉恩师辞世的消息。黄逸之的《清黄仲则先生景仁年谱》有过考证:“按亮吉《凤栖梧》词注:‘戊子秋梢,至虞山赴邵先生荀慈之丧,时亮吉结甫三日。’而未及先生,盖是时先生已在客中矣。”漂泊异乡的艰辛,遭人白眼的屈辱,思念家人的煎熬,怀想恩师的苦痛,这些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早已使诗人那一直紧绷着的敏感神经几近断裂。而当客中闻听噩耗,则不啻晴空霹雳袭来,彻彻底底地击碎了诗人那脆弱的心灵!

诗作首联出句,以回忆起笔,交待了诗人动身欲往徽州之前与恩师分别的悲凉情景。所谓“死别生离”,意指难期再见的别离,实即永别。该词在语序上一般作“生离死别”,这样的倒置,固然有着格律限制的原因,其实将其视为诗人的有意为之,则更能反映出当时的情感状态。因为从格律上讲,首句用平起式或仄起式,完全在于诗人的自由选择。试看同为七律体式、也同为悼人之作的明代沈周的《悼内》诗,其首联即为:“生离死别两无凭,泪怕伤心只自凝。”因此,如此仄声起式的安排,无疑有着强化情感的考虑存在。泫然,流泪貌,古人诗中用之,绝非指一般的流泪,而多以形容异常悲痛之情。从魏晋时陶潜的《咏三良》之“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到宋代梅尧臣的《淮南遇梵才吉上人》之“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大多如此。而“泫然”之前着一“各”字,则写尽师生情浓,交非浮泛。邵齐焘《送黄生汉镛往徽州(其二)》尾联的“无因重携手,相送一沾缨”可为本句注脚。首句从叙述内容上看,似乎徐徐道来,并未入题。可是若从情感抒发的角度视之,则确实收到了突兀而起、触人心目之效。并且自然埋下伏笔,暗潜不祥之兆,也奠定了诗作的情感基调――悲伤凄哀。对句,点明了诗人与恩师从分别、永诀到写作此诗的时间。吞声,无声地悲泣。恻恻,悲痛凄凉貌。这里的“吞声恻恻”,化用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中的“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句,不仅在字面上照应了首句的“死别生离”,更为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又从师生的离别延伸到师生的阴阳两隔。同时用典妙入无痕,自然熨贴,这样的用典,向为古人所称道。如宋代刘称誉江邻几诗云:“论者谓莫不用事,能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乃可言诗。江得之矣。”(《中山诗话》)明代王骥德在《曲律・论用事》也说过:“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盐味,方是好手。”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查黄逸之《清黄仲则先生景仁年谱》:“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一七六八)先生二十岁。……值是年王君祖肃升任徽州同知,先生复往访之。取道吴门至杭,由新安江赴徽。是年启程时在首夏,邵先生有诗序送行。”邵齐焘的《送黄生汉镛往徽州(其一)》则云:“无计留君住,相思独黯然。柳条春色里,帆影夕阳边。”可以推知,诗人与恩师的分别是在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一七六八)春末夏初,故这里的“经年”,当为一年。这个仅表时间的名词,由于有了“吞声恻恻”一词的关联,也便附加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表现出诗人时刻难忘恩师的挚烈情感。对句,沿着出句的情感伏线流贯而下,暗中扣住了诗题,显得粘合无迹又自然开启了颔联的内容。

颔联承接首联的离别,交待了当年别后的行踪。南浦,南面的水边。这里应指诗人故乡常州的渡口。古人常用“南浦”来称代送别之地。屈原《九歌・河伯》中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诗句已启其绪。最为著名的还当数南朝梁江淹的《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其中情景交融,可谓摄人魂魄!而诗人所描摹的境界,差与相同。只是这里分别的双方不似江氏的泛指,而是特定的师生;时节也稍稍移后,是在“落花流水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之时,这就更让离别者黯然情伤,焉如捣!邵齐焘《送黄生汉镛往徽州(其一)》诗中“柳条春色里,帆影夕阳边。惊急长滩响,苍茫野渡烟”的描写,正是对“帆开南浦春刚去”意境的最好再现。西泠,桥名,在杭州孤山西北尽头处。宋周密《武林旧事・湖山胜概》有云:“西陵桥,又名西林桥,又名西泠。”月正圆,当指四月十五日。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称为满月,最为圆整。南朝宋何偃在《月赋》中描绘的“远日如鉴,满月如璧”,正是谓此。然而若是认为这里仅是点明到杭州的时间,则实为皮相之论。众所周知,月圆月缺,在古典诗歌里早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战国时宋玉在《九辩》中云:“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那种由悲秋而引发出的自悲喟叹姑且存而不论;苏轼那世代传诵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名句,则的的确确深深锲入了无数士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永难抹去的精神伤痛。诗人笔下的“月正圆”,不正是看似无意实则天衣无缝地撩拨起了读者内心那根最易共鸣的情感琴弦了吗?所以颔联两句,看似略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它承首联而来,在叙事线索上,将现实与回忆沟连贯通,妙合无垠。需要特别交待的是,诗人在这一联之下,原有一注:“二语昔年别先生之武陵诗,未成而发,后得书示和章。”可见是旧作之断句,而今将其嵌入新章,竟能融如完璧,足见诗人剪裁功力之深。而对南浦春去、西冷月圆这些传统意象的驱遣点染,均能借以达意,切合特定情境与心绪,令人不得不深服诗人真有一双“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的巧手。

颈联出句收束回忆,对句明点题意。当日,即前述诗人离开常州与恩师分离的春夏之际。祖筵,指送行的酒席。古人出行,要祭祀路神,是谓之“祖”。这种习俗,《诗经》中已有多篇加以描述:“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诗经 大雅 蒸民》)郑玄笺曰:“祖者,将行犯之祭也。”所谓“犯”,郑玄在《周礼・夏官・大驭》的注中说得很明白:“行山曰,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既祭之以车之而去,喻无险难也。”因其祭法须以车轮碾过祭牲(《诗经・大雅・生民》有“取羝以”之句。羝,dī公羊;bá剥去羊皮),后来便用饮饯代替,《诗经・邶风・泉水》就描述过这种情形:“出宿于,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毛传》解说道:“祖而舍,饮酒于其侧曰饯,重始有事于道也。”这正是“祖筵”的滥觞。发展到后来,这种祭奠路神的意味愈发淡薄,而离别时互道珍重的色彩愈发浓厚。至迟在《汉书・疏广传》中我们就看到了这种变化:“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供张,亦作“供帐”。指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唐韩愈所谓:“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於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送杨少尹序》),即指此而言。柳永的《雨霖铃》词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句子,更是把这种离别的伤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以至于读书人耳熟能详。诗人的“当日祖筵”,所多的自然也是这种生死离别的悲情,这是毋容置疑的,我们从前述的诗人与恩师的交往中不难感悟得出。若再细细品味邵齐焘《送黄生汉镛往徽州》中的“谁道新知乐,翻成远道悲。”、“无因重携手,相送一沾缨。”、“尔去投知己,吾衰念及门。空堂双桧老,风雨怆离魂。”句子,当会自然为这对师生的深情厚谊而敬献一瓣心香,共其珠泪“泫然”。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当日祖筵”四个字,其实涵容着无边深愁,浓得难以排遣!而一声“如梦里”的喟叹,则写尽了斯人已逝,阴阳永隔的追悔和遗憾!对句以“即今”紧承出句,语意上既构成对比,又加以拓展。展翰,打开遗札。翰,本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这里指诗人恩师邵齐焘赐给自己的诗作,这些诗作,从时间上看,既有诗人在故乡龙城书院受教时恩师所赐的诗作,也包括诗人乞食于异地时恩师的问候之作。从内容上看,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对诗人天纵之资的叹赏与褒扬。[17]其次,是对诗人贫病无依生活的同情与关爱。[18]再次,是对诗人学业诗艺的劝进与指导。[19]最后,是对诗人浪游天涯的牵挂与思念。[20]试想,对于一位“十有九八堪白眼”的“百无一用”之贫病“书生”,[21]能够沐浴在这样关爱的阳光之中,他岂能不感激涕零呢?难怪他会发出这样的由衷慨叹:“我生受恩处,虞山首屈指。我愧视犹父,视我实犹子。”[22]所以,这里“展翰”的细节描写绝不可以轻易滑过,它实在是诗人强烈情感喷发的突破口。这情感,有感激,有怀念,有愧悔,有无奈……真是复杂而难言!诗人是把恩师的遗札带在身边的,它是诗人浪迹天涯身心俱疲时拂去尘埃的春风,它是诗人依人乞食饱受白眼时借以疗伤的药剂。接下来的一个“又”字,则将这种情感加以强化了。写作此诗之时,诗人正在徽州,此前他已有过几次远游的经历,天涯孤旅中能够消除苦闷、振作精神,也只有靠恩师的数笺文字了!

尾联两句以难了恩师遗愿作结,又开拓出追念恩师情感的一大境界。这一联诗人原有自注:“庭梅一树,先生尝酌其下,曰:‘吾老去,移此植墓田足矣。’竟成语谶。”出句的“一树梅花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杏坛春风,诗酒风流的欢畅境界。当年的龙城书院,才俊云集,良士济济。乾隆《江南通志》卷一百十四载:“施观民……建龙城书院,选诸生之秀者课之。与其选者,人以为荣。”洪亮吉在《伤知己赋》中有回忆:“青门丈人,来于新昌。岁丁亥、戊子,邵先生主龙城书院讲席,余偕黄君景仁受业焉,先生尝呼之为“二俊”。垂二俊之誉,共江夏之黄。”二俊之外,杨伦、杨梦符,亦皆秀茂。不难想象,在课业之余,老师酒入豪肠,口吐珠玑,便成华章;学生陪侍左右,亦能舌灿莲花,允称佳构。庭梅灼灼,笑靥妍妍,花面交映,其乐融融。那是一幅何等动人的画面呀!纵然老师提及身后之事,弟子也必以为此乃戏谑之言。可而今竟一语成谶,正可谓:“青山满眼泪堪碧,绛帐无人花自红。”(司空图:《敷溪桥院有感》)那种悲痛,虽非个中之人,亦可体味得透。所以诗人着“伤心”一词于前,便陡然将场景转换了。梅花依旧绽放,只是不知“人面只今何处去”(崔护《题城南庄》),无限的悲恸之情由此也便表露无遗了。对句之中,“更有”,从字面上讲,有“又有”、“还有”之意。古诗中多作此用,唐代诗僧贯休的《闻王常侍卒三首(其二)》有云:“不知千载后,更有此人无?”其中的“更有”,即当此讲。墓田,即坟地。提及它,必然与死亡、鬼魂、悲伤、哀悼联系在一起。我们从宋代高翥的《清明》一诗,便可窥豹一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将尾联的对句理解为诗人远在徽州,无法植庭梅于墓前,完成恩师的遗愿,以祭奠长眠地下的恩师,安慰九泉之下的孤寂魂灵,所以深自愧悔,从而凸显诗人与恩师那超越一般弟子的深情厚谊,自然也无不可,而且这也正是诗人情感的一端。然而若再做深一步咀嚼,这样的理解似乎还是浮于表层了。其实诗人的内心应该是矛盾的,庭梅的移植与否,对诗人来说,绝对是个二难的选择。试看诗人笔下墓田的衰飒与死寂景象和“一树梅花发”的热烈与温暖景象,构成了多么强烈的情景反差,这种反差会带给诗人多么大的情感冲击,是不难想象的。故而,恩师的遗言虽犹回响在耳畔;可是这遗愿的兑现,虽能了却恩师的心愿,也聊慰己心,可是对希望能够永沐师恩的诗人来说,当来日旧地重游,面对荒院衰草,人梅去,则是多么的残酷无情!所以,诗人才会发出椎心泣血的“更有谁移植”的反问来。他实际要表露的是,又有谁能够忍心移植庭梅,将那曾有的温暖人心的画面毁掉呢?诗人是将来可以移植而内心却不忍移植,他要让那温馨的画面永远定格在心灵的屏幕之上,以为对恩师的永久怀想与祭奠!

黄景仁所生活的乾隆时期诗坛,就诗学理论而言。可谓众水分流,多峰并峙。先是王士祯凭借清初文坛公认的盟主身份,于康乾年间提出了“神韵说”,盛行于世;其后,沈德潜依靠其位高名重与皇帝优遇,标举“格调说”,名噪一时;接着,以才子风流名世的袁枚力主“性灵说”,横空出世;继之,以学识淹博著称的翁方纲极推“肌理说”,亦有影响。黄景仁虽没有为我们留下诗学著作,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没有自己的诗学主张。我们从他的友人万应馨的文章中,还是能够看出他心中对上述几种诗学主张的轩轾来:“余尝谓今之为诗者,济之以考据之学,艳之以藻绘之华,才人、学人之诗,屈指难悉;而诗人之诗,则千百中不得什一焉,仲则深韪余言,亦知余此论盖为仲则、数峰(何青)发也。”[23]他更是以其成绩卓著的创作实践,证明了对诗人之诗的认可。所谓诗人之诗的特点,严迪昌先生曾结合黄景仁的诗作做过清晰的界定:“诗人之诗的特点在于以情胜。”徒以才胜而缺少深厚绵邈的情致,势必‘艳之以藻绘之华’而流于轻媚;虽有精思而情不足以托之,唯赖学问语考据学来相济,难免显得枯硬而乏韵致。有其情且有其才,诗方能动人。黄仲则向被视为天才,然其诗之所以超轶时辈,正在于他哀乐过人,情思绵密,触怀抽思,骋情深微。唯其如此而其才又足以承托之,故真挚深沉的情思益显澜翻笔底,撼人心弦。”[24]仔细地考察这首诗,可以明显地发现其中传统诗歌内容的积淀。无论是首联对杜诗的化用,还是颔联、颈联对传统离别意象“帆”、“南浦”、“舟”、“月”“祖筵”、“天边”等的融合,尾联对传统悼亡境界的描摹,无不显示诗人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熟谙,驱遣化入的才力。但你却丝毫不觉其有堆垛的呆板,牵强的痕迹。只感受到一切都如风行于水上,是那样的自然而贴切,完全是诗人的自我创造,信手拈来,便呈华彩。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贯穿于全诗的是情感的伏线,由于有了这条线,诗中纷然呈现的意象、多所借用的语典,也便都辐辏于这一中心,一切都变得如此的圆融与统一,变得活泼而富生机。这恐怕就是此诗能够他强烈地撞击着读者心扉的奥秘所在吧!

注释:

[1]汪启淑:《续印人传》卷六《黄景仁传》,见许隽超:《黄仲则年谱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至18页。

[2][3]洪亮吉:《候选县丞附监生黄君行状》,见刘德权点校:《洪亮吉集》,中华书局 2001年版,第二一二至二一四页。

[4][5][6][7][8][12]郑虎文:《翰林院编修邵君齐焘墓志铭》,见钱仪吉:《碑传集》,中华书局 1993年版,第一三七至一三七二页。

[9]邵齐焘:《送黄生汉镛往徽州序》,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二页。

[10]钱人麟:《龙城书院志序》,见许隽超:《黄仲则年谱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11]徐廷华:《一规八棱研斋文钞》之《文林郎直隶容城县杨君墓志》,见许隽超:《黄仲则年谱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13]左辅:《黄县丞状》,见黄葆树、陈弼、章谷编:《黄仲则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至8页。

[14]邵齐焘:《送黄生汉镛往徽州序》,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二页。

[15]黄景仁:《〈两当轩集〉自序》,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6]邵氏七首诗,分别为,《劝学一首赠黄生汉镛》、《汉镛以长句述余衡山旧游赋示》、《和汉镛对镜行〉》及五律《送黄生汉镛往徽州》四首。《两当轩集》卷二十一有诗人乾隆三十三年作于杭州的《夜读邵先生诗》,这里的邵氏之诗,据其中诗句“忽得南沙故人纸”可知不在上述七首之中。黄氏作品如下:《检邵叔宀先生遗札》、《寒夜检邵叔宀先生遗笔》、《展叔宀先生墓二首》、《夜读邵先生诗二首》、《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四首》。词如下:《木兰花慢・月下登虞山哭邵叔宀先生二首》、《风流子・月下登虞山哭邵叔宀先生二首》。以上均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7]邵齐焘:《劝学一首赠黄生汉镛》之小序云:“黄生……实廊庙之瑚琏,庭阶之芝兰者焉。”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页。

[18]邵齐焘:《和汉镛对镜行〉》云:“对镜行,哀且苦,童稚孤贫少俦侣。……劝君自宽莫伤怀,……沉静更于养病宜。”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一页。

[19]邵齐焘:《劝学一首赠黄生汉镛》云“群经富奇辞,历史贯时务。九流及百家,一一精理寓。”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页。

[20]邵齐焘:《送黄生汉镛往徽州(其二)》云:“往复凭书疏,寒温隔路岐。”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三页。

[21]黄景仁:《杂感》,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一五页。

[22]黄景仁:《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其一)》,见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三八页。

[23]万应馨:《味馀楼剩稿序》, 见黄志述辑:《两当轩全集・附录》卷六,咸丰八年(1858)黄氏家塾刻本。

[24]严迪昌:《清诗史》第三编第八章,见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68页。

参考文献:

[1]李国章,两当轩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黄逸之,清黄仲则先生景仁年谱 [M]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3]黄葆树、陈弼、章谷,《黄仲则研究资料》[Z]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严迪昌,清诗史 [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5]许隽超,黄仲则研究 [D] 南京师范大学,2004

篇8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林黛玉;人物形象;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79-01

《红楼梦》中曹雪芹匠心独运,使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无一不为人物而生。同时曹雪芹惯用诗词来影射人物命运结局,一些带有预言性质的诗歌,人物从一开始就被暗示着悲剧性的命运这种象征、暗示意义往往比较晦涩,就像“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字里行间,隐隐约约,使《红楼梦》中的诗词染上谶语色彩,这在黛玉的人物形象与她的悲剧命运上体现地格外明显。

一、诗词展现人物性格

黛玉心思极其敏感细腻,见落花,闻秋雨,观花色皆能触动其心底的伤情,由春景的短暂和风雨的凄楚再到花色的鲜艳都能让她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悲苦。黛玉善用歌行来睹物思情,让黛玉的悲情如浓墨洇染般层层厚重。如果说《葬花吟》是黛玉积郁幽怨的第一次集中倾泻,那么《秋窗风雨夕》则颤动着生离死别的怅惘,而《桃花行》进裂出了泪尽人逝的亡音,可谓悲到了极致。林黛玉她幼失护恃寄人篱下,聪敏、才学高,但又敏感、多疑、善感、爱使小性。这种思想性格自然流淌在她的诗作中,如《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李纨等人看了这首诗,都点头感叹:“太作悲了。”再如她的《咏菊诗》: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曾“魁夺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一一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另一方面,从思想家的眼睛看来,林黛玉最可贵的是对封建正统的蔑视与背叛,对庸俗偏见的抗争与嘲弄,这点在她的诗词中表露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葬花词》,这首绝妙好词,是颦卿述怀,又是她的自挽词,是她的光辉品质的集中体现。脂砚斋主人曾三阅其诗,“举笔四,不能加批”,可见它的动人力量。诗的核心,是表现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沽去”的洁身自好,决不向封建势力和庸俗偏见投降的高尚品格。

二、诗词隐喻悲剧命运

在《葬花吟》中,黛玉诉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去。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在《秋窗风雨夕中》黛玉叹道”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在《桃花行》中,黛玉吟道”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黛玉的一生就是与泪水永伴的一生,在她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是浸透着黛玉悲伤的泪珠儿的。这既为了完成绛珠仙草向神瑛侍者还泪的誓言,似乎也是冥冥中注定的爱而不得的悲剧演绎。

黛玉的悲剧似乎是《红楼梦》中最让人揪心的一处了。正如曲子《枉凝眉》中所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篇9

下面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春晓》谈谈他田园诗的特点。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是盛唐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名诗人。他长期居住在乡下,熟悉农村的田园风景和风土人情,他的《过故人庄》就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图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首联,故人以“鸡黍”相邀,显示出农家特有的风味,待客不讲虚礼,对人诚挚而纯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桃花源中人见到有外人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热情场面如出一辙。颔联把“绿树”“青山”本来是静的景,动写为“合”“斜”,有远有近富有层次,静谧中又带有生气。颈联的“开轩”“把酒”,把田园风味写足又显得心情格外愉悦、轻松、畅快。由第二联的户外景写到户内饮酒高谈,所见所谈,均是纯正的农村风味。而将第二、第三联合起来看,则又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优美的田园风景画。尾联表现出意犹未尽的情态,这就比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更有味道了。这表现了朋友间的真诚率直,淡语出之而浓情具在,主人的热情朴实,客人的愉快率真,主宾之间的亲切融洽跃然纸上。清人沈德潜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e裁》)实在一语中的。

整首诗把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体,显得自然天成,就如沈德潜说的“篇法之妙,不见句法”。诗中几乎看不出哪一两句诗是诗人特意炼制出来支撑整首诗的,这是其艺术水平的高超表现。就如一位清丽的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她也不靠搔首弄姿、艳抹浓饰,而是以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

淡而有味,宁静而悠远,是孟诗的特色。有人认为,孟诗表现如此是因为受了禅宗禅学的熏陶。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学)融合的产物,它兴于唐而盛于宋,与唐诗宋词同步。而中外文化,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汇是唐诗繁荣发达的一个原因。禅宗的禅寂是指通过坐禅达到心冥空无,其观照就是“寂照”,由静到寂也就达到了解脱。这种思想对孟浩然山水诗的影响是可寻的:孟浩然笔下的田园山水有一种静态的美,即使要写动,写声也是以动写静,喧中求寂,是动中的极静,体现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如他的诗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荷老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寂静到这种程度,露水滴下来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是用动和响来衬出静与寂。如非心境与情境合为一体,怎能得此清音。

景中含情,情托于景,情景交融,是孟诗的又一特色,也反映出唐诗主情,讲求刻画意境,以刻画意境制胜的特点。看他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天早晨浓睡醒来时的感受。读之似觉平淡无奇,反复吟诵,便觉诗中别有洞天。它短小而有起伏,自然又有韵致,情在词外,诗味醇永。春天,春光烂漫,春景无限,可歌可唱的颇多。要在短小的形式中写出迷人的春光,首先就要选好角度,才能以少胜多,俗语说的“四两拨千斤”,就讲究这巧的艺术,而这“巧”又不能让人看出,除非是有极致的艺术造诣,难以为之。诗人从听觉的角度,写春之声;用意中之念想,写春之景(春花烂漫)。浓睡初醒,晨光入户,这新的一天,迎接你的首先是百鸟的婉转鸣唱,可以说春声盈耳。古人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鸟鸣之。又说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这是有道理的。在百鸟婉转中浓睡醒来,该多惬意。接着又想起了昨夜潇潇的春风春雨声。在静谧的春夜,轻柔的春风,飘洒的春雨,也令人听得分明,那是柔美的天籁,能把人带进如烟似梦般凄迷的意境。现在又想到了那风雨声,不禁又联想到,这一夜风雨,该不会把那繁盛的春花摧落了不少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惜春之情。结尾问句,表达出诗人想象落花太多但又希望落得不多的复杂心理。整首小诗,主要从听觉形象的角度来写,写了春眠、春晓、春夜、春风、春雨、春鸟、春花;情感线索则是喜春而惜春,惜春而爱春。总的来说,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极有情趣,韵味极浓。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它是诗人对春天活泼生动、耐人寻味的歌唱。

孟浩然除了歌唱田园山水风光之外,还写了别的内容的一些诗,比如送别怀友、登临览胜、羁旅行役、游子思乡等,但大多以田园山水自然景物的意象入诗,实在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句句情语皆动人。

就多数作品来看,孟浩然的感情比较平衡,像一泓秋水,平静无波,少有感伤。他热爱祖国河山,特别是故乡山水景物,诗作抒情气氛浓,诗意活泼跳动。读他的山水田园诗,如置身于田园山水间,沐浴着春风暖阳,心醉神怡,掩卷则神往之。

篇10

纤尘不染,墨迹飘逸。

人总是要成长的,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思想也逐渐成熟起来,那些于爱有关的青春透露着明媚的忧伤,恬淡的幸福,犹如午后的清新阳光。

看到朋友日志里的文章写道:什么时候不再写散文了,说明你已经长大了,的确,自己好久都没有动手了,也很少写散文了,更没有时间去构思用什么华丽的词汇和完美的修辞给文章锦上添花了,一切归于平静和淡定。顺其自然的纯朴和简约。一度青春,几度繁华?纵然情意弥漫,也静如止水。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不去患得患失。留下的回忆都是美好的,走了的人,依然感动于心....

幽蓝深邃的夜空,月光淡淡的光辉流水般倾泻下来,隐隐约约的几处灯火阑珊,如升腾的点点璀璨烟花,为静谧的夜增加了无比的妖娆和妩媚。

在这清光四溢的月色里,静静地聆听着天籁之音,空灵、浑厚、柔美、缠绵。“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优美的旋律如悠悠呓语,化作翩跹的蝴蝶,飞越万水千山,抵达花开的彼岸,缠绵于你掌心,自在起舞。

一直以为,风里的花,月里的雪,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徘徊,任绵绵细雨打湿长发,吹皱裙裾,独自哀怨,满腹惆怅。唯有凄美的语言能释放和解读我心中的忧伤。

你带着春天的气息,用夏的挚热、秋的蜜意、冬的坚定,自然而幽雅的走进了我的视线,轻柔地拔动着我那尘封已久的心弦,如船橹声起,春水轻漾,侠骨柔情的细腻如温暖的春风吹起满地涟漪,你为我写下的诗行和片段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点滴的细节夹在扉页,花香沉淀了过往的时光,馥郁而芬芳,尚留着些许的温存与感动。晴朗的天空,细风过处,暗香浮动。

“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谢谢我带你找到天堂,哪怕用一辈子才能完成,只要我讲你就记住不忘……”心随歌声飞扬,穿越无瑕时光。望云卷云舒,访秋风沐夏雨,踏冬雪听蝉鸣,数星汉观蝶舞。用心、用情、用爱去体验一种浪漫的心境。

我们一起阅读美妙的诗句,体验古往今来、阡陌红尘的浪漫,诗经:“青青子矜,悠悠我心,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投影在你的波心……。”席慕荣:“一个女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人在等她了……。”

只有相知,才能相守。只有懂得,才能长久。品味人生、珍惜现有、体验浪漫。浪漫是冬日暖阳,温馨甜蜜;浪漫是甘醇美酒,沁人心脾;浪漫是绚丽彩虹,七彩迷幻,浪漫更是天长地久的依偎和包容,是两情相悦,相儒以沫,不离不弃。独立中依偎,依偎中包容,包容里永生。懂得浪漫才能享受浪漫、制造浪漫。

最浪漫的事,是每个晨光中清亮温和的目光,如生命中最灿烂的朝阳;是每个相拥相依的夜晚,浅浅的呼吸如枕畔最轻柔的催眠曲;是每句离家在外轻轻的问候,如听到的最动心的情话;是每次开心的笑容,如此生不渝的快乐与希望。

最浪漫的事,不是山盟海誓,是劳碌一天,为他端上的热茶;是病痛时可以相依相偎的怀抱,是有个可以为你暖手的胸膛……

最浪漫的事,不是花前月下,是暮色里盼归的身影,餐桌上摆好的碗筷;长夜中叙叙的家常话……